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学生真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会学生真读,提高阅读能力
铜仁市第七小学林芬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同,也是学生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在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了自己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阅读方式,使每堂语文课都能听到琅琅地读书声,可读读后,学生收获却不够理想。甚至有个别一无所知,再有从每次的测试中发现多数学生对阅读题做得较差。可见,学生的阅读水平有待提高,为使学生在阅读中做到披文得意、入情悟理,在阅读教学中,我的做法是:
一、教学生读中质疑,激活思维
新课程教育强调的是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新性,倡导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学阶段训练起,课堂上教师如何凭借一篇文质兼美的范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我想应在学生学习课文时,应教会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主动探究。为此,我在每教一篇课文之前教要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如在教学《卖木雕的少年》时,学生读题后,让学生质疑。我是这样引导的:你们读了课题后,你知道了什么?学生思考后,纷纷举手说:“知道少年是卖木雕的。”之后,又问:你们还想知道什么?学生经过思考后,提出“那个少年长得什么样?”等一些问题,这样激活学生的思维,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急于往下读,弄明白心中的疑团。实践表明经质疑课题后,学生读课文时更认真,绝大部分能够找出答案,虽然,通过对课题的质疑学生有目的性地读,才能想开启其思维,当然在读文中也要鼓励学生根据内容提出自己最想弄明白物问题,并要求学生以泡泡的形式在文中不明白的地方用铅笔写出来与老师、同学交流讨论,如教学《卖木雕的少年》时,我让学生说说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壮观景色,学生读后找不到具体描写大瀑布景色的句子,进而让学生想想应该提出一个什么问题,这时,一生提出:“作者为什么没有把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壮观景色具体写出来,让我们也感受一下?”我当时以一个小本子的方式奖励了这位同学,并表扬了他善于提问,爱动脑,我再让学生想想如果作者仔细写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文章会怎样,经过讨论,使学生懂得文章要有详有略,不能平均使用力量,文章的详略要由作者的立意来定,对于重点要详细地写,次要的则一笔带过,这样不断的质疑,解释,学生才会读书,收获就会大,阅读能力不断提高。
二、必要时让学生表演,发挥想象力
表演是一种特殊的阅读理解手段地,在语文教学中根据内容适时让学生表演,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要想当好“演员”必先背好“台词”,而背台词的过程也不是简单的背课文,是一种深读课文,推敲课文语言文字,体会人物情感,深刻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生动的对话,形象的动作及人物细腻的感情变化的过程。因此,学生要表演好就要先读好文,如在教学《一面五星红旗》时,我在学生初读了课文后,让两名学生上台表演文中“我”和老板打交道的过程这部分内容,学生上台,不知所措,此时让两名学生说感受,待学生认识到当好“演员”不容易,自己“演”不好是对课文不熟,理解不深,就无法再现当时的情景,此时再让学生细读课文,一种为需要而读,学生才会去研读,顿时课堂上,在的在比划,有的在大声的模仿老板说的语气,有的在深思,在学生一成不研读之后,我又让刚才的两名学生表演,效果明显,较之初读后表演得生动,在表演中,我发现文中没有的情景,学生也把想象出来了。如:“我向老板说明了自己处境。”一句,学生能联系前面的内容去想象我当时是怎样向老板说明的。
有一生是这样说的“老板,您好,我是在这儿留学的,因假日里去漂流不幸失事,背包,筏子都被冲走了,我迷路了,三天没吃东西了,你能给我一块面包吗?”一生说:“老板,您好,不好意思,我在一次漂流中遇难了,身上多处是伤,我几天没吃饭了,饿极了,可不可以给我一块面包充饥?”他们在模仿“我”和“老板”的语气,表情也有所不同,对此,我都给予他们肯定的评价,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在表演后,学生也能说自己的看法。有的说:“‘老板不愿意拿面包换新大衣都要换一面五星红旗。’这是对我们中国人的侮辱。”有的说:“老板也许不是有心要侮辱‘我’只是一种好奇罢了。”这才做到真读,才会产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三、教学生品读,体验情感
在阅读教学中,发现一部分学生只是做到认识语言文字,大致了解文章内容,不爱去想,品读文字背后的意思。为使用阅读教学真正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给学生提出阅读的步骤:首先是初读课文,扫除障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认识语言文字本身,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查字典。因为只有在认识了这种工具之后,才能利用它去悟情,明理。其次是精读课文理解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照默读,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用心与文本跨越时空的无声对话。歌德曾说过:“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看,一只眼睛看纸上面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如教学《检阅》一课中,一位观众说的一句话:“这个小伙子真棒!”,我根据歌德的话引导学生用两只眼睛看“这个小伙子真棒!”这句话,使学生知道观众不仅仅在称赞博莱克在台上的表现,而另一只眼睛看到的是博莱克并不因为自己上个拄拐的少年而感到自卑,相反他为了不令大家失望,他克服了许多困难,他的自尊、自强才使人们发出了“这个小伙子真棒!”的感慨。这样的品读后,学生才能品出自己的情感体验。最后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后,才读出感情,真正实现学生用心与文本对话。
总之,要使学生真读,必须在认识掌握语言文字本身的基础上,通过质疑,表演,品读,画图等手段披文得意,入情悟理,培养终身受用的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