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孟子的心性论
心性论
心性论大修行心内何曾有物万事无难在一勤,一勤万事有区分。
夫人之心,儒曰灵台,道曰灵关。
在体曰离,在用曰龙。
又为脏腑之君主,魂魄之宰令,司精气神之动静,和身心意之混合;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大可以包天地,小可以入沙尘。
可集造化而超圣凡,可入鸿朦而溟縡;可处卑污而荣尊贵,可居幽暗而极高明;可以突尔灵通,可以逃避轮回;皆心役性,性役神,神役意。
心有形也,性无形也。
心为性也,舍性为心之柩。
性无心不存,心无性不用;心统四端而兼万善,性在其中。
性随心中之神,妙合而凝,感而遂通;此喜怒哀乐爱恶欲之所由生。
故有视听言动于外以接物,爱憎取舍于内以自私。
夫惟先知先觉,心源洞彻,性海澄清,能作能述,维持世教而补造化也。
忠良之性:冰心赤胆,以事一人,为国为民,忘家忘私,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也。
孝子之心:顺亲以悦耳,甘旨以承欢,天违命,母不敬,造次颠沛,每怀二人也。
正大之心:知孝弟忠信礼仪廉耻之行,识诗书之滋味,守名节之提防,敬以事上,宽以待下也。
严格之性:只只威威,修身以佚,常存三省三畏,尊四母,守三戒,慎九思而不苟也。
慈顺之性:动容周旋,应对进退济世为怀,力行功德,退思补过也。
才勇之性:片言折狱,解疑析结,果敢而前,受劳而不辞,任怨而不悔也。
豪杰之性:委身以处大事,倾囊以济危困,审度众务,筹划万金,临事不惧,临危不急也。
中正之性:见义而为,见善而行,处家庭而无惭,教子孙以克绳,待人宽恕,居己谦和,责人轻责己重也。
洞达之心:贫不谄,富不骄,知天知命,通权通变,闻善不喜,闻忧不忧也。
高尚之心:衣食淡泊,倜傥不群,藐珠宝如砂石,视金银如瓦砾,与世途若无言,逢知己而畅达也。
刚直之性:为己无二,遇公则一,奉命命行,临民民悦,不避斧钺,无有偏颇也。
守份之心:听天命之自然,顺时务之过去,天食而食,天衣而衣,不出怨声,不动妄念也。
大雅之性:神情潇洒,超迈群俗,喜精博艺,不恋繁华,读奇书而不倦,迎高大而不厌,室多悬古几,无俗韵也。
荀子 孟子 人性论
浅淡荀子与孟子人性论之间的异同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家几乎都在不遗余力的推销自己的学说,其中包含的人性论也各部相同,甚至同一学派之内的对人性论也存在着不同观点。
本文基于徐复观先生的《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对荀子与孟子在人性论这一点上的观点的异同作出讨论。
一、荀子的人性论——经验主义的人性论荀子的思想,以礼为中心。
所谓经验主义,就是荀子的一切论据,皆立足于感官所能经验得到的范围之内。
为感官经验所不及的,便不寄予以信任。
因为荀子是经验的性格,所以他所认定的天,不是道德的自然性质的天,因而他主张天人分途。
荀子不是不承认天的功用,也不是不承认天的法则性,但他认为天的功用与法则,不含有目的、意志在里面。
因而天的法则所表现的功用,只是天的自尽其职,并非借此对人指示什么,要求什么。
天尽天的职,人尽人的职,天人分工而各不相干,这就是他说的“参天地”。
荀子主张性恶,在《荀子·荣辱》中写:“凡人有所一同。
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
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
目辨白黑美恶,耳辨音声清浊,口辨酸咸甘苦,鼻辨芬芳腥臊,骨体肤理辨寒暑疾养。
是又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
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在执注错习俗之所积耳。
汤武存则天下从而治,桀纣存则天下从而乱,如是者岂非人之情固可与如此,可与如彼也哉?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
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
人之生固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
尧禹者,非生而具者也,夫起于变故,成乎修为,待尽而后备者也。
”荀子以生之所以然者为性,认为性不需学习,不需努力,生而具有,人所本有的生理欲求即为性。
人性如果不能以仁义法度来加以引导规范,而任其发展,必定导致争夺淫乱偏邪等等之恶,所以荀子以人性为恶。
荀子虽反复申说人之性恶,人生而有好利、疾恶、耳目之欲、声色之好,但这些似乎还不是真正的恶,只有“纵性情”、“顺是”、“顺情性”才会导致恶,因此荀子的性恶论可以说是人性趋恶论。
孟子的心性理论浅析
孟子的心性理论浅析孟子(Mengzi),又名孟轲,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是中国最早的伦理哲学家之一。
他的心性理论(moral psychology),也就是“内心有美”,是他的著名思想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理解孟子的心性理论以及它的影响。
首先,解释孟子的心性理论需要先简要介绍他的哲学观点。
孟子认为,在人的道德行为方面,一个人应该拥有“真知”和“正义”,而这些观念只能来自一个人的内心。
在其他许多哲学家看来,社会习俗和道德概念会限制人的行为,但孟子却认为这些不是真正的源泉,而是从内心写出来的。
正是因为一个人的内心有美,才能达到真正的“正义”。
其次,让我们来看看孟子的心性理论对后世思想家的影响。
孟子认为,一个人对道德行为的认知,是建立在某种内心共鸣或感悟的基础上,而不是简单的社会习俗而已。
因此,孟子的心性理论最终消解了“社会习俗”这一传统观念,并将人的内心(孟子称之为“本心”)视为哲学讨论的核心。
从此,后来的哲学家们也将孟子的思想引入到他们的讨论中,纳入了一系列关于人的本性的问题。
最后,孟子的心性理论仍然对当今伦理学有着重要的影响。
孟子将哲学的重点从社会习俗的角度转向“本心”,这也激发了今天伦理学家们究竟如何去定义一个人的本性,以及如何从这一本性中分析和认识各种伦理行为。
此外,孟轲还提出了“仁”这一哲学概念,他认为它是完善社会秩序,促进民众和睦相处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今天的伦理学者们也受益匪浅。
综上所述,孟子的心性理论在解构传统道德概念,转到将“本心”作为哲学思考的核心,让人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去审视道德概念。
孟子的心性理论既改变了对待伦理哲学的方式,也影响了后代哲学家的思考,因此值得继续理解和探讨。
总而言之,孟子的心性理论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哲学,并开启了中国道德哲学思维的新纪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基于此,学者们仍需努力深入研究孟子的思想,以此推动孟子的心性理论的发展,并为当今的伦理学思考提供更多的启示。
孟子的详细资料0873
孟子Meng.zi名:轲字:子舆籍贯:鲁国邹(今山东邹城)人生卒:前385年-前304年【孟子概述】【名人简介】孟子生卒年(约前372-前289),名轲。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后世称为“亚圣”。
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他的老师是孔子之孙孔伋(子思)的门人。
曾游历齐、宋、滕、魏诸国,宣传先王之道。
不为采纳,归而与弟子讲学著书,作《孟子》7篇。
孟子维护并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仁政”学说和“性善”论观点,他的理论对宋代影响很大。
《孟子》记载了孟子的言行,笔带锋芒,常用夸张、比喻和寓言故事增强说服力,是先秦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
【经典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名言解说】淫:乱。
移:改变。
屈:屈服。
富贵不能乱我本心,贫贱不能改我志向,威武不能变我气节。
要成为一个真正的豪杰,这三者必不可少。
孟子,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孟子著有《孟子》一书。
有《孟子》七篇传世,为儒家经典之一。
性善论是孟子学说理论的出发点,其主要主张有“仁政”、“王道”理论。
司马迁认为《孟子》为孟轲自撰,“孟轲所如不合,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见《史记·孟荀列传》)。
但也有观点认为,从书中用语来看,其编定者极可能是孟子的弟子,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
《孟子》共七篇,篇目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来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到邹国。
三岁丧父,孟母将其抚养成人,孟母教子甚严,其“迁地教子”、“三断机杼”等教子故事,成为千古美谈,《三字经》里有“昔孟母,择邻处”之说。
诸子百家之孟子
诸子百家之孟子孟子(约前385一前304),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城)人。
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288年。
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
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
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
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
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在儒家学说中,孔子被称为“至圣”,孟子被称为“亚圣”,故历史上并称之为“孔孟”,儒家学说也被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从时代特征出发,为孔子思想作出新的诠释,在基本遵循孔子论述的前提下,努力提升儒家学说的精神品格,从而发展孔子所创立的学说,使儒家思想保持了自身的活力。
一、哲学思想1、“性善论”思想《孟子》一书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基本上是继承孔子的仁政思想。
为行仁政,他首先提出了人性本善的主张。
《孟子·滕文公上》说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这话既包括了他的哲学思想,又包括了他的政治思想。
孟子的哲学思想是他的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他讲人性本善,是为他的仁政理论提供哲学上的依据。
这是对孔子仁政学说的一个重大发展。
“性善论”是孟子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根基。
孟子认为人天性善良,即“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
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亲亲,仁也。
敬长,义也。
”(《尽心上》)意思是说,人们不用学就会做的,这是他们的良能;不用脑筋思考就知道的,这是他们的良知。
两三岁的孩童,没有不知道爱他们的父母的。
等到长大了,又没有不知道尊敬其兄长的。
爱父母便是仁,敬兄长便是义。
“性善论”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人类有着共同的本性,那就是有别于动物的人的社会属性。
(中国哲学优秀论文)孟子性善论浅析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性善论是孟子心性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孟子思想体系的核心部分,而性善论又是其道德修养思想(内圣方面)和仁政思想(外王方面)的理论依据。
所以厘清性善论的真正内涵,对进一步认识孟子心性学说有着至关重要的理论意义。
本论文从原著的细致解读入手,充分把握已有的研究成果,系统讨论了“性”义源流及“性”的涵义。
从“仁、义、礼、智”四端详析了性善论的基本内涵以及孟子与告子的系统论辩,最后落脚到性善论在内圣外王方面的发用。
全文分为序言、正文两大部分,其中正文分为以下三章:第一章,从性字本义考辨(甲骨文中的性原始)探寻性义源流,考查了《诗经》、《尚书》、《左传》、《国语》及《论语》中“性”的涵义。
第二章,剖析孟子哲学中“性”的涵义,从“仁、义、礼、智”的意蕴,详析性善论的基本内涵,引发孟子与告子的系统辩论。
第三章,从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论述性善论在内圣外王两个方面的发用。
关键词:孟子;性;性善论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Mencius’ theory of the original goodness of human nature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in his philosophical system, It’s the ground of his moral thought and political thought. So analyzing the meaning of Mencius’ theory of the human nature is very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his theory of mind &human nature.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aning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systematical debate between Mencius and Gaozi.It analyzes the fundamental meaning of Mencius’ theory of the human nature at the view of the “four beginning” of human heartedness, righteousness, propriety and wisdom, and then discusses its practical signification. The whole dissertation consisted of two parts: the preface and the text, and the main body is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Chapter one,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aning of human nature based on its original meaning.Chapter two, analyzes Mencius’ theory of the human nature and his debate with Gaozi.Chapter three, analyze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tion of Mencius’ theory of the human nature.Key words: Mencius; human nature; theory of the original goodness of human nature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试论孟子的“养心”说【最新哲学类】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孟子的“养心”说是孟子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立足于《孟子》文本,同时吸收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尝试为孟子的“养心”理论勾勒一个大致的轮廓。
本文通过对《孟子》文本的解读,首先分析了《孟子》中“心”的多重内涵,揭示了“养心”的含义。
“养心”主要是存养主宰心和道德心,存养主宰心能使人自觉其为人,而存养道德心能使人成为圣人。
其次,结合孟子的思想主旨,说明了“养心”的原因。
因为道德心是人特有的“良贵”,而心的“善端”又容易放失,所以,“养心”就非常必要。
再次,通过对《孟子》相关篇章的分析,总结了孟子“养心”的主要方法和“养心”的境界。
“养心”的方法有尚志、存心向善、寡欲、反求诸己和养气。
“养心”的境界是天人合一。
最后从思想史的角度,通过对《孟子》文本与相关新出土的郭店楚简儒家佚籍和《管子》四篇的比较分析,简要阐明了孟子“养心”说的影响和意义。
本文认为“养心”说的意义在于高扬了人的主体精神,同时也为儒家的工夫论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孟子心“养心” “养心”的方法“养心”的境界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The theory of“cultivation of mind ”is a very important aspect of Mencian thought.On basis of Mencius original text,this thesis absorbs some new research results and tries to draw the sketch of the theory of “cultivation of mind” of mencius.Firstly,by analysing many meanings of “mind” in Mencius, this thesis expounds the meaning of“cultivation of mind”.“Cultivation of mind” means the cultivation of self-controlled mind and moral mind:The cultivation of self-controlled mind can make people realize themselves;The cultivation of moral mind can make people saint.Secondly,this thesis analyses the reasons of“cultivation of mind”by combining the main viewpoint of mencian thought.“Cultivation of mind”is very necessary because moral mind is people’s “Liang Gui”,and people’s “good beginnings”is easily gone.Thirdly,by analysis of mencius chapter related to the theme,this thesis concludes the main ways and spirit realm of“cultivation of mind”.The ways of“cultivation of mind”include Shang Zhi,keeping mind to good, discreasing desires,resorting to oneself and Yang Qi.The spirit realm of“cultivation of mind”is the unity of heaven and human being.Finally,from the aspect of history of thought, by comparison the Mencius original text with the Guo-dian new unearthed materials of confucianism and Guan-zi Four-chapters, this thesis briefly accounts for the influenc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heory of“cultivate mind”of mencius.The author believ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heory emphasizes two points:One is that Mencian “cultivate mind”theory uplifts people’s subjective spirit;The other is that the theory lay the foundation of confucianism moral self-cultivation theory.Keywords:Mencius mind cultivation of mind the ways of “cultivation of mind”the spirit realm of “cultivation of mind”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对孟子心性论的再解读——兼论对儒家思想的一种解读方式
关键词 : 子; 善论; 性 舍一; 孟 性 心 天人 合 一
中图分类号 : 2 2 5 文献标 识码 : B 2. A
文章编号 :0 3— 14 2 1 )4—0 8 0 10 2 3 (0 0 0 07— 5
人性论问题是哲学上一个永恒 的话题 , 带有
收稿 日期 :0 0—0 21 4—1 6
日: 水 信 无分 于 东西 , “ 无分 于上 下乎 ? 人 性 之 善也 , 水之 就 下也 。人 无有 不善 , 犹
水 无 有 不下 。令 夫水 , 而跃之 , 搏 可使 过 颡 ;激 而行 之 ,可使 在 山。 是 岂水之 性
哉?其势则然也 。 人之 可使 为不善 , 其性
淮 北煤炭师范学 院学 报 ( 哲学 社会科学 版) 第 3 卷 第 4期 1 21 0 0年 8 月
J un lo ab i C a n u t e c es C l g o r a fHu ie o I d sr T a h r ol e l y e (hl oh n oi cecs P i spyad Sc lSi e) o a n
、
对 孟 子性 善 论 的反 思
其所说 的人是人文社会的人 , 是现实性的人。
告 子 日:“ 犹 湍 水也 ,决诸 东方 则 性 东流 , 决诸 西 方则 西流 。 性之 无 分 于善 人 与不 善也 , 犹水 之 无分 于 东西也 。” 子 孟
要理解孟子的性善论 , 对其所论之 “ ” 性 的认 识是 一个 关键 , 对孟 子 所论 之 “ ” 性 的反思 我 们 可
V0. 1 N . 13 o 4
Au 201 昏 0
孟子的心性论
为 儒 学 j 中 国文 心 , 智也 。仁 、 义、 礼、 智, 非 由外铄 我也 ,
我 固有之也 , 弗思耳矣。故 日: ‘ 求则得之 , 舍则失 之’ 。” ( 《 孟子 ・ 告子上》 ) 侧隐之心 , 不忍之心 , 这是 善 的 开端 、 萌芽 , 人 内在 的具 有 侧 隐 、 羞恶 、 恭敬 、 是非 之 心 , 这 些 东 西 是 道 德 的 同情 心 ; 正义感 , 羞 耻感 , 崇敬感 , 是道德理性 的仁义礼智的萌芽 , 这 是人 内在 固有的, 不是外在 的东西强加的 , 仁义礼 智这些善端的萌芽 , 先天的存在于人心之中。 孟 子 说人 性 本善 , 就 像 水 往下 流 , 我们 可 以 引 水上 山, 但这是人为的 , 水 的性 是 向下 走 的 , 人之 为善 , 才 是 人 的本 性 的表 现 , 人 的不 善 不是 由他 的 本 性 决 定 的 ,人 之不 为善 ,是违 背 人 的本 性 的 表 现 。这里 孟 子举 牛 山的例 子 , 他说 : “ 牛 山之 木尝美 矣, 以其郊于大国也 , 斧斤伐之 , 可 以为美乎?” 牛 山草 木 繁 盛 , 但 是 因为 人 类 的破 坏 , 成 了秃 山 , 这 不是 牛 山的本 性 不适 合 于生 长 草木 ,同样 的人 之 不为 善 , 并 不 能证 明人性 的不善 。人 性 善 , 而有 人 在事 实 上 为 不善 ,不能 归罪 于 所禀 赋 的人 之本 性 上, 人都有仁义之心 , 上天赋予我们 的材质都是一 样 的, 之所 以丧失 良心 , 那是 因为不善于保养 , 并 且不知道把丢失 的良心找 回来。
一
异, 人有 “ 心” , 动物也有“ 心” 。“ 心之官则思 ” 的
、
人禽 之 别
( 一 )人 的道 德性
《孟子》两章必备知识点
《孟子》两章必备知识点《孟子》是孟子所著的一本道德哲学著作,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经典之一、全书分为七篇,共51章。
以下是《孟子》中的两章必备知识点。
第一章-尽心篇1.心性论: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善良,人性的真谛在于具备良知,即心。
人的心有自爱、孝道、忠恕等伦理道德情感。
一个人的善与恶,可以通过观察其行为和态度来判断。
2.心性运用:人要发挥心性的力量,推动其实现,而不是任由其被动。
重要的是充实人的心灵,通过修养和教育来拓展心性,使之影响和改变个人行为和社会环境。
3.至善:孟子认为至善是指所谓道德真理,是理想的境界。
他提出了“至善至美”的观点,认为能够践行道德的人,就是达到了至善至美的境地。
4.人的完善过程:孟子认为人的道德完善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通过修养、教育、实践来实现。
他提出了修己、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从自身到家庭、社会再到天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章-养生篇1.养心:孟子提出了养心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心灵健康,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通过自我约束、修养和培养正直的品德,可以使心变得安宁而不受外界干扰。
2.心体合一:孟子提出了心体合一的观点,即心灵和身体相互依存,互相影响。
心灵的状态能够直接影响到身体的健康,而身体的健康也可以影响到心灵的状态。
3.“心有所憾则生知,生知则息求,息求则心安,心安则养生。
”孟子认为,只有保持满足与安定的心态,才能养护身体的健康。
满足于现状,不再追求过度的物质欲望,才能获得真正的养生之道。
4.饮食调理:孟子提出了饮食调理的观念,主张适度的饮食,不过量、不过度。
他认为饮食应当适应各个季节的变化,根据不同体质的人进行调整,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总结:《孟子》两章主要介绍了孟子的人性观与养生之道。
他认为人的本性善良,心性是人性的核心,通过修养和教育可以拓展心性,实现人的道德完善。
此外,他还强调心体合一,认为心灵的状态影响身体的健康,提出了满足与安定的心态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同时,他也关注饮食调理,主张适度、适时的饮食,倡导人们注重个体差异和和谐发展。
孟子人性论
简议孟子的人性论摘要:先秦是人性论的繁盛时期,探讨人性的理论很多,这其中最具典型理论意义的当属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
孟子人性论主要围绕着何为人性、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和如何解释善恶现象展开。
无论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他们提出各自的人性论的目的在于为各自的道德主张寻找一个理论基础,人性论的重要之处就在于如果没有确定的人性论主张道德的确立就去少了根基。
关键词:人性性善性恶生理欲望道德属性人性论是关于人的一般本质的思想观点,先秦是人性论的繁盛时期,探讨人性的理论很多,即善恶言人性的观点,除了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外主要有世硕的“有善有恶论”,告子的“无善恶论'”及“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有性善,有性不善”等,这几种观点涵盖了即善恶言人性的所有向度,最具典型理论意义的当属孟子荀子的性善论与性恶论。
何为孟子人性论的焦点呢。
孟子人性论主要围绕:一是何为人性,孟子以人的道德属性为人性——亦即他所谓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1]。
二是人性是善还是恶,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
三是如何解释善恶现象。
关于恶产生的原因孟子认为人之恶是由于外部环境使人泯灭了善性。
不可否认,言人性的存在是以道德的存在为前提的,善恶这两个范畴是与人的伦理道德联系在一起的,是道德判断、道德评价的结论,善即符合某种道德,恶即违背某种道德。
如果没有道德主体的人善恶的分别也没有了意义,离开了道德善恶也就无从界定,所以人性善恶的问题也就是人性与道德的关系问题。
在思想家们的眼里,人性是与生俱来的先天固有的某种规定性,他在逻辑上先于善恶,善恶是其属性,这样,人性的善恶就成为道德主张的逻辑前提。
人性论问题之所以重要在于如果没有确定的人性论主张,道德的确立就缺少了根基,所以孟子荀子的人性论之争的实质不在于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其目的在于为他们各自的道德哲学建构寻找一个逻辑前提。
人可以划分为身心即生理和心理两部分,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是二者的辩证统一,无论是作为类还是作为个体的人都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人仅有自然属性,但这种自然属性不同于动物的自然属性,因为这种自然属性孕育着社会属性的种子、胚芽,为人成为人提供了可能性,至于能否成为真正的人还要看能否在自然属性的基础上获得社会属性,只有社会属性才是区别于动物的人之为人的特质,在这个阶段人的社会属性尚未确立,只是以潜在的形式存在于自然属性之中,第二阶段在长期的社会化过程中,社会不断地把各种社会关系赋予每个个体的人,潜在于自然属性的社会属性逐渐确立起来成为人之为人的特质,只有在这个阶段人才真正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成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的真正的人。
思孟心性说简论
思孟心性说简论郭店楚简出土之前,学者多将宋代心性学的源头追溯到孟子。
《史记·孟轲列传》云孟轲“受业子思之门人[1]”,孟子之学源于子思学派。
由于《子思子》一书久佚,思孟在心性学说上是否有传承关系,几乎无从谈起。
郭店楚简面世后,学界欣喜地看到,早在孟子之前约一个世纪,子思学派就已经建立了心性之学的理论框架,孟子的心性学说果然来自子思学派。
毋庸置疑,这是先秦思想史研究中最为重大的发现之一。
对于子思学派的心性学说而言,孟子仅仅是一位忠诚的继承者,还是阐扬发挥的创新者?事关孟子在心性学说史上的评价,并将涉及到对宋代心性学的再讨论,不能不引发我们的兴趣。
郭店楚简中子思学派的心性论主要见于《性自命出》、《五行》、《尊德义》等篇[2],孟子的心性论主要见于《告子》、《尽心》等篇,本文试将两者加以比较,希冀能揭示其演变的轨迹。
一、牛之性犹人之性欤由郭店简可知,子思学派的心性学说,是从寻找万物之道,即万物的普遍性开始的。
《性自命出》云“道者,群物之道”。
只有把握万物的普遍之道,哲人的学说才能收到最普遍的成效。
子思学派认为,万物之道就是天命之性,即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
万物散殊而各有其道,牛马水地,无不如此。
人作为自然界的一员,自有其道。
人道与牛马水地之道同出于天赋,是彼此最基本的共性。
《尊德义》云:圣人之治民,民之道也。
禹之行水,水之道也。
造父之御马,马之道也。
后稷之艺地,地之道也。
莫不有道焉,人道为近。
因此,尊重自然之道是人与万物相处时必须遵循的原则。
人道就是人性,《性自命出》说“四海之内,其性一也”,人性是人类最普遍的共性。
尊重人类天赋之性,不得加以残害,则是哲人治理人民时必须尊重的原则。
这一认识,是对西周以来知识精英提倡的人本主义思想的深化和升华,无疑具有进步意义。
但是,如果过于强调人道的自然属性,就势必会导入率性由情的老庄一流,得出人道同于牛马水地之道之结论。
从文献看,道家性情说影响很大,从孟子问学者之中有一位告子,赵歧说他“兼治儒墨之道”,而他向孟子提出的有关心性的问题,却颇见率性之言,就是明证之一。
礼乐政教的心性论奠基孟子礼乐论及其思想史效应
熊十力和梁漱溟心性论的比较
熊十力和梁漱溟的心性论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他们都认为心是世界的本体, 具有自主性、创造性和超越性。但是,他们也存在一些差异。
首先,在熊十力的心性论中,“体用不二”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他强调心 之本体与宇宙本体、人类行为和思维的不可分割性。相比之下,梁漱溟则更加强 调心的本然、天然状态,认为这是真正的心之本体。
同时,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中国的礼乐政教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例如,中国的传统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逐渐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所喜爱和接受, 成为了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这也充分证明了礼乐政教具有普遍的价值和意义, 可以跨越时空和文化的隔阂,与世界各地的人们产生共鸣。
结论
本次演示通过对孟子礼乐论及其思想史效应的探讨,深刻阐述了礼乐政教在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孟子礼乐论强调以仁义礼智为基础,实 现社会的和谐稳定,这一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礼乐政教也在 不同时代和文化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成为了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礼乐政教的心性论奠基——孟 子礼乐论及其思想史效应
目录
01 引言
03
一、礼乐政教的思想 背景
02 主体部分
04
二、孟子礼乐论的内 涵
目录
05 三、礼乐政教的历史 效应
07 参考内容
06 结论
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礼乐政教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社会秩序 和人性完善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儒家思想中,孟子礼乐论具有重要地位,为礼乐 政教的思想奠定了基础。本次演示将详细阐述孟子礼乐论的内涵,并探讨其在思 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最后,孔子的礼乐治国思想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其思想精髓仍具有一 定的现实意义。我们应该在传承和发展中寻求平衡,让传统文化的价值得以在现 代社会中绽放光彩。
孟子的心性理论浅析
孟子的心性理论浅析以《孟子的心性理论浅析》为标题,写一篇3000字的中文文章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他主张以礼以义治理国家,以及调节人际关系。
其中,孟子的心性理论是他独具一格的思想理论,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浅析。
首先,对孟子的心性理论进行定义。
孟子的“心性理论”是指他关于人心的思想,他主张要把人的心性摆在第一位,以调节这种心性去驱使人行为的观点。
孟子认为,人的行为受制于其心性,心性关乎人的健康、善恶、智力等等,如果不能改变人的心性,就会一直影响到人的行为,因此,必须对之进行调节。
其次,从孟子的心性理论中可以看出他的政治思想。
孟子认为,假如有一位帝王能够以公道为本,从政治的角度上来言,让百姓的心性正常,他就能够得到百姓的肯定,这是让政治稳定的基础。
换言之,经由调节心性,孟子认为可以把国家带向富强。
此外,孟子认为要想调节人的心性,必须要有道德作为基础。
孟子认为,人的行为受制于其心性,因此,必须要去强调人的道德。
孟子把道德提升到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宣扬做人必要立其道,以“法”和“礼”来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人的言行受到一定的支配。
最后,对孟子的心性理论可以进行总结。
孟子的心性理论是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孟子独具一格的理论思想,他强调人心一切行为出于心,因此,要调节人心,必须要有道德作为基础,由此可以得到孟子强调的以礼以义治理国家、调节人际关系的思想。
从孟子的心性理论可以看出,其实他的政治思想也有着其独到的见解,这种思想对于当今的政治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孟子的心性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他的政治思想强调以礼以义治理国家,其次,他强调以道德调节人心,最后,他的思想对于当今的政治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孟子的心性理论也是一种哲学思想,它传递着对人性的理解与探讨,而且,从根本上论,它也涉及到以理性观念调节人的行为。
今天,我们也可以从孟子的心性理论中学习到许多东西。
总的来说,孟子的心性理论对世界哲学和社会治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尽心知性知天--从孟子心性论看中国传统思想的内在超越特征
难免逐渐丧失而形 同禽兽 。 因此 , “ 学问之道无他 , 求其 放心 而已矣 。” ( 《 告子 章句上 》 )
那么. 遵循什么样 的修养路径 才能确保此 心的不 放失呢?孟子认为. 一方面要靠内心的磨练, “ 养心莫善于
心, 非人也。恻隐
, 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 , 义之端也 , 辞
不断 的超越过程 中走 向理想 的境界 。 用马克斯 ・ 舍勒的
话说 , 人从不满足周 围的现实 , 始 终不断追求超越环绕 他 的现实—— 其中也包括他 自己的当下现实 。不论在
西方哲学史还是在 中国哲学史上 ,这种超越性都被给
第 2 6卷 第 4期 2 0 1 4年 8月
重 庆 广播 电视 大 学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C h o n g q i n g Ra d i o& T V Un i v e r s i t y
V0 l _ 2 6 NO . 4
Au g . 2 0 1 4
他 指出 : “ 尽其心者 . 知其性也 。 知其性则 知天也 。 存 其 心, 养其 性 , 所 以事天也 。天寿不贰 , 修身 以俟 之 , 所 以 立命也 。”( 《 尽心上》 ) 这 就是 说 , 一个人 只要 按照 自己
的道德本心行事 , 就会认识到 自己的本性是善 的 , 或者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此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公孙丑上上面这段话意思是说人都有四心而这四心正是仁义礼智这四种美德的萌芽无此四心者即非人可见四心不仅是四德之所以发明的依据和基础更是人之为人内在的普遍根性四德和四心一样既然已经先天地具足于每一个人的内在本性中那就说明人性是本善的这不是说每个人生下来就是道德完善的人而是说人一出生就在其本性里面具足了善的可能性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离娄下四心既然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禽兽的一个重要标准所以重要的是保持并扩充此四端不使放12人皆有善端而圣人不过是将此四端扩充到人伦之至而已所以人人皆可以为圣人人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的心性修养论与帮助他人的感悟
孟子的心性修养论与帮助他人的感悟发现本心,并“能尽其才”,是孟子心性修养论的基本内容。
孟子的心性修养论实际上可以分为两个过程或阶段:一是发现良知;二是扩充良知。
人们涵养性情、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就是寻找本心,也就是把放失的善端找回来。
孟子把这一过程叫做“求放心”。
人对良知本心的追求和对声色货利的追求不同。
良知本心内在于人,故“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孟子认为,人之所以能够内求,就在于人心所具有的特殊功能“思”。
无论是感性认识能力,还是理性认识能力,都是后天锻炼和社会实践的结来源问题上滑向了唯心主义先验论。
看做是“天之所与我者”,这就在认识
孟子涵养性情、认识世界的第二步就是寡欲养心,扩充善端,最后达到“尽心”、“知性”、“知
天”的境界。
处在“以攻伐为贤”的时代,孟子看到了物质欲望的追求是遗失善性的原因,他把当时的社会弊端和战乱归结为人们的“多欲”和“求利”,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需要“寡欲”,认为“养心莫善于寡欲”(《尽心下》)。
通过寡欲和内省,存养浩然之气,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最后达到对宇宙人生的把握。
孟子认为,浩然之气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至大至刚”,其影响则遍布“天地之间”,其形成离不开“义与道”,所以,浩然之气需要通过“集义”来养,还需要“志”来领。
论孟子的性善论与其德育思想
论孟子的性善论与其德育思想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人。
相传为孔子之孙孔级(字子思)的学生,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是论述他言行的书,共七篇。
全书通篇反映了孟子的思想,且以其论理思想中的存心养性的人性本善论最为突显。
同时他的这一论说对其自己的德育理念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即拟对《孟子》中孟子性善论及对其德育思想的影响作一初步的探讨。
一、《孟子》心性领域的“性善论”孟子将他的心性修养过程概括为“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尽心〉)。
在他看来,人在心性方面先天就是善的,因此道德修养首先是把这份善心保存,视为“存其心”;而且要扩充这份善心,即为“养其性”。
人的道德修养就被定为“存心养性”的过程了。
也正因于此,我们可以看出孟子的心性领域是以“性善论”为其前提和主要内容的。
应该说,人性问题一起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
但不论是从先秦思想家来说,还是就儒家本身而言,孔子都是最早涉及和探讨人性论的《论语·阳货》中就提到,孔子将先天的“性”与后天的“习”相联系,所谓“性相近,习相远也”。
他认为人的天性相近,只是因为“习”的缘故而有“上智”与“下愚”之分。
但孔子未言明这相近之下的善恶定论。
故法家在《商君书·算地》中把趋示避苦、好逸恶劳定为人性之本,所谓“饥而求食,劳而求佚,苦则求乐,辱则求荣”。
更有告子认为的“性无善无不善”(《告子》)。
而人微言轻第一个有明确而系统人性论的孟子,则当然地反对以上观点,并提出了自己“性善论”的主张。
在《告子》篇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这;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能,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也正基于这“我固有这”的性善论,孟子提出了“人皆可以为尧舜”(《告子》)的心性领域的结论。
然而,孟子又很注重人的道德修养。
《孟子》性善论:从“四端之心”到“反求诸己”
《孟子》性善论:从“四端之心”到“反求诸己”(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程晓峰)摘要:《孟子》一书的心性论,是主张人性本善的,而人性本善的具体阐释就是“四端之心”。
仁义礼智之“四端”,从人之为人的内在规定到心性的自然生发,都从认识论上说明了人性本善。
而《孟子》讲得人性是不同于物性的,人性本善,就是先天的无条件的善,人性之恶是后天自习和社会熏染的结果。
由此,《孟子》从道德修养论的角度提出了发现本心至善、到达本心至善的工夫:反求诸己。
这也是依靠自觉的道德修养功夫达到人性至善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性善论四端之心反求诸己《孟子》一书反映的是以孟子为代表的战国儒家的思想,到有宋一代,经过一些思想家特别是朱熹的发明和倡导后,成为后世学者关心、关注的重要儒家经典。
尤其是随着理学的兴起、转折和心学对理学的颠覆,《孟子》一书提出的关于人性善恶的论断和阐释以及与之相关的事天、立命等发明成为宋明诸儒探讨纠绕的核心话题。
那么,《孟子》讲的性善究竟从何而起?又如何论证?作为道德哲学的命题,特别重视现世践履的儒家又如何在现实中实现其人性至善的道德境界要求?本文试围绕这几个问题谈一下自己的一些想法。
《孟子》一书提出人之心性问题是和孟子的仁政思想有很大关系的,他在论述自己的仁政思想时讲: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孟子〃公孙丑上》)而且他这样解释何谓“不忍人之心”: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无辞让之心,非人也。
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人之端也,羞恶之心,仁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孟子〃公孙丑上》)这一段关于四端之心的论述可以说是孟子人性本善之认识论的总纲,他用一个很形象的例子说明了人之性善不是人之所处的外界环境赋予的,而是先天具有应物(事)而发的.这种对别人的心性至善的内发之油然而生恰恰说明了人性善的先天性.这里讲的先天性,指的是脱离了纯自然生物属性的人、也即初一具备社会属性的人所具有的心性之善,只有这样理解才可以摆脱先天性善性恶的纠绕,可以从根本上回击“性无善无恶论”所讲的纯自然属性与物无别的人性,可以从后天修养工夫论上纠正“性恶论”带来的人性修养的误导。
浅析《孟子》中“心”、“性”、“天”的思想
浅析《孟子》中“心”、“性”、“天”的思想作者:陈花艳来源:《山东青年》2014年第11期摘要:心性论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命题,作为儒学的创始者,孔子提出“性相近,习相远”,认为人的本性生来相近,而后天的积习却相差很远,最早将人性问题明确提了出来,但孔子并未进一步详细论述;郭店楚简中,有《性自命出》一篇,首次把“性”与“天”联系起来。
孟子继承孔子、子思的思想,研究人与“天”、“性”、“心”的关系形成自己的心性理论,其核心是“尽心”、“知性”、“知天”。
关键词:孟子;心;性;天在孟子思想中“心”、“性”、“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很难分开来讲,但为了更进一步理解孟子“心”、“性”、“天”的具体含义,准确把握孟子的心性论,本文为了叙述方便而逐一进行分析。
一、孟子关于“心”、“性”、“天”的基本含义1、“心”,在孟子这里心的主要含义有两种。
(1)自然心自然心在其实质上是官能之“心”,也就是心的机能,具体指人的主观活动即人的主体意识。
心是人特有的活动,心的特点是思,而心所思的是内在的道德体验。
“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
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此天之所与我者。
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
此为大人而已矣。
”(《孟子·告子上》)在这里孟子把“耳目之官”与“心之官”都看作是官能。
孟子告诉我们“耳目之官不思”因此容易为外物纷繁复杂的表象所遮蔽,无法认识到事物的本来面目。
“‘心’是思维的器官,要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只有用‘心’去‘思’,否则就不能得到,这是自然赋予人类的特殊能力。
”(2)道德本心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孟子·尽心上》)人只有充分的扩张自己的道德本心,才能够认识到人的内在本性。
然后达到“知天”,让自己的行为符合天的要求自觉“事天”。
孟子明确指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孟子的心性论彭富春摘要:孟子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分在于人有一自然给予的心灵。
人的心灵不仅是认识性的,而且是道德性的。
此心具体化为四心,也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
孟子认为,人心规定了人性,人性是人心的现实化和扩大化。
既然人有爱心,那么人的本性就是善良的。
人的善良本性是人的良知和良能,并表现为仁义礼智四德。
虽然如此,但孟子认为人需要扩充其本心和本性。
人的心性修炼的关键是沟通天人,其唯一的道路是诚,诚是真实不虚的存在。
在诚之中,人能够达到天人合一。
关键词:心;性;人;天作者简介:彭富春,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武汉430072)孟子是孔子的追随者,并被世人称为孔子圣人之后的亚圣。
孟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仁学思想。
但他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孔子将仁归结为亲子之爱,它是一种具体的人类情感。
仁爱虽然可以说成是人的本心和本性,但孔子并没有直接指出这一点。
作为人的本心和本性,仁爱在孔子那里依然是遮蔽的和朦胧的,但孟子则直接将此揭示出来。
他对人心和人性进行了探讨。
他认为人心和人性本身作为仁爱是善良的。
人人皆有是心,同时,人人皆有是性。
由此,孟子建立了他的心性理论,这一直影响了后世儒学的研究。
他的思想主要记载于《孟子》(见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以下引文只标明卷、节)一书中。
一、心孟子首先试图找到人之所以为人的规定性,也就是提出并回答人是什么这一根本的思想问题。
人的规定性揭示了人自身的本性,但它刚好是在人和动物相区分时获得的。
人与动物的差异究竟如何呢?“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卷八《离娄章句下》第19节)。
在存在者整体中,人本身就是一个特别的动物,而与其他动物是最近的邻居。
无论是生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人和动物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故人与动物之间区分的缝隙非常微小。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人们往往会忽略这种差异性。
对于人与动物之间差异性的遗忘当然是一个思想的错误,但孟子认为是否保持人与动物的区分,也构成了君子与庶民的区分。
这在于小人放弃了区分,而君子保存了区分。
当小人放弃区分的时候,其与动物是同一的,自身由人变成了动物;当君子保存区分的时候,其与动物是分离的,自身由动物变成了人。
那么所去为何?所存为何?孟子指出,这并非他物,不过是一心而已。
但心为何物?心在汉语中一般指人的心脏,属于五脏之一。
但人们认为心脏与一般的脏器不同,而具有特别的功能,亦即去思考。
在这样的意义上,心就不再只是指心脏,而也是指心灵,它包括了思想意识乃至精神等。
因此,心灵就与人的感觉器官发生了关联。
但人的五官与心灵具有巨大的差异。
“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
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此天之所与我者。
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
此为大人而已矣”(卷一一《告子章·98·2010年第4期(第25卷)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o.42010(Vol.25)句上》第15节)。
对于孟子而言,耳目等感觉器官自身依然是物。
这在于它们是身体性的、肉体性的。
当它们感觉外物的时候,不过是自身作为一个特别的物与其他的外物打交道,并会被外物控制和遮蔽。
与此不同,心的本性不是物,不是身体性和肉体性的,而是超出了物。
作为非物,心的本性是思考。
这种思考就是思索,也就是能够获得事物的意义。
于是,不是感觉,而是心灵才是人与动物相区分的根本界限。
只有确定了这个根本界限,其他的界限也才能够得到划分。
当然,孟子所理解的心并非只是一个单纯认识的心,而且也是一个具有道德的心。
这就是说,心灵不仅能认识事物的本性,而且也能指引人类的行为,尤其是能去规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孟子将如此这般的心称为不忍人之心。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卷三《公孙丑章句上》第5节)。
什么是不忍人之心?在孟子那里存在一个预先的设定,人的本心与他人的心都是相同和相通的。
“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
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
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
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卷一一《告子章句上》第7节)。
孟子认为,人拥有共同的感觉,这是一个经验和直观的事实。
人不仅拥有一样的感觉器官,而且拥有对于同一的感觉物的同一的感觉。
在感觉过程中,人区分好和坏的感觉物,亦即品尝和鉴赏。
虽然人与人不同,但人具有共同的趣味和嗜好。
孟子从人有共同的感觉而推论出人有共同的心灵。
心灵和感觉虽然不同,但具有相似性。
既然人有共同的感觉,那么也会有共同的心灵。
人都拥有一个同一能思考的心,同时,人都拥有一个同一的思考物。
人心的同一之处并非其他,而是对于同一理义的热爱和追求。
人天生和自然地拥有这样一颗心。
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丧失它。
忍人之心就是人克制、压抑和阻碍了这样的心灵,它是对于他人的漠视与毫不关心,因此,是残忍的、毒酷的。
虽然忍人之心是对于本原之心的遮蔽和覆盖,但在现实世界中却是首先出现并且是普遍的。
于是,在世界上到处充满了仇恨、战争和屠杀。
所谓春秋无义战便是如此。
在这样的意义上,不忍人之心便是对于忍人之心的否定,并且是朝向人的本心的回归,是本心自身的直接呈现。
不忍人之心作为人的本心就是人本身具有的和他人相同和相通的心。
孟子将不忍人之心直接表达为恻隐之心,它是人对于他人的境遇尤其是苦难产生的同情心以及在此基础上生发的对于他人的帮助之心。
孟子特别援引了一个例子:人对于一个将陷于生命危险之中的儿童所产生的同情心。
这种同情心之所以产生,并不是因为种种外在的原因,如与儿童父母的的交情、在所处社会上的名声、对于儿童惊呼声的厌恶,而是因为一个唯一的内在的原因,亦即同情。
当人设身处地如同儿童一样自身感受到危险而且需要得到帮助的时候,它就会同情这个儿童。
同情之心设定了人与人的心灵不仅是相同的,而且是相通的。
当然,同情者与被同情者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般而言。
同情者和被同情者是主爱和被爱的关系。
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前者是强者,后者是弱者。
但正是在被同情者呼唤同情的时候,同情者的同情心被惊醒了。
在这种时刻,一个人就必须生发其同情之心。
孟子认为,作为同情之心的恻隐之心是每一个人本来就具有的。
他甚至非常极端地说,只有当人拥有恻隐之心的时候,他才是人;否则,便不是人。
人心除了恻隐之心之外,还有羞恶之心。
羞恶什么?羞恶丑恶的东西。
恶相对于善。
善是好的,恶是坏的。
善恶的区分是人的心灵的基本的能力,这种区分还表现为心灵的意向,也就是向善避恶。
孟子将此表述为羞恶,也就是羞耻。
耻是人对于善恶的界限的意识。
当人保持在善恶的界·09·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限之内,人是有耻的;当人越出善恶的界限之外,人就是无耻的。
所谓羞恶之心就是人的心灵所具有的一种能力,它警戒人们不要越过善恶的界限之外而保持在界限之内。
因此,它是人对于自身心灵的约束。
孟子强调,“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卷一三《尽心章句上》第5节)。
人还有辞让之心。
辞让是人对于自身权利的辞让。
人虽然对某种事情拥有权利,但他却放弃了它。
不仅如此,他还将此权利转让给他人。
这虽然表现于一般的人际关系之中,但主要表现在上下关系之中,如父子、兄弟等。
在这种关系中,人与人之间本身就被安排了先后的秩序。
辞让之心不过是否定了自身的优先权,而肯定了这一秩序的规定性。
辞让之心就放弃而言,它是谦卑的、温顺的;就转让而言,它是恭敬的、大度的。
人还有是非之心。
是与非意味着真和假、对与错。
是与非不仅关涉一般的认识领域,而且还关涉道德领域。
人的心灵对于事物判断出是与非不仅是一个思想问题,而且也是一个行动问题。
这也就是说,当人区分出事物的是与非的时候,他也作出了选择和决定,亦即放弃错误的道路,行走真理的道路。
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构成了心的四个方面。
但为何只有这四个心?而不多不少?孟子认为这如同人有四体或者四端一样,是天生的,是自然给予的,是无法追问其理由的。
显然,孟子在此将心灵与身体进行了比附,将心灵的结构身体化了。
但这是一个什么结构?人们很难将它们区分为手与脚,更不用说进一步区分为左右手和左右脚了。
这样一种结构也不同于一般流行的知意情三分法。
如果按照这种区分的话,那么心灵的结构将被分为认识、意志和情感三个方面。
事实上,孟子的四心说不能简单地归属于知意情。
不过,孟子的四心说在总体上显示出了一种道德心灵的特点。
所谓的认识和情感都是被道德所规定的。
因此,认识成为了道德化的认识,情感成为了道德化的情感。
与此同时,道德也成为了认识性的道德和情感化的道德。
这一切又集中到不忍人之心,也就是恻隐之心。
它既是道德的,这在于它是对于他人的关心;也是情感的,这在于它是对于他人的一种同情感;同时也是认识的,这在于它也是对于他人的一种判断。
孟子的四端不仅意味着人的心灵有如身体的四肢一样有四个分支,而且还意味着心灵自身有四个开端。
开端是事物的起源、萌芽和开始,对于事物的整体是重要的。
没有开端,事物就没有发展和完成;只有开端,事物才有发展和完成。
人必须承认自己和他人已经拥有了这一心灵的开端。
但人拥有了心灵的四端,并不意味着人已经拥有了心灵的整体,而只意味着人具有走向心灵完善的可能性。
当一个事物只是具有可能性的时候,它也具有不可能性。
这就包括了另一种可能性,亦即心灵完善的不可能性。
当人们否认和放弃心灵的四端时,他就遏止了心灵的萌芽。
于是,有些人将四端显示出来了,而有些人将四端遮蔽了。
故孟子强调,人要扩充本心。
四端只是心灵的开端,人们必须将它们扩而充之,使之成为发展了的且完成了的心灵。
正是基于上述理由,心灵不仅是人与动物相区分的标志,而且也是君子与小人不同的地方。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
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
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卷八《离娄章句下》第28节)虽然人就其本性而言都具有心,但这只是一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