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第三章健康相关行为理论
健康相关行为与行为改变理论
不良疾病行为。疾病行为指个体从感知到自身有病到疾病康复全过程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行为。不良疾病行为可能发生在上述过程的任何阶段,常见的行为表现形式有:疑病、恐惧、讳疾忌医、不及时就诊、不遵从医嘱、迷信、乃至自暴自弃等。
违反社会法律、道德的危害健康行为。吸毒、性乱等危害健康的行为属于此类行为,这些行为即直接危害行为者个人健康,又严重影响社会健康与正常的社会秩序。如吸毒可直接产生成瘾的行为,导致吸毒者身体的极度衰竭,静脉注射毒品,还可能感染乙型肝炎和艾滋病;而混乱的性行为可能导致意外怀孕,感染性病和艾滋病。
知-信-行模式(KAB或HAP)
行为转变五阶段
01
犹豫不决阶段
02
没有准备阶段
03
准备阶段
04
行动阶段
05
维持阶段
06
该模式认为:健康信念是人们接受劝导、改变不良行为,采纳健康促进行为的基础和关键 特点: 应用心理学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遵照认知理论、强调人体主观心理过程对行为的主导作用
健康信念模式 (HBM模式)
2.对采取某种行为或放弃某种行为的后果的预期
(3)对行为效益的认识
尽管对易感性和环境严重性(意识到的威胁)的认识会推动个人采取行动,但行动的独特过程却有赖于对多种能降低疾病威胁的行动的信心。我们将其称为要采取健康行动需认识到的益处。这样,那些表现出关于易感性和严重性的最佳信仰水平的个人,他们在意识到任何健康行动的潜在有效性之前,是不会接受任何推荐的行动的。
促进健康行为指个体或群体表现出的、客观上有益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一组行为。这些行为是朝向健康的或被健康结果所强化了的。促进健康行为具有有利性、规律性、和谐性、一致性、适宜性等特征,体现了促进健康行为强调对自身与他人健康的益处以及行为内在与外在表现和谐。 基本健康行为。指日常生活中一系列有益于健康的基本行为,如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积极锻炼、积极的休息与适量睡眠等。 戒除不良嗜好。在这里不良嗜好指的是对健康有危害的个人偏好,如吸烟、酗酒与滥用药品等。戒烟、戒毒、不酗酒与不滥用药品等属于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预警行为。指对可能发生的危害健康的事件预先给予警示,从而预防事故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正确处置的行为,如驾车使用安全带,溺水、车祸、火灾等意外事故发生后的自救和他救行为。
健康教育学 第三章 理性行动与计划行为理论)
是指他人的期望使行为主体作出特定行为的倾向程度,它 反映的是重要的他人或团体对个体行为决策的影响。简单 地说,主观规范是指一个人在所处的社会中,对于能不能从 事某项行为,感受到社会对其的约束和规范。
第三章 理性行动与计划行为理论
(三)感知行为控制
控制信念
是指对行为主体对控制行为可能性的感知,即个 体感知到可能促进和阻码实施行为的因素。
感知力
又称知觉力或自觉能力,是指行为主体对行为控 制难易程度的感知,即每个促进或阻碍行为发生 因素的影响程度。是一个人针对前面可能遇到的 各种情况,自觉可以顺势或克服困难而顺利执行 行为的能力。
感知行为控制
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执行某种特定行为或应付某 种困难情境的能力的判断和评价。它反映的是个 体对促进或阻碍执行行为因素的感知,包括控制 信念和感知力。与行为意向一起共同影响行为, 也可以调整行为意向对行为的效果。
第三章 理性行动与计划行为理论
第三章 理性行动与计划行为理论
第三章 理性行动与计划行为理论
理性行动理论是针对自愿性行为所提出的理论框架,该理论解释行为的实际发生取决 于行为受意志控制的程度。当个人能完全用意志控制自己的行为时,可用理性行动理论框 架分析行为改变的影响因素和预测某项行为的发生。而当某项行为改变与个人的“价值期望”需要考虑身体、情感、精神和社会交往等方面,涉及近期和远期结果时,则需要考虑 用下面介绍的计划行为理论来分析和预测。
(一)行为态度
行为信念
是指行为主体对行为的结果或特性所持的 信念,即个体在主观上,认为采取某项行为 可能造成某种结果的可能性。
行为结果评价
是指行为主体对行为所产生结果或特性的评 价;是个体赋予行为结果一个主观上的价值 判断。
第三章 健康相关行为概述.ppt
最新.课件
13
促进健康行为
特征
有利性 规律性 和谐性 一致性 适宜性
最新.课件
14
分类
1.基本健康行为 日常生活中一系列有益于健康的 基本行为
平衡膳食
积极锻炼
最新.课件
适量睡眠
15
分类
2.戒除不良嗜好
不良嗜好指对健康不利的个人偏好, 如吸烟、酗酒、吸毒等
最新.课件
16
分类
3.预警行为 指对可能发生的危害健康的事件预先给 予警示,从而预防事故发生并能在事故 发生后正确处置的行为。
最新.课件
28
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影响健康的特点
1、潜伏期长 2、特异性差 3、协同作用强 4、变异性大 5、广泛存在
最新.课件
29
第三节 行为模式与行为改变理论
最新.课件
30
“知信行”模式(KABP )
knowledge, attitude, belief, practice
知识
信念
行为
行:产生促进健康行为、消除危害健康行为等 行为改变的过程,是目标
最新.课件
32
例如:吸烟作为个体的一种危害健康的行为已存在 多年,并形成了一定的行为定式。要改变吸烟行为, 使吸烟者戒烟,首先需要使吸烟者了解吸烟对健康 的危害、戒烟的益处,以及如何戒烟的知识,这是 使吸烟者戒烟的基础。
具备了知识,吸烟者才会进一步形成吸烟有害 健康的信念,对戒烟持积极态度,并相信自己有能 力戒烟,这标志着吸烟者已有动力去采取行动。
这一理论认为:卫生保健知识和信息是建立积极、 正确的信念与态度,进而改变健康相关行为的基 础,而信念和态度则是行为改变的动力。
最新.课件
31
第三章 健康行为、健康促进、健康管理
第三章健康行为、健康促进、健康管理(一)行为与健康综合运用:根据特定健康行为理论设计健康干预的方案。
P67领会:1.健康行为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意义。
1)可降低生活方式相关疾病的死亡率2)能起到延缓死亡时间的作用,因此可以提高个人寿命和人口的平均寿命。
3)可以推迟慢性疾病所致的并发症的出现。
4)成功的行为矫正可以提高健康水平,预防疾病发生,从而缩减大量用于健康和行为方面的费用。
2.健康呼吁理论、健康信念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原型/意愿理论、社会整合理论、行为改变的阶段理论、预防采纳的过程模型等健康行为相关理论的各自视角和观点。
5)健康呼吁理论,认为如果人们获得了正确的信息,他们将会改变他们的健康习惯。
因此,健康教育是让人们从事健康行为的有效途径。
6)健康信念理论,人们是否进行预防疾病的行为,直接取决于他们听作的两个判断:一个是评估自己对特定健康问题所感受到的威胁;另一个则是对采取预防行动的好处和障碍进行衡量。
7)计划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试图把态度和行为联系起来,认为关于某种特定行为的态度、关于行为的主观标准以及行为控制感三种因素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行为意图,并且促成了行为改变。
(P67)8)原型/意愿理论,原型/意愿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对许多人——特别是青少年——来说,健康行为往往是对社会情境所作的反应。
该理论引入了两个新的结构来解释个体的健康行为:行为意图和社会原型。
9)社会整合理论,突出了家庭在鼓励健康行为和反对高危行为中的重要作用。
认为婚姻和做父母是目的在于将个体综合进社会并且提供意义感、目标以及社会义务的社会关系。
10)行为改变的阶段理论,认为,有目的行为改变要历经5个不同阶段:无意图期→意图期→准备期→行动期→维持期。
每一阶段个体的心理社会特征各不相同,有效的干预策略要与每一阶段人们的重要特征相匹配,以帮助他们进展到下一阶段。
11)预防采纳的过程模型,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比另一些人更容易在健康增进的阶段间取得进展。
营养食品与健康专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第三章 健康相关行为 课件
12
不良行为可导致的不利健康的情况
退行性疾病:高脂饮食--心脑血管疾病, 过量油炸食品--老年痴呆症、癌症 传染性疾病:性生活动紊乱--性病 意外伤害:交通事故,旅游中的意外 职业伤害:不遵守安全操作规则引起的伤害
2020/10/1
周美娟
13
第三节 健康相关行为(掌
2020/10/1
周美娟
18
家庭(family)
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 家庭是健康影响因素的汇聚 系为基础的人类社会生 之所。除遗传因素,家庭成 活的基本群体。家庭的 员的饮食、体育运动习惯; 功能与社会生活的各个 吸烟与否等同其相互影响度 方面、与每个家庭成员 相关。在家庭中,可通过模 的成长发育、事业爱好、 仿、教育、行为前件和行为 生老病死息息相关。因 后件提供等机制塑造、培养、 此家庭与个体的健康相 改变成员的健康相关行为。 关行为有极密切的联系 几乎任何健康教育活动都应
2020/10/1
周美娟
15
概述
健康教育从根本上讲是通过控制与改变各种环境 因素来影响对象的认知,最终改变对象的健康相 关行为。在此,环境因素主要指社会文化因素。 所以了解这些因素与健康相关行为的关系是必要 的。
健康相关行为的环境影响因素
教育;大众传播;家庭;法规、制度;风俗、 道德、宗教、社会思潮等;经济发展。
第三章 行 为与健 康
2020/10/1
周美娟
1
第一节 人类行为的特点
2020/10/1
周美娟
2
人的行为
行为(Behavior):是有机体对刺激所起的反应, 包括心理的和生理的反应。
心理学家伍德渥斯(Woodworth)以公式表示:
2020/10/1
第三章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健康教育计划表
题目:吸烟对人体的影响 教育对象:社区内中学生 日期:2003.09.15 教育场所:护理会议室
教育目的:1.正确说出吸烟对人体的危害 2.能够叙述吸烟的间接影响 3.能够向家属或周围的人宣传戒烟
教育内容:
1.烟的成分 2.吸烟和间接吸烟对人体的影响 3.宣传戒烟的方法 4.评价
教育方法
讨论 讲授讨论 讲授讨论 闭卷考试
所需时间
5分钟 20分钟 20分钟 5分钟
补助资料
投影仪 新闻报纸 投影仪 考试卷
学习活动: 1.导入阶段:提问以前知道的关于吸烟的危害问题 2.展开阶段:利用印刷品先讲授,后提问 3.总结阶段:分组讨论与发表,后概括 4.评价
(四)社区健康教育实施
组织 完善基层组织和强化部门间合作关系, 发领导和 开发社区。 准备 实施计划的时间、人员、物资等 实施 (1)首先争取得到领导及管理者的支持
• 使用安全带
车祸发生后的自救和他救 • 合理营养、积极锻炼
• 生活有规律
• 定期体格检查 • 病后配合治疗 • 远离污染环境 • 嗜烟、酗酒、依赖药物
危险行为
• 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
artery
指一组习以为常的,对健康有害的行为习惯 A型行为模式 • 致病行为模式
C 型行为模式 导致特异性疾病发生的行为模式 • 不良疾病行为
第三节 社区健康教育实施步骤
三、社区健康教育程序
• 评估社区存在或潜在的 健康危险因素 • 诊断社区急需解决的健 康问题 • 制定社区健康教育计划 • 实施社区健康教育计划 • 评价健康教育效果
评估
诊断
评价 实施
计划
(一) 社区健康教育的评估
• 健康评估收集资料内容:
第三章健康相关行为
危害健康行为
定义
是指偏离个人、他人、社会的期望方向, 客观上不利于健康的一组行为。
危害健康行为
特点
危害性 稳定性 习得性
分类
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 致病行为模式
A型行为 C型行为
A型行为,又叫冠心病易发性行为,其核心 行为表现有两种:不耐烦和敌意。由此常因 别人的微小失误或无心得罪而大发雷霆。产 生该行为的根本原因是过强的自尊和严重的 不安全感。有A型行为者的冠心病发病率、 复发率和致死率比正常人高出2-4倍。
C型行为,又称肿瘤易发性行为,核心行为表 现是情绪好压抑,性格好自我控制,表面上 处处依顺,谦和善忍,内心却是强压怒火, 爱生闷气。
分类
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 致病行为模式
A型行为
•瞒病行为 •恐惧行为 •不遵从医嘱 •自暴自弃行为 •……
C型行为
不良疾病行为
违反社会法律、道德的危害健康行为
犹豫不决
行为反复
行
不坚持行动
局限性
知信行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要使知识转 化为行为,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有很多因 素可能影响知识到行为的顺利转化,任何一个因 素都有可能导致行为形成或行为改变的失败。知 识、信念与态度是行为产生的必要条件,但有了 前者并不一定导致后者。
健康信念模式
Health Belief Model HBM
当吸烟者感到吸烟是愉快的事情, 而不认为有害健康,这时如果给他过多 的干预,预期不会收到很好的效果,甚 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对于这些人,仅 仅给予最简单的信息,并告诉他们,有 需要的时候再给予帮助。
第四节 健康相关行为干预的方法
健康相关行为的干预与矫正
健康相关行为转变的步骤
1、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健康行为,危害健康行为有明确的认 识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资料_复习必看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资料_复习必看第一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资料_复习必看自考《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复习资料1.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目的是使目标人群能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觉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消除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对健康的影响;2.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实施方法之一是健康信息的传播和行为干预,实施方法之二是强调社会、部门及个人对促进人类健康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以及应该采取的行为和策略。
第一章健康及健康层次观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 而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三维健康观:三个方面并非孤立存在。
1.生理健康:指躯体的结构完好和功能正常,即无伤残、无病痛,身体各系统无疾病,这是健康的基础。
2.精神健康:包括心理健康、情绪健康和道德健康。
3.社会适应完好:是指每个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岗位上对各种角色均有良好的适应,能胜任各种社会和生活角色。
健康层次:第一层次:一级健康或称躯体健康,是满足生存条件;第二层次:二级健康或称身心健康,是满意度条件;第三层次:三级健康或称主动健康,最高层次的健康。
健康的特性:1.相对性:健康永远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健康。
2.动态性: 健康与疾病是一个连续体,个体在整个生命过程中表现出的健康与不健康状态均是健康与疾病动态作用的结果。
3.可得性: 每个人都可通过自身努力获得健康。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三个阶段:1.医学阶段:强调预防和治疗疾病,主要是人群卫生宣传2.行为阶段:是对人们的行为危险因素干预3.社会、环境阶段:健康的四类影响因素:一、行为与生活方式对健康的重要影响1.人们自身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给个人、群体乃至社会的健康带来直接或者见解的危害,对集体具有潜袭性、积累性和广泛影响的特点。
2.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心理平衡均与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3.人们的行为不仅影响着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还与传染性疾病密切相关。
社区护理教案第三章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5篇)
社区护理教案第三章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5篇)第一篇:社区护理教案第三章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第三章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健康教育的概念2.熟悉健康教育的对象方法和技巧 3.掌握社区健康教育的内容及主要形式【教学重点】 1.健康教育的概念2.社区健康教育计划的制定【课程类型】新知识理论课【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授法(结合提问、社区案例等进行启发式教学等)、讨论教学【教具】多媒体电脑、多媒体投影仪、投影屏幕、多媒体课件、激光笔等第三章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第一节概述社区护理的核心是预防疾病,维护和促进社区健康,健康教育是其达成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和措施。
通过运用教与学的一些理论,增进人们的健康知识,自愿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利用现有的卫生保健资源,最终达到改善人们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一、概念健康教育是只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各种活动,是健康信息在教育与被教育者之间传递和交流,是受教育者树立健康意识,自觉自愿的改变不良行为,建立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和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维护和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
二、健康教育的意义、目的和任务(一)健康教育意义(二)健康教育目的(三)健康教育任务三、社区健康教育的对象(一)健康人群(二)具有某些致病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三)患病人群(四)病人家属及照顾着四、社区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巧(一)社区健康教育的方法1、教育方法2、文字教育方法3、形象化教育4、电化教育(二)健康教育技巧1、开发社区领导层,东苑社区力量,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2、强调学习对象的参与3、讲究信息传播技巧4、学习内容安排符合学习的规律5、适当安排实践6、教育形式多样7、重视健康教育信息反馈五、健康教育相关理论(一)行为学理论(二)健康相关行为(三)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第二节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健康教育的内容与实现社区人群健康有着直接影响。
因此,内容的选择非常重要。
第3章 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
教学要求1.掌握:健康、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的基本概念;健康促进的主要活动领域;健康教育理论的核心;健康教育评估的内容、计划制订的原则和要素等。
2.熟悉:发展社区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3.了解:健康教育理论及其影响因素。
学习重点一、基本概念(一)健康1990年,WHO将健康概括为四个方面: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
(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疾病预防、治疗、康复、增进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目的,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
(三)健康促进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的定义是“促使人们维护和提高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环境的战略,它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二、健康促进的五大任务1.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2.创造支持性环境3.强化社区行动4.发展个人技能5.调整卫生服务方向三、健康教育评估的内容(1)学习需要评估(2)教育对象的评估(3)教育环境的评估(4)健康教育者的评估难点解析一、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一)知—信—行模式(KABP或KAP)知—信—行模式是有关行为改变的较为成熟的模式(如图3-1)。
“知”就是知识或信息,“信”就是正确的信念和积极的态度,“行”即产生促进健康的行为。
知识是基础,是行为改变的必要条件,但要达到最终改变不良行为、增进健康的目的,仅有知识是不够的,必须对知识进行思考,使其产生信念认同,具有积极采取行动的动力,这期间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最终采纳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达到行为改变的目的。
图3-2 知、信、行转变的心理过程信念和态度的转变是行为改变的前提,促使态度改变的积极因素有:增加知识、信息的权威性和可靠性,增强知识和信息传播的效能,强化预期的效果和效益,适当利用行为者对生病或死亡的认可性,激发行为者自我负责、自我制约及主人翁意识,并借助法律、政策、经济及公众舆论等手段来促使行为者的态度向有益于健康的方向转变。
第三章 健康相关行为理论
分。
模型(model):一般建立在多种理论的基础上,用以帮
助理解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特定问题的学说。
一.应用于个体水平的理论
主要针对对象个体在行为改变中的心理活动 来解释、预测健康相关行为并指导健康教育干 预活动。
(一) 知信行模式 (二)健康信念模式 (三)行为改变阶段模式 (四)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
力等; 结构性因素:对该疾病的知识、以前患该病的
经验等; 行为提示因素:他人忠告、医护人员提醒、亲
友的疾病经验等。
16
HBM在产生促进健康行为、摒弃危害健康行为的实践中遵 循以下步骤
充分让人们对他们目前的不良行为方式感到害怕 (知觉到威胁和严重性);
让人坚信一旦他们改变不良行为得到非常有价值 的后果(知觉到效益),同时清醒地认识到行为 改变中可能出现的困难(知觉到障碍);
强化管理:增加对健康行为的奖赏,反之实施处 罚,使改变后的健康行为不断出现;
控制刺激:消除诱发不健康行为的因素,增加有 利行为向健康方向改变的提示;
求助关系:在健康行为形成过程中,向社会支持 网络寻求支持
27
各行为转变阶段中的心理活动
变化阶段
无打算期
打算期
准备期 行动期
维持期
提高认识 情感唤起 自我再评价
35
形成一定行为后,主要由三个方面调节和维持:
刺激:特定的刺激可以决定某些特定行为在适宜的时间 出现;
强化:在对象以特定方式活动时予以奖励; 认知:把行为同内在标准比较,提供自我强化或惩罚,
从而指引行为。
36
③ ★自我效能:相信自己能在特定环境中恰当有效地
实施行为。不同于自信,它是对能力的自我认识。自我效 能能以多种形式影响着人们的知觉、动机、行动及其效果, 也影响环境。
健康教育学王建 马军笔记
健康教育学王建马军笔记健康教育学第一章绪论健康教育学:是研究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是医学与行为科学相结合所产生的边缘学科。
研究人类行为和健康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规律,探索有效、可行、经济的干预策略及措施,以及对干预效果和效益进行评价的方式方法,从而服务于疾病预防和治疗康复,增进人类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律康教音health edmcation:是旨在帮助对象人样或个体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的系统的科会活动。
健康促进health nromotion:促使人们维护和提嘉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环境的战略,它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健康促进的5个活动领域:建立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创造健康支持环境、加强社会行动、发展个人技能、调整卫生服务方向健康促进的3项基本策略:倡导、赋权、协调。
影人群健康和疾病的因套(4类):环境因素、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生物遗传因素,医疗卫生服务因素。
第二章人类行为及健康相关行为人的行为的5个基本要素(行为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客体、行为环境、行为手段、行为结果。
人类行为的6个特点:生物性和社会性、目的性、可塑性、差异性、人类行为有多种适应形势、人的行为发展与“人生三阶段”(Tips:行为发展具有连续性和不平衡性,三阶段:人生准备阶段、人生保护阶段、晚年生活质量阶段)。
行为的影响因素: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
自身因素:遗传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几种重要的心理因素:①需要、动机和动机冲突,②认知,③态度,④情感,⑤意志。
健康相关行为分为;促进健康的行为、危害健康的行为促进健康的行为:日常健康行为、避开环境危害行为、戒除不良嗜好、预警行为、合理利用卫生服务。
危害健康的行为:不良生活方式、致病性行为模式、不良疾病行为、违规行为。
第三章健康相关行为理论掌握:知信行模式、健康信念模式、行为改变阶段模式(课本P59-67)创新扩散理论(课本P81-84)社会认知理论的主要内容;交互作用、观察学习、自我效能、情绪、环境、强化。
健康教育学知识点总结
健康教育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绪论)健康教育(HE):是旨在帮助对象人群或个体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的系统的社会活动。
HE与卫生宣教(知识普及+宣传活动):联系在于:HE是在卫生宣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HE的主要措施可称为卫生宣教区别在于:①HE明确了特定的工作目标。
②HE不是简单的、单一方向的信息传播,而是既有调查内容又有干预的,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涉及多层次多方面对象和内容的系统活动。
③HE在融合多种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健康促进(HP):HP是促使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环境的战略,它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健康促进的5个活动领域:①建立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
②创造健康支持环境。
③增强社区的能力。
④发展个人技能。
⑤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健康促进的3项基本策略:①倡导(advocacy):有利健康的若干必要条件(政策支持、社会经济、文化与环境条件)。
②授权(empowerment):为人们最充分地发挥健康潜能。
③协调(mediation):为了实现健康目标的共同协作,在社区各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
(“社会动员”(socialmobilization)是HP的核心策略)。
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关系:①健康教育需健康促进的指导和支持。
②健康促进需健康教育来推动和落实。
健康教育的意义:①健康教育是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客观需要(社会意义)。
②健康教育是人们提高健康水平的无限愿望与有限资源的矛盾的产物(经济意义)。
③健康教育是医学发展的必然结果(科学意义)。
以非典和禽流感的流行为例。
第二章(人类行为及健康相关行为)行为:人的行为,指具有认知、思维能力、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人,对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所做出的能动反应。
人的行为受哪些因素的影响:1、自身因素:①需要、动机和动机冲动;②认知(睡眠者效应、认知不协调);③态度;④情感;⑤意志。
2、环境因素:①自然环境;②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社会人口、法规、社会制度、社会思想意识、社会道德、宗教、家庭、大众传播、教育、风俗)四大偏激行为:吸烟、喝酒、饮食不当、缺乏锻炼健康行为:一般指健康状态下的行为模式,即理想的健康相关行为。
健康教育学——健康行为相关理论
(四)理性行动理论、计划行为理论与其他理论整合模式
健康信息 动机
行为技能
行为
信息—动机—行为技能模式框架图
小王是某高校大学生,每晚打游戏到凌晨两点,不 幸晕倒住院。医生检查后,告诫其要调整作息习惯, 早睡早起。请分析与调整作息习惯的行为相关的信 念、态度、主观规范、自我效能、行为意向是什么?
第二节:理性行动与计划行为理论
相关概念及框架
03
第三节:理性行动与计划行为
理论实践及应用
※ 重点:掌握合理行动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的基本概念、 理论框架和主要内容。
※ 重点:熟悉整合行为模式和信息-动机-行为技能模式 的理论框架和主要内容;理性行动理论、计划行为理 论的区别和联系。
※ 难点:理性行动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的应用。
1、理性行动理论(TRA)1967年
2、计划行为理论(TPB)1985年
3、整合行为模式 (integrated behavioral model ,IBM) 4、 信息-动机-行为技能模式(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al skills model, IMB)
外 部 变 量
理性行动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框架
(一)基本概念-行为态度
1、行为信念:主观上认为采取某种行为可能造 成的后果(体型胖去跑步会难为情吗?)
2、行为结果判断:主观上的价值判断(跑 步时难为情的情况,你觉得很不好吗?)
3、 行为态度:从自己的观点衡量,给予正、 反的评价。(每天早晚各慢跑1用 卫生服务行为
预警行为
促进健康的行为
避免环境 危害行为
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不良生活方式
违规行为 (吸毒、 性乱)
危害健康的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ishbein
• TPB—1985年由Ajzen提出
– 个体对控制行为实现的能力的信念 是行为实现的重要因素。
Ajzen
理论概念
1.行为意向(Behavior intention):
实施某种行为的有明确指向的打算
2.态度(Attitude):
行为的倾向性。即对行为的总体评价,包括对行为信念和行为结果 的评价
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 行为理论(TRA&TPB)
the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and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RA&TPB
理论背景
• TRA—1967年由Fishbein提出
– 人们的大部分行为表现实在自己的意 志控制之下,而且合乎理性。 – 人们的某一行为意向是某一行为是否 发生的直接决定因素。
健康信念模型的关键结构
对疾病易感性的感知 对疾病威胁的感知 对疾病严重性的感知 自我效能
(对采纳健康行为的能力 和信心的评价)
对行为益处的感知 对行为结果的期望 对行为障碍的感知 行为线索
理论概念
• 知觉到疾病的易感性(Perceived Susceptibility) – 人们对于自己患某种疾病可能性的主观判断,及形成的主观信念,包 括个人对医生的诊断的接受程度,对疾病发生、复发可能性的判断等。 • 知觉到疾病的严重性(Perceived Severity) – 人们对于某种疾病严重性的判断,包括两方面的反应,一种是对临床 后果的反应,另一种是对疾病产生的社会后果的反应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第三章 健康相关行为理论
第一节 应用于个体水平的理论
知信行模式(KAP/KABP) (Knowledge, attitude, belief, practice, KABP/KAP)
模式的含义 K: Knowledge(知识和学习) A: Attitude(态度) B: Belief(信念) P: Practice (行为的改变过程)
确认行动 坚持行动
行
开始行动 不坚持行动 行为反复 犹豫不决 侥幸心理 怀疑信息 关系不大 印象不深 难懂信息 引起注意 察觉信息 信息暴露 无兴趣 不注意 视而不见 尝试行动 决心行动 相信信息
信
思考信息 记忆信息
心理行为转变过程
理解信息 感兴趣
知
认知不协调
为什么有了知识行为不一定改变?——“认知不协调” 存在动机冲突 行为条件不具备 从众行为 认知元素存在矛盾
理论概念
8.知觉行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 control): 对各种使实施某行为或易或难的条件及其作用的总的了解 9.控制力的信念(Control belief): 了解各种有利或不利条件发生的可能性 10.洞察力(Perceived power): 了解各种使实施某行为或易或难的条件的作用
理论假设
认识到某个行为对自己的健康和利益是严重的威胁,而且这种威胁是 现实的 有一个正向期望,即通过采取一个推荐的行动,将能确定避免该负性 结果 确信自己能成功克服困难,采取推荐的行为 1958年,Hochbaum 研究妇女的乳腺癌筛检行为发现:那些认为 自己可能会得乳腺癌且可以从早期筛检中获益的人群至少有82%的人 至少参加过1次X线检查;而那些认为自己不可能得乳腺癌也不可能从 早期筛检中获益的人群只有21%的人参加过早期X线检查。
–人们对自己能够成功地采取行为,并获得期望结果的信心,也 称为效能期望(efficacy expectation ) 。
运作框架
知觉疾病易感性 内部回报 + 实施有害健康行 知觉问题的严重性 为所带来的主观 愉快感受 知觉行动的好处 - 外部回报 实施有害健康 知觉行动的困难 行为所带来的 某种客观益处 打算行动 行动的引发物 教育、出现疾 病的一些症状 、媒介效应 行动的可能性 自我效能 有信心进 行该行为
3.行为信念(Behavior belief):
相信实施某种行为会得到某种结果
4.评价(Evaluation):
对行为结果给与价值判断
理论概念
5.主观行为规范(Subjective norm): 包括对社会规范的看法和是否愿意遵从 6.对社会规范的信念(Normative belief): 对相关重要人物是否赞成某种行为的信念 7.遵从社会规范动机(Motivation to comply): 愿意遵照社会规范采取行动
理论框架 对行为的信念 对行为结果 的判断 对社会规范 的信念 遵从社会规 范的动机 控制力的信念 洞察力 知觉行为控制 行为的意向 对行为的态度
行为改变
பைடு நூலகம்
年龄、性别、种族、受教育水平、个人 特征、社会经济地位、知识等因素
HBM的缺点
• 各理论概念的测量尚不完善,及其关系尚不明了 • 强调认知对行为的影响,未考个人虑情感对行为的影响 • 行动的引发物未能被现有研究整合到模型
讨论
• 什么是健康信念模型? • 如果一个人决定戒烟,用健康信念模型怎么解释这个过 程?
理论概念
• 知觉到采取行动的益处(Perceived Benefits)
– 人们对于采取某种行为以后,能否有效地降低患病的危险性和减 轻后果的判断。
• 知觉到障碍(Perceived Barriers)
– 指人们意识到假若他们采取某种行为时,可能客观存在的或自己 心理上的障碍。
理论概念
•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
理论基础
知识和学习——基础 信念和态度——动力 行为的改变——目标
通过学习 接受知识
形成保护 健康的信念
产生促进健康的行为 消除危害健康的行为
促进态度转变的方法 1、权威: 增强信息的权威性和传播效能 2、恐惧: 有针对性地强化行为干预措施 3、现身演示: 利用信息接受者身边的实例,现身说法 4、强制: 利用凯子曼(1961)的态度改变的阶段理论 •服从阶段 •同化阶段 •内化阶段
健康信念模式(HBM) (Health belief model, HBM)
发展背景
20世纪50-60年代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提出 HBM是基于刺激-反映理论和认知理论,来解释行为 HBM强调个体心理过程对行为的主导作用(期望、思维、推理、信念等) 主要应用于促进汽车安全带使用、遵医行为和健康筛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