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应用指引
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及应用指引
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及应用指引管理会计,说白了,就是帮助公司老板和管理层做决策的“智囊团”。
你可能听到过很多管理会计的术语,但一说到这些词,你是不是也有点懵?别担心,今天咱们就轻松聊聊这些所谓的“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啥的,搞清楚这些,你就能大概明白,为什么企业里那些聪明的决策总是能赚大钱。
说到管理会计,它其实就是用来帮助公司管好“钱袋子”的工具,不管是预算编制、成本控制,还是做决策分析,统统都能派上用场。
你想啊,做生意就像做菜,光有一堆食材可不行,得知道怎么搭配,什么时候放盐,什么时候加糖,甚至火候要控制好。
管理会计就是在告诉你该如何调配这些“食材”,让你的企业既能赚钱,又不至于亏得裤子都没了。
比如,你家的餐馆要开分店了,管理会计就会根据你的现有数据,比如销售额、成本、毛利率,帮你分析开新店是不是划算,资金流够不够,管理上能不能跟得上。
你觉得这事难吗?当然不难!就像你煮一道简单的家常菜,知道怎么炒,知道什么时候加点辣椒,就好了。
再说说“预算”吧,很多人一提预算就头疼,觉得这玩意儿太复杂。
其实啊,预算就是提前给自己的企业“划个圈”,不让它跑偏。
说白了,就是设个目标,计划一下你能用多少钱,花在哪些地方,目的就是让你不至于到年底一算账才发现原来花多了,收入却没跟上。
预算好像在超市里买东西,手里拿着购物清单,不乱花钱,不买那些明明不需要的东西,确保钱包不空。
会做预算的老板,永远不怕打破“囊中羞涩”的魔咒。
不过,管理会计可不单单是做预算这么简单,它还需要时刻盯着公司的“账本”,要搞清楚每一笔钱去哪儿了。
要知道,不管做什么,控制成本是王道。
想象一下,做一个餐饮品牌,餐厅厨房的油烟、食材的损耗,还有员工的工资,通通都是要算进去的。
光有生意做得火,不代表就能赚到钱,你还得控制住那些小小的、看起来不重要的成本。
如果你连餐巾纸都不敢浪费,怎么可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控制成本就像是理财高手用最少的投入,做到最大收益。
你可能会问,管理会计究竟在哪儿能帮到你?它还特别擅长“业绩评估”。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801号——企业管理会计报告
附件7: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801号——企业管理会计报告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指导企业管理会计报告的编制、审批、报送、使用等,根据《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企业管理会计报告,是指企业运用管理会计方法,根据财务和业务的基础信息加工整理形成的,满足企业价值管理和决策支持需要的内部报告。
第三条企业管理会计报告的目标是为企业各层级进行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管理活动提供有用信息。
第四条企业应建立管理会计报告组织体系,根据需要设置管理会计报告相关岗位,明确岗位职责。
企业各部门都应履行提供管理会计报告所需信息的责任。
第五条企业管理会计报告的形式要件包括报告的名称、报告期间或时间、报告对象、报告内容以及报告人等。
第六条企业管理会计报告的对象是对管理会计信息有需求的各个层级、各个环节的管理者。
第七条企业可根据管理的需要和管理会计活动的性质设定报告期间。
一般应以日历期间(月度、季度、年度)作为企业管理会计报告期间,也可根据特定需要设定企业管理会计报告期间。
第八条企业管理会计报告的内容应根据管理需要和报告目标而定,易于理解并具有一定灵活性。
第九条企业管理会计报告的编制、审批、报送、使用等应与企业组织架构相适应。
第十条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应根据管理活动全过程进行设计,在管理活动各环节形成基于因果关系链的结果报告和原因报告。
第十一条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可按照多种标准进行分类,包括但不限于:(一)按照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使用者所处的管理层级可分为战略层管理会计报告、经营层管理会计报告和业务层管理会计报告;(二)按照企业管理会计报告内容可分为综合企业管理会计报告和专项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三)按照管理会计功能可分为管理规划报告、管理决策报告、管理控制报告和管理评价报告;(四)按照责任中心可分为投资中心报告、利润中心报告和成本中心报告;(五)按照报告主体整体性程度可分为整体报告和分部报告。
第二章战略层管理会计报告第十二条战略层管理会计报告是为战略层开展战略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以及其他方面的管理活动提供相关信息的对内报告。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801_企业管理会计报告应用指引
附件7: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801号——企业管理会计报告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指导企业管理会计报告的编制、审批、报送、使用等,根据《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企业管理会计报告,是指企业运用管理会计方法,根据财务和业务的基础信息加工整理形成的,满足企业价值管理和决策支持需要的内部报告。
第三条企业管理会计报告的目标是为企业各层级进行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管理活动提供有用信息。
第四条企业应建立管理会计报告组织体系,根据需要设置管理会计报告相关岗位,明确岗位职责。
企业各部门都应履行提供管理会计报告所需信息的责任。
第五条企业管理会计报告的形式要件包括报告的名称、报告期间或时间、报告对象、报告内容以及报告人等。
第六条企业管理会计报告的对象是对管理会计信息有需求的各个层级、各个环节的管理者。
第七条企业可根据管理的需要和管理会计活动的性质设定报告期间。
一般应以日历期间(月度、季度、年度)作为企业管理会计报告期间,也可根据特定需要设定企业管理会计报告期间。
- 1 -第八条企业管理会计报告的内容应根据管理需要和报告目标而定,易于理解并具有一定灵活性。
第九条企业管理会计报告的编制、审批、报送、使用等应与企业组织架构相适应。
第十条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应根据管理活动全过程进行设计,在管理活动各环节形成基于因果关系链的结果报告和原因报告。
第十一条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可按照多种标准进行分类,包括但不限于:(一)按照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使用者所处的管理层级可分为战略层管理会计报告、经营层管理会计报告和业务层管理会计报告;(二)按照企业管理会计报告内容可分为综合企业管理会计报告和专项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三)按照管理会计功能可分为管理规划报告、管理决策报告、管理控制报告和管理评价报告;(四)按照责任中心可分为投资中心报告、利润中心报告和成本中心报告;(五)按照报告主体整体性程度可分为整体报告和分部报告。
第二章战略层管理会计报告第十二条战略层管理会计报告是为战略层开展战略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以及其他方面的管理活动提供相关信息的对内报告。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804号——行政事业单位
附件5:管理会计应用指引804号——行政事业单位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加强管理会计工作,改善单位内部管理,提高管理绩效和公共管理服务水平,满足社会公益需求,根据《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本指引适用于各级各类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
行政事业单位附属独立核算的企业和生产经营单位、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事业单位不适用本指引。
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应用主体应视管理决策主体确定,可以是单位整体,也可以是内设部门或内设机构,还可以是重大的专项活动和具体项目。
第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遵循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按照《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的一般规定应用管理会计,兼顾公平和效率、公益性和经济性,实现长期性和短期性、相关性和重要性的有机统一。
第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规划、决策、控制、评价活动并为之提供相关信息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参照企业相关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综合应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推动行政任务完成和事业发展规划实现。
(一)行政事业单位在确定业务量、优化业务流程、保障日常运行等运营管理活动中,可参照《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400号——营运管理》等。
(二)行政事业单位在项目可行性分析等投融资管理活动中,可参照《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500号——投融资管理》等。
(三)行政事业单位在党风廉政建设、“三重一大”控制、防范重大风险等风险管理活动中,可参照《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700号——风险管理》等。
第二章 应用环境第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充分了解外部环境、优化内部环境。
行政事业单位外部环境主要包括行业管理法律法规、市场资源配置、社会公益需求、行业发展趋势等法律、经济、社会、行业等因素。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环境主要包括与管理会计建设和实施有关的文化环境、组织环境、制度环境、信息系统等。
第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营造管理会计应用的文化环境,包括树立管理会计理念、培养管理会计应用意识、全员参与和支持管理会计的应用等。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体系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体系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体系是一个综合性的框架,旨在指导单位如何有效地应用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以支持其内部管理和决策过程。
这个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指引:这是管理会计应用指引体系的核心,它提供了管理会计的基本理念、原
则和方法。
基本指引强调管理会计的战略性、前瞻性和整合性,要求单位将管理会计融入其整体战略和业务流程中。
2.应用指引:应用指引是具体指导单位如何应用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的指南。
它涵盖
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绩效管理、风险管理等多个领域,提供了实用的操作步骤和方法。
3.案例库:案例库是管理会计应用指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大量成功的管
理会计实践案例。
这些案例可以为单位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帮助它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有助于提高单位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通过运用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单位可以更加精准地分析市场趋势、评估业务风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决策效率,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700号——风险管理
附件6: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700号——风险管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推动相关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在风险管理领域的有效应用,根据《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风险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风险管理目标,对企业风险进行有效识别、评估、预警和应对等管理活动的过程。
企业风险,是指对企业的战略与经营目标实现产生影响的不确定性。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风险管理并不能替代内部控制。
第三条企业进行风险管理,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一)融合性原则。
企业风险管理应与企业的战略设定、经营管理与业务流程相结合。
(二)全面性原则。
企业风险管理应覆盖企业所有的风险类型、业务流程、操作环节和管理层级与环节。
(三)重要性原则。
企业应对风险进行评价,确定需要进行重点管理的风险,并有针对性地实施重点风险监测,及时识别、应对。
(四)平衡性原则。
企业应权衡风险与回报、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
第四条企业可根据风险的来源、影响、性质、责任主体等不同标准,建立符合风险管理需要的,满足系统性、完整性、层次性、可操作性、可扩展性等要求的风险分类框架。
第五条风险管理领域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一般包括风险矩阵、风险清单等。
企业可结合自身的风险管理目标和实际情况,单独或综合应用不同风险管理工具方法。
第二章应用环境第六条企业应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形成与本企业经营状况相适应的风险管理理念,培育和塑造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风险管理培训、传达、监督和激励约束机制,将风险管理意识转化为员工的共同认识和自觉行动。
第七条企业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和风险管理的需要,建立组织架构健全、职责边界清晰的风险管理结构,明确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业务部门、风险管理责任部门等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分工,建立风险管理决策、执行、监督与评价等职能既相互分离与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
第八条企业应建立健全能够涵盖风险管理主要环节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通常包括风险管理决策制度、风险识别与评估制度、风险监测预警制度、应急处理制度、风险管理评价制度、风险管理考核制度等。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4号 ——作业成本法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4号——作业成本法1.概述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将成本与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过程相关联,以便更好地理解成本的构成并进行成本控制。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4号就是对作业成本法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说明和指导。
2.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作业成本法是基于以下几个基本原理的:1)成本驱动:作业成本法强调成本的驱动因素是生产活动,而非期间或产品。
2)成本积累:作业成本法要求将成本与作业或活动相关联,进行逐步累积。
3)成本分配:作业成本法通过成本分配,将成本分配到不同的作业或活动中,以便更好地衡量各项活动的成本。
3.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4号的主要内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4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对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说明,提出了作业成本法适用的范围和条件。
2)作业成本法的具体应用方法:详细介绍了作业成本法的具体应用方法,包括成本驱动、成本积累和成本分配的具体实施步骤。
3)作业成本法与其他管理会计方法的比较:对作业成本法与其他管理会计方法的异同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作业成本法的优势和局限性。
4.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4号的意义和作用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4号对于实施作业成本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1)指导企业正确使用作业成本法: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4号明确了作业成本法的具体应用方法和步骤,可以指导企业正确使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
2)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作业成本法可以更好地帮助企业理解成本构成,优化生产过程,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3)促进企业持续改进:通过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可以及时发现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企业持续改进。
5.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4号的实施建议为了更好地实施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4号,可以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作业成本法的培训和教育:企业应加强对作业成本法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作业成本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2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
22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管理会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企业提供了决策支持、成本控制、绩效评估等方面的帮助。
为了更好地应用管理会计,以下是22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一、成本控制:管理会计可以帮助企业控制成本,包括制定成本预算、分析成本结构和成本变动因素等。
二、预算管理:管理会计可以帮助企业制定预算计划,包括预算编制、执行、监控和调整。
三、投资决策:管理会计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投资决策,包括投资评估、投资风险分析和投资回报率计算等。
四、绩效评估:管理会计可以帮助企业评估绩效,包括制定绩效指标、评估绩效和改进绩效等。
五、成本分析:管理会计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成本分析,包括制定成本分析方法、分析成本结构和成本变动因素等。
六、产品定价:管理会计可以帮助企业进行产品定价,包括制定产品定价策略、分析成本和市场需求等。
七、生产计划:管理会计可以帮助企业制定生产计划,包括生产计划编制、执行和监控等。
八、销售管理:管理会计可以帮助企业进行销售管理,包括制定销售计划、销售预测和销售绩效评估等。
九、资金管理:管理会计可以帮助企业进行资金管理,包括资金预算、资金筹集和资金利用等。
十、财务报表分析:管理会计可以帮助企业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包括分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十一、绩效管理:管理会计可以帮助企业进行绩效管理,包括制定绩效目标、评估绩效和改进绩效等。
十二、战略规划:管理会计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战略规划,包括制定战略计划、分析市场和竞争环境等。
十三、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会计可以帮助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制定人力资源计划、人力资源评估和培训等。
十四、供应链管理:管理会计可以帮助企业进行供应链管理,包括制定供应链计划、分析供应链风险和改进供应链等。
十五、风险管理:管理会计可以帮助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包括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分析风险和控制风险等。
十六、项目管理:管理会计可以帮助企业进行项目管理,包括制定项目计划、执行项目和监控项目等。
管理会计34项应用指引
管理会计34项应用指引1.成本管理:制定成本预算并监控成本控制。
2.预算控制:实施有效的预算控制和预算执行的监督。
3.财务分析: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以评估业务绩效和获得预测结果。
4.绩效评价:评估业务绩效并提供管理建议。
5.战略制定:合理制定公司战略和发展计划。
6.风险管理:帮助公司预防和控制风险。
7.投资决策:通过分析公司的预测现金流来决定投资。
8.营销成本分析:分析营销活动中各项成本的构成和变化情况。
9.产品成本分析:分析各种产品的成本并确定其售价。
10.项目管理:实施项目评估、监控、控制和评估。
11.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对员工薪酬和福利的管理和优化。
12.资本预算:对于新项目的决策和资本支出的控制。
13.管理报告:制定和交付有关公司运营的管理报告。
14.现金流量分析:对预测的现金流量和财务状况进行分析。
15.区域预算:制定和监控公司的各地区预算和绩效。
16.中长期规划:帮助公司制定中长期业务计划。
17.资产管理:管理、监测和优化公司的各项资产。
18.销售预测:预测产品销售量,确定业务目标和制定计划。
19.产品线分析:分析各个产品线的销售情况和成本构成。
20.成本占比分析:确定成本与销售额之间的比例关系。
21.财务预算:制定和监测公司的财务预算。
22.市场营销研究:进行有关市场的调查和研究。
23.战略规划:制定公司战略并监测其执行情况。
24.采购成本控制:管理和优化采购成本。
25.生产成本控制:管理和优化生产成本。
26.成本效益分析:评估成本和效益之间的关系。
27.业务细分分析:将业务进行细分并进行分析。
28.经营风险评估:评估公司运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
29.绩效管理:实施有效的绩效管理以提高业务绩效。
30.生产组织优化: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31.提高收益: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公司的收益。
32.支付方案设计:设计和管理公司的支付方案。
33.企业文化建设:帮助公司营造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
经济增加值法
第二十四条经济增加值法的激励计划按激励形式可分 为薪酬激励计划、能力开发激励计划、职业发展激励
计划和其他激励计划。
(一)薪酬激励计划主要包括目标奖金、奖金库和基 于经济增值的股票期权。
1.目标奖金。目标奖金是达到经济增加值目标值所 获得的奖金,只对经济增加值增量部分实施奖励。
经济增加值法
企业应构建指标体系,综合考虑绩效评价期间 宏观经济政策、外部市场环境、内部管理需要 等因素。
附则
01
企业应有明确的战略目标,这 是确定关键绩效指标体系的基 础。
02
关键绩效指标反映战略目标, 对战略目标实施效果进行衡量 和监控。
03
企业应清晰识别价值创造模式 ,按照价值创造路径识别出关 键驱动因素,科学地选择和设 置关键绩效指标。
03
指标体系应反映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成功因素,具体指 标应含义明确、可度量。
绩效计划与激励计划的制定
01
指标权重的确定可选择运用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也可综 合运用这两种方法。
02
主观赋权法是利用专家或个人的知识与经验来确定指标权重的
方法,如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
客观赋权法是从指标的统计性质入手,由调查数据确定指标权
绩效计划是企业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的行动方案,包括 构建指标体系、分配指标权重、确定绩效目标值、选 择计分方法和评价周期、拟定绩效责任书等一系列管 理活动。
绩效计划与激励计划的制定
01
制定绩效计划通常从企业级开始,层层分解到所属单位(部 门),最终落实到具体岗位和员工。
02
企业可单独或综合运用关键绩效指标法、经济增加值法、平 衡计分卡等工具方法构建指标体系。
绩效计划与激励计划的执行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
04
05
合同确认法
根据订立的经济合同或协议中关 于支付费用的富i并估算哪些项目 属于变动成本或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法
变动生产成本—>产品成本 固定生产成本
LOGO
某某科技集团
变动非生产成本 固定非生产成本
变动成本=变动生产成本+ 变动非生产成本 固定成本=固定生产成本+ 固定非生产成本
贡献式损益表
工具方法评价
某某科技集团
最小二乘法原理。计算代表业务 量和混合成本的回归直线,确定 混合成本中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02回归分析法
混合成本的分解
账户分析法
根据有关成本账户及其明细账的内容,结合 其与产量的依存关系,判断其比较接近的成 本类别,将其视为该类成本。
03
LOGO
某某科技集团
技术测定法
根据生产过程中各种材料和 人工成本消耗量的技术测定 来划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固定制造费 用项目实际成本-固定制造费用项目 标准成本
工具方法评价
LOGO
某某科技集团
优点
1、及时反馈差异,利于考核业绩;
2、使编制企业预算更加科学。
缺点
1、要求企业产品的成本标准稳定; 2、对标准管理水平要求高、系统维护成本高; 3、标准成本更新频繁,成本差异缺乏可靠性
• 某成本对象总成本=直接追溯至该成本对象的资源费用+分配至 该成本对象的主要作业成本之和
• 某成本对象单位成本=该成本对象总成本/该成本对象的产出量
工具方法评价
LOGO
某某科技集团
能够提供更加准确的各维度成本信息; 改善和强化成本控制; 推进作业基础预算。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4号-作业成本法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4号——作业成本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作业成本法,是指以“作业消耗资源、产出消耗作业”为原则,按照资源动因将资源费用追溯或分配至各项作业,计算出作业成本,然后再根据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追溯或分配至各成本对象,最终完成成本计算的成本管理方法。
资源费用,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开展经济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资源耗费。
资源费用既包括房屋及建筑物、设备、材料、商品等有形资源的耗费,也包括信息、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各种无形资源的耗费,还包括人力资源耗费以及其他各种税费支出等。
作业,是指企业基于特定目的重复执行的任务或活动,是连接资源和成本对象的桥梁。
一项作业既可以是一项非常具体的任务或活动,也可以泛指一类任务或活动。
按消耗对象不同,作业可分为主要作业和次要作业。
主要作业是被产品、服务或客户等最终成本对象消耗的作业。
次要作业是被原材料、主要作业等介于中间地位的成本对象消耗的作业。
成本对象,是指企业追溯或分配资源费用、计算成本的对象物。
成本对象可以是工艺、流程、零部件、产品、服务、分销渠道、客户、作业、作业链等需要计量和分配成本的项目。
成本动因,是指诱导成本发生的原因,是成本对象与其直接关联的作业和最终关联的资源之间的中介。
按其在资源流动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成本动因可分为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
第二条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目标包括:(一)通过追踪所有资源费用到作业,然后再到流程、产品、分销渠道或客户等成本对象,提供全口径、多维度的更加准确的成本信息;(二)通过作业认定、成本动因分析以及对作业效率、质量和时间的计量,更真实地揭示资源、作业和成本之间的联动关系,为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作业、流程和作业链(或价值链)的持续优化提供依据;(三)通过作业成本法提供的信息及其分析,为企业更有效地开展规划、决策、控制、评价等各种管理活动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条作业成本法一般适用于具备以下特征的企业:作业类型较多且作业链较长;同一生产线生产多种产品;企业规模较大且管理层对产品成本准确性要求较高;产品、客户和生产过程多样化程度较高;间接或辅助资源费用所占比重较大等。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
‐3‐
键业务流程化,融入企业现有的战略管理体系中,包括对战略制定、 战略实施等方面的全方位管控。
第十二条 战略评价,是指企业通过检测战略实施进展,评价战 略执行效果,审视战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不断修正战略举措,以期 达到预期目标。
企业一般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战略评价:战略是否适应企业的内外 部环境、是否有效进行资源配置、战略涉及的风险程度是否可以接受、 战略实施的时间和进度是否恰当等。
第五章 信息与报告
第二十二条 管理会计信息包括管理会计应用过程中所使用和生成的财务信 息和非财务信息。
第二十三条 单位应充分利用内外部各种渠道,通过采集、转换等多种方式, 获得相关、可靠的管理会计基础信息。
第二十四条 单位应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管理会计基础信息进行加工、 整理、分析和传递,以满足管理会计应用需要。
第十一条 单位应从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做好资源保障工作,加强资源 整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效果,确保管理会计工作顺利开展。
单位应注重管理会计理念、知识培训,加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
第十二条 单位应将管理会计信息化需求纳入信息系统规划,通过信息系统 整合、改造或新建等途径,及时、高效地提供和管理相关信息,推进管理会计实 施。
第四章 工具方法
第十八条 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是实现管理会计目标的具体手段。 第十九条 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是单位应用管理会计时所采用的战略地图、滚 动预算管理、作业成本管理、本量利分析、平衡计分卡等模型、技术、流程的统 称。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具有开放性,随着实践发展不断丰富完善。 第二十条 管理会计工具方法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战略管理、预算管理、 成本管理、营运管理、投融资管理、绩效管理、风险管理等。 (一)战略管理领域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战略地图、价值 链管理等; (二)预算管理领域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全面预算管理、 滚动预算管理、作业预算管理、零基预算管理、弹性预算管理等; (三)成本管理领域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目标成本管理、 标准成本管理、变动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等; (四)营运管理领域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本量利分析、敏 感性分析、边际分析、标杆管理等; (五)投融资管理领域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贴现现金流法、 项目管理、资本成本分析等; (六)绩效管理领域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关键指标法、经 济增加值、平衡计分卡等; (七)风险管理领域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单位风险管理框 架、风险矩阵模型等。 第二十一条 单位应用管理会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根据管理特点和实 践需要选择适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并加强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系统化、集成 化应用。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400号-营运管理
附件4: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400号——营运管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企业加强营运管理,提高营运效率和质量,实现营运目标,根据《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营运管理,是指为了实现企业战略和营运目标,各级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激励等活动,实现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物料供应、产品生产和销售等环节的价值增值管理。
第三条企业进行营运管理,应区分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等四个阶段(简称PDCA管理原则),形成闭环管理,使营运管理工作更加条理化、系统化、科学化。
第四条营运管理领域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一般包括本量利分析、敏感性分析、边际分析和标杆管理等。
企业应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管理需要等,选择单独或综合运用营运管理工具方法,以更好地实现营运管理目标。
第五条企业应用营运管理工具方法,一般按照营运计划的制定、营运计划的执行、营运计划的调整、营运监控分析与报告、营运绩效管理等程序进行。
第二章应用环境第六条企业营运管理的应用环境包括组织架构、管理制度和流程、信息系统以及相关外部环境等。
第七条为确保营运管理的有序开展,企业应建立健全营运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各管理层级或管理部门在营运管理中的职责,有效组织开展营运计划的制定审批、分解下达、执行监控、分析报告、绩效管理等日常营运管理工作。
第八条企业应建立健全营运管理的制度体系,明确营运管理各环节的工作目标、职责分工、工作程序、工具方法、信息报告等内容。
第九条企业应建立完整的业务信息系统,规范信息的收集、整理、传递和使用等,有效支持管理者决策。
第三章营运计划的制定第十条营运计划,是指企业根据战略决策和营运目标的要求,从时间和空间上对营运过程中各种资源所做出的统筹安排,主要作用是分解营运目标,分配企业资源,安排营运过程中的各项活动。
第十一条营运计划按计划的时间可分为长期营运计划、中期营运计划和短期营运计划;按计划的内容可分为销售、生产、供应、财务、人力资源、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和设备投资等营运计划。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的制定依据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的制定依据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的制定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法律法规:制定管理会计应用指引需要遵循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规范性。
这些法律法规包括会计法、公司法等。
2. 理论框架:在制定管理会计应用指引时,可能会参考或采用某个理论框架作为基础。
这些理论框架可能包括管理会计理论、会计信息系统理论等。
3. 实践经验:在制定管理会计应用指引时,还需要考虑企业或行业的实践经验。
这些经验可以来自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实践案例,也可以来自行业内的最佳实践。
4. 国际标准:为了与国际接轨,制定管理会计应用指引时可能会参考国际标准或国际会计惯例,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等。
5. 学术研究:学术研究可以为制定管理会计应用指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在制定指引时,可能会参考国内外相关学术研究成果或文献。
综上所述,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的制定依据是一个综合性的因素,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借鉴。
管理会计34项应用指引
管理会计34项应用指引管理会计是一种管理思想和方法,其目的是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和控制指导。
管理会计系列应用包括以下34项:1. 目标成本管理:通过定量分析来确定目标成本并实现成本控制。
2. 可变成本管理:关注企业的可变成本,以调整企业的经营方式。
3. 固定成本管理:通过分析企业的固定成本来提高企业效率。
4. 投资回报率(ROI)管理:以投资回报率为主要指标来指导企业决策。
5. 业务流程成本管理:以业务流程为主要分析对象来实现成本控制。
6. 业务绩效管理:通过业务绩效指标来衡量企业绩效。
7. 班组成本管理:以班组为单位分析和管理生产成本。
8. 经济附加值管理:通过分析经济附加值实现投资回报率最大化。
9. 竞争成本管理:以竞争对手成本为基准调整企业经营策略。
10. 客户成本管理:以客户为中心调整企业经营策略。
11. 战略成本管理:以战略为导向优化企业经营管理。
12. 价值链成本管理:通过价值链成本分析来优化生产流程。
13. 能源成本管理:以能源消耗为主要指标来实现节能减排。
14. 质量成本管理:通过质量成本分析来优化生产流程。
15. 环境成本管理:以环境保护为导向来管理企业经营。
16. 品牌成本管理:通过品牌建设来提升企业产品的附加值。
17. 员工成本管理:以员工为中心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收益最大化。
18. 知识成本管理:以知识活动为主要分析对象来提高企业效率。
19. 专利成本管理:以专利管理为主要分析对象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20. 营销成本管理:以营销为中心分析和管理营销成本。
21. 客户利润分析:以客户利润为主要指标来实现客户经营的最大化。
22. 产品利润分析:以产品利润为主要分析对象来实现产品经营的最大化。
23. 项目成本管理:以项目为中心分析和管理企业项目成本。
24. 全周期成本管理:以全周期成本为主要指标来分析和管理企业成本。
25. 流动成本管理:以流动成本为主要分析对象来实现企业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
22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
22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介绍管理会计是指将会计信息应用于管理决策和组织控制的一种方法。
它涉及使用会计信息来分析业务绩效、评估风险和做出决策。
本文将详细介绍22项管理会计的应用指引,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指导原则。
1. 成本计算方法1.1 标准成本法•确定标准成本•计算实际成本•分析成本差异 ### 1.2 直接成本法•针对特定产品或项目•直接跟踪和分配成本2. 业务利润分析2.1 产品线利润分析•计算产品线总利润•评估产品线绩效 ### 2.2 客户利润分析•确定客户利润•识别高价值客户3. 业务绩效度量3.1 关键绩效指标•定义关键指标•收集和分析数据 ### 3.2 绩效评估工具•制定绩效评估指标•进行绩效评估4. 风险管理4.1 风险识别和评估•识别潜在风险•评估风险严重程度 ### 4.2 风险对策和监测•制定应对策略•监测风险变化5. 预算编制与控制5.1 预算制定•确定预算目标•预算分配 ### 5.2 预算控制•监测预算执行情况•调整预算策略6. 生产效率分析6.1 产能利用率•计算产能利用率•评估生产效率 ### 6.2 经济批量分析•确定最佳生产批量•提高经济效益7. 定价策略7.1 成本加成定价•添加适当的成本加成•确定最终售价 ### 7.2 市场定价•分析市场需求和竞争•制定市场定价策略8. 投资决策8.1 静态投资评估•计算投资回收期•计算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 ### 8.2 动态投资评估•考虑时间价值和风险•制定动态投资决策9. 差异分析9.1 成本差异分析•计算成本差异•分析差异原因 ### 9.2 收入差异分析•计算收入差异•识别收入波动原因10. 经营绩效评估10.1 经营绩效评估指标•确定关键指标•收集和分析绩效数据 ### 10.2 绩效改进计划•制定改进建议•实施绩效改进计划综上所述,本文详细介绍了22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
这些指引涉及成本计算方法、业务利润分析、业务绩效度量、风险管理、预算编制与控制、生产效率分析、定价策略、投资决策、差异分析和经营绩效评估等方面。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2号—标准成本法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2号——标准成本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标准成本法,是指企业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通过比较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揭示成本差异动因,进而实施成本控制、评价经营业绩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
标准成本,是指在正常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有效的经营管理条件下,企业经过努力应达到的产品成本水平。
成本差异,是指实际成本与相应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
当实际成本高于标准成本时,形成超支差异;当实际成本低于标准成本时,形成节约差异。
第二条企业应用标准成本法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比较,揭示与分析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并按照例外管理的原则,对不利差异予以纠正,以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改善产品成本。
第三条标准成本法一般适用于产品及其生产条件相对稳定,或生产流程与工艺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企业。
第二章应用环境第四条企业应用标准成本法,应遵循《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0号——成本管理》中对应用环境的一般要求。
第五条企业应用标准成本法,要求处于较稳定的外部市场经营环境,且市场对产品的需求相对平稳。
第六条企业应成立由采购、生产、技术、营销、财务、人力资源、信息等有关部门组成的跨部门团队,负责标准成本的制定、分解、下达、分析等。
第七条企业能够及时、准确地取得标准成本制定所需要的各种财务和非财务信息。
第三章应用程序第八条企业应用标准成本法,一般按照确定应用对象、制定标准成本、实施过程控制、成本差异计算与动因分析,以及修订与改进标准成本等程序进行。
第九条为了实现成本的精细化管理,企业应根据标准成本法的应用环境,结合内部管理要求,确定应用对象。
标准成本法的成本对象可以是不同种类、不同批次或不同步骤的产品。
第十条企业制定标准成本,可由跨部门团队采用“上下结合”的模式进行,经企业管理层批准后实施。
第十一条在制定标准成本时,企业一般应结合经验数据、行业标杆或实地测算的结果,运用统计分析、工程试验等方法,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就不同的成本或费用项目,分别确定消耗量标准和价格标准;(二)确定每一成本或费用项目的标准成本;(三)汇总不同成本项目的标准成本,确定产品的标准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特征 明显的多样化特征 生产条件稳定、 标准化程度较高 产品差异化程度不大, 进行短期决策 产品需求弹性较 作业成本法
谢 谢 观 赏
THANKS
企业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通过比较标准成本 与实际成本,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揭示成本差异动因, 进而实施成本控制、评价经营业绩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
实际成本>标准成本------超支差异 实际成本<标准成本------节约差异
应用程序
1.确定应用对象
LOGO
某某科技集团
4.成本差异计算与动因分析
作业成本分配
LOGO
某某科技集团
•
次要作业成本分配率=次要作业总成本/该作业动因总量 某主要作业分配的次要作业成本=该主要作业耗用的次要作业动
(一)分配次要作业成本至 主要作业,计算主要作业的 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 • •
因量*该次要作业成本分配率
主要作业总成本=直接追溯至改作业的资源费用+分配至该主要 作业的次要作业成本之和 主要作业单位成本=主要作业总成本/该主要作业动因总量
•
某成本对象分配的额主要作业成本=该成本对象耗用的主要作业 成本动因量*主要作业单位成本 某成本对象总成本=直接追溯至该成本对象的资源费用+分配至 该成本对象的主要作业成本之和 某成本对象单位成本=该成本对象总成本/该成本对象的产出量
(二)分配主要作业成本至 成本对象,计算个成本对象 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
第300-304——成本管理相关应用指引
日期:2017/11/9
目录
C O N T E N T S
1 2
第300号——成本管理 第301号——目标成本法 第302号——标准成本法
3 4 5
第303号——变动成本法
第304号——作业成本法
300
成本管理
管理活动: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 和成本考核。
LOGO
某某科技集团
全员管理、提高客户价值和产品市场竞争力; 成本规划与利润规划的有机统一、提高综合 竞争力
缺点
要求具备各类人才; 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 要求高的管理水平;
302 标 准 成 本 法
成本 管理 方法 在正常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有效的经营管理条件
下,企业经过努力应达到的产品成本水平
原则:融合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重要性原则。 工具方法:目标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变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
应用程序
事前成本管理阶段: 成本预测、成本决 策、成本计划 事后成本管理阶段: 成本核算、成本分 析、成本考核
LOGO
某某科技集团
01 02 03
事中成本管理阶段: 成本控制
301 目 标 成 本 法
2.制定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标准用量*标准单价)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标准工时*小时标准工资率)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固定制造费用
1、就不同的成本或费用项目,分别确定 5.修订与改进标准成本 5 4 3 消耗量标准和价格标准; 2 成本差异分析表 1 2、确定每一成本或费用项目的标准成本; 3、汇总不同成本项目的标准成本,确定 产品的标准成本。
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目标售价和目标利润
为基础确定产品的目标成本,从产品设计阶 段开始,通过各部门、各环节乃至与供应商 的通力合作,共同实现目标成本。
成本 管理 方法
应用程序
阶段一 阶段三
组别 职责
LOGO
某某科技集团
确定应用对象:产销量和盈利能力
阶段二
成本规划小组 收集相关信息:财务与非财务 信息、技术信息、变动趋势信 成本设计小组 息、行业信息等 成本确认小组 成本实施小组 阶段五
LOGO
某某科技集团
最小二乘法原理。计算代表业务 量和混合成本的回归直线,确定 混合成本中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01高低点法
02回归分析法
混合成本的分解
账户分析法
根据有关成本账户及其明细账的内容,结合 其与产量的依存关系,判断其比较接近的成 本类别,将其视为该类成本。
LOGO
某某科技集团
03 05
合同确认法
• •
工具方法评价
能够提供更加准确的各维度成本信息; 改善和强化成本控制; 推进作业基础预算。 存在较大的主观性; 操作较为复杂; 开发和维护费用较高。
LOGO
某某科技集团
优点 缺点
LOGO
某某科技集团
工具方法 目标成本法
市场环境 成熟的买方市场 稳定的外部市场 需求相对平稳 市场竞争激烈 客户个性需求较高
工具方法评价
优点
LOGO
某某科技集团
1、及时反馈差异,利于考核业绩;
2、使编制企业预算更加科学。
缺点
1、要求企业产品的成本标准稳定;
2、对标准管理水平要求高、系统维护成本高; 3、标准成本更新频繁,成本差异缺乏可靠性
303 变 动 成 本 法
企业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仅将生产过程中
消耗的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 将固定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直接
LOGO
某某科技集团
作业成本信息报告
1
2
3
4
5
6
7
成本对象选择、 作业认定
资源动因选择
与计量
作业成本分配
资源识别及资源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成本对象选择
LOGO
某某科技集团
发生部门 费用性质 资源费用清单 所属类别 受益对象
将当期所有的资源费用
因果关系 收益原则
根据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
作业认定
对企业每项消耗资源的作业进行识别、定义和划分, 确定每项作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作用、同其他作业 的区别以及每项作业与耗用资源之间的关系。
LOGO
某某科技集团
调查法、座谈法
内容
形式
具体 方法
分析和 归类
1、根据企业生产流程,自上而下进行分解;
2、通过与负责人和员工的交流,自下而上认定各项作业。
作业清单或作业字典(作业名称、作业内容、 作业类别、所属作业中心)
作业中心设计
LOGO
某某科技集团
产量级作业
作业的数量与产品的数量称财政比例变动:产品加工、检验
固定成本=固定生产成本+
固定非生产成本
贡献式损益表
工具方法评价
优点:
有利于明确企业产品盈利能力和划分成本责任;
保持利润与销售量增减相一致,促进以销定产; 揭示销售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
LOGO
某某科技集团
缺点:
不能反映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全部耗费; 不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
304 作 业 成 本 法
以“作业消耗资源、产出消耗作业”为原则,按照 资源动因将资源费用追溯或分配至各项作业,计算 出作业成本,然后再根据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追 溯或分配至各成本对象,最终完成成本计算。
成本 管理 方法
应用程序
资源识别及资源费 用的确认与计量 作业成本汇集、 作业中心设计 作业动因选择与计量
根据订立的经济合同或协议中关 于支付费用的富i并估算哪些项目 属于变动成本或固定成本。
技术测定法
根据生产过程中各种材料和 人工成本消耗量的技术测定 来划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04
变动成本法
LOGO
某某科技集团
变动生产成本—>产品成本 固定生产成本
变动非生产成本 固定非生产成本
变动成本=变动生产成本+ 变动非生产成本
3.实施过程控制 实时跟踪分析、控制现场成本、及时反馈、事中控制。
4、成本差异计算与动因分析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直接人
LOGO
某某科技集团
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 准工资率
批量级作业
作业的发生是由生产的批量数引起的,数量与产品的批量数成 正比变动:设备调试、生产准备
品种级作业
用于产品的生产或销售,其数量与品种的多少成正比例变动:新产品设计等
客户级作业
保证企业将产品销售给个别客户,但作业本身与产品数量独立:技术支持活动等
设施级作业
使其他所有产品都受益,但与产量或销量无关:管理作业等
收集相关信息、计算驱动产品成本 成立跨部门团队 可实现目标成本的设定和分解 可实现目标成本设定与分解的评价和确认 落实目标成本责任、考核成本管理业绩
阶段四
计算市场容许成本=目标售价-目标利润
设定目标成本、分解可 实现目标成本、落实目 标成本责任
阶段六 考核成本管理业绩以及持续改善。
工具方法评价
优点 全过程、提高效率和效果;
01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02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03
数量差异
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直接材料数量差异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耗用量*(实际 单价-标准单价) 直接材料数量差异=(实际耗用量-标准 耗用量)*标准单价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价格差异和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 固定制造费 用项目实际成本 - 固定制造费用项目 标准成本
成本 管理 方法
由当期收益予以补偿。 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
成本性态分析
LOGO
某某科技集团
01
02 03
固定成本
业务量⬆,总额➡,单位成本⬇︎
变动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