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磁共振扫描技术演示文稿
心脏MR检查及应用
心力衰竭
心脏MR可以帮助确定心力衰竭 的原因,评估心肌功能和心脏结 构,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心脏MR在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中的价 值
详细分析
心脏MR可以提供关于先天性心脏病的详 细解剖结构,包括心室间隔缺损、室间隔 缺损等。
术前评估
心脏MR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手术前的解剖 结构和心脏功能,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 依据。
2
扫描
设备会产生磁场和无线电波,并对心脏进行扫描。过程中病人需要保持静止。
3
分析
医生会分析得到的图像,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并发现任何异常。
心脏MR在心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பைடு நூலகம்
心脏肌肉病变
心脏MR能够帮助评估心脏肌肉 的损伤程度和病变类型,以便进 行准确的诊断。
冠心病
心脏MR可以评估冠心病患者的 冠状动脉供血情况,检测心肌缺 血和心肌梗死。
心脏MR检查及应用
心脏MR检查是一种无创的影像检查方法,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获取心脏结构 和功能的详细信息。
心脏MR检查的原理
心脏MR检查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来生成高清的心脏图像。它可以显示心脏的 大小、形状和运动,以及检测血流量和心脏瓣膜功能。
心脏MR检查的流程
1
准备
病人需要脱掉金属物品,并安静躺在磁共振扫描床上。
术后随访
心脏MR可以用于术后随访,评估手术效果和心脏功能的恢复情况。
心脏MR检查的优势与局限
心脏MR检查具有非侵入性、无放射线、高分辨率等优势。然而,它对金属植 入物和心动过缓的患者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全文)
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全文)心脏磁共振成像(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MR)作为无创性影像学检查,除了可提供心脏解剖、心脏及瓣膜功能变化特征外,还可以评价心肌水肿、变性、铁沉积、纤维化等组织特征,在心脏疾病的诊断、预后评估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定量CMR技术,包括T1mapping、T2mapgging、T2*、4D Flow、DTI、IVIM、及非对比剂全心冠脉血管成像(whole heart MR coronary angiography)等技术逐步成熟,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了更多重要的定量分析。
本文就CMR的常用技术及新技术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1.心脏形态及功能分析1.1黑血序列:基于黑血技术的CMR,是利用血流的流空效应,使心脏、大血管快速血流呈无信号,心肌呈等信号,便于分辨心肌的结构特征,主要用于心脏形态学分析。
采用黑血技术的T1WI或T2WI,均可直接显示心肌及大血管的形态。
脂肪抑制T2WI黑血序列能敏感地识别心肌水肿,对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诊断、治疗疗效观察具有重要价值;非脂肪抑制的T1WI黑血序列对识别心肌脂肪变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1.2亮血序列:基于亮血的CMR,是通过增强血池信号亮度使血池呈高信号,而心肌呈等信号,从而形成两者形成自然对比。
心脏电影序列是在亮血序列基础上动态采集心动周期内的动态电影图像,通过后处理软件勾画心腔内膜、外膜后可计算多个心功能参数,如心腔容积、射血分数、室壁厚度等等,已被公认为评估心脏功能的“金标准”。
同时后处理软件可进行心房、心室的应变分析(Strain),提供射血分数以外的房室的运动和力学指标,测量从舒张状态到收缩状态的心肌应变能力的转变,有助于在房室射血分数降低之前检测出临床前的心脏功能障碍[1]。
心肌标记(Tagging)技术是在电影序列开始前增加专门射频脉冲进行心肌网格状标记,再行电影成像,通过后处理软件对标记的心肌行节段性分析,从而评价局部心肌运动功能,是对常规心功能评估的补充。
心脏MRI检查ppt课件
av RA
LV
Ao rpa lpa
LA
IVC
LV
43
心脏磁共振扫描层面的选择
心脏磁共振扫描成像方法众多,其特点是多层面、多方位, 目前尚未广泛一致的最佳方法。首先扫描冠、矢、轴 三个方向 的基本定位像。结合临床诊断疾病的需要选择。 应用较多的有 以下一些方法:
1. 横断面成像
9. 其他
2. 冠状面成像
膜功能,计算射血分数、每博输出量、室壁 收缩期增 厚率及心肌重量等) 心肌灌注成像:注射不同对比剂(了解心肌有无缺血或
梗塞并可行负荷试验) 血流扫描:血流通畅情况(流量及瓣膜返流定量分析)
10
冠脉成像:CT显示冠脉优于MR(三维重建显示冠脉主 干及分支全貌、钙化、软斑块)
对比剂三维血管成像:注射对比剂后通过不同重建技术 从不同方面和角度显示血管及病 变( MIP ) 最大密度投影、( MPR ) 多平面重建、(SSD) 表面重建、( VR )容积重建、( VE )仿真内窥 镜技术)
4
1985, Denmark
5
问题:
心脏跳动、血管搏动、呼吸运动导致磁共 振信号大量丢失,成像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解决办法
心电门控 呼吸门控
屏气扫描 实时扫描
最佳解决办法 — 需要高性能的梯度场! 需要具有专用技术和成像序列的磁共振 扫描系统。
6
高性能的梯度场带来的结果
梯度场强度越大-切换率越快-爬升时间越短 工作周期 100 % 成像速度越快:最短TR 最短TE 最短采集时间 成像高分辨率:最大采集矩阵 最薄2D/3D层厚 最小扫描野 最大层面内分辨率
39
导航回波技术(Navigator Echo Acquisition)
(医学课件)心脏磁共振扫描技术PPT幻灯片
• 磁共振心脏扫描定位
在横位上通过左室心尖与二尖瓣中点的连线定出两腔心
• 磁共振心脏扫描定位
在两腔心上通过左室心尖与二尖瓣中点的连线定出四腔心
• 磁共振心脏扫描定位
在四腔心上通过左室心尖与二尖瓣中点的连线的垂直线定出 左室的短轴位
• 磁共振心脏扫描定位
在短轴位上通过室间隔中点并垂直平分左右室定出准四腔心
• 心脏磁共振所要解决的……
1.心脏的解剖形态 2.心肌的MR信号有无异常 3.心肌的活动情况 4.心肌灌注有无异常 5.有无异常延时强化 6.心功能有无异常
• 心脏磁共振检查前准备
1.呼吸屏气训练 2.心电门控的链接 3.操作流程的回顾
• 磁共振心脏扫描定位
首先进行心脏冠、矢、横三方位定位图
心脏磁共振扫描技术
• 随着MR技术的快速发展,心脏磁共振检查正朝着 更清晰、更精细、更精确的方向发展。
• 回顾 1992年我院在GE Vactra 0.5T上就开展了心脏MR检查
参考文献:谢道海,丁乙,陈学仁,等.电影磁共振对正常人左心 功能的测定.中华放射学杂志,1994,28(7):444-447.
• 磁共振心脏扫描定位
在短轴位上通过室间隔中点并垂直平分左右室定出准四腔心
• 扫描前心电门控补偿
• 磁共振心脏扫描
1.首先进行短轴位T1、T2、T2压脂序列扫描
T1
T2
T2 tirm
• 磁共振心脏扫描
参考序列: 1.T1: tse_9_db_ t1_iPAT 2.T2: tse_17_db_t2_iPAT 3.T2 tirm: tirm_15_db_t2_iPAT
3.进行四腔心心脏电影序列扫描
• 磁共振心脏电影扫描
飞利浦磁共振心脏扫描方法
飞利浦磁共振心脏扫描方法2020-06-17线圈选择•SENSE XL Torso(Achieva)•HR Torso Cardiac(Achieva)•dStream Torso(Ingenia)摆位注意事项•体位:仰卧位、头先进,定位中心位于两乳头连线•心脏扫描时间较长,双手可以自然放于身体两侧•观察呼吸最明显位置放置呼吸门控,必要时使用绑带固定•心电门控首选VCG•训练患者均匀呼吸和呼气末屏气•建议佩戴气动耳机,方便操作员与患者对话心电门控VCG的摆放和注意事项•确保VCG模块电量充足(提示灯为绿色)•注意不要将VCG模块放在成像范围内•白色:第一二肋间隙、紧邻胸骨左侧处•黑色:剑突左侧、白色电极下方10cm至15cm处•红色:左侧腋前线、与白色及黑色电极形成直角处•绿色:紧邻黑色电极的下方同步患者心率(Ingenia)•在生理门控窗口右键选择VCG+RESP,呼吸和心率同时显示•观察患者心率与呼吸是否规律,必要时重新调整电极及呼吸门控•点击生理门控中的Update按钮,同步患者心率心脏形态学相关序列序列名称方位描述1Survey 3 Plane定位像2BTFE-BH A2CH假两腔心(定位用)3BTFE-BH A4CH假四腔心(定位用)4BTFE-BH SA心功能扫描(电影)5BTFE-BH4CH心功能扫描(电影)6BTFE-BH2CH心功能扫描(电影)7BTFE-BH3CH心功能扫描(电影)8T2-TSE-BB SA心肌形态(黑血)9T2-STIR-BB SA心肌形态(黑血)心脏三平面定位像•扫描结束后注意观察图像信号是否均匀,层面是否包全整个心脏,如有必要可采用“双定位”法重新扫描Survey•四腔心位•两腔心位•三腔心位心脏扫描基本视图A2CH A4CH SA4CH心脏常规扫描图像——亮血电影成像•B T F E序列参数特点•采用心电门控的稳态自由进动快速梯度回波序列,可采集心动周期不同时相的图像,用于心脏动态电影成像•具有亮血亮水特点:血流与水表现为高信号,而心肌、瓣膜等实性组织表现为低信号,易于观察瓣膜活动及血流情况•临床应用•心室壁运动评价•心功能定量分析•瓣膜评估心脏常规扫描图像——黑血形态成像•黑血序列参数特点•采用双反转或三反转序列消除感兴趣区域血流信号,以突出心肌与周围组织结构•垂直于血流平面BB层厚设置:2-2.5倍扫描层厚平行于血流平面BB层厚设置:1-1.5倍扫描层厚•临床应用•心肌与心包病变•心脏占位心肌灌注与延迟强化相关序列序列名称方位描述1DYN_sTFE_Multi-plane SA/4CH心肌首过灌注Delay 8-10 min 2IR_TFE_LL_PSIR SA测定TI时间3PSIR_TFE_BH SA延迟强化4s3D_PSIR-TFE_BH4CH延迟强化5s3D_PSIR-TFE_BH2CH延迟强化6s3D_PSIR-TFE_BH3CH延迟强化对比剂注射方案•首过灌注根据体重计算对比剂用量(0.05mmol/kg)注射速率2~3ml/s,并以相同速率追加20ml生理盐水•延迟强化灌注扫描结束后,再次注射对比剂(0.1mmol/kg体重)注射速率0.5~1ml/s,并以相同速率追加20ml生理盐水心肌首过灌注扫描方法(DYN_sTFE)•心肌首过灌注对时间分辨率要求较高,因此应选用有限层数(3层短轴、1层四腔心)的单次激发TFE超快速采集序列•采集时间一分钟左右,可在自由呼吸状态下采集(时间分辨率高不会产生呼吸伪影)•可以使用3PPS方法分别定位SA与4CH层面•启动扫描,在AutoView窗口出现第一幅图像时,立即注射对比剂心肌延迟强化扫描方法(PSIR)•在延迟强化扫描之前需要等待对比剂从正常心肌中完全廓清,此过程通常需要8-10min,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扫描心脏电影序列•延迟强化序列通常采用PSIR序列,优点是对于反转延迟时间敏感性较低心肌定量相关序列序列名称方位描述1T1_native SA T1 Mapping 2T2_R2_native SA T2 Mapping 3T2_R2_star_native SA T2*MappingContrast Enhance 4T1_enhanced SA ECV MappingCardiac Quant•T1 M apping:不同病变会导致组织成分变化,进而改变T1时间•ECV M apping:可量化纤维化的范围及严重程度•T2 M apping:能识别出血、心肌水肿•T2*M apping:能识别铁离子负载情况冠脉扫描相关序列序列名称方位描述1BTFE_BH_1004CH冠脉扫描定位像23D_TFE_WH TRA3D_TFE 全心扫描Option33D_mDIXON_WH TRA3D_mDIXON全心扫描(水脂分离技术)BTFE_BH_100•以冠状位、矢状位为主,定位线与心室、心房连线平行;•绿色框为匀场框,范围尽量包全心脏及大血管,并尽可能少包含空气冠脉扫描参数确定方法•找到右侧冠状动脉,观察右冠的形态及位置,找到位置相对静止的时刻,记录右冠相对静止不动期开始及结束的时刻3D_TFE_WH或3D_mDIXON_WH序列定位•冠脉扫描序列采用Whole Heart 3D扫描,在冠状位及矢状位上将全心包全即可•绿色框为匀场框,范围尽量包全心脏及大血管,并尽可能少包含空气•Navigator为膈肌导航条,放置于右侧膈顶部,上1/3为肺组织,下2/3为肝脏组织扫描顺序建议A2CH A4CH CINEBlackBloodT1/T2/T2*MappingDynamic CoronaryDelayEnhanceECVMapping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心脏磁共振扫描技术
• 磁共振心脏动态扫描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 磁共振心脏延时扫描
1.动态扫描结束后,将剩余的8ml磁共振造影 剂(Gd-DTPA)全部注射完毕。 2.延时20min扫描。 3.扫描前做TI Scout。
心脏磁共振扫描技术
陈剑华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 随着MR技术的快速发展,心脏磁共 振检查正朝着更清晰、更精细、更 精确的方向发展。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 磁共振心脏电影扫描
2.进行短轴位心脏电影序列扫描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 磁共振心脏电影扫描
参考序列: cine_tf2d12_retro_iPAT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 回顾
1992年我院在GE Vactra 0.5T上就开展了心脏MR检查
参考文献:谢道海,丁乙,陈学仁,等.电影磁共振对正常人左心 功能的测定.中华放射学杂志,1994,28(7):444-447.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 磁共振心脏扫描
参考序列: 1.T1: tse_9_db_ t1_iPAT 2.T2: tse_17_db_t2_iPAT 3.T2 tirm: tirm_15_db_t2_iPAT
(医学课件)心脏磁共振
《医学课件》心脏磁共振
contents
目录
• 心脏磁共振简介 • 心脏磁共振技术 • 心脏磁共振诊断 • 心脏磁共振治疗 • 心脏磁共振的展望
01
心脏磁共振简介
心脏磁共振的定义
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简称CMR) 是指利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技术对心脏 进行无创影像检查的一种医学影像技术。
心脏磁共振在医学中的应用
心脏磁共振在医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 心脏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评估和预后判 断。
心脏磁共振还可以评估心脏功能,如心肌收缩功 能、心肌舒张功能等,有助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 度及预后。
心脏磁共振可以清晰地显示心脏的解剖结构,对 心肌病变、心包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的诊断具 有很高的准确性。
CMR可以评估心脏移植后的心肌重塑和功能 变化,预测患者的预后。
CMR可以指导CRT植入,评估其治疗效果和预 测患者的预后。
05
心脏磁共振的展望
心脏磁共振未来发展趋势
技术进步
随着磁共振技术的不断创新,心脏磁共振成像将更加清晰、分辨 率更高。
应用拓展
心脏磁共振在临床应用中将会更加广泛,如评估心脏疾病严重程 度、预测治疗效果等。
心脏疾病的磁共振诊断
心脏磁共振可以诊断多种心脏疾病,包括:心肌病、心肌 炎、心包疾病、心脏瓣膜病等。
心脏磁共振还可以评估心脏功能和整体心脏状态,以及识 别心脏肿瘤和转移瘤。
心脏磁共振对其他疾病的诊断
心脏磁共振不仅可以评估心脏疾病,还可以诊断其他器官的疾病,如:肺部疾病 、肝脏疾病、主动脉疾病等。
心脏磁共振检查技术 包括胸骨旁长轴切面 、心尖切面、左心室 短轴切面、右心室流 出道切面等技术。
(医学课件)心脏磁共振
THANK YOU.
谢谢您的观看
磁共振成像技术原理
高分辨率、高对比度,非侵入性、无辐射,能够检测出更多的疾病类型,并且能够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
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优点
价格昂贵,操作时间较长,对某些人群(如孕妇、金属植入物患者等)存在限制,而且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和维护。
磁共振成像技术的缺点
磁共振成像技术优缺点
心脏磁共振应用范围
检测心脏瓣膜病变
手术计划
CMR可以提供心脏结构和病变的详细信息,为手术计划提供重要依据,如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等。
术中导航
在手术过程中,CMR可以提供实时导航信息,帮助医生确定手术部位和操作方式,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手术导航
药物治疗效果评估
CMR可以评估药物治疗对心脏病变的治疗效果,如抗凝药物、血管扩张药物等。
手术效果评估
在手术后,CMR可以评估手术效果,如心脏功能恢复情况、手术部位愈合情况等,为术后治疗和康复提供指导。
疗效评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心脏磁共振技术发展历程
03
20世纪90年代初期,心脏磁共振技术开始初步探索和发展。
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上,如心脏形态学、心肌运动和血流动力学等。
早期发展阶段
01
心肌灌注成像和心肌存活的评估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可以评估心肌灌注成像和心肌存活,从而了解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程度。将心脏MRI和SPECT结合,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程度和范围。
心肌存活的评估
将心脏MRI和SPECT结合,可以通过观察心肌存活的征象来评估心肌梗死的恢复情况,从而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
心脏、大血管磁振成像.ppt
MRA或是利用流入层面增强效应(如时间 飞越法,TOF-MRA,因进入层面未饱和的血 流是高信号,而静止组织因反复受到RF脉冲作 用而饱和显低信号,产生对比;或是利用流动 质子相位偏移所产生信号(如相位对比法, PCMRA)来显示血流。
心脏、大血管磁振成像原理不同于MRA。心
脏、大血管每时每刻都在搏动,运动伪影严重 影响图像质量。而解决的办法是:或用心电图 门控作心脏、大血管MRI;或用快速扫描成像 序列,(如 GRE序列作非门控性的心脏电影 Cardiac cine扫描),或其它极快速扫描技术在 若干毫秒时间内完成层面的采集。
随着MR设备的主磁场和梯度场强度的提高, 高SNR的相控阵接收线圈的问世,电脑运算速 度成千倍地增快,快速扫描序列的不断开发,
采集成像时间极大地缩短,实现屏息检查以及 呼吸和搏动伪影的消除,冠脉成像及其血流流 速和流量的测定已成为可能,更进一步的心功 能的评价(如心肌灌注成像和各类血流测量方 法)的普遍应用看来也并不遥远。
心脏电影MRI可与呼吸补偿及流动补偿合用, 后者使血流信号更高,瓣膜及其运动更清晰可 见。若不使用流动补偿则应使用更短TE(如
5-6ms)以减少伪影。提高图像SNR方法有增 大FOV,增加层厚、用合适的矩阵(如256 X 160),NEX为4和用长方形像素。激励角>30
度,图像有较多的TIW成分,SNR提高而心肌 信号却下降。
心脏、大血管磁振成像
首台磁振成像(MRI)设备在1980年投放市 场,引起医学界广泛重视。随后各大医疗设备 公司集中资金和科技力量投入到这方面的研究
和开发,使得MRI在技术和设备方面不断取得 突飞猛进的发展。早期,MRI主要用于颅脑、 骨关节等静止器官的检查。而近十年来磁振血 管成像(MRA)和心脏MRI检查都较成功地用 于临床。
心脏核磁的应用PPT课件
von Knobelsdorff-Brenkenhoff Florian,et al,Representation of 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 in the AHA / ACC guidelines.[J] .J
幽闭恐惧症。
■ 2.向患者解释检查过程,消除其恐惧心理,保证患者能顺利配合 检查。
■ 3.呼吸训练:CMR序列通常需要患者吸气末或呼气末屏气,以保 持膈肌位置的相对恒定。
■ 其他:仪器设备的准备、监护仪、急救药品
3
基本扫描方案
■ (1)形态学检查:主要分为黑血和亮血技术两大类。扫描覆盖范围 一般为从主动脉弓至心脏膈面,旨在观察心脏解剖结构,初步显 示心房、心室和大血管结构。
Cardiovasc Magn Reson, 2017, 19: 70.
19
AHA关于心脏核磁检查的推荐:先心病推荐级别高
von Knobelsdorff-Brenkenhoff Florian,et al,Representatic resonance in the AHA / ACC guidelines.[J] .J
setting, it has similar capabilities to echocardiography in suspected MI.
Paramagnetic contrast agents can be used to assess myocardial perfusion and the
Cardiovasc Magn Reson, 2017, 19: 70.
14
AHA关于心脏核磁检查的推荐:稳定性冠心病
心脏的MRI检查技术(3)
心脏的MRI检查技术(3)心脏的MRI检查技术,在大家的心目中感觉比较难,其实本质不难,掌握了其最基本的“二腔心”、“四腔心”及“短轴位”的定位,那么心脏的扫描就会得心应手!心脏的MRI检查技术-----function-------6. trufi-freScout在实际工作中,在1.5T下使用TureFisp伪影较少,扫描效果较好,而在3.0T时因为偏共振伪影较严重,需要进行频率较准。
一般进行横轴位或四腔心的扫描,层数为13层。
TureFisp频率校准扫描图像图中为心脏四腔心层面的扫描,选择偏共振伪影较少层面的频率(0Hz),填入后续“Cine”序列中的参数卡,如下图所示,“Sequence→Part2→Trufi delta freq”。
TureFisp频率校准参数在上图“TureFisp频率校准扫描图像”中选择的校正频率参数填入图中参数卡内(虚线圆圈)。
7. Cine tfi2d12-retro-iPAT (二腔心)定位方式复制序列4两腔心图像定位方式,在四腔心及短轴图像上进行微调,四腔心上平行于室间隔,短轴位上通过心腔中心。
心脏二腔心电影定位及扫描图像二腔心电影扫描1组25层,一般扫描三组,第一组如上述二腔心定位,剩余两组“Cine”二腔心的扫描通过复制第一组的序列,点击“Protocol”→“Stack﹣”或“Stack+”,在上一序列层面的基础上进行层面的选择或移动。
如下图所示:8. Cine tfi2d12-retro-iPAT (四腔心)复制序列5四腔心图像定位方式,在二腔心及短轴图像上进行微调。
扫描三组图像,也利用“Protocol”→“Stack﹣”或“Stack+”进行层面的选择或者移动。
可显示房间隔、室间隔缺损,二尖瓣及三尖瓣病变。
心脏四腔心电影定位及扫描图像9. Cine tfi2d12-retro-iPAT (短轴位)复制序列5短轴位图像定位方式,使用电影序列扫描即可得短轴位电影,从心尖开始扫描,通过“Protocol”→“Stack﹣”或“Stac k+”进行层面的移动,包全整个左心室,显示后侧壁、室间隔、乳突肌,适用于心肌血供的评价及心功能的分析。
心脏磁共振检查步骤
1、平扫,对于考虑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或者肿瘤的患者可直接通过平扫检查,首先要求患者平躺在检查床上,头前脚后进入磁场中心,将双手自然身体两侧或胸前,然后将电磁线圈横轴中心正对胸部中点,锁定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并送至磁场中心,继而扫描成像,完成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成像;
2、增强扫描,当考虑患者出现心肌缺血、冠心病的状况,使用造影剂造影能够获得更精确的检查结果,需要快速手推注射造影剂,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步骤基本和增强前平扫步骤一致。
心脏扫描技术课件
《心脏扫描技术》
冠状动脉成像
《心脏扫描技术》
《心脏扫描技术》
《心脏扫描技术》
心脏扫描序列
黑血技术: Double IR 和 Triple IR, 白血技术: FIESTA Cine
心肌标记:FIESTA with Tagging 心肌灌注: FGRET 心肌延迟增强: FGRE with IR prepared
冠状动脉: fs-3D Fiesta
《心脏扫描技术》
分段K空间时间限制
每一个K空间段有一定的时间限制 由两个参数决定: K空间段内填充的K空间线数和每一条K空间线的填充时间 VPS(view per segment),其view指K空间线,segment指K空 间段,相当于“每心动周期完成的K空间线数 根据病人的屏气配合能力、心率状态进行即时调整,可以有效减少心脏运动伪影,提高图像质量
《心脏扫描,并使线圈的上下两片对齐 心电导线: 利用脚先进使之尽量在磁体内 最短(右图) 屏气训练: 呼气末屏气 如需增强, 最好留置套管针 详细介绍整个检查过程,取得病人的大力配合 线圈中心放在第三肋间,保证心脏以及主动脉根部处于有效检测范围内
《心脏扫描技术》
电影成像的分段K空间原理
整个心动周期划分成多个心 脏相位(不同灰阶) 每个心动周期连续采集,但 是分属不同图像的K空间段 将每个心动周期的相应K空 间(相通灰阶)段组合成一 个单相位图像,全部采样构 成多个单相位图像 连续播放形成电影图像,相 当于显示一个心动周期的心 脏运动情况。
《心脏扫描技术》
心肌标记:FIESTA with Tagging
心肌标记技术: 在QRS波起始处施加网格状饱和脉冲,使心肌被饱和呈现低信号,从而被标记(A);经过一段延迟时间,心肌运动发生改变,被标记的心肌位置发生变化,在图像上表现为网格线扭曲(B),扭曲的幅度和速度都是评价心肌运动的主要指标。
MR心脏成像教学文稿
Short Axis View (短轴观面):观察左、右心室 腔的大小,室壁厚度及运动, 常用来做心功能 分析
磁共振心脏成像方法
LV_in-out(左室流入、流出道):观 察左室前间壁和侧后壁、心尖、主动 脉瓣和二尖瓣
右心2- Chamber View(2腔室观面):
观察右室前、后壁,心尖部右室,三尖 瓣和肺动脉瓣
磁共振心脏成像的适应症
心脏形态学或功能异常
先天性或后天性主动脉疾病:如主动脉瘤 先天性心脏病 瓣膜病及人工瓣膜
心脏血供改变
缺血性心脏病
磁共振心脏成像的适应症
心肌或动脉壁的病理改变
大动脉炎 动脉夹层瘤或血管壁内出血 动脉粥样硬化 右心室畸形发育异常 心肌肥大 心梗、心肌炎
“Phases”> Calculated Phase,数据将进行平 均
Calculated Phase > Phases:将进行数据插入
磁共振心脏成像相关技术
扫描序列
Dark_blood(黑血技术):通过非空间选择性 的180°脉冲后紧跟一个片层选择性180° 脉冲来实现,主要用于形态学检查的序列中
MRC应用实例
M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C应用实例
MRC
完 整 的
检 查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MR心脏成像
磁共振心脏成像的难点
心脏舒缩运动影响 呼吸运动影响 心脏转位
磁共振心脏成像相关技术
ECG门控
ECG-trig(正向门控): Acquisition window = 80%R-R间距
心脏MR-PPT演示课件
12
MR扫描技术
• GE Signa 1.5T • 儿童 10%水合氯醛 0.5ml/公斤体重,开
放静脉后口服或肛注
• 体线圈或TORSO线圈,小婴儿头线圈 • EKG或外周脉搏门控
13
14
15
16
17
18
MR扫描技术
• 造影剂 马根维显 0.4cc/公斤体重
• CE-MRA
3D-Fast SPGR, 层厚2-3mm翻转
扫描层数为系统允许的最大层数 4. 打药前扫描一次(5个时相),检测系统状态和扫描位置 5. 设置相同序列和位置(35-40个时相),完成预扫描 6. 指示病人深呼吸4次,然后尽量屏气1分钟左右.
屏不住时小幅度喘气
21
7. 屏气开始扫描(右图) 8. 第一幅图像出现后,高压注射器注入Gd-DTPA
• 含水多少是磁共振图像形成不同的对比的关键 • 流空效应在心脏磁共振成像中起重要作用
3
磁共振进展
高场(3.0T)磁共振 梯度磁场和切换率提高,于1.5T磁共振机上,
梯度场和切换率已达到60mT/m 和200mT/m/ms 多通道阵列射频线圈 并行采集技术如SENSE 和ASSET技术,大幅度缩
短采集时间 门控与导航技术进步
4
磁共振成像的优点
磁共振成像具有无创伤、无射线、软 组织对比分辨率高,造影剂安全和能直 接三维成像的优点,同时还可进行功能 测量。近年来随着磁共振硬件和软件 的发展,磁共振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 于各种疾病病的形态与功能诊断
5
磁共振成像的缺点
• 磁共振成像技术也有不足之处, 如装有心 脏起博器者不能做磁共振检查, 检查价格 较贵, 时间较长, 声音很响, 对患儿镇静要 求较高,对重病患者如需抢救器械维持 者,则不能进行磁共振检查. 此外金属物 会产生伪影,对急性出血不敏感等也是 磁共振成像的不足之处
心脏磁共振临床应用教程及病例解析
心脏磁共振临床应用教程及病例解析嘿,朋友们!想象一下,在医院那充满神秘和紧张氛围的地方,有一项超级厉害的技术,叫做心脏磁共振。
这玩意儿可不简单,就像是给心脏做了一场超级详细的“写真拍摄”,能让医生们看清心脏的每一个小角落。
我有个朋友小李,是一名年轻的医生。
有一次,他就碰上了一个让他头疼的病例。
一位大叔捂着胸口,满脸痛苦地走进了诊室。
小李赶紧安排大叔去做各种检查,这其中就包括心脏磁共振。
当大叔躺进那个看起来有点像太空舱的磁共振机器里时,他心里可是七上八下的。
“医生啊,这东西不会把我给‘吞’了吧?”大叔紧张地问道。
小李笑着安慰他:“大叔,您别担心,这就是给您的心脏拍个清楚的照片,咱们好找到问题在哪儿。
”机器开始嗡嗡作响,小李在操作室里紧盯着屏幕,眼睛都不敢眨一下。
那屏幕上显示出的心脏图像,就像是一幅复杂的地图。
心脏磁共振可不只是简单地拍个照,它能测量心脏的大小、形状,看看心肌有没有变薄或者变厚,还能瞧瞧血管有没有堵塞。
这就好比我们要了解一座房子,不仅要看外观,还得看看墙壁有没有裂缝,管道通不通畅。
比如说,心肌梗死这个病。
通过心脏磁共振,就能清楚地看到哪一块心肌“罢工”了,受损程度如何。
这可比单纯靠心电图准确多啦!再比如心肌炎,它能发现心肌有没有发炎、水肿,就像是发现了庄稼地里有没有害虫在捣乱。
还有啊,一些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磁共振也能大显身手。
它能把心脏内部那些复杂的结构看得明明白白,就像是给心脏做了一个 3D 建模。
曾经有个小朋友,总是觉得心慌气短。
医生们一开始也摸不着头脑,各种检查做了一堆,还是没搞清楚。
最后,做了心脏磁共振,才发现原来是心脏里有个小“漏洞”,这可把家长给急坏了。
不过好在发现得及时,经过治疗,小朋友又能活蹦乱跳啦!你说,这心脏磁共振是不是很神奇?它就像是医生的“火眼金睛”,能让那些隐藏在心脏里的小秘密无处遁形。
在临床上,要想熟练运用这一技术,医生们可得下一番功夫。
得熟悉各种参数的设置,了解不同疾病在图像上的表现,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学会的。
心脏磁共振技术
简单的定期体检不能早期发现疾病高危事件,因此能够“预测癌症、预知中风、预知猝死”的深度体检就显得格外意义重大。
深度体检可更早发现原位病灶;通过健康问卷,器官功能检查和遗传基因检测,全面收集对象的健康信息,精确预测未来身体情况。
心源性猝死,冠状动脉造影(CTA)是目前直接观察冠状动脉形态的方法。
心源性猝死,冠状动脉造影(CTA)是目前直接观察冠状动脉形态的方法。
磁共振能够显示身体哪些部位的病变?磁共振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医学影像技术,特别是在软组织检查上具有优良的组织对比度和空间分辨力,它可以多角度多序列多参数成像,除肺、胃肠道显示欠佳外,可以检查全身任何部位。
心血管磁共振检查有何优势?磁共振良好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是其具备同时显示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能力,加之其不存在辐射损害,故这种集形态、功能及细胞生物学检查为一体的无创性检查已经发展为心脏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理想方法,被认为是判断心脏和功能结构的“金标准”。
心肌活性及灌注成像是心脏磁共振独有的优势,其影像分辨率远高于核素显像。
目前,磁共振的诸多特点越来越广泛的被临床应用。
磁共振检查能够显示哪些心脏疾病?1)心肌病变,包括各型原发性心肌病,急、慢性心肌梗塞及其主要并发症室壁瘤、附壁血栓等,高血压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或肺动脉瓣病变等所致的心室肌肥厚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
2)心脏肿瘤,包括心腔内、心壁内肿瘤及其与心包、纵膈肿瘤的区别。
3)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特别是复杂畸形。
4)心脏瓣膜病。
5)各种大血管疾患,包括各种动脉瘤、主动脉夹层、马凡氏综合症、大动脉炎、主动脉缩窄及褶曲畸形和阻塞,以及各种大血管先天畸形和变异。
4)心包疾患,包括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以及心包内占位性病变。
24、磁共振与超声检查心血管疾病,哪个更好?1)磁共振影像对比度及分辨率远高于超声心动图,更利于心肌及瓣膜微小病变的显示。
2)磁共振大视野、多方位成像,避免了超声检查时易受肋骨、肺组织的干扰而影响观察的可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磁共振心脏扫描定位
在横位上通过左室心尖与二尖瓣中点的连线定出两腔心
• 磁共振心脏扫描定位
在两腔心上通过左室心尖与二尖瓣中点的连线定出四腔心
• 磁共振心脏扫描定位
在四腔心上通过左室心尖与二尖瓣中点的连短轴位上通过室间隔中点并垂直平分左右室定出准四腔心
• 心脏磁共振所要解决的……
1.心脏的解剖形态 2.心肌的MR信号有无异常 3.心肌的活动情况 4.心肌灌注有无异常 5.有无异常延时强化 6.心功能有无异常
• 心脏磁共振检查前准备
1.呼吸屏气训练 2.心电门控的链接 3.操作流程的回顾
• 磁共振心脏扫描定位
首先进行心脏冠、矢、横三方位定位图
• 磁共振心功能分析
• 磁共振心功能分析
ED:舒张末期 ES:收缩末期 EF:射血分数 EDV:舒张末期容积 ESV:收缩末期容积 SV:每博输出量 CO:心博出量
• 磁共振心功能分析
• 磁共振心功能分析
• 磁共振心功能分析
• 磁共振心功能分析
• 磁共振心功能分析
• 磁共振心功能分析
• 磁共振心脏动态扫描
7ml磁共振造影剂(Gd-DTPA)在动态扫描开 始后2秒内快速注射
参考序列:dynamic_tfl_sr_ePAT
• 磁共振心脏动态扫描
• 磁共振心脏延时扫描
1.动态扫描结束后,将剩余的8ml磁共振造影 剂(Gd-DTPA)全部注射完毕。 2.延时20min扫描。 3.扫描前做TI Scout。
• 磁共振心脏扫描定位
在短轴位上通过室间隔中点并垂直平分左右室定出准四腔心
• 扫描前心电门控补偿
• 磁共振心脏扫描
1.首先进行短轴位T1、T2、T2压脂序列扫描
T1
T2
T2 tirm
• 磁共振心脏扫描
参考序列: 1.T1: tse_9_db_ t1_iPAT 2.T2: tse_17_db_t2_iPAT 3.T2 tirm: tirm_15_db_t2_iPAT
• 磁共振心脏电影扫描前准备
做trufi_freqScout序列
• 磁共振心脏电影扫描前准备
1.呼吸屏气训练 2.心电门控的链接 3.操作流程的回顾
• 磁共振心脏电影扫描
2.进行短轴位心脏电影序列扫描
• 磁共振心脏电影扫描
参考序列: cine_tf2d12_retro_iPAT
• 磁共振心脏电影扫描
3.进行四腔心心脏电影序列扫描
• 磁共振心脏电影扫描
参考序列: cine_tf2d12_retro_iPAT
• 磁共振心脏电影网格扫描
4.进行短轴位网格心脏电影序列扫描
• 磁共振心脏电影网格扫描
参考序列: cine_fl2d9_grid
• 磁共振心脏动态扫描
5.进行短轴位及四腔心动态序列扫描
• 磁共振心功能分析
• 磁共振心功能分析
• 心脏磁共振检查成功的关键
1.呼吸屏气训练 2.心电门控的链接 3.操作流程的回顾
参考序列:TI_Scout
• 磁共振心脏延时扫描
• 磁共振心脏延时扫描
• 磁共振心脏延时扫描
• 磁共振心脏延时扫描
参考序列:DE_high-res_tfl31_psir_seg
• 磁共振心功能分析
将所有短轴位 电影序列及四腔 心电影序列装载 到Argus软件中 进行处理
• 磁共振心功能分析
心脏磁共振扫描技术演示文稿
• 随着MR技术的快速发展,心脏磁共 振检查正朝着更清晰、更精细、更 精确的方向发展。
• 回顾
1992年我院在GE Vactra 0.5T上就开展了心脏MR检查
参考文献:谢道海,丁乙,陈学仁,等.电影磁共振对正常人左心 功能的测定.中华放射学杂志,1994,28(7):44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