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统计学复习试题答案
教育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统计学中,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D2. 在教育统计学中,下列哪个选项是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A. 均值B. 标准差C. 众数D. 偏度答案:B3. 教育统计学中,用来描述数据分布形态的指标是:A. 均值B. 方差C. 偏度D. 峰度答案:C4.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教育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类型?A. 定类数据B. 定序数据C. 定距数据D. 定性数据5. 在教育统计学中,使用哪种方法可以计算出数据的集中趋势?A. 回归分析B. 方差分析C. 相关分析D. 描述性统计答案:D6. 教育统计学中,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数据分布的对称性的指标?A. 均值B. 方差C. 偏度D. 峰度答案:C7. 教育统计学中,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数据分布的尖峭程度的指标?A. 均值B. 方差C. 偏度D. 峰度答案:D8. 教育统计学中,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数据分布的集中趋势的指标?A. 均值B. 方差C. 偏度D. 峰度答案:A9. 在教育统计学中,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的指标?B. 方差C. 偏度D. 峰度答案:B10. 教育统计学中,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数据分布的集中趋势的指标?A. 均值B. 方差C. 偏度D. 峰度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统计学中,数据的______性是指数据的分布形态是否对称。
答案:偏度2. 教育统计学中,数据的______性是指数据分布的尖峭或平坦程度。
答案:峰度3. 教育统计学中,数据的______性是指数据的分布是否集中。
答案:集中4. 教育统计学中,数据的______性是指数据的分布是否均匀。
答案:离散5. 教育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分布的中心位置的指标是______。
答案:均值6. 教育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分布的中间位置的指标是______。
教育统计学真题

教育统计学真题教育统计学是教育研究的重要分支,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通过给出教育统计学的一些典型真题,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教育统计学的方法和概念。
一、选择题1. 教育统计学的目的是:A. 收集教育数据B. 描述教育现象C. 分析教育问题D. 提供教育决策的依据正确答案:D解析:教育统计学的主要目的是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因此选项D是正确答案。
2. 下列哪种图表最适合呈现离散型教育数据?A. 条形图B. 折线图C. 散点图D. 饼图正确答案:A解析:离散型教育数据是指数据的取值是不连续的,例如学生的学历分布情况。
而条形图可以清晰地展示离散型数据的分布情况,因此选项A是正确答案。
二、填空题1. 教育数据的收集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步骤。
正确答案:抽样、调查解析:教育数据的收集通常需要进行抽样和调查。
首先通过抽样方法确定研究对象,然后进行调查来获取相关数据。
2. 教育统计学中,常用的中心趋势指标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正确答案: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解析:中心趋势指标用于表示数据集中的一个“typical”或“average”的数值,常见的中心趋势指标包括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三、解答题1.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教育统计学调查方式,并简要说明它们的适用场景。
解析:常见的教育统计学调查方式包括问卷调查、面试调查和观察调查。
问卷调查适用于大规模数据收集,可以快速获得被调查者的信息,但可能受到回答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面试调查适用于深入了解被调查者的观点和经验,可以获取更具体的信息,但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人力资源。
观察调查适用于观察和记录被调查者的行为,有助于研究者直接观察实际情况,但可能受到观察者主观偏差的影响。
2. 请说明回归分析在教育统计学中的应用。
解析:回归分析是教育统计学中常用的一种数据分析方法,用于研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教育统计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一组限为70—80,不属于该组的数据是(考虑精确下限):()A 、69.5B 、75.5C 、79.5D 、74.6答案:C2. 向下累积次数的含义是某一组:()A 、对应次数的总和B 、以下各组次数的总和C 、以上各组次数的总和D 、对应的总次数答案:C3. 任何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的取值区间是( )A 、0B 、0≤P<1C 、0≤P≤1D 、-1答案:C4. 某城市调查8岁儿童的身高情况,所用单位为厘米,根据这批数据计算得出的差异系数( )A 、单位是厘米B 、单位是米C 、单位是平方厘米D 、无单位答案:D5. 有8个数据4 、5 、2 、9 、7 、6 、1 、3,它们的中位数为:()A 、8B 、4.5C 、7D 、9答案:B6. 标准分数是一种相对的:()A 、集中量数B 、变异系数C 、差异量数D 、位置量数答案:D7. 下列选择项中不属于集中量数的是()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全距答案:D8.如果r=0.6,r:一-0.6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者互为相反数B 、nullC 、null 士和:的相关程度相同D 、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C9. 下列相关系数中表示两列变量间的相关强度最小的是( )A 、0.90B 、0.10C 、-0.40D 、-0.70答案:B10. 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是描述:()A 、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B 、两组数据的集中趋势C 、一组数据的分散程度D 、两组数据的分散程度答案:C11. 下列相关系数中,表示两列变量数量变化方向一致的是()A 、-0.71B 、-0.65C 、0.31D 、0答案:C12. 若将某班每个人的语文考试分数都加上5分,那么与原来相比其平均数和标准差的变化是:()A 、平均数减少,标准差不变B 、平均数增加,标准差增加C 、平均数增加,标准差不变D 、平均数增加,标准差减少答案:C13. 从数据来源的角度,找出与其它不同类的数据:()A 、50本B 、50人C 、50公斤D 、50所答案:C14. PR=80所表示的含义是( )A 、该生考试成绩为80分B 、该生考试成绩为20分C 、80%以上高于该生成绩D 、80%以下低于该生成绩答案:D15. 常用于描述离散性随机变量统计事项的统计图是( )A 、条形图B 、次数直方图C 、次数多边图D 、散点图答案:A16. 日常生活或生产中使用的温度计所测出的气温量值是()A 、称名变量数据B 、顺序变量数据C 、等距变量数据D 、比率变量数据答案:C二、多选题1. 重复测量设计方差分析的假设有( )A 、不同处理水平下的总体方差相等B 、每个处理条件内的观察都是独立的C 、不同处理水平下的总体服从正态分布D 、因变量的方差-协方差矩阵符合球形假设答案: A B C D2. 以下检验方法中,属于非参数检验的是( )A 、X2检验B 、T检验C 、F检验D 、符号检验答案:A D3. 方差分析需要满足的前提条件有( )A 、总体正态分布B 、各处理方差齐性C 、总体方差已知D 、各组样本容量相同答案:A B4. 为了了解教学方法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共有3种教学方法,选择高一年级六个平行班。
《教育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教育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企业统计中,下列统计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A、文化程度B、职业C、月工资D、行业2.下列属于相对数的综合指标有()A、国民收入B、人均国民收入C、国内生产净值D、设备台数3.有三个企业的年利润额分别是5000万元、8000万元和3900万元,则这句话中有()个变量?A、0个B、两个C、1个D、3个4.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是()A、身高B、产品件数C、企业人数D、产品品种5.下列各项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库存额B、总收入C、平均收入D、人均收入6.典型调查是()确定调查单位的A、随机B、主观C、随意D盲目7.总体标准差未知时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要用到():A、Z统计量B、t统计量C、统计量D、X统计量8. 把样本总体中全部单位数的集合称为()A、样本B、小总体C、样本容量D、总体容量9.概率的取值范围是p()A、大于1B、大于-1C、小于1D、在0与1之间10. 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等于()A、零B、1C、-1D、2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题全部答对才给分,否则不计分)1.数据的计量尺度包括():A、定类尺度B、定序尺度C、定距尺度D、定比尺度E、测量尺度2.下列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A、工人人数B、商品销售额C、商品库存额D、商品库存量E、总产值3.测量变量离中趋势的指标有()A、极差B、平均差C、几何平均数D、众数E、标准差4.在工业企业的设备调查中()A、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B、工业企业的所有设备是调查对象C、每台设备是填报单位D 、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E 、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5.下列平均数中,容易受数列中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数有( )A 、算术平均数B 、调和平均数C 、几何平均数D 、中位数E 、众数三、判断题(在正确答案后写“对”,在错误答案后写“错”。
每小题2.5分,共25分)1、 “性别”是品质标志。
教育统计基础与spss复习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基础与spss》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234.56.“65、66、72、83、897.6位学生的身高分别为:145、135、128、145、140、130厘米,他们的众数8.9.10111213. 从数量关系的特点看,事物或者现象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其一14.15.16.二、判断题1、教育统计学属于应用统计学。
(√)2、正态分布、t分布与F分布都是对称分布。
(×)3、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是统计工作的生命(√)4、汉族是一个品质标志。
(×)5、描述一组数据波动情况的量数称为差异量数。
(√)6、集中量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7、在一个总体中,算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可能相等。
(√)8、同一总体各组的结构相对指标数值之和不一定等于100%。
(×)9、不重复抽样误差一定大于重复抽样误差。
(×)10. 一致性是用样本统计量估计统计参数时最基本的要求。
(×)三、选择题1.某班学生的平均年龄为22岁,这里的22岁为( A )。
A.指标值B.标志值C.变量值D.数量标志值2.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B )。
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填报单位D.调查表3.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C )。
A.确定组数和组距B.抓住事物本质C.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D.统计表的形式设计4.下列属于全面调查的有( D )。
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5.统计抽样调查中,样本的取得遵循的原则是(D )。
A.可靠性B.准确性C.及时性D.随机性6. 在直线回归方程Yc =a+bx中,b表示( D )。
A.x增加1个单位,y增加a的数量B.y增加1个单位,x增加b的数量C.y增加1个单位,x的平均增加量D.x增加1个单位,y的平均增加量7.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A)A、工资总额B、单位产品成本C、合格品率D、人口密度8.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重复抽样的抽样极限误差增加1倍,则样本单位数变为( B )。
教育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统计学中的“标准差”指的是:A. 数据的平均值B. 数据的中位数C. 数据的波动程度D. 数据的总和答案:C2. 在教育统计中,“相关性”通常用来衡量:A. 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似程度B. 两个变量之间的差异程度C. 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D. 两个变量之间的独立性答案:D3. 下列哪个不是描述数据分布的形状的图形?A. 直方图B. 箱线图C. 散点图D. 饼图答案:D4. 在教育研究中,使用“t检验”通常是为了:A. 比较两个独立样本的均值差异B. 比较两个相关样本的均值差异C. 比较三个或以上样本的均值差异D. 比较单个样本的均值与已知值的差异答案:A5. “回归分析”主要用于研究:A. 一个变量如何影响另一个变量B. 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强度C. 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网络D. 样本数据的分类答案:A二、填空题1. 在教育统计中,__________是用来衡量数据集中趋势的一个指标,它表示数据点的平均位置。
答案:平均数2. 当我们想要了解两个变量是否有线性关系时,可以通过计算它们的__________来判断。
答案:相关系数3. __________是一种用于描述数据集中趋势和分散程度的统计图表,它可以清晰地展示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以及中位数。
答案:箱线图4. 在进行教育研究时,如果需要比较两个相关样本的均值差异,可以使用__________。
答案:配对样本t检验5. “多元回归分析”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__________对某一结果变量的影响。
答案:多个自变量三、简答题1. 请简述教育统计学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
教育统计学是应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于教育领域的一门学科。
它通过对教育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帮助研究者量化教育现象,揭示教育问题的本质规律。
教育统计学可以用于评估教学效果、优化课程设计、预测学生表现等多种研究场景,是提高教育研究科学性和准确性的重要工具。
教育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学中,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度量是:A. 方差B. 标准差C. 平均数D. 众数2. 在教育研究中,以下哪项不是描述性统计的内容?A. 频率B. 均值C. 抽样D. 标准差3. 假设检验的目的是:A. 确定总体参数B. 估计总体参数C. 验证假设的真伪D. 收集数据4.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态分布的特点?A. 偏态分布B. 双峰分布C. 对称分布D. 无规律分布5.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 1)B. (0, 1)C. [-1, 1]D. (-∞,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抽样调查与全面调查的区别。
7. 解释什么是标准误,并说明其在统计推断中的作用。
8. 描述线性回归分析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三、计算题(每题25分,共50分)9. 某学校对1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抽样调查,得到样本均值为78分,样本标准差为10分。
请计算样本均值的95%置信区间。
10. 根据以下数据,计算两个班级学生的平均成绩和标准差,并判断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 班级 | 学生人数 | 平均成绩 |||-|-|| 1 | 30 | 85 || 2 | 40 | 80 |答案一、选择题1. C. 平均数2. C. 抽样3. C. 验证假设的真伪4. C. 对称分布5. C. [-1, 1]二、简答题6. 抽样调查是从总体中随机选取一部分样本进行研究,以推断总体特征,而全面调查是对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进行研究。
抽样调查节省时间和成本,但可能存在抽样误差;全面调查结果更准确,但成本高,时间消耗大。
7. 标准误是样本统计量的标准差,它衡量了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估计的准确性。
在统计推断中,标准误用于计算置信区间和进行假设检验。
8. 线性回归分析在教育研究中用于探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例如,分析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习惯等因素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
教育统计学复习答案

教育统计学复习题一、选择题1、某实验选取三个独立样本,其容量分别为n1 = 4 , n2=5 , n3=6,用方差分析法检验平均数之间的显著性差异时,其组间自由度为(A)。
A. 2B. 5C. 12D. 142、从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若总体方差σ2未知,则样本平均数的分布为(C)。
A .正态分布B .χ2分布C . t 分布D . F 分布3、概率和统计学中,把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称作随机事件发生的(A)。
A .概率B .频率C .频数D .相对频数4、下列哪个相关系数所反映的相关程度最大(D)。
A . r =+ 0.53B . r=-0. 69C . r=+0.37D . r=+0.725、以下各种图形中,表示连续性资料频数分布的是(C)。
A.条形图B.圆形图C.直方图D.散点图6、一个N = 10 的总体,SS= 200,其离差的和∑(x-μ)是( D ):A. 14B. 200 C.数据不足,无法计算D.以上都不对。
7、有一组数据其均值是25 ,对其中的每一个数据都乘以2 ,那么得到的这组新数据的均值是( B )。
A. 25B. 50C. 27D. 28、某学生某次数学测验的标准分为2.58 ,这说明全班同学中成绩在他以下的人数百分比是() ,如果是-2.58 ,则全班同学中成绩在他以上的人数百分比是(A)。
A. 99.5 %, 99.5%B. 99% , l %C. 95 %, 99 %D. 95% , 95 %9、一个单项选择有48 道题,每题有四个备选项,用α=0.05 单侧检验标准,至少应对多少题成绩显著优于单凭猜测(B)。
A . 16 题B . 17 题C . 18 题D . 19 题10、在一个二择一实验中,被试挑12 次,结果他挑对10次,那么在z=( X-M)/5 这个公式中X 应为(B)。
A . 12B . 10C . 9.5D . 10.511、 在一次试验中,若事件 B 的发生不受事件 A 发生的影响,则称 AB 两事件为(D )。
教育统计学复习试题答案

3.计算F统计量值
F ? SSb / dfb ? 190.78 ? 3 ? 3.61
SSw / dfw 422.93 ? 24
29
三、统计决断三 三、统计决断
当
当
df 1=3
,
F当(3,24)0.05d?f13=.30,1df2=F2(43,24)0.01时? 4.72
,
,
因为 4.72>|F|=3.61>3.01,0.01<P<0.05
解:一、提出假设 H 0:对该问题的回答与被访问者的年级无关
H1:对该问题的回答与被访问者的年级有关 二、计算χ2值
?2 ?
(ad ? bc)2 N
? (17 ? 7 ? 21? 23)2 ? 68 ? 7.06
(a ? b)(a ? c)(b ? d )(c ? d ) 38 ? 30 ? 40 ? 28
解:根据中位数的计算方法,先对数据进行从小到大排序: 8,8,9,9,10,10,10,11,11,11, 12,12,12,13,13,14,15,17。 Md=11+0.33/2=11.17
根据标准差的计算公式,得
?X ?
n
n
? ? xi2
xi
i?1 ? ( i?1 )2 ?
n
n
2433 ? ( 205)2 ? 2.34 18 18
平均数之差较小,在其抽样分布上出现的概率较大,那么,应保留
零假设而拒绝备择假设。这意味着,两个样本平均数是来自同一个
总体或来自平均数相同的两个总体,而样本平均数之差是由抽样误
差所造成的。
20
计算题
1.请计算下列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9,3,7,5,6,8,7,5,8,9,4,6,5,
教育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描述性统计的内容?A. 均值B. 方差C. 标准差D. 相关性2. 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对称性B. 单峰性C. 无界性D. 有界性3. 抽样调查与全面调查相比,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抽样调查节省时间和成本B. 抽样调查可以减少误差C. 全面调查结果更准确D. 抽样调查可能存在抽样误差4. 以下哪个指标用于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A. 均值B. 中位数C. 方差D. 众数5. 教育统计学中,以下哪个概念与数据收集无关?A. 抽样B. 观察C. 测量D. 数据整理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统计学中的总体是指________。
2. 抽样误差是指________。
3. 标准正态分布的均值是________,标准差是________。
4.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在________之间。
5. 统计推断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教育统计学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2. 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区别是什么?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某班级学生数学成绩的平均分是80分,标准差是10分。
如果一个学生的成绩是90分,请计算该学生的Z分数。
2. 假设一个正态分布的总体均值为50,标准差为10。
如果已知一个样本的均值为55,样本量为100,求该样本的95%置信区间。
五、论述题(10分)请论述教育统计学在教育评价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D2. D3. B4. C5. D二、填空题1. 研究对象的全体2. 由于抽样所导致的误差3. 0,14. -1,15. 描述统计,推断统计三、简答题1. 教育统计学在教育研究中用于收集、整理、分析教育数据,帮助研究者发现教育现象的规律性,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
2. 描述统计主要用于对数据进行概括和描述,而推断统计则用于根据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
《教育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教育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
2.一般情况下,大样本是指样本容量.大于30 的样本。
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名称,它有.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4.统计工作的三个基本步骤是:、和。
5.集中量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趋势的。
6.“65、66、72、83、89”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是。
7.6位学生的身高分别为:145、135、128、145、140、130厘米,他们的众数是。
8.若某班学生数学成绩的标准差是8分,平均分是80分,其标准差系数是。
9.参数估计的方法有和两种。
10.若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是负数,则它们之间存在。
11.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的关系是和的关系。
12.标准差越大,说明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越,标准差越小,说明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越。
13.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和。
二、判断题1、教育统计学属于应用统计学。
()2、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3、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是统计工作的生命()4、汉族是一个品质标志。
()5、描述一组数据波动情况的量数称为差异量数。
()6、集中量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7、在一个总体中,算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可能相等。
()8、同一总体各组的结构相对指标数值之和不一定等于100%。
()9、不重复抽样误差一定大于重复抽样误差。
()10. 一致性是用样本统计量估计统计参数时最基本的要求。
()三、选择题1.某班学生的平均年龄为22岁,这里的22岁为( )。
A.指标值B.标志值C.变量值D.数量标志值2.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 )。
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填报单位D.调查表3.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
A.确定组数和组距B.抓住事物本质C.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D.统计表的形式设计4.下列属于全面调查的有( )。
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5.统计抽样调查中,样本的取得遵循的原则是( )。
教育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教育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教育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
2.一般情况下,大样本是指样本容量.大于30 的样本。
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名称,它有.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4.统计工作的三个基本步骤是:、和。
5.集中量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趋势的。
6.“65、66、72、83、89”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是。
7.6位学生的身高分别为:145、135、128、145、140、130厘米,他们的众数是。
8.若某班学生数学成绩的标准差是8分,平均分是80分,其标准差系数是。
9.参数估计的方法有和两种。
10.若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是负数,则它们之间存在。
11.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的关系是和的关系。
12.标准差越大,说明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越,标准差越小,说明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越。
13.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和。
二、判断题1、教育统计学属于应用统计学。
()2、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3、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是统计工作的生命()4、汉族是一个品质标志。
()5、描述一组数据波动情况的量数称为差异量数。
()6、集中量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7、在一个总体中,算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可能相等。
()8、同一总体各组的结构相对指标数值之和不一定等于100%。
()9、不重复抽样误差一定大于重复抽样误差。
()10. 一致性是用样本统计量估计统计参数时最基本的要求。
()三、选择题1.某班学生的平均年龄为22岁,这里的22岁为( )。
A.指标值B.标志值C.变量值D.数量标志值2.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 )。
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填报单位D.调查表3.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
A.确定组数和组距B.抓住事物本质C.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D.统计表的形式设计4.下列属于全面调查的有( )。
齐鲁师范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期末考试教育统计学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

教育统计学(1311)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答题要求: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A.该生考试成绩为80分B.该生考试成绩为20分C.80%以上高于该生成绩D.80%以下低于该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无2、一组限为70—80,不属于该组的数据是(考虑精确下限):()A.69.5B.75.5C.79.5D.74.6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无3、若将某班每个人的语文考试分数都加上5分,那么与原来相比其平均数和标准差的变化是:()A.平均数减少,标准差不变B.平均数增加,标准差增加C.平均数增加,标准差不变D.平均数增加,标准差减少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无4、常用于描述离散性随机变量统计事项的统计图是()A.条形图B.次数直方图C.次数多边图D.散点图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无5、日常生活或生产中使用的温度计所测出的气温量值是()A.称名变量数据B.顺序变量数据C.等距变量数据D.比率变量数据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无6、下列相关系数中,表示两列变量数量变化方向一致的是()A.-0.71B.-0.65C.0.31D.0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无7、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为,若每一数据都乘以3,其标准差的变化是:()。
A.B.C.D.以上都不对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无8、某城市调查8岁儿童的身高情况,所用单位为厘米,根据这批数据计算得出的差异系数()A.单位是厘米B.单位是米C.单位是平方厘米D.无单位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无9、A.两者互为相反数B.C.D.以上说法都不对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无10、有8个数据4、5、2、9、7、6、1、3,它们的中位数为:()A.8B.4.5C.7D.9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无1、日常生活或生产中使用的温度计所测出的气温量值是()A.称名变量数据B.顺序变量数据C.等距变量数据D.比率变量数据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无2、下列统计量中对数据变化灵敏性最差的是()A.方差B.平均差C.算术平均差D.中位数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无3、向下累积次数的含义是某一组:()A.对应次数的总和B.以下各组次数的总和C.以上各组次数的总和D.对应的总次数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无4、编制次数分布表最关键的两个步骤是:()A.求全距与定组数B.求组距与定组限C.求组中值与划记D.记录次数与核对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无5、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是描述:()A.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B.两组数据的集中趋势C.一组数据的分散程度D.两组数据的分散程度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无6、下列相关系数中,表示两列变量数量变化方向一致的是()A.-0.71B.-0.65C.0.31D.0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无7、下列相关系数中表示两列变量间的相关强度最小的是()A.0.90B.0.10C.-0.40D.-0.70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无8、某城市调查8岁儿童的身高情况,所用单位为厘米,根据这批数据计算得出的差异系数()A.单位是厘米B.单位是米C.单位是平方厘米D.无单位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无9、一组限为70—80,不属于该组的数据是(考虑精确下限):()A.69.5B.75.5C.79.5D.74.6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无10、有8个数据4、5、2、9、7、6、1、3,它们的中位数为:()A.8B.4.5C.7D.9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无1、编制次数分布表最关键的两个步骤是:()A.求全距与定组数B.求组距与定组限C.求组中值与划记D.记录次数与核对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无2、从数据来源的角度,找出与其它不同类的数据:()A.50本B.50人C.50公斤D.50所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无3、下列相关系数中表示两列变量间的相关强度最小的是()A.0.90B.0.10C.-0.40D.-0.70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无4、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是描述:()A.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B.两组数据的集中趋势C.一组数据的分散程度D.两组数据的分散程度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无5、下列统计量中对数据变化灵敏性最差的是()A.方差B.平均差C.算术平均差D.中位数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无6、任何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的取值区间是()A.0<p≤1B.0≤P<1C.0≤P≤1D.-1<P<1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无7、某城市调查8岁儿童的身高情况,所用单位为厘米,根据这批数据计算得出的差异系数()A.单位是厘米B.单位是米C.单位是平方厘米D.无单位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无8、日常生活或生产中使用的温度计所测出的气温量值是()A.称名变量数据B.顺序变量数据C.等距变量数据D.比率变量数据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无9、下列选择项中不属于集中量数的是()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D.全距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无10、有8个数据4、5、2、9、7、6、1、3,它们的中位数为:()A.8B.4.5C.7D.9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无二、填空题答题要求:请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作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 择题
7.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 C ) A. 若r1=0.40,r2=0.20,那么r1就是r2的2倍;(pp229) B. 如果r=0.80 ,那么就表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
达到80%; C. 相关系数不可能是 2; D. 相关系数不可能是 -1。
11
选 择题
8.当两列变量均为二分变量时,应计算哪一种相关? (B ) A. 积差相关(两个连续型变量) B. φ相关 (pp270) C. 点二列相关 (一个是连续型变量,另一个是真正的二分名
A. 直方图 (连续型变量的频数分布图,pp24)
B. 直条图 (离散型变量的频数分布图,pp21)
C. 多边图 (连续型变量的频数分布图,pp25)
D. 散点图 (离散型变量的分布图)
4
不同专业毕业生去向对比图
12
10
8
6
4
2
Count
0
高等教育学
专业
教育经济与管理
去向
高校 研究所 企业 国家机关 读博 中小学
差为零的总体。也就是看样本平均数之差在其抽样分布上出现的概
率如何。当样本平均数之差较大,大到在其抽样分布上出现的概率
足够小时,就可以从实际可能性上否定零假设,于是应当接受备择
假设。这就意味着,样本平均数之差不是来自于两个总体平均数之
差为零的总体。也就是说,两个总体平均数之间确实有本质差异,
两个样本平均数之差是由两个相应总体平均数不同所致。如果样本
13
简答题
(每题 6分) 1.制作直方图需要哪些步骤?
答:直方图是连续型变量的频数分布图。 制作直方图需要以下步骤: 第一步,作横轴,即把各组的上、下限或组中值按相等的 距离依次画在横轴上。 第二步,作纵轴,在纵轴上标明尺度及其单位,以指示频数。 第三步,在纵轴上定出各组的高度,并在各组频数高度处画 一条横线与各组上、下限上的两条纵线相交,形成一个矩形。 各矩形组合在一起,即可得到一个直方图。
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 网络教育 2005 年春季期末考试
《教育统计学》
复习题
1
教育统计学复习题类型
一、理论部分 ? 选择题 ? 简答题 ? 计算题 二、实验部分 ? 填空题 ? 简答题 ? 统计分析综合题
2
考试说明
?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 开卷考试 ? 全部试题均答在试卷上
平均数之差较小,在其抽样分布上出现的概率较大,那么,应保留
零假设而拒绝备择假设。这意味着,两个样本平均数是来自同一个
总体或来自平均数相同的两个总体,而样本平均数之差是由抽样误
差所造成的。
20
计算题
5
选 择题
2.下列分布中哪一种是单峰对称分布? ( C )
A. F分布 (pp148) B. χ2分布 (pp209) C. t分布 (pp103) D. 二项分布 (pp81)
6
选 择题
3. 当一组数据用中位数来反映集中趋势时,这组数 据最好用哪种统计量来表示离散程度? ( B )
A. 全距 (差异量) B. 四分位距(差异量) (pp51) C. 方差(差异量) D. 标准差(差异量)
7
选 择题
4.总体不呈正态分布,从该总体中随机抽取容量为 1000 的一切可能样本的平均数的分布接近于: ( D )
A. 二项分布 B. F分布 C. t分布 D. 正态分布 (pp100)
8
选 择题
5.检验某个频数分布是否服从正态分布时需采用: ( C ) A. Z检验 B. t检验 C. χ2 检验 (pp207) D. F检验
19
简答题
4. 请说出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的基本原理。
答:首先对两个样本相应的总体平均数之间提出没有差异的零假
设(即 H0 : ?1 ? ? 2 ? 0)和备择假设( H0 : ?1 ? ? 2 ? 0 );然后以两个样本平 均数之差的抽样分布为理论依据(该抽样分布为以零为中心的正态
分布),来考察两个样本平均数之差是否来自于两个总体平均数之
3
一、理 论 部 分
选 择题
(每题2分) 1.下表中的数据最好用哪种统计图来呈现?( B)
表1 某中学毕业班近10年来升入高中的学生数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人数 157 164 170 162 178 189 211 218 230 250
12
10
8
6
4
2
Count
0
2000级
级别
2001级
去向
高校 研究所 企业 国家机关 读博 中小学
17
简答题
2.制作频数分布表需要哪些步骤?( pp17-18) 答:制作频数分布表一般需要采取以下步骤: 第一步:求全距 第二步:决定组数和组距 第三步:决定组限 第四步:登记频数
18
简答题
3.请说出总体平均数显著性检验的基本步骤。 (pp118-120) 首先,提出零假设(样本平均数等于总体平 均数)和备择假设(样本平均数不等于总体平 均数)。 然后,选择检验的统计量( t或Z),并计算其 值。 第三,确定检验形式(单侧检验,还是双侧检 验)。 最后,做出拒绝或接受零假设的统计决断。
14
SCORE
30
20
10
Std. Dev = 5.83
Mean = 85.5
0 67.5
72.5
77.5 82.5
87.5
92.5
N = 80.00
70.0 75.0 80.0 85.0 90.0 95.0
SCORE
企业 研究所
16
2000与2001级研究生毕业去向对比图
义变量)
D. 二列相关 (两个连续型变量,其中之一被人为地划分成
二分变量。)
12
选 择题
9.对多组平均数的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时需计算: ( A ) A.F值 (pp157) B. t 值 C. χ2 值 D.Z值
10.比较不同单位资料的差异程度,可以采用何种差异量? ( A)
A.差异系数( pp64) B.方差 C.全距 D.标准差
9
选 择题
6.对两组平均数进行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时,在下面哪种 情况下不需要进行方差齐性检验? ( B ) A. 两个独立样本的容量相等且小于 30; B. 两个独立样本的容量相等且大于 30;(pp140) C. 两个独立样本的容量不等, n1小于30,n2大于30; D. 两个独立样本的容量不等, n1大于30,n2小于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