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寄北》《论诗》练习
《夜雨寄北》李商隐习题及答案
《夜雨寄北》李商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年级上】班级:姓名: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赏析简答题】【参考答案】【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盼望有朝一日与友人相聚的欢快场景,想象将来与亲友团聚、剪烛夜话的诗句是:2、诗中蕴含宦途失意、羁旅他乡,思乡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并把愁苦之情融入凄凉萧瑟的景色之中的诗句是:二、赏析选择题:1、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2、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A.第一句写诗人虽日日思归,却没有准确归期,无可奈何之情跃然纸上。
B.第二句写想象景象,把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幻想中连绵的夜雨、涨满的秋池。
C.第三、四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让未来的欢聚反衬出今夜的愁苦。
D.全诗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回环往复的意境,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时思君的深情。
3、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句之中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B.一个“涨”字,富于动态形象,既写出了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出诗人愁思的绵绵深重。
C.后两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以未来想象中的欢聚许诺友人,不仅是暂且宽慰自己,也是安慰友人。
D.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令人的思绪在现实和想象的时空之间徘徊不已,如此表达思“君”的深情,觉得有点累赘。
4、对李商隐《夜雨寄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一问一答写出了诗人归期临近时无法抑制的激动心情。
B.“巴山夜雨涨秋池。
”写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涨满秋池之景,作者没说什么愁,而愁苦之情自然显现。
C.“何当共剪西窗烛,”中“何当”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中引发而来,“共剪”是对未来欢乐的憧憬。
《夜雨寄北》试题及答案
《夜雨寄北》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关于《夜雨寄北》的主题思想,以下哪项描述最为准确?A. 诗歌主要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B. 诗歌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C. 诗歌反映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渴望D. 诗歌讲述了诗人旅途中的奇遇答案:A2. 在“君问归期未有期”这句中,“君”字所蕴含的情感色彩是什么?A. 感激B. 怀疑C. 期待D. 无奈答案:C二、填空题1.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一首______诗,它通过______和______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答案:抒情,问答,想象2. 在诗中,“______夜雨涨秋池”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______。
答案:巴山,孤寂与愁绪三、实词虚词意义1. “君问归期未有期”中的“归期”是______词,在这里指的是______。
答案:实词,回家的具体日期2. “何当共剪西窗烛”中的“何当”是______词,它在句中的意义是______。
答案:疑问代词,表示询问或不确定的时间四、句子翻译1. 请将“巴山夜雨涨秋池”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这句话在诗中的象征意义。
答案:巴山地区连绵的夜雨使得秋天的池塘水位不断上升。
这句话象征着诗人内心因思念而波涛汹涌的情感。
五、内容理解概括1. 《夜雨寄北》这首诗的开头“君问归期未有期”起到了什么作用?它对全诗的情感基调有何影响?答案:这句开头设置了问答的形式,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同时也奠定了全诗的思念与无奈的情感基调。
六、描写手法分析1. 在“何当共剪西窗烛”这句中,诗人运用了哪种描写手法?这种手法如何增强了诗句的情感表达?答案:诗人运用了设想未来场景的描写手法。
这种手法通过设想与亲友团聚的温馨场景,与当前的孤独形成对比,增强了诗句中对未来团聚的渴望和现实中的无奈。
七、人物环境分析1. 诗中的“君”这一角色,在诗中起到了什么样的情感桥梁作用?答案:诗中的“君”代表了诗人思念的亲友,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和交流对象。
《夜雨寄北》《论诗》
【课题】诵读欣赏《古诗二首》【课型】新授【导学目标】反复诵读,体悟《夜雨寄北》《论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及深刻哲理。
【重点难点】1、诗歌感情的把握和朗读的技巧。
2、通过合作探究,反复品读,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知识准备】一、想象是诗歌的一对飞翔的翅膀,它可以帮助我们从现实的此岸飞到理想的彼岸。
课后读李商隐、赵翼的诗。
二、疑难问题【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找出《夜雨寄北》、《论诗》中的韵脚,写出押的韵2.朗读诗歌,注意节奏二、合作探究(一)读《夜雨寄北》1.选出对李商隐《夜雨寄北》赏析有误的一项:( D )A、这首七绝情思委婉,清新流畅。
诗人以眼前之景预测未来,遥想他日相聚,情致曲折,深刻的思念之情贯注其中。
B、第一句一问一答,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
C、“何当”为想象希望之词。
对坐西窗,共剪烛花,想象美丽,写得逼真,揭示出诗人深挚的思念之情。
D、尾句“巴山夜雨”四字重出,表现作者看重这异乡奇景,要将它描述给亲友听。
2.加点的“秋”字在诗中除交代季节外,还起到什么作用?秋是万物萧疏的季节,帮人常把它与“悲”和“愁”联系在一起,帮这里还起到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
3.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
面对残烛,夜深不寐,在巴山夜雨中,展读亲友询问归期的来信,心中充满了归期无期的孤寂。
4.诗中两次提到“巴山夜雨”,你分别是怎样理解的?前一句是写实,后句是想象会面时对当时情景的描述,两次出现构成了音调和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
5.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诗人想象了与妻子团聚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妻子离别重逢的感情。
6.“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两句诗是由当前离别愁苦所激发出来的对未来相聚的欢乐的憧憬。
7.这首诗借“巴山夜雨”之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漂泊异乡,盼望归期的感伤(二)阅读赵翼的《论诗》,回答问题。
1诗人狂妄地认为:李白、杜甫的诗篇流传的时间很长,已经“不新鲜”了。
《夜雨寄北(原文)》阅读及答案
《夜雨寄北原文》阅读及答案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阅读练习及答案(1)、文学常识填空:李白、杜甫在文学史上有大李杜之称,而本诗的作者______和杜牧则有小李杜之称。
(2分)(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下画线的字的意思。
(2分)① 何当共剪西窗烛 [何当]:_____② 却话巴山夜雨时 [却]:__;[话]:_____(3)、用/画出古诗的朗读节拍。
(2分)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2分)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5)、《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分)(6)、诗人想像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中,和妻子一起一边剪去燃尽的烛芯,一边回味这巴山的绵绵夜雨。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情?(2分)(7)诗中表达作者渴望团聚及美好愿望的句子是【】。
(1分)(8)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
(2分)参考答案:(1)、李商隐;(2)、①何时能够②再回叙;(3)、(略);(4)、D;(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表达了诗人渴望和妻子团聚的心情。
(7)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分)(8)(2分)涨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深重绵绵的愁思。
涨字一词,用词准确,富于动态感。
阅读练习二:1.秋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两个期字,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2.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
3.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这首诗写了哪两种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参考答案1.点名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漂泊在外的寂寞。
《夜雨寄北》练习题及答案
《夜雨寄北》李商隐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归期难定,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秋池。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发诗人羁旅他乡的愁苦和对友人深切的思念。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盼望有朝一日与友人相聚的欢快场景,想象将来与亲友团聚、剪烛夜话的诗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诗中蕴含宦途失意、羁旅他乡,思乡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并把愁苦之情融入凄凉萧瑟的景色之中的诗句是: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二、赏析选择题:1、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D)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解析】D最后两句是想象,是虚写。
2、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B)A.第一句写诗人虽日日思归,却没有准确归期,无可奈何之情跃然纸上。
B.第二句写想象景象,把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幻想中连绵的夜雨、涨满的秋池。
C.第三、四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让未来的欢聚反衬出今夜的愁苦。
D.全诗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回环往复的意境,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时思君的深情。
【解析】B第二句是真实的景象,是实写。
3、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第一句之中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B.一个“涨”字,富于动态形象,既写出了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出诗人愁思的绵绵深重。
C.后两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以未来想象中的欢聚许诺友人,不仅是暂且宽慰自己,也是安慰友人。
夜雨寄北》练习题及答案
夜雨寄北》练习题及答案
改写】
夜雨寄北》是李商隐的一首诗,通过诗人与友人的问答,表达了他羁旅他乡的愁苦和对友人深切的思念。
理解性默写】
1、诗中表现出诗人与友人团聚、剪烛夜话的欢快场景的诗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2、诗中融入诗人抑郁愁苦之情和凄凉萧瑟的景色的诗句是:“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赏析选择题】
1、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D)。
2、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B)。
3、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4、对李商隐《夜雨寄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答:诗歌一、二句为“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第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归期的期盼,但又无法确定,充
满了失望和无奈;第二句则描绘了夜雨涨满秋池的景象,暗示了诗人因思念而难以入眠的心情。
整体上表现了诗人孤独、思念的心情,以及对未来的渴望和不确定性的焦虑。
诗歌一开始就呈现出了一种矛盾的氛围,表现出了对归期的渴望和对未有期的失望,这种矛盾在诗歌中得到了生动的描绘。
接下来的描写将眼前的景象与诗人的愁苦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浓重的离情之感。
诗歌中的三、四句是名句,通过作者的想象,将未来的团聚与今夜的离别相互对比,表现出了深深的相思之情,构思独特。
中考冲刺古诗文默写一日一练
一、积累和运用(25分)6.默写。
(12分)(1)子日:“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则》)(2)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3)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
(赵翼《论诗》)(4)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6)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7) __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8) __________________,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9)皎洁的月亮引人遐想,令人动情。
豁达的苏轼望月感怀,思索人生,悟出“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的哲理;洒脱的李白邀月共饮,排遣寂寞,咏出“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的浪漫。
古诗文名句默写。
(⑪—⑬题必做,⑭⑮两题选做一题)(6分) ⑪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⑫人有悲欢离合,▲。
(苏轼《水调歌头》)⑬《出师表》中体现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句子是▲,▲。
⑭请写出古诗词中描写战争场面的句子。
(写出连续的两句)▲,▲。
⑮请写出古诗词中抒发忧国忧民情怀的句子。
(写出连续的两句)【试题】4.按要求填空。
(14分)①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②,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③行到水穷处,。
(王维《终南别业》)④,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⑤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⑥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八年级语文《夜雨寄北》测试题(含答案)
《夜雨寄北》测试题一、单选题(共4道,每道2分)1.下列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B.归期:指回家的日期C.何当:应当D.却话:回头再说答案:C解题思路:何当:什么时候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词语释义2.“何当共剪西窗烛”表达了诗人的美好期许,诗中“剪烛”的目的是( )A.把烛光调亮B.把烛光调暗C.把烛光熄灭D.把蜡烛剪断答案:A解题思路:剪烛的目的是把燃尽的烛芯剪断,从而使烛光更亮。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诗文理解3.本诗的前两句写自己实际的处境,后两句写对相聚之日的期盼和想象。
运用的表现手法有( )A.想象、虚实结合B.比喻、托物言志C.想象、托物言志D.比喻、虚实结合答案:A解题思路:本诗的前两句实写自己的现实处境,后两句虚写对相聚之日的期盼和想象。
运用了虚实结合和想象的手法。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写作手法4.下列对本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的形式抒写了眼前的环境,阐发了诗人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思念。
后两句想象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
B.本诗语言朴实,在遣词造句上不加修饰,这也是李商隐大部分诗词的特点之一。
C.第一句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跃然纸上。
D.三、四两句明明是写今日的离情,却设想未来的相逢,相逢之日再诉今日离情。
答案:B解题思路:李商隐的诗词多幽深晦涩,用典精巧,长于象征、暗示。
本诗语言朴实,在遣词造句上不加修饰,与他的大多数诗作风格不同。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诗文理解二、填空题(共1道,每道2分)5.李白、杜甫在文学史上有“大李杜”之称,而本诗作者和____则有“小李杜”之称。
答案:杜牧解题思路:李商隐和杜牧有“小李杜”之称。
试题难度:知识点:文学常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夜雨寄北》赏析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夜雨寄北》赏析练习题(含答案)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翻译: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
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
作者简介: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
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主题思想:这首诗既写出巴山倾听秋雨的寂寥之苦,又想象来日相聚之时的幸福快乐,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对团聚的期盼之情。
重点赏析:这是一首借景寓情的抒情诗,也是一封写给妻子的回信,诗人用问答的形式,将眼前景与想象相结合,表达了游人羁旅巴山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抒发了盼望北归团聚、共叙别情的美好心愿。
此诗最大的特点是作者运用想象,使“(魂)预飞到归家后”(《李义山诗集笺》),然后飞回归家前的羁旅之地,打了一个来回。
这个来回既包含空间的往复对照(即巴山—西窗—巴山),又体现时间的回环对比(今宵—他日—今宵),虚实相生,情景交融。
实例赏析:1.“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中“涨”字有何妙处?一个“涨”字既是写秋池,又写出了秋思深重,“涨秋池”岂止是滂沱的秋雨和上涨的池水?分明是作者在不眠之夜对友人(或妻子)无限思念的感情波涛。
2.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一句的妙处。
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像。
诗人在此选取了两种情态:一个是“动态”,一个是语态“却话”。
“共剪西窗烛”具体细腻而又无限传神地描绘出一幅良宵美景图。
一个“共”字极写亲昵之情态。
而“何当”一词却又把诗人描绘的美景推向了远方,推向了虚处。
3.“秋”字作用:点明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心情。
4.“何当”体现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体现了诗人急切的回家见妻子(或友人)的心情,突出今夜心境的郁闷、孤寂和内心的相思之苦。
2024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考点梳理及通关训练专题《夜雨寄北》(原卷版+解析版)
专题05:《夜雨寄北》2024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考点梳理及通关训练【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3—约858),唐代诗人。
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
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开成二年(837年)进士及第。
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
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诗歌成就很高,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无题”诗很有名。
擅长律、绝,富于文采,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过多,意旨隐晦之病。
有《李义山诗集》。
【创作背景】这首诗选自《玉溪生诗》卷三,是李商隐留滞巴蜀(今四川省)时寄怀长安亲友之作。
因为长安在巴蜀之北,故题作《夜雨寄北》。
这首诗所寄何许人,有友人和妻子两说。
在南宋洪迈编的《万首唐人绝句》里,这首诗的题目为《夜雨寄内》,意思是诗人寄给妻子的。
他们认为,李商隐于大中五年(851)七月赴东川节度使柳仲郢梓州幕府,而王氏是在这一年的夏秋之交病故,李商隐过了几个月才得知妻子的死讯。
现传李诗各本题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
有人经过考证认为它作于作者的妻子王氏去世之后,因而不是“寄内”诗,而是写赠长安友人的。
从诗中所表现出热烈的思念和缠绵的情感来看,似乎寄给妻子更为贴切。
【作品赏析】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让人感到这是一首以诗代信的诗。
“期”字两见,而一为妻问,一为己答;妻问促其早归,己答叹其归期无准。
读者可以猜测到,此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来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归故里。
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团聚。
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写诗人眼前之景。
秋山夜雨,总能唤起离人的愁思。
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倚床前。
想着此时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忆他们从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着雨夜的孤独。
那已经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弥漫于巴山的夜空。
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人从眼前之景生发开去,驰骋想象,另辟新境,展开对未来团聚幸福时刻的想象,字字如从肺腑中自然流出。
《夜雨寄北》《论诗》练习(附答案)文库.doc
第六单元诵读欣赏《古诗二首》一、《夜雨寄北》(李商隐)(一)、作者作品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
在晚唐诗人中,他的诗歌艺术成就最高,和另一位著名诗人杜牧合称为“小李杜”,也是唐代诗人中的“三李”之一(李白、李贺)。
尤其是他的爱情诗,最为人传诵,他对后代诗人及词人的影响很大。
主要名篇有:《登乐游原》、《无题》、《夜南寄北》等。
《夜雨寄北》,诗题也作“夜雨寄内”,“内”即其夫人。
现传各本多作“夜雨寄北”, “北”即北方的人,或为妻子,或为友人。
有人认为该诗是写给长安友人的;但以诗之内容,按“寄内”来解读,似乎更确切。
(二)、主题点击通过诗人寄给妻子的复信,虽归期难以约定,但诗人想像中的他日相逢,烛光下共话巴山夜雨的情景,定会给“问归期”的妻子以慰藉,展示了彼此相思Z意。
(三)、美点聚焦“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蕴含的一个成语是剪烛西窗。
用想象未來团聚的欢乐,來反衬今夜离别的相思之苦,将深挚的思念Z 情表达得曲折细腻,又含蓄隽永。
(四)、内容赏析(原文略)1、文学常识填空:李白、杜甫在文学史上冇大李杜Z称,而本诗的作者___________ 和杜牧则有小李杜之称。
(李商隐)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下画线的字的意思。
①何当共剪西窗烛[何当]: _____________②却话巴山夜雨时[却]: _______________ :[话]: __________①何时能够②再I川叙;3、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D )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
B.巴山俊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口己的经历。
4、《俊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苫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写出了对未來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___ , ________________君问归期未冇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夜雨寄北》诗歌鉴赏练习题(word版 有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夜雨寄北诗歌鉴赏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本诗从体裁上属于(____),本诗的作者与杜牧则有(____)之称。
2、“君问归期未有期”中连用两个“期”有什么作用3、如何理解标题中的“寄北”?4、请说说“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有何作用。
5、(2)“秋”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诗歌前两句通过描写“巴山”“________”“________”等意象,寄寓了诗人__________的情感。
7、这首诗其实可以看作是一封普通的家书。
第一句中“________”和“_________”。
其中包含了太多的苦涩与无奈,表达了作者的思乡情感。
8、“却话巴山夜雨时”中“话”的意思是:______。
9、“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通过写实,营造了怎样的气氛?10、诗歌首句通过对“_________”的一问一答,诗人的愁苦形象跃然纸上11、第二句与第四句的映照,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12、这首诗写了哪两种不同的时间和空间?13、作者在诗中两次写到“巴山夜雨”,虚实相生,请你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14、写出诗中表达作者渴望团聚及美好愿望的句子。
15、请描绘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16、最后两句笔锋一转,诗人想象到什么情景?感情由此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请简要分析。
17、这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抒发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18、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诗人“今夜的心境”。
19、虚实结合是中国古典诗歌中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
《夜雨寄北》诗人实写“巴山夜雨涨秋池”的眼前之景,虚写了什么情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0、诗人想象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中,和妻子一起一边剪去燃尽的烛芯,一边回味这巴山的绵绵夜雨。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情?2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通过对归期问询的回答,抒发了诗人对亲友的深情。
《夜雨寄北》中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夜雨寄北》中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班级:姓名:题型:【理解性默写】【赏析选择题】【课内简答题】【原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归期难定,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秋池。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作者】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怀州河内(现河南省沁阳县)人,唐代诗人。
仕途上被人排挤,潦倒终生。
擅长律诗,绝句。
所作诗歌典雅华丽,形象鲜明,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尤其是他的爱情诗,最为人传诵。
主要名篇有:《登乐游原》、《无题》、《夜雨寄北》等。
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发诗人羁旅他乡的愁苦和对友人深切的思念。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盼望有朝一日与友人相聚的欢快场景,想象将来与亲友团聚、剪烛夜话的诗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诗中蕴含宦途失意、羁旅他乡,思乡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并把愁苦之情融入凄凉萧瑟的景色之中的诗句是: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二、赏析选择题:1、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D)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解析】D最后两句是想象,是虚写。
2、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B)A.第一句写诗人虽日日思归,却没有准确归期,无可奈何之情跃然纸上。
B.第二句写想象景象,把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幻想中连绵的夜雨、涨满的秋池。
C.第三、四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让未来的欢聚反衬出今夜的愁苦。
D.全诗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回环往复的意境,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时思君的深情。
【解析】B第二句是真实的景象,是实写。
3、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第一句之中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夜雨寄北》导学练习答案
《夜雨寄北》导学练习答案引导语:《夜雨寄北》是千古名诗,这是作者写给远方妻子的,下面我们来做一下这首诗的阅读训练,帮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这首诗。
1.朗读、欣赏、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
2.整体感知作品的思想感情。
1.一读,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
(1)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
赵翼( ) 冀州( ) 风骚( ) 搔首弄姿( ) ....涨秋池( ) 涨红了脸( ) ..(2)了解作者。
李商隐,字,号,代诗人,和被称为小“李杜”。
《论诗》的作者,代诗人,著有《》等。
2.再读课文,初步了解两首诗的主要内容。
《夜雨寄北》:《论诗》:(一)交流讨论“自主预学”局部的知识点。
(二)学习《夜雨寄北》。
1.解题。
试题中的“寄北”,有的选本作“寄内”。
“内”即内人,妻子。
你的看法如何?2.诗中的“秋”字除了交代季节外,还起到什么作用?诗中两处“巴山夜雨”所描写的场景是否相同?3.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内容,说说“剪烛西窗”的含义是什么?4.本诗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三)学习《论诗》。
1.“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从这两句看,诗人是不是在成心贬损李、杜?2.“江山代有才人出”中“江山”指什么?3.“各领风骚数百年”中“风骚”指什么?4.“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你如何理解诗人的观点?(一)同步反应训练。
1.解释以下中有关的意思。
(1) 何当共剪西窗烛何当:(2) 却话巴山夜雨时却: ; 话:2.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 ( )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3.对“至今已觉不新鲜”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李杜的诗到了今天已经让人觉得不新鲜了。
B.李杜的诗到了今天已经成为俗的、旧的、陈腐的东西了。
C.李杜的诗与现今社会现状不能扣合,缺少时代气息。
江苏省淮安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夜雨寄北练习 苏教版
夜雨寄北一、基础知识(1)、文学常识填空:李白、杜甫在文学史上有“大李杜”之称,而本诗的作者______和杜牧则有“小李杜”之称。
(2分)(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下画线的字的意思。
(2分)①何当共剪西窗烛[何当]:____②却话巴山夜雨时[却]:_;[话]:___(3)、用“/”画出古诗的朗读节拍。
(2分)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2分)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5)、《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分)(6)、诗人想像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中,和妻子一起一边剪去燃尽的烛芯,一边回味这巴山的绵绵夜雨。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情?(2分)(7)诗中表达作者渴望团聚及美好愿望的句子是“【】”。
(1分)(8)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
(2分)二、简答题1.“秋”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两个“期”字,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2.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
3.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这首诗写了哪两种不同的时间和空间?5、李商隐的诗歌艺术成就很高,特别是他的咏史诗和描写爱情的“”诗,影响很大。
6、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7、“何当”体现出主人公一种怎样的心情?8、从写法的角度赏析“君问归期未有期”的表达效果。
9、“巴山夜雨涨秋池”中“涨”字的应用有什么好处?10、结合诗境体会“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一虚写的妙处。
【赏析】《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在长安的妻子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
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
江苏省淮安市八年级语文下册夜雨寄北练习苏教版
夜雨寄北一、基础知识(1)、文学常识填空:李白、杜甫在文学史上有“大李杜”之称,而本诗的作者______和杜牧则有“小李杜”之称。
(2分)(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下画线的字的意思。
(2分)①何当共剪西窗烛[何当]:____②却话巴山夜雨时[却]:_;[话]:___(3)、用“/”画出古诗的朗读节拍。
(2分)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2分)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5)、《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分)(6)、诗人想像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中,和妻子一起一边剪去燃尽的烛芯,一边回味这巴山的绵绵夜雨。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情?(2分)(7)诗中表达作者渴望团聚及美好愿望的句子是“【】”。
(1分)(8)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
(2分)二、简答题1.“秋”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两个“期”字,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2.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
3.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这首诗写了哪两种不同的时间和空间?5、李商隐的诗歌艺术成就很高,特别是他的咏史诗和描写爱情的“”诗,影响很大。
6、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7、“何当”体现出主人公一种怎样的心情?8、从写法的角度赏析“君问归期未有期”的表达效果。
9、“巴山夜雨涨秋池”中“涨”字的应用有什么好处?10、结合诗境体会“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一虚写的妙处。
【赏析】《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在长安的妻子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
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
古诗二首练习-论诗-夜雨寄北
古诗二首课前热身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美美地读这两首诗,并用“/”标出朗读节奏。
论诗赵翼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二、知识储备1、赵翼,代学者,诗人,江苏武进人,字云崧,号,所著《瓯北诗话》系统地评论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苏轼、陆游等十家诗,他重视诗家的创新,立论比较全面,允当。
2.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豀生,是时期很有影响的一位著名诗人,与合称为“”。
三、自学练习1.“李杜诗篇万口传”中“李杜”指、。
“江山代有才人出”中“才人”指。
“何当共剪西窗烛”中“”意为“什么时候能够”。
“却话巴山夜雨时”中“”意为“重头谈起”。
2、《论诗》中表明作者的观点句是:,。
《夜雨寄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
写对未来欢聚向往之情的诗句是,。
3、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
《夜雨寄北》重在,《论诗》重在。
巩固拓展一、“各领风骚数百年”中“”指《诗经》中的十五国风,“”指《楚辞》中的《离骚》。
这里“风骚”连用,指《》、《》,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诗歌潮流。
毛泽东《沁园春雪》中“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里的“风骚”指。
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有“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里的“骚人”即指。
二、《夜雨寄北》中先实写后虚写,虚实结合。
那么,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实写的句子是“,”,虚写的是“,”,从而表现诗人浓浓的爱国之情。
三、《论诗》所蕴含的哲理是。
你认为“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是对李白、杜甫诗歌的否定吗?。
白居易夜雨练习题
白居易夜雨练习题白居易,唐代文学家,被誉为“诗仙”,他的诗作流传千古,影响深远。
其中,他的《夜雨寄北》一诗,以优美的词句表达了他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以下是对该诗的练习。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下面是对该诗的练习题:1. 梳理诗歌的脉络,并简要解读诗意。
2. 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朗读诗歌并感受其中的意境。
3. 思考并解释第一句“君问归期未有期”的含义。
4. 分析诗句“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形象描写及其意义。
5. 针对“何当共剪西窗烛”的意象,谈谈作者内心情感的表达。
6. 探究诗句“却话巴山夜雨时”中的“巴山夜雨”的意义,并解释“却话”一词的用法。
7. 总结整首诗的主题,并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悟。
【鉴赏】白居易的《夜雨寄北》以其简练而含蓄的诗句,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给人以深深的思绪。
请你仔细阅读诗歌,并解答以下问题:1. 作者在《夜雨寄北》中通过何种手法传达自己的思念之情?2. 诗中的“巴山夜雨”形象描写给你的意象是什么?3. 分析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中的“共剪西窗烛”的意涵。
4. 解释诗句“君问归期未有期”中的“未有期”的含义。
5. 总结整首诗的主题,并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悟。
【创作】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完成以下作文题目,要求结构合理,观点明确,语句通顺。
题目:要求:根据对白居易《夜雨寄北》的理解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包括以下内容:1. 思考并解释第一句“君问归期未有期”的含义。
2. 分析诗句“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形象描写及其意义。
3. 针对“何当共剪西窗烛”的意象,谈谈作者内心情感的表达。
4. 探究诗句“却话巴山夜雨时”中的“巴山夜雨”的意义,并解释“却话”一词的用法。
5. 总结整篇文章,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悟。
【总结】白居易的《夜雨寄北》通过简练的诗句,深情的思念之意,将雨夜的凄凉与远方的思念融为一体。
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分析和创作练习,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白居易的诗歌风格和思想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诵读欣赏《古诗二首》
一、《夜雨寄北》(李商隐)
(一)、作者作品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
在晚唐诗人中,他的诗歌艺术成就最高,和另一位著名诗人杜牧合称为“小李杜”,也是唐代诗人中的“三李”之一(李白、李贺)。
尤其是他的爱情诗,最为人传诵,他对后代诗人及词人的影响很大。
主要名篇有:《登乐游原》、《无题》、《夜雨寄北》等。
《夜雨寄北》,诗题也作“夜雨寄内”,“内”即其夫人。
现传各本多作“夜雨寄北”,“北”即北方的人,或为妻子,或为友人。
有人认为该诗是写给长安友人的;但以诗之内容,按“寄内”来解读,似乎更确切。
(二)、主题点击
通过诗人寄给妻子的复信,虽归期难以约定,但诗人想像中的他日相逢,烛光下共话巴山夜雨的情景,定会给“问归期”的妻子以慰藉,展示了彼此相思之意。
(三)、美点聚焦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蕴含的一个成语是剪烛西窗。
用想象未来团聚的欢乐,来反衬今夜离别的相思之苦,将深挚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曲折细腻,又含蓄隽永。
(四)、内容赏析(原文略)
1、文学常识填空:李白、杜甫在文学史上有大李杜之称,而本诗的作者___ ___和杜牧则有小李杜之称。
(李商隐)
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下画线的字的意思。
① 何当共剪西窗烛 [何当]:_____
② 却话巴山夜雨时 [却]:__;
[话]:_____
①何时能够②再回叙;
3、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D)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4、《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5、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剪烛西窗”的含义是什么
思念朋友,渴望团聚。
6、“君问归期未有期”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夫妻间的关怀、思念以及作者对妻子的歉意。
7、诗人想像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中,和妻子一起一边剪去燃尽的烛芯,一边回味这巴山的绵绵夜雨。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情。
表达了诗人渴望和妻子团聚的心情。
8、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
“涨”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深重绵绵的愁思。
涨字一词,用词准确,富于动态感。
9、“秋”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两个期字,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点明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漂泊在外的寂寞。
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10、诗中两次提及“巴山夜雨”,你分别是怎样理解的
第一个“巴山夜雨”是写实,渲染凄清寂寥的情调;第二个“巴山夜雨”是写虚,是想象与妻子团圆,突出重逢的温馨和愉悦。
11、这首诗写了哪两种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时间:分离的现在和会面的将来;空间:诗人独处的巴山与亲人团聚的北方(长安)。
1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试做简要分析。
这首爱情诗描写巴山夜雨景象和诗人对妻子的思念,表达了诗人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
例如:“何当共剪西窗烛”一句体现出主人公当时急切回家见妻的心情,突出今夜的心境之郁闷、孤寂和内心的相思之苦。
二、《论诗》赵翼
(一)、作者作品
赵翼(1727年(丁未年)~1814年(甲戌年)1月10日)清代文学家、史学家。
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
乾隆二十六年进士。
官至贵西兵备道。
旋辞官,主讲安定书院。
长于史学,考据精赅。
论诗主"独创",反摹拟。
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
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二)、主题点击
此诗要旨在于说明文学创作的时代性,而非贬低李杜的诗篇的杰出成就,说明惟有创新,才能领时代风骚。
(三)、美点聚焦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每个不同的时代,都会人才輩出,展現其智慧,创作不朽之作,在文坛上崭露头角,各领风骚几百年。
这里,诗人一反传统的诗论观点,以事物发展并不断变化的规律,提出了自己的全新的观点。
(四)、内容赏析(原文略)
1、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1)赵翼《论诗》一诗中说明文字创作应有时代感和创造性的两句是: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2)翼《论诗》一诗中与“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含义相同的诗句是: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诗歌第一句中的“李杜”分别指谁第四句中的“风骚”又指什么
“李杜”分别指:李白杜甫
“风骚”:原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这里指在文学上有成就的“才人”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3、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
作者认为诗歌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上应求变创新,而不要刻意模仿,惟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
4、有人说,诗人狂妄地认为:李白、杜甫的诗篇流传的时间很长,已经“不新鲜”了。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不同意,①“万口传”表明诗人并没有真的否定李杜的成就和地位。
②虽然成就大,地位高,但历史在发展,文学也在发展,否则它就会老化僵死。
每个时代的文学都应该有自己的成就,有自己的“李杜”,才能保持它的青春和生命。
)
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人才的出现,人才辈出,如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人过去,又将有新一代人出现.
6.诗中采用了怎样的手法突出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古今对比,古今之人对李杜诗篇的态度对比
诗人在创作上应求变创新,而不要刻意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
三、类文阅读:
(一)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有同学在读下面两首诗的时候提出两个问题,请你帮助解决。
【甲】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秋涨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乙】芙蓉楼送辛渐①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②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③
【注释】①辛渐:王昌龄的朋友。
②平明:黎明。
③冰心:像冰一样纯洁明净的心。
玉壶:玉制的剔透明亮的壶。
冰心、玉壶都喻指高洁、清白的品质。
1、“巴山夜雨秋涨池”“寒雨连江夜入吴”,这两句中诗人写“雨”有什么作用
⑴渲染气氛,融情于景。
2、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思念亲友的思想感情,但侧重点有所不同,【甲】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表达了的情感;【乙】诗中“一片冰心在玉壶”表达了的志向。
⑵急切与妻子(亲人)见面坚守高洁、清白的品格(节操)(意思对即可)
(二)比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问题。
【甲】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乙】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借景抒情是诗文中一种常用的抒情方式。
甲乙两诗都借景抒发了诗人
之情。
4.甲诗侧重写眼前景,一个“欲”字秒在采用了手法,化静为动,赋予花朵以动态美;乙诗既写了眼前景“
”,又写了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3.漂泊异乡,盼望归期的感伤。
4.(1)拟人(2)巴山夜雨涨秋池(3)想象景(未来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