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所有成语总结,超有用!!

合集下载

出自论语的成语173个

出自论语的成语173个

出自论语的成语173个《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

《论语》中的许多语句和思想影响深远,形成了大量的成语和格言。

以下是一些出自《论语》的成语及其出处:1. 温故而知新 - 来自《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 知之为知之 - 来自《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 见贤思齐 - 来自《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 君子不器 - 来自《论语·为政》:“君子不器。

”5. 君子求诸己 - 来自《论语·卫灵公》:“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6. 不以规矩 - 来自《论语·子路》:“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7. 三人行,必有我师 - 来自《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8. 有教无类 - 来自《论语·雍也》:“有教无类。

”9.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来自《论语·雍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0.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来自《论语·学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1. 过犹不及 - 来自《论语·子路》:“过犹不及。

”12. 子不语怪 - 来自《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

”13. 朝闻道,夕死可矣 - 来自《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14. 不患寡而患不均 - 来自《论语·季氏》:“不患寡而患不均。

”15.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来自《论语·子张》:“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6. 君子坦荡荡 - 来自《论语·阳货》:“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7. 君子慎独 - 来自《论语·述而》:“君子慎独。

”18. 克己复礼 - 来自《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

《论语》中的115个常见成语整理(含解释及出处)

《论语》中的115个常见成语整理(含解释及出处)

《论语》中的115个常见成语整理(含解释及出处)《论语》中的115个常见成语整理(含解释及出处)本文是关于《论语》中的115个常见成语整理(含解释及出处),感谢您的阅读!1、哀而不伤【解释】:哀:悲哀;伤:伤害。

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

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出自】:《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解释】:终日,整天。

整天吃饱饭,什么事也不关心。

【出自】:《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3、北辰星拱【解释】:北辰:北极星;拱:环绕。

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四面环绕。

旧时比喻治理国家施行德政,天下便会归附。

后也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出自】:《论语·为政》:“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4、比而不周【解释】:搞帮派,但是不团结。

结党营私。

【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屏气凝神【解释】:屏气:抑制呼吸;凝神:聚精会神。

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违心一致。

【出自】:《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6、博施济众【解释】:博:广泛;济:救济。

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出自】:《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7、博文约礼【解释】:博:金我,广;约:约束。

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出自】:《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8、不耻下问【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9、不得其死【解释】:指人不得好死。

也表示对恶人的诅咒。

【出自】:《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10、不舍昼夜【解释】:舍:放弃。

不放弃白天和黑夜。

比喻夜以继日。

【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中的成语

论语中的成语

论语中的成语论语中的成语《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

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以下是“论语中的成语”,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论语中的成语 11、(述而不作)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

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2、(一言兴邦)指一句话可以兴国。

(出处)《论语·子路》:“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3、(成人之美)成全别人的好事。

(出处)《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4、(斗筲之器)比喻气量狭窄的人。

(出处)《论语·子路》:“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5、(言必有中)中:正对上。

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

(出处)《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6、(鸣鼓而攻之)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

(出处)《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7、(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出处)《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

”8、(有教无类)类:类别。

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9、(无可无不可)表示怎样办都行,没有一定的主见。

(出处)《论语·微子》:“我则异于是,是无可无不可。

”10、(轻裘肥马)穿着轻暖的皮袄,骑着肥壮的好马。

形容生活阔绰。

(出处)《论语·雍也》:“赤之造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11、(逝者如斯)用以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出处)《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2、(斐然成章)形容文章富有文采,很值得看。

(出处)《论语·公冶长》:“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载之。

”13、(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

(出处)《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4、(朝闻夕死)早晨闻道,晚上死去。

论语中四字成语大全

论语中四字成语大全

论语中四字成语大全
1. 温故知新:学习要时常复习,才能不断进步。

2. 舍己从人:要放弃自己的意见,接受别人的建议。

3. 视死如归:要把死亡看作是回归故乡,要有勇气面对死亡。

4. 敏事慎行:做事要敏捷,言行要谨慎。

5. 既往不咎:对过去的错误不再追究。

6. 信言不美:真实的话并不华美,华美的话并不真实。

7. 君子上达:君子追求高尚的境界。

8. 仁者无忧:有仁慈心的人不会忧虑。

9. 知者不惑: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

10. 恭敬礼让:对人要恭敬有礼,互相尊重。

11. 举直错枉:提拔正直的人,纠正邪恶的人。

12. 见利思义:看到有利可图时,要考虑是否符合道义。

13. 鞠躬尽瘁:尽心尽力为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14. 居安思危:在安逸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会出现的危险。

15. 君子喻于义:君子看重的是道义。

16. 见贤思齐:看到有才能的人要向他们学习。

17. 父母唯疾与忧:只有担心儿女生病或忧虑儿女的事。

18. 克己奉公:约束自己的行为,尽心尽力为公家办事。

19. 礼之用和为贵:礼的作用以和谐最为可贵。

20. 君子和而不同:君子讲究和谐共处,但并不等同于千篇一律。

21. 君子坦荡荡:君子心胸开阔,为人坦荡。

22. 民不畏威:老百姓不要害怕官府的威严。

23. 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

24. 三思而后行:对一件事情要反复考虑之后再做决定。

25. 无求生以害仁:不因自己的生命而损害仁义。

出自论语的成语集锦

出自论语的成语集锦

出自论语的成语出自论语的成语集锦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出自论语的成语,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出自论语的成语11、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

《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不得其死指人不得善终。

《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3、不亦乐乎《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现在常用以表示事态发展到极顶的程度,也表示“淋漓尽致”的意思。

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那种职务,就不考虑那方面的事情,语出《论语·泰伯》5、从心所欲随自己的心意,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当仁不让语本《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朱熹注:“当仁,以仁为之任也;虽师亦无所逊。

言当勇往而必为也。

”后来泛用“当仁不让”表示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应该推委。

7、恶衣恶食粗劣的衣食。

《论语·里仁》:“士致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8、发愤忘食用功学习,努力工作,忘记了吃饭。

《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女爰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女,同“汝”,你;爰,何。

)后泛用以形容十分勤奋。

9、犯上作乱犯上:触犯长上;作乱:指造反。

《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10、割鸡焉用牛刀宰鸡何必用宰牛的刀。

比喻做小事情不必费大力气或大材不能不用。

《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之声。

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也作“杀鸡焉用牛刀”。

1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匠要把活儿做好,首先要使工具精良,语出《论语·卫灵公》。

12、好行小惠惠:同“慧”,聪明。

论语的四字成语

论语的四字成语

论语的四字成语以下是论语中的十个四字成语及其意思和出处:1. 温故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从中获得新的知识和感悟。

出自《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 见贤思齐: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向他学习,与他看齐。

出自《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 既往不咎:对过去的错误不再追究责难。

出自《论语·八佾》:“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4. 举一反三:从一件事物的情况、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道理。

出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 三省吾身:多次反省自己。

出自《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6. 文质彬彬: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出自《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7. 乐山乐水:有人喜爱山,有人喜爱水。

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

出自《论语·雍也》:“知者乐山,仁者乐水。

”8. 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遥远。

比喻责任重大,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

出自《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9. 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形容谦虚、好学。

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0. 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

出自《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

”。

论语中的所有成语总结-超有用!!

论语中的所有成语总结-超有用!!

论语中的所有成语总结-超有用!!1不亦乐乎《学而》原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翻译:有朋友从远方来到,不也是很快乐的事情吗?成语义:①不也是很快乐;②表示程度过甚,达到难以应付的地步;③表示情况令人满意;④表示十分高兴。

2犯上作乱《学而》原文: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翻译:不喜好冒犯长辈和上级,而喜好造反作乱的人,是没有的。

成语义:①触犯上级,闹乱子;②指叛逆活动;③历代剥削阶级把人民的反抗、起义诬蔑为“犯上作乱”。

3节用爱人《学而》原文: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原文: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翻译:贫穷却不去巴结,富贵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还不如贫穷仍快快乐乐,富裕仍爱好礼义的人。

成语义:安于清贫,乐于实践自己所信奉的思想。

古代思想家所提倡的立身处世的态度。

7巧言令色《学而》原文:巧言令色,鲜矣仁。

翻译:花言巧语,面容和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成语义:原指铺张修饰没有实际内容的语言或文章,后多指虚假而动听的话。

8告往知来《学而》原文:告诸往而知来者翻译:告诉你过去的事情,你就可以知道未来要发生的事。

成语义:9慎终追远《学而》原文: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翻译:曾子说:“要谨慎地办理好丧事,虔诚地祭祀祖先,这样人民的道德就会归复中厚老实。

成语义: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追祭远代的祖先。

10温良恭俭让《学而》原文:以温、良、恭、俭、让以得之翻译:用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来了解政事的。

成语义:形容态度温和,举止文雅。

11言而有信《学而》原文: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翻译:讲信用,要符合于义;只有符合义的诺言才可以去实现。

成语义:说出来的话算数,有信用。

12从心所欲《为政》原文: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七十岁的时候,就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不会出现违背规矩。

成语义:①随自己的心意,想怎么样就怎么样;②代指人的年龄,七十岁。

(完整版)论语中的成语(全)

(完整版)论语中的成语(全)

《论语》中的成语《学而篇第一》1- 1、【学而时习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 11、【慎终追远】一一终:人死;远:指祖先。

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 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

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

《论语 学而》(1 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

《论语学而》(1 1): 1-2、【不亦乐乎】远方来,不亦乐乎! ” 不是很高兴的吗?《论语 学而》(11):有朋自1-3、 语学而》 【犯上作乱】一一犯:干犯。

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

《论 (1 2):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1-4、 【巧言令色】 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

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论语 学而》(1 3):巧言令色,鲜矣仁! ”1- 5、【一日三省】一一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

《论语 学而》(1 4):曾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1- 6、【三省吾身】一一省:检查、反省;身:自身。

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 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论语 学而》(1 4):曾子曰:’吾日 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1- 7、【入孝出悌】【入孝出弟】 一一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

《论语 学而》(1 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汉 桓宽《盐铁论 授时》: 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1- 8、【行有余力】一一做了事情以后,还有剩余的精力和时间。

《论 语学而》(1 6):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 9、【贤贤易色】一一多指尊重贤德的人,不看重女色。

《论语 学而》 (1 7):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1-10、【言而有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 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论语 学而》(17):1-12、【温良恭俭让】 ——原意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 种美德。

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

现也形容态度温和而缺乏斗争性。

《论 语学而》(1 10):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出自论语的四字成语

出自论语的四字成语

出自论语的四字成语《论语》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录,收录了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

其中,孔子提出了一系列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和人生原则,这些原则被总结为一些经典的成语,成为后人学习和遵循的准则。

下面是几个出自《论语》的四字成语及其相关参考内容。

1. 以礼待人《论语》中孔子曾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这句话意思是说,君子对待天下人都是一样的,没有适合的也没有不适合的,是根据他们的道义准则来对待的。

所以君子以礼待人,不论高低贵贱,都要尊重礼仪,体现出他们对人的尊重和谦虚。

2. 克己奉公《论语》中有一句“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这句话表达了君子在日常生活中要克制自己,抑制住私欲,为公共利益奉献自己的力量。

克己奉公指的是自己要先克制自己的私欲,然后以公共利益为目标,去奉献自己,为大家谋福利。

3. 以德报怨《论语》中有一句“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怨报怨,何以报德?”这句话意思是说,如果别人对你怀有恶意,你应该用德行来回报他,因为怀着恶意的人并不理会别人的好处。

不论对待别人的态度如何,我们都应该坚持以德报怨,用道义和善良的行为来回应别人。

4. 知足常乐《论语》中孔子曾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这句话强调了重视道德的重要性。

知足常乐这个成语强调了人们应该要知道满足的生活,不要贪婪和追求过分,才能够真正享受生活的乐趣。

5. 学而不厌《论语·学而篇》中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意味着,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与朋友交往上,都要保持持续的热情和兴趣。

学而不厌这个成语表达了对于知识的追求和对于学习的持续热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以上是几个出自《论语》的四字成语及其相关参考内容。

《论语》作为儒家文化的经典之作,其中的思想和价值观对于现代人生活和社会交往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论语中的成语100个

论语中的成语100个

论语中的成语100个1. 不言而喻2. 以身作则3. 不敢越雷池半步4. 掩耳盗铃5. 轻举妄动6. 明哲保身7. 必由之路8. 因人而异9. 养生之道10. 得过且过11. 放之四海而皆准12. 知难而进13. 一日千里14. 知错就改15. 有始有终16. 学而时习之17. 富贵不能淫18. 忘恩负义19. 随波逐流20. 心灵手巧21.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22. 情深意重23. 面不改色24. 口是心非25. 先发制人26. 盲人摸象27. 循循善诱28. 名利双收29. 百折不挠30. 同舟共济31. 获得更多32. 行于无声33. 善有善报34. 识时务者为俊杰35. 纸上谈兵36. 拾人牙慧37. 循序渐进38. 金玉良言39. 人心难测40. 纷繁复杂41. 怒发冲冠42. 美中不足43. 落花流水44. 入木三分45. 安土重迁46. 敬老尊贤47. 神秘莫测48. 高瞻远瞩49. 巧夺天工50. 饮水思源51. 碎石穿云52. 将心比心53. 古今中外54. 漫不经心55. 步步为营56. 立锥之地57. 软硬兼施58. 勇往直前59. 人定胜天60. 知音难觅61. 打草惊蛇62. 人云亦云63. 守口如瓶64. 得意忘形65. 憎人富贵66. 道不同不相为谋67. 藤萝绕树68. 心有余而力不足69. 相濡以沫70. 自欺欺人71. 随遇而安72. 以小见大73. 借花献佛74. 日新月异75. 束手无策76. 明日复明日77. 反复无常78. 亡羊补牢79. 兢兢业业80. 识途老马81. 绿叶成荫82. 手不释卷83. 一刀两断84. 乱七八糟85. 耐人寻味86. 合二为一87. 不落俗套88. 好逸恶劳89. 量力而行90. 知足常乐91. 安居乐业92. 辞旧迎新93. 改过自新94. 盛况空前95. 浅尝辄止96. 奋发向上97. 千姿百态98. 不问青红皂白99. 心慌意乱100. 披荆斩棘。

《论语》中的成语精髓,读了让你受益一辈子!

《论语》中的成语精髓,读了让你受益一辈子!

教育1.【有教无类】[出处]子曰:“有教无类。

”(《卫灵公》)<释义>不论什么人都给以教育。

此教育理念为孔子所倡导,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

"有教无类"的意思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

2.【诲人不倦】[出处]子曰:“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述而》)<释义>教别人时耐心、不厌倦。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经历新郑之病,他们不得不在当地住了几月,弟子樊迟问孔子怎样干农活。

孔子心里不高兴,一反诲人不倦的习惯,承认不如老农。

樊迟只好向当地农民请教,终于种出了葫芦、扁豆等瓜菜。

3.【学而不厌】[出处]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释义>学习总感到不满足。

形容勤奋好学。

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侧面。

这对中国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在今天,我们仍在宣传他的这一教育学说。

4.【不耻下问】[出处]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释义>并不认为向学问不如自己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是丢脸的事。

清·刘鹗记的第七回也表明:真正的大学问家,在学术上都是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认知,有时甚至不耻下问,全方位的汲取营养。

5.【温故知新】[出处]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释义>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

春秋时期,孔子在教学上有丰富的经验,常常与学生们一道研讨问题,给学生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他鼓励学生培养很好的品德,深入钻研,提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生赞扬孔子教学的耐心,孔子谦逊地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6.【闻一知十】[出处]“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公冶长》)<释义>听到一件事,便可以推知很多。

出自《论语》的成语

出自《论语》的成语

出自《论语》的成语40个出自论语的成语让我们深感振奋。

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

1、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

《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不得其死指人不得善终。

《论语·一流》:“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3、不亦乐乎《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现在常用以表示事态发展到极顶的程度,也表示“淋漓尽致”的意思。

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出任那种职务,就不考量那方面的事情,语出来《论语·泰伯》5、从心所欲随自己的心意,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当仁不让语本《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朱熹备注:“当仁,以仁为之出任也;虽师亦无所逊。

言当奋发而必为也。

”后来人型“当仁不让”则表示碰到必须搞的`事,就要积极主动地回去搞,不必须推委。

7、恶衣恶食粗劣的衣食。

《论语·里仁》:“士致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8、发愤忘食用功自学,努力工作,忘掉了喝茶。

《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女爰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女,同“汝”,你;爰,何。

)后和泛用来形容十分刻苦。

9、犯上作乱犯上:触犯长上;作乱:指造反。

《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10、割去鸡焉用牛刀宰鸡何必用宰牛的刀。

比喻搞大事情不必费大力气或大材不能不用。

《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之声。

夫子莞尔而笑曰:‘割去鸡焉用牛刀!’”也并作“杀鸡焉用牛刀”。

1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匠要把活儿做好,首先要使工具精良,语出《论语·卫灵公》。

12、好行小惠惠:同“慧”,精明。

原指Navarrenx小聪明。

出自《论语》的50个常用四字成语

出自《论语》的50个常用四字成语

1、【犯上作乱】犯:干犯。

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

【出处】《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2、【巧言令色】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

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出处】《尚书·皋陶谟》:“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论语·学而》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3、【温故知新】温:温习;故:旧的。

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出处】《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见义勇为】看到正义的事便勇敢地去做。

【出处】《论语·为政》:“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见义不为,无勇也。

”5、【尽善尽美】极其完善,极其美好。

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

【出处】《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6、【朝闻夕死】早晨闻道,晚上死去。

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出处】《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7、【中道而废】中道:中途。

半路就停止了。

【出处】《论语·雍也》中道而废: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

”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8、【文质彬彬】彬彬:配合谐调。

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出处】《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9、【见贤思齐】看到德行高的人,就想学得与他一样。

【出处】《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0、【举一反三】反:类推。

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它许多事情。

比喻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

【出处】《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1、【暴虎冯河】暴虎:空手搏虎;冯:同凭,冯河,过河不用工具(如船、木筏之类),赤脚蹚水。

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出自《论语》的成语(115个)

出自《论语》的成语(115个)

出自《论语》的成语(115个)《论语》,一部不朽之作,影响了两千年来的中华文明。

书中的许多警句格言,被广为流传;而你可知道,出自《论语》的成语竟有115个之多!A1、哀而不伤【解释】:哀:悲哀;伤:伤害。

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

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出自】:《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B2、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解释】:终日,整天。

整天吃饱饭,什么事也不关心。

【出自】:《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3、北辰星拱【解释】:北辰:北极星;拱:环绕。

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四面环绕。

旧时比喻治理国家施行德政,天下便会归附。

后也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出自】:《论语·为政》:“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4、比而不周【解释】:搞帮派,但是不团结。

结党营私。

【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屏气凝神【解释】:屏气:抑制呼吸;凝神:聚精会神。

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违心一致。

【出自】:《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6、博施济众【解释】:博:广泛;济:救济。

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出自】:《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7、博文约礼【解释】:博:金我,广;约:约束。

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出自】:《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8、不耻下问1【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9、不得其死【解释】:指人不得好死。

也表示对恶人的诅咒。

【出自】:《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10、不舍昼夜【解释】:舍:放弃。

不放弃白天和黑夜。

比喻夜以继日。

【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出自《论语》的成语大全

出自《论语》的成语大全

出自《论语》的成语大全
出自《论语》的成语有很多,例如:
1、朝闻夕死:出自《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意思是早晨明白道理,晚上死了也值得。

2、朽木不可雕:出自《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意思是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

3、听其言而观其行:出自《论语·公冶长》:“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意思是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

4、中道而废:出自《论语·雍也》中道而废: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

”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意思是中途而废,半途而放弃。

5、文质彬彬:出自《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意思是文和质配合适当,才是君子。

6、见贤思齐:出自《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意思是看到有德行的人,我们应该效仿;看到没有德行的人,我们应该内省自己。

7、举一反三:出自《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意思是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

8、箪食瓢饮:一箪食,一瓢饮。

形容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9、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

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10、道不同不相为谋: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

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论语中的成语汇总

论语中的成语汇总

论语中的成语汇总论语中的成语 11、【有教无类】[出处]子曰:“有教无类。

”(《卫灵公》)<释义>不论什么人都给以教育。

此教育理念为孔子所倡导,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

"有教无类"的意思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

2、【诲人不倦】[出处]子曰:“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述而》)<释义>教别人时耐心、不厌倦。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经历新郑之病,他们不得不在当地住了几月,弟子樊迟问孔子怎样干农活。

孔子心里不高兴,一反诲人不倦的习惯,承认不如老农。

樊迟只好向当地农民请教,终于种出了葫芦、扁豆等瓜菜。

3、【学而不厌】[出处]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释义>学习总感到不满足。

形容勤奋好学。

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侧面。

这对中国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在今天,我们仍在宣传他的这一教育学说。

4、【不耻下问】[出处]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释义>并不认为向学问不如自己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是丢脸的事。

清·刘鹗记的第七回也表明:真正的大学问家,在学术上都是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认知,有时甚至不耻下问,全方位的汲取营养。

5、【温故知新】[出处]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释义>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

春秋时期,孔子在教学上有丰富的经验,常常与学生们一道研讨问题,给学生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他鼓励学生培养很好的品德,深入钻研,提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生赞扬孔子教学的耐心,孔子谦逊地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6、【闻一知十】[出处]“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论语四字成语

论语四字成语

1、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不得其死;指人不得善终.《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3、不亦乐乎;《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现在常用以表示事态发展到极顶的程度,也表示"淋漓尽致"的意思.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那种职务,就不考虑那方面的事情,语出《论语·泰伯》5、从心所欲;随自己的心意,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6、当仁不让;语本《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朱熹注:"当仁,以仁为之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后来泛用"当仁不让"表示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应该推委.7、恶衣恶食;粗劣的衣食.《论语·里仁》:"士致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8、发愤忘食;用功学习,努力工作,忘记了吃饭.《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爰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女,同"汝",你;爰,何.)后泛用以形容十分勤奋.9、犯上作乱;犯上:触犯长上;作乱:指造反.《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10、割鸡焉用牛刀;宰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做小事情不必费大力气或大材不能不用.《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也作"杀鸡焉用牛刀". 1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匠要把活儿做好,首先要使工具精良,语出《论语·卫灵公》. 12、好行小惠;惠:同"慧",聪明.原指好耍小聪明.《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后也指爱施小恩惠. 13、后生可畏;后生;年轻人,后辈;畏:这里指敬服.年轻人很容易超过老一辈,他们是可敬畏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后多用此称赞有志气有作为的年轻人. 14、诲人不倦;诲:教导.教人时不嫌疲劳.形容教导特别耐心.《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5、惠而不费;惠:施惠,给人以好处;费,耗费.施惠于人,自己又无所耗费.《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后来常用以形容有实利而不多费钱财. 16、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人皆知.《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程注"圣人设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户晓也." 17、见义勇为;看到了争议的事情就奋勇地去做.语本《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18、举一反三;比喻从懂得的一点,类推而知道其他的,形容善于类推,能触类旁通.语本《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19、理屈词穷;利用站不住脚,无话可说.《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朱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论语成语大全

论语成语大全

1. 不耻下问2. 不亦乐乎3.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4. 从心所欲5. 当仁不让6. 道听途说7. 发愤忘食8. 犯上作乱9. 废寝忘食10. 斐然成章1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12. 过犹不及13. 后生可畏14. 诲人不倦15. 家喻户晓16. 见义勇为17. 举一反三18. 举直错枉19. 空空如也20. 理屈词穷21. 鸣鼓而攻之22. 名正言顺23. 匹夫不可夺志24. 巧言令色25.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26. 任重道远27. 杀身成仁28. 色厉内荏29. 三十而立30. 是可忍,孰不可忍31. 手足无措32. 逝者如斯夫33. 死而后已34. 温故知新35. 文质彬彬36. 无为而治37. 小不忍则乱大谋38. 朽木不可雕也39. 言必信,行必果40. 言听计从41. 血气方刚42. 学而不厌43. 循循善诱44. 一以贯之45. 一言以蔽之46. 饮水思源47. 有教无类48. 欲罢不能49. 怨天尤人50. 择善而从51.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52. 直道而行53. 中庸之道54. 知命之年55. 志士仁人56. 朝闻道,夕死可矣57. 成人之美58. 察言观色59. 陈力就列60. 箪食瓢饮61. 当务之急62. 道不同,不相为谋63. 割鸡焉用牛刀64. 各得其所65. 过庭之训66. 患得患失67. 见贤思齐68. 近悦远来69. 尽善尽美70. 君子固穷71. 乐山乐水72. 乐以忘忧73. 乐在其中74. 理直气壮75. 路不拾遗76. 苗而不秀77. 名落孙山78.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79. 讷言敏行80. 匹夫有责81.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82. 入孝出悌83. 是可忍,孰不可忍84. 岁寒松柏85. 松柏后凋86. 随心所欲87. 温良恭俭让88. 文过饰非89. 先礼后兵90. 血气方刚91. 言不及义92. 仰之弥高93. 一箪一瓢94. 以直报怨95. 以德报怨96. 以文会友97. 异端邪说98. 用行舍藏99. 欲速则不达100. 枕石漱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不亦乐乎《学而》原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翻译:有朋友从远方来到,不也是很快乐的事情吗?成语义:①不也是很快乐;②表示程度过甚,达到难以应付的地步;③表示情况令人满意;④表示十分高兴。

2犯上作乱《学而》原文: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翻译:不喜好冒犯长辈和上级,而喜好造反作乱的人,是没有的。

成语义:①触犯上级,闹乱子;②指叛逆活动;③历代剥削阶级把人民的反抗、起义诬蔑为“犯上作乱”。

3节用爱人《学而》原文: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翻译: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诸候国,要严肃慎重、专心认真办理国家的政事,以要守信用;节约财政开支,又爱护部下和人民;按照农时的季节役使人民。

成语义:节约财用,爱护百姓。

4食无求饱《学而》原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翻译:君子吃饭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享受安逸,做事勤快敏捷,说话小心谨慎,向有道德的人看齐,时时改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成语义:吃饭不要求饱足。

5居无求安《学而》原文:同上成语义:指不去一心追求安适舒服的居所。

6 安贫乐道《学而》原文: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翻译:贫穷却不去巴结,富贵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还不如贫穷仍快快乐乐,富裕仍爱好礼义的人。

成语义:安于清贫,乐于实践自己所信奉的思想。

古代思想家所提倡的立身处世的态度。

7巧言令色《学而》原文:巧言令色,鲜矣仁。

翻译:花言巧语,面容和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成语义:原指铺张修饰没有实际内容的语言或文章,后多指虚假而动听的话。

8告往知来《学而》原文:告诸往而知来者翻译:告诉你过去的事情,你就可以知道未来要发生的事。

成语义:9慎终追远《学而》原文: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翻译:曾子说:“要谨慎地办理好丧事,虔诚地祭祀祖先,这样人民的道德就会归复中厚老实。

成语义: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追祭远代的祖先。

10温良恭俭让《学而》原文:以温、良、恭、俭、让以得之翻译:用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来了解政事的。

成语义:形容态度温和,举止文雅。

11言而有信《学而》原文: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翻译:讲信用,要符合于义;只有符合义的诺言才可以去实现。

成语义:说出来的话算数,有信用。

12从心所欲《为政》原文: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七十岁的时候,就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不会出现违背规矩。

成语义:①随自己的心意,想怎么样就怎么样;②代指人的年龄,七十岁。

13而立之年《为政》原文:三十而立翻译:三十岁时能自立于世。

成语义:指人开始成熟。

14见义勇为《为政》原文: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见义不为,无勇也。

翻译:不是自己的祖先却去祭祀,那是谄媚。

遇到符合义的事不去做,就是没有勇气。

成语义:见到了正义的事情就要勇敢地去做。

15 举直措枉《为政》原文: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翻译:选拔正直的人,安排的位置在邪恶的人之上,百姓便信服;选拔邪恶的人,安排的位置在正直的人之上,百姓就不信服了。

成语义: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佞。

16 犬马之养《为政》原文: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翻译:子游问孔子怎样做是孝,孔子说:现在所谓孝顺,就是说能够奉养父母就可以了。

其实这是不够的,对于狗马也能做到饲养。

如果对父母只奉养而不诚心孝顺的话,那和饲养狗马没有什么区别?成语义:比喻供养父母。

17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为政》原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翻译:人如果不讲信用,就不知道该怎么办啦。

成语义:指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18三十而立《为政》原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我十五岁的时候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自立于世;四十岁时遇到事情就不迷惑了;五十岁时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去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才能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做出违背规矩。

成语义:三十岁自立于世,开始成熟。

19 随心所欲《为政》原文:同上。

翻译:同上。

成语义:随着自己的心意,想怎样就怎样。

多含贬义。

20 温故知新《为政》原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温习旧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就会可以获得新的知识,这样就可以作老师了。

成语义:温习已学过知识有获得新的体会。

也比喻回顾历史,认识现在。

21 一言以蔽之《为政》原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翻译:《诗经》的内容,用一句概括,就是: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内容。

成语义:用一句话来概括它。

22 异端邪说《为政》原文: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翻译:研读邪说,那是残害自己。

成语义:不符合正统思想的、被认为有严重危害的思想、言论。

23 周而不比《为政》原文: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翻译:君子在道义上团结人,不以私利相互勾结;小人善于因私利而勾结,不能在道义上团结人。

成语义:关系亲密但不相互勾结。

24是可忍,孰不可忍《八佾》原文: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翻译:孔子谈论季氏,说他在庭院内观赏八佾之舞,这种事情如果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能容忍的呢?成语义:如果这个可以容忍,那么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

表示绝不容忍。

25 哀而不伤《八佾》原文:《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翻译:《诗经》中的《关雎》篇的内容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悲伤。

成语义:①感情适度,悲哀而不过度伤心;②形容诗歌、音乐等含优雅哀调,却又感情适度而不过分、具有中和之美。

26 不咎既往《八佾》原文: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翻译:已经完成的事情就不再说了,已经做过的事情就不必再劝谏了,已经过去的事情不要再去追究责备了。

成语义:对过去的错误不再追究、责备。

27 尽善尽美《八佾》原文: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翻译:孔子谈到韶乐说:“美极了,又好极了。

”谈到武乐时说:“美极了,还不够好。

”成语义:形容事物达到完美无缺的境地。

28 了如指掌《八佾》原文:或问之说。

子曰:“不知也。

知其说者之于天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翻译:有人问孔子举行“祭”的由来。

孔子说:“不知道。

能懂这种道理的人治理天下,会像把东西摆在这里一样吧!”孔子一边说一边指着自己的手掌。

成语义: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给人看一样。

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29 杞宋无征《八佾》原文: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征之矣。

翻译: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杞国去不足以作为考证的证明;殷代的礼,我能说出来,宋国却不足以作为考证的证明。

因为文字资料不足,熟悉夏礼、殷礼的贤人也不多。

如果文献足够的话,我就能用它来作考证的证明了。

成语义:杞国、宋国没有证据可以证明。

比喻事情缺乏足够的证据。

30绘事后素《八佾》原文: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翻译:子夏问道:“‘美好的笑容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黑白分明,粉嫩的脸庞着色化妆绚丽多彩好打扮啊。

’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先有了白地子,然后才画上画。

成语义:①指先有白色的底子,才能进行彩绘。

②比喻礼乐产生于仁义之后;比喻做事先从简单做起,然后逐步深入。

31朝闻夕死《里仁》原文:朝闻道,夕死可矣。

翻译:早上明白道理,晚上死去,也是可以的。

成语义:早上听到真理,哪怕晚上死去也心甘情愿。

形容对真理的渴望心情。

32 恶衣恶食《里仁》原文: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翻译:孔子说:“士有志于道,而又以穿的衣服不好吃的饭菜不好为耻辱,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的。

”成语义:粗劣的衣食。

形容生活俭朴。

33 观过知仁《里仁》原文: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

”翻译:孔子说:“人犯的错误,同他那一类人是一样的。

观察一个人犯的什么错误,就能知道他是哪一类人。

成语义:通过一个所犯过错的性质,就能知道他的为人。

34 见贤思齐《里仁》原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自省也。

”翻译:孔子说:“见到圣贤的人考虑要向他看齐;看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进行自我反省。

成语义:看到有道德、有才能的人,就想要向他学习,看齐。

35 讷言敏行《里仁》原文: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翻译:孔子说:“君子要谨慎地说话,而要敏捷地行动。

”成语义:语言迟缓,行动敏捷。

古代儒家所奉行的一种修身之道。

36无适无莫《里仁》原文: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翻译: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一定要做的,也没有一定不要做的,而是服从于义。

37 一以贯之《里仁》原文: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翻译:孔子说:“曾参啊!我所主张的‘道’是由一个根本的宗旨贯穿始终的。

成语义:原指孔子的忠恕之道贯穿于其整个儒家学说之中。

泛指将一种理论、思想贯穿于事物的始终。

38 造次颠沛《里仁》原文: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翻译:君子一刻也不能违背仁德,即使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仁德去做,即使是在流离困顿的时候也必须按照仁德的要求去做。

成语义:指匆忙不安定。

39流离颠沛《里仁》原文:同上翻译:同上成语义:形容生活困苦而到处流浪。

40 安老怀少《公冶长》原文: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翻译:使老人们生活安定,朋友们互相信任,年轻的孩子们得到关怀和爱护。

成语义:使老年人安逸,使年少者归心。

形容使人民生活安定。

41不耻下问《公冶长》原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翻译:子贡向孔子请教:“孔文子为什么谥号叫做‘文’呢?孔子回答说:“因为他聪明而又喜欢学习,遇见比自己差的人,也肯于向他虚心求教,不以为耻辱,所以他的谥号叫做‘文’。

成语义: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请教为可耻。

形容虚心求教。

42不念旧恶《公冶长》原文: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翻译:孔子说:“伯夷、不记住过去的仇怨,人们对他的仇怨因此减少。

成语义:不记住或不计较别人过的错误或个人间的仇怨。

43 斐然成章《公冶长》原文: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翻译:我家乡的学生们,志向远大,心气骄傲,而行为粗简,文采都有较高的成就。

我不知道应该怎样教导他们。

成语义:①富有文采。

多形容文章的文辞生动。

②形容成绩或声名显著。

含褒义。

44 计过自讼《公冶长》原文: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翻译:孔子说:“算了吧!我没有过能够看到自身的错误而从内心自责的人。

”成语义:省查自己的过错而内心自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