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九课第一框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1-2课)基础知识梳理(框架式)
第一课:货币1 含义: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
(物品劳动产品商品)商使用价值——__________品属价值:凝结在______中无差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唯有__________才有价值)关使用价值是价值的__________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__________任何人__________占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2 本质:__________货含义:特指__________固定的充当__________,这里的金银就是货币。
币职价值尺度——__________(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能流通手段——__________(商品流通公式:商品——货币——商品)支付手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贮藏手段、世界货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 =拓展:纪念币=货币3 含义:__________强制使用(实质:__________)纸我国发行机关:__________币发行通货膨胀(表现:物价普遍上涨)不当过少通话紧缩(表现:物价普遍下跌)国家有权决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意发行纸币不能决定:纸币的__________结算现金结算——__________4 方式转账结算——__________信信含义: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电子支付卡。
用用银行信用卡:__________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__________。
工卡优点:方便购物消费,简化收款手续≠__________具支票:__________、__________(同城使用)5 含义:用__________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__________。
外汇率:两种货币的__________。
(我国外汇牌价:每单位外币/人民币)汇比大小:汇率与__________成正比。
最新人教版高中政治的必修一教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政治的必修一教案人教版高中政治的必修一教案1[设计理念]1、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参与、体验及感悟的过程,努力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初步地、宏观地认识以及理解和运用有关“市场经济运行的常识”。
2、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注意结合和联系当前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的市场经济活动的现象,进行教学设计及完成教学过程,不断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认识分析3、教学方法:设计任务型教学过程。
将本课的逻辑明确为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两条线,通过设计合理的任务(即问题),促进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问题出教室”。
4、基于信息技术情境进行教学设计,将学习资源的获取、选择、整合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材分析]本课是《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一框题——市场配置资源。
1.知识结构分析本框题的逻辑结构是:由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引出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引出配置资源的两种可行的基本方式——引出市场经济的含义——从价格、供求和竞争方面介绍市场机制是如何配置资源的——引出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由市场合理配置资源需要一定的条件,引出如何规范市场秩序,尤其是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为了全面地认识市场机制,引出市场机制的局限性,指出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2.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分析本框下设三目,分别讲述“市场调节、市场秩序和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第一目“市场调节”讲了三层意思:其一: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其二,市场配置资源的具体运行机制;其三,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这一目的知识,呼应了第一单元第二课中的“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的有关知识。
第二目“市场秩序”包含以下三层意思:其一,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意义;其二,如何规范市场秩序;其三,对经济活动参加者进行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教育,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第三目“市场调节的局限性”主要讲了两层意思:其一,有些领域是市场不能调节的;其二,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第9课第1框市场配置资源
要正确判断市场调节的固有弊端 (1)市场调节的自发性侧重于逐利心态导致的不正当行为, 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属于主观故意。 (2)盲目性侧重于决策的作出与市场供求实际形势不符,对 市场信息了解不全面,属于认识缺乏预见性。 (3)滞后性侧重于决策的调整落后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1.判断 (1)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2)市场调节能顺利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有百利而无一害。 (×) (3)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2.准确把握市场调节的弊端
自发性
盲目性
滞后性
区 别
原 因
价值规律发挥 作用与人们追 求自身经济利 益的行为是自 发的、不需要 人为的引导
商品生产者和 经营者不可能 掌握社会各个 方面的信息, 也无法控制经 济变化的趋势
市场调节是一种事 后调节,从价格形 成、价格信号传递 到商品生产的调整 有一定的时间差
(4)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是公平交易、平等自愿。(×) (5)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 (6)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就能消除市场缺陷。(×)
2.连线 (1)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2)下列行为违背的交易原则
1.教材 P80 探究问题 【提示】 (1)由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 决定。 (2)计划和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调节经济运行 的主要手段,计划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二者互补。市场能解决 的就由市场解决,而市场不能解决或由市场解决成本太高的,就 应发挥计划手段的作用。
●落实策略 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做好学习新课的准备。课堂之中教师为 学生提供学习素材、创设适当的情景,运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 生进行合作式学习。注重学生学习主体性地位的发挥,着重培养 学生发现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感受学习带来 的成就感、享受学习的快乐。整节课都遵循从生活中、来到生活 中去的思路。
浙江省临海市高三政治《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复习课件
命题角度
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 [预测题型:选择题、主观题]
四川文综)观 【典例2】► (2010· 察右图“重拳出击”,下列 认识正确的有 ( )。 ①国家调控房价是市场经济 价值规律的自发要求 ②房 地产商盲目追逐高额利润会 推动房价高涨 ③房价过高
会影响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 性,国家必须及时干预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
)
易混区分: 市场的自发性与盲目性。 区别: (1)原因和表现不同:自发性是指市场主体在价值规律支配下, 自发追求利 益而导致不正当经济行为;盲目性是指市场主体由于不可能掌握全面信息, 无法控 制经济变化趋势,决策失误导致。 (2) 导致的后果不同:自发性导致的消极后果是市场主体的不正当经济行为以及各阶 层收入差距的过分扩大,引发的是市场秩序问题和收入差距问题;盲目性导致市场 主体经营决策的失误造成经济波动和资源的浪费。引发的是资源不能合理配置问题。 (3)解决的手段不同:自发性主要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来解决;盲目性主要运用 经济手段来解决。 联系:两者都是市场存在的弱点和缺陷,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都需要加 强国家宏观调控来解决。
【2012高考安徽卷39题】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 设,某网产上开设“思想道德论坛”,引起网友关注。论 坛中呈现的以下话题引发了同学们热议,请您参与探究。 网友声音 市场经济呼唤道德诚信近年来,食品药品等一些 领域安全事帮频发,扰乱了市场秩序,严重危及人民群众 生命健康。对此,政府重拳出击。网友呼唤:扬善必须抑 恶,扶正自应祛邪! (1)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对“市场经济呼唤道 德诚信”进行评议。(8分)
① 供求机制: 供求指的是商品和货币、买和卖两个方面。商品交换是解决供求矛盾的
好方法。供求是市场机制的基本要求,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前提。
经济生活学案第九课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习目标】1:了解市场经济的含义2:理解市场调节的作用及其局限性3:理解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和措施4: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5: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性【自学导图】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预习填空】一、市场调节1、 ______在资源配置中起____________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_____和_______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2、市场资源配置的方式: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主要是通过_____的涨落以及__________的变化,由_______来安排和调整的。
二、市场秩序1、市场秩序要靠_____________来维护2、市场规则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等形式,对____________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
3、加强诚信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⑴___________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形成以_______为支撑、_____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_________。
⑵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_______、________规范和引导。
三、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存在弊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探究】探究一:近几年, 汽车市场十分火暴. 国外汽车生产企业纷纷涌入我国. 许多原本不生产汽车的企业也试图涉足汽车产业.激烈的竞争迫使一些企业退出了汽车行业,一些企业纷纷下调汽车价格,加快推出性能更好的新车型.讨论:上述材料中,市场是怎样配置资源的?谁在指挥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探究二:某北方城市缺水严重,夏季为解决供水矛盾,从今年开始每年7、9月都将执行季节性水价,由现行的每吨1.95元调整为2.34元,水价上涨,使价格较高的节水型器具开始热销。
高一经济生活第九课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
这说明市场调节还有什么样的缺陷? 市场不能调节
毒品、枪械等物品因交易能够带来高额利润,如 果让市场来调节,会出现什么情况?
会严重危害公民的身心健康,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 会安定。
有些经济行为不能让市场调节。
2、市场调节固有的弱点和缺陷 如何理解:
价值规律自发调节→市场主体自发追逐利益 →可能导致盲目竞争、不正当行为和两极分
3.某企业某年利润1.2亿元,称之为私人收 益,但污染造成居民的经济损失 约0.4亿元,这样社会收益约0.8亿元。由于政 府分布了环境保护条例,在同样情况下,该企 业为避免可能面临的0.4亿元的罚款,投入0.2 亿元解决了污染问题,此时社会收益为1.0亿 元。这一过程表明: A、法律法规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 B、污染是公共物品,必有由政府治理 C、市场在政府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 D、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弊端
农民的“伤心果”。?运用市场调节的弊端来分析材料。 果农使用不该用的生长激素催熟苹果 苹果涨价 有利可图
自发性
果农分散 无法掌握各种信息 盲目扩大种植
盲目性
大量种植 供过于求 价格下跌 再调整已迟
滞后性
因此,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社 会各阶层收入差距的扩大,甚至造成两极分化,引起的 社会矛盾,这将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1)自发性
化。
能赚钱的就是“好 酒”
(2)盲目性
分散经营→盲目决策→ 一哄而上(下) →供求失衡 →经济波动、资源浪费。
一哄而下
盲目性
(3)滞后性 理解: 闻价而行→事后调节→ 供求失衡
→经济波动、资源浪费。 漫画“赶不上趟” 滞 后 性
第九课 第一框 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含解析)-统编版(2019)政治必修4课后习题 巩固提升
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九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一框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课后篇巩固提升1.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文化环境,各国纷纷投入到发展本国文化的大潮中去。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战略。
这就需要我们()A.坚持“文化复古主义”B.走“全盘西化”路线C.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D.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答案:D解析: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近代中国的发展史证明了“文化复古主义”和“全盘西化”都不能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A、B两项错误;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不能全面继承,C项错误;D项符合题意。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的意义在于()①有利于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保持其独特魅力②有利于使文化建设失去生机和活力③有利于文化实现的创造性发展,创新性转化④有利于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相互融合走向同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并不会使中华文化失去生机与活力,相反却有利于文化实现的创造性发展,创新性转化,③正确,②错误;也有利于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保持其独特魅力,但不会使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相互融合走向同一,①正确,④错误。
3.“中国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
”中国在科学技术、天文历法、文学艺术等领域,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的贡献。
这启示我们要()①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文化复兴的营养②弘扬民族精神,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③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增强民族自信心④固守传统文化的基因,实现传统文化的复兴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中国在科学技术、天文历法、文学艺术等领域,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的贡献,这启示我们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文化复兴的营养,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增强民族自信心,①③正确;材料强调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没有涉及弘扬民族精神,②不选;对于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又要推陈出新,所以“固守传统文化的基因”的说法错误,④不选。
2015届高三第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九课第二框导学案
第九课 第二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课时:2课时 课型:复习课 审核:高三备课组班级 组别 姓名 学号一、学习目标:1、解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三个基本特征。
2、解释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原因。
3、回忆我国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
4、结合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区分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二、重点与难点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三个基本特征;2、我国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与手段。
三、知识清单,找出/写出准确答案并记忆。
1、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3、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原因?4、什么是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四、判断正误,并予以解释说明1、国家宏观调控的事目标就是促进经济增长。
( )说明:2、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有的。
( )说明:3、国家的宏观调控就是行政调节。
( )说明:五、巩固练习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A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B 、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C 、充分发挥了计划的长处D 、完全克服了市场的弊端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在总体稳步增长的同时,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却在拉大。
特别是由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过低,“干得多,挣得少”,制约着百姓消费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真正让人们“劳有所得”“干有所值”是一件鼓腰包、顺民心的要紧事。
材料体现出我国的市场经济( )A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地位B 、以共同富裕为目标C 、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 、需要国家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3、漫画《饕餮》嘲讽一个贪吃的人。
这幅漫画告诫我们( )A .市场调节是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B .必须充分利用地球资源,促进经济发展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的特点D .必须加强国家宏观调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4、[2013广州三模]广东省是全国第一个启动碳交易试点的省,碳排放权交易把与节能、减碳和生态发展密切相关的碳排放权益作为一种可交易的产品,建立了一种统筹能源战略、节能降耗和编号:1902生态发展的机制。
2015届高三《经济生活》第十课第一框第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十课 第一框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时:1课时 课型:复习课 审核:高三备课组班级 组别 姓名 学号一、学习目标:1、识别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具体内容。
2、简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
3、总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二、重点与难点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三、知识清单,找出/写出准确答案并记忆。
1、总体小康取得的伟大成就?2、总体小康存在的不足?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哪些新目标?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哪些新要求?5、小康社会的建设是怎样的发展过程?四、判断正误,并予以解释说明。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是经济发展的人均水平更高。
( )说明:2、 )说明:五、巩固练习1、[2012南京质检]漫画《补》说明我们现在的小康( )A.是低水平的小康B.是不全面的小康C.是不平衡的小康D.实现了现代化2、[2012宿州模拟]“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最根本的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B.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C.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D.提高就业和再就业水平3、[2013高考,天津卷]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这一目标的提出,体现了“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的原则,顺应了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
实现居民收入倍增( )①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要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④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编号:11001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4、我国现阶段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在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基础上提出来的。
20世纪末,我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从微观上看,困扰中国人的()问题从此得到解决。
A.吃饭 B.穿衣 C.住房 D.交通5、我国要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是()①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②本世纪头20年要实现的奋斗目标③我国所有制改革的必然要求④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第三步目标的重要步骤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6、关于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②总体小康偏重于物质消费,全面小康不仅注重物质生活的提高,还强调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③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将缩小各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④总体小康只是城市的,全面小康还包括农村的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7、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指出,到2012年,珠三角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初步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区域城乡差距明显缩小。
高中政治必修3课件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一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例 1】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
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
异性明显增强。面对文化发展这一阶段性特征,推动社会主义文
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
()
A.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 会思潮
B.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使各种意识形态长期共存 C.始终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D.坚持百花齐放,不断满足社会公众的各种文化需求
第十九页,共25页。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
①邓小平理论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③毛泽东思
想 ④科学发展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B 项应选。
第二十页,共25页。
4.我们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宝贵资源有
第七页,共25页。
3.措施: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2)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 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 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 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
【答案】 A
第十页,共25页。
二、全面理解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情境链接 “纵观中国共产党 90 多年的历史发展脉络,我们不难发现正
是这种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正是这种自觉自信催生的优 秀作品,给了我们战胜艰难险阻、穿越激流险滩、驾驭时代风云 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一个没有文化 自觉的民族是迷茫而缺失方向的民族,一个没有文化自信的国家 是苍白而没有力量的国家。”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学知识,分析此概况出现的原因。
材料 1910-1990年部分国家经济数据表(单位:百万吨)
年份
德国(联 项目 俄国(苏联)
邦德国)
美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原油产量 11.3
1910年
钢产量
3.3
0.1 27.9 - - 0.3 13.1 26.5 6.5 3.4 0.009
原油产量 28.5 1937年
思维点拨
(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资 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私 有制下,个别企业的生产是有计划有组织的,但整个社会的生产处 于无政府状态,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的比例失调 。 (2)计划经济体制的最大特点是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计划和市 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
世界经济的发展
基础落实
任务一:阅读课本P48第一目,梳理20世纪初至一战前资本主义世界经 济的阶段特征、原因及结果。 提示 阶段特征:垄断资本主义继续发展。 原因: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 ②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结果: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任务二:阅读课本P48第一目,梳理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阶段特 征、表现及结果。
总结拓展
(2)滞胀及调整: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经济发展的停 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现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调整经济政策, 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3)复苏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复苏,20世纪90年代 进入新经济时代。
总结拓展
2.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世界现代史上的三大经济发展模式
图解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趋势图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教学案第一单元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第二课时货币的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第二课时货币的职能、纸币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货币的基本职能;纸币的本质2、能力目标:了解并结合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不同看法,从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说明应正确认识货币的作用,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和辨证的思维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待货币以及认识的正确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1.货币的基本职能。
2.纸币本质和优点三、教学过程探究点一、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产生了,它是干什么的?在商品交换中起什么作用呢?这就是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就是指货币的作用。
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两个基本职能,分别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1探究:价值尺度活动:说说钱的单位:当我们用货币衡量一件商品的价值多少时,必须给货币本身确定一定的计量单位。
古时候在纸币没出现之前,货币的单位有哪些?黄金万两。
“两”就是货币单位,除了“两”还有“锭”(一锭银)、“文”(一文钱)、“贯”(一贯铜钱)。
纸币出现以后,货币单位就更多了。
注意:“货币名称”不等于“货币单位”(比如,一美元,美元是货币名称,元才是货币单位)价值尺度就是作为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子,把商品的价值,也就是包备课札记备课札记含的人类劳动多少用金银表示出来。
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
平时我们说某种商品多少钱,就是指商品的价格。
备课札记注意: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比如,一台电脑价值5000元,商家卖电脑的时候不需要将5000元的现金放在电脑旁边,只需用数字表明即可)2探究:流通手段。
活动:同学演示教材第6页图片,另一组演示原始人直接的物物交换,思考①这种商品交换活动有什么不同?②货币发挥了什么作用?③货币产生后的商品交换方式,给商品生产者带来什么样的威胁?总结:在直接的物物交换中,卖和买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不可以分开的。
货币产生后,商品交换是以货币为中间媒介进行的,交换活动分成卖和买两个过程,卖和买在时间上、空间上都可以分开。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经济生活《课标教材》 新人教版必修1
目录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1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信用工具和外汇3第二课多变的价格4影响价格的因素4价格变动的影响6第三课多彩的消费7消费及其类型7树立正确的消费观8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9第二单元投资与创业10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10发展生产满足消费1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2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13经营公司13新时代的劳动者16第六课投资的选择17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17股票、债券和保险19综合探究走创业之路20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21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22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23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24财政收入与支出24财政的巨大作用26第九课征税和纳税27税收及其种类27依法纳税29综合探究讲求效率维护公平30第四单元面对市场经济31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1市场配置资源3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3第十一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3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34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35第十二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37面对经济全球化37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38综合探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392019-2020年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课标教材》新人教版必修1【知识点名称】(一)(人教K)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知识点名称】【课标内容对照(含选修)】(二)【版本对照(含选修)】【三维目标】【知识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重难点知识】【内容知识概述】【教学建议】【课型安排】【课时安排】课时安排2课时,每框。
【知识点讲解】(三)相关疑难问题解答2.3.4.自我测评及参考答案非选择题六,教学资源链接教学评价建议(人教K)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知识点名称】【课标内容对照(含选修)】(二)【版本对照(含选修)】【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能力目标】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重难点知识】【内容知识概述】【教学建议】(二)【课型安排】【课时安排】课时安排2课时。
【知识点讲解】(人教K)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第九课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
第九课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编写人:王立审核人:胡淑亚班级:组名:姓名:时间:2012.11 【明确目标有的放矢】1.识记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的作用。
2.理解市场调节的具体机制、市场调节的优点和缺陷3.理解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性【按图索骥自主学习】1、阅读P79第一段,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是什么?2、阅读P79第二段,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有哪些?市场起什么作用?如何起作用?3、阅读P79第三段,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①②4、阅读P79第四段,在什么条件下,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5、阅读P80第一段,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是什么?具体要求是什么?6、阅读P81,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有哪些?其消极影响是什么?【深入思考生成问题】(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问的问题写下来,等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讨论解决)【合作探究问题解决】判断正误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国家的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是相对立的。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配置资源是唯一手段。
()4.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
()5.市场是资源配置手段,所以,市场调节是万能的。
()6.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是依法治国。
()7.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就是指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
()【知识巩固能力提升】1. 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主要是依靠()A.国家的计划实现的B.市场的调节作用实现的C.政府的经济政策实现的 D.国家的宏观调控实现的2.某旅游地珠宝首饰经营者与当地导游相互勾结,强迫、诱导游客高价购买假冒伪劣产品,牟取暴利。
这种行为()(1)破坏了市场交易的正常秩序(2)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3)反映了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4)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③④3.针对兰州市黄河风情线只准卖“黄河”牌啤酒的现象,兰州市政府决定:在兰州地区范围内,由经销商自主决定销售各类品牌的啤酒,任何部门、企业和个人不得干涉。
2022学年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第1课时教案
教学课题:《经济生活》第十课第一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目标导航1.知识目标:⑴识记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的新要求。
⑵理解总体小康的特点及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不平衡性。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培养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展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社会建设取得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充分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方面的新要求★教学方法教师讲解为主,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方案一小康的提出“小康社会”概念的历史由来和现实涵义“小康”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典籍,是指比较富裕的、中等的、温饱有余的居民生活状况和社会发展状态。
我国现阶段的小康生活,是指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生活状况,是在解决温饱后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
按照国际惯例来划分,小康生活大体相当于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
当今“小康社会”概念是邓小平同志在1984年3月对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的谈话中首先提出,此后,邓小平同志有多次重申“小康”概念,并把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界定为达到小康。
邓小平同志的“三步走”指哪三步?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90年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方案二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怎样提出的?“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是怎么回事?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多媒体展示并讲解下列材料材料一: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高中政治必修1人教版:教案导学案〖精品〗(含教案预习案探究案课后练习及答案)第9课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一、教材分析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生产,交换,分配,消费都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前三个单元分别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角度,阐述了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第四单元探讨了面向全球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经济生活基本背景.本框题主要分析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市场秩序的规范和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市场调节的不足,与下一框题有着内在的联系,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第九课的重要内容。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解释市场配置资源的必要性。
(2)说明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及优点。
(3)分析规范市场秩序和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辨证的、全面的看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树立合理利用资源观念,自觉维护市场秩序,以公正、公平态度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观念,以及诚信为本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缺点,以及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难点:市场配置资源的手段。
四、学情分析学生平时对这一框题的内容有所接触,但知之不深,因此会感兴趣,会产生一种深入求知的欲望,通过对前几课知识的学习,又为本框题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从能力方面看,高一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断增强,开始留意的关心身边的社会生活.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这种分析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逐渐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学生的思想实际来看,高一学生开始思考一些为人处事的问题.因此,可结合本课内容,教育学生树立学法,懂法,守法观念,培养学生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个人习惯。
五、教学方法1.事例探讨式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讨论、相互交流,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不自觉到自觉,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并学会运用这一方法去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
2.自学引导法。
课前布置相关问题,让学生自学。
让学生在自学中,对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从而引发思考。
3.探究性学习法。
第九课第一框第一目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矛盾双方相互转 化的观点
一分为二的观点
练习册 课时作业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人生譬如滑雪,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 加快速度。”这句格言说明事物是( ) A.相互依存 B.相互转化 C.相互渗透 D.相反 相成
选D。 “停止”与“加速”是相反的,只有知道如何停止 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两者是相承接的,D项非常吻合 引语的意思。
及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 矛盾 C. 前进性与曲折性
B. 量变与质变 D. 共性与个性
A
134.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
自然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正如恩格斯所
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从灾难
到进步,其中体现的深刻哲理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填出下列名言体现出的辩证法观点
名言
辩证法观点
“不谋万世Leabharlann 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 者不足谋一域。”
全面的观点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发展的观点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 无以成江海。”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 生。”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共性、一般、抽象) (个性、个别、具体)
哲学所讲的“斗争性”
包括一切差 异和对立
生活中所说的“斗争”
仅是矛盾斗争性的 一种具体形式
请根据矛盾的斗争性含义填空
喜
吸引
攻
遗传
强
民主
深
战争
蝉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噪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一框第一框第二目-货币的职能 -教案
《货币的职能》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知道货币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了解价格的含义。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提高综合认识货币职能的能力,增强分辨各种不同职能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了解货币作用的基础上,增强努力发展生产、增加财富的情感;正确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货币的基本职能【难点】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比较三、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讲授法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复习导入。
教师提问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然后直接导入课题。
导入:同学们好!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货币的本质的内容,那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呢?货币是从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那么货币有什么样的职能呢?下面进入我们新课的学习《货币的职能》。
环节二:新课讲授一、货币的基本职能过渡:同学们自己从教材中找出货币职能的含义。
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那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它的基本职能包括哪些呢?下面同学们请看老师给大家展示的几个案例:这是我们经常会在超市里看到的各种商品及其标价,大家通过教材内容,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两个问题,这里的数量单位所表示的是什么?它们体现了货币的哪些职能?1.价值尺度小组学习讨论,代表发言,组员补充。
教师归纳:下面的标价就是商品的价格,价格就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在这里货币承担的是价值尺度的职能。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它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做价值尺度。
教师举例:为了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必须给货币本身确定一种计量单位。
如:我们会看到不同的标价100元、20美元、450英镑等等。
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
在执行价值尺度时,需要的是观念上的货币,而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2.流通手段过渡:货币除了价值尺度之外,还有另外的一个基本职能,大家来看大屏幕,这是我们生产和生活中的两个案例,一个是棉纺织企业要先将生产的布匹卖出去,换成钱,然后再买原料生产;另一个是个体户要先卖了蔬菜,换来钱,然后买自己需要的生活用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②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③世界上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中心
④综合国力成为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材料二:“透视世界若干力量中心”P100
材料反映了当今世界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是什么?试说明其形成的时间、事件和格局?
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一)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
1、突出特点: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2、二战后,形成了以美苏对峙为标志的世界两极格局。
3、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两极格局被打破,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针对我国现实情况请同学们审时度势,分析我国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应该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2、我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增强综合国力,这是我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课堂小结
习题设计
1、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A.两极格局,两强争霸B.美国一极独霸世界
教学课题
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二框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课标解读
知识目标: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及国际竞争的实质,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判断国际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探索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关心祖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命运的民族责任感,以及热爱和平,维护本国利益和维护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相统一的理念。
2、世界多极化的重要意义
情境三:
探究活动:“梦工厂”:
打造“世界一流国家”战略部署。(参考资料:教材P103“相关链接”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如何才能成为世界一的国家呢?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社会中成为一流的国家,你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二)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1、国际竞争
(1)表现:经济竞争、文化竞争、军备竞争、人才竞争、科技竞争
(2)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结合教材P102“专家点评”把握综合国力的内涵)
情境四:
探究活动:“梦想回归现实”
目前我国的综合国力相当于美国的48%,其中政治力相当于美国的92%,外交力相当于美国的89%,资源力相当于美国的88%,军事实力相当于美国的36%,经济实力相当于美国的25%,科技实力相当于美国的20%,教育实力相当于美国的12%
DADCD
①经济实力②国防实力③科技实力④民族凝聚力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
4、作为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情况最复杂、交战最为激烈的地区冲突,中东问题是联合国关注的焦点。中东问题的存在表明( )
A、地区冲突是解决和平问题的主要障碍B、当前国际形势的总趋势是总体紧张
C、世界仍不安宁,威胁世界和平的隐患依然存在D、战后世界维持了总体和平局面
(2)通过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讲解使学生树立全球观念,懂得尊重世界多样性,能主动关注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情境设计
问题设计
结论
情境一:多媒体展示资料
材料一:“2011国际形势”
过去的一年,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局部动荡,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增加。世界主要力量的对比此消彼长。大国关系仍维持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既寻求共同利益又不回避分歧的基本框架。贯穿全年国际政治关系发展的主线是单极化与多极化两种势力之间的较量、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两种世界秩序观之争。
C.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D.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2、当今世界恐怖主义活动猖獗,危害上升,世界各国纷纷谴责并携手打击各种恐怖活动。这表明()
①和平问题是当今时代的主题②恐怖主义是和平的主要障碍③国际社会在反恐上存在共同利益④贫困国家的经济发展日趋重要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3、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和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4、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力量中心
情境二:
展示材料“欧盟用一个声音说话”P101
1.结合材料说明欧盟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2.小组探究:当前的国际格局对世界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二)世界多极化中的国际竞争
1、伴随着世界多极化进程,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
美国:极力维护其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地位。日本和德国:正努力跻身政治大国行列。中国:坚定的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认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忧患意识和勇于挑战意识。
认知层次
知识点
识记
理解
应用
知识点1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及意义
∨
知识点2
国际竞争的实质
∨
知识点3
中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目标设计
(1)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中国在世界多极化过程中的巨大作用,明确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力和科技力为主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与先进国家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勇于接受挑战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