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丝两种情怀杜甫李商隐诗中的雨-精

合集下载

李商隐描写雨的古诗词《夜雨寄北》阅读

李商隐描写雨的古诗词《夜雨寄北》阅读

李商隐描写雨的古诗词《夜雨寄北》阅读夜雨如丝,细密而凉爽。

在这昏暗的夜晚,李商隐借着雨水的柔和,笔尖舞动,写下了那首古诗《夜雨寄北》。

这首诗描述了他心中的思念和忧愁,而雨水则成为了他抒发情感的载体。

《夜雨寄北》一诗开篇便写道:“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诗人通过“君问归期未有期”的句子,道出了他对思念之人归期的焦虑和无奈。

巴山夜雨涨秋池,诗人以巴山夜雨涨秋池作为景观来烘托自然环境中的寂寞和凄凉,与他内心的情感相呼应。

诗的下半部分继续描写了雨水的细腻与坚韧:“冯唐易老易为人,咸阳秋水成何物。

”这里,诗人通过“冯唐易老易为人”的表达,抒发了内心中对时光易逝和人事易变的痛感。

同时,他又将脱胎于《晋书·冯唐传》中的名句“冯唐易老易为人”嵌入其中,使诗更具意味深长。

而“咸阳秋水成何物”,既描绘了雨水(秋水)的形象,也寓意着人生的变化无常。

接下来,李商隐写到:“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这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和谐美丽,凸显出思念之情更加切近的感受。

黄鹂和翠柳,白鹭和青天,形成了自然的对比,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对思念之人的眷恋之情。

最后,诗的结尾写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两句以形容风华绝代的窈窕淑女和君子好逑来概括诗的主题,也抒发了诗人对于真挚爱情的向往和渴望。

整首诗以夜雨为背景,通过对自然界景物的描述,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

李商隐巧妙地借助雨水这一元素作为诗歌的主题,将雨水与思念、忧愁、痛苦等情感相结合,使诗歌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自然界景物的对比,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思念之人的眷恋和对爱情的追求。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李商隐是一个情感丰富而细腻的诗人。

他以雨水为线索,将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诗的情感更加深沉和饱满。

他通过对雨水的描写,抒发了对归期未定所产生的无奈和焦虑,以及对时光易逝和人事易变的痛感。

同时,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对比和形容,抒发了对思念之人的眷恋之情,以及对真挚爱情的向往和渴望。

中国古典诗歌里的雨意象

中国古典诗歌里的雨意象

中国古典诗歌里的雨意象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名作,诗中有意重复“巴山夜雨”四字,将实有与虚拟之景绾合在一起:雨既是作客他乡的诗人写作时的现实环境,又是诗人设想将来回到故乡、与妻子灯下相对时谈论的话题。

短短二十八字,既展现了客途霖雨、归期无定的凄凉,又暗含着夜雨剪烛、西窗共话的温馨。

而这两种迥然不同的场景与情绪,恰恰构成中国古典诗歌中“雨”意象的基本内涵。

战国晚期诗人屈原以“雷填填兮雨冥冥,猨(yuán即猿)啾啾兮狖(yòu猿的一种)夜鸣”的阴冷环境,映衬美丽忧伤的巫山神女形象(《九歌·山鬼》),以“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涉江》),极言放逐之地的凄凉,都收到了情景交融、相得益彰的效果。

但是这种以雨景烘托气氛的诗句在接下来的汉魏时期并不多见,直到南朝诗人何逊写出“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临行与故游夜别》)的名句,通过对挑灯长谈、静听夜雨滴在台阶段之上的情景的描写,表现离别的依依不舍、黯然神伤之情。

可以说,何逊发现了雨意象的细腻情味,并以清丽传神的笔调加以表现。

从此以后,作为自然现象的雨在诗词中几乎固定地用于渲染凄清的氛围,表现寂寞的情感,经常与离别、漂泊、孤独这类主题联系在一起。

虽然现实中的离别未必发生在雨中,但是以雨为背景的诗歌显然更具艺术魅力: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江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柳永《雨霖铃》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一夜寒雨之后的黎明舟中送客,骤雨初歇的傍晚与情人分别,雨不仅带来自然的寒意,更增添心理上的凄凉,而在晚钟中迎着微雨送人登舟,那打湿衣衫的,不知是分别的泪水,还是绵绵的雨丝。

离别之后是彼此无尽的思念,尤其是当长夜耿耿,冷雨敲窗,辗转难寐之际:秦地故人成远梦,楚天凉雨在孤舟。

李商隐《春雨》赏析

李商隐《春雨》赏析

春雨李商隐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古人写诗言情,总是伴随着对景的描绘。

以景谈情,是诗人们惯用的手法。

在这些景中,有不少直接取材于我们的生活。

例如,写离别之情,总会联想到“杨柳”“长堤”;抒发愁绪之时,常常用到“夕阳”“浊酒”;一说到羁旅思乡,就会有“大雁”“书信”,除了这些景物。

文人们也用自然中气象来写诗言志,“雨”作为大自然的精灵,就是其中的代表。

李商隐的《春雨》,看似写雨,实则是在抒写春雨中的相思之情。

诗篇首联中“新春”一词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即新春时节。

新春应该是充满了希望和生机的季节,但是诗人在这里用“怅”字开篇,给我们铺垫了一个充斥愁绪的氛围。

这二者一“喜”一“悲”,在对比中凸显了诗篇愁怀情绪的基调。

“白门”是金陵的别称,即今天的南京。

它常用来指代男女幽会之地,而在此主要是用来表现诗人回忆昔日与恋人欢会的地方,如今却已经寂寞冷清。

也就是说,佳人已去,相会无期。

颔联写诗人在潇潇的雨中来到恋人住过的红楼前,隔着迷蒙细雨远远地望去,始终没有走近。

因为红楼依旧,只是自己思念的人却已离去。

灯光下的雨纷纷飘下如同昔日你闺房前的珠帘,朦朦胧胧让我看不清你的样子,只好提着灯笼独自归去。

“红楼”常意为心上美人之所居,这里代指诗人的心上人。

李白在《陌上赠美人》中也写道“美人一笑褰珠箔,遥指红楼是妾家。

”诗中“隔”字有阻隔、断绝之意,加之“相望”一词,表明诗人与自己的心上人分离不得相聚。

而“冷”与热烈的“红”形成反差,表明诗人此刻的心境,就如同这连绵不断的春雨,寂静又凄清。

雨丝使整首诗都笼罩着朦胧凄美的气氛。

没有“雨”的点缀,整首诗就会黯然失色。

《楚辞·九辩》:“白日晼晚其将入兮,明月销铄而减毁。

”“晥晚”是日暮之意,在李商隐的另一首诗中也提到“含情春晼晚,暂见夜阑干。

”在这里应该是用作年复一年、人老珠黄之意。

浅议李商隐笔下雨意象的情感内涵 钱文 18100230 (1)

浅议李商隐笔下雨意象的情感内涵 钱文 18100230 (1)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毕业设计(论文)(2014届)题目:浅议李商隐笔下雨意象的情感内涵专业:汉语言文学姓名:钱文学号:18100230指导教师:党银平职称:教授填写日期:2014年4月15号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教务处制目录1、摘要、关键词、Abstract (1)2、序言 (2)3、李诗偏好“雨”意象的社会背景............................................................2-4 3.1、坎坷的身世. (2)3.2、不幸的政治遭遇 (3)3.3、怀才不遇,渴望知己的心里 (3)3.4、痛苦的爱情经历 (4)4、李商隐诗“雨”意象的象征类型..............................................................4-9 4.1象征险恶的政治风雨................................................................................4-6 4.2暗喻帝王荒淫的生活.. (6)4.3寄托乡愁相思之苦.....................................................................................6-74.4象征感情的悲欢离合.................................................................................7-85.5象征梦的朦胧 (8)4.6寄托“有才无命”“报国无门”的悲情....................................................8-95、注释 (9)6、参考文献 (9)7、致谢词 (10)浅论李商隐笔下“雨”意象的情感内涵钱文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18100230【摘要】在中国古典诗歌中,雨意象是频繁出现的经典意象,诗人们常借之传达离别悲苦、世事伤感等复杂隐约的情感,蕴涵着多重的深刻的心理信息。

赏析唐诗《春雨》

赏析唐诗《春雨》

赏析唐诗《春雨》
《春雨》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全诗如下:
春雨细如丝,
幽人听雨时。

临窗思往事,
书卷寄相思。

这是一首描绘春雨景色、抒发诗人情感的诗。

诗中,春雨细如丝,仿佛是诗人内心细腻情感的写照。

在这春雨绵绵的时候,诗人独自一人在窗前聆听雨声,心中充满了对往事的回忆。

诗的首句“春雨细如丝”,用“丝”来形容春雨的细密,给人一种柔和的感觉。

诗人通过对春雨的描绘,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

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接着,诗人在第二句“幽人听雨时”中,强调了自己在
这样的时刻,独自一人聆听雨声。

这里的“幽人”,既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也可以理解为与诗人心境相契合的一类人。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第三句“临窗思往事”,诗人通过临窗的动作,展现了自己对往事的回忆。

诗人在这里回忆了哪些往事呢?诗中并没有明确说明,但可以推测,这些往事或许与诗人的生活经历、亲朋好友有关。

诗人通过回忆往事,表达了自己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留恋。

最后一句“书卷寄相思”,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书卷之中。

这里的“书卷”,既可以理解为诗人手中的书卷,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心中的书卷。

诗人通过书卷,表达了自己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春雨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同时表达了对往事的回忆与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魂梦无际:李商隐《春夜喜雨》的意象描写

魂梦无际:李商隐《春夜喜雨》的意象描写

魂梦无际:李商隐《春夜喜雨》的意象描写引言李商隐是唐代文学家,他的诗作以细腻华美而脍炙人口。

其中,《春夜喜雨》被誉为视觉艺术的佳作,通过对大自然细致入微的描述和丰富多样的意象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奇妙而魔幻的境界。

春夜喜雨的背景《春夜喜雨》是李商隐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年)时期的一首七绝诗。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一个春天夜晚下着喜人雨的景象。

意象一:行云流水在《春夜喜雨》中,李商隐运用了行云流水这一意象来形容盛开的花朵和倾泻而下的雨水,呈现出一幅自然之美。

他写道:“好一个“The rain-dripping spring wind and can not smell, suddenly for the continuous downpourof early morning light.” 的景色,在读者心目中勾勒出了花瓣轻柔地随风飘落的画面,以及雨滴与风的相互交融,给人一种清新而恬静的感觉。

意象二:幽兰桃李在诗中,李商隐借助幽兰桃李这一意象来描绘花朵的繁盛,他写道:“千紫万红总是春”,形容了不同颜色和品种的花朵所带来的美景和欢快气氛。

这一意象使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生命力旺盛的状态,并透露出作者对春天的喜悦之情。

意象三:魂梦无际李商隐运用“魂梦无际”这一意象来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内心深处无限遐想。

他写道:“山郡归来应看巷,车辚马萧信道家。

”通过这个意象,作者将人们置身于一个飘渺而迷人的境界中,在此景之下探索禅宗与哲学思考。

总结《春夜喜雨》是李商隐创作于唐代的一首诗歌作品。

通过行云流水、幽兰桃李等丰富多样的意象描写,李商隐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妙而奇特的境界。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自然之美,更借助“魂梦无际”的意象,引发人们对生命、哲学和禅宗的思考。

李商隐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手法和精湛的诗歌才华,将《春夜喜雨》塑造成一首让人回味无穷的经典之作。

李商隐《春雨》赏析

李商隐《春雨》赏析

李商隐《春雨》赏析《春雨》李商隐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李商隐在这首诗中,赋予爱情以优美动人的形象。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首联是说,新春时节,我穿着白夹衣,怅然的卧在床上;幽会的白门冷落了,令我心中万分感伤。

一个春雨绵绵的早晨,诗中的男主人公穿着白布夹衫,和衣怅卧?诗在点明“怅卧”之后,用一句话做了概括的交代:“白门寥落意多违”。

“白门”当指男女欢会之所。

过去的欢会处,今日寂寞冷落已不见对方的踪影。

与所爱着分离的失意,便是他愁思百结的怅卧的原因。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颔联是说,隔着蒙蒙细雨凝视着那座红楼,只觉得凄冷茫茫,我只好顶着珠帘般的细雨,在依稀的灯光中黯然归来。

怅卧中,它的思绪飘动,回味着最后一次寻访对方的情境。

仍然是对方住着的那座熟悉的红楼,但是他没有勇气走进去,甚至没有勇气再走近一些,只是隔着雨凝视着。

往日在他的感觉里,是那样情切温存的红楼,如今是那样的凄冷。

在这红楼前,他究竟站了多久,也许连自己都不清楚。

他发现周围的街巷灯火已经亮了,雨从亮着灯光的窗口飘过,恍如一道道珠帘。

在这珠帘的闪烁中,他才迷蒙的沿着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独自走了回来。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颈联是说,凄楚的暮春,遥远的路途,哪里可以寄托我的悲戚伤感?缠绵的思绪,化作空泛的梦,在殘宵的梦中依稀与你相见。

他是这样的茫然若失,所爱者的形影,始终在他脑际萦回,他想,在远方的那人也应该为春天将去而伤心吧?如今蓬山远隔,只有在殘宵的短梦中依稀可以相见了。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尾联是说,有玉珰一双作为信物,怎么样才可以送达;我只有寄希望于万里长空中,那一只只刚刚飞来的鸿雁。

强烈的思念,促使他修下书札,侑以玉珰一双,作为寄书的信物。

这是奉献给对方的一颗痛苦的心,但路途遥遥,障碍重重,纵有信使,又如何传递呢?且看窗外的天空,阴云万里,纵有一雁传书,定能穿过这罗网般的云天吗?这首诗大致包含的意境。

一种雨丝 两种情怀 杜甫李商隐诗中的雨

一种雨丝  两种情怀  杜甫李商隐诗中的雨

一种雨丝两种情怀——杜甫、李商隐诗中的雨徐燕摘要: 杜甫、李商隐在诗中多次咏雨,抒发心中强烈的感情。

由于所处的具体历史时期、个性气质不同,他们诗中的渔业呈现出不同的感情色彩与思想内容:杜甫诗中的雨多与家国命运、人民生活相联系,李商隐诗中的雨更多凄苦色调,表现出深沉的身世之慨。

无雨不成诗,在浩如烟海的古代诗歌典籍中,随处可见雨的身影,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张水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雨本平常之物,多情的诗人们用手中妙笔点染雨景之美,传达心中深情。

为雨喜,因雨愁,在不同的诗人笔下,在不同的心境之下,雨被倾注上不同的感情色彩,带有不同的意蕴。

本文特选取唐代两位有代表性的诗人--杜甫、李商隐,将他们诗中的雨略加比较,以见差别。

一、雨在老杜杜甫曾说“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雨催动杜甫写出流传千古的诗篇。

雨是一种普通的自然现象,与人们的生活又息息相关,及时而适量的雨是农耕时代人们最盼望的事情,在甲骨文中就有古人卜雨的卜辞:“癸卯卜,今日雨。

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盼望和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这应该是中国文学史上比较早的一首喜雨诗。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也不缺乏类似的诗句:“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

”(《甫田》)。

“有渰萋萋,兴雨祁祁。

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大田》)。

杜甫的诗多次描写到雨,据统计他诗中直接咏雨以雨为题的达40首之多,如《春夜喜雨》、《大雨》、《苦雨》、《秋雨叹》等等。

还有很多诗,虽并未以之为题,却也多方描写雨中情景。

他每为甘霖而喜,为霪雨而愁,秉承古诗的传统,杜甫诗中的雨多与国家命运、人民悲苦相联系。

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

_雨_意象在唐诗流变中的作用_以王维_杜甫和李商隐_雨_意象诗歌为例

_雨_意象在唐诗流变中的作用_以王维_杜甫和李商隐_雨_意象诗歌为例
三、风格塑造上从清新到沉郁再到朦胧的转变 诗人王维总会在一场雨后寻求到精神世界与自然 界合二为一的乐趣,因为雨总会带给诗人心灵的震撼, 它拉近了诗人与自然界的距离,让诗人回归真正的自 我。有了雨的滋养,王维的诗风倍显清新自然,读后令 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杜诗中的雨能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对民间疾苦的担 忧和对时局的忧伤,渗透着慷慨悲壮的沉郁之风。风 雨意象贯穿于杜甫的大半生时光,是对国家动荡时局 和其漂泊落魄生活的写照。自然界的风雨就如宦海和 人生的风雨,实属难测,杜甫巧妙地化用了风雨意象。 李商隐的“隔 雨 相 望 ”使 诗 中 的 朦 胧 之 感 增 添 不 少。他笔下的“雨帘”如烟如雾,颇具神秘色彩。雨帘 之隔升华为内心世界的隔离,是彼此感情的隔断。是 什么原因造成的? 是感情不和,还是等级观念,或是家 庭矛盾,让人琢磨不透,形成了李商隐诗歌的多义性。 李商隐雨之隔境与其他诗人最大的不同是他创新的细
2. 杜甫笔下的“雨”与忧国忧民题材息息相关 处于盛唐向中唐过渡的诗人杜甫,其诗以“雨”为 题的就有近 50 首,内容涉及雨的篇目更是众多。杜甫 笔下的写“雨”诗多与农事和征战有关,体现出杜甫是 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例如这首家喻户晓的《春夜喜 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 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 官城。 我们可以体会到当一场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 雨降临时诗人极大的喜悦之情。诗中对春雨的描写体 察入微,入化传神,不愧为古往今来最好的雨之颂歌。 首联“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个“知”字写出了 雨的灵性,称 为“好 雨 ”,因 为 它 对 于 农 业 生 产 来 说 是 一场甘霖,可 解 农 民 的 焦 虑 与 忧 愁。 颔 联“随 风 潜 入 夜,润物 细 无 声”用 拟 人 的 手 法 写 出 了 春 雨 之 好。 “潜”字,“细”字用字精工,刻画出了春雨的神韵。尾 联则是诗人的联想,想象春花经细雨滋润后花枝若重, 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全诗都紧扣诗题中的“喜”字 来写,表明 杜 甫 是 一 位 与 民 同 乐 的 诗 人。 又 有《秋 雨 叹三首其二》: “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 一 云。 去马来牛不复辩,浊泾清渭何当分。禾头生耳黍穗黑, 农夫田父 无 消 息。城 中 斗 米 换 衾 裯,想 许 宁 论 两 相 直。”则反映 了 霖 雨 涝 灾 给 庄 稼 带 来 的 危 害。 从 杜 诗 不难看出,无论是旱灾还是涝灾,都成了诗人关心的话 题,诗人与百姓同甘共苦。 再看《兵车行》中“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 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天阴雨湿 声啾啾”所营 造 的 悲 剧 气 氛,足 见 诗 人 对 频 繁 征 战 的 厌恶,表现了诗人极度关心民间疾苦的情怀。还有一 首描写战乱时的血雨腥风的《白帝》,诗人借白帝城的 倾盆大雨以象征战争中的血雨腥风。 通过分析杜甫的写“雨”诗,不难发现这些时事题

中国古典诗歌里的雨意象

中国古典诗歌里的雨意象

中国古典诗歌里的雨意象中国古典诗歌里的雨意象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名作,诗中有意重复“巴山夜雨”四字,将实有与虚拟之景绾合在一起:雨既是作客他乡的诗人写作时的现实环境,又是诗人设想将来回到故乡、与妻子灯下相对时谈论的话题。

短短二十八字,既展现了客途霖雨、归期无定的凄凉,又暗含着夜雨剪烛、西窗共话的温馨。

而这两种迥然不同的场景与情绪,恰恰构成中国古典诗歌中“雨”意象的基本内涵。

战国晚期诗人屈原以“雷填填兮雨冥冥,猨(yuán即猿)啾啾兮狖(yòu猿的一种)夜鸣”的阴冷环境,映衬美丽忧伤的巫山神女形象(《九歌·山鬼》),以“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涉江》),极言放逐之地的凄凉,都收到了情景交融、相得益彰的效果。

但是这种以雨景烘托气氛的诗句在接下来的汉魏时期并不多见,直到南朝诗人何逊写出“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临行与故游夜别》)的名句,通过对挑灯长谈、静听夜雨滴在台阶段之上的情景的描写,表现离别的依依不舍、黯然神伤之情。

可以说,何逊发现了雨意象的细腻情味,并以清丽传神的笔调加以表现。

从此以后,作为自然现象的雨在诗词中几乎固定地用于渲染凄清的氛围,表现寂寞的情感,经常与离别、漂泊、孤独这类主题联系在一起。

虽然现实中的离别未必发生在雨中,但是以雨为背景的诗歌显然更具艺术魅力: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江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柳永《雨霖铃》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一夜寒雨之后的黎明舟中送客,骤雨初歇的傍晚与情人分别,雨不仅带来自然的寒意,更增添心理上的凄凉,而在晚钟中迎着微雨送人登舟,那打湿衣衫的,不知是分别的泪水,还是绵绵的雨丝。

离别之后是彼此无尽的思念,尤其是当长夜耿耿,冷雨敲窗,辗转难寐之际:秦地故人成远梦,楚天凉雨在孤舟。

论杜甫夔州诗中的“雨”意象

论杜甫夔州诗中的“雨”意象

论杜甫夔州诗中的“雨”意象杜甫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作中常常出现关于自然的描写,尤其是与雨水相关的意象。

而《登岳阳楼》中的“雨霖铃”更是成为了他诗作中最为经典的表现雨水意象的诗句之一。

本文通过对杜甫诗作中的雨水意象进行分析,探讨其在《杜甫夔州诗》中的作用和意义。

我们要了解在古代诗歌中,雨水常常被用来表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雨水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它会带来洗涤和滋润大地的功能,也会给人们带来情感上的震撼和感受。

对于杜甫来说,雨水意象的使用不仅仅是为了描写自然的景象,更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

在《杜甫夔州诗》中,雨水意象多次出现。

比如在《巫山高》中,杜甫写道:“巫峡之高,天崩地坼,云雷徒集。

”这里的“云雷徒集”一语中的,象征着暴雨来临,给人一种凶险和艰难的感觉。

在《宣州谢朓庐》中,杜甫写到:“独有凤栖梧,忠臣思战地。

黄云垂宇宙,嘉木撑长天。

”这里的“黄云垂宇宙”则是暗示了阴沉闷沉的天气,让人感到忧郁和沉重。

而在《夜泊牛渚怀古》中,杜甫写到:“露重飞燕,雨歇凉猿。

”这里的“雨歇凉猿”则表现出了雨水过后的清凉和宁静。

从这些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杜甫诗作中的雨水意象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

他通过雨水的表现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在《巫山高》中,他表现了对险峻和困苦的感受;在《宣州谢朓庐》中,他表现了对忧郁和沉重的感受;在《夜泊牛渚怀古》中,他表现了对清凉和宁静的向往。

这些情感和思想的表达,构成了杜甫诗作中雨水意象的重要内涵。

除了情感和思想的表达,杜甫诗作中的雨水意象还具有象征和隐喻的功能。

在《杜甫夔州诗》中,雨水常常被用来象征困苦和磨难,在《巫山高》中,“云雷徒集”象征着困难重重,让人感到挫折和无奈;在《宣州谢朓庐》中,“黄云垂宇宙”象征着压抑和沉重的环境,让人感到束缚和压迫。

这些象征和隐喻的功能,让雨水意象在杜甫诗作中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我们要深入思考杜甫诗作中雨水意象的意义。

在《杜甫夔州诗》中,雨水意象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写,更是对人生的反思。

写雨景抒雨情的古诗名句

写雨景抒雨情的古诗名句

写雨景抒雨情的古诗名句大家好,我是”文以载道,成风化人”的小夜,今天和大家聊的主题是:3首写雨的唐诗,杜甫抒发心情,而韩愈这首诗却是“引诱”他春游!古诗词从来不缺乏魅力,每个人读都有不一样的理解,既有写祖国大好河山的魅力文字,也有描述男欢女爱的缠绵悱恻,还有作者浓浓的家国情怀,铁马兵戈……诗词总能击中我们内心那最柔软、最动情的一点,让人越读越上瘾。

今天恰逢雨水这个节气,来看看古人对雨有着什么样的情怀:1、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赏析:这是杜甫在成都居住的时候,春天刚好下了一场春雨,还是在夜晚。

整首诗把春雨拟人化,一个“潜”字透露出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感觉。

夜里漆黑一片,只有江上的船只还有星星灯火。

想象第二天到来后,整个城中又是繁花似锦。

诗人既表达了对春夜里这场雨的喜爱,又抒发了对成都这种安逸生活的享受。

2、初春小雨——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赏析:这首诗是韩愈在任吏部侍郎时候写给当时任水部员外郎的诗人张籍的,韩愈已经五十六岁了,但是他的心情却是很好,这是他这辈子当的最大的官了。

虽然在文学方面影响很大,但是仕途到今天才能让他有点满意吧!恰逢春天到来,初降小雨,韩愈想邀请好友张籍一同春游,可是张籍却以年迈推辞,韩愈就写了这首诗,把春雨后的皇城写的美如画,以此来“引诱”他出来游玩。

整首诗由近及远,写了春雨滋润万物的品性,整个皇城都弥漫着早春的气息,远比那烟柳飘飞的晚春更有味道!3、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赏析:这是李商隐在巴蜀的时候,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的一首诗,说是诗,其实就是一封情书,读起来让人觉得太美了!“你问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去,我也不知道哪天才能返回。

此时此刻我所在的巴山之地夜晚的大雨已经涨满了秋天的河塘。

唐诗宋词中的雨意象

唐诗宋词中的雨意象

唐诗宋词中的雨意象打开唐宋诗词作品,到处听得到雨声。

雨中多愁,因而雨中多诗。

以杜甫和李商隐为例:杜诗中“雨”意象出现了246次,比“睛”的36次多了六倍;李商隐诗中有关“雨”的意象出现了73次,而“睛”只有10次。

雨作为一种轻柔流动的物象,更是常常出现在词人的笔下,成了词人抒发个人感慨的有效载体。

雨从一种不带有任何主观情意的自然现象到被刻意营造成中国文学中传统的抒情意象,其中融注了作者特有的感受、体验、情绪和心态,具有了丰富的人生意蕴和审美价值。

下面我们将从四个方面谈谈“雨”意象的建构类型及其人生意蕴。

喜雨往往与滋润万物,唤起勃勃生机联系在一起。

韦应物《幽居》诗:“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就是人们赞赏的佳句。

“微雨”是对早春细雨的准确描绘,春草在微雨滋润下成长,这里有一派生机盎然的春天气息,也有诗人对夜来细微春雨的喜爱,诗人幽居的宁静和心情的喜悦可见一斑。

苏轼《浣溪沙》词:“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

一场透雨过后,原野青青,景色格外清新可爱,走马于平沙芳草地上,自是一尘不染,只觉满眼青翠,内心喜悦可以想见。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其一),有“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两句,诗人极为生动细腻地描绘了鱼和燕子在微风细雨中的动态。

鱼的欢欣,燕子的轻盈,引起了诗人喜悦的心理反应,这不正可以使我们感受到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吗?我们再来看一首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那落在天街上的纤细小雨滋润如酥,酥就是奶油,它细腻、匀称、滑爽、滋润而又慢慢地普降到皇城中的街道。

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

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觉得快乐、新鲜、活泼、清香,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在喜雨诗中流传最广的要数杜甫的《春夜喜雨》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李商隐《春雨》鉴赏《春雨》译文及赏析

李商隐《春雨》鉴赏《春雨》译文及赏析

李商隐《春雨》鉴赏《春雨》译文及赏析《春雨》是由李商隐所创作的,李商隐在这首诗中,赋予爱情以优美动人的形象。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春雨》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春雨》唐代:李商隐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春雨》译文新春时节,我身披白衫怅然地卧在床上;幽会的白门冷落了,令我万分感伤。

隔着蒙蒙细雨凝视红楼更觉凄凉,只好顶着珠帘般的细雨,在依稀闪烁的灯光中黯然归来。

凄楚的暮春,遥远的路途,哪里可以寄托我的悲凄伤感?只有在残宵梦中才能与你相见。

耳环情书已备好,怎么才能送达?只有寄希望于万里长空中,那一只刚刚飞来的鸿雁。

《春雨》注释白袷衣:即白夹衣,唐人以白衫为闲居便服。

白门:金陵的别称,即现南京。

南朝乐府民歌《杨叛儿》说:“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

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讲的是男女欢会。

后人常用“白门”指代男女幽会之地。

红楼:华美的楼房,多指女子的住处。

珠箔:珠帘,此处比喻春雨细密。

晼晚:夕阳西下的光景,此处还蕴涵年复一年、人老珠黄之意。

依稀,形容梦境的忧伤迷离。

玉珰:是用玉做的耳坠,古代常用环佩、玉珰一类的饰物作为男女定情的信物。

缄札:指书信。

云罗:像螺纹般的云片,阴云密布如罗网,比喻路途艰难。

《春雨》赏析《春雨》抒写了诗人与情人相见时的欢乐,离别后的怀思和失恋中强烈的痛苦。

此诗开头先点明时令,再写旧地重寻之凄怆,继而写隔雨望楼,寻访落空之迷茫,终而只有相思相梦,缄札寄情。

一步紧逼一步,怅念之情恰似雨丝不绝如缕。

诗的意境、感情、色调、气氛都是十分清晰明丽,优美动人。

李商隐在这首诗中,赋予爱情以优美动人的形象。

诗借助于飘洒天空的春雨,融入主人公迷茫的心境、依稀的梦境,以及春晼晚、万里云罗等自然景象,烘托别离的寥落,思念的深挚,构成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一联,前一句色彩(红)和感觉(冷)互相比照。

李商隐诗中的雨意浅析

李商隐诗中的雨意浅析

李商隐诗中的雨意浅析李商隐诗中的雨意主要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大家是否清楚呢?下面一起来看看!李商隐的诗,现存600余首,而以“雨”作标题或诗中有“雨”字出现的,竟有60余首之多,约占十分之一,这是李商隐诗中的一个重要现象。

就李商隐关于雨的具体诗作做一点比较分析,以体味诗人观察之精微,炼字造境之奇妙,艺术手法之多样与独特,从而窥测诗人隐秘的内心世界和心灵宇宙,对李商隐诗的美学价值和诗人审美趣味将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对提高我们的欣赏能力和创作水平,将不无裨益。

李商隐有两首标题同为《细雨》的诗,一首为五律:萧洒傍回汀,依微过短亭。

气凉先动竹,点细未开萍。

稍促高高燕,微疏的的萤。

故园烟草色,仍近五门青。

所谓细雨,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蒙蒙雨,这是极普通的自然景观,但是在诗人笔下却变得优美生动:首两句写细雨飘飘洒洒地吹到回曲的河边,迷迷蒙蒙地飘过城外的小亭,这是远望。

接着写绿竹,被风吹动,最先感到它的凉意;浮萍,因雨滴细小,滴不开它,圆叶不能张开在水面,这是近景。

第五六句写细雨促使高空中的燕子飞得快了,而却使闪闪的萤火变得稍为疏落。

这样,便写出了远、近、高、低细微的动态变化,并由此引发了诗人雨中思乡之情,想到故园烟草迷离,一片清苍的景色,像往昔一样伸向长安五门之外。

这首诗写薄暮时分细雨蒙蒙之景和诗人思乡之情,细致入微,惟妙惟肖,句句咏物,句句有情,情寓物中,因物见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诗中用的几个动词“傍”、“过”、“动”、“开”、“稍促”、“微疏’、“近”等,贴切而有分寸,全从动态描摹雨,一字不可更易,这是李商隐诗中炼字的一大特色。

另一首同样写细雨的诗,与这首诗却迥然不同,这是一首五绝:帷飘白玉堂,簟卷碧牙床。

楚女当时意,萧萧发彩凉。

这里诗人不像前首诗那样直接描摹,而是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细雨形成的雾幕,比作帘帷,比作巨大的竹席子,在微风的吹动下,像一副垂下的帘帷飘拂在白玉堂前,像一张巨大的竹席子从碧天横卷下来。

故乡云水寒——李商隐《滞雨》赏析

故乡云水寒——李商隐《滞雨》赏析

故乡云水寒——李商隐《滞雨》赏析故乡云水寒——李商隐《滞雨》赏析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

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李商隐写过许多题中带“雨”的诗:《微雨》、《细雨》、《风雨》、《春雨》、《夜雨寄北》……这些诗或单纯咏雨,或借雨抒情、以雨寄意,都透着诗人对雨的特殊感受,缠绵的雨丝,淅沥的雨声,似乎更能激发诗人的灵感。

这首《滞雨》好像是一首羁旅诗,“独在异乡为异客”,孤单寂寞的处境本就容易滋生乡愁,更何况还是在秋雨绵绵的深夜?归思难收,归期无定,归梦不宜,难道,这一切都是因为“滞雨”的缘故吗?首句“滞雨长安夜”交代时间地点和缘由,意思是说,下雨了,今夜只好滞留在长安。

但诗人为什么不说“夜雨滞长安”呢?因为将“滞”字提前,不仅更能体现雨下得久,还能突出夜的漫长,好像是厚实、缠绵的雨连时间的脚步也阻碍了,迟迟不能到黎明。

归心似箭,但偏偏又碰上似乎永无休止的连夜雨,给人一种无法排遣的无奈、凝重之感。

也为后面的“客愁”、“归梦”蓄势。

“残灯独客愁”描写场景:一盏灯油将尽的孤灯之下,坐着一个满脸愁容的独客。

“残灯”,不仅不能给人以光明、温暖的感觉,与外面无尽的雨夜相比,它反而更让人觉得凄凉、忧伤。

灯已残,说明独坐已久;独坐久,说明客难眠;客难眠,说明乡愁深。

“残灯独客”与前面的“滞雨夜”共同营造出一种朦胧迷离、孤寂凄清的氛围,在这样的意境下,游子很自然会想到自己的故乡。

“故乡云水地”是虚写,是故乡在云水相接的苍茫辽阔之地吗?是故乡有云重水复遥远的阻隔吗?还是故乡根本就不存在于现实,而只在自己如行云流水般飘渺的乡思中吗?这一句体现了李商隐诗作贯有的朦胧性,怎么理解似乎都可以,怎么理解都给人一种真实而亲切的感受。

“归梦不宜秋”是直抒感慨,语似直切,实则含蓄。

雨夜客居,残灯独坐,正是思乡梦回的“好”时候,为什么“不宜秋”呢?因为在诗人眼中,秋就是愁,秋风秋雨秋云秋水……无一不令诗人愁肠百结,在满目愁景的季节,在满怀愁绪的梦中,即使回到故乡,还不是一样愁苦?算了吧,不做归乡梦也罢!其实,这样的梦,在任何季节做都是“不宜”的。

描写下雨的长久诗句

描写下雨的长久诗句

描写下雨的长久诗句雨,是大自然的精灵,古往今来,诗人们对雨的描写可谓精彩纷呈。

其中描写雨下得长久的诗句,就像一幅幅悠长的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是杜甫笔下的春雨。

那雨啊,在夜里悄悄来临,细细密密,悄无声息地滋润着大地。

这雨就像是一个默默付出的人,持续地下着,不急不躁。

它似乎知道大地干涸已久,需要长时间的润泽才能焕发生机。

这场春雨下了多久呢?从夜幕降临,一直到第二天清晨,也许还更久。

整个夜晚,它就那样轻柔地洒落,像是给世间万物讲述着一个绵长的故事。

每一滴雨水都饱含着生机,孕育着希望。

小草在它的滋润下,慢慢探出脑袋;花朵在它的轻抚下,缓缓舒展花瓣。

这长久的雨,是大自然的馈赠,是生命的使者。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秦观的这句诗,把那丝丝细雨描写得如同愁绪一般绵长。

那雨就像无数根细丝,从天空中不断地垂落。

它可能下了一整天,也可能持续了好几天。

在这样的雨里,飞花轻轻飘落,仿佛也被雨丝缠绕,染上了忧愁。

这雨似乎永远不会停止,就像那无尽的思念或者淡淡的忧伤。

坐在窗前,看着这长久的雨,思绪也会被它拉得很长很长。

或许是思念远方的亲人,或许是感慨自己的境遇,那雨就成了情感的寄托,随着雨丝飘向远方。

还有李商隐的“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这一场雨,下在诗人的归途中。

那雨让红楼在朦胧中更显清冷,诗人在雨中独自撑着灯盏,缓缓前行。

这雨下得足够久,久到诗人的孤独感被放大,久到红楼在雨中都仿佛被定格。

那雨滴像是冰冷的珠子,一颗一颗地落下,没有尽头。

在这样长久的雨中,诗人的心境也变得湿漉漉的。

这雨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诗人内心情绪的一种外化,长久的雨和长久的孤独、失落交织在一起。

再看柳永的“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那暮雨洒落在江天之间,从傍晚开始,就一直下个不停。

它在清洗着这个清冷的秋。

这场雨可能持续到深夜,也可能直到第二天的黎明。

整个世界都被这长久的雨笼罩着,江面上水雾弥漫,远处的山峦也在雨雾中若隐若现。

杜甫《春夜喜雨》赏析

杜甫《春夜喜雨》赏析

杜甫《春夜喜雨》赏析杜甫《春夜喜雨》赏析《春夜喜雨》是杜甫的诗作名篇之一,这是杜甫难得一见的咏雨诗。

我们为大家整理了杜甫《春夜喜雨》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杜甫《春夜喜雨》赏析春夜喜雨朝代:唐代作者:杜甫原文: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及时的雨好像知道时节似的,在春天来到的时候就伴着春风在夜晚悄悄地下起来,无声地滋润着万物。

田野小径的天空一片昏黑,唯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点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

等天亮的时候,那潮湿的泥土上必定布满了红色的花瓣,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

注释⑴知:明白,知道。

说雨知时节,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

⑵乃:就。

发生:萌发生长。

⑶潜(qián):暗暗地,悄悄地。

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

⑷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⑸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⑹这两句意谓满天黑云,连小路、江面、江上的船只都看不见,只能看见江船上的点点灯火,暗示雨意正浓。

⑺晓:天刚亮的时候。

红湿处:雨水湿润的花丛。

⑻花重(zhòng):花因为饱含雨水而显得沉重。

锦官城: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

三国蜀汉时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

后人有用作成都的别称。

此句是说露水盈花的美景。

赏析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

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

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

如今用“好”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

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

其中“知”字用得传神,简直把雨给写活了。

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

它的确很“好”。

颔联写雨的“发生”,进一步表现雨的“好”,其中“潜”、“润”、“细”等字生动地写出了雨“好”的特点。

雨之所以“好”,好就好在适时,好在“润物”。

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随着和风细雨地滋润万物的。

描写下雨的诗句

描写下雨的诗句

描写下雨的诗句描写下雨的诗句下雨,是大自然的一种神奇的表达方式,它能够在一瞬间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

雨水,是万物生命的血液,是自然界的一种神奇的礼物。

在古代诗词中,下雨一直都是一个非常常见的主题。

那么,究竟有哪些诗句能够深刻地描绘出下雨的美妙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霖雨初成,灵犀一点,只是春池碧玉。

——唐·李商隐蒙蒙细雨湿流苏,瑟瑟清风摇素树。

——唐·白居易细雨斜风作晚凉,淡烟疏柳媚晴阳。

——唐·杜甫夏日微雨,荷风信凉。

——唐·杜甫黄昏时雨,纷纷似玉。

——唐·张籍荷叶上露珠,雨中醒。

——唐·王之涣细雨丝丝,梧叶荫荫。

——唐·李白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唐·白居易花莫问遍是雨和烟,愁眉欲展愁眉烟。

——唐·李商隐春来雨水生,香暖麦花菜芽精。

——唐·白居易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宋·杨万里梅疏影横时,水寒鸭起飞。

女儿花,又称一年好时。

——宋·苏轼夜雨浥屋梁,春池满自来。

——唐·刘禹锡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小院东风误。

——唐·温庭筠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

——唐·岑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掩泪飞花逐水流,日暮东风怨楼台。

——唐·李商隐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杨花满仲春。

——唐·杜牧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唐·白居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白居易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白居易雨丝轻舞,寒燈照夜,明月如素。

——宋·范仲淹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种雨丝两种情怀杜甫李商隐诗中的雨-精2020-12-12【关键字】道路、传统、作风、认识、矛盾、密切、自觉、开拓、加深、特点、内涵、情绪、理想、思想、精神、载体、特色、作用、秩序、反映、关系、进取、塑造、形成、发扬、丰富、教育、影响力、内心、关心——杜甫、李商隐诗中的雨徐燕摘要: 杜甫、李商隐在诗中多次咏雨,抒发心中强烈的感情。

由于所处的具体历史时期、个性气质不同,他们诗中的渔业呈现出不同的感情色彩与思想内容:杜甫诗中的雨多与家国命运、人民生活相联系,李商隐诗中的雨更多凄苦色调,表现出深沉的身世之慨。

无雨不成诗,在浩如烟海的古代诗歌典籍中,随处可见雨的身影,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张水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雨本平常之物,多情的诗人们用手中妙笔点染雨景之美,传达心中深情。

为雨喜,因雨愁,在不同的诗人笔下,在不同的心境之下,雨被倾注上不同的感情色彩,带有不同的意蕴。

本文特选取唐代两位有代表性的诗人--杜甫、李商隐,将他们诗中的雨略加比较,以见差别。

一、雨在老杜杜甫曾说“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雨催动杜甫写出流传千古的诗篇。

雨是一种普通的自然现象,与人们的生活又息息相关,及时而适量的雨是农耕时代人们最盼望的事情,在甲骨文中就有古人卜雨的卜辞:“癸卯卜,今日雨。

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盼望和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这应该是中国文学史上比较早的一首喜雨诗。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也不缺乏类似的诗句:“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

”(《甫田》)。

“有渰萋萋,兴雨祁祁。

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大田》)。

杜甫的诗多次描写到雨,据统计他诗中直接咏雨以雨为题的达40首之多,如《春夜喜雨》、《大雨》、《苦雨》、《秋雨叹》等等。

还有很多诗,虽并未以之为题,却也多方描写雨中情景。

他每为甘霖而喜,为霪雨而愁,秉承古诗的传统,杜甫诗中的雨多与国家命运、人民悲苦相联系。

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

城中斗米换衾裯,相许宁论两相直。

”(《秋雨叹》之二)夏日出东北,陵天经中街。

朱光彻厚地,郁蒸何由开。

上苍久无雷,无乃号令乖。

雨降不濡物,良田起黄埃。

飞鸟苦热死,池鱼涸其泥。

万人尚流冗,举目唯蒿莱。

至今大河北,化作虎与豺。

浩荡想幽蓟,王师安在哉。

对食不能餐,我心殊未谐。

眇然贞观初,难与数子偕。

(《夏日叹》)秋雨霖霪、凉风萧萧,他担心连绵阴雨会给庄稼的生长收获带来不利,担心农人的苦难生活。

久旱不雨、暑气蒸腾,他也食不甘味,为民生多艰而哀叹。

但是当一场及时而适量的雨翩然而至,他也会与黎民同乐,为之诗情勃发、欢欣鼓舞:行云递崇高,飞雨霭而至。

潺潺石间溜,汩汩松上驶。

亢阳乘秋热,百谷皆已弃。

皇天德泽降,焦卷有生意。

前雨伤卒暴,今雨喜容易。

不可无雷霆,间作鼓增气。

佳声达中宵,所望时一致。

清霜九月天,仿佛见滞穗。

郊扉及我私,我圃日苍翠。

恨无抱瓮力,庶减临江费。

(《雨》)稀疏冬不雪,春农尚嗷嗷。

上天回哀眷,朱夏云郁陶。

执热乃沸鼎,纤絺成缊袍。

风雷飒万里,霈泽施蓬蒿。

敢辞茅苇漏,已喜黍豆高。

三日无行人,二江声怒号。

流恶邑里清,矧兹远江皋。

荒庭步鹳鹤,隐几望波涛。

沉疴聚药饵,顿忘所进劳。

则知润物功,可以贷不毛。

阴色静陇亩,劝耕自官曹。

四邻耒耜出,何必吾家操。

(《大雨》)久旱得逢甘霖,万物得到滋润茁壮成长,诗人即使自己屋漏家贫也喜不自禁。

诗人关注的是雨的润物之功,诗中多次赞颂: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

入空才漠漠,洒迥已纷纷。

巢燕高飞尽,林花润色分。

晚来声不绝,应得夜深闻。

(《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绵绵密密的细雨,在夜间随风悄然而至,“于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滋润一切事物,当然也包括焦躁干涸的心田。

身处乱世,诗人笔下的自然无情风雨总是与家国之飘摇风雨紧密相连:春旱天地昏,日色赤如血。

农事都已休,兵戈况骚屑。

巴人困军须,恸哭厚土热。

沧江夜来雨,真宰罪一雪。

谷根小苏息,沴气终不灭。

何由见宁岁,解我忧思结。

峥嵘群山云,交会未断绝。

安得鞭雷公,滂沱洗吴越。

(《喜雨》)大旱山岳燋,密云复无雨。

南方瘴疠地,罹此农事苦。

封内必舞雩,峡中喧击鼓。

真龙竟寂寞,土梗空俯偻。

吁嗟公私病,税敛缺不补。

故老仰面啼,疮痍向谁数。

暴尪或前闻,鞭巫非稽古。

请先偃甲兵,处分听人主。

万邦但各业,一物休尽取。

水旱其数然,尧汤免亲睹。

上天铄金石,群盗乱豺虎。

二者存一端,愆阳不犹愈。

昨宵殷其雷,风过齐万弩。

复吹霾翳散,虚觉神灵聚。

气暍肠胃融,汗滋衣裳污。

吾衰尤拙计,失望筑场圃。

(《雷》)风雨无情摧残农事,让农人无以生存,正如叛军扰乱国家秩序,让生灵涂炭无以为家。

诗人渴盼一场及时雨,解农人燃眉之急,也渴盼一场大风雨,涤净这满地兵燹。

二、雨在义山李商隐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其实就个人创作风格表现手法而言,李商隐更近杜甫,而杜牧则个性更近李白。

李商隐诗歌在手法上也多取法杜甫,“古雅难将子美亲,精纯全失义山真”(《论诗三十首》),元好问曾批评江西诗派流弊,指责他们只在形式上生吞活剥杜甫诗句,却没有在精神内涵上发扬杜甫的古雅之气,也失却了李商隐的精练纯熟,虽是批评江西末流,元好问此诗实际上也点出了李商隐与杜甫之间在诗歌上的传承关系。

但是这绝不意味着李商隐诗歌只是杜甫诗歌的翻版,李商隐在诗史上亦卓然一家,极具个性特色。

李商隐在诗中也大量提到雨,他写雨的名篇历来也是脍炙人口,为人传颂不已,诸如“留得枯荷听雨声”“却话巴山夜雨时”之类。

与杜甫相似,李商隐笔下的雨也倾注了诗人全部的感情,也不仅仅是寻常的自然现象,喜、怒、哀、乐,雨既是感情的催化剂,也是渗透了作者感情抒发心声的载体。

于是雨也似人一般,有了诸种感情色彩,成了不同情绪的象征。

宋人笔下也多雨,但他们多是对雨做冷静的观照,在平淡中含蓄地寄寓人生悲欢,例如黄庭坚的名句“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寄黄几复》),不动生色地概括十年漂泊生涯。

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也写出了春夜喜雨的心情,清新可爱,但较之杜甫名作《春夜喜雨》则情感远不似杜诗热烈。

而且宋诗更多超脱意味,超脱人世的风雨,如苏轼则为典型,“一蓑烟雨任平生”于是在他的世界里“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即便是历经磨难从海南渡海北归之时,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他依然坚信:“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亦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陈与义面对风雨以海棠自比:“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濛濛细雨中。

”(《春寒》)相形之下,杜甫、李商隐笔下的雨少有此种声调,他们将全部热情倾注于描写对象之中,尽情吟咏心中激情与热烈,无论是凄苦还是欢欣,一任感情流淌并不加以节制。

但是李商隐诗中的雨有着与杜甫截然不同的感情与内容。

在他的诗中,雨多与凄苦联系在一起,很少会出现杜诗中的为雨喜悦之情。

他很少关注雨的实际功利作用,只是在雨中抒发个人的孤寂落寞情怀。

同是吟咏“贵如油”的春雨,杜甫是为雨的悄然降临而欢悦不已,李商隐诗中的春雨另有一番况味: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春雨》)诗中绝无一点喜悦,只有无尽的凄凉和伤怀,孤单的诗人在春雨之中感受到的却是彻骨的寒冷,引发出许多惆怅情愫,有追思、有挚情、有梦境、有画意,极尽相思之苦,此后连书信都无法寄出。

将一种无奈刻画得淋漓尽致。

再如《风雨》一诗: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全篇亦是充满凄凉,用古人酒杯浇自己块垒,满怀不遂之愿,充溢生平零落之感,漂泊一如雨中之黄叶。

纵使才高志大,无人赏识也是枉然,唯有凄风苦雨中借酒浇愁而已。

再如以下几首: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

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滞雨》)下苑他年未可追,西州今日忽相期。

水亭暮雨寒犹在,罗荐春香暖不知。

舞蝶殷勤收落蕊,佳人惆怅卧遥帷。

章台街里芳菲伴,且问宫腰损几枝。

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

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

万里重阴非旧圃,一年生意属流尘。

前溪舞罢君回顾,并觉今朝粉态新。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没有一首不与愁怨相连,是伤惘之情的外在表露,将内心的迷离萧瑟表现得哀怨动人。

杜甫在诗中也借雨表现愁苦,例如埋怨“繁忧不自整,终日洒如丝”,使人无限烦恼,但这种烦恼的源头却是因为“京华消息迟”(《雨四首》之四),关注点还是在家国命运,与李商隐的伤怀个人迥然不同。

三、时代之雨杜甫、李商隐虽同为唐代诗人,但他们所处的具体历史时期各不相同,因此出现在他们诗中的雨也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杜甫虽被人视为盛唐诗人,但其实他生活的时代正处于大唐帝国的衰落期,他的诗歌大多写于“安史之乱”期间及其乱后。

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此后的大唐气象不在,内忧外困之下,局势日益混乱,战乱频仍,生灵涂炭。

杜甫也受到战争的冲击,在战乱中颠沛流离,同人民一起感受国家苦难和生活艰辛,这使得他能更清楚地观察生活,体验人生,能更深切地关注国家民族的命运,更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其作品的“诗史”称号也因此而得。

因此,杜甫不仅是盛唐文化熏陶出来的诗人,而且也是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见证人。

他曾感受过开元盛世的辉煌和灿烂,“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秋兴八首》),记忆中的美好更反衬出现实的破败,当年的盛世更见出今日的落魄,与其说杜甫诗是盛唐的一面镜子,不如说是盛唐到中唐转折时期战乱的回音与反照。

杜甫的诗可谓“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国家的生死,民族的存亡,人民的苦痛,家庭的不幸,个人的遭际,一切的一切,都是他写的内容。

于是出现在他诗中的就不仅仅是“宿雨洗天津,无泥未有尘”(白居易《春尽日天津桥醉吟偶呈李尹侍郎》)的自然之雨,而是与国运民生紧密联系的时代风雨。

在《喜雨》一诗中他说道“皇天久不雨,既雨晴亦佳。

出郭眺西郊,肃肃春增华。

青荧陵陂麦,窈窕桃李花。

春夏各有实,我饥岂无涯。

干戈虽横放,惨澹斗龙蛇。

甘泽不犹愈,且耕今未赊。

”虽然四海兵戈横放、战乱未息,人民处境艰难,但是一场及时的春雨,给天地增添无限春色,让农人得以顺利进行耕种。

如果春夏都能各依农时,都有收获,海内哪里还有饿殍呢。

如前所举,这样的例子在杜诗中俯拾皆是,为及时雨而喜悦,为苦雨不止而担心焦虑,为在兵荒马乱的年月里流离奔波的百姓而哀叹伤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