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21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2苏教版1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21、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21、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教案教材剖析本是教版教材小学四年下册第21 ,叙了大科学家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有时相遇并相的生活片断,表了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不拘生活小的平庸而大的品行,以及他关孩子、于与孩子相的一童心。
全文共8 个自然段,可分四段。
写了因斯坦与小女孩从有时相撞,到相遇、相邀、相的程。
文情,言朴,抓住典型的生活,描绘生,人物性格突出,充童趣,合适学生、感悟。
此文,既能够从平的字里行感觉到大科学家的一般之,又能够真实体会到因斯坦了专注研究科学事而不拘小的大一面。
教课目1.学会本生字,理解生字成的,会用“一面⋯⋯面⋯⋯、“只能”造句。
2.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文。
3.理解人物言、作和相貌描绘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4.依靠文言文字的理解,领会因斯坦科学事的著追求,学他虚勤学的美德,感觉小姑娘的率直可。
教材重点点1.朗文。
2.领会因斯坦科学事、虚勤学的品以及小女孩的活泼率直。
课时: 2 课时第一课时21《爱因斯坦和小女孩》预习教案一、辨音小好手蓬乱疑惑踱步蓄着温柔穿着衣衫不整乱七八糟二、辨音再组词。
埋() 逢() 裹()理() 蓬() 衷()三、我理解我快乐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你感觉其因斯坦是一个如何的人?四、我不解经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写在下边:21《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导教案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爱因斯坦是举世有名的物理学家, 1921 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9 年,被美国的《时代》周刊评比为“世纪伟人”。
可就是这么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却和一个一般的12 岁的小姑娘之间发生了一连串的回味无穷的故事,接下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哪位同学板书课题?(板书课题 )二、沟通预习教案1.小组沟通:生字读音、课文朗诵。
2.全班沟通展现。
三、小组合作研究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课文主要写了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之间发生的哪些故事?从这些故事能够看出爱因斯坦是如何的你?四、小组沟通报告生一:读了这篇课文,我们小组读懂了爱因斯坦是一个不拘生活小节,专注科学研究的人。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爱因斯坦和小女孩_苏教版

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不同人的眼中认识不同的爱因斯坦, 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 不拘生活小节的伟大而又平凡的品格和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3.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的作用, 指导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从不同人的眼中认识不同的爱因斯坦, 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 不拘生活小节的伟大而又平凡的品格和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上节课, 我们初读了《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这篇课文, 你们知道/爱因斯坦是个什么样的人吗?出示: 爱因斯坦的成就指名读大家说, 爱因斯坦是个什么样的人?(伟大的科学家、成就卓越的科学巨人……)过渡:爱因斯坦在科学上贡献巨大, 那他在生活中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一、认识爱因斯坦学生自由读1.认识他的不修边幅集体交流出示句子: 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 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 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
他仍是衣衫不整, 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
他一边埋头走路, 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你读了这些句子, 感觉生活中的爱因斯坦是个什么样的人?(不修边幅、邋里邋遢)2.认识他的热爱科学作为一个著名的科学家, 在生活中却是这样, 大家说, 他的时间都花哪里去了?(科学研究)介绍几个爱因斯坦的故事: [来源:学。
科。
网Z。
X。
X。
K](1)、年轻时的爱因斯坦推着儿子的小车在街头边走边思考问题, 差点被马车撞了。
(2)、在桥头等一位学生时, 爱因斯坦掏出纸进行计算, 雨水淋湿了他的衣服也没有觉察。
(3)、临终前, 爱因斯坦躺在病床上, 朋友问他最需要什么?他双眼闪亮, 低声说/:“我现在只希望有几个小时时间把一些稿子整理好”;直到逝世前他仍在忘我地工作、工作、再工作……指名读大家现在觉得爱因斯坦是个什么样的人?(热爱科学、专注研究、一丝不苟等)你想对爱因斯坦说些什么?说话练习:走路时, 他在思考着问题;坐车时, 他在思考着;睡觉时, 他在思考着;,他还在思考着……3.认识他的谦虚有礼除此之外, 爱因斯坦还有什么地方令/你尊敬?学生自由读集体交流(1)冷不丁被小姑娘一撞, 他抬起头, 友好地冲女孩一笑: “对不起, 小姑娘, 是我不小心。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木冲小学董鸿【教材分析】《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第21课,记叙了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偶然相遇并相处的生活片段,表现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忽略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以及他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课文情节简单,语言朴实,抓住典型的生活细节,描写生动,人物性格突出,充满童趣,适合学生阅读、感悟。
读好人物对话,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初步的品词赏句和感悟文章情感的能力,学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求知欲较强,情感也易被激发。
但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个性方面存在差异,一部分学生常是课堂的“守望者”,缺乏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习惯和专注学习的能力。
因此,在课堂上积极提倡和推行各种形式的合作型阅读的教学理念,在发扬个性,分享思想和经验的基础上,面向全体,关注更多学生知识的接受力和情感的感悟力,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最终促进学生良好学习方式的养成。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感受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平凡而又伟大的品格,以及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爱因斯旦的平凡和伟大。
【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精神品质。
难点:理解爱因斯坦平凡而伟大的品格。
【教法、学法】教法:通过反复诵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之深刻感受伟人的平凡。
学法:抓住人物对话,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在不断地诵读中体会爱因斯坦平凡而伟大的品格。
教学中教会学生用“关注细节”的方法体会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爱因斯坦和小女孩-(1)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版本课时: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下册第21课第2课时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会通过人物语言、外貌、动作等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3、通过品读课文中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走进生活中的爱因斯坦,感受他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的作用,读好人物对话,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感受爱因斯坦人格魅力,体会他在平凡中的伟大。
预设流程:一、复习导入,激趣导读1、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读——(学生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第1至3自然段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女孩的父亲说爱因斯坦是当今世界最伟大的人(板书:伟大),而小女孩眼中的爱因斯坦却是个头发蓬乱的人,是个——,是个——(指名说);于是,小女孩在心中不免就有了个大大的疑惑(板书:?)。
这疑惑是什么呢?(指名说)3、对呀,这正如小女孩所想的:相机课件出示: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二、品味细节,感悟伟大过渡:那么爱因斯坦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1、课件出示,教师读要求(3分钟时间):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4、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爱因斯坦的语句;把爱因斯坦给你留下的印象用一两个词语在这些句子旁边写出来。
2、课件出示第4、5自然段:(1)谁来告诉大家,你画出哪些描写爱因斯坦的语句?(抓住“一面……一面……”体会爱因斯坦珍惜时间)你的眼中仿佛出现了一位怎样的爱因斯坦?好的,……,请你将“”这个词工整地写在黑板上。
(2)谁画出了不同的句子,爱因斯坦给你留下的印象又是什么?(细节:描写爱因斯坦的这段话该怎么读呢?谁愿意表演着来读读这段话呢?)作者是怎么写出爱因斯坦“”的?请你认真地将“”这个词语写一写。
(3)我们必须得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除了这些句子,谁有新的发现?你能用一个词概括爱因斯坦给你留下的印象嘛?你说得真棒,能读读吗?相信你在黑板上会写得更棒!(4)还有嘛?(指名说,倘若说不出则教师引读。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1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堂21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一面……—面……、“只好”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4、凭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爱因斯坦对科学事业的执著追求,学习他谦虚好学的美德,感受小姑娘的率真可爱。
重点难点1、朗读课文。
2、体会爱因斯坦热爱科学事业、谦虚好学的品质以及小女孩的活泼率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设疑激趣,引入新课1、了解爱因斯坦。
设问:爱因斯坦是谁?(出示文字资料:爱因斯坦(1879—1955)德国人,世界著名物理学家。
他的相对论对世界科学史作出了巨大贡献,被确认为整个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巨人。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有关爱因斯坦的课文。
(板书课题:爱因斯坦与小女孩)3、设疑。
齐读课题后提问: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小女孩是个怎样的人?他们俩是怎么认识的?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从中又可看出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人?)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2、检查自读情况: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愿意读哪部分就读哪部分,我们其他同学可以来当小评委。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相机正音再读)3、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大家可自由发表观点。
(指名交流课文大意)三、再读课文,感悟欣赏1、请大家再读读每次相遇的第一句话及最后一部分的第一句话,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的。
(学生自由朗读)2、大家真会读书,能边读书边思考,下面我们要通过朗读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通过朗读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请大家堂再读课文,自由选择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次交往反复朗读,看看能读出哪些新体会?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时间的先后顺序) (学生自找、自读、自练,准备交流)读到这,你想对老人说些什么?又想对小女孩说句什么话? (板书:善良可爱平易近人天真活泼乐于助人)多么可敬可爱的老人,态度又是那么的诚恳,让我们再次来感受一下吧(齐读这句)。
苏教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2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能用书后的词语造句。
3、通过探究式阅读,自主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不拘生活小节的品质和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教学过程:一、质疑课题,整体感知课文1. 读完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2. 请学生介绍有关爱因斯坦的资料。
3. 这么伟大的一个人,做出了这么一番贡献的人,在生活中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和那个美国小女孩一起走近他,去感受感受吧!4. 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
5. 抽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6. 借助工具书理解课后第2题的词语。
7.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之间的什么事?用简洁的语言说说。
二、细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1. 文章讲了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几次碰面?2. 第一次碰面:(1)小声自由读初次见面的段落,你从中了解到些什么?(2)品读描写爱因斯坦外表的句子,感受他外貌的平凡。
再有感情地读有关句子。
(3)从爱因斯坦的举动中你又感受到他哪些不平凡?抽学生读有关句子。
在互评中点拨,感受人物的谦和有礼。
3. 第二次碰面:(1)分角色读,请学生质疑。
联系课后第二题理解“伟大”的意思。
并进一步感受爱因斯坦的谦逊、小女孩的天真可爱。
(2)再次分角色读这几段,注意读出人物的感情,以及自己对人物的喜爱。
4. 第三次碰面:(1)思考这次会面发生了什么事,用简洁的话说一说。
(2)结合课后第4题说说从这一段中你感受到了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人。
(3)分角色朗读。
5.以后的碰面:(1)这次碰面和前几次有什么不一样?(2)通过母亲和爱因斯坦的对话,你了解到他和小女孩后来是怎样相处的?(3)从这里,你感受到爱因斯坦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小组内先自由谈体会,然后请一位同学把小组意见综合起来说给全班同学听。
(4)分角色读这一段,注意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读出相应的情感来。
三、课外结合、交流拓展1. 你还了解爱因斯坦的哪些故事,说给大家听一听。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21.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四下第七单元课题 21.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第 1 教时总第个教案课型:新授课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绿色通道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体会人物品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体会人物品质。
课前准备: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图片、资料等。
预习导航:1.学会本课生字,绿色通道内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思考与调整1、出示爱因斯坦像:同学们认识这位老人吗?能说说对他的了解吗?(学生简单交流)出示教师补充的材料:●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德国人,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的相对论对世界科学史作出了巨大贡献;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被确认为整个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巨人”。
●上世纪末,西方国家评选20世纪的“千年思想家”,汇集全球一个月投票结果,马克思居第一,爱因斯坦居第二。
●上世纪末,加拿大《环球邮报》邀请全球评选千年百位名人,结果爱因斯坦名列第一指名读。
2、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这个响亮了一个多世纪的名字(板书:爱因斯坦)今天我们不去了解这位科学巨人伟大的科学成就,只是去了解生活中的爱因斯坦,去读他和一个小女孩的故事(板书:和小女孩)3、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至少知道了什么?(板书:写人)你还想知道什么?(板书:记事)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读词语蓄着裹在踱步纳闷一撮趿拉两手一摊温柔蓬乱穿戴肩膀一耸鬼脸(1)指名横着读,相机理解“踱步、趿拉、纳闷”等词语。
(2)提示竖着读,看看能有什么发现提示发现:第一列描写爱因斯坦的面貌,第二列描写爱因斯坦的穿戴,第三列描写爱因斯坦的动作,第四列描写人物神态(在“写人”下相机板书:外貌、动作、神态,渗透写法)(3)再读,要求将自己的理解送进词语中读。
三、突出全文情感点,顺清脉络1、词语只有放到句子里读,才会更加鲜活、灵动起来,翻开书,把这些词语放到相关句子里读一读。
21《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

21《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爱因斯坦的生平和成就;2.熟悉小女孩与爱因斯坦之间的故事情节;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4.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5.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文章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难点:对于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和思想理念的理解和解读。
教具准备:1.教科书《爱因斯坦和小女孩》;2.讲义和习题;3.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用图片展示爱因斯坦的照片,引导学生对他的了解和印象,提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爱因斯坦是什么样的人?他做过哪些成就?他的思想和贡献对我们有什么启发?二、阅读故事(15分钟)1.学生轮流朗读故事;2.教师解释生词和难点;3.学生互相讨论故事中的关键情节和人物;4.学生回答问题,理解文章内容。
三、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1.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之间的故事在文章中有什么深意和寓意?2.小女孩对爱因斯坦的提问反映了什么?3.爱因斯坦的回答揭示出了哪些思想和观念?4.小女孩最终的感悟是什么?四、课堂展示(1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小组讨论的成果和结论,与全班分享观点和见解。
五、翻译练习(15分钟)给学生准备一些故事中的句子,让他们翻译成英语,并和同学一起讨论意思和表达。
六、思维拓展(15分钟)1.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如果你有机会和爱因斯坦交流,请问他一个问题,你会问什么?-爱因斯坦提到了物理学,数学,哲学和生活这四个方面,你认为如何平衡这四个方面的生活?2.每个小组选一名同学代表发言,并和其他小组交流想法和观点。
七、总结(10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归纳;2.鼓励学生发表对于爱因斯坦思想和故事的看法和感想;3.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和探索更多知识。
八、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文章,介绍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个困惑或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感悟,或者模仿故事中的情节,写一篇小说或故事。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1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苏教版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指导书写“裹”“鬼”。
3.理清课文脉络,了解课文大意。
4.读悟课文第一部分,体会人物外貌描写的传神特点并进行小练笔。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指导书写“裹”“鬼”。
难点:理清课文脉络,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板全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章。
(读课题)指导读好课题。
(读书要自然,要读出节奏)2.说说你了解的爱因斯坦。
3.这样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和一个普通的小女孩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二、初读课文1.要求: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并思考刚刚提出的问题。
2.生自由读,教师巡视。
三、检读理文(一)检读。
读得真投入!相信这些词语你一定会读!第一组:(出示:蓄着一撮胡子裹在趿拉着鞋子)1.(出示:撮)这个字我们见过,记得吗?(出示:桂花雨句子)同一个字在这两处出现意思相同吗?(出示:两种解释)这个字有两个读音,看看注释,说说你的发现。
读!齐读!多音字我们根据他的意思可以选择合适的读音!2.请你再读读!教学生字:了不起!这个生字你读得很好听!(出示:蓄)你知道什么意思吗?(出示甲骨文)古人把这些生活的必需品留下来以备不时之需,谁能用蓄组个词?(是把什么留下来?)文中是把什么留了下来?3.齐读一组词,你有什么发现?(这些是形容爱因斯坦的容貌和穿着的,都在第二小节!)4.这些词会读了,第二自然段肯定没问题!哪位同学挑战?师评:你读得真好,字正腔圆。
非常流利。
你课前读了几遍?成功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的。
第二组:(出示:鬼脸一塌糊涂)1.教学“一塌糊涂”。
读第一声。
再读。
想象他的工作室乱得怎么样?师评:杂乱无章的。
乱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了。
(出示图片)看看他的工作室怎么样?带着你的感受读!有的同学皱着眉头都沉入其中了。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爱因斯坦和小女孩_苏教版

教材分析:本文写了小女孩儿三次遇到爱因斯坦, 这三次交往可用“相撞”、“相遇”、“相邀”三个词语概括。
本文并没有提及爱因斯坦的研究工作, 而是记叙了他与一个小女孩儿从相遇到相识直至相交的过程, 其目的是要通过另一个角度反映爱因斯坦的伟大以及他为了科学事业而不拘小节的精神, 从而/表现爱因斯坦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追求。
结构分析: [来源:Z.xx.k]全文共8个自然段, 按故/事发展的顺序, 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 (第1——3自然段), 写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儿第一次相遇。
第二部分: (第4——5自然段), 写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儿第二次相遇。
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 写爱因斯坦与小女孩儿的交往。
第四部分:(第8自然段), 写爱因斯坦向女孩儿的妈妈夸赞小女孩儿。
写作特点:1、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 循序渐进地叙述。
2/、通过外貌、动作、语言、以及神态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揭示人物品质。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儿的交往中, 感受生活中的爱因斯坦平易近人、谦和慈祥、虚心好学的品质。
体味伟大中的平凡品格。
3、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的作用, 渗透写作方法。
4.认识会写五个生字及“蓬乱”、“一塌糊涂”等/词语。
会运用词语“一面……一面”和“只好”。
教学重点:从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儿的交往中, 感受生活中的爱因斯坦平易近人、谦和慈祥、虚心好学的品质。
教学难点:透过外貌、动作、语言、以及神态描写体味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品质, 明晰伟大中的平凡!教学时间: 两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了解伟人师: 1940年的一个下午, 一个12岁的小姑娘边走边玩, 一下撞上了迎面而来的一个老人。
大家知道这位老人是谁吗?[来源:学&科&网Z&X&X&K]生/:爱因斯坦。
师;这节课我们就走近爱因斯坦, 看看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和小女孩儿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板书课题课件出示●1905年3月到9月, 26岁的爱因斯坦在这短短的半年时间, 爱因斯坦即在“光、电、热”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 有人评说, 即使他就此放弃物理学研究, 即使他只完成了“光、电、热”三方面成就的任何一方面, 爱因斯坦都会在物理学发展史上留下极其重要的一笔。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苏教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明白得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的作用。
3、结合讨论“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体会说话作文必须做到言之有据。
教学重点读好人物对话,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讨论交流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的理由。
教学过程一、直截了当导入,走近人物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连续学习课文《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齐读课题。
2、在爸爸妈妈的眼里,爱因斯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板书。
而在小女孩看来,一个连衣服都穿不整齐的人,如何能是最伟大的人呢?板书:?这节课,让我们连续走进课文,去认识不同的人对爱因斯坦有什么不同的评判。
二、不同角度,感受形象(一)小女孩眼中的爱因斯坦在小女孩和爱因斯坦的交往中,爱因斯坦给小女孩留下了如何样的印象?在小女孩眼中,爱因斯坦是个如何样的人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默读全文,用你聪慧的眼睛找找相关的句子。
画出来,多读几遍,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确信读书认真交流的时候,先,然后)(1)出示:老人蓄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双深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
A你从句子中读明白了什么?哪些词让你感受到?(蓬乱)B老师今天预备了一张爱因斯坦的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相信你的明白得会更深刻。
过渡:在这一节中,还有哪个句子也写到了爱因斯坦的衣着外貌?(2)出示:女孩望着老人,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房里穿的拖鞋。
A这句话让你读明白了什么?你从哪些词句上感受到的?B爱因斯坦如此的外表,给你留下了如何样的印象?你能用四字词来形容一下吗?(衣衫不整、不修边幅、邋里邋遢、破破烂烂……)(3)难怪小女孩会想,指名,出示“嘿!那个人简直确实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
”A当小女孩这么想的时候,脸上会是如何样的表情?(惊奇、纳闷、惊奇……)B你能带着这种表情再来读读这句话吗?指名读,齐读。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1.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2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2教学目标:⒈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⒉会认字4个,会写字6个。
理解新词,能用“一面……一面……”、“只好……”造句。
⒊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伟大而又平凡的品格和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教学重难点:⒈朗读课文。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案教学设计好⒉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小节的伟大而又平凡的品质和关爱孩子。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投影片拟定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读通课文、分段、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
⒈板书:爱因斯坦。
⒉认识这个人物吗?对其有何了解?⒊板书:与小女孩⒋针对课题质疑。
二、读通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分节读,读通课文。
3、再读,力争读得正确、流利。
三、交流信息并分段。
1、读完课文,你有什么收获?2、质疑(初步对文章内容)。
3、分段。
(根据提示:相撞——相遇——相邀——相处)五、学习生字。
⒈识记生字。
⒉学写:“裹”。
示范、书空、描红。
⒊临写其余生字。
六、作业。
熟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内容:⒈结合课文,体会爱因斯坦的平和、谦逊、诚恳、富有童心等特点。
⒉练习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复习:在小女孩的印象中,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人?过渡:伟大的科学家只是这样的人吗?他被世人称为“伟大的科学家”肯定有其原因,让我们去课文中寻找他的与众不同之处。
二、学习第一段:第一次相遇。
⒈自由读第一段,留心有关的句子,看哪些地方引起了你的注意。
⒉讨论交流。
方法学生说,老师引导。
引导学生感悟以下句子:⑴爱因斯坦在“冷不丁被小女孩一撞”的情况下,“抬起头,友好地冲女孩一笑”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
”让学生通过演示,明白这是被撞者向撞人者道歉,从而体会爱因斯坦平易、宽容、坦荡的胸怀。
指导朗读。
⑵描写爱因斯坦外貌、动作的句子。
引导思考:爱因斯坦把穿着打扮的时间用在什么地方?“低着头”在干什么?体会这位科学家只知“思考”科学问题,不拘生活小节,不修边幅的性格。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1爱因斯坦及小女孩苏教版

3.《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第一课时教课方案教课目的: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理解课文中的要点词语,指导书写“裹”“鬼”。
理清课文脉络,认识课文粗心。
读悟课文第一部分,领会人物相貌描绘的传神特色并进行小练笔。
教课重难点:要点: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理解课文中的要点词语,指导书写“裹”“鬼”。
难点:理清课文脉络,认识课文粗心。
教课过程:一、揭题导入板全课题。
今日我们来学习一篇文章。
(读课题)指导读好课题。
(念书要自然,要读出节奏)谈谈你认识的爱因斯坦。
这样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和一个一般的小女孩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二、初读课文要求:请同学们翻开课文,自由高声地朗诵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并思虑刚才提出的问题。
生自由读,教师巡视。
三、检读理文(一)检读。
读得真投入!相信这些词语你必定会读!第一组:(出示:蓄着一撮胡须裹在趿拉着鞋子)(出示:撮)这个字我们见过,记得吗?(出示:桂花雨句子)同一个字在这两处出现意思同样吗?(出示:两种解说)这个字有两个读音,看看说明,谈谈你的发现。
读!齐读!多音字我们依据他的意思能够选择适合的读音!请你再读读!教课生字:了不起!这个生字你读得很好听!(出示:蓄)你知道什么意思吗?(出示甲骨文)先人把这些生活的必要品留下来以备时时之需,谁能用蓄组个词?(是把什么留下来?)文中是把什么留了下来?齐读一组词,你有什么发现?(这些是形容爱因斯坦的面貌和衣着的,都在第二小节!)第1 页些会了,第二自然段必定没!哪位同学挑?:你得真好,字正腔。
特别流畅。
你前了几遍?成功永属于有准的人的。
第二:(出示:鬼乱七八糟)教课“乱七八糟”。
第一声。
再。
想象他的工作室乱得怎么?:乱无章的。
乱到不行整理的地步了。
(出示片)看看他的工作室怎么?着你的感觉!有的同学着眉都沉入此中了。
那小女孩的帮助后,在的工作室是()指名:你来当的情形。
教课“鬼”:里有个生特存心思!你会做鬼?相互做一做鬼。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2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21、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案本课是苏教版教材小学四年级下册第21课,记叙了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偶然相遇并相处的生活片断,表现了爱因斯坦潜心科学讨论、不拘生活小节的平凡而宏大的品行,以及他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全文共8个自然段,可分为四段。
写了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从偶然相撞,到相遇、相邀、相处的过程。
课文情节简洁,语言朴实,抓住典型的生活细节,描写生动,人物性格突出,布满童趣,适合学生阅读、感悟。
细读此文,既可以从平实的字里行间感受到大科学家的一般之处,又可以真实体会到爱因斯坦为了潜心讨论科学事业而不拘小节的宏大一面。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一面面、“只好”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4.凭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爱因斯坦对科学事业的执著追求,学习他虚心好学的美德,感受小姑娘的率真得意。
教材重点难点1.朗读课文。
2.体会爱因斯坦喜爱科学事业、虚心好学的品质以及小女孩的活泼率真。
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21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预习学案一、辨音小能手蓬乱纳闷踱步蓄着温顺穿戴衣衫不整一塌糊涂二、辨音再组词。
埋( ) 逢( ) 裹( )理( ) 蓬( ) 衷( )三、我理解我欢乐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你觉得其因斯坦是一个怎样的人?四、我不解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21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导学案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爱因斯坦是举世著名的物理学家,1921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99年,被美国的《时代》周刊评比为“世纪伟人”。
可就是这么一位宏大的物理学家却和一个一般的12岁的小姑娘之间发生了一连串的耐人寻味的故事,接下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哪位同学板书课题?(板书课题)二、沟通预习学案1.小组沟通:生字读音、课文朗读。
2.全班沟通展现。
三、小组合作探究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课文主要写了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之间发生的哪些故事?从这些故事可以看出爱因斯坦是怎样的你?四、小组沟通汇报生一:读了这篇课文,我们小组读懂了爱因斯坦是一个不拘生活小节,潜心科学讨论的人。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优秀教案2(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认识8个生字,主动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二、过程与方法1.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的作用。
2.结合讨论“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体会说话、习作必须做到言之有据。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感受生活中的爱因斯坦平易近人、谦和慈祥、虚心好学的品质。
2.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伟大而又平凡的品格和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式阅读,自主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不拘生活小节的品质和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体会爱因斯坦热爱科学事业、谦虚好学的品质以及小女孩的活泼率真。
教学方法读中感悟,自读自悟,自主探究。
课前准备资料,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爱因斯坦画像,简介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1879.3.14—1955.4.18)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他的相对论对世界科学史 1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物质粒子可以转变为巨大的能量的理论,已由原子弹、氢弹的威力得到确证,被确认为整个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巨人。
2.一个是世界上很有名气的科学家,一个是12岁的小姑娘,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来读读《爱因斯坦与小女孩》吧。
(板书:5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二、新课学习1.自学生字词。
2.(1)默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要求掌握的:蓄裹嘛呵啥二会字:(一)撮踱(步) 噢(2)读准字音。
(3)联系上下文,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你已经懂了?蓄:留着而不剃掉;裹:(用纸、布或其他片状物)缠绕、包扎。
(4)字形分析重点:蓄(中间部分是“玄”字);裹(“衣”拆开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中间加“果”字,表音);噢(右上方里面是个“米”字)。
(5)“嘛、呵、啥”在阅读中理解掌握。
3.理清文章层次。
(1)各自轻声读课文。
画出文中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三次交往的起止。
2019-2020学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21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2 苏教版

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过渡:是啊,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与一个小女孩是怎样认识的?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一起来看活动一
2.检查自读效果。
(1)出示词语:蓄裹衣衫不整
一撮趿拉一塌糊涂
蓬乱拖鞋纳闷
(蓄、蓬乱联系插图,裹可以做一下动作。)
C、他们最后熟悉到了什么程度?他们在一起做些什么?再读一读课文的第七小节:从此,小姑娘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到爱因斯坦的工作室坐坐。
小女孩与爱因斯坦之间由不熟悉,到越来越熟悉,最后成为好朋友。
3.这么一个动人的故事,你能不能连起来概括说一说呢?相机板书。
三、总结反馈
1.学到这儿,你对爱因斯坦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②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2.组内交流学习成果。
3.汇报交流,质疑完善。
活动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想想文章的主要内容,思考: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有过几次相遇?每次相遇有何不同?尝试概括小标题。
——————相处
2.组内交流。
①交流概括的小标题,说说理由。
②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展示交流。
课前谈话:
讲故事:有一位大科学家遇事爱思考、研究,常常从一点小事中受到启发。
有一次,他要把墙上的一幅旧画换下来。就搬来一架梯子,一步一步爬上去。突然,他又想起一个问题,沉思起来,忘记自己做什么了,猛地从梯子上摔下来。摔到地上以后,他顾不得疼痛,马上想到:人为什么会笔直地掉下来呢?看来物体总是沿着引力最小的线路运动的。他想到这里马上站立起来,一瘸一拐地走到桌边,提笔把自己的这个想法记了下来。这对他正在研究的问题——相对论有很大的启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通读全文,从文中找寻答案。
②适当结合课外资料,使理由更充分。
3.交流展示。
活动三:读文,总结写作方法
1.思考:本文的题目是“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从题中的“和”字,你读出了什么?
2.展示交流。
一、复习导入
1.爱因斯坦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被确认为整个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巨人。难怪文中小女孩的父亲称他为“最伟大的人”。
课前谈话:
讲故事:有一位大科学家遇事爱思考、研究,常常从一点小事中受到启发。
有一次,他要把墙上的一幅旧画换下来。就搬来一架梯子,一步一步爬上去。突然,他又想起一个问题,沉思起来,忘记自己做什么了,猛地从梯子上摔下来。摔到地上以后,他顾不得疼痛,马上想到:人为什么会笔直地掉下来呢?看来物体总是沿着引力最小的线路运动的。他想到这里马上站立起来,一瘸一拐地走到桌边,提笔把自己的这个想法记了下来。这对他正在研究的问题——相对论有很大的启发。
3.小女孩为什么会觉得他简直是从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脚下趿(tā)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
(1)谁来说这句话描写的是什么?是的,在写穿着时抓住什么描写的?(“又肥又长”“裹”,“裹”字体会到什么?衣服的又肥又长。
“趿拉”,“拖鞋”还是卧室里的,是呀,爱因斯坦的穿着很随意,使你想到哪些词语?
一塌糊涂在文中指什么?房间里还有什么也是一塌糊涂的?
(2)出示:噢、嘛、呵。你会读了吗?放入句子,揣摩语气。男女生对话。
小结:一个小小的语气词,居然包含着这么丰富的感情。可见,我们平时读书一点都不能马虎。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讨论交流,理清层次。
快速地浏览课文,爱因斯坦和女孩有几次交往?(三次)分别是从哪儿到哪儿?
2.组内交流学习成果。
3.汇报交流,质疑完善。
活动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想想文章的主要内容,思考: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有过几次相遇?每次相遇有何不同?尝试概括小标题。
——————相处
2.组内交流。
①交流概括的小标题,说说理由。
②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展示交流。
【检测反馈】
1.读一读。
板书:伟大
2.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它没有从科学成就方面来介绍爱因斯坦,而是写了他与一个小姑娘之间发生的故事。
3.一起把课题读一下:21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4.课文讲了爱因斯坦与小姑娘哪几次交往?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小标题,板书:
相撞——相遇——相邀——相处
课文哪些段落写相撞?哪些段落写相遇?相邀?相处?
2.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读书,有了很多的体会,那爱因斯坦究竟是不是一个伟大的人,我们下节课将继续学习。
四、布置作业
1.完成生字表上的生字描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1.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爱因斯坦潜心科学,不拘小节的人格魅力。
学生活动单
教师导学案
【活动方案】
二、精读,感悟爱因斯坦。
指导完成活动一。
(一)相撞
1.看看爱因斯坦给小姑娘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结合学生回答出示:
▲“嘿!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小女孩这么想。
谁再来读读这句话。(一个“嘿”字,读出了小姑娘的惊奇;你还注意了“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谁再想来读的,注意读好变红的字。让我们齐读小女孩的想法。
(第一次:1-3;第二次:4-5;第三次:6)
你为什么这样分呢?
学生说说分段理由。
2.哦,原来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三次相遇的情形是不一样的,请你找一找,他们每次是怎样相遇的?
读了这些话,你发现了什么?
A、是按照时间变化的顺序来写的。(我们写文章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
B、第一次小女孩撞上了爱因斯坦,第二次是小女孩遇上了,第三次爱因斯坦等小女孩。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刚才老师课前讲的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他就是爱因斯坦。(板书名字)
2.你了解爱因斯坦吗,谁能来简单介绍一下?(学生介绍)
教师介绍爱因斯坦。
3.可就是这样一位了不起的科学家,却与一个普通的小女孩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故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21课。
C、他们最后熟悉到了什么程度?他们在一起做些什么?再读一读课文的第七小节:从此,小姑娘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到爱因斯坦的工作室坐坐。
小女孩与爱因斯坦之间由不熟悉,到越来越熟悉,最后成为好朋友。
3.这么一个动人的故事,你能不能连起来概括说一说呢? 相机板书。
三、总结反馈
1.学到这儿,你对爱因斯坦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活动一:精读,感悟爱因斯坦。
1.选择其中的一次相遇,深入学习。
①用“” “┉┉” “”分别画出描写爱因斯坦外貌、动作、语言的相关语句。思考:从这些描写中,你感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②练习读好小组选择的这部分课文。
2.交流上述问题。
3.全班展示。
活动二:讨论,认识爱因斯坦。
1.浏览课文,思考: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
xùguǒxiéguǐhēhē
( )着 ( )着 拖( )( )脸 乐( )( )
2.辨字组词。
摊( ) 蓄( ) 裹( ) 踱( )
滩( ) 畜( ) 衷( ) 渡( )
【资料链接】
爱因斯坦(1879.3.14—1955.4.18)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他的相对论对世界科学史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物质粒子可以转变为巨大的能量的理论,已由原子弹、氢弹的威力得到确证,被确认为整个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巨人。
21.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知道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相遇并相处的生活片断。
学生活动单
教师导学案
活动一: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轻声读课文。
①圈出生字词,易错的字多读几遍,说说新词的意思。(特别注意:蓄、裹、嘛、呵、啥)
②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板书课题: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过渡:是啊,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与一个小女孩是怎样认识的?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一起来看活动一
2.检查自读效果。
(1)出示词语:蓄 裹 衣衫不整
一撮 趿拉 一塌糊涂
蓬乱 拖鞋 纳 闷
(蓄、蓬乱联系插图,裹可以做一下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