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建设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几点构想
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对策探讨

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对策探讨【摘要】:建设服务型政府,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关键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重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
文章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依据谈起,然后又谈及国外政府改革的经验,最后围绕我国自身国情略论探讨几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服务性政府; 公共服务; 建设现阶段我国提出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基本反映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本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第一要义就是要把握服务理念的内涵。
公共服务理念即是政府对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价值追求,又是对实现公共服务终极目标的精神把握。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处于逐步成熟时期,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化着,社会利益与公共需求日益多元化,要使社会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完善的,服务型政府体制作保障。
现阶段我国提出要建设服务型政府,这不是一个政治口号,也不是政府改革局部操作层面的调整,而是对我国未来政府改革和发展的重新定位,文章拟就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做一番理论探讨和现实思考。
一、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依据任何一项制度或是运行机制的建立都需要一系列理论的支持,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也不例外。
若从政治学角度来论证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合理性,可以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得到答案。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为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①必须彻底清除”国家等级制,以随时可以罢免的勤务员来代替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老爷们,以真正的负责制来代替虚伪的负责制,同时,使这些勤务员经常处于公众的监督之下。
”②从上面的文字表述中我们可以得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工作人员是人民的公仆,这就从根本上论证了服务型政府存在的合理性。
卢梭认为:”政府在本质上是一种公意,由人们各自让渡一部分权利所订立的契约,因而在本质上政府是为人民所拥有的,为人的目的服务的”③在西方,建设服务型政府最早是由德国行政学者厄斯特。
中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具体思路

中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具体思路将中国行政改革的目标定位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已经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一致认同。
所以,如何推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笔者认为,中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公务员正确的服务行政理念服务型政府是一个以服务为宗旨的政府,所以公务员必须树立起正确的服务理念。
我们虽然一直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由于缺乏制度化、规范化,“为人民服务”更多地成了一种伦理倡导,而没有落实到公务员的具体行为之中。
相反,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公务员总是习惯于以管制者的身份出现,因而根植于大多数公务员头脑里的并不是服务理念,而是管制理念。
在这种理念下,政府总是从自身观点出发来评判公民需要什么样的服务。
要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怎样提供服务、什么时候提供服务等,也都是政府自己说了算。
在很多公务员心中,政府和公务员就是公民的衣食父母,而公民则被视为管制的对象。
这种理念显然不是真正的服务理念。
公务员要树立起的真正的服务理念应该是:第一,要把服务看作政府的天职和政府存在的合法性前提,认识到政府存在的目的就是为公民提供服务。
loCALhOST所以,政府在给公民提供了他们满意的服务时,既不能以恩赐者的姿态1/ 6自居,也不能要求公民给予回报,或作为政绩大肆进行宣传。
第二,服务中要体现“民本”思想,即何时提供服务、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怎样提供服务等要根据公民的需求来决定,而不是政府想什么时候提供服务就什么时候提供服务,想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就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公务员要树立起“民大于天”的观念,认识到公民才是自己的衣食父母,而自己只是接受他们委托、保护他们利益的代理者,公民的需求是自己一切行为的依据,公共利益的实现则是自己一切行为的目的。
第三,服务中要贯彻平等原则,即政府服务对所有的公民来说都应该是无特权的、无歧视的和无偏私的。
平等原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公务员要以平等的心态而不是以一个居高临下的恩赐者的心态来为公民提供服务,服务只是他们的一种专门职业,没有任何特权的体现;二是公务员提供的服务对所有公民来说,都应该是平等的、一视同仁的,如果有不平等,也要有法律的明确规定或符合“最少受惠者最大利益”的正义原则。
以新公共服务理论推进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构想

在过去全国经济困难、社会落后、 将威慑和惩戒钻市场漏洞的行为,这两 足他们的利益需求,是越来越重要的发
各方面基础薄弱的条件下,一个强势、 股刚柔并济、齐头并进的力量足以弥补 展路径。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必须强
强力的主导型政府和公共管理是高效 对强力行政控制进行一些放松后出现的 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积极为群众就
而从现实的社会发展层面上来看,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科技等的快速发 展,以及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 转变,传统“大包大揽”型的管制型政 府开始显得力不从心,社会开始期待一 个全新的、能够替换掉甚至超越掉传统 管制型政府的新形态政府,它能够适应 新的国际、国内发展情况,故而现有模 式必须改变。而在全新的、注重民生的、 强调人权的时代下,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就成了必然选择。
公共管理
Public Management
以新公共服务理论推进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构想
李 玄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
摘要:近年来被不断提及并通过政府不断实践而逐渐丰富其内涵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在理论内核上与西方公共 管理学界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补充完善后,提出的以强调公民权与公民利益的新公共服务理论有诸多可类 比之处。本文主要以新公共服务理论中的一些概念,对照当前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具体情况,并从中引出一些 思考。 关键词:新公共服务;服务型政府;建设;管理理论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的,大家都乐于依赖政府,依靠“集中 管制力空缺,甚至会使经济社会发展更 业和社会保障提供便捷而周到的服务。
力量办大事”,也相信政府能够执行好 加高效;同时,还有一些人担心政府的 4 结束语
决策,能够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但 强力管制作用被削减后,其权力和权威
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与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综述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理论有着丰富的内涵,它传扬政府的“公共性”、“服务性”的本质,而非“掌舵”与效率,主张对“新公共管理”所倚的“政府再造”进行再造,从而回归政府的“公共服务”本质。
新公共服务浪潮的兴起,对我国政府职能定位有深刻启示,建构现代服务型政府是我国行政制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选择。
1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原则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公共行政官员在其管理公共组织和执行公共政策时应该集中于承担为公民服务和向公民放权的职责,他们的工作重点既不应该是为政府这艘航船掌舵,也不应该是为其划桨,而应该是建立一些明显具有完善整合力和回应力的公共机构。
它一经提出,便迅速兴起并大有替代新公共管理理论之势,推动掀起了新一轮公共管理改革浪潮。
2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政府转型提出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政府转型,目的是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发挥政府作用的途径,探索新的情况下政府改革的新路。
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政府转型,既全面涉及各级政府公务员的观念转变,更直接触及了政府政府部门的利益调整,以及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因此这是一次深刻的“政府革命”。
我们应当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发生,自觉地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实质地推进政府转型。
3关于服务型政府的几点原则性构想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掀起了一股行政改革的浪潮,其重要价值导向之一就是实现由过去“以公共权力为核心”的消极行政向“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的积极性征转变,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认同的理念。
在我国,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建设“服务型政府”已成为了我国行政改革进程中的重要目标。
虽然“新公共服务”理论是登哈特基于西方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和典型美国式的民主价值理念和宪政体制的制度背景下提出来的,东西方在许多方面均存在着重大的差异。
但如果我们摒弃意识形态上的偏见,以一种理性的态度来审视“新公共服务”理论。
应该承认,“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价值观念和原则对于我们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极为现实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几点思考

经济管理43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几点思考郭廷晖 中共朝阳市委党校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主义深化改革的不断加快,对于政府发展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形势下,政府部门应积极的改变传统的发展观念,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加快构建服务型政府,这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需求,同时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基于此,本文首先概述了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意义;其次分析了当前我国服务型政府构建现状;最后探讨了新形势下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对策。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建设现状;对策;研究分析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34-0043-01新形势下,加快构建服务政府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我们发现当前该项工作仍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例如:职能转变不彻底、行政管理方式不健全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现存问题成为工作的重点。
一、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意义概述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在这一过程当中却也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
世贸组织的一些原则,充分体现出了社会、公民以及市场本位思想,在这种情况下,构建服务型政府显得尤为重要,能够更好的解决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不仅如此,通过构建服务型政府,对于政府自身能力的发展也能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政府部门更为注重的是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公共服务工作,这也就导致出现了错位、越位等一系列的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部门要想更好的保障行政执政的合法性,加快服务型政府构建成为关键,这对于政府部门权威性以及形象的提升是极为有利的。
除此之外,构建服务型政府,能够更好的落实以以民为本的思想,更为的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最后,当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居民养老、医疗、教育等各项工作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助广大人民群众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加快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建立服务型政府成为必然趋势。
二、当前我国服务型政府构建现状分析1.缺乏以民为本的服务理念通过深入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由于受到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导致政府部门部分人员认为自己高于人民,缺乏以民为本的服务理念,不得不说,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而且对于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来说也是极为不利的。
关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思考(心得体会)

关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思考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政府实现和谐公共治理的内在要求。
服务型政府是民主政府、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公正政府、廉洁高效政府、学习创新型政府、资源管理型政府。
这是服务型政府的特征,也是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定位。
政府转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政府转型的必然趋向。
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弄清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和目标取向。
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一种以人为本,以提供公共服务于社会的政府管理体制或模式。
服务型政府的构建需要政府管理模式的创新。
一、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政府转型创新的必然趋向在经济建设型政府的定位下,构建和谐社会必将遇到强大的体制性障碍。
只有实现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型,才能彻底打破体制性障碍,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把政府职能归结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个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服务型政府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强有力措施,这充分表明我国政府对管制型政府实行彻底变革的决心,而服务型政府就是相对于管制型政府的一种全新的政府管理模式。
二、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和目标定位“服务型政府”,简单说就是一种以人为本,以提供公共服务于社会的政府管理体制或模式。
从经济层面上说,政府主要为社会提供市场不能够有效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制定公平的规则,加强监管,确保市场竞争的有效性,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从政治层面上说,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政府要确保为社会各阶层,包括弱势群体提供一个安全、平等和民主的制度环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有效治理;从社会层面上说,政府要从社会长远发展出发,提供稳定的就业、义务教育和社会保障,调节贫富差距,打击违法犯罪,确保社会健康发展。
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要有准确的目标定位。
一是公共服务型政府应当是民主政府,即代表人民利益,以民为本的政府。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若干思考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若干思考【摘要】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
在当前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政治文明的新时期,服务型政府逐渐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
如何才能建设好服务型政府是摆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面前的重大课题和任务。
本文对服务型政府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在理论和实践中推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以人为本一、引言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
同时,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也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题中之义。
各级政府在政府改革实践中,应不断围绕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来展开,以更好地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服务型政府内涵的再探讨服务型政府是指在民主政治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实现服务职能,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
服务型政府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紧紧围绕服务二字,包括服务的对象、提供服务者以及服务的内容和方式等。
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服务型政府的构建需要各级政府作为提供服务的主体,服务的对象是人民,而人民又包含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群体、不同民族,这就为服务型政府建设出了一个大难题。
服务型政府服务的对象不能仅仅涉及经济或政治精英群体,在当前条件下,弱势群体和中间阶层才是要着重考虑的,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公共服务是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职责。
涉及到服务的内容应该有软件和硬件之分,软件包括法律的构建、精神文明的建设、文化教育水平及环境污染的治理等等,硬件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水平、公共医疗和社会保障建设等等。
由此可见,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不仅仅是一种口号和形式,除此之外,它还包含以下几方面内涵。
1、以人为本服务型政府从理念上摆脱了官僚文化的影响,从人民的公共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然而在当前时期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少数政府部门在行使职权和制定决策时并不完全是从公共利益出发,而是以部门利益为重,这与服务型政府的出发点是相违背的。
如何建设一个服务型政府

如何建设一个服务型政府:
(1)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首先要政府转变职能,不仅要自觉履行好他们应该履行的职能,还有把解决民生问题、加强公共服务作为重要职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政府要加快转变服务方式,精简机构,改进作风,推进电子政务,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实现政务公开,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
(3)政府要履行职能的过程中,要切实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坚持好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的工作作风,使政府真正成为人民所信赖的政府!
(4)政府要依法行使权力,坚持做到依法行政,审慎用权,民主决策,自觉接受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
对建立_服务型政府_的几点思考

收稿日期:2004-11-09 作者简介:唐晓阳(1962~),男,湖南祈东人,广东行政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公务员制度;梁 仁(1949~),男,广东湛江人,广东行政学院副教授。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JournalofGuangdongPolytechnicNormalUniversityNo.2,2005对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几点思考唐晓阳 梁 仁(广东行政学院,广东广州 510053) 摘 要:近年来,在政府管理改革的过程中,一些学者和实际工作者都纷纷提出了要建立“服务型政府”的改革目标,然而,对“服务型政府”内涵的理解以及如何建立“服务型政府”的问题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本文认为建立“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更加注重公共服务职能的履行,不能使其完全市场化;同时开拓“服务型政府”的路径是多样的。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管理;服务 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2X (2005)02-0008-04 近年来,在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一些学者和实际工作者都纷纷提出了建立“服务型政府”的改革目标。
一些学者认为:建设“服务型政府”将成为下一阶段改革的重点,“要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要使公共服务成为各级政府的核心职能。
”[1]还有学者认为:“从政府发展的历史趋势来看,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已经是一个历史趋势。
”[2]然而,对“服务型政府”内涵的理解以及如何建立“服务型政府”的问题却存在着许多误区和偏差。
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一番梳理,提出自己一些浅见,以求教于各位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
一、建立“服务型政府”不能忽视政府的管理职能 建立“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要更加注重履行好公共服务的职能,要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人民生活问题上,要为公众、企业及其他各种市场主体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3]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政府的管理职能。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几点思考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论述当前我国服务型政府构建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并结合我国的客观实际情况,提出了自己对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几点思考。
可以通过精简优化政府部门设置、拓宽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明确政府职能定位来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能力建设、保障广大人民权利的实现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标签:服务型政府;存在问题;解决思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全面的工作部署,强调要建设服务型政府;随后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要求。
十八大报告也提出要“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政府职能转变,积极主动构建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和责任政府,但在构建服务型政府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一)服务型政府概念的提出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初次在党的文件中正式提出構建服务型政府的指示,特别指出要不断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两项职能。
党的十七大报告做出重要指示,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积极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之后全国各地的政府都纷纷开始开展建设“服务型政府”,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当然,也有不足之处。
从取得的效果来看,全国上下已经对建设服务型政府有了普遍的认识。
因此,构建服务型政府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它的提出不是偶然的,而是顺应时代需求的产物。
(二)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涵不同的学者对服务型政府的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刘熙瑞认为,所谓服务型政府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权利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共意志组建起来的,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实现着服务职能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
毛泽东同志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同志强调“领导就是服务”;江泽民同志强调“三个代表”;胡锦涛同志强调“科学发展观”。
我国服务型政府构建的探索与反思

我国服务型政府构建的探索与反思
我国服务型政府构建的探索与反思是根据新形势下,中央和地方政府日益关注民生改善,强调深化政府职能转变、构建服务型政府,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满足社会经济活动要求、服务社会发展进程。
在此基础上,服务型政府构建的探索与反思将从三个方面进行:
一是探索政府职能转变的实践模式。
政府职能转变到服务型政府,必须解决“谁来服务”“怎样服务”“如何服务”等问题,必须采取以社会主体为核心的政府职能转变实践模式,建立全面便捷的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是反思政府治理体制机制。
政府治理体制机制改革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基础,不仅要完善政府组织架构,而且要推动政府部门职能改革,推进各种市场机制和政府治理机制的完善,改变传统的行政审批制度,实现政府服务更加精准、便捷、高效。
三是深入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完善和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政府服务效能,拓宽政府服务空间,实现政府服务与社会发展的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关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几点思考

关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几点思考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和历史趋势,其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为积极应对全球化的挑战,中国政府的管理模式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转变和改革,由传统的行政管理向新型的服务型政府模式进行转变,包括行政管理理念的转变、职能体系的调整、政策规制的变革等等。
政府职能的定位的转变经济全球化对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影响都是深远的。
随着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延伸,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
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强调是在市场完全可以调节经济的范围内,不对经济活动进行管制,而非完全将经济交由市场调节。
因此,我国政府首先必须定位好自己的职能。
第一、做到政企分开。
中国传统的政府治理模式下,政府与企业之间关系界定不清,因此导致两者间权利和义务划分不明确。
所以,通过政府治理的转型,合理界定政府与企业间权利与义务,明确规定政府除对国家授权委托经营的国有企业可以进行必要的干涉外,对其他的企业均没有干涉的权力。
第二、明确政府角色。
政府只是代为行使人民手中的权力;因此,政府部分不是权力部门,而是服务部门。
在保障社会稳定的基础上,为全社会提供更为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
第三、明确政府自身的规范。
这是对政府机关自身来说,应该建立起完善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部门间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权责明晰,人员廉洁奉公。
第四、建立起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比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我国的社会福利水平还有很大的差异。
行政理念的转变对于政府治理而言,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带给当代政府管理积极变化的动力,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对传统政府管理带来巨大的冲击,它既提供了政府变革、发展的机遇,也对政府提出了众多的挑战和考验。
行政理念是行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及其公务员的行政意识、价值观念、信仰追求以及行政传统、行政习惯、行政准则等要素的综合反映。
行政理念是行政的“灵魂”,它深刻地影响着行政目标、行政组织、行政人员等环节的有效运行。
全球化冲击着传统的行政理念体系,要求行政理念体系实现更新,实现经济全球化下的由传统的行政理念向多元行政理念进行转变。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几点思考

2004年第5期青海社会科学2004年9月N o.5,2004Q inghai Social Sciences Sep tem ber,2004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几点思考何 颖 【摘要】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关键是要改革行政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真正建立“服务型”的政府。
实现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不仅是人民对政府的要求,也是政府提升综合管理能力的需要。
只有塑造“以民为本,依法行政”的政府服务理念,转变政府职能,明确角色定位,构建“顾客导向型”的服务模式,完善政府部门评估体系,才能建立廉洁、高效、务实、负责任的政府。
【关键词】 服务型政府;服务理念;服务模式;绩效评估体系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2338(2004)05—0008—06 2003年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一系列的新的构想。
要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关键是要改革行政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真正建立“服务型”的政府。
如果政府职能不转变,行政体制不改革,政府发展不到位,市场经济也难以完善。
这是10多年来建设市场经济的经验教训。
《决定》特别强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具体提出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和举措,提出了划分中央和地方经济社会事务管理责权的基本原则,确定了政府职能转变的具体方向。
为此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将迈出实质性的步伐,政府行为的法制化、政府决策的民主科学化、政府信息的公开化、政府职能的有限化、政府管理权力的多中心化(地方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将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实现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不仅是人民对政府的要求,也是政府提升综合管理能力的需要。
只有塑造“以民为本,依法行政”的政府服务理念,转变政府职能,明确角色定位,构建“顾客导向型”的服务模式,完善政府部门评估体系,才能建立廉洁、高效、务实、负责任的政府。
论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几点思考

在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胡锦涛总书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了“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这就对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加快推进政府体制与机制创新,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营造服务型政府,不仅是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也是各级政府面临的新课题。
一、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服务型政府,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
它强调以社会公众为服务对象,以多元参与为服务形式,以合作协调为服务基础,以满足公共需求为服务导向。
(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迫使我国政府必须转型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到来,国际竞争加剧,西方各国为了摆脱财政困境和提高本国政府效率,掀起了政府再造的热潮。
原来以官僚为基础的传统行政管理理论正逐渐被以市场为基础的新公共服务理论所取代。
“公共管理归根到底是服务的性质,政府或公务员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公民明确表达并实现其公共利益,而不是试图去控制或驾驭社会”。
哪个国家政府服务意识强、服。
,从而导致政府办事效率低下、公共权力寻租、行政决策缺乏科学化和民主化等现象的产生,甚至成为腐败的根源,与现代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
(二)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政府服务意识淡薄,“管”字当头,认为管理就是控制,控制就是审批,一些政府部门仍习惯于审批盖章、决策处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时有发生。
政府没有成为公共产品的主要供给者,为社会提供真正服务。
在管理方式上,仍习惯使用直线手段、行政手段,不擅长使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管理中的越位、缺位、错位现象还没有根除,“该管的无人管,不该管的多头管”,对部门利益有利的大家争着管,不利的大家互相推诿扯皮。
关于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几点思考——以福州市为例

思 考
中共福州市委党校
念 ,在 政 务 活 动 中最 大 限 度 满 足 人 民 群 众 的 需要 ,做 到 保 障 民权 、 尊 重 民 意 、 关 注 民生 、开 发 民智 。 2 . 完善 公 共 财 政 体 制 , 健 全 公 共 服 务 体系 “ 巧妇难 为无 米之炊 ”,没有经 济 上 的 支持 要想 建设好 服务 型政 府是 非常 困难 的 , 这就 要求 要有相 应配 套 的公共服 务 型财 政体 制 。加快 公共财 政体 制改 革 ,把生 产投 资 型 财政 转变 为公共 服务 型财 政 ,是政府 履 行 公 共服 务职 能的 根本基 础 。要调 整财 政支 出结 构 ,加大 对公 益性 、基础 性领 域 的投入 。加 强 公用基 础设 施 、公共卫 生 设施 、公共 教 育 设施 、公共文 化体 育设施 等方 面 的建设 ,积 极 发展义 务教 育和 公共 医疗 卫生保 健事 业 , 健全 社会 保障 体系 ,努 力形 成完善 的 公共服 务体 系 ,做到 公共 服务 不 “缺位 ” 。可 以借 鉴 西方 的做法 ,创 新公 共服 务方 式 ,将 竞 争 机 制 引入 公共 服务 领域 ,开 放一 些公 共服 务 的市场 ,在 一定 范围 内允许 社会 组织 和企 业 进 入提供 公共 服 务的领 域 。按照 养事 不养 人 的原则 ,探 索面 向社会 公开 招标 的方 式 ,坚 持 政府 购买 劳务 、购 买服务 ,企 业和 社会 组 织 应标 承办 劳务 和服 务,进 行合 同管 理 ,按 合 同兑 现报 酬 。此 外 , 要 合 理 划 分 中 央 和 地 方 政 府 的权 力 范 围、 利 益 配 置 结 构 、 责 任 和 义务 等 ,充 分赋 予地 方 财权 和 事权 。 3 . 建设 公共 服 务 型 的 绩 效 评 估 体 系 和 行 政 问 责 机 制 政 府 绩 效 评 估 体 系 应 当 包 括 义 务 教 育 、 基 本 医 疗 和 公 共 卫 生 、 公 共 就 业 服 务 、 最 低生 活保 障 、社 会 救 助 等 方 面 的 单 项 和 综 合评 估 。要 优 化 评 估 框 架 ,完 善 评 估 程 序 ,健 全评 估 机 制 ,将 社 会 公 平 正 义 实 现 状 况 和 人 民群 众 满 意 程 度 作 为 评 估 首 要 标 准 , 保 证评 估 体 系 发 挥 应 有 作 用 。此 外 ,要 将 绩 效 评估 的 结果 与 干 部 的选 拔 、 任 用 、 激 励 相 联 系 ,在 此 基 础 上 建 立 和 实 施 严 格 的行 政 问 责 制度 ,加 强 政 府 对 公 共 服 务 供 给 的 监 管 职 责 。 随着 信 息化 水 平 和 人 民生 活 水 平 的 不 断 提 高 , 公众 对 公共 服 务 需求 越 来 越 大 、 质 量 要 求越 来 越 高 ,从 满 足 信 息需 求 的 层 面 来 看 ,加 快 政 府 公 共 服 务 绩 效 评 估 , 并 形 成 定 期 公 开 报 告 制 度 ,不 仅 为 政 府 进 一 步 改 善我 国 公共 服 务 提 供 决 策 参 考 ,而 且 可 以满 足 公众 的信 息 需 求 ,提 高 他 们 参 与 政 府 管 理 和 监 督 的 能 力 ,有 利 于 推 动 决 策 的科 学 化 和 民 主 化 , 有利 于提 升政 府在 公众 心 中的 公信 力 。
对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思考

对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思考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要建设服务型政府。
服务型政府,就是要求政府担负起服务公民、服务社会的责任。
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要让政府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由政府本位、官本位体制转向社会本位、公民本位。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和谐社会行政体制一、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原因1、建设服务型政府,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根本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决定的。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中国共产党是我们国家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一贯思想和根本宗旨,也是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和全体公务员的基本行为准则。
党的宗旨和政府的性质决定了政府所做的一切,必须也只能是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服务。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迫切需要加快政府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
2、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和政府各有分工,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是市场;政府的职能定位更主要的是为市场主体提供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包括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和市场环境等,通过运用经济杠杆和法律手段来调节弥补市场失灵带来的弊端,而不是用行政手段去直接干预经济运行。
当前,我国的政府管理体制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迫切要求政府从“越位”的地方“退位”,在“缺位”的地方“补位”,把该管的事不折不扣地管好,把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交给市场、企业和社会组织,从而尽快实现向服务型政府转型。
3、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是包括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在内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政府改革和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建设服务型政府。
怎样建设服务型政府

怎样建设服务型政府第一篇:怎样建设服务型政府怎样建设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
那么,怎样建设服务型政府呢?在我国现阶段,建设服务型政府应把握以下几个基本方面。
根本出发点:从公共利益出发。
这是服务型政府的根本标志,也是政府公务人员的行为准则。
从公共利益出发,强调的是“公共的、公用的、公众的”。
当前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少数政府部门不同程度存在着部门利益化的现象,行使职权并不完全是从公共利益出发,而是从部门利益出发。
这是与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相背离的。
老子在《道德经》里讲:“我无欲,而民自朴。
”这里的“我”,指的就是执政者。
其意思是说,执政者如果没有私欲,老百姓自然就会淳朴;否则,就会败坏社会风气。
另一个问题是,在社会利益多元化的今天,怎样把握公共利益?或者说,公共利益在哪里?就在多元利益关系的那个“均衡点”。
代表公共利益的政府,应在多元利益关系表达和博弈的基础上,寻求社会多元利益关系的均衡点。
职能定位: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建设服务型政府,前提是要明确政府应当承担什么职能。
党的十六大对政府职能作了四项界定: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党的十七大要求“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进一步强调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我国在过去相当长时期,政府基本上是“经济建设型”政府,主要精力用在了参与或干预微观经济活动而不是公共服务上。
时至今日,这种惯性依然存在,有些地方和部门的政府职能还没有转到公共服务上来。
针对这个问题,中央强调,各级政府抓经济发展,主要是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不能包办企业投资决策,不能代替企业招商引资,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这“三不”,是力求摆脱过去干预经济的惯性羁绊、真正转变政府职能的具体要求。
服务内容:建立健全符合国情、切实有效的公共服务体系。
从世界范围看,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前,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特征是“有限的公共服务体系”。
打造服务型政府提升服务水平

打造服务型政府提升服务水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政府的服务水平逐渐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打造服务型政府,提升服务水平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对如何打造服务型政府以及提升服务水平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提高政府服务意识政府工作人员作为服务的提供者,必须更加深入的认识到自己的服务对象是人民群众,而不是仅仅完成一项任务。
在整个服务过程中,政府工作人员应注重细节,不仅仅提供基本服务,还要关注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
同时,政府工作人员应该注重热情友好的态度,积极主动地为人民群众解决问题,真正地做到以人为本。
二、加强队伍建设打造服务型政府,提升服务水平必须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队伍。
政府应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
同时,政府还应该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考核制度,激发政府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只有通过不断提升政府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三、建设便捷高效的服务平台在打造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建设一个便捷高效的服务平台是非常重要的。
政府应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行电子政务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政府工作人员应该主动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四、加强与人民群众的沟通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
政府应该建设起一套灵活多样的沟通渠道,通过各种形式收集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作出反馈。
政府应该倾听人民的声音,尊重人民的权益,根据人民的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五、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为了提升服务水平,政府应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这一机制可以通过设立投诉电话、召开听证会等形式,对政府的服务进行监督和评估。
同时,政府应该加强自身的监督机制,对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行为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总之,打造服务型政府,提升服务水平是当今社会的重要任务。
政府应加强服务意识,加强队伍建设,建设便捷高效的服务平台,加强与人民群众的沟通以及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
关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建议

关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建议科技界省民盟交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许云飞这些年来,山东省对政府作风的改进力度还是比较大的,先是狠抓了政府提速,后又抓了阳光政府、服务型政府、学习型政府的建设,在这过程中提案者有幸参加过一次政府提速督察活动,亲眼目睹了政府作风的改变。
对这一些,广大群众是看到了,也给与了充分地肯定。
也正因为政府效率的提高,公务员观念的转变,才会促成这5年来山东经济的大踏步发展。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路上,山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要警惕的是,现在的一些进步往往带有很强的领导因素,大多数公务员未能从理论认识上到位,思想深处上接受,言行上主动配合的地步。
因此,一旦有风吹草动,极易反弹。
为此,我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有关问题,提出以下看法和建议:1、什么是服务型政府?所谓服务型政府,是相对于官僚型政府而言的。
所以,服务型政府就是不把自己看成高高在上的“官老爷”的政府,政府中无论是领导还是普通公务员,都是人民的公仆,他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
服务型政府具有五个特征:⑴民主、责任。
民主是服务型政府的前提。
人民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政府受人民委托行使权力。
公民通过法定程序和渠道参与社会管理,表达自己的愿望。
责任政府,要求政府在提供服务时必须对服务对象负责。
⑵法治、信用。
法治是现代行政的基本手段、发展趋向和根本标志,是建立合理的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公民关系的前提,因而也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保障。
法治的实质是秩序,政府既是秩序的建立者,也是秩序的遵守者。
一个法治政府必然是一个信用政府。
⑶有限、开放。
现代政府是一个权力有限的政府。
政府不是“划桨者”,而是“掌舵者”,它的主要职能在于弥补“市场失灵”。
从一定意义上说,“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
对公民开放,是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
⑷协调、精干。
协调,就是要求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政府与所属部门之间政令畅通,政府各部门之间协调一致,整个行政体系目标统一、合理分权、运转有序。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几点思考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几点思考作者:王国军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21期[摘要]建设服务型政府是贯彻十七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新世纪新阶段,必须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政府职能服务型政府作者简介:王国军(1982-),男,山东诸城人。
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执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和改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一、服务型政府的科学内涵政府的主要工作应包括:一是公共管理,打造服务型的政府,落实惠民、关注民生的和谐社会,避免潜在的社会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化解社会危机的能力。
二是提供社会保障,关注民生,解决民生就业难、上学难、看病难的苦难,化解社会矛盾,体现社会公平,走共同富裕。
三是提供公共产品服务,解决好公共产品的质量、价格、垄断、政府投入和市场参与等问题。
因此,我们所要建立的服务型政府就应该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所谓服务型政府,就是一个以人为本,能够公正、透明、高效的为公众和全社会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一项比经济体制改革更为艰巨的任务,要求政府从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制度、管理手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实现根本性转变。
服务型政府的内涵至少应包括四个层面:一是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理念。
政府的管理理念决定着政府的行为。
二是强化公共服务职能。
政府职能问题是政府管理的核心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第1期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Spring Journal o f Huazho ng N or mal U niver sity (H umanities and So cial Sciences)Jun. 2010收稿日期 2010 01 19对于建设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几点构想黄 昕(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文秘系,北京100102)摘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 服务型政府 已成为当前理论界与实务界研究的热点课题。
本文从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取向、理论基础、职能范围、行为方式、组织及其治理机制等方面对服务型政府的构建进行了多维度的探究和描述,以期为我国政府改革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服务型政府;价值取向;职能范围;行为方式;组织治理结构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标志着 服务型政府 的理念已从多年的理论探讨转向了实践,成为中国政府改革的明确目标。
什么是服务型政府?怎样在当前的行政环境下建设服务型政府?这些问题成为我国政府改革实践中亟待解决的命题,也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课题。
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综述服务型政府的概念是在1998年的行政改革过程中提出的,至今已有不少专家、学者对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概念和丰富内涵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描述。
张康之是最早提出服务型政府的学者之一,他认为: 服务型的政府也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用政治学的语言表述是为社会服务,用专业的行政学语言表述就是为公众服务。
服务是以一种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上,把为社会、为公众服务作为政府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宗旨 !。
他对服务型政府进行了一些原则性的构想:第一,服务型政府应当实现从控制导向向服务导向的转变;第二,服务型政府应当实现从效率导向向公正导向的转变;第三,服务型政府应当实现从政府及其行政的工具定位向价值定位的转变;第四,服务型政府需要确立起一个合作和信任的整合机制;第五,服务型政府需要谋求德治与法制的统一;第六,服务型政府需要用行政程序的灵活性来取代行政程序的合理性;第七,服务型政府需要用前瞻性取代回应性∀。
刘熙瑞认为,所谓服务型政府,就是 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 。
他认为管制型政府虽然也提供公共服务,但这种服务与服务型政府所提供的服务是完全不同的。
服务型政府是完全从人民需要出发,以为人民谋幸福为宗旨;这种服务的实现过程是人民与服务者一种互动的过程,双方可以交流信息,相互协商,达成一致;这种服务的成立,必须以被服务者的同意为基准;而且被服务者具有对服务内容、类别、服务机构与人员的选择权。
同时,服务型政府也有管制。
服务型政府的管制是为服务而管制,其管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保证社会公平,保护广大群众不受少数不法分子侵害,促进社会发展;管制的依据是体现公民意志的,通过严密程序制定的一套完整的法律和法规;这种管制有固定的范围,且内容明确;在管制程序上,有固定的程序和方式方法;在管制的后果上,服务型政府承担着后果责任,并且有一套纠错机制、补救机制和后果追究机制#。
吴玉宗对服务型政府的界定是: 所谓服务型政府就是指政府遵从民意的要求,在政府工作目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中用公开的方式给公民、社会组织和社会提供方便、周到和有效的服务,为民兴利、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服务型政府的服务主体是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服务对象是公民、社会组织和社会,服务的宗旨是为民兴利,11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服务的内容是由民意决定,服务的方式是公开透明、简便灵活的∃。
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特征是服务理念的核心性、民意的主导性、公开透明性、有限性和有效性。
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职能(或者说其服务内容)是提供制度供给服务,提供良好的公共政策服务,提供公共产品供给,提供公共的劳务帮助等等%。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服务型政府是指在民主政治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实现服务职能,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
建立服务型政府作为新时期行政改革的一个目标选择呈现出丰富的内涵。
第一, 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是服务型政府的治理理念;第二,由 全能政府向 有限政府转变是服务型政府的发展目标;第三, 依法行政是服务型政府的行为准则;第四, 顾客导向是服务型政府的服务模式;第五, 违法必究是服务型政府的问责机制&。
刘厚金认为 公共服务型政府就是在以人本理念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科学定位政府角色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以公共服务为主导,推动市场经济的完善,致力于提高公共服务绩效的全新政府范型。
公共服务型政府必然是民主、有限、绩效、责任、正义、法治的政府∋。
通过考察上述专家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服务型政府的内涵非常丰富,既涉及价值观念层面,又涉及政府的角色定位和职能、功能的范围;还包括了政府的行为方式等。
由此可见,若对服务型政府进行具体、精确的刻画是非常困难的。
笔者试从价值取向、理论基础、职能范围、行为方式、组织及治理结构等多角度对服务型政府的构建进行了探究和描述。
社会契约论认为,政府的合法性是建立在政治契约的基础上,政府的一切权力来自公民之间的契约或公民与政府之间的权能委托,政府应保护全体公民的公共利益,维护和谐的社会秩序。
所以服务型政府存在的最根本意义就在于追求公共利益,追求正义和民主。
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服务型政府又必然以一定的组织形态存在着。
为了实现公共服务的目标,使政府组织能够正常运作,就必须投入一定数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
这就涉及到成本和效率问题,所以服务型政府也应是追求低成本、高效率的。
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基础虽然目前国内学术界有较多人认为 新公共服务理论应是建设我国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依据,但仍有少数学者认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基础是 新公共管理理论与 新公共服务理论(。
笔者认同后者的看法。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批判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代表人物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罗伯特)B.登哈特(Robert B.Denhar dt)和珍妮特)V.登哈特(Janet V.Denhardt)。
登哈特夫妇在吸收民主社会的公民权理论、社区和市民社会理论、组织人本主义与新公共行政理论、后现代公共行政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主要观点:第一,服务于公民,而不是服务于顾客;第二,追求公共利益,公共利益是主要目标而非副产品;第三,重视公民权胜过重视企业家精神;第四,战略的思考,民主的行动;第五,承认责任并不简单;第六,服务,而不是掌舵;第七,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
可以看出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行政价值取向主要是公共利益、民主、以人为本。
新公共管理理论是伴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西方各国政府再造运动出现的。
这场政府改革运动是在经济全球化、信息革命、经济危机、政府信用危机、商业管理成功的示范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开始的。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澳大利的欧文)E.休斯(Owen E.H ug hes)、美国的文森特)奥斯特罗姆(V incent Ostrom)、弗里德曼(M ilto n Fr iedman)、戴维)奥斯本(David Osborne)、马克)霍哲(M ar c H olzer)等代表人物,在借鉴管理主义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政府的新主张:政府应缩小职能范围,做小政府;应掌舵而不是划桨;应注重回应性,以顾客为导向推进全面质量管理和绩效管理;应打破政府垄断,以市场为导向,将竞争机制引入到公共服务中;应摒弃官僚制,建立分权型组织;与私人部门和非营利组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形成共同治理的格局。
可以看出这些主张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就是政府的效率和回应性问题。
既然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取向是多重的,兼具公共利益、民主和效率等,那么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依据应是新公共服务和新公共管理两种理论。
政府应从新公共服务理论中找到促进民主、维护正义与公平的治理方略;从新公共管理理论中发掘提12高效率、控制成本的技术手段。
三、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范围从政治层面上说,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确保为社会各阶层,包括弱势群体提供一个安全、平等和民主的制度环境,让公民参与公共治理,而不是对公民的威权统治。
然而公民参与公共治理是有前提的,这对公民个人提出了更多要求,要求公民具有 一种公共事务的知识,一种归属感,一种对整体的关切,一种与自身命运休戚与共的社群道德契约+。
因此,要建设公民参与公共治理的服务型政府,还需进一步培养公民的参政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升公民的参政能力和道德水平。
从经济层面上说,政府的存在是为了纠正市场失灵,为社会提供市场不能有效供给的公共物品和服务,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制定公平的经济规则,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竞争的有效性。
然而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尚未成熟,仍需政府加强对市场的培育,以确保市场有效地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特别是在公共物品的供给过程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后,更应加强监管,以保障公共利益的实现。
从社会层面上说,政府要从社会长远发展出发,提供稳定的就业、义务教育和社会保障,调节贫富差距,打击违法犯罪,保护环境等,确保社会和谐、健康地发展。
同时,政府在提供上述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必须确保服务的公正公平、优质高效,以全方位、多样化的服务满足公众不断变化的公共需求。
此外政府还应培育我国的各类社团、事业单位等非营利组织的快速发展,不断增强其独立性和自治能力,以适应民主社会的建设需求,与服务型政府合作共同参与公共治理和社会服务。
四、服务型政府的行为方式第一,服务型政府的行为肩负着重大的公共责任,因此其行为应该是合法的、规范的,具有较高道德水准的。
政府权力是公民权利的让渡,政府只是代表公民行使权力,因此政府必须做到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接受监督,这样才能保证公共服务的质量。
政府没有履行或不适当地履行其职责和义务,就是失职,则应依法追究其相应责任。
服务型政府应承担的责任包括:道德责任、政治责任、行政责任、诉讼责任和赔偿责任等 。
法治是实现政府责任,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保障。
但服务型政府并不仅仅追求法治,它是一个具有服务精神的政府,它把 为人民服务作为自身的价值追求, 它需要提出德治的构想,努力去用德治统摄法治,实现法治与德治的统一 。
这就需要在实践中严格执行并不断完善现行的问责制度;同时加强公务员的培养和教育,强化其法制观念和责任意识,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观念。
第二,服务型政府的行为应该是讲诚信的、公开的、廉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