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胚重点

合集下载

组胚考试重点归纳总结

组胚考试重点归纳总结

组胚考试重点归纳总结随着生物科学的不断发展,组胚学在生物学领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组胚考试是对学生对组胚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的一种考核方式。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备考组胚考试,本文将对组胚考试的重点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 组织构建组胚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组织构建。

在组织构建的过程中,细胞的发育和分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考试中,常见的考点包括:细胞分裂方式、细胞分化的机制、组织器官的发育过程等。

了解这些知识点的原理与应用对于理解组织构建的过程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2. 器官发生器官发生是组胚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在器官发生中,原始细胞按照一定的规律和顺序分化为不同的细胞类型,进而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器官。

在考试中,常见的考点包括:器官的原基形成和发育、器官的模式形成、遗传机制对器官发生的影响等。

理解这些考点的关系和机制有助于加深对器官发生的认识与理解。

3. 胚胎发育胚胎发育是组胚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受精卵从受精开始到形成胚胎的整个过程。

胚胎发育的过程非常复杂,需要掌握胚胎发育的基本原理和相关实验技术。

在考试中,常见的考点包括:胚胎早期发育的特点和过程、胚胎内外环境对发育的影响、胚胎发育的调控机制等。

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胚胎发育的过程和机制。

4.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干细胞和再生医学是组胚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可以用于组织修复和再生医学的研究。

在考试中,常见的考点包括:干细胞的类型和特点、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中的应用、干细胞治疗的前景和挑战等。

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了解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的最新研究动态和应用前景。

5. 人类胚胎伦理问题人类胚胎伦理问题是组胚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胚胎研究和干细胞治疗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考虑人类胚胎的伦理道德问题。

在考试中,常见的考点包括:胚胎伦理的现状和争议、胚胎研究和干细胞治疗的伦理框架和规范等。

组胚各章重点小结

组胚各章重点小结

组胚各章重点小结第一篇:组胚各章重点小结组胚各章重点小结组胚各章重点:第1章组织学绪论• 组织学、组织、嗜酸性、嗜碱性的概念• 组织学学习方法要点• 石蜡切片术和超薄切片术的基本原理• HE染色法第2章上皮组织• 被覆上皮的分类• 外分泌腺的一般结构• 上皮细胞的特殊结构(微绒毛、纤毛、紧密连接、缝隙连接、桥粒、基膜)• 蛋白质分泌细胞的光、电镜结构特点• 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第3章结缔组织• 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功能• 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的形态特点、分子构成和特性• 基质的分子构成和作用• 组织液的形成和作用• 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分类• 四种固有结缔组织的特点第4章血液• 红细胞的结构、功能、寿命及网织红细胞的概念• 五类白细胞的结构和主要功能• 血小板的光镜结构和功能• 各类血细胞的正常值• 造血干细胞分化为各类成熟血细胞的过程中,各阶段的名称(或造血干细胞的分化途径)• 红骨髓结构和造血诱导微环境的概念• 血细胞发生过程中形态变化的基本规律第5章软骨和骨• 骨组织的构成(骨基质,骨祖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破骨细胞)• 骨单位的结构和功能意义• 骨外膜的结构和作用• 长骨的一般组织学结构• 骨发生的一般过程• 软骨的一般结构和分类特点第6章肌组织• 骨骼肌纤维的光镜与电镜结构,肌原纤维和肌节的概念,肌丝的分子构成• 心肌纤维的结构特点,闰盘的电镜结构和功能•平滑肌纤维的光镜结构特点• 肌卫星细胞第7章神经组织• 神经组织的构成• 神经元的光镜与电镜结构特点(树突、轴突、尼氏体、神经原纤维)、功能及分类• 突触的结构和功能• 有髓与无髓神经纤维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神经胶质细胞的分类、形态特点和主要功能• 各种运动神经末梢和感觉神经末梢的一般结构和作用第8章神经系统• 大脑皮质的分层• 脊髓灰质各部位神经元的特点• 血-脑屏障的构成和作用第9章眼和耳• 眼球壁的一般分层结构• 角膜的结构和生理特性• 虹膜的结构和功能• 睫状肌与眼焦距调节的功能• 睫状体与房水形成和房水流通途径• 视网膜的细胞分层,两种视细胞的电镜结构特点与功能,黄斑的结构和功能• 晶状体的结构和年龄变化• 螺旋器的结构,声波传导通路和听觉形成过程• 位觉斑和壶腹嵴的结构和功能• 外耳、中耳的结构特征• 内耳骨迷路和膜迷路的组成第10章循环系统• 心壁的分层及各层的主要结构• 心瓣膜的结构和功能• 心房肌纤维的内分泌功能• 心脏传导系统的构成,起搏细胞、蒲肯野纤维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四类动脉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毛细血管的一般结构,三类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第11章皮肤• 皮肤的一般结构• 表皮的分层和角化过程• 黑素细胞和郎格汉斯细胞• 毛、皮脂腺、汗腺的基本结构第12章免疫系统• 淋巴细胞的分类及各类的主要功能•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构成和功能• 抗原提呈细胞的构成和功能• 弥散淋巴组织和淋巴小结的形态、主要细胞构成和功能• 胸腺的主要结构和功能• 淋巴结的主要结构和功能• 脾的主要结构和功能• 毛细血管后微静脉与淋巴细胞再循环第14章消化管• 食管的结构特点• 胃的分层结构特点,胃底腺的细胞构成和功能,胃粘膜自我保护机制• 小肠的分层结构特点,小肠腺、绒毛的结构与功能• 各种小肠上皮细胞的形态特点和功能• 三段小肠的形态特点• 大肠粘膜的结构特点• 阑尾的结构特点• 胃肠的淋巴组织及其免疫功能(M细胞,sIgA)• ECL、D、G、I、S细胞的功能第15章消化腺• 胰腺的一般结构;胰腺泡的结构和功能;胰岛的细胞构成和功能• 肝的一般结构,肝小叶的结构(包括细胞构成)• 肝细胞的光镜和电镜结构特点及与功能的关系• 肝巨噬细胞、肝内大颗粒淋巴细胞和贮脂细胞的形态特点和功能• 肝血液循环的特点,胆汁排出途径第16章呼吸系统• 气管和主支气管的分层结构,上皮的细胞构成和功能• 肺的一般结构,导气部与呼吸部• 肺小叶的概念• 肺泡上皮,气-血屏障,肺巨噬细胞• 肺导气部管壁的结构演变第17章泌尿系统• 肾的一般结构(皮质,髓质,皮质迷路,髓放线等)• 肾单位的组成,各部分的分布• 肾小体的结构及其原尿形成的功能(滤过膜)• 肾小管的结构及其重吸收功能(包括近曲小管的电镜结构)• 致密斑和球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集合管的结构和功能• 肾的血液循环途径和特点第18章男性生殖系统• ****的一般结构• 生精细胞的组成,精子发生过程的形态与核型演变,精子的光镜与电镜结构• ****支持细胞的结构特点和功能,血-睾屏障• ****间质细胞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附睾管的一般结构和功能• 前列腺的一般结构和功能第19章女性生殖系统• 卵泡发育与成熟各阶段的形态,排卵,卵泡的内分泌功能• 黄体的结构和功能•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卵巢和子宫的一般结构• 子宫颈、****和乳腺的一般结构第20章胚胎学绪论• 胚胎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意义• 胚胎发育的分期• 胚胎学的分支学科,畸形学的概念第21章胚胎发生总论• 受精的主要环节(精子获能,顶体反应,透明带反应)和意义•受精卵的早期发育(卵裂,桑椹胚)和胚泡的结构• 植入的概念和正常部位,蜕膜反应,前置胎盘和宫外孕• 三胚层各自的主要分化结果• 胎盘的一般结构和功能,胎盘屏障• 双胎和联体的成因• 内细胞群演化为三胚层的一般过程,畸胎瘤的成因• 神经管、神经嵴的形成和演变• 胎膜(绒毛膜,羊膜,卵黄囊,尿囊,脐带)的一般结构和作用第22章颜面和四肢的发生• 唇裂和腭裂的成因• 颜面、腭和四肢发生的一般过程第23章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发生• 消化管闭锁或狭窄、麦克尔憩室、脐粪瘘、先天性脐疝、气管食管瘘、透明膜病的成因• 原始消化管的一般演化过程及结果• 咽囊的演变结果• 气管和肺发生的一般过程第24章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发生• 多囊肾、异位肾、马蹄肾、脐尿瘘、隐睾、先天性腹股沟疝、两性畸形的成因• 后肾的发生过程• 生殖系统的性别分化的主要机制• ****和卵巢的发生过程• 女性生殖管道的发生过程第25章心血管系统的发生• 血岛的概念• 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主动脉或肺动脉狭窄、法洛四联症、动脉导管未闭的成因• 心脏发生的一般过程• 胎儿血液循环的途径、特点及出生后的改变第26章神经系统和眼耳的发生• 神经管和神经嵴的一般演化• 成神经细胞和成神经胶质细胞的概念• 无脑畸形、脊髓裂、脑积水的成因• 脑发生的一般过程(脑泡、脑室形成)• 垂体、眼与耳发生的一般过程第27章畸形学概述• 先天性畸形的概念• 致畸敏感期的概念• 先天性畸形的主要发生原因和预防屏障汇总:1.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概念:毛细血管中血液与脑组织间的结构• 组成:由脑连续毛细血管内皮(有紧密连接)、基膜、神经胶质膜(星形胶质细胞突起末端扩大形成脚板)• 功能:阻止某些物质进入脑组织,但能选择性地让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通过,维持脑组织内环境的稳定 2.血-胸腺屏障• 结构:连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有完整的紧密连接);基膜;血管周隙(含巨噬细胞);上皮基膜;连续的胸腺上皮• 功能:阻挡抗原物质进入胸腺皮质,维持内环境稳定,保证胸腺细胞的正常发育 3.粘液-碳酸氢盐屏障(1)粘液层:不可溶性粘液凝胶---隔离上皮与胃蛋白酶---减慢H+向粘膜扩散(2)表面粘液细胞→ HCO3-→中和H+ →H2CO3 碳酸酐酶CO2 + H2O • 胃上皮细胞快速更新、迁移 4.气-血屏障(blood-air barrier)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所通过的结构,包括:肺泡表面液体层,Ⅰ型肺泡细胞与基膜,薄层结缔组织(在小部分区域内有),连续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

组胚重点(简答题)

组胚重点(简答题)

结构特点:(1)成纤维细胞的体积较大,呈扁平星状多突起形;(2)细胞核大,成椭圆形,染色淡,核仁明显;(3)细胞质较丰富,呈弱嗜碱性,电镜下可见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和高尔基复合体。

功能:具有旺盛的合成和分泌蛋白质的能力。

3. 巨噬细胞、肥大细胞和浆细胞的功能。

巨噬细胞:结构特点:(1)形态:较长的伪足而呈不规则形;(2)细胞核较小,呈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较深;(3)细胞质丰富,多呈嗜酸性,含空泡或异物颗粒;(4)电镜下:皱褶、小泡和微绒毛;细胞质内:含溶酶体、吞噬体、吞饮小泡、微丝和微管。

功能:(1)趋化性的变形运动;(2)吞噬作用;(3)参与免疫应答;(4)分泌功能。

肥大细胞:结构特点:(1)细胞体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2)细胞核较小,呈圆形;(3)细胞质内充满粗大、具有异染性的嗜碱性颗粒(4)电镜下:表面有单位膜包裹.功能: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能吸引嗜酸性粒细胞移动到过敏反应的部位,参与抗过敏反应。

肝素则具有抗凝血作用。

浆细胞:结构特点:(1)呈圆形或卵圆形;(2)细胞核圆形,常偏于一侧,染色质致密呈块状,呈辐射状排列;(3)细胞质呈强嗜碱性,核周有一片染色较淡的细胞质区域-核周晕;(4)电镜下可见: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中心体。

功能: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叫抗体。

4.软骨组织的分类及依据(1)软骨细胞:位于软骨陷窝内。

同源细胞群:由一个细胞分裂、增生形成,含有2-8个细胞。

(2)基质:含较多硫酸软骨素,HE染色呈(蓝紫色)强嗜酸性(3)纤维5.网织红细胞结构。

细胞内残留着核糖体,易被煌焦油蓝染成蓝色的细网或颗粒状,胡称网织红细胞。

有一定的合成血红蛋白的能力,经1-3天后细胞内核糖体消失,血红蛋白的含量即不在增加。

6.红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结构特点:(1)双凹圆盘状;(2)中央染色较浅,周缘染色较深;(3)无细胞核,无细胞器,细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4)红细胞呈现红色功能:具有结合和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的功能7.骨骼肌、心肌的光、电镜结构。

组胚重点整理版

组胚重点整理版

组织学与胚胎学一:上皮分类:单层上皮、复层上皮单层上皮: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疏松结缔组织来源于胚胎时期的间充质名词解释:1.微绒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共同伸出的细小指状突起,直径约0.1微米,内可见许多纵行的微丝,其上端直抵微绒毛的顶端,下端与细胞质的顶部的終末网相连。

2.纤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突起,长5--10微米,直径0.3--0.5微米,电镜下可见纤毛中含有纵行排列的微管,中央有2条单独的微管。

3.质膜内褶:是上皮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折向细胞质所形成的膜褶。

内褶周围细胞质有许多与之平行排列的线粒体,提供物质转运时所需的能量。

4.成纤维细胞:功能是合成和分泌细胞外基质。

5.巨噬细胞:细胞膜内侧有较多的微丝和微管。

6.肥大细胞:细胞质内含有白三烯,颗粒中含有肝素,组胺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物质。

疏松结缔组织中各细胞内容,三种纤维成分可能会考名词解释7.分子筛:硫酸软骨素、硫酸角质素、连接蛋白、透明质酸、核心蛋白8.白细胞:无色有核9.嗜天青颗粒、嗜酸性颗粒是一种溶酶体10.嗜酸性粒细胞能做变性运动,穿过血管壁进入组织。

能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分解组胺,灭活白三烯,从而减弱过敏反应。

11.造血诱导微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增殖与分化的内环境,主要由网状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窦内皮细胞、巨噬细胞、脂肪细胞等组成。

软骨分类:透明软骨:胶原原纤维弹性软骨:弹性纤维纤维软骨:胶原纤维每群2--8个,由一个软骨细胞分裂增殖而来的,称同源细胞群骨组织的细胞:骨祖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破骨细胞骨板:环骨板、骨单位、间骨板肌节: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节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是重点(65页)每条横小管与两侧的终池组成三联体闰盘(68页)神经元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名词解释:1.尼氏体:在核周质内呈嗜碱性的小体或颗粒状,通常在大神经元细胞质内更丰富,是神经元合成蛋白质的部位。

组胚重点全专业总结的

组胚重点全专业总结的

第一章绪论组织学(histology)研究机体细微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学科(在组织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机体进行研究)。

HE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苏木精为碱性,将细胞核与核糖体着紫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染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红色。

第二章上皮组织(epithe tissue)被覆上皮腺上皮单层扁平上皮:心,血管,淋巴腔面上的为内皮;胸膜,腹膜,心包膜表面为间皮。

单层立方,单层柱状(肠胃,胆囊,子宫),假复纤,复层扁平(角化(皮肤),未角化)变移上皮:肾盏,肾盏,输尿管和膀胱。

上皮游离面:微绒毛:纹状缘;纤毛(9+2)上皮侧面连接:紧密连接(屏障作用);中间连接;桥粒;缝隙连接。

第三章结缔组织(connective tissue)疏松结缔组织,细胞种类多,纤维数量少,排列稀疏,血管丰富,广泛存在于器官和组织之间,连接,支持,防御,修复,营养。

巨噬细胞(macroph)形态多样,随功能改变。

活跃着,有伪足,不规则。

核较小,圆或肾形,着色深;胞质丰富,多呈嗜酸性。

电镜下细胞表面有许多褶皱、微绒毛和少数球形隆起。

具有趋化性(1)吞噬作用(2)抗原提呈作用(3)分泌功能浆细胞(plasma cell)即为效应B细胞,合成分泌免疫球蛋白,即抗体,参与体液免疫。

肥大细胞(mast cell)胞质内粗大的嗜碱性分泌颗粒内含有肝素组胺等,与嗜碱性粒细胞都参与过敏反应,嗜酸性粒细胞有抗过敏作用第四章血液(blood)白细胞: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数量最多的白细胞,和吞噬细胞一样具有趋化作用与吞噬功能。

核呈深染的弯曲杆状或分页状,胞质呈级浅的的粉红色,含有许多细小颗粒。

单核细胞(monocyte)最大白细胞,在血液中12~48小时后,进入结缔组织后分化为巨噬细胞等。

核呈肾形马蹄铁形或扭曲折叠的不规则形,染色质颗粒细而松散,故着色较浅。

胞质丰富,弱嗜碱性而呈灰蓝色,内含许多细小的淡紫色嗜天青颗粒,即溶酶体。

血小板(blood platele)从骨骼巨核细胞脱落下来的胞质小块,双凸圆盘状,含血小板颗粒,参与止血和凝血第五章软骨和骨(cartlage issue and osseous tissue)分类:透明软骨胶原原纤维(肋软骨关节软骨呼吸道软骨)弹性韧性,易断弹性软骨弹性纤维(耳廓咽喉会厌)弹性强纤维软骨胶原纤维束(椎间盘耻骨联合)韧性软骨的生长:(1)附加性生长(软骨膜下生长)骨祖细胞成软骨细胞软骨细胞(2)间质性生长(软骨内生长)已有的软骨细胞生长增殖结构特点?骨发生方式(1)膜内成骨(2)软骨内成骨1.软骨雏形形成2.骨领形成3.初级骨化中心与骨髓腔形成4.次级骨化中心与骨垢形成第六章肌组织(muscle tissue)骨骼肌(skeletal muscle):(一)光镜结构1.长圆柱状,无分支,1-40mm。

(完整word版)组胚名词解释大全

(完整word版)组胚名词解释大全

组胚重点名词解释大全1.肥大细胞:起源于骨髓,呈圆形或椭圆形,胞质内含有粗大的颗粒和白三烯、组胺、肝素等物质,常见于疏松结缔组织内2.浆细胞: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是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转化而来的。

胞质嗜碱性,核偏向细胞的一侧,内含大量的RER和Glogi复合体3.致密结缔组织:一种以纤维成分为主的固有结缔组织,可分为不规则和规则两种4.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单核细胞和其分化而来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组成的系统,包括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破骨细胞、小胶质细胞、肝巨噬细胞、尘细胞5.网织红细胞:细胞内尚残余部分核糖体,用煌焦油蓝染色呈洗网状,故称网织红细胞6.造血干细胞:是生成各种细胞的原始细胞,又称多能干细胞,起源于人的胚第3周初的卵黄囊血岛,出生后,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与红骨髓,其次是脾和淋巴结,外周血也有少量7.造血组织:主要由网状组织和造血细胞组成8.骨单位:是长骨中起支持作用的主要结构,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数量多,长筒状,其方向与骨干长轴一致9.骨板:骨质的结构呈板层状,称骨板10.间骨板:位于骨单位之间或骨单位与环骨板之间,是一些形状不规则的平行板,是骨生长和改建过程中哈弗斯骨板或环骨板未被吸收的残留部分11. 同源细胞群:靠近软骨中央,细胞较成熟,体积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而且多为2-8个聚集在一起,它们一个软骨细胞分裂而来,故称同源细胞群12.软骨陷窝:基质内的小腔称软骨陷窝13.软骨囊:糖胺多糖在基质中的分布不均匀,紧靠软骨陷窝的部位硫酸软骨素较多,此处呈强嗜酸性,形似囊状包围软骨细胞,故此区域称软骨囊14.肌节: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肌节15. 三联体:每条横小管与两侧的终池组成三联体16. 闰盘:心肌纤维呈不规则的短圆柱状,有分支,互连成网,连接处染色较深,称闰盘17. 肌浆网:肌纤维中特化的滑面内质网,位于横小管之间18. 横小管: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的小管--T小管19. 终池:纵小管两端扩大呈扁囊状,称终池20. 血脑屏障:有些星形胶质细胞末端扩大形成脚板,在脑和脊髓表面形成胶质界膜,或贴附在毛细血管壁上,构成血-脑屏障的神经胶质膜21. 运动终板:躯体运动神经末梢的分支形成葡萄状终末,并与骨骼肌纤维建立突起连接,此连接区域呈椭圆形板状隆起,称运动终板22. 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实现细胞与细胞之间的通讯23. 尼氏体:尼氏体由许多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构成24. 运动终板:运动神经元的轴突终末与骨骼肌纤维共同形成的效应器,分布于骨骼肌内,支配肌纤维的收缩。

大一组胚重点名词解释

大一组胚重点名词解释

大一组胚重点名词解释1. 胚胎:指未发育成熟的生物个体早期阶段,包括动植物的胚胎都经历了胚胎发育阶段。

2. 胚胎发育:指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各个组织和器官的过程,包括胚芽层的形成、原肠胚的形成和器官系统的发育等阶段。

3. 胚胎干细胞:指一种通用的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为多种不同细胞类型的能力,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再生医学研究。

4. 胚芽层:指胚胎发育过程中,由内胚层和外胚层组成的细胞层,内胚层能发育成各种内脏器官,外胚层能形成胚胎的表皮和部分神经组织。

5. 细胞分裂: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将自身复制的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形式。

6. 细胞分化:指细胞逐渐从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特定类型的细胞的过程,从而实现各种不同组织和器官的形成。

7. 受精卵:指雌性生殖细胞(卵子)和雄性生殖细胞(精子)结合后形成的初级胚胎,具有完整的遗传信息,并能发育为一个完整的个体。

8. 器官发生:指胚胎发育过程中,原始的组织和细胞逐渐分化形成相应的器官的过程。

9. 胚胎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研究胚胎发育和胚胎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及其调控机制。

10. 内胚层:是胚芽层中的一层细胞,发育为各种内脏器官,如心脏、肝脏、肺等。

11. 外胚层:是胚芽层中的一层细胞,发育为胚胎的表皮和神经组织。

12. 基因表达:指遗传物质DNA中特定基因在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的活跃程度,决定了细胞的特定功能和表型。

13. 表观遗传学:研究在基因序列不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和表型变化的遗传学。

表观遗传学的研究内容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等。

14. 流式细胞术:一种实验技术,通过流式细胞术仪器将细胞以液体悬浮的形式进行单个分析和排序,可用于筛选、分离和鉴定不同类型的细胞群。

15. 多能干细胞:指具有分化为多种组织和器官的能力的干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等。

16. 基因调控:指在细胞和组织发育过程中,通过调节基因表达的活动来控制细胞分化和组织形成。

组胚各章重点

组胚各章重点

组胚各章重点第一章 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嗜酸性、嗜碱性、嗜中性、异染性;PAS反应;电子密度高、电子密度低的含义;2、熟悉组织的概念和类型;细胞外基质的含义;3、了解组织学、胚胎学的研究对象和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组织学与胚胎学的一些常用技术。

【教学内容】1、组织学(Histology)的研究内容。

2、组织学(Histology)的研究方法。

组织切片标本制作的基本原理。

嗜酸性(acidophilia)、嗜碱性(basophilia)、嗜中性(neutrophilia)的含义。

超薄切片标本制作的基本原理。

分析透射电镜(transmissionelectron microscopy)图像时用的电子密度高与电子密度低的含义。

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标本的制作原则。

冷冻复型(冷冻蚀刻、冷冻劈裂)法、组织化学法(histochemistry)、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放射自显影术(autoradiography)等的基本原理。

3、重点:组织学与胚胎学技术的应用;难点:嗜酸性、嗜碱性、中性、电子密度高与电子密度低的含义。

4、学科专业新进展组织工程学的研究进展第二章 上皮组织【目的要求】1、掌握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和分类;2、掌握各种被覆上皮的分布、结构特点和功能;3、掌握微绒毛和纤毛的分布、光镜、电镜结构特点和功能;各种细胞连接的超微结构特点和功能;基膜的位置、光镜结构、超微结构和功能。

4、了解腺细胞(glandular cell)、腺上皮(glandular epithelium)和腺(gland)的概念及外分泌腺(exocrine gland)的形态分类。

【教学内容】1、上皮组织(epithelial tissue)的一般特点和分类。

被覆上皮(covering epithelium)、腺上皮(glandular epithelium)的概念和一般功能。

组胚重点

组胚重点

第一章1.HE染色:即苏木精和伊红染色法。

2.组织:是指生物体内由形态相似、功能相近的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细胞间质)有机组合并执行特定功能的细胞群。

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称组织学。

3.四大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4.单层上皮包括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复层上皮包括复层扁平上皮(有很强的机械性保护作用)、复层柱状上皮、变移上皮(防止尿浸蚀)。

5.腺细胞有浆液性腺细胞、黏液性腺细胞两种。

腺泡包括浆液性腺泡(腺泡具有分泌蛋白质细胞的结构特点)、黏液性腺泡、混合型腺泡。

6.导管的起始部为与腺泡相连的由单层扁平或者单层立方上皮组成的闰管。

7.上皮细胞具有极性特点,具体P17表。

第二章1.结缔组织的构成: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细胞间质)(纤维+基质+组织液)细胞数量少,种类多,细胞外基质成分多,结构复杂等特点,细胞无极性,具有支持、连接、充填、营养、保护、修复、防御等功能。

2.疏松结缔组织的组成:细胞和细胞间质。

细胞包括: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白细胞。

A.成纤维细胞:光镜下:a.功能活跃:胞体大、细胞扁平多突起状、核较大、卵圆形、着色浅、核仁明显、胞质丰富。

b.功能静止:称纤维细胞、胞体小、体积较小、细长梭形、核小色深。

B.巨噬细胞:电镜下:胞质内粗面内质网少、高尔基复合体不发达、具有调节其他细胞增值的功能。

形状随功能状态改变:a光镜下核小卵圆形染色深、胞质嗜酸性、异物颗粒或空泡(台盼蓝颗粒)b.电镜下:表面下有许多皱褶和微绒毛,球形隆起,胞质内有大量溶酶体、吞噬体、微丝和微管。

具有吞噬功能、抗原呈递作用、分泌功能。

C.浆细胞:细胞核车轮形a.光镜下:浆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嗜碱性、核周淡染。

b.电镜下:含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高尔基复合体、中心体。

浆细胞能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即抗体。

一种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

组胚知识重点总结

组胚知识重点总结

组胚知识重点总结什么是组胚?组胚是指在生物学中,受精卵发育为多细胞胚胎的过程。

组胚过程涉及细胞分裂、细胞定位、细胞分化等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学过程。

了解组胚知识对于理解生命发育的基本原理和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组胚过程中的第一个重要步骤。

在细胞分裂中,一个单细胞转化为两个完全相同的子细胞,这个过程被称为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分为四个阶段: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前期:染色体开始准备分裂,在细胞核内形成染色体。

•中期:染色体组成的纺锤体把染色体转移到细胞的两个极端。

•后期:一对染色体分离到两个细胞的两极。

•末期: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子细胞。

细胞定位细胞定位是指细胞在组胚过程中的定位和排列。

在有丝分裂后,子细胞之间的位置关系决定了细胞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和组织结构。

常见的细胞定位方式有:•细胞运动:细胞通过细胞膜的收缩和伸展来改变相对位置。

•细胞楔形:细胞通过形态上的变化来改变相对位置。

•细胞化学物质:细胞通过释放化学信号物质来吸引或排斥其他细胞。

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组胚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步骤。

在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通过改变基因的表达模式来获得特定的形态和功能。

细胞分化通常涉及到细胞命运的决定和特定基因的激活与抑制。

•细胞命运:细胞命运决定了细胞发展为何种类型的细胞。

在组胚过程中,细胞会根据其所处的环境和周围细胞的作用而发展出特定的细胞形态和功能。

•基因调控:基因调控是细胞分化的关键过程。

细胞通过基因的激活和抑制来调控细胞分化的方向和速度。

重要概念在组胚过程中,还涉及到一些重要的概念和原理。

这些概念和原理对于理解组胚过程和相关研究至关重要。

•干细胞: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

干细胞在组胚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分化为各种类型的细胞,使胚胎能够发育出各种组织和器官。

•形态发生:形态发生指的是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形态和结构的变化。

形态发生是组胚过程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涉及到细胞分裂、细胞定位和细胞分化等一系列过程。

组织学与胚胎学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组织学与胚胎学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内皮:分布在心脏、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内皮。

1.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特化的细胞连接。

2.三联体:每条横小管与其两侧的终池组成。

3.HE染色:组胚学最常用的苏木精和伊红染色剂组合的染色方法。

4.尼氏体:仅位于胞体和树突内,光镜下呈强嗜碱性,为斑块状或颗粒状。

电镜下,由粗面内质网和游离的核糖体组成,能够合成蛋白质,是神经元机能状态的一样标志。

5.肺小叶:每条细支气管连同它的分支至肺泡组成的。

肺小叶是肺的结构单位也是肺病理变化的基础。

6.滤过屏障(滤过膜):血浆中的部分成分经有孔内皮、毛细血管基膜、足细胞裂孔膜而滤入肾小囊腔内血浆所经过的这三层结构成为滤过膜或者滤过屏障。

7.卵泡:由卵母细胞和卵泡细胞组成。

8.窦周隙:位于内皮细胞和肝细胞之间的狭小间隙。

9.精子发生:从精原细胞到精子形成的过程。

10.横小管:又称T小管是由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的小管,它垂直于肌膜表面。

11.胆小管:是穿行于肝板内的微细胆道,相互连接成网,它由相邻肝细胞的质膜局部凹陷形成。

12.血-脑屏障:脑内毛细血管属于连续性毛细血管,内皮外肌膜完整,肌膜外有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脚板样的突起围绕。

上述特点增加了血管壁的屏障作用,可有效的限制血液中某些物质对血管壁的通透,对脑组织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上述结构特点及产生的生理效应成为血脑屏障。

13.排卵:成熟卵泡破裂次级卵母细胞及其周围结构从卵巢排出的过程。

14.胃底腺:分布于胃底和胃体是胃的主要腺体。

15.闭锁卵泡:退化的卵泡。

16.透明带:初级卵母细胞与卵泡细胞间出现的一层嗜酸性的均质膜。

17.气-血屏障:肺泡内气体与肺泡隔毛细血管血液内气体进行交换通过的结构又称呼吸膜。

由肺泡表面液体层、I型肺泡细胞与基膜。

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共同构成。

18.肌原纤维大量平行且规律排列的粗细肌丝构成。

19.肠绒毛:上皮和固有层像肠腔突出形成的细小突起。

组胚重点知识点整理-精品

组胚重点知识点整理-精品

组胚重点1.内皮。

被覆于心,血管,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2.间皮。

被覆于胸膜,腹膜,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3.同源细胞群。

由同一个细胞分裂增生形成,一个软骨陷窝内有2-6个软骨细胞。

4.类骨质。

最初形成的细胞外基质无骨盐沉积。

5.哈弗斯系统。

又称骨单位,长筒状,起支持作用,由多层同心圆排列的哈弗斯骨板围绕中央管而成。

6.突触。

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传递信息。

7.神经纤维。

由神经元的长轴突及包绕它的胶质细胞构成。

8.肌节。

为肌原纤维上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结构。

一个肌节由1/2明带+暗带+1/2明带组成。

9.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单核细胞和由其分化而来的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

10.胸腺小体。

是胸腺髓质的特征性结构,由胸腺上皮细胞呈同心圆排列而成的椭圆形或不规则小体。

11.旁分泌。

激素通过弥散作用作用于邻近的细胞。

12.垂体门脉系统。

垂体门微静脉及其两边的毛细血管网。

13.APUD细胞。

摄取胺前体脱羧细胞,简称APUD细胞,是摄取胺前体经脱羧产生胺或肽的散在的内分泌细胞(包括消化管和呼吸道的内分泌细胞)14.肠绒毛。

小肠黏膜的上皮和固有层共同向肠腔突出而形成的突起,其功能是扩大小肠的吸收面积。

15.皱襞。

是粘膜和粘膜下层共同向管腔内突起而形成的突起,可扩大表面积。

16.胰岛。

散在于外分泌部之间的染色较浅的内分泌细胞团,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17.肝小叶。

是肝的基本结构单位,呈多角棱柱状,由中央静脉,肝索,肝血窦,窦周隙和胆小管五部分构成。

18.肺小叶。

每一细支气管连同他的各级分支和肺泡组成,是肺的结构单位。

19.尘细胞。

吞噬了较多尘粒的肺巨噬细胞,称尘细胞。

20.肾单位。

是肾的结构与功能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因在皮质中的位置不同而分为浅表肾单位和髓旁肾单位)。

21.肾小叶。

一条髓放线及其周围的皮质迷路组成一个肾小叶。

22.肾叶。

一个肾锥体与相连的皮质组成一个肾叶。

23.髓袢。

近直小管,细段和远直小管三者构成的U形结构。

组胚重点知识点

组胚重点知识点

组胚重点1•内皮:衬贴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而的单层扁平上皮。

2. 间皮: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而的单层扁平上皮。

3. 微绒毛:是上皮细胞游离而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在电镜下淸晰可见。

4. 血象:血细胞的形态、数量、百分比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

5. 软计:由软计组织和周围的软卄膜构成。

6. 软符组织:主要由软计细胞和软竹基质构成。

7. 软符陷窝:包埋在软什基质中的软卄细胞所在的腔隙。

8. 软计妻:软竹陷窝周边具有强嗜碱性的软竹基质。

9. 柠陷窝:细胞体所在的腔隙。

10. it小管:突起所在的腔隙。

11•横小管:是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的管状结构,英走向与肌纤维长轴垂直,位于暗带与明带交界处。

12. 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结构。

13. 眼球:近似球体,由眼球壁和眼内容物组成。

14. 眼球壁:由外至内依次分为纤维膜、血管膜和视网膜三层。

15. 心瓣膜:位于房室孔和动脉口处,是心内膜向腔内凸起形成的薄片状结构。

16. 淋巴细胞再循环:外周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内的淋巴细胞可经淋巴管进入血流,循环于全身,他们又可通过弥散淋巴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再返回淋巴器官或淋巴组织,如此周而复始,使淋巴细胞从一个淋巴器官进入另一个淋巴器官,从一处淋巴组织进入另一处淋巴组织。

17. 激素:内分泌细胞的分泌物。

18. 旁分泌:少部分内分泌细胞的激素可直接作用于邻近的细胞。

19. 肠绒毛:由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突起而成,形状不一。

20. 肝板:肝细胞单层排列成凹凸不平的板状结构。

21. 胆小管:是相邻两个肝细胞之间局部胞膜凹陷形成的微细管道,在肝板内连接成网。

22. 窦周隙:是肝血窦内皮与肝板之间的狭窄间隙。

23. 门管区:相邻肝小叶之间呈三角形或椭圆形的结缔组织小区。

24. 肺小叶:由每一细支气管连同它的分支和肺泡组成。

25. 皮质迷路:位于髓放线之间的肾皮质。

26. 肾小叶:由一条髓放线及其周用的皮质迷路组成。

组胚重点知识

组胚重点知识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第一章绪论1.组织与组织学:组织,由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构成;组织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学科。

2.四大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肌组织。

3.HE染色: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苏木精为碱性染料,可使染色质和核糖体着蓝紫色称嗜碱性;伊红为酸性染料,可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着粉色,称嗜酸性;对酸性碱性染料亲和力都不强的称中性。

第二章上皮细胞1.上皮细胞的特性①细胞间质少②有极性(基底面,游离面侧面)③有基膜④无血管⑤神经末梢丰富⑥分布广泛⑦功能多样。

2.什么是被覆上皮?分为哪几类?答:被覆上皮:分布广泛,覆盖于身体表面,或衬贴在体内各种管、腔、囊的内表面。

(见教材P11表2-1 )3.上皮组织游离面有哪些?(微绒毛,纤毛)答:微绒毛:微绒毛是细胞膜和细胞质向细胞游离面伸出的细指状突起;纤毛:纤维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较长突起,具有节律定向摆动的功能。

4.上皮细胞的基底面(基膜、质膜内褶)答:基膜:是上皮细胞基底面与深部结缔组织之间的一层薄膜;质膜内褶:是上皮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折向胞质形成的许多内褶,内褶方向与细胞基底面垂直。

第三章结缔组织1.结缔组织的特性①分布广泛②细胞少,散在分布无极性,细胞间质多③有血管④来源于间充质⑤具有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等功能2.根据结缔组织基质分类①基质呈胶装的固有结缔组织;②基质呈液体状的血液和淋巴;③基质呈固体状的软骨组织和骨组织。

3.固有结缔组织分为哪几类?答:①疏松结缔组织②致密结缔组织③网状组织④脂肪组织4.疏松结缔组织有哪几种纤维?分别有何别名?答:①胶原纤维(又称白纤维)②弹性纤维(又称黄纤维)③网状纤维(又称嗜银纤维)5什么叫同源细胞群?[名词解释]越靠近软骨中央部的软骨细胞越成熟,细胞体积逐渐增大为原型或椭圆形,并成群分布。

每群可有2~8个软骨细胞,切由一个软骨细胞分裂而来,故称同源细胞群。

6.软骨有哪几种类型?分别又何特性?答:①透明软骨,较强的抗压性,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②纤维软骨,韧性强大,起连接和保护作用;③弹性软骨,较强的弹性。

组胚重点整理

组胚重点整理

1.组织(tissue):是由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的群体结构,是构成机体器官的基本成分。

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2.HE染色:嗜碱性——苏木精、蓝紫色;嗜酸性——伊红、粉红色;嗜中性——高尔基复合体。

3.上皮组织的结构特征:1)覆盖于体表、有腔器官内表面、腺体2)细胞多、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3)细胞具有极性,有游离面和基底面4)基底面有基膜5)上皮内无血管。

4.被覆上皮的分类及其主要分布(课本P29表3-1)5.内皮:循环系统内表面——单层扁平上皮;薄,利于交换;光滑,利于血液流动。

6.间皮: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单层扁平上皮;湿润光滑,减少器官间的摩擦。

7.微绒毛:LM不可见,密集时形成纹状缘或刷状缘;EM可辨认,指状突起,细胞膜,中轴细胞质,微丝。

功能:扩大了细胞游离面的表面积,利于细胞的吸收功能。

8.纤毛:LM可见单根纤毛;EM指状突起,细胞膜,中轴细胞质,9+2微管。

功能:节律性定向摆动,利于清除异物。

9.连接复合体: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和缝隙连接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接同时存在。

10.疏松结缔组织的几种细胞:1)巨噬细胞:大,不规则,有伪足;溶酶体、吞噬体、残余体、微丝、微管;胞质嗜酸性强。

功能:a吞噬作用——吞噬细菌、病毒、异体细胞、粉尘、衰老死亡的自体细胞等;b分泌作用——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溶菌酶、白介素-1、细胞因子等)。

2)浆细胞:卵圆形或圆形偏心核,异染色质成粗块状,靠近核膜;RER;高尔基复合体(嗜碱性、核旁浅染区)。

分布:病原体容易侵入的部位。

功能:合成分泌抗体(蛋白质合成分泌细胞)。

11. 疏松结缔组织的纤维:1)胶原纤维(白纤维)HE:嗜酸性,粗细不等,呈波浪状。

功能:韧性大,抗拉力强。

2)弹性纤维(黄纤维)功能:弹性大,韧性差。

与胶原纤维交织在一起,使结缔组织富有弹性和韧性。

3)网状纤维(嗜银纤维)分布:网状组织、淋巴器官、造血器官、基膜等。

组胚重点名词解释

组胚重点名词解释

1 、肌节(定义、组成和意义)两条相邻Z 线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节。

每个肌节包括1/2 I 带+A 带+1/2 I 带,是肌纤维收缩的结构与功能单位。

频率:22 、骨单位(别称、结构特点)又称哈弗斯系统,有哈弗斯骨板和哈弗斯管共同组成的系统。

哈弗斯骨板介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是骨干密质骨的主要部分,它们以哈弗斯管为中心成同心圆排列。

哈弗斯管内有血管、神经及少量结缔组织。

频率:13 、胞吞作用(定义,分类)是通过细胞膜凹陷,将物质包裹进入细胞内部的过程。

分为吞饮作用和吞噬作用。

4 、桥粒(分布、结构和功能)又称黏着斑,成斑状。

单层柱状上皮中位于中间连接的深部。

连接区的细胞间隙内有低密度的丝状物,这些丝状物于中央交织形成一条与细胞膜平行且致密的中间线。

细胞膜的细胞质面各有一椭圆形的附着板,由致密物质构成。

附着板上有许多张力丝附着,并常成袢状返回细胞质。

桥粒是一种最牢固的细胞连接,多分布于易受机械刺激和磨损的部位,故皮肤、食管等部位的上皮中桥粒尤其发达。

5 、微绒毛(定义、光电镜结构和功能)是上皮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

光镜下的纹状缘和刷状缘即是由微绒毛构成。

电镜下,可见微绒毛表面为细胞膜,中轴的细胞质内含有许多纵行的微丝。

微丝上端伸到微绒毛顶部,下端插入细胞质中并附于细胞质的终末网。

其收缩可使微绒毛伸长或缩短。

微绒毛可扩大细胞表面的解除面积,促进细胞的吸收功能。

频率:26 、尼氏体(光、电镜结构特点)光镜下,可见神经元细胞质内含有许多嗜碱性块状或颗粒状的物质称尼氏体,电镜下为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核糖体。

频率:17 、有孔毛细血管(管壁电镜结构特点和分布)血管壁内皮细胞相互连续,细胞间也有紧密连接。

内皮细胞不含核处很薄并有许多贯穿细胞全层的小孔,孔上或有隔膜封闭,内皮细胞外有连续的基膜。

细胞质内吞饮小泡较少。

有空毛细血管主要分布在胃肠粘膜、某些分泌腺和肾血管球等处。

8 、血象(定义和意义)血细胞的形态、数量、比例和血红蛋白的含量的测定称为血象。

组织胚胎学重点知识归纳

组织胚胎学重点知识归纳

组织胚胎学是研究胚胎发育和组织形成的学科,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归纳:
1. 胚胎发育:胚胎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形成到胚胎成熟的全过程。

它包括受精、分裂、胚胎层次的形成和器官系统的建立等阶段。

胚胎发育过程中涉及到细胞增殖、细胞迁移、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等复杂的生理和生化过程。

2. 胚胎层次: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最初形成的胚胎会经历三个胚胎层次的形成。

这三个层次分别是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

外胚层主要发育为皮肤、神经系统和部分感官器官;中胚层发育为骨骼、肌肉、心血管系统和生殖系统;内胚层则形成消化道、呼吸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

3. 组织形成:胚胎发育过程中,不同的细胞通过相互作用和信号传导,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这些组织的形成过程涉及到细胞增殖、细胞迁移、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等多种细胞生物学过程。

4. 器官发生:在胚胎发育的后期,各个器官开始形成。

这个过程被称为器官发生。

器官发生包括不同细胞类型的产生和组织的分化。

经过细胞增殖、细胞定位和细胞功能分化等过程,最终形成完整的器官系统。

5.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内胚层中的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各种不同的细胞类型。

再生医学利用干细胞的特性,研究如何修复受损组织和器官,对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是组织胚胎学的一些重点知识归纳,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请注意,组织胚胎学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学科领域,以上内容只是一个简要概述,还有很多深入的知识和研究领域可以进一步探索。

组织胚胎学重点(考试必背)

组织胚胎学重点(考试必背)

1.微绒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由细胞膜和细胞质组成。

可使细胞的表面积增大,有利于细胞的吸收功能。

2.纤毛:是细胞游离端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向外突出而形成的指状突起。

3.缝隙连接:又称通讯连接,作为化学信息的离子和小分子可以通过此小管从一个细胞进入另一个细胞。

更重要的是细胞间传递化学信息和电信息。

4.基膜:又称基底膜,是位于上皮基底面与其深面结缔组织之间的一层薄膜,一般由靠近上皮的基板和与结缔组织相连的网板构成。

5.分子筛:结缔组织基质以透明质酸为支架,结合许多大分子蛋白质,蛋白质上连着许多硫酸软骨素等多糖侧链,形成具有许多多孔隙的立体构型;具有阻挡大分子物质、细菌及异物通过的功能。

6.组织液: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入基质中的液体,经毛细血管静脉端和毛细淋巴管分别回流入血液和淋巴。

7.骨质:在碱性磷酸酶的作用下,大量的骨盐沉着于类骨质而成为骨质。

8.造血干细胞:是能增殖、分化为各种血细胞的最原始的造血细胞;它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有分化成多种血细胞的潜能和自我复制的能力。

9.肌质网(肌浆网):是肌纤维内特化的滑面内质网,位于横小管之间,纵行包绕在每条肌原纤维的周围,故又称为纵小管。

10.尼氏体(嗜染质):是神经元胞质内的强嗜碱性小斑块或颗粒。

电镜下由许多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组成。

尼氏体是神经元合成蛋白质的场所,主要合成结构蛋白,产生神经递质所需的酶类和肽类的神经调质等。

11.闰盘:心肌细胞间的连接结构。

横位部分有中间连接,桥粒,起固定作用;纵位部分有缝隙连接,便于细胞化学信息的交流和电冲动的传导,使心肌功能活动同步化。

12.神经原纤维:是神经元胞质内的细丝状纤维结构,为神经元的细胞骨架结构,具有支持作用,参与细胞内的物质转运活动。

电镜下, 神经元纤维由神经丝和微管组成。

13.化学性突触:化学性突触以神经递质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人和哺乳动物大多数的突触为化学性突触,是单向性传导14.弹性动脉:因大动脉管壁含有大量弹性膜,故称弹性动脉,其内皮下层较厚;中膜较厚,由40-70层弹性膜组成,其间夹有少量环行平滑肌纤维和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含有硫酸软骨素的异染性基质;外膜较薄,无明显外膜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名词解释1.H-E染色:苏木精和伊红染色苏木精(碱性染料)—紫蓝色 c核,粗面内质网伊红(酸性染料)—粉红色c质基质,溶酶体,滑面内质网等2.组织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学科。

3.嗜酸性: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着粉红色。

4.嗜碱性:使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和细胞质中的核糖体着蓝紫色。

5.内皮:衬贴在心,血管,和淋巴管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6.间皮: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7.微绒毛:细胞膜和细胞质向细胞游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电镜下清晰可见(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最清晰)。

功能:可扩大细胞表面积,有利于细胞的吸收。

8.纤毛: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较长突起,并具有朝一定方向节律性摆动的能力。

9.同源细胞群:每群有2~8个软骨细胞,且由一个软骨细胞分裂而来。

10.软骨囊:陷窝周围有一层硫酸软骨素较多的基质。

11.骨板:胶原纤维紧密排列成层,借蛋白多糖粘合,其内有大量钙盐沉积所形成的坚硬的薄板状结构.可排列成骨松质和骨密质.12.骨单位:骨密质的主要结构单位,由10~20层骨板围绕中央管成同心圆排列形成的圆筒状。

结构,是长骨中起支持重力作用的主要结构..13.肌节: 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一个肌节,1/2I带+A带+1/2I带。

骨骼肌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14.闰盘:心肌纤维的连接处。

桥粒、中间连接(横位)和缝隙连接(纵位),闰盘对兴奋传导有重要作用,有横纹.15.三联体: 横小管和其两侧的终池就是三联体。

横小管是肌膜在肌纤维横断面的同一水平上从多个点由表面基质内凹陷形成, 其末端膨大形成囊状的部分称为终池.16.尼氏体:分布于神经元胞体和树突中,有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和游离核糖体构成。

具有强嗜碱性,能合成蛋白质,主要合成和更新细胞器内所需结构蛋白,合成神经递质所需酶类及肽类的神经调质.17.神经原纤维:神经细胞质内直径约为2~3um的丝状纤维结构,银染后呈棕黑色的丝状结构,在核周体内交织成网,并深入树突和轴突内,电镜下由排列成束的神经丝和微管构成。

神经丝是由神经丝蛋白构成的一种中间丝,除构成细胞骨架以外微管还参与物质运输。

18.神经纤维:由神经胶质细胞包裹神经细胞的轴突或感觉神经元的长树突构成。

19.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的细胞连接,分为电突触(缝隙连接传递电流,双向传导,速度快),化学突触(神经递质作媒介,单向)20.淋巴组织:以网状组织为支架,网眼中充满大量淋巴细胞及其其他免疫细胞是免疫应答的场所,分为淋巴小结和弥散淋巴组织.21.血胸屏障:连续毛细血管内皮;内皮周围的基膜;含巨噬细胞的血管周隙;完整胸腺上皮细胞的基膜;连续的胸腺上皮细胞及突起。

22.胃底腺:黏膜的固有层中含量最多的腺体,属单管腺,基部有分支,分颈、体、底三部分。

颈部短,与胃小凹底相连,体部较长,位于腺中部,底部略膨大,可达粘膜肌层。

胃底腺由壁细胞,主细胞,颈黏液细胞,未分化细胞(干细胞)及内分泌细胞等组成。

23.壁细胞:泌酸细胞,主要分布在胃底腺的上半部,细胞较大,呈圆形,核圆,位于中央,胞质呈强嗜酸性,电镜下可见分支小管,称细胞内分泌小管,其周围有许多小管和小泡,称微管泡系统。

胞质内含大量线粒体,约占1\4。

壁细胞主要功能是分泌盐酸,盐酸的合成是一个耗能过程。

还分泌内因子(一种糖蛋白)及组胺。

24.主细胞:胃酶细胞,位于胃底腺下半部,细胞呈柱状,核圆位于基底部,胞质呈强嗜碱性,胞质有大量粗面内质网,发达的高尔基体,还有许多圆形的酶原颗粒。

分泌胃蛋白酶原,经盐酸作用可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

25.胆小管:是相邻肝细胞的胆小管面的质膜局部凹陷围成的维细管道,在肝板内相互连接成网。

26.肝门管区:是相邻肝小叶之间呈三角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结缔组织小区,又称汇管区,有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小叶间胆管伴行。

27.肠绒毛:小肠黏膜的特有结构,上皮和固有层突起形成肠绒毛,表面是由单层柱状上皮,中轴固有层则是结缔组织,固有层中含丰富的有孔毛细血管,纵行的毛细淋巴管称中央乳糜管,还含有纵行的平滑肌。

肠绒毛扩大小肠表面积,有利于吸收。

28.肠皱襞:肠粘膜和粘膜下层共同向管腔内突起。

29.胰岛:由内分泌细胞组成的球形细胞团,散在分布于腺泡之间,细胞呈团索状分布,细胞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A、B、D、PP四种细胞。

30.血—气屏障:气体交换时必须通过肺泡表面液体层,I型肺泡细胞与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

这些结构称为血—气屏障或呼吸膜。

31.肺泡隔:相邻肺泡间的结缔组织,属肺间质。

32.II型肺泡上皮细胞:分布于I型肺泡细胞之间数量多,覆盖肺泡5%的表面积,细胞成立方形或圆形,核上方有较多的分泌颗粒,肺泡上皮表面有一层薄膜,称表面表面活性物质。

33.肾单位:肾单位是肾的结构与功能单位,由肾小体合肾小管两部分组成,与集合管共同行使泌尿功能。

肾小体由血管球和肾小囊组成,肾小管分为近端小管,细端和远端小管三段,其中近远端小管又分为直部和曲部。

34.滤过屏障:当血液流经血管球毛细血管时,管内血压较高,血浆内部分物质经有孔内皮,毛细血管基膜和足细胞裂孔膜滤入肾小囊腔,这三层结构称为滤过屏障或滤过膜。

35.排卵:成熟卵泡破裂,次级卵母细胞从卵巢中排出的过程,卵丘岁卵泡液排出的卵巢的过程。

36.黄体:排卵后,残留的卵泡壁塌陷,卵泡膜的结缔组织和毛细血管伸入颗粒层,在LH的作用下,演化成富含血管的内分泌细胞团,新鲜时黄色。

37.精子发生:从精原细胞到形成精子的连续增值分化的过程。

38.血睾屏障(血—生精小管):包括血管内皮和基膜、结缔组织、生精上皮基膜和支持细胞紧密连接。

★2组织学的定义是什么?人体有哪些基本组织?定义:研究正常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

人体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3过碘酸—希夫(PAS)反应原理及其检测目的是什么?原理:糖被强氧化剂过碘酸氧化后,形成醛基,后者与无色的亚硫酸品红复合物(希夫试剂)形成紫红色反应产物。

PAS反应阳性部位即表示多糖存在之处。

★4试述上皮细胞的组织特点。

(1)由大量形态较规则并排列紧密的细胞和极少量细胞间质(细胞外基质)组成(2)具有明显的极性,上皮细胞两端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明显的差别分为游离面和基底面(3)一般无血管(4)有丰富的神经末梢(5)具有保护、吸收、分泌、排泄等功能。

对比:结缔组织:(1)细胞和大量细胞外基质(2)细胞种类多、数量少,无极性(3)细胞外基质多由基质、纤维和组织液构成(4)分布广泛(5)有连接、支持、保护、防御、运输等功能★5简述被覆上皮的分类,结构特点和分布。

★6上皮细胞侧面有哪些细胞连接?其主要结构和功能是什么?(1)紧密连接:位于相邻两细胞的顶端,呈点状或带状,相邻面有呈网格状的嵴,主要封闭细胞顶部的细胞间隙.(2)中间连接:位于紧密连接下方,呈带状,相邻面的间隙中有较致密的丝状物,主要起黏着作用,还有保持细胞形状和传递细胞收缩力的作用。

(3)桥粒:位于中间连接下方,呈斑状,细胞间隙中有低密度的丝状物,间隙中央有中间线。

细胞膜胞质面有附着板,胞质中有角蛋白丝,桥粒是一种很牢固的细胞连接(复层扁平上皮最多)。

(4)缝隙连接:位于柱状上皮深部,相邻两细胞的胞膜中有许多柱状颗粒,每个颗粒由6个亚单位环绕而成,中央有管腔。

相邻两细胞的颗粒相互连接,管腔相通,成为细胞间的管道,有传递化学信息、调节细胞的分化和增殖的作用。

★7从组织学的角度,比较结缔组织与上皮组织的异同.(1)分布:上皮组织大部分覆盖于身体的表面和衬贴在有腔器官的腔面,有些则构成腺体。

结缔组织(固有结缔组织)分布于所有器官的内甚至其它组织内,如疏松结缔组织广泛分布于器官之间、组织之间、甚至于细胞之间。

(2)结构特征:上皮由密集的细胞组成,细胞形状较规则,细胞间质很少,上皮细胞具有极性,上皮组织中没有血管。

结缔组织由大量细胞间质和散在于其中的细胞组成,细胞间质有基质和纤维,细胞分散无极性。

★8试述局部创伤并伴有炎症时,巨噬细胞,白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反应.(1)巨噬细胞伸出伪足黏附包围异物,并吞噬消化异物,从而清除异物,产生溶菌酶、干扰素、补体等参与机体防御功能,分泌造血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进造血。

(2)白细胞吞噬病原微生物,组织碎片及其他异物,抵御感染的作用。

(3)成纤维细胞合成和分泌构成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的胶原蛋白,构成弹性纤维的弹性蛋白及基质的糖胺多糖与糖蛋白。

★9试从结构与功能的角度,分析疏松结缔组织中三种纤维的异同.★10试述软骨类型及生长方式外加性生长(骨膜下生长):软骨膜内层的骨祖细胞分裂,分化,向软骨组织表面添加新的软骨细胞,后者合成和分泌纤维和基质,使软骨从表面向外增厚.内积性生长(软骨内生长):软骨组织内的软骨细胞分裂增殖,并合成和分泌纤维和基质,使软骨从内部向周围扩大.★11以长骨为例,试述骨干,骨密质的结构(1)环骨板:外环骨板,较厚,环绕长骨骨干外侧面。

内环骨板,较薄,环绕长骨骨髓腔面。

穿通管,横向穿越外环骨板的小管,与骨单位的中央管相连通。

(2)骨单位:是长骨干起支持作用的主要结构单位。

骨单位的中轴有意中央管,内含骨膜组织、血管和神经,围绕它的是同心圆排列的骨板,骨板间有骨细胞,细胞间通过骨小管相互连接。

(3)间骨板:是填充在骨单位之间的不规测得平行骨板。

★13试述红细胞的结构及功能(1)结构:双凹圆盘形,中央较薄,周缘较厚,中央染色较浅,.红细胞有一定的可塑性和弹性,需ATP供能保持形态,缺乏则会导致细胞由圆盘形变为棘球状,这种改是可逆的。

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也无细胞器,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Hb。

细胞膜上有ABO血型抗原。

(2)功能:O2和CO2的运输,半透膜作用。

(3)红细胞平均寿命约120天,衰老后在脾、骨髓和肝等处被巨噬细胞吞噬。

(4)男4.0~5.5*10(12)/L,HB120~150g/L;女3.5~5.0*10(12)/L,110~130g/L(12~15g/dL)。

白细胞4.0~10×10(9)/L。

血小板100~300×10(9)/L。

贫血:<3.0*10(12)/L,HB<100g/L.★14比较三种肌组织光镜结构的异同★15试述白细胞的分类,光镜结构及功能★16简述网织红细胞的形态及医学意义(1)网织红细胞:外周血中少量没完全成熟的红细胞,正常成人中约占红细胞总数的0.5~1.5%,新生儿多达3~6%。

(2)形态:胞质内有蓝色的细网和颗粒,是残留的核糖体,网织红细胞有合成血红蛋白的功能。

(3)医学意义:贫血患者如果造血功能改善,血液中的网织红细胞含量增高,网织红细胞计数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是贫血等某些血液病的诊断,疗效判断和预后估计的指标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