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导学案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导学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导学案
(2)望哨图。
①默读第7自然段。说说白鹭是怎样栖息的。
②想象:白鹭还会在看什么?
③有感情地朗读。
(3)低飞图。
①想象画面。说说想到了那句诗。
②有感情地朗读。
5.小谈收获。
1.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用自己的话进行画面描述。
2.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白鹭的精巧与韵味。
四、总结升华,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
1.快速浏览课文第6~8自然段。用小标题概括三幅画面。(钓鱼图、望哨图、低飞图)
2.再读课文,挑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朗读,思考哪些地方体现了白鹭的韵味,并进行圈画批注。(完成活动卡)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交流:
(1)钓鱼图。
①想象画面,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什么。用一个词来形容(合适、和谐等)。 ②倾情朗读。
(2)指导学生交流识字成果。
(3)指导学生理解生字词。
4.指导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相机正音。
5.指导学生用文中的句子说出作者对白鹭的印象。
1.交流课前自己了解到的作者资料。
2.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1)把生字读正确,课文读流利。
(2)学习小组交流识字成果。
(3)小组合作读课文,相互检查、纠错。
3.(1)认读生字词。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白鹭颜色、身段的精巧,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体会白鹭诗画 般的意境美。
2.凭借具体语言材料,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意思。
课前准备
1.准备白鹭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搜集白鹭和作者的有关资料。(师生)
3.借助拼音自学生字词;朗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句、段。(学生)
(2)朗读第4、5自然段。 ①欣赏白鹭照片。了解“蓑毛”“流线型结构”“长喙”。②用词语形容白鹭。(和谐完美、完美无缺)

小学语文导学案案例

小学语文导学案案例

附件 1小学语文导学案案例课题???????????????13、平平搭积木(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业、本、平、书”4个字,认识新偏旁“ㄔ”;2、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积累词句。

3、通过看图,结合生活实际、自读自悟等方式开展学习活动,懂得从小要关心别人。

4、懂得从小就要关心别人。

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重难点1、认字和朗读课文。

2、懂得课文包含的道理。

学法指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1、小朋友喜欢玩积木吗?老师小时侯也很喜欢。

今天我们要来认识的小朋友平平他正在高兴地搭积木呢!看,他开心吗?二、合作展示1、各小组展示自学成果。

2、提出疑问,大家探讨,老师适时点拨。

3、教师指出易混淆的字知识。

4、不理解的问题,分组讨论解决,教师点拨引导三、组织研讨、引导建构。

1、组织整理、倾听提高。

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学生可能会出现许多不同的方法,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2、帮助指导、构建知识网络。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适当点评,解决疑难。

四、巩固练习???通过有层次的练习,使学生能够较好的巩固所学知识,开拓思维。

五、归纳总结。

???有必要提醒学生对知识进行课后复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盘点所获引导学生说出在本节上学会了什么生字,理解了什么词语。

课题???????????????13、平平搭积木(学案)★课前引导小方法:(相关知识)识字方法:1、“搭”是提手旁,“很”是双人旁。

2、“搭、间、都、住、没”可通过分解部件识字。

3、形近字比较识字:问——间???住——往?我会预习:(预习要求)1、课文读5遍?(家长评:熟练??一般??不熟练)2、画出生字,认识的字用“△”标出,田字格中的生字用“○”圈画出,每个生字口头组词2个以上。

?(家长评:完成???没有完成)3、认读生字,分析字形。

些:????结构,偏旁????,音节????,组词????????。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蝴蝶的家》导学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蝴蝶的家》导学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蝴蝶的家》导学案蝴蝶的家一、教材内容简介本单元主要讲述了小蝴蝶的家和小鸟的家,通过这两个小故事,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环境和习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小蝴蝶和小鸟的家、飞行和觅食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对小蝴蝶和小鸟的家的描述和描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关注,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1.学习小蝴蝶和小鸟的家的描述和描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四、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2.了解小蝴蝶和小鸟的习性和生活环境。

五、教学准备1.课文《蝴蝶的家》。

2.课件、图片等。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导入1.通过展示一张蝴蝶图片,引导学生讨论:蝴蝶长什么样子?用什么方式移动?2.通过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对蝴蝶的了解程度。

二、新课呈现1.出示课文《蝴蝶的家》,向学生介绍这是一篇关于蝴蝶的故事。

2.为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听听故事。

三、课文理解1.进行课文导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组织学生进行课文分析讨论,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课文:(1)蝴蝶的外形特征有哪些?(2)蝴蝶的家是什么样子的?(3)蝴蝶飞行的方式有哪些?3.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了解蝴蝶的习性和生活环境。

四、学习重点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蝴蝶的家、外形特征和飞行方式。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再次回想起蝴蝶的家、外形特征和飞行方式。

2.让学生自由发言,回答问题。

二、新课呈现1.出示课文《蝴蝶的家》中的插图,让学生观察蝴蝶的家。

2.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学生描述蝴蝶的家。

三、拓展活动1.分组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齐心协力完成以下任务。

(1)画出蝴蝶的家,并写下对蝴蝶家的描述。

(2)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环境中蝴蝶的家,并进行描述。

四、小结归纳1.教师对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引导学生了解蝴蝶的家、外形特征和飞行方式。

小学一年级语文导学案(上册)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小学一年级语文导学案(上册)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小学一年级语文导学案(上册)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小学一年级语文导学案主备人课题1、一去二三里课时2课时教学思路(纠错栏)学习目标: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12个,会写3个字。

认识笔画“一”。

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我能感受到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学习重点:认识本课的生字12个,认识“田字格”,会写3个字。

认识笔画“一”。

学习方法指导:在情境中读读、认认、说说。

知识链接:1、郑板桥的《咏雪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

预习任务:1、会认本课生字。

2、会读本课课文。

3、能感受到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自主、合作、探究:1、拼音展示导入新课2、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注意观察顺序有……有……有……还有……)3、教师范读,注意听准每个字的字音。

4、同座两个小朋友互读,用横线画出图上有的景物。

5、检查读课文.愿意把小诗读给大家听。

.去拼音读生字的游戏。

.看拼音找生字的游戏。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二行).同学们再读一二行诗,看谁能读出山村的幽美。

.自由读。

.齐读。

.引读,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美丽的小山村。

那里住着几户人家傍晚炊烟潦绕着村子,显得幽美而宁静。

7、写字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开始学写汉字。

怎样才能把字写得端正,匀称呢?我们有一个好帮手。

板书:谁知道他是什么?.认识田字格,正方形,中间有两条线把正方形分成了四个小正方形。

.左上方叫左上格,左下方叫左下格。

.横在中间的这条线中一一。

.手势表示。

(手脑并用).指导书写。

.评议。

.练习书写。

8、读课文当堂练习看谁最先把课文背会。

我来闯关:A、找朋友yīqùèrsǎnlǐsìwǔliùqībājiǔshí一二三去里四五七六八九十B、我最棒(我会写生字)一:二:三:学习收获:知识延伸:1、推荐阅读儿歌。

2、在我们周围找找本课的生字。

一年级语文导学案主备人课题2、口耳目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思路(纠错栏)学习目标:1、我能认识本课6个生字“口、耳、目、羊、鸟、兔”,会写1个字“十”,认识新笔画“丨”,。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
(5)尝试背诵。
(6)组织学生交流:留下深刻印象的景色有哪些? (7)引导学生为诗配画或做美文积累卡。
(8)组织学生进行展示、交流。
1.同桌互读古诗,尝试标出停顿。
2.学生组内交流。
3.学生思考、交流,学习古诗《绝句》。
(1)描写的是春天。
(2)能感受到春天的词:迟日(春季太阳落山渐晚,所以说“迟日”。)、春风、花草、泥融、燕子、暖。
1.学生读谜语,根据谜面猜出谜底:燕子。
2.学生看图片,介绍燕子。
3.学生读课题,在积极的思维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1.猜谜是学生喜欢的方式,以轻松的形式开始新课的学习。
2.让学生在交流中丰富对燕子的了解,为了解课文中的内容做准备。3.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清楚表达、有序表达。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用时:16分钟)
1.教师总结学生课堂学习情况,鼓励学生努力学习。2.布置作业:朗读两首古诗,读出韵律感。
1.学生针对老师的意见想一想怎样改进。
2.学生在课后朗读古诗,提高对课文的熟悉程度。
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多动口,多动脑,巩固读文基础。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课文,导入新课(用时:3分钟)
1.教师组织学生背诵《绝句》《惠崇春江晚景》。 2.教师点明本课学习内容:三衢道中。
1.教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一边朗读,一边注意圈画出的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合作学习,集中识记本课生字,检查自学效果。
(1)同桌认读生字,互相指正。
(2)针对难读的字展开集体认读活动,共同巩固字音。(3)引导学生开展识字方法的交流活动。
3.检查词语、句子的朗读情况,巩固字音。

小学六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50)

小学六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50)

一、学情调查1、古今中外,赞美老师的词句很多,请你说说。

2、“眷恋”是什么意思?谁眷恋什么?为什么眷恋?二、学习板块(一)(一)合作探究——欣赏画面,体会校园的美丽。

学习引导:1、欣赏校园的美景图2、校园这样美丽,可明天就要毕业了,你想对母校说什么?你最留恋母校的什么地方?(二)交流展示1、小组内交流。

2、每组推荐说说。

三、学习板块(二)(一)合作探究——回顾6年的学习生活。

学习引导:出示句子:6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1)“五彩斑斓”是什么意思?课文描写了怎样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从清晨跨进校门、早操、上课、中午的写字、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等方面体味校园生活的五彩斑斓)(2)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出示句子:6年过去了,我们在这里茁壮成长.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技能,懂得了怎样做人,更感受到了童年的欢乐和幸福.母校啊母校,这些都是您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怎么能忘记!(1)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校园生活这样多姿多彩,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母校的热爱和赞美吗?(二)交流展示1、小组内比赛。

2、每组推荐比赛。

四、学习板块(三)(一)合作探究——学习第五自然段。

学习引导:出示句子:在我们的心目中,你是天使,你是大树,你是海洋。

(1)联系课文,理解为什么说“老师是天使,你是大树,你是海洋。

”(2)学习排比的句式。

文中还有这样的句式吗?(3)有感情地朗读。

(二)交流展示1、小组内比赛。

2、每组推荐比赛。

五、学习板块(三)(一)合作探究——学习第三段。

学习引导:1、漫步美丽的校园,作者看着6年前亲手栽下的小树,产生了一个心愿,是什么心愿呢?2、等到这些小树长成参天大树,等到我们也成为祖国的栋梁,大家再来母校相聚,再来看看我们的老师,道一声“老师,我们没有辜负您的希望!”(1)“栋梁”是什么意思?(2)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第6自然段,体会同学们立志成材、回报老师的心愿及对母校、对老师的深深眷恋。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
(8)会:认识部首“人字头”,运用偏旁加熟字的方法来识记。“人+云=会”。
3.在游戏中巩固对生字词的掌握。
(1)认读不带拼音的生字。注意重点字的字音:“了”为轻声,“片”是三拼音节。
(2)读准词语,注意“一会儿”中的儿化音。
4.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读准字音,读通带有生字的句子。
5.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正确停顿。
为了加强学生对生字“船”的识记,可以适当出示几幅“船”的图片,例如:轮船、帆船的图片,帮助学生扩词,巩固识记“船”。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用时:17分钟)
(3)了:可以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识记。组词:好了、来了。
(4)“树、叶”:认识偏旁“木、口”,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木+又+寸=树”“口+十=叶
(5)借助图片识记“片”。(6)大:运用字理法来识记。象形字,像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含“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
(7)飞:运用想象的方法来识记。想象鸟儿张开翅膀飞翔的样子。组词:飞来、飞机。
(2)仔细观察“了”字,注意其起笔和收笔的位置。在练习本上书写。
(3)先描后写,注意书写要点。
3.在写好“了”的基础上写“子”,注意最后一笔横从横中线上写起,略向上倾斜。
1.“了”和“子”有联系,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注意这些。
2.注意强调“了、子”下部的“弯钩”不能写“驼背”了。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用时:2分钟)
3.注意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一”的不同读音。
4.指导说话时,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一会儿……一会 儿……”表示变化快。
5.在指导第三自然段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好感叹句,表达出对秋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三、示范讲解,指导写字(用时:10分钟)

小学语文导学案设计要求

小学语文导学案设计要求

小学语文导学案设计要求一、导学案设计总目标本导学案的设计试图达到两个目标,一是引导教师怎样去组织学生学习,二是引导学生怎样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等。

它既是教师教案路线图,又是学生的学案路线图,两者合二为一。

二、导学案设计具体要求1、每篇课文,分课时进行设计。

每课时按照“学习什么”、“怎么学习”、“体验学习”、“学习检测”、“学习反馈”五个板块进行设计,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自我检测。

每个版块的格式和图标可以参考提供的案例——《倔强的小红军》。

2、每一个课时按2——3个页码编写(最好2个页码)。

需要学生书写的,要留足书写的地方,并画出横格或田字格,让学生书写。

三、每个版块的设计要求如下1、“学习什么”:就是每个课时学生的学习目标。

这个目标的确定要具体,有关双基的目标要可检测。

在语言的表述上一定要注意是对学生说,让学生看了就知道自己在本课时里要学什么和达到什么目标。

有关老师怎样教不要写上去。

2、“怎么学习”:就是交给学生学习方法。

这个学习方法要结合本课时的学习内容提出来,不要泛泛而提。

一般只提出1——2个主要的学习方法。

这个学习方法在“怎么学习”板块中提出来了,在下面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要引导运用。

3、“体验学习”:是导学案的核心部分,编写时要明确标出是“自主学习”或是“同桌交流”、“同桌合作”、“探究学习”、“全班交流”、“交流展示”等字样,引导师生的教和学(图标见案例)。

在这个部分中,一定要将本课时的重点学习内容展现出来,该圈、该划、该思、该说、该写的等都要让学生具体实践。

在语言表述和训练形式可以灵活多样。

4、“学习检测”:在这一板块中,主要针对本课时或本篇课文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检测(可以包括听、说、读、写等内容,依实际情况而设)。

“学习检测”的设计要有层次性和可选择性,以便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5、“学习反馈”:一是学习反思,谈学习的收获和感受,自我反思,提出努力方向;二是课外拓展,联系课文内容延伸课外。

小学生课本语文课文《金木水火土》导学案设计

小学生课本语文课文《金木水火土》导学案设计

2 金木水火土导学案设计《金木水火土》教材解析本课是一篇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儿歌,向我们揭示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观念,即以自然界的5种物质--金、木、水、火、土,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

五行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天地日月了。

天在上,覆盖万物;地在下,衍生万物。

太阳、月亮一直贯穿古今。

本课插图与第一课插图合用,“人”立于天地之间,再次让学生感受时空的浩荡,以及人在宇宙万物中的重要性。

《金木水火土》教学建议一、识字写字1. 识字。

本课以朗朗上口的儿歌形式,引导学生学习汉字“一、二、三、四、五”和“上、下”。

要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在听读课文中识字正音。

通过听读儿歌,让学生说说诗中有哪些事物和数字。

7 个生字中,“三、四”的声母是平舌音,“上”的声母是翘舌音。

由于学生还未学习拼音,需要教师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日常用语,在多种语境中正音,激发学生认读的兴趣。

(1)逐句听读。

教师逐行示范读,引导学生逐行倾听并跟读,随机出现四行对韵歌。

在听读中,可以采用全班读、同桌读、个人读等多种形式,教师及时纠正生字读音。

(2)语境诵读。

采用播放录音、师生对读、拍手对读等多种语境诵读方式,如教师读第一行,学生读第二行;教师读第一句,学生读第二句。

在语境中巩固读音,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

教师可以借助图片、做动作等方式,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一、二、三、上、下”这5 个汉字学生熟悉,“四、五”的字形相对复杂。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联系生活识字。

“一、二、三、四、五”是常见字,可联系生活多认读。

有的学生学前已认识这些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些字,还可以让会认的同学带大家认读。

(2)简笔画识字。

学习“上、下”时,可以提供大地、绿树、小鸟和蚯蚓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大地、树干和树根,最后通过找鸟和蚯蚓的位置,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3)语境识字。

可以用熟字组成新词的方法,引导学生巩固生字、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如“天上、地下、上下”等词语。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1.《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导学目标:1、会认“塘”、“脑”、“袋”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两”、“哪”等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够分角色朗读课文。

3、在朗读中了解小蝌蚪的成长历程,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发探究动物奥秘的兴趣和欲望。

4、进行语言训练,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导学重点:1、会认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够分角色朗读课文。

导学难点:在朗读中了解小蝌蚪的成长历程,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发探究动物奥秘的兴趣和欲望。

导学时间:2课时导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大自然中有许多神秘的事物等待着我们去探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一起走进自然,去探索自然的奥秘去了解动物植物,去观察自然现象。

这节课我们先来走进动物的世界,首先我们来才一个谜语。

出示:大脑袋,长尾巴,儿时无腿水中游。

后腿伸,前腿到,跳来跳去找妈妈。

谜底是:蝌蚪。

下面我们来听一首好听的儿歌,看看小蝌蚪是怎样成长的。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出示自读要求。

(1)听范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生字、词语,多读几遍。

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2、小组学习。

(1)组长检查生字读音。

(2)交流识字方法。

重点识记“塘”“鼓”两个汉字。

出谜语:“唐朝土地。

”“支援十粒豆。

”(3)接读课文。

3、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①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

②齐读。

③去掉拼音朗读。

4、小蝌蚪吐泡泡,看看这些词语你都认识了吗?引导学生学习一字多词。

三、自读课文,感知内容1、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看谁填得准。

出示题目:课文共有()个自然段。

写的是()找妈妈的故事,他们分别向()、()打听自己的妈妈,最后,他们发现自己的妈妈是()。

2、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四、情景朗读,把握内容与情感。

1、分段朗读。

(1)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导学案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导学案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导学案一、导学案设计理念小学语文导学案旨在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主动探索、积极思考,提高语文素养。

设计时应遵循以下理念:1. 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2. 紧密结合教材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 强化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4. 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促进师生互动。

二、导学案设计步骤1. 分析教材:深入分析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梳理知识点。

2. 确定导学案结构:根据教材特点,设计导学案的结构,包括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巩固等环节。

3. 编写预习部分: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预习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提前了解课文内容。

4. 设计课堂学习活动:结合教学目标,设计丰富多样的课堂学习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思维导图等。

5. 编写课后作业:针对学生实际,设计具有梯度、拓展性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三、导学案内容要求1. 预习部分: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预习、课文背景了解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 课堂学习部分:(1)课堂导入:设计有趣、富有启发性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新知学习: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

(3)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3. 课后巩固部分:(1)基础作业:针对基础知识,设计具有巩固作用的作业。

(2)拓展作业: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具有挑战性、创新性的作业。

四、导学案评价与反思1. 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反思:教师根据导学案的实施情况,及时进行反思,调整教学策略。

五、注意事项1. 导学案设计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2. 导学案内容要难易适中,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3. 导学案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

4. 定期对导学案进行评价与反思,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六、导学案设计的具体策略1. 预习指导:在预习部分,设计具有引导性的问题,如针对课文内容的思考题,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理解框架。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1《草原》导学案课题草原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毯、陈”等9个字,会写“草原、线条”等22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如诗如画的草原风光,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

3.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4.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背诵第1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如诗如画的草原风光,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

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草原的文字资料与图片,制作课件。

(教师)2.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能说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f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用时:2分钟)1.揭题,板书课题。

2.欣赏草原图片,引导学生谈感受。

3.介绍作者老舍。

1.生齐读课题。

2.欣赏图片后畅谈感受。

3.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老舍及其作品的相关信息。

1.在学生介绍老舍及其作品后,教师相机补充。

2.对课前搜集信息多且能将搜集到的信息变成自己的内容的学生给予表扬。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1.出示初读要求: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检查学生对新字词的掌握情况,重点指导多音字的读音,形近字及难写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对照拼音读对生字,努力将课文读流利。

2.相互提醒该注意的生字词。

1.要提醒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蒙古包”中的“蒙”读"ng:"衣裳"中的“裳”读轻声;“羞涩''的“涩”是平舌音。

2.要提醒学生注意生字时:10分钟)字的字形。

3.分段指名朗读课文。

组织交流: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草原的?3.听同学朗读课文,纠正读错之处。

概括课文从两个方面介绍了草原。

(风光美、人情美)的书写:“陈”右侧是“东"不是"腐"是半包围结构,不要写成上下结构。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花之歌》导学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花之歌》导学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花之歌》导学案【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了解诗歌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2.能够正确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意思。

3.通过阅读诗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4.能够用自己的话将花朵的重要性和美丽表达出来。

5.在写作中运用形容词描述事物的方法。

二、导学过程1.导入新课老师拿一朵鲜花来到讲台前,让学生观察这朵花,感受它的美丽和芳香。

通过观察和感受,引导学生进入“花”的主题。

2.阅读并感受诗歌《花之歌》让学生先自读诗歌,然后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朗读给同桌听,并解释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一段。

3.合作探究诗歌的形式特点和表达方式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总结出诗歌的形式特点和表达方式,并在小组分享并讨论。

然后学生从自己的观察中找出诗歌中的词句,思考为什么选用这些词句,它们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觉。

4.理解《花之歌》的意义学生从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中,谈谈自己认为《花之歌》想要表达的含义是什么。

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把自己的理解写成一个小段落,然后进行展示。

5.小组合作,表演诗歌《花之歌》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每组学生根据自己对《花之歌》的理解和感受,设计一段简短的表演或朗诵,通过表演将自己对《花之歌》的理解和感受传达给全班。

6.写一篇文章,描述自己喜欢的花要求学生撰写一篇文章,描述自己喜欢的一朵花,要求使用丰富的形容词来描绘花的美丽和特点。

在写作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语言的运用和结构的完整性。

可以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提示。

三、导学案设计说明本导学案是针对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花之歌》的学习设计。

通过诗歌的阅读,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美和韵味,进一步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和诗歌所要表达的内容。

通过合作探究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写作中,引导学生使用形容词进行描写,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争取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小学语文导学案

小学语文导学案

《巩乃斯的马》《马背小学》导学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第一单元:马单元课文:《巩乃斯的马》《马背小学》《巩乃斯的马》二. 教材分析:本篇课文将作者对马的描写和自己对生命的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对马的赞美和对自己追求自由的情感从而得到自然的流露,借助于特定的物来表现特定的情感,让读者在对物的感知过程中,自觉地理解文章主题,获得水到渠成的效果。

三. 教学目标:1. 学会写字表的生字,能够读准发音、记住字形,用正确的书写姿势进行规范的书写,把字写美观、工整、大方。

2. 体会比喻句的作用,增强对美的文辞的审美感受力并雕琢文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3. 学习抓住典型场面进行描写以突出主题的写作手法。

4. 简单批注的能力。

5. 学习体会本文表达的勇敢、自由、进取的精神及对不受羁绊的充满活力的生命境界的追求。

四. 教学重点难点:1. 学习对“马”的两个场面描写。

2. 体会“马”的精神和“人”的情感的合拍。

五. 跟老师一起学:1. 读了《巩乃斯的马》,使我想起庄子的一句话: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山川、河流、草地和花朵动物组成景色,几乎把雄浑、秀美、清幽、苍凉的意境占尽,当我们仰望星空,俯视大地,不禁被自然这不肯言说的美丽所震撼。

周涛也同样面对不言的自然,坐在时间的河流上,他与西部草原部落的图腾——马结缘,用美的文辞注解了生活不朽的壮美,宣泄了心中顽强的追求。

现在让我们走进西部草原,走进《巩乃斯的马》,感受天地之大美,文辞之大美。

2. 读音易错字形近字多音字3. 初读课文,争取将字音读准确,语句读通顺,边读边划出不懂的词语,试着联系上下文加以理解。

4. 朗读课文。

围绕巩乃斯的马,作者写了什么?哪些自然段是对马的直接描写?试着在书旁做出批注。

5. 有位学者说:往南走走,碰见余秋雨,向北走走,碰见周涛,真好。

“南余北周”,散文界的这种说法肯定了他们在艺术上的极致创造,一个善于对历史发出深沉的思考,一个以无边无际的西部为背景,都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大散文境界。

小学语文优秀导学案模板

小学语文优秀导学案模板

小学语文优秀导学案模板1500字小学语文优秀导学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点。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一个活动或故事,引发学生兴趣。

2.新课讲解:通过简练的语言,结合具体的例子,讲解本节课的知识点。

3.课堂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检验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4.巩固与拓展:通过课外作业或拓展活动,巩固并拓展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能够真正体验到语言的功能和魅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2.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探究式学习法: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可以通过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小组讨论或书面测试等形式进行。

2.评价应具体、客观、全面,注重学生的发展潜力和全面发展。

六、教学反思
1.教师要及时总结教学过程,查找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2.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确保教学效果。

以上是一个小学语文优秀导学案的模板,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优秀导学案模板

小学语文优秀导学案模板

小学语文优秀导学案模板小学语文优秀导学案模板(一) 教学目的:1.认识7个生字“萨、蔷、薇、啰、滂、沱、纤”。

2.积累描写野蔷薇花和形容大雨的词语,尝试运用。

3.理解课文内容,在老师指导下,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理解主要内容。

4.阅读过程中,感受故事中人们互相关心、互相关爱的真挚感情,体会“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更弱小的人”的思想。

一、指导审题、初步理解人物关系1.今天我们来学一篇课文,名字叫《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

(来,读一下)2.你们读读这个课题,想一想从课题中你可以知道些什么?A这是人物所说的一句话(人物的语言)B“不是最.弱小”=还有比她更弱小的C○ 1这个符号,课后有对它的注释。

把书翻开,自己读一读。

3.还没有看课文内容,就能从一个课题中获得了这么多的信息,收获可这不小。

4.预习过课文的同学一定知道,课题中的这个“我”,指的就是——“萨沙”,对呀,她只有——四岁(板书:萨沙)(四岁)5.除了萨沙,这一家人还有谁?读读课文的第一小节,说说 (根据学生答复板书:父亲母亲托利亚 )( 小学生)6.我们一看就知道,萨沙是这一家人中最——(小),明明最小,为什么会说“我不是最弱小的”?萨沙认为比她更弱小的是谁?——学生答“蔷薇”(板书:蔷薇)(指导书写)二、学习二、三节1. 本文的作者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非常的教育家,他写的许多小故事都会向我们说明一个道理。

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2.我们先看看这件事发生的原因,也叫作“起因”。

(板书:起因)3.我们来读读课文的1、2、3小节,想一想,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预设:假日。

假日,这个时间太笼统,而且许多国家的放假的时间都不一样的。

点拨:雷声大作——“夏日里”会有雷阵雨第一朵野蔷薇开放——开放的时间约在初夏 (从这一点上看,事情发生在初夏。

)——从这些语句中,我们可以知道故事发生的更确切的时间。

4.这时,蔷薇花开放了(出示图片),说一说你所看到的蔷薇花? 野蔷薇开放了,——看看课文第9小节,也有两个描写描写蔷薇花的词语(娇嫩、纤弱)5.纤弱什么意思啊?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这个词语的?就是纤细而柔弱。

(完整版)小学语文导学案

(完整版)小学语文导学案

小学语文导学案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指出,未来的文盲就是那些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1、什么是学案?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

它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

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

它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

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达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学案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按照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设计,将学习的重心前移,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主要依据五大环节: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当堂检测评估—课后拓展延伸。

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2、学案与教案有什么区别?学案:是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主要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学习实际考虑,帮助并促进他们自学。

所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力求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主人地位上来。

学案是师生共用、共同参与、良好互动的载体。

教案:主要从教师自身如何完成教学任务以及怎样传授的角度来考虑,重在解决“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

教案是教师独有,不给学生使用的。

3、学生提前了解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有什么意义?明确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能做到课内明确任务,课后复习有方向,提高自主学习效率。

教学的重点、难点又是启发学生思维探究的最佳切入点。

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能给学生一定的思维启示(如观察、对比、推理、归纳、讨论等)。

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培养学习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懂得体贴。“一次,一个新战士从单杠上摔下来,首先奔上去的竟是猴儿。它们把那个战士围得严严实实,又蹦又跳,用它们特有的方式表示关切和同情。”
(4)有灵性,能预报天气。一次,我们采访归来在途中休息,“猴王带领它的部下把我们团团围住”,用它们特有的方式“催我们快走”。
(从中体会边防战士与雪猴之间的友好感情。)
设问:
1.雪猴有哪些特点?
2.雪猴和边防战士是如何相处的?
3、边防战士服役期满后,为什么还舍不得那些雪猴?
合作研讨:
1.从文中二、三自然段了解雪猴外形特点:
2、阅读四至六自然段,填写下表,了解雪猴对边防军的友好。
3.为什么边防战士服役期满,还舍不得那些雪猴呢?
(重点引导认真阅读课文,填写表格后,进行归纳:
小学语文导学案设计
课题
4、雪猴
课型
新授课
年级三年教者李新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4个生字。
2.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边防战士服役期满后“还舍不得那些雪猴”的原因。
4、培养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学习
重点
根据课文特点,从对聪明、可爱的雪猴以及它与边防军人友好相处的具体描述中,体会边防军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怀。
学习
难点
理解边防军与雪猴的密切关系,体会边防军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怀。
预习
准备
读通课文,认记生字,针对课文质疑。
学习过程
环节
学案
导案
预习检测
1、我会读
曚昽高傲嘹亮瓷牙咧嘴摹仿
2、我会写
兴致采访敏感凝神
3、我能理解
大惑不解席地而坐变化莫测
教师指导,小组组长组织完成后,引导展示。
导入
感知
总结
巩固
一、总结归纳
我们在学习本文的方法是什么?
二、巩固练习
、想想、议议边防战士对雪猴的态度:假如边防战士厌烦它们,驱赶它们,甚至捕杀它们,雪猴仍然会那么友好吗?引导学生想象边防战士爱护雪猴的情景,让同学们认识到,雪猴的友好,源于边防战士对它们友好,从而认识到要热爱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一、导入
讲一段人与动物友好相处的故事,引入课文内容:在我国云南边境,生活着一种有趣的动物——雪猴,它是边防战士的好朋友。
二、整体感知
1、我能读通课文,做好重点字词、重点语句的批注、质疑。
2、我能与小组合作交流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板书课题,激发学生兴趣。
2、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自主
探究
读前引导看阅读提示,了解阅读要求。
4、默读课文,划出文中描写雪猴动作神态的词语,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在相关语段批注;小组交流,形成共识;小组长总结归纳。
2、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自学状态及参与度。
展示
交流
我愿意探究交流。在展示时,我会把内容说清楚;在别人展示时,我会认真倾听,并做补充或质疑。
指导交流,适当纠正、点拨。
学习收获
(1)热情、好客、有礼貌。每当边防哨所来了客人,雪猴当天就送来了小礼物。
(2)模仿性强。模仿边防战士出操、洗脸刷牙、上课。“雪猴也按号音起身,攀枝欢跳,飞身跃林,开始做‘早操’”。“猴儿也一齐拥到水边,用爪捧水抹抹脸,把脚趾伸到嘴里掏掏”。“战士们上课,它们也会不远不近地学着战士们席地而坐,凝神听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