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观潮》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案

方的同时你能用一个词 概括一下这个景点给你
撼。
基础。
的感受吗?
本文的一个重要的 2,出示四字词语,读出
文本特色就是描写景观 画面感,归纳课文结构。
的四字词语很是丰富。 这一课的四字词语
让 16 个学生想象画面 这是一个文本的语言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别多,下面找 16 名学
读一遍各自的词。全体想 色又是一个事物发展脉 生每人读一个词。其他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谈话总结大自然不同
生:百脉泉 白云湖 趵
让学生通过身边的
的美,视频展示海潮。 突泉 三王峪 大明湖 植 景点延伸到潮的特点再
同学们大家在节假 物园等景点美丽、幽静, 延伸到钱塘江大潮,从 日时出去旅游,都去过 青岛海边、黄河瀑布、黄 感性认识上体会到壮 哪些地方,说出这些地 果树瀑布等景点壮美震 观,为下面的教学奠定
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通
过本篇课文的学习一是使学生通过阅读感受钱塘潮之“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 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二是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象画面,并通
过品味重点词句、重点语段,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细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
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
出示白板:
感,发展思维,初步掌
范仲淹:海面雷霆聚,
江心瀑布横。 同学们自由读,找出自
杜甫:天地黯惨忽异色, 己最喜欢的诗句,背诵。 波涛万顷堆琉璃。
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 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 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 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 力、阅读能力、写作能
力、口语交际能力,正
王在晋《望江台》:海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观潮》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观潮》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观潮》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主要情节和人物。

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理解、使用。

3.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回答问题和进行简单分析。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包括主要情节和人物。

2.掌握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三、教学准备
1.课文《观潮》教材
2.黑板、粉笔
3.教具:图片、词卡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1.师生互动,引出海浪潮声和海洋景观,引起学生的兴趣。

2.出示海浪照片,让学生描述海浪的样子和声音。

第二步:学习课文
1.朗读课文《观潮》,学生跟读。

2.解释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理解。

3.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入理解情节和人物。

第三步:课文理解
1.提问学生关于课文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

2.讨论课文的主题和故事背景。

3.老师与学生一起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

第四步:课文运用
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相关问题,提高学生合作能力。

2.师生共同绘制课文内容的思维导图,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第五步: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新学内容。

2.写一份读后感,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需要继续加强学生的课文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以上为本节课《观潮》的教案,希望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观潮》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观潮》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观潮》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观潮》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2.理解诗歌《观潮》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3.掌握诗歌《观潮》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4.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对诗歌《观潮》的理解和感受。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观潮》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掌握诗歌《观潮》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三、教学难点1.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对诗歌《观潮》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诗歌《观潮》,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诗歌的欣赏能力。

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学生能够感受到诗歌的力量,提高语文素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学生观看海浪拍打礁石的视频,引发他们对大自然的思考。

2. 学习《观潮》•讲解诗歌《观潮》的背景知识和作者信息。

•分段解读诗歌内容,让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带领学生学习诗歌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进行诗歌朗读。

3. 情感表达•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对诗歌《观潮》的理解和感受,展示诗歌的表达方式和力量。

4. 总结•综合课堂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诗歌《观潮》的主题和内涵,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较为简单,希服能够引导学生对诗歌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文表达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大对诗歌的欣赏和理解的深度,激发学生更多的感悟和想象。

七、扩展阅读•让学生自行选择一首诗歌进行朗读和理解,提升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以上是关于《观潮》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第一课时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说、读、写出本课时的生字词:“观潮、洗涤、旷野”。

2.能够领悟作者通过对“观潮”景观的描写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3.能够逐步感受诗歌的意境和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观潮》的意境和情感。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三、教学准备1.课文《观潮》的教材,教师 preparing 恢复双语2.课文相关的图片或PPT3.朗读录音机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课文《观潮》的图片或PPT引导学生讨论海的美丽和浩渺。

2. 学习新词(10分钟)•通过PPT展示“观潮、洗涤、旷野”三个生字词的字形和发音,让学生跟读。

3. 预习课文(15分钟)•请家长朗读辅导教材 prepared 庐山•教师朗读课文 prepared 鲁迅,带领学生跟读,梦想重回霍尔果斯区权。

•了解学生对“观潮”这个景观的想法和感受。

4. 分析课文(20分钟)•分段解读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

•老师 could 各曲反好曹 proposed 织女。

### 5. 集体朗读(10分钟)•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朗读课文,温故而知新。

6. 情感交流(15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触,谈谈自己对大海、自然的感受,建立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7. 诗歌鉴赏(15分钟)•通过诵读经典诗歌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和美感。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背诵课文《观潮》,写一篇以大海为主题的小短文,表达自己对大海的感悟。

六、课堂小结•复习当天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巩固和课文的理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理解课文《观潮》的意境,还能够感受诗歌之美,培养审美情感,加深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观潮》教案5篇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观潮》教案5篇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观潮》教案5篇1.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观潮》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引入谈话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

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观潮》。

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

二、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板书:笼罩白雾风平浪静)指导朗读。

2、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

3、小组合作学习。

(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

4、反馈交流,教师及时引导、点拨。

抓住以下要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词句独特的感悟。

注意品读结合:(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板书:远近)(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

潮虽远,但气势已现。

(板书:声如闷雷远处白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

(3)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

(看图片)“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

(看图片)(板书:白浪翻滚山崩地裂)(看录像片断)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

(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

)(4)指导学生背诵:背自己喜欢的句子。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观潮》教学设计3篇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观潮》教学设计3篇

【导语】本⽂是⼀篇以写景为主的散⽂,语⾔细腻⽣动,捕捉的画⾯视野开阔,⽓势雄浑。

钱塘江⼤潮⾃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作者正是围绕这⼀点,按照潮来前、潮来时和潮头过后的顺序,抓住⼤潮声、形由远及近的变化,介绍了钱塘江⼤潮⽓势磅礴的景象,使⼈读后不禁发出“钱塘江⼤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的感叹。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学四年级上册语⽂第⼀课《观潮》教学设计 教学⽬标 1.认识“盐、屹”等12个⽣字,会写“潮、据”等15个字。

理解“笼罩、⼈声⿍沸、⽔天相接、横贯”等词语。

2.朗读课⽂,背诵课⽂3、4⾃然段。

3.边读课⽂边想象画⾯,能联系上下⽂或结合⽣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钱塘江⼤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好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钱塘潮来时的神奇壮观,能够根据语⾔描写想象画⾯。

教学难点 想象课⽂描绘的⼤潮景象,引导学⽣体会作者怎样既⽣动⼜有层次地描述钱塘江⼤潮雄奇景象的。

第⼀课时 教学⽬标 1.正确拼读12个会认字,书写15个会写字,理解“笼罩、⼈声⿍沸、⽔天相接、横贯”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理清⽂章结构。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吟诵古诗,导⼊新课 1.同学们,古代诗⼈王在晋曾经在《望江台》中写道:“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天来。

”唐代⼤诗⼈刘禹锡也曾经写道:“⼋⽉涛声吼地来,头⾼数丈触⼭回。

”今天就让我们⼀起随着作者的脚步去钱塘江观潮。

(课件出⽰2)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观潮) ⼆、初读课⽂,⾃学字词。

1.读后释题 课题《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潮”指什么地⽅的潮⽔?(观:观看。

潮:指钱塘江⼤潮。

观潮:观赏钱塘江⼤潮。

)(课件出⽰3) 2.交流⾃学字词的情况。

教师检查、指导。

(1)教师⽤⽣字卡⽚检查“盐、屹、昂、顿、⿍、沸、贯、浩、崩、震、霎、余”的读⾳,并组词语。

(课件出⽰4) 字⾳难点:“崩”在本课读(bēnɡ),避免读成(pēnɡ),“震”“霎”为翘⾆⾳,注意读准确。

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 观潮 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 观潮 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1 观潮【教学目标】1.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受到自然美的熏陶。

2.认识“盐、屹”等生字,会写“潮、据”等生字,能够正确读写词语。

3.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并能与他人交流感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江大潮的神奇壮观。

难点:体会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的景象。

【教学准备】1.钱塘江大潮录像带。

2.词语卡片。

3.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趣味引入,揭示课题。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每个看过钱塘江大潮的人,都对钱塘江的秋潮大为赞叹,钱塘江大潮真的有那么壮观吗?看课题《观潮》,你能想到什么问题。

读文章的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

(观潮的地点、时间、简单概括当时的情形)二、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请学生说说自己已经学会了哪些生字。

(读准字音、记住字形)2.重点交流的几个字:“据”注意右边的“居”是“尸”字头,不是“户”字头;“滚”是左右结构,字形较复杂,书写时注意间架均匀;“顿”注意左半部分最后一笔是竖提,不是竖弯钩;“犹”的偏旁是“犭”,不是“扌”,右边是“尤”,不是“尢”;“震”是上下结构,下面部分是“辰”;3.看看文中有没有自己不理解的词,提出来集体交流。

4.用上课文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话。

三、了解文章结构。

1.再读课文,自由找伙伴分工朗读课文。

集体评议哪种分工方法好。

可能的几种情况:(1)四人小组朗读,每一个自然段,对此种读法加以肯定。

(2)三个小组朗读,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分工,对此方法要表扬,是真正的读懂了课文。

2.老师点拨,这篇文章就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时间顺序写的。

四、学习第一、二自然段(潮来前)。

1.明确钱塘江大潮的时间是农历八月十八;最佳的观潮地点是在海宁市盐官镇;这潮被称为“天下奇观”。

2.潮来前的情形是怎样的,作者从两方面进行描写。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观潮》优秀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观潮》优秀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观潮》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及目标1. 教学内容•朗读课文《观潮》•学习生字生词•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表达课文中的感受2. 教学目标•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简单的复述•能够表达对课文内容的个人看法和感受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课文《观潮》•理解课文内容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表达个人看法和感受三、教学准备•课文《观潮》的复印件•板书•单词卡片•PPT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海浪、海浪声等概念,引起学生对话题的兴趣。

2. 学习新词•带领学生学习新词汇,通过图片、动作等方式帮助学生记忆。

3. 朗读课文•教师示范朗读全文,学生跟读。

•分段翻译,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文章中的主要情节、人物性格等展开讨论,并汇报给全班。

5. 个人表达•鼓励学生就自己对海浪、大海的感受进行描述,可以用画面感言或情感表达。

五、课堂作业•背诵课文《观潮》•完成生字生词的拼写练习•回家写一篇关于海浪的短文,可以描述一个海浪冲击礁石的场景。

六、教学反思与展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较为全面,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引入更多的互动环节,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学生在这节课中能够有所收获,对《观潮》这篇文章有更深入的理解。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观潮》,使学生了解海潮的形成原因和规律。

2.帮助学生认识海洋的神秘与壮丽,培养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

3.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海潮形成的原因和规律。

2.学生能够理解诗歌《观潮》所表达的情感。

3.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语描述海潮和诗歌中的景色。

三、教学内容1. 海潮的形成原因和规律1.通过讲解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海潮是地球引力和月球引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2.对比高潮和低潮的成因,引导学生认识海潮的规律性。

2. 诗歌欣赏《观潮》1.带领学生朗读《观潮》,体味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2.分析诗歌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欣赏作者的文字艺术。

3. 创作表达1.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语描述海潮的景色和感受。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创作,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认识海潮1.教师简要介绍海潮的形成原因和规律。

2.学生观看相关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对海潮的好奇与兴趣。

第二课时:诗歌欣赏1.教师朗读《观潮》,解释诗歌中的意境。

2.学生跟读诗歌,体味其中的情感和美感。

第三课时:创作表达1.学生完成关于海潮的个人描写。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互相欣赏和解析彼此的作品。

五、教学评估1.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环节的表现,包括发言方法、观点是否有条理等。

2.作业评定:评估学生的创作表达,看是否能准确、生动地表达海潮的景色和情感。

六、教学反思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看出学生对海洋和自然的热爱。

2.课后及时总结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表现,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以上是针对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对您有所启发。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语文1《观潮》优质示范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语文1《观潮》优质示范课教学设计

1观潮【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作者记叙了观赏钱塘江大潮时所见所闻的景象,说明它确实是“天下奇观”。

课文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退之后”的时间顺序记叙的,重点描写了潮来之时潮水的壮观景象;从声音和样子两方面写出了潮水的宏伟气势。

阅读这篇课文可以使学生了解钱塘江的有关情况,激发热爱自然,探索奥秘的情趣。

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句,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要综合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来学习,有意识地检查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1.会认13个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1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感悟钱塘江大潮的神奇壮观,激发学生对自然奇观、壮美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第3、4自然段,能抓住描写潮来时潮水声音变化的词语和潮水形态变化的词句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气势。

教学难点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既生动又有层次地描述钱塘江大潮的雄奇景象的。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展现钱塘江大潮壮观景象的图片或古诗句教学课时2课时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学生对本课的生字词语掌握得较好,并且能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找出课文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为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建议: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真实画面会给学生带来真切的感受,但由于学生的生活体验较少,想象力不够丰富,因此,引导学生从课文的描述中想象画面不是特别完美。

教学建议: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用直观的音、视频去展现作者文字的描述,与作者产生共鸣,升华自己的情感,让课堂生动起来,活泼起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观潮》教学设计

《观潮》教学设计

《观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4自然段。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注意积累材料的习惯。

3.让学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4自然段。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注意积累材料的习惯【教学难点】1,体会观潮人的情绪随着大潮声和色的变化越发高涨,读了使人如临其境。

2.让学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二、激趣导入1.我们欣赏过千姿百态的黄山奇石,游览过景色宜人的小兴安岭,领略过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西沙群岛,观察、感受过瑰丽神奇的火烧云,这节课我们继续领略自然之美,共同走进观赏气势恢宏的钱塘江大潮!2.板书课题一一观潮,学生书空课题。

3.观看钱塘江大潮的视频。

4.通过视频,我们知道了观潮的时间、观潮的地点、大潮的类型。

那么钱塘江大潮为什么被称为天下奇观?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三、品读释疑(一)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I)中心句。

一开头作者就把观潮后的感受写得清清楚楚。

(2)“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不一样。

“观潮”的“观”是“看”的意思。

“奇观”的“观”是“景象”的意思。

“奇观”,指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

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因此人们由衷地赞叹其为天下奇观。

(二)小组合作学习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2.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来学习?3.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观察的?一一小组汇报预设:组一: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可按照这三部分进行学习。

组二:潮来前①第二自然段除了告诉观潮的时间和地点外,还交待了作者占据了观潮极好的位置。

②“横卧”形象地写出了钱塘江的姿态和气势。

人教版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1《观潮》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1《观潮》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1《观潮》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观潮》这篇课文的背景故事。

2.能够流畅朗读课文。

3.掌握课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4.能够听懂老师对课文内容的提问。

5.能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小组讨论。

二、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

2.重要词语的掌握和运用。

三、教学准备1.课文《观潮》的教材。

2.课文的PPT或手绘素材。

3.教师准备的相关问题。

4.班级学生分组名单。

四、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老师简要介绍《观潮》这篇课文的主题和背景故事。

2.学生猜测和讨论一下课文的内容。

第二步:朗读课文(10分钟)1.学生自读一遍课文。

2.老师示范朗读一遍,学生跟读。

第三步:词语解释(15分钟)1.老师解释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学生跟读并理解词语的意思。

2.老师提问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辅助学生掌握词语的用法。

第四步:课文讲解和讨论(20分钟)1.老师用PPT或手绘素材展示课文内容,并解释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学生小组讨论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并表达自己的看法。

第五步:课文讲评(10分钟)1.学生随机回答老师提问的问题,检验理解程度。

2.老师评价学生表现,指出不足之处并加以引导。

五、作业布置1.复习课文内容,准备下节课的课前预习。

2.完成课后习题,巩固课文内容。

六、教学反思经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课文理解和词语掌握上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在小组讨论环节中有些学生表现不活跃,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激励。

下节课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互动和自主学习,提高综合素养的培养。

这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在学习中有所收获,加油!。

部编版四上语文1《观潮》优质精品课教案

部编版四上语文1《观潮》优质精品课教案

部编版四上语文1《观潮》优质精品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课文《观潮》,掌握文章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和主题,提高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能力。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和表达,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情感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景,培养学生对故乡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观潮》的情节,主题,写法。

运用所学常识解读文中的诗句。

教学难点:真正理解《观潮》的主题,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1. 导入
•导入课文《观潮》,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

2. 学习课文
•学生朗读课文,教师讲解生词和语法。

3. 情境模拟
•小组讨论,模拟故事情节或者扮演主要角色,加深对课文理解。

4. 情感抒发
•询问学生对故乡的感受和对自然的观察,引导学生表达情感。

5. 课文赏析
•教师指导学生深入挖掘课文的内涵,帮助学生领会文章主题。

四、教学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观潮》这篇文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激发
了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关注。

希望同学们能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发扬这种探究精神,用心感知身边的美好。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教案设计课题:《观潮》阅读与写作【分析课程标准】本课程主要涉及“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两个方面的要求。

阅读理解方面,四年级学生应能够逐步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逐步认识段落的概念和组成,能够对短文进行简单的解读和推断,对主旨和细节有基本的理解和掌握。

写作表达方面,四年级学生应能够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将自己所学的语言知识应用于写作实践之中,能够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依据要求写出简短、明确、通顺的语言。

【设计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中国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现象,尤其是观潮的现象。

进一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并归纳整理文章的主旨和细节。

技能目标:获取知识:通过阅读文章来获取相关知识和信息。

分析、归纳和综合:能够较好地对文章中的主旨和细节进行理解和分析,能够进行归纳和综合思考。

写作表达:能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依据要求写出简短、明确、通顺的语言。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感受和兴趣,引导他们发展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通过诗歌朗读和思考,增强学生的美感。

【设计过程】一、前导活动1. 热身:学生分组唱歌《大海啊,故乡的大海》。

2. 引入:导入话题,“看过潮涨潮落的现象吗?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出现潮涨潮落的现象呢?我们今天一起来了解一下,为什么大海会出现潮涨潮落的现象吧。

”二、讲授主体1. 朗读文章《观潮》。

2. 听取学生对文章的简单观感,问学生是否看过潮涨潮落,了解学生对该现象的了解程度。

3. 展示图片,通过讲解,向学生介绍关于潮汐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潮汐,什么是潮涨潮落,以及什么因素会影响潮汐的高低。

4. 通过简短的文字描述,向学生传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让学生了解自然的神秘与壮美。

5. 设计问题,展开小组讨论,让学生回答如下问题:(1)为什么大海会出现潮涨潮落的现象?(2)潮涨潮落的现象是如何被人们发现和认识的?(3)小螃蟹为什么要挖洞?(4)在海边看潮最好的时间是什么时候?6. 点拨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学会辨析文章中的主旨和细节。

《观潮》教案设计

《观潮》教案设计
——从远到近,来写大潮的样子和变化。(相机补充出示相关图片)想象“白浪翻滚”“两丈多高的水墙”的画面,感受潮来时的雄伟壮观。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从看到的和听到的两个方面,来写潮来时的样子和声音。(相机补充出示相关视频)想象浪潮如千万匹战马飞奔、声音如山崩地裂的画面,感受潮来时的气势非新词,了解作者写作顺序。
1.单元导语上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出自王维的《汉江临眺》,江水滔滔,两岸山色时隐时现。多么朦胧而又壮美的画面呀!今天我们就走进另一壮美的自然景观——钱塘江大潮。(板书课题:观潮)你从题目中读懂了什么呢?
——观潮,“观”一般形容观看视野比较大的地方,比如观影、观看演出等。从“观”字即可看出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所以呀,第1自然段就说——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1观潮》教学设计
课题
1.观潮
年级
四年级
教材简析
《观潮》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我的耳闻目睹,介绍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一点
人文主题:自然之美
语文要素:1.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2.推荐一个好地方,写清楚推荐理由。
2.课文中出现了一些生字新词,请一位同学领着大家读一读,注意读准多音字。
盐官镇 屹立 昂首东望 顿时 人声鼎沸 横贯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霎时 余波
薄雾 闷雷滚动 涨潮
薄饼 闷声闷气头昏脑涨
——(词语理解)人声鼎沸:比喻人声嘈杂,就像鼎中的水沸腾了一样。浩浩荡荡:指水势汹涌、壮阔的样子,形容气势雄壮,规模宏大。霎时:立刻,马上。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优质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优质教案

1 观潮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会写“奇观、农历”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3.能说出课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

4.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印象深刻的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美。

【语文要素】5.读诗歌《浪淘沙》(其七),能从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1.学习课文的描写顺序。

2.能边读边想象画面,想象江潮的声音、样子,从而感受钱塘江的壮美。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3.能说出课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

(重点)4.初步了解诗歌《浪淘沙》(其七)的意思。

一、激趣导入,释题,(一)阅读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要教学目标1.出示任务:默读单元导读的两段话,借助背景图,思考:这个单元学习的是关于什么内容的课文?主要教学目标有哪些?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来。

2.课件出示单元导读,反馈指导。

3.师小结: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表现自然之美的课文,这些课文写到自然的现象、景象,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大自然不一样的美。

学习时,要一边读描写的句段一边在脑海中展开想象,把想象到的画面描述出来;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品味这些描写表现出的意境,从而感受大自然的美。

习作是“推荐一个好地方”,要把“好”,即推荐的理由写清楚,让同学有去游玩的兴趣。

(二)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1.导语:那么,我们就进入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的学习,看看课文向我们展现的是一个什么自然景象,好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释题。

提问:题目“观潮”是什么意思?[“观潮”是观看潮水(或大潮)的意思]。

根据题目,我们可以知道课文要表现的是哪种自然现象的美呢?[课文要表现的是潮水(或大潮)这种自然现象的美。

]3.明确主要教学目标。

通过课题,我们知道课文写的是作者观看潮水的事情,那么,作者观看的是哪里的潮水?向我们展现的是怎样的潮水?表现了这潮水的什么美呢?等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了解了课文内容,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品读有关的语句就能知道了。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说课稿3篇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说课稿3篇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说课稿3篇【篇一】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观潮》是一篇讲读课文。

这篇精读课文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景象,写出大潮这一壮丽的“天下奇观”,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感情。

在这篇课文中,作者运用生动细腻的词语、生动的比喻紧紧地抓住大潮的声音、景象两个方描写,逼真的再现了大潮那雄奇壮阔、动人心魄的气势。

2、说重点本单元的重点训练是要继续培养学生“抓住主要内容”的能力,要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特点,了解叙述的顺序,抓住主要内容。

抓住大潮的特点—声音大、气势壮,抓住声音和形态是怎样变化的来理解词句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3、教学目标依照教学大纲要求,和本课的教材特点,我制定了三点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按照观潮顺序记叙景物的写作。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学会生字新词;通过语感训练,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4、说教具: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了录音机、投影片、录像等教学教具,目的是充分用电化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入情入境,理解课文内容,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说教法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学生带到一个钱塘江大潮来临时雄伟壮美的景象中。

让学生身临其境,情寓其中,从而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力量。

三、说学法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将引导学生“边听边看,边读边思”的方法来学生,即引导学生在观看录像时要用心看,仔细听,在阅读文章时要一边读、一边想,并能做到联系上下文,读后想前,边读边想,学生采用听、看、读、思、品的方法学习。

四、说学情我班学生虽没去钱塘江,也没观赏到千军万马奔腾的潮水,但他们思维活跃,善于发表个人观点,敢于创新、想像丰富,而且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所以我在教学中,根据他们的特点,采用了多种生动的教学方法和电教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从而达到的教学效果。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观潮 》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观潮 》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观潮》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观潮》,让学生了解海潮的形成原因以及潮汐的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3.启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理解海潮的成因和潮汐的规律。

2.思考海潮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1.什么是海潮?2.海潮是如何形成的?3.什么是潮汐?4.潮汐的规律是什么?四、教学准备1.课文《观潮》教材2.地球仪和世界地图3.多媒体教学设备4.实验器材:水桶、水,模拟海潮过程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起承转合,导入课题,引发学生对海潮的好奇心。

2.展示地球仪和世界地图,让学生了解地球表面的水分布。

3.播放相关视频,简要介绍海潮的成因和潮汐的规律。

4.带领学生一起探讨海潮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第二课时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海潮的理解。

2.利用实验器材模拟海潮过程,让学生亲自动手观察。

3.引导学生观察海潮过程中的规律,并与课文进行对比。

4.分组讨论,让学生总结海潮的作用。

六、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关于海洋和海洋生物的书籍,拓展知识面。

2.组织观察实习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海潮的变化。

3.鼓励学生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表达对海潮的理解和感受。

七、教学评价1.开展小测验,检查学生对海潮的掌握情况。

2.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实验中的表现,评价其观察和思考能力。

3.布置以诗歌或演讲形式表达对海潮的理解,评选优秀作品。

通过本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海洋的兴趣,培养他们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促进他们在科学知识领域的全面发展。

2023最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教案(优秀5篇)

2023最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教案(优秀5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整理的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教案(优秀5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观潮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3个生字。

正确读写“观潮、据说、笼罩、薄雾、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余波、风号浪吼、恢复”等词语。

2.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按照观潮顺序记叙景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朗读课文,将视频传送至班级微信群,布置学生观看钱塘江大潮视频。

【媒体应用说明:本环节教师通过微信收集课前相关的资料,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参与到教学中来,使教学环节提前到课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江山如画、风光秀丽,你一定去过许多旅游胜地、大山名川,今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追逐一场水的盛宴。

板书:观潮(指导书写“潮”)(齐读课题。

)【运用希沃中的汉字功能学习“潮”。

】二、预习入手,了解学情1、昨天回家都预习了吗?读课文了吗?老师把检查的权力交给大家:出示学生预习时的朗读视频,引导学生认真听,运用班级优化大师进行点评。

检查生字读音情况:课文读过了,生字词语一定难不倒大家。

课件依次出示词语:依旧笼罩薄雾蒙蒙霎时横贯恢复(3)检查多音字情况【运用希沃动画功能,色差功能检查生字词。

】(4)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吗?相机出示思维导图: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5)游戏:找出描写声音的词语。

【运用希沃课堂活动中的超级游戏,进行辨认。

】三、朗读感悟、发展语言1.课文中哪些自然段描写了潮来时的壮观景象呢?2.自由练读三、四自然段,找出描写潮水的句子,边读边思考,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把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观潮》教案

《观潮》教案

《观潮》教案
以下是一份以小学四年级学生为教学对象的《观潮》教案:
《观潮》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习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3.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潮的雄伟壮观。

2. 难点:学习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3 分钟)
播放钱塘江大潮的视频,引导学生谈谈观看后的感受,引入课题《观潮》。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 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3. 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5 分钟)
(1)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大潮的句子,思考:大潮有什么特点?
(2)小组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大潮的声音和形态的?
(3)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4. 总结全文,升华情感(7 分钟)
(1)学生谈谈学习这篇课文的收获。

(2)教师总结:本文通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5. 布置作业(5 分钟)
(1)背诵课文第 3-4 自然段。

(2)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观,按照时间顺序写一篇作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美文,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
2、理解笼罩、水天相接、人声鼎沸、横贯、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余波、漫天卷地、风号浪吼、恢复学习作者按观潮顺序记叙景物的写作方法
第二课时
主动感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钱、潮来时、潮过后的景象,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钱塘江潮来前是这番景象: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

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潮来前人们是这番景象: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是啊,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你们看,潮真的来了。

(视频)刚才视频里的情境咱文中也有,今天这节课我们将重点从字里行间体会钱塘江的神奇。

5‘
请看老师的学路建议:
主动参与
个人学习:
1、认真默读课文3/4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写具体的?可以边读边划出你喜欢的、感受深的句子挑选其中你认为最精彩的一处反复练读,读出钱塘江的“奇”2‘
小组学习:和组员交流你喜欢的句子,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推选组员汇报
哪组先来汇报。

3‘
思其序5‘
刚才同学们都很有感情的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句子,不过把“观潮”的顺序打乱了,其实作者写得可有顺序了。

下面听老师读一读这段话,看谁的本事大,能听清楚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四处描写廉洁起来的。

“午后。

颤动起来”
听出来没有,你觉得是哪些重要的词语使作者的表达更有序了?/或者说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潮来之时?
(午后一点左右——过了一会——再近些——浪潮越来越近,)ppt 是啊,作者由远及近地观察,随着位置的转变和时间的推移来描写潮水的变化,来,一起来读读这段话。

是啊,读着读着,这钱塘江水潮来之时仿佛变成了一首歌,如果说不见其形,先闻其声:(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那么接着这首歌:响声越来越大——最后这首歌:如同山崩地裂。

这是一首什么样的歌?来,男生,一起唱响这战歌吧,男生齐读。

是啊,读着读着,这钱塘江水潮来之时又仿佛变成了一幅幅图画,谁能够说说,这段文字如果说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之时,江面还是风平浪静,那么接着画面变成——然后画面又变了——画面继续变化——越来越近。

5‘
主动建构
是的,孩子们,美文如歌,美文如画,跟随着作者言之有序的描写,我们仿佛就站在钱塘江畔一般看潮水越来越近,听声音(越来越响),来这是一幅静止的画面,跟随作者的文字,用你们的朗读让天下奇观再次灵动起来吧。

(齐读3、4自然段)。

师:是啊,重复: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孩子们,面对此情此景,面对这钱塘江你有什么想说的?(指名答),
主动拓展5‘
孩子们,如果说观潮前,人们昂首东望,等着,盼着,当午后一点左右,人参鼎沸……一条白线,人群沸腾,那么当最壮观、最让人惊叹,最神奇的一幕出现在人们面前,人们又是什么反应呢?请你想象当时观潮人群的反应,写一、两句话。

其实,钱江大潮的“奇”,不单单表现在“潮来时”的场面上,它还表现在“潮去后”的情景中。

请大家默读第4自然段,然后告诉老师潮去后又奇在哪?
课的最后,让我们再看一看大家声若“山崩地裂”的钱江大潮,这就是形似“万马奔腾”的钱江大潮,这就是势如“浩浩荡荡”的钱江大潮!这就是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江大潮!
师:此情此景,曾让无数目睹其雄姿的文人墨客心潮澎湃,情难自抑,“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宋)范仲淹
“天排云阵千雷震,地卷银山万马奔。

”——(宋)米芾(fú)师:想象着钱江潮的形象,我们一起读这两个诗句。

生(齐读):
“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宋)范仲淹
“天排云阵千雷震,地卷银山万马奔。

”——(宋)米芾
千古绝唱的钱江潮,酝酿了独特的潮文化和人文精神。

在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宝库”中,有着不计其数的以“钱江潮”为主题的诗词、歌赋、音乐,就让我们带着不一样的收获离开课堂,走向“课外阅读”这片更为广阔的天地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