实验动物模型

合集下载

实验动物模型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实验动物模型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实验动物模型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于生物体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除了对人类自身的研究外,对于动物的研究也是生物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领域。

其中,实验动物模型在生物学研究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从实验动物模型在研究中的应用和优劣势两部分进行探讨。

一、实验动物模型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建立动物的模型,研究人员可以模拟动物体内的微观机制,探究生物学的重要问题。

以下是实验动物模型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几个应用方面:1. 疾病研究动物模型可以用于研究多种不同的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

利用动物模型进行疾病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疾病形成的机理和病理过程,还可以寻找治疗该疾病的靶标和药物。

2. 遗传学研究实验动物模型还被广泛应用于遗传学研究。

通过建立不同的动物模型,可以模拟多种遗传病变,如基因缺陷等。

同时,通过不断深入地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更多的人类遗传疾病,并寻找治疗该疾病的新疗法。

3. 新药研发利用实验动物模型进行药物测试和研发,可以帮助我们评估药物的合适性和效果,并进一步研发出更好的药物。

此外,经过动物模型的测试,能够预测药物在人体中的效果,为临床试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动物模型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优劣势实验动物模型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领域很广,但是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优劣势。

1. 优势a) 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在生物学研究中,动物模型可以比人体更快、更精确、更安全地重复研究过程,探究微观机制。

此外,动物也具有与人体相似的心理和生理机制,能够给科学家带来很多指示性的信息。

b) 提供实验数据实验动物模型还可以提供实验数据,为科学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和解释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通过模拟动物模型,科学家能够获得更多的实验数据,提高结果的可信度和科学性。

2. 劣势a) 伦理道德问题在使用动物模型研究时,涉及到伦理道德问题。

建立动物模型需要对动物进行操作和毁灭,这对一些人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实验动物模型设计原则

实验动物模型设计原则

实验动物模型设计原则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实验动物模型设计原则是指在科学研究中利用动物进行实验时,设计合理的动物模型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原则。

在设计动物模型时,需要考虑到动物的种类、数量、性别、年龄、体重等因素,以及实验目的、方法和流程等因素。

下面将详细介绍实验动物模型设计的原则。

一、选择合适的动物种类在设计动物模型时,首先需要选择符合实验要求的动物种类。

不同的实验需要不同的动物种类,如小鼠、大鼠、猪、猫、狗等。

选择动物种类时需要考虑到动物的生理特征、行为特征、易于处理的程度、成本等因素,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确定合适的动物数量在设计动物模型时,需要确定合适的动物数量。

动物数量的确定需要考虑到实验的目的、实验的统计学要求、实验的时间和成本等因素。

通常情况下,实验动物的数量应该足够大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统计学意义。

四、注意动物的生活质量和福利在设计动物模型时,需要注意动物的生活质量和福利。

实验动物应该得到良好的饲养环境和适当的饲料,以确保它们的健康和舒适。

应该减少对实验动物的痛苦和苦难,确保动物的福利。

五、避免不必要的动物实验在设计动物模型时,需要避免不必要的动物实验。

不应该进行无关紧要或冗余的动物实验,以免浪费动物资源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应该充分考虑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法,以减少对动物的实验数量和强度。

六、确保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可比性在设计动物模型时,需要确保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可比性。

实验应该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再现性,以便其他研究者能够复制实验结果。

应该充分考虑实验的控制变量和实验的质量控制,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七、密切关注实验动物的行为和生理指标在设计动物模型时,需要密切关注实验动物的行为和生理指标。

应该充分了解动物的行为特征和生理状态,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应该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以评估动物的行为和生理指标。

实验动物模型设计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之一,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验动物模型设计原则

实验动物模型设计原则

实验动物模型设计原则
1. 替代、减少和优化(Three Rs)原则,这是实验动物伦理的
基本原则,即替代(Replace)、减少(Reduce)和优化(Refine)。

即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使用替代方法,如细胞培养、计算机模
拟等代替动物实验;在必须使用动物实验时,要尽量减少动物数量
和避免动物痛苦,同时优化实验设计和操作过程,以减少动物的痛
苦和苦难。

2. 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在进行实验动物模型设计时,应根据
研究目的和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动物种类和品系,确保其生物学
特性和实验目的相符合。

3. 动物福利保护,在进行动物实验时,应遵循动物福利保护法
规和伦理规范,提供适当的饲养环境和生活条件,确保动物的健康
和福利。

4. 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在设计实验动物模型时,应考
虑实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包括样本量的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的
设置、随机分组等因素,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数据共享和透明度,在进行实验动物模型设计和实验过程中,应遵循数据共享和透明度的原则,及时公开实验设计、实验方法和
结果,以促进科学研究的开放和合作。

总之,实验动物模型设计原则是在保障科学研究的同时,最大
限度地保护动物福利和权益的一系列原则和规定,是科学研究和动
物保护之间的一种平衡和妥协。

实验动物学——第七章动物模型

实验动物学——第七章动物模型
3.抗疾病型动物模型(Negative Animal Model) 抗疾病型动物模型是指特 定的疾病不会在某种动物身上发生,从而可以用来探讨为何这种动物对该疾病有 天然的抵抗力。如哺乳动物均易感染血吸虫病,而居于洞庭湖流域的东方田鼠却 不能复制血吸虫病,因而可用于血吸虫感染的机制和抗病的研究。
4.生物医学动物模型(Biomedical Animal Model) 生物医学动物模型是指利 用健康动物生物学特征来提供人类疾病相似表现的疾病模型。兔甲状旁腺分布比 较分散,位置不固定,有的附着在主动脉弓附近,摘除甲状腺不影响甲状旁腺功 能,是摘除甲状腺实验较理想的动物模型;如沙鼠缺乏完整的基底动脉环,左右 大脑供血相对独立,是研究中风的理想动物模型;鹿的正常红细胞是镰刀形的, 多年来被供作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研究;兔胸腔的特殊结构用于胸外手术研究比较 方便。但这类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研究人员应加以分析比较。
诱发性动物模型的特点在于制作方法简便,实验条件容易控制,复制的模型 符合研究目的,短时间内可以复制大量的动物模型,特别适用于药物筛选。但其 不足之处是诱发性动物模型与自然疾病存在着某些不同,例如诱发性肿瘤与自发 性肿瘤对抗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而且有些人类疾病不能用人工方法诱发成功。
2.自发性动物模型(Spontaneous Animal Model) 自发性动物模型是指实验 动物未经任何人工处置,动物自然发生的疾病,或由于基因突变,通过遗传育种 保留下来的动物模型。主要包括突变系的遗传疾病模型和近交系的肿瘤疾病模 型。
(1)遗传疾病动物模型。 突变系的遗传疾病很多,可分为代谢性疾病、分子 性疾病、特种蛋白合成异常性疾病等,如裸鼠、肥胖小鼠、高血压小鼠等。
(2)肿瘤疾病动物模型。 近交系肿瘤动物模型随实验动物种属、品种不同, 肿瘤的发生类型和发病率有很大差异。

实验动物模型—实验动物模型设计

实验动物模型—实验动物模型设计
实验动物学
动物模型的设计原则
4、适用性和可控性
动物模型复制时应尽量考虑到今后临床应用和便于 控制其疾病地发展,以利于研究地开展。
如:
雌激素能终止大鼠和小鼠终止早期妊娠;但不能 终止人的妊娠;因此,选用雌激素复制大鼠和小鼠 终止早期妊娠的模型是不适用的。
实验动物学
动物模型的设计原则
5、易行性和经济性
模型应适用于多数研究者使用,容易复制,实验中 便于操作和采集各种标本。
所以:
首选饲养员比较熟悉的且便于饲养的动物作物研究对象, 动物来源丰富,多胎分娩(有益扩大样本和重复实验)。 慢性动物疾病模型,动物须有一定的生存期,便于长期观察。
实验动物学
动物模型设计注意事项
3、环境因素对模型动物的影响
复制模型的成败往往与环境的改变有密切关系。
理想的模型应是可重复、可标准化的。标准的 动物、标准的环境、标准的饲养管理、标准的实验 器材、标准的实验操作。
实验动物学
动物模型的设计原则
3、可靠性
复制的动物模型应该力求可靠地反映人类疾病, 即可特异性地、可靠地反映某种疾病或某种机能、代 谢、结构变化,应具备该种疾病地主要症状和体征, 经化验或X光照片、心电图、病理切片等实证。
复制动物模型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 考虑选用与人相似、进化程度高的动物模型。
实验动物学动物模型设计注源自事项6、正确地评估动物疾病模型
模型实验结论的正确性只是相对的,最终必须 在人体上得到验证。
实验动物学
盲目使用近交系动物会导致不能控制的因素进入实验。
如:
自发性糖尿病大鼠,如Wistar鼠,除具有糖尿病临床 特征外,还发现多种病理变化(甲状腺炎、恶性淋巴瘤 等),不能盲目使用。

常用实验动物模型

常用实验动物模型

【模型评价】
EMP实验利用啮齿类动物对新异环境的探究特性和对高悬敞开 臂的恐惧心理,形成矛盾的心理应激,较好地模拟了焦虑样症状。 该模型操作简单,能够简单直观地反映动物的焦虑状态,是一种 较为成熟经典的焦虑动物模型。
2.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实验动物】
雄性SD大鼠,200g左右。
【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
大鼠每日腹腔注射D-半乳糖400mg/kg,连续8周;小鼠每日 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溶液120mg/kg,连续注射6~8周 (各报道略有不同)。
【模型评价】
使用Morris水迷宫,染色及生化指标等,可测试出该模型小鼠 的学习和记忆缺陷、胆碱能系统变化,以及脑组织神经元的丢失 和线粒体膨胀呈空泡样变性的现象,这与老年动物的生理表现一 致。该模型造价低廉、操作简便、可重复性高、模拟损伤较为全 面。
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同时从右侧颈总动脉放血,可选择在放血 后30min、60min、90min及120min解除左侧颈总动脉结扎, 同时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停止放血。可将放出的血液经股静脉输回 体内,以继续观察。
【模型评价】
本手术全部在直观下进行,一边从右侧颈动脉放血,一边将放 出的血液从股静脉输入,既能直接观察,又能方便地控制分流量 和速度,较为实用。
【操作方法】
测试前把动物放于盛水玻璃缸中游泳15min,要确保动物不能 逃脱。15min后将动物取出置于加热的环境(32℃)中干燥 15min,再放回各自的笼子。24h后再次将动物分别放入水缸中, 强迫游泳6min。当动物停止挣扎漂浮在水中,只做必要的轻微 动作保持头在水面上的时候,被认为是不动。记录后4min的不 动时间。在抑郁症的药理学和行为学的干预存在下不动时间将会 明显减少。

医学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医学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医学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应用一、背景介绍在医学领域中,为了研究疾病的发展机制、探索治疗方法以及评估药物安全性,科学家经常需要利用动物模型来进行实验。

医学实验动物模型是通过选择合适的动物种类,仿真人类体内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从而实施针对性的实验。

本文将重点讨论医学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二、医学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1. 动物选择:选择合适的动物种类是建立有效且可靠的医学实验动物模型至关重要。

通常情况下,小鼠、大鼠以及非人灵长类动物如猕猴等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实验。

其选择取决于所需研究问题的特性和目标。

2. 动物品系选择:除了选择适当种类的动物外,还需要考虑到选用具有特定遗传背景、易于复制和稳定传代等特征的品系。

这有助于减少不同个体之间遗传差异对结果造成影响,并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3. 动物模型的建立:一般来说,医学实验动物模型可分为两种类型,即自然发病模型和人工诱导模型。

自然发病模型是指利用已存在的某种疾病在动物中自行发生,并与人类类似的动物发展特征进行研究。

而人工诱导模型则是通过给予动物特定的药物、遗传操作或其他干预手段来引起某种特定疾病状态。

这样的建立方法可以精确控制实验条件以及所要求出的结果。

三、医学实验动物模型的应用1. 疾病机制探索:通过构建特定的医学实验动物模型,科学家可以深入了解引起某种疾病的基本机制。

例如,在肿瘤领域,建立小鼠肿瘤移植模型可以帮助科学家揭示不同治疗策略对癌细胞增殖、转移等方面的影响。

这些信息有助于寻找新的治疗靶点以及开发更有效和安全的抗癌药物。

2. 药效评价:医学实验动物模型也被广泛用于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通过给予动物特定药物并观察其对预先建立的疾病模型的影响,可以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治疗效果。

这些数据对于进行临床前试验、制定用药方案以及预测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和排泄过程非常重要。

3. 新技术验证:医学实验动物模型也是验证新技术或新治疗方法有效性的重要工具。

例如,在基因编辑领域,科学家们可以利用CRISPR-Cas9系统来改变动物基因组中的有害突变,并观察对应的表型变化。

实验的动物模型

实验的动物模型

实验的动物模型免疫低下易发生口腔溃疡,用免疫诱导口腔溃疡动物模型更接近临床,但这种方法伤害性较大,所以不适合单纯性口腔溃疡;如果是炎症引起的口腔溃疡,创伤性口腔溃疡动物模型较为适合创伤口腔溃疡动物模型:用乙醚麻醉豚鼠,将一小棉球置于直径为5mm的玻璃管一端(使之与管口平齐),再将玻璃管塞棉球一端蘸900g/L苯酚溶液,灼烧豚鼠口腔左侧面颊60s,24h后观察,豚鼠口腔黏膜上均出现直径5mm的溃疡;空白组豚鼠麻醉后,用塞棉球的玻璃管蘸生理盐水后放在豚鼠口腔左侧面颊60s.建立口腔溃疡模型。

组别: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西瓜霜喷雾剂,0.25g/mL),给药对照组(0.5g/mL,0.3g/mL,0.1g/mL,溶剂:灭菌水)体重:270g--300g给药方式:涂抹,一日三次,每次2mL检测指标:1,豚鼠外观、精神状态及食量、饮水量、体重、粪便的观察与测定每日测定大鼠体重、进食量、饮水量,观察粪便性状变化并记录。

2,苯酚损伤后24h及每日观察大鼠颊囊损伤粘膜部位的改变,包括病变出现的时间、性质、口腔溃疡面积等。

3,组织病理学检查。

4,TNF一a、VEGF检测:采取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

组织病理学检查。

1. 切片制作取豚鼠的口腔溃疡黏膜组织及对侧正常组织0.5cm×0.5cm×0.1cm,尽可能新鲜,PBS(磷酸盐缓冲液)洗,用4%多聚甲醛(0.1MPBS,PH7.2~7.4含0.1%DEPC)进行固定,系列乙醇脱水(75%乙醇 30min→85%乙醇 30min→95%乙醇(I)30min→95%乙醇(II)30min→100%乙醇(I) 30min→100%乙醇(II)30min)二甲苯置换至石蜡包埋(1/2 二甲苯20min→二甲苯 I20min→二甲苯II10min),浸蜡、包埋。

颊舌向连续5µm 厚石蜡切片,45℃水浴展片,用涂有蛋白甘油的载玻片选择完整的切片进行捞片。

动物模型实验

动物模型实验
• 癌症研究:小鼠模型与人类在癌症发生、发展和治疗机制上存在差异,可能导致研究结果 的局限性 • 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果蝇和哺乳动物模型在实验条件上受到限制,可能导致实验结果的 偏差 • 心血管疾病研究:大鼠模型在伦理问题上受到限制,可能影响科学研究的顺利进行
如何克服动物模型实验的局限性
如何克服动物模型实验的局限性
05
动物模型实验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动物模型实验的新兴技术与创新方法
动物模型实验的新兴技术
• 基因编辑技术:利用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创建具有特定基因缺陷的动物模型 • 生物信息学技术: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动物模型实验数据,揭示疾病发生和发展的 分子机制 • 显微成像技术:利用显微成像技术,观察动物模型中的细胞和分子变化,研究疾病的发生 和发展过程
• 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验要求,选择具有相似生物学特征和实验操作性 的动物模型 • 优化实验条件:改善实验条件,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 遵循伦理原则:遵循动物实验伦理原则,保证动物的生存权和福利
如何克服动物模型实验局限性的案例分析
• 癌症研究:选择具有相似生物学特征和实验操作性的小鼠模型,提高癌症研究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 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优化实验条件,减少实验误差,提高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 心血管疾病研究:遵循伦理原则,保证大鼠模型的生存权和福利,提高心血管疾病研究的 顺利进行
CREATE TOGETHER
DOCS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 生物学研究:通过动物模型实验,研究生物学的过程和机制 • 环境科学研究:通过动物模型实验,研究环境污染物的毒性和作用机制 • 心理学研究:通过动物模型实验,研究动物行为和认知的机制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动物模型评价与鉴定实施细则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动物模型评价与鉴定实施细则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动物模型评价与鉴定实施细则实验动物模型是我国科学研究、生物医药和健康产品研发中不可替代的核心生物资源,在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维系国家安全、发展医药卫生健康产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为落实创新性国家战略,提高我国科学研究的原创能力,为我国医药卫生健康产业发展提供客观规范、稳定可靠的实验动物模型,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于2019年8月20日发布了《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动物模型鉴定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简称管理办法)和《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动物模型评价与鉴定实施细则(试行)》(简称实验细则)(中实动发[2019]53号)。

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发布半年来,得到了我国实验动物模型研发和应用领域科研机构和专家的大力支持。

依据半年来实施过程中各申请人提出的意见,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组织实验动物模型鉴定与评价工作委员会对实施细则进行了讨论修改,现予以发布。

如有不一致的地方,以此次发布的修订稿为准。

一、申请材料的受理1、拟申请实验动物模型鉴定和评价的个人(单位),需首先填写实验动物模型鉴定与评价申请表(附件1)、申请材料清单(附件2)和实验动物模型研发报告(附件3)。

所有附件均需在规定地方签字和(或)加盖公章。

2、申请人(单位)提交的资料包括电子文档和纸质材料。

电子文档发送至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动物模型鉴定与评价工作委员会秘书处邮箱************@*******。

纸质材料只需提交附件1的原件材料1份,与电子版应为同一版本。

寄送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纬路2号院中国实验动物学会,邮编:100050。

3、鉴定和评价的实验动物模型类型、分级及标准见《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动物模型鉴定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中实动发[2019]53号)。

二、材料编制要求1.申报资料按规定的资料顺序编号,申报资料首页为申报资料目录。

2.申报资料应使用A4纸格式,内容完整、清楚。

纸质材料不得涂改。

3.一个动物模型为一个文件目录。

实验动物模型(一)PPT课件

实验动物模型(一)PPT课件
器官 组织 细胞 分子
物理、化学、 生物因素
二、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复制
是用人为的方法,使动物在一定的致病 因素作用下,造成动物组织、器官或全身一 定的损害,出现某些类似人类疾病的功能、 代谢或形态结构方面的变化过程。
三、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应用范围
实验生理学 实验病理学 实验治疗学
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研究A必E备IR的四大支撑
条件之一(AEIR)。
Animal 动物
活的试剂、活的分析天平
Equipment 设备
Information信息
Reagent 试剂
四、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意义:
1、避免人体实验造成危害 2、可提供发病率低、潜伏期长和病程长的疾
病材料 3、可以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增强实验的可比性 4、样品易得,分析实验简化 5、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疾病本质
七、选择实验动物应考虑的问题
• 种属 • 品系 • 年龄和体重 • 性别 • 环境
八、动物模型的设计原则:
• 相似性 • 重复性 • 可靠性 • 适用性和可控性 • 易行性和经济性
九、动物实验发展趋势:
医药研究
1、诱发性动物疾病模型:是指通过使用物理、化学、 生物等致病手段,人为地诱发动物产生类似人类 疾病模型。
•肾血管狭窄高血压型阴虚
•利血平型阳虚
二、气虚动物模型
• 家兔气虚模型:耳动脉或静脉放血10ml左右 •大鼠气虚模型:强迫游泳两周 •小鼠气虚模型:控制食量(100g/kg/日) •大鼠肺气虚模型:烟熏(20g刨花,30min/天,
1周后,10g刨花,2~3周处死)
三、血虚动物模型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研究模型种类少,没有形成趋势或集约 力量;研制者均为西医机构,中医机构没有参加;研究工作在中 医界未产生影响。

动物模型的实验报告

动物模型的实验报告

1. 了解动物模型在实验研究中的重要性;2. 掌握动物模型构建的基本方法;3. 学习动物模型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动物模型是指在实验动物身上模拟人类疾病的生理、生化、病理等方面的变化,以便于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和预防。

动物模型在实验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弥补体外实验的局限性,为疾病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动物:昆明种小鼠,体重20-25g,雌雄各半;2. 试剂:生理盐水、葡萄糖、抗生素等;3. 仪器:电子天平、手术器械、显微镜、离心机、电热恒温水浴锅等。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动物分组: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只。

2. 模型构建:(1)实验组: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模拟人类肥胖症模型。

具体操作如下:① 将高糖高脂饲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② 将混合饲料作为实验组小鼠的日常饮食,持续喂养4周;③ 在喂养过程中,观察小鼠体重、摄食量、活动量等指标的变化。

(2)对照组:采用普通饲料喂养,作为正常对照。

3. 模型评价:(1)体重变化:每周测量小鼠体重,记录数据;(2)血糖、血脂水平检测:采用血糖仪、血脂分析仪检测小鼠血糖、血脂水平;(3)组织病理学检查:处死小鼠,取肝脏、脂肪组织等,进行病理学检查。

1. 体重变化:实验组小鼠体重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血糖、血脂水平:实验组小鼠血糖、血脂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组织病理学检查:实验组小鼠肝脏、脂肪组织出现脂肪变性、炎症等病理改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六、实验讨论本实验通过高糖高脂饲料喂养昆明种小鼠,成功构建了肥胖症动物模型。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体重、血糖、血脂水平及组织病理学改变均与人类肥胖症相似,表明该动物模型具有较好的模拟人类肥胖症的能力。

动物模型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具有以下优势:1. 可重复性:动物模型可重复构建,便于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干预措施;2. 可操作性:动物模型便于进行各项实验操作,如药物治疗、基因编辑等;3. 经济性:动物模型成本相对较低,可节省实验资源。

二十种常见实验动物模型

二十种常见实验动物模型

二十种常见实验动物模型一、缺铁性贫血动物模型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体内用来合成血红蛋白(HGB)的贮存铁缺乏,HGB合成减少而导致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主要发生于以下情况:(1)铁需求增加而摄入不足,见于饮食中缺铁的婴幼儿、青少年、孕妇和哺乳期妇女.(2)铁吸收不良,见于胃酸缺乏、小肠粘膜病变、肠道功能紊乱、胃空肠吻合术后以及服用抗酸和H2受体及抗剂等药物等情况.(3)铁丢失过多,见于反复多次小量失血,如钩虫病、月经量过多等.IDA是一种多发性疾病,据报道,在多数发展中国家,约2/3的儿童和育龄妇女缺铁,其中1/3患IDA,因此,研究IDA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些研究中,缺铁性贫血的动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IDA),又是实施研究的基础工具.常见的IDA动物模型的构建技术如下:实验动物:一般选用SD大鼠,4周龄,雌雄不拘,体重65g左右,HGB≥130g/L。

建模方法:低铁饲料加多次少量放血法。

低铁饲料一般参照AOAC 配方配制,采用EDTA浸泡处理以去除饲料中的铁,饲料中的含铁量是诱导SD大鼠形成缺铁性贫血模型的关键,现有研究表明,饲喂含铁量<15。

63mg/Kg的饲料35天,SD大鼠出现典型IDA表现,而饲喂含铁40。

30mg/Kg的饲料SD大鼠出现缺铁,但并不表现贫血症状。

建模时一般采用去离子水作为动物饮水,以排除饮水中铁离子的影响。

少量多次放血主要用于模拟反复多次小量失血导致的铁丢失,还可以加速贫血的形成。

放血一般在低铁饲料饲喂2周后进行,常用尾静脉放血法,1~1.5ml/次,2次/周。

模型指标:(1)HGB≤100g/L;(2)血象:红细胞体积较正常红细胞偏小,大小不一,中心淡染区扩大,MCV减小、MCHC降低;(3)血清铁(SI)降低,常小于10μmol/L,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增高,常大于60μmol/L。

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特点

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特点

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特点
1. 稳定性强啊,就像天气预报一样,不能今天说晴天明天又说下雨吧!比如说小白鼠,经过长期的培育和研究,它的各种生理特征和反应都相对稳定,这对实验多重要啊!
2. 相似性高呀,这好比找个替身,得和本人很像才行啊!像猕猴在神经系统方面和人类很相似,很多神经科学的研究用猕猴就特别合适呢!
3. 可重复性好哇,不能这次成功下次就不行了吧!豚鼠在过敏反应实验中就是这样,每次实验的结果都很可靠呢!
4. 易于操作呀,总不能弄个特别难摆弄的吧!小兔子就很乖呀,容易进行各种操作和处理。

5. 繁殖能力强呗,不然实验都不够用啦!果蝇就是繁殖超级快,能满足大量实验的需求呢!
6. 经济实惠很关键呀,难道要花大价钱去搞吗?青蛙相对来说就比较便宜,能节省不少实验成本呢!
7. 对环境适应性好呀,总不能环境一变就不行了吧!大鼠在这方面就表现不错,对不同环境都能较好适应呢!
8. 寿命适中也重要哇,太短实验做不完,太长又太耗时间!小鼠的寿命就比较合适呀,能在合理时间内完成实验呢!
9. 伦理问题少点吧,不然多麻烦呀!某些低等动物在这方面的优势就很明显啦!
结论: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真的超级重要,这些特点都具备的话,那对于科研的帮助简直太大啦!。

实验动物模型

实验动物模型

第章实验动物模型第一节实验动物选择的原则第二节生物科学研究中的动物模型实验动物模型选择什么样的实验动物作实验是生物医学研究工作中一个重要环节,不能随便选用一种实验动物来作科学研究,因为在不适当的动物身上进行实验,常可导致实验结果的不可靠,甚至使整个实验徒劳无功,直接关系到科学研究的成败和质量。

事实上,每一项科学实验都有其最适宜的实验动物。

第一节实验动物选择的原则•科学研究工作中实验动物的选择,首先应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来选择,其次再参考是否容易获得、是否经济,是否容易饲养和管理等情况。

•在实验动物选择上必须注意三点,即实验动物的种类(Species);品种(Breed)或品系(Strain);质量和实验动物的健康状态。

尽量选择与研究对象的机能、代谢、结构及疾病特点相似的实验动物;•生物医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人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问题。

因此,在选择实验动物时应优先考虑的问题是动物的种系发展阶段。

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选择那些机能、代谢、结构和人类相似的实验动物作实验。

一般来说,实验动物愈高等,进化愈高,其机能、代谢、结构愈复杂,反应就愈接近人类,猴、狒狒、猩猩、长臂猿等灵长类动物是最近似于人类的理想动物。

第二节生物科学研究中的动物模型一、动物模型的意义和优越性•生物科学研究的进展常常依赖于使用动物模型作为实验假说和临床假说二者的试验基础。

人类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十分复杂的,要深入探讨其疾病的发病机理及疗效机理不能也不应该在病人身上进行。

可以通过对动物各种疾病和生命现象的研究,进而推用到人类,探索人类生命的奥秘,以控制人类的疾病的衰老,延长人类的寿命。

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Human Diseases):是生物医学科学研究中所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模似性表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和材料。

•使用动物模型是现代生物医学研究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实验方法和手段,有助于更方便、更有效地认识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研究防治措施。

抗疾病实验动物模型的定义

抗疾病实验动物模型的定义

抗疾病实验动物模型的定义1. 引言嘿,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一个有点儿严肃,但其实也蛮有趣的话题——抗疾病实验动物模型。

这听起来像个高深莫测的术语,其实说白了,就是科学家们用小动物来帮我们对抗疾病的秘密武器。

是的,你没听错,实验室的小老鼠、小兔子们可是背负着重任的哦。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看看这些小家伙到底在做些什么。

2. 实验动物模型是什么2.1 定义那么,什么是实验动物模型呢?简单来说,就是科学家用来模拟人类疾病的动物。

这些小生灵就像是咱们的“小替身”,通过它们的反应,研究人员能更好地理解人类的疾病,比如癌症、糖尿病、甚至是流感。

它们的作用可大了,帮助我们找出疾病的成因,测试药物的效果,甚至开发新的治疗方案。

2.2 为什么用动物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不直接在人体上试试?哈哈,这就像是给小白鼠们穿上了“超级英雄”的外衣。

用人来试验风险太大了,万一出现问题,可就麻烦了。

动物模型能提供一种安全的环境,研究人员可以在不伤害人类的情况下,观察疾病的进展和治疗的效果。

这种方法不仅有效,而且能大大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3. 动物模型的种类3.1 常见的实验动物常见的实验动物有小鼠、大鼠、兔子、甚至一些猴子。

这些小家伙们各有千秋,适合不同类型的研究。

比如,小鼠就因为繁殖快、基因相对简单,被广泛用于基因研究。

而大鼠则因其体型较大,适合进行一些生理方面的研究。

兔子呢,凭借其快速的生殖周期和易于照顾的特点,常常被用来研究免疫系统和疫苗效果。

3.2 特殊动物模型除了这些常规的“小可爱”,还有一些特殊的动物模型,比如转基因动物。

听起来很科幻对吧?其实这是一种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改变动物的基因,使它们更适合用于特定疾病研究的模型。

比如,科学家可以创造出一种“糖尿病小鼠”,通过观察它们的行为和反应,帮助我们找到治疗糖尿病的新方法。

4. 实验动物的作用4.1 药物测试实验动物在药物开发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新药上市之前,研究人员会先在这些小动物身上进行测试,看看药物的效果如何,有没有副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章实验动物模型第一节实验动物选择的原则第二节生物科学研究中的动物模型实验动物模型选择什么样的实验动物作实验是生物医学研究工作中一个重要环节,不能随便选用一种实验动物来作科学研究,因为在不适当的动物身上进行实验,常可导致实验结果的不可靠,甚至使整个实验徒劳无功,直接关系到科学研究的成败和质量。

事实上,每一项科学实验都有其最适宜的实验动物。

第一节实验动物选择的原则•科学研究工作中实验动物的选择,首先应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来选择,其次再参考是否容易获得、是否经济,是否容易饲养和管理等情况。

•在实验动物选择上必须注意三点,即实验动物的种类(Species);品种(Breed)或品系(Strain);质量和实验动物的健康状态。

尽量选择与研究对象的机能、代谢、结构及疾病特点相似的实验动物;•生物医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人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问题。

因此,在选择实验动物时应优先考虑的问题是动物的种系发展阶段。

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选择那些机能、代谢、结构和人类相似的实验动物作实验。

一般来说,实验动物愈高等,进化愈高,其机能、代谢、结构愈复杂,反应就愈接近人类,猴、狒狒、猩猩、长臂猿等灵长类动物是最近似于人类的理想动物。

第二节生物科学研究中的动物模型一、动物模型的意义和优越性•生物科学研究的进展常常依赖于使用动物模型作为实验假说和临床假说二者的试验基础。

人类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十分复杂的,要深入探讨其疾病的发病机理及疗效机理不能也不应该在病人身上进行。

可以通过对动物各种疾病和生命现象的研究,进而推用到人类,探索人类生命的奥秘,以控制人类的疾病的衰老,延长人类的寿命。

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Human Diseases):是生物医学科学研究中所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模似性表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和材料。

•使用动物模型是现代生物医学研究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实验方法和手段,有助于更方便、更有效地认识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研究防治措施。

动物模型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下方面:(一)避免了在人身上进行实验所带来的风险•临床上对外伤、中毒、肿痛病因等研究是有一定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如急性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研究很难重复环境污染的作用。

辐射对机体的损伤也不可能在人身上反复实验。

而动物可以作为人类的替难者,在人为设计的实验条件下反复观察和研究。

因此,应用动物模型,除了能克服在人类研究中经常会遇到的理论和社会限制外,还容许采用某些不能应用于人类的方法学途径,甚至为了研究需要可以损伤动物组织、器官或处死动物。

(二)临床上平时不易见到的疾病可用动物随时复制出来•临床上平时很难收集到放射病、毒气中毒、烈性传染病等病人,而实验室可以根据研究目的要求随时采用实验性诱发的方法在动物身上复制出来。

(三)可以克服人类某些疾病潜伏期长,病程长和发病率低的缺点•一般遗传性、免疫性、代谢性和内分泌等疾病在临床上发病率很低,例如急性白血病的发病率较降,研究人员可以有意识地提高其在动物种群中的发生频率,从而推进研究。

同样的途径已成功地应用于其他疾病的研究,如血友病、周期性中性白细胞减少症和自身免疫介导性疾病等。

•临床上某些疾病潜伏期很长,很难进行研究,如肿瘤、慢性气管炎、肺心病、高血压等疾病,这些疾病发生发展很缓慢,有的可能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有些致病因素需要隔代或者几代才能显示出来,人类的寿命期相对来说是很长的,但一个科学家很难有幸进行三代以上的观察,而许多动物由于生命的周期很短,在实验室观察几十代是容易的,如果使用微生物甚至可以观察几百代。

(四)可以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增强实验材料的可比性•一般说来,临床上很多疾病是十分复杂的,各种因素均起作用,患有心脏病的病人,可能同时又患有肺脏疾病或肾脏疾病等其他疾病,即使疾病完全相同的病人,因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遗传等各不相同,对疾病的发性发展均有影响。

采用动物来复制疾病模型,可以选择相同品种、品系、性别、年龄、体重、活动性、健康状态、甚至遗传和微生物等方面严加控制的各种等级的标准实验动物,用单一的病因作用复制成各种疾病。

温度、湿度、光照、噪音、饲料等实验条件也可以严格控制。

•无论营养学、肿瘤学或环境卫生学等方面,同一时期内很难在人身上取得一定数量的定性疾病材料。

动物模型不仅在群体的数量上容易得到满足,而且可以通过投服一定剂量的药物或移植一定数量的肿瘤等方式,限定可变性,取得条件一致的模型材料。

(五)可以简化实验操作和样品收集•动物模型作为人类疾病的“缩影”,便于研究者按实验目的需要随时采取各种样品,甚至及时处死动物收集样本,这在临床是难以办到的。

实验动物向小型化的发展趋势更有利于实验者的日常管理和实验操作。

(六)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疾病的本质•临床研究未免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已知很多病除人以外也能引起多种动物感染,其表现可能各有特点。

通过对人畜共患病的比较研究,可以充分认识同一病原体(或病因)对不同机体带来的各种损害。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使研究工作升华到立体的水平来揭示某种疾病的本质,从而更有利于解释在人体上所发生的一切病理变化。

•因此利用动物疾病模型来研究人类疾病,可以克服平时一些不易见到,而且不便于在病人身上进行实验的各种人类疾病的研究。

同时还可克服人类疾病发生发展缓慢,潜伏期长,发病原因多样,经常伴有各种其它疾病等因素的干扰,可以用单一的病因,在短时间内复制出典型的动物疾病模型,对于研究人类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疾病疗效的机理等是极为重要的手段和工具。

二、动物模型的分类1、按产生原因分类•(1)自发性动物模型•是指实验动物未经任何有意识的人工处臵,在自然情况下所发生的疾病。

包括突变系的遗传疾病和近交系的肿瘤疾病模型。

突变系的遗传疾病很多,可分为代谢性疾病、分子疾病和特种蛋白质合成异常性疾病。

如无胸腺裸鼠、肌肉萎缩症小鼠、肥胖症小鼠、癫痫大鼠、高血压大鼠、无脾小鼠和青光眼兔等。

它们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动物模型。

近交系的肿瘤模型随实验动物种属、品系的不同,其肿瘤的发生类型和发病率有很大差异。

•(2)诱发性或实验性动物模型•是指研究者通过使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致病因素作用于动物,造成动物组织、器官或全身一定的损害,出现某些类似人类疾病时的功能、代谢或形态结构方面的病变,即成为人工诱发的疾病动物模型。

如用化学致癌剂、放射线、致癌病毒诱发动物的肿瘤等。

•诱发性疾病动物模型具有能在短时间内复制出大量疾病模型,并能严格控制各种条件使复制出的疾病模型适合研究目的需要等特点,因而为近代医学研究所常用,特别是药物筛选研究工作所首选。

但诱发模型和自然产生的疾病模型在某些方面毕竟存在一定差异。

因此在设计诱发性动物模型要尽量克服其不足,发挥其特点。

•必须指出,以上两种动物模型各有其优缺点。

事实上很多疾病可用不同方式获得。

例如已知有不少自发性肿瘤模型,也可用各种致癌剂诱发产生肿瘤模型。

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在发病机理和疾病内在特征方面存在着各自的特点。

如自发性肿瘤和诱发性肿瘤对药物的敏感性有明显区别。

此外,大部分自发性动物模型是通过人为定向培育而成的,毕竟不同于人类自然发病情况,因此,自发和诱发模型所具有的优缺点只是相对的。

对使用者来说,最重要的是所选择的模型究竟能否达到研究目的。

2 按系统范围分类•(1)疾病的基本病理过程动物模型•这类动物疾病模型是指各种疾病共同性的一些病理变化过程的模型。

致病因素在一定条件下作用于动物,使动物组织、器官或全身造成一定病理损伤,出现各种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其中有些变化是各种疾病都可能发生的,不是各种疾病所特有的一些变化,如发热、缺氧、水肿、炎症、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电解质紊乱、酸硷平衡障碍等,我们称之为疾病的基本病理过程。

•(2)各系统疾病动物模型•是指与人类各系统疾病相应的动物模型。

如心血管、呼吸、消化、造血、泌尿、生殖、内分泌、神经、运动等系统疾病模型,还包括各种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维生素缺乏病、物理损伤性疾病、职业病和化学中毒性疾病的动物模型。

3、按模型种类分类•疾病模型的种类包括整体动物、离体器官和组织、细胞株以至数模型。

•疾病的动物模型是常用的疾病模型之一,也是研究人类疾病的常用手段。

三、动物模型的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1、设计原则•生物医学科研设计中常要考虑如何建立动物模型的问题,因为很多阐明疾病及疗效机制的实验不可能或不应该在病人身上进行。

常要依赖于复制动物模型,但一定要进行周密设计,设计时要遵循下列一些原则:•(1)相似性•在动物身上复制人类疾病模型。

目的在于从中找出可以推广(外推)应用于病人的有关规律。

外推法要冒风险,因为动物与人到底不是一种生物。

例如在动物身上无效的药物不等于临床无效,反之也然。

因此,设计动物疾病模型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所复制的模型应尽可能近似于人类疾病的情况。

•(二)重复性•理想的动物模型应该是可重复的,甚至是可以标准化的。

例如用一次定量放血法可百分之百造成出血性休克,百分之百死亡,这就符合可重复性和达到了标准化要求。

又如用狗做心肌梗死模型照理很合适,因为它的冠状动脉循环与人相似,而且在实验动物中它最适宜做暴露心脏的剖胸手术,但狗结扎冠状动脉的后果差异太大,不同狗同一动脉同一部位的结扎,其后果很不一致,无法预测,无法标准化。

相反,大小白鼠、地鼠和豚鼠结扎冠脉的后果就比较稳定一致,可以预测,因而可以标准化。

•为了增强动物模型复制时的重复性,必须在动物品种、品系、年龄、性别、体重、健康情况、饲养管理;实验及环境条件,季节、昼夜节律、应激、室温、湿度、气压、消毒灭菌;实验方法步骤;药品生产厂家、批号、纯度规格、给药剂型、剂量、途径、方法;麻醉、镇静、镇痛等用药情况;仪器型号、灵敏度、精确度;实验者操作技术熟练程度等方面保持一致,因为一致性是重现性的可靠保证。

•(3)可靠性•复制的动物模型来应该力求可靠地反映人类疾病,即可特异地、可靠地反映某种疾病或某种机能、代谢、结构变化,应具备该种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经化验或X光照片、心电图、病理切片等证实。

若易自发地出现某些相应病变的动物,就不应加以选用,易产生与复制疾病相混淆的疾病者也不宜选用。

例如铅中毒可用大白鼠做模型,但有缺点,因为它本身容易患动物地方性肺炎及进行性肾病,后者容易与铅中毒所致的肾病相混淆,不易确定该肾病是铅中毒所致还是它本身的疾病所致。

用蒙古沙土鼠就比较容易确定,因为一般只有铅中毒才会使它出现相应的肾病变。

•(4)适用性和可控性•供医学实验研究用的动物模型,在复制时,应尽量考虑到今后临床应用和便于控制其疾病的发展,以利于研究的开展。

如雌激素能终止大鼠和小鼠的早期妊娠,但不能终止人的妊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