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知识归类复习课件PPT(部编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第一课时课件(共23张PPT)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第一课时课件(共23张PPT)

品读感悟
你们了解了这些孩子的 什么特点?
天真、勤劳、好学、可 爱、爱劳动……
品读感悟
作者是怎样描写农家生活的? 作者抓住农家生活的片段,运用通俗的语言,如 “耘田、绩麻、村庄、儿女、 童孙、耕织、种瓜” 等词语,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这首诗中作者运用平白、浑厚、自然的语言勾 画出质朴的乡村生活的画面,具有浓浓的乡村生活力 息。
( 青海 ) ( 雪山 ) ( 玉门关 ) ( 黄沙 ) 2.给下列生字换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海 忄___( 悔恨 ) _亻__( 侮辱 ) 破 _土__( 土坡 ) _氵__( 波浪 )
做一做
课堂练习
3.解释加点的词语。 (1)孤城遥望玉门关 玉门关:古_关__名__,__故__址__在__今__甘__肃_ 省敦煌西北。 (2)不破楼兰终不还 还:____回__家__。_________________
理解词语
参军行
指青海湖。今青海省西宁市西。
古名鲜水或仙海,北魏时始名青
王昌龄
海。唐朝和吐蕃经常在这一带产
使雪山晦暗无光。
青海长云暗雪山,
生战争。
古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北。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西域古国名,这里泛指指西域地区的各族政权。
不破楼兰终不还。
理解诗意
青海湖上的绵延云彩使雪山暗 淡,一座孤单的城镇遥望着玉门关。 历经百战黄沙磨穿了铁铠甲,不攻 破楼兰始终坚决不回乡。
9 古诗三首
第1课时
第1课时
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唐代诗歌的一些代表作品,如李白、杜甫 的诗歌,山水田园诗派的王维的诗。山水田园诗的静美让人向往, 而这种和平XXX生活背后的保证是在边关塞外,无数将士在浴血奋 战。在初、盛唐时期,除了山水田园诗派,还有一个重要的诗派, 那就是表现这种生活的——边塞诗派。

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 9 古诗三首 (共27张PPT)-公开课

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 9 古诗三首 (共27张PPT)-公开课

理解诗意
唐王朝 的军队
理 解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听说 收复
理解诗意
剑剑外外忽传收蓟北, 四 川 剑 阁 以 南 地 区 ,
理 解
代指作者所在的蜀地。
初闻涕泪满衣裳。
诗 意
剑门关以南的四川,忽然传来收复蓟北 的消息,初听到这个消息惊喜得涕泪交流,
沾湿了衣裳。
“泪”既有面对胜利的喜悦;又有对自 己长期颠沛流离生活的感慨,饱含着浓浓的 爱国之情。
望祖国军队收复失地的
心情,充分表达了诗人
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古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学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习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712—770),字子 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 作 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 者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 简 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 介 “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 ”。代表作有“三吏”“三别 ”等,有《杜工部集》传世。
理 解 诗 意
理解诗意
表现诗人喜欲狂的词语有哪些?

涕泪满衣裳

漫卷诗书

放歌、纵酒

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怎么会如此欣喜若狂?
浓浓的爱国之情
领悟诗情
喜 涕泪交加 漫卷诗书 渴望祖国统一
领 悟

放歌纵酒 归心似箭
浓浓爱国之情
诗 情
诗情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
的消息后欣喜若狂的心
情,表达了诗人强烈的
( shè),这里的一切我都喜欢。

点 词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9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共29张PPT)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9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共29张PPT)人教部编版
却看:回头看。 妻子:妻子和孩子。 愁何在:哪还有一点的忧伤?愁已无影无踪。 漫卷(juǎn):胡乱地卷起。 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译文:回 头看妻子和孩 子哪还有一点 的忧伤,胡乱 地卷起诗书欣 喜若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放歌:放声高歌。 须:应当。 纵酒:开怀痛饮。 青春:指春天。 作伴:与妻儿一同。
整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请你用一 个字概括。

回家!回 家!终于可以 回家了!
学完这首诗你能感受到诗人欣喜欲狂的心 情吗?请你根据老师所讲内容和自己的理解说 说这首诗的大意。也可以根据诗意编排一个小 短剧,表现给大家看看。
译文:剑门关外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 刚刚听到时我激动地涕泪满衣裳。回头看妻子 和孩子哪还有一点的忧伤,胡乱地卷起诗书欣 喜若狂。日头照耀我放声高歌痛饮美酒,趁着 明媚春光与妻儿一同返回家乡。快快动身起程 从巴峡穿过巫峡,到了襄阳后直奔洛阳。
译文:日头照 耀我放声高歌痛饮 美酒,趁着明媚春 光与妻儿一同返回 家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即:立即、赶快。 便:就的意思。 襄阳:今属湖北。 洛阳:今属河南,古 代城池。
译文:快快动身起程从巴峡 穿过巫峡,到了襄阳后直奔洛阳。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捷报之突然。 听到消息后的 反应。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探究读
根据朗读指导,朗读诗文,探究下列问题:
读完诗文,找出诗人 “涕泪满衣裳”的原因。
朗读指导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朗读基调 是喜悦激动,语气欢快,前六句读出 诗人喜欲狂的心情;后两句语速变快 读出诗人心情的急切。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杜 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第一课时课件(共30张PPT)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第一课时课件(共30张PPT)
新月东升
品读感悟
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用横线在诗句中画出来。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品读感悟
“铺”字可否换成“照、射”等字?为什么?
不能,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 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 就像是铺在江面,很形象。“铺” 字显得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 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逸的感觉。
品读感悟
品读感悟
小组讨论:
(1) 想一想:诗人在这首诗中描写了什么 时候的场景? (2) “铺”字可否换成“照、 射”等字?为什么? (3)在夕阳的映照下, 江水产生了什么变化?这是一个怎样的夜晚? 诗人看到了哪首诗中描写了什么时候的场景? 红日西沉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夕阳,将落山的太阳光。
铺展,这里是斜照的意思。
一道残阳 水中,
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爱
可怜九月初三夜,
即珍珠。
露似真珠

月弯如弓。
理解诗意
太阳快要落山了,阳光斜照在 江面上,江水一半呈现红色,一半 呈现碧绿色。九月初三的夜晚多么 叫人爱好呀!那露珠如珍珠一样明 亮,月亮像弯弓一样挂在天空。
识字方法
谜语识字 莫添一口 谜底:暮
字词梳理
暮吟 (1)小组长带领全组讨论,怎样正确书写? (2)分享你们的巧记字形的方法 。
字词梳理
说一说:整体结构上要注意什么。 暮吟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字词梳理
看一看:关键笔画的写法。
暮吟
“莫”要等来“日” “口”说“今”日诗。
字词梳理

写一写 下面是“日”,不是“目”。
朗读指导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共125张PPT)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共125张PPT)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写出了诗人听到官军 收复失地的消息后__欣__喜__若__狂__的心情,表达了 诗人强烈的__爱__国___之情。
忽传收蓟北
闻官军收 河南河北
喜欲狂
狂态 狂想
漫卷诗书 放歌纵酒
青春作伴 即刻还乡
爱国 之情
有关爱国的名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万仞
五岳
蓟北
涕泪
衣裳
襄阳






仞岳摩遗涕巫
多音字
原文示例
(还有)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

(偿还) 终不还( )。
他还 有债务需要偿还 。
注意红色 字的读音
《从军行》
唐·王昌龄
探究读
根据朗读指导,朗读诗文,探究下列问题:
读完诗文,说说诗中最 能表现诗人志向的是哪一句?
朗读指导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杜 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读完诗文,找出诗人“涕泪满衣裳”的 原因。
剑外忽传收蓟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剑外:指作者所在的蜀地。 蓟北:泛指唐朝蓟州北部地区,在今河北东 北部一带,当时是叛军盘踞的地方。 涕(tì):眼泪。
《从军行》要表现出将士们大无 畏的英雄气概,朗读基调应该是豪迈 奔放的,最后两句感情浓烈,朗读时 要用铿锵有力,充满坚定的语气。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 / 长云 / 暗雪山, 孤城 / 遥望 / 玉门关。 黄沙 / 百战 / 穿金甲, 不破 / 楼兰 / 终不还。

第9课《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课件-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9课《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课件-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八句诗,其急如飞……生平第一快诗也。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
课堂小结
这位伟大的诗人,一生写下了一千五 百多首诗,记录着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 因此他的诗被称作“诗史”。透过他的诗 句,隔着千年的时空,我们仍然深切地感 受到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
qīn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 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 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 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来自这首诗的背后有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有同学读过相关资 料吗?
安史之乱
9.古诗三首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解诗题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闻——听说 官军——唐王朝的军队 收——收复 河南河北——黄河以南和黄河以北地区,那里是 被安史叛军占据之地。不同于今天的河南河北。
初读古诗
自由朗读诗句
要求: 前两遍声音略低,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第三遍放声朗读,读出诗的韵律来。
初读古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小组讨论:喜从何来?喜在何处?
写出意外惊喜之况,有如长比放流,骏马注坡, 直是一往奔腾,不可收拾。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精品课件(共114张PPT)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精品课件(共114张PPT)
情——穿金甲、终不还 壮
杀敌报国
诗歌描写了唐朝戍边将士生活的艰苦 和战斗的惨烈,抒发了他们杀敌报国的雄 心壮志,表达了诗人的爱国热情。
从军行(其五)
[唐]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
将要天亮 篱笆门
感慨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南宋] 陆游
秋天的后半夜,快要天亮的时候,陆游走 出篱笆做成的门迎着习习的凉风深有感慨。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古诗。默 写《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积累有关爱国的诗句,办一期“诗中 爱国情”主题班会。
9 古诗三首
RJ·5年级下册
从军行 唐代:王维 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 笳悲马嘶乱,争渡黄河水。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尽系名王颈,归来报天子。
作者简介
王昌龄 (698— 757),字少伯,汉族。盛唐著名 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其诗以七绝见 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 “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 《出塞》《闺怨》等。
边塞诗 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 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边塞诗的思想 内容极其丰富:可以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 国家的豪情壮志,可以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 家中思妇的别离之情,可以表现塞外戍边生活 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艰辛,可以惊叹 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风民俗。代表诗 人有高適、岑参、王昌龄、李颀等。
朗读指导:《从军行》是一首边塞诗, 前两句写景,壮阔悲凉;后两句抒情,雄壮 豪迈。因此诗歌的朗读基调是悲凉、壮美的, 语调上扬,读出战士们杀敌报国的豪情。
《秋夜将晓出篱门有感》的前两句运用两个 动词“入”“摩”,极力描写黄河、华山的奇伟 壮丽,朗读时语调要高,读出赞叹之情;后两句 写诗人复杂的心情,朗读时语调低沉,读出悲愤 痛切之情。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ppt课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ppt课件
9 古诗三首
导入一
导入二
从 军 行
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 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
作者简介
王昌龄(?—约756),字少伯, 唐代诗人。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 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主要作品:《出塞》《从军行》 《芙蓉楼送辛渐》等。
自由读古诗,把诗读通顺,读出节奏。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 海/长 云/暗 雪 山 , 孤 城/遥 望/玉 门 关 。 黄 沙 百 战/穿 金 甲 , 不 破 楼 兰/终 不 还 。
学们分享。
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1课时
孙悟空的本领可真大,他最擅长 什么? 七十二变
如果你拥有这个神奇的本领,你 最想变成什么?
17 我变成了一__棵__树__
通读课文,随文识字
自由读课文,要求: ① 读准字音。 ② 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句子读 通顺。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词,将它 们摘抄下来。长句子多读几遍,读通课文。
朗读指导:
这首诗慷慨悲壮,荡气回肠,要读出战 士们的英雄气概。特别是读后两句,语调上 扬,要读出战士们的决心。
诗歌解读
西域古国 名,这里 泛指西域 地区的各 部政权。
从军行 [唐]王昌龄 古关名,故 青海长云暗雪山, 址在今甘肃 孤城遥望玉门关。 敦煌西北。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朗读指导: 这两句应该用激动的语气来读,读出诗
人恨不得马上回到家乡的急切心情。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即刻启程,放舟从巴峡一直穿 过巫峡,顺流而下,一过襄阳后,便可直奔 洛阳。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你从这两句诗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

第9课《古诗三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课件-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9课《古诗三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课件-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
联系资料,想象画面,读出情感
联系资料,想象画面,读出情感
通过想象,联系资料,你会怎么来读 这两句诗: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肆 联系诗人,丰富情感
联系诗人,丰富情感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 (今浙江绍兴)人,尚南宋文学家、史学家、 爱国诗人。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七言绝句也可以这样 停顿,试着声断气连 的读一读。
贰 回顾方法,粗知诗意
回顾方法,粗知诗意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掌握了哪些理解古诗 文的方法






文联 系 上 下
联系资料,想象画面,读出情感
那么在金朝统治下的原宋朝百姓又过 着怎么样的日子呢 ?试抓住“泪尽”这 个关键词展开想象 。
联系资料,想象画面,读出情感
北宋亡后,金人为了确保北方宋朝遗民区的稳定,金于建炎 四年(1130)立宋朝降臣、原济南知府刘豫为皇帝,国号“大 齐”,定都北京大名府,管辖黄河故道以南的河南、陕西地区, 史称“伪齐”。
回顾方法,粗知诗意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道德与法治课上曾提过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那黄 河水是怎么流动的,此处东入海该如何理解?
(向东流入大海)
回顾方法,粗知诗意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本首诗中还有类似的 用法吗?(南望)
两句古诗对仗工整,联系东入海(向东流入大海)思 考上 摩 天 的 意 思 。
(向上碰到蓝天)
回顾方法,粗知诗意
北望中原 衣冠南渡 西出阳关 人生长恨水长东 这些成语或诗句中的“东南西北”应该如何理解,和你的同桌 交流一下,特别感兴趣的可以课后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9古诗三首《从军行》课件(共21张PPT)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9古诗三首《从军行》课件(共21张PPT)
参军行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参军行》,并理解诗中的基本词 义和句子结构。 通过对诗中关键词汇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边塞诗的特点和风格。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个人感悟、教师讲授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 深入理解和感受《参军行》的意境和情感。 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对照阅读等方式,自主探索和发现诗中 的深层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参军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增强 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 引导学生体会古代将士的忠诚和勇敢,激励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也 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
重点:
理解《参军行》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把握诗的整体意 境和情感。 通过朗读和背诵,使学生能够熟悉并掌握诗的内容。
家国情怀反应
通过“孤城遥望玉门关”一句传 递出边塞军人对故国的深情迷恋 以及守卫国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英雄主义颂扬
“黄沙百战穿金甲”体现了将士 们在恶劣环境中依然奋勇作战的 英雄本质,颂扬了他们不怕牺牲
的Hale Waihona Puke 雄主义精神。战争的悲壮感通过描述边塞的荒凉景象 和戍边将士的艰苦生活, 诗歌流露羁縻出战争的残 酷与悲壮。
难点:
深入体会诗中的意象和深层含义,理解古代将士的复杂 情感和精神世界。 引导学生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诗中的情感相结合,形成 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预习导学
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 音,读通诗句。对于不 熟悉的字词,可以查阅 字典或词典。
学习注释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年-757年), 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 西安)人。他是盛唐时期的 边塞诗人,以写作边塞诗和 闺怨诗而著称,其诗作情感 真挚、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尤以“高适、王之涣”并称。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9 古诗三首 部编版(共25张PPT)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9 古诗三首 部编版(共25张PPT)
答:“暗”字勾勒了一幅广阔地域的画面:浩渺的 青海湖,上空弥漫着浓密的长云,绵延千里的茫茫 雪山顿时暗淡了下来。抓住边塞典型景物的特征, 极力渲染了边塞险恶的环境。
读一读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明诗意
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 高的华山耸入云霄。
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 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赏析
诗人感慨由虚景生发,写祖国大好河山陷 于敌手,以“望”字为眼,表现了希望、失望 而终不绝望的千回百折的心情。诗境雄伟、严 肃、苍凉、悲愤。
解难题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中的 “入”字和“摩”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黄河滚滚东流,一直流入大海;西岳华山高 耸,直插云霄。“入”字表现出河的生气;“摩” 字突出了山的高峻。通过这两个字描写出了沦陷区 祖国山河的壮美。
主题感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写诗 人在一个秋天的夜晚,夜不能寐,吟诵出心中 对北宋沦陷的愤慨和对统治者收复失地的渴望 之情,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主题感悟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写诗人听到 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欣喜若狂的心情,表达 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感情。
写法取经
夸张的修辞手法
第9 课
古诗三首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6个生字,会写本课6个生字,有感情地朗 读并背诵三首古诗。 重点
2.体会三首诗中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 3.借助教材注释,自主读懂诗意,能想象诗歌所描绘 的画面,抓住关键字词品味诗句的意思。 难点
作者简介
王昌龄: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与李白、 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 ,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 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代 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9课 古诗三首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部编版 (共26张PPT)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9课 古诗三首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部编版 (共26张PPT)

理解题目
听说 收复。

闻 官军 收 河南河北
指唐王朝 的军队。
古代指黄河。
品词析句
四川剑阁以南地区。当时杜甫流落在蜀地。
剑外 忽传收 蓟北,
泛指唐朝蓟州北部地区,当时是叛军盘踞的地方 。
句意:从剑门关外忽然传来官军收复河南 河北的消息。
品词析句
刚刚听说 。
初闻涕泪满衣裳。
洒满 。
句意:刚刚听到这个消息,止不住的泪 水洒满了衣裳。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 。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篇。当时社会发 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在他的笔下都有真实的反 映,被称为一代“诗史”。他与李白并称“ 李杜”。他的诗,艺术成就很高,对后世影 响很大。代表作有《江畔独步寻花》《春夜 喜雨》等。
自读要求
把握诗歌的节奏,试读诗歌。
闻 官军 收 河南河北 【唐】杜甫
从本诗中的哪些词语我们可以体会 到杜甫“喜欲狂”的心情?用波浪线 画出来。
感悟诗情
结合以下词语可以体会杜甫“喜欲 狂”的心情。
“涕泪”:这也是喜悦的泪,他终于可以重返故 乡了,他喜极而泣。
“漫卷诗书”:杜甫曾经写过“读书破万卷,下 笔如有神”,一个这么爱读书的人现在竟无心读书 了,从他这种反常的表现,我感受到了诗人的“喜 欲狂”。
剑外 忽传 收蓟北, 初闻 涕泪 满衣裳。 却看 妻子 愁何在, 漫卷 诗书 喜欲狂。
自读要求
白日 放歌 须纵酒, 青春 作伴 好还乡。 即从 巴峡 穿巫峡, 便下 襄阳 向洛阳。
认一认
jì tì shāng xiāng
蓟涕裳襄
蓟北 痛苦流涕 衣裳 襄阳
辨一辨


“涕”字部首是“氵” 。注意它与梯子的“梯 ”、 剃头的“剃”、第 一的“第”部首不同。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9古诗三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课件(共29张PPT)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9古诗三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课件(共29张PPT)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
创作此诗时中原已沦陷6 0 多年,6 0 多年 来,南宋朝廷一直未收复失地。沦陷地区的 百姓一直过着亡国奴的苦难生活,眼泪早已 流尽了。他们向南边的都城望去,年年岁岁 的盼着朝廷军队来收复失地,可是岁岁年年 此愿落空。
南望朱雀门, 北望宣德楼, 皆旧御路也。 州桥南北是天街, 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 几时真有六军来? ——范成大《州桥》
求Hale Waihona Puke 主和战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
拢右:今甘肃 、
新疆一带 京兆府:今西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 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殷 遗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遗民:被抛 弃
王师:军 队
创作背 景
宋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
五千仞岳上摩天 。
遗民泪尽胡尘里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的清,来的静,来的悲凉。 ——郁达夫《故都的秋》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
五千仞岳上摩天 。
遗民泪尽胡尘里 ,

战疫一线
居家学习
位卑未敢忘忧国 方有担当之力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
五千仞岳上摩天 。
遗民泪尽胡尘里 ,
谢谢观 看
宋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
五千仞岳上摩天 。
遗民泪尽胡尘里 ,
中华民族延绵不绝的原 因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 课件(共47张PPT)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 课件(共47张PPT)
沛流离终于可以回家的感慨,更有对回忆多年
离乱的痛切。诗人悲喜焦急的复杂心情都体现 【在诗这意五】个身字在中蜀。地时,突然听到收复蓟北的消息,不
禁泪水洒满了衣裳。
表现了诗人内 心的激动。
妻子和孩子
随意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拿起
直抒胸臆,表现诗人内 心的激动、开心。
【诗意】回头看看妻儿,他们也一扫愁容,随手拿起 书本,心中欣喜若狂。
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诗意】中原人民在金人的压迫下十分痛苦,眼泪都 流干了,他们你年复一年地盼望着南宋朝廷前来收复 失地。
祖国河山如此壮丽美好,诗人心中应 该是无比的自豪、兴奋,可是诗人却为何 如此的悲伤呢?是什么让他如此心痛?
背景材料
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中原,进攻都城开封,北宋灭亡,中原 大好河山落入敌手。金兵在中原大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无 数的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南宋的昏君和贪官,不思进取, 无心收复失地,继续过花天酒地的生活。此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 金人之手六十多年,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乡下向 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 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陆游面对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 景象,怎能不痛哭流泪呢?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三首古诗都体现了诗人们的 责任与担当,都体现了他们对 祖国的热爱 。你还知道哪些 有关责任担当的诗句?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第9课《古诗三首:从军行》课件-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9课《古诗三首:从军行》课件-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金甲
楼兰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形象点出 边塞战场
的特征
战事频繁
形容时间之久, 战斗之艰苦,以 及不把敌人消灭 誓不还家的决心
立誓破敌 决战决胜
你们从这两句诗体会到诗人的什么情感?
表达了将士誓要平定外族侵略、保卫 边疆的豪情壮志,也抒发了诗人对英 勇无畏的将士们的崇敬与赞赏之情。
感 谢 观 看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暗、孤形象表现了边塞(悲壮、开阔 而又荒凉)的景象。
试着试着用 自己的话说
说意思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 望着远方的玉门关。
B 1.“青海长云暗雪山”让人感到环境的( )
A.晴朗,明媚
B.荒凉,阴沉
2.你觉得玉门关处于一个怎么样的地 方?
处于茫茫戈壁滩,显后两句。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虚指,很多次, 上百次
黄沙百战穿金甲, 磨穿 磨破
不破楼兰终不还。
西域古国名,这里泛指西域地 区少数民族政权。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 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 回家乡。
从 军 行
你们可以从题目《从军行》看出什么?
1.军旅题材 2.边塞、战争诗
简介作者 王昌龄,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
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汜水 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晚年贬龙标尉。因 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 擅长七绝,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也有愤慨时 政及刻画宫怨之作。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 长云 暗雪山,孤城 遥望 玉门关。 黄沙 百战 穿金甲,不破 楼兰 终不还。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 古诗三首》教学课件PPT小学优秀公开课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 古诗三首》教学课件PPT小学优秀公开课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主题概括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主要叙写了诗人 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十分 喜悦 , 收拾行装立即 还乡的事。表现了诗人真挚的
爱国 情怀。
结构梳理
青海、长云、雪山、 古 玉门关
朗读指导(课后第1题) 齐读诗的前两句,读出“望”的动作,读出沉 重压抑之感以及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悲 壮感。
青海/长云/暗· 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读后两句诗,说说诗人是怎么描写戍 边战士的生活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课后第2题)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黄沙漫天, 环境恶劣 保家卫国
返回
作者简介
王昌龄 字少伯,京兆万年
(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著名诗人。 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 满积极向上的精神。擅长七言绝句。
有集,已佚,《全唐诗》编其诗 为四卷。
陆游(1125—1210) 字
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 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 名爱国诗人,中兴四大家之一, 毕生力主抗金,盼望收复失地。
互动课堂
读前两句诗,借助注释大致了 解诗句的意思。
指黄河。“三万 里”形容很长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指华山。“仞”, 碰到天,形容 长度单位。“五 极高 千仞”形容很高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夸张的手法表现北方河山的壮丽
朗读指导(课后第1题) 齐读这首诗的前两句,要读得稳重有力,
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诗人的“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712-770年),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 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 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 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 ,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 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 遗、杜工部。杜甫创作了《 春望》《三吏》《三别》等 名作。
注释
【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他早年贫苦,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 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 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 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 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有“开天圣 手”“诗天子”的美誉,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 出塞》《闺怨》等。
注释
【1】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历史背景
【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 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
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 陷于金人之
手六十多年了。此时爱国诗人陆游 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今浙江绍 兴)乡下向
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 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 尽快收复中 原,实现统一。
剑外:指作者所在的蜀地。 蓟北:泛指唐朝蓟州北部地 区,当时是叛军盘踞的地方 。 涕:眼泪。 却看:回头看。 妻子:妻子和孩子。 青春:指春天。
译文
【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下面两句抒发将士的壮志情怀。前句说在沙漠里已身经百战,磨 破了身上的军衣;后句说不消灭敌人绝不生还。“穿”,磨破的意思;“楼 兰”,西域古国名(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汉武帝时,楼兰 阻挡通往西域的道路,袭击汉朝使臣。昭帝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 大将军霍光派遣平乐监傅介子前往楼兰,用计斩楼兰王。这里借用典 故,“破楼兰”即消灭敌人的意思。
①从军行: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 况和战士的生活。 ②玉门关:古关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 西北。 ③楼兰:西域古国名,这里泛指西域地 区少数民族政权。
译文
【1】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青海上空阴云遮暗了雪 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玉 门关。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 盔和甲,不打败西部敌人誓 不回还。
古诗理解
【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朗读节奏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诗人简介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答疑解惑
2.借助注释,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你体会到了诗人怎
样的感情?
答:①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 人誓不回还。表明边塞将士誓死杀敌的气概。 ②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 年又一年。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而终不绝望的千回百转的心情。 ③赶紧动身启程从巴峡穿过巫峡,穿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表 达了诗人急切、喜悦的心情,是诗人想象中的飞驰。
剑外忽然传来收蓟北的 消息,刚刚听到时涕泪满衣 裳。回头看妻子和孩子哪还 有一点的忧伤,胡乱地卷起 诗书欣喜若狂。日头照耀放 声高歌痛饮美酒,趁着明媚 春光与妻儿一同返回家乡。 就从巴峡再穿过巫峡,经过 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赏析
【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答疑解惑
谢谢!
拼音和字
我会认
拼音和字
生字组词
仞rèn:万仞、充仞、盈仞、壁立千仞 岳yuè:山岳、五岳、岳父、三山五岳 摩mó:揣摩、摩挲、抚摩、摩天、观摩 遗yí:遗址、遗漏、遗失、遗忘、遗产 涕tì:涕零、破涕、鼻涕、痛哭流涕 巫wū:女巫、巫术、巫神、巫婆
拼音和字
形近字
仞(千仞) 岳(五岳) 摩(观摩) 遗(遗忘) 涕(涕泪) 巫(巫神 ) 刃(刀刃) 兵(大兵) 磨(摩擦) 遣(遣返) 第(第一) 坐(坐下 )
“河”,指黄河,哺育中华民族的母亲;岳,指东岳泰山、中岳嵩山 、西岳华山等立地擎天的峰柱。巍巍高山,上接青冥;滔滔大河,奔流 入海。两句一横一纵,北方中原半个中国的形胜,鲜明突兀、苍莽无垠 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奇伟壮丽的山河,标志着祖国的可爱,象征着民众 的坚强不屈,已给读者以丰富的联想。然而,如此的山河,如此的人民 ,却长期以来沦陷在金朝贵族铁蹄蹂躏之下,下两句笔锋一转,顿觉风 云突起,诗境向更深远的方向开拓。“泪尽”一词,千回万转,中原广大 人民受到压迫的沉重,经受折磨历程的长久,企望恢复信念的坚定不移 与迫切,都充分表达出来了。他们年年岁岁盼望着南宋能够出师北伐, 可是岁岁年年此愿落空。当然,他们还是不断地盼望下去。人民的爱国 热忱真如压在地下的跳荡火苗,历久愈炽;而南宋统治集团则正醉生梦 死于西子湖畔,把大好河山、国恨家仇丢在脑后,可谓心死久矣,又是 多么可叹!后一层意思,在诗中虽未明言点破,强烈的批判精神则跃然 可见。
⑤遗民:指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老百姓 。
⑥胡尘:指金统治地区的风沙,这里借指 暴政。 ⑦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译文
【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 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万里滔滔黄河向东流入 大海,五千仞巍巍华山耸接 青天。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 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 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赏析
【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 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面临祖国分裂的剧变时代,早怀报国大志,
中年从军西南,壮阔的现实世界、热烈的战地生活,使他的诗歌境界大 为开阔。正如他的《示子遹》所追忆的“中年始少悟,渐欲窥宏大”;《 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所自述的“诗家三昧忽见前,屈贾在眼 元历历;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浩气吐虹霓,壮怀郁云霞 ,自然不是那些玩弄半吞半吐雕虫小技者能望及了。他晚年退居山阴, 而志气不衰,铁马冰河,时时入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对中原沦 丧的无限愤慨,对广大民众命运的无限关切,对南宋统治集团苟安误国 的无限痛恨,在这首七绝四句中尽情地倾吐出来。
注释
【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 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诗题意思:秋天的夜里,天快要亮的时候 ,走出篱笆门,忽然对面吹来一阵
凉风,心中产生一股伤感,于是写下这首 诗。 ①将晓:快要天亮。 ②三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它很 长。 ③五千仞(rèn)岳:指华山。“五千仞”形 容它很高。 ④摩天:碰到天。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朗读节奏
南望王师/又一年。
诗歌简介
【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 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陆游(1125—1210) ,字务观,号放翁。汉族 ,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人,南宋著名诗人。著 有《剑南诗稿》《渭南文 集》《南唐书》《老学庵 笔记》等。
本诗主要叙写了诗人听到 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十分 的喜悦,收拾行装立即还乡的 事。抒发诗人无法抑制的胜利 喜悦与还乡快意,表现了诗人 真挚的爱国情怀,表达了诗人 博大的爱国胸怀和高尚的精神 境界。
答疑解惑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从军行》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答:反复诵读,边诵读边想象画面, 并借助画面,深入理解课文。
部编版 小学语文 五年级下册
9.古诗三首
知识归类复习
复习要点
1.会认“仞、岳”等6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会写字“仞 、岳、摩、遗”等6个生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 迎凉有感》。 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 意思。 4.体会古诗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赏析
【1】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的诗,以七绝最佳。明代王世贞认为盛唐七绝,只有他可 与李白争胜,列为“神品”。《从军行》是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 题,内容叙述征戍之事。王昌龄的《从军行》共七首,这是其中的第 四首。
前两句描写景物,交代背景。上句点出地点“青海”,写出景物: 万里浓云笼罩得雪山晦暗无光。景物中透露出战云密布,战斗频繁而 激烈。下句写军队驻守的是一座远离祖国的孤城,将士时时回首远望 玉门关,玉门关内就是祖国和家乡,写出将士爱国爱乡的思想情感。 这些描写都是为了烘托下面的抒情。
拼音和字
多音字
古诗理解
【1】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朗读节奏
诗人简介
【1】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王江宁,698年—757年),字少 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 安(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