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教育文档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观的基本着眼点是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其核心精神则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性。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加强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是贯彻执行基本国策的基础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全民的重要任务。
化学是一门与生态环境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化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新课标初中化学教学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化学与环境、化学与资源、化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逐步树立科学发展观,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在面临和处理与化学有关社会问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思考和判断。”在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诸多因素中,化学因素占80%,治理生态环境污染的技术中有80%以上是依据化学原理。为此,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师,将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渗透于化学教学之中是义不容辞的责
任。怎样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我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要场所,也是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阵地。在中学化学教材中,有许多与生态环境保护有关的知识点。如:在讲授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气体,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硫时,接下来讲述我国明文规定在人口密集的城市禁止燃放烟火的原因,一是因为会发生火灾,二是因为燃放烟火会产生二氧化硫气体,它会污染空气。再由二氧化硫的性质再讲授“酸雨”这种污染物的形成及危害。还要具体讲解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的原因。再如,在“有机合成材料”这一节,要让学生知道塑料是高分子聚合物,一般需要数百年才能有效分解,因此废弃的塑料对生态环境带来了“白色污染”,所以必须要寻找新型的、可降解的材料,比如用淀粉为原料制成的饭盒可在20天内被降解。
在化学教学中除了结合课堂内容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外,还可紧密联系当地实际,给学生介绍本地区的资源特点,工业状况,生态环境现状以及本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例如,2010年7月3日,紫金山铜矿湿法厂污水池发生渗漏,污染了汀江。由于污水中铜、硫酸根离子等含量超标,部分江段的鱼儿惨遭毒死,死鱼和鱼中毒约达378万斤。另据新华社报道,自2010年12月底,已有200多名怀宁县高河镇儿童被送至安徽省立儿童医院接受血铅检查,据不完全统计,其中血铅超标儿童数量已达
100多名。
此外,可将多媒体技术融合在生态文明教学中,例如将教师或学生拍摄到的被污染的场面在课堂中播放出来,如我们周边黑得发臭的河流;未经处理的五颜六色的工业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水中;工厂浓烟滚滚的大烟囱;遍地塑料废弃物的土壤等等的镜头。通过较为直观的生态文明教育,使学生印象更为深刻,在平时的生活中也会注意到有关这方面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渐渐地将生态文明的意识渗透在实际当中。
二、生态文明教育应与化学实验有机结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也应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学生树立保护生态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中学化学教育对生态环境科学的学习将起着启蒙作用,应很好地利用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生态文明知识。初中学生刚接触化学,必须指导学生要严格按照实验操作的程序进行实验,虽然所做实验毒性不大,但为了加深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在没有废水回收流程这一前提下,每次学生实验都提供一个回收仪器,对收集的废液稍作处理后再行排放。实验结束后把仪器洗涤干净放回原处,擦洗干净实验台面。这样从一开始就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受到直观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教育。
一方面,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严格规范实验操作,控制药品的用量,尽可能减少污染,还可结合实验内容,启发、指导学
生改进实验设计。例如在探究燃烧的条件时,传统的方法是直接往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这样的做法,往往会导致有许多有毒的白烟冒出。经改进后,可以在课前预先收集一支试管的氧气,实验时直接把试管倒扣在白磷上,这样一来绝大部分的白烟都聚集在试管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用自身强的生态文明意识来感染学生。
另一方面,正确处理废弃物,不仅可以使学生养成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生态环境污染具有可控性,增强了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化学实验要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不及时处理随意排放,久而久之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而且会淡化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养成不良的习惯,化学实验废弃物一般由较纯净的酸、碱、盐以及金属单质组成,在实验课教学中应把实验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这样可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生态文明意识。
三、在第二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把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与丰富的化学第二课堂相结合,以适应中学生的求知欲望强烈、思想活跃、兴趣爱好广泛的特点。
利用节假日、夏令营,组织学生对当地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水土保护区和生态环境污染区等进行实地考查,使他们认识到人与气温、气候、空气、谷物增产、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及生态环境保护等都存在着密切关系.通过现场对比,丰富学生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结合已学的知识,开展有关生态环境污染与
保护知识的问答。
组织学生参加生态文明法律法规的宣传,利用3月12日植树节、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生态环境日等纪念日,取得当地生态文明、水保、森保等部门的支持,让学生们在宣传中了解我国有关这方面的规定和常识,以提高学生在生态环境管理和生态环境文化方面的认识。
充分利用黑板报,将其变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地。化学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出好有关生态文明的黑板报,在黑板报中能弥补课堂上由于时间不足而不能充分地把生态文明知识展开来介绍。学生可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多种途径查找有关生态文明主题的资料,介绍国内外保护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和相关法律法规,号召广大学生植树、节约资源等等。
“十八大”报告和新课标都共同指出,生态文明是一个全球性的文明,而不是一个人能够解决得了的,它需要全人类都来关注。作为中学化学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通过各种方法将生态文明知识一点一点的渗透给学生,这样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具有重要的意义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