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趋势评述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在当今国外的现状

马克思主义在当今国外的现状

马克思主义在当今国外的现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关注和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对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历史联系和发展关系,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巩固思想统一,加强团结有着积极的参考价值。

对于新近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动态:一是分布更广泛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领域开始是以西欧大陆为主,现在正向英美扩散,如英美国家的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东欧的新马克思主义和其他国家的解放神学国际性的重要刊物,如英国的《历史唯物主义》,美国的《重思马克思主义》、《激进哲学评论》、《激进政治经济学评论》、《科学与社会》、《共产主义与后共产主义研究》,德国的《马克思主义创新杂志》、《马克思主义杂志》、《社会主义》,法国的《今日马克思》,意大利的《今日马克思主义》以及澳大利亚的《论纲十一》等,也集中发表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论文。

早期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出现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植根于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和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开始走下坡路之前的西欧大陆,批判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又批评了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

但是随后相关研究开始走向衰落,与此同时,英美却不断涌现新的颇具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逐渐扩大了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二是左翼知识分子越来越成为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力量现当代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代表人物大多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新左派运动中成长起来的左翼知识分子,他们与所在国的共产党联系较远,且大都是各个学科的知名学者,他们的研究不再受到过多的政治限制,所以左翼知识分子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队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国际影响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左翼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中国,其中不乏客观、严肃的学者。

我们应该做好这部分人的工作,并通过他们去影响左翼学者的大多数,孤立极少数敌视中国的极左分子,营造对我国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三是研究领域扩大,注重与实际结合正因为有这样的左翼知识分子,他们所研究的领域也不再局限于哲学,而是扩展到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生态学等众多领域。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方向及发展趋势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方向及发展趋势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方向及发展趋势研究一、引言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理论体系,已经在中国发展了近百年。

在这个过程中,其理论不断地得以创新和发展,一些全新的研究方向也逐渐出现。

本篇文章将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方向,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科体系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哲学、科学哲学、价值观念等方面。

然而,对于现实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反思以及全球化带来的哲学新问题,促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科体系出现重构。

这一重构包括面向未来的创新和批判性传统,并将新的课题和概念纳入研究范围,如生态学、全球化、民族问题、文化多元性、认知科学等。

三、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结合生态学是近年发展最快的跨学科领域之一,其方法和理论通常被马克思主义哲学所采纳和奉为圭臬。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注重实践与理论、人类与自然、正义与公平等,而生态学是具有时代性的新领域。

两者的结合为对抗环境危机、改善生态条件,以及建立可持续的经济社会体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四、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话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速,国家间互动与文化多元性、跨国公司、国际金融体系沟通的深入,带来了新的哲学挑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假设是世界历史的客观性和阶级斗争。

在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重新审视其中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政治经济学方面,并且提出了一些需要探索的新问题。

五、文化多元性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互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文化始终是其中一项重点研究。

在21世纪,全球不同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加剧,文化多元性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如何将文化多元性纳入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中,并通过哲学思考加以应对,是当前的研究课题之一。

六、认知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接认知科学是建立在神经科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众多领域之上的一种新兴学科,从认知和知识的角度,探讨人类在思维和知觉上的能力和效率。

这一研究领域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也存在着共性,例如对人的理解、解释大量人类实践和如何改变环境等。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与发展趋势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与发展趋势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与发展趋势研究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想体系和社会理论,始于19世纪,经过多个世纪的发展和演变,仍然具有重要的当代意义。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意义以及其发展趋势。

一、当代意义1.1 经济思想与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种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理论框架,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和剖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的矛盾与不平等。

在当今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的经济思想仍然是研究社会发展、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工具。

1.2 社会公平与正义追求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追求,主张消除剥削与贫困,实现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

在当代社会中,无论是经济差距的加剧还是社会不平等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1.3 指导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石,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当代社会中,一些国家仍然坚持社会主义的道路,并试图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本国实际相结合,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二、发展趋势2.1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问题的结合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需要与现实问题相结合,注重对当下社会经济状况、社会矛盾的深入研究,以更好地指导社会改革和发展。

现实问题的研究将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更加贴近实际,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2 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不能停留在原有的理论框架中,需要与时俱进、与实践相结合,进行创新与发展。

在当代社会中,全球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等新情况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进行了新的挑战,而马克思主义需要通过创新来适应和回应这些挑战。

2.3 马克思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影响。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关注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将其理论运用于本国实际,探索与发展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三、总结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想体系和社会理论,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发展趋势。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动态新趋势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动态新趋势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动态新趋势
近几年来,由于笔者在荷兰主持一个国际性合作研究项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的编辑、出版在西方和中国产生的影响”,同时由于参加各种国际学术会议,对国外(东欧、西方世界)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总体状况有一些最初步的了解。由于经济条件等限制,南美、非洲和南亚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参加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的人数较少,因而笔者对其研究状况了解不多。虽然近几年来,这种状况正在逐步改变,在国际性大会上也能常接触到这些地区的学者,不过笔者对这些地区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状况还是了解不多,所以本文中介绍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状况,还仅局限于西方世界。概括起来说,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特征来把握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队伍(研究阵容)、研究特征和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又如英美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学者用分析哲学的方法对马克思理论在现实社会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逻辑分析。其明显的特征是,随着苏东剧变,他们所关注的问题域由对现实资本主义社会的制度批判转向规范性批判,即由对现实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批判转向对资本主义道德领域的批判。这一特征我们在当下的法兰克福学派那里也能看到,我们或许可以将此理解为一种无奈的妥协和现实主义态度。
第一,从研究队伍和研究阵容来看。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队伍以个体的、松散的方式存在于各大专院校、学术机构。这些学者以国际性会议、专业性学术刊物为纽带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交往,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学术会议是由其相关的学术刊物来主办的。
在国际上具有重大影响的马克思主义或者左翼学术会议有:法国巴黎的“国际马克思大会”,这个大会由《当代马克思》杂志主办,每三年一届。英国伦敦的“历史唯物主义大会”,该会议由《历史唯物主义》杂志主办,每年举行一次,这个会议组织目前正在向北美拓展。英国曼彻斯特的“政治学年会”,该会议由《马克思主义研究》杂志主办。美国纽约的年度性“左翼论坛”,参与这个大会的有不同的左翼刊物,例如非常著名的杂志《科学与社会》。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反思马克思大会”,这个大会由《反思马克思》杂志主办,每两年一届。国际性的“重读马克思”小组,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中的《资本论》及其前期手稿为研究对象,也每年举行一次学术会议,由于该会议专业性强,规模较小,而且会无定所,每年由参会者轮流做东。位于布拉格的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大会,也是国际性左翼学者集聚和交流的场所,这个大会每年举行一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的发展与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进行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研究日趋深入。

首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材编写取得显著进展,各高校纷纷编写出版了与时俱进、理论严密、应用性强的教材,提高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质量。

其次,学者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重要论断和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该学科的理论体系。

再次,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得到广泛关注,例如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等,不断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研究深入。

二、国外研究现状在国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首先,西方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些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了批判性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理论,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其次,国外一些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经典著作进行了翻译和研究,促进了留学生和国外学者对中国学术研究的理解和认同。

再次,国际学术交流的加强使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国际研究合作不断扩大,形成了国际学术社群的共同关注和研究焦点。

三、研究趋势展望未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研究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随着社会的不断转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需要进一步适应时代变革和社会需求,关注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问题。

其次,跨学科研究的需求日益增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深度对接,形成学科融合的新模式。

再次,信息技术的应用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和平台,可以实现大数据分析和模型推演,为理论研究提供更为准确和丰富的支撑。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其国内外研究现状不断发展和积累。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现代转变与发展趋势研究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现代转变与发展趋势研究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现代转变与发展趋势研究一、概述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为一个与社会生产力、社会制度乃至整个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理论体系,至今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在现代社会中,文化领域的快速发展和文化形态的多样化,以及各种新兴媒介的出现,都给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带来了新的挑战。

如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如何充分发掘和拓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潜力,成为了当代学者迫切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现代转变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现代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领域的扩张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文化逐渐成为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而言,其研究领域也不再局限于文学、艺术等传统领域,而是转变为“全文化观”,对于社会生活中所有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形态都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2、文化价值的多元化当代社会的文化领域愈加多元化和多样化,使得人们对于文化价值的定义和理解也日益分散和多样化。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需要适应多元的文化价值观,把握新时代的文化价值评价标准,促进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3、理论方法的创新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实践需要深入到各个细节和具体实现,对于方法论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现代转变需要引入多学科的方法论,并且在方法上不断进行创新,以符合现代社会和文化的需求。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发展趋势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深度与广度的发展在发展的历程中,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会逐步形成面向全球、扩大内涵、深化创新的发展格局,确立以时代和民族性为核心的文化成就评价标准。

同时,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还会在理论框架上注重思维模式和价值洞察的创新,寻找新的文化理论模式和新的文化理论语言。

2、跨文化交流和文化多元性的推动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和跨文化融合日益密切。

因此,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不仅需要关注本土文化特色的发现和传承,同时也要关注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使得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更加开放和国际化。

新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新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新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一苏东剧变后,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曾跌入低谷,各种国际性的研讨会也处于休眠状态。

这种状况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发生变化,进入新世纪以后,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标志如下:1 新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悄然升温。

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报刊杂志发表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文章大量出现,(2)有关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著作逐年增多,(3)有关马克思主义著作的整理出版、对马克思主义文本的研读著作也稳步增加,(4)新一代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者纷纷出现。

这种情况与苏东剧变时期有了根本性改变。

苏东剧变初期,全世界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均处于低谷状态,社会主义运动也处于休眠状态。

但这种局面仅仅在苏东剧变大约五年后就发生变化,“新马克思主义”研究悄然升温,至今十几年,这种趋势一直未变,而且有接近苏东剧变前的态势,有的方面甚至超过苏东剧变前的态势。

2 新涌现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派别十分活跃。

进入新的世纪以来,各个马克思主义派别继续活跃在理论界。

例如,英美的分析马克思主义学派、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学派、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学派、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学派,以及“后马克思主义”的各个派别、“马克思学”的众多学者,上述的学派和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呈现出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广泛的趋势。

近几年,分析马克思主义学派、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学派、马克思主义批评学派等均发表了大批质量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性著作。

当然这其中也有良莠不齐的现象,但总体上说,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活动十分活跃。

拿日本来说,有重视黑格尔的见田派、新古典马克思主义派、宇野派、市民社会派、制度学派、演化学派、讲座派、调节学派和民主革命派等等。

学派纷呈,这是苏东剧变前所没有的。

3 大型的国际性马克思主义研讨会频繁举行。

自1995年法国“国际马克思大会”首次召开以来,大型国际性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问题的研讨会频频举行。

现已成为例行会议的有:法国《当代马克思》杂志主办的“国际马克思大会”每两年或三年举办一次,美国纽约的“世界社会主义学者大会”每年举办一次;其他接近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左派大会有:在南美巴西阿雷格里港发起的“世界社会论坛”,继之响应的有“欧洲社会论坛”、“非洲社会论坛”和“亚洲社会论坛”等(有的是“世界社会论坛”的分会场)。

【2016年】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热点问题及评述【马克思主义论文】

【2016年】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热点问题及评述【马克思主义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热点问题及评述【正文】综观2005年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其主要研究热点仍集中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具体而言,其特征表现如下:一是继续追踪和深化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有关人物和问题的研究,如卢卡奇、葛兰西、布洛赫和列斐伏尔等;二是扩展并加强了对某些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的深度挖掘;三是对后马克思主义或后现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取得明显的进展。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和流派的研究伴随着新世纪的来临、全球化的浪潮和全球范围内的科技革命景观,以及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迫切性,国外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似有重“热”之趋向。

因此,整理并发掘已有的史料,立足于新的视野,重新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和思想流派,就成为一项摆在面前的重要工作。

就过去的一年看,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覆盖了卢卡奇、葛兰西、布洛赫、列斐伏尔和阿尔都塞等人,也包括了各个思想流派,如法兰克福学派、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英国的马克思主义等。

既有新译着的面世,也有立足新角度的深入挖掘。

1. 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的研究在过去的一年中,对卢卡奇、葛兰西、布洛赫和晚期列斐伏尔等人的研究是国内学界关注和研究的重点。

首先要提及的是卢卡奇的一本重要著作《理性的毁灭》,于2005年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该书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从意识形态上对德国法西斯主义做了“追究既往”式的思想清算。

作者把德国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责追溯到了非理性主义的思想学说,对自20世纪起的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的源流、演变和社会后果等做了系统的考察和批判。

作者认为叔本华、尼采等人的非理性主义思潮在德国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中承担了不可推卸的“思想责任”。

卢卡奇的这一观点在我们看来并不陌生,也不一定完全赞同,但此书的出版为国内的卢卡奇研究提供了另一新的材料来源。

另外,其它学者也从各个角度对卢卡奇的思想做了分析。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状况、趋势与新的端倪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状况、趋势与新的端倪
2 0 1 4年 1月
社 会科 学 家
S oCI AL S CI ENTI S T
J a n . , 2 0 1 4
( 第 1期 , 总第 2 0 1期 )
【 哲学与 当今世界 】
( No . 1 , Ge n e r a l N o . 2 0 1 )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状况 、 趋势与新的端倪
两者所涉及的时间和范围有所不同,从国外马克思主 在 于 各大 专 院校 、 学术 机 构 之 中 , 甚 至少 数 学 者 处 于 义 的角度来看 ,我 国学术 界研 究 的对 象主要 是西方 发 无业 状 态 。这 些 学者 以 国际性 学术 会议 、 专 业性 学术 达 国家的马 克思主义 , 上 个世 纪末 以来 , 这一 范 围又扩 刊 物 为纽 带进 行 相 互 之 间的 交 流 、 交往 , 有 相 当~少谈 论 分定 期 召开 的 国 际性 马 克思 主义 学 术会 议 就 是 由相
深 刻 的书 E 判。
关键词 : 国外马克思主 义; 新趋势 ; 新端倪 中图分类号 : B 0 8 9 .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2 — 3 2 4 0 ( 2 0 1 4 ) O 1 — 0 0 2 5 — 0 5
国外 马克思 主义 在广 义上 涵 盖西方 马 克思 主义 , 与西方世界还是 略有不同) 以个体 的、 散在 的方式存
个大会 由《 当代马克思》 志主办, 自1 9 9 5 年开始每 流 的广泛 性 , 同时 另一方 面也 要求研 究 的深度 和科 学
三年举行一次 , 参会人数多达数百甚至上千 , 但是 已 性, 两个方面的综合 , 有待于学术思想交流的有效性 。 经连续举办六届的“ 国际马克思大会” 似乎后续动能 不足, 今年并没有按时召开会议。英国伦敦的“ 历史唯

国外马克思主义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158国外马克思主义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耿姣姣/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 要:本文从现阶段国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现状、特点出发,研判国外马克思主义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国外马克思主义 现状 发展趋势一、国外马克思主义发展现状国外马克思主义兴起于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至1991年苏联解体跌入谷底,全球研究陷入停滞;自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悄然升温;近年来,发展趋势依然向上,新思想、新流派不断派生,其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研究热度剧增近年来,国外从传统媒体到互联网新媒体,发表有关马克思主义的评论与文章日趋增多;探讨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著作每年均有问世;马克思的生前所著经过整理,新版或再版一一面世,有关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论文纷纷出现;针对网络热门话题的调查也显示,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探讨在网络集群和组织中日渐增多;国外社会整体上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热度进一步剧增。

(二)研究派别涌现近年来,经历了经济危机与中国崛起,国外社会受马克思主义思潮影响诞生了很多新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学派;这些学派中有诞生于英美的马克思主义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派、马克思主义女权学派等十余种之多;多种学派对马克思主义呈现出越来越深入与广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甚至也出现了一批研究这些马克思主义研究学派的组织与学派;近年来,各研究学派陆续发表了很多高质量的、带有批判精神的研究性学术作品,虽然其中也存在滥竽充数的现象,但整体上来看,近年来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呈风潮状、趋势状,研究派别涌现,理论研究丰富,有诸子百家争鸣之势。

(三)传播速度加快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科技手段越来越发达,信息传递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国外社会越来越互通与透明,知识与思潮的传播速度与辐射面也成几何倍增,先进的思想理论著作乘着互联网的载体播撒在每一个政治经济体的土壤中,从而激发出更多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共鸣。

(四)研究交流密集自1995年法国举行了“国际马克思大会”以来,国外社会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性会议、论坛和活动频频举行;不止西方社会,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能找到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身影;同时,国外学者与学术界也同时加大了与我国研究学者的交流频次、频率;近年来,随着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交流的密集化程度越来越深,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备受国际关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当前世界形势下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趋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当前世界形势下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趋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当前世界形势下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趋势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学说体系,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

当前世界面临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多重挑战,而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时代精神和理论思想,也在不断适应并发展着。

本文将探讨当前世界形势下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趋势。

一、发展世界形势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当前,全球面临着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变革。

这些变革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

首先,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得国际关系日益复杂化,马克思主义对于全球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分析和理解需要更加深入和全面。

其次,面对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马克思主义需要与时俱进,理解和应对新兴的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新现象。

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保持其理论的生命力和指导作用。

最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也需要拓展自身的研究领域,关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发展问题,如公平正义、社会管理等。

二、马克思主义在当前世界形势下的发展趋势为了应对当前世界形势的挑战,马克思主义正在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 理论创新与拓展: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挑战,现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进行新的思考和拓展,形成了一批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

比如,借鉴非西方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出适合自身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2. 发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当前全球正面临环境危机,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念,即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这一理念将在未来的发展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和落实。

3. 探索公平正义的路径:社会公平正义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关注点之一。

在当前全球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将进一步探索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路径,推动社会主义的发展。

4. 文化自信与多元交流:随着全球文化多元化与传统文化面临冲击,马克思主义也面临如何坚守文化自信与开展跨文化交流的问题。

近年来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趋势述评

近年来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趋势述评

近年来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趋势述评[摘要]纵观近年来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我们可以发现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从总体上讲,涉及整体研究与分门别类研究、基础理论研究与现实问题研究、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几大根本性关系问题的正确处理,这些关系的正确处理直接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趋势一、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趋势自2005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学位[2005]64号),确定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五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以来,国内学术界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和特点:一是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综合性研究。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三分法(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分门别类的孤立研究,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也不利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理解。

倡导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综合性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普遍共识。

“同现有的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相比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整体性:而马克思主义学科的整体性,完全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理论组成部分、理论研究领域的内在统一性为根据的。

”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整体性问题,学术界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第一,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界说问题。

要界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整体性,首先要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

有论者认为,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背离必然会体现在对于马克思主义本质的理解中,要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本质就必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原则,而对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理解正是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说明。

21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综述

21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综述

21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综述21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在学术界和社会实践中都取得了重大进展,为深入理解和传承马克思主义思想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本文将综述21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的新动向和重要成果,旨在为读者提供对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认识。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化和发展21世纪以来,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成果丰硕,学者们在深化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的也使历史唯物主义更加贴近当代社会现实。

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社会变革的关系。

随着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当代社会变革呈现出全新的特点和规律,这也促使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更加接地气、贴近当代社会现实。

学者们开始从当代社会转型和全球变革的角度重新审视历史唯物主义,探讨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社会变革的关系,使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更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

2. 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争论的深化。

随着当代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逐渐深入,历史唯心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挑战也日益加剧。

学者们通过对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争论的深化研究,不仅使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更加完善和丰富,也加深了对历史唯心主义的批判和否定,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3. 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证研究。

21世纪以来,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逐渐向实证研究转变,学者们开始通过具体的历史案例和社会调查,来验证和充实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内容,使历史唯物主义更加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以上几点表明,21世纪以来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呈现出全新的活力和发展态势,为马克思主义的立足点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当代价值和意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于当代社会发展和理论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

21世纪以来,辩证唯物主义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辩证唯物主义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意义。

随着社会形式和文明发展的多样性,辩证唯物主义的研究也更加注重表现在多元化和包容性上。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发展状况及趋势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发展状况及趋势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发展状况及趋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规律,揭示和分析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本质和矛盾,是我们深刻理解和处理当前经济问题的根本依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和壮大。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首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强调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互动关系,并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这个基础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矛盾,即生产资料社会化、生产结果却为私人占有的矛盾,商品生产和劳动力商品化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阶级对抗的矛盾等。

这些矛盾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和发展,同时也包含了发展的限制和危机。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研究历程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随着中国革命的深化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胜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成为了国家的官方思想,同时也影响了大批的中国学者和干部。

毛泽东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等方面的研究。

改革开放以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经历了一段具有新特点的发展历程。

中国学者启蒙接受西方经济理论的新一波浪潮,对《资本论》的研究更加深入,在一些理论话语方面与世界主流造成了比较显著的脱口秀。

三、当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热点当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仍然需要面对复杂、多元的经济问题。

其中,全球化、发展不平衡、环保矛盾、金融风险、技术创新与失业等是各国政治经济学家研究的焦点和难点。

在全球范围内,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资本和信息的流动愈发频繁,各国经济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依赖程度加大,全球经济的发展更加复杂多变。

马克思主义发展趋势

马克思主义发展趋势

马克思主义发展趋势引言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学说,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做出了一系列科学预测。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趋势。

社会主义取得新胜利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胜利。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可行性。

2. 部分拉美国家也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3. 全球范围内的社会主义运动日益活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经济全球化带来新挑战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其核心思想之一。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仍然在全球范围内占主导地位,给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带来了新挑战:1. 全球资本主义制度强势仍在持续壮大,对社会主义发展构成了巨大压力。

2.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贫富差距,使社会矛盾更加尖锐,马克思主义如何应对这一挑战成为重要议题。

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学派的对话为了应对上述挑战,马克思主义需要积极与其他学派进行对话和交流,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1. 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学的对话,可以在理论和实践中相互借鉴,实现双赢发展。

2. 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对话,可以帮助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和思想更新。

结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学说,在全球范围内仍然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在社会主义取得新胜利的同时,马克思主义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通过与其他学派的对话与合作,马克思主义可以继续发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注:本文中的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任何官方立场。

*。

马克思主义的未来展望与趋势分析

马克思主义的未来展望与趋势分析

马克思主义的未来展望与趋势分析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体系,凭借其对社会制度、经济关系和阶级斗争等问题的深刻洞察,对世界历史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时至今日,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在未来发展中的展望和趋势仍存在许多争议和疑问。

本文将对马克思主义的未来展望与趋势进行分析,并从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政治方面的展望与趋势在政治方面,马克思主义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国家与革命。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只有通过彻底的革命,消灭阶级,才能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

然而,在当代社会,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加速,各国之间的阶级矛盾日益趋于复杂化。

因此,马克思主义需要与时俱进,从新的角度思考国家与革命的问题,探索符合当代实际的路径。

马克思主义的未来展望和趋势之一,是注重实践和创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马克思主义需要不断吸收新的经验和智慧,积极研究和解决当下社会问题,以更好地发挥其指导作用。

同时,马克思主义应当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成果,以提升其分析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二、经济方面的展望与趋势在经济方面,马克思主义关注的是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矛盾和危机。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必将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最终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度发展和市场的不断扩大,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并未如预期的那样彻底崩溃。

因此,马克思主义需要反思和调整自己的分析框架,寻找适应当代经济发展的路径。

马克思主义的未来展望和趋势之二,是关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马克思主义需要思考如何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需要马克思主义结合当代环境问题,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方案,促进经济的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建设。

三、社会方面的展望与趋势在社会方面,马克思主义关注的是社会阶级和社会变革。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根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只有消除社会中的剥削和压迫,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公平。

我国“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我国“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我国“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现状与趋势时间:2011年12月20日 09时09分来源:光明日报作者:张秀琴字号:『大字体中字体小字体』我要评论“国外马克思主义”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始以“西方马克思主义”为名进入中文语境)作为一种来自西方的新思潮,在2005年正式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下属的一个二级学科。

发展到今天,“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简称“外马研究”)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话语构成和备受中青年学者青睐的新研究趋势,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走过了30年的“中国化”之路。

现状之一:对象与主题今天的“外马研究”对象,已不再仅是狭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指20世纪20、30年代由卢卡奇等人所开创的、历经法兰克福学派等,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的阿尔都塞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而是包括如下三大组成部分:“第二和第三国际的马克思主义”(含第二国际理论家的思潮和苏联东欧的新马克思主义)、“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可广义分为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阵营),以及“当代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包括以福柯和德里达等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马克思主义、由拉克劳和墨菲所开创的后马克思主义思潮,以及以生态主义、女权主义和文化主义等为代表的新社会运动和左翼思潮及其学界表现形式“马克思学”)。

总之,当今中国的“外马研究”拟以“中国之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为研究对象。

从“外马研究”对象的三大块构成来看,这里说的“马克思主义”显然指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身后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但由于各大块及其内部的诸流派在具体研究中,大多涉及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开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由来、形成和演变。

因此,如果以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为学术地标,“外马研究”的主题,在最一般性的意义上,就应是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的缘起与流变的海外探讨的再探讨。

在当前中国的“外马研究”中,这样的“再探讨”正在以不同的形式布局发展:首先,以“第二和第三国际的马克思主义”为研究对象的中国学界,其着力点依然放在对苏联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上,而对第二国际理论思潮的再探讨稍显不足,即便是在前者那里,学界近年来的主要兴趣点也多停留在对其中以苏联教科书体系为代表的苏联官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分析与反思上,而东欧和苏联非教科书体系(如梁赞诺夫和巴加图利亚等为代表的旧MEGA学术团队,乃至当代俄罗斯)的马克思主义思潮研究则有待给予重视;其次,针对“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从事研究的中国学者则将关注点更多地转向了以凸显流派(如法兰克福学派、结构主义学派、存在主义学派等)、人物(如卢卡奇、葛兰西、阿尔都塞、哈贝马斯等)、范畴(如主体性范畴、异化范畴、劳动范畴等)和专题(如所有权问题、意识形态问题、文化问题等)为显著特点的个案研究;最后,对“当代后(现代)马克思主义”进行研究的国内论者,目前正在进行个案研究的数据库更新工作,如在“流派”一栏中添加了“英美马克思主义学派”和“后马克思主义思潮”等;在“人物”一栏中补充了“柯亨”、“麦克莱伦”、“卡弗”、“齐泽克”、“鲍德里亚”、“拉克劳和墨菲”;在“范畴”一栏聚焦于“资本”、“认同”等;而“专题”领域则更多关注“生态”和“消费”等大众日常生活问题等。

现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趋势

现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趋势

现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趋势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学术研究的深入,现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也呈现出了新的趋势。

这些新趋势在理论观点、研究方法和学科交叉等方面都有所创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思想资源。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现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趋势。

一、理论创新与拓展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在理论创新方面表现出了显著的特点。

一方面,研究者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回顾,提炼出了具有时代特点的马克思主义新理论;另一方面,他们也积极吸收和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将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学科理论相结合,形成学科交叉的研究成果。

例如,结合社会学领域的网络理论,研究者们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和网络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构建了新的理论框架。

二、方法创新与拓展现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在方法论上也出现了许多创新与拓展。

研究者们通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如深度访谈、案例研究等,对社会现象进行详细分析,更加注重发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和内在联系。

同时,他们还积极运用大数据、计算机模拟等量化手段,提高研究的精确性和客观性。

这些方法的创新为马克思主义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工具。

三、学科交叉与融合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各个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越来越普遍,这种趋势也在现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研究者们将马克思主义与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进行了深度融合,打破了传统学科边界,形成了复合学科研究的新模式。

这种学科交叉与融合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内容,还为学科之间的互相借鉴和融合提供了范例。

四、现实问题研究的深化现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不再局限于理论的探讨,更加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和推动社会发展。

研究者们深入社会实践,关注和研究当下重要的社会问题,如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破坏、社会矛盾等,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对策。

这种现实问题的研究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加贴近实际,对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新世纪以来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发展趋势

新世纪以来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发展趋势
课程教育研究
Course Education Ressearch
2017 年第 3 期
思想·政治
新兴媒体和互联网技术的大力发展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 起到了助推作用,尤其是对于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以及教育 的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展开了新的视野,使人民群众接触到了 新的广阔天地。互联网为宣传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新的手 段和途径,网络新渠道与技术手段的联合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势 头融入到了经济,政治社会各个领域,互联网所提供的技术支持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一刻也不能放松,有关教育部门必 须把马克思主义放在网络的指导地位上,强化国家意志,坚定地 维护国家利益。新媒体和互联网的内容丰富,知识共享,传播广泛, 可以无障碍的交流各种思想观念和文化意识,因此受到了越来越 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受众的喜爱与追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 的过程,因此在新媒体背景之下,在互联网的助推之下,推进马
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进程也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只有跟上技 术发展的脚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有效功能,才能与时俱进,不 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 理论深入人心,植根于莘莘学子与广大人民的心中。
新世纪以来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发展趋势
王笑风
(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0)
【摘要】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发展日益壮大。在此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发展也需要向更高形态迈进,这 必然成为新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研究发展的基石。梳理好新世纪以来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对我国当代马克 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以实践为主要突破口应该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 方式之一。作为以大量社会调研及社会发展为基究过程中,要充 分与实践相结合。其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到:“哲学 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 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德意 志意识形态》中也提到“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 , 实 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袁银传:近年来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趋势述评
一、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趋势
自2006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立以来,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第一,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综合性研究。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三分法和分门别类的孤立研究,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也不利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理解。

倡导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综合性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普遍共识。

第二,突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研究和文本比较研究。

近几年来,学界日益打破"以苏解马"、"以西解马"等传统模式,反对"以儒解马",强调以"以马解马",即以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为根据,对他们的思想进行解读,更加重视回归原文本。

第三,突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主要呈现两大发展趋势:一个是进一步深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或专题化研究,特别是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专题研究;二是加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研究。

今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趋势将进一步从十七大政治报告精神的政策解读向学理层面研究的深化。

第四,注重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交流与对话。

全球问题的日益凸现、美国次贷危机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以及资本主义内部矛盾的新变化迫切要求各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加强交流与对话,而国内学术研究环境的日益民主化与开放化,国外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公开化、深入化,并产生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这些为我们与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的交流与对话起了促进和推动作用。

第五,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特别是注重本学科如何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全面而坚实的学科支撑。

目前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关系,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重合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完全一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完全等同于、或者完全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

二是"主从论",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一个方面,甚至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六个二级学科之一的"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的局部任务。

三是"渗透论",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建设及各二级学科建设,应该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整体建设及各门课程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学科支撑;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整体建设及各门课程建设,应该渗透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及各二级学科具体建设和发展中,应该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任务。

大多数学者认为,"渗透论"较为正确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科支撑的基本内容。

二、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趋势
目前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正在形成新的热潮,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学术活动和研究成果尤其值得我们重视。

英国的佩里•安德森、埃里克•霍布斯鲍姆、伊格尔顿、吉登斯、拉克劳、墨菲,法国的德里达、列菲伏尔、波德里亚、高兹,德国的哈贝马斯,美国的罗蒂、柯亨、普特南、诺曼•莱文等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尤其值得我们重视和注意。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一般与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社群主义、生态主义、消费主义以及正在兴起的"美国次贷危机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等的研究结合在一起。

就研究领域而言,国外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近年来积极开展对新自由主义、新帝国现
象、资本全球化、恐怖主义、民族主义、宗教冲突、后共产主义、次贷危机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苏东剧变之后的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等问题的研究,加强对相关历史理论、政治哲学、社会理论、文化批评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与探索,深入对正义、民主、社会转型、市场化、资本全球化、反全球化现象、异化、认同、阶级、剥削、经济危机等问题的研究。

国际性的重要刊物,如英国的《新左派评论》、《历史唯物主义》、《激进哲学》,美国的《每月评论》、《重思马克思主义》、《激进哲学评论》、《激进政治经济学评论》、《科学与社会》、《共产主义与后共产主义研究》,德国的《马克思主义创新杂志》、《马克思主义杂志》、《社会主义》、《红色运动》,法国的《今日马克思》,意大利的《今日马克思主义》,比利时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以及澳大利亚的《论纲十一》等,近年来发表了大量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论文。

三、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几点思考
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从总体上讲,涉及到整体研究与分门别类研究、基础理论研究与现实问题研究、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几大根本性关系问题的正确处理,这些关系的正确处理直接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未来发展。

第一,正确处理整体研究与分门别类研究之间的关系,彰显整体性研究视域。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要求从整体上、从三个组成部分的有机统一上研究和讲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

多年来,各个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形成了不同的学科,但从总体上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并不多,出现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情况。

因此,有必要改变传统单一的分门别类的研究方式,呈现总体性、整体性研究视野。

当前的首要的任务就是在总体性视角下,理顺马克思主义理论各组成部分及基本观点、基本原理之间的关系,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

其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整体研究更为迫切。

第二,正确处理基础理论研究与现实问题研究之间的关系,重视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与当代现实重大问题研究的结合。

对于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研究,学术界有两种较有代表性的看法:一种是主张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研究,回到马克思,重新理解马克思;另一种主张面向当代社会实践,加强对现实问题的研究,使马克思主义具有当代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一方面必须重视基础理论的研究,以更为准确地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另一方面,必须重视当代现实问题的研究,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当代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三,正确处理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之间的关系,以开放的视野与全球眼光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对话。

多年来,我们不承认国外马克思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批判多于吸收,因此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不够。

近年来又出现"食洋不化",唯"西马"是从的简单倾向。

在马克思文本解读研究上,过去我们的研究更多只是阅读中文文献(或者译成中文的国外著作和论文),而较少直接阅读外文文献的习惯和动力。

正因为如此,到目前为止,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基本上仍处于与国外研究相隔绝的状态,国内学者既缺少与国外学者的对话,也感受不到与国外研究的差距。

进入新世纪,全球问题的日益严重、资本主义内部矛盾的新变化、社会主义中国的辉煌成就为我们加强交流与对话提供了平台。

因此,今天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应该以一种更加开放的学术视野、宽广的学术胸怀和深广的学术气度关注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发展,介绍中国学者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对话与合作,相互吸取思想资源。

特别是,像中国这样一个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应该能够培养出一批学贯中西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大家,在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拥有中国学者的话语权。

(袁银传,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