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三章 第一节 物质运输的载体(第1课时)教案 济南版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3.1第1课时《物质运输的载体》说课教案 济南版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3.1第1课时《物质运输的载体》说课教案 济南版](https://img.taocdn.com/s3/m/dcc100fadd3383c4bb4cd2fd.png)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3.1第1课时《物质运输的载体》说课教案济南版我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说明我是如何分析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的,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一.本节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本节课内容是济南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一节第一课时。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大气中的氧进入人体后,怎样才能运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中被利用?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又怎样运走?学生在学习了人的营养和吸收之后,顺理成章的就要学习第三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而本节课是本章的基础,了解了本节的内容,不但有利于学习对血液循环系统形成完整、清晰的认识,还为后面学习输血、献血做了铺垫。
二.根据本节课的教材分析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㈠知识与技能⒈描述血液的组成和各种成分的主要功能。
⒉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区分红细胞和白细胞,培养观察能力,提高使用显微镜的技能。
⒊解读和识别血常规化验单,说出血液中几种成分的含量正常值。
㈡过程与方法⒈展示教材中的血常规化验单,提出问题,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⒉通过教师演示,观察血液的组成,形象感知血液的组成。
⒊通过分组观察活动,用显微镜观察血细胞,感知各种血细胞的形态和在血液中的数量。
⒋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教材,总结出各种血细胞的形态、功能以及在血液中的正常值。
并借助模型分组表演介绍。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⒈在观察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相互交流的精神。
⒉培养学生探究生命奥秘的热情,提醒学生热爱生命,关注健康。
三.根据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功能、正常值。
因为血细胞是血液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血液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部分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疾病密切相关,是解读血常规化验单的基础。
难点:血细胞的功能以及教会学生解读血常规化验单。
因为血细胞对人体起作用的过程学生难以观察到,需要借助一些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三章 第一节 物质运输的载体(第1课时)教案 济南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三章 第一节 物质运输的载体(第1课时)教案 济南版](https://img.taocdn.com/s3/m/e48127efa6c30c2258019e88.png)
第三章第一节物质运输的载体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血液的组成及功能,识别血细胞的形态(2)说出人体内的血细胞的数量和功能。
(3)举例说明贫血和发炎等病症的表现和原因。
2、技能目标尝试解读血常规化验单熟练使用显微镜3、情感目标认同符合献血条件的公民都有无偿献血的义务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血液的成分和各自的主要功能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血液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创设点按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开展活泼生动,有效的生物活动,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血液的成分及各自的功能。
学生对血液感到很新鲜,甚至有些恐惧,因此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交流,各自对血液的认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可以出示一张医院的血液化验单,让学生回忆和讨论血液化验单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将课前准备好的血液分层演示装置(可以用畜禽的血)演示给学生看,并让学生讨论资料分析中的2个问题,使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血液的有关知识。
教法边讲述,边观察,边实验,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收集各种血液化验单。
2、准备加抗凝剂的和未加抗凝剂的家畜(家禽)血样,准备人血永久涂片,显微镜。
3、查询相关资料和视频。
学生准备:查阅有关血液方面的资料,预习并尝试提出相关的问题。
复习提问5分钟1.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有哪些2.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什么3.防止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是什么4.烟草中对人有害的物质是什么世界无烟日是哪一天学生回忆、看书、讨论等,要给出准确、规范的答案。
将复习旧知,强化知识的识记和落实。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5分钟大屏幕投影四幅图片上述图片和什么有关关于血液同学们并不陌生,那么,同学们对它知道多少它对人体的健康有何重要意义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
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生自由发言,充分交流对血液的认识,了解人体血液的状态和颜色。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三章《第一节 物质运输的载体》课程教学设计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三章《第一节 物质运输的载体》课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bae215b6f1aff00bfd51e39.png)
《物质运输的载体》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创设情景,通过流鼻血、手割破了、腿磕伤了、抽血化验等生活场景请学生说出对血液的认识。
提出问题:1.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2.为什么生物流血过多会有生命危险?3.血液的组成及功能又是怎样的?从而引出物质运输的载体——血液这一节内容。
学生跟着老师的引导,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血液是红色的、会凝固;流血过多会死亡;白血病;有血型之分学生思考利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对血液的直观感性认识,提出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的探究学习进行了铺垫,又自然而然的引入课题。
仔细观察自主学习血液的组成【活动一:观察血液的组成】展示演示实验动画提出问题:1、血液分为了几层?2、各部分比例约为多少?教师巡回指导请同学们上台总结刚才观察到的现象,由此判断血液可能由几部分组成?【追问】有没有哪组同学观察得更仔细呢?血液只分成了两种颜色吗?尝试将试管倾斜,仔细观察,看有什么发现。
教师讲解这薄层白色物质就是由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的,下面暗红色的为红细胞。
认真观察试管里的分层情况,完成学案上的活动一(详见学案)上台讲解,并把相应的词条贴到黑板上。
总结:血液由上层淡黄色的血浆和下层红色的血细胞组成。
将试管倾斜,发现淡黄色和红色之间还有一层很薄的白色物质。
总结:血细胞又由白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组成。
让学生带着学案上的问题先自学,充分贯彻“以生为主”,学生是课堂的主导者,老师是课堂的引导者的教学理念,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通过自己观察血液的分层现象,认识血液的组成成分。
血浆的成分及功能展示血浆成分示意图,提问:血浆的主要成分是什么?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蛋白质,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和二氧化碳等,这些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溶解在水中一起运输,所以血浆的功能就是: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同时还运载血细胞。
回答: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看图,总结看图总结出血浆的成分和功能用显微镜观察血细胞展示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并提出注意事项:(1)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物象后再换成高倍镜观察(2)观察到细胞后,移动装片,看看不同视野内能看到几种细胞?(3)温馨提示:白细胞染色后细胞核呈紫色,根据这个特点,尝试找到白细胞。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第三单元第三章第一节 物质运输的载体(第一课时)(共26张PPT)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第三单元第三章第一节 物质运输的载体(第一课时)(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3f8a6c36529647d26285239.png)
观察血液的分层现象
目的要求:认识血液的组成 材料器具:家禽(或家畜)的新鲜血液,注 射器,试管,试管架,质量分数为5%的柠檬 酸钠溶液(抗凝血剂)。 方法步骤:在试管内加入少量质量分数为5% 的柠檬酸钠溶液。用注射器取10毫升新鲜血 液,注入试管内轻轻摇动几次。静置一段时 间后,观察现象。
讨论:1.试管出现了什么现象? 分层 2.血液分几层?各层颜色有什么不同?
贫血患者由于运输氧气的能力低, 影响体内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因而 常常表现出精神不振、疲劳、头晕、面 色苍白等症状。一般的贫血患者,应该 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
白细胞
形状: 呈圆球状
电镜下的白细胞
特点: 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
作用: 吞噬细菌,防御疾病
数量: 数量最少
病症: 数量增多说明有炎症
学以致用
1、伤口发炎流出的脓液是什么?
最主要的是死亡的白细胞,还有病菌
2、根据血常规检查结果,医生建议某病人 应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该病人可 能患有什么疾病?医生的建议有什么道理?
该病人可能患贫血,因为红细胞 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 色含铁的蛋白质。
3、平原地区的人到高原地区,短期内会出现 心跳加快、面色苍白、四肢乏力等症状,但过 一段时间后,大多数人会恢复正常。请运用所 学知识分析其中的原因。
(1)经医生诊断李阿姨患有急性腮腺炎,诊断依据之一是:化
验单上她的 白细胞 数量过多。 (2)李阿姨的 红细胞 数目过少和血红蛋白的数量过少,可 能患有 贫血 病,除了吃医生开的药物外,在饮食上多吃一 些富含 蛋白质 和 铁 的食物。
该化验单中,白细胞和血红蛋白两项检测值不正常,
说代明此号病人可项能目有炎症和贫结血果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第三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第一节物质运输的载体(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第三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第一节物质运输的载体(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ac60e7b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be.png)
3.组织小组汇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让学生在课后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不足。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他们的学习态度、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1.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其对生命活动的影响。
2.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他们主动探究答案。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个心脏病例,进行深入分析。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第三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第一节物质运输的载体(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内容是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的第一节“物质运输的载体”,属于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学习。本节主要介绍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旨在让学生理解血液循环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掌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管的类型及功能,从而为后续学习物质运输的机制打下基础。
3.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帮助学生梳理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其对生命活动的影响。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血液循环系统的小论文。
2.鼓励学生在课后深入探究血液循环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教师及时反馈作业情况,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果。
3.通过自评、互评和他评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
4.教师及时反馈评价结果,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果。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三章第一节物质运输的载体教案2济南版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三章第一节物质运输的载体教案2济南版](https://img.taocdn.com/s3/m/8818108a7fd5360cbb1adbb0.png)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三章第一节物质运输的载体教案2济南版教学目标:1、描述各种血细胞的功能。
(重点、难点)2、解读和识别血常规化验单,体验生活和科学的密切关系。
3、关注卫生保健,预防常见血液疾病的发生。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本节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血液组成的基础上,且内容涉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血液疾病,如贫血、发炎、流血止血等,学生便于理解,所以本节课采取实验激趣式教学,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合作探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和主动性,顺利解决了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卫生保健,关注合理饮食,体验生活和科学的密切联系,从而很自然的达到了对学生情感教育的目的。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新鲜鸡血凝固块、培养皿、解剖刀等学生准备:学生课前进行预习,收集分析血常规化验单。
地处高原地区的昆明海埂基地为集训地,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要想更清楚了解这个问题的话,让我们一同走进今天的探究世界一一第一节物质运输的载体第2课时。
也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并且自然的引入课题。
引导探究层层推进20分钟展示目标,明确目的1、描述各种血细胞的功能。
2、解读和识别血常规化验单,体验生活和科学的密切关系。
3、关注卫生保健,预防常见血液疾病的发生。
一、探究血细胞的功能1、明标自学:请同学们根据学习目标认真默读学习课文45—46页,并用双色笔把重点和难点进行圈划。
2、检测自学:(1)血红蛋白的特性是。
(2)什么是贫血?(3)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白细胞有______________ 的作用;血小板有的作用(4)当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血红蛋白含量过低的时候,就会出现的症状。
人体出现时,血液中的白细胞的数量会明显增多。
3、自主探究:(1)取培养皿中新鲜鸡血凝固块,速度将血块切开观察其切面和外表面的颜色有不同?(2)用镊子把血块剖面向上接触空气,乙血块剖面向下,不让它接触空气后,过一段时间,翻转甲块和乙块对比。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第3单元第3章第1节《物质运输的载体》教案济南版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第3单元第3章第1节《物质运输的载体》教案济南版](https://img.taocdn.com/s3/m/7699fe55dd3383c4ba4cd2f2.png)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第3单元第3章第1节《物质运输的载体》教案济南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①说出ABC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
(重点、难点)②了解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血量的关系。
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观察和分析能力。
②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通过本节的学习,体验血液对生命的重要作用,形成珍爱生命的良好品质。
②通过讨论使学生逐渐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的观念教祛及学祛分析.为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选择自主探究式学习方式作为本谍的总体i殳计。
即学注在敎师指导下.从生活中来岀现交通事故等需紧急输血,创设学生探究学习的情境,通过卑则测自己的血型''学空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讨论、交流、展示汇报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持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点在載学环节里体现岀来,授课时对学生说明以便于其更好的记忆知识,同时在每一个环节之后都设计一个^趁热打铁” 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达到"堂堂猜、课课清"的目的。
课前准备:1、教学准备:教师模拟血型鉴定,配制模拟血液及血清,分别装入滴瓶中并作标记备用,载玻片、吸管。
另准备少量医用采血器、标准血清、消毒棉棒备用2、学生了解血型发现史,收集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施泰纳的生平和事迹。
教学过程:学生阅读课本46页输血与血型并讨论:安全输血要研究血型系统,人类常见血型是怎样的?(答案:ABO血型系统:A 型、B型、AB型和0型)学生自己动手测定血型可以加深印象,巩固知识同时亦可激发学习兴趣。
测测自己的血型12-18分钟血型A型标准血清(抗B凝集素)B型标准血清(抗A凝集素)A不凝集凝集B凝集不凝集AB凝集凝集0不凝集不凝集【导入过渡】:如何利用这两种凝集素测定血腥呢?兰德施泰纳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如下规律:【背影知识】:想设计思路:先在载玻片的左边滴一滴A型血清,在右边滴入一滴B型血清,再把血样滴入左右两边,观察到实验现象后,再对照老师给的鉴定反应图片就知道某人使学生真正掌握抽象的知识有助于理解学习。
济南版第三单元第三章第一节物质运输的载体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济南版第三单元第三章第一节物质运输的载体第一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0b7fe0716fc700abb68fc96.png)
第三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第一节物质运输的载体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潍坊锦程中学孙朋朋【内容简析】《物质运输的载体》是济南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第一课时主要包括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及血常规化验单两部分内容,这也是本章内容的重要部分。
本节的知识核心是血液。
对于血液学生有着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有过流血、抽血、验血的经历,同时对血液的成分、各种成分的功能又不了解,有着一定的神秘感甚至恐惧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验展示、视频演示等方法与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充分结合实际,完成对血液的理性认识升华。
【学情分析】通过一学期的生物课程学习,初一下学期的同学对于生物学的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掌握,对于生物学实验,尤其是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但是学生往往还不容易在表象背后深刻思考,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点拨。
【导学目标】【知识目标】描述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认识三种血细胞。
【能力目标】解读和识别血常规化验单,体验生活和科学的密切关系。
【情感目标】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健康的生活。
【学习重点和难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教学方法】实验法、视频演示分析法、列表归纳法【活动方式】以实验室同桌和前后桌为小组,在学习实验过程中共同进步。
【评价方式】小组评价、个人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装有分层血液和凝固血液的试管(26组)、人血永久涂片、显微镜、各种血常规化验单,分发给学生准备的导学案和实验报告单。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结合前两章的学习内容,多媒体展示问题:人体不断从外界摄取的养料和氧,怎么会运到各个组织细胞?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又怎么会运走?二、课内探究课内探究导学(相信自己,我最棒!)【课内探究一】认识血液的组成观察加入抗凝剂的血液,思考、交流下列问题:1.右图A试管中加入5%的柠檬酸钠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出现现象。
2.由图A可知,血液由和组成。
前者约占血液的,是一种淡黄色的液体,主要功能是运载,运输和。
(完整版)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3.1《物质运输的载体》教学设计济南版
![(完整版)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3.1《物质运输的载体》教学设计济南版](https://img.taocdn.com/s3/m/b67e394c1a37f111f0855b02.png)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3.1《物质运输的载体》教学设计济南版《物质运输的载体》是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的第一节,人从生物圈中获取食物和氧气,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到生物圈中,都必须通过循环系统的运输。
血液是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循环系统的基础,本节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
我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四个环节,其中新课学习主要是通过第二个环节中的四个活动来完成的,敬请指导老师和专家指点。
教学过程环节设计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2分钟)多媒体展示“白求恩大夫为战士输血的图片”,让学生讲述白求恩大夫为八路军战士输血的故事。
我接着导入陈述:“由此可见血液对人类有重要意义,那么,血液有什么作用呢?它的成分是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运输的载体》,一起来认识人体内物质运输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血液。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故事,又不能解释清楚的问题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2。
参与活动,探究新知(35分钟)活动一观察思考获取真知⑴首先让学生畅谈对血液的认识,学生结合平时的生活体验,会就血液的颜色、出血状况、化验抽血等畅谈自己对血液的认识。
我在学生畅谈后告诉学生,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了解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⑵接着我开始做演示实验“观察加入抗凝剂的血液”.让学生带着三个问题观察思考:加入抗凝剂的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出现什么现象?血液有几部分组成?为什么说血液是流动的组织?⑶学生分成四组,对问题进行讨论,展开组内互动.讨论后填写《导学案》中的观察报告。
⑷最后各组推荐一位代表汇报观察结果。
设计情境和意图:结合学生平时对血液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充分交流对血液的认识,了解血液的颜色和状态,引发问题,然后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观察、思考、讨论得到答案,这是感性认识上升理性认识的过程。
活动二自己动手分组实验⑴按照课本实验的要求,首先让学生在小组内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图片,辨认红细胞、白细胞,并比较它们的形态特点和数量,将观察到的结果填写在《导学案》中的探究实验报告中。
七年级生物下册 3.3.1 物质运输的载体课件(1)
![七年级生物下册 3.3.1 物质运输的载体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d948a03abb4cf7ec4bfed07c.png)
第七页,共二十一页。
问题 导学(二) (wèntí)
学生思考(sīkǎo)讨论:
1、血涂片中数量最多的是哪种细胞?最少的 是哪一种?它有哪些形态特点?
2、如何区分红细胞和白细胞?
3、为什么看不见血小板和白细胞? 4、为什么红细胞中间呈白色?
5、为什么观察到的白细胞是紫颜色的。
第三章 人体内(tǐ nèi)的物质运输 第一节 物质运输的载体
第一页,共二十一页。
问题 导学(一) (wèntí)
1、血液是呈什么状态(zhuàngtài)?(液态)
2、那为什么我们平时吃的猪血、
鸡血不是液态的呢?(凝固)
3、血液对人体有何作用?
第二页,共二十一页。
含有抗凝剂的血液,离心或 者静止(jìngzhǐ)一段时间后,会出现 什么现象?可分几层?
第八页,共二十一页。
血细胞
1.血细胞的种类
(zhǒnglèi)
第九页,共二十一页。
红细胞的形态结构(jiégòu)和功能
红细胞呈两面(liǎngmiàn)凹的圆饼状。
成熟的红细胞没有(méi yǒu)细胞核,含有
血红蛋白。
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第十页,共二十一页。
血红蛋白 的特性: (xuèhóng dànbái)
第十九页,共二十一页。
6.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时,可以看见(kàn jiàn)
的是( )(学习目标2) A.红细胞和血小板B.白细胞和血小板C. 血小板D.红细胞和白细胞 7.右图是观察人血涂片,据图回答: ⑴有止血、加速凝血作用的是[ ] _______。
⑵视野中数目最多的是[ ]_______。 视野中个体最大的是[ ]________。 ⑶有输送(shū sònɡ)氧气作用的是[ ]_________; ⑷[1]和[2]在结构上的区别是 __________ 。 (学习目标2)
济南版七下生物 3.1物质运输的载体 课件 (共19张PPT)
![济南版七下生物 3.1物质运输的载体 课件 (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908cf400740be1e650e9a49.png)
b.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观察 人血永久涂片
红细胞
?
白细胞
血小板
想一想,人的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
血红蛋白:
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在氧含 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 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
血细胞
1、三种血细胞(红细胞、白 细胞、血小板)各自的特点 2、三种血细胞的功能 3、三种血细胞异常时的症状
• 红细胞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 _血_红__蛋__白_,它是一种含_铁___的蛋白质。
• 它的特性是:在______含量高的地方, 容易与______结合氧,在______含量低 的地方,容易氧与氧______。 氧 分离
2分题
三种血细胞中有细胞核的是:( A )
A、白细胞 B、血小板 C、成熟的红细胞 D、三种血细胞都有细胞核
2分题
人体出现急性炎症时,血液里数量会明显
增多、并能吞噬病菌的细胞是( C )
A、红细胞
B、血小板
C、白细胞
D、血浆
2分题
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它的主要功能是
(D)
A、运载血细胞 B、运输氧气 C、吞噬病菌 D、止血和凝血
WBC HGB
11×1012个/L 70g/L
(4~10)×109个/L
男:120~160g/L 女:110~150g/L
PLT 210×109个/L (100~300)×109个/L
报告日期: 年 月 日 检验者
报告者
注:RBC—红细胞,WBC—白细胞,HGB-—血红蛋白,PLT—血小板
请你帮患者诊断他可能得了什么病?诊断的依据是什么?
少 → 贫血
吞噬病菌, 防御保护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三章 第一节《物质运输的载体》课件(共23张PPT)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三章 第一节《物质运输的载体》课件(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1ba02a277232f60dccca1c2.png)
课堂小结: 物质运输的载体
运输氧气 防御疾病 止血、加速凝血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运载血细胞, 运输营养物质 和代谢废物
血细胞
血浆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物质运输的载体
ABO血型 A型、B型、AB型、O型
输血 3原则
巩固训练:
(一)基础达标
1.下列血细胞中有细胞核的是( ) A.成熟的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 小板
血细胞 血浆
血液
A
B
基础达标:B C C D B 拓展提升:B A B
谢谢!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72021/8/272021/8/272021/8/278/27/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7日星期五2021/8/272021/8/272021/8/27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72021/8/272021/8/278/27/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72021/8/27August 27,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72021/8/272021/8/272021/8/27
说明有炎症 功能是否正常
白细胞吞噬细菌示意图
与生活的联系一:解读血常规化验单
1 1
70×109 /L
白细胞值高,
1、该化验单哪项测定值不正常? 血红蛋白值低。 2、化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有炎症,同时贫血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3.3.1《物质运输的载体》课件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3.3.1《物质运输的载体》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2aaf3a0a45177232e60a24e.png)
红细胞:不透明、呈暗红色
(下层)
学生阅读P44页第1段,填空:
血液由 血浆 和 血细胞 组成。血浆约占血液的 55% ,是一种 淡黄色 液体。血浆中90% 以上是 水 ,其余为 蛋白质、葡萄糖 、 无机盐 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 运载血细胞 ,__运__输__营__养__物__质____ 和二氧化碳等代谢终产物 。血细胞包括 红细胞 、 白细胞 和
血浆(上层) 55%
白细胞和血 小板(中间) 红细胞(下层)
新鲜的血液不加抗凝剂, 血液就会凝固成血块。
血液的组成
实验时,在试管内添加5%柠檬酸钠 的目的:抗凝剂,防止血液凝固。
血浆:淡黄色、半透明,占血液容积的55% 左右;
(上层) 血
液
血小板 红细胞和血浆的交界处
血细胞 白细胞
一层很薄的白色物质 (中间)
探究一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啥是血液?
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加的入抗红凝色剂液的体血,液属静于置一结段缔时间组后织,, 它在人体内执行着重要的 会运分输成上功、能下。两(层课以本及P4中3页间)一薄层白
色物质,即出现血液分层现象。
演示实验
抽取鸡的新鲜血
血清 淡黄色透 明液体
血凝块
液2毫升,放入盛 有少量抗凝剂(5% 的柠檬酸钠溶液) 的试管里,静置 一段时间。
带血中的干细胞来源几乎不受限制,用途更为广泛。干细
胞的研究将成为21 世纪最重要的医学研究领域之一。
造血 干细胞
骨髓中具有造血 功能的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移植
分化出各 种血细胞
白血病
新生儿脐带 血中有造血
干细胞
分析讨论 阅读下面的血常规化验单,分析并讨论相关数据。
1. 该化验单的哪项测定值不正常? 白细胞和血红蛋白不正常。 2. 化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患者患有炎症和贫血
《物质运输的载体》课件
![《物质运输的载体》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6cdec74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a3.png)
胞吞胞吐
载体蛋白也参与胞吞和胞 吐过程,帮助细胞摄取和 释放大分子物质。
维持内环境稳态
平衡离子浓度
载体蛋白在维持细胞内离子浓度的平 衡中发挥重要作用,如Na+/K+泵能 够维持细胞内外钠钾离子的浓度差。
调节渗透压
缓冲pH值
载体蛋白能够运输H+或HCO3-等离 子,参与细胞内pH值的调节。
载体蛋白通过调节物质进出细胞的方 式,参与维持细胞内渗透压的稳定。
免疫防御
抗原识别
载体蛋白能够识别并转运 抗原,将抗原呈递给免疫 系统,引发免疫反应。
免疫细胞激活
载体蛋白通过与免疫细胞 表面的受体结合,激活免 疫细胞,发挥免疫防御作 用。
免疫调节
载体蛋白还参与调节免疫 反应的强度和方向,维持 免疫系统的平衡。
03
物质运输载体的异常与疾病的关系
高血脂症
总结词
高血脂症与物质运输载体的异常密切相关,载脂蛋白的异常表达可导致血脂代 谢紊乱。
详细描述
高血脂症是由于血液中脂质代谢异常,导致血脂水平升高,从而增加动脉粥样 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载脂蛋白作为血脂的运输载体,其异常表达或功能 缺陷可以影响脂质的正常代谢,进而引发高血脂症。
糖尿病
总结词
糖尿病与物质运输载体的异常有关,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 泌不足与相关蛋白的功能异常有关。
详细描述
《物质运输的载体》ppt 课件
• 物质运输载体的定义与分类 • 物质运输载体的功能 • 物质运输载体的异常与疾病的关系 • 如何保护物质运输载体 • 总结与展望
01
物质运输载体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物质运输载体是指能够承载和转运物质,实现物质在细胞内外或不同组织间运输 的分子或细胞结构。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3章 第1节 物质运输的载体(第1课时)教案2 (新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3章 第1节 物质运输的载体(第1课时)教案2 (新](https://img.taocdn.com/s3/m/e96767d776c66137ef061969.png)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第3单元第3章第1节物质运输的载体(第1课时)教案2 (新版)济南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描述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重点)②、实验:观察人血的永久凃片。
③、能描述各种血细胞的功能(重点)④、解读和识别血常规化验单,体验生活和科学的密切关系。
2、能力目标:能够熟练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凃片。
解读血常规化验单,体验生活离不开科学。
课前准备:1、备好课;制作PPT课件;显微镜;人血的永久涂片。
2、探究实验的材料器具:家畜的新鲜血液;试管,量筒,试管架;质量分数为5%的柠檬酸钠溶液。
3、要求学生分好实验小组;网上搜集关于血液的知识,形成对血液的初步认识。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激趣在观看中激发趣味(2分钟)地球上有奔腾的江河,我们体内也流淌一条神奇的生命之河——“红河”“河水”——血液日夜为人体物质运输而奔流,让人焕发生命的活力。
观看视频:流动的血液观看人体内流动的血液,激起学生澎湃的热情,感受到血液是我们生命的河流。
探究在实验中层层探究(15分)物质运输的载体(一)过渡: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红色液体,属于结缔组织,它在人体内执行着重要的运输功能。
血液的组成是怎样的?有着怎样的功能呢?血液的组成和功能一:演示实验,宏观探究观察血液的分层现象展示步骤:(1)在试管内加入少量质量分数为5%的柠檬酸钠溶液(一种抗凝剂)(2)用注射器取10毫升新鲜血液,注入试管内轻轻摇动几次。
(3)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观察导向:①试管出现了什么现象?②血液分几层?各层颜色有什么不同?位置成分颜色占血量(%)③推测柠檬酸钠的作用是什么?讨论问题:①你认为血液可能有几部分组成?②为什么说血液是“流动的组织”?引导回顾:组织的概念,从而更好的理解血液为什么是一种组织。
设疑:将血浆倒入烧杯中,你能意识到什么?血浆的成分有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共同总结:血浆的作用: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与废物。
七下生物第三章 第一节 物质运输的载体 第1课时 (1)
![七下生物第三章 第一节 物质运输的载体 第1课时 (1)](https://img.taocdn.com/s3/m/6df4be06482fb4daa58d4bd6.png)
第三章第一节物质运输的载体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重点)②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能区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难点)③观察血液的分层现象。
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读图填图能力,搜集处理资料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观察血液的成分和人血永久涂片,培养观察能力,提高使用显微镜的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血液成分及各部分功能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血液观。
体验血液对生命的重要作用,形成珍爱生命的良好品质。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多媒体辅助教学、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等方法。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在课堂上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特点使学生在整节课上都能感兴趣而且全程全身心地投入和参与到学习中。
一个较好的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形成对有关知识、事物的认知规律,以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利用多媒体进行生物教学让上述教学目的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成效。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①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②相关的实验准备:“观察血液分层现象”,“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学生准备:完成课前助学的自主学习等预习工作。
教学过程:2.对照图3.3-2,辨认血细胞分为几种?分别是什么?3.比较三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和数量。
尝试找出:(1)数量最多、最少的?附:课堂达标检测题(7分钟) A 类:基础过关1.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在同一个视野中看到数量最多的是( ) A 、白细胞 B 、红细胞 C 、血小板 D 、细菌2.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 、运输水分B 、运输养料C 、运输氧气D 、3.人体受伤出血时,有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功能的是( ) A 、血小板 B 、红细胞 C 、白细胞 D 、血红蛋白4.下列血细胞中有细胞核的是( )A.成熟的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三种血细胞都有细胞核 5、在“观察加入抗凝剂的血液”的实验中,人体的10毫升血液和抗凝剂混合后一段时间,出现了左图所示的现象,据图分析回答以下的问题: (1)血液中运输养料和废物的主要是图 所示的部分。
春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3.1《物质运输的载体》课件
![春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3.1《物质运输的载体》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92b77de79563c1ec4da7160.png)
4
水(90%以上) 蛋白质
血 1.主要成分: 浆 2 .主要功能:
葡萄糖 无机盐 代谢废物
①.运载血细胞; ②.运输营养物质和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
“流动的组织”5
模块二:合作探究(合学)
探究一:观察实验
要求: 1.观察要仔细,明确各部分是什么? 2.思考讨论导学案问题,完成后在题 前 内打∨,时间4分钟内完成。
B)
B.氧含量
C.血红蛋白含量的多小
D.血红蛋白与氧结合能力的大小
17
项目 特性
红细胞(RBC)
含有血红蛋白
(HGB)
功能 主要是运输氧气
红细胞数量少或
临床上的 血红蛋白少都引
应用 起:
贫血
血细胞类型 白细胞(WBC)
血小板(PLT)
18
学以致用 头晕
1、一个人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都
气急
低于正常值,会引起什么病? 贫血
细 胞
我才是血液的真本领。
数量虽少个却大, 面对病菌俺不怕; 肚里有核只有俺, 俺才是血液中的 大哥大。
白细胞
身材矮小又无核,
模样长得不规则。
血 小
听它们争抢发高论, 我真无奈没话说。
板 只好等到血管破,
它们都得来找我,
若我不去止住血,
它们都得离老窝。
25
模块四:拓展提高(拓学)
26
谢谢
27
项目
红细胞(RBC)
血细胞类型 白细胞(WBC)
血小板(PLT)
特性
含有血红蛋白
(HGB)
功能
临床上的 应用
16
血红蛋白(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红细胞内的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使血液呈鲜红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第一节物质运输的载体(第1
课时)教案济南版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血液的组成及功能,识别血细胞的形态
(2)说出人体内的血细胞的数量和功能。
(3)举例说明贫血和发炎等病症的表现和原因。
2、技能目标
尝试解读血常规化验单熟练使用显微镜
3、情感目标
认同符合献血条件的公民都有无偿献血的义务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血液的成分和各自的主要功能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血液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创设点按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开展活泼生动,有效的生物活动,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血液的成分及各自的功能。
学生对血液感到很新鲜,甚至有些恐惧,因此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交流,各自对血液的认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可以出示一张医院的血液化验单,让学生回忆和讨论血液化验单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将课前准备好的血液分层演示装置(可以用畜禽的血)演示给学生看,并让学生讨论资料分析中的2个问题,使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血液的有关知识。
教法
边讲述,边观察,边实验,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收集各种血液化验单。
2、准备加抗凝剂的和未加抗凝剂的家畜(家禽)血样,准备人血永久涂片,显微镜。
3、查询相关资料和视频。
学生准备:
查阅有关血液方面的资料,预习并尝试提出相关的问题。
板书设计:
血浆: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液的组成及功能红细胞:运输氧气
血细胞白细胞:吞吃侵入人体的病毒
血小板:止血和加速凝血
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合新课程理念,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获得了血液的组成及三种
血细胞的功能的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尽量创设情境,让学生去领悟、去体验、去感知。
成功之处:
学生自发地提出问题,相互交流,自主获取知识,达成共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不足之处:
如何使学生的实验观察更有效,需要教师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点的落实还要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