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传质过程概论(8-3)
中国石油大学化工原理传质过程概论
数值相等, 含义各不相同
34
一组分通过另一停 滞组分的扩散 ─单向扩散
⒉NA 的计算:
J B NM
N A J A NM
c cB c NM J B M J A M cM cB cB
x X 1 x X x 1 X
a a 1 a
Y y 1 y y Y 1 Y
15
㈢ 浓度
⒈质量浓度:
i mi / V
kg / m 3
m m A mB ... N 混合密度 = i V V I 1
⒉摩尔浓度:
n n A nB ... n 总摩尔浓度 c ci V V i 1 c i ni / V mol / m 3
类比:间壁两侧流 体间的换热过程
物质由一相内部扩散至两相界面; 物质穿过相界面; 物质由相界面扩散至另一相的内部主体。
传质速率:
传质速率
浓度差 压力差
类比传热速率方程
传质推动力 传质系数 浓度差 传质阻力
倒数称 传质系数
11
8.1.2 相组成的表示方法
㈠ 质量分率和摩尔分率
NA PD P ln B 2 RT PB1 PA1 PA 2 PD PA1 PA2 P P RT PB 2 PB1 B1 B2 P ln B 2 PB1 P P PA1 PA2 Bm
N AL N BL
②实际生产中少有等分子反向扩散,但对于二组分摩 尔汽化潜热相等的精馏过程,可视为此类型。
例8-2:
28
复习 思考题
1.举例说出几种典型的传质过程 2.什么是质量比和摩尔比 3.传质设备的主要类型 4.分子扩散 单一相内、存在浓度差时,由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造成的组分由浓度较高处传至浓度较低处的现象。 5.扩散通量 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通过扩散传递的物质 量,kmol/(m2·s) 6.传质速率 任一固定空间位置上,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 的A的物质量 7.费克定律
传质过程概述Generalization
质量百分率(质量分率)
WA
=
mA kg mA + mB kg
摩尔分率
WA
=
xAM A
xAM A
+ (1 − xA )M B
xA = WA
WA M A
M A + (1 − WA ) M B
xA
=
A的摩尔数 A的摩尔数 + B的摩尔数
摩尔比分率
XA
=
A的摩尔数 B的摩尔数
XA
=
xA 1− xA
xA
=
XA 1+ XA
精馏主要用来分离液体混合物,所以有的教材称精馏为液体精馏。 传质过程还有, 萃取——利用混合物各组分对某溶剂具有不同的溶解度,从而使混合物各组分得到分 离与提纯的操作过程。 例如用醋酸乙酯萃取醋酸水溶液中的醋酸。如图 8-4 所示。
图 8-4 萃取示意图
此例中醋酸乙酯称为萃取剂 (S ) ,醋酸称为溶质 ( A) ,水称为稀释剂 (B) 。萃取操作能
1−
xA
=
p
o A
p
o B
xA
p
o A
p
o B
xA
+
1− xA
=
αxA
αxA
+ (1−
xA
)
∴
yA
=
1+
αx A
(α −1)xA
…………… (II )
式 (II ) 为汽-液平衡的解析表达式。
由式 (II ) 得知,当α = 1时, y A = xA ,则表示该二元溶液不能用精馏的方法分离。 注意:以后所见的 x, y 均为易挥发组分浓度,就是表示 xA , y A 的意思。
第八章 传质过程导论(化工原理)
第八章 传质过程导论第一节 概述8-1 化工生产中的传质过程均相物系的分离(提纯,回收)1.吸收2.气体的减湿3.液-液萃取4.固-液萃取(浸沥,浸取)5.结晶6.吸附(脱附)7.干燥 8精馏 目的:湿分离或混合8-2 相组成的表示法1. 质量分率和摩尔分率mm a A A =mm a B B =mm a C C =……….......+++=C B A m m m mA,B 两组分 a a -1 nn x A A =nn x B B =nn x C C =…….......+++=C B A n n n n .......1+++=C B A x x x互换 A A AA A m m a m m x ==BB B m m a x =…….∑=++=iii B B A A m a m m m a m m a n ...... ()....,,C B A i =故 ∑==iii AA A A m a m a nn xi iiAA A m xm a a ∑=2.质量比和摩尔比质量比 B A m m a /=摩尔比 B A n n X =()a a a -=1 ()x x X -=1)X X x -=13.浓度质量浓度 V m C A A = 3/m kg摩尔浓度 V n C A A = 3/m k m o l均相混合物的密度ρ即为各组分质量浓度的总和(体积与混合物相等)∑=++=iB A CC C ........ρρA V m a V m C A A A ===C x V n x V n C A A A A ===混合气体 RTp V n C A A A ==RTp MVn M Vm C AAAA A A ===气体总摩尔浓度 RTp Vn C ==摩尔分率与分压分率相等 pp nn y A A A ==气体混合物摩尔比可用分压比表示 BB A A BB A A BA Mp M p Mn M n n n Y ===第二节 扩散原理8-3 基本概念和费克定律分子扩散: 扩散速率与浓度梯度成正比 费克定律: 对双组分物系下表达为: dzdl D J A ABA -=A J —分子A 的扩散通量 s m kmol ⋅2/ 方向与浓度样应相反 AB D —比例系数 组分A 在介质B 中的扩散系数 s m /2A c —组分A 浓度,3/m kmoldz dc A —组分A 的浓度梯度 4/m kmol RTp c A A =得 dzdp RTD J AAB A -=定义A J 通过得截面是“分子对称”得,即有一个A 分子通过某一截面,就有一个B 分子反方向通过这一截面,填补原A 分子得空部位,这种分子对称面为固定时,较为简便。
化工原理
(适用于有机化工、环境工程、 应用化学、精细化工专业)
2020年6月23日
第八章 传质过程概论
第一节 概述 传质定义 分类 四个工具(传质速率方程)
第二节 扩散与单相传质 分子扩散与fick定律 等分子反向扩散、单向扩散 扩散系数 涡流扩散与对流传质
第三节 质量、热量和动量传递的类比
(双膜理论 传质系数) 第四节 吸收设计计算
(操作线方程、最小吸收剂用量、 低浓度气体吸收填料层高度计算) 第五节 传质系数和传质理论 第六节 其他条件下的吸收(非等温、多组分、化学)
第一节 概述
1.1 处理对象 1.2 定义 1.3 吸收剂的选择 1.4 吸收的类型与例子 1.5 吸收与精馏的比较
1.5 吸收与精馏的比较
区别: 精馏操作用加入能量分离剂的方法产生第二相(塔顶冷凝,塔底
再沸加热);吸收操作是用加入质量分离剂的方法直接得到第二相( 吸收剂)。
精馏操作可以直接获得较纯净的轻、重组分;吸收操作得到的是含 有溶质的吸收液,要想得到较纯净的溶质,还需要经过第二个分离操 作(如脱吸)。
精馏操作中,液相部分汽化与汽相部分冷凝同时发生,每层板上的 汽、液相都处于接近饱和的温度下,在相界面两侧轻重组分同时地向 着彼此相反的方向传递,二元精馏接近等分子反向扩散过程。而吸收 操作中,液相温度远远低于沸点,溶剂没有显著的汽化现象,只有溶 质分子由汽相进入液相的单向传递,而汽相中的惰性组分和液相中的 溶剂组分处于“停滞”状态,吸收接近单向扩散过程。
H——溶解度系数,受物系和温度影响,kmol/(kPa·m3)
亨利定律的表达形式:
③ 摩尔分率: y*=mx
式中:y*——每千摩尔气体中所含A组分的摩尔分率; m——相平衡常数,受物系、温度和压力影响,无因次
化工原理 传质导论
NA= D/d (CA1-CA2) = kc(CA1-CA2)
第二节 扩散原理
P7 例8-2
第二节 扩散原理
2、通过停滞的B组分层的传质(单相扩散) NH3: CA JA NA b Air: CB CAi
特点:有总体流动 总体流动通量Nb: kmol/m2.s A组分的总体流动通量NAb: NAb = xANb B组分的总体流动通量NBb: NBb = xBNb
dcA DAB dz dcB DBA dz
du dy
A B A B A A B 组分B的扩散量JB,z B A
组分A的扩散量JA,z B B A B B A A
对照: 牛顿粘性定律:
t q 傅立叶定律: n
质量中心面
第二节 扩散原理
表示扩散方向与浓度梯度方向相反
思考3:双组分均相物系中,x与X的关系?w与的 w 关系?
X x 1 X x X 1 x
w
w 1 w
w w 1 w
思考4:xA与cA的关系?wA与A的关系?
c A x Ac
A wA
思考5:cA与A的关系?
cA
A
MA
思考6:对理想气体,c与 p的关系?y与p?与p?
例题 8-4 p11
第二节 扩散原理
液体的扩散系数: 对于很稀的非电解质溶液
第二节 扩散原理
第二节 扩散原理
二、两种基本的传质过程 1、等摩尔反向传质(扩散)
总体流动— 整个相沿着扩散方向宏观的定向运动
等摩尔反向传质没有总体流动,传质由分子扩散引起。
O2
N2 NA = JA; NB = JB
总摩尔浓度CM为定值: NA = - NB
化工原理,第8-9章
第八章 传质过程导论第一节 概述8-1 化工生产中的传质过程均相物系的分离(提纯,回收)1.吸收2.气体的减湿3.液-液萃取4.固-液萃取(浸沥,浸取)5.结晶6.吸附(脱附)7.干燥 8精馏 目的:湿分离或混合8-2 相组成的表示法1. 质量分率和摩尔分率m m a A A =m ma B B = mm a C C = ………. ......+++=C B A m m m mA,B 两组分 a a -1 n n x A A =n nx B B = nn x C C = ……. ......+++=C B A n n n n .......1+++=C B A x x x互换 A A A A A m m a m m x ==BB B m ma x = ……. ∑=++=i i i B B A A m a m m m a m m a n ...... ()....,,C B A i = 故 ∑==i iiAAA A m a m a n n x iiiA A A m x m a a ∑=2.质量比和摩尔比质量比 B A m m a /=摩尔比 B A n n X =()a a a -=1 ()x x X -=1()X X x -=13.浓度质量浓度 V m C A A = 3/m kg摩尔浓度 V n C A A = 3/m k m o l均相混合物的密度ρ即为各组分质量浓度的总和(体积与混合物相等)∑=++=i B A C C C ........ρρA V ma V m C A A A ===C x V n x V n C A A A A ===混合气体 RTp V n C A A A ==RTp M V n M V m C AA A A A A ===气体总摩尔浓度 RTpV n C ==摩尔分率与分压分率相等 pp n n y AA A ==气体混合物摩尔比可用分压比表示 BB AA B B A A B A M p M p M n M n n n Y ===第二节 扩散原理8-3 基本概念和费克定律分子扩散: 扩散速率与浓度梯度成正比 费克定律: 对双组分物系下表达为: dzdl D J AABA -= A J —分子A 的扩散通量 s m kmol ⋅2/ 方向与浓度样应相反 AB D —比例系数 组分A 在介质B 中的扩散系数 s m /2A c —组分A 浓度,3/m kmoldz dc A —组分A 的浓度梯度 4/m kmol RT p c A A =得 dzdp RT D J AAB A -= 定义A J 通过得截面是“分子对称”得,即有一个A 分子通过某一截面,就有一个B 分子反方向通过这一截面,填补原A 分子得空部位,这种分子对称面为固定时,较为简便。
第八章 - 第二讲 -传质概论-分子扩散
kg / m3
= i
对气体混合物(在总压不太高时)中A组分的质量浓度为
A
=
pAM A RT
kg / m3
三、浓度
2.摩尔浓度
指单位体积内的物质的量,对A组分
CA
=
nA V
mol / m3
c = ci
对于气体混合物(在总压不太高时),若其中组分A的分 压为PA,则可由理想气体定律计算其摩尔浓度
积分:z=z1 :PA =PA1 z=z2 :PA =PA2
NA
=
D
RT
(PA1
−
) PA2
同理:
NB
=
D
RT
(PB1
−
PB2
)
NA
=
−
D RT
PA1 z1
− −
PA2 z2
NA = −NB
净物质通量: N = N A + NB = 0
一、等分子反向扩散
注:
①液相:总浓度CM=CA+CB,则:
( ) N AL
= J AL
= D
L
CA1 − CA2
L
( ) NBL
=
J BL
=
D
L
CB1 − CB2
L
NAL = −NBL
②实际中少有等分子反向扩散,但对于二组分摩尔汽化潜 热相等的精馏过程,可视为此类型。
第一节 传质过程概述
3.质量浓度与摩尔浓度
组成 质量浓度 摩尔浓度
计算公式
Ci
=
mi V
=
M i pi RT
ci
= ni V
=
pi RT
换算公式
Ci = ai
(8.3)--固体中原子的扩散-学习辅导
第八章 固体中原子的扩散1、学习意义和学习要求学习意义:在气体和液体中的传质过程主要是通过对流进行的,此外,原子(分子)的无规运动也可以导致宏观传质,这种过程称为扩散。
在固体中基本上不发生对流,固态中物质的输运只能靠原子或离子的迁移(扩散)完成。
所谓原子的迁移,是指原子离开它原来的平衡位置跃迁到另一平衡位置,材料中的很多问题都涉及原子扩散,原子扩散是控制很多转变的速率的最基本过程之一。
因此,研究原子扩散的微观理论(扩散机制)和唯象理论具十分重要意义。
学习要求:先了解本章的框架,即扩散的唯象理论、菲克第一定律、菲克第二定律、扩散机制、高扩散率通道、在玻璃中的扩散、在聚合物中的扩散、扩散系数的意义和影响扩散系数的因素等,然后掌握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最后通过完成一定量的习题和自学教材中的例题达到真正理解。
二、主要内容扩散的唯象理论,它是把扩散系统看作是连续介质,研究和建立物质宏观输运规律,即建立和求解适当的微分方程。
菲克第一定律描述在某处扩散流量与此处的浓度梯度称正比,其间的比例系数就是扩散系数D。
D 是表征扩散速度的系数,根据扩散的本质不同,扩散系数有禀性扩散系数、互扩散系数、自扩散系数等。
对于稳态扩散,即浓度场不随时间变化的扩散,应用第一定律是方便的,更一般的情况是应用菲克第二定律。
如果扩散系数是浓度的函数,第二定律的微分方程是非线性的,这就需要用数值方法求解。
如果扩散系数与成分无关(如果讨论的问题所涉及的浓度范围不大,常以这个浓度范围的D 的平均值作为常数来求解),则扩散微分方程是线性的。
D 为常数时菲克第二定律的典型解有三种:误差函数解、高斯解和三角级数解,这三种解是互通的,可以通过数学方法相互转换。
这些宏观的解释解,可以在一直扩散系数以及边界和初始条件下解出浓度场;反过来,可以根据一定条件下的实验资料求出扩散系数。
扩散的微观理论,主要描述扩散过程的原子机制,即原子是从一个平衡位置跃迁到另一个平衡位置的方式,并从微观机制诠释了宏观扩散系数的意义。
化工原理讲稿第八章传质过程概论
•第二节 扩散与单相传 2.组分在液质体中的扩散系数
•第二节 扩散与单相传 Wilke-Ch质omg公式估算
•适用于低分子量的非电解质在很稀溶液中的扩散系数的计算。 ❖组分在液体中的扩散系数比在气体中的小得多 ; ❖与温度成正比,与粘度成反比; ❖一般为10-9m2/s。
•第二节 扩散与单相传 四、涡流扩质散与对流传质
•(2)气-固接触传质过程 •干燥:含水分(或可挥发性液体)的固体与比 较干燥的气体接触。
•气体吸附:物质从气相进入固相表面。
•(3)液-液接触传质过程 •液-液萃取: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 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而将各组分分离开来。
•第一节 概 述 (Introduction)
•(4)液-固接触传质过程 •固-液萃取:浸取、浸沥。应用溶剂将固体原 料中的可溶组分提取出来。 •液相吸附:如活性炭脱去蔗糖粗溶液中的有色 物质。
二、相组成的表示方法 •(一)质量分率和摩尔分率
•1.质量分率
•质量分率为混合物中某组分的质量占总质量的分率或百分率
•第一节 概 述 (Introduction)
2.摩尔分率
• 指混合物中某组分的摩尔数占总摩尔数的分率或百分率 。
•3.质量分率与摩尔分率的换算
•第一节 概 述 (Introduction)
• 摩尔汽化潜热接近相等的二元混合物进行精馏操作时 ,在汽、液两相的接触过程中,易挥发的A组分由液相进 入汽相的速率与难挥发的B组分从汽相进入液相的速率大 体相同。因此,无论在汽相中,或者在液相中进行的传质 过程都可视为等分子反向扩散
•第二节 扩散与单相传质
• 如例图题所8-示2:,氨气(A)与氮气(B)在长0.1m的直 径均匀的联接管中相互扩散。总压p=101.3kPa, 温度T=298K,点1处pA1=10.13kPa、点2处 PA2=5.07kPa,扩散系数D=2.30x10-5m2/S。 试求稳态下的扩散通量JA、JB及传质速率NA、NB 。
第08章 传质过程导论
组分A移走后,出现空位,其他 分子(可能是A也可能是B)将会 补位,若A、B分子量不等,那么 质量中心会局部发生漂移。JA,z、 JB,z是为了使JA,z+ JB,z=0而定义的 ,即JA,z、 JB,z是相对于一个移动的 扩散面而定义的扩散通量。
组分A的扩散量JA,z A
B
A
B
A
B BA
(2)JA,z=- JB,z 由JA,z+ JB,z=0可证得。
B
A A
B
A B
B
组分B的扩散量JB,z 质量中心面
A 13/36
《化工原理》电子教案/第八章
一.菲克定律
说明: (3)DA,B是物性。
DA,B f (P,T, x) 转下页
DA,B(气) 10-5m2/s DA,B(液) 10-9m2/s DA,B(固) <10-10m2/s
mA V
M AnA V
pA M A RT
通用气体常数 R 8314J / kmol K
《化工原理》电子教案/第八章
返回第7页
9/36
四.传质方式
第一节 概述
传质的两种方式
分子扩散 ---发生在静止流体、层流流动的流体中,
靠分子运动进行的。
对流传质(给质过程) ---发生在湍流流动的流体中, 靠流体微团的脉动进行的。
每cm3 所具有的分子个数: 氧气:2.5×1019 水:3.3×1022 铜:7.3×1022
组分A的扩散量JA,z A
(4)对二元体系,扩散系数的下标 B A B
可去掉。即
A
B BA
对气体体系有:DA,B= DB,A 对液体体系有:DA,B DB,A
化工原理课后答案(中国石化出版社) 第8章 传质过程导论
本文由tiger2100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第八章传质过程导论第八章传质过程导论1.含有 CCl 4 蒸汽的空气,由 101.3kPa(绝)、293K 压缩到 l013kPa(绝)后,进行冷却冷凝,测出 313K 下开始有 CCl 4 冷凝,混合气出冷凝器时的温度为 300K 求: (l)压缩前、压缩后开始冷凝前与出冷凝器时,CCl 4 蒸汽的质量分率、质量比和摩尔浓度。
(2)出冷凝器时 CCl 4 蒸汽冷凝的百分率。
四氯化碳的饱和蒸汽压数据如下: 273 283 288 T /K 293 89.8 300 123 313 210p / mmHg 33.7 注:1mmHg = 133.3 p a55.671.1解:(1)l013kPa(绝),313K 下开始有 CCl 4 冷凝,则210 × 101.3 760 y= = 0.0276 1013 0.0276 × 154 压缩前: a = = 0.131 0.0276 ×154 + (1 0.0276) × 29 0.0276 × 154 a= = 0.15 (1 0.0276) × 29 yp 0.0276 × 101.3 C= = = 1.15 × 10 3 kmol / m 3 RT 8.314 × 293 压缩后开始冷凝前: a = 0.131 , a = 0.15 yp 0.0276 × 1013 C= = = 1.07 × 10 2 kmol / m 3 RT 8.314 × 313 123 × 101.3 760 出冷凝器时: y ' = = 0.0162 1013 0.0162 × 154 a' = = 0.080 0.0162 × 154 + (1 0.0162) × 29 0.0162 × 154 a'= = 0.087 (1 0.0162) × 29第 1 页第八章传质过程导论yp 0.0162 × 1013 = = 6.58 × 10 3 kmol / m 3 RT 8.314 × 300 a a' 0.15 0.087 × 100% = 42% (2) × 100% = a 0.15 C=2.二氧化硫与水在 30℃下的平衡关系为: a (kgSO2 / 100kgH 2 O) 0.1 0.2 0.3 0.5 0.7 52 1.0 79 1.5 1254.7 11.8 19.5 36 试求总压为 101.3kPa(绝)下的 x y 关系,并作图。
学习_第八章传质过程导论
与热平衡不同之处:
▲达到相平衡时,一般两 相
浓度不相等。
▲ 相 平 衡 属 动 态 平 衡 -----达到相平衡时,传质过程 仍在进行,只不过通过相 界面的某一组分的净传质 量为零。
pG 气相主体
相界面 pi
Ci
空气+氨气 吸收
水 液相主体 传质方向
CL
6/3 6
第一节 概述
三、相组成的表示方法
摩尔分数
N A,z J A,z xA N A,z
N B,z J B,z x B N A,z N B,z
NA
相界面
单向扩散
N A,z (1 x A ) J A,z
D dcA dz
20/ 36
2.单向扩散
在 z1 ,cA1 , z2 , cA2 范围内积分得:
DAB 7.4 1015
M B 1/ 2T
V
0.6 A
固体中的扩散系数需靠实验确定。
T , , D
如何解释此规律?
返回上13页56/
菲克定律的另一种常用形式----- NA,z与 JA,z的 关系式
绝对扩散通量NA、 NB、N----相对于静止面的摩尔传质速率,
kmol/m2s
pA P
c n P V RT
A
mA V
M AnA V
pA M A RT
通用气体常数 R 8314J / kmol K
返回第7页
9/3 6
第一节 概述
四.传质方式
分子扩
散---发生在静止流体、层流流动的流体 传质的两种方式 中,
对流靠传分质子(运给动质进过行程的。
化工原理考研辅导:第8、9章 传质过程导论及吸收
导
1 1 1 H
k x mk y k L
kG
cG* cL ci cL
故 1 1 KL kL
1 1 Kx kx
NA kL (cG* cL ) kx (x* x)
27
提高传质速率的措施:提高液体流速;
考 双膜控制:
加强液相湍流程度。
研 气膜阻力和液膜阻力均不可忽略
辅
1 1 m 1 1 1
气膜 液膜
研 2. 界面两侧各有一层有效膜, pG
组成
辅 所有阻力集中在这两层膜中,
pi
膜中传质为定态的分子扩散,
导 湍流区的阻力可以忽略;
气相主体
Ci
传质方向 液相主体
气相推动力:pG-pi
CL
G
L
液相推动力:ci-cL
z
距离
3.在相界面处,气液两相达到平衡。
双膜模型
20
双膜理论将整个相际传质过程简化为通过气、液两膜层的
X
Xa
Ya
LS GB
X
Xb
Yb
-----操作线方程
GBYa
Ga ya
LS Xa
La xa
(二)涡流扩散
D2
D1
T2 1 T12
研
J AB
DE
dcA dz
陈敏恒教材: 无论气相或液相,物 质传递的机理包括分 子扩散和对流传质
辅 湍流流体中进行涡流扩散的同时,也存在着分子扩散。
称为对流传质
导
J AB
D
DE
dcA dz
层流:D占主要地位; 湍流:DE占主要地位。
过渡区:D和DE 数量级相当,不可忽略
分子扩散过程。
西北大学09年
第八章 传质过程导论
第八章传质过程导论第一节概述8-1 物质传递过程(传质过程)传质过程• 相内传质过程• 相际传质过程相内传质过程:物质在一个物相内部从浓度(化学位)高的地方向浓度(化学位)高的地方转移的过程。
实例:煤气、氨气在空气中的扩散,食盐在水中的溶解等等。
相际传质过程:物质由一个相向另一个相转移的过程。
相际传质过程是分离均相混合物必须经历的过程,其作为化工单元操作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如蒸馏、吸收、萃取等等。
几种典型的相际传质过程●吸收:物质由气相向液相转移,如图8-1所示A图8-1 吸收传质过程●蒸馏:不同物质在汽液两相间的相互转移,如图8-2所示。
相界面B图8-2 蒸馏传质过程●萃取,包括液-液萃取和液-固萃取液-液萃取:物质从一个相向另一个相转移。
例如用四氯化碳从水溶液中萃取碘。
液-固萃取:物质从固相向液相转移。
●干燥:液体(通常为水)由固相向气相转移其它相际传质过程:如结晶、吸附、气体的增湿、减湿等等。
传质过程与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过程比较有相似之处,但比后二者复杂。
例如与传热过程比较,主要差别为: (1)平衡差别传热过程的推动力为两物体(或流体)的温度差,平衡时两物体的温度相等;传质过程的推动力为两相的浓度差,平衡时两相的浓度不相等。
例如1atm,20ºC 下用水吸收空气中的氨,平衡时液相的浓度为0.582 kmol/m3 ,气相的浓度为3.28×10 - 4 kmol/m3 ,两者相差5个数量级。
(2)推动力差别传热推动力为温度差,单位为ºC ,推动力的数值和单位单一;而传质过程推动力浓度有多种表示方法无(例如可用气相分压、摩尔浓度、摩尔分数等等表示),不同的表示方法推动力的数值和单位均不相同。
8-2浓度及相组成的表示方法1. 质量分数和摩尔分数● 质量分数:用w 表示。
以A 、B 二组分混合物为例,有w A = (8-1)● 质量分数:用x 或y 表示。
以A 、B 二组分混合物为例,有x A = (8-2)2. 质量比与摩尔比 ● 质量比:混合物中一个组分的质量对另一个组分的质量之比,用w 表示。
化工原理(第八章传质基础)
3、生物物质的扩散系数 化 工 原 理 对于水溶液中生物溶质扩散系数的估算,当溶质的分子量 小于1000或其分子体积小于500 cm3/mol 时,可用下式计 算:
DAB
1/ T (φM B )T2 −15 = 7.4 ×10 µVA0.6
m2 / s
吉 首 大 学
吉 首 大 学
JA pA1 pB1 JB pA2 pB2
由于总压p=pA+pB为常数,微分则有:0=dpA+dpB DAB=DBA=D
二、扩散系数 化 工 原 理 扩散系数是衡量物质扩散能力的物理性质,单位:m2/s 1、气体中的扩散系数 气体中的扩散系数与其系统、温度和压力有关,其数量级为 10-5m2/s 对于二元气体扩散系数的估算,通常使用富勒(Fuller)公 式:
固相 C
固相 B+A
气相 C+A
液相 A
汽相 精 馏
干 燥
B+A A+B B
三、相组成的表示方法 化 工 原 理 1.质量分率和摩尔分率 混合物中某组分A的质量mA占混合物总重量m的分率,称为 组分A的质量分率 。即: wA= mA/m 混合物中某组分A的摩尔数nA占混合物总摩尔数n的分率,称 为组分A的质量分率 。即: xA= nA/n 2.质量比和摩尔比 以B为参照组分,则质量比:w = mA/mB,摩尔比:X = nA/nB 3.质量浓度和摩尔浓度 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称为质量浓度,即: CA=mA/V 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称为摩尔浓度,即: cA=nA/V
C (C -C ) A Ai CBm
CA CAi CAi’
δ δ’
’ D’ C (C’ C ) Ai- ’ A C’ δ’ Bm
08传质过程导论
F’ NA,b NB,b 2 Z PA2 A B 2’
总体
N A J A J B Nb Nb
总体流动通量Nb与A穿过界面2-2’的 传质通量NA相等
2019年2月27日星期三
NA
由组分B的恒算式 代入组分A恒算式得
Nb
c c JB JA cB cB
NA J A
cA c cA JA 1 JA c c cB B
JA
D dp A RT dz
P PA JA 1 J A PB PB
化 工 原 理
NA
D P dpA P D dpA RT P PA dz PB RT dz
相界面
分离依据 利用不同气相组份在液 相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 进行选择性的吸收 传质推动力
气相
液相
A+B
化 工 原 理
A+S
A
吸收
A
脱收
ΔP、ΔC Δy 、Δx
2019年2月27日星期三
萃取过程(Extraction)
相界面
分离依据 利用液相各组分在溶 剂中的溶解度差异 传质推动力
液相
液相
A+B
化 工 原 理
J B J A
3)通过相界面2-2’的只有A的溶解通量NA
2019年2月27日星期三
2’
NA
取截面F-F’及2-2’之间的体系进行物料衡算 对组分A 对组分B
NA JA Nb
cA c
1
PA1 JA
A
B JB
1’
cB 0 J B Nb c
Nb
F 化 工 原 理
化工原理09-传质概论
A组分
aA=WA/W
摩尔分率 x, y
气相yAg=nAg/ng 液相 xAl= Al/nl
B组分
aB=WB/W
yBg=nBg/ng xBl=nBl/nl
备注
WA+ WB=W( kg); aA + aB=1
nAg+ nBg= ng( kmol); nAl+ nBl= nl( kmol)
yA+yB=1; xA+xB=1;
解:氨在气相的摩尔浓度CAG按式8 6计算, 其中分压单位为mmHg时的R由表8 1查得 为62.36mmHgm3 / kmolK, CAG pA / RT 6 / 62.36 293 0.00328kmol/ m3 100kg水含氨1kg,由于氨水很稀,密度可视为与水相同。 其体积为(100 1)/1000 0.101m3;氨为1/17kmol; CAG (1/17) / 0.101 0.582kmol/ m3
负号 —— 扩散沿浓度降低的方向进行。
化工原理下册——传质概论
注意:D不绝对是物性常数
对气体:D = f ( 一对组分,T,P),D是物性常数;
对液体: D = f ( 一对组分,T,C),D不是物性常数;
对稀溶液: D ⋍ f ( 一对组分,T),D可近似视为物
性常数。 1-2、涡流扩散:
JA
三者串联过程。
气相内部 界面 液相内部 传质 传质 传质
化工原理下册——传质概论
复习
一、扩散 JA
分子扩散
JA - DAB
dCA dZ
涡流扩散 JA - De
dCA dZ
二、两种基本 传质过程 NA
等摩尔反向传质 NA = - NB =JA NA= D/d (CA1-CA2) = kc(CA1-CA2)
第八章 传质过程概论83
将已知数据 D=6.92×10-6m2/s T=318K pA1 = 74 Pa
2018年10月10日8时54分
7
和
pA2=0 r1 = 0.02/2 = 0.01 m pB1 = 1.013×105-74 = 1.012×105 Pa pB2 = 1.013×105-0 = 1.013×105 Pa
2018年10月10日8时54分
5
因为r2>>r1,1/r2≈0;
①引入对数平均值;
②摩尔分率比改为压强比,
有
mA PD y B 2 ln 4r1 RT y B1 PD p A1 p A 2 RT p Bm
2018年10月10日8时54分 6
显然,r=r1处的扩散速率(或汽化速率)为
N A DM cA
M
2018年10月10日8时54分
15
将湍流的作用机制归结到等效扩散系数 DM 与 虚拟膜厚度 M 之中。 对流传递通量包含了分子传递与涡流传递两部 分之和,将其以扩散定律的方式表达为
dcA N A DAB M dy
M 称为涡流质量扩散系数
6
2560 [ h]
2018年10月10日8时54分
12
四、涡流扩散与对流传质
(一)涡流扩散 流体质点在浓度梯度方向上的脉动所造成的物 质向浓度降低方向的传递。 (二)对流传质 流动流体与壁面或相界面之间的物质传递
2018年10月10日8时54分
13
涡流扩散系数(Eddy Diffusivity)
m xAb xAs NA M r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是: 该理论提出的双阻力概念,即认为传质阻力集 中在相接触的两流体相中,而界面阻力可忽略 不计的概念,在传质过程的计算中得到了广泛 承认,仍是传质过程及设备设计的依据;
2013年5月14日3时6分
22
第三节 质量、热量和动量传递的类比(简介)
简单来说,在化学工程上,在满足一定的条件
上式定义分母中A物质的平均通量以壁面浓度 为基准浓度,因此代表的是管内流体具有的向壁面 传质的能力或容量。
2013年5月14日3时6分 29
写成准数形式:
kc kc d 1 Sh Nu f ReSc RePr 2 u DAB u d DAB
——传质雷诺类比律 雷诺类比律以简洁的形式表达了“三传类比” 的机理,对于 Pr 数和 Sc 数接近于 1 的流体与实验 结果吻合较好,对范围更广的流体,则按柯尔本类 比律对 Pr 数和 Sc 数进行修正:
m xAb xAs NA M rm
由对流传热膜系数和传质膜系数的定义(假设 r 方 向因传质引起的总体流速可忽略不计),可得:
2013年5月14日3时6分
27
qs hT b T s
NA kc cAb cAs
壁面上两个传递通量之比
m xAb xAs cAb cAs cAb cAs kc cAb cAs M rm hTb Ts m cp Tb Ts cM rm c p Tb Ts c p Tb Ts
若其平均流速为 u,
湍流核心区温度为 Tb、
A 物质的摩尔浓度为 cAb(或xAb); 管壁处温度为 Ts、摩尔浓度为 cAs(或xAs )。
2013年5月14日3时6分
26
则质量为 m 的流体微团从湍流核心区迁移到 达壁面时与管壁发生的热量和质量传递通量为
qs m c p T b T s
Sc为施密特数,Sc=μ/ρD
2013年5月14日3时6分 24
另外,还有Prandtl类比; Karman类比; Chilton-Colburn类比; J因子类比; 等等。 我们只是简介。
2013年5月14日3时6分
25
比如
传质传热过程的类比关系
对平均分子量为 Mrm, 密度为 的二元流体,
2013年5月14日3时6分
1
第八章 传质过程概论(8-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
例题
[例题]直径20mm的萘球,置于1.013×105Pa、318K的静止空气中。
此温度下萘的饱和蒸汽压为74Pa,扩散系数为6.92×10-6m2/s,求
萘表面的汽化速率。可以认为是稳定扩散。
[解]稳定扩散时,其径向的 质量流量mA 不变,但由于 扩散截面积随半径变化, 所以传质速率(汽化速率) NA不是常数。
下,摩擦系数、对流给热系数和传质系数是有关系
的。
2013年5月14日3时6分
23
质量、热量和动量传递的类比
主要有三传的雷诺类比:λ/8=St=St’
St为Stanton准数,
St=α/(ρumCp)=Nu/(RePr)
St’为传质Stanton准数,
St’=k/um=Sh/(ReSc)
Sh为谢伍得数,Sh=kd/D
将已知数据 D=6.92×10-6m2/s T=318K pA1 = 74 Pa
2013年5月14日3时6分
8
和
pA2=0 r1 = 0.02/2 = 0.01 m pB1 = 1.013×105-74 = 1.012×105 Pa pB2 = 1.013×105-0 = 1.013×105 Pa
2013年5月14日3时6分
两相相内传质速率表达式
20
该理论使用起来结果如何?
按双膜理论,传质系数与扩散系数成正比,这 与实验所得的关联式的结果相差较大; 由此理论所得的传质系数计算式形式简单,但 等效膜层厚度 1 和 2 以及界面上浓度 pi 和 ci 都 难以确定; 双膜理论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例如对具有自 由相界面或高度湍动的两流体间的传质体系, 相界面是不稳定的,因此界面两侧存在稳定的 等效膜层以及物质以分子扩散方式通过此两膜 层的假设都难以成立;
pBm = 1.0125×105 Pa 代入前面的公式,可以得出
6.92 10 1.013 10 74 0 N A1 5 8.314 318 0.01 1.0125 10 1.94 105 [m ol/(m 2 s)]
5 6
2013年5月14日3时6分
9
[续例2]若萘的分子量为128.2,密度为1145kg/m3 , 在上面的条件下,直径为20mm的萘球全部升华需 要多长时间? [解] 随萘的升华,其半径逐渐减小。 传质速率就会发生变化,因此这是一个不稳 定的扩散过程。 但由于萘的传质速率很小,在不长的时间内, 可以认为其半径是不变的,扩散近似是一个稳定过 程。
2013年5月14日3时6分
10
此时,上题的结果可以直接应用。
根据上题,萘球半径为r时,其传质速率为
N Ar PD p A1 p A2 RTr p Bm
单位时间整个表面的传质量为
m Ar 4r N Ar
2
4rPD p A1 p A2 RT p Bm
2013年5月14日3时6分
2013年5月14日3时6分
6
因为r2>>r1,1/r2≈0;
①引入对数平均值;
②摩尔分率比改为压强比,
有
mA PD y B 2 ln 4r1 RT y B1 PD p A1 p A2 RT p Bm
2013年5月14日3时6分 7
显然,r=r1处的扩散速率(或汽化速率)为
mA mA 1 N A1 2 4r1 4r1 r1 PD13年5月14日3时6分
12
全部升华完所用的时间是
tF
2 M A DP p A1 p A 2
2 5
r RTpBm
2 A 1
1145 0.02 8314 3181.0125 10 6 5 2 128.2 6.9210 1.013 10 74 0 9.2210 [ s ]
f Nu Sh 3 Pr Sc 3 jH jM 2 RePr ReSc
2013年5月14日3时6分
2 2
传质 j 因子
30
气体动力学理论导出,流体的 = DAB = ,因此应有
Pr Sc 1 D AB
满足该性质的流体无论使用雷诺类比律还是柯尔 本类比律都有十分简洁的形式。 但工程上除气体而外,多数液、固传热传质体系 的 Pr 数和 Sc 数变化范围很大,从液态金属的远 小于10直到某些有机体系高达 104 数量级。 摩擦系数、传热膜系数和传质膜系数的具体数值 靠实验研究确定。
2013年5月14日3时6分
28
整理上式,以 u 通除等号两端,并引用热量传 递与动量传递的雷诺类比律即可得到
h f k c c Ab c AS k c u c Ab c AS u c pu 2
上述以范宁摩擦因子表达的传质类比关系可以解释为
f 向壁面传递的A物质的通量 2 轴向流动的A物质的平均通量
2013年5月14日3时6分
气 液 气相主体 膜相界面 膜 液相主体
p pi = ci / H ci
pi
1
2
c
18
(2) 相界面处于相平衡状态。 (3) 在膜层以外的两相主流区由于流体湍动剧烈, 传质速率高,传质阻力可以忽略不计。相际的 传质阻力集中在两个膜层内。
双膜理论将两流体相际传质过程简化为经两膜层 的稳定分子扩散的串联过程。对吸收过程则为溶 质通过气膜和液膜的分子扩散过程。
Diffusion is the movemen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 physical stimulus(物理驱动), of an individual component through a mixture.
2013年5月14日3时6分
32
2.
~ reason?
2013年5月14日3时6分
19
根据前面的传质理论,我们可以写出
N A kG p pi
DG kG RT G
P p Bm
N A k L ci c
DL c M kL c L Bm
DG、DL —— 溶质组分在气膜与液膜中的分子 扩散系数; P/pBm —— 气相扩散漂流因子; cm/cBm —— 液相扩散漂流因子; G、L —— 界面两侧气液相等效膜层厚度, 待定参数。
The most cause of diffusion is a concentration gradient of the diffusing component. 3. ~ Purpose?
2013年5月14日3时6分
31
§8.3 Diffusion and mass transfer within single phase
(扩散和单
向传质)
8.3.1 Molecular diffusion in binary mixtures
一.Diffusion Features:
1.
~ What’s diffusion ?
11
如果dt时间内萘球半径减少了dr,根据物料衡算,有
mAr M A dt 4r 2 A dr
PD p A1 p A2 M A dt A rdr RT p Bm
PD p A1 p A 2 M A dt A rdr RT p Bm 0 r1
tF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