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3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例:如图,D、E 分别是△ABC 的边AC、AB上的点, AE=1.5,
AC=2, BC=3,且 AD 3 , 求DE 的长. AB 4
∴△ADE∽△ABC (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DE AD 3 . BC AB 4
A E
∵BC=3,
DE 3 BC 3 3 9 . 4 44
想一想:小明认为,两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相似.如 果再增加一个条件,你能说出有哪几种可能的情况吗?
三种情况
(1)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 (2)两边成比例且一边对角相等相等 (3)三边对应成比例.
新知讲解
让我们先探究“两边成比例且夹角 相等”这种情况吧!
B
5 120°
A
5
B'
3 120°
C
A' 3 C'
解:不同意. 理由如下:
∵ AB=7.8,AD=3,AC=6,CE=2.1, A ∴ AE=AC-EC=6-2.1=3.9 ,
AE 3.9 1 , AD 3 1 AB 7.8 2 AC 6 2
AE AD AB AC
又 ∵∠A=∠A,
D E C
B
∴ △ADE∽△ACB (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成立
新知讲解 探究:观察下图,如果有一点E 在边AC你上能,得那到么什点么E 应 结论呢?
该在什么位置才能使△ADE 与△ABC 相似呢?
图中两个三角形的一组对应边AD与
AB的长度的比值1 为 3
A开
.将点E 由点
1
3
始在AC上移动,可以发现当AE=
__AC时AA,DB△ADAAE CE与,△AABC相似A .
不一定相似.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BC B1C1
∴ △ ABC ∽ △A1B1C1
B
C
A1
B1
C1
总结归纳
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 如果题中给出了两个三角形的三边的长,分别
算出三条对应边的比值,看是否相等,计算时最 长边与最长边对应,最短边与最短边对应 (注意:大对大,小对小,中对中)
练一练
1.如图,小方格的边长为1 ,△ ABC与△ A′B′C′相似吗?
A.∠BAD=∠C
B.∠B DA =∠B A C
C. BA BC BD BA
D. BA AC BD AD
【答案】D
【详解】解:A.∵∠BAD=∠C,∠B=∠B,
∴△ BAD∽△BCA,故本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BDA=∠BAC,∠B=∠B,
∴△ BAD∽△BCA,故本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AB AD
BC DE
AC AE
.
∠BAD=20°,求∠CAE的度数.
A
解:∵
AB AD
BC DE
AC AE
,
B
∴△ABC∽△ADE ∴∠BAC=∠DAE.
D
∴∠BAC - ∠DAC =∠DAE-∠DAC.
即 ∠BAD=∠CAE.
∵∠BAD=20°,
∴∠CAE=20°.
C E
知识点四 黄金分割
A
C
B
AB AC
设AB = 1,AC = x,则BC = 1 – x.
∴ x2 = 1 ×(1 - x).
即 x2 + x – 1 = 0.
解方程得:x1=
-1 2
5,
黄金比
AC BC =
AB AC
x2=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3课件
A'
A
C
B
C'
B'
数学书--随堂练习--第94页
如图,每组中的两个三角形是否类似?为什么?
C
A
F
10
7
5
4
C
6
6
F
3.5
7
A
5
B
(1)
D 2.5 E
3
E
2
D
B
(2)
数学书--习题4.7--第95页
1.一个三角形三边的长分别为6cm,9cm,7.5cm,
另一个三角形三边的长分别为8cm,10cm,12cm,
P1,P2,P3,P4,P5中的3个格点并且与△ABC类似
(要求:不写作法与证明).
类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①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类似.
②两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类似.
小结
课本第94页
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类似.
几何语言:
C
AB AC BC
DE DF EF
F
A
B
D
E
ABC ∽ DEF
例3:
数学书--第94页
如图,在△ABC和△ADE中,
=
=
∠BAD=120°,求∠CAE的度数.
,
课本第94页
议一议
如图,△ABC与△A′B′C′类似吗?你有哪些判断方法?
这两个三角形类似吗?为什么?
6 , 9 , 7.5
8 , 10 , 12
训练: A本--第30页--第7题
7.在△ABC中,D,E,F分别是AC,AB,BC的中点.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课件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解:(1) △ABC∽△DBA,
△ABC∽△DAC ,△DBA∽△DAC ;
(2)能得出AD2=BD·
DC.理由是:
∵ △DBA∽△DAC,
∴
= ,即AD2=BD·
DC.
B
D
C
课堂小结
定理
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类似
利用两角
判定三角
形类似
在△ABC与△A′B′C′中,
用符号语
−
∴ ∠ABD=∠CBD =36° =∠A.
∴ =
∴ AD=BD,BD=BC,
(舍去),
△ABC∽△BCD.
即AD的长为 5-1.
. 解得x= 5-1或- 5-1
3.如图,在△ABC中,∠BAC=90°,AD⊥BC于点D,
(1)请指出图中所有的类似三角形;
A
(2)你能得出AD2=BD·
言表示
∵ ∠A=∠A′,∠B=∠B′,
∴ △ABC∽△A′B′C′ .
=
将△ABC平移,使∠A与∠A′重
A′ (A)
A
合,因为∠B=∠B′,∠C=∠C′.
∥
那么平移后BC___B′C′.
=
所以 ′ ′ ____
′′
同理可得,
′′
B
B
C
.
=
′′
. 即′′ = ′′ = ′′ .
B′
C
C′
根据类似三角形的定义知, △ABC与△A′B′C′类似.
定理: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类似.
△ABC与△A′B′C′类似,
△ABC∽△A′B′C′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4
1.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包括基础题和提高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学生在完成练习题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个别辅导。
3.课堂讨论:针对练习题中的难点和易错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解题思路,提Biblioteka 学生的思维品质。(五)总结归纳
1.学生自主归纳: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自主总结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运用多媒体和实物演示,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几何图形感知,降低学习难度。
(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交流协作、共同探究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2.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复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引导学生思考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可能有哪些,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以生活实例为背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在讲解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实用性。
2.图形变换在相似三角形判定中的应用:通过平移、旋转、翻折等图形变换,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相似三角形的形成过程。同时,讲解图形变换在相似三角形判定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判定方法。
3.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详细讲解解题过程,强调相似三角形判定方法的运用。在讲解过程中,注重解题思路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掌握运用计算器或计算机软件进行图形变换和相似三角形判定,培养信息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2.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3.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如图形变换、计算器等)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精品教学课件
4
44
例2 如图,△ABC 与 △ADE 都是等腰三角形,AD=AE, AB=AC,∠DAB=∠CAE. 求证:△ABC ∽△ADE.
证明:
∵ △ABC 与 △ADE 是等腰三角形,
∴ AD =AE,AB = AC,
D
∴ AD AE .
AB AC
又 ∵∠DAB = ∠CAE,
B
∴ ∠DAB +∠BAE = ∠CAE +∠BAE,
2. 如图,D 是 △ABC 一边 BC 上一点,连接 AD,使
△ABC ∽ △DBA的条件是
(D )
A A. AC : BC=AD : BD
B. AC : BC=AB : AD
C. AB2 = CD ·BC
B
D. AB2 = BD ·BC → AB BC BD AB
DC
3. 如图,已知
AD AE
【回顾总结】
1.同桌之间相互交流本课学习收获。 2.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本课学习知识点,并 总结交流本课学习心得
课后作业
01 完成课后练习题 02 课时练习题(选取)
AE AC
,
即
3 x 8 16
或者 3 x 16 8
.
解得x=6或x=1.5.
所以AE的长为6或1.5.
当堂练习
✓ 当堂反馈 ✓ 即学即用
1. 判断
(1) 两个等边三角形相似
(√)
(2) 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
(3) 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相似
(√)
(4) 有一个角是5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
5. 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已知 ∠B =∠ACD,
AB=6,BC=4,AC=5,CD= ,求 AD 的长.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课件: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第3课时)
做一做
画△ABC与△A1B1C1,使AB:A1B1,AC: A1C1和BC:B1C1都等于给定的值k. (1)设法比较∠A∠A1的大小;
(2)△ABC与△A1B1C1相似吗?说说你的理 由.改变k值的大小,再试一试.
定理: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
°
议一议
如图3-17,△ABC与△A1B1C1相似吗?你有 哪些判定方法?
结束语
数学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
4、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第3课时) 利用边的关系判定三角形相似
复习提问:你学过的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 哪些?
定理: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角)
定理: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 形相似.(边角)
思考:两个三角形的三边成比例,那么这两 个三角形一定相似吗?(边)
1、经历观察、作图、归纳、交流过程,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2、会运用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判别两个三 角形相似,并会运用三角形相似解决生 活中的实际问题。
1、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上的三角形①,②,③ 中,与△ABC相似的三角形有 2 个.
2、网格图中每个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若A, B,C,D,E,F都是格点, 试说明△ABC∽△DEF.
小 拓展 回味无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哪些收获?
2.你还有哪些困惑?
布置作业
• 1、必做题:习题4.7第1题、第2题。 • 2、选做题:习题4.7第3题、第4题。
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 图形的相似4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第3课时 黄金分割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第3课时黄金分割1.理解和掌握黄金分割的定义.2.理解黄金比的含义,会找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3.会判断某一点是否为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重点黄金分割的意义和简单应用.难点掌握寻找黄金分割点的方法.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与“黄金分割”有关的图片,提出问题:(1)芭蕾舞演员做相同的动作,踮脚尖和不踮脚尖,哪个更美?(2)为什么身材苗条的模特还要穿高跟鞋?(3)为什么世界第三高塔的上某某方明珠塔那么璀璨壮观?学生小组讨论后给出答案,教师点评.教师:美是一种感觉,本应没有什么客观的标准,但在这些问题中,我们对美的认同的确是比较一致的,为什么这些图形会给人以美的感觉呢?这些美的事物是否存在内在的规律呢?和我们的数学知识有没有联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黄金分割”.二、探究新知1.黄金分割的定义课件出示一个五角星:教师:在五角星图案中,大家用刻度尺分别度量线段AC,BC的长度,然后计算ACAB,BCAC,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AC AB =BC AC. 引导学生得出:点C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和BC ,如果AC AB =BC AC,那么称线段AB 被点C 黄金分割,点C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2.计算黄金比教师:那么AC 与AB 的比是多少呢?学生计算后给出答案,教师点评并板书具体解题过程:由AC AB =BC AC,得AC 2=AB·BC. 设AB =1,AC =x ,则BC =1-x.∴x 2=1×(1-x),即x 2+x -1=0.解这个方程,得x 1=-1+52,x 2=-1-52(不合题意,舍去). 所以,AC AB =5-12≈0.618. 教师:AC 与AB 的比叫做黄金比.其中AC AB≈0.618. 3.找黄金分割点的方法(1)课件出示:如图,已知线段AB ,按照如下方法作图:①经过点B 作BD⊥AB,使BD =12AB. ②连接DA ,在DA 上截取DE =DB.③在AB 上截取AC =AE.则点C 为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教师: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教师:若点C 为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则点C 分线段AB 所成的两条线段AC ,BC 间需满足AC AB =BC AC.下面请大家进行验证.有困难时可以互相交流.为了计算方便,可设AB =1. 学生独立完成后给出答案,教师点评.(2)教师:采用如下的方法也可以得到黄金分割点.①如图,设AB 是已知线段.②以AB 为边作正方形ABCD.③取AD 的中点E ,连接EB.④延长DA 至点F ,使EF =EB.⑤以线段AF 为边作正方形AFGH.⑥点H 就是AB 的黄金分割点.教师:你能说说这种作法的道理吗?学生分小组讨论后给出答案,教师讲解.解:设AB =1,那么在Rt △BAE 中,BE =AB 2+AE 2=12+⎝ ⎛⎭⎪⎫122=52. EF =BE =52, AH =AF =BE -AE =52-12=5-12. BH =AB -AH =1-5-12=3-52. 因此AH AB =BH AH,点H 是AB 的黄金分割点. 三、练习巩固当节目主持人站在舞台的黄金分割点时,观众看起来是最协调的.已知一舞台长为10 m ,节目主持人应站在距离舞台一端________处观众观看最协调.(精确到0.1 m )四、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黄金分割点与黄金比的定义分别是什么?3.说一说找黄金分割点的方法.五、课外作业教材第98页习题4.8第1~3题.“黄金分割”作为《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内容,在进一步强化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的基础上,注重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有意识引导学生从文化角度把握“黄金分割”这一数学瑰宝,丰富了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对后续新课的学习有着激励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经历“观察”和“思维”两大基本层次来诱导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起来后,教师应及时将其引入理性认识的轨道.。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相似——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教学PPT课件(4篇)
2. 判断两个三角形相似,在已知一个角相等的情况下, 夹这个角的两边的比相等有两种情况,不要只考虑其中一种, 而忽视了另一种.
第四章 图形的相似
4.4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3. 如图,已知 D 是△ ABC 的边 AB 上一点,若∠1= ∠∠B , 则 △ ADC∽△ACB , 若 ∠2 = ∠AACCBB , 则 △ ADC∽△ACB.
4. 如图,已知在△ ABC 与△ DEF 中,∠C=54°,∠A =47°,∠F=54°,∠E=79°,△ ABC 与△ DEF 相似吗? 为什么?
知识点 2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例2 如图,为了估算河的宽度,我们可以在河对岸选定一个目标点 P, 在近岸取点 Q 和 S,使点 P,Q,S 共线且直线 PS 与河垂直,接着在过 点 S 且与 PS 垂直的直线 a 上选择适当的点 T,确定 PT 与过点 Q 且垂直 于 PS 的直线 b 的交点 R.如果测得 QS=45 m,ST=90 m,QR=60 m, 求河的宽度 PQ.
知识点 2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例2 如图,D,E 分别是△ ABC 的边 AC,AB 上的点.AE =1.5,AC=2,BC=3,且AADB=34,求 DE 的长.
【
思
路
点
拨
】
由
条
件
可
得
AE AC
=
AD AB
,
可
说
明
△ AED∽△ACB,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到 DE.
解:∵AE=1.5,AC=2,∴AAEC=12.5=34=AADB,且∠EAD =∠CAB,∴△AED∽△ACB,
4.4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课件(共22张PPT)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A
B
C
D
E
2.有两条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一定相似吗?
A
B
C
D
E
F
定理:两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定理: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探索新知
探索新知
知识点3 用两个条件可以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吗
3.有一条边对应成比例且有一个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相似吗?
1.判断:(1)两个全等三角形一定相似(2)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3)两个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4)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相似(5)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一定相似(6)有一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
√
√
√
√
√
巩固练习
2.如图所示的三个三角形中,相似的是( )A.(1)和(2) B.(2)和(3)C.(1)和(3) D.(1)和(2)和(3)
A
巩固练习
例1:如图,D,E分别是△ABC的边AB,AC上的点,DE∥BC.AB=7,AD=5,DE=10,求BC的长.
巩固提高
1
2
3
A字型
8字型或X型
有关三角形相似的基本图形
课堂小结
有关三角形相似的基本图形
子母型
一线三等角型或D
例题讲解
变式2:如图,D,E分别是△ABC边AB,AC上的点,∠ADE=∠ACB.(1)找出图中的相似三角形并证明
(2)若AD=2,AB=6,AC=4,求AE的长.
例题讲解
例2:如图,在△ABC中,点D是边AB上一点且∠ACD=∠B.(1)找出图中的相似三角形并证明
(2)若BD=6,AD=2,则求AC的长.
例题讲解
变式1:D,E分别是△ABC的边所在直线AB,AC上的点,DE∥BC, AB=7,AD=5,DE=10,求BC的长.
新北师大九年级上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B C
第14页/共19页
1.一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6cm,4cm, 另一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9cm,6cm, 这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否相似?为什么?
相似,因为这两个直角三角形两边成比例且夹角 相等。
2.在△ABC中, ∠B=390,AB=1.8cm,BC=2.4cm;在 △DEF中, ∠D=390,DE=3.6cm,DF=2.7cm.这两个三 角形相似吗?为什么?
画三角形。
AA/
B/ B
C/
C
改变k值的大小, 再试一试。
第4页/共19页
定理 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A
AB AC , A D
B
C
DE DF
D
E
F
∴ △ABC∽△DEF
第5页/共19页
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 想一想 如果△ABC与△A’B’C’两边成比例,且其中一边 所对的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一定相似吗? 可以类比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画“边边角”反 例图的方法。
的距离,在池塘边任选一点C,连接AC,BC,并延
长AC到D,使CD= 1 AC,延长BC到E,使CE= 1 BC,
2
2
连接DE,如果测量DE=20m,那么AB等于多少?
第13页/共19页
如图,D在△ABC的AB边上,AD=1,BD=2,
AC= 3 ,问△ACD与△ABC相似吗?
请说明你的理由.
A
D
相似,因为AB ∶DF=BC ∶DE=2 ∶3,且∠B= ∠D.
第15页/共19页
3.如图,P是△ABC的边AB上的一点。 (1)如果∠ACP= ∠B, △ACP与△ABC是否相似?为 什么?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4.3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三)教学设计
4.思维训练: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其逻辑思维和几何直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几何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探究精神和求知欲望。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使其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互相尊重、互相帮助。
4.知识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AAA相似定理外,还有哪些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它们之间是否存在联系?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学生分成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a.总结已学的相似三角形判定方法。
b.探讨AAA相似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c.分析相似三角形性质在解决问题时的作用。
2.教师指导: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应用。
a.学生利用几何画板等教学软件,观察动态变化的相似三角形,发现并总结AAA相似定理。
b.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及时反馈,纠正错误理解,引导其深入思考。
3.例题讲解,巩固知识: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讲解运用AAA相似定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强调证明过程的严谨性。
4.拓展延伸,提高能力: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几何直观和推理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4.3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条件——AAA(角角角)相似定理,即若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角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2.能够运用AAA相似定理,识别并证明两个三角形之间的相似关系。
3.能够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求三角形未知边长或角度。
4.情感教育:教师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勇于面对几何学习中的困难,不断提高自己的几何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B′
你还有不同的证法吗?
到目前为止,我们学习了哪些识别三角形相似的方法?
三个角对应相等 1.运用定义 三边对应成比例
2.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1)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3)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作业
习题1.4第
我们可以发现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3: 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A
用数学语言表达为:
AB BC AC , AB BC AC ∴△ABC∽△A′B′C′(三
∵
B A′ B′
C
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
似).
C′
AB BC AC , BAD 20 0 , 例1.在△ABC和△ADE中, AD DE AE
求∠CAE的度数.
解∵ AB BC AC ,
AD DE AE
A B C E D
∴△ABC∽△ADE(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BAC=∠DAE. ∴∠BAC- ∠DAC =∠DAE- ∠DAC, ∴∠BAD=∠CAE. ∵∠BAD=20°,
∴∠CAE=20°.
例1.在△ABC和△A′B′C′中,已知:AB=6cm, BC=8cm,AC=10cm,A′B′=18cm,B′C′=24cm, A′C′=30cm.证明△ABC与△A′B′C′相似. 证明:∵ ∴
再见
你用什么方法来支持你的判断?
A C A′ C′ B′
B
解: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设1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则
A
B
AB 8,BC 2 10,AC 2 2;
AB 4,BC 10,AC 2;
AB AC BC 2 2. AB AC BC 1 △ABC与△ABC相似.
AB 6 1 AC 10 1 , BC 8 1 , , AB 18 3 BC 24 3 AC 30 3
A
AB BC AC , AB BC AC
∴△ABC∽△A′B′C′
(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B
A′
C
B′
C′
练一练
已知△ABC和△DEF,根据下列条件判断它们是否相似.
4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第3课时
贺兰县如意湖中学
陈国林
回顾
你已经知道的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哪些?
判定定理1: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判定定理2: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探究: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
角形相似吗?
在下图的边长为1的方格上任画一个三角形,再画出第二个三角形, 使它的三边长都是原来三角形的三边长的相同倍数.画完之后,用量角 器比较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你发现了什么结论?大家的结论都一样吗?
(1)AB=3,BC=4,AC=6 DE=6,EF=8,DF=9 (2)AB=4,BC=8,AC=10
D
否
DE=20,EF=16,DF=8
是
E A
否
F
(3) AB=12,BC=15,AC=24 DE=16,EF=20,DF=30
B
C
(注意:长对长,短对短,中对中.)
议一议
如图,△ ABC与△ A′B′C′相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