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的语言 导学案定稿

合集下载

古代诗歌语言鉴赏导学案

古代诗歌语言鉴赏导学案

古代诗歌鉴赏之语言专题导学案古代诗歌的语句具有表达凝练、内蕴丰富的特点,往往一句诗就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高超的技巧。

因而,鉴赏诗歌的语言,常常是赏析诗人炼句之妙。

所考语句往往是主旨句、具有隐含信息的语句、含有特殊句式的句子和在结构上起特殊作用的句子。

这种题型综合性强、自由度大,它可以从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情感等角度赏析。

一、画面描述类(一)诗歌的氛围(意境)雄浑壮丽、开阔苍凉、雄健高昂、高远辽阔、幽清明净、和谐静谧、清新明丽、朴素自然、清新飘逸、生机勃勃、华美艳丽、繁华热闹、悲壮苍凉、萧瑟凄清、孤寂清冷、沉郁孤愁、肃杀荒寒(二)答题步骤:五步法1.找景物:找诗句中的名词,要找完整。

2.加修饰:结合诗句中的形容词,做准确的描述。

3.连句子:调整语序,运用修辞。

4.展联想:分析景物之间的关系,联想要合理。

5.明氛围:全局考虑,整体把握。

(三)答题格式:抓特征+描画面(四)实战演练金陵望汉江李白汉江回万里,派①作九龙盘。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②沦亡后,三吴③不足观。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

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

②六帝:代指六朝。

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

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

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问题: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二、主旨情感类(一)诗词主题分类1.边塞征战①对祖国美丽壮阔的边塞风光的热爱与赞美;②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③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愁怨。

2.山水田园①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②赞扬乡民淳朴、好客,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③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

3.赠友送别①离别时的不舍和伤感;②别后的孤寂和思念;③对友人的劝勉和安慰;④借送别表达自己的志向或抱负。

鉴赏诗歌的语言导学案

鉴赏诗歌的语言导学案

鉴赏诗歌的语言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有关诗歌语言鉴赏的知识点2、提高鉴赏古诗文语言的能力【学习重点】目标1【学习难点】目标2【学习方法】识记有关知识点,有针对性的做题训练,随时总结做题规律。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知识链接1、诗歌的语言鉴赏识字明句,准确理解诗词的语句意思。

如何遣词用字,整体把握全诗内容。

2、明了古诗词的语言风格:诗词曲总的特征——“诗庄”“词媚”“曲俗”? 常用语:(1)平实质朴(2)含蓄隽永(3)清新雅致? (4)形象生动(5)绚丽飘逸(6)沉郁顿挫(7) 雄壮豪迈(8)雄浑奇特,? 鉴赏古诗词语言风格的常用语言还有:用字精炼、粗犷豪放、缠绵哀怨、? 悲怆幽怨、含蓄蕴藉、脍炙人口、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登峰造极、? 言简意赅、含蓄而KCB不锈钢齿轮泵有韵味、委婉含蓄、细腻传神、朴实无华、华美、? 言犹尽而意无穷、音节和谐、富有音乐性等。

二、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结构特点、炼字1、语言的考查。

(多是分析“诗眼”的题目)设问的方式及答题角度和步骤:(1)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风格)?或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解析:这种问题是就整首诗RYB系列燃油泵而言,因此记住常用术语就可无往而不胜。

如:用语清新、雅致,不落俗套;平淡质朴(朴素自然),全用白描,不加修饰,返璞归真;凝练简洁,绚丽多彩;委婉含蓄,清静幽深;清新明快,如行云流水;雄伟奇特,慷慨悲壮;使用叠字叠词叠句,生动形象,具有音乐美、修辞美等等。

注意:答题时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才能少扣分。

(2)找出这首诗的“诗眼”,或找出用得最传神的实词(虚词)并分析其好处。

解析:答题步骤——先找出此词,肯定其用得好,然后结合诗句解释其表面和深层含义(即这个词描绘出了什么景象或展现了什么画面或意境),最后答使用它产生了什么效果以及表达了什么感情或感受。

“效果”常用评价语可参见NYP转子泵上文的解析,譬如:运用动词、形容词的作用或效果是准确、生动、贴切;数量词、副词往往是起强调或使文气更贯通的作用;叠词往往是增强语言韵律感或强调作用;颜色词可以渲染气氛,增加画面感、色彩感,表达心情。

专题三鉴赏诗歌语言(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专题三鉴赏诗歌语言(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专题三鉴赏诗歌语言(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专题三鉴赏诗歌语言(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1在高中语文教育中,诗歌鉴赏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中学诗歌鉴赏是学生建立自己艺术鉴赏能力、练习批评能力、塑造自己审美情趣的主要途径之一。

其中,诗歌语言是一道难题,在鉴赏诗歌时,很难理解诗歌中独特而生动的语言特色。

而人教版高三的第三专题“鉴赏诗歌语言”会给你一个新的视角,让你发现诗歌中的美。

一、教学设计思路1.知识目标:(1)理解诗歌语言的独特性与表现形式;(2)领悟诗歌中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2.教学方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讲解、分组探讨、阅读分析、写作练习等,营造轻松自由、主动参与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自我组织、交流与合作中,逐步领悟诗歌语言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

3.教学内容:本专题包括了八个部分:词、句、结构、韵、声、景、深度和特殊语言。

每一部分由一首供学生品读、鉴赏并进行文字表述或写作的名诗歌来启发学生对其中语言的感知和体验,互相交流和启发。

二、教材内容探析1.韵和音:这一部分的名诗为《春泥》。

《春泥》以春天的水鸟和乡村生活为主题,它不仅表现了自然界兴旺发展的景象,还表达了一种融入自然、欣赏自然、与自然相互交融的生命态度。

在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辞藻来生动地描绘整个春天、整个自然的呼吸和跳动。

尤其是“光影浮动,影沉光浮,明暗交替”的表达,使人体会到了自然界在春天的一种声息律动。

同时,这首诗还使用了丰富的字音变化和韵语运用,适当地强化了诗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2.景:这一部分的名诗是《赋得古原草送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给远行的好友王之涣的一首送别诗。

全诗描绘了广阔无垠的古原草地上各种春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古原大草原、对生命的洒脱追求和缅怀之情。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大草原的描绘,表现了大自然的宏伟与气势,揭示了自然美的真谛。

同时,诗人巧妙地利用景物描写与背景交汇的技巧,加深了读者对情感交融的理解。

鉴赏诗歌语言教案

鉴赏诗歌语言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学会鉴赏诗歌的语言。

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情感,培养情感共鸣。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的基本特点:韵律、节奏、意象、情感等。

2. 诗歌语言的鉴赏方法:品味词语、分析意象、感受节奏、体会情感等。

三、教学重点:1. 诗歌的基本特点。

2. 诗歌语言的鉴赏方法。

四、教学难点:1. 诗歌意象的分析。

2. 诗歌情感的体会。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诗歌材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心得。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诗歌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诗歌基本特点的学习:介绍诗歌的韵律、节奏、意象、情感等基本特点。

3. 诗歌语言的鉴赏方法:讲解如何品味词语、分析意象、感受节奏、体会情感等。

4. 实践鉴赏:让学生分组阅读提供的诗歌,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鉴赏。

5. 分享心得:每组选代表分享自己的鉴赏心得,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诗歌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是否能够在实际阅读中运用所学进行诗歌鉴赏?针对存在的问题,下一节课如何调整教学策略?九、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整理笔记。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经典诗歌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和鉴赏方法。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他们的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诗歌鉴赏作业,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

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检验学生对诗歌语言鉴赏的掌握程度。

八、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本单元共安排8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度:按照教案设计的教学内容,依次进行教学。

鉴赏诗歌语言复习导学案

鉴赏诗歌语言复习导学案

诗歌鉴赏·炼字·导学案
Ⅰ课前预习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古人诗歌创作中“炼字”的相关知识;
(2)懂得炼字型鉴赏题目的答题方法。

2、能力目标:掌握炼字型鉴赏题目的解答方法。

【学习重、难点】
1、“炼字”的相关知识;
2、炼字型鉴赏题的答题方法。

【知识构建】
1、炼字:
所谓炼字,是指写作时推敲用字,使得所用之字形象、凝练、富有表现力。

古人在诗歌创作中,特别注意炼字,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炼动词——
如:王之涣的“羌笛何需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学生到黑板上完成。

古诗鉴赏语言(风格)导学案 (1)

古诗鉴赏语言(风格)导学案 (1)

诗歌鉴赏之语言教学案教学目标:了解关于诗歌语言鉴赏的题型,并把握解题思路。

课前预习一、考纲阐释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浅层次是理解句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高层次是赏析语言的特点和表达效果,能力层级为E级。

鉴赏古代诗歌语言是必考题。

诗歌的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有很强的感染力。

诗歌语言的鉴赏以理解为基础,通过调整、想象、联想、比较等多种方法,领悟其中的妙处。

二、古诗的语言特点1.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清新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一般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

清新之风常见于山水田园诗人,如陶潜的诗的特点主要是平淡,有时候也不乏清新,而王维,孟浩然的诗则相对比较清新。

再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

2.平淡或称质朴,其特别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但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平淡不同于平庸与淡而无味,它是用语上的返朴归真,是将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的语言说出,富有情味。

平淡而有思致往往体现了作家的真功夫。

正如王安石所说:看似平淡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平淡首推陶渊明,能够把诗写到平淡的人不多。

如梅圣俞《东溪》“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于浑朴中见清秀,语言质朴、平淡。

3.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如李商隐的诗。

再如王维《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句,前一联色彩清淡,形象优美;后一联则色彩绚丽,形象生动。

4.明快其特别是直接,明朗,爽快,泼辣。

就是不绕弯子,一语道破,一语中的。

明快莫过于白居易。

例如他的《忆江南》。

5.含蓄有时也称蕴藉,其特别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诗歌赏析句子导学案

诗歌赏析句子导学案

诗歌赏析句子导学案在诗歌的海洋中,我们总能领略到一种独特的美感和情感。

每一个句子都仿佛是一片波光粼粼的碎片,带着诗人内心的思绪和感悟,让人陶醉其中。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通过一些经典的诗歌句子来进行赏析,探索其深层含义和美感。

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是唐代诗人陆游的名句,形象描绘了山水之间错落有致的景致,表达了人生中经历坎坷困苦后又见到希望和光明的希冀。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鼓舞人们勇往直前。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是宋代诗人李白的名句,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月光的赞美之情。

诗句中的对比手法,使得读者感受到了一种淡雅清新的意境,仿佛置身于月光下的宁静中,心旷神怡。

3.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是明代诗人王之涣的名句,以黄河为喻,表达了生命的无常和流逝。

诗句中的壮阔气势和深刻哲理,让人深思生命的珍贵和短暂,唤起人们对生命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待。

4.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是宋代诗人苏轼的名句,借黄河比喻人生,表达了生命无常和岁月流逝的主题。

诗句中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渲染出一种宿命之感,引发人们对时间和生命的反思和感慨。

5.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这是清代诗人袁枚的名句,通过对雨水和草色的描绘,创造了一种幽静细腻的画面。

诗句中的典雅清新,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让人感受到一种恬淡悠然的美好。

通过以上几个句子的赏析,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诗歌带来的美感和情感,还能够深入思考其中蕴含的哲理和内涵。

诗歌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它能够点亮人们内心的灯火,激发人们对生活、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希望通过这些句子的导学,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诗歌的魅力,感悟其中的美好和哲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自我修养。

诗歌鉴赏指导学案1-3复习教案(通用7篇)

诗歌鉴赏指导学案1-3复习教案(通用7篇)

诗歌鉴赏指导学案1-3复习教案(通用7篇)诗歌鉴赏指导学案1-3复习教案(通用7篇)诗歌鉴赏指导学案1-3复习教案篇1第六节分类鉴赏诗歌的内容大致分为这样几类:送别诗、写景诗、咏史诗、咏物诗等。

下面分别说明。

一、送别诗(一)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

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

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

他们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

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以婉约派词人、诗人写的较多。

关于送别诗的作法,《诗法家数》曾作过如下归纳:“第一联叙题意趣;第二联合说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合说景,或带思慕之情,或说事;第四联合说何时再会,或嘱托,或期望。

于中二联或倒乱并说亦可,但不可重复,须有次第。

末句要有理警,意味渊永为佳。

”(二)举例送刘司直赴安西王维绝域阳关道,胡烟与塞尘。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苜蓿随天马,蒲桃逐汉臣。

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解说]全诗从地点、景物特点写起,然后叙述史实,赞扬汉朝的威德,结点出全诗的主旨:你这次去安西一定要让外族惧怕,不要去寻找屈辱的“和亲”方略。

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解说]:题目开门见山,点出是在暮雨时分送别李胄,用景物特征为送别定下了调子,建业──则是友人要去的地方。

“深深的海门看不到尽头,远处的浦树在雨中摇曳,诉不完的别情,就如同这无边的雨丝。

”这四句则把别情形象化,反衬了情义的深重。

(三)检测练习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鉴赏诗歌的语言教案

鉴赏诗歌的语言教案

鉴赏诗歌的语言教案一、教案背景介绍诗歌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迷人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

它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言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然而,由于诗歌的独特性,很多学生在鉴赏诗歌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通过语言学习的方式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的美。

二、教学目标1. 学习并理解诗歌的基本要素,包括韵律、节奏、押韵等。

2. 培养学生灵敏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能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象和隐含意义。

3. 提高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够对诗歌进行准确的解读和评价。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诗歌的基本要素介绍a. 韵律:诗歌是一种具有特定韵律的文学形式,学生需要了解并熟悉常见的韵律类型,如抑扬格、平仄格等。

b. 节奏:诗歌的节奏感是其独特之处,学生可以通过朗读和模仿来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

c. 押韵:押韵是诗歌的重要特征之一,学生需要学习并分析诗歌中的押韵方式和规律。

2. 诗歌欣赏与解读a. 选择一首适合学生年龄和水平的经典诗歌,进行朗读和欣赏。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诗歌的情感表达和意象描写。

b. 学生个人或小组分析和解读诗歌。

要求学生提取其中的意象和隐含意义,并加以阐释和解释。

c. 学生展示自己的解读结果,进行交流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不同解读的理解和观点。

3. 诗歌创作与评价a. 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可以选择自由创作或按照特定的诗体和韵律要求进行创作。

b. 学生相互交流和评价创作的诗歌,提供建议和改进意见。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提出有建设性的评价和反馈。

c.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总结创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并提出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的建议。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的方式介绍诗歌的基本要素和技巧。

2. 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诗歌解读和创作,促进彼此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3. 情景营造:通过诗歌朗读、音乐配合等方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诗歌欣赏环境。

鉴赏诗歌的语言教案

鉴赏诗歌的语言教案

鉴赏诗歌的语言教案教案标题:鉴赏诗歌的语言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2. 学生能够运用适当的技巧和方法鉴赏诗歌。

3. 学生能够通过鉴赏诗歌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2. 鉴赏诗歌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准备:1. 一些经典的诗歌作品,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

2. PPT或者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3. 学生课前阅读的相关诗歌材料。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诗歌基本知识,如诗歌的定义、特点等。

2.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本节课主题的兴趣,如:“你喜欢读诗吗?你觉得诗歌有什么特别之处?”步骤二:讲解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15分钟)1. 通过PPT或黑板,向学生介绍诗歌的语言特点,如押韵、节奏、意象等。

2. 分析和解读一首经典的诗歌,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3. 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加深对诗歌语言的理解。

步骤三:讲解鉴赏诗歌的技巧和方法(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鉴赏诗歌的一些常用技巧和方法,如注重诗歌的意境、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等。

2. 分析和解读一首诗歌,引导学生运用鉴赏技巧进行诗歌分析和理解。

3. 给学生提供一些鉴赏诗歌的练习题,让他们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实践。

步骤四:诗歌鉴赏实践(15分钟)1. 分发给学生几首经典诗歌,要求他们独立进行鉴赏和分析。

2. 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首诗歌进行朗读,并分享自己的鉴赏心得和体会。

3.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提升鉴赏诗歌的能力。

步骤五:总结和延伸(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学到的关键知识点和技巧。

2. 提供一些延伸阅读和学习的资源,鼓励学生继续深入研究诗歌鉴赏。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以及鉴赏诗歌的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提升了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通过实践和分享,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诗歌鉴赏,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十三讲 古代诗歌阅读之鉴赏诗歌语言 精品学案 (新高考)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十三讲   古代诗歌阅读之鉴赏诗歌语言  精品学案 (新高考)

第二十三讲古代诗歌阅读之鉴赏诗歌语言导学案【知识梳理】诗歌是语言的艺术。

诗歌的语言要求精练、含蓄,富于形象感和感染力。

鉴赏诗歌的语言要求考生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调动想象、联想、比较等多种方法,进一步领悟诗歌的精妙之处。

命题角度有赏字词、赏语句、赏语言风格。

1、赏字词炼字主要是锤炼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和副词。

这类题往往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所深藏的情思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常见的提问方式是:①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②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③本诗的某字,换成另外一个字好不好?为什么?2、赏语句对诗歌语句的鉴赏,一般有如下角度:对句意的把握,对表达技巧和在结构上的地位的分析。

更多的时候是综合考查。

3、赏风格不同诗人的作品,或者同一诗人的不同时期的作品,往往呈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

鉴赏诗歌语言风格,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的赏析。

【典题分析】例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早上五盘岭①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畲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①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经五盘岭时作。

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

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式探究】例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官舍竹①王禹偁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导学案)诗歌鉴赏导学案一

(导学案)诗歌鉴赏导学案一

诗歌鉴赏导学案一2月22日李小菊【学习目标】1、了解诗歌类型和考点2、读懂诗歌,初步鉴赏诗歌【重点难点】读懂诗歌,鉴赏诗歌【学习方法】自主探究【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观看“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总决赛片段,激发兴趣。

二、了解诗歌鉴赏考点(一)、形象鉴赏(二)、语言鉴赏诗歌鉴赏(三)、表达技巧鉴赏考点(四)、思想内容评价(五)、诗人观点态度理解(一)、形象鉴赏1、诗歌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2、形象鉴赏方法:(1)、抓住有关“形象”描写的具体语句和表达技巧分析形象的特征。

(2)、结合对“形象”的评价句和诗中主旨句,分析形象蕴含意义。

诗歌形象鉴赏答题步骤:(1)、诗中塑造或描绘了具有什么特点的什么形象(2)、结合诗句和表达技巧具体分析形象特点(3)、点出形象所蕴含的意义(抒发什么思想感情,表达什么理想追求、品格性情)(二)、诗歌语言鉴赏语言考查重点:1、语言特色2、炼字3、一词领全诗4、诗句赏析1、语言特色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语概括语言特色(如:清新淡雅或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快浅显或简洁洗练、委婉含蓄;沉郁顿挫、浑厚雄壮等)(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语言特色(3)、指出表现了什么感情等2、炼字答题步骤:(1)、解释字词的语境含义(2)、结合具体诗句和手法,描述景象(3)、烘托什么意境,表达什么感情,体现什么主旨等3、一词领全诗答题步骤:(1)、内容上,思考对突出主旨、思想,奠定感情基调所起的作用(2)、结构上,思考有不有线索、承上启下、前后照应等作用4、诗句赏析答题步骤:(1)、翻译解说诗句的意思(注意省略的补充、倒装的调整语序)或分析诗句中传神的词语(2)、结合手法,概括景物特征或描绘意境(3)、表达什么感情,体现什么主旨等5、赏析叠词的表达效果:(1)、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2)、能够突出事物的什么特征(3)、便于抒发强烈的什么思想感情(三)、表达技巧(艺术手法)鉴赏1、艺术手法的判断及表达效果分析①手法本身的效果做题指导②写景状物、表达效果分析角度③表情达意④说明事理1、比喻:生动表现事物特征,形象说明道理,鲜明表达感情。

古诗歌鉴赏之语言导学案

古诗歌鉴赏之语言导学案

【专题复习•古诗歌鉴赏之炼字】导学案(一)一、学习目标:1.了解鉴赏炼字艺术的常见题型。

2.掌握鉴赏炼字艺术的分析方法。

二、先学后教:(一)、赏诗眼知识梳理所谓“诗眼”,是指一首诗(词)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或全句的词句。

诗眼是洞察诗歌旨意的窗口,是诗的灵气所在。

抓住诗眼对于领会诗的意境和旨趣具有重要作用。

诗眼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去辨析鉴赏:(1)抓能体现作者强烈情感的字词。

(2)抓描写事物的生动、形象、准确的字词。

高考考“诗眼”,一般采取两种方式:一是直接找出并分析“诗眼”,二是间接分析某字成为全篇关键的理由。

“诗眼”题:全诗(或某一句)的诗眼是什么?全诗的关键是什么?为什么?鉴赏步骤:①指出诗眼或关键是什么。

②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句)写了哪些内容。

③指出该字(句)在表达主旨中所起的作用;分析该字(句)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三、由例及理: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刘长卿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诗眼”有“句中眼”,即一句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也有“篇中眼”,即一首诗的精神所在。

有人说,开头“流落”二字为本篇诗眼,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2.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2002年高考题)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

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四、当堂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雨夜眠白居易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注:这首诗大约是大和六年秋白居易任河南尹时所作。

这时诗人体衰多病,官务清闲,亲密的诗友元稹也已经谢世。

鉴赏诗歌的语言导学案(学生版)

鉴赏诗歌的语言导学案(学生版)

《鉴赏诗歌的语言》导学案赏析字词表达效果一、【典例引路】(一)、【炼字类】——直接鉴赏关键词例题1(2012年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见《世纪金榜》P120)送邹明府游灵武唐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

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问题: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

请翻译这首诗:【答案】【自我矫正】(二)、【炼字类】——换词比较鉴赏例题2 (2004辽宁)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问题】“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

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请翻译这首诗:【答案】【自我矫正】(三)、【诗眼类】例题3 (2007·四川)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葛溪驿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问题: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一个“”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

请翻译这首诗:【答案】【自我矫正】二、【规律总结】(请根据资料和老师的讲解整理)三、【类题训练】【直接鉴赏关键词题组】1. (2013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送何遁山人归蜀[宋]梅尧臣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

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问题: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

请翻译这首诗:【答案】【自我矫正】2.(2013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钓船归贺铸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

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导学案

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导学案

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导学案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导学案亳州二中语文组『千锤百炼赋新篇』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导学案【趣味故事】相传,苏东坡,一次与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试。

小妹说出:在“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中,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

苏东坡当即道:“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

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得意地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

”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古代诗人在创作上强调字的推敲和锤炼,力求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基本知识】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E级。

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是鉴赏诗歌的遣词造句、韵律格式、诗眼。

同时,我们还要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进而提升语言的鉴赏水平。

(一)品味词语1.精炼传神的词。

品味诗歌的语言时我们通常抓炼字。

所谓炼字,就是锤炼诗歌的词语,使之生动、形象、精炼、传神。

古人写诗,十分讲究炼字,因为经过锤炼过的关键字词,常常是最能表露诗歌情感和体现诗歌语言艺术的地方。

这些词语一般是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和虚词。

(1)动词。

在鉴赏诗歌时,要重点关注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如:“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裴迪《华子岗》)“侵”字写夕阳余晖逐渐消退的过程,写出了诗人在夕阳落下时一步步下山的生动情景。

“拂”字运用拟人手法,增强了动感,也使人想见山色的青翠可爱,柔和多姿。

这两个动词写出了云光山翠对诗人的眷恋不舍之情,而这正折射出诗人对华子岗的喜爱与留恋。

(2)形容词。

诗词中的形容词大部分是修饰语,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需关注的重点对象。

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蒋捷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周邦彦的“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鉴赏诗歌的语言(导学案)【考点阐述】诗歌的语言是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考题一般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

考查的形式一般为:(1)推敲字词(炼字)题(2)分析语言风格题(3)一词领全篇题【学习重点】了解炼字题命题特点,掌握答题方法【学习目标】1、品味语言2、规范答题【教学过程】过程:交流展示与矫正反馈相结合一、导入(炼字名句)苏小妹: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轻风”徐来,“细柳”动态不显,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与“轻”、“细”相宜,显得和谐,并且又把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

一个“失”字,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又一语双关,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生”字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富有动感,准确传神。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红”、“绿”用作使动词。

诗人通过樱桃、蕉叶转绿的动态,既增加了画面的色彩感,又道出了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情绪,抒写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齐己《早梅》)诗人以山村野外一片皑皑深雪,作为孤梅独放的背景,描摹出十分奇特的景象。

“一枝开”是诗的画龙点睛之笔: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

二、练一练,反思感悟温馨提示: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练习1、(2007年全国卷II)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氛垢:尘埃。

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答: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感。

练习2、(2007广东卷)年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亭林景熙清秋有余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答案:“穿”字描写了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的情形。

“数”形象地道出了诗人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地神态。

“穿”“数”两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孤独、苦闷、无聊的心境。

三、答题思路与步骤总结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②解释该字在句中含义;③展开联想和想像,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述景象;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四、做一做,巩固落实(0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①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

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l)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拳”和“退”。

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

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

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五、课后作业六、附录炼字类(一)关注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1、一般动词陶潜“悠然见南山。

” (联系修饰语”悠然”考虑) 答::“见”字表现出自然而然的悠闲。

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

(体会意境) 答:“弄”字使人联想到不仅花在风中摇动,影子也在舞动,描绘出一幅影随花动的和谐画面。

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

(感受情趣) 答:“闹”字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音,写尽一派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机。

王昌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由物及人思考) 答:“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由景及情考虑) 答:“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注意活用为动词的词常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 “悦”既是鸟悦,也是诗人见到青山欢鸟后的那种愉悦心情的写照。

“空”是说潭水涤除了尘世的杂念使人心空明。

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

“红”与“绿”道出了感叹时光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

(二)关注修饰词1、形容词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答: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寂,人心之孤苦。

例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答:“潜”“细”二字,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确切。

例3: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怨》王昌龄)答: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

一个“忽”字,突出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

“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例4: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描写茫茫沙漠景观,“大”字状其景观;烽火燃起,“孤”字状其醒目;“直”突出无风而劲拔。

沙漠毫无遮拦;“长”状其视野所及,黄河杳无尽头;“圆”则表现落日雄浑。

这两句,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

例5:吴文英的《鹧鸪天•化度寺》:“乡梦窄,水天宽,小窗愁黛淡秋山。

吴鸿好为传归信,杨柳阊门屋数间。

”下阙开头一“窄”一“宽”,对比中表达出思念故乡、却又有家难归的思想感情。

2、数词【例】齐己《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数)枝开。

”【参考答案】“一枝”比“数枝”更能突出梅花先于百花开的特点,更能突出诗题中的“早”字。

分析:诗中“一枝开”是诗的画龙点睛之笔。

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更显出此梅“早”开。

此诗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郑谷将“数枝”改为“一枝”。

齐己称郑谷为“一字师”。

此联描绘了一幅十分清丽的雪中梅花图。

(三)关注特殊词1、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强调作用。

例1:王驾《晴景》:“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蛱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原诗用“飞来”,只表现出蛱蝶从别处飞到此处的情景,而“纷纷”则表现出众多蛱蝶一起“过墙”、追寻春光的情景,语意表达得更充分。

例2: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诗中“时时”“恰恰”为叠字。

“时时”表现不是偶尔一见,把春意闹的情趣渲染出来;“恰恰”为象声词,形容娇莺啼鸣的婉转清脆,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听觉形象。

表达出诗人迷恋在花、蝶之中,忽又被莺声唤醒的刹那间的快意,并让人领略到汉语的音乐美。

例3:“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竹枝词>其一》刘禹锡)例4:“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王安石)例5:“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李清照)2、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

作用有: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例:“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浪淘沙》李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杜甫)以下无正文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