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件

合集下载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加强消毒
对医院环境和医疗器械进行全 面消毒,切断传播途径,防止 感染扩散。
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处理流程与建议
处理流程
一旦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消毒隔离措施
对感染者进行隔离治疗,对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和 预防性治疗,对病区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
建议措施
个人防护
医护人员需要穿戴防护服、口罩、 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以减少感
染风险。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抗生素滥用问题
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病菌抗药性的增强,为治疗带来困难。
合理用药原则
根据病情需要,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随意增减剂量或更换 药物。
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
不断研发新型抗菌药物,对抗日益严重的病菌耐药性问题。
严格消毒
对于医疗器械和接触患者 的物品,应该进行严格的 消毒,以最大程度地减少 感染的风险。
手卫生与个人防护
手卫生
经常洗手或使用手部消毒剂,能有效减少医院 感染的传播。
个人防护
医务人员需佩戴口罩、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 品,降低感染风险。
隔离与防护
预防控制措施
对医院感染的患者和携带者进行 隔离,减少与感染源的接触。
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感染的分类
根据病原体来源
医院感染可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 感染 01 Nhomakorabea根据传播方式
医院感染可经接触传播、血液传播、 呼吸道传播等途径 03
根据感染部位
医院感染可发生在多个部位,如呼吸
道、消化道、血液等 02
医院感染的危害
危害健康
医院感染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可能导致病情 加重、并发症和死亡。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PPT课件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PPT课件

2、光照消毒法:
原理—利用紫外线、臭氧及高能射线,使细菌菌体蛋 白发生光解、变性,菌体内的核酸、酶遭到破坏而死 亡。 对杆菌杀菌力强,对球菌较弱、对霉菌、酵母菌更弱。
(1)日光曝晒法 —适用于:床、 垫、、、、, 曝晒6小时,每2小时 翻动一次。
(2)紫外线灯管照射消毒法
—适用于:空气、物品表面消毒。(紫外线波长254 埃米) 1)方法: 灯亮后5—7分钟计时,照射时间不少于30分钟(关灯 后需间歇3—4分钟再开启),关闭门窗。消毒空气时, 有效距离不超过2米,先扫净尘埃;消毒物品时,有 效距离不超过1米,物品需摊开或挂起。
【注意要点】 1、每1周过滤1次,每2周更换消毒剂1次 2、消毒后的物品使用前用无菌生理盐水或蒸馏水冲
洗, 3、加入0.5%亚硝酸钠作为防锈剂 4、内窥镜连续使用需间隔消毒10min,每天使用前后
各消毒30min
◆过氧乙酸 Peracetic Acid (P.A.A.) 【高效】
【适用情况】 1、 0.2%-手的消毒,浸泡1-2min 2、 0.2%-0.5%--物体表面10min 3、0.5%-餐具消毒,30-60min 4、1%-2%-室内空气消毒,8ml/ m3加热蒸熏,密闭 门窗30~120m
原理:
煮沸100 ℃ ,5∽10分钟, 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如加入 1%—2%碳酸氢钠可提高沸 点至于105℃,除增加杀菌外, 还有去污防锈作用.
①玻璃包好冷水放; ②橡胶包好沸水放; ③小物包好沉水中; ④轴节、盖盖要打开; ⑤碗、盆相同不重叠; ⑥尖锐器械不煮它。
方法:
物品浸没,水沸计时 (中途添加再次沸), 及时取出放无菌容器。
【适用情况】 2%溶液--皮肤消毒 2.5%溶液--脐带断端的消毒

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手术器械、用物管理
1.按照规范要求,正确执行无菌器械包、一次性物 品、药品的出入流程。 2.一次性物品不得重复使用。 3.手术器械经检查、清洗、灭菌合格后方可使用。 4.无菌物品的管理。灭菌物品必须在有效期范围内; 虽在有效期内但可能污染的物品必须必须重新灭菌。 5.医疗废物的管理。落实医疗废物管理规章制度, 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等,造成安全隐患。
4
医院感染监测的简单标准
. 2020/6/10
医院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
尿路感染
呼吸道感染 血管导管感染
败血症
简单标准
术后手术部位出现脓性分泌物、脓 肿或蜂窝组织炎
尿培养阳性(1或2种)细菌至少大于
10 5/mL,伴或不伴临床症状 咳嗽;脓痰;胸片提示感染的新浸 润
导管插入部位发炎,淋巴管炎或脓性 分泌物 发热或寒战,且至少有1次血培养 阳性
. 2020/6/10
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
曾科
1
. 2020/6/10
01 医院感染概念及标准预防 02 手术室感染预防管理措施 03 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及诊断标准 04 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与预防措施
2
. 2020/6/10
医院感染概念及标准预防
3
医院感染的概念
. 2020/6/10
• 医院感染也称“医院获得性感染”。包括在住院 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 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 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 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指定位置,按手卫生方法洗手后
方可离开
13
. 2020/6/10
手术患者的管理
1.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应控制感染。 2.手术患者术前做好个人卫生、备皮,更换 病服、帽,正确执行患者出入流程。 3.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围手术 期血糖控制在8mmol/L。 4.传染患者与感染性疾病患者按消毒隔离措 施有关规定执行。 5.按患者出入手术部流程出入手术间。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ppt课件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ppt课件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 与预防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常见原因 •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措施 • 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危害
01
02
03
增加患者痛苦
感染会导致伤口延迟愈合 ,增加患者痛苦和恢复时 间。
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严格执行 手卫生规范,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加强手术室清洁和消毒工作
定期对手术室进行彻底清洁,包 括地面、墙面、天花板和设备表
面。
严格遵守消毒灭菌程序,确保手 术器械、敷料、手术衣等物品的
清洁和消毒质量。
定期对手术室空气进行质量检测 ,确保空气洁净度和微生物指标
符合标准。
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
03
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未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可能增加
自身感染的风险,从而将病原体传播给患者。
患者自身因素
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
患者处于特殊生理时期
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病原 体。
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生理时 期的患者,可能因自身特点而增加感 染的风险。
患者患有其他基础疾病
患者患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可能增加感染 的风险。
根据患者病情和感染病原体情 况,合理选用抗生素和抗病毒 药物。
严格掌握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 的用药指征,避免滥用和过度 使用。
加强药物管理,确保药物储存 、使用和处置符合相关规定, 防止药品污染和误用。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医院手术室感染事件
01 02
事件描述
某医院手术室在近期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感染事件,多名患者在手术后出 现伤口感染和发热等症状。经过调查,发现感染源来自手术室内的空气 和手术器械消毒不彻底。

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
22
(四)无菌物品管理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
.
23
(五)医务人员在手术操作过程手中术室应感染当预遵防与循控制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
24
无菌器械桌的摆放
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
.
25
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
洗手护士检查包内消毒指示卡后将其放在无菌桌右下 角。 无菌包布铺于器械桌,四周下垂至少30cm。
15
感染控制的措施
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
健全感染 控制制度
环境的管理 进入手术室人员的管理
感染手术处理
外科刷手 及手消毒
无菌物品管理 无菌. 技术
16
感染控制的措施
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
(一)健全感染控制制度 1、树立手术室人员人人管我,我管人人的预 防感染意识; 2、制订《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手 术室消毒隔离制度》、《连台手术医院感染预 防与控制操作规程》、《外来器械医院感染管 理制度》、《手术室质量控制标准》等感染控 制制度,健全感染控制制度体系,并组织护理 人员学习; 3、科内设专人负责手术感染监控工作,促进有效预防手术感染; 4、组织成立科室感控管理小组,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感染管理会议并记录。科室感 控小组每月进行感染管理工作质量检查与不定期抽查,. 组织感染知识培训,并对自 查情况分析总结,对培训效果实行评价并记录,体现持续质量改进 。 5、护理人员定期轮岗,训练与提高业务水平与无菌观念,掌握预防感染基本知识 和技能;
统计,每年发生约50万例手 术部位感染,在我国手术部 位感染(SSI)居医院感染 的第三位,是外科主要的 医院感染。
3
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 .
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
医院感染防控,必须警钟长鸣

医院感染和预防的控制ppt课件

医院感染和预防的控制ppt课件


达到灭菌温度
灭菌效果不可靠 灭菌效果可靠
化学监测法
原理:指示管内的化学物质(指示卡)在一定的 温度下,持续一定的时间将会变色。
放于物品包中央 灭 菌
取出指示管(卡)
判断是否达到灭菌
生物测试法
特点:为最可靠的监测法
原理:利用对热耐受力较 强的非致病性嗜热脂肪杆 菌芽孢作为指示剂,制成 菌纸片及芽孢指示管。
施 • 未做好清洁、消毒、灭菌----严格按照要求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医院感染 清洁、消毒、灭菌 无菌技术 隔离技术
第一节 医院感染
一、概述 二、医院感染发生的条件 三、医院感染发生的促发因素 四、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一、概述
医院内感染 • HAI--医院获得性感染
• 在医院内活动的人群在医院内 获得感染并出现症状。
类型
按照目的
传染性隔 离
对象
保护性隔 离
目的
传染性 传染患者和带菌者 保护性 免疫力极低的人群
减少传染病传播的机 会,便于污染物的集 中消毒和处理 隔绝病原微生物与病 人接触使其免受感染
(二)隔离区域的划分
1.与普通病区分开并远离食堂、水源和 其他公共场所
2.距相邻病区约30m,侧面防护距离10m
第三节 无菌技术
一、概述 二、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
一、概述
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 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 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 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无菌物品:通过物理或化学 方法灭菌后未被污染的物品。
一、概述
无菌区:是经灭菌处理 后未被污染的区域。
非无菌区:指未经过灭 菌处理,或经过灭菌 处理后被污染的区域。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ppt课件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ppt课件

02
医院感染的常见原因
微生物的传播
微生物是医院感染的主要来源 ,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
微生物通过空气、接触、飞沫 等途径传播,导致患者之间交 叉感染。
医院环境中的微生物也可能引 起感染,如病房内的空气、床 单、医疗器械等。
医疗操作与设备
01
不规范的医疗操作可能导致感染 ,如手术操作不严格、注射器重 复使用等。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ppt课 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引言 • 医院感染的常见原因 • 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 • 控制医院感染的方法 • 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期 间发生的感染。
医院感染具有地域性、季节性、群体 性、易感性等特点。
医院应对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病房等重点部门实施严格的空气净化措施,定 期对医疗器械和物体表面进行清洁和消毒。同时,医院应加强对一次性医疗用品 的管理,确保其来源可靠、质量合格。
隔离感染源
总结词
对于已经发生感染的患者,医院应采取有效措施隔离感染源 ,防止病原体在患者之间传播。
详细描述
医院应根据感染疾病的传播途径和特点,采取相应的隔离措 施,如单间隔离、床边隔离等。同时,医护人员应加强个人 防护措施,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避免交叉感染。
01
02
03
04
培训
加强医务人员抗菌药物知识培 训,提高合理用药意识。
指导原则
制定抗菌药物使用指导原则, 规范临床用药行为。
抗菌药物管理
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对不规范用药行为进行干预。

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培训课件ppt

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培训课件ppt

医院声誉
医院感染事件可能对医院 的声誉和形象造成负面影 响,影响患者对医院的信 任度。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
医院内患者和医务人员 之间的直接或间接接触 ,如握手、共用医疗器
械等。
飞沫传播
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产 生的飞沫传播病原体。
血液传播
血液中携带的病原体通 过输血、注射、手术等
途径传播。
环境传播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手卫生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减少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
研究表明,手卫生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医院 感染的发生率,特别是呼吸系统、手术部 位和泌尿系统的感染。
消毒与灭菌
详细描述
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紫外线消毒、化学消 毒剂浸泡、干热灭菌等,灭菌则通常采用
高温高压蒸汽灭菌法。
总结词
消毒与灭菌是消除病原体的重要手 段,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去
医院内的环境如空气、 水、物体表面等可能成 为病原体传播的媒介。
02
CHAPTER
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手卫生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来减少细菌传播 。
医护人员应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操 作前、接触患者体液后等情况下进行手卫 生,使用肥皂和水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
除微生物。
A
B
C
D
详细描述
医疗器械如果不经过彻底的消毒与灭菌, 可能会成为病原体的传播媒介,导致医院 感染的发生。
总结词
消毒与灭菌对于医疗器械、手术器械、敷 料等医疗用品的清洁和无菌状态保持至关 重要。
隔离与防护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ppt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ppt
分类
根据感染发生的时间,可分为切 口表面感染和切口深部组织感染 。
发生原因与危害
发生原因
手术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手术时 间长、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术后护 理不当等。
危害
影响手术效果,延长住院时间,增加 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严重时可能导 致患者死亡。
预防和控制的重要性
01
02
03
降低患者死亡率
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可 以降低手术部位医院感染 的发生率,从而降低患者 死亡率。
发展方向四
改善医院环境卫生条件,加强 手术室和病房的清洁消毒工作
,降低感染风险。
THANKS
感谢观看
术后护理与观察
定期换药
及时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
抗生素使用
根据需要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术后情况,及时发 现并处理感染迹象。
03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的 控制措施
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
定期对手术部位进行微生物学监 测,评估感染风险。
建立完善的感染报告制度,确保 感染病例及时上报。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 预防和控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概述 •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 •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的控制措施 •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的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概 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手 术后发生在手术切口处或者手术 部位的感染。
对监测和报告的数据进行汇总分 析,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感染暴发应对与处置
制定感染暴发应急预案,明确 各部门职责和协作机制。
对疑似感染暴发病例进行隔离 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手术室感染预防控制PPT课件

手术室感染预防控制PPT课件

3、可疑暴露于HBV感染血液、体液时,注射 抗乙肝病毒高价抗体和乙肝疫苗。可疑暴 露于HCV感染血液、体液时,尽快于暴露 后作丙肝抗体检查。可疑暴露于HIV 感染 血液、体液时,短时间内口服大剂量AZT (叠氮脱氧核酸),尽快于暴露后检测HIV 抗体,然后周期性复查,跟踪期间,特别 是在最初的6—12周注意不要 献血、捐赠 器官及母乳喂养。
4. 手术室环境卫生学管理:术前用清水湿式擦拭各 种设施、物体表面及地面、墙体表面2-2.5米高 度范围,开启空气消毒设备进行空气消毒后进 行通风换气,保持干燥。接台手术之间(一般 手术室)对物体表面、地面用清水擦拭,被血 液、体液污染处用高效、高浓度消毒剂全部覆 盖,作用后擦净,再用清水擦净。手术床单一 人一用。手术人员工作鞋、洗手衣裤一人一用 一清洗。每周固定卫生日,对手术间及辅助用 房的天花板、墙面、地面、物体表面进行彻底 的清项
1 戊二醛:属灭菌剂,适用于医疗器械和耐 湿忌热的精密仪器等消毒与灭菌,其灭菌 浓度为≧2%。使用方法:①医疗器械灭菌: 2%戊二醛加盖浸泡10小时;②医疗器械 消毒:2%戊二醛加盖浸泡20-45分钟。
2 84消毒液:属高效消毒剂。使用方法:①浸泡法: 对一般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用含有效氯 500mg/L作用10分钟以上;对分枝杆菌和致病 性芽孢菌污染物品,用含有效氯20005000mg/L作用30分钟以上。②擦拭法:对大件 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可用擦拭法。③喷 洒法:对一般物体表面,用含有效氯5001000mg/l均匀喷洒,作用30分钟以上;对芽孢 杆菌和结核杆菌污染的物品,用含有效氯 2000mg/L均匀喷洒,作用60分钟以上。
5 乙醇:属中效消毒剂。用于消毒其含量为 75%,主要用于皮肤消毒。使用方法: 75%的乙醇用于手术野及注射部位消毒, 涂擦2次,待干后再操作。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ppt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ppt
无论是否刷手,消毒前的彻底彻底清洗双手是十分必要的
-
19
病人管理
• 手术患者术晨应更换干净的病员服,戴隔离帽,步行者 换鞋或是穿鞋套
• 感染手术应在感染手术间进行
• 特殊情况下,先做无菌手术,后做一般手术
-
20
手术野皮肤消毒
• 手术野皮肤消毒范围要足够,方法要正确
• 选用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的皮肤消毒剂
• 手术皮肤保护膜或切口保护套的使用,可有效抑制细菌 生长,保护手术切口,大大减少术后感染
-
21
环境管理
•空气装置消毒
-
22
环境微生物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类别 Ⅰ Ⅱ


范围
空气
层流手术室、层流病房 ≦10
普通手术室、产房、婴 ≦200 儿室、早产儿室、烧伤 病房、ICU等
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 ≦500 室、注射室、换药室、 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 等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手术室 汤丽英
-
1
手术室发展史
•第一代手术室
自然环境下进行手术,没有采用防止空气污染和人接触污染的措施,手术感染率高;
•第二代手术室
专门建造、非封闭建筑的手术室,有供暖、通风设施,使用消毒灭菌技术,手术感染率明显 下降;
•第三代手术室
具有建筑分区保护,密闭的空调手术室,手术环境改善,术后感染率在药物控制下稳定降低;
• 调查:20份切口分泌物标本培养出龟分枝杆菌(脓肿亚型)。医 院环境和无菌物品细菌学检查合格。使用中戊二醛和未启用的戊 二醛半小时不能杀灭金葡菌、1小时不能杀灭龟分枝杆菌,测浓 度为0.137%。
• 结论:戊二醛浓度不达标导致手术器械分支杆菌污染,从而引起 切口感染。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
防控措施
加强透析液制备环节的卫生管理,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和责任心。同时,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进行监测和跟踪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 症状。
THANKS
防控措施
定期检查和维护手术室空气净化系统,加强手术 室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标 准。
案例三:某医院血液透析室感染事件
事件描述
某医院血液透析室发生感染事件,多名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出现发热等症状,经调查 发现是透析液制备环节存在污染。
感染源分析
调查发现,感染源来自透析液制备环节的细菌和病毒污染,可能是制备过程中的操作不规 范或设备故障所致。

医疗废物处理规范
医疗废物处理是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 的重要环节之一,医院应制定医疗废 物处理规范。
医院应建立医疗废物处理的记录制度 ,对医疗废物的处理进行详细记录, 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数量、 处理方式等。
医疗废物应按照分类收集、分类处理 的原则进行处理,避免交叉感染和环 境污染。
05
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
戴手套
遵循清洁和消毒程序
对医疗器械、床单、桌椅等物品进行 定期清洁和消毒,确保其表面无菌。
在进行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和黏 膜等操作时,应戴手套进行保护。
飞沫传播的预防措施
01
02
03
戴口罩
医护人员和患者在进行医 疗操作、咳嗽、打喷嚏时 应戴口罩,以防止飞沫传 播。
保持社交距离
避免与患者近距离接触, 尽量保持至少1米的安全 距离。
分类
医院感染可根据病原体类型、感 染部位、传播途径等进行分类。
医院感染的危害
1 2
3
患者安全
医院感染增加了患者的治疗时间和康复难度,严重时可导致 死亡。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精品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精品
总结
严格遵守消毒灭菌流程是预防手术室感染的基本要求,任何环节的疏 忽都可能引发严重的感染事件。
案例三:提高医护人员个人防护意识的效果
事件描述
某医院通过加强医护人员个人防护意识培训,有效降低了 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原因分析
医护人员个人防护意识的提高,使得他们在执行手术过程 中更加注重手卫生、戴口罩和手套等防护措施,减少了交 叉感染的风险。
WENKU DESIGN
WENKU DESIGN
2023-2026
ONE
KEEP VIEW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 与控制ppt课件精品
WENKU DESIGN
WENKU DESIGN
WENKU
REPORTING
https://
CATALOGUE
目 录
•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概述 •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 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报告 • 手术室医院感染的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总结
手术室空气质量对预防感染至关重要,应加强手术室的通风换气 和清洁消毒工作,确保空气质量达标。
案例二:严格遵守消毒灭菌流程的重要性
事件描述
某医院手术室在执行一次手术时,由于未严格遵守消毒灭菌流程, 导致手术过程中患者发生感染。
原因分析
手术器械和手术室环境未按照规定进行彻底消毒灭菌,增加了患者 感染的风险。
总结
加强医护人员个人防护意识培训,提高他们的防护意识和 操作规范性,是预防手展望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成果和经验
成果
通过实施严格的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手术室医院感染率显著降低,提高了患 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经验
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和规章制度,加强人员培训和教育,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加强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以及实施严格的手术部位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因:
①无菌手术与污染手术室混用,管理混乱;
②手术器械没有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
③连台手术间隔时间短,不能保证灭菌时间,采用浸泡 消毒,导致手术器械污染。
PPT学习交流
7
SSI患者相关风险因素
• 年龄
• 慢阻肺、吸烟
• 糖尿病
• 非手术区域感染
• 机械通气延长>3天
• 术前住院天数>5天
• 超重/营养不良
•第四代手术室
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洁净手术室。最早的层流手术室于1966年诞生在美国和
PPT学习交流
2
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
• 人员 • 设备 • 物品 • 环境 • 方法
PPT学习交流
3
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
• 住院时间延长 • 治疗费用增加 • 增加患者痛苦 • 导致手术失败 • 增加患者死亡
PPT学习交流
11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PPT学习交流
12
建筑布局
•限制区:无菌物品储存室、医护人员洗手室、手 区域等 •半限制区:消毒室、敷料打包间等 •非限制区:换鞋室、更衣室、办公室、医护人员 班室、休息室等
区域之间要有实际屏障、标示明确、避免交叉
PPT学习交流
13
建筑布局
•手术间表面要求光滑、无裂隙、无暴露管道、无下水口 建筑材料易于清洁消毒
• 调查:20份切口分泌物标本培养出龟分枝杆菌(脓肿亚型)。 院环境和无菌物品细菌学检查合格。使用中戊二醛和未启用的 二醛半小时不能杀灭金葡菌、1小时不能杀灭龟分枝杆菌,测浓 度为0.137%。
• 结论:戊二醛浓度不达标导致手术器械分支杆菌污染,从而引 切口感染。
PPT学习交流
6
宿州眼球事件
•2005年12月11日,宿州某医院为10名患者做白内障手术 结果10名患者均出现感染情况,其中9人的单眼眼球被摘 除。
PPT学习交流
4
典型手术部位感染事件
•1998年
深圳妇儿医院手术切口感染暴发
•2005年
宿州“眼球事件”
•2001年
上海某医院儿科心脏术后18例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 上海某医院心脏手术后鲍曼不动杆菌血液感染暴发
PPT学习交流
5
深圳妇儿医院手术切口感染
• 表现:1998年4月1日-5月31日共手术292例4月22日-7月14日发 切口感染166例。潜伏期为20-30天。切口部位开始为小结节, 而化脓成窦道。清创换药后创面清洁但不愈合,或愈合后又复 并有淋巴结炎倾向。
PPT学习交流
手术室 汤丽英
1
手术室发展史
•第一代手术室
自然环境下进行手术,没有采用防止空气污染和人接触污染的措施,手术感染率高;
•第二代手术室
专门建造、非封闭建筑的手术室,有供暖、通风设施,使用消毒灭菌技术,手术感染率 下降;
•第三代手术室
具有建筑分区保护,密闭的空调手术室,手术环境改善,术后感染率在药物控制下稳定
PPT学习交流
16
人员管理
• 所有手术人员均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 进入手术室的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规定手术室专用的衣服、鞋子 戴口罩、帽子;帽子应将头发全部遮盖
• 当手术衣被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手术室衣物不得穿出室外
• 严格限制进入手术间的人员数量
• 手术结束后,医务人PPT员学习交脱流 下的手术衣、手套、口罩等物17品应当
• 手术皮肤保护膜或切口保护套的使用,可有效抑制细菌 生长,保护手术切口,大大减少术后感染
PPT学习交流
21
环境管理
•空气装置消毒
PPT学习交流
22
环境微生物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类别 Ⅰ Ⅱ


范围
空气
层流手术室、层流病房 ≦10
普通手术室、产房、婴 ≦200 儿室、早产儿室、烧伤 病房、ICU等
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 ≦500 室、注射室、换药室、 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 等
无论是否刷手,消毒前的彻底彻底清洗双手是十分必要
PPT学习交流
19
病人管理
• 手术患者术晨应更换干净的病员服,戴隔离帽,步行者 换鞋或是穿鞋套
• 感染手术应在感染手术间进行
• 特殊情况下,先做无菌手术,后做一般手术
PPT学习交流
20
手术野皮肤消毒
• 手术野皮肤消毒范围要足够,方法要正确
• 选用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的皮肤消毒剂
手卫生设施
• 手卫生设施无菌区,水龙头数量应足够,为非接 式水龙头
• 洗手池每日清洁消毒,擦手毛巾每日清洗灭菌
• 感应式的手消毒剂,防止污染
PPT学习交流
18
外科手消毒
外科手消毒方式: •一是传统方法,先刷手在再消毒 •二是按厂家说明,直接使用乙醇类揉搓剂进行外科消毒
干手方式: •工作人员术前外科洗手后用灭菌毛巾擦干双手
•再次手术

9
SSI手术相关风险因素
•高功率烧灼
•过多使用烧灼
•异物放置(植入物或器械)
•外科引流
•外科技术
▪止血技术差
▪组织外伤
▪死腔
•组织缺氧
PPT学习交流
10
预防SSI
•根据指南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术前0.5-1小时使用抗生素 ▪正确选用抗生素种类
•正确使用脱毛方法 •手术期间给患者保温 •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 •缩短术前住院时间 •强制性报告感染率
PPT学习交流
24
诊疗物品的消毒
• 进入手术室的物品应拆除外包装,设备应表面消 处理
传染科病房
物表
医务人
≦5

≦5

≦10

≦15

PPT学习交流
23
物体表面消毒
• 一切清洁工作均应湿式打扫,各手术间物体表面每晨用消毒液 拭
• 每台手术后应清扫手术间(被血液、体液污染表面应立即用含 消毒剂擦拭)
• 手术间的各种设施、设备的表面,应当在手术开始前和手术结 后进行湿式清洁、消毒
• 地面用含氯消毒剂拖
• 使用激素
• 免疫受损
PPT学习交流
8
SSI手术相关风险因素
•剃刀备皮
•不恰当的抗生素预防
•不恰当的皮肤准备 •手术室人员流动过多(手术间面积与手术间内人数标准:40~50m2 手术间 12~15人、30~35m2手术间10~12人、25~30m2手术间8~10人、20~25m 术间6~8人)
•不恰当的器械灭菌 •手术部位/时间/类型
•设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感染手术间,感染手术间 在靠入口处
•三个通道:工作人员通道、患者通道、污物通道
PPT学习交流
14
PPT学习交流
15
人员管理
• 穿好无菌手术衣的医务人员限制在无菌手术区域活动
• 手术间的门,除物品及人员通过,均应保持关闭,尽量 减少人员的出入
• 患有上呼吸道感染、皮肤化脓性感染或者其他传染病的 工作人员应当限制进入手术室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