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5317-94 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

合集下载

GB-T 15317-94 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

GB-T 15317-94 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
锅炉节能监测报告 (补充件)
编号:
被监测单位
监测通知号
被监测工业锅炉
监测依据 监测项目 监 测 结 果
监测日期
监测数据
合格指标
热效率
排烟温度 空气系数 炉渣含碳量 炉体外表面温度
评价结论、处理意见及建议: 监测负责人:(签字) 监测单位:(签章) 年 月 日
4、工业锅炉节能监测合格指标
4.1 热效率合格指标见表l。
表1 热效率合格指标
额定蒸发量 MW 0.7 1.4 2.8 4.2 7 ≥14 额定供热量 GJ/h 2.5 5 10 15 25 ≥50 热效率 % ≥55 ≥60 ≥65 ≥70 ≥72 ≥74
4.2 排烟温度合格指标见表2。
表2 排烟温度合格指标 额定蒸发量,MW 额定供热量,GJ/h 0.7 2.5 1.4 5 2.8~4.2 10~15 7 25 ≥14 ≥50
式中:O2、RO2、CO、CH4、H2——干燃烧产物的百分含量,%。对于固体燃料和 液体燃料不分析H2和CH4。
3.6 炉渣含碳量 装有机械除灰设备的锅炉,可在出灰口处定期取样( 一般每15~20 min取一次),取样应注意均匀性和代表 性 。 原始灰渣样数量应不少于总灰渣量的 2% ,当煤的灰 分大于等于40%时,原始灰渣样数量应不少于总灰渣量 的1% ,但总灰渣数量应不少于 20kg。当总灰渣量少于 20kg 时应予全部取样,缩分后的灰渣样数量应不少于 2kg , 1kg送化验,1kg封存备查。 3.7 炉体外表面温度 炉体外表面温度测点的布置应具有代表性,一般 0.5~1m2 一个测点,取其算术平均值,在炉门、烧嘴孔 、探孔等附近边距300 mm范围内不应布置测点。
排烟温度,℃
≤250

供热相关标准

供热相关标准

GB50155-92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 1CJJ55-1993 供热术语标准作废,有2011GB2586-1991 热量单位、符号与换算作废,05 标准网里面没有替换GB/T16732-1997 找不到,标准网GB/T15320-2001 节能产品评价导则1GB/T13234-1991 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作废,有2009的GB/T13471-92 节电措施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方法作废标准里面没有替换百度有2008的GB/T15316-94 节能监测技术通则作废,有2009GB/T15317-94 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作废GB/T 15317一2009《燃煤工业锅炉节能监测》代替标准网上也么找到2009GB/T15910-1995 热力输送系统节能监测方法作废没有替换GB/T15913-95 风机机组与管网系统节能检测方法标准没有DB11/T180-2003 燃气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标准0DBJ01-602-2004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0DBJ01-621-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标准没有,有GB 50189-2005 现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1-97-2005 居住建筑节能保温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标准没有通用标准-环保标准GB1576-2001 工业锅炉水质作废有2008GB13271-2001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1JB/T10325-2002 锅炉除氧器技术条件 1JB/T7985-2002 小型锅炉和常压热水锅炉技术条件1JB/T10094-2002 工业锅炉通用技术条件作废GB50041-92 锅炉房设计规范作废,,2008GB50019-200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作废GB/T3166-2004 热水锅炉参数系列 1GB50364-2005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1GB50366-2005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1CECS150-2003 高效燃煤锅炉房设计规程1GB4272-1992 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作废没有替代GB/T6423-1995 热电联产系统技术条件标准没有GB50273-98 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作废没替代GB50275-98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作废GB/T16811-2005 工业锅炉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与监测1GB2589-90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作废,有2008GB/T10180-2003 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1。

工业锅炉节能监测分析

工业锅炉节能监测分析

工业锅炉节能监测分析根据国家标准《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GB/T15317-1994的规定,对企业工业锅炉的监测共5项监测指标,其中测试项目4项:分别是排烟温度、排烟处空气过量系数、炉渣含碳量和炉体外表面温度;检查项目1个:即考察锅炉热效率。

该标准对这5项监测指标的具体监测方法、计算方法和合格指标都作了详细规定,同时还要求在监测后对锅炉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本文试图围绕着五项监测指标,对其作出尽可能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努力探讨各项指标与锅炉运行状况之间的关系。

某项指标不合格可能反映了锅炉的哪些方面存在问题,应当从哪些方面寻找分析指标不合格的原因,目的是能给大家进行监测分析时提供尽可能的提示,避免挂一漏万。

进行监测分析,主要是提出监测结果不合格的原因和问题所在,并提出改进方向和建议,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监测指标不合格的原因。

(2)不合格造成的后果。

(3)提出整改建议。

1排烟温度排烟热损失是锅炉的主要热损失之一,可达10%~20%。

排烟热损失主要取决于排烟温度和过量空气系数的大小。

在锅炉运行中为了减少排烟热损失,应在满足燃烧反应需要的前提下尽量保持较低的空气系数,应尽可能避免燃料室及各部分烟道的漏风,以降低排烟热损失。

排烟温度也不是越低越好,因为太低的排烟温度势必要增加锅炉尾部受热面,这是不经济的;同时还会增加通风阻力,增加引风机的电耗;此外过低的排烟温度若低于烟气露点以下,将会引起受热面的腐蚀,危及锅炉的安全运行。

最合理的排烟温度应根据排烟热损失和尾部受热面的金属耗量与烟气露点等进行技术经济核算来确定。

造成锅炉排烟温度升高除没有装设尾部受热面以外,还受烟气短路、受热面积灰与结垢、运行负荷等因素的影响。

要降低排烟热损失,应防止锅炉烟气系统烟灰的结垢和堆堵。

这种现象多数发生在锅炉受热面上,包括炉膛的水冷壁和省煤器等处。

合理的锅炉设计要求是把碳氢化合物在锅炉内燃烧完全,既提高了煤的燃烧率,又可防止锅炉冒黑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烟管及省煤器的烟垢堵塞是不可避免的。

工业锅炉的能效监测及节能减排措施

工业锅炉的能效监测及节能减排措施

工业锅炉的能效监测及节能减排措施现阶段,我国的工业锅炉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大部分高功率的设备却一直在进行低负荷运转的工作,因此而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损耗,不利于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以及实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相关从业者必须考虑工业锅炉的耗能问题,并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出更加有效的节能减排措施.。

关键词:能效监测;工业锅炉;节能减排对工业锅炉进行能效监测能够合理控制工业锅炉的运行情况,把握工业锅炉的运行状态,从而根据实际情况对锅炉的能耗及时进行调整.。

在经济建设事业发展得越发繁荣的时代背景下,人们也给自然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如何维持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国家部门高度重视的问题.。

而工业锅炉的高耗能性对我国的能源存量产生了一定的威胁.。

对此,必须开展有效的管控工作,并采取合理的节能减排措施,以全面提升工业锅炉的使用质量与运行效率.。

一、我国工业锅炉的使用现状1.功率分配不合理现阶段我国的工业锅炉运行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功率分配不合理的情况.。

本身功率较大的锅炉却一直在进行低负荷的工作,从而产生了较大的能源损耗[1].。

相关企业以及部门为了最大程度地提升工作效率,往往会选择大功率的工业锅炉,但在使用过程中却常常会出现功率不匹配的问题,从而出现“大材小用”的状况,对能源进行了浪费,不利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燃煤质量不达标中国工业锅炉所使用的燃料主要为无烟煤或者烟煤等等.。

而在不同的区域,各个企业选取的燃煤状态与质量也有所差异化.。

一些地区轮换燃煤类别的频率过于频繁,因此无法有效监控工业锅炉的运行过程.。

而类别不同的燃煤无法得到完全的燃烧,锅炉也无法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

二、我国工业锅炉的能效监控1.锅炉重启频发工業锅炉的运行状态与单位的用热频率有着密不可分的影响.。

如果在生产线上出现了用热、用气不均匀的情况,那么往往会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之内出现波动.。

工业锅炉在此过程中受热不均,状态始终无法得以稳定,就极有可能会出现重启的问题.。

GBT15319-1994火焰加热炉节能监测方法

GBT15319-1994火焰加热炉节能监测方法

火焰加热炉节能监测方法(GB/T15319-1994)第一节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 标准规定了火焰加热炉能源利用状况的监测内容、监测方法和合格指标。

加热炉的热源来自煤、油、气、电,除电炉外,燃煤、燃油、燃气加热炉是以煤、油、燃气的燃烧作为热源进行加热的,通称为火焰加热炉。

火焰加热炉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尤其是冶金、机械、兵器、铁路、交通等部门更为集中,其耗能量均占各行业总耗能量相当大的比例。

标准在编制中着力突出了“节能监测”的特点,体现节能监测的技术执法职能。

标准既要区别于相关的管理标准、方法标准和行政法规,又要与相关的标准、行政法规相呼应和衔接。

对监测项目和监测合格指标的确定,既要参照已颁布的相关标准,又要结合火焰加热炉的特点及现状。

例如,本标准中炉体外表面温度的监测合格指标就是部分采用了GB3486《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中的规定。

这是由于绝热保温材料的发展和普遍采用,炉体外表面温度已普遍下降,因此,在本标准中对此指标作了部分调整。

又如确定排烟温度监测合格指标时,考虑到火焰加热炉余热回收装置的设置不一定在经济上都是合理的,因此也是部分采用了《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中的指标。

标准中确定的监测项目应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出炉子的整体运行状况,并能从中查找分析出炉子所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火焰加热炉的监测要求和前述火焰加热炉的节能主要途径,参考加热炉热平衡测算的项目,确定了本标准中的监测项目,即排烟温度、空气系数、炉渣含碳量(指燃煤的火焰加热炉)、炉体外表面最高温度和可比单位燃耗等五项。

对火焰加热炉来说,监测这五个项目基本上能反映出炉子的整体运行状况,并能据此提出改进的建议。

火焰加热炉的节能监测与火焰加热炉的热平衡既有联系又不尽相同。

火焰加热炉的热平衡是炉子的热量收入和热量支出的平衡,通过测算炉子的有效利用能量及各项热损失,计算出炉子的热效率;通过对各项热损失的分析,找出炉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脱硫计算书

脱硫计算书

VCO2 = 1.866Car VSO2 = 0.700S ar VN 2 = 0.79Va + 0.80 N ar VO2 = 0.21(α − 1)Va
0
VH 2O = 11.12 H ar + 1.24(Va d a + M ar ) CO2 = VCO2 Vw1 VSO2 Vw1
SO2 =
N2 =
Q烟气量 (工况烟气量) V烟气
Q烟气量 =
273.15 + T1 101325 • •Q 273.15 P当地 + P表压
考虑 10%裕量 � 压力计算 确定脱硫系统阻力:填料塔 1500Pa,空塔 900Pa。考虑 20%裕量。 � 电机功率计算: 风机效率:85% 机械传动效率:98% 电机容量富裕系数 K:1.15 电机效率:94.6%
Q入口 =
273.15 + T2 101325 • • Q出口 273.15 P当地 + P表压
吸收塔直径计算:
D=2
Q入口 3.14 × 3600 × 烟气流速
3、塔顶烟囱计算: 确定烟气流速:15—17m/s 4、循环泵流量计算
L Q入口 G Q= 1000 5、吸收塔高度计算
� 洗涤浓缩循环浆液体积: V浆液 = Q每泵 •浆液循环停留时间 � 烟道尺寸 � 洗涤浓缩段高度: � 洗涤浓缩段至烟气进口底部距离:1.2m � 烟道进口高度: � 烟道进口顶部至第二层喷淋吸收距离:10m � 第二层喷淋吸收至除雾器高度: � 两层除雾器及冲洗高度: � 第二层除雾器至塔顶:1m 算出脱硫塔总高度。 四、氧化系统计算 1、氧化风计算 氧化倍率:2.5 � 氧化 1kgSO2 需要 O2 0.25kg � 脱硫率:95%

GBT15319 1994火焰加热炉节能监测方法

GBT15319 1994火焰加热炉节能监测方法

火焰加热炉节能监测方法(GB/T15319-1994)第一节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 标准规定了火焰加热炉能源利用状况的监测内容、监测方法和合格指标。

力口热炉的热源来自煤、油、气、电,除电炉外,燃煤、燃油、燃气加热炉是以煤、油、燃气的燃烧作为热源进行加热的,通称为火焰加热炉。

火焰加热炉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尤其是冶金、机械、兵器、铁路、交通等部门更为集中,其耗能量均占各行业总耗能量相当大的比例。

标准在编制中着力突出了节能监测”的特点,体现节能监测的技术执法职能。

标准既要区别于相关的管理标准、方法标准和行政法规,又要与相关的标准、行政法规相呼应和衔接。

对监测项目和监测合格指标的确定,既要参照已颁布的相关标准,又要结合火焰加热炉的特点及现状。

例如,本标准中炉体外表面温度的监测合格指标就是部分采用了GB3486《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中的规定。

这是由于绝热保温材料的发展和普遍采用,炉体外表面温度已普遍下降,因此,在本标准中对此指标作了部分调整。

又如确定排烟温度监测合格指标时,考虑到火焰加热炉余热回收装置的设置不一定在经济上都是合理的,因此也是部分采用了《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中的指标。

标准中确定的监测项目应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出炉子的整体运行状况,并能从中查找分析出炉子所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火焰加热炉的监测要求和前述火焰加热炉的节能主要途径,参考加热炉热平衡测算的项目,确定了本标准中的监测项目,即排烟温度、空气系数、炉渣含碳量(指燃煤的火焰加热炉)、炉体外表面最高温度和可比单位燃耗等五项。

对火焰加热炉来说,监测这五个项目基本上能反映出炉子的整体运行状况,并能据此提出改进的建议。

火焰加热炉的节能监测与火焰加热炉的热平衡既有联系又不尽相同。

火焰加热炉的热平衡是炉子的热量收入和热量支出的平衡,通过测算炉子的有效利用能量及各项热损失,计算出炉子的热效率;通过对各项热损失的分析,找出炉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油田生产系统节能监测规范

油田生产系统节能监测规范

GB 18613《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是一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目前我国中小电机约有300多个系列,近1500个品种,其中额定功率在0.55kW~315kW范围内,极数为2级、4级、6级(少数为8级),机座号在80mm~355mm之间,是量大面广的产品。该标准规定了电压在660V及以下,额定功率和极数在上述范围内,单速封闭扇冷式的一般用途电动机或一般用途防爆电动机的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我国中小电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的确定主要参照了欧洲电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6275-1997《石油企业节能监测综合评价方法》,是根据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文件油标委秘字[2006]9号《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6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的通知》要求进行的,标准项目编号为SYZ2006-1,项目承担单位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田节能监测中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工程节能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西北节能监测中心、中国石化油田企业能源检测中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道节能监测中心、国际铜业协会(中国)、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油田节能监测中心、长庆油田节能监测站、大港节能监测站等单位。
新旧标准对照表
2、目次对照
原标准
修改后标准
前言
前言
1 范围
1 范围
2 引用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标准
3 监测方法与评价指标
3 术语与定义
4 监测结果评价
4 监测项目与指标要求
附录A(标准的附录) 节能监测报告格式
4.1 机械采油系统
4.2 原油集输系统
4.3 注水地面系统
4.4 供配电系统
4.5 锅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第二章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是按照国家对节能监测和一些基本要求制定的。按照GB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规定:在本标准中引用别的标准中的条文“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的标准,则列为本标准“引用文件”,否则不需列入的原则,本标准的引用标准有七个。 GB/T 15317-1994《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规定了工业锅炉能源利用状况的监测内容、监测方法和合格指标。它适用于额定蒸发量大于0.7MW、小于24.5MW的工业蒸汽锅炉和额定供热量大于2.5GJ/h的工业热水锅炉。是对上述范围内工业锅炉能源利用状况进行监督、检查、测试和评价的综合性标准。

空气过量系数

空气过量系数

锅炉过量空气系数是什么,应如何计算空气系数在锅炉运行中实际空气消耗量总是大于理论空气需要量。

他们两者的比值称为过量空气系数。

对于锅炉炉膛来说,烟气计算时的空气过量系数与燃烧设备型式、燃料种类有关。

常用一般链条炉采用烟煤的过量空气系数为1.3;,对于油气炉为1.1,流化床炉为1.1~1.2,过剩空气系数计算方法按GB/T 15317一94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中公式1计算。

空气过剩系数目录:一、概念二、基本公式及单位三、举例一、概念:燃料完全燃烧时所需的实际空气量取决于所需的理论空气量和“三T”条件的保证程度。

在理想的混合状态下,理论量的空气即可保证完全燃烧。

但在实际的燃烧装置中,“三T”条件不可能达到理想化的程度,因此为使燃料完全燃烧就必须供给过量的空气。

空气过剩系数的定义:一般把超过理论空气量多供给的空气量称为过剩空气量,并把实际空气量Va与理论空气量Va0之比定义为空气过剩系数α。

α=Va/Va0通常α>1,α值的大小决定于燃料种类、燃烧装置形式及燃烧条件等因素。

二、基本公式及单位1、理论必需空气量:每一公斤(一标方)燃料完全燃烧时所需要的空气量,称为理论必需空气量(或称为理论空气需要量,理论空气量)。

用V。

Nm3/kg 表示2、过量空气量:燃料在实际燃烧时,必需供给比理论必需空气量要多的空气,燃料才能达到完全燃烧,此多供给的这部分空气量称为过量空气量。

用△VNm3/kg 表示3、实际供应空气量:燃料在燃烧时,实际上所消耗的空气量,称为实际供应空气量。

用VNm3/kg 表示,即V=V。

+ △V4、过量空气系数:实际供应空气量与理论必需空气量的比值,称为过量空气系数。

用α表示,即α=V / V。

=(V。

+ △V)/ V。

=1+△V / V。

三、举例1、实践表明,过剩空气系数每降低0.1,加热炉的热效率可提高1.3% 。

2、在工业中,一般情况下,燃料燃烧的过剩空气系数以辐射室为1.1~1.3 。

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操作的方法

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操作的方法

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操作的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MT/T 1000-2006《煤矿在用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和判定规则》制订本操作方法。

1、节能监测检查项目1.1锅炉及其辅助设施(风机、水泵、电机、水处理装置、除尘器等)的配合要合理、齐全、不应使用已明令禁止使用高耗能、低效率的设备,在使用的设备及管道、附件等处于完好状态。

1.2计量器具和测量仪表应符合要求。

1.3有完整的运行记录和统计资料。

1.4锅炉运行工况原始记录的主要项目应符合相关规定。

1.5年工作时数及年、月平均负荷率统计记录。

1.6有与节能降耗有关的规章制度。

1.7设备维护保养和仪表维护校验制度。

1.8岗位责任制、交接班检查制度和运行操作规程。

1.9人员考核、培训制度和司炉工持证上岗制度。

1.10能耗定额管理制度。

1.11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时间时隔按规定执行。

2、测试项目2.1锅炉的正平衡效率2.2排烟温度2.3排烟过量空气系数3.4炉碴含炭量4.5炉墙的外壁面温度3、监测方法及监测现场准备工作3.1备齐各仪器、仪表,详见《锅炉测试仪表、仪器一览表》。

(见附表1)。

3.2全面检查锅炉各部件、炉墙、各辅机,有不正常现象及时排除。

3.3燃料堆放在炉前,并称量、取样。

3.4校对或另装蒸汽压力表3.5在水位表上作划线标志,冲洗水位表。

3.6在省煤器进水阀前安装流量计,实测进水流量。

3.7准备好进水温度测试点。

3.8在引风机前,省煤器后烟道处钻孔,安装燃烧效率测量仪,测量烟气成份排烟温度。

3.9手动安全阀动作一次。

3.10锅炉底部表面排污。

3.1l抄取锅炉铭牌,准备各测量现场记录。

3.12人员组织3.13设一人监测指挥,并负责记时,监视锅炉水位、气压及燃烧情况。

测后整理资料,计算出报告。

3.14当班司炉操作运行二人(被测单位人员)。

3.15设一人炉外温度测量。

测前抄取锅炉铭牌。

3.16设一人炉碴取样、缩分。

测试前负责取煤样。

3.17设一人负责进水流量、温度测量。

工业锅炉的能效监测及节能减排措施

工业锅炉的能效监测及节能减排措施

工业锅炉的能效监测及节能减排措施发表时间:2016-08-21T15:44:32.437Z 来源:《低碳地产》2015年第11期作者:赵亚军陈蕾[导读] 工业锅炉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是尽人皆知的。

临沂蓝天锅炉有限公司山东临沂 276017【摘要】工业锅炉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是尽人皆知的,它所耗用的能源量之大,烟尘、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排放量占全国相应排放量的比例之高就说明了这一点。

所以,工业锅炉节能、环保与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有直接的关系,它又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改善息息相关。

本文分析了工业锅炉的能效监测方法,探讨了提出燃煤锅炉节能减排措施。

【关键词】工业锅炉;能效监测;节能减排;措施中国燃煤工业锅炉每年的燃煤消耗量占中国燃煤总量的1/3,而燃煤工业锅炉效率普遍偏低,污染严重,节能潜力巨大。

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纵深开展,保证机组效率、减少排放,愈来愈成为各发电企业的首要任务。

工业锅炉能效监测可以明确锅炉的现有情况,从中找出薄弱环节,为制定节能措施提供依据,是提高锅炉效率、节约能源必不可少的手段。

一、工业锅炉的能效监测1.测试方法。

锅炉热效率正平衡算法是求出锅炉有效利用热量占燃料输入热量的百分数。

测试中,通常需要测量表1中的各项参数。

根据表中所测各项参数,由下式计算锅炉正平衡热效率η1。

对饱和蒸汽锅炉:2.节能监测测试项目(1)排烟温度。

排烟温度的测试应在锅炉最后一级尾部受热面出口1m以内的平直烟道上,根据企业在生产中或市场上常用锅炉烟道的规格和型号,在相应更为准确的监测位置进行。

测温元件热电偶应插人烟道中心处并保持热电偶插入处的密封,热电偶的材质、类型、精度都应达到相应要求。

排烟温度超标的可能原因:一是受热面烟侧积灰、水侧结垢。

可定期清灰或清洗并加强水质处理,减少结垢;二是烟气短路。

应检查烟气流程是否有短路情况存在,一经发现要及时修补。

此外,对受热面数量不够的应增加尾部受热面。

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规程)

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规程)

3、 报告格式 : 按照 、 报告格式: 按照2011年河南节能监测工作实施 年河南节能监测工作实施 方案中工业锅炉测试报告规定的格式出具报告; 方案中工业锅炉炉热工性能试验 、 热效率: 应按《 规程》 进行测试。 规程》GB/T 10180-2003进行测试。 进行测试 2.2、排烟温度:应在工业锅炉最后一级尾部 、排烟温度: 受热面后1米以内的烟道上进行; 受热面后 米以内的烟道上进行;测温探头 米以内的烟道上进行 应插入烟道中心并保持探头插入处的密封; 应插入烟道中心并保持探头插入处的密封 ; 2.3、空气系数:烟气取样应在工业锅炉最后 、空气系数: 一级尾部受热面后1 一级尾部受热面后 米以内的烟道中心位置 处,烟气取样与烟温应同步进行。 烟气取样与烟温应同步进行。
(三)、工作程序 1、 召开工业锅炉监测动员会 , 明确本次节能监 、 召开工业锅炉监测动员会, 测的目的、意义, 测的目的、意义,确定参加测试人员 2、与参加测试人员座谈 , 初步了解锅炉的管理 、 、 与参加测试人员座谈,初步了解锅炉的管理、 工艺、设备、 工艺 、 设备 、 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基本情 况以及薄弱环节,确定锅炉监测的测点, 况以及薄弱环节 , 确定锅炉监测的测点 , 调阅要 监测工业锅炉的设计资料、安装资料、 监测工业锅炉的设计资料 、 安装资料 、 使用说明 书、运行规程等,以及现场原始运行记录 运行规程等,
2.4、炉渣含炭量: 装有机械除灰设备的锅炉, 、炉渣含炭量: 装有机械除灰设备的锅炉, 可在出灰口处定期取样(一般每 一般每15--20分钟取样 可在出灰口处定期取样 一般每 分钟取样 一次),取样应注意均匀性和代表性。 原始灰渣样数量应不少于总灰渣量的2%, 原始灰渣样数量应不少于总灰渣量的 , 当煤的灰分大于等于40%时,原始灰渣样数量 当煤的灰分大于等于 时 应不少于总灰渣量的1%, 应不少于总灰渣量的 , 但总灰渣数量应不 少于20kg。当总灰渣量少于 少于 。当总灰渣量少于20kg时应予全部取 时应予全部取 缩分后的灰渣样数量应不少于2kg, 送 样,缩分后的灰渣样数量应不少于 ,1kg送 化验, 封存备查 封存备查。 化验,1kg封存备查。 2.5、 炉体外表面温度 : 炉体外表面温度测点的 、 炉体外表面温度: 布置应具有代表性,一般0.5--1 平方米一个测 布置应具有代表性,一般 取其算术平均值,在炉门 烧嘴孔、 在炉门、 点 , 取其算术平均值 在炉门 、 烧嘴孔 、 探孔 等附近边距300 毫米范围内不应布置测点。 毫米范围内不应布置测点。 等附近边距

锅炉过氧系数

锅炉过氧系数

锅炉过氧系数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锅炉过量空气系数的定义和意义
2.锅炉过量空气系数的计算方法
3.锅炉过量空气系数的影响因素
4.锅炉过量空气系数的控制措施
正文
一、锅炉过量空气系数的定义和意义
锅炉过量空气系数是指在锅炉运行过程中,实际空气消耗量与理论空气需要量的比值。

过量空气系数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因为它直接影响到锅炉的热效率和环境保护。

如果过量空气系数过小,燃料燃烧不完全,锅炉热效率降低,同时还会污染受热面和环境。

二、锅炉过量空气系数的计算方法
锅炉过量空气系数的计算方法与燃烧设备型式、燃料种类有关。

常用的计算方法如下:
1.对于一般链条炉采用烟煤的过量空气系数为 1.2;
2.对于油气炉的过量空气系数为 1.1;
3.对于流化床炉的过量空气系数为 1.1~1.2。

过量空气系数的计算还可以参考GB/T 15317-94 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中的公式 1。

三、锅炉过量空气系数的影响因素
锅炉过量空气系数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燃料种类:不同燃料的燃烧特性不同,因此过量空气系数也不同;
2.燃料的热值:燃料的热值越高,所需的空气量越大;
3.锅炉负荷:锅炉负荷越大,所需的空气量也越大;
4.燃烧设备型式:不同类型的燃烧设备,过量空气系数的计算方法也不同。

四、锅炉过量空气系数的控制措施
为了保证锅炉的热效率和环境保护,需要对过量空气系数进行控制。

锅炉节能方案

锅炉节能方案

锅炉房燃气节能方案控制系统系统方案书(技术部分)节能技术限公司2011年6月10日第一部分锅炉房节能系统控制技术方案----------1台6T/H和1台4T/H燃气蒸汽锅炉前言根据锅炉房目前需供暖区域建筑规模与供热锅炉房分布情况,同时充分考虑今后的锅炉房的维护与管理,北京节能技术有限公司在设计此方案时,充分考虑以下因素:1.节能系统方案设计代表目前国内小区集中供热系统控制与管理的领先水平,并具备合理的优化运行和节能管理模式;2.锅炉单机运行稳定可靠,锅炉控制人机界面友好,操作简洁,可维护性好;3.系统采用模块化层次结构,人机界面友好,运行安全稳定,系统可维护性好;4.系统软件模块设置合理可按用户实际需要随意增添,完成特定报表或记录功能;5.采用西门子PLC,以及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工业控制优化软件,以保证整个锅炉控制系统绝对安全可靠;6.各模块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任何模块故障或停机不影响其它锅炉运行;7.上位监控工作站硬件采用高性能的工业控制计算机、软件平台采用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工业控制组态软件,并具有多锅炉优化运行管理功能,预留232/485通讯接口;可与相邻计算机进行数据交换;同时在大区域集中供暖情况下,由于网管较复杂、用气范围比较广泛,有生活用气和食堂用气、且系统气换热供暖,因此采用优化运行策例及节能算法控制尤其必要. 一、系统概述锅炉房是为新上的燃气锅炉房。

该锅炉房有1台4T/H和1台6T/H的燃气蒸汽锅炉,负责供应单位的暖气和生产生活用气,目前,甲方需要做到节能的理念,不需要浪费更多的能源。

根据实际的需求和室外温度自动补偿。

系统设计:贵单位锅炉间增加气候补偿,根据温度自动调节两台锅炉的运行,以保证冬季锅炉用气的恒定及用户的需要。

在分气缸增加调节阀控制用户用暖的需求,以保证用户的温度达到18度正负2度,满足用户的需求。

在分气缸上还增加调节阀控制用户食堂的用气和生活热水用气,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且为了达到更大的系统节能,我们在系统循环泵上采用变频系统,不光达到热系统节能,还能达到电节能。

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

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

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简要叙述了对工业锅炉的节能监测方法和锅炉监测测试所产生的节能效应,包括整个测试步骤和计算方法,从而达到节能监测的目的。

标签: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1锅炉监测测试应在正常生产实际运行工况下进行标准明确规定测试应在“正常生产实际运行工况”下进行,这一规定是和进行节能监测的宗旨相一致的。

节能监测是要把锅炉使用中明显不合理、明显浪费能源的现象管住,监测是针对实际用能过程进行的。

在整个能源消费管理体系中对用能过程实际状况的管理和监督,它和能源使用以前(进入终端浪费前)的管理,例如对加工转换环节的管理和优化,对生产、分配、输送环节的管理等,具有不同特色,它和能源浪费以后的统计分析、效果检查考核不同。

它和能源使用环节和使用设备在使用能源以前的预计分析、设计计算也不同。

监测工作的特点要求监测工作能反应使用过程实际。

而监测又是在一个短时间内(一天内)进行的,那如何反映长期使用实际情况呢?这就是标准中提出的要求,即监测应在“正常生产的实际运行工况下”进行。

这就意味着锅炉在监测时的负荷率应和保证生产系统用汽设备用汽的经常运行负荷一致。

这里所说经常只能是指多数情况,对监测单位来说这是可以通过对运行日记的检查了解到的。

另外标准中还特别强调了正常生产,这是指产品生产、用汽设备和装置正常工作。

生产安排组织长期不合理的影响不能作为排除监测不合格的理由,但某些生产上的偶然因素要排除在监测结果评价影响因素之外,也即生产出现偶然异常情况时不进行监测,这是监测单位应注意到的。

在生产正常的情况下,锅炉设备不正常如负荷较低、参数配合不当等,在监测时应维持锅炉使用的本来面貌,不应人为的调整到某种“最佳状态”。

2监测时间从热工况达到稳定状态开始,监测时间应不少于1小时。

除需化验分析以外的测试项目每隔15分钟读数记录一次,取算术平均值。

关于监测时间的规定首先是考虑到获得必要可靠的具有权威性测试结果的需要。

对小型锅炉,工况达到稳定状态的准备时间约需1小时,在稳定后的一小时内各种热力工况继续保持稳定一般说是可做到的,这就要求生产用汽在二小时内参数不变负荷不变。

热源系统环保及节能要求

热源系统环保及节能要求

热源系统环保及节能要求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将特种设备节能工作纳入了其中,规定使用单位做好节能工作室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充分发挥能源的利用效果,提高锅炉的运行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能源投入,使供暖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在保障供暖效果的前提下,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一、经济节能运行措施热源系统节能运行措施主要分为本体节能运行和系统节能运行两个方面。

1.本体节能运行燃煤锅炉节能运行,主要包括:1)燃煤锅炉房应尽量减少分散的小锅炉,实现连片供热;2)燃煤种类和锅炉炉型必须相适应;3)选定合适的锅炉容量和台数;4)通过改造炉拱、合理的送风与调节、正确使用二次风、均匀分层燃烧、煤渣的返烧利用以及实现燃烧的自动调节等措施实现燃烧的节能。

5)防止和清除水垢和积灰,水质不合格,受热面容易结垢,使得传热效率降低,锅炉排烟温度升高,效率降低,有关资料测定,水垢厚度为1.5mm时,就要多消耗6%的燃料;水垢为5mm时,多消耗15%的燃料。

2008年8月7日颁布实施的TSG G5001-2008《锅炉水处理监督管理规则》对使用单位如何管理做了明确规定。

6)加强保温、堵漏风、防泄漏。

通过调查,过量空气系数偏高,即进入锅炉的冷空气量增加,造成锅炉排烟热损失,从而使锅炉热效率降低。

据GB∕T15317-94《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标准解释,过量空气系数每增加0.1,锅炉热效率降低0.6%。

燃油、燃气锅炉的运行,主要是控制排烟热损失和炉体散热损失。

2008年1月8日正式颁布实施的TSG ZB001-2008《燃油(气)燃烧器安全技术规则》对燃油(气)锅炉燃烧器的使用和维护有明确规定。

通过调查,锅炉燃烧机普遍未能做到定期调试、维护和保养,过量空气系数偏高,有的过量空气数系数比正常值高0.3~0.4.过量空气系数偏高,即进入锅炉的冷空气量增加,造成锅炉排烟损失,从而使锅炉热效率降低。

据GB∕T15317-94《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标准解释,过量空气系数每增加0.1,锅炉燃烧效率降低0.6%。

GBT15319-1994火焰加热炉节能监测方法

GBT15319-1994火焰加热炉节能监测方法

火焰加热炉节能监测方法(GB/T15319-1994)第一节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 标准规定了火焰加热炉能源利用状况的监测内容、监测方法和合格指标。

加热炉的热源来自煤、油、气、电,除电炉外,燃煤、燃油、燃气加热炉是以煤、油、燃气的燃烧作为热源进行加热的,通称为火焰加热炉。

火焰加热炉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尤其是冶金、机械、兵器、铁路、交通等部门更为集中,其耗能量均占各行业总耗能量相当大的比例。

标准在编制中着力突出了“节能监测”的特点,体现节能监测的技术执法职能。

标准既要区别于相关的管理标准、方法标准和行政法规,又要与相关的标准、行政法规相呼应和衔接。

对监测项目和监测合格指标的确定,既要参照已颁布的相关标准,又要结合火焰加热炉的特点及现状。

例如,本标准中炉体外表面温度的监测合格指标就是部分采用了GB3486《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中的规定。

这是由于绝热保温材料的发展和普遍采用,炉体外表面温度已普遍下降,因此,在本标准中对此指标作了部分调整。

又如确定排烟温度监测合格指标时,考虑到火焰加热炉余热回收装置的设置不一定在经济上都是合理的,因此也是部分采用了《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中的指标。

标准中确定的监测项目应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出炉子的整体运行状况,并能从中查找分析出炉子所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火焰加热炉的监测要求和前述火焰加热炉的节能主要途径,参考加热炉热平衡测算的项目,确定了本标准中的监测项目,即排烟温度、空气系数、炉渣含碳量(指燃煤的火焰加热炉)、炉体外表面最高温度和可比单位燃耗等五项。

对火焰加热炉来说,监测这五个项目基本上能反映出炉子的整体运行状况,并能据此提出改进的建议。

火焰加热炉的节能监测与火焰加热炉的热平衡既有联系又不尽相同。

火焰加热炉的热平衡是炉子的热量收入和热量支出的平衡,通过测算炉子的有效利用能量及各项热损失,计算出炉子的热效率;通过对各项热损失的分析,找出炉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燃气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标准

燃气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标准

燃气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标准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用的燃气工业锅炉节能监测项目、监测方法和合格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蒸发量It/h(0.7MW)至35t/h(24.5MW)的燃气(燃油)工业蒸汽锅炉, 额定供热量大于2.5GJ/h的燃气(燃油)工业热水锅炉及摸块式组合锅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 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 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 本标准。

GB/T15316 节能监测技术通则GB/T15317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3. 燃气工业锅炉节能监测项目3.1考查项目对燃气工业锅炉进行节能监测时,应考查其热效率。

热效率的测试方法和技术要求应按工业锅 炉热工试验规范进行。

对于新装、技术改造及大修后的燃气工业锅炉应进行热工性能试验。

热 效率测试时间间隔不应超过3年。

3.2监测项目3.2.1 排烟温度3.2.2 空气系数3.2.3 一氧化碳3.2.4 炉体外表面温度4. 燃气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4.1 监测应在实际运行工况下进行。

4.2 监测应在热工况稳定时开始。

监测时间为Ih,炉体外表面温度每30min读一次数,其它监 测项目每15min读一次数,取其算术平均值。

4.3 监测仪表应满足监测项目的要求,并应在检定周期之内,其准确度等级不应低于2.0级。

测温仪表插入处要密 4.4 排烟温度的测点应设在锅炉尾部未级受热面后1m以内的烟道中心处,封。

4.5 空气系数测点与排烟温度测点相同,烟气成份分析与排烟温度测试应同步进行。

锅炉排烟处空气系数按下列近似公式计算:式中:α——排烟处空气系数RO2 ——排烟处干燃烧产物三原子气体容积含量(%)O2 ——排烟处干燃烧产物氧含量(%)CO ——排烟处干燃烧产物一氧化碳含量(%)4.6 炉体外表面温度测试;一般在0.5m2—1.0m2内布置一个测点,在燃烧器、蒸汽主管道出口 附近300mm范围内不应布置测点。

关于报送《广东省省属及中央驻粤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征

关于报送《广东省省属及中央驻粤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征
排烟处空气系数
GB/T15317-1994?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
炉渣含碳量
GB/T15317-1994?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
炉体外外表温度
GB/T15317-1994?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
热工效率
GB/T10180-2003?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
热工性能
GB/T10180-2003?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
压力
重量
蒸汽湿度
电力性能
附件(续)锅炉能效测试机构名单
序号
机构
名称
计量认证情况
联系方式
证书编号
类不
检测参数
检测依据的标准(方法)
5
佛山市产品质量咨询效劳中心
2007190463Z
工业锅炉节能监测
排烟温度
GB/T15317-1994?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
地址:佛山市禅城区人民路76号市质监局大楼二楼
GB/T15317-1994?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
GB/T10184-1988?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燃料的水分
GB/T211-2007?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GB/T260-1988?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方法?
煤的分析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
GB/T212-2001?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飞灰和炉渣可燃物
DL/T567.6-1995?飞灰和炉渣可燃物测定方法?
灰分
GB/T508-1991?石油产品灰分测定法?
附件(续)锅炉能效测试机构名单
序号
机构
名称
计量认证情况
联系方式
备注
证书编号
类不
检测参数
检测依据的标准(方法)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式中:O2、RO2、CO、CH4、H2——干燃烧产物的百分含量,%。对于固体燃料和 液体燃料不分析H2和CH4。
3.6 炉渣含碳量 装有机械除灰设备的锅炉,可在出灰口处定期取样( 一般每15~20 min取一次),取样应注意均匀性和代表 性 。 原始灰渣样数量应不少于总灰渣量的 2% ,当煤的灰 分大于等于40%时,原始灰渣样数量应不少于总灰渣量 的1% ,但总灰渣数量应不少于 20kg。当总灰渣量少于 20kg 时应予全部取样,缩分后的灰渣样数量应不少于 2kg , 1kg送化验,1kg封存备查。 3.7 炉体外表面温度 炉体外表面温度测点的布置应具有代表性,一般 0.5~1m2 一个测点,取其算术平均值,在炉门、烧嘴孔 、探孔等附近边距300 mm范围内不应布置测点。
2.2 监测测试项目 2.2.1 排烟温度。 2.2.2 排烟处空气系数。 2.2.3 炉渣含碳量。 2.2.4 炉体外表面温度。
3、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
3.1 锅炉监测测试应在正常生产实际运行工况下进行。 3.2 监测时间:从热工况达到稳定状态开始,监测时间 应不少于1h。除需化验分析以外的测试项目每隔15min 读数记录一次,取算术平均值。 3.3 监测所用的仪表应能满足监测项目的要求,仪表必 须完好,并应在检定周期内,其精度不应低于2.0级。
表5 炉体外表面温度合格指标 位 置 炉体外表面温度,℃ 侧 面 ≤50 炉 顶 ≤70
4.6 对于海拔2000m以上的地区,节能监测合格指标可 由当地节能主管部门根据具体情况作合理调整。
5、工业锅炉节能监测结果评价
5.1本标准规定的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检查 项目合格指标和测试项目合格指标是监 测合格的最低标准。监测单位应以此进 行合格与不合格的评价。 全部监测指标同时合格方可视为“节 能监测合格工业锅炉”。 5.2 对监测不合格者监测单位应作出能源 浪费程度的评价报告和提出改进建议。
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
GB / T 15317-94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锅炉能源利用状况的监 测内容、监测方法和合格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蒸发量大于0.7 MW( 1t/h)、小于24.5MW(35t/h)的工业蒸 汽锅炉和额定供热量大于2.5GJ/h的工业 热水锅炉。
2、工业锅炉节能监测项目
3.4 排烟温度 排烟温度的测试应在工业锅炉最后一级尾部受热面后 1m以内的烟道上进行,测温热电偶应插入烟道中心并 保持热电偶插入处的密封。
3.5 空气系数 烟气取样应在工业锅炉最后一级尾部受热面后1m以 内的烟道中心位置处,烟气取样与测温应同步进行。 空气系数用下式计算:

21 O 2 0.5CO 0.5H 2 2CH 4 21 79 100 (RO 2 O 2 CO H 2 CH 4)
附录A 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报告 (补充件)
编号:
被监测单位
监测通知号
被监测工业锅炉
监测依据 监测项目 监 测 结 果
监测日期
监测数据
合格指标
热效率
排烟温度 空气系数 炉渣含碳量 炉体外表面温度
评价结论、处理意见及建议: 监测负责人:(签字) 监测单
≤250
≤220
≤200
≤180
≤160
4.3 空气系数合格指标见表3。。
表3 空气系数合格指标 位 置 排烟处 空气系数 燃 煤 ≤2.4 燃油、天然气 ≤1.6
4.4 炉渣含碳量合格指标见表4 。
表4 炉渣含碳量合格指标 煤 种 炉渣含碳量,% 烟 煤 ≤20 无烟煤 ≤25
4.5 炉体外表面温度合格指标见表5。
2.1 监测检查项目 2.1.1 工业锅炉的节能监测应考查热效率。 2.1.2 热效率的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热效率的测试应按GB / T 10180进行; 企业所提供的热效率资料应以专业单位的 测试报告(见附录A)为依据。 b. 在下列情况下进行热效率测试:工 业锅炉新安装和大修后,进行技术改造后。 c. 热效率测试时间间隔不超过3年。
4、工业锅炉节能监测合格指标
4.1 热效率合格指标见表l。
表1 热效率合格指标
额定蒸发量 MW 0.7 1.4 2.8 4.2 7 ≥14 额定供热量 GJ/h 2.5 5 10 15 25 ≥50 热效率 % ≥55 ≥60 ≥65 ≥70 ≥72 ≥74
4.2 排烟温度合格指标见表2。
表2 排烟温度合格指标 额定蒸发量,MW 额定供热量,GJ/h 0.7 2.5 1.4 5 2.8~4.2 10~15 7 25 ≥14 ≥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