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汇总(最全)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汇总(最全)

1、只要是平均分▲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1)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

(如:30÷5 = 6)4、笔算除法:(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数是1;最大的余数是除数减去1;最小的除数是余数加1;最大的被除数=商×除数+最大的余数;最小的被除数=商×除数+1;(2)除法验算:→用乘法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0不能为除数)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6、笔算除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

(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再商。

)7、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判断商是几位数):用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跟除数进行比较,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被除数是几位数商就是几位数;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就是被除数的位数减去1。

(1.轴对称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折痕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常见的轴对称图形有:正方形、长方形、等腰梯形、菱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圆形。

字母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B、C、D、E、H、I、K、M、O、T、V、U、W、X、Y。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数的认识(一)数的读、写1. 0—9的数字认识及书写2. 数的顺序3. 数位及计数单位(二)数的组成1. 十进制计数法2. 最大的一位数3. 最小的两位数(三)分数和小数的认识1. 小数意义:有限小数、无限小数2. 小数部分的末尾是0的,整数部分是0,小数部分仍按有效数字计(四)实际应用:一般数量关系式、钟表知识、位置与方向、乘法口诀等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以及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等简便计算方法,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三、小数的性质和意义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任意一个0,小数的大小不变。

四、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认识图形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们都是由基本图形组合而成的。

三年级下册学习的四边形主要是平行四边形。

掌握它们的特征及区别对学生以后的空间与图形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

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具有稳定性。

五、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本单元是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商的变化规律及除数是一位整百的除法的估算,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能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除法题。

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能运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并能进行估算。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并掌握计算方法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计算习惯。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同时使学生体验到成功感,增强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并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懂得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一、除法。

1. 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 例如:60÷3,可以把60看成6个十,6个十除以3等于2个十,也就是20。

- 同理,400÷2,把400看成4个百,4个百除以2等于2个百,即200。

2.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 例如:66÷3,可以先算60÷3 = 20,再算6÷3 = 2,最后20+2 = 22。

3.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

- 先从被除数的十位除起,如果十位有余数,要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

- 例如:48÷2,先算40÷2 = 20,再算8÷2 = 4,结果是24。

- 当被除数的十位小于除数时,商是一位数,要写在个位上。

比如36÷9 = 4。

4.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 商中间有0:当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除时,就在那一位上商0占位。

例如:609÷3,先算6÷3 = 2,再算0÷3 = 0,最后算9÷3 = 3,结果是203。

- 商末尾有0:当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尽,个位是0时,就在商的个位写0。

如840÷4,先算84÷4 = 21,再在商的末尾添上0,结果是210。

二、图形的运动。

1. 轴对称图形。

- 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 常见的轴对称图形有: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圆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2. 平移和旋转。

- 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做平移。

平移时物体的形状、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 例如:推拉窗户是平移现象。

- 旋转:物体绕着一个点或轴做圆周运动的现象叫做旋转。

- 例如:风扇的叶片转动是旋转现象。

三、乘法。

1.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 例如:20×30,可以先算2×3 = 6,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2个0,结果是600。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第1单元归纳总结重要考点考点解析典型例题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竖式计算,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被除数的那一位上面,每求出一位商,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用竖式计算。

(1)48÷4=(2)76÷5=【解答】(1)48÷4=12(2)76÷5=15 (1)与0有关的除法1.0除以任何不等于0的数都等于0。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当被除数百位正好除尽,被除数十位上的数比除数小时,就在商的十位上写0,然后把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

3.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如果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尽,同时被除数个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可以不必再除,只要把个位上的数落下来,直接在商的个位上写0就可以了。

用竖式计算。

(1)804÷4=(2)243÷6=【解答】(1)804÷4=201(2)243÷6=40 (3)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和除法的验算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比除数小,就用前两位除以除数,商是两位数。

2.无余数除法的验算:商×除数=被除数;有余数除法的验算: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易错题)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477÷5=【解答】477÷5=95 (2)验算:9 5 × 54 75 + 24 7 7连除、乘除混合运算计算连除、乘除混合运算时,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没有括号的,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易错题)计算。

(1)296÷2÷2(2)560÷(2×4)【解答】(1) 296÷2÷2=148÷2=74(2) 560÷(2×4)=560÷8=70重要考点考点解析典型例题轴对称图形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班:姓名:第一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只假如均匀分就用 ( 除法) 算。

2.除数是一位数的式除法法:①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假如它比除数小,再除前两位数。

②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

哪一位上不商1,就添 0 占位。

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比除数小。

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余数要比除数小。

3.笔算除法序:判断确立商的位数,商,,算。

4.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判断商是几位数〕:用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跟除数行比,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被除数是几位数商就是几位数;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商的位数就是被除数的位数减去 1。

5.除法算:用“逆运算〞算①没有余数的除法②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6.被除数末端有几个 0,商的末端不必定就有几个 0。

〔如: 30÷5 = 6〕7.①0 乘以任何数都得 0;②0 除以任何不是 0 的数〔 0 不可以除数〕都等于 0;③0 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自己,④任何数减 0 都得任何数自己。

8.笔算除法:〔 1〕余数必定要比除数小。

〔 2〕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数是1;①最大的余数是“除数-1〞, 如:被除数÷3=商⋯⋯余数,最大的余数是2;②最小的除数是“余数+1〞,如:被除数÷除数 =商⋯⋯ 8,最小的除数是 9;4,最大的被除③最大的被除数 =商×除数 +最大的余数,如:被除数÷5=6⋯⋯余数,最大的余数是数是 5×6+4=34;④最小的被除数=商×除数+1,如:被除数÷5=6⋯⋯余数,最小的余数是1,最小的被除数是5×6+1=31;第二元形的运1.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完整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一、本册的具体目标l、数与代数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小数和简单分数。

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会计算同分母(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以及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2、空间与图形–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统计与概率–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4、实践活动–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本册的内容结构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第二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第三单元乘法第四单元面积第五单元认识分数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单元知识点1.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会认、读、写简单小数。

2.经历探索如何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能结合购物情境比较小数的大小。

3.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

(与元、角、分密切联系)4.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买文具1.初步理解小数的具体意义,体会小数与它所表示的实际的量的单位之间的联系,会认、读、写简单的小数2.将这些小数与以前学过的数比较,使他们发现小数都有小数点。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以下是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
1. 加法和减法:
- 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 多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 进位和退位的概念
- 加法和减法运算的应用
2. 乘法和除法:
- 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
- 乘法口诀表的掌握与运用
- 乘法和除法的应用问题
3. 数量与数值之间的关系:
- 数量和数值的认知
- 数量的加减变化
- 数值的读法和写法
4. 量与单位:
- 量的认知和概念
- 常用的长度、重量和容量单位
- 换算不同单位之间的关系
5. 分数:
- 分数的认知和概念
- 分子和分母的含义
- 分数的比较和排序
6. 图形与图形的性质:
- 常见的平面图形的认知和概念
- 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 图形的旋转、翻转和对称性的认知
7. 数据统计:
-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 数据图表的绘制和解读
- 数据的比较和分析
以上是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会有一些延伸和应用,老师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一、数的认识1.数的读法与写法2.数的比较大小3.数的顺序与逆序4.数的前驱与后继5.数的相等与相差6.数的加法与减法二、整数的认识1.整数的概念2.正整数与负整数3.零的特性4.整数的加法与减法三、数的分解与合成1.相等分解与合成2.十位与个位的组合3.把数拆零与拆一4.把数拆十与拆百5.凑整与进位的关系四、乘法与除法1.乘法的意义与性质2.乘法表的规律3.数的倍数与约数4.除法的意义与性质5.商与余数的关系6.带余除法五、计量与度量1.长度的测量2.质量的测量3.时间的测量4.容积的测量六、图形的认知与应用1.按规定的单元拼图2.几何图形的认识3.命名与分类几何图形4.图形的相似与变换5.图形的位置关系七、二维几何图形1.线段、射线和直线2.平行线与相交线3.平面与立体图形4.正方形与长方形5.圆的认识与性质6.正多边形的认识与性质八、数据的收集与分类1.观察数据的收集2.整理数据的方式3.数据的分类与统计4.统计数据的分析以上是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掌握数的认识和大小比较,了解整数的概念与运算,学会分解与合成数,掌握乘法与除法的运算方法,认识不同单位的计量与度量,熟悉各种几何图形的名称、性质与分类,以及数据的收集与分类等内容。

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都非常重要,希望学生能够通过系统的学习和练习,掌握这些知识点,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北师大版在三年级下册学习数学课程时,我们掌握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回顾。

一、整数1. 整数的概念:整数由正整数、0和负整数组成,可以用于表示增加和减少的数值。

2. 整数的比较:通过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我们可以使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的符号来表示其关系。

3. 整数的运算:整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都遵循相应的规则,同学们需要熟练掌握整数的四则运算。

4. 整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整数可以用来表示温度、海拔高度、负债等实际问题中的数值。

二、小数1. 小数的概念: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构成,小数可以表示介于两个整数之间的数值。

2.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我们需要熟悉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包括百分数表示法和十进制表示法。

3. 小数的运算:小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需要掌握对齐小数点和转化为分数进行运算的方法。

4. 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小数可以用来表示货币、测量长度和重量等实际问题中的数值。

三、面积和周长1. 面积的概念:面积是一个平面图形所占的单位面积的个数,可以用于计算平面图形的大小。

2. 周长的概念:周长是一个封闭曲线的长度,可以用于计算封闭图形的边界线的长度。

3. 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对于不规则图形,我们可以通过将其拆分为多个熟悉的几何形状来计算其面积和周长。

四、时间1. 时间的单位:我们需要熟悉秒、分、时、日、周、月和年这些常用的时间单位。

2. 时间的读法和表示:我们需要学会读写时间,包括数字时间和24小时制。

3. 时间的加减: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时间差来求解时间的加减问题,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进位和借位运算。

五、数据统计1. 数据的收集:数据统计需要先进行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观察、实验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数据。

2. 数据的整理和展示:我们可以使用表格、折线图、柱状图等形式来整理和展示数据,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的规律。

北师大三年级下数学公式

北师大三年级下数学公式

一、初等函数:1. 二次函数:y = ax2 + bx + c,其中a ≠ 0。

2. 三次函数:y = ax3 + bx2 + cx + d,其中a ≠ 0。

3. 四次函数:y = ax4 + bx3 + cx2 + dx + e,其中a ≠ 0。

4. 五次函数:y = ax5 + bx4 + cx3 + dx2 + ex +f,其中 a ≠ 0。

5. 指数函数:y = a·xb,其中a ≠ 0,b为实数。

6. 对数函数:y=ax+b,其中a ≠ 0,b为实数。

7. 幂函数:y=axb,其中a ≠ 0,b为实数。

8.反比例函数:y=a/x,其中a≠0。

9. 延拓函数:y=ax+b/x,其中a ≠ 0,b为实数。

二、集合论:1.集合的定义:集合是由一组确定的、互不相同的元素组成的数学对象。

用大括号{}来表示集合,集合中元素用逗号隔开,如:A={1,2,3,4}。

2.并集:并集是指两个集合中同时存在的元素的集合,用符号“∪”表示,如:A∪B={1,2,3,4,5,6}。

3.交集:交集是指两个集合中都存在的元素的集合,用符号“∩”表示,如:A∩B={1,2}。

4.补集:补集是指在一个集合中不存在的元素的集合,用符号“’”表示,如:A’={3,4,5,6}。

三、三角函数:1. 余弦定理:a2 = b2 + c2 - 2bc·cosA,其中A为b与c之间的夹角。

2. 正弦定理:a/sinA = b/sinB = c/sinC,其中A,B,C为三角形三个角的大小。

3. 格林公式:cosA = cosB·cosC + sinB·sinC,sinA = sinB·cosC - cosB·sinC,其中A,B,C为三角形三个角的大小。

四、立体几何:。

北师大般三年级数学下册重点知识归纳

北师大般三年级数学下册重点知识归纳

三年级数学下册重点知识归纳一、 数与代数(一) 元、角、分与小数1、小数的意义。

(1)像3.50, 1.15, 1.06 ……这样的数是小数。

“.”读做小数点。

(2)小数点把小数分为三部分,小数点前面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后面是小数部分,因此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组成。

(3)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有几位,它就是几位小数,与这个小数的整数部分无关。

2、元、角、分与小数之间的改写。

元对应小数的整数部分,角对应小数部分第一位,分对应小数部分的第二位。

7元2角8分=7.28元 3角2分=0.32元3、小数的读法。

先读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 ),小数点读作“点”,最后读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即使是连续的0,也要一一读出来。

4、小数的写法。

先写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 ),小数点点在个位的右下角,最后依次写出小数部分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5、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的第一位,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小数部分的第一位也相同就比较第二位,第二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6、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2、从末尾位算起,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3、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使它与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二) 乘法1、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先把乘数中末尾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数的末尾添些几个0,便求出乘积。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1)可以把其中一个两位数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并用它们分别与另一个两位数相乘,在把乘得的两个积相加。

(2)也可以用列竖式计算,即先用第二个乘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依次去乘第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完整版)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要点归纳

(完整版)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要点归纳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要点归纳第一单元除法1、除法计算法则2、判断商的位数:①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字》除数,商的位数跟被除数相同;如864十4 =(商是3位数),312十3 =(商是3位数)②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字V除数时,商的位数比被除数少一位如246 -H6 =(商是2位数)。

3、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到哪一位不够商1时,则添0,分为两种情况:①十位不够商1时〈举例如下》②个位平够商L时〈举例如下》104 3/312430 2J861隹126126_ 01注意:商中间、末尾的0 起着占位的作用,不能随便少去!4、计算时我们要养成先估算,再计算,最后再验算的好习惯。

除法的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候不必算出准确的结果,而是把一些数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然后进行计算,这样的计算就叫做估算。

除法估算举例:312十3 ~300十3=100除法的验算:能除尽:被除数二商X除数有余数:被除数二商X除数+余数5、辨析容易混淆的文字题:例:①甲是176,乙是甲的6倍,乙是多少?(“的”字左边的“甲”已知时,用“乘法”)乙:176 X6②甲是1584 ,是乙的6 倍,乙是多少?(“的”字左边的“乙”未知时,用“除法”)乙:1584北6、乘除法混合运算法则:①算式里只有乘除法,要依次计算。

②一个数连续除以另外两个数,相当于除以那两个数的乘积。

例如:200 十2 十4=200 十(2 X4 )。

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1、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对称轴:对折后能使两边重合的线叫做对称轴。

3、轴对称图形特点:对称轴是一条直线,对称轴两侧的对应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沿对称轴将它对折,左右两边完全重合。

4、轴对称图形的有:角、五角星、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和正多边形等都是轴对称图形等.5、有的轴对称图形有不止一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每条圆的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6、既不是轴对称图形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有:不等边三角形,非等腰梯形等.7、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一、三角形:1. 三角形的特征:三角形是有三条直角线组成的多边形,它一定有三个内角,一定有三条边,每个内角度数之和等于180度。

2. 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指有一个内角为直角(90度)的三角形,它可分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边直角三角形两种。

3. 锐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指有三个内角均小于90度的三角形,它可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腰三角形、等腰梯形、钝角三角形等。

4. 钝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指有三个内角均大于90度的三角形,它可分为锐钝角三角形、等边钝角三角形等。

5. 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指有三条边长都相等的三角形,它可分为等边直角三角形、等边锐角三角形和等边钝角三角形三种。

6. 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指有两条边长相等的三角形,它可分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腰梯形、等腰锐角三角形等。

二、条件判断:1. 条件判断的定义:条件判断是指根据某些规定或情况,来判断出符合条件的结果。

2. 条件判断表格法:条件判断表格法是指通过建立条件判断表格,把问题细分出一系列的判断标准,可以很清楚地了解问题的每种可能状态,从而求解问题。

3. 条件判断的应用:条件判断在实际的数学应用中十分常见,比如面积、体积、周长等等,只要有条件就可以进行条件判断,比如当你求出一个物体的特性时,就可以判断出它符不符合条件。

三、等比数列:1. 等比数列的定义:等比数列是指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之比(或叫公比)相等的数列,它一般有形如an=ar×bn(a≠0, b≠0) 的通项公式。

2. 等比数列的特性: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n=a1(1-bn)/(1-b);等比数列的第n项为an=a1bn;其中a1为等比数列的第一项,b为公比,n为项数。

3. 等比数列的应用:等比数列在实际应用中非常重要,我们可以使用它来解决许多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比如在投资金融、科学研究及工业生产等场合,等比数列经常用来计算所需的金额或参数,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知识点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知识点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知识点《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知识点》嘿,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唠唠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那些知识点。

这一单元呀,有不少好玩的数学知识呢。

比如说数据的整理和表示。

咱们生活里到处都是数据,就像咱们班同学的身高呀,那可都是数据。

要把这些数据整理好,可不能乱成一团麻。

我们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数据。

这“正”字可神奇了,每一笔代表一个数据,一个“正”字刚好就是5个。

这就像咱们数小棒一样,5个一捆,方便得很。

还有那个统计表和统计图呢。

统计表就像一个规规矩矩的小表格,把数据整整齐齐地放进去。

咱们一看,就能清楚地知道每个数据是多少。

统计图就更有趣啦,像那个条形统计图,就像一个个小柱子站在那里。

哪个柱子高,就代表那个数据大;哪个柱子矮,数据就小。

通过这个条形统计图,咱们能很直观地比较出不同数据之间的大小关系。

比如说,比较不同小组的考试成绩,用条形统计图一下子就能看出来哪个小组成绩好,哪个小组成绩差啦。

这一单元还涉及到了平均数呢。

平均数是个很有意思的概念。

就好像是一群小伙伴分糖果,要让每个小伙伴都觉得比较公平的那个数量。

计算平均数也不难,把所有的数据加起来,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就好啦。

比如说,3个小朋友有12颗糖,那平均每个小朋友就有12÷3 = 4颗糖。

这个平均数在生活里用处可大了,像算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啥的,都离不开它。

在这单元学习的时候呀,咱们可不能死记硬背这些知识。

要多找生活中的例子,就像数家里一周吃了多少个苹果,然后用咱们学的知识来整理这些数据。

这样学起来又轻松又好玩。

我觉得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知识点特别实用。

这些知识就像小工具一样,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各种数据关系。

无论是整理自己的小收藏,还是了解班级同学的情况,都能用到。

而且呀,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我们看世界都变得更有条理了呢。

就像戴上了一副能看清数据的眼镜,啥都变得清晰起来啦。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的学习:
1. 算术运算
- 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 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 三位数的乘法和除法
2. 位置与方向
- 矩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 对称
- 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
3. 初步认识几何
- 点、线、线段和射线
- 角、直角、钝角和锐角
- 识别直线、曲线、折线、封闭曲线
- 线对称图形
4. 量的认识和测量
- 千克、克和斤的换算
- 长度的测量与换算
- 容量的测量与换算
5. 分数初步认识
- 认识分数的概念
- 分数的相等与大小关系
- 半数、四分之一、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的认识
6. 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
- 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周长
7. 数据图表分析
- 柱状图的读取和分析
- 表格的读取和填写
8. 时钟和日历的运用
- 认识小时和分钟
- 分钟数与约简分数的关系
- 24小时制的时间表示
- 日期的读写和计算
以上是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的主要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相对的方向:南←→北,西←→东;西北←→东南,东北←→西南。

按顺时针方向转:东→南→西→北。

二、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三、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四、指南针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指南针的一端永远指向南,另一端永远指向北。

五、在描述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的时候,一定要清楚正方向在哪里,还有以谁为主。

六、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七、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

八、绘制简单示意图:先确定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

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用箭头“↑”标出北方。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一、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用乘法验算)。

二、关于0的一些规定:(1)0不能作除数。

(2)相同的两个数相除商是1(既然能相除这个数就不是0);(3)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4)0乘任何数都得0;(5)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6)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三、基本规律:(1)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百位上够除,商就是三位数;百位上不够除,商就是两位数;(最高位不够除,就看两位上商。

)(3)哪一位有余数,就和后面一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4)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四、除法用乘法来验算①没有余数的除法:②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五、乘法的估算:如乘法估算:81×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得5600。

六、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注意:①71÷8,把71看成72,用口诀估算。

②385÷5,把385看成400更接近准确数。

③应用题问题中如果有大约等字,一般是要求估算的但是如果题目的已知条件里面有大约等字,很有可能是不要估算的,一定注意审题。

(2)回忆口诀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七、特殊数2,3,5倍数的特点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

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如:462,4+6+2=12,12是3的倍数,所以462是3的倍数。

8、锯木头问题。

王叔叔把一根木条锯成4段用12分钟,锯成5段需要多长时间?如图,锯成4段只用锯3次,也就是锯3次要12分钟,那么可以知道锯一次要:12÷3=4(分钟)。

而锯成5段要锯4次,所需时间为:4×4=16(分钟)。

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一、求平均数公式:总数÷总份数=平均数;总数÷平均数=总份数;平均数×总分数=总数;二、看统计表,横栏和竖栏一起看;三、复式统计表能把两个(或多个)统计内容的数据合并在一张表上,可以更加清晰、明了地反映数据的情况及两个(或多个)数据变化的差异。

四、复式统计表由标题、制表日期、线条和表格等内容组成。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一、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0前面的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例:30×500=15000可以这样想,3×5=15,两个因数一共有3个0,在所得结果15后面添上3个0就得到30×500=15000二、笔算乘法: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积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个积加起来。

(不进位)(进位)三、几个特殊数:25×4=100,125×8=1000四、相关公式:因数×因数=积;积÷因数=另一个因数;五、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六、验算方法: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

七、凡是问“够不够,能不能”的题,都要三大步:①计算、②比较、③答题。

第五单元面积一、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二、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一定要先把它们化成统一的面积单位再来比较。

三、面积单位定义:(1)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2)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3)边长(1米)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4)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也就是(10000平方米)。

(5)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四、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周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五、(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测量土地时常常用到较大的面积单位有:(公顷)、(平方千米)。

注:A、比较小的土地面积(如:公园、体育场馆、超市、果园、广场)等一般情况下填公顷;B、(城市的占地、国家的面积、江河湖海的面积)等一般情况下填平方千米;C、(教室、足球场、篮球场、操场)用平方米作单位;(3)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4)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六、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米=10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分米=10厘米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1米=100厘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千米=1000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七、注意:(1)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2)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单位不同,无法比较。

第六单元年、月、日一、年、月、日部分1、重要日子: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月1日元旦节;3月12日植树节;5月1日劳动节;6月1日儿童节;7月1日建党节;8月1日建军节;9月10日教师节;10月1日国庆节。

2、一年有十二个月,1.3.5.7.8.10.12这七个月是31天(大月),4.6.9.11这四个月是30天(小月),平年的2月是28天,闰年2月是29天,平年全年有365天,闰年全年有366天。

3、一年分为四个季度,每3个月为一季度:1月、2月、3月是第一季度,4月、5月、6月是第二季度,7月、8月、9月是第三季度,10月、11月、12月是第四季度。

4、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如1900、2100等不是闰年,而1600、2000、2400等是闰年。

5、24时表示法:超过下午1时的时刻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是把原来的时刻加上12。

反过来要把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表示成普通计时法的时刻,超过13时的时刻就减12,并加上下午、晚上等字在时刻前面。

比如下午3时→3+12=15时;16时:16-12=下午4时。

6、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时、分、秒。

7、时间单位进率: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1日=24小时,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钟8、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有两种情况:7月和8月;12月和第二年的1月。

9、一个人今年20岁,但只过了5个生日,那么他是2月29日出生的。

二、24时计时法部分1、在一日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

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1日=24时→24时也叫0时。

2、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时间是一段,时刻是一个点。

例如:火车11:00出发,21:30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0小时30分,注意不要写成10:30。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一、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用米作单位是101米,也就是0.1米。

3份就是3分米、103米、0.3米。

二、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用米作单位是1001米,也就是0.01米。

7份就是7厘米、1007米、0.07米。

三、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的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从小数点后从左到右一位一位的去比。

四、小数不一定比整数小。

(如:5.1>5;1.3>1等)五、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一定要先对齐小数点再相加、减,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六、比大小的两种情况:如跑步是时间数越少越好,跳远、跳高是数越大越好。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一、搭配分为:按顺序排列和不按顺序组合;二、最常用的搭配方法是定位法(按顺序排列和不按顺序组合都可以用定位法)三、按顺序排列用定位法(就是先固定一位或两位,再变换其它位):例题:一个密码箱的密码由1、2、3三个数字组成,密码有几种搭配方法?解答:123 132 213 231 312 321(还可以用其他方法做出此题)四、不按顺序排组合用定位法:例题:兔、狗、马、猴四只动物,他们每两只动物之间要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赛几场?解答:兔狗兔马兔猴狗马狗猴马猴(还可以用其他方法做出此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