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二
现代通信技术实习报告
现代通信技术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了解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选择了现代通信技术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深入了解通信原理、设备和系统,掌握通信技术的实际应用,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习内容及过程1. 实习单位简介本次实习单位是我国一家知名通信设备制造商,主要业务涵盖通信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研发团队,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通信解决方案。
2. 实习内容(1)通信原理学习在实习期间,我系统地学习了通信原理的基础知识,包括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等。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我对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评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设备调试与维护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通信设备的调试和维护工作。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通信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故障排查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3)通信系统集成与应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通信系统的集成项目,学习了如何将不同通信设备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并了解通信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表现。
(4)团队协作与沟通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事们共同完成各项任务,学会了团队协作和沟通。
通过相互学习、交流,我们共同进步,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实习收获及体会1. 知识与技能的提升通过实习,我掌握了通信原理的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同时,学会了团队协作和沟通,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2. 对通信行业的认识加深实习期间,我深入了解通信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认识到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这使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在通信领域发展的信心。
3. 职业规划与展望通过实习,我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总结本次现代通信技术实习使我受益匪浅。
通过实习,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还对通信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北邮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二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序号:**日期:**一、程控交换机1、概念程控交换机通常专指用于电话交换网的交换设备,它以计算机程序控制电话的接续。
程控交换机是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完成控制、接续等工作的电话交换机。
2、主要功能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基本功能主要为:用户线接入,中继接续,计费,设备管理等。
本地交换机自动检测用户的摘机动作,给用户的电话机回送拨号音,接收话机产生的脉冲信号或双音多频(DTMF)信号,然后完成从主叫到被叫号码的接续(被叫号码可能在同一个交换机也可能在不同的交换机)。
在接续完成后,交换机将保持连接,直到检测出通信的一方挂机。
其中通话接续部分是利用交换机中的数字交换网络,采用PCM方式实现数字交换的,控制部分是通过软件由计算机来实现的。
3、基本构成电话交换机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用户间通话的接续。
基本划分为两大部分:话路设备和控制设备。
话路设备主要包括各种接口电路(如用户线接口和中继线接口电路等)和交换(或接续)网络;控制设备在纵横制交换机中主要包括标志器与记发器,而在程控交换机中,控制设备则为电子计算机,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
程控交换机实质上是采用计算机进行“存储程序控制”的交换机,它将各种控制功能,方法编成程序,存入存储器,利用对外部状态的扫描数据和存储程序来控制,管理整个交换系统的工作。
总体来说,程控交换机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交换网络交换网络的基本功能是根据用户的呼叫要求,通过控制部分的接续命令,建立主叫与被叫用户间的连接通路。
在纵横制交换机中它采用各种机电式接线器(如纵横接线器,编码接线器,笛簧接线器等),在程控交换机中主要采用由电子开关阵列构成的空分交换网络,和由存储器等电路构成的时分接续网络。
(2) 用户电路用户电路的作用是实现各种用户线与交换之间的连接,通常又称为用户线接口电路(SLIC,Subscriber Line Interface Circuit)。
现代通信实验报告二
实验三PCM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语音编码的工作原理,验证PCM编译码原理;2、熟悉PCM抽样时钟、编码数据和输入/输出时钟之间的关系;3、了解PCM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4、熟悉语音数字化技术的主要指标及测量方法;二、实验仪器1、J H5001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系统一台2、20MHz双踪示波器一台3、函数信号发生器一台4、音频信道传输损伤测试仪一台三、实验内容1.加电后,通过菜单选择“PCM”编码方式。
此时,系统将U502设置为PCM 模式。
开关K8接通SL1(或SL5、SL7),开关K5、K6分接置于STA-S、STB-S的方向,接通实验箱电源。
2. 用示波器观察STA、STB,调节电位器R19(对应STA)、R20(对应STB),使正弦信号STA、STB波形不失真(峰峰值小于5V)。
3. 用示波器观察PCM编码输出信号。
示波器CH1接SL0,(调整示波器扫描周期以显示至少两个SL0脉冲,从而可以观察完整的一帧信号)CH2分别接SLA、PCM-A、SLB、PCM-B以及PCM,观察编码后的数据所处时隙位置与时隙同步信号的关系以及PCM信号的帧结构(注意:本实验的帧结构中有29个时隙是空时隙,SL0、SLA及SLB的脉冲宽度等于一个时隙宽度)。
开关K8分别接通SL1、SL2、SL5、SL7,观察PCM基群帧结构的变化情况。
4. 用示波器观察PCM译码输出信号示波器的CH1接STA,CH2接SRA,观察这两个信号波形是否相同(有相位差)。
5. 用示波器定性观察PCM编译码器的动态范围。
开关K5置于STA-IN端,将低失真低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的1KHz正弦信号从STA-IN输入到TP3057(U82)编码器。
示波器的CH1接STA(编码输入),CH2接SRA(译码输出)。
将信号幅度分别调至大于5VP-P、等于5VP-P,观察过载和满载时的译码输出波形。
再将信号幅度分别衰减10dB、20dB、30dB、40dB、45dB、50dB,观察译码输出波形(当衰减45dB以上时,译码输出信号波形上叠加有较明显的噪声)。
【最新精选】《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
现代通信之我见——针对物联网的几点看法现代通信技术这本四百多页的书里可谓包罗万象,从全程全网和网络融合的角度全面系统地讲述了各类先进的通信技术,概述了包括现代通信网与支撑技术、业务与终端技术,包括各种通信业务和通信终端技术,还讲述了交换与路由技术,包括电路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和IP网技术,也讲述了接入和传送技术,包括同步数字传送网技术、光纤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综合业务接入技术,最后还介绍了网络融合技术,包括下一代网络、多种融合技术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这其中我对物联网技术比较感兴趣,在此简单的展开讨论。
一.针对物联网的几点看法:据我了解,物联网这个概念,在中国早在1999年就提出来了。
当时叫传感网。
其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
在现代通信技术的书中也提到了,在物联网中,人、机、物之间可以相互通信,进行信息的感知、交换和处理,从而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最终为人们提供无所不在的全方位主动服务。
我认为物联网技术非常符合下一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要求,它可以广泛的应用在智能家居领域,而这一领域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并告诉发展,许多传统硬件制造商已经瞄准了这一市场蓄势待发,国内的包括小米在内的很多知名的互联网企业也都纷纷加入这一战,足见其前景。
我们可以设想一个这样的应用场景,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女主人在早上六点钟被装有智能设备的枕头用适应人体生理结构的方式叫醒,她愉快的去洗漱,而枕头已经把主人睡醒的信息通过物联网传送给洗手间,洗手间的热水器就自动烧好了水,女主人用温度刚刚好的热水洗脸刷牙之后,来到了厨房,同样的,通过物联网,豆浆机刚刚做好豆浆,面包机烤好了面包,冰箱也提前把需要解冻的东西进行了解冻,女主人做好了早餐,不用去叫男主人和小孩子起床,因为做好早餐的信息也通过物联网传达给了男主人和孩子房间的智能设备,房间的空调开始自动调节温度,让刚刚被智能设备叫醒的小孩子不会着凉……以上的场景看似是智能设备在发挥作用,但究其本质还是智能设备间的通信在发挥作用。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二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二实验三微波中继通信一、实验内容1. 介绍微波中继通信系统2. 学习微波中继系统的原理和特点3. 了解通信系统一般的通信过程4. 了解网络分析仪等仪器二、实验过程(1)介绍微波通信中继系统微波的频率为300MHz-300GHz,波长为毫米到米,不同的波段有不同的用途。
微波中继系统能够实现远距离通信,通信距离能够达到几千米甚至上万米。
接着老师讲解了为什么需要设置中继站,是因为微波在自由空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其绕射能力很弱,且在传播中遇到不均匀介质时,将产生折射和反射现象。
而且地球表面是一个曲面,加上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需要进行能量补充,所以在远距离通信时需要设置中继站,进行微波的接力。
所以这种通信也称为微波接力通信。
图1 地面微波中继接力方式老师接着讲解了微波中继系统的实验原理,利用实验室的设备,模拟了两个相隔50Km 的中继站之间的通信,演示了电话通信功能。
(2)介绍通信的一般过程老师引导我们思考,让我们说出在通信过程中有关的词语。
然后把通信系统的一般过程循序渐进地讲解出来。
一般的通信系统的过程如下图:信源编码信源解码信道编码信道解码调制解调上变频下变频功放发送接收信道图2 通信系统的过程其实这一流程框图我们从《信号与系统》、《信息论》、《通信原理》等课程都已经有了相关的学习,只是之前没有一个系统的思考和整理。
在老师将整个框图讲解整理出来后,就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通信系统的一般流程自己大体上都学习过了,之前只是“不知道自己知道”而已。
下面对每部分谈谈自己的理解。
①信源编码、解码这部分涉及香农信息论,信息不是等概率出现的,信息有冗余的部分;在通信过程中需要提高通信的效率,所以要对冗余的信息进行压缩。
在接收端根据对应的规则进行解码。
对语音来说,信源编码包括三个部分:对语音信号的采样、对采样信号的量化和对量化后信号的编码。
对普通的话音来说,采样速率为4K*2*8(bit)=64Kbit/s。
现代通信技术 实验报告
南 京 邮 电 大 学继续教育学院《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专 业:学生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 成建平、王隽、陈美娟指导单位: 通信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二○一二年十二月实验一高速率光纤通信系统认知和网管操作实验目的:熟悉中兴通讯S385光纤通信设备结构、机框组成、单板名称及作用;熟悉S385设备的工作原理;掌握设备的各功能块面板上状态指示灯的含义。
熟悉中兴通讯E300网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操作步骤,掌握客户端登陆网管系统和配置网络属性的方法;熟悉网管主要功能和查看系统实际工作状态及告警信息。
实验内容:中兴S385多业务传送设备及单板功能认知,了解设备和E300网络管理系统的操作和使用;光纤通信系统工作状态的查询;系统告警信息的查看。
实验步骤及结果:一. 中兴通讯S385高速率光纤通信系统认知1.观察S385机柜结构。
2.观察S385机框结构。
3.了解S385机柜走线。
分析:实验系统配置成何种网络结构?二.S385业务单板认知1.观察S385子架槽位及单板配置。
2.观察光线路板配置及插槽位置。
3.观察电接口板/支路单元配置及插槽位置。
分析:OL64单板工作状态如何,单板上有哪些指示灯?三. 网管平台E300基本操作1.了解E300网管系统组成。
2.使用用户名“ny”和口令“ny”登录客户端GUI。
3.了解E300网管视图及主要菜单。
分析:客户端PC与网管服务器是什么关系?四. 系统告警信息查询1.观察E300告警信息汇总。
2.查询各级告警类型和数量。
3.查询单板告警信息。
分析:告警分几个等级,分别用什么颜色表示?实验二 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认知和网管操作实验目的:了解中兴通讯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结构、工作原理。
熟悉中兴通讯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机架、机框、单板及功能。
掌握客户端登陆网管系统的方法;了解网管主要功能和网管基本操作步骤。
实验内容:1.中兴通讯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认知。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通信技术的发展源远流长,从古代的烽火、烟信、书信到现代的电信、无线通信,每一次技术革新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电报和电话,随后发展出了无线电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等多种形式。
二、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无线通信技术是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语音、文字和图像的传输。
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移动通信领域的2G、3G、4G和5G网络,它们不仅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即时通讯,还推动了移动支付、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三、光纤通信技术的突破光纤通信技术是一种利用光信号进行信息传输的技术,它具有传输速度快、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不断突破,人们可以通过光纤网络进行高清视频传输、云计算等高带宽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四、通信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缩短了地理距离,使得人们可以迅速沟通和交流,促进了社会的融合。
其次,通信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方式,提升了商业效率。
此外,通信技术的应用还推动了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的发展,为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五、通信技术的挑战与未来发展尽管现代通信技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黑客攻击、信息泄露等风险不容忽视。
其次,通信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如信息泛滥、个人隐私泄露等。
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将更加注重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同时也会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
总结: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还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北邮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
北邮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现代通信技术实验实验目的:1. 理解现代通信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原理。
2. 掌握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流程。
3. 熟悉通信系统中信号的调制与解调过程。
4. 学会使用通信系统实验设备,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实验原理:现代通信技术主要依赖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通过数字信号的调制与解调实现信息的传输。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学习数字通信系统中的信号调制方法,如幅度键控(ASK)、频率键控(FSK)和相位键控(PSK),以及相应的解调技术。
实验设备与材料:1. 计算机一台,安装有通信仿真软件。
2. 通信原理实验箱一套,包括调制解调模块、信号源模块等。
3. 通信信号发生器。
4. 示波器。
实验步骤:1. 打开通信仿真软件,设置实验参数,如信号频率、调制方式等。
2. 使用通信信号发生器产生模拟信号,输入到通信原理实验箱的信号源模块。
3. 通过实验箱的调制模块对信号进行调制,观察示波器上信号的变化。
4. 将调制后的信号传输至解调模块,观察解调后的信号波形。
5. 记录实验数据,包括调制前后的信号波形、频谱特性等。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调制信号与原始信号的波形对比,展示了调制过程中信号的变化。
2. 解调后的信号与原始信号的对比,验证了调制解调技术的准确性。
3. 通过频谱分析,观察到调制信号的频谱特性,理解了调制对信号频谱的影响。
实验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同调制方式对信号的影响各有不同。
例如,ASK调制主要改变信号的幅度,而FSK和PSK调制则分别改变信号的频率和相位。
通过解调过程,我们能够从调制信号中恢复出原始信号,验证了通信系统的有效性。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现代通信技术中的数字信号调制与解调过程。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调制解调技术,可以有效实现信息的传输和恢复。
同时,实验也加深了我们对通信系统基本原理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通信技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班级通信1303姓名李成钢学号 41356071指导老师王丽娜2016年10月25日实验一:GPS/北斗数据采集与解析实验内容:通过上位机与实验平台通信,观测卫星星空图和信号柱状图;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解析,了解NMEA0183数据格式,分析每条语句提供的信息。
实验要求:记录采集到的GPS卫星和北斗卫星的相关信息,并根据采集的信息对GPS系统和北斗系统的性能进行比较、分析(例如,从卫星捕获时间、卫星数量、信号强度等方面进行比较)。
实验分析:北斗定位系统与GPS定位系统的区别一、系统配置不同,北斗计划35颗卫星,27颗中轨卫星,3颗地球静止卫星,5颗同步轨道卫星;GPS计划24颗卫星,目前扩展至31颗卫星,未来可能是36颗卫星,而且全部是中轨道卫星。
二、信号频率不同,GPS信号是L1、L2、L5,而北斗信号是B1、B2、B3。
频段不同,GPS信号频段优于北斗信号。
三、定位模式,GPS定位是被动定位,用户能受到系统信号,但不能发给系统信号;北斗支持双向通信,用户也能发给北斗系统信号。
实验二接收机高精度定位和测速实验内容:学习GPS的伪距定位原理,利用牛顿迭代法和最小二乘法求解方程组,从而实现GPS定位。
实验要求:学习并理解GP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导航原理以及利用牛顿迭代法和最小二乘法进行解算的过程,画出解算流程图。
实验数据及分析: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一种,他工作的基本原理是测量出已知位置的卫星到用户接收机之间的距离,然后综合多颗卫星的数据就可知道接收机的具体位置(1)最小二乘法解算流程图(2)牛顿的迭代法一元非线性方程组(3)牛顿迭代法多元方程解算流程图实验三定位精度因子DOP值实验内容:了解几何精度因子(GDOP)在整个接收机导航解算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实验要求:观察可视卫星个数发生变化时DOP值的变化,总结DOP值与卫星星座几何分布关系,并画图。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
信息与通信工程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实验一程控交换机操作一、实验目的(1)了解并掌握程控交换机的系统结构和特点;(2)了解并掌握程控交换机的硬件结构;(3)了解用户数据的制作与维护,掌握简单用户操作;(4)增强对程控交换机的感性认识,增强实践知识与实践经验。
二、实验内容(1)了解程控交换机的管理、操作维护接口与终端、人机通信系统、人机操作指令;(2)了解程控交换机的控制方式、操作系统、数据结构;(3)阅读程控交换机操作手册,并根据操作手册内容加以简单操作。
三、实验原理(1)程控交换机简介程控交换机简介程控交换机通常专指用于电话交换网的交换设备,属于全电子型,它是现代数字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大规模集成电路有机结合的产物。
它将用户的信息和交换机的控制、维护管理功能预先编程程序存储到计算机的存储器内,当交换机工作时,控制部分自动检测用户的状态变化和所拨号码,并根据要求执行程序,从而完成各种交换功能,以及利用对外部状态的扫描数据和存储程序来控制、管理整个系统工作,因此全称为存储程序控制交换机。
与机电交换机相比,程控交换机具有以下优点:1)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2)能灵活地向用户提供众多的新业务服务功能3)工作稳定可靠,维护方便;4)便于采用新型共路信令方式;5)易于与数字终端、数字传输系统连接,实现数字终端、传输与交换的综合与统一。
(2)程控交换机的构成和功能程控交换机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用户间通话的接续,可以基本划分为两大部分:话路设备和控制设备。
1)话路设备话路设备主要包括各种接口电路(如用户线接口和中继线接口电路等)和交换(或接续)网络。
①交换网络。
交换网络的基本功能是根据用户的呼叫要求,通过控制部分的连续命令,建立主叫与被叫用户间的连接通路。
②用户电路。
用户电路的作用是实现各种用户线与交换网络之间的连接,通常又称为用户线接口电路(Subscriber Line Interface Circuit ,SLIC)。
北京科技大学《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地点通信实验室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专业班级通信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王丽娜年10月实验一用户接口电路及2/4线变换实验一、实验目的1.全面了解用户线接口电路功能(BORST)的作用及其实现方法。
2.通过对用户线接口电路芯片MY88622的学习与实验,进一步加深对BORST功能的理解。
3.熟悉用户模块电路的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4.掌握用户线接口电路对用户状态改变的识别原理。
二、实验设备20M通用示波器一台,万用表一块,电话一部,RC-CK-II型实验箱一台三、电路工作原理图1-1 用户线接口功能框图四、实验内容1.了解用户模块MY88622的主要性能与特点。
2.熟悉用MY88622组成的用户线接口电路。
3.连接上电话机,用示波器分别观测MY88622的20脚在摘挂机时的工作电平,摘机时,测试TF15(MY88622四线输入)的信号;拨号,测试TF11(MY88622四线输出)信号。
五、实验步骤1.将一部电话机接入用户接口模块一。
2.打开系统主电源开关,观察系统上电状态。
3.保持电话机处于持机状态,用示波器波观察MY88622第20脚的电平状态及发光二极管D15的状态。
此时二极管不亮。
4.电话摘机,继续观察第20脚的了信号电平状态及发光二极管的状态。
此时发光二级管亮。
5.电话挂机,用示波器观察TF15和TF11的波形。
6.电话摘机,用示波器观察TF15和TF11的波形。
7.电话拨号,用示波器观察TF15和TF11的波形。
六、实验注意事项1.MY88622是厚膜电路,比较脆弱,不要用力搬弄。
2.系统上电后摘挂机,如果二极管不发光,请确认连接正确,检查接口是否有接触不良的现象。
实验二信号音产生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常用的几种信令信号音和铃流发生器的电路组成和工作过程。
2.熟悉这些信号音和铃流信号的技术要求。
二、实验设备20M通用示波器一台,万用表一块,电话一部,RC-CK-II型实验箱一台三、电路工作过程在用户话机与交换机之间的用户线上,要沿两个方向传递语言信息。
北邮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
北邮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北邮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通信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一所专注于信息与通信工程的高校,北京邮电大学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在通信技术领域的专业能力。
本实验报告将对北邮现代通信技术实验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数据分析,深入了解现代通信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通过实验,学生将能够掌握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调制解调技术、信道编码和解码等相关知识。
三、实验内容1. 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在实验开始之前,我们首先对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详细讲解。
学生们了解到数字通信系统主要由源编码、信道编码、调制解调、信道、解调解码等几个关键部分组成。
2. 调制解调技术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重点学习了调制解调技术。
学生们使用软件仿真工具进行了调制解调实验,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数据,他们深入理解了调制解调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3. 信道编码和解码信道编码和解码是数字通信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学生们通过实验了解了不同的信道编码和解码技术,如卷积码、RS码等,并分析了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大量的实验数据。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调制解调技术的选择对通信系统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调制解调技术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2. 信道编码和解码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误码率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信道编码和解码技术对系统性能至关重要。
3. 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是评估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如误码率、信噪比等。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们深入了解了现代通信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掌握了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调制解调技术、信道编码和解码等相关知识。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二
实验一、程控交换1、程控交换系统采用“存储程序控制”方式,把各种控制功能、步骤、方法编成程序放入存储器,利用存储器内所存储的程序来控制整个交换工作,其硬件功能结构可划分为话路子系统和控制子系统两部分。
话路子系统包括交换网络、信令设备以及各种接口电路,如用户电路、用户集中级、数字终端、模拟终端等部件,其中用户电路的功能可归纳为BORSCHT,含义如下:B:馈电,连在交换机上的电话终端,由交换机向其馈电;O:过压保护,防止外界高电压通过用户电路接口进入交换机;R:振铃,交换机向电话终端提供振铃电压;S:监视,监视用户回路的通/断状态;C:编译码,即模/数转换和数/模转换功能;H:二、四线转换;T:测试,用户线与测试设备接通,与交换机分开,以便对用户线进行测试。
2、缩位拨号首先登记服务<MODIFY-SUBSCR:DN=K'88881234,SUBCTRL=ADD&CFWDU.SEQ=0021.2014-02-21COM=4294JOB SUBMITTEDRESULT FOLLOWS>$BJ-YDSCHOL 2014-02-21 00:18:09 FRPW0001 0130/000D/0003SEQ=0021+2014-02-21 04263 ASKTROCH KSTHAB01 HSRRIF32 SWA-SUBSEC RM/PORTMODIFY-SUBSCR SUCCESSFULRESULT PART 0001 +-------------------------------------------------------------------------PREVIOUS STATUS :EN PHYS (LOG) & TN DN A/I MSN GDN----------------------- ---------------- --- ----- ----------------H'30 (H'7D20) & 50 1088881234 A ~~~~~SERVICES :SUBGRP : 1SUBSIG : CBSETPSWCAT : 1COL : NORMSUBRECALL : TPSASWTPSRINGCTLEVEL 2OCB : PERM NATBLNGLEV : 1 NOIMMBILREPORT FOLLOWS 04263>$BJ-YDSCHOL 2014-02-21 00:18:10 FRPW0001 0130/000D/0003SEQ=0021.2014-02-21 04263 ASKTROCH KSTHAB01 HSRRIF32 SWA-SUBSEC RM/PORTMODIFY-SUBSCR SUCCESSFULFINAL RESULT 0002 --------------------------------------------------------------------------ACTUAL STATUS :EN PHYS (LOG) & TN DN A/I MSN GDN----------------------- ---------------- --- ----- ----------------H'30 (H'7D20) & 50 1088881234 A ~~~~~SERVICES :SUBGRP : 1SUBSIG : CBSETPSWCAT : 1SUBCTRL : CFWDUCOL : NORMSUBRECALL : TPSASWTPSRINGCTLEVEL 2OCB : PERM NATMAXCFWD : CFWDU 5BLNGLEV : 1 NOIMMBILLAST REPORT 04263然后设置缩位拨号<CREATE-ABD-FACILITY.PARAMETER MISSING :DN = 88881234.NUMBER BASE ERROR :DN = K'88881234.PARAMETER MISSING :ABDREPSZ = 20.SEQ=0022.2014-02-21COM=0141JOB SUBMITTEDRESULT FOLLOWS>$BJ-YDSCHOL 2014-02-21 00:23:16 FRPW0001 0130/000D/0003SEQ=0022.2014-02-21 00126 ASKTROCH KSTHAB01 HSRRIF32SWA-SUBSEC IPSCREATE-ABD-FACILITY SUCCESSFUL------------------------------------------------------------------------- DN = 88881234ABDREPSZ = 20 START = 0LAST REPORT 00126><BJ-YDSCHOL 2014-02-21 00:23:26 FRPW0001 0130/000D/0003<MODIFY-ABD-CODE.PARAMETER MISSING :DN = K'88881234.PARAMETER MISSING :ABDCODE = 11.PARAMETER MISSING :ABDDGTS = K'88880129.SEQ=0024.2014-02-21COM=0138JOB SUBMITTEDRESULT FOLLOWS>$BJ-YDSCHOL 2014-02-21 16:21:06 FRPW0001 0130/000D/0003SEQ=0024+2014-02-21 00126 ASKTROCH KSTHAB01 HSRRIF32SWA-SUBSEC IPSMODIFY-ABD-CODE SUCCESSFULLY STARTEDRESULT PART 0001 +-------------------------------------------------------------------------DN = 88881234OLD DATA:ABDCODE ABDDGTSASSOCIATED NBR SUBADDRESS CUGINDEX STROVRD------- ---------------------------------------------- -------- -------11 OFFREPORT FOLLOWS 00126BJ-YDSCHOL 2014-02-21 16:21:07 FRPW0001 0130/000D/0003SEQ=0024.2014-02-21 00126 ASKTROCH KSTHAB01 HSRRIF32SWA-SUBSEC IPSMODIFY-ABD-CODE SUCCESSFUL FINAL RESULT 0002 --------------------------------------------------------------------------DN = 88881234NEW DATA:ABDCODE ABDDGTSASSOCIATED NBR SUBADDRESS CUGINDEX STROVRD------- ---------------------------------------------- -------- -------11 88880129 OFFLAST REPORT 001263、热线服务登记服务<MODIFY-SUBSCR:DN=K'88880050,FDC=FDCI&K'88880129.SEQ=0049.2014-04-15COM=4294JOB SUBMITTEDRESULT FOLLOWS>$BJ-YDSCHOL 2014-04-15 17:09:45 TUPW0001 0130/000D/0003SEQ=0049+2014-04-15 04263 ASKTROCH KSTHAB01 HSRRIF32SWA-SUBSEC RM/PORTMODIFY-SUBSCR SUCCESSFUL RESULT PART 0001 +-------------------------------------------------------------------------PREVIOUS STATUS :EN PHYS (LOG) & TN DN A/I MSN GDN----------------------- ---------------- --- ----- ----------------H'30 (H'7D20) & 51 1088880050 A ~~~~~SERVICES :SUBGRP : 1SUBSIG : CBSETPSWCAT : 1SUBCTRL : ACDAYS AC24HOUR CWTGCOL : NORMSUBABS : SKIPOCB : PERM NATBLNGLEV : 1 NOIMMBILREPORT FOLLOWS 04263>$BJ-YDSCHOL 2014-04-15 17:09:48 TUPW0001 0130/000D/0003SEQ=0049.2014-04-15 04263 ASKTROCH KSTHAB01 HSRRIF32SWA-SUBSEC RM/PORTMODIFY-SUBSCR SUCCESSFUL FINAL RESULT 0002 --------------------------------------------------------------------------ACTUAL STATUS :EN PHYS (LOG) & TN DN A/I MSN GDN----------------------- ---------------- --- ----- ----------------H'30 (H'7D20) & 51 1088880050 A ~~~~~SERVICES :SUBGRP : 1SUBSIG : CBSETPSWCAT : 1SUBCTRL : ACDAYS AC24HOUR CWTGCOL : NORMSUBABS : SKIPFDC : FDCI 88880129OCB : PERM NATBLNGLEV : 1 NOIMMBILLAST REPORT 04263实验二、计算机网络一.路由器、交换机的基本配置1.1实验目的:全程全网通信专业实验室的设备都是实际应用设备,对设备的熟悉是做好实验的基础,本实验的目的就是认清不同种类线缆,了解其用途、特性,并通过配置设备来了解、掌握设备的基本特性,为后续实验做准备。
北邮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
北邮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1. 引言通信技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还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北邮现代通信技术实验的设计和实施过程。
2. 实验目标本实验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现代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将能够掌握以下内容:•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掌握数字信号的调制和解调方法•学会使用软件模拟通信系统•了解信道编码和纠错技术3. 实验步骤步骤1:实验准备在实验开始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设备和软件:•一台个人计算机•MATLAB或其他模拟通信系统的软件步骤2:信号调制在这一步骤中,我们将学习数字信号的调制方法。
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常见的调制方法包括调幅(AM)和调频(FM)。
我们将使用MATLAB软件进行信号调制的模拟。
步骤3:信号解调在这一步骤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从模拟信号中恢复出数字信号。
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常见的解调方法包括包络检测和相干解调。
我们将使用MATLAB软件进行信号解调的模拟。
步骤4:信道编码和纠错在实际通信中,信号会受到噪声的干扰,容易出现误码。
为了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我们需要使用编码和纠错技术。
在这一步骤中,我们将学习如何对数字信号进行编码和纠错处理。
步骤5:实验总结实验结束后,我们将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对现代通信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加深对通信系统的认识。
4.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本实验中,我们成功地完成了信号调制、解调以及信道编码和纠错的实验。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信道编码和纠错技术对于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非常重要。
5.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现代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通过实践操作,我们掌握了数字信号的调制和解调方法,并学会了使用软件模拟通信系统。
同时,我们也了解了信道编码和纠错技术的重要性。
6. 参考文献[1] 通信原理与系统仿真实验教程 [2] 现代通信技术导论以上是北邮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的详细内容。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二综述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题目:微波通信与CDMA演示班级:姓名:学号:序号:日期:目录实验一微波通信 (3)一、实验相关知识 (3)1、微波通信概述 (3)2、微波通信特点 (3)3、微波通信组成和原理 (4)4、微波通信技术的应用 (5)5、微波通信的发展方向 (5)二、实验过程 (6)三、实验心得 (6)实验二CDMA移动通信演示 (7)一、实验内容 (7)二、实验过程 (7)1、对移动通信的思考 (7)2、移动通信系统架构 (7)3、信道和频点的观察 (8)4、信令流程 (8)5、软切换和硬切换 (10)6、其他实验内容 (11)三、心得体会 (11)实验一微波通信一、实验相关知识1、微波通信概述微波通信技术问世已半个多世纪。
早期的微波通信系统都是模拟制式的,其与当时的同轴电缆载波传输系统同为通信网长途传输干线的重要传输手段,例如我国城市间的电视节目传输主要依靠的就是微波传输。
我国的微波通信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
1956年北京保定建立了国内第一条微波接力线路;70年代中期全国已建成数万千米的微波接力线路,联通了国内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
在此期间,还进行了散射通信与毫米波波导通信试验并开始发展卫星通信。
70 年代后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已装备一定数量的装备与战术微波通信设备,建成了若干条对流层散射通信线路和数字卫星通信线路,并将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用于地域通信网中。
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充分利用现代微波通信技术的微波通信网路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并日臻完善。
近年来我国开发成功点对多点微波通信系统,其中心站采用全向天线向四周发射,在周围50公里以内,可以有多个点放置用户站,从用户站再分出多路电话分别接至各用户使用。
其总体容量有100线、500线和1000线等不同的容量的设备,每个用户站可以分配十几或数十个电话用户,在必要时还可通过中继站延伸至数百公里外的用户使用。
这种点对多点微波通信系统对于城市郊区、县城至农村村镇或沿海岛屿的用户、对分散的居民点也十分合用,较为经济。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现代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设备。
2. 掌握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概念及区别。
3. 通过实验,熟悉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现代通信技术主要包括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两种。
模拟通信是指将信息以模拟信号的形式进行传输,而数字通信则是将信息以数字信号的形式进行传输。
本实验将重点探讨数字通信技术。
数字通信系统主要由信源、信道、信宿和编码解码器组成。
信源产生原始信息,编码解码器将信息进行数字编码和解码,信道用于传输信息,信宿接收并处理信息。
三、实验内容1. 模拟通信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模拟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
- 实验内容:观察模拟调制解调过程,分析调制解调器的工作原理。
2. 数字通信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掌握数字调制解调技术。
- 实验内容:- 观察数字调制解调过程,分析调制解调器的工作原理。
- 对比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差异。
3. 误码率测试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误码率的概念,掌握误码率测试方法。
- 实验内容:- 通过实验,测试数字通信系统的误码率。
- 分析误码率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四、实验步骤1. 模拟通信实验- 搭建模拟通信系统,包括信源、信道、信宿和调制解调器。
- 观察调制解调器的工作过程,分析其工作原理。
- 对比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差异。
2. 数字通信实验- 搭建数字通信系统,包括信源、信道、信宿和编码解码器。
- 观察编码解码器的工作过程,分析其工作原理。
- 对比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差异。
3. 误码率测试实验- 搭建数字通信系统,并设置不同的误码率。
- 通过实验,测试不同误码率下的通信效果。
- 分析误码率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模拟通信实验- 观察到模拟调制解调过程,分析出调制解调器的工作原理。
- 发现模拟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较差,容易受到信道噪声的影响。
北邮《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二程控交换机与用户数据控制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姓名:学号:序号:第1页实验一程控交换机操作一、实验目的1.简单掌握程控交换机人机命令结构;2.了解用户数据的制作和维护;3.简单的用户数据操作。
二、实验内容1.学习使用程控交换机人机通信终端;2.学习程控交换机用户数据设置格式;3.阅读程控交换机操作手册,对用户数据加以简单操作;三、实验过程本实验基于贝尔S1240程控交换机进行。
该设备为人机交互与管理提供了终端接口。
使用人机通信接口,我们完成了程控交换机的基本操作,主要包括:显示与创建用户、用户信息的修改、用户的删除、用户连接情况的显示、缩位拨号、立即热线等功能。
以下根据操作日志给出相关操作的人机命令和注释,同时给出操作结果与分析。
1)显示用户:命令输入:>MM BJ-YDSCHOL 2013-04-28 19:40:06 SUPW0001 0130/000D/0003<4296:DN=K'88881403.SEQ=0306. 2013-04-28COM=4296JOB SUBMITTED结果显示:RESULT FOLLOWSBJ-YDSCHOL 2013-04-28 19:41:51 SUPW0001 0130/000D/0003SEQ=0306.2013-04-28 04263 ASKTROCH KSTHAB01 HSRRIF32SWA-SUBSEC RM/PORTDISPLAY-SUBSCR SUCCESSFUL -------------------------------------------------------------------------EN PHYS (LOG) & TN DN A/I MSN GDN----------------------- ---------------- --- ----- ----------------H'30 (H'7D20) & 52 1088881403 A ~~~~~CHARGING METER : 21 0 0 0SERVICES :SUBGRP : 1SUBSIG : CBSETPSWCAT : 1COL : NORMSUBMALCIDF : MCISCABS : SKIPOCB : PERM NATBLNGLEV : 1 NOIMMBILLAST REPORT 042632)修改用户信息:命令输入:>MMBJ-YDSCHOL 2013-04-28 19:51:15 SUPW0001 0130/000D/0003<4294:DN=K'88881403,SUBSIG=PBSET.SEQ=0306. 2013-04-28COM=4294JOB SUBMITTED结果显示:RESULT FOLLOWSBJ-YDSCHOL 2013-04-28 19:52:17 SUPW0001 0130/000D/0003SEQ=0306.2013-04-28 04263 ASKTROCH KSTHAB01 HSRRIF32 SWA-SUBSEC RM/PORTDISPLAY-SUBSCR SUCCESSFUL -------------------------------------------------------------------------EN PHYS (LOG) & TN DN A/I MSN GDN----------------------- ---------------- --- ----- ---------------- H'30 (H'7D20) & 52 1088881403 A ~~~~~SERVICES :SUBGRP : 1SUBSIG : PBSETPSWCAT : 1NBRIDFCD : CGLIPSUBCTRL : ACDAYS AC24HOUR DNDICOL : NORMSUBOBSERV : ORGOBS DIRECT EXTREPMALCIDF : MCISCABS : SKIPRECALL : TPSASWTPSRINGCTLEVEL 2OCB : PERM LOCALPERM INTBLNGLEV : 1 NOIMMBILLAST REPORT 042633)删除用户:命令输入:>MMBJ-YDSCHOL 2013-04-28 19:55:54 SUPW0001 0130/000D/0003<4295:DN=K'88881403,EN=H'31&131.SEQ=0413.2012-04-23COM=4295JOB SUBMITTED结果显示:RESULT FOLLOWSBJ-YDSCHOL 2013-04-28 19:56:44 SUPW0001 0130/000D/0003SEQ=0413+2013-04-28 04263 ASKTROCH KSTHAB01 HSRRIF32 SWA-SUBSEC RM/PORTREMOVE-SUBSCR SUCCESSFULRESULTPART 0001 +-------------------------------------------------------------------------PREVIOUS STATUS :EN PHYS (LOG) & TN DN A/I MSN GDN----------------------- ---------------- --- ----- ----------------H'30 (H'7D20) & 52 1088881403 A ~~~~~SERVICES :SUBGRP : 1SUBSIG : CBSETPSWCAT : 1SUBCTRL : AC24HOUR CFWDBSUB CFWDUCOL : NORMSUBOBSERV : ORGOBS DIRECT EXTREPRECALL : TPSASWTPSRINGCTLEVEL 2CFWD : CFWDBSUB 88880051 ACTIVATEOCB : PERM NATMAXCFWD : CFWDU 5CFWDBSUB 5BLNGLEV : 1 NOIMMBILREPORT FOLLOWS 042634)创建用户:命令输入:>MMBJ-YDSCHOL 2013-04-28 20:01:51 SUPW0001 0130/000D/0003<4291:DN=K'88881403,EN=H'31&131.SEQ=0415.2013-04-28COM=4291JOB SUBMITTED结果显示:RESULT FOLLOWSBJ-YDSCHOL 2013-04-28 20:02:24 SUPW0001 0130/000D/0003SEQ=0415.2013-04-28 04263 ASKTROCH KSTHAB01 HSRRIF32 SWA-SUBSEC RM/PORTCREATE-ANALOG-SUBSCR SUCCESSFUL -------------------------------------------------------------------------ACTUAL STATUS :EN PHYS (LOG) & TN DN A/I MSN GDN----------------------- ---------------- --- ----- ----------------H'30 (H'7D30) & 131 1088881403 A ~~~~~DEFPROF : 001SERVICES :SUBGRP : 1SUBSIG : CBSETPSWCAT : 1COL : NORMSUBOCB : PERM NATBLNGLEV : 1 NOIMMBILLAST REPORT 042635)显示用户连接情况:命令输入:>MMBJ-YDSCHOL 2013-04-28 20:06:37 SUPW0003 0130/000D/0003<7420:DN=K'88881403.SEQ=0308.2013-04-28COM=7420JOB SUBMITTED结果显示:RESULT FOLLOWSBJ-YDSCHOL 2013-04-28 20:07:33 SUPW0001 0130/000D/0003SEQ=0308.2013-04-28 01692 ASKTROCH KSTHAB01 HSRRIF32 SWA-MISC COMMAND HANDLRSDISPLAY-CONN SUCCESSFULFINAL RESULT 0001 -------------------------------------------------------------------CONNECTION FOUNDINPUT (SIDE A)=================TYPE = ANALOGUEDN = 1088881403EN PHYS (LOG) = H'0030 (H'7D20) & 52DEVICE STATE = AVAILABLE FREESIGNALLING STATE = FREELAST REPORT 01692四、总结与体会本次实验第一次接触到程控交换机,颇有新鲜感。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二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课程实验报告题目:基于Etheral的网络侦听实验学院通达学院学生姓名孙小宇班级学号 10005022指导教师王珺开课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日期 2013-6-3一实验目的1,了解Etheral软件的安装和使用;2,了解IPV4包的组成并与实例印证;3,掌握如何使用Etheral软件抓取FTP服务器,WWW服务器,TCP服务器,UDP 包的透明内容。
二实验设备及软件环境1,局域网上至少两台已经联网的计算机。
如图12,Etheral软件,以及所有实验二,实验三用过的软件包与应用程序3,文件包4,程序“三实验步骤实验内容一:1,点击“Etheral”安装包内的“wiresharp-setup.exe”,安装结束后,千万不要重新启动。
2,启动:“开始”-“程序”—“wiresharp””—启动Etheral,3, 菜单“Capture”,中找“Interface”选择本机IP地址栏目后面的“Start”,就可以发现该软件已经开始捕捉IP网络上的数据包了。
4,捕捉了你需要的一部分数据后,最好马上停止,否则数据量太多,无法准确分析。
如果想结束的话,按选项菜单“Capture”的“Stop”。
并保存本次捕捉的内容。
实验内容二:1,登录南邮网站,观察是否能连接上。
能连接上重复实验内容一,在点击完“Start”之后,马上重新登录,并观察这一瞬间Etheral是否捕2,观察数据,发现的确找到了HTTP响应的数据包后,有BBS帐号的同学可以登录BBS帐号,重新捕捉一次,观察是否能捕捉到用户名和密码。
实验内容三:(重复实验一的内容,在两台机器上架设好TCP的服务器端和客户端)1.TCP的Server端已经架好,得知准确的IP地址和端口后,可通过建立连接2.发送数据包(最好包含双字符的汉字和单字符的ASCII),使用Etheral抓包,看到其内容,如图12。
3.注意保存文件,命名为“TCP响应”实验内容四:1,重复实验一的内容,在两台机器上运行UDP客户端,UDP另一端已运行,输入确定的IP地址和端口,运行“点“打开端口”,发送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微波通信实验一、实验目的数字微波系统是传送网中的一种技术手段,误码及抖动特性是传送网最主要的性能指标之一。
本实验学习体会眼图的概念,利用误码测试仪表对数字微波系统进行测量,理解相关知识。
二.实验内容利用误码仪测量误码率与路径损耗的关系曲线。
利用误码仪测量数字微波系统的接口抖动特性。
三、实验过程1.首先,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三个概念,即微波,中波和长波,以及它们各自之间的不同和实际应用。
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到300GHz的电磁波,波长为1毫米到1米之间,具有直线传播的特性。
现代通信系统中包括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等等都工作在微波频段。
因为其直线传播的特点以及地球的曲面性,在实际布设移动通信系统中需要建立微波中继站来转接和处理微波,相邻的两个中继站的距离大致为50米到1000米。
对于微波中继站的数目,过多则增大成本和维护开销,过少则影响信号传输质量,上面提及的实际使用距离为平衡两个指标得到的较为妥善的布设距离。
此外,老师还提及了家庭中经常使用的微波炉来证明微波能够携带能量,过大的微波能量会对人体造成损伤,所以在实验室中的微波中继站对发射信号的微波进行功率放大后没有经无线天线而是用一根电缆将两个中继站相连。
短波指的是频率为3MHz到30MHz的无线电波,靠电离层反射传播,具有“天花板效应”,适合远距离传输。
FM调频广播就是使用短波波段,其次老师还提到了户外爱好者租用短波电台卫星电话进行户外通信,发射功率很小大概在5W左右。
长波指频率为300KHz以下的无线电波,波长与地球半径统一数量级,多用于水下潜艇通信和工业天线通信。
2.老师向我们展示了误码仪的使用和功能,它的两个接口可以分别接一路输入信号和一路输出信号,主要用于对比输入和输出信号的不同。
在本次课中观察微波中继站的工作原理时,将输入中继站的信号和从微波中继站输出的信号同时接入误码仪可以观察到中继站对于信号的处理效果。
3.介绍了关于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的知识;其中信源编码为了减小信源序列的冗余,提高平均信息量,而信道编码相反在码元上增加控制信息从而增大冗余,目的在于提高信道的可靠性。
信源编码中主要包括采样,量化和编码三个方面,其中在采样中需要遵循奈奎斯特定律保证接收端可以恢复全部信息,而在量化才有信息量的损失。
4.简要介绍了话路的复用方式,传统语音信号为64kbit/s,一次群信号为2.048Mbit/s,二次群信号为8.448Mbit/s,三次群信号为34Mbit/s。
在我们的通信原理所学过的知识中,线路码型AMI码和HDB3码适合于一,二,三次群传输,而CMI码适合于高次群传输。
5.老师具体介绍了实验室中的NEC设备微波中继站的各个模块的功能,它是使用三次群数字微波,数字源带宽为34M,中频频率为70M,射频频率6GHz。
为了防止微波辐射,在相邻两个中继站之间使用有线连接而没有走空中接口。
具体中继站的工作过程如下图所示:在发送端:2M信源信号经过编码复用形成34M三次群基带信号,经过调制后成为载频为70M,带宽为34M的 QPSK信号,此调制信号经过上变频调制到6GHz 的高载频上后经过功放射频发射出去。
在接收端,同理反向对称,首先经过低噪声功率放大器放大接收到的信号,之后下变频将6G信号变到70M中频上,之后将34M的QPSK信号进行解调成为三次群基带信号,之后解复用还原接收。
在整个过程中应当注意的是对于信号的调制是不能在高频上进行的,即实际的调制过程在中频段70M处完成,之后通过混频积化和差得到高频6GHz的射频信号。
6.为了观察微波站对于信号的处理,将进入微波站之前的信号和经过微波站往返两次传输的接收信号送入误码仪中观察眼图,眼图张开最大处为接受最佳时刻,眼图中间水平位置为判决门限。
四、思考问题对于微波站中的功放模块,老师提到功放分位线性功放和非线性功放两种,它们的不同之处是?首先,线性功放的放大效果比非线性的效果好很多,但非线性放大的能量转换效率高。
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我认为因为实验中的微波中继站使用QPSK调制,非恒包络,如若使用非线性调制则会导致包络失真较为严重,相对于MSK等恒包络调制来讲,包络所包含的信息会极大的被减损。
所以在大信号QPSK调制功放中采用线性调制才能保证较好的保真度。
而非线性功放对于恒包络的信号来讲具有更好的能量转换效率,又不会特别影响失真。
实验二 CDMA移动通信演示一、实验内容本次演示实验内容比较丰富,过程也很有趣,老师向我们展示移动通信的全过程、信令流程以及切换过程,让我们对移动通信有更加切身的体会。
实验内容概要归纳如下:1. 对移动通信的思考与交流;2.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介绍;3. 移动通信信道和频点的测量与观察;4. CDMA2000(2.5G系统)的演示,为实验重点,演示内容包括:a) 实验基站的频点与现在商用系统频点测试与对比;b) 基站模拟监视与管理平台的操作演示;c) 通话信令流程在监视平台的记录,短信收发的信令流程记录,通话业务信道占用与短信在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传输的对比; d) 软切换和硬切换的演示;e) 通话过程手机端发送信号强度变化的观察。
二、实验过程1.首先对于网络的接入,即接入网,可以分为有线接入和无线接入两种。
有线接入主要是ADSL,固定电话等等,在无线接入中主要是以移动通信系统为代表的个人通信。
个人通信要求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和任何人通信。
如何提供这种服务是无线通信的目标。
用户的用户端即手机通过无线电波发送信号给基站,而作为接收信号基站天线,一般在城市中收到容量的限制,不适用实验室中的全向天线,而是给小区分扇区的定向天线。
2.区分一下无线通信和移动通信,从概念上讲二者并无太大差异,只是无线通信注重“无线”即wireless, 而移动通信注重“移动”,即Mobile。
3. 介绍了移动通信的蜂窝网络模型结构。
实际生活中将服务区分成形如正六边形的小区,每一个小区设置一个基站。
之所以选择正六边形是因为当想要完整无重叠的覆盖一个大面积区域,需要使用正多边形,而考虑到基站发送信号是形成以基站为中心的圆形覆盖,综合考虑后规定使用正六边形小区分隔服务区。
对于TDMA和FDMA不同小区之间会有同频干扰,需要进行频率划分以及其他技术的处理,而CDMA因为其自身的制式,是自干扰系统,对于同频干扰有抵制作用,同时CDMA又是软容量系统,容量比较高但是质量相对其他两种略微差些。
4. 介绍了硬切换和软切换的不同。
软切换是当移动终端的通信被连到另一个小区的业务信道时,不需要中断当前服务小区的业务通道。
CDMA系统由于采用码分多址技术,所有小区采用相同的频率,每当移动台处于小区边缘时,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站向移动台发送相同的信号,移动台的分集接收机能同时接受合并这些信号,此时处于宏分集状态。
当某一基站的信号强于当前基站信号且稳定后,移动台才切换到该基站的控制上去。
硬切换则是移动终端被连接到不同的移动通信系统、不同的频率分配或不同的空中接口特性时,必须断掉原来小区的无线通道,才能使用新小区的无线信道进行通信。
硬切换在空中接口是先断后通的过程。
软切换一般情况下需要切换前后频率一致,当切换前后频率不一致时,通常只有采用硬切换。
硬切换断开时间为几百毫秒,在正常情况下人们无法感觉到,只是一旦手机因进入屏蔽区或信道繁忙而无法与新基站联系时,就会产生掉话;而软切换是在确保与新基站接入之后才切换,相对的掉话率会更小。
如果遭遇将要切换的小区容量负荷达到极限时可能会掉话。
CDMA自干扰系统容量可以在牺牲一定通话质量的情况下动态扩容,因而掉话率比GSM时代硬切换小很多。
切换过程中涉及到的基本原理是:手机和基站同时检测信号的强度,可以手机主动发出切换请求或者由基站发出切换指令。
手机端维持一个激活集,存放可用的基站和信道,当在小区边缘时,激活集一般有至少两个元素。
软切换是在切换前同时维持和激活集中的基站的通信,完成切换时选择新的基站,与原有基站断开连接,这在演示中通过对手机端的检测能清楚看到激活集的变化。
硬切换时激活集中将有短暂的空白时间,即与先前的基站断开,而新的基站还未接入。
激活集中最多只有一个元素。
5.GSM系统有了一个整体认识,下图为GSM系统结构图:GSM系统主要由移动台(MS)、移动网子系统(NSS)、基站子系统(BSS)和操作支持子系统(OSS)四部分组成。
基站子系统(BSS)在移动台(MS)和移动网子系统(NSS)之间提供和管理传输通路,特别是包括了MS与GSM系统的功能实体之间的无线接口管理。
NSS是整个GSM系统的控制和交换中心,它负责所有与移动用户有关的呼叫接续处理、移动性管理、用户设备及保密性等功能,并提供GSM系统与其他网络之间的连接。
MS、BSS和NSS组成GSM系统的实体部分,操作支持子系统(OSS)则提供运营部门一种手段来控制和维护这些实际运行部分。
6.结合切身体会,总结对比了一下第二代移动通信和第三代移动通信以及第四代移动通信的优劣势和用户体验。
经过班里同学的调查发现普遍同学都在使用3G,小部分同学在使用2G手机,而只有老师在使用移动4G。
2G主要分为移动为首的GSM和联通的CDMA,但是GSM广泛普及,因为其稳定良好的语音业务而被消费者喜爱,但是GSM不适合数据业务的传输,速率相对3G慢很多。
因此在3G开始普及时联通吸收了大量的用户,3G虽然语音业务的覆盖上和质量上稍稍逊色于2G,但是它的数据业务做得非常好,速度很快,现在很多人面对这4G的推广仍旧青睐于3G.对于移动刚刚推出广泛宣传的4G来讲,主打的仍旧是数据业务,号称数据业务更快,经过老师的亲身经历确实可以证明4G的速度可以高出WIFI的数据速度,可是因为资费和通信网络系统实际的覆盖等等的原因,4G还是不够成熟,所以还没有吸引到足够大的用户群。
7. 实验室中的CDMA-2000基站有3个全向的扇区,其中两个是采用466频点,另外一个采用507频点。
每个扇区都有3个天线。
其中一个扇区与另两个扇区的频率不同。
但由于实验室中的天线是全向天线,小区中任何位置的终端同时可以接收到三个天线发射的信号。
为了模拟小区之间的越区切换,在单小区内用扇区之间切换来展示。
通过三个天线发射功率的变化,控制一个扇区的发射功率下降同时另一个扇区发射功率提高来模拟从一个扇区走到另一个扇区。
为了安全考虑没有进行射频的功放处理,因此这个基站的覆盖范围比较小。
因为没有注册频段,实验室的基站频点不能影响到正常商用网络的频点。
联通有7个频点,分别为283、242、201、160、119、78、37共七个频点, 其中4个为CDMA。
联通现网使用了283、242、201三个频点。
实验用的手机的SIM卡是特别制作的,它可以同时接受联通新时空的网络和实验室基站的网络,但是SIM卡限制它优先选择实验室频点扫描信号,之后才是联通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