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索,脊索,圆口纲
棘皮、半索、脊索动物门、园口纲
04
园口纲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园口纲是动物界的一个门类,属于棘皮动物门,半索动物门和脊索动物门之外的一个独 立门类。
特点
园口纲动物具有特殊的口部结构,其口部呈圆形或半圆形,通常位于身体的腹面。此外, 园口纲动物通常具有复杂的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以适应复杂的环境和捕食行为。
园口纲动物的生物学特性
形态特征
常见种类与分布
常见种类
海星、海胆、海参等。
分布
棘皮动物门动物广泛分布于海洋中,从潮间带到深海都有分布,其中海星分布 最广。
生态与环境适应性
生态
棘皮动物门动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些 种类是底栖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捕食者,而另一些种类则与共 生生物一起生活。
环境适应性
棘皮动物门动物具有很好的环境适应性,能够在不同的水温 和盐度条件下生存,并且能够在各种底质中寻找食物。一些 种类甚至可以在极端环境中生存,如高温、高压或高浓度的 化学物质。
02
半索动物门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半索动物门是一类生活在海洋中的动 物,属于后口动物中的隐索动物门。
特点
半索动物门动物具有幼虫期,经过变 态后成为成虫,成虫具有固着生活的 习性,通常附着在岩石或其他坚硬物 体上。
常见种类与分布
常见种类
半索动物门主要包括肠鳃类和羽鳃类两大类群,其中肠鳃类包括各种龙介虫科、 羽鳃类包括海鞘科等。
神经系统
脊椎动物拥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 能够进行复杂的感知、思考和行为, 而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相对简单。
脊椎动物的分类与演化
分类
脊椎动物门主要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
演化
从鱼类进化到两栖类,再从两栖类进化到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脊椎动物的演化历程是一个不断适应环境、完 善自身结构和功能的过程。其中,哺乳类是目前脊椎动物中最发达的一类,具有高度发达的大脑和复杂的社交行 为。
动物学各纲特征
半索动物门的代表动物及其主要特征体呈蠕虫形,两侧对称而背腹明显,全身由吻、领和躯干三部分组成。
躯干部最长,又可分为鳃裂区、生殖区、肝囊区和肠区,末端为肛门,即由这5部分组成1..体壁和体腔:体壁由表皮、肌肉层和体腔膜构成。
2.消化和呼吸:柱头虫的消化道是从前往后纵贯于领和躯干末端之间的一条直管。
口腔背壁向前突出一个短盲管至吻腔基部,盲管的腹侧有胶质吻骨3.循环和排泄:循环系统属于原始的开管系,主要由纵走于背、腹隔膜间的背血管、腹血管和血窦组成。
4.神经:除身体表皮基部满布神经感觉细胞外,还有2条紧连表皮的神经索,即沿着背中线的一条背神经索和沿着腹中线的一条腹神经索。
背、腹神经索在领部相联成环。
5.生殖和发育:雌雄异体。
生殖腺的外形相似,均呈小囊状,成对地排列于躯干前半部至肝囊区之间的背侧。
体外受精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1:脊索:它是位于消化道和神经管之间的一条棒状结构。
具支持作用2.背神经管:位于脊索的背面,中空的管状结构。
它是脊索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
3.咽鳃裂:在咽部两侧有一系列成对的裂缝,称为咽鳃裂,或称鳃裂。
低等脊索动物和鱼类咽鳃裂作为呼吸器官终生存在,其它脊椎动物仅出现在胚胎时期。
4.具肛后尾:在无脊椎动物中,肛门后无尾巴,进化到脊索动物才出现了这一特征。
肛门后有尾巴。
5..闭管式血液循环:在无脊椎动物中,只有少数种类为闭管式血液循环,多数为开管式血液循环,而脊索动物除了尾索动物,全为闭管式血液循环。
6.心脏位于身体的腹面。
在无脊椎动物中,所有有心脏的动物的心脏均位于背面,而脊索动物的心脏全部位于腹面。
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1.脊椎动物具头,均为有头类。
脊椎动物的背神经管前端发育形成脑和眼、耳、鼻等重要感官,成为头部的重要组成结构。
2.在绝大多数的种类中,脊索只出现在胚胎发育的早期,以后被脊柱所取代。
脊柱由单个的脊椎骨组成。
脊椎动物也正是由此而得名。
脊椎动物的脊柱的作用有三:①动物体身体起支持作用。
脊椎动物亚门六纲八大系统
脊椎动物亚门分为6纲:圆口纲,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
八大系统中各纲特征一、运动系统1、圆口纲1、骨骼系统:仅有软骨,无硬骨。
(1)头骨:无上下颌。
颅骨不完全。
(2)咽骨(咽颅):为一软骨条相编结而成的软骨篮,称鳃笼,与其他脊椎动物的咽弓没有同源关系,鳃笼紧贴在皮下,包在鳃囊外面,不分节;而咽弓是分节的,着生于咽内壁。
2、脊索:脊索终生保留。
3、鳍:无偶鳍。
具奇鳍4、肌肉保持原始分节,与文昌鱼类似。
2、鱼纲1.体形:纺锤形:适应快速持久游泳侧扁型:游泳不多但敏捷平扁形:行动迟缓,底栖生活河豚型:不善游泳鳗鲡型:穴居生活2.鳍:奇鳍:背鳍、臀鳍、尾鳍(软骨鱼歪型尾,硬骨鱼正型尾)偶鳍:胸鳍、腹鳍3.皮肤和鳞片:皮肤分表皮和真皮,表皮无角质层有大量粘液腺,真皮内有鳞片,皮下组织少鳞片分盾鳞(软骨鱼特有,由基板和棘构成,与齿同源)、硬鳞、骨鳞(分圆鳞和栉鳞)。
后两种为硬骨鱼特有,完全来源于中胚层。
4.骨骼系统:中轴骨:头骨、脊柱、肋骨(硬骨鱼较发达)附肢骨:带骨(肩带、腰带)、鳍骨(胸鳍、腹鳍)、奇鳍骨5.肌肉系统:躯干肌(上、下轴肌)、头部肌肉(腮肌)、附肢肌肉3、两栖纲1、头骨脑腔狭小,无眶间隔,脑颅属于平颅型。
不高,骨块数目少。
蚓螈类骨片大,排列紧凑无大孔洞。
,由外枕骨形成。
脑颅连接为自接型。
失去连接脑颅与咽颅的悬器作用,进入中耳腔,形成传导声波的耳柱骨。
舌弓的其它部分和鳃弓的一部分成为舌器支持舌,舌骨体由基舌软骨愈合而成,前角由角舌软骨形成,后角由第1对鳃弓演化成。
成体鳃弓大部分消失,小部分演变为勺状软骨和环状软骨及气管环。
蝌蚪有4对鳃弓2、脊柱颈椎1枚,呈环状叫寰椎。
躯干椎椎体前凹型,盘舌蟾科为后凹型,有尾两栖类为双凹型。
椎体为二种类型者叫参差型椎体。
荐椎1枚,椎体前面与躯干椎相关节,后面与尾杆骨相关节。
横突发达与髂骨相连。
无尾目尾椎愈合成一根尾杆骨。
有尾两栖类尾椎在20枚以上。
脊索动物及圆口纲1
一、脊索动物门的基本特征和起源
1 基本特征 (1) 脊索(notochord) 位于消化道和神经管间的一条棒状脊索,内部由液泡细胞组成,围以 结缔组织鞘,韧而有弹性, 具支持功能。脊索动物的胚胎期均具有脊索, 以后或终生保留,或退化并被脊柱(vertebral column)代替。
(2) 背神经管(dorsal tubular nerve cord)
原索动物
脊椎动物
原索动物:无真正的头和脑,又称无头类。
尾索动物亚门:幼体具上述 3 大特征, 但脊索在尾部。变态后脊索消失,背神经
管退化成神经节,鳃裂仍存在。成体具被
囊,大多营固着生活。 头索动物亚门:3大特征终生存在。脊
索纵贯全身,并向前延伸至背神经管前端。
脊椎动物:脊索或多或 少被脊柱所代替,脑和感觉器官集中
雌雄异体,生殖腺按体节排列于围鳃腔两侧,无生殖管 道,成熟生殖细胞穿过生殖腺壁,体腔壁和围鳃腔壁进 入围鳃腔,随水流从腹孔排出体外。体外受精。
闭管式循环,血液流动方向在腹面从后向前,在背面从前向后。无 心脏,腹大动脉和由它发出的入鳃动脉的基部的收缩推动血液流动。 血液无色,无血细胞,无呼吸色素,氧气通过渗透进入血液。 神经管前端管腔稍膨大为脑泡,脑泡向前发出2对‘脑’神经,神 经管其余部分在每1体节发出1对‘脊’神经。
皮肤分表皮和真皮。表皮由单层柱状上皮细胞组成,表皮外 覆有角质层。真皮为薄层结缔组织。
无骨质骨骼,纵贯全身并越过神经管的脊索是
主要的支持结构。
有一背鳍、尾鳍、臀鳍,一对腹褶。无偶鳍。 肌肉集中在背部两侧,由60多对未分化的呈V字型的 肌节组成,肌节间以结缔组织的肌隔分隔。两侧肌节 交错排列。
动物学半索动物门详细总结--期末必备
定义:消化管前端的咽部两侧有一系列成对排列、数目不等的裂孔,直接开口于体表或以一个共同的开口于间接的与体外相同,称鳃裂
发生:胚胎咽部内胚层向外突出形成咽囊,对应外胚层形成咽沟向内凹陷,穿透中胚层并打通形成裂缝状结构
存在:水生动物的鳃裂终身存在发达
陆栖脊索动物在胚胎,幼体(蝌蚪)存在,成体完全消失
消化系统
无胃的分化
口腔后面为咽,咽分背腹两部分
(背面为食管,腹面为呼吸管—呼吸管的入口处有缘膜,进食时堵住呼吸管)
口位于口漏斗深处(吸附);角质齿(磨破鱼体)损伤脱落后可再生;口内特殊腺体—抗凝血
没有胃的分化,没有胰的分化;有肝的分化
食管接通肠(肠内有螺旋瓣和粘膜皱—增加肠的吸收面积)
循环系统
出现心脏=静脉窦+心房+心室;无肾门静脉(鱼类肝门静脉+肾门静脉)
呼吸系统—鳃囊—囊鳃类
神经系统
脑分为5部:大脑(古脑皮—嗅脑发达)+中脑(视叶)+间脑+小脑+延脑
脑神经:10对
感官
嗅觉:单鼻孔—单鼻类;听觉:内耳—感觉平衡;侧线
生殖系统:
七鳃鳗—雌雄异体,一对肾(输尿管导入泄殖窦,再通过泄殖孔导出体外);盲鳗—雌雄同体
生殖腺单个,无生殖导管,体外受精
寄生和半寄生(口+呼吸)
身体结构和发育特点是脊索动物起源和演化的有力证据
圆口纲
现存的脊椎动物中最原始的一类,没有上下颌—无颌类
主要包括七鳃鳗和盲鳗2类
外型
体鳗形,分头,躯干,尾3部分
皮肤光滑无鳞,富有粘液腺
头
无主动捕食的上下颌—无颌类
头侧有眼,头顶部两眼间有一管状单鼻孔—单鼻类
鼻孔后方皮下为松果眼
第六章 脊索动物
文昌鱼的其他名称
有以其生活习性,一半露在水里,一半“ 栽”在沙中,叫它为“沙中鱼”; 有以其形状,而叫它“无头鱼”、“扁担 鱼”和“薪担物”; 有以其产于鄂鱼屿附近,而称它“鄂鱼虫 ”。
文昌鱼的分布
文昌鱼分布在地球热带、亚热带的8~ 16米的浅水海域中,特别在北纬48° 至南纬40°之间的环形地区内较多,中 国河北昌黎、厦门、青岛、威海和烟台 沿海处也很多。其他像地中海、马来西 亚、日本、北美洲海洋边岸都有出产, 但产量并不多,故视为珍品。
文昌鱼的外形和生活方式
文昌鱼前端的腹面为一漏斗状的口笠,口笠和缘 膜的周围分别环生触须及缘膜触手,具有保护和 过滤作用,可阻挡粗砂等物随水流进入口中,而 水则通过咽壁的鳃裂至围鳃腔,然后由腹孔排出 体外。
头索动物亚门
头索动物亚门的主要特征
体呈纺锤形,略似小鱼,无明显的头部, 又称无头类 终生具发达脊索、背神经管和咽鳃裂 脊索纵贯身体全长,且延伸直达背神经管 的前端 具有明显“<”字形肌节现象,身体两侧 的肌节交错排列,其数目是分类的重要依 据
把口索直接看成是与脊索相当的 构造,还欠说服力,因为根据一 些研究报告,口索很可能是一种 内分泌器官。在另一方面,半索 动物却具有一些非脊索动物的结 构,例如腹神经索、开管式循环、 肛门位于身体末端等等。
半索动物门在动物界的位置
就目前已有的研究资料来看,把半索类作为脊索动物中的 一个类群,不如把它作为无脊索动物中的一个独立的门较 为合适。现有的动物学文献表明:半索类和棘皮动物的亲 缘更近,它们可能是由一类共同的原始祖先分支进化而成 。根据是: 1.半索动物和棘皮动物都是后口动物。
头索动物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脊索动物及圆口纲
具吸附型口漏斗和角质齿;头部具1对眼,一个鼻孔位于 两眼之间稍前方。背鳍发达。鳃囊7对。由于具有7对 外鳃孔和1对眼,故俗称为八目鳗。我国的七鳃鳗都分 布在东北地区,包括有东北七鳃鳗(Lampetra mori)、瑞 氏七鳃鳗(L. reissnei)和日本七鳃鳗(L. japonicus ) 。
——高等动物种类的背神经管前方分化为脑 、 后段分化为脊髓
脊索
背神经管
存在方式 1.低等种类终生具有脊索 1.低等种类终生存在
2.有的种类仅在胚胎和幼 2.有的种类仅在胚胎
体存在脊索;
和幼体存在
3.高等的种类脊索只出现 3.高等种类的背神经 在胚胎期,成体时被脊柱 管前方分化为脑 、
取代
后段分化为脊髓
大部分学者认可该假说。
尾索动物、头索动物的祖先:推想是一种蠕 虫状的后口动物,它们具有脊索、背神经管 和鳃裂。该类动物称为原始无头类。
原始无头类
尾索
头索
原始有头类
原始脊椎动物
(zhou)
原始有颌类 原始无颌类(圆口纲、甲胄 鱼)
•甲胄鱼:不具上下颌,身体前部大多覆盖有坚硬的大 块骨甲。是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化石脊椎动物。
•盾皮鱼类的胴甲鱼 (Pterichthyodes)
寒武纪大爆发 P323
动物门类结构蓝图诞生的大事件 “进化的突变性”、“突变的自发性”
所有的现生动物的门类和许多已灭绝的生物 突发式地出现于寒武纪地层
脊索
背神经管 咽鳃裂 循环
其他
尾索动物亚门
头索动物亚门
圆口纲
尾索动物主要特征
1. 脊索只局限在尾部 2. 背神经管只局限在尾部 3. 具咽鳃裂 4. 具被囊、开管式循环 5. 固着或自由生活
第七章 半索动物门
•
第二节 脊索动物门的分类
•
根据脊索的性质,现存的脊索动物分属于3个亚门:尾索动
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和脊椎动物亚门。尾索动物亚门和头索 动物亚门是低等脊索动物,总称为原索动物。
• 一.尾索动物亚门 (一).主要特征 1. 除少数的种类外,成体一般无脊索,但幼体的尾部有脊索 的存在,故明尾索动物。 2.成体呈囊状,体外被覆被囊,又称被囊动物。 3.成体无背神经管,开管式循环,血流方向不定,血液无色。 4.多数雌雄同体,以出芽生殖方式繁殖群体,也有有性生殖 和世代交替。 (二).代表动物—海鞘 成体似一把水壶,壶底的基部固着于岩石、海藻、 贝壳、船底等处。游离端的壶口处为入水管口,壶嘴 处为出水管口。有出水管一面为背面。身体表面有一 层粗糙的皮囊,是外套膜分泌的被囊素形成的,类似 于植物纤维素。(略)
• 1.根据有无明显的头部
• 无头类:头索动物和尾索动物
• 有头类:脊椎动物
• 2.根据有无上、下颌
• 无颌类:圆口纲
• 颌口类: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
• 3.在胚胎发育中有无羊膜出现
• 无羊膜类:圆口纲、鱼纲、两栖纲
• 羊膜类: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
• 4.根据体温是否恒定
• 变温动物:圆口纲、鱼纲、两栖纲、爬行纲
•
柱头虫在生物界的地位,长期以来一直有争议。由于其口索被认为是
原始的脊索,加上有背神经管和咽鳃裂,所以半索动物曾被列为脊索动物
门中。现在多数学者认为口索并不是脊索,而是一种内分泌器官。此外,
半索动物还有许多无脊椎动物的特征。
• 如有腹神经索、开管式循环、肛门位于身体的末端等。
•
所以,半索动物是介于无脊椎动物与脊索动物之间的一种过渡类型。
动物学2
一、 名词解释
1.半索动物:是体腔动物的一门,属新口动物,真体腔类,具肠体腔干。
2.头索动物:脊索和神经管纵横于全身的背部并终身保留,又称无头类
3.原索动物:尾索动物和头索动物两个亚门是脊索动物中最低的类群,总称为原索动物
脊索动物:是动物界最高等的一门,是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动物类群。
21鳞式:被侧线管分支穿透的鳞片称为侧线鳞。侧线鳞数目、侧线上鳞和侧线下鳞通常以鳞式表示
22齿式:表示一侧牙齿的数目的式子。例如猪为:3.1.4.3/3.1.4.3
23生殖洄游:从越冬或索饵场向产卵地的迁移,鱼类生殖腺发育成熟的一定时期内,沿着一定的路线寻找产卵场所。
24咽式呼吸:两栖动物的呼吸动作主要依靠口腔底部的颤动升降来完成,并由口腔黏膜进行气体交换。
3、脊索动物门可分为尾索、头索和脊椎三个亚门。
4、动物背神经管和咽鳃裂。
5、鱼类的基本特征有纺锤型、侧扁型、平扁型和鳗型四种。
6、真皮鳞是鱼类所特有的皮肤衍生物,根据形状和发生的不同,可分为圆鳞、栉鳞和硬鳞三种类型鳞。
7、鱼类的尾鳍分为原尾型、正尾型和歪尾型三种基本尾型。
19、哺乳动物的牙齿为槽生齿,齿形有分化,分化为门(切)牙、犬(尖)牙、前臼牙和臼牙。
20、哺乳动物特有的肌肉为膈肌和咀嚼肌。
21、反刍动物的胃一般由4室组成,即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
22、鸟类的羽毛类型有正羽、绒羽和纤羽。
23、鸟类皮肤干燥,缺少腺体,其唯一的皮肤腺为尾脂腺,有保护羽毛不变和防水的作用。
47、肝片吸虫的中间寄主是椎实螺。(√)
48、蛙蟾冬眠时不吃不喝也不呼吸。(×)
49、企鹅的龙骨突不发达。(×)
半索动物与圆口纲PPT
没有真正的骨骼,而是由软骨或硬骨 形成的软骨架支撑身体。
呼吸系统
半索动物
具有鳃裂和鳃盖,通过鳃进行呼吸。
圆口纲
只有一个单一的鳃裂,通过这个裂口进行呼吸。
神经系统
半索动物
具有一个发达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
圆口纲
神经系统相对简单,没有大脑和脊髓的分化,只有一个神经节。
05
半索动物与圆口纲的演化历程
VS
生物多样性保护
半索动物和圆口纲动物是生物多样性的重 要组成部分,保护这些物种有助于维护生 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
科学研究
生物进化研究
半索动物和圆口纲动物是早期脊椎动物的代 表,研究它们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征有助 于深入了解脊椎动物的起源和演化历程。
生态学研究
通过研究半索动物和圆口纲动物的生态习性、 食物链位置等,可以了解它们在生态系统中 的作用和功能,为生态学研究提供重要资料。
水产养殖
养殖鱼类饵料
有些半索动物和圆口纲动物可作为养殖鱼类 的饵料,如沙蚕可作为鱼类、虾类和蟹类的 饵料,有助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水质调控
半索动物和圆口纲动物对水质的适应性较强 ,在水质调控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如 通过投放这些物种来改善养殖水体的水质。
THANK YOU
半索动物的口通常位于头部下方,而圆口纲动物的口则位于 头部中央。它们的消化系统相对简单,没有牙齿,依靠吸附 或滤食等方式获取食物。
繁殖方式
半索动物和圆口纲动物的繁殖方式也有一些相似之处。它 们通常通过产卵或产仔的方式繁殖后代,而且卵或仔的孵 化时间相对较短。此外,它们在繁殖过程中通常不需要雄 性参与,雌性个体可以独立繁殖后代。
在生活习性上也有一些不同之处。例如,半索动物通常栖息在泥沙底质或岩石底 部,而圆口纲动物则可以在各种底质中栖息。此外,半索动物通常以吸附或滤食 等方式获取食物,而圆口纲动物则可以通过吸附或捕食等方式获取食物。
【经典】棘皮、半索脊索动物门、园口纲
本纲约有1600种,分为显带目、有棘 目、钳棘目多 臂Leabharlann 海 星赤刺海
冠
星
海
五角海星
星
角海星
奇异十腕海星
一、棘皮动物门的分类
3.海胆纲
◆约800种,我国南海30多种 ◆常见种类如马粪海胆、紫海胆等 ◆呈球形、心形等,腕向反口面愈合成完整硬壳 ◆体表一般具长刺、棘等,口内有复杂的咀嚼器 ◆卵和生殖腺可吃,有些种类危害贝、藻
第十二章 半索动物门
一、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二、半索动物门的代表动物——柱头虫 三、半索动物在动物界的地位
半索动物包括肠鳃纲、羽鳃纲两 大类,其中有77%以上的种类隶属于 肠鳃纲,最常见的代表动物为各种柱 头虫。
一、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具有背神经索,索前端为内部有空腔的管状神经 索,一般认为这是背神经管的雏形。
肛门,在与原口相对的一端,另形成一新口称为后口。以这种方
式形成口的动物即为后口动物。半索动物门、毛颚动物门、棘皮
动物门、脊索动物门动物均为后口动物。它们是动物进化的主干
。
棘皮动物是最原始的后口动物!
一、棘皮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5.神经、感官、呼吸、排泄、循环
(1)运动、神经系统和感官不发达 ◆利用管足和棘刺进行运动,效率低。 ◆神经系统与上皮不分开。分散不集中,没有神经节和中枢神 经系统。 ◆感官不发达,只有海星腕末端有眼点。 (2)没有专门的呼吸、排泄和循环系统 ◆呼吸和排泄主要依靠管足、皮鳃和体表进行。 ◆循环主要依靠体腔液执行,具有特殊的血系统和围血系统。
现生种类有800多种
常见的海胆
马粪海胆
紫海胆
(正形目)
蛸枕(斗笠海胆)
心形海胆
一、棘皮动物门的分类
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圆口纲【高中生物奥赛讲座专题01】
半索动物在动物界究竟处在什么地位,直 到现还有争论。
一、支持归入脊索动物的依据 1、具有口索相当于脊索 2、神经索在领部有狭窄的空隙,相当于神经管 3、具有鳃裂
二、反对归入脊索动物的依据 1、把口索直接看成是与脊索相当的构造,还欠说服力,因 为根据一些研究报告,口索很可能是一种内分泌器官。 2、腹神经索 3、开管式循环 4、肛门位于身体末端等等一些非脊索动物的结构。
脊椎动物
半索动物也称隐索动物,为口腔背面具有一条短盲管 (称口盲囊或口索)并前伸至吻内的海栖动物。
半索动物(Hemichordata)
身体分部: 吻 领 躯干 后口动物
咽鳃裂
开放式循环系统
具有雏形的背神经管:背神经索和腹神经索
(口索)
鳃旁嵴
代表动物(柱头虫)
代表动物(柱头虫)
高等脊索动物只在胚胎期间出现脊索,发育完全时即被分 节的骨质脊柱取代。
脊 椎 的 发 育
(一)主要特征 2.具背神经管
背神经管:位于脊索背面,由背中部的外胚层下陷卷褶而
成。高等种类前部分化为脑,后部分化为脊髓。
高等脊索动物的神经管分化为脑和脊髓。脊髓是中枢神经 的一部分,位于脊椎骨组成的椎管内,呈长圆柱状。
从无脊椎动物到脊索动物
• 适应辐射:
• 凡是分类地位很近的动物由于分别适应各种 生活环境,经长期演变终于在形态结构上造成明 显差异的现象,特称为适应辐射。
动 物 学·脊椎动物
一、脊索动物门的特征
一、脊索动物门的特征 (一)主要特征 1.具脊索
脊索:是消化管背部起支持作用的一条棒状结构。 终生存在:文昌鱼和圆口纲 幼体存在:尾索动物 胚胎存在:胚胎时期出现,诱导脊椎的形成并由脊柱取代
动 物 学·脊索动物
半索动物与圆口纲
(6)排泄:
肾管, 90~100对。
(7)生殖:
雌雄异体,生殖腺约26对,按节排列,无 生殖导管,生殖细胞穿过生殖腺壁进入围鳃腔, 随水流由腹孔排出,水中受精发育。
36
文昌鱼:
37
研究文昌鱼的意义:
文昌鱼终生保留脊索、背神经管、咽鳃裂,是典型 的脊索动物。同时它又具有一系列原始性特征,表现在: 无脊椎骨、无头、无脑、无成对附肢、无心脏,终生保 持原始分节排列的肌节、肾管等。所以,文昌鱼是介于 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 在胚胎发育方面,文昌鱼在一些方面与棘皮动物及 半索动物相似,另一方面又与脊椎动物一致,这也说明 文昌鱼在两大类动物中处于过渡性质的居中地位。 所以,对文昌鱼的形态结构和胚胎发育的基本理论 研究,在理解和说明动物界系统发展的许多问题中,具 有很大的理论意义。
18
(五)与高等非脊索动物相似的性状:
1、后口 2、三胚层 3、真体腔 4、两侧对称 5、身体分节
——这些特征一些较高等的无脊椎动物也具 备,表明了脊索动物与无脊索动物之间的联系, 说明了脊索动物是由无脊索动物进化而来。
19
二、脊索动物门的分类:
现存的脊索动物约有4万多种,分属于3个 亚门,即尾索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脊椎 动物亚门。 尾索动物亚门和头索动物亚门是低等脊索 动物,总称为原索动物。
(3)骨骼:
无骨质的骨 骼,脊索是主要 的支持结构 。
34
(4)消化:
简单,包括口、咽、肠、肛门等。 肠为一直管,肠前端腹面伸出一肝盲囊, 能分泌消化液,相当于高等动物的肝脏。 水流入口,经鳃裂到围鳃腔,再从腹孔排 出,在此过程中文昌鱼可完成呼吸与摄食。
圆口纲
脊 椎 动 物 的 分 类
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最高等的动物类群
脊索仅在胚胎时出现,随后或多或少被脊 柱所代替。脑和感官在体前端集中,形成明 显的头部,称有头类。
脊椎动物主要类群
圆口纲 软骨鱼纲 硬骨鱼纲 两栖纲 爬行纲 鸟纲 哺乳纲 上下颌 无颌类 附肢 鱼形类 有颌类 (颌 口 类 ) 胚膜 无羊膜类 体温
变温动物
四足类
羊膜类
恒温动物
水栖脊椎动物
第一节 圆口纲 (Cyclostomata)
七鳃鳗
俗称:八目鳗
盲鳗
眼萎缩
又称无颌类,是无成对附肢和上下颌的低等脊椎动
物。
主要包括七鳃鳗和盲鳗两大类。 现存脊椎动物中最低等最原始的一纲,由原始有头
类发展出的一支没有上下颌的无颌类。
生活在海水或淡水中,外形象鱼,但比鱼类低等。
七鳃鳗与文昌鱼的比较
文昌鱼 生活方式 海水 外形 皮肤 骨骼 循环 无头无附肢 七鳃鳗 海水或淡水 有头无成对附肢
表皮单层细胞,真皮不明显 表皮多层细胞,真皮多层细胞 脊索终生存在,无骨骼 无心脏,无血细胞 具雏形脊椎骨和不完整头骨 有心脏,有血细胞
分化出脑和脊髓,脑分 5 部分, 有集中感官 肾管和生殖腺分节排列,无 具集中的肾脏和生殖腺, 无生殖 排泄生殖 生殖管,排泄生殖无联系 管,排泄生殖无联系 神经感官 无明显脑,无集中感官
生活于淡水中,被称为甲胄鱼类。
甲胄鱼:不具上下颌,身体前部大多覆盖有坚硬的大块
骨甲。是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化石脊椎动物。
推测甲胄鱼类是有一定游 泳能力的底栖动物,与圆 口类有许多共同特点,可 能有共同祖先。 甲胄鱼类经历了奥陶纪、 志留纪、泥盆纪时期,繁 盛了约1.5亿年,最终在 泥盆纪绝灭。
棘皮、半索、脊索动物门、园口纲共174页
谢谢!
174
棘皮、半索、脊索动物门、园 口纲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
触手冠、棘皮、半索、脊索和圆口纲
四. 后口
◆胚孔
◆胚孔
口:
原口。
口: 后口。
肛门 ; 胚孔对面 后口动物
棘皮动物 脊索动物
棘皮动物是最原始的后口动物!
原口动物的原肠形成与胚胎发育
后口动物的原肠形成与胚胎发育
概念
原口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胚孔发育成动物成体
的口,由端细胞法形成中胚层和真 体腔的一类动物。
后口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胚孔发育成动物成
海羊齿类
浅海自由生活,无柄。
◆ 650多种,常见种类如海羊齿等。
羽枝
腕
体盘 卷枝
海羊齿(无柄)
海羊齿
柄
海百合(有柄)
本章小结
1、后口动物。
2、次生性的五辐射对称(适应固着或缓慢运动)。
3、中胚层形成的内骨骼(和脊索动物类似),
向体表突起形成棘皮。
4、部分真体腔形成特殊的水管系统。
5、包括海星、蛇尾纲、海参、海胆和海百合五个纲。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后口动物、棘皮、水管系统、管足。 2、棘皮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为什么说棘皮动物是无脊椎动物中高等类群?
附:其他无脊椎后口动物
--毛颚动物门(Chaetognatha)
--半索动物门(Hemichordata)
毛颚动物门
海洋中浮游生活的小型无脊椎后口动物,它
们分布广,数量大。虽然总共只有50种左右, 但在海洋浮游生物中占有重要地位。甲壳类、 多毛类、小型鱼类都是毛颚动物的食物,而 它们本身也是其他海洋鱼类和其他动物的食 物。
◆海参:两侧对称
固着生活
辐射对称是适应固着生活的次生现象!
(与腔肠动物的原始辐射对称不相同)
半索,脊索,圆口纲
第十三章半索动物门半索动物的口腔背面有一条短盲管,称口索。
半索动物的分类地位:半索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
是无脊椎动物最高等的一个类群,与棘皮动物亲缘关系较近。
半索动物分类90余种,全部海生有2个纲:肠鳃纲(占77%)羽鳃纲(占23%)。
肠鳃纲和羽鳃纲动物的外形差别很大Δ适应辐射:分类地位很近的动物,由于分别适应各自不同的生活环境,经长期演变终于在形态结构上造成明显差异的现象。
半索动物的代表动物一.肠鳃纲的柱头虫主要特征外形结构:全身由吻部、领部、躯干部三部分组成躯干部又可分为鳃裂区、生殖区、肝囊区、肠区。
末端为肛门。
鳃裂区有鳃孔通体内的鳃囊和鳃裂。
内部主要结构:虫体内各部均有空腔(吻腔、领腔、体腔),各腔之间有横隔膜隔开,体腔为真体腔,与外界不通;吻腔和领腔均有孔与外界相通。
中胚层由肠体腔囊法形成。
肠管靠后段背侧有肝盲囊。
生理活动与结构:(1)循环系统开管式;由血管、血窦组成。
背血管在吻腔基部膨大为静脉窦、中央窦;中央窦与心囊相连。
心囊具心脏作用。
(2)神经主要为2条连接表皮的神经索(沿背中线的背神经索和沿腹中线的腹神经索,由表皮细胞基部的神经纤维加厚形成。
背神经索在深入领的部分有狭窄空腔),身体表皮基部布满神经感觉细胞;(3)生殖:雌雄生殖腺外形相似,排列在躯干前半部内侧,生殖细胞由鳃裂外侧的生殖孔排至海水中,体外受精。
二.羽鳃纲的头盘虫、杆壁虫头盘虫:头呈盘状(由于领背部有腕状突起,其上附生羽状触手而形成)。
肛门开口于领背。
生活方式为群居于管鞘内,但营独立生活。
体长2~3mm,神经无空隙,不形成管状,咽部有一对鳃裂,既营有性生殖,也营无性方式的出牙生殖。
杆壁虫:因呈杆状而得名,长度在10mm以上。
营群集生活,固着以海底。
虫体以柄彼此相连。
无鳃裂。
澄江动物群近年我国科学家在澄江距今3.5亿年的寒武纪早期沉积岩中发现“海口虫”化石,研究推测可能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半索动物。
称“澄江动物群”。
复习题1、半索动物的分类地位。
脊索动物总结[知识探索]
10
• 圆口纲:皮肤裸露,富含单细胞粘液腺,表皮无角质化 现象,唯一角质化结构为角质齿,真皮薄
• 鱼纲:鳞片覆盖,未发生角质化,富含粘液腺 • 两栖纲:裸露无鳞,富含多细胞腺体,轻微角质化 • 爬行纲:被角质鳞,表皮角质化程度加深,缺少腺体 • 鸟纲:被羽毛,薄、松、干 • 哺乳纲:被毛,表皮高度角质化,皮肤腺发达
具胸廓 • 哺乳纲:腰椎、尾椎缺少肋骨,具胸廓
风音书屋
16
(四)肩带
• 鱼纲:硬骨鱼肩带通过上匙骨与头骨相连 • 两栖纲:不与头骨相连,固胸型、弧胸型 • 爬行纲:肩胛骨、乌喙骨最稳定 • 鸟纲:肩胛骨狭长,锁骨呈V字形 • 哺乳纲:乌喙骨退化
风音书屋
17
(五)腰带
• 鱼纲:软骨鱼为一坐耻杆,硬骨鱼由一对无名骨组 成,未与脊柱连接
一、主要特征
1、具有脊索(notochord) 2、具有背神经管(dorsal tubular nerve cord) 3、具有咽鳃裂(pharyngeal gill slits)
风音书屋
4
二 脊索动物分类
尾索动物亚门 头索动物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尾海鞘纲 海鞘纲 樽海鞘纲
—头索纲
无 原索动物 头
类
圆口纲 无颌类
风音书屋
7
四 头索动物亚门 (Subphylum Cephalochordata)
1、小型无头鱼状海栖动物 2、终生有脊索、背神经管和咽鳃裂 3、脊索纵贯身体全长,且延伸至背神经 管 的前方,故称“头索动物” 4、身体明显分节
风音书屋
8
风音书屋
9
脊椎动物亚门各纲的比较
一 皮肤及其衍生物
风音书屋
第十三章 半索动物门(Hemichordat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半索动物门半索动物的口腔背面有一条短盲管,称口索。
半索动物的分类地位:半索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
是无脊椎动物最高等的一个类群,与棘皮动物亲缘关系较近。
半索动物分类90余种,全部海生有2个纲:肠鳃纲(占77%)羽鳃纲(占23%)。
肠鳃纲和羽鳃纲动物的外形差别很大Δ适应辐射:分类地位很近的动物,由于分别适应各自不同的生活环境,经长期演变终于在形态结构上造成明显差异的现象。
半索动物的代表动物一.肠鳃纲的柱头虫主要特征外形结构:全身由吻部、领部、躯干部三部分组成躯干部又可分为鳃裂区、生殖区、肝囊区、肠区。
末端为肛门。
鳃裂区有鳃孔通体内的鳃囊和鳃裂。
内部主要结构:虫体内各部均有空腔(吻腔、领腔、体腔),各腔之间有横隔膜隔开,体腔为真体腔,与外界不通;吻腔和领腔均有孔与外界相通。
中胚层由肠体腔囊法形成。
肠管靠后段背侧有肝盲囊。
生理活动与结构:(1)循环系统开管式;由血管、血窦组成。
背血管在吻腔基部膨大为静脉窦、中央窦;中央窦与心囊相连。
心囊具心脏作用。
(2)神经主要为2条连接表皮的神经索(沿背中线的背神经索和沿腹中线的腹神经索,由表皮细胞基部的神经纤维加厚形成。
背神经索在深入领的部分有狭窄空腔),身体表皮基部布满神经感觉细胞;(3)生殖:雌雄生殖腺外形相似,排列在躯干前半部内侧,生殖细胞由鳃裂外侧的生殖孔排至海水中,体外受精。
二.羽鳃纲的头盘虫、杆壁虫头盘虫:头呈盘状(由于领背部有腕状突起,其上附生羽状触手而形成)。
肛门开口于领背。
生活方式为群居于管鞘内,但营独立生活。
体长2~3mm,神经无空隙,不形成管状,咽部有一对鳃裂,既营有性生殖,也营无性方式的出牙生殖。
杆壁虫:因呈杆状而得名,长度在10mm以上。
营群集生活,固着以海底。
虫体以柄彼此相连。
无鳃裂。
澄江动物群近年我国科学家在澄江距今3.5亿年的寒武纪早期沉积岩中发现“海口虫”化石,研究推测可能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半索动物。
称“澄江动物群”。
复习题1、半索动物的分类地位。
与哪一类无脊椎动物亲缘关系最近﹖2、哪2种动物是半索动物的代表动物﹖3、半索动物具有下列哪些结构和特征﹖开管式血液循环、真体腔、实体神经索、心脏、鳃囊、肠体腔囊法形成中胚层和体腔、领腔不通外界4、重要名词:适应辐射脊椎动物学第十四章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一门,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类群。
脊索动物的起源:一般认为,脊索动物由无脊椎动物中的棘皮动物和半索动物进化而来。
另一种观点:脊索动物由无脊椎动物进化而来,与棘皮动物和半索动物具有共同祖先。
作为分类中的一门,脊索动物具有几点共同特征。
第一节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三大区别性特征:1)出现了脊索2)具中空的背神经管3)有鳃裂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共同的主要特征:血循环系统为闭管式,心脏及主动脉位于消化道腹面;绝大多数在肛门后方有肛后尾。
其它重要特征(同样见于其它高等无脊椎动物):三胚层,后口,次级体腔,两侧对称体制,某些器官的分节现象。
脊索组成与功能:由柔软、具弹性的结缔组织构成。
具支持功能,主要起支持体轴的作用。
来源:是由胚胎期的原肠背壁分化,外突、脱离原肠而形成的一条位于背部的棒状结构。
位置在消化道和神经管之间。
特点:低等的脊索动物,脊索终生存在、或仅见于幼体时期;高等脊索动物,脊索只在胚胎期出现。
发育完全时被脊椎取代。
脊索出现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1.构成支撑躯体的主梁,作为体重的受力结构,使内脏器官得到有力的支持和保护2.构成运动肌肉的支点,使躯体不致于在运动时由于肌肉的收缩而变短或变形;3.脊索的中轴支撑作用使动物体能更有效地完成定向运动,快速运动,对于动物的主动捕食和逃避敌害都更为准确和迅捷;4.脊索的出现,使动物体制向完善化方向发展成为了可能。
脊索的出现构成脊椎动物头部形成、颌出现的基础。
背神经管位置与结构:位于脊索背方,是一条管状的神经组织结构,内有空腔叫神经腔。
功能:构成脊索动物神经系统的中枢。
特点:在高等脊索动物,背神经管前端分化成脑,后部分化成脊髓。
鳃裂位置:低等的脊索动物在消化道前端的咽部两侧有(左右成对排列。
数目不等的)裂孔。
这些裂孔就是鳃裂。
鳃裂或直接开口于体表,或以一个共同的开口间接与外界相通,特点:低等水栖脊索动物的鳃裂终生存在,作为呼吸器官的鳃就附生在鳃裂上。
陆栖高等脊椎动物仅在胚胎期或幼体期具有鳃裂。
随着发育成长,最终完全消失。
第二节脊索动物的分类现存脊索动物约4.7万种,分3个亚门。
1. 尾索动物亚门(最低等的脊索动物,刚脱离半索动物而来)2. 头索动物亚门(脊索动物的代表)3. 脊椎动物亚门(进化高等的脊索动物)尾索动物和头索动物又总称为原索动物,因为没有明显的头部,又称无头类。
脊椎动物有明显的头部,称有头类。
一. 尾索动物亚门(一)主要特征脊索和背神经管仅在动物幼体的尾部出现,生长到成体时退化或消失;体表有被囊。
(被囊动物)(二)其它特征一般为雌雄同体,但异体受精;生殖方式既营有性生殖,也营无性出牙生殖;生活方式有自由生活,也有固着生活。
(三)分类分3个纲:尾海鞘纲、海鞘纲、樽海鞘纲。
(四)尾索动物的代表种—柄海鞘分类地位:属海鞘纲单海鞘目。
外形和生活方式成体柄海鞘呈长椭圆形,基部以柄生在海底或海水淹没的物体上,另一端(头部)有入水孔和出水孔。
入水孔进水流和微小食物,通消化道,孔内中央有筛状缘膜可以过滤掉粗大的食物,只允许微小食物进入消化道。
出水孔的作用就是出水,在正常情况下,水流从入水孔进,由出水孔出。
柄海鞘体壁有被囊,是由体壁分泌的一种类似纤维素的物质——被囊素形成。
柄海鞘海鞘的外形和内部解剖图血液循环系统:开管式血液循环,可逆式流动。
血管无动脉、静脉区分,无没有固定单向流动方向。
3.海鞘的变态柄海鞘成体的形态结构与典型的脊索动物差别很大——无脊索、无神经管。
但柄海鞘的幼体具有脊索动物的三大特征结构。
所以从幼体到成体,柄海鞘的身体结构和生活状态经过了复杂变化。
柄海鞘从幼体到成体的变态过程幼体经过几小时的自由生活后,就用身体前端的突起粘着在其它物体上,开始变态。
(1)幼体的尾连同内部的脊索和尾肌逐渐萎缩,并被吸收、消失;(2)神经管及感觉器官退化残存为一个神经节;与以上相反(3)咽部却大为扩张,鳃裂数目大大增加,同时形成围绕咽部的围鳃腔;(4)附着的突起演变为海鞘柄;(5)最后海鞘的体壁分泌被囊素构成保护身体的被囊。
经过变态,柄海鞘从自由生活的幼体变为营固着生活的成体。
身体的构造变的更为简单。
(逆行变态)逆行变态柄海鞘经过变态,失去了一些重要构造,形体变的更为简单,这种变态称逆行变态。
逆行变态过程图示二.头索动物亚门(Cephalochordata)1. 文昌鱼的外形体形:略似小鱼,无明显头部,左右侧扁,身体两端稍尖,故又称双尖鱼。
半透明。
体长一般40~50mm。
外形特征与结构:有背鳍、尾鳍、臀鳍,无偶鳍。
肛门位于尾鳍与臀鳍之间。
在身体前腹部两侧有腹褶(纵褶),腹褶后方中央、臀鳍之前有一围鳃腔孔(又称腹孔),是鳃裂排水的总出口。
2.内部结构(解剖构造)(1)皮肤:由表皮、真皮和最外面的角皮层3层构成。
(2)骨骼:纵贯全身的脊索(作为支持体中轴的支架)。
(3)肌肉:全身的主要肌肉是60多对按节排列于体侧的V形肌节,尖端朝前,肌节间由结缔组织的肌膈隔开。
(特点:两侧的肌节并不对称)文昌鱼的外形与结构文昌鱼内部结构(4)消化系统:包括①口在前庭之内。
口周围为由括约肌构成的缘膜,缘膜的游离缘有缘膜触手10余条。
前庭之内、口外有由纤毛构成的轮器②咽(特点:作为收集食物和呼吸的场所,极度扩大,几乎占据身体全长的一半)囊状,咽壁有鳃裂60多对,咽与后部的直管状肠直接相通。
从解剖结构上,咽的腹侧正中有内柱(咽下沟);咽的前方两侧有围咽带,咽的背方正中有背板(咽上沟)。
③肠前与咽相通,后开口于肛门。
在肠的前端腹侧有盲囊,具(细胞内、细胞外)消化功能,相当于高等动物的肝脏,称肝盲囊。
④肛门排泄孔。
无消化功能。
文昌鱼的摄食与消化: 水和食物经缘膜过滤从口进入咽腔,水经鳃裂入围鳃腔,然后由围鳃腔孔流出体外;鳃裂周围的纤毛把食物集中于咽腹侧的内柱,向前输送经围咽带、到背板,再向后输送进入肠管。
(5)呼吸系统;鳃裂及其上分布的微血管。
(6)血液循环系统:文昌鱼的血液循环系统属闭管式(血液完全在血管内流动)。
无心脏,心脏的功能由具有博动能力的腹大动脉代替(所以文昌鱼又称为狭心动物)。
血液循环系统的主要结构有:腹大动脉、鳃动脉、背大动脉、总主静脉。
.文昌鱼的血液特点:(7)排泄器官: 肛门排泄食物残渣。
泌尿排泄系统:在咽部有数十对(短而弯曲呈直角的)肾管,肾管的外端有单个开口于围鳃腔的肾孔,肾管的远端紧贴体腔,远端是盲管。
体腔的代谢废物通过体腔渗透液进入肾管。
再由肾孔送至围鳃腔,随水流排出体外。
(8)神经系统:中枢神经——背神经管,前端膨大为脑泡;周围神经包括由脑泡发出的2对脑神经(嗅神经和视神经)和自神经管两侧发出的成对脊神经。
(神经管在与每个肌节相应的部分,分别由背、腹发出一对背神经根和几根腹神经根)(9)感觉器官:文昌鱼的感觉器官不发达,主要包括嗅窝、脑眼和分布于全身皮肤中的感觉细胞。
嗅窝开口于脑前端背面,脑眼为位于背神经管两侧的黑色小点,是光线感受器。
(10)生殖系统:文昌鱼为雌雄异体,生殖腺附生在围鳃腔两侧的内壁上。
性成熟的文昌鱼精巢为白色,卵巢为柠檬黄色。
成熟的卵或精子排至围鳃腔,再随水流由围鳃腔孔排出体外。
文昌鱼的围鳃腔是那些物质的排出通道?3 .文昌鱼的生活史文昌鱼生活年龄只3年。
(1)受精卵经过一天一夜20多个小时的胚胎发育后,变为全身披有纤毛的幼体、突破卵膜,到海水中活动(一般作夜间升上海面,白天游至海底的垂直回游生活规律)。
(2)幼体期3个月,然后沉落海底进行变态。
(3)发育约1年,生殖腺开始成熟。
产卵一般在6-7月份。
一生可产卵3次(4)文昌鱼平时很少活动,常把身体埋于沙中,前端露出沙外或左侧贴卧沙面,借水流携带的浮游生物入口。
夜间较为活跃,在海水中作短暂游泳。
文昌鱼生活史模式图文昌鱼的生活环境第三节脊椎动物的分类脊椎动物是动物界中进化地位最高的类群,不仅结构最复杂,而且因所处的环境不同,各类别之间的生活方式,外形和体躯结构相差悬殊。
分类:分为六纲:圆口纲、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
脊椎动物的总种数:4.6万余种。
脊椎动物的共同特征1.体形:出现明显的头部(有头类)。
神经系统发达。
神经管前端分化为脑,脑又进一步分化出大脑、中脑、间脑、延脑、小脑;后端分化为脊髓。
头部具3对感官:鼻、眼、耳(内耳)。
均集中在头部,受头骨保护。
2.内骨骼:出现由中胚层产生的内骨骼。
包括硬骨和软骨。
中胚层产生的硬骨,是脊椎动物所特有的。
3.脊柱:脊柱代替了脊索,前端发展出头骨保护脑,脊柱则保护着脊髓,成为支持身体的中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