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基础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_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与必考知识点总结》地理是一门既有趣又实用的学科,它带领我们探索地球的奥秘,了解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
对于初中生来说,掌握地理知识不仅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还能拓宽视野,培养对世界的认知能力。
下面就为大家总结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和必考知识点。
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平均半径约为6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为 4 万千米。
2. 经纬网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来的。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 地图的三要素地图的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方向有三种表示方法,即一般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和经纬网定向法;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地图上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
二、世界地理1.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和东半球。
七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2. 世界的气候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等。
3. 世界的人口和人种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区。
世界三大人种分别是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
4.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世界主要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
世界三大宗教分别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
三、中国地理1.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我国领土面积约 960 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共有34 个省级行政区,包括 23 个省、5 个自治区、4 个直辖市和 2 个特别行政区。
2. 中国的人口和民族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分布不均,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地理是研究地球的科学,初中地理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
下面是初中地理知识点的总结,供参考。
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形状比较接近一个扁球体,不是完全的圆球体。
-地球的直径约为1.276万公里,赤道周长约为4万公里。
2.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
-自转使得地球呈现白昼和黑夜的变化,公转使得地球的季节发生变化。
3.地球的层次结构-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分为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
4.地球的板块构造-地球的陆地和海洋表面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板块。
-板块之间存在三种运动方式:边界推进、边界拖曳和边界碰撞。
5.地理勘测-制图是地理勘测的重要方法。
-制图工具包括经纬网、比例尺和图例等。
6.气候与天气-气候是地球其中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特征,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等要素。
-天气是短期内的大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风力等要素。
7.气候带和气候类型-气候带是指地球上按照气候特点划分的带状地区。
-气候类型包括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温带气候等。
8.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气候变化指的是从长时间尺度上看的气候变动。
-全球变暖指的是地球平均气温升高的现象。
9.水资源与水循环-水资源是指人类用于生产和生活所需的水的总量。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在不同形式之间循环的过程。
10.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人口与人口问题-人口是指一定地区内居住和工作的人的总数。
-人口问题包括人口增长、人口老龄化、人口迁移等。
2.农业与农业问题-农业是指以农作物和畜禽养殖为主的生产活动。
-农业问题包括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等。
3.工业与工业问题-工业是指通过劳动力和机械设备进行生产的活动。
-工业问题包括工业化进程、工业结构调整等。
初中地理基础知识点

初中地理基础知识点一、地球与地图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形的球体,南北极的直径相对较短,赤道附近的直径相对较长。
2.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使得地球产生昼夜交替,公转使得地球形成四季变化。
3.地球的地理划分:地球分为东半球和西半球、北半球和南半球,以及迎风面和背风面等地理区域。
4.经纬度与地球上的位置:经度表示东西方向的角度,以本初子午线为参考;纬度表示南北方向的角度,以赤道为参考。
地球上的位置可以通过经纬度进行精确定位。
5.地图的制作与使用:地图是对地球表面的缩小展示,通过比例尺、图例、方位角等方式呈现地理信息。
使用地图可以了解地理位置、距离、地势、气候等信息。
二、人口与城市1.人口的分布:人口分布不均衡,集中在沿海地区、河流流域、人力资源丰富的地区等。
同时,发展中的城市人口增长迅速。
2.人口变化与影响:人口变化受到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的影响。
人口变化对经济发展、社会环境、资源利用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3.城市化与城市发展:城市化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城市发展受到人口增长、资源利用、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4.城市规划与管理:城市规划包括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城市管理关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政服务、环境保护等问题。
三、资源与环境2.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合理利用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保护环境是资源利用的前提。
节约能源、合理用水、循环利用等是资源利用与保护的重要途径。
3.环境问题与保护:环境问题包括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环境保护是维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重视环境教育和政策落实是保护环境的关键。
四、地理信息技术1.地理信息系统(GIS):GIS是将地理信息与电子数据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技术系统,可以进行地图制作、空间分析、资源管理等工作。
2.卫星遥感技术与应用:卫星遥感技术通过卫星对地球进行观测,获取地表的高分辨率影像,用于农业、环境、灾害等领域的研究和监测。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3)由赤道到两极,纬线的长度逐渐减小。
3.经度和纬度的划分方法
(1)经度的划分是以本初子午线为00经线,向东、西各分为1800。00经线以东(右)为东经划分900。赤道以南(下)为南纬,以北(上)为北纬。
4.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
第一章 地球与宇宙 (七年级上第3章)
(一) 我们居住的地球
中国人:天圆地方“盖天说”“浑天说”
1、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印度人:大地是个圆盾
巴比伦人:大地是个空心山
2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1)帆船的远去和返回 (2)登高望远 (3)月食时的阴影是圆形的
(1)东西半球:以西经200,东经1600为界,分为东西半球。
注:自西往东(即越往右),经度数升高的为东经;自南往北(即越往左),经度数升高的是西经; 1
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1.地球仪: 就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 。
作用:可直观地表现地球面貌和地理事物的分布,能演示地球运动等自然现象。
经纬线的特点:
(1)经线是半个地球的大圆,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约为2万千米。
(2)纬线都是一个完整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长约4万千米。
(4)麦哲伦环球航行(最早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5)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6) 天涯海角总是走不到边
(7)相同长度的杆子在地球不同地区的同一时间所形成的影子长度不同。
3 .地球概况:地球实际上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并不是正圆的。(形成的原因:地球的自转)
赤道半径:6378千米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两极半径:6357千米
地球赤道周长:约40000千米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全汇总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全汇总0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球体,它的平均直径为6371米。
02纬线与纬度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03经线和经度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
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相等,指示南北方向。
20°W和160°E的经线圈,是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04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地球绕地轴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
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
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
05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
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变化。
06五带的划分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
07地图三要素比例尺、图例与注记。
08海拔和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09等高线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10世界海陆的分布地球上海洋面积占了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
11陆地地形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
12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地球内部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
13天气和气候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14气温的变化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15世界气温的分布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初中地理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初中地理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地理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常识和地理观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初中地理基础知识点的总结归纳。
一、自然地理
1. 地球与地球的运动
-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 地球的倾斜与季节变化
2. 大气层与气候
- 大气的组成和结构
- 气候的形成与分布
- 大气环流与气候带
3. 水资源与水循环
- 水资源的重要性
- 水循环的过程与特点
-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4. 陆地与陆地资源
- 陆地的构造与地貌
- 陆地资源的分类与分布
- 陆地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二、人文地理
1. 人口与人口分布
- 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
- 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 人口分布的规律与问题
2. 城市与乡村
- 城市的特点与分类
- 城市化与乡村现代化
- 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
3. 农业与工业
- 农业的类型与特点
- 工业的类型与发展
- 农工业地区的区位与特点
4. 交通与通信
- 交通运输的发展与影响
- 通信技术与信息社会
- 交通与通信的区域联系
以上是初中地理基础知识点的总结归纳,希望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
初中地理知识点大全(中考必备)

初中地理知识点大全(中考必备)1. 世界地理知识点- 大洲:位于地球表面的七大陆,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 国家:各个国家的位置、首都、主要语言和人口数量。
- 纬度和经度:地球表面的划分方式,纬度表示南北方向,经度表示东西方向。
- 自然地理:了解各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山脉、河流、湖泊等。
2. 中国地理知识点- 地形:中国的地貌特征,如高原、盆地、平原、山地等。
- 主要山脉和河流:长江、黄河、珠江等重要河流以及华山、泰山等著名山脉。
- 经济地理:各地区的主要经济发展特点,如沿海地区、内陆地区等。
- 地理分区:了解中国的地理区划,如华北、华东、西南等。
3. 环境与资源知识点- 气候:各地气候带的特点及分布规律,如热带、温带、寒带等。
- 生态环境:研究环境保护意识和措施,了解水资源、森林资源以及人类对环境影响的问题。
- 能源资源:了解各种能源资源的类型、分布和利用情况,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4. 经济地理知识点- 农业:了解农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如种植业、畜牧业等。
- 工业:认识各地区的主要工业发展特点,如重工业、轻工业等。
- 贸易与交通: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主要贸易方式,以及国内外的主要交通线路和交通方式。
5. 人口与城市知识点- 人口分布与迁移:了解人口分布的规律和影响因素,以及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
- 城市与城镇:了解城市和城镇的概念、发展过程和主要特点。
- 城市规划和建设:研究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和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这份初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包括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环境与资源、经济地理以及人口与城市等方面的内容,对于中考备考非常有帮助。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点,你将对地理学科有全面的了解,提高自己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地理初中必有知识点总结

地理初中必有知识点总结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体,其直径约为12756公里,分为南北两极和东西两半球。
地球是地球与自转轴的夹角引起的。
2.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是地球围绕自身轴心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
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产生四季交替。
3. 大地形、地形和地貌大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大致形态,如高山、平原、丘陵、盆地和台地等。
地形是地表形成地球表面的起伏情况和地面特征。
地貌是地形和地层组成的自然界面的特征的总称。
4. 地球的地壳结构地球的地壳一般分为岩石地壳和水文地壳。
岩石地壳主要由硅酸盐和铝质岩石组成,水文地壳主要由海洋组成。
5. 地球的气候带地球的气候带分为寒极气候带、寒冷气候带、温带气候带、亚热带气候带和热带气候带。
不同的气候带对应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明显不同。
6. 地球的水资源地球的水资源分为地下水、地表水和大气水。
地下水主要分布在地下深层,地表水主要包括河流、湖泊和水库。
大气水主要是指空气中的水汽。
7. 地球的植被和动物地球的植被分为森林、草原、沙漠和冰川等。
地球的动物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
8. 地球的自然灾害地球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爆发、洪涝、干旱和飓风等。
这些自然灾害对人类和地球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9. 地球的资源地球的资源包括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等。
这些资源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 人口分布和人口迁移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地域上的分布状况,主要受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社会政治和历史等因素的影响。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由一个地方迁往另一个地方的行为。
2. 城市和乡村城市是人口集聚、经济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地区,乡村是人口相对分散、经济以农业为主的地区。
城市和乡村对应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特征有明显的差异。
3. 交通与通信交通运输和通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对于连接国家和地区、促进经济发展、提升生活水平等方面的作用十分重要。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最全)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最全)自然地理知识点大陆地貌- 平原:指地势相对平坦,海拔较低的地区,土地肥沃,适合农业发展。
- 高原:指海拔较高,地势相对平坦的地区,具有丰富的资源,是农牧业和矿产资源开发的重要区域。
- 山地:指地势较高陡峭的区域,通常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植被,适合发展旅游业和水电站建设。
- 盆地:指四周环山,中央低洼的地区,通常有盐湖和石油资源,是重要的能源开发区域。
气候带和气候类型- 热带气候:位于赤道附近,气温高,降雨量大,适宜种植热带作物如水稻和棉花。
- 温带气候:位于中纬度地区,四季分明,适宜发展农业和工业。
- 寒带气候:位于高纬度地区,气温低,冬季漫长,主要适宜发展畜牧业。
- 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受到季风气流的影响,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水文地理- 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地面径流等。
- 湖泊:是地表积水形成的自然水体,通常由降雨、地下水和河流等补给。
- 河流:是地表积水形成的线性水体,根据水流方向可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是重要的水资源和交通运输通道。
人文地理知识点人口和人口分布- 人口:指某一地区的居民总数,通常以千万或亿为单位。
- 人口密度:指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量,是衡量人口分布密集程度的指标。
- 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情况,通常受到地理环境、历史和经济因素的影响。
城市化和城市规划- 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和城市人口数量增加的过程,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产物。
- 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空间布局、道路交通、住宅区和公共设施等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交通运输和通讯- 陆上交通:包括公路和铁路交通,是人们日常出行和货物运输的重要方式。
- 水上交通:包括河流和海洋航运,是国际贸易和旅游业的重要支撑。
- 空中交通:包括航空运输,是远距离出行和国际旅游的主要方式。
- 通讯:指人们传递信息和沟通的手段,包括电话、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等。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整理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整理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地球的形状和构造: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的球体,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2.地理坐标系统:经度和纬度的概念及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地理坐标定位一些地点。
3.大气环境:大气的组成和结构,大气的作用(保持气候,保护地球等)。
4.天气和气候:天气是指短期的气候状况,而气候是指长期的天气状况。
5.自然灾害:地震、台风、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的成因和预防措施。
6.水资源:水的循环和分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7.土地资源:不同土地的利用方式,如农业、工业、居民区等。
8.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人口和人口迁移:人口的增长和分布,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
2.城市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原因和影响,城市规划和城市问题。
3.农业和农村发展:不同农业方式的特点和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民的生活状况。
4.工业和工业化:工业化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工业地理的特点。
5.交通运输:交通工具的发展和运输方式,交通网络的构建和作用。
6.商业和旅游:商业的不同形式和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和影响。
7.文化和语言:地域文化的差异和传承,不同语言的分布和交流。
8.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应用,地理信息的收集和利用。
三、区域地理知识点1.五大洲的地理特点: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地理特点和分布。
2.中国地理:中国的地理特点(地貌、气候、水系等)和区域分布(东部、中部、西部等)。
3.世界经济地理: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特点和发展情况。
4.世界人文地理:世界主要国家的人口分布、文化特点和发展状况。
5.世界地理环境:世界主要自然地理环境(山脉、河流、湖泊等)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6.区域合作与发展:国际组织和区域合作的作用和影响,如欧盟、联合国等。
7.世界环境问题:全球变暖、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8.火山、地震和台风:世界各地的火山、地震和台风活动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初中地理全套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全套知识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体,它的赤道略大,两极略扁。
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公里。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围绕太阳以近似于椭圆的轨道公转,公转周期为365.24天,而地球自转则是地球绕自己的轴旋转。
自转周期为23小时56分4秒。
3. 地球的地理坐标地球的地理坐标是指地球上任意一点的经度和纬度。
经度是指地球表面上东西向的线,而纬度是指地球表面上南北向的线。
4. 地球上的地图投影地图投影是将三维的地球表面投射到二维平面上的方法,有多种不同类型的地图投影,如等角投影、等距投影、等面积投影等。
5. 地球上的时间地球上的时间按照经线分为不同时区,每隔15°经度即相差1小时。
国际日期变更线是从西向东延伸的曲线,穿过巴西亚马逊河口。
经过这条线往东的地区时间比东边小一天,反之亦然。
二、地球的结构与板块构造1.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组成。
其中地壳最薄,地幔密度是地壳的数倍,外核是液态,内核是固态。
2. 地球板块理论地球板块理论认为地球表面的地壳被分割成许多块状板块,这些板块沿着不稳定的板块边界相互移动,形成地壳的漂移、升降和抬高。
3. 地质构造和地壳变动地球地壳变动常见的有地震、火山爆发、地质压力和抬升等地质构造。
4. 地球的地震与火山地震是由地壳运动和地表碎裂引起的自然灾害,地震的发生一般会伴随着地面摇晃和地震波的传播。
火山是地球表面的喷发口,其由岩浆喷发和熔岩堆积形成。
三、地理环境的划分1. 地球的气候和气象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季节变化气候条件,而气象是指一段时间内空气、水汽、温度等因素的变化。
2. 世界地理区位根据地球的地理环境划分,世界地理区位分为北美洲、南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大洲。
3.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国地理环境包括东部的平原、高原和山区,西部的戈壁和沙漠,南部的热带雨林和海洋。
四、地球资源与环境保护1. 地球资源的种类地球资源包括自然资源(水、土地、森林)、矿产资源(石油、煤炭、铁矿石)、能源资源(核能、太阳能、风能)。
初中地理知识点最全汇总

初中地理知识点最全汇总地理是初中阶段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涵盖了人类居住地和地球环境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下面是初中地理知识点的全面汇总,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自然地理1. 地球与地球上的人类居住地- 地理的定义:地理研究地球上的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
- 地球的结构:地核、地幔、地壳。
- 地球的形状:椭球体。
- 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
- 七大洲和五大洋。
2. 气候和气象- 大气的组成和结构: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
- 气候:气温、降水、风向和风速的长期统计。
- 气象:研究地球上天气变化的科学。
3. 水资源和水循环- 水资源:指地球上可利用的水的总量。
- 水循环:蒸发、凝结、降水、径流等过程。
4. 土地与植被- 土地的类型:山地、平原、沙漠、盆地、高地等。
- 植被带:极地、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
5. 自然灾害- 地震、火山爆发、洪水、旱灾、台风、沙尘暴等。
二、人文地理1. 人口和城市- 人口:人口数量、人口密度、人口分布。
- 城市:城市的定义、城市化。
2. 农业和农村- 农业:农作物、农田、农业发展。
- 农村:农村人口、农村生活。
3. 工业和交通- 工业:工业部门、工业发展。
- 交通:陆路交通、水路交通、航空交通。
4. 旅游与文化- 旅游: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
- 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
5. 区域合作与环境问题- 国际合作组织: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
- 环境问题:气候变化、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地退化等。
三、地理技能1. 地图阅读与制图- 地图的种类:地形图、气候图、人口密度图等。
- 地图的符号与刻度。
2. 地方调查和实地考察- 实地考察的目的和意义。
- 要点记录和数据采集。
3. 图表与数据的分析- 图表的解读和数据分析方法。
4. 天地观察与探究- 天文活动的观察和研究。
总结:初中地理知识点的全面汇总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部分,并附带地理技能的应用。
通过深入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拓宽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初中地理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

初中地理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1.地球与地球定位:-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体,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球的经纬度与定位:经度是指地球表面上其中一点与本初子午线之间的角度差值,纬度是指地球表面上其中一点与赤道之间的角度差值。
通过经纬度可以确定地球上的任意一个点。
-世界标准时间:世界上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都有自己的标准时间。
2.气候与气象:-气候与气象的概念: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降水量、风向等因素。
气象是指气候在短期内的变化和天气现象,如气温的升降、降水的多少等。
-气候带与气候类型:根据地球纬度的不同,可以将地球划分为热带、温带和寒带三个大的气候带。
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又可细分为地中海型、季风型、大陆性型等。
-气候因素:气候由诸多因素影响,主要有纬度、海陆分布、地形、海洋水流等。
-气象要素:气象要素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降水量等。
这些要素可以通过气象观测仪器进行测量。
3.地理区域与地理划分:-陆地地理区域:根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的不同,可以将陆地划分为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大洲。
-生活区与农业区:根据不同的气候和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将地球分为生活区和农业区。
生活区主要是人口聚集的地区,农业区则适合农作物的种植。
-山地、高原和平原:地球上地形起伏不平,可以分为山地、高原和平原。
山地是指地势较高,有较多山脉和山峰的地区;高原是指相对平坦又地势较高的地区;平原是指地势相对平坦的地区。
4.水资源与水循环:-水资源与分布:地球表面约70%都是水域,但可用淡水资源却非常有限。
全球水资源分布不均匀,世界上一些地区水资源非常丰富,而一些地区则非常缺水。
-水的循环:地球上的水在大气、地表、地下三个空间之间循环,形成水循环。
水蒸气通过蒸发、降水和地下水补给等过程,不断在地球上循环流动。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一、地球与地球运动1.地球的结构:地壳、地幔、外核、内核。
2.地球的形状:地球是近似于一个椭球体,南北略扁,赤道稍偏宽。
3.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天24小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年365.25天。
4.黄赤交角: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轴之间的夹角,约为23.5°。
5.地球的倾斜与地球的季节变化:地球公转过程中,由于地球自转轴倾斜,使得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受到的太阳辐射量不同,进而造成季节的变化。
二、地球表层1.大洲与洋:地球表面主要由陆地和海洋构成,陆地包括大洲和岛屿,海洋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极洋。
2.大洲在地球上的分布:大洲主要有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3.世界地理位置:世界各大洲和洋的位置及相互关系。
三、地形1.地球上的高原、山地、盆地、平原、丘陵等地形。
2.地表水与地下水:地表水包括河流、湖泊、冰川等;地下水储量较大,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自降雨。
四、自然环境1.生物:地球上的植物和动物分布不均匀,生物因地区不同而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
2.气候和气象:气候是指长时间的天气状况,包括气温、湿度、降水和风力等;气象是指短时间的天气状况。
3.植被:植物因气候、土壤和海拔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类型的植被。
4.动物:动物也根据自身适应能力和食性分布于不同地域,且受到气候和植被的影响。
五、人文地理1.人口与人口分布:人口的数量、性别、年龄结构等与地理环境有关,人口主要分布在河流、湖泊、海洋和湿润地区。
2.农业:农业发展受气候、土壤和水资源等地理因素影响,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农业类型和种植业、养殖业等。
3.工业:工业发展也受地理条件的限制,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工业类型和重点发展产业。
4.交通运输:交通运输发展与地理条件息息相关,包括陆地交通、水上交通和空中交通。
5.城市与乡村:城市发展与地理条件有关,包括城市的位置、交通和资源等。
六、自然灾害1.地震:地壳活动引起的震动现象,地震对地表和人类造成的影响。
史上最全的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史上最全的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初中地理是培养学生对地理基本概念、地理原理、地理技术和地理学科性质、地理学科方法,以及对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认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一门学科。
下面是一份史上最全的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供参考:1.自然地理(1)地球是圆的,是一个略扁的椭圆体。
(2)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分布不均匀,表面有七大洲和五大洋。
(3)地球的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4)地球表面存在大量的山脉、平原、高原、丘陵、河流、湖泊等地形。
(5)不同地形区域的气候、植被、土壤等条件也存在差异。
2.人文地理(1)人口分布和人口密度的不均衡现象。
(2)不同地区的人类活动和产业布局差异。
(3)城市化现象和城市规模的差距。
(4)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运输网的发展。
(5)不同地区的文化多样性和民俗差异。
3.地理技术(1)地图的制作和使用。
(2)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原理和应用。
(3)遥感技术在地理研究中的作用。
(4)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5)气象和地震预测技术的发展。
4.自然灾害(1)地震的发生原因和防灾减灾措施。
(2)台风和龙卷风的形成和预防措施。
(3)洪水和干旱的原因和防治方法。
(4)火山爆发和地质活动的影响。
(5)海啸和风暴潮的形成和应对措施。
5.环境保护(1)环境污染的原因和危害。
(2)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4)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的推广。
(5)气候变化和碳排放的控制。
6.地理案例(1)三峡水电站的建设和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2)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和作用。
(3)西气东输管道的建设和对经济的影响。
(4)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对城市形象的影响。
(5)九寨沟地震后的灾后重建工作。
以上是一份史上最全的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当然,地理学科是非常广阔的,除了以上知识点,还有很多其他相关内容和案例,希望你能够在学习中进一步深入了解。
初中地理重点知识归纳

初中地理重点知识归纳一、地球和地图1.地球基本概念: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是一颗棕色的、蓝色的和绿色的星球,呈略扁球形,直径约1.2万千米,自西向东转动一周约24小时,公转一周约365.24天。
2.地球的构造:地球分为内部圆心核、外核、上地幔、下地幔、地壳五大部分。
地壳最薄,约厚度5至70千米,分为洲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3.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动的两个基本形式。
自转是指地球绕自己的轴线旋转,公转是地球围绕着太阳旋转。
4.地球经纬度和定位:地球经纬度是指以地球中心为原点,以地球的轴线为X 轴,球面上任意一点与赤道面的夹角(纬度)和该点所在的经线与起始子午线之间的夹角(经度)。
定位是指将地球上的位置用数字或文字表示。
5.地球的地理分区:根据经济、政治和自然的因素,将地球划分为不同的地理区域。
主要分为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等七个洲际。
6.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是指用平面图形表示地球表面的图像。
地图的制作需要用到比例尺、图例、坐标系等基本元素,同时也需要考虑地形、气候、交通等因素的影响。
二、自然地理1.大气和天气:大气包括共同存在于地球上的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扮演着保护、调节气候等重要作用。
天气是指某一时刻地球某一点上气象要素的状态,受到大气环流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2.水循环:水循环也称为水回归,指在地球上水的循环运动的过程,包括水的蒸发、降水、地表流入、渗透和潜水等过程。
水循环是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之一。
3.地形:地形是地球表面的物理景观,包括山脉、平原、丘陵、高原、盆地等。
地形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维护具有重要的影响。
4.岩石和矿物:岩石是地球上的石质物质,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矿物则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具有一定的元素组成和物理性质。
三、人文地理1.人口和城市:人口是指某一地区的人数,常用于描述国家、省份、城市等区域的人口规模。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全汇总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全汇总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包括了地球科学、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在初中阶段,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以便理解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以下是初中地理必背的知识点全汇总。
一、地球与地图2.地球的自转导致了地球的昼夜交替,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个自然日为24小时。
3.地球的公转导致了地球的四季变化,地球绕太阳运行的时间为一年。
4.地图是对地球的缩影,地图的比例尺表示了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地面距离的比例关系。
5.地图的投影方式有等面积投影、等角投影和等距投影等。
二、自然地理1.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
2.气候要素:温度、湿度、气压、风速和风向。
3.气候带与气候类型:地球表面的划分为寒带、温带和热带,不同地区的气候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4.气候变化:全球变暖、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等。
5.水资源与利用:江河湖泊、地下水、冰川融水等。
6.水循环:蒸发、降水、径流和蓄水等。
7.自然灾害:地震、火山爆发、洪水、干旱等。
三、人文地理1.人口地理:人口数量、人口分布、人口迁移等。
2.城市与乡村:城市化、城市发展等。
3.交通与通信:陆路、水路、空中交通、信息传播等。
4.工业与能源: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环境保护等。
5.农业与农村:农田的利用、农作物的种植、农业科技等。
6.旅游与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文化地理等。
7.地理信息技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
四、地理技能1.地图阅读与图解:地图符号、地图要素的解读和理解。
2.制图和测量:绘制简单的示意图和平面图等。
3.考察技能:地理实地考察,进行地理观察和记录。
4.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方式获取地理信息。
以上所列举的知识点主要是初中地理的基础知识,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课堂学习、课外阅读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深入学习和实践。
通过掌握这些地理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地球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培养对地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初中地理常见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常见知识点总结1. 地球的基本概念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地球是一个由岩石和金属所组成的固体球体,其直径约为12756公里,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公转一圈约为365.25天。
2. 地球的地理坐标地球的地理坐标是用经度和纬度来表示地点位置的方式。
经度是指从地球表面的北极和南极连线所切分而成的圆周线,而纬度是指从地球表面的赤道向南北方向垂直穿过地球的圆周线。
3. 地球的地形特征地球的地形特征包括山地、高原、丘陵、平原、盆地、河谷、河流等。
地球上的地形特征影响着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比如山地和高原地区的气候和植被不同于平原地区。
4. 地球的气候类型地球的气候类型由气候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等构成。
不同的气候类型决定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如温带气候区降水充沛,而干旱气候区则降水稀少。
5. 地球的生物资源地球上的生物资源包括动植物资源、土壤资源和水资源等。
不同地区的生物资源丰富程度不同,这影响着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
6. 地球的自然环境地球的自然环境包括大气、水域、陆地和生物四个基本要素。
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而丰富的地球自然环境。
7. 地球的人文环境地球的人文环境是人类活动的空间载体,包括人口、城市、乡村、农田、交通运输、工业和商业等要素。
人类活动对地球的人文环境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8. 地球的环境问题地球的环境问题包括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消失、土地荒漠化等。
这些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需要人类共同努力来解决。
9. 中国的地理位置及自然地理条件中国位于东亚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中国的自然地理条件多样,包括高山、高原、丘陵、平原、盆地等地貌特征。
10. 中国的气候类型及分布中国的气候类型包括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等。
中国的气候类型分布不均匀,从而影响了中国各地的自然资源和生活条件。
初中地理各种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各种知识点总结地理是研究地球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学科,主要包括物理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部分。
物理地理主要研究自然地理现象,如气候、地形、水文、生态等,人文地理主要研究人类在地球上的分布、活动和利用地球资源的方式。
以下是初中地理中常见的知识点总结。
一、地球基本知识1.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形的椭球体,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了赤道膨胀、极地扁平等现象,所以地球形状呈不规则的椭圆形。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沿着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
3. 地球的纬度和经度地球的纬度是指绕着地球的圆形线,分为赤道、北纬、南纬;经度是指从北极到南极的半圆形线,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分为东经和西经。
4. 地球的地壳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壳层,主要由岩石构成,上面覆盖着海洋和陆地。
二、地球的气候1. 气候的形成气候是指一定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主要由气温、湿度、降水和风向、风力等要素组成。
气候的形成主要由地球的纬度、海陆分布和地形地貌等因素决定。
2. 气候带根据不同的纬度、气候带分为寒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四种,它们分布在地球表面不同的纬度带上。
每个气候带都有其特有的气候特点和植被分布。
3. 气候变化地球气候会因为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自然因素包括地球自身的运动、火山喷发等;人为因素主要包括工业化、城市化、森林砍伐等。
三、地球的水文1. 河流水系地球表面的水资源主要包括河流、湖泊和水库等,河流是地球表面上的主要水系之一,由源头、支流和汇流点组成。
2. 湖泊湖泊是地球地表的淡水体,由于湖泊的水文循环和地理位置的不同,有不同的湖泊类型,如高山湖泊、盆地湖泊等。
3. 海洋地球表面的海洋占世界总面积的70%,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包括世界各大洋和海域。
四、地球的地理环境1.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地理形状和地形特征,主要包括平原、高原、山地、盆地、丘陵等地理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地理基础知识点总结大全初中地理基础知识点总结大全今天我给大家讲讲,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我国省级行政区记忆口诀京津沪渝直辖市蒙宁新藏桂自治一国两制台港澳东北三省黑吉辽冀晋鲁归华北苏浙皖赣在华东湘鄂豫归华中华南还有粤闽琼川滇黔归西南西北还有陕甘青我国之最面积最小的省是澳门纬度最高的省是黑龙江面积最大的省是新疆跨经度最广的省是内蒙古跨纬度最广的省海南省人口最多的省河南人口最少的省澳门我国七大古都七大古都是北京,西安南京杭州城;河南洛阳和开封,安阳殷墟史料重。
北京故宫天安门,颐和园及八达岭。
西安大小两雁塔,骊山华清池秦陵。
南京雨花台江桥,蓄武湖和中山陵。
杭州西湖双十景,灵隐寺与飞来峰。
洛阳龙门石窟精,白马少林寺著名。
开封铁塔和龙亭,相国寺钟观音听。
中国铁矿:我国铁矿有八家,内蒙白云湖北大。
辽宁鞍山和本溪,河北迁安安徽马。
海南铁矿在石碌,四川一朵攀枝花。
中国煤矿:中国煤矿有十一,开滦峰峰省份冀。
辽宁煤矿是阜新,大阳西山在山西。
安徽淮北江苏徐,黑龙抓住鹤和鸡,平顶山矿省份豫。
有色金属矿:德兴铜矿在江西,湖南锡矿山产锑。
贵州铜仁产汞矿,云南个旧出产锡。
甘肃金昌矿产镍,钨矿产地赣大余。
湖南水口山铅锌,广西平果出产铝。
内蒙白云泥土稀,山东招远有金币。
货运选择三原则:贵重急需量不大,最佳选择是航空。
易死变质鲜活货,短程可用公路送,远程而且数量大,铁路上有专车用。
大宗笨重远距离,水运铁路二者中。
中国十大旅游景点:北京故宫八达岭,避暑山庄河北行。
陕西省内秦皇陵,长江三峡鄂渝境。
安徽黄,桂桂林,浙江西湖苏园林,台湾岛上日月明。
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我国是个多民族,少数民族五十五,人口最多是壮族,四百万人满回土,苗维彝藏和蒙古。
我国十四个陆上邻国:北面俄蒙古,朝鲜在东岸西北哈吉塔,三个皆斯坦印尼和不丹,四国在西南西边巴和基,还有阿富汗南方三国家,老缅和越南中国地形区特点:青藏高原有雪山,远看是山近成川。
内蒙高原第二大,一望无际地面坦。
黄土高原黄土松,支离破碎多沟坎。
云贵高原峰岭众,岩溶坝子到处看。
塔里、准噶、柴达木,盆地内部戈壁滩,四川盆地山岭环,内有成都象把扇。
三大平原北向南,东北华北长江岸。
东北海拔200米,人民常把黑土翻。
华北又称黄淮海,海拔50地势坦。
河汊交织湖泊多,“水乡”遍布长江岸。
我国七大古都七大古都是北京,西安南京杭州城;河南洛阳和开封,安阳殷墟史料重。
北京故宫天安门,颐和园及八达岭。
西安大小两雁塔,骊山华清池秦陵。
南京雨花台江桥,蓄武湖和中山陵。
杭州西湖双十景,灵隐寺与飞来峰。
洛阳龙门石窟精,白马少林寺著名。
开封铁塔和龙亭,相国寺钟观音听。
中国铁矿:我国铁矿有八家,内蒙白云湖北大。
辽宁鞍山和本溪,河北迁安安徽马。
海南铁矿在石碌,四川一朵攀枝花。
1、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2、地势阶梯界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地形区界线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格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口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1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4、气候界线11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5、河流界线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秦岭。
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
4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5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武夷山。
6、三大自然区界线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3000米等高线。
3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大体从昆仑山向东经过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
7、自然地区界线1东部季风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界线华北暖温带湿润地区与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秦岭~淮河1月0℃等温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4500℃等值线②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3200℃等值线。
③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7500℃等值线。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的界线:贺兰山一线,相当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8、农业活动界线1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大体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水田区与旱作区的界线:秦岭~淮河。
9、行政区界线1南疆与北疆的界线流动沙丘与固定、半固定沙丘界线:天山。
2湖北省与重庆市的界线:巫山。
3福建省与江西省的界线:武夷山。
4广东省与湖南省的界线:南岭。
5西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界线:昆仑山脉。
6甘肃省与青海省的界线:祁连山脉。
7四川省与陕西省的界线:大巴山脉。
10、综合地理界线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①黄土高原的南界②大致是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④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⑤亚热带长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⑥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⑦农业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⑧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2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其东西两侧的景观也有较大差异:①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③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④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⑤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通过的地方⑥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通过的地方地理方位记忆歌上北下南左为西,右东两手来区分;北东西南出新闻,四方符号NEWS论。
即:北纬-N;东经-E;西经-W;南纬-S。
其他:1秦岭淮河线,南北农特点:以北为旱地,多用水浇灌;东北春小麦,作物一熟年;华北冬小麦,两年能熟三。
秦淮线以南,耕地多水田;年熟两或三,水稻为重点。
水文特征变,北河汛斯短;有冰流量小,水混位变显。
南河流量大,水位变不显;沙少汛期长,冬季无冰现。
气候分界线,五个大方面:无霜生长期,长短南北反;湿润半湿润,八百等降线;亚热暖温带,一月零度线。
植被界以南,绿色为常年;亚热阔叶林,热带雨林南。
以北温草原,落阔叶广泛;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北边。
地表十分陆占三,亚欧非洋两美南①。
亚欧两洲本一体,乌拉高加分两边②;亚非原本相结连,苏伊运河来割断③;亚洲北美隔水望,白令海峡在中间;中美南北来牵线,巴拿运河又阻拦④;数大洋洲面积小,似断不断亚下边。
亚欧非洋东半球,南北美占西半边,唯有南极搞独立,冰层覆盖称高原。
①洋,大洋洲。
两美,南美洲和北美洲。
南,南极洲。
②乌拉,乌拉尔山脉和乌拉尔河。
高加,高加索山脉。
③苏伊运河,苏伊士运河。
④巴拿运河,巴拿马运河。
2西经二十度,东经一百六,一刀切下去,东西两半球。
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纬度,四季温带显,南北相反出。
3地球表面积,总共五亿一;水陆百分比,海洋占七一。
陆地六大块,含岛分七洲;亚非南北美,南极大洋欧。
水域四大洋,太平最深广;大西“S”样,印度北冰洋。
板块构造学,六块来拼合;块内较稳定,交界地震多。
4东北三省黑吉辽北部边疆内蒙古两河两山连京津两湖三江接皖沪南部琼台闽粤桂川黔云藏加重庆西北陕甘宁青新港澳特别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