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实验指导书附思考题答案
液压泵性能实验答案
![液压泵性能实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21087a3b3567ec102d8a97.png)
液压泵性能实验答案【篇一:泵性能实验报告】验人姓名年级班级专业实验地点实验日期实验指导老师(签名)实验报告 1.本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包括实验数据处理过程)3.实验记录:(1)填写液压泵技术性能指标;型号规格额定转速额定压力理论流量油液牌号实验名称液压泵的性能实验(2)填写试验记录表并进行数据处理:表1 液压泵性能实验数据表5.实验结果及分析。
6.思考题(1)实验台液压系统中溢流阀起什么作用?(2)实验台液压系统中节流阀为什么能够对被试泵进行加载?(3)泵的理论流量和额定流量区别何在?【篇二:实验二、液压泵的静态性能测试实验指导书】ss=txt>1 实验目的③输入功率ni与工作压力p之间的关系即ni--p曲线。
2.了解液压泵的动态特性。
液压泵输出流量的瞬时变化会引起其输出压力的瞬时变化,动态特性就是表示这两种瞬时变化之间的关系。
3.掌握液压泵工作特性测试的原理和方法,学会使用本实验所用的仪器和设备。
2 实验原理一、液压泵的空载流量与理论流量液压泵的出口压力为最低时所测到的输出流量叫空载(零压)流量,即在测试回路中,节流阀开口为最大时的流量计中的读数值。
泄漏时,单位时间内输出油液的体积,它等于泵的排量与其转速的乘积。
泵在额定转速下的理论流量常以额定转速下的空载流量代替,因空载时泵的泄漏可以忽略。
额定流量是指泵在额定压力和额定转速下输出的实际流量,它总是小于泵的理论流量。
二、液压泵的流量----压力特性液压泵的额定压力是指液压泵可长期连续使用的最大工作压力,它反映了泵的能力。
超过此值就是过载。
但不超过规定的最高压力(泵能力的极限),还可短期运行。
液压泵的工作压力是指液压泵在实际工作时输出油液的压力,即油液克服负载而建立起来的压力,它随负载的增加而增高。
在实验中我们以节流阀作为负载,使节流阀具有不同的开口,则泵出口压力就有对应的不同值,在一系列的压力值下,测量出对应不同的流量值,就得出油泵的流量—压力特性:q = f1(p)。
液压传动实验(三)节流调速回路实验指导书
![液压传动实验(三)节流调速回路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eaebddfa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38.png)
节流阀调速阀控制回路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节流调速回路的理解。
2、了解节流调速回路速度负载特性。
二、实验内容:
1、液压缸负载不变,改变节流阀开口面积,测定进入油缸流量
2、测定进油节流调速回路速度负载特性。
三、实验装置:
实验系统自行设计
四、实验原理:
节流调速回路工作原理:调节节流阀开口面积大小来控制流入执行元件的流量,以调节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
当负载变化时,即使节流阀开口不变,由于节流阀前后压差改变,导致通过节流阀的流量改变,进而影响执行元件运动速度,测定进油节流调速回路速度负载特性。
五、实验步骤:
设计原理图(参考课本p148 图6-8,p153 图6-11)
1、启动泵,节流阀开到最大,调节溢流阀,使压力为P=2MPa。
2、扳动换向开关,使工作缸往复工作数次以排出缸内空气。
3、设定负载,F=200N,调节节流阀开度,测定进入油缸流量。
4、节流阀开口开度不变,改变负载(130N~260N),记录节流阀
前后压差和进入油缸流量。
5、将节流阀换为调速阀,改变负载,测量压差和流量。
实验数据记录
节流阀
调速阀
六、实验报告要求:
根据数据画出使用节流阀和调速阀的速度(流量)负载特性曲线。
七、思考题:
分析使用节流阀负载变化时为什么引起油缸速度变化?。
液压实验指导书
![液压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72061334b90d6c85ec3ac618.png)
实验一液压系统中工作压力形成的原理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理解液压系统压力和外加负载的关系;2、通过实验分析液压系统负载由哪几方面组成;3、通过实验理解液压系统中工作压力的组成,有效工作压力,无效工作压力(压力损失)。
二实验原理(一)液压缸的外加负载变化对液压缸工作压力的影响。
实验在常摩擦阻力的情况下和液压工作不变的情况下进行。
在实验装置中,液压缸垂直布置,外负载用砝码直接加在活塞杆的一端,通过加不同的砝码观察液压工作压力值的变化、通过实验,计算液压缸的有效工作压力,做出负载——压力曲线。
注意此实验不同负载时的液压缸运动速度变化情况。
(二)进入液压缸的流量改变时,对液压缸工作压力的影响。
液压传动中流量和压力是两个独立的重要参数,它们之间没有直接的相互影响。
在一定负载下,仅改变进入液压缸的流量。
观察压力变化值及速度情况。
注意:此项实验,液压缸回油阻力必须很小,否则将产生不同背压,造成一定误差值。
(三)液压缸活塞下时,回油路的液压局部阻力(背压)变化时对液压缸工作压力的影响。
液压阻力包括两部分,即局部阻力与沿程阻力,本实验装置采用改变局部阻力(节流阀的通流截面积)的方法进行。
当液压缸上腔进油时,回油路上的节流阀阻力,可以看成是液压缸的无效负载,改变节流阀的通流截面积,就可研究液压局部阻力变化对液压缸的影响。
实验应在正常摩擦阻力和外负载不变的发现情况下进行。
(四)多缸并联时,外加负载不同时,对系统工作压力的影响。
实验装置中采用三个液压缸的并联施加不同负载,观察压力变化及它们的运动状态。
三实验步骤本实验在QCS002实验台上进行。
实验前调试:(1)实验油温控制在工作中20℃~40℃范围内。
(2)调整溢流阀4使压力15kgf/cm2(1.5MPa), 节流阀8、9、10开至最大,不加砝码慢慢打开调速阀6,使活塞杆运动速度不宜快,要求在运动过程中,有充分观察出压力表指示值。
1、观测液压缸的外加负载变化时,对液压缸工作压力的影响。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指导书(天煌)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指导书(天煌)](https://img.taocdn.com/s3/m/5a8d8929852458fb770b56c5.png)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本教材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指导书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合编浙江天煌教仪有限公司实验一液压传动基础实验液压传动是机械能转化为压力能,再由压力能转化为机械能而做功的能量转换传动机构。
油泵产生的压力大小,取决于负载的大小,而执行元件液压缸按工作需要通过控制元件的调节提供不同的压力、速度及方向,理解液压传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基本概念,是学习本课程的关健。
本实验通过液压缸的往复运动,了解压力控制、速度控制和方向控制的相关控制阀的作用及进一步理解液压传动基本工作原理和基本概念。
本实验教师可以边演示、边讲解、边提出问题;也可以使学生自行完成实验:并观察现象、记录数据,解答问题。
一、实验目的:通过教师边实验演示、边讲解,边提出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掌握液压实验的基本操作,了解各种液压控制元件及在系统中的作用。
理解液压传动基本工作原理和基本概念,也可以在学生充分阅读理解实验指导书的基础上完成本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回答指导书所列出的思考题。
二、实验装置:图1为液压基础实验系统图。
按图1所示用带快速接头体的软管分别连接各模块组成实验用的液压系统图。
液压基础实验系统的组成:液压元件:油缸一只,7:单向调速阀(2FRM5)一只,8:单向节流阀(DRVP8)一只,1、2:先导式溢流阀(DB10)两只,4:直动式溢流阀(DBDH6P)一只,5:减压阀(DR6DP)一只,6: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4WE6E)一只,3、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3WE6A)一只,油泵(VP8)一只;辅助元件:压力表两只、四通接头一只、三通接头三只、软管20支、流量计一台。
图1注意:接好液压回路之后,再重新检查各快速接头的连接部分是否连接可靠,最后请老师确认无误后,方可启动。
三、实验步骤:1、读通图1的液压系统,了解各液压元件的名称、熟悉液压职能符号及各液压元件在系统中的作用。
2、压力控制:1)、溢流阀遥控口卸荷,减压阀出口暂不接油箱,Z1不带电,开泵P1压力指示很小(主要是管路的阻力),并且不可调节,何故?2)、溢流阀调压,Z1得电,开启泵P1 指示值随阀1的调节而变化。
液压与气压传动学习及实验指导 课后答案
![液压与气压传动学习及实验指导 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5ad467a45177232f60a285.png)
综合测试题Ⅰ答案四、名词解释1. 当液体流经圆锥环形间隙时,若阀芯在阀体孔内出现偏心,阀芯可能受到一个液压侧向力的作用。
当液压侧向力足够大时,阀芯将紧贴在阀孔壁面上,产生卡紧现象。
2. 在液压系统中,若某点处的压力低于液压油液所在温度下的空气分离压时,原先溶解在液体中的空气就分离出来,使液体中迅速出现大量气泡,这种现象叫做气穴现象。
当气泡随着液流进入高压时,在高压作用下迅速破裂或急剧缩小,又凝结成液体,原来气泡所占据的空间形成了局部真空,周围液体质点以极高速度填补这一空间,质点间相互碰撞而产生局部高压,形成压力冲击。
如果这个局部液压冲击作用在零件的金属表面上,使金属表面产生腐蚀。
这种因空穴产生的腐蚀称为气蚀。
3. 变量泵是排量可以改变的液压泵。
4. 液压系统采用变量泵供油,通过改变泵的排量来改变输入执行元件的流量,从而实现调速的回路称为容积调速回路。
5. 非时序逻辑系统是系统的输出只与输入变量的组合有关,与变量取值的先后顺序无关。
五、分析题1.解:1)进油节流调速系统活塞运动速度v 1= q min /A 1;出口节流调速系统活塞运动速度 v 2= q min /A 2因A1>A2,故进油节流调速可获得最低的最低速度。
2)节流阀的最小稳定流量是指某一定压差下(2~3×105Pa ),节流阀在最小允许开度 A Tmin 时能正常工作的最小流量q min 。
因此在比较哪个回路能使液压缸有较低的运动速度时,就应保持节流阀最小开口量A Tmin 和两端压差△p 相同的条件。
设进油节流调速回路的泵压力为p p1,节流阀压差为△p 1则: 111p A F p p ∆+= 111A F p p p -=∆设出口调速回路液压缸大腔压力(泵压力)为p p2 ,节流阀压差为△p 2 ,则:2221A p F p A p ∆+= 22122A F A A p p p -=∆由最小稳定流量q min 相等的定义可知:△p 1=△p 2 即:212121A F A F A A p p p p -+=为使两个回路分别获得缸最低运动速度,两个泵的调定压力 p p1、 p p2 是不相等的。
液压与气动实验指导书
![液压与气动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a5c721fb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a8.png)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指导书实验一液压元件拆装一、实验目的液压元件是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液压元件的拆装可加深对元件结构及工作原理的了解。
并能对元件的加工及装配工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实验用工具及材料内六角扳手、固定扳手、螺丝刀、各类液压泵。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拆解各类液压元件,观察及了解各零件在元件中的作用,了解各种元件的工作原理,按一定的步骤装配各类液压元件。
1. 轴向柱塞泵型号:cy14—1 型轴向柱塞泵(手动变量)结构见图1—1图1-1(1)实验原理当油泵的输入轴9 通过电机带动旋转时,缸体 5 随之旋转,由于装在缸体中的柱塞10 的球头部分上的滑靴13 被回程盘压向斜盘,因此柱塞10 将随着斜盘的斜面在缸体 5 中作往复运动。
从而实现油泵的吸油和排油。
油泵的配油是由配油盘 6 实现的。
改变斜盘的倾斜角度就可以改变油泵的流量输出。
(2)实验报告要求A. 根据实物,画出柱塞泵的工作原理简图。
B. 简要说明轴向柱塞泵的结构组成。
(3)思考题a.cy14---1 型轴向柱塞泵用的是何种配流方式?b. 轴向柱塞泵的变量形式有几种?2. 齿轮泵型号:CB---B 型齿轮泵结构图见图1—2图1-2(1)工作原理在吸油腔,轮齿在啮合点相互从对方齿谷中退出,密封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不断增大,完成吸油过程。
在排油腔,轮齿在啮合点相互进入对方齿谷中,密封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不断减小,实现排油过程。
(2)实验报告要求a. 根据实物,画出齿轮泵的工作原理简图。
b. 简要说明齿轮泵的结构组成。
(3) 思考题a. 卸荷槽的作用是什么?b. 齿轮泵的密封工作区是指哪一部分?3. 双作用叶片泵型号:YB---6 型叶片泵结构图见图1---3图1-3(1)工作原理当轴3 带动转子 4 转动时,装于转子叶片槽中的叶片在离心力和叶片底部压力油的作用下伸出,叶片顶部紧贴与顶子表面,沿着定子曲线滑动。
叶片往定子的长轴方向运动时叶片伸出,使得由定子 5 的内表面、配流盘2、7、转子和叶片所形成的密闭容腔不断扩大,通过配流盘上的配流窗口实现吸油。
《液压传动》实验指导书
![《液压传动》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51b1e1001ed9ad51f01df2eb.png)
《液压传动》实验指导书段俊勇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特色实验分中心青岛科技大学20010.01青岛科技大学学生实验守则一、学生必须按规定时间参加实验,不得迟到、早退。
迟到十分钟以上者,不得参加本次实验。
二、实验前要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目的、原理、仪器设备、内容、注意事项等,能正确回答老师提问。
预习不合格者,教师有权取消其本次实验资格。
三、爱护仪器设备,节约使用材料,不准动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及其它物品,不准将实验室的任何物品带出室外。
四、实验室内应保持安静,不准高声喧哗和打闹,不准抽烟,不准随地吐痰和乱抛纸屑杂物。
五、实验完毕应及时切断电源、水源、气源,由指导教师检查仪器设备、工具、材料及实验记录后,经允许方可离去。
六、对违反实验室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擅自动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私自拆卸仪器而造成事故和损失者,要立即报告并写出书面检查,视情节轻重和态度按有关规章制度处理。
七、在实验中因某种原因而损坏实验器材者,由实验指导教师按有关规定,提出赔偿意见,学生应到指定地点办理赔偿手续。
青岛科技大学目录《液压传动》实验概述 (1)实验一液压泵的拆装 (3)实验二液压阀的拆装 (13)实验三节流调速回路性能实验 (16)实验四液压基本回路综合性能实验 (20)实验五液压泵的性能测试 (22)《液压传动》实验概述一、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各种液压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应用特点、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
2、熟悉各类液压基本回路的构成、功用、实际工作情况、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
3、了解典型液压系统的安装调试、使用维护、故障诊断及排除方法。
二、教学建议本特色专业实验既是理论课程的延伸,也是学生接触生产实践的导入,是理论和实际联系的纽带。
因此,建议在实验过程中尽量做到:1、巩固已学理论知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一般液压元件的结构、原理及各种基本回路的特性。
2、联系生产实际,使学生了解理论与实践的差异,启发学生找出理论应用于实际的不足之处,分析如何弥补与改进。
液压实验指导书附思考题答案
![液压实验指导书附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599f4bc77da26924c5b096.png)
实验一液压动力元件拆装一、实验目的通过对液压泵的拆装可加深对泵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的了解,能对液压泵的加工及装配工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了解如何认识液压泵的铭牌、型号等内容。
二、实验用工具及材料内六角扳手、固定扳手、螺丝刀、各类液压泵(齿轮泵、双作用叶片泵、限压式变量叶片泵)三、实验内容及步骤拆解各类液压元件,观察及了解各零件在液压泵中的作用,了解各种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按一定的步骤装配各类液压泵。
型号:CB-B型齿轮泵,结构图见图1-1。
图1-1 齿轮泵1-轴承外环 2-堵头 3-滚子 4-后泵盖 5-键 6-齿轮 7-泵体8-前泵盖 9-螺钉10-压环 11-密封环 12-主动轴 13-键 14-泻油孔15-从动轴 16-泻油槽 17-定位销工作原理:在吸油腔,轮齿在啮合点相互从对方齿谷中退出,密封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不断增大,完成吸油过程。
在排油腔,轮齿在啮合点相互进入对方齿谷中,密封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不断减小,实现排油过程。
型号:YB-6型叶片泵,结构图见图1-2。
工作原理:当轴3带动转子4转动时,装于转子叶片槽中的叶片在离心力和叶片底部压力油的作用下伸出,叶片顶部紧贴与顶子表面,沿着定子曲线滑动。
叶片往定子的长轴方向运动时叶片伸出,使得由定子5的内表面、配流盘2、7、转子和叶片所形成的密闭容腔不断扩大,通过配流盘上的配流窗口实现吸油。
往短轴方向运动时叶片缩进,密闭容腔不断缩小,通过配流盘上的配流窗口实现排油。
转子旋转一周,叶片伸出和缩进两次。
图1-2 双作用叶片泵1-滚针(动)轴承 2-吸油盘 3-传动轴 4-转子 5-定子 6-泵体7-压油盘 8-滚针(动)轴承盖 9-叶片3. 内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型号:YBN型内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结构简图见图1-3(1)变量原理依据弹簧弹力与油液对定子内表面的作用力的合力产生的水平分力Fsinθ相互大小关系,使定子产生水平方向的运动,改变定子与转子的偏心量的大小,进而改变泵的排量和流量。
液压实验指导书
![液压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80607b6227d3240c8447ef18.png)
实验一液压油粘度及粘度指数测定实验一、概述1、粘度流体受外力作用下流动时,在流体分子间产生摩擦力或切应力的性质,叫作流体的粘性。
粘性的大小可用粘度表示,粘度是流体最重要的特性之一,是选择液压油的主要指标,粘度大小直接影响着液压传动装置的工作,效率和灵敏性以及使用寿命。
常用的表示粘度大小的单位制有动力粘度(μ),运动粘度(γ)和相对粘度,目前我国主要采用运动粘度。
动力粘度和运动粘度又称为绝对粘度,它们是理论分析和推导中经常使用的粘度单位,都难以直接测量,因此,工程上常采用另一种可用仪器直接测量的粘度单位,即相对粘度。
相对粘度又称为条件粘度,各国采用的相对粘度单位有所不同,有的用赛氏粘度(SSU),有的用雷氏粘度(°R),有的用巴氏粘度(°B),我国采用恩氏粘度(°E)。
用恩氏粘度计来测定,其方法是将200(厘米) 3 被试液在某种温度下恩氏粘度计小孔(孔径为2.8厘米)流完所需的时间T t 与同体积蒸馏水在20℃时流完所需时间T 20水之比,该比值就是被试油在温度t℃时的恩氏粘度,用符号°E t 表示。
工业上一般以20℃、50℃和100℃作为测定恩氏粘度的标准温度,相应恩氏粘度符号为°E 20 ,°E 50 和°E 100 ,恩氏粘度和运动粘度的换算可用下述近似经验公式:运动粘度(厘斯)或运动粘度(厘米 2 /秒)或者由有关手册中图表上查得。
2、粘度指数液压油的粘温性能呆用粘度指数( V 。
1)来表示,它表示被测试油液的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程度与标准油的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程度之间的相对比较值,如图1所示,粘度指数越大,油的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程度就越小,即油的粘温性能越好,液压油的粘温指数要求在90以上,优良的在100以上。
粘度指数(V 。
I)一般采用如下公式求出:式中: U---是被试油在37.8℃(100°F)时的运动粘度。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指导书 正文---按新实验台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指导书 正文---按新实验台](https://img.taocdn.com/s3/m/982acb2faf45b307e8719754.png)
实验一液压泵静态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油泵的主要性能技术指标,学会测定油泵的流量特性,学会测量油泵的压力、流量、容积效率、总效率和输入、输出功率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QCSOO3液压传动教学实验台:一台机械式转速表:一块电子秒表:一块图1-1液压泵静态性能实验原理图图1-1为液压泵静态性能实验原理图,图中18YB型双作用式叶片泵为本实验的被试泵,其额定工作压力为63 kgf/cm2,额定流量为6ml/r。
图中节流阀10为本实验的模拟载荷阀。
油泵的工作压力由节流阀10调节,其压力值可由压力表P12-1读出。
测量流量由流量计读出,温度由温度计读出,时间由秒表读出,测量空载流量q k时把节流阀10开到最大,油泵输出油液经节流阀10直通流量计回油箱,此时液压泵输出的工作压力接近零压。
图中溢流阀11为本实验的安全阀,其调整的安全压力值为70kgf/cm2。
三、实验内容:1.液压泵的流量特性:液压泵因存在缝隙有流量泄漏,泵的工作压力越高,其泄漏越大。
通过实验测出压力与流量的关系曲线。
q=f(P12-1),即为泵的流量特性。
2.液压泵的容积效率:油泵的容积效率是泵在额定工作压力时的实际流量q与理论流量q t的比值,即:tv q q =η 理论流量t q 可根据测出的液压泵转速和泵的尺寸结构参数按公式计算出。
叶片泵的计算公式:t q ()pv Bn bZ r R r R ηϑπ⎥⎦⎤⎢⎣⎡---=cos )(222 在实际生产实验中,一般可用液压泵在零压时的空载流量k q 代替理论流量t q ,则kv q q =η 当测不到空载(压力为零时)流量时,在泵的流量特性曲线q=f(P 12-1)中,把各压力点时算出的输出流量用描点法连成实际输出的流量曲线,该曲线与纵轴的交点即为空载流量k q 。
3.液压泵的总效率:液压泵的总效率:iO P P =η 式中:O P —油泵输出功率,KW ,612100060101081.9340pq q p q p P =⨯*⨯⨯=*=- KWi P —油泵输入功率,KW ,95491000602n T n T n T P i *=⨯*=*=π KW p —液压泵的输出压力,kgf/cm 2q —液压泵的输出流量,l/minT 一液压泵输入转矩,N ·mn 一液压泵的转速,r/min在实验台中,可通过测出油泵的输入转矩和油泵的转速,利用上述公式得到油泵的输入功率。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指导书20160914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指导书20160914](https://img.taocdn.com/s3/m/6d463d7225c52cc58bd6be52.png)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指导书实验一 伯努利方程一、 实验目的1.理解液体的静压原理 2.验证伯努利方程3.验证液体在流动状态下压力损失与速度的关系二、 实验仪器伯努利方程实验装置三、 实验原理伯努利方程是流体动力学中一个重要的基本规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流体力学中的具体应用。
主要反映液体在恒定流动时压力能、位能和动能三者之间的关系,即在任一截面上这三种能量形式之间可以互相转换,但三者之和为一定值,即能量守恒。
理想液体的伯努利方程为: g u z g p g u z g p 2222222111++=++ρρ 实际液体的伯努利方程为:2211221222w p u p u z z h g g g gααρρ'++=+++ 当液体处于静止状态时,液体内任一点处的压力为:gh p p ρ+=0这是液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
四、 实验装置伯努利实验仪主要由实验导管、稳压溢流槽和四对测压管所组成。
实验导管为一水平装置的变径圆管,沿程分四处设置测压管。
每处测压管由一对并列的测压管组成,分别测量该截面处的静压头(压力能)和冲压头(压力能、位能和动能三者之和)。
液体由稳压槽流入实验导管,途经A 点、B 点、C 点、D 点直径分别为15mm 、34mm 、15mm 、15mm 的管子,最后排出设备。
液体流量由出口调节阀调节。
流量由流量计读出。
五、实验步骤实验前,先缓慢开启进水阀,将水充满稳压溢流水槽,并保持有适量溢流水流出,使槽内液面平稳不变。
最后,设法排尽设备内的空气泡,否则会干扰实验现象和测量的准确性。
1.关闭实验导管出口调节阀,观察和测量液体处于静止状态下各测试点(A、B、C 和D四点)的压力,验证液体的静压原理。
并设定此处的水位高度为基准面。
2.开启实验导管出口调节阀,保持稳压溢流水槽有适量溢流水流出,观察比较液体在流动情况下的各测试点的压头变化。
3.缓慢调节实验导管的出口调节阀,测量液体在不同流量下的各测试点的静压头、动压头和损失压头,并记录下各项数据。
液压传动实验报告
![液压传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749454f767f5acfa1c7cd64.png)
《液压传动》课程实验指导书流体传动与控制研究所流体传动与控制实验室一、实验目的1.熟悉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等。
2.弄清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
二、实验内容: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的拆装。
三、实验思考题1.容积式泵工作的必要条件(泵工作三要素)是什么?2.什么是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的困油现象?在结构上是如何解决的?实验报告要求1.叙述齿轮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叙述叶片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叙述柱塞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一、实验目的1.熟悉换向阀、压力阀、调速阀等。
2.弄清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先导式YF型溢流阀、调速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二、实验内容1.单向阀的拆装2.换向阀的拆装3.溢流阀的拆装4.减压阀的拆装5.顺序阀的拆装6.节流阀的拆装7.调速阀的拆装三、实验思考题1.对单向阀性能有那些要求?2.对电磁换向阀性能有那些要求?3.溢流阀有那些用途?4.先导式溢流阀在工作中阀芯阻尼孔堵塞,会出现什么现象?四、实验报告要求1.叙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叙述先导式YF型溢流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叙述调速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实验三、液压泵容积效率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液压泵的主要性能,熟悉实验设备和实验方法,测绘液压泵的性能曲线,掌握液压泵的工作特性。
二、实验器材YZ-01(YZ-02)型液压传动综合教学实验台。
1台 泵站 1台 节流阀 1个 流量传感器 1个 溢流阀 1个 油管、压力表 若干 三、实验内容及原理1. 液压泵的流量——压力特性测定液压泵在不同工作压力下的实际输出流量,得出流量——压力特性曲线()p f q q =。
实验原理见图一。
实验中,压力由压力表4直接读出,各种压力时的流量由流量计7直接读出。
实验中可使溢流阀5作为安全阀使用,调节其压力值为5MPa ,用节流阀6调节泵出口工作压力的大小,由流量计测得液压泵在不同压力下的实际输出流量。
给定不同的出口压力,测出对应的输出流量,即可得出该泵的()p f q q =。
液压实验指导书!10
![液压实验指导书!10](https://img.taocdn.com/s3/m/7981b6d0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d3.png)
目录一、液压元件拆装实验┈┈┈┈┈┈┈┈┈┈┈┈┈┈┈┈┈┈┈┈┈┈┈┈ 1二、液压泵性能实验┈┈┈┈┈┈┈┈┈┈┈┈┈┈┈┈┈┈┈┈┈┈┈┈┈ 18三、节流调速性能实验┈┈┈┈┈┈┈┈┈┈┈┈┈┈┈┈┈┈┈┈┈┈┈┈21计算机操作步骤(Ⅰ)系统设置┈┈┈┈┈┈┈┈┈┈┈┈┈┈┈┈┈┈┈┈┈┈┈┈┈┈ 23 (Ⅱ)数据查看┈┈┈┈┈┈┈┈┈┈┈┈┈┈┈┈┈┈┈┈┈┈┈┈┈┈ 24 (Ⅲ)操作┈┈┈┈┈┈┈┈┈┈┈┈┈┈┈┈┈┈┈┈┈┈┈┈┈┈┈┈ 25四、气动多种回路实验┈┈┈┈┈┈┈┈┈┈┈┈┈┈┈┈┈┈┈┈┈┈┈┈ 30五、液压回路实验┈┈┈┈┈┈┈┈┈┈┈┈┈┈┈┈┈┈┈┈┈┈┈┈39(Ⅰ)实验准备及注意事项┈┈┈┈┈┈┈┈┈┈┈┈┈┈┈┈┈┈┈┈┈ 39 (Ⅱ)实验回路举例┈┈┈┈┈┈┈┈┈┈┈┈┈┈┈┈┈┈┈┈┈┈┈ 41 (Ⅲ)实验内容(仅供参考)实验一增速回路┈┈┈┈┈┈┈┈┈┈┈┈┈┈┈┈┈┈┈┈┈ 42实验二速度换接回路┈┈┈┈┈┈┈┈┈┈┈┈┈┈┈┈┈┈┈┈43实验三调压回路┈┈┈┈┈┈┈┈┈┈┈┈┈┈┈┈┈┈┈┈┈┈ 45实验四保压泵卸荷回路┈┈┈┈┈┈┈┈┈┈┈┈┈┈┈┈┈┈┈ 46实验五减压回路┈┈┈┈┈┈┈┈┈┈┈┈┈┈┈┈┈┈┈┈┈┈ 48实验六平衡回路┈┈┈┈┈┈┈┈┈┈┈┈┈┈┈┈┈┈┈┈┈┈ 49实验七多项顺序回路┈┈┈┈┈┈┈┈┈┈┈┈┈┈┈┈┈┈┈┈ 51实验八同步回路┈┈┈┈┈┈┈┈┈┈┈┈┈┈┈┈┈┈┈┈┈┈ 52实验一液压元件拆装实验一、液压泵拆装(一)实验目的液压动力元件——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液压泵的拆装实训以达到下列目的:1、进一步理解常用液压泵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2、掌握的正确拆卸、装配及安装连接方法。
3、掌握常用液压泵维修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用液压泵、工具及辅料1、实验用液压泵:齿轮泵2 台、叶片泵2 台、轴向柱塞泵1 台。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实验指导书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53b958cc08a1284ac850437c.png)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实验指导书机电工程学院2009年11月实验一多段调速回路一、实验目的:1、掌握多段调速回路对液压缸进行速度控制的基本原理2、运用继电器对换向阀进行换向操作,最终实现液压缸运行速度的换接。
二、实验原理:实验原理如下图所示。
如果换向阀4得电,单向节流阀3可被短接,如果换向阀6得电,单向节流阀5可被短接。
通过控制电磁阀4,6的得电与失电即可控制液压缸的运行速度,三位四通换向阀2可以控制液压缸的运动方向。
三、实验仪器THPYQ-1型液压与气压传动综合实训装置。
四、实验步骤:1、首先按实验回路图,接好实际油路图,并将溢流阀压力调整为最小,调整好两个单向节流口的开度。
2、按照以下电气接线图进行接线(其中SB7、SB8为自锁按钮)3、保证无误后启动泵,把溢流阀调整压力设置到4MPa。
4、按下SB2,油缸前进,此时可以调两只节流阀进行调速。
5、按下SB7后,调速阀被短接,速度变换一次,6、按下SB8,另一只调速阀也被短接,此时速度最快。
7、按下SB1后,再按下SB3,使电磁阀换向,油缸退回。
(因为电磁阀的两个电磁铁不可同时得电)。
8、按下SB9断开回路。
五、思考题1、速度换接回路的主要控制方法及其比较?实验二同步运动回路一、实验目的:1、掌握多缸同步动作回路的原理及特点。
2、运用继电器对换向阀进行控制。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属于回油路节流调速同步回路。
主要是利用节流调速的方法使两个油缸的流量相等,以此实现两个液压缸运行的速度相等。
三、实验仪器THPYQ-1液压与气压传动综合实训装置四、实验步骤1、首先按实验回路图,接好实际油路图,并将溢流阀压力调整为最小,调整好两个单向节流口的开度。
2、按照以下电气接线图进行接线:3、保证无误后启动泵,把溢流阀调整压力设置到4MPa。
4、当按下SB2,两个电磁阀同时动作,两只缸同时前进,如果出现不同步现象时,可调节单向节流阀7或8,来改变油缸动作的速度,5、只有当按下SB1后,再按下SB3,两个电磁阀才能换向,两只液压缸才能回来,如果不同步,可调节节流阀。
实验一 液压元件拆装和分析指导书
![实验一 液压元件拆装和分析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010afcadd1f34693daef3eee.png)
实验一液压元件拆装和分析实验目的:液压元件的品种规格繁多,通过对典型液压元件侧拆装实验,加深对相关液压元件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以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1液压动力元件拆装分析实验液压动力元件起着向系统提供动力源的作用,是液压系统不可缺少的核心元件。
液压泵是为液压系统提供一定的流量和压力的动力元件,它将原动机输出的机械能转换为工作液体的压力能,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
通过对液压泵的拆装,可加深对泵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的了解。
液压泵的种类主要包括各种齿轮泵、叶片泵和柱塞泵。
1.1CB-B型外啮合齿轮泵拆装(1)实验目的了解CB-B型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
(2)实验内容拆装CB-B型外啮合齿轮泵,并分析其结构特点。
(3)实验原理CB-B型外啮合齿轮泵是一种常见的齿轮泵,属于分离三片式结构。
CB—B齿轮泵的结构如图1-1所示,当泵的主动齿轮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时,齿轮泵右侧(吸油腔)齿轮脱开啮合,齿轮的轮齿退出齿间,使密封容积增大,形成局部真空,油箱中的油液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经吸油管路、吸油腔进入齿间。
随着齿轮的旋转,吸入齿间的油液被带到另一侧,进入压油腔。
这时轮齿进入啮合,使密封容积逐渐减小,齿轮间部分的油液被挤出,形成了齿轮泵的压油过程。
齿轮啮合时齿向接触线把吸油腔和压油腔分开,起配油作用。
当齿轮泵的主动齿轮由电动机带动不断旋转时,轮齿脱开啮合的一侧,由于密封容积变大则不断从油箱中吸油,轮齿进入啮合的一侧,由于密封容积减小则不断地排油。
图1-1 CB-B齿轮泵的结构1-轴承外环 2-堵头 3-滚子 4-后泵盖 5-键 6-齿轮 7-泵体8-前泵盖 9-螺钉10-压环11-密封环 12-主动轴 13-键 14-泻油孔15-从动轴 16-泻油槽 17-定位销(4)拆卸步骤a.用内六角扳手拆掉连接前后泵盖与泵体的内六角螺栓。
b.用铜棒和橡胶锤轻轻敲击驱动轴,使前后泵盖与泵体从结合面处分离。
液压传动实验指导书
![液压传动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ddc875f5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5e.png)
实验一液压泵拆装实验一、实验目的:掌握拆装液压元件的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泵的拆装的步骤及其方法了解常用液压泵的结构特点二、实验要求:通过对液压泵的拆装,加深对液压泵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的认识。
三、实验工具:三爪拉马、六角扳手、活动扳手、皮锤等四、实验对象比如说齿轮泵(转向,型号、转速等)五、实验内容(一)、齿轮泵拆装分析1.齿轮泵型号:CB -B20 型齿轮泵2.拆卸步骤:1)松开6 个紧固螺钉2,分开端盖1 和5;从泵体4 中取出主动齿轮及轴、从动齿轮及轴;2)分解端盖与轴承、齿轮与轴、端盖与油封。
此步可不做。
装配顺序与拆卸相反。
3.主要零件分析1)泵体4 泵体的两端面开有封油槽d, 此槽与吸油口相通,用来防止泵内油2) 端盖1 与5 前后端盖内侧开有卸荷槽e (见图中虚线所示),用来消除困油。
上吸油口大,压油口小,用来减小作用在轴和轴承上的径向不平衡力。
3) 齿轮3 两个齿轮的齿数和模数都相等,齿轮与端盖间轴向间隙为0.03? 0.04mm ,轴向间隙不可以调节。
4.思考题1) 齿轮泵的密封容积怎样形成的?2) 该齿轮泵有无配流装置?它是如何完成吸、压油分配的?3) 该齿轮泵中存在几种可能产生泄漏的途径?为了减小泄漏,该泵采取了什么措施?4) 该齿轮泵采取什么措施来减小泵轴上的径向不平衡力的?5) 该齿轮泵如何消除困油现象的?(二)、限压式变量叶片泵拆装分析1.叶片泵型号:YBX 型变量叶片泵2.拆卸步骤:1) 松开固定螺钉,拆下弹簧压盖,取出弹簧 4 及弹簧座5 ;2) 松开固定螺钉,拆下活塞压盖,取出活塞11;3)松开固定螺钉,拆下滑块压盖,取出滑块8 及滚针9 ;4) 松开固定螺钉,拆下传动轴左右端盖,取出左配流盘、定子、转子传动轴组件和右配流盘;5) 分解以上各部件。
拆卸后清洗、检验、分析,装配与拆卸顺序相反。
3.主要零件分析端盖11) 定子和转子定子的内表面和转子的外表面是圆柱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液压动力元件拆装一、实验目的通过对液压泵的拆装可加深对泵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的了解,能对液压泵的加工及装配工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了解如何认识液压泵的铭牌、型号等内容。
二、实验用工具及材料内六角扳手、固定扳手、螺丝刀、各类液压泵(齿轮泵、双作用叶片泵、限压式变量叶片泵)三、实验内容及步骤拆解各类液压元件,观察及了解各零件在液压泵中的作用,了解各种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按一定的步骤装配各类液压泵。
1、齿轮泵型号:CB-B型齿轮泵,结构图见图1-1。
图1-1 齿轮泵1-轴承外环 2-堵头 3-滚子 4-后泵盖 5-键 6-齿轮 7-泵体8-前泵盖 9-螺钉10-压环 11-密封环 12-主动轴 13-键 14-泻油孔15-从动轴 16-泻油槽 17-定位销工作原理:在吸油腔,轮齿在啮合点相互从对方齿谷中退出,密封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不断增大,完成吸油过程。
在排油腔,轮齿在啮合点相互进入对方齿谷中,密封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不断减小,实现排油过程。
2、双作用叶片泵型号:YB-6型叶片泵,结构图见图1-2。
工作原理:当轴3带动转子4转动时,装于转子叶片槽中的叶片在离心力与叶片底部压力油的作用下伸出,叶片顶部紧贴与顶子表面,沿着定子曲线滑动。
叶片往定子的长轴方向运动时叶片伸出,使得由定子5的内表面、配流盘2、7、转子与叶片所形成的密闭容腔不断扩大,通过配流盘上的配流窗口实现吸油。
往短轴方向运动时叶片缩进,密闭容腔不断缩小,通过配流盘上的配流窗口实现排油。
转子旋转一周,叶片伸出与缩进两次。
图1-2 双作用叶片泵1-滚针(动)轴承 2-吸油盘 3-传动轴 4-转子 5-定子 6-泵体7-压油盘 8-滚针(动)轴承盖 9-叶片3、内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型号:YBN型内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结构简图见图1-3(1)变量原理依据弹簧弹力与油液对定子内表面的作用力的合力产生的水平分力Fsinθ相互大小关系,使定子产生水平方向的运动,改变定子与转子的偏心量的大小,进而改变泵的排量与流量。
图1-3内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结构简图1—最大流量调节螺钉;2 —弹簧预压缩量调节螺钉;3 —叶片;4 —转子;5 —定子四、实验报告要求1、根据实物,简要说明齿轮泵的结构组成,画出齿轮泵的工作原理简图并说明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2、根据实物,简要说明双作用叶片的结构组成,画出双作用叶片的工作原理简图并说明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3、根据实物画出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工作简图,并说明内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变量原理。
五、思考题1、何谓困油现象?如何消除困油现象?因为为了保证运行平稳,所以齿轮泵的齿轮重合度大于一,也就就是说当一对齿开始进入啮合时,另一对齿未能脱离啮合,这也就使得在两对齿之间形成了一个封闭区间,该区间既不与高压压油区相通,也不与低压区吸油区相通,当齿轮继续旋转,在高压区啮入的齿之间油压迅速增加,形成超高压,当该队齿转过中间点,这对齿之间空间增大,形成吸空现象,出现大量气穴,在增压时,使得齿轮啮合阻力激增,对浮动侧板上的滑动轴承形成很大压力,而在低压区形成气蚀与较大噪音。
这种现象叫做困油现象解决办法通常就是在浮动侧板上开卸荷槽,卸荷槽开法就是在高压啮合区开槽,使得啮入时形成的高压油流入压油区,也就就是压油口,而低压区开槽使得啮出时形成的真空区与吸油口相通,这样就解决困油现象但就是原理上内啮合齿轮泵没有这个问题2、叙述单作用叶片泵与双作用叶片泵的主要区别。
单作用叶片泵与双作用叶片泵的区别单作用叶片泵:1)单数叶片,一般取15片左右;叶片按旋转方向向后倾斜2)定子、转子与轴受不平衡径向力3)叶片底部的通油槽采取高压区通高压、低压区通低压,以使叶片底部与顶部的受力平衡,叶片靠离心力与惯性力的作用紧贴定子。
双作用叶片泵:1)双数叶片,一般取12或16片;叶片按旋转方向向前倾斜2)定子、转子与轴受平衡径向力3)叶片底部的通油槽均通以压力油,叶片受离心力与叶片底部压力油的作用紧贴定子。
3、叙述限压式外反馈变量叶片泵与限压式内反馈变量叶片泵的主要区别,并说明其压力-流量特性曲线。
实验二行程换向开关控制的顺序动作回路一、实验目的在机床及其它装置中,往往要求几个工作部件按照一定顺序依次动作。
如组合机床的工作台复位、夹紧,滑台移动等动作,这些动作间有一定的顺序要求。
例如先夹紧后才能加工,加工完毕先退出刀具才放松。
又如磨床杀功能砂轮的切入运动,一定要周期性在工作台每次换向时进行。
因此,采用顺序回路,以实现顺序动作。
依据控制方式不同可分为压力控制式、行程控制式与时间控制式。
二、实验仪器YY-18型透明液压传动实验演示台、齿轮泵、油箱、溢流阀、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个)、行程开关(常开、常闭各2个,图2-1中3、4就是常闭行程开关,1、2就是常开行程开关)、单杆双作用油缸(2个)、压力表、调速阀。
三、实验原理如图2-1所示液压回路。
图中1、2、3、4为行程开关,其中3、2为常闭,1、4为常开。
图2-1行程开关与电磁阀控制的顺序动作回路四、实验内容1、通过亲自装拆,了解回路的组成与性能。
2、利用现有的液压元件,拟定方案。
五、实验步骤1、按照实验回路图的要求,取出需用的液压元件,检查就是否正确。
2、将检查完毕性能完好的液压元件安装在实验台面板合理位置,通过管接头与液压软管按回路要求连接。
3、据实验台的电气控制面板,进行电气线路连接。
4、安装完之后,接通电源,启动电机,顺时针旋转调速按钮,同时按电气控制面板中换向阀C中的换向Ⅰ,使1DT得电,换向阀C处于左位,而换向阀D仍处于右位,油缸B的左腔进油,右腔回油,其活塞与活塞杆向右运动,右行到终点时,油缸B 的挡块压下行程开关2,1DT断电,换向阀C处于右位,油缸A的左腔进油,右腔回油。
5、油缸A的活塞与活塞杆右行到终点时,其挡块压下行程开关1,使2DT得电,换向阀D处于左位,油缸B的右腔进油,左腔回油,其活塞与活塞杆左行到终点时,油缸B的挡块压下行程开关4,使1DT得电,换向阀C处于左位。
6、油缸A的右腔进油,左腔回油,其活塞与活塞杆左行到终点时,油缸A的挡块压下行程开关3,使2DT断电,使油缸A、B重复以上动作。
六、思考题1、常闭行程开关与常开行程开关的区别?行程开关又称限位开关,在实际生产中,将行程开关安装在预先安排的位置,当装于生产机械运动部件上的挡块撞击行程开关时,行程开关的触点动作,实现电路的切换。
行程开关就是一种根据运动部件的行程位置而切换电路的电器,用于控制机械设备的行程及限位保护。
被广泛用于各类机床与起重机械,用以控制其行程、进行终端限位保护。
常闭行程开关:挡块撞击常闭行程开关后,使得该行程开关的常闭触头断开,从而使该行程开关所在电路断开。
常开行程开关,挡块撞击常开行程开关后,使该行程开关的常开触头闭合,从而使该行程开关所在电路接通。
实验三节流调速回路一、实验目的1、了解节流调速回路的构成,掌握其回路的特点。
2、加深对进口节流、出口节流、支(或旁)路节流调速回路工作原理与速度负载特性的认识。
二、实验仪器YY-18型透明液压传动实验演示台、齿轮泵、油箱、溢流阀、节流阀、单杆双作用油缸三、实验原理如图3-1所示液压回路。
(a)进口节流调速回路 (b)出口节流调速回路 (c)旁路节流调速回路图3-1节流调速回路四、实验内容1、通过亲自装拆,了解节流调速回路的组成与性能。
2、利用现有的液压元件,拟定方案。
五、实验步骤1、按照实验回路图的要求,取出需用的液压元件,检查就是否正确。
2、将检查完毕性能完好的液压元件安装在实验台面板合理位置,通过管接头与液压软管按回路要求连接。
3、安装完之后,接通电源,启动电机,顺时针旋转电机调速器的调速按钮至所需要的转速或油路的工作压力。
4、调节节流阀的手柄来改变该节流阀节流口的通流面积,从而改变通过节流阀的油液流量大小(即进入油缸进油腔的油液流量),实现对活塞运动速度的调节目的。
5、改变节流阀的安装位置(组成出油节流调速回路),并重复步骤3、4。
六、思考题1、溢流阀在三种节流调速回路(进口、出口与旁路)中的作用?2、完成进口节流调速回路的详细说明,包括:绘制原理图、调速原理、并推导速度负载特性与回路功率(给出推导过程)。
3、比较进油节流调速回路与出油调速回路的区别?实验四基本气动回路仿真一、实验目的利用德国Festo公司的F1uidSIM软件的电气-液压(气压)回路仿真功能,让每个学生都以实际操作的方式参与到4个基本气动回路设计与仿真的整个过程,使静止的气压回路动起来。
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二、实验仪器计算机,F1uidSIM软件三、实验原理在F1uidSIM-P软件环境中,先搭建基本气动回路(①双手操作回路;②快速排气阀的应用回路;③过载保护回路;④行程阀控制的连续往复动作回路),然后分别仿真每个基本气动回路的整个动作过程。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FluidSIM软件的学习⑴鼠标左键单击任务栏的“开始”选中“程序”选中“festo Didactic”选中“F1uidSIM-P 3.6”并单击鼠标左键进入气压回路的仿真环境。
如图4-1所示。
图4-1⑵鼠标左键单击工具栏上的“新建”按钮(或鼠标左键单击菜单栏上的“文件”菜单命令,打开“文件”菜单命令,选中“新建”命令)即可新建一个文件,根据所搭建的气压回路,用鼠标左键单击左侧“元件库”窗口中的相应元件符号,并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将该元件符号拖放到右侧新建文件窗口中。
同理,选择其她元件,并拖放到右侧新建文件窗口中。
完成气压回路的搭建工作。
如图4-2。
⑶仿真:鼠标左键单击工具栏上的“仿真”按钮(或鼠标左键单击菜单栏上的“执行”菜单命令,打开“执行”菜单命令,选中“启动”命令;或在新建文件窗口中,单击鼠标右键,弹出快捷菜单,选中“启动”命令并单击鼠标左键执行),F1uidSIM软件进入仿真模式。
如图4-2。
图4-2⑷相关说明:①FluidSIM软件中的物理量物理量单位物理量单位压力(p) bar,MPa 开口度(%)流量(q) l/min 电压(U) V速度(v) m/s 电流(I) A力(F) N②管路颜色具有下列含义:颜色含义深蓝色气压管路:压力大于或等于最大压力的50%淡蓝色气压管路:压力小于最大压力的50%淡红色电缆:有电流流动2、气压基本回路的仿真:对下列四个基本的气压回路进行仿真:⑴双手操作回路,如图4-3所示。
图4-3该回路动作过程说明:只有同时按下两个启动用手动换向阀,气缸才动作(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对操作人员的手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应用在冲床、锻压机床上。
(仿真过程中,先用左手按下shift键,然后用鼠标左键依次单击两个手动气动阀的按钮,使这两个手动气动阀依次切换到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