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

合集下载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西电版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西电版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成评语:绩教师:年月日班级:学号:姓名:地点:时间:实验一存储器实验1、F PGA中LPM_ROM定制与读出实验实验课件参考:/CMPUT_EXPMT/E XPERIMENTS/E XPMT3/实验3-1.PPT 实验示例参考:/CMPUT_EXPMT/Experiments/Expmt3 / DEMO_3_1_rom一.实验目的1、掌握FPGA中lpm_ROM的设置,作为只读存储器ROM的工作特性和配置方法。

2、用文本编辑器编辑mif文件配置ROM,学习将程序代码以mif格式文件加载于lpm_ROM中;3、在初始化存储器编辑窗口编辑mif文件配置ROM;4、验证FPGA中mega_lpm_ROM的功能。

二.实验原理ALTERA的FPGA中有许多可调用的LPM (Library Parameterized Modules)参数化的模块库,可构成如lpm_rom、lpm_ram_io、lpm_fifo、lpm_ram_dq的存储器结构。

CPU中的重要部件,如RAM、ROM可直接调用他们构成,因此在FPGA中利用嵌入式阵列块EAB可以构成各种结构的存储器,lpm_ROM是其中的一种。

lpm_ROM有5组信号:地址信号address[ ]、数据信号q[ ]、时钟信号inclock、outclock、允许信号memenable,其参数都是可以设定的。

由于ROM是只读存储器,所以它的数据口是单向的输出端口,ROM中的数据是在对FPGA现场配置时,通过配置文件一起写入存储单元的。

图3-1-1中的lpm_ROM 有3组信号:inclk——输入时钟脉冲;q[23..0]——lpm_ROM的24位数据输出端;a[5..0]——lpm_ROM的6位读出地址。

实验中主要应掌握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lpm_ROM的参数设置;(2)lpm_ROM中数据的写入,即LPM_FILE初始化文件的编写;(3)lpm_ROM的实际应用,在GW48_CP+实验台上的调试方法。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

计算机专业类课程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生姓名:**学号:20120600*****指导教师:吴晓华日期:2014年11月30日实验报告实验一一、实验名称:ALU设计实验二、实验内容和目的:(1)实验内容:设计一个4bit ALU,实现两个4bit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1、算术运算(加、减);2、逻辑运算(与、或、置1、清0);(2)实验目的:1.熟悉ALU的工作原理;2. 掌握用硬件描述语言设计ALU的方法;三、实验原理:利用veilog hdl语言编写实现实验要求的逻辑功能实现代码。

要求实现两个四位二进制数的算数运算和逻辑运算,有三个输入,分别是输入的两个四位二进制数和一个控制信号,有两个输出,分别是仅为信号和运算结果的输出。

考虑到是电路的逻辑代码设计简化,采用case语句来实现。

所有的输入都会对最终的结果和进位输出产生影响。

在连线时,八个开关分为两组,分别控制两个四位二进制数的各位,有五个指示灯,四个显示结果的输出,一个用来显示进位信号。

四、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硬件平台:pc软件平台:windows xp五、实验步骤:先利用仿真软件进行程序的编写,编译调试运行,结果无误后,在仿真软件上绑定对应开关和连线,打开电路板电源,进行控制操作,观察指示灯的亮灭情况,根据实际的逻辑结果来验证实验代码及连线的正确性,若与实际结果不相符,检查连线以及实验代码,重新进行处理。

六、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1)实验代码:module pz(in1,in2,se,count,c); input[3:0] in1,in2;input[2:0] se;output[3:0] count;output c;reg[3:0] count;reg c;always@(in1,in2,se)begincase(se)3'b000:{c,count}=in1+in2;3'b001:{c,count}=in1-in2;3'b010:count=in1 & in2;3'b011:count=in1 | in2;3'b100:count=0000;3'b101:count=1111;default:count=5'bx;endcaseendendmodule(2)实验结果照片:八.实验结论、心得体会和改进建议:(1)思考题:在进行算术运时,7(0111)+8(1000)=11117(0111)- 8(1000)=1111 其输出结果都是1111,为什么?答:因为计算时都采用二进制补码来运算,而前者进行相加的两个数都是正数,其补码为其本身。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深入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相关知识,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实验一,逻辑门电路实验。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学习了逻辑门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逻辑门电路是计算机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通过逻辑门电路可以实现各种逻辑运算,如与门、或门、非门等。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搭建逻辑门电路并进行实际操作,深入理解了逻辑门的工作原理和逻辑运算的实现过程。

实验二,寄存器和计数器实验。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寄存器和计数器的原理和应用。

寄存器是计算机中用于存储数据的重要部件,而计数器则用于实现计数功能。

通过实验操作,我们深入了解了寄存器和计数器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了它们在计算机中的应用方法。

实验三,存储器实验。

在实验三中,我们学习了存储器的原理和分类,了解了不同类型的存储器在计算机中的作用和应用。

通过实验操作,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存储器的认识,掌握了存储器的读写操作和数据传输原理。

实验四,指令系统实验。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学习了计算机的指令系统,了解了指令的格式和执行过程。

通过实验操作,我们掌握了指令的编写和执行方法,加深了对指令系统的理解和应用。

实验五,CPU实验。

在实验五中,我们深入了解了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CPU)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通过实验操作,我们学习了CPU的各个部件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协作关系,掌握了CPU的工作过程和运行原理。

实验六,总线实验。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学习了计算机的总线结构和工作原理。

通过实验操作,我们了解了总线的分类和各种总线的功能,掌握了总线的数据传输方式和时序控制方法。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相关知识,掌握了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通过实验操作,我们加深了对逻辑门电路、寄存器、计数器、存储器、指令系统、CPU和总线的理解,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计算机组成原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希望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习,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知识。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4Cache控制器设计实验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4Cache控制器设计实验

实验四 Cache控制器设计实验1.实验目的(1) 掌握Cache控制器的原理及其设计方法。

(2) 熟悉CPLD应用设计及EDA软件的使用。

2.实验设备PC机一台,TD-CMA实验系统一套。

3.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的地址变换是直接映像方式,这种变换方式简单而直接,硬件实现很简单,访问速度也比较快,但是块的冲突率比较高。

其主要原则是:主存中一块只能映像到Cache 的一个特定的块中。

假设主存的块号为B,Cache的块号为b,则它们之间的映像关系可以表示为:b = B mod Cb其中,Cb是Cache的块容量。

设主存的块容量为Mb,区容量为Me,则直接映像方法的关系如图4-1所示。

把主存按Cache的大小分成区,一般主存容量为Cache容量的整数倍,主存每一个分区内的块数与Cache的总块数相等。

直接映象方式只能把主存各个区中相对块号相同的那些块映像到Cache中同一块号的那个特定块中。

例如,主存的块0只能映像到Cache 的块0中,主存的块1只能映像到Cache的块1中,同样,主存区1中的块Cb(在区1中的相对块号是0)区0区1区M e-1主存储器图4-1 直接相联映像方式也只能映像到Cache的块0中。

根据上面给出的地址映像规则,整个Cache地址与主存地址的低位部分是完全相同的。

直接映像方式的地址变换过程如图4-2所示,主存地址中的块号B与Cache地址中的块号b是完全相同的。

同样,主存地址中的块内地址W与Cache地址中的块内地址w也是完全相同的,主存地址比Cache地址长出来的部分称为区号E。

区表存储器图4-2 直接相联地址变换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当要访问Cache 时,为了实现主存块号到Cache 块号的变换,需要有一个存放主存区号的小容量存储器,这个存储器的容量与Cache 的块数相等,字长为主存地址中区号E 的长度,另外再加一个有效位。

在主存地址到Cache 地址的变换过程中,首先用主存地址中的块号去访问区号存储器(按地址访问)。

2021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组实验报告

2021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组实验报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 课程试验汇报试验名称 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计算机 学院 1503013 班姓名 陈宁 学号 同作者 罗超试验日期 年 9 月 24 日试验地点 E-II-311 试验批次 第二批一.试验目1.深入了解基础模型计算机功效、组成知识;2.深入学习计算机各类经典指令实施步骤;3.学习微程序控制器设计过程和相关技术, 掌握LPM_ROM配置方法。

4.在掌握部件单元电路试验基础上, 深入将单元电路组成系统, 结构一台基础模型计算机。

5.定义五条机器指令, 并编写对应微程序, 上机调试, 掌握计算机整机概念。

掌握微程序设计方法, 学会编写二进制微指令代码表。

6.经过熟悉较完整计算机设计, 全方面了解并掌握微程序控制方法计算机设计方法。

二.试验原理1.在部件试验过程中, 各部件单元控制信号是人为模拟产生, 而本试验将能在微过程控制下自动产生各部件单元控制信号, 实现特定功效。

试验中, 计算机数据通路控制将由微过程控制器来完成, CPU 从内存中取出一条机器指令到指令实施结束一个指令周期, 全部由微指令组成序列来完成, 即一条机器指令对应一个微程序。

2.指令格式 (1)指令格式采取寄存器直接寻址方法, 其格式以下:其中, OP -CODE 为操作码, rs 为源寄存器, rd 为目寄存器, 并要求:1,存放器读操作(KRD): 下载试验程序后按总清除按键(CLR)后, 控制台SWA、SWB为“0 0”时, 可对RAM连续手动读入操作。

2,存放器写操作(KWE): 下载试验程序后按总清除按键(CLR)后, 控制台SWA、SWB为“0 1”时, 可对RAM连续手动写操作。

3、开启程序(RP): 下载试验程图6-1 数据通路框图序后按总清除按键(CLR)后, 控制台SWA、SWB为“1 1”时, 即可转入到微地址“01”号“取指令”微指令, 开启程序运行。

依据以上要求设计数据通路框图, 如图5-1所表示。

杭电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doc

杭电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doc

杭电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篇一:杭电计组实验报告9计组实验九老师:包健一、源代码测试模块代码:moduleTest_Top;// Inputsreginclk;regmem_clk;regrst;reg [3:0] SW;// Outputswire [7:0] LED;// Instantiate the Unit Under TestTop uut ,.mem_clk,.rst,.LED,.SW);reg [2:0] i;initial begin// Initialize Inputsinclk = 0;mem_clk = 0;rst = 0;SW = 0;i=0;// Wait 100 ns for global reset to finish #100;rst = 1;#100;rst =0 ;#100;foreverbegin#100;mem_clk=~mem_clk;i=i+1;ifinclk=~inclk;endendendmodule顶层模块代码:moduleMy_I_CPU;wireclk_n = ~clk;wire[31:0] codes;Inst_Fetch1 inst_fetch,.clk,.Inst_codes);wire[5:0] OP;wire[5:0] func;wire[2:0] ALU_OP;wirerd_rt_s;wireimm_s;wirert_imm_s;wirealu_mem_s;wireWrite_Reg;wireMem_Write;wire [15:0] imm;wire [31:0] imm_data ;assign imm_data = ?{{16{imm[15]}},imm}:{{16{1b0}},imm}; assign OP =codes[31:26];assignfunc = codes[5:0];assignimm = codes[15:0]; OP_Decoderop_decoder,//input.func,//input.ALU_OP,.rd_rt_s,.imm_s,.rt_imm_s,.alu_mem_s,.Write_Reg,.Mem_Write);wire[4:0] rs;wire[4:0] rt;wire[4:0] rd;assigs = codes[25:21];assigt = codes[20:16];assigd = codes[15:11];wire[4:0] W_Addr;assignW_Addr=?rt:rd;wire [31:0]W_Data;wire [31:0]R_Data_A;wire [31:0]R_Data_B; RegisterHeapregister,.R_Addr_B,.W_Addr,.Write_Reg,.Reset,.Clk,.W_Data,.R_Data_A,.R_Data_B);wire [31:0]ALU_A;wire [31:0]ALU_B;assign ALU_A = R_Data_A;assign ALU_B = ?imm_data:R_Data_B;ALU alu,.A,.B,.F,.ZF,.OF);Data_Memdata_mem , // input clka.wea, // input [0 : 0] wea .addra, // input [5 : 0] addra .dina, // input [31 : 0] dina .douta // output [31 : 0] douta);assignW_Data = ?M_R_Data:ALU_F; endmodule二、仿真波形三、电路图四、引脚配置篇二:杭电计算机组成原理取指令与指令译码实验7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姓名实验项目:取指令与指令译码实验班级指导教师:学号:实验位置:日期:篇三:杭电计算机组成原理多功能ALU设计实验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姓名:实验项目:多功能ALU设计实验班级:指导教师:学号:实验位置:日期:2015年4月29日。

计算机组成原理 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 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引言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实验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本实验报告将介绍我在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进行的实验内容和实验结果。

实验一:二进制与十进制转换在计算机中,数据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和处理。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学习了如何将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以及如何将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

通过实际操作,我更深入地了解了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原理,并且掌握了转换的方法和技巧。

实验二:逻辑门电路设计逻辑门电路是计算机中的基本组成部分,用于实现不同的逻辑运算。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逻辑门的基本原理和功能,并通过电路设计软件进行了实际的电路设计和模拟。

通过这个实验,我深入理解了逻辑门电路的工作原理,并且掌握了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

实验三: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组合逻辑电路是由多个逻辑门组合而成的电路,用于实现复杂的逻辑功能。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际的电路设计和模拟,实现了多个逻辑门的组合。

通过这个实验,我进一步掌握了逻辑电路设计的技巧,并且了解了组合逻辑电路在计算机中的应用。

实验四:时序逻辑电路设计时序逻辑电路是由组合逻辑电路和触发器组合而成的电路,用于实现存储和控制功能。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际的电路设计和模拟,实现了存储和控制功能。

通过这个实验,我进一步了解了时序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并且掌握了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和调试技巧。

实验五:计算机指令系统设计计算机指令系统是计算机的核心部分,用于控制计算机的操作和运行。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计算机指令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际的指令系统设计和模拟,实现了基本的指令功能。

通过这个实验,我深入了解了计算机指令系统的工作原理,并且掌握了指令系统设计的基本技巧。

实验六:计算机硬件系统设计计算机硬件系统是由多个模块组成的,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

机综实验报告

机综实验报告

一、实验模块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二、实验标题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围绕计算机组成原理展开,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分析,加深对计算机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的理解。

四、实验目的1. 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包括CPU、内存、I/O接口等。

2. 掌握计算机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方式。

3.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指令的执行过程和中断处理等。

4. 通过实验,提高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实验环境实验地点:学校机房实验设备: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箱(EL-JY-II型)实验软件:相关实验软件六、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1. CPU实验(1)实验连线:将CPU、内存、I/O接口等设备按照实验要求进行连接。

(2)写数据:向内存写入数据,通过CPU读取数据并输出。

(3)实验结果:观察数据是否正确传输,分析CPU的工作原理。

2. 内存实验(1)实验连线:将内存与CPU、I/O接口等设备连接。

(2)往存储器写数据:向内存写入数据。

(3)从存储器读数据:从内存读取数据,观察数据是否正确。

(4)实验结果:分析内存的工作原理,验证内存读写功能。

3. I/O接口实验(1)实验连线:将I/O接口与CPU、内存等设备连接。

(2)实验步骤:通过I/O接口进行数据传输。

(3)实验结果:观察数据是否正确传输,分析I/O接口的工作原理。

4. 中断实验(1)实验连线:将中断设备与CPU、内存等设备连接。

(2)实验步骤:模拟中断发生,观察CPU如何响应中断。

(3)实验结果:分析中断处理过程,理解中断在计算机中的作用。

七、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了CPU、内存、I/O接口等设备的工作方式。

2. 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进行实验连线、数据传输和中断处理等操作,提高了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实验结果表明,计算机硬件各部分之间协同工作,共同完成指令的执行和数据的处理。

计算机组成原理综合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综合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综合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计算机组成原理综合实验旨在深入理解计算机组成的基本原理,通过实际操作和设计,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实验设备本次实验所使用的设备包括计算机硬件实验平台、数字逻辑实验箱、示波器、万用表等。

三、实验内容1、运算器实验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运算器,能够完成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

通过实验,深入理解运算器的工作原理,包括数据的输入、运算过程和结果的输出。

2、控制器实验构建一个基本的控制器,实现指令的读取、译码和执行过程。

了解控制器如何控制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协同工作,以完成特定的任务。

3、存储系统实验研究计算机的存储系统,包括主存和缓存的工作原理。

通过实验,掌握存储单元的读写操作,以及如何提高存储系统的性能。

4、输入输出系统实验了解计算机输入输出系统的工作方式,实现与外部设备的数据传输。

四、实验步骤1、运算器实验步骤(1)确定运算器的功能和架构,选择合适的逻辑器件。

(2)连接电路,实现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的逻辑。

(3)编写测试程序,输入不同的数据进行运算,并观察结果。

2、控制器实验步骤(1)分析控制器的工作流程和指令格式。

(2)设计控制器的逻辑电路,实现指令的译码和控制信号的生成。

(3)编写测试程序,验证控制器的功能。

3、存储系统实验步骤(1)连接存储单元,设置地址线、数据线和控制线。

(2)编写读写程序,对存储单元进行读写操作,观察数据的存储和读取情况。

(3)通过改变缓存策略,观察对存储系统性能的影响。

4、输入输出系统实验步骤(1)连接输入输出设备,如键盘、显示器等。

(2)编写程序,实现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3)测试输入输出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五、实验结果1、运算器实验结果通过测试程序的运行,运算器能够准确地完成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结果符合预期。

2、控制器实验结果控制器能够正确地译码指令,并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使计算机各个部件按照指令的要求协同工作。

(完整word版)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单周期CPU的设计与实现

(完整word版)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单周期CPU的设计与实现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标准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制表1个时钟周期Clock电 子 科 技 大 学实 验 报 告学生姓名: 郫县尼克杨 学 号: 2014666666666 指导教师:陈虹 实验地点: 主楼A2—411 实验时间:12周—15周一、 实验室名称:主楼A2—411二、 实验项目名称:单周期CPU 的设计与实现。

三、 实验学时:8学时四、 实验原理:(一) 概述单周期(Single Cycle )CPU 是指CPU 从取出1条指令到执行完该指令只需1个时钟周期.一条指令的执行过程包括:取指令→分析指令→取操作数→执行指令→保存结果。

对于单周期CPU 来说,这些执行步骤均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完成.(二) 单周期cpu 总体电路本实验所设计的单周期CPU 的总体电路结构如下。

(三) MIPS 指令格式化MIPS 指令系统结构有MIPS —32和MIPS-64两种.本实验的MIPS 指令选用MIPS-32。

以下所说的MIPS 指令均指MIPS-32.MIPS 的指令格式为32位。

下图给出MIPS 指令的3种格式。

本实验只选取了9条典型的MIPS 指令来描述CPU 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下图列出了本实验的所涉及到的9条MIPS 指令。

26 312521 2016 1511 106 5oprsrtrd sa funcR 型指令26 312521 2016 15oprs rt immediateI 型指令26 3125op addressJ 型指令五、实验目的1、掌握单周期CPU的工作原理、实现方法及其组成部件的原理和设计方法,如控制器、运算器等。

2、认识和掌握指令与CPU的关系、指令的执行过程。

3、熟练使用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EDA工具软件进行软件设计与仿真,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设计CPU的能力。

六、实验内容(一)拟定本实验的指令系统,指令应包含R型指令、I型指令和J型指令,指令数为9条.(二)CPU各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三)对设计的各个模块的仿真测试。

计算机组成原理 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 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引言: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课程,通过学习该课程,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计算机硬件知识。

实验目的:1. 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2. 掌握计算机的运行原理,了解指令的执行过程;3. 学习使用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箱,进行实际的硬件连接和操作。

实验过程:1. 实验一:组装计算机本次实验中,我们需要从零开始组装一台计算机。

首先,我们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硬件组件,包括主板、CPU、内存、硬盘等。

然后,我们将这些硬件组件逐一安装到计算机箱中,并连接好电源线、数据线等。

最后,我们将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外设连接到计算机上。

2. 实验二:安装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组装完成后,我们需要安装操作系统。

本次实验中,我们选择了Windows 10作为操作系统。

首先,我们将Windows 10安装盘插入计算机的光驱中,并重启计算机。

然后,按照安装向导的指引,选择安装语言、时区等相关设置。

最后,我们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安装方式,并等待操作系统安装完成。

3. 实验三:编写并执行简单的汇编程序在计算机组装和操作系统安装完成后,我们需要进行一些简单的编程实验。

本次实验中,我们选择了汇编语言作为编程工具。

首先,我们编写了一个简单的汇编程序,实现两个数相加的功能。

然后,我们使用汇编器将程序翻译成机器码,并将其加载到计算机的内存中。

最后,我们通过调试器来执行这个程序,并观察程序的执行结果。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组装了一台计算机,并安装了操作系统。

在编写并执行汇编程序的实验中,我们也成功地实现了两个数相加的功能。

通过观察程序的执行结果,我们发现计算机能够按照指令的顺序逐条执行,并得到正确的结果。

这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的理解。

电子科大实验报告

电子科大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二、实验目的1. 掌握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基本概念和组成结构。

2. 理解计算机各部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功能。

3. 学习计算机指令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4.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内容1. 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实验2. 计算机指令系统实验3. 计算机寻址方式实验4. 计算机中断系统实验四、实验原理1. 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实验:通过搭建计算机硬件系统,了解计算机各个部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

2. 计算机指令系统实验:学习计算机指令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指令格式、寻址方式、指令执行过程等。

3. 计算机寻址方式实验:了解计算机寻址方式的基本概念,包括直接寻址、间接寻址、寄存器寻址等,并掌握不同寻址方式的应用。

4. 计算机中断系统实验:学习计算机中断系统的原理,包括中断源、中断控制器、中断处理程序等,以及中断处理过程。

五、实验设备及器材1.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箱2. 示波器3. 数字万用表4. 计算机软件:Keil、Proteus等六、实验过程及数据记录1. 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实验(1)搭建计算机硬件系统,包括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

(2)观察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和信号传输。

(3)测试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功能。

2. 计算机指令系统实验(1)编写简单的汇编语言程序,实现加法、减法等运算。

(2)使用Proteus软件模拟程序执行过程,观察CPU的运行状态和寄存器的内容。

3. 计算机寻址方式实验(1)编写汇编语言程序,实现不同寻址方式的操作。

(2)使用Proteus软件模拟程序执行过程,观察不同寻址方式对指令执行的影响。

4. 计算机中断系统实验(1)编写汇编语言程序,实现中断请求和处理。

(2)使用Proteus软件模拟程序执行过程,观察中断处理过程。

七、实验结果分析1. 通过搭建计算机硬件系统,了解了计算机各个部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掌握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原理。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进行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深入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之间的协同工作方式。

实验设备:
1. 计算机主机
2. 键盘
3. 鼠标
4. 显示器
实验步骤:
1. 打开计算机主机,并接通电源。

2. 等待计算机启动完毕,进入操作系统界面。

3.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

4. 在桌面上打开文本编辑器,并新建一个文档。

5. 在文档中输入一段文字,并保存文件。

6. 打开浏览器,进入互联网页面。

7. 在浏览器中输入搜索词语,并点击搜索按钮。

8. 查看搜索结果,并点击其中一个链接。

9. 在打开的页面上点击按钮或链接,进行相应操作。

10. 关闭浏览器。

11. 关闭文本编辑器,保存文档。

12. 关闭计算机主机。

实验结果:
通过完成以上步骤,我们成功地进行了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

在电脑启动后,我们登录系统并使用了各种软件和外部设备。

计算机可以顺利地接收我们的指令,并作出相应的操作。

我们也能够通过互联网浏览页面,并进行搜索和点击链接操作。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硬件包括主机、键盘、鼠标、显示器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文本编辑器、浏览器等。

计算机的各个组件通过协同工作,实现了我们对计算和信息的处理。

掌握计算机组成原理对于我们更好地使用计算机和理解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8位算术逻辑运算实验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8位算术逻辑运算实验

.'.计算机专业类课程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学 院: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专 业:软件工程学生姓名:学 号:指导教师:日 期: 2012 年 12 月 15 日电子科技大学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8位算术逻辑运算实验二、实验学时:2三、实验内容、目的和实验原理:实验目的:1.掌握算术逻辑运算器单元ALU(74LS181)的工作原理。

2.掌握模型机运算器的数据传送通路组成原理。

3.验证74LS181的组合功能。

4.按给定数据,完成实验指导书中的算术/逻辑运算。

实验内容:使用模型机运算器,置入两个数据DR1=35,DR2=48,改变运算器的功能设定,观察运算器的输出,记录到实验表格中,将实验结果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原理:1.运算器由两片74LS181以并/串形式构成8位字长的ALU。

.'. 2.运算器的输出经过一个三态门(74LS245)和数据总线相连。

3.运算器的两个数据输入端分别由两个锁存器(74LS273)锁存。

4.锁存器的输入连至数据总线,数据开关(INPUT DEVICE)用来给出参与运算的数据,并经过一三态门(74LS245)和数据总线相连。

5.数据显示灯(BUS UNIT)已和数据总线相连,用来显示数据总线内容。

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模型机运算器四、实验步骤:1. 仔细查看试验箱,按以下步骤连线1)ALUBUS连EXJ32) ALU01连BUS13) SJ2连UJ24) 跳线器J23上T4连SD5) LDDR1,LDDR2,ALUB,SWB四个跳线器拨在左边6) AR跳线器拨在左边,同时开关AR拨在“1”电平2. 核对线路,核对正确后接通电源3. 用二进制数据开关KD0-KD7向DR1和DR2寄存器置入8位运算数据。

①调拨8位数据开关KD0-KD7为01100101(35H),准备向DR1送二进制数据。

②数据输出三态缓冲器门控信号ALUB=1(关闭)。

③数据输入三态缓冲器门控信号SWB=0(打开)。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对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实际操作,加深对计算机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的理解。

通过实验,我们深入学习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内存和外存)、输入输出设备等,并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收集,探究了这些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和性能评估。

1. 引言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涉及到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计算机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加深对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理解。

2.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理解,具体目标包括:- 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内存和外存)、输入输出设备等;- 掌握计算机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包括指令执行过程、数据传输过程等;- 学习使用性能评估工具,对计算机组成部分进行性能评估;-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中的问题和经验。

3. 实验设备和材料- 计算机硬件:包括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实验软件: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软件;- 实验材料: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模板等。

4. 实验方法4.1 实验步骤本实验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打开计算机并登录操作系统;2) 启动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软件;3) 根据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完成实验任务;4)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和观察结果;5) 关闭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软件;6) 关机并退出操作系统。

4.2 实验内容本实验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 CPU性能评估:通过实验软件模拟CPU的运行过程,使用性能评估工具记录CPU的运行时间、指令执行速度等关键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比较。

2) 存储器性能评估:通过实验软件模拟存储器的读写过程,使用性能评估工具记录存储器的读写速度、延迟等关键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比较。

3) 输入输出设备性能评估:通过实验软件模拟输入输出设备的工作过程,使用性能评估工具记录输入输出设备的响应时间、传输速度等关键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比较。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引言: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组成原理。

本篇实验报告将介绍我们在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中所进行的实验内容和实验结果。

实验一:逻辑门电路设计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逻辑门电路的设计和实现。

通过使用门电路,我们可以实现与门、或门、非门等基本逻辑运算。

我们首先学习了逻辑门电路的真值表和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规则,然后根据实验要求,使用逻辑门电路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加法器电路,并通过仿真软件进行了验证。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设计的加法器电路能够正确地进行二进制数的加法运算。

实验二:数字逻辑电路实现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进一步学习了数字逻辑电路的实现。

通过使用多路选择器、触发器等数字逻辑元件,我们可以实现更复杂的逻辑功能。

我们首先学习了多路选择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然后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了一个4位二进制加法器电路,并通过数字逻辑实验板进行了搭建和测试。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设计的4位二进制加法器能够正确地进行二进制数的加法运算。

实验三:存储器设计与实现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存储器的设计和实现。

存储器是计算机中用于存储和读取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首先学习了存储器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结构,然后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了一个简单的8位存储器电路,并通过实验板进行了搭建和测试。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设计的8位存储器能够正确地存储和读取数据。

实验四:计算机硬件系统设计与实现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计算机硬件系统是计算机的核心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

我们首先学习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结构,然后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了一个简单的计算机硬件系统,并通过实验板进行了搭建和测试。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设计的计算机硬件系统能够正确地进行指令的执行和数据的处理。

结论:通过这些实验,我们深入学习了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相关知识,并通过实践掌握了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中的关键概念和组件,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增强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认识和掌握能力。

具体包括:1、了解计算机内部各部件的工作原理和相互关系。

2、熟悉计算机指令的执行流程和数据的传输方式。

3、掌握计算机存储系统的组织和管理方法。

4、培养分析和解决计算机硬件相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设备本次实验使用的设备包括计算机、逻辑分析仪、示波器以及相关的实验软件和工具。

三、实验内容1、运算器实验进行了简单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如加法、减法、与、或等操作。

观察运算结果在寄存器中的存储和变化情况。

2、控制器实验模拟了指令的取指、译码和执行过程。

分析不同指令对计算机状态的影响。

3、存储系统实验研究了内存的读写操作和地址映射方式。

考察了缓存的工作原理和命中率的计算。

4、总线实验观察数据在总线上的传输过程和时序。

分析总线竞争和仲裁的机制。

四、实验步骤1、运算器实验步骤连接实验设备,将运算器模块与计算机主机相连。

打开实验软件,设置运算类型和操作数。

启动运算,通过逻辑分析仪观察运算过程中的信号变化。

记录运算结果,并与预期结果进行比较。

2、控制器实验步骤连接控制器模块到计算机。

输入指令序列,使用示波器监测控制信号的产生和变化。

分析指令执行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状态转换。

3、存储系统实验步骤搭建存储系统实验电路。

进行内存读写操作,改变地址和数据,观察存储单元的内容变化。

分析缓存的替换策略和命中率的影响因素。

4、总线实验步骤连接总线模块,配置总线参数。

多个设备同时发送数据,观察总线的仲裁过程。

测量数据传输的时序和带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运算器实验结果加法、减法等运算结果准确,符合预期。

逻辑运算的结果也正确无误。

观察到在运算过程中,寄存器的值按照预定的规则进行更新。

分析:运算器的功能正常,能够准确执行各种运算操作,其内部的电路和逻辑设计合理。

2、控制器实验结果指令能够正确取指、译码和执行,控制信号的产生和时序符合指令的要求。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理解计算机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巩固和拓展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设备本次实验所使用的设备包括计算机主机、逻辑分析仪、示波器、面包板、各种芯片(如 74LS 系列、8255 芯片等)、导线若干。

三、实验内容1、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实验通过使用芯片搭建一个简单的算术逻辑运算单元,实现加法、减法、与、或等基本运算,并观察运算结果。

2、存储单元实验构建一个存储单元,了解存储器的读写操作和存储原理,包括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3、控制器实验设计一个简单的控制器,实现指令的译码和执行,理解计算机如何按照指令序列进行工作。

4、总线结构实验研究计算机内部的总线结构,包括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了解它们在信息传输中的作用。

四、实验原理1、算术逻辑运算单元算术逻辑运算单元是计算机中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的核心部件。

它通常由加法器、减法器、逻辑门等组成。

通过对输入的操作数进行相应的运算操作,产生输出结果。

2、存储单元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

随机存储器(RAM)可以随时读写,但其数据在断电后会丢失;只读存储器(ROM)中的数据在制造时就已确定,只能读取不能修改,且断电后数据不会丢失。

3、控制器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指挥中心,负责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对指令进行译码,并产生控制信号,控制各个部件的操作。

4、总线结构总线是计算机内部各个部件之间传输信息的公共通道。

数据总线用于传输数据,地址总线用于传输地址信息,控制总线用于传输控制信号。

五、实验步骤(1)按照实验电路图,在面包板上正确连接 74LS 系列芯片,如74LS181 等,构建加法器和逻辑运算电路。

(2)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值,使用逻辑分析仪观察输出结果,验证运算的正确性。

2、存储单元实验(1)使用芯片搭建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电路。

电子科大_实验报告

电子科大_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二、实验目的1. 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2. 掌握计算机硬件各模块的功能和作用。

3. 熟悉计算机指令的执行过程。

4. 通过实验验证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相关知识。

三、实验内容1. 计算机硬件各模块功能实验2. 指令执行过程实验3. 算术逻辑单元(ALU)实验4. 控制单元实验5. 存储器实验四、实验原理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的。

硬件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

软件则是指计算机运行的各种程序和数据。

1. 计算机硬件各模块功能实验计算机硬件各模块功能实验主要是验证计算机硬件各模块的功能和作用。

通过实验,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指令执行过程实验指令执行过程实验是验证计算机指令的执行过程。

通过实验,掌握计算机指令的执行步骤,理解计算机指令的执行原理。

3. 算术逻辑单元(ALU)实验算术逻辑单元(ALU)实验是验证ALU的功能和作用。

通过实验,了解ALU在计算机中的作用,掌握ALU的运算原理。

控制单元实验是验证控制单元的功能和作用。

通过实验,了解控制单元在计算机中的作用,掌握控制单元的控制原理。

5. 存储器实验存储器实验是验证存储器的功能和作用。

通过实验,了解存储器在计算机中的作用,掌握存储器的存储原理。

五、实验设备及器材1.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箱2. 指示灯3. 连接线4. 信号发生器5. 示波器6. 万用表六、实验过程及数据记录1. 计算机硬件各模块功能实验(1)观察实验箱中各个模块的连接情况,记录各个模块的名称和功能。

(2)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各个模块的实验操作,观察各个模块的工作情况,记录实验结果。

2. 指令执行过程实验(1)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设置实验参数,观察指令执行过程中的各个阶段。

(2)记录指令执行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时间,分析指令执行过程。

3. 算术逻辑单元(ALU)实验(1)观察实验箱中ALU的连接情况,了解ALU的输入输出端口。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1系统认识实验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1系统认识实验

实验一系统认识实验1. 实验目的(1) 建立对计算机组成及其原理的基本认识;(2) 熟悉实验箱的构成;(3) 熟悉联机软件CMA的使用。

2. 实验设备TD-CMA 教学实验系统一套,PC机一台。

3. 实验原理3.1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的,二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必须协同工作才能发挥计算机的作用。

3.1.1 数字计算机的组成一台典型的数字计算机是由五大部分组成的,即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其基本硬件结构图如图1-1所示。

图1-1 数字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结构图运算器:是用来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的部件。

它由算术逻辑部件(ALU)和若干通用寄存器组成。

它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加、减、乘、除等算术运算和实现“与”、“或”、“非”等逻辑运算。

存储器: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的部件。

它以单元为单位线性编址,按地址读/写其单元。

输入/输出设备:计算机由输入设备接受外部信息,通过输出设备将信息送往外部。

控制器:负责协调上述部件的操作,发出控制命令,是计算机的指挥中心。

它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进行分析,然后发出由该指令规定的一系列微操作命令,通过控制所有其他部件来完成指令规定的功能。

通常,又把运算器和控制器合在一起称为中央处理器,即CPU。

由图1-1可以看出,在计算机中,基本上有两股信息在流动:一种为数据信息流,即各种原始数据、中间结果、程序等;而另一股为控制信息流,即由控制器发出的一系列微命令序列,用来控制装置的启动或停止,控制运算器按一定的步骤进行各种运算和处理,控制存储器进行读/写,控制输出设备输出结果等。

3.1.2 数字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虽然计算机技术已经发展了几十年,计算机体系结构也发生了许多演变,但计算机一般还是基于冯·诺依曼原理来工作的。

冯·诺依曼机的主要特点如下:(1)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件构成;(2)用二进制码表示指令和数据;(3)采用存储程序的工作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专业类课程




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
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生姓名:**
学号:20120600*****
指导教师:吴晓华
日期:2014年11月30日
实验报告
实验一
一、实验名称:
ALU设计实验
二、实验内容和目的:
(1)实验内容:
设计一个4bit ALU,实现两个4bit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1、算术运算(加、减);
2、逻辑运算(与、或、置1、清0);
(2)实验目的:
1.熟悉ALU的工作原理;
2. 掌握用硬件描述语言设计ALU的方法;
三、实验原理:
利用veilog hdl语言编写实现实验要求的逻辑功能实现代码。

要求实现两个四位二进制数的算数运算和逻辑运算,有三个输入,分别是输入的两个四位二进制数和一个控制信号,有两个输出,分别是仅为信号和运算结果的输出。

考虑到是电路的逻辑代码设计简化,
采用case语句来实现。

所有的输入都会对最终的结果和进位输出产生影响。

在连线时,八个开关分为两组,分别控制两个四位二进制数的各位,有五个指示灯,四个显示结果的输出,一个用来显示进位信号。

四、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
硬件平台:pc
软件平台:windows xp
五、实验步骤:
先利用仿真软件进行程序的编写,编译调试运行,结果无误后,在仿真软件上绑定对应开关和连线,打开电路板电源,进行控制操作,观察指示灯的亮灭情况,根据实际的逻辑结果来验证实验代码及连线的正确性,若与实际结果不相符,检查连线以及实验代码,重新进行处理。

六、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1)实验代码:
module pz(in1,in2,se,count,c); input[3:0] in1,in2;
input[2:0] se;
output[3:0] count;
output c;
reg[3:0] count;
reg c;
always@(in1,in2,se)
begin
case(se)
3'b000:{c,count}=in1+in2;
3'b001:{c,count}=in1-in2;
3'b010:count=in1 & in2;
3'b011:count=in1 | in2;
3'b100:count=0000;
3'b101:count=1111;
default:count=5'bx;
endcase
end
endmodule
(2)实验结果照片:
八.实验结论、心得体会和改进建议:(1)思考题:
在进行算术运时,
7(0111)+8(1000)=1111
7(0111)- 8(1000)=1111 其输出结果都是1111,为什么?
答:因为计算时都采用二进制补码来运算,而前者进行相加的两个数都是正数,其补码为其本身。

而后者进行补码的减法运算时,要对减数求补,转换成加法运算,所以最终所得结果相同。

(2)实验结论、心得体会和改进建议:
在设计逻辑电路是使用了实现该逻辑功能最简单的方式,case语句,在编写实验代码时需要注意always语句中的输出变量必须提前声明为reg型的变量。

注意根据实验指导书绑定正确的接线。

电子科技大学
实验报告
实验二
一、实验名称:
静态存储器的设计
二、实验学时:4
三、实验内容和目的:
(1)实验目的:
1.掌握存贮器的读写控制方法;(读信号、写信号、片选信号)
2.掌握存储器的字扩展和位扩展方法;
3.掌握用硬件描述语言设计存贮器的方法;
4.了解存储器种类、工作原理和特点.
(2)实验内容:
用字扩展和位扩展的方式,设计一个 32X8的静态存储器,能够对其随机的读写.
其中: 32表示地址的寻址空间大小,8表示数据单元的位数;
四、实验原理:
利用veilog hdl语言编写实现实验要求的逻辑功能实现代码。

1.设计一个16X4的可随机读写的存储器模块;
2.利用16X4存储器模块,通过实例化完成对所需要的存储器,因为是16X4扩展为32X 8,所以将16X4两两分为一组刚好两组。

3.数据、地址的输入/输出
a 、数据/地址的输入: 开关控制;
b 、数据的输出: 指示灯显示;
4.控制信号
a 、片选: 低有效;
b 、读: 低有效;
c 、写: 上升沿有效;
五、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
硬件平台:pc
软件平台:windows xp
六、实验步骤:
先根据实验内容,实验目的,实验要求编写实现所需逻辑功能的实
验代码,然后在仿真软件上进行编译链接运行,无误后进行宋旭单元与电路板相关接口的绑定,对电路板进行连线,练好后进行实际操作,观察电路板上指示灯的亮灭情况,根据实际的逻辑结果判断实验代码以及连线是否正确,若输出有误,则重新检查连线以及代码是否有逻辑问题。

七、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1)实验代码:
module m(din,addr,wr,rd,cs,dout);
parameter D_WIDTH = 8;
parameter A_WIDTH = 5;
input[D_WIDTH-1:0] din;
input[A_WIDTH-1:0] addr;
input wr,rd,cs;
output [7:0]dout;
reg[D_WIDTH-1:0] ram[(2**A_WIDTH)-1:0];
wire [D_WIDTH-1:0] dout;
ram16_4
ram16_4_1(.din(din[3:0]),.addr(addr[3:0]),.wr(wr),.rd(rd),.cs(addr[4]|cs),.dout(dout [3:0]));
ram16_4
ram16_4_2(.din(din[7:4]),.addr(addr[3:0]),.wr(wr),.rd(rd),.cs(addr[4]|cs),.dout(dout [7:4]));
ram16_4
ram16_4_3(.din(din[3:0]),.addr(addr[3:0]),.wr(wr),.rd(rd),.cs((~addr[4])|cs),.dout(d out[3:0]));
ram16_4
ram16_4_4(.din(din[7:4]),.addr(addr[3:0]),.wr(wr),.rd(rd),.cs((~addr[4])|cs),.dout(d out[7:4]));
endmodule
module ram16_4(din,addr,wr,rd,cs,dout);
parameter D_WIDTH = 4;
parameter A_WIDTH = 4;
input[D_WIDTH-1:0] din;
input[A_WIDTH-1:0] addr;
input wr,rd,cs;
output[D_WIDTH-1:0]dout;
reg [D_WIDTH-1:0] ram [(2**A_WIDTH)-1:0];
wire [D_WIDTH-1:0] dout;
always @(posedge wr)
if (!cs)
ram[addr] <= din;
assign dout = (!(rd||cs))?ram[addr]:4'bzzzz; endmodule
(2)实验结果截图:
八、实验结论、心得体会和改进建议:
对于存储器的扩充有字扩充和位扩充,在编写实验代码时首先得编写出实验所需要的基本单元16X4的存储器,通过对该存储器模块的
实例化来实现实验所需要用到的存储器,实验内容比较简单,只要按照实验要求和步骤结合实验目的进行正确操作,实验都能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