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生理学教学大纲
08011102x《生理学》教学大纲学分3学时48

08011102x 《生理学》教学大纲学分:3 学时:48一.本课程的目的和要求1、目的:生理学是研究正常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课之一。
通过学习生理学,使学生掌握和了解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学习医学专业的其他后继课程奠定基础。
2、要求:(1)第一章《绪论》要求了解生理学研究的内容。
掌握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
掌握人体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
了解人体功能自动调控中反馈调节机制的重要意义。
(2)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要求掌握细胞膜物质转运的方式和原理;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兴奋传导和传递的原理;兴奋-收缩耦联和收缩的机制。
了解细胞膜的构成:细胞膜的跨膜信息传递的方式和机制;肌肉收缩的力学分析。
(3)第三章《血液》要求掌握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生理性止血。
掌握血细胞生理。
了解血型和输血原则。
(4)第四章《血液循环》要求掌握心肌生物电、心肌特性与心脏的射血功能。
了解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以及血流动力学的概念。
掌握动脉血压形成的原理及影响因素;掌握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了解微循环的生理功能。
(5)第五章《呼吸》要求了解呼吸的概念,呼吸的三个环节,肺通气的结构和功能;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的形式。
掌握肺通气、肺换气的原理;呼气节律的产生和呼吸运动的调节。
(6)第六章《消化和吸收》要求了解消化和吸收的概念,消化的两种形式,消化道平滑肌的电生理特性。
掌握食物在胃内和肠内的消化过程。
了解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唾液的分泌及作用。
(7)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要求了解机体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
掌握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掌握基础代谢的概念。
掌握体温的概念及其正常变动,了解体温相对稳定的机制。
(8)第八章《尿的生成和排出》要求掌握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尿生成的调节。
了解肾脏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尿液的浓缩和稀释;清除率;排尿反射。
(9)第九章《感觉器官》要求了解感受器的概念。
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一、实验目的本实验大纲旨在明确生理学实验课程的目标,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实验设计、操作和分析的能力,加深对生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生理学实验技能和实验素养。
二、实验内容本实验课程包括以下实验内容:1、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动物实验前的准备、动物手术的基本操作技巧以及实验后的处理方法。
2、神经肌肉生理实验:通过此实验,学生将了解神经肌肉的基本生理特性,包括神经冲动传导速度、肌肉收缩力量与收缩形式等。
3、心血管生理实验:通过模拟人体循环系统,学生将了解心脏的生理特性、血压的形成机制以及血管的生理功能。
4、呼吸生理实验:学生将学习如何测量动物的呼吸频率、深度和气体交换,并了解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
5、消化生理实验:通过模拟消化过程,学生将了解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以及消化酶的活性分析。
6、排泄生理实验:通过观察动物肾脏的基本功能,学生将了解尿液的生成机制以及排泄系统的生理功能。
7、内分泌生理实验:学生将学习如何检测体内激素的水平,了解内分泌系统的生理功能。
三、实验方法本实验课程将采用以下实验方法:1、动物实验技术: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动物麻醉、手术以及后期的动物护理。
2、细胞生物学技术:包括细胞培养、细胞染色及观察等技术。
3、生理学实验技术:如电生理技术、光学技术等,用于测量和记录生物体的各种生理参数。
4、生物化学技术:如蛋白质分离纯化、酶活性分析等,用于分析生理过程中的生物化学变化。
5、分子生物学技术:如基因克隆、基因表达分析等,用于研究基因在生理过程中的作用。
四、实验要求1、学生应严格按照实验室规定进行操作,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2、学生应对实验步骤进行详细记录,以便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3、学生应对实验数据进行准确、客观的记录,不允许篡改或编造数据。
4、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保持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参与实验操作。
五、实验评估本实验课程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估:1、实验操作技能评估:教师将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进行评估,包括操作技巧、实验步骤的执行以及动物护理等方面。
《定量分析》教学大纲

《定量分析》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是为在需求分析、市场调研、商业决策等领域工作的学生设计的,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定量分析方法的能力,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各种统计和数学方法来处理复杂数据,并为决策制定提供准确的数值支持。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理解和掌握定量分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运用统计方法和数学模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3.熟练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4.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决策制定能力;5.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1.定量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研究对象和方法论-数据采集和整理-描述性统计和推断性统计-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2.数学模型的构建和应用-线性规划和整数规划-非线性规划和动态规划-网络优化和决策分析-概率模型和随机过程-排队论和库存管理3.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的工具- Microsoft Excel和SPSS的基本应用-数据整理和数据清洗-数据可视化和报告撰写-结果解释和决策分析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的方式,介绍定量分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并引入实例进行说明和分析。
2.实践操作: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的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熟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
3.课堂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索能力,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4.实践案例: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并提供反馈和指导。
5.个人作业:布置个人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对特定问题进行分析、整理和报道,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占比:30%-出勤率:10%-课堂表现:10%-个人作业:10%2.期中考试占比:30%3.期末考试占比:40%六、教材和参考书目。
《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供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使用)

《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使用)Ⅰ前言生理学是医学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是研究正常机体各种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自然科学,它在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科学思维方法及态度上具有重要作用,并有益于学生深入理解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学生应重视实验课的学习。
本大纲适用于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中每一实验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本实验课程总教学参考学时为12学时。
三教材:《生理学实验讲义》,自编,2014年II 正文实验一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和心音听诊一教学目的(一)学习测定人体心率和动脉血压的原理和方法,熟悉人体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及其书写方法,为临床血压测定奠定基础。
(二)观察运动对心率和动脉血压的影响。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测定血压、心率听诊的检查方法。
(二)观察运动对心率和动脉血压的影响。
(三)按要求书写实验报告。
三教学内容(一)血压测定的方法及运动后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二)心率听诊的方法及心音类型的鉴别。
实验二视听功能的测定一教学目的(一)学习视野测定的方法,了解正常视野的范围,进一步了解测定视野的意义。
(二)学习瞳孔近反射、视轴会聚及瞳孔对光反射的测定方法,了解瞳孔对光反射的临床意义。
(三)学习人体听力的检查方法。
(四)比较气传导和骨传导的听觉效果,了解听力检查的临床意义。
二教学要求(一)观察观察瞳孔近反射、视轴反射及瞳孔对光反射。
(二)比较正常视野的范围,气传导和骨传导的听觉效果。
(三)按要求书写实验报告。
三教学内容(一)视野测定的方法。
(二)瞳孔近反射、视轴会聚及瞳孔对光反射的测定方法。
(三)人体听力的检查方法。
国家级精品课程定量生理学第五章生物组织与细胞力学特性PPT课件

F k u du
dt
蠕变分析,位移函数表达式:
u(t)
F0 k
(1
exp(
t tR
)),
t
R
/k
蠕变曲线没有起始的偏差。
Voigt模型和实验相符合的情况要好些:
可求出k和值, 可关联生物组织宏观的力学行为和微观行为
标准线性粘弹性固体模型(SLS)
应力和应变的关系式:
F
dF dt
k1u
du dt
全模量定义:
Gˆ (, k1,k 2,)
F0 ()
u0
(cos
i sin )
储存模量: G' F0 () cos u0
损失模量: G' F0 () sin
应力-应变曲线
➢ 低的相对湿度时几乎是线性的
➢ UTS约为1.8MPa
➢ 模量在120MPa左右。
结构的关联
➢ 这一结果所观察到的UTS值和 模量比胶原蛋白三螺旋结构和 片状结构要低是相符的,因为 螺旋结构中的每个残基的螺距 只有0.15nm。
多肽链三种基本结构的的力学性质表明UTS和 模量与螺旋的轴向螺距有关联 : 螺旋>:材料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力 σ = 力F/横截面积A (帕)
应变:伸长后长度和原始长度之比 ε= (ΔL)/原始长度 L
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
材料受力后的受力状态和变形特征
材料应力-应变曲线示意图
弹性区:
应力和应变呈线性关系 服从胡克定律σ=Eε
塑性区:
屈服点以上 应变不随应力成线性比例变化
空间上多肽链结构越伸展,它就越硬,抗张强度越高
推测:任何引起链伸展的过程会使蛋白质变强变硬
随机的多肽链:弹性蛋白的行为
《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生理学实验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学分:X学分课程总学时:X学时,其中实验学时:X学时课程面向专业:具体专业名称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生理学实验是生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以实验方法研究生物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加深对生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三、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生理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熟悉生理学实验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3)了解生理学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2、能力目标(1)能够独立完成生理学实验的操作,包括实验动物的抓取、麻醉、手术等。
(2)能够正确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四、实验项目及内容实验项目一: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1、实验目的(1)学习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2)掌握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反应的关系。
2、实验原理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产生兴奋并传导到神经末梢,引起肌肉收缩。
通过改变刺激强度,可以观察到肌肉收缩的幅度和张力的变化。
3、实验材料和仪器蟾蜍、蛙板、手术器械、任氏液、刺激电极、生物信号采集系统等。
4、实验步骤(1)破坏蟾蜍脑和脊髓,将其仰卧固定在蛙板上。
(2)分离坐骨神经,在大腿部分离出坐骨神经干,并剪断周围的分支。
(3)游离腓肠肌,在小腿部切断跟腱,将腓肠肌游离出来。
(4)将制备好的标本浸泡在任氏液中,待其兴奋性恢复后进行实验。
(5)连接实验仪器,设置刺激参数,观察肌肉收缩反应。
5、实验注意事项(1)操作过程中要避免损伤神经和肌肉。
(2)保持标本湿润,经常滴加任氏液。
《生理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2

《生理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C0412006s课程名称:生理学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和年级:四年制本科护理医学专业一年级开课学期:春季总学时:94(其中理论学时:68;实验学时:26)课程简介:生理学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以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人体生理学的任务是研究构成人体各个系统的器官、组织和细胞的正常活动过程;生理功能的内部机制:不同细胞、组织、器官、系统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并阐明人体作为一个整体,其各部分功能活动如何相互协调、相互制约,从而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生理学又是医学生最重要的基础理论课之一。
学生只有在首先了解人体正常功能活动的基础上,才能理解各种疾病情况下的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变化,从而进一步理解治疗这些疾病所采用的各种医疗措施。
因此,生理学知识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后续的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及各门临床课程的学习。
生理学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生理学的知识很多都来自于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因此学习生理学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了解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更有利于引导学生将生理学知识与其他相关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推荐教材:9787117076623唐四元生理学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参考书目:社97871171460672011年潘丽萍生理学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97870402397682008年王庭槐生理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30263469张峻2010年生理学第1版科学出版社97878111679002009年朱文玉医学生理学第2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97878015798812004年二'课程总目标崔存德临床生理学第1版人民军医出版目的:本课程旨在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对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加深对生理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
生理学教学大纲

生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生理学是生物学和医学的基础学科,它主要研究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机制。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为后续的医学和生物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掌握人体各系统的基本功能及其调节机制;2、理解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及其调节;3、了解生理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4、能够运用生理学知识解释人体生命活动的现象和机理。
三、课程内容1、绪论:介绍生理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研究对象;2、细胞生理:讲述细胞的基本功能、跨膜运输、信号转导等;3、组织生理:介绍人体各大系统的基本功能及其调节;4、器官生理:讲解人体重要器官的生理功能及其调节;5、内环境稳态:阐述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及其调节机制;6、生理学实验:介绍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四、课程安排本课程共分为六个章节,每个章节包含若干个主题。
课程安排如下:1、第一章:绪论(2学时)2、第二章:细胞生理(4学时)3、第三章:组织生理(6学时)4、第四章:器官生理(8学时)5、第五章:内环境稳态(4学时)6、第六章:生理学实验(2学时)五、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为主,辅以板书、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和实验成绩等,占总评成绩的30%;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占总评成绩的70%。
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生理学是生命科学的核心学科之一,它研究生物体的基本功能及其运行机制。
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有关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础知识,包括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功能,以及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调控作用。
通过学习生理学,学生将更好地理解生物体的复杂性和相互依赖性,为进一步学习医学、药理学、生物科学和其他相关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4年度《生理学》教学大纲

研究对象
从细胞、组织、器官到系统水平的各 种生理功能,包括神经、循环、呼吸 、消化、泌尿、生殖等系统。
4
生理学在医学领域重要性
基础医学课程
生理学是医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为后续临 床医学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临床诊断和治疗依据
肺换气
通过肺泡膜实现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 的交换。
通气/血流比值
反映肺通气和肺换气的匹配程度,对维持正常呼吸功能具有重要意 义。
20
气体在血液中运输和交换
2024/3/23
氧气运输
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在血液中运输,通过血液循环将氧 气输送至全身各组织器官。
二氧化碳运输
以碳酸氢盐的形式在血液中运输,通过血液循环将二氧化 碳输送至肺部排出体外。
尿液生成过程及影响因素
尿液生成过程
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 吸收作用和分泌作用。
影响因素
尿液生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肾 小球滤过率、肾小管重吸收率、体液 平衡状态、神经和体液调节等。
2024/3/23
30
尿液浓缩和稀释机制
尿液浓缩机制
当机体缺水时,肾脏通过减少尿量、增加尿比重等方式来浓缩尿液,以保留水 分。
3
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交流:水通道蛋白、离子通 道等
2024/3/2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1
细胞间通讯与信号传导
2024/3/23
细胞间通讯方式
直接接触、旁分泌、自分泌等
信号传导途径
G蛋白偶联受体途径、酶联型受体途径、核受体途径等
信号传导调节与细胞效应
生理学教学大纲(1)

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医学础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阐明正常人体的功能活动及其机制。
基本内容包括:生理学基本概念、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环、呼吸、消化与吸收、能量代谢与体温、尿的生成和排出、神经系统的功能、内分泌和生殖等功能活动的发生过程和机制。
通过生理学的学习,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
在生理学教学中,对学生着重进行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训练,并注意科学思维方法与科学态度的培养。
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在实验教学中,主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独立工作能力及基本技能以及科学的态度,同时使学生深入理解生理学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
二、教学组织与方法1.本课程教学工作由生理学教研室承担。
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辅以相关实验教学。
2.主要采用“带着问题学”的方法,案例讨论、以问题为中心讨论与讲授相结合。
一、绪论[目的要求]了解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
熟悉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和特点。
掌握生理学、内环境与稳态、反馈等概念,内稳态的意义及其维持,正反馈和负反馈的概念和作用。
[教学内容]1. 生理学概念,生理学和医学的关系,人体生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的不同水平,生理学实验对生理学理论学习的重要意义。
2. 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的概念,内稳态的意义及其维持。
3.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的概念以及各自在整体中的主要作用和特点。
4. 控制系统,生理功能的前馈和反馈控制原理,负反馈和正反馈概念及意义。
[计划学时] 2学时二、细胞的基本功能[目的要求]了解细胞膜和骨骼肌的基本结构,细胞的信号转导,局部兴奋及特征,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熟悉肌肉收缩的机制,肌肉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影响肌肉收缩效能的因素。
掌握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细胞的静息电位及动作电位的概念及产生机制,组织的兴奋和兴奋性,阈刺激和阈电位的概念,神经-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兴奋-收缩耦联,等张收缩和等长收缩的概念。
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内部功能和机制的科学,是医学、生物学等相关专业中的重要基础课程。
该课程旨在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对生理学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生物体内部各种功能的基本认识和理解;2. 培养学生对生理学实验和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能力;3. 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课程内容和安排1. 细胞与组织的生理学- 细胞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运输- 组织器官的结构与功能2. 神经生理学- 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神经传导与突触传递- 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的功能3. 心血管生理学- 心脏结构与功能- 循环系统的调节机制- 血压与血流的调节4. 呼吸生理学- 呼吸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呼吸的调节与适应5. 消化生理学- 消化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摄食与吸收的调节6. 生殖生理学- 生殖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生殖周期与性激素的调节四、教学方法与评估方式1. 教学方法-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讨论与案例分析,介绍生理学基本概念和机制;-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 小组讨论与案例研究: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提高问题分析与解决的能力。
2. 评估方式- 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知识的理解;-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课程论文:要求学生深入研究一个特定领域,并进行学术论文的撰写;- 期末考试:综合考核学生对整个课程的掌握情况。
五、参考教材1. Guyton AC, Hall JE. 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 13th edition. Elsevier Saunders, 2015.2. Sherwood L. Human Physiology: From Cells to Systems. 9th edition. Cengage Learning, 2015.六、教学团队该课程的教学团队由资深生理学教师组成,他们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生理学》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1.课程名称:生理学(Physiology)2. 学分:33. 学时数:讲课30 学时,自学14学时4.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5. 开课对象:护理学专业学生6. 内容提要:生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重要医学基础课程。
人体生理学的形成与临床医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人类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观察、体验、总结积累起关于人体正常机能的知识,并形成人体生理学的概念。
著名生理学家Claude Bernard指出:“医学是关于疾病的科学,而生理学则是关于生命的科学。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对生理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和了解现代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生理学的发展现状,学会从分子、细胞、器官、系统水平,特别是从整体水平,理解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以及机制。
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结合临床医疗和护理实践的需要,进行定向学习。
提倡建立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手段的学习,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在本课程中,学会创新性学习的初步方法,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春、夏学期或秋、冬学期,授课每周4学时,共8周;自学由学员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安排。
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10 神经系统了解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本能行为和情绪反应,脑的高级功能,睡眠觉醒机制。
掌握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突触传递和非突触性化学传递原理,中枢抑制的形式与原理,主要神经递质的种类和受体,中枢的感觉功能,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功能和对内脏活动的调节功能,睡眠的时相。
5 311 内分泌了解激素的一般特征,下丘脑与腺垂体的细胞分类和机能联系。
掌握下丘脑、腺垂体、神经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激素及调节钙磷代谢激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
了解松果体激素与前列腺素。
3 312 生殖与性生理了解睾丸与卵巢的主要生理功能,妊娠期间的激素及其临床意义,性生理。
掌握雄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生理学教学大纲(一)2024

生理学教学大纲(一)引言概述:生理学是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研究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正常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生理学教学大纲(一)是生理学课程的基础,旨在帮助学生熟悉人体生理、理解生理过程的调节机制以及掌握生理实验方法。
本文将以引言、五个大点和总结的形式,详细阐述生理学教学大纲(一)的内容。
正文:一、人体细胞和组织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2. 细胞的功能:代谢、分裂和增殖、信号传导3. 组织的分类和特点: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4. 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5. 组织的适应性和再生能力二、人体的运输系统1. 循环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组成和功能、血液循环2. 呼吸系统: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气体交换及其调节3. 淋巴系统:淋巴管、淋巴结、淋巴循环4. 营养与代谢:消化系统、代谢与能量平衡、内分泌系统的调节5. 排泄与水盐平衡:肾脏的结构与功能、尿液的形成、体液与电解质平衡三、人体的调节与协调1.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感觉器官2. 神经传递和神经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神经调节机制、感觉和运动的调节3. 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主要内分泌腺体及其激素、激素的合成和调节4. 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免疫器官、免疫反应机制、炎症和免疫疾病5. 生物节律和睡眠:昼夜节律、生物钟、睡眠的调节机制四、人体的感觉与运动1. 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视觉、听觉、平衡、嗅觉、味觉和触觉2. 神经系统与运动:运动肌肉的结构和功能、运动的控制和调节3. 运动的能量供应和调节:肌肉收缩、运动代谢、运动补偿机制4. 运动与协调:运动学习、运动记忆、运动技能的发展5. 运动与运动障碍:运动障碍的原因、临床诊断和治疗、运动康复的原则五、人体的发育与遗传1. 生殖细胞的发生与成熟: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生殖周期2. 受精和胚胎发育:受精过程、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器官形成3. 遗传学基础:基因的结构和功能、遗传信息传递、突变和突变潜能4. 生殖与生长:生殖周期的调节、生长发育和生长激素、生殖健康和生育技术5. 人体发育与衰老:生育周期的调节、细胞衰老和再生、年龄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总结:本文详细阐述了生理学教学大纲(一)的内容,包括人体细胞和组织的结构与功能、人体的运输系统、人体的调节与协调、人体的感觉与运动以及人体的发育与遗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代码:1710000220
定量生理学
Quantitative Physiology
学分:1.5 总学时:24 理论学时:24 实验/实践学时:0
一、课程作用与目的
定量生理学是一门工程技术与生命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以物理学原理和数学方法学为基础,从工程的角度讨论人体的生理过程。
本课程把人体各层次的生命过程看作是一个系统的状态变化过程,将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与生物学、医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去研究这类系统变化的规律。
要求学生较好地运用物理学和数学的观点和方法论进行多个层次和水平上探索生命现象及其规律性,培养学生对生理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
二、课程基本要求
1. 根据实验认识组织如何构成器官,同时学习从感性中寻找理性规律的学习方法,培养观察力和比较、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
2. 引导学生加深对自身的认识,提高生命科学素养。
3. 学会合作与交流,能够善于表达,能从多渠道获取信息并加以分析处理。
三、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 使用教材
黄诒焯主编. 生理功能的工程分析. 第一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2. 主要参考书
⑴Weiss TF.《Cellular Biophysics》.MIT Press
⑵Vande A, Sherman J, Luciano D.《Human Physiology: The Mechanisms of Body Function(Eighth Edition)》.McGraw-Hill
⑶Bear MF.《Neuroscience—exploring the brain(Second Edition)》McGraw-Hill (影印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⑷Kandel ER.《Principles of Neural Science》.McGraw-Hill
⑸Brown BH, Smallwood RH.《Medical Physics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Institute of Physics Publishing
⑹赵南明主编. 生物物理学. 第一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⑺Robert F. Weaver. 分子生物学. 第二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2.
四、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主要内容:定量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重点和难点:如何用工程的方法,定量描述生理功能。
第二章生物热力学
主要内容:热力学第一定律,基础代谢,热力学第二定律,自由能最小原理,稀溶液的Gibbs自由能,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的氧饱和度曲线,开放系统中的热力学过程。
重点和难点:热力学第一定律,熵,等温和等容系统,等压和等温系统,焓,开放系统中的热力学过程。
第三章质量输运
主要内容:质量输运的一般概念,分子的随机运动,扩散,存在浓度差或压强差时通过多孔薄膜的流动和扩散,渗透,带电粒子的扩散,溶质的载体输运,主动输运。
重点和难点:连续性方程,流量强度和流量密度,Fick扩散定律,均方位移和扩散系数的关系,扩散的暂态过程,存在浓度差或压强差时通过多孔薄膜的流动和扩散,渗透压的计算,扩散电位,Donnan平衡。
第四章分子生物物理学
主要内容: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测定生物大分子结构的物理方法。
重点和难点:电子自旋共振原理,核磁共振原理,X射线衍射晶体结构分析技术原理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第五章细胞电生理特性
主要内容:细胞电信号的产生规律和模型。
重点和难点:细胞膜电特性,动作电位产生,电压钳和膜片钳技术,Hodgkin-Huxley(H-H)模型。
第六章生物组织功能与力学特性
主要内容:生物组织的基本成分及力学特性。
重点和难点:血管组织、肌肉、骨与软骨的力学特性。
第七章神经电生理及仿真建模
主要内容:神经电生理和神经信号的检测,神经细胞的电路分析和建模仿真。
重点和难点:突触分类及传递特性,神经元与神经网络,中枢神经系统的信息处理与控制。
第八章心脏电生理
主要内容:心脏电生理特点与心电图的物理基础
重点和难点:心脏结构与兴奋传导系统,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点与细胞模型,心电图形成机制,心脏建模与仿真。
第九章心血管系统调节与建模
主要内容:生物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血液结构建模,心血管系统血流的产生,流体动力场方程,血管的流体动力学。
重点和难点:液体的稳定流动——连续性方程,Bernoulli方程,牛顿液体的流动,Poiseuille公式,湍流、Reynolds数,Fanraeus效应,Fanraeus-Lindquist效应,Fanracus-Lindquist 效应的逆转,Frank弹性气室模型,脉搏波的形成和传播。
五、习题
根据教学需要,布置相应的习题,包括扩散、渗透、蛋白质转运、跨膜稳定状态扩散电模型、神经上的电变化,细胞电特性,钾通道核心电导模型等7次作业,主要是理解基本概念。
作业完成情况作为评定课程成绩的一部分。
六、学时分配
七、先修课程
医学概论、高等数学A、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信号与系统、医学信号处理、生物医学电子学。
八、适用对象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方向。
九、执行说明
1.教学结合书本和当前学科发展的新动向,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调动学生学习的
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地探索研究问题。
2.组织学生通过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国际研究的新方法和新技术进行专题讨论,以
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思路和创新思想。
3.成绩考核评定办法:期末考试(开卷)占80%,作业及平时表现占20%。
执笔: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