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权利保障书---国家尊重保障人权 (1)
1.1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反刍内化,整理笔记。
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2、宪法原则: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 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3、人权的主体: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既保护个人,也保 护群体。
4、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平等权和人身权、、、、、、社会、 文化方面的权利。
受教育权—文化权利
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 既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财产权—经济权利
选举权—政治权利
4、人权的内容
5、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受教育权
教育法第三十六条
受教育者在入学、升
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
有平等权利。学校和有
关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国
家有关规定,保障女子
在入学、升学、就业、
授予学位 、派出留学等
②国家一切权力属于工人
③国家一切权力属于农民
④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A.①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④
B 3.宪法规定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
A.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私有制
B.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C.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个体所有制
D.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完成检测小条
评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
家权力全的国基人本大途代径表和形式。(举例看电影)
行政权
审判权
检察权
(大会选出)
国务院省(人各人级大政代府表等)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国家行政机关) (国家审判机关) (国家检察机关)
(大会选出)
市人大组代成表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权力机关)
(大会选出)
部编版课件_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课件_

(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 人民当家作主 的地位。
知道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道理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所采取的措施
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三、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以及人权的主体?
国家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审判机关(法院)、检察机关(检察院)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御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 人民 。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
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 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P4-5 5.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 权利的保障措施。6.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御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 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P5
国家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3、司法方面
审判机关(法院)、检察机关(检察院) 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 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国家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4、宣传方面
思考:除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区人民政府、区人民法院这三个国家机关外,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和场所悬挂国徽?为什么?
公民权利:是法律概念。是由法律规范所认
可的一种法律上的资格,即法律关系主体一方要求 另一方作为或不作为的可能性。与义务相对应。
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就是规范国家权力以保 障公民权利。
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教案(4)

⼈教版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年级下册第⼀单元坚持宪法⾄上第⼀课维护宪法权威教案(4)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 教学分析【教学⽬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国家权⼒属于⼈民;国家尊重和保障⼈权。
教学难点:国家权⼒属于⼈民。
2 教学过程⼀、导⼊新课宪法宣誓制度是国家⼯作⼈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宪法宣誓。
多媒体链接视频:12.4宪法宣誓仪式提问:观看视频,想⼀想宪法宣誓有何意义。
(学⽣根据⾃⼰的理解回答)教师总结:宣誓仪式本⾝是⼀次活⽣⽣的宪法教育,有助于公民更好地认识宪法,增强宪法观念,从⽽尊重和维护宪法权威,促进宪法实施。
⼆、新课讲授⽬标导学⼀:宪法确认国家权⼒属于⼈民活动⼀:阅读周记设计意图:以⼩眉所提的问题引发学⽣对⼈民与国家权⼒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通过了解悬挂国徽的要求来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1.阅读教材第2—3页“运⽤你的经验”中⼩眉的周记,思考她提出的三个问题。
(1)除了这三个国家机关外,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和场所悬挂国徽?提⽰:如检察院、驻外领事馆、出⼊境⼝岸等。
(2)为什么这些国家机关和场所要悬挂国徽?(3)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有“⼈民”⼆字?2.引导学⽣查阅宪法相关规定和国徽法的相关内容,明确哪些国家机关和场所应当悬挂国徽。
3.⼩组讨论,展⽰成果。
教师⼩结:中华⼈民共和国国徽是中华⼈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国徽图案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象征着我国是⼯⼈阶级领导的、以⼯农联盟为基础的⼈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切权⼒属于⼈民。
活动⼆:宪法规定知多少思考:国家权⼒属于⼈民,宪法是如何确认的?提⽰:我国宪法第⼀条明确规定:“中华⼈民共和国是⼯⼈阶级领导的、以⼯农联盟为基础的⼈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条明确规定:“中华⼈民共和国的⼀切权⼒属于⼈民。
”教师⼩结:我国是⼈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切权⼒属于⼈民。
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最新部编本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人教版)教案:第一课-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其实就是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
2.知道宪法内容,对宪法规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及公民基本权利内容有初步了解,这些内容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或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3.知道我国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能力目标1.知道很多国家机关名称里有“人民”二字的原因。
2.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和了解。
3.学会通过不同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等,提高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能力。
4.提高对人权内涵的认识,自觉维护个人的人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热爱宪法。
2.认识人权、珍惜和热爱自己的人权。
3.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做法产生敬意。
重点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
3.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难点1.对宪法基本原则与国家性质的理解和认识。
2.对人权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准备:1.精心准备宪法内容、国徽幻灯片及教材上教学展示所用幻灯片。
2.认真备课,熟知本课时两大板块内容之间内在联系。
学生准备:1.预习新课中探究问题。
2.提出新问题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环节与同学共同探讨。
一、故事导入,场景激趣故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由来及含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清华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接受了中央政府命令,分别成立了国徽设计小组,执行新中国国徽的设计工作。
经多次咨询研究,最后确定了国徽的图案,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
其意是用天安门图案作民族精神的象征;用齿轮、麦稻穗象征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用国旗上的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
国徽图案交由清华大学小组的教授高庄最后完成设计加工与塑造国徽模型。
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发布命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在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在祖国的海关,在人民的法庭上,每当我们看到庄严美丽的国徽,心里便会荡起一种崇高的爱国之情。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道德与法治: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

· 道德与法治
考点三 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
1.公民应该怎样行使权利?
(1)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 界限 ,不能滥用权利。
(2)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 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 利益和其
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3)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
法定程序
,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
程进行。
· 道德与法治
(2)表现 ①宪法是
一切组织和个人
的根本活动准则。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
在 宪法和法律 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
②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 宪法
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做到党领导立
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③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
解析:C 给他人取难听的绰号,是侵犯他人人格尊严权的行为,故C项符合题意。
· 道德与法治
4.(2018绍兴)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明确要求:“考试成绩不进 行公开排名,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一规定( B ) A.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公益性 B.有助于保护学生的隐私权 C.有助于保护学生的姓名权 D.有助于维护学生的劳动权
①违反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 民事 责任。
②违反行政法律,应当依法承担 行政 责任。
③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
刑事
责任。
· 道德与法治
人身自由权利 【典例】(2018广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规定,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 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执行新的赔偿标准后,每日赔偿 金比上年度增加28.85元,可见( ) A.人身自由权比任何权利重要 B.国家高度重视维护人身自由权 C.人身自由是最根本的人身权利 D.侵犯他人人身自由将加倍处罚
国家尊重和人权保障(知识点)全面.全面.pptx

精品文档
5
组织国家机构
• ⑴宪法明确告知国家机关的产生。我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 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 ⑵宪法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 利益。
• ⑶宪法明确规定,压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精品文档
6
规范权力运行
• ⑴把规范权力运行的原因。 • ①宪法不仅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相应的职权,而且严格规范职权的
行使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过宪法的权利。 • ②权力是吧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
贻害无穷,必须对权力的行使进行制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 在阳光下运行。 • ③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精品文档
7
依据宪法规范运行权力
• ①你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 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利,也不能滥用权力。
• ②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 行使权利、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 ③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 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精品文档
4
措施
•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 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 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 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 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乱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 设社会主宣传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 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PPT课件

03 国 家 尊 重 和 保 障 人 权
2004年,我国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尊重和 保障人权是宪法的基本原则。
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保障性住房
国务院决定从2014年起,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立为“扶 贫日”。扶贫工作是一项关乎国家民生的大事,也是关乎到 贫困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
公民的基本权力和义务
六年级(上)
-.
目 录
1 公民的基本权利 2 公民的基本义务 3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01 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的基本权力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 权利的保障书。宪法保障的公民 基本权利,是我们在国家和社会 生活中最重要的权利。
公民的基本权力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权力和自由 政治自由
我国实行义务教育制度
感谢聆听
监督权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人身自由
住宅不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财产权
劳动权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力 物质帮助权
受教育权
其他权力
平等权
文化权力
宗教信仰与自由
看看下列情景对应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力,将序号写在圆圈中。
2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林博远家的烦心事
阅读教材34页活动园的内容 并思考:
你如何评价三个同学的看法? 如果你是林博远,你会如何处 理这件事?
公民的基本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
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依法纳税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初二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政治)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 这些国家机关和场所悬挂国微不仅表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性质和威力,同时象征着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3)因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 权利属于人民。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探究活动五
2016年9月2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 +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推进服务事项网上办 理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不仅可以实现信息多跑路、 群众少跑腿,而且能加大信息公开力度,监督政府不断提 高服务水平。
对于这一举措,有人认为它能够让政府服务更便捷,你怎么看?
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公民与人民的区别
人民:现阶段我国人民包括社会主义劳动者、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 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人民是国家主权的归属 主体,一般是用于表示整体的政治性概念)
公民:凡具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公民 。从 概念外延来看,公民既包括人民,也包括人民的敌 人。(公民是基本权利的享有主体,是一个可用于 表示个体的法律概念)
探究活动二
企业职工 代表大会
投票选举 人大代表
人大审议 政府报告
村民参加 村务会议
图中,公民在通过哪些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 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宪法确保我国人民能够当家作主 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
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
方便柯先生参加案件庭审, 积极与被告沟通,前往柯先生住地开解庭决,了促柯成先双生方的当困事难人,和维解护, 被告当庭支付给柯先生28万元赔偿款了。柯先生的权益。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精品课件】

C.我国的根本任务的规定
D.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A的规定
随堂训练
18-1
2.为了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发展老龄 事业,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 的美德,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这反映出( ) A.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B. 老年人需要国家的特殊保护 C. 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是传统美 德
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 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管理社会事务,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 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管理社会事务
(组成国家权力机关)
行政/审判/检察机关等
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选出 人民代表
直接选举-县乡 间接选举-县级以上
新课探究
4、司法方面
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 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 权益。
新课探究
5、宣传方面
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 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新课探究
请你列举自己感受到的国家改善公民生存
国家权力:是政治概念。是指统治阶级运
用国家机器来实现其意志和巩固其统治的支配力 量,通常被称为公权力。与服从相对应。
公民权利:是法律概念。是由法律规范所
认可的一种法律上的资格,即法律关系主体一方 要求另一方作为或不作为的可能性。与义务相对 应。
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就是规范国家权力以保障 公民权利。
新课探究
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 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 第一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 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 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思维导图和主要观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复习题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思维导图】【主要观点】1、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2、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3、宪法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公民基本权利和国家武装力量等内容,归根到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4、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在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很广泛,国家从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等环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权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5、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其他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6、宪法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及组织活动原则等,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宪法规范国家权力运行,国家权力必须依法行使,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7、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切组织和个人根本的活动准则。
8、宪法从所规定的内容、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来看,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9、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10、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
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于以追究和纠正。
11、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
12、宪法与我们每个人都息相关,我们要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坚持宪法至上,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思维导图】【主要观点】1、依照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形式。
2、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人教版《道法》八下第1单元知识点

初2020届《道德与法治》中考知识点班级:姓名: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1、公民权利保障书1.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注意:权利→公权力→人民。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 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宪法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4.宪法规定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注: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力的保障措施。
(5)宪法还规定国家武策力量属于人民。
5.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它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它要求各级国自由。
我国人权的特点:平等性、广泛性、真实性。
7.在我国,人权主体很广泛: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8.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的广泛性:包括平等权、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9.现代法治国家立法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
10.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案

播放视频《行走的国徽》,导入新课
视频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小结:我国宪法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看视频
从视频中感受宪法的作用,认识到宪法是公民保障书。
讲授新课
看图片展示
活动一:自主探究
1、上图中国家机关的建筑上都悬挂什么标志?
2、这些国家机关或场所为什么悬挂国徽?
活动二:认识人权
播放视频:《焦点访谈:国家人权计划全面落实》
思考:国家是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1、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宪法保障)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2、宪法保护人权主体、内容很广泛;规定公民基本权利。(权利保障)
3、行政机关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行政保障)
知识目标:知道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其实就是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对宪法规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及公民基本权利内容有初步了解,这些内容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或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重点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难点
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的保障体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板块一: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活动三:学习宪法,看短片
思考:我们国家是如何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利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1.1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课件2

想一想:我们能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吗?
宪法对我国政治制度的规定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
人民选举人大代表方各级人民代组表成人大民会代。表大”会
人大管理国家社会事务
第三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
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思考:宪法是如何对公民权利予以保障?
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5、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从我家到学校这段路上有三个国家机关,分别是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区人民政府、区人民法院。
运用你的经验
小眉的周记(p2)
从我家到学校这
段路上有三个国家 机关,分别是区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区人民政府、 区人民法院。每当 我乘车经过这些机 关门前时,既有
崇敬之情,也 有一些不解 的问题……
在周记中,小眉接着提出以下三个问题。
运用你的经验
( 1 )有哪些场所悬挂国徽呢?
驻外使 领馆
人民检 察院
出境入 境口岸
根据我国《国徽法》第 五条的规定,下列场所 应当悬挂国徽: ①北京天安门城楼,人 民大会堂; 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 府、人民代表大会及其 常务委员会会议厅; ③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 人民法院的审判庭; ④出境入境口岸的适当 场所。
你知道我国国徽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吗? 《齿中中轮华为华人金民色人共,和民圆国环共国内徽和的中底国间子是及国五垂星徽绶照为法耀红下》色的,第天金安、三门红,条两周种围颜中是色谷华在穗中人和国齿民是轮象共。征麦吉和稻祥穗国喜、庆国五的星徽传、统是天色安彩中门。、华天
原创2:1.1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同的内容。
一般是表示集体或群体的概念。
教材第5页探究与分享 中学生通过撰写提案参与国家事务,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我们中学生(人民)是国家的小主人,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 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教材第6~10页。思考并解决下列问题: 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2.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有哪些要求? 3.中国人权的显著特点? 4.我国人权的主体有哪些? 5.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 6.如何尊重和保护人权(要求)?
在周记中,小眉接着提出以下三个问题。
(1)除了这三个国家机关外,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和场所悬挂国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 第四条 下列机构应当悬挂国徽: (一)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 (三)中央军事委员会;
第五条 下列场所应当悬挂国徽: (一)北京天安门城楼,人民大 会堂; (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 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会议厅;
谢谢观看
http://
公民与人民的区别
性质
含义
范围
公 法律 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 既包括人民,也包括具有我国国籍
民 概念 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享有权利并 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一般是表
承担义务的一切社会成员。
示个体的概念
人 政治 指国家的主人,在不同的国家和各 人民的范围小于公民。被剥夺政治
民 概念 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人民有不 权利的人和少数敌对分子不是人民。
※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典型事例
◎2017年6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 安全部、司法部《关于办理刑事 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 的规定》正式发布,从侦查、起 诉、辩护、审判等方面明确非法 证据的认定标准和排除程序,扩 大了非法证据的排除范围。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1

播放视频,了解华侨生活,体会人权的重要
采取措施尊重和保障人权
分小组汇报交流了解世界人权日
掌握我国在人权事业上取得的成就
板
书
设
计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教
学
反
思
重点
难点
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增强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热爱祖国,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做法产生敬意。
教学准备
指导学习过程
一、导
1.播放中国人民解放军也门撤侨回国的视频。
中国政府为什么要接侨民回国?说一说中国政府为什么要接侨民回国?因为战乱,侨民的生命和财产受到了威胁。
在国外发生战乱危机的时候,中国政府立即反应,迅速撤离滞留公民和侨胞,体现了我国政府尊重和保障人权,全力维护人民的利益。
光山县第五完全小学电子备课教案模板
第1课时(总第11课时)10月14日星期1初备教师:赵君
主讲:何荣华
课题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1)
课型:新授
三维目标源自1知道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认识到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都十分广泛
2了解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与成就,知道我国在积极推进国际人权事业方面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以实际行动尊重和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权益。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我国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了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三、我国为人权事业所做的努力
(一)我国在人权事业上取得的成就
三、我国为人权事业所做的努力
(一)我国在人权事业上取得的成就
PPT出示减贫的具体数据。
2.全民纳入医疗保险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
出示图片: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人口从5.4亿增长到14亿左右,人均预期寿命则从35岁增长到77岁。米锋说,当前中国主要健康指标已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课第一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人权
(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人自由、平等的生存和发展。 谈一谈你在看完视频、阅读文章后的理解: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主体:我国公民、外国人、个人、群体
观看视频并阅读课本11页中部段落
(2)我国的宪法原则: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国务院(中央人民政府)
(2)我国的宪法原则: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1)以上四幅图分别说明公民享有什么权利?
①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பைடு நூலகம்理念, 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 利和自由。
②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 利。
③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 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增强公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 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课堂小结
公 民 权 利 的 保 障 书
②我国的宪法原则 人民代表大会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什么?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谈一谈你在看完视频、阅读文章后的理解: ①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2)我国的宪法原则: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③人权的主体与内容 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1)以上四幅图分别说明公民享有什么权利? 宪法规定基本权利保障制度 国务院(中央人民政府) ①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什么?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什么?
④我国是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1)以上四幅图分别说明公民享有什么权利?
人民代表大会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什么? 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 ①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①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学设计

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4、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
(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和。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
(2)在我国人权的主体包括、等。
(3)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独立完成问题,并初步记忆。
通过自学Hale Waihona Puke 解课本的大致内容。四、合作学习
学生先讨论,后讲解。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国家权利属于人民
2.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思考、归纳、总结
通过设计板书,培养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六、巩固复习
完成配套练习相应习题。
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及理解。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小组讨论探究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享智慧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6、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 内容有哪些? (1)主体: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 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 体( 解释:是指作为个人的社会存在方式的集体应该享有的
权利,如种族平等权、民族自决权、发展权、环境权、和平权 等)。
(2)内容: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 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 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是 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青少年也是国家的主 人,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 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尊重和保障人权
什么是人权?(补充内容)
人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 人按其本质和尊严而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 展的权利。
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人的自由、 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 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我国的国家性质?
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 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 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 家”。
2我国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 人民?
(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
主的地位。
什么是监察机关?(补充材料)
监察机关是对于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 人员的工作、国家公职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和纠举的国家机关。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 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 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 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3.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对我们(青少 年)的要写入宪法? “人权 入宪”有什么意义?
(1)2004年3月1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 正案,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2)它使“尊重和保障人权” 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
3. 尊重和保障人权成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 的要求是什么?
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 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5.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措施) (1)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 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 利的法律责任。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 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 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 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 有行使公共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实现国家监察全面 覆盖,深入开展反腐败工作,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⑸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 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 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