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卯结构分析完全版共85页文档
图解明清家具的榫卯结构
![图解明清家具的榫卯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82c564b2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8f.png)
图解明清家具的榫卯结构明清家具中有榫卯结合近百种,常见的有格角榫、托角榫、粽角榫、燕尾榫、夹头榫、抱肩榫、龙风榫、楔钉榫、插肩榫、围栏榫、套榫、挂榫、半榫与札榫等。
一、抱肩榫抱肩榫抱肩榫是牙条与腿足结合有几种形式,抱肩榫的做法采用45度,榫肩出榫和打眼,嵌入的牙条与腿足构成同一层面,是有束腰的明清家具常用的榫卯结构。
抱肩榫是结构复杂的榫卯结构,因为要解决腿足与面板、腿足与束腰、腿足与腿足之间的连接。
以有束腰的方桌为例,腿足的上端,做出两个相互垂直但不连接的半榫头、这是与桌面相连的。
在与束腰相接的部位,要做出45度角的斜肩,并凿三角形榫眼,以便与牙条的45度的斜尖及三角形的榫舌相接。
斜尖上还留做上小下大、断面为半个银锭形的“挂销”,与开在牙条背面的槽口套挂。
明及清前期的有束腰家具,牙条与束腰是用一块独木做出的,凭此挂销,可使束腰及牙条和腿足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这是抱肩榫的标准做法。
清中期以后,抱肩榫的做法就开始简化,挂销省略不做了,为了省料,牙条和束腰也改为用两块木条单独做了。
到清代晚期,抱肩榫的做法进一步简化,连牙条上的榫舌也没有了,只靠用胶粘合。
桌子的牢固程度大大降低。
二、霸王枨霸王枨是用于方桌、方凳的一种榫卯,也可以说是一种不用横枨加固腿足的榫卯结构。
在制作桌子时,为增加四条腿的牢固性,一般要在桌腿的上端加一条横枨即可。
但有时要制作造型清秀的桌子,又嫌四条横枨碍事,但又要兼顾桌子牢固,于是就可采用“霸王枨”。
霸王枨为S形,上端与桌面的穿带相接,用销钉固定,下端与腿足相接(位置在本来应放横枨处)。
枨子下端的榫头为半个银锭形。
腿足上的榫眼是下大上小。
装配时,将霸王枨的榫头从腿足上榫眼插入,向上一拉,便勾挂住了,再用木楔将霸王枨固定住。
霸王枨与桌腿形成45°角,一端有挂钩榫,插入榫孔后向上推,用下面的楔钉将榫推向上部,形成挂钩;另一端则与面带底面用销钉连接。
除销钉外,常刻口顶住穿带,以使霸王枨定位。
古建榫卯种类及其结构图解
![古建榫卯种类及其结构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261ee797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69.png)
古建榫卯种类及其结构图解喜欢木头的可以来群 9666090内容导读榫卯是中国古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
凸出部分叫榫(或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叫榫眼、榫槽)。
现根据榫卯的功能,将其划分为六类,为了让大家能直观了解榫卯,我们专门做了三维榫卯的模型,接下来将分别对各类榫卯做一大略的介绍一、固定垂直构件的榫卯古建大木中的垂直构件主要是柱子。
柱子可分为落地柱和悬空柱两类。
落地柱即柱脚直接落到柱顶石的柱子,如檐柱。
金柱、中柱、山柱都属此类。
悬空柱即指落脚在梁架上或被其他构件悬空挑起、捧起的柱子,如童柱、瓜柱、雷公柱等,都是悬空柱。
这些垂直构件,不管处在什么位置,都需要榫卯来固定它的位置,于是就产生了用于柱上的各种榫卯。
1.管脚榫顾名思义,管脚榫即固定柱脚的榫,用于各种落地柱的根部,童柱与梁架或墩斗相交处也用管脚榫。
它的作用是防止柱脚位移。
在清《工程做法则例》中,规定"每柱径一尺,外加上下榫各长三寸",将管脚榫的长度定为柱径的3/10。
在实际施工中,常根据柱径大小适当调整管脚榫的长短径寸,一般控制在柱径的3/10~2/10之间。
管脚榫截面或或圆,榫的端部适当收溜(即头部略小),榫的外端要倒楞,以便安装。
较大规模的建筑,由于柱径粗大,且有槛墙围护,稳定性好,并为制作安装方便,常常不作管脚榫,柱根部做成平面,柱顶石亦不凿海眼。
2.套顶榫套顶榫是管脚榫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一种长短、径寸都远远超过管脚榫,并穿透柱顶石直接落脚于磉墩(基础)的长榫,其长短一般为柱子露明部分的1/3~1/5,榫径约为柱径的1/2~4/5不等,需酌情而定。
套顶榫多用于长廊的柱子(一般每隔二三根用一根套顶柱),也常用于地势高、受风荷较大的建筑物,它的作用在于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
但由于套顶榫深埋地下,易于腐朽,所以,埋入地下部分应做防腐处理。
3.瓜柱柱脚半榫与梁架垂直相交的瓜柱(包括金、脊瓜柱、交金瓜柱等),柱脚亦用管脚榫。
榫卯结构分析报告
![榫卯结构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6087abf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48.png)
榫卯结构分析报告1. 引言榫卯结构是一种传统的连接方式,常见于木制家具和建筑结构中。
本报告旨在对榫卯结构进行分析,探讨其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
我们将从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和连接性能等方面对榫卯结构进行详细讨论。
2. 材料选择榫卯结构通常使用木材作为连接材料,具有以下特点: - 强度高:木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一定的载荷。
- 耐久性好:经过适当的处理和保养,木材可以长时间使用而不容易腐烂和变形。
- 易加工:木材易于切削、铣削和雕刻,可以实现复杂的榫卯连接。
3. 结构设计榫卯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3.1 榫头设计榫头是榫卯结构中的凸出部分,主要承担荷载的传递和固定的作用。
榫头的设计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 合适的尺寸:榫头的尺寸应与榫孔相适应,既要保证连接紧密,又要容易安装和拆卸。
- 良好的刚度:榫头应具有足够的刚度,能够承受荷载并保持连接稳定。
3.2 榫孔设计榫孔是榫卯结构中的凹陷部分,用于容纳榫头。
榫孔的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合适的尺寸:榫孔的尺寸应与榫头相匹配,确保连接稳定。
- 适当的倾斜角度:榫孔通常需要在连接面上倾斜以增加摩擦力和稳定性。
- 充分的深度:榫孔的深度应足够,使榫头能够充分插入并提供良好的联接。
3.3 结构稳定性榫卯结构的稳定性取决于连接部件的形状和尺寸。
一般来说,榫头和榫孔的形状应选择合适的斜率和倾斜角度,以提供稳定的连接。
4. 连接性能榫卯结构的连接性能直接影响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以下是榫卯结构的一些优点和缺点:4.1 优点•强度高:榫卯连接可以提供较高的强度和刚度,适用于承受大荷载的结构。
•稳定性好:榫卯连接可以提供较稳定的结构,不容易松动或移位。
•维护方便:榫卯连接便于拆卸和更换连接部件,方便修理和维护。
4.2 缺点•加工要求高:榫卯结构需要较高的加工精度,特别是榫孔的加工需要控制好尺寸和角度。
•限制较大:榫卯连接对材料和结构形状有一定的限制,不适用于某些特殊情况。
榫卯结构解析详细
![榫卯结构解析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a4e6ecb8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fc.png)
榫卯结构解析详细1. 榫卯结构简介榫卯结构是一种古老而普遍应用的传统建筑结构。
通过将榫卯部件相互嵌合,使建筑结构更牢固稳定。
榫卯结构具有简单、经济、环保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木结构建筑、家具制作等领域。
2. 榫卯结构的基本原理榫卯结构基于以下基本原理: - 榫部件:榫是指材料较硬、形状符合卯的凸起零件,如榫眼、榫舌等; - 卯部件:卯是指材料较软、形状符合榫的凹陷零件,如卯眼、卯舌等; - 嵌合方式:榫与卯通过嵌入或嵌入式连接,形成稳定的结构连接方式。
3. 榫卯结构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结构特点,榫卯结构可分为以下几类:3.1 简单榫卯结构简单榫卯结构是最基本的榫卯连接方式,仅通过简单的嵌合方式连接榫与卯。
这种结构简单、方便,但连接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对结构的承载能力要求较低。
3.2 复杂榫卯结构复杂榫卯结构通过增加榫眼、卯舌等连接形式,使榫卯结构更为复杂且稳定。
这种结构适用于对承载能力要求较高的场景,如大型木结构建筑。
3.3 混合榫卯结构混合榫卯结构将其他结构连接方式与榫卯结构相结合,以增加连接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这种结构常用于一些特殊情况,如木制家具等。
4. 榫卯结构的优点和局限性榫卯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 简单经济:榫卯结构不需要大量的辅助材料和工具,结构制作相对简单,成本较低。
- 稳定性好:榫卯结构通过榫卯的嵌合方式连接,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 环保可持续:榫卯结构一般采用木材作为材料,具有环保可持续的特点。
然而,榫卯结构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 制作难度较大:榫卯结构需要精确的测量和加工,制作过程相对复杂,对工匠技术要求较高。
- 不适用于大跨度结构:由于榫卯结构的连接方式限制,不适用于大跨度结构的制作。
5. 榫卯结构的应用示例榫卯结构在建筑、家具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为几个典型的应用示例:5.1 古建筑中的榫卯结构中国传统建筑中广泛使用榫卯结构,如古代的宫殿、寺庙等。
这些建筑通过榫卯结构连接木材,构建出稳定的建筑体系。
榫卯结构整理版
![榫卯结构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1761b313ed630b1c59eeb5cc.png)
暗榫结构图
楔钉榫:是用来连接弧形弯材的常用榫卯结构,它把弧形 材截割成上下两片,将这两片的榫头交搭,同时让榫头上 的小舌入槽,使其不能上下移动。然后在搭扣中部剔凿方 孔,将一枚断面为方形,一边稍粗,一边稍细的楔钉插贯 穿过去,使其不能左右移动。圈椅、皇宫椅的扶手一般都 是使用楔钉榫。
楔钉榫结构图
套榫结构图
还有一类是将三个构件组合一起并相互连结的构造方 法,这种方法除运用以上的一些榫卯联合结构外,都是 一些更为复杂和特殊的做法。如常见的有“托角榫”、“长 短榫”、“抱肩榫”、“粽角榫”等。
卯结构种类及图片详解
燕尾榫:相传为鲁班发明,被后世尊称为“万榫之母”,是明清家具中不 可缺少的榫卯连接法。燕尾榫是指两块平板直角相接时,为了防止受拉力 时脱开,将榫头做成梯台形,形似燕尾,故名“燕尾榫”。
榫卯结构—— (木头与木头之间的连接)
简述 榫卯的类型
榫卯结构图与实物图对比 榫卯结构VS铁钉 尽显三大优势
传统家具榫卯工艺结构图 几种常见的榫卯结构图
榫卯,读作sǔn mǎo,榫卯结构是实木家具中 通常在相连接的两构件上采用一种凹凸处理的 接合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
简述: 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榫卯结构起源非常
榫卯的类型
“榫卯”按构合作用来归类,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型: 一类主要是作面与面的接合,也可以是两条边的拼合,
还可以是面与边的交接构合。如“槽口榫”、“企口榫”、 “燕尾榫”、“穿带榫”、“扎榫”等。
另一类是作为“点”的结构方法。主要用于作横竖材丁 字结合,成角结合,交叉结合,以及直材和弧形材的伸 延接合。如“格肩榫”、“双榫”、“双夹榫”、“勾挂榫”、 “锲钉榫”、“半榫”、“通榫”等等。
早,距今约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 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就发掘出了大量的结合 完好的多种式样的榫卯结构遗物,可以说是我 国木构技术史上一件伟大的发明!
榫卯结构分类详解PPT课件
![榫卯结构分类详解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0a580aa98271fe910ef966.png)
7
家具
楔钉榫:把弧形材截割用上下两片出榫嵌接,再在中部插入平行四边形的楔 钉,能使连接材上下、左右不错移和紧密的接合连成。
8
霸王枨(cheng):另端与家具面子底部连接,象一臂擎物
家具
似的可把桌面承受的重量产生分力,更均衡地传递到腿
足上来
9
家具
夹头榫:四只足腿在顶端出榫,与案面底 的卯眼相对拢。腿足的上端开口,嵌夹牙 条及牙头,使外观腿足高出牙条及牙头之 上
面下三穿带暗榫与大边相交
5
家具
抱肩榫:指有束腰家具的腿足 与束腰、牙条相结合时所用的 榫卯
6
走马销:是“栽销”的一种,指用一块独立的木块做成榫头栽到构件上去, 来代替构件本身做成的榫头。
家具
独立的木块做成的榫头形状是下大上小,榫眼的开口是半边大,半边小。榫头
由大的具
龙凤榫:两块相拼接的平板,板边分别起榫 舌和通背的按合构造
11
家具 大格肩榫:一般在家具交接处采用阳线时应用,它和小格肩榫的区别是肩部 为尖角,肩部都为实肩。大格肩榫又有带夹皮和不带夹皮两种做法。格肩部 分和长方形的阳榫贴实在一起的,为不带夹皮的格肩榫,又叫“实肩”
12
小格肩榫:通常在家具交接处表面起涡线时用。制作方 法是:一根木枨端处开榫头,两侧为榫肩,靠里面为直 角平肩,外面格肩呈没有角的梯形格角,两肩部都为实 肩,另一根木枨开出相应的榫眼,靠外面榫眼上面挖出 一块和梯形格角一样的缺口,然后拍合
家具
13
家具
粽角榫:每个角都以三根方材格角结合在一起,使每个转角结合都形成 六个45°格角斜线
14
家具
明式家具欣赏
15
家具
16
建筑
斗拱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