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化学的主要知识点如下:
1. 物质的分类和性质:常见物质的分类、物质状态的变化、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物质的纯净度等。

2.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元素符号、化合物的命名、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等。

3. 分子和离子:分子和离子的基本概念、离子的电荷、离子化合物的特点、离子的交换反应等。

4. 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常见化学反应类型(如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等。

5. 溶液和饱和度:溶质和溶剂的概念、溶解度和饱和度、浓度的计算等。

6.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的基本概念、酸碱溶液的反应、酸碱指示剂、pH值等。

7.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剂和还原剂、电子的转移等。

8. 金属元素和金属材料:金属元素的性质、金属材料的应用、金属的腐蚀等。

9. 非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化合物:非金属元素的性质、非金属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等。

10. 石油和煤的利用:石油和煤的基本概念、石油和煤的利用方式、石油和煤对环境的影响等。

这些是八年级上册化学的主要知识点,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将有助于理解化学的基础概念和原理,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化学问题。

八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最新整理)

八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最新整理)

八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最新
整理)
化学物质与日常生活
- 化学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混合物
-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 分离混合物:过滤、蒸发、沉淀、蒸馏等方法
空气和氧气
- 空气的组成:氮气、氧气、水蒸气、稀有气体
- 空气的净化:除尘、除湿、除臭等方法
-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支持燃烧、促进生物呼吸
水和水的净化
- 水的特性:无色、无味、无臭、流动性等
- 水的组成:氢氧化合物
- 水的净化方法:凝固、过滤、蒸馏、消毒等方法
常见的酸、碱和盐
- 酸的性质:酸味、电离产氢离子、与碱中和
- 碱的性质:苦味、电离产氢氧根离子、与酸中和
- 盐的性质和用途:味咸、不导电、矿物质补充、食品调味
化学式和化合价
- 元素的符号和原子序数
- 化合物的化学式和化合价
- 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化学方程式
- 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
-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关系
- 平衡反应方程式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比
- 反应物的量与摩尔关系
- 定比和简单比例关系
化学能的转化
- 化学能的类型:热能、电能、化学能
- 化学能转化的实例
- 能量守恒定律
笔记:以上为八年级化学上册的主要知识点总结,便于复习和理解。

请参考教材进行深入学习。

八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八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八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一、化学基本概念
- 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 物质的定义及分类
- 化学符号和化学式
二、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 原子的组成和结构
- 元素的概念与分类
- 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特点
三、化学反应
- 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特征
- 反应物和生成物
-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
- 化学反应的分类和常见类型
四、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 物质的多样性和变化
- 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合成和分解反应的特点和应用
五、离子与离子化合物
- 离子的概念和形成
- 离子化合物的命名和表示方法- 离子反应的原理和应用
六、原子与分子
- 原子和分子的概念及区别
- 原子的相对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 分子的概念和简单分子的结构
七、金属与非金属
- 金属和非金属的特征和区别
- 金属的常见性质和应用
- 非金属和半金属的特性和应用
八、氧气与酸碱中和
-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 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和特征
- 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和意义
九、水与溶液
- 水的性质和分子结构
- 溶液的概念和分类
- 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和应用
十、化学实验与安全
- 化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 常见实验仪器和装置的使用方法
- 安全操作和事故处理的原则和方法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的简要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教科版八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八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八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汇总1. 物质及其变化
- 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
-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 空气与燃烧
- 空气的组成: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 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氧气和点燃温度
- 燃烧的类型: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
3. 酸、碱和盐
- 酸的性质:酸味、腐蚀性和指示剂变色性质
- 碱的性质:苦味、腐蚀性和指示剂变色性质
- 盐的性质:无味、溶解性和晶体结构
4. 金属和非金属
- 金属的性质: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 非金属的性质:不导电、不导热和脆性
-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单质反应和化合物反应
5.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 原子的结构:质子、中子和电子
- 元素的符号和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表示和相对原子质量计算
- 原子与化合物的组成关系:元素的化合和化合物的分解
6. 元素周期表
- 元素周期表的组织:周期、族和周期表的属性规律
- 典型元素的性质:钠、氯和碳的性质和应用
-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预测元素性质和元素的分组
7. 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
- 化学反应的表示: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式
-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质量守恒和原子守恒
-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摩尔比例和物质的量计算
以上是教科版八年级化学上册的主要知识点汇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
以下是八年级上册化学的知识点:
1. 元素与化合物
- 元素:由相同原子组成,具有一定化学性质的物质。

- 化合物:由不同元素化合而成,具有新的化学性质的物质。

2. 原子结构
- 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 原子核由质子(带正电)和中子(无电荷)组成。

- 原子的核外层存在着电子,电子带负电。

3. 元素周期表
- 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或电子排布)顺序排列的元素的表格。

-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周期和族分布。

- 元素周期表的主要部分有周期表格、周期表中的元素和副族。

4. 金属与非金属
- 金属:典型性质包括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可塑性。

- 非金属:不具备典型金属性质,某些非金属具有高的电负性。

5. 金属元素的常见性质
- 金属元素常见的性质包括金属光泽、电导性、导热性、延展性和质地硬度等。

6. 电化学基础
- 电流:电荷在单位时间内流过的电量。

- 电导率:物质导电能力的大小。

- 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导电的物质。

7. 金属元素的电离反应
- 金属元素在溶液中能够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的离子,称为阳离子。

8. 非金属元素的电离反应
- 非金属元素在溶液中能够获得电子,形成带负电的离子,称为阴离子。

9. 元素的化学式
- 化学式表示元素的种类和数量.
- 包括分子式、离子式、实验式等。

这些是八年级上册化学的基本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八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

八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化学研究的对象:研究物质的①组成和构造;②性质和变化规律;2、物质的变化:(1)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本质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伴随的现象:发光、放热、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如:燃烧、腐蚀、生锈、酿酒、酿醋、食物腐烂〔变质〕、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燃烧引起的爆炸等。

(2)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如:物质的三态变化、溶解、结晶、挥发、粉碎、变形、压强增大引起的爆炸等。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物质的性质:(1)化学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复原性、稳定性、酸碱性、腐蚀性等。

(2)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凝固点、着火点、溶解性、导电导热性等。

4、性质与变化的区别:变化是一个过程,而性质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属性。

在语言描述上,性质通常用“能、可以、会、容易、是、具有〞等词描述。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1、实验观察的内容:➢变化前: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等。

➢变化中:观察是否发光、放热、颜色是否变化、是否有气体、水或沉淀生成。

➢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2、药品取用的原那么:➢三不原那么:不闻药品气味;不尝药品味道;不能用手触摸药品。

➢节约原那么:按实验规定用量取药,不要浪费。

假设没说明,应取最少量〔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剩药处理原那么: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不能随意丢掉,更不能带出实验室。

应放在指定的容器里。

3、根本实验操作及考前须知:✧药品的取用:〔1〕块状固体的取用:一横,二放,三慢竖。

粉末状固体的取用:一斜,二送,三直立。

(2)液体的取用:①瓶盖倒放在桌面上,防止药液污染;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药液流下腐蚀标签;-③瓶口紧靠试管口,防止药液溅出浪费。

八年级化学上册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化学上册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化学上册必背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知识点。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八年级化学上册必背知识点。

1. 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每个元素都有自己的符号。

例如,氢的符号为H,氧的符号为O。

元素周期表是一个由元素符号组成的表格,它将所有已知的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在表格中。

在学习化学时,我们需要熟记常见元素的符号,并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规律。

2. 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化学方程式则是对化学反应进行描述的符号式。

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组成,其中反应物位于方程式的左侧、生成物位于方程式的右侧。

在学习化学反应与方程式时,我们需要了解反应类型及其特点,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编写化学方程式。

3. 分子式和化合价分子式是描述化学物质分子中各元素类型与数量的符号式,化合价则是描述元素在化合物中的结合方式和电价的指标。

在学习化学时,我们需要掌握如何根据化合物的组成写出其分子式,并理解元素的化合价对其性质与反应活性的影响。

4. 酸、碱、盐酸、碱和盐是常见的化学物质。

酸具有酸性、酸味和腐蚀性,碱具有苦味和腐蚀性,盐则是由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在学习酸碱盐时,我们需要了解它们的性质和反应规律,以及如何根据其性质进行分类和鉴定。

5.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它涉及到化合物中的电子转移和氧化还原态变化。

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我们需要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方程式和反应规律,进而认识它们在自然界和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6. 元素周期律和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周期律是指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现象,金属和非金属则是元素周期表中常见的两种基本元素类型。

在学习元素周期律、金属与非金属时,我们需要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规律和特性,以及金属与非金属在物理、化学性质与应用方面的不同特点。

八年级上册化学重点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化学重点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化学重点知识点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关于物质组成、性质、结构及变化规律的研究。

在中学阶段化学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很多重点知识点,本文将介绍八年级上册化学的重点知识点。

一、化学元素化学元素是指不能通过化学反应分解成其他物质的纯物质。

目前已知的元素有118种,常见元素有氢、氧、碳等。

化学元素可以通过化学符号来表示,例如氧元素的化学符号为O。

二、化学化合物化学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经过化学反应形成的物质。

通常由基本粒子(原子或离子)组成。

例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H2O。

三、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1、金属金属是一类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性质的物质。

常见金属有铜、铁、铝等。

金属主要的物理化学性质包括导电性、延展性、热传导性等。

2、非金属非金属是指不具备金属性质的物质。

常见非金属有氢氧化物、二氧化碳等。

非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质包括不导电、易被氧化等。

3、酸酸是一种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性质的物质,通常带有酸性的味道和颜色。

常见酸有硫酸、盐酸等。

酸的化学性质主要包括与碱反应、与金属反应等。

4、碱碱是一种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性质的物质,通常有具有碱性的味道和颜色。

常见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碱的化学性质主要包括与酸反应、强碱与酸反应等。

四、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反应方程式是化学反应过程的符号表示法,用于描述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和数量的变化。

通常,化学反应方程式由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组成。

五、常见模型实验1、钠与水反应钠在水中反应会爆炸,并释放氢气。

这个实验可以用来说明金属钠与水反应的情况。

2、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这个实验可以用来说明区分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的方法。

3、铁与氯化铜溶液反应铁与氯化铜溶液反应会生成铜,这个实验可以用来说明金属还原氯离子的情况。

以上就是八年级上册化学的重点知识点,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基本概念,更好地学习化学课程。

希望本文能对你有所帮助。

人教版2023年八年级化学上册全册重点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2023年八年级化学上册全册重点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2023年八年级化学上册全册重点
知识点归纳
本文档总结了人教版2023年八年级化学上册的重点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复和掌握化学知识。

1. 第一章: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第一章: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 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 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分类
2. 第二章:空气中的氧气第二章:空气中的氧气
- 空气的组成和特性
- 氧气的性质和制取方法
3. 第三章:水溶液第三章:水溶液
- 溶液和溶质的概念
- 水溶液的浓度计算
4. 第四章: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第四章:金属与非金属元素
- 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特点
- 金属的常见用途
5. 第五章:酸和碱第五章:酸和碱
- 酸和碱的定义及性质
- 酸碱中和反应
6. 第六章:相变第六章:相变
- 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性和相互转化规律
- 凝固、熔化和蒸发的条件和实验
7. 第七章:溶解溶质第七章:溶解溶质
- 溶解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 溶度和饱和溶液的概念和计算
8. 第八章:常见化学反应第八章:常见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的概念和分类
- 燃烧、腐蚀和酸碱反应的实例
9. 第九章:元素周期表第九章:元素周期表
- 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特点
- 元素的周期性和周期表的应用
以上是人教版2023年八年级化学上册的重点知识点归纳。

希望这份文档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化学知识。

8上化学知识点总结

8上化学知识点总结

8上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化学的基本概念
1.化学的起源与发展
2.物质、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
3.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4.化学反应的类型
5.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常见物质的性质
1.金属、非金属和金属氧化物的性质
2.常见氧化物的性质及应用
3.酸、碱、盐的性质及应用
4.常见气体的性质及应用
第三章:物质的分子结构
1.物质的微粒结构
2.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
3.共价键与离子键
4.分子式与构型
第四章:化学反应和能量
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2.内能、焓、热容量的概念
3.化学反应速率
4.化学平衡及其影响因素
第五章:酸碱中和和盐类离子反应
1.酸、碱及盐的定义
2.酸碱滴定分析法
3.常见酸、碱及盐类的制备与性质
第六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应用
2.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
3.化学电池的原理和应用
第七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非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应用
2.常见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
3.空气与氨的制备和性质
第八章:碳与碳的化合物
1.碳及其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2.常见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3.化石燃料的利用与环境保护
第九章:物质的变化和利用
1.物质的合成与分解
2.物质的提纯与分离
3.物质在生产中的利用
第十章:化学与生活
1.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2.生活中的化学反应
3.生活中的常见化学产品及使用
以上是8年级化学知识点的总结。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八年级上册化学有不少有趣的知识点呢,听我给你唠唠哈。

一、走进化学世界。

1.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 化学变化就像是一场魔法变身。

比如说木柴燃烧,本来是一根木头,“噗”的一下就变成了灰烬、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这些新东西,还发光发热呢。

这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这就是化学变化的标志。

- 物理变化就比较“单纯”啦。

像水结冰,水还是水,只是从液态变成了固态,没有新物质产生。

就好像一个人换了身衣服,本质还是那个人。

2.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 化学性质就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比如铁生锈,铁能生锈就是它的化学性质,这说明铁在一定条件下能和氧气等发生化学反应。

- 物理性质就比较直观啦。

像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这些。

比如说金子是黄色的,这就是它的物理性质;铁比棉花硬,这也是物理性质。

3.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 蜡烛燃烧可有意思了。

蜡烛芯那里的石蜡先受热熔化,这是物理变化,然后液态石蜡变成气态石蜡,气态石蜡再燃烧,这就是化学变化啦。

蜡烛燃烧的时候火焰分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就像火焰中的“老大”,内焰焰心温度最低。

我们可以用一个小木条平放在火焰中,一会儿拿出来,外焰烧过的地方碳化最严重,就证明外焰温度高。

4.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 我们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可不一样哦。

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多,我们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得更厉害。

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比吸入的空气少,我们可以用燃着的木条来检验,在呼出的气体中木条燃烧没那么旺,甚至会熄灭。

而且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比吸入的空气多,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玻璃片上会出现水雾,就像冬天窗户上的哈气一样。

二、我们周围的空气。

1. 空气的组成。

- 空气就像一个大家庭,里面有好多成员呢。

氮气是这个家庭里的“大哥”,占的比例最大,大概78%。

氧气是“二哥”,占21%左右。

剩下的还有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其他气体和杂质,虽然它们占的比例小,但是每个都有自己的作用。

八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必考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必考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必考知识点八年级上册化学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但期末考试中必考的知识点一般都是比较基础的。

下面从化学基础概念、元素周期表、物质的变化与反应、酸碱中和、氧化还原反应等几个方面介绍八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必考知识点。

一、化学基础
化学基础概念是化学学习的基石,也是考试必考的内容,如化学物质的定义、组成、性质等。

此外,化学单位制也是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二、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最基础的工具之一,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的符号、名称、原子量等信息是必须的。

此外,还需要掌握元素周期表对化学性质的分类及其规律。

三、物质的变化与反应
物质的变化与反应是化学的核心内容。

八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中常考的物质的变化与反应包括化学反应的定义、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化学反应的类型等。

此外,还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的化学实验技能,如分离混合物等。

四、酸碱中和
酸碱中和是八年级上册化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考查的内容包括酸碱的定义、酸碱中和反应、盐的定义与制备等。

另外,和酸碱中和有关的酸碱指示剂也是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五、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八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常考的氧化还原反应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还原反应的分类、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等。

综上所述,八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中必考的知识点主要有化学基础概念、元素周期表、物质的变化与反应、酸碱中和、氧化
还原反应等。

希望同学们在备考期末考试时认真学习这些知识点,取得好成绩。

八年级化学上学期知识点

八年级化学上学期知识点

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第一节奇妙的化学一、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二、物质的变化:1、化学变化:①概念:在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②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发光、发热、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③化学变化常伴随的能量的变化:热能、光能、和电能的放出或吸收。

④化学反应的表达方法:文字表达式点燃例:镁条燃烧:镁+ 氧气——→氧化镁点燃蜡烛燃烧:石蜡+ 氧气——→二氧化碳+ 水2、物理变化:在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3、两者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4、两者联系:化学变化通常伴随着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一般不伴随化学变化。

三、物质的性质: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该物质的化学性质。

含有如“能、会、易”等字的是化学性质。

例如;蜡烛能燃烧,说明蜡烛具有可燃性。

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该物质的物理性质。

能由感觉器官或仪器测量出来的性质。

例如:颜色、气味、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硬度等。

四、变化与性质的区别:变化是过程,性质是该物质的能力。

五、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1、物质的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

2、物质的构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

3、分子的构成:①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②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决定六、物质的用途:物质的性质该物质的用途,体现七、物质的制法:1、工业制法2、实验室制法第二节化学之旅一、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

二、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①提出问题②建立假设③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④获得结论⑤交流评价三、保证实验结果的客观性:①自变量:需要改变的因素;②因变量:需要测量的因素(实验目的);③控制变量:需要保持不变的因素。

八年级上册化学全书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化学全书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化学全书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

在中学阶段,学生通过学习化学,可以了解到很多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例如酸碱中和、元素周期表等。

本文将为大家简要概括八年级上册化学全书的重点内容。

1.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种。

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例如金属元素铁和非金属元素碳等。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以上元素按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例如硫酸、氢氧化钠等。

2.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主要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指可以直接观察到的性质,例如颜色、形状、密度等。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燃烧、氧化、还原等。

3.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原有物质通过化学变化转化为新物质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原有物质称为反应物,新生成的物质称为产物。

化学反应的种类包括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4.能量与化学反应化学反应需要能量的参与才能够发生。

化学反应前,反应物具有一定的化学能;反应过程中,能量发生转化;化学反应后,产物具有比反应物更高或更低的化学能。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包括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两种。

5.空气中的氧气空气中主要成分为氮气和氧气,其中氧气是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成分。

氧气可以促进生物的呼吸与能量的生成,并在很多化学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6.酸碱性质酸与碱是普遍存在的物质,在酸碱中和反应中可以产生水和盐。

酸和碱可以通过PH值进行区分,PH值越小代表越酸,PH值越大代表越碱。

7.金属的性质金属是指具有金属光泽、良好导电导热性、延展性、可塑性等一系列特征的物质。

金属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在阳极上的氧化反应被称作“腐蚀”现象。

8.非金属的性质非金属元素是指不具有金属特征的元素,例如氢、氧、氮等。

非金属元素通常与金属元素结合形成化合物,例如氢氧化钠、硫酸等。

总之,化学是非常重要并有趣的学科,学生应该认真学习其中的知识点,并将知识应用到生活和学习中。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希望同学们能够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锻炼自己的科学素养。

八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上册

八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上册

八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上册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化学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学科,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

在学习化学时,我们需要掌握很多的知识点。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八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上册,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并提高学习成绩。

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1.物质的物理状态和状态变化:物质存在三种物理状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它们之间的状态变化包括溶解、蒸发、沸腾、凝固、熔化、升华和凝华等。

2.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元素是具有一定原子序数的原子的种类,化合物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物质。

元素和化合物都属于纯净物质,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

3.分子和离子的概念:分子是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相结合形成的,它可以是同种元素的原子,也可以是不同元素的原子。

离子是在化学反应中失去或得到了电子的原子或分子,它通常是带电的。

4.物质的分类:物质可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类,化合物又可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两类。

二、化学反应1.化学反应的概念和分类:化学反应指由于化学变化导致原有物质变为新物质的过程,它可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酸碱反应等。

2.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化学反应可通过化学方程式表示,它包含了化学反应中所涉及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且遵循着一定的反应规则。

当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数目满足一定的比例关系时,称之为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三、物质质量与化学计算1.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元素的原子质量与碳-12原子的质量比值,它可以通过化学元素周期表得出。

相对分子质量是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的所有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它可以通过化学式得出。

2.物质的量和摩尔的概念及计算方法:物质的量是物质中所含有的粒子数目,摩尔是一种物质的量的计量单位,它与物质的量之间有一定的换算关系。

3.质量分数和百分含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质量分数是指某种物质在混合物中所占的质量与混合物总质量的比值,百分含量则是指某种物质在混合物中所占的质量与混合物总质量的百分比。

八年级上册化学重要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化学重要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化学重要知识点一、物质的性质在学习物质的性质时,我们需要了解一些重要概念:1.物理性质:可以通过感官或仪器进行观察和测量的特征,例如颜色、形状、大小、密度等。

2.化学性质: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能否燃烧、能否被氧化、能否与酸碱反应等。

3.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种。

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例如氧气、铁等;化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组成,例如水、二氧化碳等。

二、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化学学科中的核心内容,我们需要了解以下知识点:1.化学反应的表示:原子符号法和离子方程式法。

在化学反应中,我们可以使用元素符号或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型和数量。

2.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还原反应。

3.化学反应的条件:化学反应需要满足适当的温度、压力、催化剂等条件。

三、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科中非常重要的工具,我们需要了解以下知识点:1.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元素周期表根据原子序数大小将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

周期数表示元素原子能级数,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原子核电荷数逐渐增加,同一周期元素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2.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分类:元素可以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半金属元素三大类,根据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来进行分类。

四、物质的分离和纯净化在进行化学实验或工业生产时,我们需要对物质进行分离和纯净化。

我们需要了解以下知识点:1.物质的分离和纯净化方法:物质可以通过筛选、过滤、蒸馏和吸附等方式进行分离和纯净化。

2.物质的纯度和杂质:纯度是指物质中所含纯净物质的比例,可以分为绝对纯和相对纯两种;杂质是指物质中的其他成分,会影响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五、常见化学实验和化学品在学习化学科学时,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化学实验和化学品,例如酸碱中和、电化学反应、还原剂和氧化剂等。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化学品的基本特征和用途,例如酒精、氯化钠和盐酸等。

八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八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八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1. 基本概念和性质- 化学的定义: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变化及其与能量之间的关系的科学。

- 物质的分类:元素和化合物。

- 元素的定义:由原子组成,不能进一步分解为物质的物质。

- 化合物的定义:由两种以上元素组成,比例固定的物质。

-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物理性质:能够通过观察和测量来判断,不影响物质的内部结构和组成。

- 化学性质: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时表现出来的性质,涉及物质的内部结构和组成的改变。

2. 常见元素和化合物- 常见元素:氧、氢、碳、氮等。

- 常见化合物:水(H2O)、二氧化碳(CO2)等。

- 元素符号:元素的简化表示方法,如氧的符号为O,氢的符号为H。

3. 分子和离子- 分子的定义: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组成的电中性物质。

- 离子的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可以是正离子或负离子。

4. 反应方程式- 反应方程式描述化学反应的过程和产物。

- 反应物:参与反应的物质。

- 生成物:反应过程中形成的物质。

5. 完全燃烧反应- 完全燃烧反应是指燃料与足够的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

- 燃料:可以燃烧的物质,如木材、煤炭等。

- 反应方程式:燃料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

6. 酸碱中和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 酸:能够产生H+离子的物质。

- 碱:能够产生OH-离子的物质。

- 中和反应方程式:酸 + 碱 -> 盐 + 水。

7. 化学式和化合价- 化学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合物中元素的种类和个数。

- 化合价:元素在某种化合物中的化学结合能力。

8.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的顺序排列,同时按照元素的性质进行分类的表格。

9. 常见化学反应-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 碱金属与水的反应。

- 金属的溶解反应。

- 金属的铁器腐蚀反应。

以上是八年级化学上册的部分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化学研究的对象:研究物质的①组成和结构;②性质和变化规律;2、物质的变化:(1)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本质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伴随的现象:发光、放热、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如:燃烧、腐蚀、生锈、酿酒、酿醋、食物腐烂(变质)、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燃烧引起的爆炸等。

(2)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如:物质的三态变化、溶解、结晶、挥发、粉碎、变形、压强增大引起的爆炸等。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物质的性质:(1)化学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碱性、腐蚀性等。

(2)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凝固点、着火点、溶解性、导电导热性等。

4、性质与变化的区别:变化是一个过程,而性质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属性。

在语言描述上,性质通常用“能、可以、会、容易、是、具有”等词描述。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1、实验观察的内容:➢变化前: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等。

➢变化中:观察是否发光、放热、颜色是否变化、是否有气体、水或沉淀生成。

➢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2、药品取用的原则:➢三不原则:不闻药品气味;不尝药品味道;不能用手触摸药品。

➢节约原则:按实验规定用量取药,不要浪费。

若没说明,应取最少量(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剩药处理原则: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不能随意丢掉,更不能带出实验室。

应放在指定的容器里。

3、基本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药品的取用:(1)块状固体的取用:一横,二放,三慢竖。

粉末状固体的取用:一斜,二送,三直立。

(2)液体的取用:①瓶盖倒放在桌面上,防止药液污染;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药液流下腐蚀标签;③瓶口紧靠试管口,防止药液溅出浪费。

✧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1)给固体加热:①加热前先预热,使试管受热均匀,防止试管破裂;②用外焰加热,因为外焰温度最高;③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2)给液体加热:①预热、用外焰加热;②试管与桌面成45O角向上倾斜;③试管口不能对着有人的地方,防止液体溅出伤人;④试管外壁不能有水,防止水流下使试管破裂。

⑤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量筒与托盘天平的使用:(1)量筒的使用:①选择量程合适的量筒;②量筒必须放平稳;③读数时,试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④不能仰视和俯视,仰视使读数比实际偏高,俯视使读数偏低,即“高看偏高,低看偏低”。

(2)天平的使用:①调零,调节天平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②干燥药品应放在纸上称量,潮湿或有腐蚀性药品应放在小烧杯里称量;③称量时,要注意:左物右码,先大后小,后调游码;④记录计算:药品质量=砝码示数+游码示数。

✧胶头滴管的使用:①“垂直悬空”滴加,不能碰到烧杯壁,以免沾污滴管;②不能平放和倒置,防止药液倒流,沾污试剂,腐蚀橡胶帽;③用后就立即冲洗,以备再用。

✧仪器的连接和洗涤:(1)连接:左定右动,用水润湿,缓慢转动。

(2)洗涤:注半管水,振荡,反复多次。

污渍可用试管刷刷洗。

(3)洗涤干净的标志:试管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即不成滴,不成股)。

实验指导:✧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1、实验现象:红磷燃烧,冒出大量白烟,烧杯中的2、水倒流进集气瓶,液面上升约1/5。

3、实验结论:①空气中氧气约占1/5,氮气约占4/5;②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不溶于水。

4、实验注意点:①装置必须密封好,不能漏气;②红磷必须过量,完全消耗掉集气瓶内的氧气;③不能用木炭、硫粉等代替红磷。

二、空气的成分1、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0.03%。

2、氧气的性质比较活泼用途:提供呼吸(如:潜水、医疗、登山等);支持燃烧(炼钢、气焊、气割、宇航)3、氮气的性质不活泼。

用途:保护气、冷冻剂、灯泡充氮、食品防腐、制硝酸和氮肥等。

4、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等):①性质极不活泼,曾被称为“惰性气体”;②用途:保护气、不同色彩的电光源、激光超导技术、医疗冷冻麻醉等。

三、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只含一种成分(物质)。

如:水、氧气、氯化钠、铜等。

混合物:含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物质)。

如:空气、盐水、碘酒等。

两者的区别:①按成分是否单一。

②纯净物可用一个化学式表示所有成分,如:冰水(H2O);但混合物不能,如:空气。

课题2 性质活泼的氧气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2、化学性质:(1)助燃性(和木炭、硫、磷、铁丝、铝铂等反应)(2)氧化性:跟很多物质发生缓慢氧化反应。

3、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①剧烈氧化:燃烧、爆炸②缓慢氧化:动植物呼吸、食物腐烂、酿酒酿醋、钢铁生锈等。

4、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中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特点:多变一;字母表示:A+B=AB(2)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特点:一变多;字母表示:AB=A+B课题3 制取氧气1、氧气的工业制法:利用成分沸点不同,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实验药品: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氯酸钾、高锰酸钾;(2)实验原理:①过氧化氢====水+氧气;②氯酸钾====氯化钾+氧气;③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实验装置:①酒精灯+ 试管②长颈漏斗+ 锥形瓶(4)实验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

(用KMnO4制O2的步骤)(5)收集方法: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②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

(6)检验方法:用带星火的木条或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验满方法:用用燃着的木条伸到瓶口。

3、催化剂:①定义:能改变(加快或减慢)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②特点: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发生改变。

③催化剂并不是非用不可;它不参加反应,不是反应物;不能改变生成物的产量。

第三单元自然界中的水课题1 水的组成一、电解水的实验1、现象:⑴正氧负氢;正一负二。

⑵正极产生的气体能助燃----是O2;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是H2;2、结论:⑴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氧化物。

⑵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而原子不能分。

二、物质的分类:金属单质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纯净物氧化物物质化合物混合物酸、碱、盐1、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只含一种成分(物质)。

如:水、氧气、氯化钠、铜等。

混合物:含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物质)。

如:空气、盐水、碘酒等。

两者的区别:③按成分是否单一。

④纯净物可用一个化学式表示所有成分,如:冰水(H2O);但混合物不能,如:空气。

2、单质和化合物: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铝(Al)、金刚石(C) 、氧气(O2)等。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二氧化碳(CO2)、氯酸钾(KClO3)等。

氧化物:含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二氧化碳(CO2)、氧化镁(MgO) 等,但氧气(O2)、氯酸钾(KClO3)等不是。

3、化合物与混合物的区别:化合物一定是纯净物,但不是混合物。

如:二氧化碳(CO2)、氯酸钾(KClO3)等是化合物,而不是混合物;空气是混合物,而不是化合物。

课题2 分子和原子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⑴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气液态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如:O2、N2 、CO2等。

⑵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固体非金属、稀有气体;如:Cu、C、S、He等。

⑶由离子构成的物质:金属氧化物、酸、碱、盐;如:MgO、HCl、Ca(OH)2等。

二、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①分子的质量小、体积小;②分子间有间隔;(如:物质的三态变化、热胀冷缩、压缩气体等);③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如:闻到气味、蒸发、挥发等);④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课题3 水的净化1、水的净化:沉淀、吸咐、过滤、蒸馏2、过滤:一贴二低三紧靠一帖:滤纸要紧帖漏斗内壁;二低:①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②液面要低于漏斗边缘。

三紧靠:①烧杯要紧靠漏斗玻璃棒;②玻璃棒要紧靠三层滤纸一边;③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

3、硬水和软水①定义: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叫硬水;不含或少含钙、镁离子的水叫软水。

②硬水软化的方法:加热煮沸;蒸馏;加入化学试剂。

③鉴别硬水和软水:用试管取样,然后滴加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

课题4 爱护水资源1、水污染的来源:工业污染:工业废水、废渣的任意排放;农业污染:农药和化肥的不合理使用;生活污染:生活污水及垃圾的任意排放;2、水污染的危害:3、水的净化消毒杀菌:用漂白粉;除去水中悬浮颗粒:用明矾;除去色素、异味、毒素等:用活性炭;4、防治水污染的措施:⑴应用新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工业废水要处理达标后排放;⑵推广生态农业,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⑶生产和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⑷对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后排放;第4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原子的构成一、原子的结构:质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1、原子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2、分子和原子的联系、区别:联系: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可分裂成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

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结合成新的分子,但原子不能再分。

3、相对原子质量:①是一个比值,不是实际质量;②符号“Ar”,单位是“1”,不是”kg”;③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课题2 元素一、元素1、定义: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同一原子的总称。

2、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核电荷数(质子数)不同。

注: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3、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一大二小”。

4、元素符号的意义:①表示某种元素,如:H表示氢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如:H表示一个氢原子;③表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如:H表示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 注:金属、固体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如:5、元素的分类:①可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②非金属元素:可分为气态非金属、液态非金属、,固态非金属。

课题3 离子一、离子:1、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质子数≠电子数)2、所带的电荷数及电性跟化合价相同。

(如:Mg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则Mg2+)二、分子、原子、离子的对比:课题4 化学式和化合价一、化学式(分子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