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编制说明(doc

合集下载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文件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文件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文件是GB/T 18883。

这个标准规定了室内空气质量的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和放射性指标及要求,包括甲醛、苯、甲苯、二甲苯等有害物质的含量限值。

同时,标准还规定了室内空气质量指标监测的点位布设、采样时间和频次、采样仪器等内容。

此外,新版的GB/T 18883还增加了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和细颗粒物等3项化学性指标及要求,室内空气质量指标由原来的的19项变为22项。

同时,调整了5项化学性指标(二氧化氮、二氧化碳、甲醛、苯、可吸入颗粒物)、1项生物性指标(细菌总数)和1项放射性指标(氡)要求。

其中,二氧化碳限值虽未调整,但是要求由“日平均值”修改为“1h平均值”,其他指标均有收严。

请注意,不同国家/地区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可能存在差异,具体请参照当地的标准。

GB1888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1888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1888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室内空气质量参数及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住宅和办公建筑物。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5 室内空气质量检验5.1 室内空气中各种化学污染物采样和检验方法见附录A 和附录B 。

5.2 室内空气中苯浓度的测定方法见附录C 。

5.3 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 )的检验方法见附录D 。

5.4 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检验方法见附录E 。

5.5 室内热环境参数的检验方法见附录F 。

附录A(规范性附录)室内空气采样技术导则1 范围本导则在进行室内空气污染物监测时,对采样点位,采样高度,采样时间和频率,以及采样方法和质量保证措施等项做出规定。

本导则作为《室内空气质量标准》配套的空气采样技术的指导原则,适用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所规定的各种化学污染物的采样。

2 选点要求2.1 采样点的数量:采样点的数量根据监测室内面积大小和现场情况而确定,以期能正确反映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水平。

原则上小于50m 2 的房间应设1~3 个点;50~100m 2 设3~5 个点;100m 2 以上至少设 5 个点。

在对角线上或梅花式均匀分布。

2.2 采样点应避开通风口,离墙壁距离应大于0.5m 。

2.3 采样点的高度:原则上与人的呼吸带高度相一致。

相对高度0.5m~1.5m 之间。

3 采样时间和频率采样前至少关闭门窗4 小时。

日平均浓度至少连续采样18 小时,8 小时平均浓度至少连续采样6 小时,1 小时平均浓度至少连续采样45 分钟。

4 采样方法和采样仪器根据污染物在室内空气中存在状态,选用合适的采样方法和仪器,用于室内的采样器的噪声应小于50dB 。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标准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标准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标准(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一、室内空气应无毒、无害、无明显异味、臭味。

二、空气质量标准见表其中:室内空气的质量参数(indoor air quality parameter)指室内空气中与人体健康有关的物理、化学、生物和放射性参数。

可吸入颗粒物(particles with dimeters of less,PM10)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10的颗粒物。

总挥发性有机物(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TVOC):利用Tenax Gc或(Tenax TA)采样,非极性色普柱(极性指数小于10)进行分析,保留时间在正乙烷和正十六烷之间的挥发性有机物。

标准状态(normal state):指温度为273K,压力为时的干物质状态。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1、新风量要求≥标准值,除温度、相对湿度外的其他参数要求≤标准值2、行动水平即达到此水平建议采取干预行动以降低室内氡浓度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01(2006)1.01为了预防和控制民用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产生的室内环境污染,保障公众健康,维护公共利益,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不适用于工业建筑工程、仓储性建筑工程、构筑物和有特殊净化卫生要求的房间。

1.03本规范控制的室内环境污染物有氡(Rn-222)、甲醛、氨、苯和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

1.04民用建筑工程根据控制室内环境污染的不同要求,划分为以下两类:Ⅰ类民用建筑工程:住宅、医院、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等民用建筑工程;Ⅱ类民用建筑工程:办公楼、商店、旅馆、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展览馆、体育馆、公共交通等候室、餐厅、理发店等民用建筑工程。

《卫生部关于印发室内空气质量-----》

《卫生部关于印发室内空气质量-----》

卫生部关于印发室内空气质量、木质板材中甲醛和室内用涂料卫生规范的通知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1.1主题内容本规范规定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和卫生要求、通风和净化卫生要求,以及室内空气中污染物和其他参数的检验方法。

1.2适用范围本规范试用于住宅和办公建筑物。

2.定义室内空气质量:是指室内空气与人体健康有关的物理、化学及微生物指标。

可吸入颗粒(PM10):指能进入呼吸道的质量中值直径为10um的颗粒物。

苯并[a]芘:指存在于吸入颗粒物额苯并[a]芘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利用Tenax TA 采样,非极性色谱柱(极性指数小于10)进行分析,保留时间在正已烷和正十六烷之间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日平均浓度:指任何一日的平均浓度,每日至少有18小时以上的测量数据。

小时平均浓度:指任何一小时的平均浓度,每小时至少有45分钟以上的测量数据。

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见表1、表2和表334.室内空气卫生要求4.1室内空气应无毒、无害、无臭味,各种污染物浓度不应超过表1和表2所规定的限值。

4.2室内建筑和装修材料、燃料和燃具以及室内用品不应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也不应释放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污染物。

1室内建筑和装修材料及室内用品应符合有关卫生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室内板材应符合《木制板材甲醛卫生规范》;室内涂料应符合《室内涂料卫生规范》;室内建筑和装修材料的放射性应符合GB6566-2000《建筑材料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室内建筑材和装修材料中不得含有石棉。

4.2.2提倡使用清洁能源。

厨房应安装排油烟设备,将厨房油烟直接排放到室外。

燃具、热水器应安装通风换气设备或安装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以保证燃气废气及时排至体外。

4.3室内装修完成后,应充分通风换气,使室内空气质量达到卫生标准。

4.4室内空气应保证清洁、新鲜和舒适,应尽量采用自然通风。

4.4.1室内要保证有足够的新风量、洁净空气量和换气次数,室内新风量的要求为30m3/(人.h).4.4.2室内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超过表1和表2的规定时,应根据情况加大新风量,也可以采用空气净化装置净化室内空气。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doc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doc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标准号:GB / T 18883-200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环保总局/卫生部发布时间:2002年12月18日实施时间:2003年3月1日一、室内空气应无毒、无害、无异常嗅味二、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见表其中:室内空气质量参数(indoor air quality parameter)指室内空气中与人体健康有关的物理、化学、生物和放射性参数可吸入颗粒物(particles with diameters of 10 um or less,PMl0)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um的颗粒物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otal V 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TVOC):利用TenaxGC或TenaxTA采样,非极性色谱柱(极性指数小于10)进行分析,保留时间在正己烷和正十六烷之间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标准状态(normal state)指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kPa时的干物质状态。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序号参数类别参数单位标准值备注1 物理性温度℃22—28 夏季空调a a a a 16—24 冬季采暖2 a 相对湿度%40—80 夏季空调a a a aa 30—60 冬季采暖3 a 空气流速m/s 0.3 夏季空调a a a a 0.2 冬季采暖4 a 新风量M3/h.p 300 a5 化学性二氧化硫SO2 mg/立方米0.50 1小时均值6 a 二氧化氮NO2 mg/立方米0.24 1小时均值7 a 一氧化碳CO mg/立方米10 1小时均值8 a 二氧化碳CO2 %0.10 日平均值9 a 氨NH3 mg/立方米0.20 1小时均值10 a 臭氧O3 mg/立方米0.16 1小时均值11 a 甲醛HCHO mg/立方米0.10 1小时均值12 a 苯C6H6 mg/立方米0.11 1小时均值13 a 甲苯C7H8 mg/立方米0.20 1小时均值14 a 二甲苯C8H10 mg/立方米0.20 1小时均值15 a 苯并[a]芘B(a)P mg/立方米 1.0 日平均值16 a 可吸人颗粒PMl0 mg/立方米0.15 日平均值17 a 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 mg/立方米0.60 8小时均值18 生物性氡222Rn cfu/立方米2500 依据仪器定19 放射性菌落总数Bq/立方米400 年平均值a a a a a (行动水平)-----------------------------------------------------------------------①新风量要求≥标准值,除温度、相对湿度外的其它参数要求≤标准值;②行动水平即达到此水平建议采取干预行动以降低室内氡浓度。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1、范围2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9801空气质量一氧化碳的测定非分散红GB/T 11737居住区大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卫生检验标准方法GB/T 12372居住区大气中二氧化氮检验标准方法改进的SaltzmanGB/T 14582GB/T 14668空气质量氨的测定GB/T 14669空气质量氨的测定GB 14677 空气质量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的测定GB/T 14679空气质量氨的测定次氯酸钠-GB/T 15262 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T 15435 环境空气二氧化氮的测定 SaltzmanGB/T 15437 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GB/T 15438 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GB/T 15439环境空气苯并[a]芘测定GB/T 15516空气质量甲醛的测定GB/T 16128居住区大气中二氧化硫卫生检验标准方法甲醛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T 16129 居住区大气中甲醛卫生检验标准方法GB/T 16147GB/T 17095 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卫生标准GB/T 18204.13GB/T 18204.14GB/T 18204.15GB/T 18204.18GB/T 18204.23GB/T 18204.24GB/T 18204.25GB/T 18204.26GB/T 18204.2733.1室内空气质量参数 indoor air quality parameter3.2 可吸入颗粒物 particles with diameters of 10 μm or less,PM10 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μm 3.3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TVOC利用Tenax GC 或Tenax TA 采样,非极性色谱柱(极性指数小于10)进行分析,保留时间在正己烷和正十六烷之间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现场解读《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现场解读《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现场解读《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一、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概述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是指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评价和规范的标准。

它旨在保障人们在室内环境中的健康和舒适,提高生活质量。

我国现行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为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该标准自2003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二、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涉及的领域和要求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涉及的领域包括空气中的微小颗粒物、有害气体、细菌、病毒、气味、湿度、温度等多个方面。

它对室内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进行了限制,以保障人们的健康和舒适。

三、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具体指标和参数1.微小颗粒物:室内空气中微小颗粒物的含量不得超过0.15mg/m³。

2.有害气体:室内空气中甲醛、苯、氨、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等有害气体的含量均不得超过国家标准。

3.细菌: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不得超过1000个/m³。

4.病毒:室内空气中不得检出乙型流感病毒等常见病毒。

5.气味:室内空气中不应有明显的刺激性气味。

6.湿度:室内相对湿度应在40%-65%之间。

7.温度:室内温度应保持在16℃-28℃之间。

四、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检测方法1.选择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以达到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

3.定期进行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确保室内空气质量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五、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实施与监督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认识和意识。

2.加强监管力度,对违反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3.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4.加强科研投入,推动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不断完善和提高。

六、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意义与作用1.保障人们的健康和舒适,提高生活质量。

2.促进建筑节能减排,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3.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4.增强社会诚信度和公众幸福感,构建和谐社会。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全文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全文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全文今天咱们来聊聊室内空气质量的标准。

这可关系到我们每天生活的小天地是不是健康舒适呢。

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在有些房间里,会觉得特别闷,或者闻到怪怪的味道?就像我有一次去一个老房子,一进去就感觉空气沉甸甸的,还有一股发霉的味道。

这就说明这个室内的空气质量可能不太好。

那什么样的空气才算是好的呢?其实呀,有好多方面呢。

比如说,空气里不能有太多灰尘。

想象一下,如果房间里灰尘很多,我们的小桌子、小凳子上很快就会落一层灰,我们在这样的房间里呼吸,就会吸进灰尘,可能会咳嗽,喉咙也会不舒服。

还有,空气里不能有不好的味道。

像我之前去一个同学家,他家养了好多小宠物,虽然小宠物很可爱,但是屋子里有一股很浓的臭味。

这是因为小动物的排泄物还有身上的气味都混在空气里了。

这样的空气闻久了,肯定不好受。

另外,空气里也不能有太多有害的东西。

比如说甲醛,这是个很坏的东西。

我听大人说,新装修的房子里可能就有甲醛。

有一家人刚装修好房子就住进去了,结果家里的小朋友总是生病,还流眼泪,后来才知道是甲醛在作怪。

所以新装修的房子一定要多通风,等空气好了再住进去。

还有啊,空气要新鲜。

就像我们在公园里的时候,会感觉空气特别清新,呼吸起来特别舒服。

这是因为公园里有好多树和花,它们会让空气变好。

那我们的房间里也可以养一些绿色植物,像绿萝就很不错。

我家就养了好几盆绿萝,感觉屋子里的空气都变得清新了一些呢。

对于室内空气质量的标准,就是要让我们在屋子里的时候能舒舒服服地呼吸,不咳嗽,不难受,能开开心心地玩耍和学习。

如果我们觉得屋子里空气不好,那就要想办法改善。

比如经常开窗通风,就像给屋子换换呼吸一样。

还有,保持房间干净整洁,也能让空气好一些。

我们的健康和室内空气质量可有着大大的关系呢。

所以大家都要重视起来,让我们的小房间充满健康的好空气哦。

室内空气环境》编制说明

室内空气环境》编制说明

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家庭服务平台评价技术规范室内空气环境》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背景介绍在2019年上海AWE上,大多数家电企业转向AIoT赛道,说明智能单品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体验需求,智能家电已经从单纯的连接转向"智能+"赋能,智能家电场景的联动会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智能将回归节能、健康、安全等消费本质。

当然,智能单品产品的普及,也积累了海量的“数据宝库”,这些数据可以支撑、服务智能家电从智能单品转入场景联动的“智能+”阶段,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等技术,通过搭建智慧家庭健康数据应用平台,从被动服务用户,转向主动服务用户,减少用户的日常干预,为用户提供“无感”的舒适、健康生活。

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在用户数据的收集和使用等方面体现为碎片化、差异化。

整个行业缺乏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的智慧家庭服务平台的评价标准,行业需要制定关于智慧家庭场景的评价标准,能够有效地对智慧家庭服务平台进行评判,有利于引导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和规范市场,也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

本标准的起草将填补智慧家庭场景等标准的空白,规范了智慧浴室结构模型,并充分利用浴室的体脂称、智能坐便器、智能镜、运动手环等设备产生的数据,指导企业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为用户提供及时、便利的健康建议和计划,并给用户带来好的智能体验。

2、任务来源由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中家院(北京)检测认证有限公司、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向中国标准化协会提出申请,经立项通过并印发了中国标协【2019】66号文件,项目名称:《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家庭服务平台评价技术规范室内空气环境》。

注:由于平台不只是健康数据内容,经行业征集和专家讨论,标准名称由《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智慧家庭健康数据应用技术规范智慧空气》,改为《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家庭服务平台评价技术规范室内空气环境》。

3、主要工作过程市场调研:自2018年6月份起,中家院(北京)检测认证有限公司,邀请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一起进行广泛地市场调研,掌握了目前国内主流企业关于室内空气环境的研究、生产和使用状况,汇总出主要智能功能及用户需求。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国家环保总局、卫生部制定的。

我国第一部《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于2003年3月1日正式实施。

这部标准引入室内空气质量概念,明确提出“室内空气应无毒、无害、无异常嗅味”的要求.其中规定的控制项目包括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和放射性污染。

规定控制的化学性污染物质不仅包括人们熟悉的甲醛、苯、氨、氧等污染物质,还有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13项化学性污染物质。

《标准》结合了我国的实际情况,既考虑到发达地区和城市建筑中的风量、温湿度以及甲醛、苯等污染物质,同时还根据一些不发达地区使用原煤取暖和烹饪的情况制定了此类地区室内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的污染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与国家标准委以前发布的《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十种《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共同构成我国较完整的室内环境污染控制和评价体系.符合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公司才能申请成立为室内环境检测公司。

2002年11月19日批准发布,自2003年3月1日起实施。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室内空气质量参数及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住宅和办公建筑,其它室内环境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 GB/T9801 空气质量一氧化碳的测定非分散红外法— GB/T11737 居住区大气中苯、甲醛和二甲苯卫生检验标准方法气相色谱法- GB/T12372 居住区大气中二氧化氮检验标准方法改进的- GB/T14582 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测量方法— GB/T14668 空气质量氨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 GB/T14669 空气质量氨的测定离子选择电离法- GB14677 空气质量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14679 空气质量氨的测定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GB/T15262 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GB/T15435 环境空气二氧化氮的测定Saltzman法- GB/T15437 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靛蓝二硫酸钠分光光度法- GB/T15438 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紫外光度法— GB/T15439 环境空气苯并[a]芘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15516 空气质量甲醛的测定乙丙酮分光光度法- GB/T16128 居住区大气中二氧化硫卫生检验标准方法,甲醛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GB/T16129 居住区大气中甲醛卫生检验标准方法分光光度法- GB/T16147 空气中氡浓度的闪烁瓶测量方法- GB/T17095 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卫生标准- GB/T18204.13 公共场所室内温度测定方法- GB/T18204。

新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新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新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indoor air quality standard(GB/T18883-2002)前言为保护人体健康,预防和控制室内空气污染,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卫生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联合起草小组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标准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安全所,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市劳动保护研究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环境工程所。

本标准于2002年11月19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卫生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批准。

本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卫生部负责解释。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室内空气质量参数及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住宅和办公建筑物,其它室内环境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9801 空气质量一氧化碳的测定非分散红外法GB/T11737 居住区大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卫生检验标准方法气相色谱法GB/T12372 居住区大气中二氧化氮检验标准方法改进的Saltzman法GB/T14582 环境空气中氨的标准测量方法GB/T14668 空气质量氨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GB/T14669 空气质量氨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GB14677 空气质量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14679 空气质量氨的测定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GB/T15262 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T15435 环境空气二氧化氮的测定Saltzman法GB/T15437 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GB/T15438 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紫外光度法GB/T15439 环境空气苯并[a]花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T15516 空气质量甲醛的测定乙酞丙酮分光光度法GB/T16128 居住区大气中二氧化硫卫生检验标准方法甲醛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T16129 居住区大气中甲醛卫牛检验标准方法分光光度法GB/T16147 空气中氨浓度的闪烁瓶测量方法GB/T17095 室内空气申可吸人颗粒物卫生标准GB/T 公共场所室内温度测定方法GB/T 公共场所室内相对湿度测定方法GB/T 公共场所室内空气流速测定方法GB/T 公共场所室内新风量测定方法示踪气体法GB/T 公共场所空气中一氧化碳检验方法GB/T 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检验方法GB/T 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检验方法GB/T 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GB/T 公共场所空气申臭氧检验方法3 术语和定义室内空气质量参数(indoorairqualityparameter)指室内空气中与人体健康有关的物理、化学、生物和放射性参数。

室内外空气质量标准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室内外空气质量标准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室内外空气质量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室内外空气质量是指人们生活和工作环境中空气的纯净程度及对健康的影响程度。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空气污染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制定室内外空气质量标准成为了各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十分关注的议题。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主要围绕室内外空气质量标准展开论述。

首先介绍室内外空气质量标准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包括其定义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接着详细介绍室内外空气质量标准的具体内容,包括各个国家和地区制定的相应标准;然后分析目前常见的主要室内外空气污染物及其对健康的影响;接下来介绍国际上相关标准组织和监测机构,并探讨他们在标准制定和监测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最后给出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和减少室外空气污染的一些解决方案和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系统地介绍室内外空气质量标准的相关知识,以加深人们对于空气质量问题的认识,提高公众对空气污染防治的意识。

通过研究和了解室内外空气质量标准,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并为相关政府部门制定更科学合理的环境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2. 室内外空气质量标准:2.1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是为了保障人们在室内环境中呼吸到清洁、健康的空气而制定的规范。

这些标准通常包括对室内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限制,以及对不同类型建筑物(如住宅、办公场所、学校等)所需的适宜空气质量要求。

具体而言,关于室内空气质量的标准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是由人体呼吸产生的一种常见污染物。

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可能导致头晕、嗜睡和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因此,许多国家或地区设定了对于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限制。

- 氧含量:维持适当的氧含量对于确保人体正常运作至关重要。

由于密闭环境或其他原因,如果室内空间的氧含量过低,则可能引发身体不适、头痛、缺乏耐力等问题。

- 揮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VOCs是一类在室内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污染物,来自于许多日常生活用品和建筑材料。

室内空气质量管理法(草案)总说明(doc 7)

室内空气质量管理法(草案)总说明(doc 7)

室内空气质量管理法(草案)总说明每人每天约百分之九十的时间处于室内的环境中,室内空气质量之良窳,直接影响工作质量及效率,使得室内空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影响受到重视。

有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维护室内环境质量,方可保障国民身体健康。

因室内空气质量改善须从室内通风换气、室内装修与使用材料、建筑整体规划设计与使用维护管理等方面着手,涉及各相关主管机关及目的事业主管机关权责,包括卫生署、经济部、内政部(营建署及建研所)、劳委会、体委会、农委会及其它相关部会,并需地方政府协助落实推动相关管理工作,由中央各部会与地方政府通力合作始能克竟其功。

为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维护国民身体健康,以提升室内生活环境。

特制定室内空气质量管理法,作为法源依据,并落实依法行政。

爰拟具「室内空气质量管理法」草案,共四章,计二十二条,其要点如下:一、室内空气质量改善须从室内通风换气、室内装修与使用材料、建筑整体规划设计与使用维护管理等方面着手;涉及各部会权责,包括卫生署、经济部、内政部、交通部及其它相关部会订修及执行相关法规,从源头改善。

主管机关应整合规划及推动室内空气质量管理相关工作,室内空气质量管理法规之订修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值及检测或监测方法之订定;各目的事业主管机关应订修及执行涉及室内空气质量管理相关事项。

有关室内传染性病原菌(如SARS)之防护及管理、室内烟害防制等相关事项、医疗机构设置标准等皆为卫生主管机关之专业权责,于本条明定,厘清部会权责;另大众运输工具包括车辆、船舶及航空器之空调设计规范直接影响乘客所处之室内空气质量,故由交通主管机关主政管理,明定交通主管机关应订修及执行涉及室内空气质量管理相关事项。

另行政院劳工委员会现已依劳工安全卫生法管制劳工作业场所空气质量,故劳工作业场所由劳工主管机关主政,惟未包括于该法管制之非作业场所仍属本法规范范围,劳工主管机关应辅导其改善。

另教育、体育及农业等目的事业主管机关应辅导改善所辖场所之室内空气质量。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PPT文档演模板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为保护室内空气环境质量
而颁布的十种装修建材国标
l GB6566—2001《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 量》;
l GB18580—2001《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 醛释放限量》;
l GB18581—2001《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 害物质限量》;
l GB18582—2001《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 限量》;
PPT文档演模板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为保护室内空气环境质量 而颁布的十种装修建材国标
l GB18583—2001《胶粘剂(溶剂型)中 有害物质限量》;
l GB18584—2001《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 量》 ;
l GB18585—2001《壁纸中有害物质限 量》;
PPT文档演模板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为保护室内空气环境质量 而颁布的十种装修建材国标
l GB18586—2001《聚氯乙烯卷材地板中 有害物质限量(挥发物)》;
l GB18587—2001《地毯、地毯衬垫、地 毯胶粘剂有害物质释放限量》;
l GB18588—2001《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 氨的限量》。
PPT文档演模板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的特点
PPT文档演模板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室内空气监测采样方法,参照GB3095-1996《环境 空气质量标准》和GB/T17220-1998《公共场所卫生监 测技术规范》;
室内空气中各种指标的检验方法等效采用了已经 颁布的国家标准和国外标准。
◇附录B说明
◇附录C说明
◇附录D说明
PPT文档演模板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的有待改进之处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空气质量国家标准

空气质量国家标准

空气质量国家标准1立方米=100x100x100立方公分=1000000立方公分=1000公升=1000升若一个健康人,体重70公斤左右日常活动状态约:2877.2克/天(或1440升/天)1个人2877.2克/天119.9克/小时1440升/天60升/小时标准状况下一公升的二氧化碳等于1.964克6个人719.4克/小时11.99克/分钟11990毫克/分钟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中心《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1ppm=1mg/kg=1mg/L=1×10-61立方米=1 000升国家质检局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卫生标准GB/T 17094-1997 ≤0.10%(2000mg/m3)0.10%(2000mg/m3)1000ppm0.075%(1500mg/m3) 750ppm1000毫升=1964 mg二氧化碳传感器的测定单位为百万分之一或ppm。

该单位通过把一个ppm数值与10000相除,获得百分含量,如5000ppm可换算成0.5%CO2 0-0.002% (20 ppm)CH4 0-0.01% (100 ppm)SO2 0-0.05% (500 ppm)关于CO2 的说明正常情况下,室内CO2浓度很低(<0.07%)。

由于人群聚居、燃料燃烧等因素,可使室内CO2水平升高。

在我国北方,冬天燃煤烹饪及分散式取暖,加上通风不良,室内CO2浓度可达2.0%(40000mg/m3)以上。

CO2浓度在<0.07%时,人体感觉良好;0.1%时个别敏感者有不舒适感;0.15%时不舒适感明显。

室内CO2的含量明显受到人群聚集时间、容积、通风状况和物质燃烧等的影响。

1800mg/m3(1000ppm)原被WHO、ASHREA(1989)等国际权威机构推荐作为室内人体长期接触的理想浓度或可接受浓度,并被世界多个国家(包括中国卫生标准)采纳为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浓度限值。

国家现行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国家现行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我国现行空气质量标准国家现行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序号参数类别参数单位标准值备注1物理性温度℃22-2816-24夏季空调冬季采暖2 相对湿度% 40-8030-60 夏季空调冬季采暖3 空气流速m/s 0. 30.2 夏季空调冬季采暖4 新风量m3/h.人305 二氧化硫mg/m3 0.50 1h均值6 二氧化氮mg/m3 0.24 1h均值7 一氧化碳mg/m3 10 1h均值8 二氧化碳% 0.10 日均值9 氨mg/m3 0.20 1h均值10 臭氧mg/m3 0.16 1h均值11 甲醛mg/m3 0.10 1h均值12 苯mg/m3 0.11 1h均值13 甲苯mg/m3 0.20 1h均值14 二甲苯mg/m3 0.20 1h均值15 可吸入颗粒PM10 mg/m3 0.15 日均值16 总挥发有机物TVOC mg/m3 0.60 日均值17 生物性菌落总数cfu/m3 250018 放射性氡222Rn Bq/m3400 年平均PM2.5与室内空气质量雾霾中细小粉粒状的气溶胶夹带着灰尘、硫酸、硝酸、碳氢化合物与细菌等污染物能直接通过呼吸系统进入支气管、甚至肺部。

所以,雾霾影响最大的就是人的呼吸系统,造成的疾病主要集中在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疾病、鼻腔炎症等疾病上。

同时,雾霾天气,气压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骤增、空气流动性差,有害细菌和病毒向周围扩散的速度变慢,导致空气中致病微生物浓度高,疾病传播的风险很高。

PM2.5是形成灰霾天气与大气污染中的主要原因之一。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PM2.5颗粒小,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大气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的影响更大。

世界卫生组织推导出周围环境空气中PM2.5与死亡率关系:PM2.5每增加10微克/m3,肺癌危险增加8%,心肺危险增加6%,所有死亡率增加4%!ISO14644-1国际标准中洁净室空气悬浮粒子洁净度等级洁净度级别(N)等于或大于相应粒径的最大允许浓度(粒/m3)0.1μm 0.2μm 0.3μm 0.5μm 1μm 5μmISO 1 10 2ISO 2 100 24 10 4ISO 3 1000 237 102 35 8ISO 4 10000 2370 1020 352 83ISO 5 100000 23700 10200 3520 832 29 ISO 6 1000000 237000 102000 35200 8320 293 ISO 7 352000 83200 2930 ISO 8 3520000 832000 29300 ISO 9 35200000 8320000 293000等级依据公式:C m=(0.1/D)2.08x10N原联邦FS-209E标准等级依据公式:C m=(0.5/D)2.2x10N(公制)C m=(0.5/D)2.2xN C(英制)GB50073-2001国家标准中洁净室空气悬浮粒子洁净度等级洁净度级别(N)等于或大于相应粒径的最大允许浓度(粒/m3)0.1μm 0.2μm 0.3μm 0.5μm 1μm 5μm1 10 22 100 24 10 43 1000 237 102 35 84 10000 2370 1020 352 835 100000 23700 10200 3520 832 296 1000000 237000 102000 35200 8320 2937 352000 83200 29308 3520000 832000 293009 35200000 8320000 2930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编制说明(doc 9页)表1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依据污染物名称标准值依据二氧化硫SO20.50mg/m31h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氧化氮NO20.24mg/m31 h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氧化碳CO 10mg/m31 h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氧化碳CO2室外浓度以上1260mg/m38 h ASHREA 62-1999氨NH30.20mg/m31 h前苏联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CH245-71)臭氧O30.16mg/m31 h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表1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依据(续)甲醛HCHO 0.10mg/m31h香港地区办公室及公共场所室内空气质量管理指南-2000苯C6H60.11mg/m31 h香港地区办公室及公共场所室内空气质量管理指南-2000甲苯0.20mg/m31h结合我国具体情况,等效采用前苏联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CH245-71)中二甲苯的标准二甲苯0.20mg/m31h前苏联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CH245-71)苯并(a)芘B(a)P 1ng/m3 24 hWS/T182-1999《室内空气中苯并(a)芘卫生标准》可吸入0.15 24 h GB/T17095-1997《室内空气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 0.60mg/m38 h香港地区办公室及公共场所室内空气质量管理指南-2000细菌2500cfu/m3依据仪器定参照前苏联、我国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我国人防工事空气中细菌卫生标准制定。

1、关于SO2的说明SO2对室内的污染与家庭炊事模式、通风换气情况、污染源强度、燃料种类、室内结构以及室外SO2浓度等因素有关。

SO2易溶于水,它与水结合形成亚硫酸,并可氧化生成硫酸,刺激眼和鼻粘膜,并具有腐蚀性。

SO2在组织液中的溶解度高,所以吸入空气中的SO2很快会在上呼吸道溶解,很少进入深部气道。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保护公众健康的指导限值(24h平均值)为0.125 mg/m3。

我国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规定二氧化硫小时平均浓度为0.50 mg/m3。

本标准等效采用了这一限值。

2、关于NO2的说明WHO认为NO2对实验动物产生危害的作用浓度大约在0.94 mg/m3,并将此值作为制定NO2卫生标准的参考基准值。

大量动物实验结果表明,NO2对实验物产生危害作用的最低浓度大约在0.80~1.00 mg/m3左右。

资料表明,NO2对人体产生危害作用的阈浓度约为0.31~0.62 mg/m3。

对哈尔滨、沈阳室内空气检测结果表明,冬季使用原煤的住宅室内NO2日平均浓度为0.03~0.15mg/m3,使用煤气和液化气的日平均浓度为0.06~0.20 mg/m3,夏季,使用三种类型燃料的室内NO2日平均浓度为0.01~0.08 mg/m3。

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规定二氧化氮小时平均浓度为0.24mg/m3,本标准等效采用了这一限值。

3、关于CO的说明一氧化碳主要是通过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b)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阻止氧与Hb的结合,从而降低了血液输送氧的能力,引起组织缺氧使机体各项代谢发生紊乱。

WHO推荐,空气中CO浓度应为人群血液中COHb%不超过2.5%为主要限制指标。

河北省卫生防疫站调查指出,室内CO浓度<5mg/m3时,不吸烟人群中COHb%在2%以下。

本标准采用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10mg/m3(小时均值)。

4、关于CO2的说明正常情况下,室内CO2浓度很低(<0.07%)。

由于人群聚居、燃料燃烧等因素,可使室内CO2水平升高。

在我国北方,冬天燃煤烹饪及分散式取暖,加上通风不良,室内CO2浓度可达2.0%(40000mg/m3)以上。

CO2浓度在<0.07%时,人体感觉良好;0.1%时个别敏感者有不舒适感;0.15%时不舒适感明显。

室内CO2的含量明显受到人群聚集时间、容积、通风状况和物质燃烧等的影响。

1800mg/m3(1000ppm)原被WHO、ASHREA(1989)等国际权威机构推荐作为室内人体长期接触的理想浓度或可接受浓度,并被世界多个国家(包括中国卫生标准)采纳为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浓度限值。

但着重考虑标准的科学性,本标准赞同ASHREA1999年做出的修订,即将1800mg/m3的绝对限值改为“室外浓度以上1260mg/m3”的相对限值。

5、关于氨的说明调查发现,室内氨污染主要来自于结构施工中用到含氨的防冻剂的建筑物中。

氨的溶解度较大,易溶于上呼吸道的水分中,因而吸入后仅很小的一部分能够到达肺组织。

可造成眼睛、呼吸道和皮肤的刺激。

Saifutdinov(1966)测定22位最敏感者嗅阈为0.5 ~0.55mg/m3。

前苏联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CH245-71)中规定居民住区大气中氨的浓度限值为0.20mg/m3。

本标准等效采用了此值。

6、关于O3的说明室内O3的主要来源是室外光化学污染产物,室内O3浓度与本地区室外O3的浓度密切相关。

室内臭氧消毒器、紫外灯和某些办公用具(如复印机)也可导致臭氧的污染。

O3的毒性主要表现对呼吸系统的强烈刺激和损伤,能引起上呼吸道炎症。

长期接触一定浓度的O3易于引发上呼吸道感染。

表2 现有其他国家或地区室内空气质量推荐O3标准(mg/m3)澳大利英国日本新加坡香港0.12/1h 0.20/1h 0.12/1h 0.10/1h 0.12/1h我国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规定O3的小时平均浓度为0.16 mg/m3,本标准等效采用了这一限值。

7、关于甲醛的说明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嗅觉异常、刺激、过敏、肺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免疫功能异常等方面,而个体差异很大。

表3 短时间甲醛暴露的人体急性刺激反应人体健康效应空气甲醛浓度水平(mg/m3)报道范围中位数嗅阈0.06~1.2 0.1眼刺激阈0.01~1.9 0.5咽刺激阈0.1~3.1 0.6眼刺激感 2.5~3.7 3.1流泪(30分钟暴露) 5.0~6.2 5.6强烈流泪(1小时暴露)12~25 17.8 危及生命:水肿、炎症、肺炎37~60 37.5 死亡60~125 125WHO以嗅阈值的中位数作为健康终点效应值,提出甲醛的空气质量浓度为0.10mg/m3,《香港地区办公室及公共场所室内空气质量管理指南-2000》规定甲醛的标准为0.10mg/m3,本标准等效采用了该值作为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浓度限值。

8、关于苯的说明美国对苯的接触量研究较多,1980-1987年间应用的总接触量评价方法学(TEAM)方法在美国的八个地区直接测定了大约800人的个体接触量。

结果表明:99%以上的苯个体暴露来自于空气。

苯个体接触量的平均值大于室内空气浓度,也大于室外空气浓度。

美国及欧洲苯个体接触量的平均值为15μg/m3 (7~29μg/m3)。

对加利弗尼亚、马里兰及新泽西州的三个城市的监测表明:苯的室内空气浓度平均值为10μg/m3,室外空气中苯的平均值为6μg/m3(2~19μg/m3)。

来自于德克萨斯州、新泽西州和加利弗尼亚州不同城市的研究结果表明:外环境中苯的主要点源(如:炼油厂、储油罐、化工厂等)对苯的个体接触量影响较小,身边的局部污染源(如使用除臭剂、穿干洗的衣服等)则占有重要比重。

吸烟者苯接触量主要来源于(90%)香烟主流烟雾,其身体负荷苯的平均值为不吸烟者的6~10倍,在美国苯的总接触量的一半是由吸烟者造成的。

对于不吸烟者苯的接触量主要来自于汽车废气或汽油的蒸发,包括室外空气和家用停车场中汽油蒸发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以及个体活动(如驾车)中接触的苯。

而环境烟草烟雾和苯的主要点源(石油化工厂或精炼厂)对苯的接触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分别为10%和6%。

在我国由于各种含苯溶剂的大量应用,除造成职业接触苯与含苯溶剂的人数达50万外,也导致室内外环境空气中苯的普遍存在。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工业飞速发展,平均年增长速度大于10%,到1996年全国年产汽车总数已达147.52万辆。

据报道,大气中80%的苯来源于汽车尾气,在自然通风的条件下,室内大约有70%的苯来源于室外的汽车尾气。

室内装饰材料的使用,人类日常活动如吸烟、家用化学品的使用等均可导致室内空气中苯系物的种类和数量的增加。

我国对部分城市居室和办公室的测定结果表明苯的室内空气浓度为11~560μg/m3,室外空气中苯的浓度为10~134μg/m3。

苯的个体接触量为19~102μg/m3,呼出气中苯的浓度为9~60μg/m3。

表4 苯的个体接触水平测定数据的比较室外µg/m3室内µg/m3个体µg/m3呼出气µg/m3血液ng/ml美国TE AM 6(2—19)10(2.4—25)15(7—29)14—21(吸烟)2—4(非吸烟)0.1—1我国实验结果50.6±34.662.2±36.464.5±36.229.3±15.62.0 ±1.0(学校)3.6±1.2(研究所)11.9±3.5(工厂)苯能引起麻醉和刺激呼吸道,并在体内神经组织及骨髓中蓄积,破坏造血功能(红、白血球的破坏使血小板减少)长期接触会造成严重后果。

本标准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参考《香港地区办公室及公共场所室内空气质量管理指南-2000》规定苯的标准为0.11mg/m3,,提出室内空气中苯的浓度限值为0.11mg/m3。

9、关于甲苯、二甲苯的说明:甲苯和二甲苯的主要作用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及引起粘膜刺激。

由前苏联部长会议国家建筑事业委员会1971年11月5日所批准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CH245-71)规定二甲苯的浓度限值为0.20mg/m3,本标准等效采用了这一限值;对于甲苯,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本标准亦等效采用了这一限值。

10、关于苯并(a)芘的说明:剂量—反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室内空气中苯并(a)芘浓度与肺癌死亡率之间呈明显剂量—反应关系。

根据室内空气中苯并(a)芘浓度监测结果,结合肺癌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应用健康危害度评价的方法,建立室内空气中B(a)P浓度的回归模型,求出B(a)P 暴露于肺癌相对危险度(RR)和B(a)P 暴露于肺癌超额危险度(ER)。

室内空气中B(a)P的最高容许浓度的计算见下式:Ca=ER a/UR式中:Ca——最高容许浓度(μg/m3);ER a——公众对某种危害(如肺癌)的可接受危险水平;UR——有害物质单位危险度,指某个体连续暴露于1μg/m3致癌物所导致的发生肿瘤超额概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