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课后习题答案集-化工出版社工科类第二版
生物化学第二版答案
![生物化学第二版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f6a9863c1ec5da51e270c8.png)
生物化学第二版答案生物化学第二版答案-------- 【篇一:医学生物化学答案】【篇二:生物化学2010-2011-第二学期-a-答案】ass=txt> 第1 页 (共12 页)年级:09课程号:1403010140冈崎片段dna复制过程中,2条新生链都只能从5’端向3’端延伸,前导链连续合成,滞后链分段合成,这些分段合成的新生dna片段称冈崎片段,细菌冈崎片段长度1000-2000核苷酸,真核生物冈崎片段长度100-200核苷酸。
1.(“蛋白质在低于其等电点的溶液环境中解离为带有净正电荷的状态。
3 .(“凯氏定氮法都可以用来测定氨基酸、肽和蛋白质等物质的含量,但是双缩脲试剂法不能测定氨基酸含量。
去氨基。
机体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氨。
6 .(“酶的变构调节是指酶分子的空间结构受到效应分子的影响而发生一定改变,从而使酶的活性增强或减弱,其一级结构不受影响。
10. (7)dna聚合酶不能催化从无到有的合成反应,其需要一小段化学本质是dna或rna的引物。
11. (7) trna的二级结构是三叶草型,三级结构是倒I型。
接表现其生物学功能,无需转录后修饰。
第2页(共42页)2011 -2012学年第二学期本科试卷第3页(共42页)年级:09课程号:1403010140起始位点。
13. 在dna复制和修复过程中修补dna螺旋上缺口并将冈崎片段链接起来的酶称为(dna连接酶)。
14. mrna前体的加工一般要经过拼接、在(5,)端形成帽子结构和在(3J)端加上polya尾巴三个步骤。
15. 脂肪酸生物合成过程中,催化乙酰辅酶a生成丙二酸单酰辅酶a的是(乙酰辅酶a竣化)酶。
16.在糖代谢途径中,可以产生3、4、5、6、7碳化合物并产生nadph 还原力的代谢方式是(磷酸戊糖途径或hmp途径)。
四、单项选择:(每题4分,共45分)1. (c )蛋白质所形成的胶体溶液,在下列哪种条件下不稳定:a.溶液ph值大于pi b・溶液ph值小于pic.溶液ph值等于pi d・溶液ph值等于7.02. (d )下列氨基酸中哪种氨基酸是必需氨基酸:a .精氨酸b .组氨酸c .酪氨酸d .亮氨酸3. ( b )利用蛋白质分子量的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是:a.等电点沉淀b.凝胶过滤层析c .离子交换层析d .吸附层析4 . ( b )在鸟氨酸循环中,中间代谢物中会出现的氨基酸有:a .脯氨酸和苏氨酸b .瓜氨酸和精氨酸c .酪氨酸和缬氨酸d .鸟氨酸和赖氨酸5. ( d )下列过程不能脱去氨基的是:a .联合脱氨基作用b .氧化脱氨基作用c .嘌呤核甘酸循环d .转氨基作用第4页(共12页):名一姓一号一学一专一院一—2011 - 2012学年第二学期本科试卷课程名称:生物化学(a ) 6.( a )酶具有生物催化剂的特性,也具有催化剂的共性,此共 性包括:a .反应过程中本身不被消耗b .催化活力与辅酶、辅基有 关c .催化反应条件温和d .具有高度专一性 7. ( d )下列 支代谢途径的反馈抑制方式中,分支代谢途径中几个末端产物同时 过量时,才合作抑制共同途径中的第一个酶,若只有一个末端产物过 量并不单独发生反馈抑制的方式是:a .积累反馈抑制b .同工 调节c .顺序反馈抑制d .协同反馈抑制&( a )下列关于酶* 国际系统分类编号正确的是:8.1.1.1d . ec 9.1.1.1 9 . ( c )稀有碱基主要存在于: a . rrna 酶 的 a . ec 6.1.1.1b . ec 7.1.1.1 c . ecb. mrnac. trna d .线粒体dna 10 . ( b )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时的元素来源包括:a.甘氨酸、谷氨酸、二氧化碳b .甘氨酸、谷氨酰胺、二氧化碳c.谷氨酸、天冬酰胺、二氧化碳d .甘氨酸、谷氨酸、天冬酰胺11. ( d )原核生物中dna复制时,需要的酶与蛋白因子不包括:a .引物酶b .解链酶c . dna连接酶d .双链结合蛋白12 . ( d )原核生物dna聚合酶i不具有:a . 5'f 3' 外切酶活性b . 5'—:聚合酶活性c . 3'—矽卜切酶活性d . 3'—5' 聚合酶活性第5页(共12页)【篇三:生物化学第四版课后参考答案】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是什么?解答:生物化学主要研究:(1)生物机体的化学组成、生物分子的结构、性质及功能;(2)生物分子分解与合成及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3)生物遗传信息的储存、传递和表达;(4)生物体新陈代谢的调节与控制。
生物化学课后习题答案集-化工出版社工科类第二版
![生物化学课后习题答案集-化工出版社工科类第二版](https://img.taocdn.com/s3/m/5d909da7cc22bcd126ff0ca7.png)
第二章糖类1、 判断对错,如果认为错误,请说明原因。
2,(1) 所有单糖都具有旋光性。
答:错。
二羟酮糖没有手性中心。
(2) 凡具有旋光性的物质一定具有变旋性,而具有变旋性的物质也一定具有旋光性。
答:凡具有旋光性的物质一定具有变旋性:错。
手性碳原子的构型在溶液中发生了改变。
大多数的具有旋光性的物质的溶液不会发生变旋现象。
具有变旋性的物质也一定具有旋光性:对。
(3) 所有的单糖和寡糖都是还原糖。
答:错。
有些寡糖的两个半缩醛羟基同时脱水缩合成苷。
如:果糖。
(4) 自然界中存在的单糖主要为D-型。
答:对。
(5) 如果用化学法测出某种来源的支链淀粉有57个非还原端,则这种分子有56个分支。
答:对。
网址: 2、 戊醛糖和戊酮糖各有多少个旋光异构体(包括α-异构体、β-异构体)?请写出戊醛糖的开链结构式(注明构型和名称)。
答:戊醛糖:有3个不对称碳原子,故有2 3 =8种开链的旋光异构体。
如果包括α-异构体、β-异构体,则又要乘以2=16种。
戊酮糖:有2个不对称碳原子,故有2 2 =4种开链的旋光异构体。
没有环状所以没有α-异构体、β-异构体。
CHO C C CCH 2OH OH H H HOH OHD-核糖CHO C C CCH 2OH H HO H HOH OHD-阿拉伯糖CHO C C CCH 2OH H HO HO HOH HL-核糖CHO C C CCH 2OH OH H HO HOH HL-阿拉伯糖CHO C C CCH 2OH OH H HO HH OHD-木糖CHO C C CCH 2OH H HO HO HH OHD-来苏糖CHO C C CCH 2OH H HO H HOOH HL-木糖CHO C C C2OH OH H H HOOH HL-来苏糖3、 乳糖是葡萄糖苷还是半乳糖苷,是α-苷还是β-苷?蔗糖是什么糖苷,是α-苷还是β-苷?两分子的D-吡喃葡萄糖可以形成多少种不同的二糖?答:乳糖的结构是4-O-(β-D-吡喃半乳糖基)D-吡喃葡萄糖[β-1,4]或者半乳糖β(1→4)葡萄糖苷,为β-D-吡喃半乳糖基的半缩醛羟基形成的苷因此是β-苷。
生物化学b2课后题答案汇总
![生物化学b2课后题答案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4572ab4bd64783e08122b97.png)
蛋白质降解及氨基酸代:1.氨基酸脱氨基后C链如何进入TCA循环.(30分)P315 图30-132.说明尿素形成机制和意义(40分)P311-314 概括精要回答3.提高Asp和Glu的合成会对TCA循环产生何种影响?细胞会怎样应付这种状况?(30分)参考答案:核苷酸代及蛋白质合成题目及解答精要:1.生物体嘌呤环和嘧啶环是如何合成的?有哪些氨基酸直接参与核苷酸的合成?嘌呤环(Gln+Gly+Asp)嘧啶环(Gln+Asp)2.简要说明糖、脂肪、氨基酸和核苷酸代之间的相互联系?直接做图,并标注连接点生物氧化及电子传递题目及解答精要:名词解释:(60分,10分一题)甘油-3-磷酸穿梭:P139 需概括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P139 需概括电子传递链:P119解偶联剂:P137化学渗透假说:P131生物氧化:P114 两个出处,总结概括问答题:(10分)1.比较底物水平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两者的异同?参考答案:也可自己概括2.以前有人曾经考虑过使用解偶联剂如2,4-二硝基苯酚(DNP)作为减肥药,但不久即放弃使用,为什么?(10分)参考答案:3.已知有两种新的代抑制剂A和B:将离体的肝线粒体制剂与丙酮酸、氧气、ADP和无机磷酸一起保温,发现加入抑制剂A,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就被抑制;当既加入A又加入抑制剂B的时候,电子传递恢复了,但氧化磷酸化仍不能进行,请问:①.抑制剂A和B属于电子传递抑制剂,氧化磷酸化抑制剂,还是解偶联剂?②.给出作用方式和A、B类似的抑制剂?(20分)参考答案:糖代及其他途径:题目及解答精要:1.为什么糖原讲解选用磷酸解,而不是水解?(50分)P1782.糖酵解、TCA循环、糖异生、戊糖磷酸途径和乙醛酸循环之间如何联系?(50分)糖酵解(无氧),产生丙酮酸进入TCA循环(有氧)(10分)糖异生糖酵解逆反应(1,3,10步反应单独代流程)(10分)TCA循环中草酰乙酸可进入唐异生(10分)戊糖磷酸途径是糖酵解中G-6-P出延伸出来并又回去的一条戊糖支路(10分)乙醛酸循环是TCA循环在延胡羧酸和L-苹果酸间的一条捷径(10分)糖酵解题目及解答精要:1.名词解释(每个10分)糖酵解:P63激酶:P68底物水平磷酸化:笔记2.问答题①为什么砷酸是糖酵解作用的毒物?(15分)P75②糖酵解中两个耗能阶段是什么?两个产能阶段是什么?三个调控位点在哪里?(15分)P80 表22-1③糖酵解中磷酸基团参与了哪些反应?(20分)在1,3,6,7,8,10步参加了反应④当肌肉组织激烈活动时,与休息时相比需要更多的ATP。
生物化学b2课后题答案汇总
![生物化学b2课后题答案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af40eff26137ee06eff91886.png)
蛋白质降解及氨基酸代谢:1.氨基酸脱氨基后C链如何进入TCA循环.(30分)P315 图30-132.说明尿素形成机制和意义(40分)P311-314 概括精要回答3.提高Asp和Glu的合成会对TCA循环产生何种影响?细胞会怎样应付这种状况?(30分)参考答案:核苷酸代谢及蛋白质合成题目及解答精要:1.生物体内嘌呤环和嘧啶环是如何合成的?有哪些氨基酸直接参与核苷酸的合成?嘌呤环(Gln+Gly+Asp)嘧啶环(Gln+Asp)2.简要说明糖、脂肪、氨基酸和核苷酸代谢之间的相互联系?直接做图,并标注连接点生物氧化及电子传递题目及解答精要:名词解释:(60分,10分一题)甘油-3-磷酸穿梭:P139 需概括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P139 需概括电子传递链:P119解偶联剂:P137化学渗透假说:P131生物氧化:P114 两个出处,总结概括问答题:(10分)1.比较底物水平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两者的异同?参考答案:也可自己概括2.以前有人曾经考虑过使用解偶联剂如2,4-二硝基苯酚(DNP)作为减肥药,但不久即放弃使用,为什么?(10分)参考答案:3.已知有两种新的代谢抑制剂A和B:将离体的肝线粒体制剂与丙酮酸、氧气、ADP和无机磷酸一起保温,发现加入抑制剂A,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就被抑制;当既加入A又加入抑制剂B的时候,电子传递恢复了,但氧化磷酸化仍不能进行,请问:①.抑制剂A和B属于电子传递抑制剂,氧化磷酸化抑制剂,还是解偶联剂?②.给出作用方式和A、B类似的抑制剂?(20分)参考答案:糖代谢及其他途径:题目及解答精要:1.为什么糖原讲解选用磷酸解,而不是水解?(50分)P1782.糖酵解、TCA循环、糖异生、戊糖磷酸途径和乙醛酸循环之间如何联系?(50分)糖酵解(无氧),产生丙酮酸进入TCA循环(有氧)(10分)糖异生糖酵解逆反应(1,3,10步反应单独代谢流程)(10分)TCA循环中草酰乙酸可进入唐异生(10分)戊糖磷酸途径是糖酵解中G-6-P出延伸出来并又回去的一条戊糖支路(10分)乙醛酸循环是TCA循环在延胡羧酸和L-苹果酸间的一条捷径(10分)糖酵解题目及解答精要:1.名词解释(每个10分)糖酵解:P63激酶:P68底物水平磷酸化:笔记2.问答题①为什么砷酸是糖酵解作用的毒物?(15分)P75②糖酵解中两个耗能阶段是什么?两个产能阶段是什么?三个调控位点在哪里?(15分)P80 表22-1③糖酵解中磷酸基团参与了哪些反应?(20分)在1,3,6,7,8,10步参加了反应④当肌肉组织激烈活动时,与休息时相比需要更多的ATP。
生物化学第二版梁成伟课后题及答案
![生物化学第二版梁成伟课后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3e4e05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b0.png)
生物化学第二版梁成伟课后题及答案1.生物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是什么?解答:生物化学主要研究:(1)生物机体的化学组成、生物分子的结构、在质及功能:(2)生物分子分解与合成及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3)生物过传信息的储存、传递和表达:(4)生物体新陈代谢的调节与控制。
2.你已经学过的课程中哪些内容与生物化学有关。
提示:生较化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并运用生物化学的知识。
3.说明生物公子的元素组或和分子组或有哪些相似的规体。
解答:生物大分了在元案组成上有相似的规律性。
碳、氢、氧、氮、磷、夜等6种是蛋白质、核酸、糖和脂的主要组发元素。
碳原了具有特殊的或键性质,即碳原子最外层的4个电子可使碳与自身形成共份单键、共价双键和共价三键,碳还可与氨、氧和氢原子形成其价键。
碳与被键合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的性质,使得骨架可形成线性、分支以及环洪的多种多性的化合物。
特殊的发键性厌适应了生物大分子多样性的需要。
氮、氧、硫、磷元素构成了生物分子碳骨架上的氨基(一₂)、羟基O(一(H)、紫基(C一、羧基(一Q001)、统基(-6H)、磷酸基(一F0。
)等功能基团。
这些功能基团因氮、碰和磷有着可变的氧化数及氮和氧有着较强的电负性而与生命物质的许多关键作用密切相关。
牛物大分了在结构上也有着共同的规律性。
生物大分了均由相司类型的构件通过一定的共价健聚合成链状,其主链骨架呈现周期性重复。
构成蛋直质的构件是20种基本氨基酸。
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相连。
肽链具有方向性(N端-3端),蛋直压主链骨架呈“肽单位”重复:核酸的构件是核苷酸,核苷酸通过3',5'-磷酸二铣相连,核酸链也具有方向生(5、-3),核我的主链架呈“磷酸-核据(或脱氧核糖)”重复;构成脂质的构件是甘社、后肪酸和胆孩,其非极性经长链也是一种重复结构;构成多糖的构件是单糖,单糖间通过糖苷键相连,淀粉、纤素、糖原的糖链骨架均呈葡萄糖基的重复。
生物化学下册课后习题答案
![生物化学下册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0f6613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57.png)
⽣物化学下册课后习题答案⽣物化学(下册)课后习题答案第19章代谢总论⒈怎样理解新陈代谢?答:新陈代谢是⽣物体内⼀切化学变化的总称,是⽣物体表现其⽣命活动的重要特征之⼀。
它是由多酶体系协同作⽤的化学反应⽹络。
新陈代谢包括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两个⽅⾯。
新陈代谢的功能可概括为五个⽅⽽:①从周围环境中获得营养物质。
②将外界引⼊的营养物质转变为⾃⾝需要的结构元件。
③将结构元件装配成⾃⾝的⼤分⼦。
④形成或分解⽣物体特殊功能所需的⽣物分⼦。
⑤提供机体⽣命活动所需的⼀切能量。
⒉能量代谢在新陈代谢中占何等地位?答:⽣物体的⼀切⽣命活动都需要能量。
⽣物体的⽣长、发育,包括核酸、蛋⽩质的⽣物合成,机体运动,包括肌⾁的收缩以及⽣物膜的传递、运输功能等等,都需要消耗能量。
如果没有能量来源⽣命活动也就⽆法进⾏.⽣命也就停⽌。
⒊在能量储存和传递中,哪些物质起着重要作⽤?答:在能量储存和传递中,ATP(腺苷三磷酸)、GTP(鸟苷三磷酸)、UTP(尿苷三磷酸)以及CTP(胞苷三磷酸)等起着重要作⽤。
⒋新陈代谢有哪些调节机制?代谢调节有何⽣物意义?答:新陈代谢的调节可慨括地划分为三个不同⽔平:分⼦⽔平、细胞⽔平和整体⽔平。
分⼦⽔平的调节包括反应物和产物的调节(主要是浓度的调节和酶的调节)。
酶的调节是最基本的代谢调节,包括酶的数量调节以及酶活性的调节等。
酶的数量不只受到合成速率的调节,也受到降解速率的调节。
合成速率和降解速率都备有⼀系列的调节机制。
在酶的活性调节机制中,⽐较普遍的调节机制是可逆的变构调节和共价修饰两种形式。
细胞的特殊结构与酶结合在⼀起,使酶的作⽤具有严格的定位条理性,从⽽使代谢途径得到分隔控制。
多细胞⽣物还受到在整体⽔平上的调节。
这主要包括激素的调节和神经的调节。
⾼等真核⽣物由于分化出执⾏不同功能的各种器官,⽽使新陈代谢受到合理的分⼯安排。
⼈类还受到⾼级神经活动的调节。
除上述各⽅⾯的调节作⽤外,还有来⾃基因表达的调节作⽤。
(江西农业大学)生物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版 黄卓烈
![(江西农业大学)生物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版 黄卓烈](https://img.taocdn.com/s3/m/ea112ec589eb172ded63b73b.png)
http://202.116.160.98:8000/course/swhx/resource/1-wd.htm第一章绪论1.生命是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研究哪些内容?生物化学是以生物体为对象,从化学的观点研究生命本质的科学。
它主要是利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物体的基本构成物质的结构、性质及其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2.维系生物分子结构稳定的次级键有哪些?a 离子键b 氢键c 范德华力d 疏水相互作用e 位阻作用3.为什么说水是生命的基本介质?a.生物分子的合成需要有水的参与;b.生物体内有机物的代谢过程也会产生水;c.在细胞内水是各种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介质;d.细胞与细胞之间充满水分,血液中也含有大量水分;ee.水分参与能量的传递;f.水有润滑作用.4.细胞中有哪些缓冲系统?a.碳酸氢盐系统b.磷酸盐系统c.蛋白质系统第二章核酸化学1.名词解释增色效应:DNA 由双链变成单链的变性过程会导致溶液紫外光吸收的增加,此现象称为增色效应。
减色效应: 在核酸中由于碱基的堆积作用,造成核酸比同浓度游离核苷酸对紫外光的吸收减少。
变性核酸在复性后其紫外吸收值降低,这种现象被称为“减色效应”。
DNA 复性:变性DNA 的两条链通过碱墓配对重新形成双螺旋的过程称为复性分子杂交(hybridization) :不同来源的核酸链(DNA 或RNA ),根据它们的顺序互补性,在“退火”之后形成双螺旋的过程称为分子杂交。
回文结构( palindrome) :所谓回文顺序,就像一个单词、一个词组或一个句子,它们从正方向阅读和反方向阅读,其含义都一样。
例如:ROTATOR 和NURSESRUN 。
这个名词被用于描述碱基顺序颠倒重复,因而具有二倍对称的DNA 段落。
镜像结构:如果颠倒重复发生在同一条链上,则这种顺序叫镜像重复,在同一条链内不具有链内互补顺序,因而不能形成发卡结构和十字架结构。
例如TTAGCAC CACGA TT AATCGTG GTGCTAAWatson-Crick配对:Hoogsteen配对:参与Watson-Crick碱基配对的核苷酸碱基还能形成一批额外的氢建,特别是在大沟里的功能基团,如一个质子化的C能和GC碱基对中的G配对,T和A=T中的A 配对,这些参与在三链DNA中形成氢键的位点叫Hoogsteen位置。
生物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生物化学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11ac07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3f.png)
生物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2.血红蛋白的铁含量为0.426%,并计算其最小相对分子量。
纯酶含有1.65%的亮氨酸和2.48%的异亮氨酸(按质量计)。
最低相对分子量是多少?解答:(1)血红蛋白:铁的相对原子质量55.8最低相对分子质量=?100=?100?13100铁的百分含量0.426(2)酶:由于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相对分子量相等,因此亮氨酸与异亮氨酸的比例为1.65%:2.48%=2:3。
因此,该酶分子至少含有2个亮氨酸和3个异亮氨酸。
2.131.11? 100毫升?最低限度先生最低限度1.65? 1003? 131.112.48? 15900? 一万五千九百3.指出下面ph条件下,各蛋白质在电场中向哪个方向移动,即正极,负极,还是保持原点?(1)胃蛋白酶(pi1.0)、pH值为5.0(2)的血清白蛋白(pi4.9)、pH值为60(3)的α-脂蛋白(pi5.8)、pH值为50和pH值为90解答:(1)胃蛋白酶pi1.0<环境ph5.0,带负电荷,向正极移动;(2)血清清蛋白pi4.9<环境ph6.0,带负电荷,向正极移动;(3)α-脂蛋白pi5.8>环境ph5.0,带正电荷,向负极移动;α-脂蛋白pi5.8<环境ph9.0,带负电荷,向正极移动。
5.蛋白质化学研究中常用的试剂和酶有:CNBr、异硫氰酸苯酯、丹磺酰氯、尿素、6mol/lhclβ-巯基乙醇、水合茚三酮、过酸、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哪一种最适用于以下任务?(1)测定小肽的氨基酸序列。
(2)鉴定肽的氨基末端残基。
(3)蛋白质无二硫键的可逆变性。
如果存在二硫键,应添加什么试剂?(4)水解芳香族氨基酸残基羧基侧的肽键。
(5)水解蛋氨酸残基羧基侧的肽键。
(6)水解赖氨酸和精氨酸残基一侧的肽键。
解答:(1)异硫氰酸苯酯;(2)丹黄酰氯;(3)脲;?-巯基乙醇还原二硫键;(4)胰凝乳蛋白酶;(5)cnbr;(6)胰蛋白酶。
6.从以下信息中找到八肽序列。
《生物化学》第一章 蛋白质化学及答案
![《生物化学》第一章 蛋白质化学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d128c85fbfc77da269b14a.png)
生物化学(第2版)第一章蛋白质化学一、选择题1.测得某一蛋白质样品的氮含量为0.40g,此样品约含蛋白质多少?A.2.00g B.2.50g C.6.40g D.3.00g E.6.25g2.下列含有两个羧基的氨基酸是:A.精氨酸B.赖氨酸C.甘氨酸D.色氨酸E.谷氨酸3.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A.盐键B.疏水键C.肽键D.氢键E.二硫键4.关于蛋白质分子三级结构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A.天然蛋白质分子均有的这种结构B.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都具有生物学活性C.三级结构的稳定性主要是次级键维系D.亲水基团聚集在三级结构的表面E.决定盘曲折叠的因素是氨基酸残基5.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特征是:A.分子中必定含有辅基B.在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三级结构多肽链的基础上,肽链进一步折叠,盘曲形成C.每条多肽链都具有独立的生物学活性D.依赖肽键维系四级结构的稳定性E.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具在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组成6.蛋白质所形成的胶体颗粒,在下列哪种条件下不稳定:A.溶液pH值大于pIB.溶液pH值小于pIC.溶液pH值等于pID.溶液pH值等于7.4E.在水溶液中7.蛋白质变性是由于:A.氨基酸排列顺序的改变B.氨基酸组成的改变C.肽键的断裂D.蛋白质空间构象的破坏E.蛋白质的水解8.变性蛋白质的主要特点是:A.粘度下降B.溶解度增加C.不易被蛋白酶水解D.生物学活性丧失E.容易被盐析出现沉淀9.若用重金属沉淀pI为8的蛋白质时,该溶液的pH值应为:A.8B.>8C.<8D.≤8E.≥810.蛋白质分子组成中不含有下列哪种氨基酸?A.半胱氨酸B.蛋氨酸C.胱氨酸D.丝氨酸E.瓜氨酸二、填空题1.组成蛋白质的主要元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同蛋白质的含________量颇为相近,平均含量为________%。
3.蛋白质具有两性电离性质,大多数在酸性溶液中带________电荷,在碱性溶液中带_______电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糖类1、 判断对错,如果认为错误,请说明原因。
2,(1) 所有单糖都具有旋光性。
答:错。
二羟酮糖没有手性中心。
(2) 凡具有旋光性的物质一定具有变旋性,而具有变旋性的物质也一定具有旋光性。
答:凡具有旋光性的物质一定具有变旋性:错。
手性碳原子的构型在溶液中发生了改变。
大多数的具有旋光性的物质的溶液不会发生变旋现象。
具有变旋性的物质也一定具有旋光性:对。
(3) 所有的单糖和寡糖都是还原糖。
答:错。
有些寡糖的两个半缩醛羟基同时脱水缩合成苷。
如:果糖。
(4) 自然界中存在的单糖主要为D-型。
答:对。
(5) 如果用化学法测出某种来源的支链淀粉有57个非还原端,则这种分子有56个分支。
答:对。
网址: 2、 戊醛糖和戊酮糖各有多少个旋光异构体(包括α-异构体、β-异构体)?请写出戊醛糖的开链结构式(注明构型和名称)。
答:戊醛糖:有3个不对称碳原子,故有2 3 =8种开链的旋光异构体。
如果包括α-异构体、β-异构体,则又要乘以2=16种。
戊酮糖:有2个不对称碳原子,故有2 2 =4种开链的旋光异构体。
没有环状所以没有α-异构体、β-异构体。
CHO C C CCH 2OH OH H H HOH OHD-核糖CHO C C CCH 2OH H HO H HOH OHD-阿拉伯糖CHO C C CCH 2OH H HO HO HOH HL-核糖CHO C C CCH 2OH OH H HO HOH HL-阿拉伯糖CHO C C C2OH OH H HO HH OHD-木糖CHO C C CCH 2OH H HO HO HH OHD-来苏糖CHO C C CCH 2OH H HO H HOOH HL-木糖CHO C C CCH 2OH OH H H HOOH HL-来苏糖3、 乳糖是葡萄糖苷还是半乳糖苷,是α-苷还是β-苷?蔗糖是什么糖苷,是α-苷还是β-苷?两分子的D-吡喃葡萄糖可以形成多少种不同的二糖?答:乳糖的结构是4-O-(β-D-吡喃半乳糖基)D-吡喃葡萄糖[β-1,4]或者半乳糖β(1→4)葡萄糖苷,为β-D-吡喃半乳糖基的半缩醛羟基形成的苷因此是β-苷。
蔗糖的结构是葡萄糖α(1→2)果糖苷或者果糖β(2→1)葡萄糖,是α-D-葡萄糖的半缩醛的羟基和β- D -果糖的半缩醛的羟基缩合形成的苷,因此既是α苷又是β苷。
两分子的D-吡喃葡萄糖可以形成19种不同的二糖。
4种连接方式α→α,α→β,β→α,β→β,每个5种,共20种-1种(α→β,β→α的1位相连)=19。
4、 某种α-D-甘露糖和β-D-甘露糖平衡混合物的[α]25 D 为+ 14.5°,求该平衡混合物中α-D-甘露糖和β-D-甘露糖的比率(纯α-D-甘露糖的[α]25 D 为+ 29.3°,纯β-D-甘露糖的[α]25 D 为- 16.3°);解:设α-D-甘露糖的含量为x,则 29.3x - 16.3(1-x)= 14.5 X=67.5%该平衡混合物中α-D-甘露糖和β-D-甘露糖的比率:67.5/32.5=2.08 5、 请写出龙胆三糖 [β-D-吡喃葡萄糖(1→6)α-D-吡喃葡萄糖(1→2)β-D-呋喃果糖] 的结构式。
.2OH6、 水解仅含D-葡萄糖和D-甘露糖的一种多糖30g,将水解液稀释至平衡100mL 。
此水解液在10cm 旋光管中测得的旋光度α为+ 9.07°,试计算该多糖中D-葡萄糖和D-甘露糖的物质的量的比值(α/β-葡萄糖和α/β-甘露糖的 [α]25 D 分别为+ 52.5°和+ 14.5°)。
解:[α]25 D = α25D /cL×100= 9.07/( 30×1)×100= 30.2 设D-葡萄糖的含量为x,则 52.5x +14.5(1-x)= 30.2 X=41.3%平衡混合物中D-葡萄糖和D-甘露糖的比率:41.3/58.7=0.70 7、 若某种支链淀粉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06,分支点残基占全部葡萄糖残基数的11.8%,问:(1)1分子支链淀粉有多少个葡萄糖残基;(2)在分支点上有多少个残基;(3)有多少个残基在非还原末端上? 解:葡萄糖残基: 1×106/162=6173 分支点上残基:6173×11.8%=728 非还原末端上的残基:728+1=729.180x - (x-1) ×18-0.118 x×18 = 1×106 180x -1.118 x×18+18 = 1×106 x =6255分支点上残基:6255×11.8%=738 非还原末端上的残基:738+1=739.8、 今有32.4mg 支链淀粉,完全甲基化后酸水解,得10μmol2,3,4,6-四甲基葡萄糖,问:(1)此外还有多少哪些甲基化产物,每种多少;(2)通过(1→6)糖苷键相连的葡萄糖残基的百分数是多少;(3) 若该种支链淀粉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06,则1分子支链淀粉中有多少个分支点残基?解:(1) 32.4mg 支链淀粉所含葡萄糖残基:32400/162=200μmol 。
2,3,4,6-四甲基葡萄糖:n+1个非还原端 10μmol1,2,3,6-四甲基葡萄糖:还原端一条支链淀粉1个(可忽略不计32.4×103/1.2×106=0.027μmol)2,3-二甲基葡萄糖:分支点残基n个≈10μmol2,3,6-三甲基葡萄糖:200-10-10=180μmol(2) 通过(1→6)糖苷键相连的葡萄糖残基的百分数:10/200×100%=5%(3) 若该种支链淀粉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06,则1分子支链淀粉中有多少个分支点残基?葡萄糖残基: 1.2×106/162=7407分支点上残基:7407×5%=3709、请用两种方法分别区分一下各组糖类物质:(1) 葡萄糖和半乳糖:测旋光,乙酰化后GC(2) 蔗糖和乳糖:Fehling反应,盐酸水解后加间苯三酚(3) 淀粉和糖原:碘液,溶解性(4) 淀粉和纤维素:碘液,溶解性(5) 香菇多糖和阿拉伯聚糖:盐酸水解后加间苯三酚,甲基间苯二酚10、某种糖类物质可溶于水,但加入乙醇后又发生沉淀,菲林反应呈阴性。
当加入浓盐酸加热后,加碱可使Cu2+还原为Cu+。
加酸、加入间苯二酚无颜色变化,但加入间苯三酚却有黄色物质生成。
试判断这是哪类糖类物质,并说明判断依据。
答:糖原。
(1): 可溶于水,但加入乙醇后又发生沉淀(2): 还原性末端1个(3):加浓盐酸水解后生成葡萄糖,可发生Fehling反应(加碱可使Cu2+还原为Cu+)。
(4):加酸、加入间苯二酚无颜色变化:为醛糖。
(5): 加入间苯三酚却有黄色物质生成: 为己糖。
第三章脂类1、判断对错,如果认为错误,请说明原因。
(1)混合甘油酯是指分子中除含有脂肪酸和甘油外,还含有其他成分的脂质。
答:错。
分子中除含有脂肪酸和甘油外,还含有其他成分的脂质称为复脂。
混合甘油酯是指分子中与甘油成脂的脂肪酸的烃基有2个或者3个不同者。
(2)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它的两个脂肪酸基是处于膜的内部。
答:错。
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但是它的两个脂肪酸基是处于膜的外部。
(3)7-脱氢胆固醇是维生素D3原,而麦角固醇是维生素D2原。
答:对。
(4)生物膜的内外两侧其膜脂质和膜蛋白分布都是不对称的。
答:对。
(5)膜脂的流动性并不影响膜蛋白的运动。
答:错。
因为整个生物膜的流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膜脂的流动性,脂蛋白也不例外。
2、三酰甘油有没有构型?什么情况下有构型?什么情况下没有构型?答:甘油本身并无不对称碳原子,但是它的三个羟基可被不同的脂肪酸酰化,则当甘油分子两头的碳原子的羟基被相同脂肪酸酰化时,则三酰甘油没有构型,当甘油分子两头的碳原子上的羟基被不同脂肪酸酰化时,则有构型。
网址:3、 计算一软脂酰二硬脂酰甘油酯的皂化值。
M=862CH 2O CHOCH 2OCOC 17H 35C O C 17H 35OC 15H 31CH 2O CHOCH 2OO C 17H 35O C 17H 35O C 15H 31解:皂化值=56.1×(1000/862)×3=195.24 皂化值=(3×56.1×1000)/相对分子质量=(3×56.1×1000)/862=195.244、计算用下法测定的甘油的碘值。
称取80mg 菜油,与过量的溴化碘作用,并加入一定量的碘化钾。
然后用0.05mol/L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用去硫代硫酸钠11.5mL 。
另做一空白对照(不加菜油),消耗硫代硫酸钠24.0mL 。
解:碘值=(NV×(127/1000))/m×100=((24.0-11.5)×0.05×(127/1000))/0.08×100=99.25、生物膜表面亲水、内部疏水的特性是由膜蛋白决定的还是由膜脂决定的?如何形成这种特性?答:由膜脂决定的。
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具有1个极性的头部(膜表面)和2个非极性的尾部(膜内部),水为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使生物膜表面亲水,内部疏水。
第四章 蛋白质化学1、用对或者不对回答下列问题。
如果不对,请说明原因(1)构成蛋白质的所有氨基酸都是L-氨基酸,因为构成蛋白质的所有氨基酸都有旋光性。
答:错。
除了甘氨酸外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有旋光性,但是这与氨基酸都是L-氨基酸没有关系。
是两个完全不相关的概念。
(2)只有在很低或者很高的PH 值时,氨基酸的非电离形式才占优势。
答:错。
在等电点时氨基酸的非电离形式才占优势。
(3)当PH 大于可电离基团的pK a ′时,该基团半数以上解离。
答:对。
(4)一条肽链在回折转弯时,转弯处的氨基酸常常是脯氨酸或甘氨酸。
答:对。
(5)如果一个肽用末端检测方法测定不出它的末端,这个肽只能是个环肽。
答:错。
若这个肽的N-末端封闭的话,比如:N-末端是pro ,用末端检测方法也测定不出它的末端。
(6)如果用Sephadex-G-100来分离细胞色素C 、血红蛋白、谷氨酸和谷胱甘肽,则洗脱顺序为谷氨酸→谷胱甘肽→细胞色素C →血红蛋白。
答:错。
正确的洗脱顺序为:血红蛋白→细胞色素C →谷胱甘肽→谷氨酸。
(7)α-螺旋中每个肽键的酰胺氢都参与氢键的形成。
答:错。
脯氨酸所含亚氨基参与肽键的形成,再无氢原子用来形成氢键。
(8)蛋白质的等电点是可以改变的,但等离子点不能改变。
答:对。
2、向1mol/L 的处于等电点的甘氨酸溶液中加入0.3mol HCl ,问所得溶液的pH 值是多少?如果加入0.3mol NaOH 代替HCl 时,pH 值又是多少? 解:Ph 低= pK a 1+lg(n (AA)-n (H+))/ n (H+)= 2.34+lg(1-0.3)/0.3=2.71 pH 高= pK a 2+lgn (OH -)/(n (AA)-n OH))= 9.60+lg0.3/(1-0.3) =9.233、1.068g 的某种结晶α-氨基酸,其pK a 1和pK a 2值分别是2.4和9.7,溶解于100mL 的1mol/L 的NaOH 溶液中时,其pH 值为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