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社会互动第四讲
社会学概论第四章社会互动与社会角色
第四章社会互动与社会角色第一节社会互动概述一、社会互动的涵义社会互动:人发生与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
•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社会互动是相互依赖性的行为;•社会互动以信息传播为媒介;•社会互动并不是非要在面对面的场合下才能发生;•社会互动包括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以及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社会互动的类型1.合作:不同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相互配合的互动方式。
2.竞争:不同的个人或群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互动方式。
3.冲突:个人与个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各自获得共同珍视的目标等而互相斗争、压制、破坏以至消灭对方的互动方式。
冲突的特点:•冲突的直接目的是打败对方;•冲突双方是直接对立关系•冲突的双方所争夺的目标既有相同性质;又有不同性质;•冲突在形式上要比竞争激烈得多;•冲突双方的利益、态度及意见是根本对立的。
三、集体行为1.含义:也叫集群行为、大众行为,是指缺乏组织的一群人受到某一因素的刺激或影响而形成的众多人的共同行为。
2.特点:群体性;自发性;突发性3.具体表现:情绪;感染时尚;骚动第二节社会互动的理论一、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1.交往:既包括个人与个人,团体与团体之间的交往,又包括不同国家之间的交往;既包括物质交往,叉包括精神交往。
2.主要内容①揭示了社会互动的物质条件;②指明人的需要是产生社会互动的根本原因;③分析了社会互动层次,指出经济互动是其他一切互动的基础。
3.人的需要是产生社会互动的根本原因二、符号互动论1.代表人主要是米德、布鲁默等人。
2.该理论是一种解释人们相互作用的发生、作用方式与特征,强调人类交往中的象征、符号和意义的重要性的理论。
3.这种理论认为人们相互作用得以发生的媒介是符号。
人们通过运用大家都能够懂得的、表达共同意义的符号进行交往与沟通。
4.基本观点①人们是根据他们赋予客观事物的意义来决定对他所采取的行动的。
第四章 社会互动(简) 社会学教程 教学课件
凡是两个人以上的共同行为都是集体行为。
集合行为发生的条件:
1、环境因素 2、无规范 3、冲突的价值观和规范 4、相对剥夺 5、社会控制机制的崩溃
集体行为的特征有:
人数众多;无组织性行为者相互依赖
– 自发性。 – 狂热性 – 非结构性。 – 过渡性。 集体行为不可能持久,因为由感情冲动而采取的行为 有三种发展前途: – 发泄感情,减轻内心紧张,即告结束; – 找到新的行为规范,并被社会接纳,使之制度化,
(三)艾文·戈夫曼的拟剧论,又称为“印象管 理理论”
其核心观点:
1、社会和人生是一个舞台
2、角色扮演者皆运用各种技能和方法力求塑造自己在他 人面前的良好形象,即进行“印象管理”
3、角色扮演有前台行为与后台行为之分。
4、人们的前台行为与后台行为不同
5、人们在前台的行为并非“伪装”,而是人们正常生活 的一部分
先赋角色
自致角色 (成就角色)
(2)从角色行为规范化程度 (规范的范围和约束力)来分
规定性角色
开放性角色
(3)按照对角色本身要求的理解来分: 理想角色和实践角色。
二、社会角色的扮演 是指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
承担和再现角色的过程和活动。 三个阶段: • 角色期待 • 角色领悟 • 角色实践
同目标而一起行动,这些利益或目标单靠一方是 难以实现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合作行为的基础 ——个人、群体的力量的有限性,从而对他人、 其他群体有一定的依赖。
条件: • • • •
目标一致 互相依赖 能力互补 基本的信任
(2)竞争
是互动中双方对同一个目标的争夺,是企图 超越对方的活动和过程。竞争是双方在遵循某些 规则下的一种合作性的冲突。
社会学概论—04社会互动PPT课件
表演过程: 布景与道具 衣着、仪表与言谈举止 前台、后台与角色配合
-
10
5、社会交换论
社会互动本质上是一个人们交换酬赏和惩罚的 过程
重要命题
1. 成功命题 2. 刺激命题 3. 价值命题 4. 剥夺-满足命题 5. 侵犯-亲和命题
不足:个体主义、功利主义、心理还原主义
-
11
6、本土方法论
哈罗德·加芬克尔(H. Garfinkel) 所创 立
基本问题:人们在日常互动中是如何建 构和解释所处的情境,并赋予其意义的
基本观点:社会互动大量地依赖于隐含 规则或背景假设
“蓄意破坏实验”
-
12
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情境与过程
一、社会互动的情境 二、社会互动的过程 三、非语言沟通
第一节 社会互动:概念与理论
一、什么是社会互动 二、有关社会互动的理论
-
1
一、什么是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是指,理解他人并根据他人的 已经或可能发生的反应而调整自己的行 为的社会过程。
互动与意义(significance)
人类的社会互动总是受一定意义驱动的
-
2
二、有关社会互动的理论
1、符号互动论 2、角色理论 3、参考群体理论 4、戏剧理论 5、社会交换论 6、本土方法论
1、方向 2、深度 3、广度 4、频率 综合考察社会互动的四个维度,可以了
解互动双方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
-
22
二、社会互动的形式
1、合作 2、竞争 3、冲突 4、强制 5、顺从与顺应
-
23
第四节 社会互动的变迁
一、社会变迁对社会互动的影响 二、现代传媒与社会互动 三、互联网与社会互动
上
社会学概论第四讲社会网络与互动
交换的报酬主要有四类:金钱、社会赞同、 尊敬和依从。其中金钱的价值最小,依从的 价值最高。 人们拥有的资源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在交换中 的地位。交换中的不同地位决定了权力结构。
5、对话分析:Harvey Sachs,1992
a 早期焦点: 会话者将其语言在互动中组织成一致顺序的方 式:语次交换决定了会话者的顺序
2、深度 3、广度 4、频度
二、社会互动理论
1、符号互动论
所谓符号,是指能够有意义地代表其他事物 的事物。声音、语言、图画、手势、表情、 姿态等等都是符号,服饰、建筑、工具、食 物、以及各种生产生活用品也常常是符号。 社会互动是根据人们对符号的理解而进行的。
举例,一声“咳嗽”的符号意义
4、社会交换论 社会互动的实质是人们交换酬赏和惩罚的过 程。交换行为不仅发生在市场关系中,也广 泛地存在于一切社会关系中。 “邻居们交换恩惠,儿童交换玩具,同 事们交换帮助,熟人交换礼貌,政治家交换 让步,讨论者交换观点,家庭主妇们交换烹 饪技巧。”(布劳)
霍曼斯交换理论的命题: 成功命题:个人的某中行动越是经常地得到相应的 报酬,他就越可能重复这一行动。 刺激命题:相同的刺激可能回带来相同或相似的行 为。 价值命题:某种行为的后果对一个人越有价值,那 么他就越有可能采取该行动。 剥夺与满足命题:某人在近期内重复获得相同报酬 的次数越多,那么,这一报酬的追加部分对他的价 值就越小。(边际效益递减)
“我们所说的客体不过是我们经验的产物。我们所体 验的客观世界,并不是客观世界本身,而是我们想象 的世界。当然,对于同一社会的成员来说,他们对所 遇到的大多数情境是有着相同的定义的,正是因为有 相同的理解和定义,所以人们的互动才成为可能…… 人类的行动就是解释性行动。”(布鲁默)
社会学概论 社会互动
2、群体互动 群体成员代表群体,个人色彩少,较为 正式。如国家间、各种团体间
(二)不同性质的社会互动 1、合作 行动者为共同的利益或目标联合在一 起一致行动。 目标一致 必须互相依赖 有能力且多样化 相互信任
合作类型: ①自发合作。最古老,紧急救援、互相帮助 ②传统合作。由自发合作发展而来,成为稳 定的社会习惯。收割、建谷仓。 ③指导合作。现代社会。在权威的第三方知 道下进行。组织内部的分工合作。 ④契约合作。对彼此职责进行清楚的界定的 合作。如贸易合作。
当代派别: 芝加哥(布鲁默):用人文科学的方 法来研究互动过程。认为人的行为是无法 预测的、非决定性的,互动是一种角色创 造过程。主张用生活史、自传、日记、信 件等作为研究材料,主张采用个案研究, 参与观察等方法来阐释互动过程的独特性 质。
依阿华(库恩):用实用主义方法来研 究互动结构,认为人的行为是被其地位、 角色所决定的,根据个体参照群体,可以 预测其自我评价,进而预测其行为。互动 是一个角色扮演的过程。提倡用问卷或态 度量表来测量人的自我概念,试图将互动 理论操作化。
2、韦伯
最早强调互动及其意义的社会学家。 他认为社会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解释所谓 “社会行动”,要做到这一点,社会学家 必须把自己放到他们所研究的人的位置, 然后阐释他们的思想和动机。这叫做移情 式理解。
韦伯否认自然过程与社会过程完全一致 的假说。认为自然过程的主体是无意识的 物质,它们只是简单的对外界刺激做出反 应,被动的适应周围环境。而社会过程的 主体是有意识的个人。个人的行动是带有 意义的,他确定各种情境,并赋予自己和 别人行动以某种意义。他不是单纯地对外 界刺激做出反应,而是根据他赋予事物的 意义来行动。
四类社会行动
目的理性(工具理性)行动。经过认真算
第七章 社会互动 《社会学概论》PPT课件
+
二、社会互动的性质
按韦伯对社会行动种类的划分:
理性互动----工具理性,利益是交往的目的,
感情交换只是手段;
非理性互动----价值理性,感情既是交往的目
的,也是交往的手段;
混合型互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互动通常
是理性与非理性的混合。
+ 三、社会互动的维度
向度---反映社会互动的方向,表明互动双方的关系的性质。 两个最基本向度: 情感上的亲疏爱憎(遵循回报性)和地位上的尊卑(遵 循互补性) 。
简言之,我们并不是直接对其他人作出反应,而是根据我们的 文化所提供的和与其他人的相互作用中所学得的知识和规范, 去解释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 。
+ 四、本土方法论
“本土方法论”由哈罗德·加芬克尔提出,又译做“民俗方法 论”。
该理论认为社会互动是由形成人们正常交往基础的规则所决定的, 这些规则通常是理所当然、心照不宣的,但是,如果违背了这些 规则,互动就不能顺利进行。即通常的社会互动是基于既成的习 惯,习惯简化了反应的过程。
3.集体行为的特征
自发性、狂热性、暂时性、 无规范性、人数众多
+
4.集体行为发生的原因 :
集体行为
(1)结构性压力,如经济萧条、自然灾害、失业、社会不 平等等结构性因素对社会中的一部人会造成了心理压力。
(2)意外事件的发生,人们对意外事件没有准备,而已有 的经验和正常的规则与办法又不足以应付突然的变化。
第五,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从自己所认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之中来认 识自己,形成和修正自我概念。
+
2.当代符号互动论发展
芝加哥学派----以布鲁姆(Leonard Broom)(米德的学生)为代表的芝加 哥学派注重用人文科学方法来研究互动过程。
社会学 第四章 社会互动
第一节 社会互动的类型及意义
• (四)顺应或称“调适”,指的是人们调整自己的思想认知、态
度、行为和习惯,以避免、减少或者消除相互间的竞争与冲突的 过程。
• 顺应常常是冲突的自然结果,但有时也可看成冲突的准备。冲突
的结果(不分胜负、一胜一负),则对于冲突的而这来说,对方 的行动、态度等方面都有所调整,有所改变,这就是顺应。
• 尼斯比特 1970 区分了四种主要的合作类型:自发合作或相互援 助;传统合作;指导合作;契约合作。
第一节 社会互动的类型及意义
• (二)冲突 冲突是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个人与群体间直接 的和公开的争斗。彼此之间表现出一致对敌的态度或行为。
• 常见冲突方式: • 争吵/口角、殴斗、 • 决斗/械斗、诉论(文明社会)战争
• 人们通过妥协、和解、仲裁和容忍等方式达到顺应的效果。如市 场上的讨价还价常以各让一步达成交易。
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理论
• 一、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
• 1.交往的概念
• 社会交往是马克思分析人类社会过程的重要概念
• 马克思没有明确对“交往”或“社会交往”下定义,他认为交 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 互作用的所有方式,这些交往是人的从事共同活动的过 程。
进行互动,人们可以借助于符号理解他人的行为,也可 以借此评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王76页)
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理论
• 1、符号互动论的概念:
• 符号互助论认为,人的行为是有社会意义的,人们之间的互 动是以各种各样的符号为中介进行的,人们通过解释代表 行动者行动的符号所包含的意义而做出反应,从而实现他们 之间的互动。
第四章 社会互动
第一节 社会互动的类型及意义
• 一、社会互动的含义 • (王思斌)社会互动也称社会互动作用或社会交往, 它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做出反应性社会行动 的过程,是发生于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 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 • 如:探索访友、待人接物、礼尚往来等,街头与陌生人
社会学概论第四章-社会互动
维纳的归因理论:(成功与失败)
个人行为的原因可从两个维度考虑: 控制性:内在 (可控制) :能力、努力 外在(不可控制):难度、运气 稳定性:稳定:能力、难度 不稳定:努力、运气
第四章 社会互动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 学生了解社会互动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分析,了解社会互动的基本过程及其 特点,了解社会互动的行为方式类型。
教学重点和难点 社会互动的基本概念、 理论、主要类型。
教学方法与手段 系统讲授、提问。
第四章 社会互动
第一节 社会互动中的相互作用 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基本过程 第三节 社会互动的基本行为方式
从众与模仿的区别:
(1)模仿是自愿行为,而从众并非自愿; (2)模仿没有外部压力,从众则受到外部压力 (3)模仿的对象可是多数人,也可是少数人,从众的
对象则一定是多数人。
二、合作型互动
含义: 为达到某种共同的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 合行动。
合作的条件:
共同的目标: 共同的认识: 合作的资源:如知识、技能、财物
绑架、劫持人质、爆炸、纵火等; 3)攻击目标有直接和间接之分,直接目标一般为游客和大众,
间接目标是政府; 4)是所有犯罪中最能造成人们恐惧心理的行动; 5)崇拜者和实施者是极少数极端主义分子。
冲突结果有四种类型:
引退; 强加; 皈依; 妥协。
使对方就范的方式有三种:
作用分析:
是对社会群体最简单最经济的认识,有利于对某一群人做 概括的了解,但也容易“先入为主 ”、“以偏概全”,造 成认知偏差,阻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2016年新版社会学概论第四章 社会互动
通常在夫妻生活中人们并不公开谈
论成本和报酬,但事实上,夫妻之 间常以各种方式进行交换,如经济 支持、情感支持和家务分配等。这 种交换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夫妻关系 的稳定与和谐,但人们通常意识不 到。当夫妻关系出现裂痕时,这些 交换关系就会突然现出来,一方或 双方往往强调自己的付出多于收获, 使夫妻关系面临危机。
三、社会互动的规则
非语言交流:通过面部表情、姿势以及身体活动来进行信息和意义的 交换。
人的脸面、姿势与情绪 埃利亚斯研究表明,人类的进化,脸面是“信号板”,比黑猩猩丰富多
了。
美国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面
部活动编码系统”,用以描述生 成特定表情的面部肌肉运动。
强制是指互动的一方强迫另一方按照自己的意愿
行动的互动方式。
强制通常表现为外部强制力的使用,如通过体罚、处
分、监禁等手段迫使对方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 有时强制也会表现的非常隐蔽,如信仰、恐惧、尊敬 等都会导致遵从行为,只是行动者一般体会不到强制 的因素。
第一,强制双方的力量不对等,一方明显强于另一方; 第二,无论较强的一方施加压力的方式是明显的还是隐蔽的,
较弱的一方都会感受到某种压力;
第三,力量较弱的一方无法退出强制互动模式。
顺从指互动中的一方自愿地或主动地调整自己的行为,
按另一方的要求行事,即一方服从另一方。 顺应的含义除了顺从的含义外,它还指互动的双方或 各方都调整自己的行为,以实现相互适应。 顺应的种类有:和解;妥协;容忍。
一、社会互动的条件 二、社会互动的过程
得的利益的行为。
第一,竞争的双方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第二,竞争的结果只能使一方或一部分人获胜;
第三,竞争的目的在于实现自己的目标;
社会学概论第四章社会互动与社会角色
第四章社会互动与社会角色第一节社会互动概述一、社会互动的涵义社会互动:人发生与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
•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社会互动是相互依赖性的行为;•社会互动以信息传播为媒介;•社会互动并不是非要在面对面的场合下才能发生;•社会互动包括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以及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社会互动的类型1.合作:不同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相互配合的互动方式。
2.竞争:不同的个人或群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互动方式。
3.冲突:个人与个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各自获得共同珍视的目标等而互相斗争、压制、破坏以至消灭对方的互动方式。
冲突的特点:•冲突的直接目的是打败对方;•冲突双方是直接对立关系•冲突的双方所争夺的目标既有相同性质;又有不同性质;•冲突在形式上要比竞争激烈得多;•冲突双方的利益、态度及意见是根本对立的。
三、集体行为1.含义:也叫集群行为、大众行为,是指缺乏组织的一群人受到某一因素的刺激或影响而形成的众多人的共同行为。
2.特点:群体性;自发性;突发性3.具体表现:情绪;感染时尚;骚动第二节社会互动的理论一、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1.交往:既包括个人与个人,团体与团体之间的交往,又包括不同国家之间的交往;既包括物质交往,叉包括精神交往。
2.主要内容①揭示了社会互动的物质条件;②指明人的需要是产生社会互动的根本原因;③分析了社会互动层次,指出经济互动是其他一切互动的基础。
3.人的需要是产生社会互动的根本原因二、符号互动论1.代表人主要是米德、布鲁默等人。
2.该理论是一种解释人们相互作用的发生、作用方式与特征,强调人类交往中的象征、符号和意义的重要性的理论。
3.这种理论认为人们相互作用得以发生的媒介是符号。
人们通过运用大家都能够懂得的、表达共同意义的符号进行交往与沟通。
4.基本观点①人们是根据他们赋予客观事物的意义来决定对他所采取的行动的。
社会学课件-社会互动
第一節 社會互動的涵義及條件 第二節 社會互動的過程、實質與功能 第三節 社會角色
第一節 社會互動的涵義及條 件
一.社會互動的涵義及類型 二·社會互動的條件
一.社會互動的涵義及類型
1、社會行動及其類型 社會行動:行為指向他人,並以他人的符
舉例2:
舉例3: 舉例4: 舉例5:蓄意破壞互動的行為 舉例6:戀人間的爭吵
4、交換理論(social exchange theory)
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國社會學家G.C.霍曼斯、 P.M.布勞和R.埃默森。霍曼斯是交換理論的創 始人。
霍曼斯關於社會交換的六個基本命題: 【1】成功命題(the success proposition): 【2】刺激命題(the stimulus proposition):
直接互動:
間接互動:
C 根據互動的性質區分,可以 分為:
合作
競爭 、合作 、衝突 、順應
集體行為:一種特殊的社會互 動
看教材P86-87
Collective behavior:集體行為:指人們在 暫時的、無結構的、非制度化的社會聚 集人群中相互影響而產生的共同行為。
1.集體行為種類 (1)集體行為的特點。
【3】價值命題(the value proposition):
【4】剝奪──滿足命題(the deprivationsatiation proposition) :
【5】攻擊──贊同命題(the aggressionapproval proposition)
【6】理性命題(the rationality proposition):
符號互動論的基本假定:
符號互動論觀點簡要概括
社会学概论第四讲 文化和社会
• 三、社会结构 • 1。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 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群体、社会制度 • 2。社会结构的分类 • 1)社会经济结构 • 2)社会上层建筑结构 • 3)阶级阶层结构 • 4)人口结构 • 5)民族结构 • 6)家庭结构 • 3。关于社会结构的理论(P86-88) • 1)斯宾塞和涂尔干的社会进化观 • 2)马克思的社会结构二层论 • 3)帕森斯的社会结构论
• 3。对社会——文化起着社会整合和社会导进的作用
四、文化变迁
• (一)文化变迁的必然性 • 1.文化是适应一定的自然、社会环境而产生的,而自然、
社会环境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与之相适应文化必然随 之发生改变; • 2.文化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某种物质、精神和秩序的需 要而创造的,而人的需要是多样性的、无止境的,文化的 创造也将是无止境的; • 3.文化具有可传播的活性特点,本身就蕴涵了文化的可 变性。
• 二、社会关系 • 1.社会关系的概念 • 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
的总称,是人本质的具体体现。 • 2.社会关系分析的社会学视角 • 1)初级社会关系与次级社会关系 • 2)结合关系与对立关系 • 3)人际关系与群际关系 • 4)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 5)正式关系与非正式关系 • 6)工具型关系与情感型关系 • 3。社会关系网络与社会资源 • 强关系(strong tie) • 弱关系(weak tie)
第四节 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
• 一、社会的基本要素 • 1.人口资源 • 指在特定地域内具有一定数量、质量和关系的人的总称。人
口资源是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人口资源具有两重属性:自 然属性、社会属性。 • 2.自然资源 • 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全部自然条件的总和,是社会赖以生存和 发展的外部条件。分为:环境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 • 自然资源和社会的关系: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 展的必要条件:影响制约生产和生活方式等;人类影响、改 变着自然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 3.文化资源 • 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所创造的全部财富(物质的和精 神的)的总和。包括各种知识、技术、规范、艺术、习俗等。
社会学概论第四讲社会网络与互动PPT课件
B
2、深度 3、广度 4、频度
二、社会互动理论
1、符号互动论
所谓符号,是指能够有意义地代表其他事物 的事物。声音、语言、图画、手势、表情、 姿态等等都是符号,服饰、建筑、工具、食 物、以及各种生产生活用品也常常是符号。
社会互动是根据人们对符号的理解而进行的。
举例,一声“咳嗽”的符号意义
这里有人! 你该停止了。 我知道了。 我身体不好或有病。 可笑!
三项基本原理: a. 我们依据我们对事物所赋予的意义而采取
行动。 b.我们所赋予的事物的意义源于社会互动。 c.在任何情况下,为了赋予某种情境以意义
,并决定怎样采取行动,我们都要经历一个内 在的阐释过程——我们与自我的交流。
符号互动论的四项主题 a.体现人的特色的世界不仅是物质的、客观的世 界,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符号的、象征的世界。 b.人们共享特定的情境定义,同时在互动中发 展出新的情境定义,因而生活、情境,乃至社会 ,总是处于调整、生成状态。 c.互动论研究的焦点既不在个人,也不在社会 本身,而在于协同行动。 d.积极介入经验世界。
社会交换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自愿性活动, 暴力胁迫下的交换不是社会交换。
社会交换中的价值具有相对性和模糊性。
交换手社会规范制约,影响交换的基本社会规范是 互惠规范和公平规范。
交换的报酬主要有四类:金钱、社会赞同、 尊敬和依从。其中金钱的价值最小,依从的 价值最高。
人们拥有的资源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在交换中 的地位。交换中的不同地位决定了权力结构。
5、对话分析:Harvey Sachs,1992
a 早期焦点: 会话者将其语言在互动中组织成一致顺序的方
式:语次交换决定了会话者的顺序
b 后期焦点: 语言中所表现出来的会话者中的权力分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