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用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上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上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f24000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24.png)
人教版数学一上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6-10这五个数字的形式及表示方法。
2.能正确快速认识6-10的阿拉伯数字写法。
3.掌握6-10的读法。
4.能灵活掌握6-10之间数的增加、减少运算。
5.能进行6-10之间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采用小组合作、示范操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提供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认识6-10的阿拉伯数字写法。
2.正确读写6-10的数字。
3.进行6-10之间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难点1.6-10的数字形式及表示方法的认识。
2.6-10之间加法和减法计算运用的灵活性。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一上第五单元教材。
2.学具:数字卡片、算珠等。
3.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幻灯片。
4.其他: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和图片。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6-10的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二、新知讲解(15分钟)1.通过幻灯片展示6-10的阿拉伯数字写法。
2.带领学生一起读写这些数字。
3.解释6-10之间的增加、减少运算规律。
三、示范操练(20分钟)1.利用数字卡片等教具,让学生进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练习。
2.学生之间互相示范及检查答案,纠正错误。
四、小组合作(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布置小组任务:通过生活实例,让小组成员共同完成6-10之间的问题,并向全班汇报解决过程。
五、课堂讨论(15分钟)学生展示小组任务成果,其他同学提出问题或分享不同思路,展开课堂讨论。
六、巩固练习(10分钟)布置作业:巩固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
五、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会了认识6-10这五个数字的形式、读写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的加减法计算。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要多多思考和练习,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全部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扎实掌握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0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0的认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a79cda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ca.png)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0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认识并书写数字6-10。
2.能够理解数字10的概念。
3.能够运用数字6-10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二、教学重难点1.数字6-10的认识和书写。
2.数字10的概念理解。
3.加减法的初步认识和运用。
三、教学准备1.数字卡片6-10。
2.珠算工具。
3.数学练习册。
4.课堂展示用的数字图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数字卡片6-10,让学生辨认并复述数字名称。
2. 认识数字10教师向学生介绍数字10,强调数字10是由数字1和数字0组成的,是一个特殊的数字。
3. 认识数字6-9通过数字卡片和实物物品展示,让学生认识数字6-9,并能够准确书写。
4. 加法计算以实物为例,引导学生学习加法计算,如3+2=5,6+4=10等。
5. 减法计算同样以实物为例,引导学生学习减法计算,如8-3=5,10-4=6等。
6. 温故知新让学生回顾已学内容,通过课堂练习加深对数字6-10和加减法的理解。
五、课堂练习1.认识数字练习。
2.加法计算练习。
3.减法计算练习。
六、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数字6-10的认识和书写,认识了数字10的特殊性质,初步接触了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七、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习题。
2.复习数字6-10的书写和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对数字6-10和加减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数字进行计算。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加减混合》(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加减混合》(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193dd3b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9f.png)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加减混合》(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6-10的数的概念,能够正确读写6-10的数字。
2. 培养学生运用6-10的数字进行加减运算的能力,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则。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
二、教学内容1. 6-10的数字的认识和读写。
2. 6-10的数字的加减运算。
3. 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6-10的数字的认识和读写,6-10的数字的加减运算,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则。
2. 教学难点: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则。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数字卡片。
3. 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复习6-10的数字的认识和读写。
2. 讲解与示范:a. 通过举例,讲解6-10的数字的加减运算。
b. 示范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则,强调先进行加法或减法运算,再进行另一种运算。
3. 练习与巩固:a. 让学生进行数字卡片的练习,熟悉6-10的数字的加减运算。
b. 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则。
4. 应用与拓展:a. 让学生运用6-10的数字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品的数量、计算价格等。
b. 引导学生进行加减混合运算的拓展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5. 总结与评价:a. 通过提问和回答,检查学生对6-10的数字的认识和读写的掌握情况。
b. 通过练习题的批改,评价学生对加减混合运算规则的掌握情况。
六、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题。
2. 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握6-10的数字的认识和读写,以及加减运算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则。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练习和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以上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讲解与示范”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6-10的数字的认识和读写,以及加减运算和加减混合运算规则的关键步骤。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465f08ad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05.png)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人教新课标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今天我将带领同学们学习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6、7、8、9、10的认识,以及6~10的加减法计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掌握6、7、8、9、10的认识,能够进行6~10的加减法计算,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难点是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我已经准备好了数学书、黑板、粉笔、练习本等教具和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分配物品等,引导同学们认识6、7、8、9、10这些数字。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知识后,我会给同学们一些随堂练习题,以巩固所学知识。
4. 板书设计:我会根据讲解的内容,设计相应的板书,以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5. 作业布置:我会布置一些作业,让同学们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6 + 4 = 107 + 3 = 108 + 2 = 109 + 1 = 1010 1 = 910 2 = 810 3 = 710 4 = 6七、作业设计1. 请同学们用数字卡片进行6~10的认识练习。
2. 完成练习册第5单元的练习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有了基本的掌握。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同学对于加减法的运算规律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和复习。
同时,我也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在教学内容中,我特别强调了6、7、8、9、10的认识以及6~10的加减法计算。
这些数字的认识是基础,而加减法计算是数学运算的核心。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a45d26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fc.png)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第一篇: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一课时 6和7的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7两数,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
3、通过学生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教学难点:6的写法教具、学具准备计数器、小棒若干、图片若干、尺子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1、从0数到5,再从5数到0。
2、出示0—5六个数字,读数。
二、新授1、学习数数和认数。
①出示第39页的主题图。
②观察思考。
说一说画面上有什么?各有多少?(小组交流)③交流、汇报。
④抽象出画面中的数。
问:桌子的张数、同学的个数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6表示)板书:6 问:椅子的把数、师生的个数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7表示)板书:72、教学数序。
①学生认真观察计数器上的珠子有几颗?(5颗)再拨一颗是几颗珠子?再拨一颗是多少呢?(7颗)②通过直尺,直观教学数序。
让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找一找5、6、7的顺序。
③教师将直尺图展示出来,只写出0、1、2、3、4、5。
问:6和7应该写在什么位置呢?3、比较大小。
①先摆5个圆片,在下面再摆6个圆片。
问:谁比谁多?谁比谁少?板书:5<6 6>5 ②先摆6个圆片,在下面再摆7个圆片。
问:谁比谁多?谁比谁少?板书:6<7 7>64、教学6、7的序数。
①看书第43页。
从左数第6瓶里有几条金鱼。
②有6条金鱼的瓶子是第几瓶。
③从左边数起找到第7瓶,再数一数瓶里有多少条金鱼。
5、指导书写①指导学生观察,启发想像6和7像什么?(6像哨子,7像拐杖等。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7064699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ff.png)
教案:《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6~10的数字,并能够准确地读写。
2. 培养学生对6~10数字的敏感性和识别能力。
3. 让学生掌握6~10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二、教学内容:1. 6~10的认识:通过图片、实物等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地认识6~10的数字,并能够准确地读写。
2. 6~10的加减法运算: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掌握6~10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3. 练习:通过练习题目的方式,巩固学生对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的掌握。
三、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图片、实物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认识6~10的数字,并能够准确地读写。
2. 讲解: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6~10的加减法运算规则,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计算,巩固对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的掌握。
4. 总结: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内容,让学生对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有更深入的理解。
四、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教学手段,如图片、实物等,让学生能够直观地认识6~10的数字。
2. 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6~10的加减法运算规则,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设计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计算,巩固对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的掌握。
4.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学生的提问和回答问题,评价学生对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的理解程度。
3.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程度,评价学生对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的兴趣和积极性。
六、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在讲解6~10的加减法运算规则时,要注重讲解的清晰度和逻辑性,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6和7解决问题(加法) 》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6和7解决问题(加法)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391c74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5a.png)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6和7解决问题(加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认识数字6到10,并能够正确书写这些数字;2.通过加法运算,让学生能够解决涉及数字6和7的问题;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认识数字6到10;2.加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1.加法运算中的进位问题;2.理解和解决加法问题中的文字描述。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数字卡片和算术题卡片;2.学生准备纸笔。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新知识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复习数字6到10的认识;2.导入本课内容,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6和7之间的加法运算。
第二步:讲解新知识1.教师向学生展示加法运算的基本概念,例如6+3=9;2.通过多个例题,让学生掌握6和7的加法运算方法;3.鼓励学生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加法问题。
第三步:操练与训练1.分发算术题卡片,让学生进行练习;2.鼓励学生互相合作,相互纠正。
第四步:拓展延伸1.对于掌握较好的学生,可以提供一些更有挑战性的问题;2.引导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六、课堂小结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6和7的加法运算方法;2.强调学生需要掌握加法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七、课后作业1.完成指定的练习题;2.家长协助学生复习本节课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熟练掌握数字6到10的认识以及6和7的加法运算,为以后更复杂的数学运算打下基础。
希望学生能够在课后认真复习,确保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用数学》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用数学》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d725e3e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ee.png)
第5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1课时用数学【教学内容】:教材P57及练习十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加减法的联系和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情境图,培养和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能够正确掌握算理,能根据已知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列式并计算。
4.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5.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方面的教育。
6.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集体的智慧,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掌握算理,能根据已知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列式并计算。
【教学难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一、激情引新。
出示大森林图。
师:快乐的大森林里都有些什么?二、合作探究,体验发现1.主动探究,体验加法的含义。
出示蘑菇图。
师:通过观察,你知道了什么?问:小问号问我们什么?师:谁来帮小蘑菇算一算:一共有几个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板书:6+2=8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一起去小鹿们在干什么吧!2.小组合作,体验减法的含义。
出示:小鹿图师:请大家注意观察,你看到些什么?请说给你的同座听。
师:根据这幅画,你能提出一个合适的数学问题吗?请先自己想想,然后四人小组讨论。
教师强调讨论时请注意:一个人说的时候,其他人要认真听,等他说完了,别人再说。
小组同学思考,互相讨论。
教师巡视、倾听,并与之交流,适时启发。
3.汇报结果。
师:谁先来说说,你们准备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问:你能完整的把这幅图说一说吗?问:要求还剩几只小鹿,怎样列式呢?(板书:9-3=6)师:你是怎样想的?4.尝试小结。
师:通过解决我们提出的这个问题,你发现了什么?(着重启发,引导学生理解: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就得到另一部分)5.联系生活,整体感知。
师:根据小鹿图,大家不仅自己提出了问题,而且还自己解决了问题。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596a1cfe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5d.png)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为您呈现一份关于“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的教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五章,主要针对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进行整理和复习。
具体内容包括:对数字610的认识,数字大小比较,以及610的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数字610的认识,能够进行数字大小比较,以及灵活运用610进行加减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数字610的认识,以及能够进行610的加减法运算。
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字的大小比较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PPT课件、数字卡片、以及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在课堂上引入一些实际情景,例如:“小猫有6条尾巴,小狗有8条尾巴,请问小猫和小狗的尾巴数量哪个多?”通过这样的情景引入,让学生对数字6和8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 数字认识:我会使用PPT课件,逐一展示数字610,让学生跟随我的讲解,一起认识这些数字。
4. 加减法运算:我会通过PPT课件,展示一些610的加减法题目,并进行讲解。
例如:7+3=10,我会讲解这道题的解题过程,让学生理解加法的运算规律。
5. 随堂练习:我会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例如:84=?5+5=?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我会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家里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请用数字610写一些加减法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点。
例如:数字610的认识,数字大小比较的方法,以及610的加减法运算规律。
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主要包括一些数字610的认识,数字大小比较,以及610的加减法运算题目。
例如:1. 数字连线:请将数字610与相应的图片进行连线。
人教版数学一上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一上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027ff37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c3.png)
人教版数学一上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是人教版数学一上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6-10的认识和基本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和直观的图形,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6-10的数字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为他们后续学习更复杂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1-5的认识和基本的加减法运算。
他们对于数字的概念和基本的运算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对于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和操作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也有所不同,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数数6到10,理解6-10的数字概念,能够进行6-10以内的基本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数数6到10,理解6-10的数字概念,能够进行6-10以内的基本加减法运算。
2.难点:对于一些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6-10的数字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加减法运算可能会比较困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和直观的图形,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6-10的数字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加减法运算。
2.操作教学法:通过具体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6-10的数字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加减法运算。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教材、教学PPT、实物模型、计数器等。
2.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成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准备相关的图形和实物模型。
人教版数学一上教案:第5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人教版数学一上教案:第5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https://img.taocdn.com/s3/m/a74bfa52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26.png)
人教版数学一上教案:第5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一、教学目标1.熟悉数字6至10的认识和书写。
2.能够用不同的方法表示数字6至10。
3.掌握数字6至10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方法。
4.进一步提升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二、教学重点1.数字6至10的认识和书写。
2.数字6至10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1.数字6至10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分层教学。
2.加减法计算中的进位和借位问题。
四、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数字6至10的图片、加减法示例等内容。
2.活动道具:数字卡片、算术题卡片等。
3.板书内容:第5单元标题、数字6至10、加减法计算步骤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数字6至10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和书写这些数字,引导学生讨论数字6至10的特点。
2. 认识数字6至10教师分别介绍数字6至10,让学生用手指表示、板书书写,巩固数字的认识。
3. 加法运算1.教师示范数字6至10的加法计算,如6+2、8+1等,引导学生根据示例进行练习。
2.学生进行加法计算练习,师生共同讨论答案,纠正错误。
4. 减法运算1.教师示范数字6至10的减法计算,如9-3、7-1等,引导学生根据示例进行练习。
2.学生进行减法计算练习,师生共同讨论答案,强化减法运算方法。
5. 综合练习教师出示综合的加减法计算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练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算能力。
6. 总结师生共同总结学习到的内容,强调数字6至10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并鼓励学生课后继续练习。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数字6至10的认识和书写,以及加法和减法运算的方法,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七、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
2.用数字卡片编制新的加减法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3.锻炼练习书写数字6至10。
以上是本次人教版数学一上教案第5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够加深理解,并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61cf3be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30.png)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 1. 认识数字6~10; 2. 理解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3. 掌握6~10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二、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2.工具:黑板、白板、彩色粉笔、数字卡片。
三、教学流程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即数字1~5的认识和加减法;–出示数字卡片(数字610),请学生一起念出数字,并让10的前面和后面的数字。
他们说出数字62.认识数字6~10(15分钟)–教师出示数字6~10的卡片,让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用手指轻轻写写这些数字的形状,并念出数字的名称;–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数字6~10的大小关系。
如:6比5大一,7比6大一,8比7大一,以此类推。
3.6~10的加法(30分钟)–教师出示两个数字卡片,如:6和3,让学生按照数字卡片上的数字在黑板上画出相应的小人数,如画3个小人表示数字3;–教师引导学生数数,并问学生:6加3等于几?引导学生进行相加操作,得到答案9;–通过多组例子的练习,让学生掌握数字6~10的加法运算方法。
4.6~10的减法(30分钟)–教师出示两个数字卡片,如:9和5,让学生按照数字卡片上的数字在黑板上画出相应的小人数,如画5个小人表示数字5;–教师引导学生数数,并问学生:9减去5等于几?引导学生进行相减操作,得到答案4;–通过多组例子的练习,让学生掌握数字6~10的减法运算方法。
5.小结(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强调几个重点:数字610的认识和大小关系,以及数字610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四、教学评估1.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2.设计一些小练习,检测学生对数字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的掌握情况;3.布置课后练习,加深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拓展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额外的练习或拓展内容,如数字6~10的写法、大小关系的绘画比较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5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5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eb5d4acc7931b765ce15e8.png)
5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使学生掌握6~10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5.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6.使学生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7.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重点难点】1.认、读、写6~10各数,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并根据数的组成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连加、连减混合运算。
3.会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指导】1.加强操作和观察活动。
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来看,本单元的知识主要是借助操作和观察来进行的。
在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学生对实物、模型、图画的深入观察和学具拼摆,以此丰富学生关于6~10各数概念和加减法计算的表象,让他们在丰富的实物背景中更好地理解6~10数的概念和相应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2.充分地发挥主题图的作用。
教材在6和7、8和9、10的认识及有关计算之前都安排了一幅反映所学知识内容的主题图,这些图除具有供学生数数、抽象数概念和理解计算过程及方法外,还有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作用。
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它们各方面的育人功能,以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全面和谐发展。
如认识6和7的主题图,教学时除了要发挥它让学生数数,从中抽象出数6和7外,还要充分挖掘画面内容关于讲卫生、爱劳动、热爱班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教育功能,让学生在认识数6和7的过程中,同时感受到思想和情感教育。
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7fab140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6d.png)
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6~10的数字,了解它们的意义,能正确书写。
2. 培养学生运用6~10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6~10的认识: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式,认识6~10的数字,了解它们的意义,能正确书写。
2. 6~10的加减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6~10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能熟练进行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
2. 教学难点:理解数字的意义,熟练进行加减法运算。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等学习用品。
3. 实物或图片等辅助教学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唱数歌、数数游戏等形式,引导学生复习5以内的数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6~10的认识(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交流,认识6~10的数字。
(2)教师讲解数字的意义,让学生了解每个数字代表的具体数量。
(3)学生练习书写6~10的数字,教师巡视指导。
3. 学习6~10的加减法(1)教师通过实物演示或图片展示,引导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2)教师讲解6~10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让学生掌握计算步骤。
(3)学生进行加法和减法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组织学生互相检查,共同讨论解题方法。
(3)教师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巩固知识点。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方法。
6. 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认识了6~10的数字,了解了它们的意义,能正确书写。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学生掌握了6~10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能熟练进行计算。
数学人教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与加减法》(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与加减法》(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feb37a5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66.png)
数学人教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与加减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主要涉及6-10的认识与加减法。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初步接触数学计算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重要环节。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例题和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6-10的数字认识以及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于数字的认识大部分还停留在1-5的基础上,对于加减法更是初次接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基础的巩固,并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数字6-10,并理解数字间的关系。
2.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数字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
2.重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际的例题和练习,理解和掌握数字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
3.难点:学生能够将数字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数字6-10。
2.采用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3.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实物,如水果、玩具等,用于直观演示。
2.准备数学游戏,如数字接龙、找不同等,用于游戏教学。
3.准备分组讨论的题目,用于分组合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数数,引出数字6-10的认识。
如:“请大家看看桌上的苹果,一共有几个?我们一起来数数,6、7、8、9、10。
”2.呈现(10分钟)通过例题和练习,呈现数字6-10的加减法运算。
如:“小明有6个苹果,小红给了小明3个苹果,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9个)”,“小明有7个苹果,他吃掉了2个,小明还剩下几个苹果?(5个)”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计算练习,巩固对数字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加减法》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加减法》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b0f8c11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3e.png)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加减法》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对于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加减法》进行了深入研究。
下面是我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详细教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章第六节中的《10的加减法》。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能够熟练进行计算,并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1. 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2. 能够熟练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3. 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并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卡片、计数器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计数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讲解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初步接触加减法,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计算。
2. 讲解与演示:在黑板上进行一些例题的讲解,让学生观察并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计算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4.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加法运算:将两个数字相加,写成加号的形式。
2. 减法运算:将两个数字相减,写成减号的形式。
3. 加减法规则:数字相加减,注意进位和退位。
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如下:答案:3 + 4 = 7答案:7 3 = 4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于10以内的加减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在课后,我会继续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们通过更多的实际问题来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一年级上册数学《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加减法》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加减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8fc437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52.png)
2024秋季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加减法》教案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书写数字10。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10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计算。
1.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引导学生发现10的加减法运算规律。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熟练掌握10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法运算中进位和借位的概念。
•灵活运用加减法运算规律进行计算。
四、教学资源•教科书•教学课件(含数字卡片、加减法示例等)•练习册•学具(如计数器、小棒等)五、教学结构设计1.复习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复习9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引出10的加减法概念。
•创设情境: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分糖果、数手指等)引入10的加减法运算。
1.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识记与10的加减法相关的生字。
1.整体感知理清层次•讲解10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包括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概念。
•通过例题展示,让学生感知10的加减法运算过程。
1.教学活动•分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10的加减法口算练习,互相出题、答题。
•角色扮演:创设加减法应用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计算。
•游戏竞赛:设计加减法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1.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学习的10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或想法。
六、板书设计标题:《10的加减法》10的加减法运算:- 加法:例如 9 + 1 = 10- 减法:例如 10 - 2 = 8进位加法示例:- 9 + 2 = 11退位减法示例:- 10 - 9 = 1总结:- 熟练掌握10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5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
![第5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178dc11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ce.png)
第5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数数,认识6~10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
2. 培养学生运用6~10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6~10的数字认识2. 6~10的加法和减法运算3. 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6~10的数字认识,6~10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教学难点:理解数字的含义,运用6~10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游戏教学法,设计丰富多样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
3. 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数字,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对数字的兴趣。
2. 6~10的数字认识利用教具展示6~10的数字,让学生触摸、观察,理解数字的含义。
设计数数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数数,加深对数字的认识。
3. 6~10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利用教具演示6~10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让学生观察运算过程,理解运算规律。
设计加法和减法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运算,提高运算能力。
4. 解决实际问题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运用6~10进行实际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设计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培养团队精神。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
设计拓展活动,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数学的奥秘。
六、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6~10的数字认识和加减法运算。
2. 观察生活中的数字,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
3. 尝试运用6~10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家人分享解题过程。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4d6e7f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5b.png)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数6至10,并能正确书写;2.能够掌握6和7的加法运算方法;3.能够灵活运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1.数6至10的认识和书写;2.6和7的加法运算。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数学教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2.班级中每位学生准备一本练习册;3.准备数字卡片、小板书等教具。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数1至5的加法;2.准备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数6至10;3.让学生分组互相出示数字卡片,认识并说出对应的数字;4.通过小游戏等形式,帮助学生巩固对数6至10的认识。
第二步:学习6和7的加法1.带领学生回顾数学教材上6和7的相关内容;2.讲解6和7的加法运算步骤,如6+7=13;3.通过板书的方式,展示6和7的加法运算过程;4.让学生跟读并模仿板书上的运算过程;5.给学生布置练习题,让他们独立进行6和7的加法运算。
第三步:解决问题1.给学生提出生活中的问题,如“小明手上有6只苹果,妈妈给了他7只,他一共有多少只苹果?”;2.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用加法运算解决;3.让学生在练习册上完成相关问题,并核对答案。
五、教学延伸1.让学生自主设计6和7的加法题目,交换答题;2.利用游戏等形式,巩固6至10的认识和6、7的加法运算。
六、教学反思1.总结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2.总结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6至10的认识和6、7的加法运算。
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享受到知识的乐趣!。
人教版数学一上教学设计:第5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人教版数学一上教学设计:第5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https://img.taocdn.com/s3/m/12912fd9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bc.png)
人教版数学一上教学设计:第5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一上》第5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主要内容包括6-10的数序、数的组成、认识加减法、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等。
本单元通过生动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感受数的顺序,理解数的组成,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掌握了1-5的认识和加减法,对数的顺序、数的组成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数的组成理解不深刻,加减法运算的计算法则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思考,进一步理解数的组成,熟练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读写6-10的数字,了解数的组成,能够正确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数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6-10的数的组成,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数的组成的理解,加减法运算的计算法则。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分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思考,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6-10的数序、数的组成。
2.学具:准备6-10的数字卡片、小棒、圆片等学具,便于学生实际操作。
3.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6-10的数序,引导学生认识这些数字。
然后,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数的组成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6-10的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读写这些数字。
接着,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用小棒、圆片等学具,表示这些数字的组成。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游戏,如“数的接龙”、“数字拼图”等,进一步巩固6-10的数序和数的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反思:
年 月 日
二、导入:
小朋友们看,这幅图美丽吗?图看图,准确叙述图意。图上画了什么?他们在做什么?
如:草地上原来有4个小朋友在捉蝴蝶,旁边有2个小朋友在玩。
教师用手势表示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出示大括号,学生认识,并说表示什么意思?问号又表示什么意思?
2、谁能完整的把这幅图的意思说一遍?(多指几个学生说图意)
3、那谁会列式计算?算式里的2、4和6分别指什么?
4、下面另外几幅图学法一样,教师在此过程中适当进行环保教育和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教育。
5、生和同桌说说图意,然后动笔填写空格。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呀?
作业布置:
1、练习十(课本P48-49)
2、指导丛书p24~25
板书设计:
用 数 学
7-4= 5-1= 2+5= 6-2=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从图中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列式计算。
课前准备:
数字卡片、教学挂图、口算卡片
教学课时:1
教学过程
创意增减
一、 复习:
1、出示口算卡片:
3+4= 1+6= 7-3=4+2= 1+5=
7-5= 5+2= 6-2= 6-3= 7-1=
2、看图填算式: 3+2=5 6-3=3 2+3=5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课题:用 数 学
教学目标:
9、能看懂图意,知道图上加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中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列式计算。
10、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感受数学在于们生活中。
11、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热爱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