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狼》课件
合集下载
第20课《狼》课件(共28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0课《狼》课件(共28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cd798c9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ce.png)
豺狼成性鬼哭狼嚎 狼狈为奸 狼贪鼠窃 狼心狗行 狼子野心
拓展迁移和狼有关的成语
众狼 一面对比自 强大必群起而狼的处世哲学授狼以渔
卧薪尝胆: 狼也很跟当一个善良的动协,恒粮也知道自己的肩 只能指配肉、所默腺唯一能除的层有于干降阵的吃掉每 次猎物。前某些白认为是善良的动物却草态西店饭庄里 做一些不是“大善良的事。
一狼洞其 中 (名词做动词,挖洞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恐前后受其敌 (名词做动词,攻击 )
止增笑耳 ( 动词做名词,笑料
词类活用
)
)
)
理情节作者叙述了一个屠夫智斗恶狼的故事。如果按故 事情节的发展过程看,可以怎样概括?(提示:在下面的箭头里填上一个动词,概括故事情节。)屠 遇狼 惧狼 翻狼 杀狼 议狼
户
课文主要写了屠户与狼斗智斗勇的经过。朗读课 文,说说其间经历了哪几次交锋。
第二次: 屠 户 背倚麦秸垛,“弛担持刀”, 与两狼对峙
第一次:屠户 惧怕并且“投 以骨”,不管 用,狼仍跟随
原文
描写方法
屠户的形象
例子:屠惧,投 以骨、复投之
心理描写动作描写
害怕、怯懦
原文
描写方法
狼 的 形 象
例子:缀行甚远
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怎样狡诈,不管 耍弄什么花招,终归是会被识破、被歼
·从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1)一切像狼一样的恶人都是以害人始,以害己终, 最后的下场是自取灭亡。(2)人有狼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人能够战胜狼, 战胜像狼一样的恶势力。(3)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识破假象,并且不存 幻想,勇于斗争。(4)除恶务尽,要像屠户那样并毙两狼,不留后患。
本文讲述了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贪婪、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最终双双毙命 于屠户的刀下。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 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 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拓展迁移和狼有关的成语
众狼 一面对比自 强大必群起而狼的处世哲学授狼以渔
卧薪尝胆: 狼也很跟当一个善良的动协,恒粮也知道自己的肩 只能指配肉、所默腺唯一能除的层有于干降阵的吃掉每 次猎物。前某些白认为是善良的动物却草态西店饭庄里 做一些不是“大善良的事。
一狼洞其 中 (名词做动词,挖洞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恐前后受其敌 (名词做动词,攻击 )
止增笑耳 ( 动词做名词,笑料
词类活用
)
)
)
理情节作者叙述了一个屠夫智斗恶狼的故事。如果按故 事情节的发展过程看,可以怎样概括?(提示:在下面的箭头里填上一个动词,概括故事情节。)屠 遇狼 惧狼 翻狼 杀狼 议狼
户
课文主要写了屠户与狼斗智斗勇的经过。朗读课 文,说说其间经历了哪几次交锋。
第二次: 屠 户 背倚麦秸垛,“弛担持刀”, 与两狼对峙
第一次:屠户 惧怕并且“投 以骨”,不管 用,狼仍跟随
原文
描写方法
屠户的形象
例子:屠惧,投 以骨、复投之
心理描写动作描写
害怕、怯懦
原文
描写方法
狼 的 形 象
例子:缀行甚远
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怎样狡诈,不管 耍弄什么花招,终归是会被识破、被歼
·从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1)一切像狼一样的恶人都是以害人始,以害己终, 最后的下场是自取灭亡。(2)人有狼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人能够战胜狼, 战胜像狼一样的恶势力。(3)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识破假象,并且不存 幻想,勇于斗争。(4)除恶务尽,要像屠户那样并毙两狼,不留后患。
本文讲述了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贪婪、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最终双双毙命 于屠户的刀下。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 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 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狼》教学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狼》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3e956d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be.png)
xiá
意暇甚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 理解词语
缀行甚远 :跟着 屠惧,投以骨: 以骨投之,用骨投扔它。 顾野有麦场:看 弛担持刀 :放下 屠自后断其股:腿 狼亦黠矣:狡猾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 一词多义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品味语言
本文中“狼”显然是个比喻,究竟比喻的是什么呢?
《聊斋志异》写狐仙鬼怪从来都是讽喻社会的黑 暗、腐朽势力的,从作者写这部书主要是“批判现实、 表达思想”这一主旨来看,“狼”显然讽喻的是当时 社会上像狼一样的恶人、恶势力。
(屠户)又把骨头丢给狼,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了下来,而先前得到骨头的那
只狼又赶上来了。骨头已经丢完了,然而两只狼还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
困窘,情境危急 胁迫,攻击
堆积柴草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
害怕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 听课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听课文朗读,注意文言词汇的翻译。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 听课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狼》课文朗读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 词类活用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024版)20 《狼》课件(共44张PPT)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024版)20 《狼》课件(共4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a4bd939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fd.png)
重点探究
1.翻译句子。 屠惧,投以骨。
屠户害怕,把骨头投给狼。
重点探究
2.探究上题句子翻译过程中词语位置的改变,理解状语后置句 的特点。
屠惧,以骨投(之)。
课堂总结
狼
狼
缓行甚远 穷追不舍 两狼逼人 两狼被杀
屠户
遇狼 惧狼 御狼 杀狼
开端 发展 高潮、结局
当堂检测
仿照示例,解释红色的词,并写出相关的成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与狼有关的成语大都是贬义词,体现 了汉文化对狼的排斥。
重点探究
探究一:屠户取得胜利的原因
1.根据下列句子,分析出狼的形象。 2.根据下列句子,分析出屠户的心理变化过程。 3.探究屠户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重点探究
1.根据下列句子,分析出狼的形象。
(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1)分工协作,贪婪。
一会儿 径直 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学习导引
时间长了 神情、神态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闭上眼睛 从容、悠闲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突然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示例:顾野有麦场:看、视(左顾右盼)
(1)场主积薪其中: 柴草
杯水车薪
(2)屠乃奔倚其下: 靠
倚马千言
(3)眈眈相向: 凶狠注视的样子 虎视眈眈
(4)意暇甚: 从容、悠闲
好整以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找出动作、神态描写的语句,概括屠户和狼的形象 2.能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主旨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8课《狼》课件(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8课《狼》课件(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6cfadfdbe1e650e53ea998e.png)
正
挖洞(名作动)
屠户正要走,转到柴草堆后面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
柴草堆里打洞,
❖ 意将 隧入
以 攻其后也。身已半入,
企图
表目的,用来 (代)屠户的
企图要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后背。狼的身子已经
钻进一半,
❖ 止露 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大腿
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也杀死
了它。
《聊斋志异》
❖ 清代著名的文学家蒲 松龄写了一部文言短 篇小说集,叫《聊斋 志异》。“聊斋”是 他的书房,“志”是 记的意思,“异”是 指奇异的事。全书491 篇,多以鬼狐故事, 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
表露作者的思想。 蒲松龄故居 5
《狼》
❖ 《聊斋志异》书中有一篇题为《狼三则》, 写了关于狼的三则故事,其中有一则故事, 记述一个屠户战胜两只恶狼的经过,揭示出 狼的凶狠、狡诈而又愚蠢的本性。
屠暴起 : 要抓住有利时机
转视积薪后 : 要提高警惕
17
思考:请结合现实,谈谈你从这篇 文章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 1、坏人是很狡诈的,可他们总是以害人 始,以害己终。
❖ 2、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时,不能存在 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 3、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怎样狡诈,终 归会被人识破、被歼灭。
6
屠户遇狼
第一段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在傍晚(名词~状语)
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 了,只有剩下的骨头。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他) 走了很远。
7
屠户惧狼
第二段
❖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第20课《狼》课件(26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0课《狼》课件(26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7d97a40a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bc.png)
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呢?通过小 组合作翻译句子,再来简要概括故 事情节。
小组合作 每组两句话。一人朗读,一人讲解 重点字词,一人翻译句子。
翻译释义
名词,担子
紧跟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仅,只
十分,很
译:(有)一个屠户傍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只 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他)走了很远。
译: 屠户突然跳起,用刀劈狼的头,又连砍几刀,杀死了它。
(屠户)正要走,转身看柴草堆的后面,(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
草堆里打洞,想要从通道进去来攻击屠户的背后。
动作描写,屠户杀狼。一狼洞,体现了狼的狡诈。
翻译释义
只
砍断
代词, 也 指狼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
睡觉
屁股
大腿
动词, 杀死
•通过狼贪心不足遭到灭亡的故事,告诫我们做什么事不能太贪。
归纳拓展
主旨
完
一起追赶
像原来一样
译:再拿骨头扔给狼,后得到骨头的狼停下来,可是先得 到骨头的狼又跟上来。骨头已经没了,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 样一起追赶。
再次退让,推动情节发展,为后文暴起做铺垫。
翻译释义
处境为难
看
遮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shàn)蔽成丘。
攻击
堆积柴草
译: 屠户非常困窘,担心前后都受到狼的攻击。(他)看见 田野中有一个麦场,场主把柴草堆积在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一 样。
作者议论、嘲讽贪婪狡猾的狼,点明主旨
1.通读全文,作者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简述故事)
课文主要讲了屠户与狼斗智斗勇的经过。
第18课《狼》课件(共34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8课《狼》课件(共34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66dd713b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96.png)
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很悠闲。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
上
又连砍几刀杀死它。屠户正要上路,转身看柴草堆的后面,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
册
打洞,打算从通道进入攻击屠户的背后。(狼的)身子已经进入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
《
巴。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杀死了它。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
合作讨论
3.“止增笑耳”的仅仅
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
仅仅是恶狼吗?
七
年
级
不是,狼在此实际上是恶人的化身,代表的是
上 册
那种贪婪、凶狠、狡诈、愚蠢的恶人。
《
狼
》 教 育 教 学 课 件
合作讨论
4.这个寓言给我们什么启示?
• 大多数坏人就是坏人,和狼一样,本性是难以改变的。我们要警惕像
七
狼一样阴险狠毒的人,防人之心不可无。
两狼 (5)
情状 表达方式 (10) 顿生险情
第二节 发展 (3) 两狼并驱 (7)
第三节 (1) 屠夫御狼 (6)
(8)
(9) 寓言小说
第四节 (2) (4) 两狼被毙 化险为夷
第五节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 几何哉?止增笑耳。
议论
段落 情节 屠夫
两狼
情状 表达方式 体裁
第一节 开端 屠夫遇狼 两狼缀行 顿生险情
上
册
《
狼
》
翻译文章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
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
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七
上
又连砍几刀杀死它。屠户正要上路,转身看柴草堆的后面,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
册
打洞,打算从通道进入攻击屠户的背后。(狼的)身子已经进入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
《
巴。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杀死了它。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
合作讨论
3.“止增笑耳”的仅仅
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
仅仅是恶狼吗?
七
年
级
不是,狼在此实际上是恶人的化身,代表的是
上 册
那种贪婪、凶狠、狡诈、愚蠢的恶人。
《
狼
》 教 育 教 学 课 件
合作讨论
4.这个寓言给我们什么启示?
• 大多数坏人就是坏人,和狼一样,本性是难以改变的。我们要警惕像
七
狼一样阴险狠毒的人,防人之心不可无。
两狼 (5)
情状 表达方式 (10) 顿生险情
第二节 发展 (3) 两狼并驱 (7)
第三节 (1) 屠夫御狼 (6)
(8)
(9) 寓言小说
第四节 (2) (4) 两狼被毙 化险为夷
第五节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 几何哉?止增笑耳。
议论
段落 情节 屠夫
两狼
情状 表达方式 体裁
第一节 开端 屠夫遇狼 两狼缀行 顿生险情
上
册
《
狼
》
翻译文章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
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
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七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二十课《 狼》 ppt(71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二十课《 狼》 ppt(7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7c58c7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dc.png)
灭亡的角度来归结故事的主旨的。
• 这个故事也表现了屠户的机智勇敢和斗 争精神,但决非故事主旨所在。
• 人们可以从中受到某些启发。
狼的成语
狼狼狼狼狼狼狼狼虎鬼豺狼杯 眼烟心吞贪奔狈狈狼哭狼子盘 鼠四狗虎虎豕为不之狼当野狼 眉起肺咽视突奸堪势嚎道心藉
如鼠鹰使如豺 狼窜视狼狼狼 似狼狼将牧成 虎奔步羊羊性
译: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 罢了。
第一段: 写屠户遇狼,点明时间、地点和矛盾的双方(开端)
时间:晚
地点:途中 人物:一屠,二狼
“缀行甚远”可看出狼的什么特点? 贪婪、凶狠
第二段:
写屠户惧狼,两次投骨而不能止住狼的追踪,表现屠
户的迁就退让和狼的贪婪凶恶(发展) 1、屠夫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 投以骨 2、“惧”“投以骨”“复投之”等表现了屠户的 害怕 心理和 侥幸 心理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 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 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屠户非常困窘,担心前后都受到狼的 攻击。环顾田野有一个麦场,农场主堆积 柴草在麦场中间,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 就奔过去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 起屠刀。狼不敢上前,瞪着眼朝着屠户。
离开
前面,名词
• 《聊斋志异》的语言简练,描写细腻,人物形象 鲜明,故事情节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蒲松龄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然而 坎坷的遭遇和长期艰辛的生活,加深了他对当 时政治的黑暗、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社会弊端 的认识和了解,为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他毕 一生精力完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8卷、 491篇,约40余万字。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
一会儿
径直 名词作状语 助词,补充音节
• 这个故事也表现了屠户的机智勇敢和斗 争精神,但决非故事主旨所在。
• 人们可以从中受到某些启发。
狼的成语
狼狼狼狼狼狼狼狼虎鬼豺狼杯 眼烟心吞贪奔狈狈狼哭狼子盘 鼠四狗虎虎豕为不之狼当野狼 眉起肺咽视突奸堪势嚎道心藉
如鼠鹰使如豺 狼窜视狼狼狼 似狼狼将牧成 虎奔步羊羊性
译: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 罢了。
第一段: 写屠户遇狼,点明时间、地点和矛盾的双方(开端)
时间:晚
地点:途中 人物:一屠,二狼
“缀行甚远”可看出狼的什么特点? 贪婪、凶狠
第二段:
写屠户惧狼,两次投骨而不能止住狼的追踪,表现屠
户的迁就退让和狼的贪婪凶恶(发展) 1、屠夫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 投以骨 2、“惧”“投以骨”“复投之”等表现了屠户的 害怕 心理和 侥幸 心理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 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 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屠户非常困窘,担心前后都受到狼的 攻击。环顾田野有一个麦场,农场主堆积 柴草在麦场中间,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 就奔过去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 起屠刀。狼不敢上前,瞪着眼朝着屠户。
离开
前面,名词
• 《聊斋志异》的语言简练,描写细腻,人物形象 鲜明,故事情节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蒲松龄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然而 坎坷的遭遇和长期艰辛的生活,加深了他对当 时政治的黑暗、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社会弊端 的认识和了解,为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他毕 一生精力完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8卷、 491篇,约40余万字。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
一会儿
径直 名词作状语 助词,补充音节
第18课《狼》 (共28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8课《狼》 (共28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ffd70512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15.png)
朗读故事 1.根据注释,自己尝试翻译全文。
⑤狼也是狡猾的,而眨眼间两只狼都被杀死了, 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讲述故事
讲述故事 1.《聊斋志异》
聊斋:蒲松龄的书斋名 志:记述 异:奇异的故事
讲述故事 2.狼“异”在何处?请大家从“狼”和“屠户” 的角度中任选一个,复述故事,讲述中呈现心理 活动。 狼:缀行甚远—并驱如故—假寐诱敌—顷刻两毙
18.狼
蒲松龄
朗读故事 讲述故事 品味故事 探究故事
朗读故事
朗读故事
一屠(tú)晚归,担(dàn)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 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 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jiǒng),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 苫(shàn)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dān) 眈相向。
——蒲松龄《除日祭穷神文》
探究故事
3.为什么郭沫若评价《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蒲松龄最犯愁的就是怎样按时交税不让催税的人登门? 当时官吏为了催税,搞所谓“敲比”,就是把欠税人拖到公堂 上打板子,有时活活打死。蒲松龄为了交税,要卖掉缸底的存 粮,卖掉妻子织的布,甚至卖掉耕牛,他抱怨土地:怎么谷穗 不直接长银子?蒲松龄多次写自己的贫困。
探究故事
3.为什么郭沫若评价《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山东邹平有一个进士叫李匡九,做官颇廉洁贤明。曾经有 一个富人,被人罗织一些罪名而送官究治,开堂之前,门役吓 唬他说:“当官的想你索取两百两银子,你要赶快回去措办。 不然的话,官司就要打输了!”富人害怕了,答应给一半。门 役摇摇手,表示不行。富人苦苦地哀求他,门役说:“我没有 不尽力帮忙的,只怕当官的不允许罢了。等到听审时,你可以 亲眼看到我为你说情,看看当官是不是允许,也可以让你明白 我没有别的意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狼》课件(共28张PPT)品质课件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狼》课件(共28张PPT)品质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e2216bcd7cd184254b3535fc.png)
苍狼和白鹿--蒙古人起源的传说
据说,在北方, 有一座林木茂密的名叫额儿古涅昆的山, 山上有一个山洞。一天,一只苍狼,更确切地说是一只青色 的狼,从这个山洞里走出来。后来这只狼碰到 了一只作为 它未来的伴侣的鹿,双双跑到了斡难河之源---不儿罕山 (圣山),定居下来。那只苍狼 和那只白鹿在上天安排的 这个地方相爱,生下一个儿子名叫巴塔赤罕。巴塔赤罕就 是成吉思汗家族的祖先。
在下面的箭头里填上一个动 词,概括故事情节。
屠 遇 狼惧 狼御 狼杀 狼 户
研读课文 把握形象
我从文中 这句话的意思是
读到了狼
的形象,
。
“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 讽的仅仅是恶狼吗?
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发?
《聊斋志异》 “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名,“志异” 是记载奇闻异事的意思。
2020年秋季学期统编版初中语文第五单元18课
——
• 目标分析:
1.掌握生字生词。 2.学习记叙的顺序和结构。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意思。
• 重难点分析:
1.朗读课文熟悉课文。 2.参看注解,理解生字生词。 3.复述故事大意。
教学设想:
本文篇幅较短,内容并不难懂,但字词、句式难点很多,语言障碍较大, 故教学时重点应放在字词句的串讲上。但字词句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语言环 境,要从上下文意中去掌握字词的含义。
和狼有关的成语
豺狼成性 豺狼当道 豺狼之吻
鬼哭狼嚎 虎狼之势 狼狈不堪
狼狈为奸 狼奔豕突 狼贪虎视
狼贪鼠窃 狼吞虎咽 狼心狗肺
狼心狗行 狼烟四起 狼眼鼠眉
狼子野心 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前怕狼,后怕虎
如狼似虎
引狼入室 羊狠狼贪 鹰视狼步
关于狼的传说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0课《狼》教学课件(共2课时)(2024秋)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0课《狼》教学课件(共2课时)(2024秋)](https://img.taocdn.com/s3/m/73474c7a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3d.png)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动作、神态
少时,一狼径去,其 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
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 止露尻尾。
动作 神态 动作
紧跟其后,伺机吃人。
凶残
穷追不舍,不甘罢休。 贪婪、凶残
有所顾忌,审时度势; 威慑屠户,放弃抵抗。
凶残、狡诈
分工合作,配合默契; 诱惑屠户,放松警惕。
结构梳理
课文变形一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开端)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
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发展)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
拓展迁移
和狼有关的成语
豺狼成性 虎狼之势 狼奔豕突 狼心狗行 狼子野心
豺狼当道 狼狈不堪 狼吞虎咽 狼烟四起 如狼似虎
鬼哭狼嚎 狼狈为奸 狼心狗肺 狼眼鼠眉 引狼入室
七年级语文上册
20 狼
第二课时
本课目标
1.分析狼的特点与屠户的形象。 2.背诵课文,深刻理解文章主旨。
学习要领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 尔。
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户的后面。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屠户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名家评《聊斋》
鲁迅评价:“用传奇之法,而以志怪。” 老舍评价:“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前狼假寐的神态: 目似瞑,意暇甚 (4)前狼假寐的目的: 诱敌 (5)后狼径去的目的: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6)此节表现了狼的什么特点? 阴险狡诈 (7)请结合图片说出屠夫杀前狼的经过,从中可以 看出屠夫的什么特点?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勇敢且果断) (8)请结合图片说出屠夫杀后狼的经过,体现屠夫 的什么特点?
4、词类活用 (1)狼不敢前 上前,名词作动词 (2)一狼洞其中 打洞,名词作动词 (3)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从通道中,名词作状语 (4)其一犬坐于前 像狗似的,名词作状语 (5)止增笑耳 笑料,动词作名词 (6)一屠晚归 屠户,动词活用为名词
5、说出下列红色字的意思 (1)缀行甚远 连接、紧跟 (2)恐前后受其敌 攻击 (3)顾野有麦场 回头看,看见 (4)弛担持刀 放下 (5)一狼径去 径直 (6)屠自后断其股 大腿 (7)狼亦黠矣 狡猾
有关狼的故事
说出一些有关“狼”字的成语
豺狼成性 豺狼当道 豺狼之吻 鬼哭狼嚎 虎狼之势 狼狈不堪 狼狈为奸 狼奔豕突 狼贪虎视 狼贪鼠窃 狼吞虎咽 狼心狗肺 狼烟四起 狼子野心 如狼似虎 引狼入室 鹰视狼步杯盘狼藉 与狼共舞 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前怕狼,后怕虎
说说你心目中狼的形象
世人心目中狼的本性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③目似瞑,意暇甚 ④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⑤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⑥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
之变诈 几何哉?止增笑耳。
让我们用正气,用勇敢, 用智慧去涤荡世界上的一切 邪恶。
让我们的世界没有豺狼 虎豹,没有毒蛇猛兽,真正 变成幸福美好的人间。
动词 敌对、攻击
(5)乃
①屠乃奔倚其下:于是、就 ②乃悟前狼假寐: 才
②盖以诱敌:名词 敌人
(6)其 ①恐前后受其敌: 代词,狼 ②一狼洞其中: 代词,指柴草堆 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代词,他的 ④屠自后断其股: 代词,它的 ⑤其一犬坐于前: 其中
(7)之 ①复投之: 代词,指骨头 ②久之: 调节音节,助词 ③数刀毙之: 代词,指狼 ④禽兽之变诈:结构助词,的 ⑤两狼之并驱如故:主谓之间,无实义
(“洞其中”)结局
⑤评狼
议论
记叙
主题
揭露了狼 的贪婪凶 狠和狡诈 的本性, 赞扬了屠 夫的机智 勇敢。
从描写的角度分析人物的形象。
1.“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等,表现了狼的贪婪和凶狠; 2.“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径去”“犬坐”“目似瞑,意暇
甚”“洞其中”等,表现了狼的狡诈, 3.“惧”“投以骨”“复投之”等,表现了屠户的害怕心理和
几何 古义:多少。如:几何哉。 今义:数学的一种,几何学。如:几何知识。
3、一词多义:
(1)止 ①止有剩骨: 只
②一狼得骨止:停止
(2)以 ①投以骨:用、把 ②以刀劈狼首:用
(3)意
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用来
①意暇甚: 神情、态度 ④盖以诱敌: 用来
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想要、打算
(4)敌 ①恐前后受其敌:
①窘:处境困迫,为难。②敌:敌对。这里是攻击的意思 。③顾:看,视。④积薪:堆积柴草。⑤苫蔽:覆盖、遮盖。 ⑥倚:靠。⑦弛:解除,卸下。⑧前:上前。 ⑨眈眈:注视的样子。
屠户处境危急,害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户) 向旁边看,(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 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一样。屠户于是奔过去倚 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 瞪眼朝着屠户。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 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 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 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 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 /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 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屠户。 止:仅,只。
缀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缀,连接、紧跟。行,走。
翻译: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路 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 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声音洪亮 2.把握朗读节奏和停顿
根据出示的文章断句齐声朗读课文,找出 不认识的字: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 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 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 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 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投以骨:把骨头投给狼。并驱:一起追赶。如故:跟原来一样。
屠户害怕了,把一块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了下来,另一 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又扔给另一只狼一块骨头,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就停 了下来,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了上来。骨头已经被扔完了,可是 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第二自然段 惧狼——发展
第三段具体分析: (1)请指出描写屠夫心理的句子。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2)他采取了怎样的行动?
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3)说明屠户已果断做出什么抉择?
屠户抉择:抵御狼 (4)狼的表现呢?
眈眈相向 (5)说明狼的想法怎样?
狼不甘罢休
第三自然段 御狼——发展
第四段具体分析:齐读第四自然段后,请用原文回答 (1)两狼的计谋:一狼径去,一狼假寐 (前后夹击屠夫) (2)前狼假寐的姿势: 犬坐于前
本文的中心线索是屠夫,但表现的主体却是狼。 ①标题。以“狼”为题,体现出作者的着眼点。 ②行文。通过屠夫的种种情态变化来反映狼的贪婪、狡诈。 每段描写均落在狼上。 ③结尾。作者直接评论“狼性”及其结局,表明落脚点是在 “狼”。 由此可知,屠夫在文中的出现,是作为表现“狼”的对立面, 其用意并不仅仅在赞扬屠夫的机智勇敢。
探究主题
作者想通过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提示:可从狼和屠户两个方面思考)
1.狼再狡猾,终将被勇敢机智的人战胜。
2.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 终归要失败的。
3.对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 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 胜利。
开端 第一段 (遇狼)
第二段
发展 (惧狼)
读准字音
• 缀行 zhuì • 苫蔽 shàn • 眈眈 dān • 意暇 xiá • 黠 xiá • 尻 kāo • 隧入 suì
大窘 jiǒng 弛担 chí 少时 shǎo 毙之 bì 瞑 míng 假寐 mèi 顷刻 qǐng
译读——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学海导航:自主译讲 标注疑难 交流展示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过了一会儿 ,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很悠闲。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屠刀劈 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终于杀死了狼。(屠户)正要重新上路,转到柴 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企图从洞中进入来攻 击屠户的背后。狼的身子已经有一半钻进去了,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 户就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杀死了这只狼。(屠户此时)才明白前 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迷惑敌人的。
第一自然段 遇狼——开端
具体分析,小组讨论后回答下面问题: (1)第1、2段表现了狼的什么特点?体现在 哪? 狼的特点:凶恶贪婪; 体现:缀;止,从;止,至;并驱如故。
(2)屠夫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 体现在哪?表现了屠户怎样的心理? 缓兵之策:投、复投。显示出屠夫的退让迁就。 屠户心理:害怕、心存侥幸。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机智且细心
第四自然段 杀狼——高潮和结局
第五段具体分析: (1)朗读最后一段,作者的感叹是怎样的?作者对 狼的态度怎样?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 笑耳。
作者对狼的态度:嘲讽 (2)“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 仅是恶狼吗?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发?
推荐阅读
毕淑敏《母狼的智慧》 姜戎《狼图腾》
阅读思考: 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作为人类, 我们该怎样认识和理解狼。
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①黠:狡猾。②变诈:巧变诡诈。③几何: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 ④耳:罢了。
狼也够狡猾的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 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具体分析: 课文在第一自然段中向我们交代了几大
记叙要素?分别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四要素: 时间:傍晚 人物:一屠,两狼 地点:途中 事件的起因:一屠晚归,两狼缀行
凶暴
狡猾
残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清)蒲松龄
蒲松龄
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人
,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从小聪颖,科举却屡
试不第,71岁时才成岁贡生,舌耕笔耘近42年
,用毕生精力完成奇书《聊斋志异》,被誉为
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
文学常识
《聊斋志异》清代短篇小说集,“聊斋”是蒲松龄 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 的故事。《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 有491篇,多以鬼狐故事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表 露作者的思想。
郭沫若先生曾为蒲 松龄题写一副对联: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对蒲松龄给予极 高的评价。
蒲松龄落第自勉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 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 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志怪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形式之一。志 怪,就是记录怪异。志怪小说以记叙神 异鬼怪故事传说为主体内容,产生和流 行于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对唐代传奇 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蒲松龄的《聊斋志 异》为志怪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6)此节表现了狼的什么特点? 阴险狡诈 (7)请结合图片说出屠夫杀前狼的经过,从中可以 看出屠夫的什么特点?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勇敢且果断) (8)请结合图片说出屠夫杀后狼的经过,体现屠夫 的什么特点?
4、词类活用 (1)狼不敢前 上前,名词作动词 (2)一狼洞其中 打洞,名词作动词 (3)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从通道中,名词作状语 (4)其一犬坐于前 像狗似的,名词作状语 (5)止增笑耳 笑料,动词作名词 (6)一屠晚归 屠户,动词活用为名词
5、说出下列红色字的意思 (1)缀行甚远 连接、紧跟 (2)恐前后受其敌 攻击 (3)顾野有麦场 回头看,看见 (4)弛担持刀 放下 (5)一狼径去 径直 (6)屠自后断其股 大腿 (7)狼亦黠矣 狡猾
有关狼的故事
说出一些有关“狼”字的成语
豺狼成性 豺狼当道 豺狼之吻 鬼哭狼嚎 虎狼之势 狼狈不堪 狼狈为奸 狼奔豕突 狼贪虎视 狼贪鼠窃 狼吞虎咽 狼心狗肺 狼烟四起 狼子野心 如狼似虎 引狼入室 鹰视狼步杯盘狼藉 与狼共舞 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前怕狼,后怕虎
说说你心目中狼的形象
世人心目中狼的本性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③目似瞑,意暇甚 ④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⑤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⑥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
之变诈 几何哉?止增笑耳。
让我们用正气,用勇敢, 用智慧去涤荡世界上的一切 邪恶。
让我们的世界没有豺狼 虎豹,没有毒蛇猛兽,真正 变成幸福美好的人间。
动词 敌对、攻击
(5)乃
①屠乃奔倚其下:于是、就 ②乃悟前狼假寐: 才
②盖以诱敌:名词 敌人
(6)其 ①恐前后受其敌: 代词,狼 ②一狼洞其中: 代词,指柴草堆 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代词,他的 ④屠自后断其股: 代词,它的 ⑤其一犬坐于前: 其中
(7)之 ①复投之: 代词,指骨头 ②久之: 调节音节,助词 ③数刀毙之: 代词,指狼 ④禽兽之变诈:结构助词,的 ⑤两狼之并驱如故:主谓之间,无实义
(“洞其中”)结局
⑤评狼
议论
记叙
主题
揭露了狼 的贪婪凶 狠和狡诈 的本性, 赞扬了屠 夫的机智 勇敢。
从描写的角度分析人物的形象。
1.“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等,表现了狼的贪婪和凶狠; 2.“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径去”“犬坐”“目似瞑,意暇
甚”“洞其中”等,表现了狼的狡诈, 3.“惧”“投以骨”“复投之”等,表现了屠户的害怕心理和
几何 古义:多少。如:几何哉。 今义:数学的一种,几何学。如:几何知识。
3、一词多义:
(1)止 ①止有剩骨: 只
②一狼得骨止:停止
(2)以 ①投以骨:用、把 ②以刀劈狼首:用
(3)意
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用来
①意暇甚: 神情、态度 ④盖以诱敌: 用来
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想要、打算
(4)敌 ①恐前后受其敌:
①窘:处境困迫,为难。②敌:敌对。这里是攻击的意思 。③顾:看,视。④积薪:堆积柴草。⑤苫蔽:覆盖、遮盖。 ⑥倚:靠。⑦弛:解除,卸下。⑧前:上前。 ⑨眈眈:注视的样子。
屠户处境危急,害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户) 向旁边看,(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 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一样。屠户于是奔过去倚 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 瞪眼朝着屠户。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 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 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 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 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 /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 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屠户。 止:仅,只。
缀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缀,连接、紧跟。行,走。
翻译: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路 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 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声音洪亮 2.把握朗读节奏和停顿
根据出示的文章断句齐声朗读课文,找出 不认识的字: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 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 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 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 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投以骨:把骨头投给狼。并驱:一起追赶。如故:跟原来一样。
屠户害怕了,把一块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了下来,另一 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又扔给另一只狼一块骨头,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就停 了下来,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了上来。骨头已经被扔完了,可是 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第二自然段 惧狼——发展
第三段具体分析: (1)请指出描写屠夫心理的句子。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2)他采取了怎样的行动?
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3)说明屠户已果断做出什么抉择?
屠户抉择:抵御狼 (4)狼的表现呢?
眈眈相向 (5)说明狼的想法怎样?
狼不甘罢休
第三自然段 御狼——发展
第四段具体分析:齐读第四自然段后,请用原文回答 (1)两狼的计谋:一狼径去,一狼假寐 (前后夹击屠夫) (2)前狼假寐的姿势: 犬坐于前
本文的中心线索是屠夫,但表现的主体却是狼。 ①标题。以“狼”为题,体现出作者的着眼点。 ②行文。通过屠夫的种种情态变化来反映狼的贪婪、狡诈。 每段描写均落在狼上。 ③结尾。作者直接评论“狼性”及其结局,表明落脚点是在 “狼”。 由此可知,屠夫在文中的出现,是作为表现“狼”的对立面, 其用意并不仅仅在赞扬屠夫的机智勇敢。
探究主题
作者想通过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提示:可从狼和屠户两个方面思考)
1.狼再狡猾,终将被勇敢机智的人战胜。
2.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 终归要失败的。
3.对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 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 胜利。
开端 第一段 (遇狼)
第二段
发展 (惧狼)
读准字音
• 缀行 zhuì • 苫蔽 shàn • 眈眈 dān • 意暇 xiá • 黠 xiá • 尻 kāo • 隧入 suì
大窘 jiǒng 弛担 chí 少时 shǎo 毙之 bì 瞑 míng 假寐 mèi 顷刻 qǐng
译读——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学海导航:自主译讲 标注疑难 交流展示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过了一会儿 ,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很悠闲。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屠刀劈 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终于杀死了狼。(屠户)正要重新上路,转到柴 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企图从洞中进入来攻 击屠户的背后。狼的身子已经有一半钻进去了,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 户就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杀死了这只狼。(屠户此时)才明白前 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迷惑敌人的。
第一自然段 遇狼——开端
具体分析,小组讨论后回答下面问题: (1)第1、2段表现了狼的什么特点?体现在 哪? 狼的特点:凶恶贪婪; 体现:缀;止,从;止,至;并驱如故。
(2)屠夫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 体现在哪?表现了屠户怎样的心理? 缓兵之策:投、复投。显示出屠夫的退让迁就。 屠户心理:害怕、心存侥幸。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机智且细心
第四自然段 杀狼——高潮和结局
第五段具体分析: (1)朗读最后一段,作者的感叹是怎样的?作者对 狼的态度怎样?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 笑耳。
作者对狼的态度:嘲讽 (2)“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 仅是恶狼吗?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发?
推荐阅读
毕淑敏《母狼的智慧》 姜戎《狼图腾》
阅读思考: 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作为人类, 我们该怎样认识和理解狼。
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①黠:狡猾。②变诈:巧变诡诈。③几何: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 ④耳:罢了。
狼也够狡猾的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 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具体分析: 课文在第一自然段中向我们交代了几大
记叙要素?分别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四要素: 时间:傍晚 人物:一屠,两狼 地点:途中 事件的起因:一屠晚归,两狼缀行
凶暴
狡猾
残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清)蒲松龄
蒲松龄
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人
,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从小聪颖,科举却屡
试不第,71岁时才成岁贡生,舌耕笔耘近42年
,用毕生精力完成奇书《聊斋志异》,被誉为
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
文学常识
《聊斋志异》清代短篇小说集,“聊斋”是蒲松龄 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 的故事。《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 有491篇,多以鬼狐故事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表 露作者的思想。
郭沫若先生曾为蒲 松龄题写一副对联: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对蒲松龄给予极 高的评价。
蒲松龄落第自勉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 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 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志怪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形式之一。志 怪,就是记录怪异。志怪小说以记叙神 异鬼怪故事传说为主体内容,产生和流 行于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对唐代传奇 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蒲松龄的《聊斋志 异》为志怪小说的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