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地基变形处理的措施
谈谈砌体房屋的收缩变形和地基变形问题
谈谈砌体房屋的收缩变形和地基变形问题在建筑工程中,砌体房屋的收缩变形和地基变形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房屋的结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因此建筑师和工程师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降低这些变形的影响。
砌体房屋收缩变形问题收缩原因砌体房屋的主要材料是石灰砖、水泥砖等,这些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含水量的不同,在不同条件下干燥的速度也不同,导致了收缩变形。
另外,砖与墙面之间的接缝也会因为季节、气候等原因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房屋的收缩变形。
影响房屋的收缩变形可能会导致一些问题,例如裂缝、沉降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房屋的美观度,也会影响其结构安全性。
措施为了避免砌体房屋的收缩变形对结构造成影响,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1.采用高质量的建筑材料,例如水泥、石灰砖等。
2.在施工过程中,对墙面进行湿润处理,以平衡各处的含水量,防止收缩不均。
3.在设计过程中,考虑房屋的结构设计和施工要求,采用预应力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等技术,以满足结构的强度要求。
地基变形问题地基变形原因地盘有所谓的“沉降”或“下沉”的现象,以至于与所建筑物之重量形成相等反作用,发生沉降位置或凹陷的地基部分被压缩后,继而便呈现变形的现象,这种变形现象便被称作“地基变形”。
影响地基变形可能会导致一些严重后果,如墙体开裂、结构变形等,从而导致房屋安全性受到威胁。
措施为了避免地基变形问题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通过对土壤、地基和地表的勘测,评估地基承载能力,选择合适的地埋深度及适当的承重范围。
2.在地基建造过程中,注意加强沉降或者下沉点的加强措施,例如使用钢筋网和钢筋水泥板等来增加地基的强度。
3.定期检查房屋的建筑物的地基变形程度,及时进行维修和补强。
的建筑技术不断进步,对于砌体房屋的收缩变形和地基变形问题的解决方法也在不断优化和改善。
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控制措施,以保证房屋结构和使用安全。
几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
(2)施工车就位,振冲器对准桩位;
(3)启动振冲器,使之徐徐沉人土层,直至加固深度以上30~50cm,记录振冲器经过各深度的电流值和时间,
提升振冲器至孔口。再重复以上步骤1~2次,使孔内泥浆变稀。
施工注意事项:当填料为透水性好的砂及碎石料时,是良好的竖向排水通道。
二、预压法
(1)堆载预压法
在建造建筑物之前,用临时堆载(砂石料、土料、其他建筑材料、货物等)的方法对地基施加荷载,给予一定的预压期。使地基预先压缩完成大部分沉降并使地基承载力得到提高后,卸除荷载再建造建筑物。
(3)降水法
降低地下水位可减少地基的孔隙水压力增加上覆土自重应力,使有效应力增加,从而使地基得到预压。这实际上是通过降低地下水位,靠地基土自重来实现预压目的。
施工要点:一般采用轻型井点、喷射井点或深井井点;当土层为饱和粘土、粉土、淤泥和淤泥质粘性土时,此时宜辅以电极相结合。
2、重锤夯实法
重锤夯实就是利用重锤自由下落所产生的较大夯击能来夯实浅层地基,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较为均匀的硬壳层,获得一定厚度的持力层。
施工要点:施工前应试夯,确定有关技术参数,如夯锤的重量、底面直径及落距、最后下沉量及相应的夯击遍数和总下沉量;夯实前槽、坑底面的标高应高出设计标高;夯实时地基土的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优含水量范围内;大面积夯时应按顺序;基底标高不同时应先深后浅;冬季施工时,对土已冻结时,应将冻土层挖去或通过烧热法将土层融解;结束后,应及时将夯松的表土清除或将浮土在接近1m的落距夯实至设填料中进行振实并扩大桩径。重复这一步骤直至该深度电流达到规定的密实电流为止,并记录填料量。
(5)将振冲器提出孔口,继续施工上节桩段,一直完成整个桩体振动施工,再将振冲器及机具移至另一桩位。
地基下沉处理方法有哪些
地基下沉处理方法有哪些地基下沉是指建筑物地基在承受荷载作用下所发生的沉降变形。
地基下沉可能会导致建筑物结构的损坏,因此及时有效地处理地基下沉问题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地基下沉处理方法。
首先,一种常见的地基下沉处理方法是加固地基。
加固地基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使用钢筋混凝土桩、灌浆桩、搅拌桩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来减小地基下沉的影响,从而保护建筑物结构的安全。
其次,地基下沉处理的另一种方法是土石方加固。
这种方法通过在地基下方加入土石方材料,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从而减小地基下沉的风险。
土石方加固可以有效地改善地基的承载能力,是一种常见的地基下沉处理方法。
另外,地基下沉处理还可以采用地基处理技术。
地基处理技术包括地基改良、地基加固、地基加固处理等多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小地基下沉的影响。
地基处理技术是一种比较综合的地基下沉处理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技术来进行处理。
此外,还有一种常见的地基下沉处理方法是地基加固处理。
地基加固处理通过在地基下方加入加固材料,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从而减小地基下沉的风险。
地基加固处理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地基下沉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总的来说,地基下沉处理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处理。
加固地基、土石方加固、地基处理技术、地基加固处理等方法都是常见的地基下沉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小地基下沉的影响,保护建筑物结构的安全。
希望以上介绍的方法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房屋建筑工程的软土地基处理措施
房屋建筑工程的软土地基处理措施房屋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措施软土地基是指由含水量较高、结构较松散的土层组成的地基。
由于其强度较低、变形较大的特点,给房屋建筑工程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为了确保房屋的安全和稳定,必须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来加固和加强软土地基。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软土地基处理措施。
一、预压加固预压加固是一种常见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它的原理是通过在软土地基上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土层发生压密和固结,从而提高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预压加固可以通过施加重物、水荷载、预应力锚杆等方式来实现。
通过预压加固,软土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可以得到显著提高,为后续的建筑施工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土体改良土体改良是另一种常见的软土地基处理措施。
它的目的是通过改变土体的物理性质和结构,提高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常用的土体改良方法包括土壤固化、土壤改良剂添加、土壤冻结等。
通过土体改良,软土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可以得到显著提高,从而满足房屋建筑工程的需求。
三、地基加固地基加固是一种综合性的软土地基处理措施。
它包括了预压加固和土体改良等多种方法,旨在通过综合应用不同的处理手段,有效地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地基加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和技术,如地基加固桩、地基加固板等。
通过地基加固,软土地基可以得到全面而有效的处理,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支撑。
四、排水处理软土地基往往具有较高的含水量,存在较大的孔隙水压力,容易引发地基沉降和变形。
因此,排水处理是软土地基处理中重要的一环。
通过合理的排水系统,将地下水排除出去,减小软土地基的孔隙水压力,从而提高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排水处理可以采用水平排水、垂直排水等方式,如水平排水带、抽水井等。
通过排水处理,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可以得到显著提高。
五、加固结构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加固结构也是一种重要的手段。
通过设置加固结构,如加固墙、加固梁等,可以在地基上形成一个稳定的框架结构,有效地分散和传递荷载,减小地基的变形和沉降。
如何防止建筑物地基变形的具体方法
如何防止建筑物地基变形的具体方法【摘要】地基变形顾名思义,一般就是指建筑的负载过大,岩土体被压缩而产生的相应变形。
若地基变形量过大,将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甚至危及建筑物的安全。
其中在建筑物开发中,大多数以软土地基为主。
建筑物的建成上部荷载的增加地基承载力和可能产生的沉降变形值是关键问题,下面我们就着如何引起软土地基变形的一些因素,给出的相应的分析和防止、应对方法。
【关键词】软土地基地基变形地基沉降方法地基作为建筑物的负荷载体,如果建筑物负荷过大,就会引起地基不均匀的下降,带来的后果,将导致建筑物上部结构产生裂缝、倾斜,严重者造成结构破坏。
一般导致软土地基变形的因素沉降的原因多数是,建筑物的检测度和平衡性,以及建筑物的稳定性。
一般建筑施工中对沉降的监测,就成了保障建筑物安全的重要措施,建筑的平衡,就会使软土地基着重点不一样,容易导致地基的内外变形,从而影响了建筑的稳定性。
因此,本文着重探讨了处理措施和一些防止的方法。
一、软土地基变形的一些处理措施在实际的工程中,地基变形的情况是不容易控制的,所谓的建筑地基处理就是要提高软弱土的强度保证地基稳定降低其压缩性减少地基沉降或不均匀沉降即地基变形。
但是对于软弱地基或饱和土而言,在荷载刚施加时,水来不及排出,体积尚未压缩,但地基沉降发生了,这种沉降就是侧向变形引起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及时排除水量,使得软土密度变大,这样才能载重的负荷增大避免了局部的地基变形。
这就是减少孔隙水压力加速固结如排水法、挤密法等。
通常我们采用置换法人工增强土的密度如强夯法、碾压、振动法等。
来实现巩固地基和建筑物的稳定性,在建筑施工中,我们还要充分了解建筑的楼层分布和着重点。
着重点不同的地方,应均匀补充地基软土,对于不良地质,我们要合理开发,减少建筑物安全隐患。
二、防止地基变形的具体方法(1)沉降要提前分析、计算工程中计算地基沉降往往是按一维问题来考虑的,即假设地基土没有侧向变形,只有竖向压缩,计算沉降所用的压缩性指标由无侧向变形的压缩试验测定。
基坑开挖变形应急措施
基坑开挖变形应急措施基坑开挖是指在建筑工程中挖掘地面以便建设地基或地下结构的过程。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由于土壤和地下水的变形等问题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
因此,制定合理有效的应急措施非常重要。
下面将从防范基坑变形、监测与控制、事故应急处置等方面进行具体的介绍。
一、防范基坑变形1.灾前准备:在基坑开挖前,要做好充分的灾害防范准备工作,如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设立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警示线等。
2.查明地质情况:在开挖前,必须充分了解并查明工程所在地区的地质情况,包括土层特性、地下水位、地下水压力等,这是制定合理应对措施的基础。
3.选用合理的施工方法和设备: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挖掘方法和设备,并严格按照规范和要求进行施工,避免盲目开挖或不当处理。
二、监测与控制1.监测设备的布设: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合理布设各种监测设备,如测量孔、测斜管、沉降观测点等,通过实时监测地下水位、土体变形等参数,及时发现问题。
2.地下水位的控制:开挖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是地下水位的上升,导致土体松动、坍塌甚至严重开挖事故。
因此,要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如增设排水井、使用抽水机进行抽排。
3.变形的控制:如果发现基坑土体出现较大变形的趋势,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如设立体积变形监测点、采用加固手段等,以减小变形带来的安全隐患。
三、事故应急处置1.事故发生后停工处理:一旦发生基坑变形或坍塌事故,首先要立即停工,并将相关人员从危险区域撤离。
2.启动应急预案: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人员,组织力量进行事故处置工作。
3.组织救援与抢险:事故发生后,应立即组织救援队伍前往现场进行抢险工作,同时通知消防、医疗等相关部门提供支援。
4.事故调查与处理:事故发生后,要及时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并制定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综上所述,基坑开挖变形的应急措施主要包括防范基坑变形、监测与控制、事故应急处置等方面。
建筑变形缝处理
建筑变形缝处理建筑变形缝是指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或者受到环境因素的作用下,由于材料的膨胀、收缩或者结构的移位等原因而产生的裂缝或变形。
这些变形缝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外观美观,还可能对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造成影响。
因此,建筑变形缝处理是建筑维护与修复的重要一环。
一、建筑变形缝的分类建筑变形缝主要分为垂直缝和水平缝两种类型。
垂直缝是指沿着建筑物的高度方向延伸的缝隙,而水平缝是指水平方向延伸的缝隙。
垂直缝的产生原因主要包括材料的膨胀、收缩、结构的变形等,而水平缝则主要由于建筑物的地基沉降或者地震等外部力因素引起。
二、建筑变形缝的处理原则处理建筑变形缝的目的是保证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并且使其外观美观。
因此,在进行建筑变形缝处理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合理确定变形缝的宽度和深度。
变形缝的宽度和深度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一般来说,垂直缝的宽度一般为5-10mm,水平缝的宽度则一般为10-20mm。
而变形缝的深度则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使用环境来确定。
2. 选择合适的填缝材料。
填缝材料需要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抗老化性能,能够与建筑物的材料相容,并能够承受一定的负荷。
常用的填缝材料包括硅酮类、丙烯酸类和聚氨酯类等。
3. 注意填缝材料的施工方法。
填缝材料施工时需要保证填缝材料顺利填充到变形缝内,并且与缝隙周边的材料紧密贴合,避免出现空鼓或者结实不牢的现象。
填缝材料的表面也需要进行光滑处理,以确保填缝后的表面美观。
4. 打磨和涂装处理。
填缝材料干燥后,需要进行打磨处理,以使填缝部位与周边材料的表面平整一致。
之后,可以进行涂装处理,以保护填缝部位并提升整体建筑物的外观。
三、常见的建筑变形缝处理方法1. 垂直缝处理垂直缝一般使用填缝材料来进行处理。
处理时首先需要将缝隙清理干净,并将填缝材料注入缝隙内,然后使用工具将填缝材料压实并与周边材料贴合。
最后,将填缝材料的表面进行打磨和涂装处理。
结构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沉降与变形控制
结构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沉降与变形控制在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沉降与变形控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沉降是指土地或建筑物由于不同因素引起的下沉现象,而结构变形则是指建筑各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移或形状改变。
有效地控制施工沉降与变形,有助于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性,并提高施工效率。
本文将从施工沉降与变形的原因、控制方法和实践案例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施工沉降与变形的原因施工沉降与变形的原因有多种,包括土壤压缩、地基沉降、结构负荷、施工振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首先,土壤压缩是导致施工沉降与变形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施工作业施加在土壤上时,土壤颗粒之间的空隙会被挤压,从而引起土壤的压实和体积变化。
其次,地基沉降也是施工沉降与变形的重要原因。
地基沉降是由于地下水位变化、土壤重力作用、季节性气候变化等因素引起的地基下沉现象。
地基沉降会导致建筑物的整体下沉,从而引起结构的变形和破坏。
此外,结构负荷是施工沉降与变形的另一重要原因。
当建筑物承受外部荷载时,会产生一定的沉降和变形。
特别是在大型结构施工中,荷载的作用会更加明显,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
最后,施工过程中的振动也会对结构沉降和变形产生一定的影响。
振动会引起土壤颗粒的位移和重排,导致土壤的变形和沉降。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合理控制振动,以减少对结构的影响。
二、施工沉降与变形的控制方法为了控制施工沉降与变形,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和措施,包括前期勘探与设计、施工工艺优化以及监测与调整等。
首先,前期勘探与设计是确保施工沉降与变形控制的重要环节。
通过地质勘探、地基测量和设计优化等手段,可以对地基工程及结构承载能力进行合理评估和规划,从而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影响。
其次,施工工艺的优化也是控制施工沉降与变形的关键。
通过合理选择施工方法和施工顺序,减少施工荷载集中和变形累积的可能性。
同时,合理使用加固措施和改良技术,提高地基和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此外,监测与调整也是施工沉降与变形控制的重要手段。
不良地基处理的七种方法
不良地基处理的七种方法地基是建筑物的基础,如果地基不稳固或存在不良条件,可能会对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有效地处理不良地基是确保建筑物安全和稳定的重要一步。
以下是不良地基处理的七种方法。
1. 土壤改良:通过添加适当的材料(如砂、砾石、水泥等)来改善土壤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这可以提高地基的支撑能力,减轻地基的沉降问题。
2. 沉降补偿:对于不平整或不均匀沉降的地基,可以采用沉降补偿的方法。
这包括调整地基支撑的高度,以平衡不同部分的沉降。
3. 土体加固:对于土壤地基的强度不足问题,可以采用土体加固的方法。
这可能包括钢筋加固、土工格栅、土体冻结等技术,以增强土壤的抗压性能。
4. 基础加固:在地基上方加建加固层,如钢筋混凝土板或钢筋混凝土桩,可以提供更可靠的基础支撑。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基不均匀或容易沉降的情况。
5. 填土加固:如果地基的问题是土层过于松散或不均匀,可以通过填充高强度土壤来加固地基。
这可以提高土壤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
6. 降水排水:对于地下水位较高或地基容易受到水分影响的地区,降水排水是必要的。
这可能包括建设排水系统、设置排水沟或排水孔等方法,以保持地基的稳定性。
7. 地下连续墙:对于具有不稳定侧向土压力的地基,建设地下连续墙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这种墙可以抵挡土压力,减少地基的变形和沉降。
总结起来,在处理不良地基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这些方法包括土壤改良、沉降补偿、土体加固、基础加固、填土加固、降水排水和地下连续墙等。
通过采取适当的地基处理方法,可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结构稳定性,提高其使用寿命。
解释地基变形的三个阶段
解释地基变形的三个阶段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地基变形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共同关心的焦点。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地基变形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深入了解地基变形的成因和特点,对于加强地基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地基变形的三个阶段出发,探讨地基变形的成因和处理方法。
一、初期变形地基的初期变形是指发生地基沉降后,建筑物自身结构的适应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一般只会出现一些轻微的沉降现象,建筑物本身还能够保持较为稳定的状态。
初期变形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土壤固结不足、压缩性因子较大以及水分变化等原因所导致的。
在初期变形阶段,我们可以通过对地基进行加固、追加重力等措施的处理,来减弱和控制地基的沉降,使建筑物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
二、中期变形随着初期变形的逐渐加剧,地基进入到了中期变形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建筑物本身已经开始发生较大的变形,可能会出现一定的结构破坏和碎裂的现象。
此时,我们会需要通过调整建筑物的结构、加固地基以及修改环境因素等手段来保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中期变形的成因较为复杂,主要是由于各种外界因素的累加所导致的。
比如说,一些自然灾害(如地震、风灾等)或工程施工等因素都有可能引起地基变形加剧。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加强检测和监测工作来及时发现问题,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三、后期变形后期变形是指地基沉降经过一段时期后,变形趋于稳定的阶段。
此时,建筑物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形,房屋的各项指标已经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可能会出现倾斜变形等严重问题。
后期变形的成因主要是由于不同地层的沉降速度不同,导致地基变形不均匀而引起。
对于后期变形的处理,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加固措施,包括加固地基、调整建筑物结构、修缮已有损坏等,以使建筑物能够尽可能地恢复原本的稳定状态。
总的来说,地基变形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它可能会对建筑物的结构和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如何解决建筑物的地基问题?
如何解决建筑物的地基问题?
解决建筑物的地基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调查地质条件:在设计和施工前,需要对建筑场地的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调查,包括土壤的成分、密度、含水量等,以及地下是否存在不良地质现象,如滑坡、溶洞等。
2. 设计合理的基础结构:根据调查结果,设计合理的基础结构是解决地基问题的关键。
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荷载、结构形式、地质条件等因素,采用适当的基础形式和材料。
3. 施工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质量控制和监测,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对于存在质量问题的地基,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加固或处理。
4. 后期维护保养:建筑物使用过程中,地基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地下水位变化、周边施工等。
因此,应定期对地基进行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 应急处理:对于出现重大地基问题的建筑物,应采取应急措施,如临时支撑、地基加固等,以防止建筑物倒塌或损坏。
综上所述,解决建筑物的地基问题需要从设计、施工、维护等多个方面入手,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地基变形裂缝控制要求
地基变形裂缝控制要求地基变形和裂缝是指地基在承受荷载和自重等力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和破坏现象。
地基变形和裂缝的产生不仅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还会给建筑物的外观和功能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对地基变形和裂缝控制的要求至关重要。
一、地基设计方面的要求:1.选用合适的地基类型:根据地质调查和土壤力学参数,选择合适的地基类型,如浅基础、深基础或复合地基,以确保地基的稳定性。
2.设计合理的地基承载力:根据建筑物结构和荷载特征,合理计算地基的承载力,确保地基能够承受建筑物的荷载,并避免地基过载引起的变形和裂缝。
3.采用适当的地基处理措施:对于地基强度低、易沉陷的地区,需采取适当的地基处理措施,如预压、加固地基等,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二、地基施工方面的要求:1.控制施工质量:确保地基施工的质量符合规范要求,包括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坑开挖、土方回填和压实等施工工序,杜绝施工中的偷工减料行为。
2.控制施工时间:避免在雨季等地基土壤含水量高的季节进行地基施工,以免引起地基土壤湿胀和变形等问题。
3.严格控制地基沉降:地基沉降是导致地基变形和裂缝的重要原因之一,应严格控制地基沉降的速度和幅度,采取适当措施监测和控制地基沉降。
三、地基监测和维护方面的要求:1.地基变形监测:在地基施工前、施工期间和使用过程中,进行地基变形监测,并及时采取措施修补或加固地基,以控制地基变形和裂缝的扩展。
2.裂缝修补:及时修补地基和建筑物中出现的裂缝,采用合适的裂缝修补材料和技术,确保修补效果和建筑物的稳定性。
地基变形和裂缝控制要求的实施,需要在地质调查、设计、施工和监测等各个环节都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
只有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并且进行有效的监测和维护,才能控制地基变形和裂缝的发生,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工程建筑物变形解决方案
工程建筑物变形解决方案一、工程建筑物变形的原因1. 地基沉降地基沉降是导致工程建筑物变形的主要原因之一。
地基沉降可能由于土壤压缩、地下水位下降等因素引起,当地基发生沉降时会导致建筑物的变形或不平整。
2. 温度变化建筑材料随着温度的变化会发生膨胀和收缩,导致建筑物的变形。
特别是在高温的夏季和低温的冬季,建筑物的温度变化会较大,容易引起变形问题。
3. 地震地震是导致建筑物变形的重要原因之一。
地震引起的振动和地质位移会对建筑结构造成变形,严重危及结构的安全性。
4. 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也是导致建筑物变形的原因之一。
如果施工工艺不合理、材料质量不过关或者施工过程中出现错误会引起建筑物的变形问题。
二、工程建筑物变形的解决方案1. 强化地基强化地基是解决地基沉降引起的建筑物变形问题的有效手段。
可以通过加固地基、改良土壤等方法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小地基沉降对建筑物的影响。
2. 选用合理材料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该选用合理的建筑材料,特别是在考虑温度变化引起的建筑物变形问题时,应选用具有较好的热膨胀性能和抗温度变化能力的材料,减小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
3. 结构设计优化结构设计中应该考虑到地震对结构的影响,采用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增加抗震措施来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4. 控制温度变化针对温度变化引起的建筑物变形问题,可以通过控制室内温度和加强外墙保温等手段来减小变形。
5. 施工质量把关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把关,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规范和质量,避免施工质量问题引起的建筑物变形问题。
6. 定期检测和维护建成后的建筑物需要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建筑物变形问题的进一步扩大。
7. 应急处置一旦发生了建筑物变形问题,应该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减小损失,并查找变形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
三、结语工程建筑物变形问题是建筑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需要我们从地基设计、结构设计、施工工艺等多个方面来综合解决。
建筑物地基基础常见问题分析及及加固措施
建筑物地基基础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一、常见问题1.墙体开裂地基或基础一旦发生问题,一般是通过墙体开裂反应出来。
而墙体的整体性及承载力也会因地基基础的问题而削弱,甚至丧失。
在实际工程中,沉降缝是经常见到的。
2.基础断裂或拱起当地基的沉降差较大,基础设计或施工中存在问题时,会引起基础断裂。
3.建筑物下沉过大当地基土较软弱,基础设计形式不当及计算有误时,会导致整座建筑物下沉过大,轻者会造成室外水倒灌,重者建筑物无法使用。
例如,上海展览馆的中央大厅为箱形基础,1954年建成,30年后的累计沉降达1800㎜。
再如,墨西哥城的国家剧院建在厚层火山灰地基上,建成后沉降达3000㎜,门厅成为半地下室,影响了剧院的使用。
4.地基滑动地基滑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下雨、渗水后在坡地建筑物的下部开挖时而引起的地基滑动;另一种是地基普遍软弱,设计时将地基承载力估值过高或使用时严重超载而引起的地基失稳,产生滑动事故。
5.地基液化失效疏松的粉细砂、轻亚粘土地基,地震时容易产生液化,强度剧烈下降,致使建筑物倾倒和大幅度震沉。
例如,唐山矿冶学院书库为四层楼房,1976年唐山地震时发生震沉,一层楼全部沉入地下。
再如,日本新渴公寓建于砂土地基上,1961年6月因新渴发生7.5级地震,地基发生液化而倾倒。
二、原因分析 1.主观原因(1)不认真勘察,没有完整的勘察资料。
地质勘察报告是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依据。
不进行勘察而凭经验设计,或勘察工作做得不认真、不细致,勘察报告未能准确反映实际地质条件,甚至漏测局部夹层弱土,没有探出局部土坑、古井,或是提供的土质指标不确切,均会导致设计失误,从而造成地基基础事故。
(2)设计方案不周。
地基基础设计方案的选择和确定非常重要,必须做到因地制宜,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有些建筑物的地质条件差,变化复杂,更应合理选择设计方案,认真做好计算分析,否则就会引起建筑物结构开裂或倾斜,危及安全。
(3)施工质量低劣。
地基基础一般均为隐蔽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问题有:施工管理不善,未按设计图纸及程序办事;未勘察就施工;偷工减料,砌体强度、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有的甚至在混凝土内填放砖块;开挖后未验槽就浇捣基础,或开挖后发现有意外情况也不作认真处理就施工等。
不均匀沉降处理措施建议
不均匀沉降处理措施建议
对于不均匀沉降的处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处理方法:
1. 纠偏:如果建筑物的倾斜程度较小,可以采用千斤顶或其它机械顶推设备、吊装设备进行变形纠正。
顶推力矩既要大于自重稳定力矩,使基础发生纠偏移动,又要保证顶推力不大于它的摩擦力,使基础不致于产生滑动。
2. 填土:如果建筑物的沉降是由于地基土质问题引起的,可以采用填土的方法。
填土应选择透水性好的材料,如砂石、水泥等,分层填实,并进行夯实。
3. 桩基:对于较深的不均匀沉降,可以采用桩基处理。
桩基可以有效地将建筑物荷载传递到稳定土层中,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
4. 压力灌浆:压力灌浆是一种将浆液通过压力注入土层中的处理方法。
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层的强度和稳定性,减少沉降量。
5. 结构加固:如果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导致了结构问题,需要对结构进行加固处理。
可以采用增设支撑、加强构件等方法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以上措施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并由专业人员实施。
同时,为避免不均匀沉降的发生,建议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基础形式等因素,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建筑结构地基变形处理的措施
相反 , 往往容易使前者发生裂损; 当同一建筑物的邻接 部分或相邻两建筑物同时建造时 , 由于相互影响而增加 沉降 , 曲率半径较大 , 其 加上建筑材料在施工初期的蠕 变性质往往较能适应不均匀沉降 , 故损坏情况 比不同时 间建 造 的相邻建 筑 物轻些 。
2 2 3 必要时 设置 沉降缝 ..
2 结构 适应地 基变形 的措施 2 1 采用合适 的结构 形式 .
当上部结构和基础的整体刚度及强度不能适应地 基变形时, 上部结构就遭致裂损。在其他条件相 同的情 况下 , 上部结 构连 同基 础 的整 体 刚 度 愈 大 , 筑 物 的差 建
当建筑物各单元的高度和荷载相差悬殊, 或平面形 状较复杂 , 又不能将各单元分开适 当距离 ; 或地基 土不 均匀 , 可能产生较大的沉降 ; 或当建筑物分期建造时 , 则 各单元连接处可考虑设置沉降缝 。设置沉降缝 时需注 意 பைடு நூலகம்下 各点 : () 1沉降缝需有足够的宽度 , 缝中不可填塞 , 使各单 元 可 以 自由移动 , 否则会 引起 相互顶 住挤 压 , 坏结构 。 损
1 地 基变形 处理 的一般 方法
地基 变形是 造成 建筑 物裂缝 损坏 、 倾斜 和事 故 的重 要原 因 。随着建 筑物 的建 成 , 部 荷载 的增 加 , 基 承 上 地
异沉降就愈小 , 但在上部结构和基础中产生的附加弯矩 就 愈大 , 以当上部 结构 柔 性 大 时 , 础不 宜 有 相 当大 所 基 的刚度 。水池 、 油罐 常采 用 柔 性 底 板 , 目的就 是 使 之能
部, 利用伸 缩缝 是不可取 的。
() 3沉降缝不能消除地基 中的应力重叠 , 故在条件 许可时将建筑物划分为几个单元为妥 , 各单元间相 隔一 定距 离并可 先造 临时性 通 道 , 沉 降基 本 稳定 后 , 建 待 再 造永久性建筑 ; 如必须同时建造永久性建筑 , 则可插入 具有足够刚强度的结构 ; 或采用简单结构过渡, 但沉降 缝必须 处理得 当 , 否则 也不 能生 效 。 224 建筑 和构造 上 留有 调整 或沉 降余 地 ..
原有建筑基础处理措施技术方案
原有建筑基础处理措施技术方案原有建筑基础处理措施技术方案在建筑领域,基础处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它关系到整个建筑的结构安全和持久性。
尤其在原有建筑改造或扩建的情况下,基础处理更是关键的一环。
本文将详细介绍原有建筑基础处理的几种常见措施和技术方案,以及它们的优缺点和应用场景。
一、基础加固在原有建筑基础处理中,基础加固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措施。
它主要是通过增加基础底面积或改善基础形状的方式来提高基础的承载能力。
基础加固通常适用于基础受力不均、地基不均匀沉降或建筑物整体倾斜等情况。
基础加固的具体方法包括:1、扩大基础底面积:通过增加基础底面积来分散建筑物的承载,从而提高基础的承载能力。
2、改变基础形状:通过改变基础形状,使其更好地适应地质条件,从而提高基础的承载能力。
3、锚杆静压桩:通过在基础中设置锚杆和静压桩,将建筑物的荷载传递到更深层的土体上,从而提高基础的承载能力。
优点:基础加固技术成熟、应用广泛,能够显著提高基础的承载能力,且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缺点:需要较大的施工空间,施工周期较长,可能需要对周围房屋进行加固或迁移。
二、基础托换基础托换是一种将原有建筑的基础托升至一个新的位置的方法。
它通常适用于基础位置不理想、地基不均匀沉降或建筑物整体倾斜等情况。
基础托换的具体方法包括:1、钢结构托换:通过设置钢结构和支撑体系,将原有建筑的基础托升至一个新的位置。
2、钢筋混凝土托换:通过设置钢筋混凝土结构和支撑体系,将原有建筑的基础托升至一个新的位置。
优点:能够将基础位置托升至新的位置,适应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建筑物形状。
缺点:施工周期较长,可能需要对周围房屋进行加固或迁移,费用较高。
三、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是一种改善地基土体性质的方法。
它通常适用于地基土体松软、不均匀或存在不良地质条件等情况。
地基处理的具体方法包括:1、换土法:将松软的地基土体更换为承载能力更强的土体,从而提高基础的承载能力。
2、排水固结法:通过在土体中设置排水通道,排除土体中的多余水分,使土体更加密实,从而提高基础的承载能力。
地基下沉处理方法有哪些
地基下沉处理方法有哪些地基下沉是指建筑物的地基在承受荷载或环境变化的作用下发生下沉变形的现象。
地基下沉不仅会对建筑物的结构安全造成影响,还会导致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缩短,甚至造成安全事故。
因此,及时有效地处理地基下沉问题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地基下沉处理方法。
首先,对于轻微的地基下沉问题,可以采取加固地基的方法。
这包括在原有地基周围加入新的支撑物,如桩基、地下墙等,以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
此外,还可以采用土石方加固的方法,通过在地基下方填充适当的土石方材料,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从而解决地基下沉问题。
其次,对于中度到严重的地基下沉问题,可以考虑采用地基处理的方法。
地基处理是指通过改变地基土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包括土体固化、土体加固和土体改良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解决地基下沉问题。
另外,针对特定的地基下沉问题,还可以采用局部处理的方法。
比如,在地基下沉较为严重的区域,可以采用局部加固的方法,通过在地基下方钻孔灌浆、加固或增加支撑等方式来解决问题。
这种方法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地基下沉问题,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除了以上的方法,还可以考虑采用地基改造的方法来处理地基下沉问题。
地基改造是指通过改变地基的结构或形式,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地基改造方法包括地基加固、地基加固和地基加固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地基下沉问题,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综上所述,地基下沉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加固地基、地基处理、局部处理和地基改造等几种方法。
针对不同程度的地基下沉问题,可以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以保障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合适的地基下沉处理方法,以确保处理效果和工程质量。
建筑物地基处理规范
建筑物地基处理规范一、引言地基处理是建筑物施工的重要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为了确保建筑物地基处理质量达到标准,并保障建筑安全和人身安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地基处理规范至关重要。
二、地基处理原则1. 综合考虑:地基处理应综合考虑土质、地貌、地下水位、地震活动等因素,选取合适的处理方式。
2. 分层处理:根据不同土层的特性和承载能力,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确保地基整体承载力达到要求。
3. 深度处理:地基处理的深度应根据地基承载力要求确定,力求使处理层均匀分布,避免不均匀沉降和倾斜。
4. 适应变形:地基处理应考虑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形特性,保证建筑物在变形后仍然稳定可靠。
5. 施工监控:地基处理施工过程应进行实时监控,保证处理效果符合规范要求。
三、地基处理方法1. 土壤改良土壤改良主要通过控制土壤含水量、增加土壤密实度、改善土壤胶结性等方式,提高土壤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土壤改良方法包括加固灌浆、压实加固和料壳固结等。
2. 增加承载面积增加承载面积主要通过加入钢筋网、钢板桩等增加地基的承载面积,分散建筑物的荷载,减轻地基压应力,提高地基承载能力。
3. 地基加固地基加固主要通过施工扩展桩、钢筋混凝土墩等方式,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需根据地质勘探数据进行土层分析,制定相应的加固方案。
4. 预应力锚杆技术预应力锚杆技术适用于需要加固土壤的深层地基处理。
通过预应力锚杆的张拉,改善地基的结构性能,提高地基整体的稳定性。
5. 压实加固压实加固主要通过碾压、加固灌浆等方式,提高土壤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
施工过程中需注意保持土层的均匀性和稳定性,避免发生不均匀沉降。
四、地基处理监控1. 施工过程监控地基处理施工过程中应进行实时监控,记录并分析施工参数和处理效果,及时调整施工方法,确保地基处理质量。
2. 现场检测采用地基测试仪器对已处理的地基进行现场检测,包括土壤密实度、承载能力和沉降量等参数,验证地基处理效果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减小地基变形及控制不均匀的措施
对地质勘察数据进行严格把关,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地质勘察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充分了解地质条件对地基的影响
。
保证地基施工的质量
制定科学合理的地基施工方案 ,明确施工质量控制标准。
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确 保各项质量控制措施得到有效 执行。
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数据进行 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 问题。
减小地基变形的措 施
优化建筑设计
建筑布局合理
避免设计过于复杂,导致地基承受过大的压力。
减轻建筑重量
尽量采用轻质材料,减少对地基的压力。
考虑地质条件
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如软土、淤泥等, 避免因地质问题导致地基变形。
合理选择地基材料
适当提高地基材料的 质量等级,增强地基 的承载能力。
避免使用过期或不合 格的材料,确保地基 材料的质量。
地基变形的影响
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
地基变形可能导致建筑物结构失稳、开裂、损坏等,对建筑物的 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严重影响。
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地基变形可能导致建筑物倾斜、开裂、渗漏等,对建筑物的正常使 用和维护产生影响。
影响周边环境
地基变形可能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如地面开裂、地下管线损坏等 。
02
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 适的地基材料,如软 土地基适合采用桩基 等。
增强地基结构
1 2
采用整体式基础
如箱形基础、筏形基础等,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 。
对关键部位进行加固
如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基础等。
3
增加地基的稳定性
通过增加锚杆、支撑等结构,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
实施地基维护
01
02
03
定期检查地基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结构地基变形处理的措施
(一)地基变形处理的一般方法
地基变形是造成建筑物裂缝损坏、倾斜和事故的重要原因。
随着建筑物的建成, 上部荷载的增加, 地基承载力和可能产生的沉降变形值是关键问题。
地基变形特征有沉降量、沉降差、倾斜和局部倾斜。
要改良软弱地基土的工程特性, 一般的常用处理方法较多, 大体可分三类:
1)采用挖除软弱地基, 如置换法;
2)人工增强土的密度如强夯法、碾压、振动法等;
3)减少孔隙水压力加速固结如排水法、挤密法等。
地基处理的目的就是要提高软弱土的强度, 保证地基稳定, 降低其压缩性, 减少地基沉降或不均匀沉降即地基变形。
减少地基变形的地基基础措施, 可从以下5个方面考虑:
1)掌握土层分布情况;
2)妥善处理不良地质现象;
3)减少附加应力;
4)充分挖掘地基潜力;
5)采用合适的基础方案。
在对施工方案的筛选和优化中, 不容忽略的是, 建筑结构应主动适应地基变形, 使建筑物安全可靠且经济合理, 应是设计中首要考虑的因素且施工中应首要选择。
2.结构适应地基变形的措施
1)采用合适的结构形式。
当上部结构和基础的整体刚度及强度不能适应地基变形时, 上部结构就遭致裂损。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上部结构连同基础的整体刚度愈大, 建筑物的差异沉降就愈小, 但在上部结构和基础中产生的附加弯矩就愈大, 所以当上部结构柔性大时, 基础不宜有相当大的刚度。
水池、油罐常采用柔性底板, 目的就是使之能适应大量的不均匀沉降。
选择结构形式时, 对于由地基变形引起的结构物的整体或局部稳定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2)建筑处理措施
(1)建筑物的平面布置不宜复杂。
由于软土地基变形的特点, 建筑物的平面布置不宜复杂, 同一建筑物的各组成部分的高度和荷载不宜有过大的差别。
因为采用H 、Y 、L 等形状, 在转角交接处或层差的相邻处往往出现裂缝损坏。
(2)考虑相邻基础的影响。
在已建成的建筑物旁建造新的建筑物, 后者使前者产生附加沉降, 其速率较大, 曲率半径较小而弯曲方向相反, 往往容易使前者发生裂损;当同一建筑物的邻接部分或相邻两建筑物同时建造时, 由于相互影响而增加沉降, 其曲率半径较大, 加上建筑材料在施工初期的蠕变性质往往较能适应不均匀沉降, 故损坏情况比不同时间建造的相邻建筑物轻些。
(3)必要时设置沉降缝。
当建筑物各单元的高度和荷载相差悬殊, 或平面形状较复杂, 又不能将各单元分开适当距离;或地基土不均匀, 可能产生较大的沉降;或当建筑物分期建造时, 则各单元连接处可考虑设置沉降缝。
设置沉降缝时需注意以下各点:
①沉降缝需有足够的宽度, 缝中不可填塞, 使各单元可以自由移动, 否则会引起相互顶住挤压, 损坏结构。
沉降缝的宽度一般为:二、三层时, 5 ~8cm ;四、五层时,8 ~12cm ;五层以上, 不小于12cm , 当地基有显著不均匀时, 应适当加宽。
②沉降缝须从建筑物顶部开始断开, 直到基础底部, 利用伸缩缝是不可取的。
③沉降缝不能消除地基中的应力重叠, 故在条件许可时将建筑物划分为几个单元为妥, 各单元间相隔一定距离并可先造临时性通道, 待沉降基本稳定后, 再建造永久性建筑;如必须同时建造永久性建筑, 则可插入具有足够刚强度的结构;或采用简单结构过渡, 但沉降缝必须处理得当, 否则也不能生效。
(4)建筑和构造上留有调整或沉降余地
①当预估建筑物或构筑物沉降过多而有碍使用或美观, 或采用天然地基在技术和经济上优越但沉降量较大时, 可有意将标高适当提高。
②当有管道与建筑物相撞时, 建筑物的过大沉降将使管道断裂, 可在穿墙孔洞上方留有余地。
外接管道若有支架, 可将支架标高适当降低, 支架与管道暂以垫片垫之, 随着建筑物下沉逐步抽出, 调整标高, 直到建筑物的沉降基本结束, 再将管道和支架的联系固定。
也可采用特制的活络接头, 允许相对位移和转动, 目前有些油罐和气柜的接出管就采用了这种接头, 以适应较大的地基变形。
③油罐一类的构筑物, 除沉降较大外, 常发生较大的倾斜。
为了对付这种变形, 可预先在四周埋设千斤顶, 或设计预留安放千斤顶的位置, 必要时用千斤顶校正倾斜。
有时如没有考虑这种措施, 也可在沉降小的一边外侧地坪上, 离开一定距离, 沿圆周切线方向开槽, 迫使地基土被挤出而下沉, 可收到一定的效果。
3)结构处理
(1)砖承重结构的纵横墙布置对整体刚度有很大的影响, 对调整不均匀沉降起重要作用, 要求纵墙贯通, 横墙密布, 犹如空腹多肋深梁, 刚度甚大。
(2)有时预估到建筑物不均匀沉降较大时, 也可在局部墙体内配置钢筋, 以加强砌体强度。
(3)砖承重结构在墙体内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 或钢筋砖圈梁, 是加强建筑物刚强度的重要措施, 同时为满足抗震要求, 应层层设置, 多层建筑物在基础和顶层处均应设置。
圈梁在平面内必须呈封闭系统。
(4)砖承重结构中采用较高大的条形基础, 能收到一定的效果。
有的设计中将室内地坪以下至基础顶面的一段砖墙, 改用现浇混凝土来代替。
(5)砖承重结构的开孔或开窗不能过大, 以防止墙体的刚度和强度受到削弱, 当必须开较大的孔洞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边框加强。
(6)当建筑物受到邻近建筑或地面荷载的影响而产生附加变形时, 有时适当加强其强度, 以抵抗所产生的附加应力, 也是一种措施。
4)防止动、活荷载引起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在软土地基上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当承受的活荷载较大, 加荷速率过快, 反复作用频繁时, 常常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 故要特别予以重视。
如重级制吊车反复作用的动荷载, 使基础的沉降比静荷载作用时有显著增加, 并由于外力的偏心作用, 基础倾斜往往较大, 可考虑采用桩基等措施。
对于某些堆载较重, 堆积面积较大的仓库或厂房, 须重视使用中的措施。
(1)控制荷载分布, 要求有计划地均匀堆物, 并防止在基础上堆放;
(2)控制加载速率, 如料仓与储油罐地基, 活荷载应有控制地增加, 对减少沉降和不均匀沉降起到一定作用;
(3)当均匀堆放的大面积地面堆载超过40MPa , 可考虑采用桩基础。
5)房屋相邻部分不同施工进度的影响。
当同一建筑物由高差较多或重量差异较大的相邻部分组成时, 一般应先建重的和高的部分, 间隔相当时间后, 再建造轻的和低的部分, 以减少相邻基础的影响。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中, 要注意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局限性和优缺点。
在软土地区, 应该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控制地基不均匀沉降。
针对某一具体土木建筑工程的工程地质条件、
地基基础条件、工程对软土地基的特殊要求, 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确定出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
关键是将建筑物的上部结构、基础与地基视作一个共同作用的整体, 通过采用合适的建筑结构形式、采取建筑处理、结构处理等措施, 使建筑结构能够适应地基变形, 从而使得结构设计与施工更加经济、合理、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