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的研究综述
青霉素的研究发展
青霉素的研究发展一、青霉素的发展1、青霉素的发现青霉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毒性很小又能有效杀菌的抗生素,从其发现到量产经历了14年。
1928年,英国人亚历山大·弗莱明意外地发现了一种能够“溶解”葡萄球菌的霉菌,他把这种霉菌命名为青霉素。
1939年,他将历时10年培养的菌种提供给牛津大学澳大利亚病理学家弗洛里和英国生物化学家钱恩。
1940年,他们完成了制备青霉素结晶体和动物实验。
辉瑞公司第一个盯上青霉素的人叫约翰·史密斯,他1906年加入辉瑞实验室,一直致力于把辉瑞从化学品提供商转型为主要的以研究为基础的制药企业。
1914年,他曾经一度离开辉瑞,加入施贵宝公司负责研发,1919年回到辉瑞。
1930年后,他了解到弗莱明对青霉素的早期研究之后,对其疗效做了进一步的调查。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史密斯接受了美国政府下达的艰巨任务:大规模量产青霉素,以供战时之需。
辉瑞采用其特有的深罐发酵技术完成了任务(由约翰·麦基具体领导),并同时成为世界上首个生产青霉素的公司。
1945年,辉瑞生产的青霉素已经占到全球产量的一半(我国从1953年开始生产青霉素,从当时看,也是紧跟世界的脚步了,到2001年,我国生产的青霉素也超过了全球产量一半,可是辉瑞已经准备关闭其抗生素工厂了),无数在战时负伤感染的人得到拯救。
2.1、青霉素的发展自1940年青霉素投入使用以来,该类抗生素以其疗效确切、对人体细胞毒性小且价格低廉而广泛应用,临床首选于G+球菌所致的感染。
目前,青霉素类抗生素已从抗阳性窄谱品种发展到广谱的品种,按其抗菌作用可分为:①主要抗G+菌的窄谱青霉素,如天然青霉素G、青霉素V,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甲氧西林、氯唑西林、氟氯西林。
②主要作用于G-菌的窄谱青霉素,如美西林、替莫西林。
③抗一般G-杆菌的普青霉素,如氨苄西林、阿莫西林、仓氨西林。
④抗绿脓杆菌的广谱青霉素,如羧苄西林、替卡西林、哌拉西林、阿洛西林、阿扑西林等。
【论文】青霉素的研究进展l论文
【关键字】论文浅谈青霉素研发进展学生姓名康树伟班级生化1406专业名称生化制药技术系部名称制药工程系指导教师马丽锋提交日期答辩日期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年月目录一、青霉素的开发历程………………………………………………………………….二、青霉素结构确定……………………………………………………………………..三、青霉素结构与性质………………………………………………………………….四、青霉素分类……………………………………………………………………………...五、青霉素的合成………………………………………………………………………….六、青霉素的抗菌作用机制………………………………………………………….七、青霉素抗生素的耐药性………………………………………………………….八、青霉素的结构改造………………………………………………………………….九、青霉素的生产方法…………………………………………………………………十、青霉素使用现状……………………………………………………………………..十一、结语………………………………………………………………十二、参考文献…………………………………………………………青霉素的研发进展摘要:青霉素是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 在与细菌作斗争和保护人类健康中起重要作用。
青霉素的出现,使人类终于有了对抗细菌感染的特效药,在二战时期欧洲战场上无数伤员因伤口感染化脓而死亡,当时的抗菌良药磺胺也无济于事,此时青霉素发挥了它的作用,挽救了成千上万伤员的生命。
青霉素的发现,引发了医学界寻找抗菌素新药的高潮,人类进入了合成新药的时代。
本文主要对青霉素的发现、发展、结构和分类, 以及青霉素的作用机制、生产方法和使用现状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青霉素;青霉素的结构、分类;抗菌作用机制;生产方法一、青霉素的开发历程1928年9月,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在英国伦敦圣玛丽医院的一间实验室里发现,青霉菌具有强烈的杀菌作用,而且就连其培养汤也有较好的杀菌能力。
药学专业调研报告青霉素
药学专业调研报告青霉素药学专业调研报告:青霉素青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可用于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如肺炎、扁桃体炎、尿路感染等。
本文将对青霉素的研发历史、药理学特性、临床应用及副作用等方面进行调研并进行分析。
一、研发历史青霉素的发现归功于亚历山大·弗拉明戈(Alexander Fleming),他于1928年发现了一种绿色霉菌对细菌的抑制作用,从而开启了青霉素的研发历程。
随后,霉菌的提纯工作由霉菌学家霉菌学家霉菌学家霉菌学家霉菌学家霉菌学家霉菌学家霉菌学家霉菌学家霉菌学家霉菌学家霉菌学家霉菌学家霉菌学家。
艾伯特·弗莱明(Albert Fleming)和霉菌学家霉菌学家霉菌学家霉菌学家霉菌学家霉菌学家霉菌学家霉菌学家霉菌学家霉菌学家霉菌学家霉菌学家霉菌学家霉菌学家霉菌学家霉菌学家霉菌学家霉菌学家霉菌学家霉菌学家霉菌学家霉菌学家霉菌学家霉菌学家霉菌学家霉菌学家霉菌学家霉菌学家霉菌学家霉菌学家霉菌学家霉菌学家维克托·布莱斯(Victor Bletz)于1941年首次成功制造出纯青霉素。
二、药理学特性青霉素是一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的细胞壁合成而起到杀菌作用。
青霉素主要针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
调研显示,青霉素对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有较好的抗菌效果,尤其在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表现优异。
三、临床应用青霉素广泛应用于临床上,对多种感染性疾病提供有效治疗。
例如,青霉素可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此外,青霉素也可用于治疗梅毒等病原体引起的感染疾病。
对于患有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则需要考虑使用其他抗生素替代。
然而,青霉素的药物抗性问题也十分突出。
随着时间的推移,青霉素对多种细菌的抗菌效果逐渐减弱,因此在使用青霉素时需注意用药指征和合理使用。
四、副作用青霉素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和肝功能损害等。
过敏反应是最为常见的副作用,症状主要包括荨麻疹、呼吸急促、喉头水肿等,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发生休克。
青霉素的药理作用与机制研究
青霉素的药理作用与机制研究青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它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机制。
本文将深入探讨青霉素的药理作用及其在医学领域中的机制研究。
一、青霉素的药理作用青霉素是一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主要药理作用包括抗菌、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
1. 抗菌作用:青霉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发挥其抗菌作用。
青霉素能够与细菌细胞壁的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靶点——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相互作用,阻断了细胞壁的合成过程,导致细菌的死亡。
此外,青霉素还能够干扰细菌的DNA合成和蛋白质合成,增加了细菌的敏感性。
2. 抗炎作用:青霉素在抗菌作用之外还具有抗炎作用。
研究表明,青霉素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降低炎症反应的程度。
此外,青霉素还能够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和炎症因子的产生,从而减轻组织炎症损伤。
3. 免疫调节作用:青霉素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研究发现,青霉素能够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增强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促进T细胞的增殖和活化,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
此外,青霉素还能够调节免疫细胞的因子产生,平衡炎症和抗炎因子的水平,从而维持机体免疫平衡。
二、青霉素的机制研究青霉素的药理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抗菌机制、抗炎机制和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
1. 抗菌机制:青霉素通过与细菌细胞壁的PBPs结合,阻断了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过程,导致细菌的死亡。
近年来,研究者通过结构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青霉素与PBPs的结合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们发现,青霉素与PBPs之间的结合是通过特定的氢键、范德华力和静电作用实现的。
这些研究为我们深入了解青霉素的抗菌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 抗炎机制:青霉素的抗炎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青霉素通过调节炎症细胞的活性和炎症因子的产生来发挥其抗炎作用。
研究者发现,青霉素能够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和炎症因子的合成,减轻炎症反应的程度。
此外,青霉素还能够调节免疫细胞的因子产生,平衡炎症和抗炎因子的水平,从而减轻组织炎症损伤。
青霉素研究史
青霉素研究史青霉素是人类历史上发现的第一种抗生素,且应用非常广泛。
早在唐朝时,长安城的裁缝会把长有绿毛的糨糊涂在被剪刀划破的手指上来帮助伤口愈合,就是因为绿毛产生的物质(青霉素素菌)有杀菌的作用,也就是人们最早使用青霉素。
[2]20世纪40年代以前,人类一直未能掌握一种能高效治疗细菌性感染且副作用小的药物。
当时若某人患了肺结核,那么就意味着此人不久就会离开人世。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科研人员进行了长期探索,然而在这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却源自一个意外发现。
[2]近代,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了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亚历山大·弗莱明由于一次幸运的过失而发现了青霉素。
1928年,英国科学家Fleming在实验研究中最早发现了青霉素,但由于当时技术不够先进,认识不够深刻,Fleming并没有把青霉素单独分离出来。
1929年,弗莱明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遗憾的是,这篇论文发表后一直没有受到科学界的重视。
在用显微镜观察这只培养皿时弗莱明发现,霉菌周围的葡萄球菌菌落已被溶解。
这意味着霉菌的某种分泌物能抑制葡萄球菌。
此后的鉴定表明,上述霉菌为点青霉菌,因此弗莱明将其分泌的抑菌物质称为青霉素。
然而遗憾的是弗莱明一直未能找到提取高纯度青霉素的方法,于是他将点青霉菌菌株一代代地培养,并于1939年将菌种提供给准备系统研究青霉素的英国病理学家弗洛里(Howard Walter Florey)和生物化学家钱恩。
[2]1938年,德国化学家恩斯特钱恩在旧书堆里看到了弗莱明的那篇论文,于是开始做提纯实验。
[3-4]弗洛里和钱恩在1940年用青霉素重新做了实验。
他们给8只小鼠注射了致死剂量的链球菌,然后给其中的4只用青霉素治疗。
几个小时内,只有那4只用青霉素治疗过的小鼠还健康活着。
此后一系列临床实验证实了青霉素对链球菌、白喉杆菌等多种细菌感染的疗效。
青霉素之所以能既杀死病菌,又不损害人体细胞,原因在于青霉素所含的青霉烷能使病菌细胞壁的合成发生障碍,导致病菌溶解死亡,而人和动物的细胞则没有细胞壁。
青霉素生物合成途径研究进展
青霉素生物合成途径研究进展青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被誉为“抗生素之王”。
它的发现和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医学的发展。
青霉素的生物合成途径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对于深入了解其合成机制、提高产量以及开发新型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青霉素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进展。
青霉素的生物合成途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酶、中间产物和调控机制。
早期的研究表明,青霉素的合成与青霉菌属于青霉素酸链的合成有关。
青霉素酸链是一种特殊的多环多酮结构,其合成涉及到青霉素酸合成酶群的催化作用。
通过对这些酶的研究,科学家们逐渐揭示了青霉素生物合成途径的一些关键步骤。
青霉素生物合成途径的第一个关键步骤是青霉素酸的合成。
青霉素酸的合成是通过青霉素酸合成酶群来完成的。
这些酶在青霉素生物合成途径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青霉素酸合成酶群包括青霉素酸合成酶I、青霉素酸合成酶II和青霉素酸合成酶III等。
这些酶通过催化一系列反应,将脱氧谷氨酸转化为青霉素酸。
研究人员通过对这些酶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了其催化机制以及调控机制。
青霉素生物合成途径的第二个关键步骤是青霉素酸的后续修饰。
青霉素酸在合成后需要经过一系列的修饰反应,才能最终形成青霉素。
这些修饰反应涉及到多个酶的催化作用,包括酰基转移酶、氧化酶、去氧酶等。
这些酶通过催化特定的反应,将青霉素酸转化为青霉素。
研究人员通过对这些酶的功能和机制的研究,揭示了青霉素酸的后续修饰过程。
青霉素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青霉素的合成机制,还有助于提高青霉素的产量。
在传统的青霉素生产过程中,产量往往受到限制。
通过对青霉素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科学家们可以寻找到提高产量的方法。
例如,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造青霉菌的代谢途径,可以增加青霉素的合成。
另外,通过对青霉素生物合成途径的调控机制的研究,也可以提高青霉素的产量。
除了对青霉素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科学家们还在努力寻找新型的抗生素。
青霉素的广泛应用导致了耐药性的产生,因此开发新型抗生素对于应对细菌耐药性具有重要意义。
青霉素合成的研究及改进
青霉素合成的研究及改进第一章:绪论青霉素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抗生素,它的发现和应用极大地促进了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
青霉素的合成过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化学反应,需要进行多轮反应和纯化,对研究人员的技术和经验要求都非常高。
然而,现代药物研发的需求越来越高,对青霉素的效率、纯度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对青霉素合成的研究和改进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第二章:青霉素合成的基本过程青霉素的合成是通过青霉素产生菌株“厄贝沙门氏菌”进行菌体发酵生产的。
发酵过程中,厄贝沙门氏菌在拟南芥青霉素酸和丙酮酸的作用下,进行化学反应,产生青霉素V。
而青霉素V需要进一步转化成青霉素G、青霉素K等多种青霉素衍生物才能真正用于临床治疗。
在青霉素的合成过程中,还有许多其他的环节需要注意。
首先,菌体发酵需要保证菌株的品种、菌株的密度和温度、压力、搅拌速度等因素。
其次,在反应过程中需要添加适当的重金属离子、分子筛等助剂和辅助反应剂,以调节反应的速度和流程。
最后,在分离和提纯过程中需要进行多轮离心、晶化、过滤、洗涤和干燥的操作,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和纯度。
第三章:青霉素合成的瓶颈和发展尽管青霉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抗生素,但其生产量和质量都受到了多种限制。
首先,厄贝沙门氏菌的菌株不稳定,发酵灵敏度高,受到污染和环境变化的影响较大,从而导致产量和纯度不稳定。
其次,青霉素合成过程中需要使用许多有毒的助剂和辅助反应物,对环境和工作者的健康都带来了不小的风险。
同时,反应的过程需要大量的能源和设备投入,也增加了产品的成本和价格。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许多学者和企业都对青霉素合成的研究进行了深入探索。
他们发展了多种替代菌株和反应剂,优化了发酵、反应和分离流程,研制了更加高效和环保的生产方法。
例如,现代生物技术的进步使得可以利用改良的厄贝沙门氏菌菌株高效产生青霉素。
同时,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反应器也能帮助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降低成本和能源消耗。
第四章:青霉素合成的未来展望随着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青霉素合成的研究和改进仍将持续。
青霉素综述 范文
目录青霉素的发展历史 (3)青霉素的合成技术 (4)青霉素的基本性质 (4)青霉素的临床应用 (5)青霉素的不良反应案例及治疗 (5)青霉素的生产使用 (7)青霉素使用要做到四合理 (9)青霉素说明书 (9)内容摘要:随着青霉素类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引起医学界乃至全社会的注意。
本文主要分析了青霉素类药物的发展历史、合成技术、基本性质,介绍了青霉素类药物在临床应用的配伍禁忌、不良反应及治疗,提出了使用青霉素类药物的注意事项,旨在为医护人员和患者使用青霉素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青霉素青霉素的发展历史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伦敦大学圣玛丽医院的亚历山大·弗莱明医生应征入伍,成为英国皇家军医团的一名上尉。
由于飞机、坦克等现代战争武器的首次使用,弗莱明上尉开始目睹大规模的战场死伤——凡尔登战役, 法军与德军双方伤亡达70万人,以至战役结束后撤离战场的士兵每一步都会踩到一个死伤者。
索姆河战役,由于德军优势的火力和坚固的工事, 发起进攻的英军第一天即死伤6万人。
无数的伤兵被抬进了医院,清创缝合的手术从早做到晚。
但弗莱明上尉看到,那些被医生医治过的枪伤或弹伤的创面仍会在细菌的侵害下感染溃烂, 直至让那些没有死在战场上的士兵死在病床上。
细菌,一种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单细胞生物。
目前已知的细菌有 1500种。
它们具有无处不在、无所不适的生存力,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生物。
直到 1918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世界上还没有既能有效地杀灭细菌,又不损害已感染的创伤组织的抗菌剂。
从战场归来的弗莱明决心致力于抗菌素的研究——他将肉眼看不见的细菌置于培养器内,然后让培养液令其生长, 从而观察细菌的每一步形态变化,记录它的生长规律,以求找到攻克的途径——这种枯燥的研究在日复一日的不懈中一直持续1928 年, 医学史上的伟大奇迹终于在一次偶然的事故中被弗莱明发现了。
1928年9月里的一天,弗莱明发现实验室中一只培养器的盖子忘记盖盖儿了。
青霉素的生物合成和应用研究
青霉素的生物合成和应用研究青霉素是一种重要的抗生素,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由青霉菌属(Penicillium)产生,是这一属中最著名的成员之一。
青霉素的生物合成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级代谢,包括生长和营养代谢。
第二阶段是次级代谢,包括产生次级代谢产物的过程。
最后一个阶段是生物转化,这一阶段是由菌体内的细胞酶和其他组分构成的。
在生物合成之前,细胞必须先收集和合成所有必需的原料。
这些原料包括碳源、氮源、氧源和各种矿物质。
碳源主要来自葡萄糖,从而提供例如葡萄糖酸和半乳糖酸等中间产物。
氮源来自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代谢废物。
同时,青霉菌还需要其他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物质。
生物合成的关键步骤之一是青霉素酸的合成。
在消耗能量的过程中,青霉素酸的核心框架由天然氨基酸和中间代谢产物半乳糖酸组成。
青霉素酸的合成需要多种酶、辅酶和催化剂协同作用,通过多个反应步骤完成。
完成青霉素酸的合成后,产生一个原初的抗生素戊二酸青霉素,这种抗生素本身并没有抗菌作用。
经过两次化学修饰,包括羟化和戊二酰化,才得以形成有效的青霉素抗生素。
青霉素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探究青霉素的抗菌机理,二是开发新型青霉素抗生素。
在抗菌机理研究方面,通过分析青霉素和细胞壁合成的关系,揭示了青霉素抗菌作用的机制。
这一发现极大地推动了抗生素研究的进程。
同时,新型青霉素抗生素的研究也得到了蓬勃发展。
比如说,设计更广谱的抗菌药物,或者配合其他药物来增强其对抗菌的效果。
总体来说,青霉素的生物合成和应用研究是医学领域至关重要的研究方向。
青霉素的发现和应用一直以来都是人类医疗史上的里程碑之一,而对其生物合成和应用机理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一类抗生素的作用,从而为医学研究提供更多方向和机会。
毕业论文青霉素
毕业论文青霉素青霉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抗生素,对于医学领域的发展和人类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青霉素的发现历程、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青霉素的发现历程青霉素最早是由英国生物化学家弗莱明于1928年发现的。
当时,弗莱明在进行细菌培养实验时意外发现,在一次实验中,他发现培养皿中的细菌周围出现了一圈无法生长的区域,而这些区域正是被一种名为青霉的真菌所覆盖。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种真菌能够产生一种抑制细菌生长的物质,即后来被称为青霉素的抗生素。
二、青霉素的作用机制青霉素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
细菌细胞壁是细菌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保护细菌免受外界环境的侵害。
而青霉素能够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过程,使其变得脆弱并最终导致细菌死亡。
三、青霉素的临床应用由于其广谱的抗菌作用和较低的毒副作用,青霉素成为了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之一。
它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如肺炎、脑膜炎、败血症等。
此外,青霉素还可以用于预防手术后感染和治疗破伤风等疾病。
然而,由于一些细菌对青霉素产生了耐药性,使得青霉素的疗效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四、青霉素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日益增强,这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新的挑战。
因此,寻找新的抗生素和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
一方面,科学家们正在探索新的抗生素来源,如海洋生物、植物提取物等,以寻找具有更强抗菌活性的物质。
另一方面,研究人员也在努力开发抑制细菌耐药性的方法,以提高现有抗生素的疗效。
总结起来,青霉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抗生素,在医学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通过了解其发现历程、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这一药物,为医学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有益的参考。
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能够不断发现更多有效的抗生素,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青霉素毕业论文
青霉素毕业论文青霉素毕业论文青霉素,作为一种革命性的药物,对医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的发现和应用不仅是医学史上的里程碑,也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从青霉素的发现历程、作用机制、应用领域以及对医学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了解这一伟大的药物。
一、青霉素的发现历程青霉素的发现可追溯到1928年,当时亚历山大·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在实验室中发现了一种能够抑制细菌生长的物质。
他注意到,在一次实验中,一些细菌培养皿上出现了一些无菌区域,这些区域周围的细菌并未生长。
经过进一步研究,他发现这种抑制细菌生长的物质是一种由青霉菌产生的代谢产物,即青霉素。
然而,青霉素的发现并没有立即引起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直到十年后,埃尔·弗洛里(Ernst Boris Chain)和霍华德·弗洛里(Howard Florey)等科学家开始对青霉素进行深入研究,并成功将其提纯和制备成药物。
1941年,第一例青霉素治疗病例成功,这标志着青霉素的广泛应用时代的到来。
二、青霉素的作用机制青霉素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来发挥杀菌作用。
青霉素能够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过程,使细菌的细胞壁变薄、变弱,最终导致细菌死亡。
这种作用机制使得青霉素对细菌特异性强,对人体细胞毒性较小,因此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生素。
三、青霉素的应用领域青霉素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涵盖了多种细菌感染的治疗。
青霉素可以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尿路感染、中耳炎等常见感染病症。
此外,青霉素还可以用于治疗梅毒、肺炎球菌感染、链球菌感染等严重感染病症。
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一些细菌开始产生耐药性,使得青霉素在某些感染治疗中的疗效下降。
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和防止滥用是非常重要的,以免加速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四、青霉素对医学发展的影响青霉素的发现和应用对医学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青霉素的出现使得细菌感染的治疗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青霉素的研究进展
本科课程论文学院 **学院专业制药工程课程药学史与方法论年级2012级学号 ***** 姓名*** 指导教师 ***教授成绩青霉素的研发进摘要:青霉素是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 在与细菌作斗争和保护人类健康中起重要作用。
青霉素的出现,使人类终于有了对抗细菌感染的特效药,在二战时期欧洲战场上无数伤员因伤口感染化脓而死亡,当时的抗菌良药磺胺也无济于事,此时青霉素发挥了它的作用,挽救了成千上万伤员的生命。
青霉素的发现,引发了医学界寻找抗菌素新药的高潮,人类进入了合成新药的时代。
本文主要对青霉素的发现、发展、结构和分类, 以及青霉素的作用机制、生产方法和使用现状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青霉素;青霉素的结构、分类;抗菌作用机制;生产方法一、青霉素的开发历程1928年9月,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在英国伦敦圣玛丽医院的一间实验室里发现,青霉菌具有强烈的杀菌作用,而且就连其培养汤也有较好的杀菌能力。
于是他推论,真正的杀菌物质一定是青霉菌生长过程的代谢物,并将青霉菌分泌的抑菌物质称为青霉素[1]。
并于1929年在《不列颠实验病理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霉菌培养的杀菌作用》的研究论文,介绍了青霉素的杀菌作用等性质,由当时提取的青霉素杂质较多,性质不稳定,疗效不太显著,人们没有给青霉素以足够的重视。
1939年钱恩、弗洛里等人在检索文献时,意外地发现了弗莱明10年前发表的关于青霉素的文章。
他们立刻把所有工作转到对青霉素的专门研究上来。
到了年底,钱恩终于成功地分离出像玉米淀粉似的黄色青霉素粉末,并把它提纯为药剂。
实验结果表面,黄色粉剂稀释三千万倍仍然有效且其抗菌作用比磺胺类药物还强9倍,比弗莱明当初提纯的青霉素粉末的有效率还高一千倍,而且没有明显的毒性。
1940弗莱明动身赶到牛津会见钱恩和弗洛里,并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培养了多年的青霉素产生菌送给了弗洛里,利用这些产生菌,钱恩等人培养出效力更大的青霉素菌株。
弗洛里等人四处奔波,希望英国的药厂能投产这一大有前途的新药,遗憾的是多数药厂都借口战时困难而置之不理。
关键词青霉素的调研报告
关键词青霉素的调研报告青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上的抗生素,具有很高的疗效。
本文将对青霉素进行调研,从其历史、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副作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青霉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当时由亚历山大·弗洛伦斯·弗莱明发现了青霉菌所产生的一种抑菌物质。
随后,诺曼德·格雷共同与他合作,研究了这一物质的性质,将其命名为“青霉素”。
之后,埃尔恩斯特·鲁斯卡和霍华德·弗洛里等研究人员进一步完善了青霉素的提取和制备方法,使其广泛用于临床实践中。
青霉素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发挥其抗菌作用。
细菌细胞壁是细菌生存和繁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对细菌具有保护作用。
青霉素可以通过阻断细菌合成细胞壁所必需的横向连接的横失肽链,从而导致细菌细胞壁的脆弱,使细菌易受外界环境的伤害。
在临床应用方面,青霉素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特别是对革兰氏阳性细菌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
青霉素可以治疗包括肺炎、扁桃体炎、骨关节感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多种感染病症。
此外,青霉素还可以用于预防心内膜炎、风湿热等疾病的发生。
然而,青霉素的应用也存在一些副作用。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过敏反应、肝肾损害、胃肠道反应等。
由于其结构与青霉素相似的草酸盐类抗生素也有一定的交叉过敏性,因此对于过敏史患者需要特别注意。
总结而言,青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上的抗生素,具有很高的疗效。
其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发挥抗菌作用,并且对多种细菌感染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然而,青霉素的应用需要谨慎,特别是对于过敏史患者需要特别留意。
随着科技的发展,青霉素及其衍生物的研究仍然在进行中,相信将会有更多的突破和进步,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青霉素皮试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青霉素皮试的应用及研究进展青霉素是伦敦的桑特梅利医院附属医学校教授亚历山大?弗莱明从他的研究过程中发现的,自1940年问世以来,就以其高效、低毒、廉价的特点受到重视,成为临床常用的抗生素类药物。
[1]但由于加工技术的不成熟,青霉素作为一种半抗原,进入人体后很容易引起机体的变态反应,且对于青霉素过敏的人来说,不论何种给药途径、计量大小、任何制剂,只要接触青霉素类药物后均可发生过敏反应。
[2]所以,在使用各种剂型的青霉素前必须作皮内试验,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而本文就青霉素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1 青霉素皮试液的配制方法青霉素的水溶液易水解失效,在pH6~6.5时较稳定。
溶媒选择不当,pH不适宜直接影响皮试结果。
溶媒的选择以生理盐水为宜。
因生理盐水规定pH为4.7~7,加入青霉素后pH可略上升,与青霉素的适宜pH相符,可延缓青霉素的水解而保持其生物活性,并且生理盐水为等渗溶液,能保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相对稳定,出现假阳性的机会较少。
[3]传统的皮试液配制方法为: (1) 取80 万u 的青霉素1 瓶,用4ml 生理盐水稀释;(2) 用1ml 注射器吸取上液0.1ml 加生理盐水至1ml,则每ml 含青霉素2 万u;(3) 再吸取上液0.1ml 加生理盐水至1ml,则每ml 含青霉素2000u;(4) 再吸取上液0.1~0.25ml 加生理盐水至1ml,则每ml 含青霉素200~500u。
此浓度即为要求配制的青霉素皮试液浓度。
而且现在的配制流程也可以不用以前那样繁琐:(1) 取80 万u 的青霉素1 瓶,用4ml 生理盐水稀释;(2) 用1ml 注射器吸取上液0.1~0.125ml 加入到规格为50 ml /瓶的生理盐水中,则每ml 含青霉素200~500u。
[4]2 青霉素过敏试验方法2.1 传统方法青霉素皮试液配制按《新编护理学基础》规定的方法配得皮试液每毫升含500u青霉素,注射部位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3横指(按患者自己的手指为准)正中,局部用0.5%碘伏消毒皮肤待干。
青霉素的研究综述
姓名:何科伟学号:09312071 班级:09药学(2)班有关青霉素的研究综述摘要:青霉素是一类被广泛应用的抗生素,在与细菌作斗争和保护人类健康中起重要作用。
第二次时间大战期间,青霉素青霉素拯救了无数战士的生命,同时也成就了青霉素的工业化生产。
人们把青霉素、原子弹和雷达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三大发明。
时至今日它依然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字:发现、发展、分类、作用机理、合理应用、耐药性、合成一、霉素的发现、发展史(一)青霉素的发现1928年9月,弗莱明来到实验室检查培养皿时发现一个没加盖的培养皿长出了一团青色的菌,但令他惊奇的是,与青色霉菌接触的葡萄球菌都在消。
于是他又开始了进一步的研究,惊讶的发现,不仅这种青色霉菌有强烈的杀菌作用,而且培养汤也有较好的杀菌能力,于是他推论,真正杀菌的物质一定是青霉菌生长过程的代谢物,他称之为“青霉素”。
[1].1935年钱恩正注重研究溶酶菌的效能[2],他在图书馆献时无意中发现了弗莱明发表的关于青霉素的文章,这篇文章极大地鼓舞了钱恩正的同事弗洛里。
于是他们便把精力投入到青霉素的研究中去。
经过多年的研究,于1940年两人把研究成果刊登在著名的杂志上,一直在关注这项研究的弗莱明发现了这篇文章,深受鼓舞,于是他们便开始一起有关青霉素的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青霉素派上了用场,一开始并不顺利,很多人对他表示怀疑,直到后来受伤的士兵越来越多,青霉素的需求也不断在增加,它的疗效也逐渐显露出来,救了许多受伤的战士。
在诺曼底战役中,一位陆军少将由衷的称赞道:青霉素是治疗战伤的一个里程碑。
并在军方的大力支持下青霉素走上了工业化生产的道路。
使得曾经危害人类的疾病,如猩红热、白喉、淋病、梅毒、肺炎、伤寒等,都受到了有效的抑制。
(二)青霉素的发展1942年3月14日,默克公司首次使用自己生产的青霉素治愈了一位由链球菌引起败血病的病人[ 3 ]。
当时使用了世界上生产的青霉素总量的一半来治疗这位病人。
青霉素的合成及其药效研究
青霉素的合成及其药效研究一、引言现代医药学领域中,青霉素就像是一种“神奇”的药物,能够有效对抗多种细菌感染,并且不易产生抗性和毒性副作用。
青霉素的发现和合成,是20世纪医药学领域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也是医学史上的一个奇迹。
本文将对青霉素的合成及其药效研究进行探讨。
二、青霉素的历史发展青霉素是由英国生物化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于1928年在自己实验室里不经意地发现的。
当时,弗莱明正在研究溶解细胞壁的细胞酶里面是否含有对细菌有杀伤作用的成分。
他注意到实验中的一些细菌培养物中,有一些细菌无法生长,经观察发现:细菌培养物中有一种黄色的液体能够抑制被测菌株的生长。
弗莱明经过分离、培养和实验,证实了黄色液体中存在一种新的天然抗生素,就是青霉素。
但青霉素的应用史上,出现了一系列的曲折发展。
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有限,青霉素的生产量极低,被认为难以工业化生产,使得青霉素应用广泛一度受到影响。
不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青霉素的研究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在20世纪40年代,医学领域的科学家们在青霉素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次改良,发现了一系列新的高效抗菌药物,如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等。
三、青霉素的合成青霉素的发现,是具有偶然性的。
但随着对青霉素的进一步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其化学结构,从而推进了青霉素的合成研究。
青霉素的化学结构较为复杂,其主要组成部分为β内酰胺环和侧链。
青霉素的合成分为天然合成和半合成两者。
(一)天然合成青霉素的天然合成是通过对真菌及其发酵产物的研究,对其原生体或半纯化产物进行分离和纯化,寻找到在酶作用下能够形成青霉素的中间体,从而获取青霉素的过程。
该方法主要是从青霉菌等微生物中提取出青霉素,由于提取过程复杂,收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目前已经很少使用。
(二)半合成半合成则是以天然产物或其半合成体为基础,通过化学方法进行修饰,而获得的新化合物。
这种合成方式可以提高青霉素的生产效率和纯度。
半合成的青霉素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青霉素抗生素及其衍生物的药理学研究
青霉素抗生素及其衍生物的药理学研究引言:青霉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抗生素,对于多种细菌感染的治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青霉素抗生素及其衍生物的药理学研究,包括其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特性、临床应用、副作用及耐药性等方面的内容。
一、青霉素的作用机制青霉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来发挥其抗菌作用。
细菌细胞壁合成的关键酶是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共有的一种称为横向肽链交联酶(transpeptidase)的酶。
青霉素的β-内酰胺环结构与这种酶的底物结构相似,能够与其结合,从而抑制其活性,阻止了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死亡。
二、药代动力学特性青霉素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方面。
青霉素可通过口服、肌注和静脉注射等途径给药。
在吸收方面,口服给药的吸收率较低,肌注和静脉注射的吸收率较高。
青霉素在体内广泛分布,可进入组织和体液,如肺、肝、肾和心脏等器官,同时也可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循环。
青霉素主要经肾脏代谢,大部分以原形排泄,少量经肝脏代谢后排泄。
三、临床应用青霉素广泛应用于多种细菌感染的治疗,包括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中耳炎等。
青霉素还可用于治疗梅毒、鼠疫等疾病。
在临床应用中,根据细菌的敏感性及感染部位的不同,可选择不同种类的青霉素及其衍生物进行治疗。
四、副作用青霉素的副作用相对较少,但仍需注意。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过敏反应、消化道不适和肝功能异常等。
部分患者对青霉素过敏,出现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消化道不适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一般可通过调整剂量或联合其他药物减轻。
少数患者在使用青霉素期间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表现为转氨酶升高、黄疸等。
五、耐药性青霉素的广泛使用导致了细菌的耐药性问题。
细菌可通过产生β-内酰胺酶、改变细菌细胞壁的结构或增加药物外排泵等方式来产生耐药性。
为了克服耐药问题,研发了多种青霉素衍生物,如氨苄青霉素、苯唑西林等,以提高对耐药菌的抗菌活性。
青霉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青霉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青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具有治疗多种细菌感染的功效。
药代动力学研究是对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进行定量研究的学科,对于合理应用青霉素、优化用药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四个方面介绍青霉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一、吸收青霉素主要通过口服和注射两种途径给药。
口服给药的吸收受到胃肠道pH值、饮食状态等因素的影响。
研究发现,青霉素在酸性环境下稳定,但在碱性环境下容易分解。
因此,口服给药时应避免与碱性药物同时使用,以免影响吸收。
注射给药的吸收速度较快,能够迅速达到治疗浓度。
二、分布青霉素在体内的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血浆蛋白结合率、体液pH值以及组织亲和性等。
研究表明,青霉素与血浆蛋白结合率较低,大部分以游离形式存在于体内。
青霉素能够广泛分布到组织和体液中,包括肺、肝、肾、心包积液等。
此外,青霉素还能够穿过血脑屏障,达到脑脊液中,对治疗脑部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三、代谢青霉素在体内经过代谢作用,主要通过肝脏中的酶系统进行代谢。
研究发现,青霉素的代谢主要是通过肝脏中的肝酶羟化酶进行,生成无活性代谢产物。
此外,一部分青霉素也可经过肾脏的分泌作用排出体外。
四、排泄青霉素的排泄主要通过肾脏进行,经尿液排出体外。
研究发现,青霉素的排泄速度与肾小球滤过率密切相关。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青霉素的排泄速度减慢,容易导致药物在体内积聚,增加药物的毒性反应。
综上所述,青霉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为合理应用青霉素提供了重要依据。
通过研究青霉素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可以优化用药方案,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但需要注意的是,药代动力学研究只是提供了一种参考,临床应用时还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用药,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述内容仅为青霉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不涉及政治和其他无关内容。
青霉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抗生素,其药代动力学研究对于临床合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但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完善青霉素的用药指南,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青霉素小结
青霉素小结青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抗生素,对治疗多种感染疾病有良好的疗效。
下面将对青霉素的起源、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副作用进行详细介绍。
青霉素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由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
他发现培养皿中有一种霉菌,能抑制细菌的生长。
经过进一步研究,他发现这种霉菌产生的物质能够抑制链球菌的生长,从而得到了青霉素。
青霉素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的细胞壁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
细菌细胞壁由糖链和蛋白质组成,而青霉素能够抑制一种叫做“横纹肌醇合成酶”的酶,从而阻断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死亡。
青霉素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对革兰阳性细菌感染的治疗非常有效。
它对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多种革兰阳性细菌有很强的杀菌作用。
青霉素也对一些革兰阴性细菌如奇异变形杆菌、淋球菌等有一定的疗效。
由于青霉素的广泛应用,细菌对其的抗药性也在逐渐增加。
一些细菌产生一种叫做“青霉素酶”的酶,能够降解青霉素的化学结构,从而失去对青霉素的敏感性。
因此,临床上常常将青霉素与青霉素酶抑制剂合用,以提高抗菌效果。
青霉素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副作用。
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过敏反应。
一些患者对青霉素具有过敏性反应,表现为皮疹、荨麻疹、喉头水肿等症状。
严重的过敏反应可导致呼吸困难、休克甚至死亡。
此外,青霉素还可能引发造血系统的不良反应和肝功能损害等。
总体而言,青霉素是一种重要的抗生素,具有广泛的抗菌谱和有效的杀菌作用。
但是,由于细菌的抗药性和一些副作用的存在,临床上的应用需要谨慎。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敏结果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方案,以保证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何科伟学号:09312071 班级:09药学(2)班有关青霉素的研究综述摘要:青霉素是一类被广泛应用的抗生素,在与细菌作斗争和保护人类健康中起重要作用。
第二次时间大战期间,青霉素青霉素拯救了无数战士的生命,同时也成就了青霉素的工业化生产。
人们把青霉素、原子弹和雷达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三大发明。
时至今日它依然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字:发现、发展、分类、作用机理、合理应用、耐药性、合成一、霉素的发现、发展史(一)青霉素的发现1928年9月,弗莱明来到实验室检查培养皿时发现一个没加盖的培养皿长出了一团青色的菌,但令他惊奇的是,与青色霉菌接触的葡萄球菌都在消。
于是他又开始了进一步的研究,惊讶的发现,不仅这种青色霉菌有强烈的杀菌作用,而且培养汤也有较好的杀菌能力,于是他推论,真正杀菌的物质一定是青霉菌生长过程的代谢物,他称之为“青霉素”。
[1].1935年钱恩正注重研究溶酶菌的效能[2],他在图书馆献时无意中发现了弗莱明发表的关于青霉素的文章,这篇文章极大地鼓舞了钱恩正的同事弗洛里。
于是他们便把精力投入到青霉素的研究中去。
经过多年的研究,于1940年两人把研究成果刊登在著名的杂志上,一直在关注这项研究的弗莱明发现了这篇文章,深受鼓舞,于是他们便开始一起有关青霉素的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青霉素派上了用场,一开始并不顺利,很多人对他表示怀疑,直到后来受伤的士兵越来越多,青霉素的需求也不断在增加,它的疗效也逐渐显露出来,救了许多受伤的战士。
在诺曼底战役中,一位陆军少将由衷的称赞道:青霉素是治疗战伤的一个里程碑。
并在军方的大力支持下青霉素走上了工业化生产的道路。
使得曾经危害人类的疾病,如猩红热、白喉、淋病、梅毒、肺炎、伤寒等,都受到了有效的抑制。
(二)青霉素的发展1942年3月14日,默克公司首次使用自己生产的青霉素治愈了一位由链球菌引起败血病的病人[ 3 ]。
当时使用了世界上生产的青霉素总量的一半来治疗这位病人。
到1942年6月, 全美国所生产的青霉素仅够10位病人使用。
青霉素在体内代谢速度很快,人体内80%的青霉素在3~4个小时便代谢并随尿液排出。
当时青霉素极其稀缺,使用后的青霉素又被从病人的尿液中收集再分离出来供病人继续使用。
由于普通青霉生产的青霉素很少,人们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高效生产青霉素的菌种。
直到1943年,在美国伊利诺斯州的市场里发现了发霉甜瓜上含有这种高效菌种。
高效菌种的发现极大地提高了全世界青霉素的产量。
解决了青霉素在人体内代谢过快的问题,人们希望找到一种可以与青霉素竞争代谢的物质,从而降低青霉素的代谢速度。
最初使用羧苯磺丙胺来降低青霉素的代谢速度,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由于羧苯磺丙胺在人体内的代谢速度高于青霉素,其优先代谢从而降低了青霉素的代谢速度,提高了人体内青霉素的利用率。
后来随着青霉素半合成技术的成熟,才不再使用羧苯磺丙胺作为青霉素代谢减缓剂[ 4 ]。
二、青霉素的作用机理青霉素之所以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是由于青霉素与细菌细胞壁可以发生作用。
黏肽是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也是细菌细胞壁中最坚硬的一层。
它的存在可以维持细菌细胞的外形,保持其细胞壁的通透性。
青霉素的结构同黏肽的末端结构丙氨酰丙氨酸相似,其可以取代丙氨酰丙氨酸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从而使组成黏肽的多肽不能交联形成网状的黏肽,导致细菌细胞壁不能形成,从而使细菌被溶解而死亡[ 5]。
而人类的细胞没有细胞壁,只有细胞膜,所以人类细胞受青霉素的影响很小。
三、青霉素的分类从1928年发现青霉素到现在,已经过去了80多年,青霉素家族已经很庞大。
青霉素可分为以下几类:(1) 青霉素G类,如青霉素G钾、青霉素G钠、长效西林等;(2) 青霉素V类,如青霉素V钾等;(3) 耐酶青霉素,如苯唑青霉素(新青Ⅱ号)、氯唑青霉素等;(4) 广谱青霉素,如氨苄青霉素、羟氨青霉素等;(5) 抗绿脓杆菌的广谱青霉素,如羧苄青霉素、氧哌嗪青霉素、呋苄青霉素等;(6) 氮咪青霉素,如美西林及其酯匹美西林等,青霉素的结构决定了青霉素的化学性质不稳定,耐酸性较差,所以大多数青霉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
青霉素V的钾盐是世界上第一个口服抗生素,具有很好的耐酸性,不易被胃酸破坏,使得青霉素由注射转变为口服,大大方便了病人的使用。
四、霉素的不良反应青霉素是当今控制各种感染的有效药物, 由于毒性小临床应用广泛。
一般除过敏反应外,使用常规剂量时不会出现不良反应。
但应用剂量过大时,则会出现多种不良症状[6],如: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肺部损害、心脏损害1、青霉素脑病大剂量应用青霉素对老年人或新生孩易出现青霉素中毒性脑病。
青霉素药物联合应用时, 更易出现中毒症状。
青霉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小剂量时由于脑脊液中浓度低, 不易发生毒性反应。
但大剂量或脑膜存在病变时,脑脊液中药物浓度增高, 就可能发生毒性反应。
2、凝血功能障碍青霉素G静滴剂量如果达到4 000万U /d或肾功能损害者达到1000万U /d ,持续数日后可引起部分患者出血和凝血时间延长,导致出血。
因此,临床应用青霉素时, 应选择合适剂量, 对必须用大剂量者,则应注意及时测出凝血时间。
3、血栓形成有报道大剂量青霉素钠盐静脉注射(包括与葡萄糖液合用注射) , 可引起血栓形成。
因此,青霉素钠盐不宜静脉注射, 必要时给予静脉点滴。
五、青霉素的合成众所周知,目前青霉素的生产主要是通过半合成的方法,利用微生物产生的青霉素酰化酶裂解青霉素G或V得到62青霉烷酸(62 aminopenicilanic acid, 6APA) ,以其为原料,用化学或生物化学等方法将各种类型的侧链与其缩合,制成各类具有耐酸、耐酶或广谱抗菌性质的青霉素类抗生素。
虽然化学家席恩(John C. Sheehan)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用化学法全合成了青霉素及其类似物,但由于化学合成法效率不高而不适合工业大生产。
随着酶化工的发展,酶固相化技术被应用于62 氨基青霉烷酸生产中,大大简化了裂解工艺过程,使得半合成法直到现在仍然是工业生产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方法[ 8]化学半合成法是先将各种前体羧酸转变为酰氯或酸酐,然后与62 氨基青霉烷酸于低温下缩合得到青霉素。
从1969年开始报道酶催化法合成青霉素以来,酶催化法合成青霉素工业发展日趋成熟。
现在利用酰胺酶裂解青霉素成62 氨基青霉烷酸的逆反应,在pH 5和适宜的温度下,可使62 氨基青霉烷酸和侧链缩合成相应的新青霉素[8]。
六、青霉素的耐药性于青霉素的药效高、毒副作用小且价格便宜,成为人们杀菌治病的首选药物。
然而近年来随着青霉素的使用,青霉素给药量在逐渐增加。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细菌对青霉素出现了耐药性[ 9]。
细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1) 改变菌体外膜的通透性,减少菌体内药物的蓄积;(2) 改变菌体内青霉素结合蛋白与药物的亲合力,使菌体内的青霉素结合蛋白参与细菌的正常分裂繁殖活动受到抑制;(3) 细菌产生β2 内酰胺酶,能够水解青霉素使青霉素失活。
由于细菌耐药性的存在,青霉素用量正在增加,而且越来越多的菌种已经开始产生耐药性。
如果耐药菌种继续成长和增多,也许有一天青霉素和众多抗生素都将失效,而我们面对细菌将无药可用。
因此要坚决杜绝滥用青霉素和其他抗生素的行为。
七、青霉素临床使用与现状青霉素类药物应用至今有60 余年历史, 该类药物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发挥抗菌作用, 属繁殖期杀菌剂, 杀菌作用强,可用于敏感菌所致的严重感染。
因为该类药物作用靶位为细菌细胞壁,而人体细胞无细胞壁, 因此毒性低,可安全用于老年人、新生儿、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青霉素类药物在组织器官与体液中可达有效浓度,组织分布广, 且价廉药源充足, 故青霉素类抗生素至今仍为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抗菌药物之一, 是很多感染如感染性心内膜炎、流行性脑膜炎、炭疽、气性坏疽、除脆弱拟杆菌外的厌氧菌感染、梅毒、鼠咬热、放线菌病、钩端螺旋体病、肺炎链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首选用药。
但由于细菌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在临床疗效中受到一定的影响[10]。
八、结语从弗莱明发现青霉素以来,人类便同青霉素一起开始了同细菌的斗争。
随着科学的发展,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抗生素,抗生素家族也越来越壮大。
尽管青霉素等抗生素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并且副作用比较低,但是对青霉素等抗生素的使用要科学合理,不能随便滥用抗生素,以避免细菌耐药性日益加重。
只有科学合理地使用抗生素,人类的抗菌斗争才会更加有效,人类的健康才能有保证。
参考文献[1] 江正华译;发现青霉素——[英国]弗莱明(1881~1955年)[2] 王磊任东明青霉素———到应用物学通报20 0 6年第4 1 卷第1 2 期[3] Gross man CM. Ann InternalM edicine, 2008, 149 (2) : 135[4] Rossi S AustralianMedicines Handbooks . Adelaide: AustraliaMedicines Handbook Pty Ltd, 2006[ 5]Waxman D J, Strominger J L. Ann Rev B iochem, 1983, 52 (5) : 825[6 ] 张海青再谈青霉素的不良反应青海医药杂志2 0 09年第3 9卷5期[7] 陈凤群黑龙江护理杂志1997年第3卷第5期[ 8]戴纪刚,张国强,黄小兵,等.中国医史杂志, 1999, 29 (2) : 88[ 9]果振强.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医学, 2007 (5) : 99[10] 张藜莉,李静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6年第6 卷第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