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doc
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声音》1.生活中的声音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人为和自然(包括动物和环境):人为:笑声、跑步声、拍手声、广播声、汽笛声、发动机声……动物:虫鸣声、鸟叫声、兽吼声、翅膀煽动声、动物奔跑声……自然环境:风声、雨声、水流声、雷鸣声、滚石声、落叶声……2.声音的特征:时高时低、时而沉闷、时而清脆,有强有弱、看不见也摸不着、可以被听到、存在一定的规律……3.拉伸、按压、揉搓或弯曲物体时,物体通常情况下是不会发出声音的;拍打、敲击、拨动物体时,由于物体发生了振动,所以产生了声音。
4.向周围发出声波的振动系统称为声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声带。
5.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6.观察鼓面发声时,我们可以借助细沙或者小豆来感受鼓面的振动;观察音叉发声时,我们可以借助水面来感受音叉的振动。
7.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音高,数字表示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如音叉上标有“C512”,“C”表示音高,“512”表示音叉每秒钟可以振动512次)。
8.物体振动时会引起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它们把声音传播到其它地方。
9.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的,它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且传播声音的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固体>液体>气体。
10.声音无法在真空环境中传播。
比如:①将放有闹钟的玻璃罩内的空气抽掉,发现闹钟的声音越来越弱;②月球的表面没有空气,所以在月球表面,宇航员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
11.人的耳朵可以听到声音。
耳朵可以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
从外到内,依次有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和听觉神经等结构。
12.耳朵的结构:耳郭:收集空气中传来的声波;外耳道:将收集的声波传入内耳;鼓膜:声波会引起鼓膜的振动(鼓膜可以将声波转化成振动);听小骨:将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耳蜗:把声波信号转化成神经信号;听觉神经:将声音信号传递给大脑。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及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及答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资料第一单元多样的动物第1课鸟和哺乳动物1.鸡、鸭、喜鹊、绿头鸭、丹顶鹤都属于(鸟类),因为它们都有(两足)和(羽毛),都善于(飞翔)。
它们的身体呈(流线型(纺锤型))形,都有角质的(喙),足上有(鳞片)。
2.鸟的身体都有(头)、(身)、(翼)、(足)、(尾)五个部分。
鸟的前肢变成了(翅膀)。
3.我们在观察鸟时,发现身体表面都覆盖了(羽毛)。
还发现鸟的羽毛主要有(正羽)和(绒羽)两种,其中(翼)与鸟的飞行能力有关系。
4.鹰的喙有尖锐的弯钩,足有尖锐的爪,适于捕食(动物);啄木鸟的喙像锥子,适于捕食(树里的昆虫);绿头鸭的喙扁平,足间有蹼,生活在(水里),适于捕食(鱼虾)。
所以鸟的身体特征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取食方式是(有关系)的。
5.猫、兔、绵羊、梅花鹿都属于(哺乳动物),因为它们的身体表面都有(毛),都用(乳)喂养后代,都是胎生的。
6.哺乳动物的身体都有(头)、(颈)、(躯干)、(四肢)、(尾)五个部分。
7.我还知道(鸵鸟)、(绿头鸭)、(雕)、(企鹅)也是鸟。
8.我还知道(蝙蝠)、(鲸)、(河马)、(海豚)也是哺乳动物。
还知道能飞的哺乳动物有(蝙蝠),在水中生活的哺乳动物有(鲸),能滑翔的哺乳动物有(鼯猴)。
第2课动物的分类1.动物可以分鸟类、(虫豸类)、(鱼类)、(哺乳类)、(匍匐类)、(两栖类)和其它动物。
2.鲤鱼和鲨鱼属于(鱼)类,它们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都有(鳞片),用(鳃)呼吸,用(尾部的摆动、鳍:)游行。
3.蝗虫和蝴蝶属于(虫豸)类,它们的身体都有(腹部)、(胸部)、(头部)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和一对(复眼),腹部有(三对)足。
4.观察鱼和猫的骨骼,发现它们都有(脊柱)。
脊柱就是由许多(脊椎骨)连接而成的,是身体的支柱,但并不是每种动物都有。
5.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柱,将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昆虫属于(无脊椎)动物,鱼、鸟、哺乳动物属于(脊椎)动物。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篇一】一、天气一、填空题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3、测量气温要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通常情况下,一天中(下午2—3时)的气温最高,凌晨和(日出前后)气温最低。
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由北向南吹来的是(从北吹向南),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从西南吹向东北)。
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
5、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6、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7、(风速)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 )个等级。
8、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9、(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
如10~25毫米是(中雨),50~100毫米是(暴雨),小于(10毫米)是小雨。
10、云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通常把云分成(层云)、(积云)、(卷云)三类。
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纤细的雨状云是(卷云)。
11、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
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阴天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阴天)。
二、判断题1、从东南方吹向西北方的是西北风。
(错)2、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等。
(对)3、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就是积云。
(错)4、气象学家常把风速分成12个等级。
(错)5、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对)6、同一时间,任何地方的温度是一样的。
(错)7、利用对天气日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第一单元声音1。
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
声音的强弱叫做音量,声音的上下叫音调。
2。
牛的叫声低,鸟的叫声高,大鼓比小提琴声音低。
3。
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4。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如果停止振动,声音就会马上停止。
5。
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一声带6。
用击打过的音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7。
用不同力度敲打音叉,轻轻敲击发出的声音弱,大力一点敲击发出的声音强。
8。
物体振动的幅度大小决定了声音的强弱。
振动幅度大,音量大,声音强;振动幅度小,音量小,声音弱。
9。
物体的大小、长短、厚薄、松紧等都会影响它振动的快慢。
10。
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它发出声音的上下。
振动越快,物体发出的声音越高;振动越慢,物体发出的声音越低。
11。
越短、越小、越少、越细的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
越长、越大、越多、越粗的物体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12。
敲击大小不同的两支音义,小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音叉发出的声音低。
击打长短不同钉子时,钉子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
在拨动钢尺时,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
拨动琴弦时,琴弦越细,声音越高:琴弦越粗,声音越低。
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
拨弹橡皮筋时,皮筋越紧,声音越高:皮筋越松,声音越低。
11。
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可以在固体、液体体和气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2。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13。
听诊器是1816年法国医师林耐克创造的。
10。
噪声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
人们为了更好地监测音量对人体的影响,把音量分成“级〞,其单位为“分贝北可以用分贝仪测量音量的大小。
11。
噪声的危害:主要造成听力损失,干扰谈话、思考、休息和睡眠。
12。
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天气1-1 .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天气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1-1 .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1-1 .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1-2 .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1-2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情况,气温、风向和风速。
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1-2 .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1-3 .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1-3 .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
1-3 .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1-4 .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1-4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由北向南吹来的是北风,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西南风。
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
我们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1-4 .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 13 个等级。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即无风是 0 级、微风是 1 级、大风是 3 级。
1-5.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5.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5.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
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 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
如 10~24.9 毫米是中雨,25~49.9 毫米是大雨,50~99.9毫米是暴雨,小于 10 毫米是小雨。
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声音声音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它有高、低、强、弱之分。
有的声音听上去悦耳,有的听上去刺耳。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只有让物体振动,才能发出声音。
拨动钢尺、击鼓、敲击音叉、吹竖笛都会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叫做声带。
声带变紧时,快速振动,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传播速度:铝箔尺>木尺>尼龙线>棉线。
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
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是固体>液体>气体。
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
人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外界声音→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人的外耳就像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个隧道到达鼓膜。
鼓膜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构成,中耳由鼓膜和听小骨构成,内耳由耳蜗组成,耳蜗与听觉神经相连。
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
听小骨把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
大脑接收到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就感受到声音。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用不同力度敲打音叉,轻轻敲击发出的声音弱,大力一点敲击发出的声音强。
23、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它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
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声音1、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
2、有的声音听上去悦耳,有的听上去刺耳。
3、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4、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
如果停止振动发声就会马上停止。
)5、拨动钢尺、击鼓、敲击音叉、吹竖笛都会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6、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一声带。
(P5)7、发声时,声带变紧,快速振动,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
8、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9、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10、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11、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12、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传播速度:铝箔尺>木尺>尼龙线>棉线13、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
14、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15、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的传播速度固体>液体>气体。
16、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
17、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外界声音→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18、人的外耳就像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个隧道到达鼓膜。
鼓膜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19、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构成,中耳由鼓膜和听小骨构成,内耳由耳蜗组成,耳蜗与听觉神经相连。
耳廓的作用:收集声波;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科学科学科学 2动:耳涡:将振动转化为信号。
20、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
人教版新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重点知识点
第一单元天气1-1.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1-2.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1-2.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情况,气温、风向和风速;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1-2.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一天中清晨温度最低,中午的温度最高;1-3.使用温度计前,先复习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把温度计的液泡放在手上约一分钟,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直到液柱不再变化后,再正确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平行1-3.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1-4.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1-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如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我们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1-4.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1-5.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气象学家根据一天 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0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00毫米是特大暴雨;1-5.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1-5.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1-6.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1-6.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1-6.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根据云高度和形状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1-6.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1-6.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1-6.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1-7.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第二单元溶解2-1.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降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2-1.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过滤纸、玻璃棒、烧杯;2-1.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两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2-2.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小颗粒,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但不能用手直接取,需要用小匙来取;2-2.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的状态:极少数溶解,沉入水底;轻轻摇晃杯子以后:水底的高锰酸钾减少了,杯中的液体变成紫色; 充分搅拌高锰酸钾后:全部溶解、变成了均匀分布、紫色透明的高锰酸钾溶液;2-2.观察和区别“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方法有:颗粒大小的变化、在水中是否均匀分布、是否有沉定、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2-3.胶水或洗发液进入水中的状态:先浮在水面,再下沉,然后一缕缕的扩散,轻轻搅拌部分溶解,充分搅拌全部溶解,最后变成胶水或洗发液溶液;2-3.食盐、小苏打、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醋、酒精都能溶解在水中,形成了透明、稳定的溶液,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是混合物; 2-4.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强;2-4.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2-4.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所以瓶一打开,气体就冒出来了;2-5.切碎、加温、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2-5.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是否搅拌有关;2-6.在100毫升水中,食盐溶解的量是有限度的,大约是36克;2-6.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2-7.给杯子中的盐水加热,可以分离食盐和水,需要的材料有: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火柴、湿抹布;2-7.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我们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2-7.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2-7.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人们就是利用了盐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2-7.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问题解答1、我们怎样来理解溶解,物质是否在水里溶解了,我们是怎样观察和区别的答: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分离出来;2、把食用油倒入水中充分振荡后,再静置一会,我们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再倒入洗涤剂,振荡后会怎样呢答:会出现油在上,水在下的分层现象;倒入洗涤剂振荡后,油水分层消失,油可以溶解在洗涤剂中;3、先摇晃一下汽水瓶,再打开汽水瓶盖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答:有气体从瓶中溢出;因为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的方法溶解的;打开瓶后,条件变了,气体溢出了;4、水果糖溶解的快与慢与什么有关怎样使水果糖块溶解得快答:与糖块的大小、水的温度和是否搅拌有关,把糖块研碎放到热水里搅拌,溶解的快;5、盐是否能任意多的溶于水我们怎样做才能溶解更多的盐答:不能;用更大的杯,放更多的水才能溶解更多的盐;6、如果杯中的水全部蒸发了,原先溶解在水中的食盐会怎样呢当杯中的水完全蒸发后,原来溶解在水中的食盐会变成固体,留在杯底;第三单元声音3-1.声音无处不在,我们的周围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声音,我们生活在一个声音的世界里;3-1.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即使同一物体,在不同的情况下,所发出的声音也是不同的;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3-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 ,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音叉上的字母表示音调,数字表示频率,即音叉每秒振动的次数;因为音叉的叉股十分脆硬,使用中要用橡胶锤敲打,不能使用其他硬棒,同时要避免重击和跌落3-1.用同样的力量分别敲击大音叉和小音叉,小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音叉发出的声音低3-1.选取一个音叉,用不同的力量,先轻轻击打,再重一点击打;轻轻击打,音叉发出的声音弱;重一点击打,音叉发出的声音强3-1在学校,医院等公共场合保持安静,不要产生噪音影响他人哦.3-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3-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如果停止振动声音就会马上停止;3-2.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 ,这说明音叉振动了;3-3.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单位是:分贝dB;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单位是:赫兹Hz;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3-3.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3-3.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决定的;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3-3.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3-3.拨弹橡皮筋时, 皮筋越紧,振动越快,声音越高;皮筋越松,振动越慢,声音越低;3-3.拨动琴弦时,琴弦越细,声音越高;琴弦越粗,声音越低 ;3-3.击打长短不同钉子时,钉子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因为钉子越短振动越快3-4.在拨动钢尺时,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振动时发出的音高也会改变 ,因为尺子振动的快慢改变了;3-4同一把尺子会产生高低不同的声音;尺子的振动快慢与伸出桌面的长度有关;声音高低又与尺子振动快慢有关;用相同的力拨动伸出桌面4厘米和8厘米的钢尺,伸出桌面短,听到声音高,伸出桌面长,听到声音低;把钢尺伸出桌面8厘米,轻轻拨动时声音弱,用力拨动时声音强;这说明:尺子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钢尺伸出桌面越短,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3-5.声音能向上、下、左、右、前、后传播,也就是说声音传播的方向是四面八方的;3-5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时,会引起水的振动,这说明振动可以传播 ;3-5.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3-5.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3-5声音的传播需要一定的媒介,即介质;固体、气体、液体都可以做声音传播的介质;它们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固体传播速度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3-5当别人咀嚼脆饼时,你听到的声音很小,而你自己咀嚼时听到的声音大,这是因为前者的声音靠空气传播,后者的声音靠固体传播,固体传播声音较强;3-5.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3-5.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 ,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 ,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3-5为什么古代士兵枕着箭筒睡觉呢利用大地能传播声音的特点,士兵能听到由大地传来的马蹄声的轻重变化,能判断出马的多少和远近;3-6.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外耳包括耳廓、耳垂、耳道;中耳包括鼓膜、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耳蜗、听觉神经;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到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3-6.鼓膜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3-6.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引起鼓膜的振动;耳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3-7耳廓具有收集声波,增强听力,保护耳朵内部结构的作用;3-7.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减少有害的声音,对于保护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3-7.噪音对人的伤害:声音过高过强 ,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3-7.保护我们听力的方法有:远离噪声、控制物体发声;3-7 鼓膜破了,不会听到声音,但如果大脑听觉神经等出现问题,也有可能听不到声音;资料:声带越紧,声音越高;成年女子的声带长大约为11毫米,成年男子的声带长大约为15毫米,所以,成年男子的声音通常比成年的女子声音低;3-7、经常使用耳塞听音乐会使听觉器官产生疲劳或造成损伤,从而导致听力下降;3-7、一旦听力严重下降,通常需要配戴助听器,这种小的电子扩音器能帮助人们使声音放大;第三单元声音3-1.声音无处不在,我们的周围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声音,我们生活在一个声音的世界里;3-1.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即使同一物体,在不同的情况下,所发出的声音也是不同的;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3-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 ,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音叉上的字母表示音调,数字表示频率,即音叉每秒振动的次数;因为音叉的叉股十分脆硬,使用中要用橡胶锤敲打,不能使用其他硬棒,同时要避免重击和跌落3-1.用同样的力量分别敲击大音叉和小音叉,小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音叉发出的声音低3-1.选取一个音叉,用不同的力量,先轻轻击打,再重一点击打;轻轻击打,音叉发出的声音弱;重一点击打,音叉发出的声音强3-1在学校,医院等公共场合保持安静,不要产生噪音影响他人哦.3-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3-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如果停止振动声音就会马上停止;3-2.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 ,这说明音叉振动了;3-3.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单位是:分贝dB;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单位是:赫兹Hz;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3-3.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3-3.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决定的;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3-3.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3-3.拨弹橡皮筋时, 皮筋越紧,振动越快,声音越高;皮筋越松,振动越慢,声音越低;3-3.拨动琴弦时,琴弦越细,声音越高;琴弦越粗,声音越低 ;3-3.击打长短不同钉子时,钉子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因为钉子越短振动越快3-4.在拨动钢尺时,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振动时发出的音高也会改变 ,因为尺子振动的快慢改变了;3-4同一把尺子会产生高低不同的声音;尺子的振动快慢与伸出桌面的长度有关;声音高低又与尺子振动快慢有关;用相同的力拨动伸出桌面4厘米和8厘米的钢尺,伸出桌面短,听到声音高,伸出桌面长,听到声音低;把钢尺伸出桌面8厘米,轻轻拨动时声音弱,用力拨动时声音强;这说明:尺子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钢尺伸出桌面越短,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3-5.声音能向上、下、左、右、前、后传播,也就是说声音传播的方向是四面八方的;3-5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时,会引起水的振动,这说明振动可以传播 ;3-5.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3-5.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3-5声音的传播需要一定的媒介,即介质;固体、气体、液体都可以做声音传播的介质;它们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固体传播速度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3-5当别人咀嚼脆饼时,你听到的声音很小,而你自己咀嚼时听到的声音大,这是因为前者的声音靠空气传播,后者的声音靠固体传播,固体传播声音较强;3-5.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3-5.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 ,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 ,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3-5为什么古代士兵枕着箭筒睡觉呢利用大地能传播声音的特点,士兵能听到由大地传来的马蹄声的轻重变化,能判断出马的多少和远近;3-6.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外耳包括耳廓、耳垂、耳道;中耳包括鼓膜、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耳蜗、听觉神经;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到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3-6.鼓膜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3-6.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引起鼓膜的振动;耳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3-7耳廓具有收集声波,增强听力,保护耳朵内部结构的作用;3-7.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减少有害的声音,对于保护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3-7.噪音对人的伤害:声音过高过强 ,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3-7.保护我们听力的方法有:远离噪声、控制物体发声;3-7 鼓膜破了,不会听到声音,但如果大脑听觉神经等出现问题,也有可能听不到声音;资料:声带越紧,声音越高;成年女子的声带长大约为11毫米,成年男子的声带长大约为15毫米,所以,成年男子的声音通常比成年的女子声音低;3-7、经常使用耳塞听音乐会使听觉器官产生疲劳或造成损伤,从而导致听力下降;3-7、一旦听力严重下降,通常需要配戴助听器,这种小的电子扩音器能帮助人们使声音放大;。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一、我们关心天气1. 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2. 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3. 云可以分为积云、层云、卷云三种主要类型。
4. 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 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
如小于10 毫米是小雨,10~25 毫米是中雨,25~50 毫米是大雨,50~100 毫米是暴雨,100~250 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50 毫米是特大暴雨。
二、溶解1. 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2.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如食盐、白糖、小苏打等,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在相同条件下,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
3. 溶解的快慢与物质的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是否搅拌等因素有关。
颗粒越小、水温越高、搅拌越剧烈,溶解的速度就越快。
4. 过滤是分离不溶于水的物质的一种方法,操作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三、声音1.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2.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传播的方向是四面八方的。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3. 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它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
4. 噪声是听起来让人感到不舒服的声音。
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声源、阻挡声音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等方法来减少噪声对我们的危害。
四、我们的身体1. 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
2. 身体的肢体运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
骨骼起着支撑和保护身体的作用,关节使骨骼能够灵活运动,肌肉为骨骼的运动提供动力。
3. 人的呼吸器官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4. 人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食品保质期的研究1.食品保质期是指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2.食品的保质期通常与食品的制作原料和加工方法、配料、防腐剂的使用、消毒方式、包装的材料等多种因素有关.3.相同包装的不同食品的保质期不同。
4.原料相同包装不同的食品保质期也不同。
第一单元知识点1.我们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一个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2.一定时间里.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这个物体运动了。
3.像100米赛跑这样,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叫直线运动:像跳远这样,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曲线运动。
4.相同距离的比赛中,用时最少的是冠军。
5.常用的速度单位有米/秒、千米/小时。
“来/秒”读作"米每秒" ,表示每秒物体移动了多少米。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
6.速度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
速度的计算公式是:速度=路程÷时间。
7.科学家把所有运动的事物(包括人)都称为运动的“物体"。
8.常见的运动形式有前进、后退、转弯、旋转、滚动、摆动、振动、绕圈等。
9.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有时也会给人体带来巨大的伤害。
比如飞出的箭能伤人.运动的汽车能造成交通事故。
10.运动的物体撞击静止的物体能够发出声音,或者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者使本来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第二单元知识点1.钢针能刻动硬度较低,铜针刻不动、钢针能刻动表示硬度中等,钢针刻不动表示硬度较高。
2.我们周围的天然石头通常都是岩石,花岗岩、砂岩、大理岩是常见的岩石。
3.花岗岩花纹美丽,经常用作建筑材料。
花岗岩颗粒大且不均匀,杂色,很硬。
4.有的砂岩容易切制,可以用作建筑材料和铺路材料;有的砂岩比较坚硬,可用来做磨削工具。
5.花岗岩主要由长石、石英和云母组成。
大理岩主要含有方解石、白云石等。
6.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
矿物的种类有很多,例如长石、石英、云母、方解石和白云石,以及做铅笔芯用的石墨、做粉笔用的石膏等,都是矿物。
整理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
整理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整理表姓名:职业工种:申请级别:受理机构:填报日期:A4打印/ 修订/ 内容可编辑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一、填空:1、与一年前相比,我们身体的身高和体重等都有所增加,但我们的指纹、血型、DNA都不会发生改变,另外头部相貌变化不明显。
2、预测并不是随意想象,科学合理的预测对我们的科学研究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
3、在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时,需要选定另外一个物体作参照物。
如果选定的参照物不同,那么对同一个物体的位置描述结果有可能不相同。
“在”字后面的事物就是参照物。
如:升旗台在校门的对面,“在”字后面是“校门”,那么“校门”就是参照物。
4、要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弄清楚方向是很重要的。
面向东方(早晨太阳升起的地方)站立时,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5、根据滑轮的特点和作用,可以分为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三类。
定滑轮的支架是固定不动的。
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工作更加便利。
动滑轮连同支架是可以移动的,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滑轮组综合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优点,它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6、物体影子的变化是由地球自转造成太阳位置变化形成的。
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物体影子指向西方,影长较长,此时温度低;傍晚太阳在西方落下,物体影子指向东方,影长较长,此时温度低;正午,物体的影子指向正北方,此时影长最短,温度为一天中最高。
上午影子由长变短,温度由低升高,下午影子由短变长,温度由高降低。
7、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性,所有的动物都必须生活在一个它适应的环境中,不同生活习性的动物生活的环境也不同。
虽然不同的动物的“家”各不相同,但都具有隐蔽性的特点8、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蚂蚁是用触角进行交流的。
它们力气很大,是名副其实的大力士,喜欢吃甜食,不会游泳。
9、蝗虫、蝴蝶、蜻蜓、蟋蟀、蚊子、苍蝇都和蚂蚁的特点相似,它们都属于昆虫。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一、天气一、填空题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3、测量气温要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通常情况下,一天中(下午2—3时)的气温最高,凌晨和(日出前后)气温最低。
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由北向南吹来的是(从北吹向南),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从西南吹向东北)。
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
5、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6、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7、(风速)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 )个等级。
8、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9、(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
如10~25毫米是(中雨),50~100毫米是(暴雨),小于(10毫米)是小雨。
10、云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通常把云分成(层云)、(积云)、(卷云)三类。
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纤细的雨状云是(卷云)。
11、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
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阴天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阴天).二、判断题1、从东南方吹向西北方的是西北风。
(错)2、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等。
(对)3、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就是积云。
(错)4、气象学家常把风速分成12个等级。
(错)5、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对)6、同一时间,任何地方的温度是一样的。
(错)7、利用对天气日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新打印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第一单元1、我们的食物1、米、面、蔬菜、瓜果来自于植物;鸡、鱼、肉、蛋来自于动物;香菇、木耳来自于微生物。
2、给食物分类的方法有很多:按味道分类:分为酸、甜、苦、辣、咸等;按生活习惯分类:分为粮食、蔬菜、水果、调味品等。
按食物来源分类:分为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菌类食品。
还可以按吃的喜好分类,按营养成分分类,也可以按食用方式来分类。
3、按照生活习惯分类:馒头米饭面条……(面食)芹菜白菜萝卜……(蔬菜)鸡鸭鱼肉……(肉类)蘑菇木耳……(菌类)4、(1)蔬菜、水果、粮食等是植物性食物;肉类、奶类、蛋类等是动物性食物,他们都来自于自然界。
(2)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5、请你对捕食野生动物的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
答:野生动物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对于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过度捕食,就会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所以,我们不应该过度捕食野生动物。
2、我们的营养1、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答: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淀粉(糖类)、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2、(1)食物中含有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蛋白质、矿物质、水是构成人体的重要材料,淀粉(糖类)、脂肪是人体的能源,维生素具有促进人体发育、增强人体抵抗力的作用。
(2)把芝麻放在纸上挤压,会在纸上留下油迹,这说明芝麻中含有脂肪。
(3)小麦、土豆、米饭中含有大量的淀粉。
它们遇到碘酒变成蓝色,这是淀粉特有的性质。
(4)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是不同的,没有哪一种食物包含全部的营养。
为了保证营养均衡,我们的饮食必须做到多样化。
3、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搭配饮食才能使营养更全面?答:我们每天吃的食物种类:粮食类、蔬菜水果类、鱼肉蛋类、豆奶类、油盐类这五大类。
其中吃的多的应该是粮食类,应该少吃的是油盐类。
合理的营养搭配有荤素搭配、多种搭配、粗细粮搭配,每日都吃适量的新鲜水果蔬菜。
实验1:食物营养成分的检验【实验材料】碘酒、米饭、滴管、白纸、酒精灯、碟子、花生、瘦肉等。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知识分享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一、天气一、填空题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3、测量气温要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通常情况下,一天中(下午2—3时)的气温最高,凌晨和(日出前后)气温最低。
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由北向南吹来的是(从北吹向南),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从西南吹向东北)。
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
5、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6、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7、(风速)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 )个等级。
8、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9、(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
如10~25毫米是(中雨),50~100毫米是(暴雨),小于(10毫米)是小雨。
10、云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通常把云分成(层云)、(积云)、(卷云)三类。
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纤细的雨状云是(卷云)。
11、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
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阴天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阴天).二、判断题1、从东南方吹向西北方的是西北风。
(错)2、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等。
(对)3、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就是积云。
(错)4、气象学家常把风速分成12个等级。
(错)5、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对)6、同一时间,任何地方的温度是一样的。
(错)7、利用对天气日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重点班级姓名第一单元声音第1节听听声音1、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有的声音听上去悦耳、有的听上去刺耳。
2、声音有动物的叫声、自然界的声音、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第2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如果停止振动发声就会马上停止)3、拨动橡皮筋、拨动钢尺、击鼓、击音叉、吹竖笛都会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4、我们喉咙的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一一声带5、发声时,声带变紧,快速振动,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6、吹竖笛的时候是里面的空气在振动。
第3节声音是怎样传播的1、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2、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3、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4、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5、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6、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
7、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的传播速度固体>液体>气体。
8、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第4节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大部分,外耳由耳郭和外耳道构成,中耳由鼓膜和听小骨构成,内耳由耳蜗与听觉神经构成。
2、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外界声音→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3、人的外耳就像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个隧道到达鼓膜,鼓膜很薄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4、耳郭的作用:收集声波。
外耳道:传递声音到鼓膜;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将振动传达到内耳;耳蜗:将振动转化为信号;听觉神经: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精编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一、天气一、填空题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3、测量气温要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通常情况下,一天中(下午2—3时)的气温最高,凌晨和(日出前后)气温最低。
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由北向南吹来的是(从北吹向南),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从西南吹向东北)。
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
5、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6、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7、(风速)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 )个等级。
8、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9、(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
如10~25毫米是(中雨),50~100毫米是(暴雨),小于(10毫米)是小雨。
10、云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通常把云分成(层云)、(积云)、(卷云)三类。
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纤细的雨状云是(卷云)。
11、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
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阴天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阴天).二、判断题1、从东南方吹向西北方的是西北风。
(错)2、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等。
(对)3、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就是积云。
(错)4、气象学家常把风速分成12个等级。
(错)5、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对)6、同一时间,任何地方的温度是一样的。
(错)7、利用对天气日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总结.doc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 一、天气一、填空题1>天气( 总是在不断地)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 ),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3、测量气温要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通常情况下,一天中(下午2— 3时)的气温最高,凌晨和(日出前后)气温最低。
向。
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 )风。
6、我们可以用(八 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7、(风速)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來计算的。
(风速仪 )是测量风速的 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 )个等级。
8、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 有(雨)、(雪)、(冰雹)等。
9、 (雨量器 )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 时 )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
如10〜25毫米是(中雨 ),50〜:L00毫 米是(暴雨 ),小于(10毫米 )是小雨。
10、 云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通常把云分成(层云 )、 (积云 )、(卷云)三类。
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看上 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纤细的雨状云是(卷云)o11>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天入(多云)、(阴天)。
当天空中的 云量不超过四分Z —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Z 三是(多云 ),阴天 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阴天). 二、判断题1>从东南方吹向西北方的是西北风。
(错 )2、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等。
(对)3、靠近地球表而形成的扁平层状云就是积云。
(错 )4、气象学家常把风速分成12个等级。
(错)5、 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对 )6、 同一时间,任何地方的温度是一样的。
( 错)7、 利用对天气日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对 ) 8、 当天空被云覆盖四分之一左右的时候,这时的天气为多云。
(错 )9、 在雨量器的容器中,水面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对 ) 10、今天下了中雨,我知道降水量在25-50毫米之间。
最全面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完整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一、天气1、天气(一、填空题总是在不断地)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
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3、测量气温要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通常情况下,一天中(下午2—3 时)的气温最高,凌晨和(日出前后)气温最低。
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由北向南吹来的是(从北吹向南),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从西南吹向东北)。
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
5、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6、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7、(风速)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8、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9、(雨)、(雪)、(冰雹)等。
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 小)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
如10~25 毫米是(中雨),50~100毫米是(暴雨),小于(10 毫米)是小雨。
10、云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通常把云分成(层云)、(积云)、(卷云)三类。
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纤细的雨状云是(卷云)。
)。
当天空中的11、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阴天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二、判断题阴天).1、从东南方吹向西北方的是西北风。
2、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等。
((错对))(错3、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就是积云。
)4、气象学家常把风速分成12 个等级。
(错)5、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对错))6、同一时间,任何地方的温度是一样的。
(7、利用对天气日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
一、天气
一、填空题
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3、测量气温要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通常情况下,一天中(下午2—3时)的气温最高,凌晨和(日出前后)气温最低。
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由北向南吹来的是(从北吹向南),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从西南吹向东北)。
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
5、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6、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7、(风速)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 )个等级。
8、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9、(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
如10~25毫米是(中雨),50~100毫米是(暴雨),小于(10毫米)是小雨。
10、云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通常把云分成(层云)、(积云)、(卷云)三类。
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纤细的雨状云是(卷云)。
11、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
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阴天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阴天).
二、判断题
1、从东南方吹向西北方的是西北风。
(错)
2、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等。
(对)
3、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就是积云。
(错)
4、气象学家常把风速分成12个等级。
(错)
5、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对)
6、同一时间,任何地方的温度是一样的。
(错)
7、利用对天气日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对)
8、当天空被云覆盖四分之一左右的时候,这时的天气为多云。
(错)
9、在雨量器的容器中,水面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 对)
10、今天下了中雨,我知道降水量在25--50毫米之间。
(错)
11、晴天的时候,天空中是没有云的。
(错)
12、温度、风向、降水量、云量都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对)
13、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北就是北风。
(对)
二、溶解
一、填空题
1、过滤时,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贴)烧杯的内壁,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2、溶解是指物质在水中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的分布在水中,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
3、胶水放入水中,开始(下沉),经过充分搅拌,会(溶
解),因此,胶水(溶解在水中)。
4、把食用油加入水中,食用油会(上浮),说明食用油(不溶解于水),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洁精,振荡后,食用油(溶解),这说明(食用油溶解在洗洁精中)。
5、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
6、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搅拌)、(切碎)、(加热水)有关。
7、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
8、水能溶解(固体)、(液体),还能少量的溶解(氧气)、(二氧化碳)。
9、水中的动植物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呼吸的。
10、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量)的,如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
(36 )克食盐。
11、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可以用(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如(海水晒盐)。
1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我们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
13、浓盐水的底部有未溶解的食盐,可以用(加水)的方法让它溶解。
二、判断题
1、可溶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没有限度的。
(错)
2、溶解的速度只与物质本身有关,与其他条件无关。
(错)
3、酒精能在水中溶解,但水不能在酒精中溶解。
(错)
4、空气不能在水中溶解。
(错)
5、我们通常利用酒精灯的内焰给物体加热。
(错)
6、两块肥皂同时放入装水的杯子中,放在热水中的溶解的快。
(对)
7、我们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分离出来。
(错)
8、在“搅拌是否可以加快食盐的溶解”实验中,两个杯子中水可以不一样多。
(错)
9、在“比较水温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实验中,我们可以在其中的一个杯子中搅拌。
(错)
10、把盐水放在太阳底下晒,也可以将食盐和水分离。
(对)
11、所有液体都可以溶解在水中。
(错)
12、酒精灯温度最高的是焰心部分。
(错)
13、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食盐强。
(错)
14、石棉网的作用是让物体加热的更快。
(错)
15、肥皂粉、鸡精、面粉、白酒都可以溶解在水中。
(错)
16、一些液体不能溶解在水中,但可以溶解在其他液体中。
(对)
17、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大有小的。
(对)
18、为了过滤更多的液体,漏斗里的液体可以超过滤纸的边缘。
(错)
三、声音
一、填空题
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测试音高)。
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3、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4、(耳朵)是人们身上的一个非常灵敏、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
5、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它的单位是(分贝)。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它的单位是(赫兹)。
6、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7、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