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常见的地貌类型》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 第四章 地貌 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 第四章 地貌 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

1.分布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2.分类
类型
形成原因
常见地貌类型
分布规律
风蚀地貌
风力侵蚀作用形成
风蚀柱 、风蚀蘑 干旱地区风力相对较
菇、雅丹
大的区域
风积地貌
风力堆积作用形成
沙丘(有固定沙丘和流 干旱地区风力相对较
动沙丘之分)
小的区域
4 |海岸地貌
类型 海蚀地貌
海积地貌
形成原因
常见地貌类型
喀斯特地貌区的地理环境特点 (1)地貌:地表崎岖不平,地下溶洞发育。 (2)气候:气温较高,降水丰沛。 (3)水文:地表水缺乏,地下水丰富。 (4)土壤:土层浅薄,土壤贫瘠。
2 |各种常见地貌有什么分布规律?
在广袤的新疆准噶尔盆地的西北部边缘,有一片被当地人称为“魔鬼城”的 沙漠之地。这是一片浩瀚的戈壁,终年寂静无人,弥漫着神秘的气息,一个个形态诡 异的土山在漫天的黄沙之下时隐时现,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宛如一座在大戈壁上的 沙漠城堡。
1 |喀斯特地貌
1.概念:组成地壳的岩石有一部分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在适当条件下,这类 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① 沉淀 ,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 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 2.分布:广西、贵州、② 云南 等地最为典型。
3.分类
地貌 分类
具体地 貌类型
成因
备注
地表 喀斯
溶沟、洼地、峰林等 流水③ 侵蚀 作用 特地 貌
提示:可结合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析回答。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一般要具备三个条件: (1)有可溶性岩石。最常见的可溶性岩石就是石灰岩(碳酸钙岩)。 (2)岩石具有一定的孔隙和裂隙。岩石中的裂隙越大,岩石的透水性就越好,就会有 更多的地表水渗透到地下,从而发生溶蚀作用。 (3)高温多雨的气候。降水越多,温度越高,流水溶蚀作用就越强烈,喀斯特地貌就越 容易发育。

第四章地貌知识点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第四章地貌知识点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第四章地貌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常见的地貌类型: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风沙地貌、海岸地貌。

一、喀斯特地貌1、概念组成地壳的岩石有一部分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在适当条件下,这类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作用的本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沉积作用。

2、分布我国的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

3、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条件喀斯特作用的进行主要取决于岩石的可溶性和水的溶蚀能力,岩石的可溶性越强,水的溶蚀能力越强,喀斯特作用越剧烈。

①云贵高原在地质时期是一片热带浅海,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②地壳抬升,海水退缩,形成了高原;③在流水的侵蚀(化学溶蚀)与沉积(化学沉积)作用下,云贵高原形成了众多喀斯特地貌。

5、喀斯特地貌类型及特征(1)地表喀斯特地貌类型图片地貌特征成因溶沟地表水沿岩石表面和裂隙流动过程中不断对岩石溶蚀和侵蚀,从而形成的石质沟槽,称为溶沟。

溶沟呈长条形或网格状,地面高低不平,崎岖难行。

流水的溶蚀作用洼地溶沟进一步发展,可形成面积较大的洼地。

有的洼地可达数平方千米,底部平坦,被称为坝子,为重要农业区。

峰丛在极厚的可溶性岩石区域,水流切割出连绵不绝的群峰,如果山与山之间基座相连,则被称为峰丛。

峰林当峰丛进一步溶蚀,基座被切开,山与山之间变得相对独立散布,则被称作峰林。

孤峰峰林进一步发展,岩溶地区孤立的石灰岩山峰称为孤峰,状若石笋,形态各异。

(2)地下喀斯特地貌 6、喀斯特地貌对人类的影响残丘地表山峰经长期溶蚀作用残留的低矮山丘。

类型图片地貌特征成因溶洞地下水溶蚀形成的地下洞穴,溶洞长数米到数百千米,常常呈层状分布 流水侵蚀(溶蚀)作用 地下暗河由地下水汇集,或地表水沿地下岩石裂隙渗入地下形成的地下河道石钟乳、石幔(或)石帘溶洞顶部向下发育的岩体,按形态不同可分为石钟乳、石幔或石帘。

石钟乳是悬挂在石灰岩洞穴顶部的由碳酸盐淀积形成的倒锥状堆积体,石帘是岩溶水沿洞壁或倾斜的洞顶向下沉淀成层状堆积,有弯曲的流纹,形如布幔。

人教版必修一4.1常见地貌类型(新教材)(共57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4.1常见地貌类型(新教材)(共57张PPT)

河曲:在地势平缓
河流特殊地貌 地区,呈“S”形弯 曲的河道。
牛轭湖:洪水泛滥时,河水可能冲 断河曲的颈部,使弯曲部分与河道 分离,形成牛轭湖。
河口段
河流的河口段是河流的终 段。在河流入海或入湖处, 泥沙淤积,多发育三角洲。
三角洲的平面形态近似三角 形,沉积物颗粒由河口向海 变细,三角洲向海岸一侧延 伸可形成三角洲平原。
风沙地貌
在干旱地区,风力对地表的侵蚀、搬运、堆积形成 的各类地貌称为风沙地貌。 我国的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风沙地貌的类型
风蚀柱
风蚀蘑菇
干旱地区,地表多是沙漠和戈壁,风大而频繁。风及其携带的沙粒冲击和摩擦岩石, 天长日久,就会形成风蚀地貌,如风蚀柱、风蚀蘑菇、雅丹地貌等。
雅丹
雅丹
风蚀雅丹泛指发育在古代河湖相的土状堆积物中,由不规则的沟槽和 垄脊相间构成,垄脊高度和长度不一,走向与主风向一致,沟槽内常 有沙子堆积。
• 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喀斯特地貌


的 地
河流地貌



风沙地貌
海岸地貌
喀斯特地貌
在适当条件下,岩石的物质 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 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 为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
以上反应为可逆过程,当大气中的CO2向水中浸入时,一部分与水结合 为碳酸溶解固体CaCO3,另一部分保持气体状态。当水中气态的CO2减少 或空气中CO2含量降低,该反应式往左发展以补充CO2 ,则发生CaCO3的 重新沉淀。
河流地貌
地表流水在流动过程中, 不仅侵蚀地面,形成沟谷, 同时将被侵蚀的物质随水 流一起运移、堆积,凡是 地表流水的侵蚀、搬运和 堆积作用所形成的地貌, 统称为河流地貌。 河流地貌与陆地水循环密 不可分。

新教材地理必修1人教版第四章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1课件

新教材地理必修1人教版第四章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1课件
答案 ①—B;②—C;③—D;④—A。
2.分别写出形成A、B、C、D四幅景观的主导作用。
答案 A:海浪沉积,B:海浪侵蚀,C:海浪侵蚀,D:河流沉积。
核心归纳
海岸地貌
类型
形成过程
典型景观
景观图
地貌特点
海蚀地貌
由岩石构成的海岸,由于不断受到海浪的击打和侵蚀,导致岩石破碎,岩壁崩落,最终使海岸后退,形成海蚀崖、海蚀柱、海蚀拱桥、海蚀平台等
A
D
C
B
流水侵蚀 风力侵蚀 流水堆积 风力堆积
3.图D所示景观多出现在干燥的内陆,属风积地貌,我们可以利用其判断风向,请在下图短线处用箭头标出正确的风向。(1)根据沙丘判断风向
答案
(2)根据堆积物的大小判断风向
答案
核心归纳
风沙地貌
4
5
二、海岸地貌
1.概念:海岸在 等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2.分类(1)海蚀地貌(2)海积地貌:常见的类型有海滩、 等;海滩按照沉积物的颗粒大小分为 滩、沙滩和 滩。有的海滩地势平坦,滩面广阔。

类型
形态特征
海蚀崖
高出海面的陡崖
海蚀平台
微微向海倾斜的平台
海滩
由松散泥沙或砾石堆积而成的平缓地面。海滩物质一般上部较粗,滩坡坡度较大;下部物质较细,滩坡平缓。海滩按照沉积物颗粒大小可分为砾滩、沙滩、泥滩
沙坝
与海岸略成平行的长条状堆积体。未露出水面的称“水下沙坝”;出露水面的称“岸外沙坝”;完全露出水面的称“海岸沙堤”
跟踪训练
如图为“某海岸地区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3~4题。3.图中①地貌为A.海蚀柱 B.海蚀平台C.海蚀崖 D.沙堤4.①②两地貌景观分别属于A.海蚀地貌、海积地貌 B.海积地貌、河流地貌C.风蚀地貌、海积地貌 D.河流地貌、海蚀地貌

4.1 常见地貌类型(教学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4.1 常见地貌类型(教学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 红柳是生长在沙漠中的一种灌木,地上部分纤细,但地下根系发达。为了适应极端干旱的气 候,红柳根深入地下,并向水平方向伸展,有的根长达30多米。
• 秋天,红柳落叶,在地面形成枯枝落叶层。 初春和夏季,刮大风时,风沙遇到红柳丛受 阻,在灌丛中堆积,覆盖在枯枝落叶层上。 年复一年,枯枝落叶层和风沙层交替堆积, 红柳也越长越高,从而形成红柳沙包(右 图)。在我国西北沙漠地区,常能见到红柳 沙包。
1. 简述大窝凼的气候和地貌特点。
提示:结合大窝凼所处区域分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① 气候特点:地处亚热带,气候暖湿。 ② 地貌特点:地表为溶蚀洼地,四周有
峰丛;地下溶洞、地下暗河发育。
活动 分析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选址贵州平塘的原因
2. 分析大窝凼在基建工程方面的优势。 天然形成的溶蚀洼地,接近球面射电望 远镜的造型,工程开挖量小。
• 海水运动能力:海水侵蚀、搬运能力,海水顶托作用 渤海海区较封闭,风浪较小,不易被波浪和海流侵蚀、 搬运带走,顶托作用强。
风:在内陆干旱地区,风大且频繁。 沙:地面干燥且缺乏植被,沙源丰富。
• 风及其携带的沙粒冲击和摩擦岩石,长期作用下就会形成风蚀洼地、 风蚀柱、风蚀蘑菇、雅丹等风力侵蚀地貌。
岩性差异/受力差异 • 下部岩石比上部侵蚀更强烈,形成下部窄小、上部宽大的风蚀蘑菇。
• 雅丹:沟槽部分比垄脊侵蚀更强烈,沟垄相间分布,走向与主风向一致。 岩性差异/受力差异
风力堆积地貌
新月形沙丘
N
840 830 820
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 成因:风速减慢或者遇到障碍物阻挡,风搬运的碎屑物质沉积形成。 • 特征:迎风坡缓,背风坡陡。
第四章:地貌
1.概念:岩石圈露出地表的形态。 2.与环境的关系:地貌是构成环境的要素之一,也是岩石圈、大气圈、 水圈、生物圈综合作用塑造的结果,且仍处在变化之中。

新教材地理必修1人教版第四章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课件

新教材地理必修1人教版第四章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课件
6
2.形成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流水溯源侵蚀 B.流水侧蚀C.流水下切侵蚀 D.冰川侵蚀
解析 流水溯源侵蚀主要在河流的源头和发育初期,会使河流不断加深和延长。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并非河流源头,该河段外力作用以流水下切侵蚀为主,使河谷不断加深,并形成“V”形谷。
1
2
4
5
3

6
古往今来,“桂林山水甲天下”不知唤起了多少人对桂林山水的向往。读图,回答3~5题。3.图中属于地表喀斯特地貌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从顶端到边缘沉积物颗粒由粗到细。从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降低,流速变慢,流水搬运能力下降,导致泥沙堆积。颗粒大、密度大的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后沉积,沉积物颗粒由粗到细,具有明显的分选性。
核心归纳
河流堆积地貌
类型
分布
示意图
形成过程
地貌特点
洪积—冲积平原
山前
水流流出山口时,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堆积形成冲(洪)积扇。多个冲 (洪)积扇彼此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探究点三 河流堆积地貌
材料 河流的堆积地貌包括三种常见的类型: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其形成机制和地貌特点各不相同,下面是三种堆积地貌图。1.A、B、C三幅图所示分别是哪三种河流堆积地貌?
探究导引
答案 图A:洪积—冲积平原;图B:河漫滩平原;图C:三角洲。
2.图A所示冲积扇从顶端到边缘,沉积物颗粒大小如何变化?为什么?
地势低平,河网稠密,三角洲以河道分汊处为顶点向海洋形成扇形或三角形
跟踪训练
洪积扇与三角洲是河流作用形成的重要地貌形态。读图回答5~6题。5.对洪积扇、三角洲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洪积扇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②三角洲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③洪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④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附近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人教版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貌第一节常见的地貌类型 (23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人教版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貌第一节常见的地貌类型 (23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1.2.3地下喀斯特地貌—溶洞
石钟乳 又名“钟乳石”,倒挂在溶洞顶部向下生长的一种碳酸钙沉淀物。当地
表水或降水沿着溶岩裂缝下渗至洞顶时,因水的蒸发及二氧化碳的散失,使 溶在水中的碳酸钙沉淀下来,慢慢增长,具有同心圆状结构,形状如钟乳, 故名“石钟乳”
1.2.3地下喀斯特地貌—溶洞
石笋是从洞顶滴落下来的水溅到洞底, 其 中 CaCO3 逐 渐 沉 积 形 成 的 , 它 形 似 竹 笋。石笋是自下而上逐层增长,它的横 剖面为叠层状。
天坑(tiankeng) ➢规模巨大的漏斗可称为天坑(小寨,大石围)
四川奉节小寨天坑
➢天坑(tiankeng),在2001年之前,提及天坑这个词汇,通常特指重庆
奉节县的小寨天坑。2005年后,“天坑”这个由中国人定义的术语。在国
tiankeng”,通行国际。
➢目前已经被确认的天坑达78
2/3分布在中国。
以胜利,也可以失败,但你不能屈服。越是看起来极简单的人,越是内心极丰盛的人。盆景秀木正因为被人溺爱,才破灭了成为栋梁之材的梦。
树苗如果因为怕痛而拒绝修剪,那就永远不会成材。生活的激流已经涌现到万丈峭壁,只要再前进一步,就会变成壮丽的瀑布。生命很残酷,用悲伤让你了解 什么叫幸福,用噪音教会你如何欣赏寂静,用弯路提醒你前方还有坦途。山涧的泉水经过一路曲折,才唱出一支美妙的歌通过云端的道路,只亲吻攀登者的足 迹。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充满光明。骄傲,是断了引线的风筝,稍纵即逝;自卑,是剪了双翼的飞鸟,难上青天。这两者都是成才的大向你的美好 的希冀和追求撒开网吧,九百九十九次落空了,还有一千次呢。只有创造,才是真正的享受,只有拼搏,才是充实的生活。激流勇进者方能领略江河源头的奇 观胜景忙于采集的蜜蜂,无暇在人前高谈阔论有一个人任何时候都不会背弃你,这个人就是你自己。谁不虚伪,谁不善变,谁都不是谁的谁。又何必把一些人, 一些事看的那么重要。有一种女人像贝壳一样,外面很硬,内在其实很软。心里有一颗美丽的珍珠,却从来不轻易让人看见。人生没有绝对的公平,而是相对 公平。在一个天平上,你得到越多,势必要承受更多,每一个看似低的起点,都是通往更高峰的必经之路。你要学会捂上自己的耳朵,不去听那些熙熙攘攘的 声音;这个世界上没有不苦逼的人,真正能治愈自己的,只有你自己。时间会告诉你一切真相。有些事情,要等到你渐渐清醒了,才明白它是个错误;有些东 西,要等到你真正放下了,才知道它的沉重。时间并不会真的帮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它只是把原来怎么也想不通的问题,变得不再重要了。 生活不是让你用来 妥协的。你退缩得越多,那么可以让你喘息的空间也就是越少。胸怀临云志,莫负少年时唯有行动才能解除所有的不安。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记昨天的痛! 如果你不努力争取你想要的,那你永远都不会拥有它。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其实每一条都通往阳光的大道,都充满坎坷。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 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我已经看见,多年后的自己。自信!开朗!豁达!努力的目的在于让妈妈给自己买东西时像给我买东西一样干脆。被人羞辱的 时候,翻脸不如翻身,生气不如争气。成长道路谁都会受伤,我们才刚刚起航,必须学会坚强。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在成长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坚

4.1 常见地貌类型(第1课时)(课件)高一地理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4.1 常见地貌类型(第1课时)(课件)高一地理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不同点:最重要的区别是看基部是否相连,相连为峰丛,不相连为峰林
一.喀斯特地貌:
地表喀斯特地貌
山孤

峰峰





















一.喀斯特地貌:
地表喀斯特地貌
类型 溶沟 洼地
形态特征 长条形或网格 状,地面高低不平,崎岖难行
面积较 大 ,底部_平__坦__
峰丛、峰林
洼地边缘残留的岩体,常呈 锥 状耸立
一.喀斯特地貌:
峰丛
地表喀斯特地貌
阶灰峰 段岩丛 。山:
峰基 ,部 是完 峰全 林相 地连 形成 的簇 早分 期布 发的 育石
一.喀斯特地貌:
峰林
地表喀斯特地貌
灰峰 岩林 地: 貌基 形部 态断 。续
相 连 群 峰 林 立 的 石
一.喀斯特地貌:
地表喀斯特地貌峰丛峰林 Nhomakorabea峰丛和峰林的异同点:
相同点:两者共同点都是呈锥状耸立的山群,
1. 你知道徐霞客描述的是哪种类型的地貌吗? 2. 这类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3. 这类地貌对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
影响?
一 喀斯特地貌
一.喀斯特地貌:
1.概念:可溶性岩石,在适当条件下,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 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
思考:形成喀斯特地貌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1)岩石:可溶性岩石(基本条件)厚度大,裂隙比较发育,透水性强。 (2)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沛。 (3)水文: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流动性好,水的溶蚀力强。

常见地貌类型(第一课时)课件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常见地貌类型(第一课时)课件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1.如何判断图中沙丘的迎风 坡和背风坡?在图上用箭头 标注风向。
缓坡为迎风坡,陡坡为背风坡
2.我国西北沙漠地区的沙丘 链大多沿什么方向延伸?
由于我国西北地区盛行西北风, 因此沙丘链多沿与其方向垂直 的东北——西南方向延伸
5.对人类的危害: (1)破坏建筑物 (2)降低土壤肥力 (3)掩埋房屋、农田、道路等 治理措施:
3.风力侵蚀地貌
风力侵蚀地貌是由其挟带的沙粒天长日久地冲击和摩擦岩石所形成的,比如风蚀柱、 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雅丹地貌等等。
风蚀柱
风蚀残丘
风蚀城堡
风蚀蘑菇
探究问题一:风蚀蘑菇独特形状的成因。 成因: ①接近地表部分的气流中含沙量较多,磨蚀强烈, 使岩石下部遭受较强烈的风沙侵蚀。 ②岩石下部岩性较软。
3.海积地貌:海浪、河水搬运来的碎屑物质在海岸附近沉积形成的地貌
砾滩
沙滩
海滩根据沉积物的颗粒大小可分为砾滩、沙滩、泥滩。
泥滩
探究问题三:水下沙坝常为保护海岸免遭波浪冲刷的一道屏障。如果人工 挖沙破坏水下沙坝,可能会造成哪些不利后果?
不利后果: ①加剧海浪对海岸带的侵蚀与破坏作用,造成海岸带基础设施的损毁以及 海水倒灌现象 ②加剧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时对海岸带的破坏程度。
(2)流动沙丘:在更为干旱的沙漠, 没有植被的固定,沙丘在风力作用下 可以移动,从而形成流动沙丘(比如 新月形沙丘)。
风力沉积地貌→新月形沙丘 沙丘是由风沙堆积而形成的地貌,形态多样,其中新月形沙丘较为常见。
小组合作完成:观看视频,完成下列问题(教材P73活动)
陡坡为背风坡
缓坡为迎风坡
很多个新月形沙丘连在一起形成沙丘链。 沙丘链的延伸方向与盛行风方向大致垂直。
悬崖,称为海蚀崖。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4.1常见地貌类型(共25张PPT)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4.1常见地貌类型(共25张PPT)

分析大窝凼基建工程方面的优势
①利用天然形成的喀斯特 洼地,工程开挖量小; ②场地构造稳定,开挖形 成的边坡稳定性好。
分析大窝凼在排水方面的优势。
喀斯特地质条件雨水易向 地下渗透;天坑底部多裂 隙,排水条件好。
概念: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形态的总称。
河流地貌 分类: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堆积地貌
常见风积地貌
沙丘
流动沙丘与固定沙丘
流动沙丘危害:
埋没房屋、道路、中沙丘的迎风坡 和背风坡? 2.我国西北沙漠地区的沙丘链 大多演什么方向延伸?
风积地貌的形成,与风向、风 速有密切关系,如上图中新月 形沙丘,迎风坡缓,背风坡陡。 多个新月形沙丘连在一起形成 的沙丘链,沙丘链的延伸方向 与盛行风风向大致垂直。
海岸地貌 分类:海蚀地貌
海积地貌


地 貌
海蚀崖;
在海浪的长期侵蚀下,岩石海岸崩塌, 形成高出海面的陡崖
海蚀平台
海蚀崖逐渐后退,在海蚀崖前方形成微 微向海倾斜的平台
海蚀拱桥
向海突出的陡立岩石,因同时受到不 同方向海浪的侵蚀,两侧的海蚀穴互 相贯通形成海蚀拱桥
海积地貌
进入海岸带的松散物质,在波浪推动下移动,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堆积起来
分类:地表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
地表喀斯特地貌

溶沟

洼地

峰林
地下喀斯特地貌
溶洞顶部 石幔、石帘、石钟乳
石柱
溶洞底部 石笋
活动探究:分析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选址贵州平塘的原因?
简述大窝凼的气候地貌特点
气候:大窝凼位于我国云 贵高原,属亚热带季风气 候。因海拔较高,纬度较 低,温度适宜,四季如春。 地貌:大窝凼是一个典型 的喀斯特地貌洼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它风沙地貌
在多沙的河谷地带、植被稀少的沙质湖岸和海岸,也能看到风沙地貌。
西藏雅鲁藏布江河岸丹娘沙丘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4.1.2 《常见 的地貌 类型》 第二课 时(共 35张pp t)
日本西北海岸鸟取沙丘
1.风沙地貌 1.2主要类型与特点-风积地貌
认识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的风沙地貌
认识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的风沙地貌西藏米林县年降水量约640毫米,且集中在6-9月份,冬春 季多大风。在该县丹娘乡的雅鲁藏布江北岸山麓,有一个高约百米的沙丘,叫丹娘沙丘(图4.14-图 4.15)。雅鲁藏布江水位季节变化大。
1.描述图示沙丘所在河谷的特征 2.推测沙丘的沙源地,并说明理由 3.推测沙丘所在河谷段的主导风向
1.风沙地貌 1.2主要类型与特点-风积地貌
认识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的风沙地貌
认识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的风沙地貌西藏米林县年降水量约640毫米,且集中在6-9月份,冬春 季多大风。在该县丹娘乡的雅鲁藏布江北岸山麓,有一个高约百米的沙丘,叫丹娘沙丘(图4.14-图 4.15)。雅鲁藏布江水位季节变化大。
1.风沙地貌 1.2主要类型与特点-风积地貌
流动沙丘的影响
埋没房屋、道路,侵吞农田、牧场。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4.1.2 《常见 的地貌 类型》 第二课 时(共 35张pp t)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4.1.2 《常见 的地貌 类型》 第二课 时(共 35张pp t)
1.风沙地貌 1.2主要类型与特点-风积地貌
1.风沙地貌 1.2主要类型与特点-风积地貌
新月形沙丘
风力堆积形成 迎风风坡缓,背风坡陡。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4.1.2 《常见 的地貌 类型》 第二课 时(共 35张pp t)
思考:1. 如何判断沙丘的迎风破和背风坡? 2.我国西北沙漠地区的沙丘链多沿什么方向延伸?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4.1.2 《常见 的地貌 类型》 第二课 时(共 35张pp t)
1.风沙地貌 1.1概念和分布 在干旱地区,以风力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为风沙地貌。
分布 成因(作用力)
类型地表多是沙漠和戈壁 风大而频繁 Nhomakorabea侵蚀
堆积
1.风沙地貌 1.1概念和分布
风沙地貌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干 旱、半干旱地区。
1.风沙地貌 1.1概念和分布
风沙地貌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干 旱、半干旱地区。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4.1.2 《常见 的地貌 类型》 第二课 时(共 35张pp t)
1.风沙地貌 1.2主要类型与特点-风蚀地貌
风蚀柱
风力侵蚀形成 孤立的柱状岩石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4.1.2 《常见 的地貌 类型》 第二课 时(共 35张pp t)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4.1.2 《常见 的地貌 类型》 第二课 时(共 35张pp t)
1.描述图示沙丘所在河谷的特征
1.风沙地貌 1.2主要类型与特点-风蚀地貌
雅丹地貌
风力侵蚀形成 由不规则的沟槽和垄脊相间构成,垄脊高度和长度不一, 走向与主风向一致,沟槽内常有沙子堆积
垄脊
沟槽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4.1.2 《常见 的地貌 类型》 第二课 时(共 35张pp t)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4.1.2 《常见 的地貌 类型》 第二课 时(共 35张pp t)
1.风沙地貌 1.2主要类型与特点-风积地貌
风力堆积-风积地貌
被风搬运的物质,在某种条件下堆积形成的地貌。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4.1.2 《常见 的地貌 类型》 第二课 时(共 35张pp t)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4.1.2 《常见 的地貌 类型》 第二课 时(共 35张pp t)
1.风沙地貌 1.2主要类型与特点-风积地貌
新月形沙丘
风力堆积形成 迎风风坡缓,背风坡陡。
陡坡
缓坡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4.1.2 《常见 的地貌 类型》 第二课 时(共 35张pp t)
思考:1. 如何判断沙丘的迎风坡和背风坡? 2.我国西北沙漠地区的沙丘链多沿什么方向延伸?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4.1.2 《常见 的地貌 类型》 第二课 时(共 35张pp t)
1.风沙地貌 1.2主要类型与特点-风蚀地貌
风蚀蘑菇
风力侵蚀形成 突起的孤立岩石,上部宽大,下部窄小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4.1.2 《常见 的地貌 类型》 第二课 时(共 35张pp t)
下部受侵蚀强烈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4.1.2 《常见 的地貌 类型》 第二课 时(共 35张pp t)
第4章 常见地貌类型
4.1 常见地貌类型(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 通过实地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等资料,辨识风沙地貌, 描述景观的主要特点。
2.通过实地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等资料,辨识海岸地貌, 描述景观的主要特点。
01 风沙地貌
通过实地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等资料,辨识风沙 地貌,描述景观的主要特点。
新疆
内蒙古
甘肃
宁夏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4.1.2 《常见 的地貌 类型》 第二课 时(共 35张pp t)
1.风沙地貌 1.2主要类型与特点-风蚀地貌
风力侵蚀-风蚀地貌
风及其携带的沙粒冲击和摩擦岩石,天长日久,形成了风蚀地貌。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4.1.2 《常见 的地貌 类型》 第二课 时(共 35张pp t)
1.风沙地貌 1.2主要类型与特点-风积地貌
沙丘
风力堆积形成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4.1.2 《常见 的地貌 类型》 第二课 时(共 35张pp t)
思考:沙丘上生长植物对流沙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对流沙起固定作用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4.1.2 《常见 的地貌 类型》 第二课 时(共 35张pp t)
防治荒漠化
七十以年来,我国森林覆盖率由8.6%提升到22.9%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4.1.2 《常见 的地貌 类型》 第二课 时(共 35张pp t)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4.1.2 《常见 的地貌 类型》 第二课 时(共 35张pp t)
1.风沙地貌 1.2主要类型与特点-风积地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