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勘单位在改革转型期解决人才问题的几点思考——基于省核工业地质局的人才队伍数据作浅显分析
地勘事业单位转型发展时期人力资源管理瓶颈与研究
地勘事业单位转型发展时期人力资源管理瓶颈与研究地勘事业单位是指从事地质勘察、勘探等相关工作的机构,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地勘事业单位也面临着转型发展的挑战。
在这个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一个重要的瓶颈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解决。
地勘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瓶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员结构老化。
由于长期从事专业工作,地勘事业单位的员工大多数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年龄较大。
虽然他们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但随着年龄增长,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可能会逐渐下降。
老员工数量较多,这也给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人才培养不足。
地勘事业单位在长期发展中,对培养新人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新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相对较低。
而地勘工作需要高度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人才储备不足会影响到单位的长远发展。
激励机制不完善。
地勘事业单位一直以来都是按照职称和工作年限等来确定薪酬和晋升的,而忽视了员工的个人能力和贡献。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会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影响单位的整体工作效率。
信息化水平较低。
地勘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相对较弱,缺乏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和系统,导致人员管理和业务运作存在起码一定的困难。
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将有助于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
针对以上人力资源管理瓶颈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研究和解决措施。
应该注重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继续教育,为员工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引进新人才并进行全面培养,为单位的长远发展储备人才。
应加强对优秀员工的激励和奖励,建立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要重视信息化建设,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地勘事业单位在转型发展时期需要解决的人力资源管理瓶颈问题在于人员结构老化、人才培养不足、激励机制不完善和信息化水平较低。
地勘单位人才队伍建设思考
地勘单位人才队伍建设思考摘要:随着地勘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才竞争已成为地勘行业市场战略的核心问题。
在地勘行业人才短缺的背景下,建立多渠道人才培养、引进机制、完善职工教育培训机制、创新人才激励机制、营造人才发展的文化氛围对于加强地勘单位人才队伍建设尤为重要。
关键词:地勘单位人才队伍建设随着地勘行业企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人才的引进、培养与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地勘单位的兴衰成败。
因此,地勘单位要想在市场竞争中持久、稳定、健康地发展,必须下大力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地勘单位面临的人才状况地勘单位的人才队伍大至分为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操作三大类。
近年来,虽然地勘单位一直不断从外部引进各类人才,并加强内部人才的培养,但在人才总量和人才结构等方面还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制约了煤田地勘企业的发展。
(一)人才流失严重,总量缺乏据报道,改革开放30多年间,全国地质院校培养了83万本科以上学历大学生,但留在地质系统工作还不足13%。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在地勘行业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管理模式的不完善加上认识上的误区,导致部分有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跳出了地勘单位或保留劳动关系进行单干,造成了地勘单位人才的大量流失。
另外,地勘单位特殊的行业特征,艰苦的工作环境,导致人才引进难,特别是高学历、高层次的人员更是吸引不进来。
据调查,我国许多一线地勘单位都不同程度面临经营管理人才、工程技术人才、熟练技工人才三支人才队伍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危机。
(二)人才结构不合理1、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总的来看,地勘单位现有人才专业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大多集中在地质矿产、水文及工程地质、工程测绘以及物探、化探等地质类专业,经营人才、管理人才等缺口较大。
2、高级技能人才短缺,年龄断层问题突出高级人才特别是高级技能操作人才非常短缺。
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中级技术骨干数量少,高、中、低各级专业技术力量不是呈现稳健宝塔型或厚积薄发的鸭梨型,而是危险的哑铃型。
关于高效盘活存量人才打造精干地勘队伍的思考
关于高效盘活存量人才打造精干地勘队伍的思考摘要: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人才支撑必不可少。
受地勘工作自身性质及事业单位深化改革影响,地勘单位正面临着各种人才队伍建设问题,难以满足多元化的地质工作需求。
鉴于此,本文以作者所在单位人才队伍现状为例,探讨如何高效盘活存量人才,实现精干地勘队伍的有效建设,旨在为业内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存量人才;地勘队伍;精干;高效盘活前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地质项目逐渐减少,地勘行业总体上进入了改革期。
在此期间,地质人才队伍受改革的影响,人才流失情况日趋严重,部分地勘单位甚至连续多年都没有招收过地质类专业毕业生,人才的断层现象比较明显。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地质工作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和转型,涌现出一批新技术、新方法、新领域、新业态,如何使自身能力更加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就迫切需要盘活现有的存量人才,将一支精干高效的地勘队伍建设起来。
一、盘活存量人才的重要性(一)充分调动全职工作的积极性人才,是任何单位正常运行的根本要素。
若是缺少了人才支持,则一个单位很难正常地运行下去,更无法实现进一步的建设发展。
对于地勘单位而言,通过盘活现有的存量人才,能够帮助其充分调动全体职工对待本职工作的积极性,让职工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工作中去,为单位创造更多的价值。
(二)有效提升地勘队伍整体的专业水平地勘单位通过面向于现有人才积极开展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活动,让现有人才自身的综合素质及能力得到强化,以此达到盘活现有的存量人才目的,可有效提升地勘队伍整体的专业水平,确保地勘单位总体生产力得到强化,更加满足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1]。
(三)增强地勘单位核心的竞争力伴随现代经济及科技日益迅猛化的发展,行业间的市场竞争可谓是愈演愈烈。
对于地勘单位而言,也要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而谈及市场竞争,现阶段主要是人才竞争。
地勘单位通过盘活现有的存量人才,让现有人才能够掌握更具先进性的地勘技术,确保自身人才队伍不断地壮大发展,可增强地勘单位核心的竞争力。
国有地勘单位转型发展思路与对策
国有地勘单位转型发展思路与对策国有地勘单位是指由国家所有并负责地质勘探工作的机构或企业,是地质勘探的主要力量。
当前,国有地勘单位面临着转型发展的压力和挑战。
如何应对这些压力和挑战,实现转型发展,需要明确思路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一、转型发展思路:1. 创新科技应用:加强科技创新,推动地质勘探技术的进步。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地学信息系统、遥感、地球物理等新技术,提高勘查效率和质量。
2. 拓宽市场渠道:积极开展多元化和多层次的合作与交流,拓宽勘查市场领域。
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深度参与国内外勘探工程。
3. 优化管理体制:改革国有地勘单位的管理体制,建立科学、有效、灵活的管理机制。
聚焦专业协同,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决策效率和执行力。
4. 发展新业务领域:挖掘国有地勘单位的优势资源和技术,积极拓展新的业务领域。
参与矿产资源的评价、储量估算、环境监测等工作,为国家能源、环境保护等提供支持。
5. 注重人才培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地质勘探人才。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提高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二、对策:1. 加大科技引领力度: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和引进一批高水平科研人员。
加大对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2. 拓展国际市场合作:积极与国际地勘单位和企业开展合作,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勘探技术和管理经验。
参与国际勘探工程,提升国有地勘单位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3. 加强创新管理机制:建立激励机制,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改革审批制度,简化流程,提高决策效率。
推行绩效考核制度,强化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4. 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加强对新业务领域的开发和培育,积极参与矿产资源评价、环境监测等工作。
建立行业联盟,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形成合力。
5. 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对地质勘探人才的培养力度,开展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
地勘单位在改革转型期解决人才问题的几点思考--基于省核工业地质局的人才队伍数据作浅显分析
地勘单位在改革转型期解决人才问题的几点思考——基于省核工业地质局的人才队伍数据作浅显分析◆ 包冬梅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地勘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人才问题成了制约当前地勘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
业务需求与现有人才专业技术不匹配、队伍结构不尽合理、人才引进难、留住人才的机制不活等问题亟待解决。
具体情况见下图。
工勤岗专业技术岗管理岗研究生学历本科学历专科及以下学历30岁以下30-40岁40-50岁50岁以上地质勘查(含探矿工程,物化探)水工环(含土地管理)测绘测量管理类(含会计档案审计经济)试验分析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岗位结构▲21青海国土经略·2020年第5期工作纵横一、青海省核工业地质局人才队伍基本情况现有在职职工242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岗位分别16人、163人、65人,分别占到在职职工人数的6.6%、67.3%、26.8%。
专业技术岗位中高级、中级、初级分别47人、88人、28人,分别占到专业技术人员的28.8%、53.9%、17.1%。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队伍结构不合理。
从年龄结构上看,队伍平均年龄41.45岁,30岁以下、30-40岁、40-50岁、50以上分别占职工人数的2%、39.6%、40.9%、17.3%。
年龄大的工勤岗多,缺少老地质专家;40岁以上人员占比偏高,适合野外作业环境的黄金年龄段的占比少;年轻专业技术人才占比过小,队伍后续补充乏力。
专业结构上看,地质勘查工程类(含物化探、探矿工程)、水工环类(含土地管理)、测绘测量类、试验类、管理类(会计、审计、档案、经济)分别58人、38人、15人、18人、34人,分别占专业技术人数的35.5%,23.3%、9.2%、11%、20.8%。
传统地质勘查专业技术人员比重大,新兴的产业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过低,生态环保工作有关的专业技术人才远低于需求。
从知识结构上看,研究生学历、本科学历、大专及以下学历分别为26人、131人、85人,分别占到职工人数的10.7%、54.1%、35.1%。
关于地勘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第26卷增刊1 2017年6月中 国 矿 业CHINA MINING MAGAZINE Vol.26,SupplJun. 2017关于地勘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毛 佳,张 宇,张 琨,苏志强(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 摘 要:当前我国地勘单位正处于体制、管理等方面的重要转型期,地勘单位国有垄断地位正逐步被打破,广大的国有地勘单位对人才的吸引力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地勘单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制定科学的人才发展战略,打造科学合理的人才梯队,是地勘单位未来发展的关键。
本文在分析现阶段我国地勘单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地勘单位在人才管理过程中主要的制约问题,为加强地勘单位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地勘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四点建议:①把握总体发展形势,制定宏观的人才发展战略;②加强教育培训提升专业技能,紧跟时代发展;③建立灵活的竞争机制,提升工作效率;④完善薪酬分配考核机制,提高积极性。
关键词:地勘单位;人才发展;竞争机制 中图分类号:C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051(2017)S1-0056-04Think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alent team in geological prospecting unitsMAO Jia,ZHANG Yu,ZHANG Kun,SU Zhiqiang(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Center,China Geological Survey,Beijing 100037,China) Abstract:At present,the geological prospecting units in China are in an important transition period.The state-owned monopoly status of geological prospecting units is gradually being broken,and theattraction of these units to the talents is under unprecedented impact.In the increasingly competitive marketenvironment,the competition of geological prospecting units is the competition of talents.It is the key to thefuture development of geological prospecting units to work out a scientific talent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build a reasonable talent echelon.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geological prospectingunits in china,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alent management in geologicalprospecting units,and puts forward four sugges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alent team in geologicalprospecting units.Firstly,we should grasp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situation and formulate thestrategy of talent development.Secondly,keeping up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we could strengtheneducation training to enhance professional skill.Thirdly,the establishment of flexible competition mechanism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work efficiency.Fourth,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remunerationallocation mechanism to stimulate the enthusiasm of staff. Keywords:geological prospecting unit;talent development;competition mechanism收稿日期:2017-05-13 责任编辑:刘硕 地质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各个层面,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以10%的产值支撑了其他90%的发展,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地质勘探单位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与革新建议略述
现代经济信息地质勘探单位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与革新建议略述朱荷花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广西地质勘查院摘要: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全面革新与完善是推进地质勘探单位工作能力水平全面提升的重要关键。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速,使得地质勘探单位对于其自身人才队伍建设质量的关注和重视程度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然而,就目前的普遍状况来看,我国部分地质勘探单位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主要依据目前我国地质勘探单位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从切实推进地质勘探单位长期发展的角度出发,就其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革新与建设完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手段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质勘探单位;人才队伍建设;革新;对策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04-0082-02引言地质勘探单位的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具有综合性强、系统性强以及涉及范围广泛等主要特点。
在工作的开展过程当中,理应切实结合地质勘探单位的工作实际,进一步加强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吸收和教育培训,努力培养出一支兼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力、灵活的实践运用能力、优良的道德品质素养的人才队伍,其实推进地质勘探单位的快速稳定发展。
一、地质勘探单位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地质勘探单位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第一,我国地质勘探单位经过多年来的改革发展,人才队伍成员老龄化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其中,以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年龄比例失调与年龄断层问题最为严重,长此以往,十分不利于地质勘探单位的长期健康发展。
第二,地质勘探单位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较为严重,就目前的普遍现象来看,部分地质勘探单位的人才队伍组成虽然基础人数众多,但怔怔具有高素质专业能力的队伍成员却少之又少,根本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地质勘探工作需求。
第三,地质勘探单位在收入分配、考评机制、责任制度以及奖惩激励制度的建设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之处,现有的薪资水平和福利待遇难以对优秀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形成吸引,且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人才流失现象。
浅析地勘单位人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地勘单位人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地勘单位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负责地质勘探、矿产资源开发等工作。
在地勘单位的人事管理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招聘流程不规范、用人机制不完善、人才培养不足等。
本文将从这些问题出发,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地勘单位的招聘流程存在问题。
一些单位在招聘时存在着不规范、不公正的现象,如内定、关系户、权力寻租等。
这不仅影响了招聘工作的公正性和公平性,也不利于选拔优秀人才。
地勘单位应建立健全的招聘流程,严格按照招聘规定进行操作,确保招聘工作的公正和公平。
地勘单位的用人机制不完善。
在一些地勘单位中,存在着“招进来不用,用了不留”的现象,一些人员得不到合理的安排和发展机会,导致人才流失严重。
一些地勘单位的用工合同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考核制度,导致员工积极性不高。
地勘单位应完善用人机制,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待遇保障,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地勘单位的人才培养不足。
在地勘行业中,技术人员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一些地勘单位存在着培养不力、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
这主要是由于单位对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培训机制不完善等原因所致。
地勘单位应加强人才培养和储备工作,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培训计划和考核机制,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
地勘单位的岗位设置不合理。
一些地勘单位的岗位设置存在着过多重复、职责不明确等问题,造成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一些地勘单位在招聘时重视学历而不重视专业技能,导致人员分配不合理。
地勘单位应重新评估岗位设置,合理规划职能和职责,确定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为主要考核依据,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
地勘单位人事管理中存在招聘流程不规范、用人机制不完善、人才培养不足以及岗位设置不合理等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地勘单位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的招聘流程和用人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和政策宣传,优化岗位设置,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和组织效能,为地勘单位的发展和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新形势下地勘单位转型发展的几点思考
新形势下地勘单位转型发展的几点思考作者:暂无来源:《资源导刊》 2018年第11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及各项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地勘单位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已不能较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固守传统思维即使能够暂时生存,但很难保证未来不被市场淘汰。
所以,要想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和发展空间,就必须用创造性思维来规划未来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战略。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人是企业的力量源泉,人力资本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
地勘单位要通过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政策,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营造集聚人才、人尽其才的良好氛围,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首先,要建立并形成一种发现和使用人才的竞争、激励机制,建立科学、完善、合理的薪酬体系,为德才兼备的人才创造和谐、富有激情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其次,坚持用“制度留人,事业留人,文化留人,感情留人,福利留人”,量才为用、尽其所能、用其所长,做到让职工人尽其能。
第三,要尊重职工的个性、倡导简单而真诚的人际关系,因势利导,知人善用,积极创造环境,满足不同类型人才的需要。
最后,要采取恰当的精神鼓舞、信任关怀、内在激励等手段和方法,不断提高各类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形成一个团结奋进,具有凝聚力和团队精神的工作集体。
树立市场导向理念市场是企业的命根子,要重视对市场的动态性和方向性的研究,通过市场调研、策略整合,积极寻找竞争不太激烈的领域,寻找某些存在资源配置空白的领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做优做强传统地勘工作。
在积极筹备地勘基金勘查项目申报工作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地勘市场回暖的机遇,集中精干力量,做好市场项目承揽,加大对清洁能源、三稀矿产资源、新兴战略性矿产资源等国家急需矿种的勘查力度,切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和支撑。
做宽做深土地和环境业务。
继续拓展“土地、环境”工作业务,在人才、资质、技术等方面提升能力,大力推动转型发展,从省、市、县积极发挥三级加快融入国土步伐,地勘单位要服务国土资源事业发展先行军作用,在技术服务上做好坚强支撑,实现共建共享共赢。
新形势下地勘单位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以核工业二一六大队为例
新形势下地勘单位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以核工业二一六大队为例摘要:随着地勘单位产业经济市场化的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深化,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核工业二一六大队(以下简称二一六大队)为例,分析二一六大队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地勘单位人才的培养提出一几点建议。
关键词:二一六大队;人才培养;问题;原因分析;措施。
人才作为单位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单位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经济建设和市场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
因此,人才的培养对地勘单位经济可持续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
二一六大队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正承担着艰巨的改革任务、面临着新的发展挑战,而人才培养是有效激发大队创新动力和发展活力的关键,也是促进大队快速健康发展的保证。
因此,二一六大队在人才队伍的培养是需要我们认真的思考。
1.二一六大队人才队伍现状二一六大队现有正式职工338 人,其中经营管理人才 70 人(管理干部多为从技术专业转型),占职工总数的 20.7%,专业技术人才 198 人,占职工总数的 58.6%,技能人才 70 人,占职工总数的 20.7%。
现有高级以上职称103人,工程师112人,高级技师6人,技师19人。
职工平均年龄39岁。
近五年,二一六大队引进高校毕业生 42 人,社会招聘 2 人,主要专业为地质物水钻、财务等相关专业,引进本科及以上占引进总数的90%。
同时近五年先后有 16 人辞职或调动,减少本科及以上13人。
1.二一六大队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1人才储备不足,断层现象严重(1)管理型干部不专业,梯队不完善。
二一六大队主要管理干部多为原从事铀矿地质项目工作的技术干部,其核心管理人员平均年龄为 46 岁,有 26%的经营管理干部将于 5 年内陆续退出现职岗位或退休。
由于长期以来,二一六大队很少引进专业化的人才从事相关管理工作,导致专业的年轻后备人才不足,部分核心管理岗位缺少合适的接替者,人才梯队尚未形成,后备管理人员缺乏。
地勘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地 勘 单 位 人才 队 伍建 设的 几 . 最 思 考
摘 要: 文章主要从 人 才结构、 知 识结构 、 人 才培 养和待遇 等方面对地勘单位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 问题进行 了分析 .对如
何 引进人才和如何 防止人 才的 大量流失提 出对策建议 。 关键词 :地勘单位 人 才结构 知识结构 人 力资源管理
● 人力资源开发
《 经济师} 2 0 1 3 年第 2 期
虑 内部收入分配 的平衡 ,往往 工资待遇 水平相对较低 , 落后于社会其他行业 , 致 使对人才 的吸引力严重不 足。虽然每年 都提前组织开展招聘工作 ,也 据单位能 力提 出一些优惠政策 ,但 与其 他行业相 比, 只是杯水车薪 。 导致 了人才招聘难现 ●成志 花 象 ,特别招聘高学历 以及 高层 次人才就 更难。即使招聘到 的人才 , 还存在看到恶劣的工作 环境 和条件后 直 接走 人 的 现象 。
人 才培 训
四是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由于工作环境差和薪酬福利待遇 相对较低等原因 , 地勘单位人才特别是高层次 的人 才不稳定 , 流 失率高。有的通过继续深造 、 考取公务员等途径来离 职 ; 有 的把 地勘单位作为一个跳板 ,边干边找新的工作 ,一旦有机会就辞 职, 另谋 高就 ; 有的是对单位 发展前景信 心不足 , 对 自己的职业 生涯缺乏职业安全感 , 当有更好 的机会时便会跳槽 ; 还有就是 由 于单位制度不健 全 , 奖惩 机制不完善 , 使人 才的积极 性 、 创 造性 受到限制 , 往往一有好机会就会离开 。 五是教育培训力度不够。地质专业人才需要不断地学习新 的专业知识 , 掌握 国内外先进 的勘探手段 和技术 , 这是地勘单位 的发展之路 。而受资金和观念的影 响 , 地勘单位一般不重视培训 工作 。有的认为培训是个花钱项 目,带不来立竿见影 的经济利 益; 有的则认为培训工作 不仅要浪 费资金 , 而且还耽 误工作 ; 有 的更是把培训当做一种福利 , 没有认真组织和开展 , 达不到应有 的效果。这 种思想严重制约了人才 的培养工作 。 近年来 , 我 国勘探行政管理 队伍 的结构进一步进行 了完 善 , 其 中各 级领导 层的年 龄结构 以及 知识结 构都 进行 了相应 的改 变 。比如 : 某单位 的领导层 已经 开始 配置 4 5岁 以下 的年轻干部 任职 ,其他 干部平均年龄也降低到 5 O岁左右 ,比以前下 降了 4 岁左右 ;其 中的任职员工本科学历人 才大约 占据 7 0 %左右 , 比 2 0世纪提高了学历结构 。处级干部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也获 得 了一定的改善 ,在云南勘探单位 中大专学历勘探员工大概有 9 3 %, 而4 0岁 以下 的勘探员工 大概有 4 0 %左右 , 相 比以前 有 了 很大的提高。 三、 地勘单位人才队伍建设对策 是要树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理念。地勘单位高级 管理人员要逐步转变原有观念 , 认识 到人力资 源的重要性 , 树立 “ 以人为本” 的科学管理理念 , 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 置。 通过运 用现代管理方法 , 对人力 资源 的获取 ( 选人 ) 、 开发 ( 育人 ) 、 保持 ( 留人 ) 和利 用( 用人 ) 等一系列 工作进行合理计划 、 认真组织 、 有 效控制和协调 , 通过人才资源管理把各项工作链接起来 , 把所有
关于地勘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
关于地勘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地勘单位是指地质勘探单位,主要从事地质勘探、勘测和地质资源管理等工作。
在地质勘探行业中,人力资源管理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地勘单位的发展和竞争力。
本文将从地勘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入手,探讨如何进行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地勘单位的综合竞争力。
一、地勘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1. 人才结构不合理在地勘单位,往往存在人才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一方面是高端人才过少,另一方面则是基层员工过剩。
这种情况导致了高端人才过度集中,基层员工人才稀缺,极大地影响了地勘单位的发展。
2. 人才培养不足很多地勘单位对员工的培训和发展关注度不够,导致员工的专业素质无法得到提升。
地勘行业的技术更新速度很快,如果员工的培训和发展不能跟上,就会导致地勘单位技术水平的滞后,增加单位的经营风险。
3. 激励机制滞后在地勘单位中,往往缺乏激励机制,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较低。
人才流失率较高,难以留住优秀员工。
1. 合理规划人才结构地勘单位需要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合理的人才结构规划。
一方面要加大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另一方面也要合理配置基层员工,确保人才结构的平衡。
2. 加强人才培养和发展地勘单位应该建立健全的员工培训体系,对员工进行不断的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还可以通过组织员工参加专业技术交流会议和学术讲座等方式,拓宽员工的眼界和知识面,提高员工的核心竞争力。
3. 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地勘单位应该根据员工的工作绩效和贡献,建立科学的薪酬激励机制和晋升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可通过员工活动、团队建设等方式,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工作满意度,减少员工的流失率。
1. 关注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地勘单位应该关注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根据员工的兴趣和特长,为员工提供发展空间和机会。
通过制定职业晋升规划、提供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等方式,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留住优秀人才。
新时代地勘单位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某地质院为例
新时代地勘单位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某地
质院为例
菅锦红
【期刊名称】《经济师》
【年(卷),期】2022()4
【摘要】地质工作是基础性、先行性工作,对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我国地质勘查单位具有技术密集、条件艰苦等特征。
过硬的干部人才队伍是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
新时期,地勘单位存在领军型人才缺乏、人才梯队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
文章以某地质院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建议在冰山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等指导下,重点培养地勘“三支队伍”“四个机制”,构建地勘干部人才队伍建设长效机制。
【总页数】3页(P259-260)
【关键词】地勘单位;干部人才培养;梯队建设
【作者】菅锦红
【作者单位】北京市地质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40
【相关文献】
1.新常态下地勘单位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以重庆市地勘局208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为例
2.加强地勘单位青年人才队伍建设\r——以安徽省地矿局\r321地质队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为例
3.加强地勘单位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以安徽省地矿局321地质队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为例
4.新时代地勘单位中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
——以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为例5.关于新时代加强地勘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常态下地勘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探讨
新常态下地勘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探讨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地勘单位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在新常态下,地勘单位的管理面临巨大挑战,而人力资源管理则是关键因素之一。
本篇文章将探讨新常态下地勘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1. 人才流失问题地勘单位是一个高度技术化的行业,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支撑。
在新常态下,人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些高端技术人才受到其他公司的诱惑,离开地勘单位,导致地勘单位人才流失严重。
2. 用工需求变化问题随着地勘技术的升级和转型,用工需求也不断变化。
过去,地勘单位主要需要地质勘探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而现在除了这些职位,还需要专业的IT人才、大数据分析师和数据挖掘工程师等高端技术人才。
3. 薪资压力加大问题随着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地勘单位为了留住人才,不得不提高薪资水平。
但是,这也给地勘单位带来了巨大的薪资压力,对其财务管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 优化员工福利和激励机制在新常态下,地勘单位需要提高员工福利和激励机制,以留住人才。
除了正常的工资和福利,地勘单位还可以提供股权激励、员工福利卡、年度奖金等福利。
此外,地勘单位还可以制定激励机制,给出表现优秀的员工更多的奖励。
2. 加强招聘和培训为了解决用工需求变化问题,地勘单位需要加强招聘和培训。
在招聘过程中,地勘单位需要广泛招聘具备高端技术的人才,使公司更有竞争力。
在培训过程中,地勘单位需要注重技术的更新和发展,降低员工技能缺乏造成的问题。
3. 加强外部合作和社会交流地勘单位可以参加各种技术交流会和展览会,了解最新的技术和趋势,与其他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共享资源,提高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
总之,在新常态下,地勘单位需要可持续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方案,以应对种种挑战。
优化员工福利和激励机制,加强招聘和培训,加强外部合作和社会交流等措施,可以帮助地勘单位更好地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浅析地勘单位人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地勘单位人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问题分析地质勘察单位人事管理是指对单位内人员的招聘、培训、晋升、管理等工作的全过程管理。
良好的人事管理可以提高单位整体绩效,推动单位的发展壮大。
然而在地质勘察单位的实际工作中,人事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人才流失严重地质勘察单位在人才流失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单位对人才的培训和激励不足,导致人才没有得到有效的成长和发展,从而转而选择离开单位;另一方面由于单位内部管理不善,缺乏良好的激励机制,导致人才流失造成单位业务发展受到较大影响。
2. 岗位匹配不合理在地质勘察单位内部存在着岗位匹配不合理的现象,有些员工经验丰富、能力突出,但却被安排在低级别的岗位上,无法发挥他们的真正实力;而有些员工则因为人脉关系或其他原因被安排在高级别的岗位上,导致单位内部的工作效率和效益受到一定的影响。
3. 培训体系不健全地质勘察单位对员工的培训体系不健全,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导致员工的业务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
一些新员工进入单位后,缺乏有效的培训,导致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无法迅速提升,从而影响单位的整体绩效。
4. 绩效考核不公平地质勘察单位的绩效考核不够公平和科学,一些员工因为人际关系等因素而得到不应有的晋升和激励,而另一些员工则因为工作表现突出却得不到公平的待遇,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意愿。
5. 管理制度不规范地质勘察单位的管理制度不够规范,导致单位内部的工作流程和责任分工不清晰,一些员工对于单位的发展方向和工作目标缺乏明确的认识,工作效率和效益受到一定的影响。
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地质勘察单位的整体绩效和核心竞争力,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解决。
二、对策建议为了解决地质勘察单位人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和措施,提高人事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
具体建议如下:1.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地质勘察单位应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学习支持,建立健全的内部培训体系,提供多样化的培训形式和课程内容,从而促进员工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减少人才的流失情况。
地勘单位地质专业技术人才现状与解决途径浅析3500字
地勘单位地质专业技术人才现状与解决途径浅析3500字地勘单位是集地质找矿和矿业开发为一体的技术密集型单位,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
技术密集主要体现在地质专业技术队伍的规模和质量上;随着地勘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地勘单位面临着在市场环境下生存、竞争、发展的巨大考验和挑战。
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争取到更多的市场份额,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结构合理的地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结合地勘单位地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现状,就如何引进、培养地质专业技术人才等方面提出个人的一些思考和探究。
一、地勘单位地质专业技术人才现状与存在的问题1.地勘单位地质专业技术人才短缺是一个普遍现象"九五";、"十五";期间,由于受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地勘单位出现了工作任务不饱满、资金投入减少的现象。
在这一大环境下,全国地勘单位整体走入低谷,业务急剧萎缩,职工工资减发,甚至拖欠职工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这一特殊时期,地质专业技术人才流失严重。
一些地质专业技术人员为了养家糊口走向社会,从事非地质勘查类工作,部分能力较强的地质专业技术人员甚至辞职走向社会自谋职业;地勘单位为了自身生存,放弃主业搞起了多种经营,并停止招聘地质勘查类新生。
随之而来的是,各大专业院校地质专业招生计划压缩或撤销,有的专业院校甚至改名改行,地勘行业、地勘专业一时间成了被社会遗忘的角落,这一特定时期造成了地勘单位地质专业人才的严重断层。
"十一五";、"十二五";期间,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虽然地勘单位经营出现了转机,开始招聘一些地质专业大学毕业生,但是此时的专业技术人员总数、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已不合理,形成了"老的老,小的小";的现状,老的体力跟不上无法走进项目,小的经验不足,难以挑起大梁,地质专业技术人才的短缺,严重地影响着地勘单位经济的发展。
地勘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地勘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作者:林敬东来源:《科学与财富》2011年第12期[摘要] 当前,人才问题成为困扰很多地勘单位的一个突出问题。
多数地勘单位面临着人才断层、结构不尽合理、大量流失且引进难,高层次、高素质、成熟的地勘人才缺乏等问题。
本文笔者对地勘单位人才现状及成因分析,通过把好引进、使用、留住、吸引和稳定人才等关口,对加强地勘单位人才队伍建设作积极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 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各个层面。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地质工作逐年升温,其对国民经济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地勘单位要谋求科学、持续、更好更快地发展,依然面临许多的困难,其中人才问题仍是困扰发展的一个直接因素。
一、地勘单位人才现状及成因分析(一)人才出现断层现象。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国家经费与政策的投入长期不足,整个地勘工作大幅萎缩,地勘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量也随之减少,高校地质专业人才就业处境日趋艰难。
同时,受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影响,高校原有的地质专业普遍被削弱,地质专业人才输送量随之减少,造成地勘队伍中70年代的地质专业技术人员补充缺乏来源,人才出现了断层。
(二)人才队伍结构不尽合理。
从人员年龄结构上看,70年代出生的专业技术人员占地勘队伍的总体比例较小,就福建局而言,70年代出生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仅占全局的8%左右,其中地质专业的技术人才所占的比例则更小。
提前退休或已退休人员愿意返聘回单位的也只在少数。
从人员的知识结构来看,知识老化人员多,他们对高新技术掌握不够及时,跟不上科技的发展,而新进的大学生虽然新技术新知识丰富,但实践经验不足,还需要在岗位上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才能使专业技术知识和积累的工作经验有机地结合,融会贯通。
(三)人才大量流失且引进难。
由于地勘单位是生产性事业单位,人才具有驱利性及多次择业的特点,一些大学生在毕业之初选择就业时,看重的是地勘单位的事业编制,通过一段时间工作有部分人便选择了跳槽,而此时,他们在专业技术方面已逐渐成熟并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正是有用武之地的时候。
浅析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地勘人才队伍建设
浅析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地勘人才队伍建设作者:陈湫俪来源:《新经济》 2015年第15期陈湫俪摘要:人才是企业中一笔不可替代的宝贵财富。
新时期的改革中,地勘单位迎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地勘单位想在新的改革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最关键的,就是要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爱岗敬业的先进人才队伍。
关键词:改革发展地勘人才人才是企业中一笔不可替代的宝贵财富。
新时期的改革中,地勘单位迎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地勘单位想在新的改革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最关键的,就是要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爱岗敬业的先进人才队伍。
一、人才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缺乏高层次技术人才和科技带头人近年来,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勘单位从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贵州大学等多所高校引进了相当多的对口专业大学毕业生,并且通过选派和联合办学等途径,培养了一批在职工程硕士,但是还是不能满足项目需要,要“实现找矿突破”,需要强大的基础人才队伍支持,也需要有高层次人才和科技领军型人才的带领。
而目前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具有博士以上学位的人屈指可数,拥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人和取得注册岩土工程师,注册矿业权评估师等等资格的人也为数不多。
高层次人才和技术带头人的缺乏,制约着地勘单位的发展,同时也使得贵州的地质事业发展缓慢。
2、缺乏经营管理型人才如果说专业技术人才是地勘单位发展的基石,是臥潜的巨龙,那么经营管理型人才便是点睛的那支笔。
懂得现代企业管理知识,能够了解市场、看清需求、掌握信息资源的经营管理型人才,才能够把准地勘单位发展的命脉,掌好前进的舵盘,让地勘单位更加适应市场,适应需求。
而这一类的经营管理型人才,对现在的地勘单位来说,也是大大缺乏的。
3、人才队伍结构的不合理3.1 人员构成结构的不合理虽然近几年从高校引入了大批大学毕业生,但是无法有效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人员构成结构。
以本单位为例,现本单位在职职工中,工人和大学本科以下学历者依然占据大部分比例,很多职工因为已经无法适应岗位要求工作,只能安排待岗,庞大的队伍加重了单位的负担。
地勘单位转型期人力资源探析
地勘单位转型期人力资源探析]一、问题的提出及目标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现代社会,以及可以预见的未来,95%以上的能源,75%以上的原材料,都取之于地下资源。
经济发展,要求加快矿产资源勘查和资源评价进度,从而也带动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灾害地质等各方面地质工作的开展。
传统意义上的“地勘单位”是地质勘查工作的基本生产单位,担负着全部的地质勘查任务,是地勘工作生产力的所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地勘单位”的内涵也在不断地深化并发生着变革,为探讨方便起见,这里所说的“地勘单位”是指,国有的从事各类地质勘查工作的事业单位,是目前我国地质(勘查)工作的主体部分。
从事矿业开发以及从事商业性地质工作的民营主体则暂不包含在内。
地勘单位人力资源是指地勘单位现有的存量劳动力(职工)的总体,以及未来潜在的劳动力。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资源基本归具有明析产权的自然人或自然人组成的法人所有;各经济主体都是独立、平等的,也是受法律保护的,可以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自由进出市场,自由地开展竞争与合作,同时承担各自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人力资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其配置方式应以市场调节为主,实现合理配置或优化配置,达到人力资源配置效用的最大化。
地勘单位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勘业的一个“分子”,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应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最佳配置,以达到地勘单位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目前地勘单位人力资源配置方式全国的地勘队伍原属于“中直”事业单位,一九九九年七月份按照“属地化”管理的要求,下放到各省,变成“省直”事业单位,以黑龙江省为例,就有“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黑龙江省有色地质局”“黑龙江省煤田地质局”等数支地质勘查队伍。
尽管我们经历了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实现了地勘单位“企业化经营”,在拨款基数上的“全额事业单位”变成“差额事业单位”,但人力资源的配置方式却始终没有大的突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勘单位在改革转型期解决人才问题的几点思考——基于省核工业地质局的人才队伍数据作浅显分析
作者:包冬梅
来源:《青海国土经略》 2020年第5期
包冬梅
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地勘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人才问题成了制约当前地勘单位实
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
业务需求与现有人才专业技术不匹配、队伍结构不尽合理、人才引
进难、留住人才的机制不活等问题亟待解决。
具体情况见下图。
一、青海省核工业地质局人才队伍基本情况
现有在职职工242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岗位分别16人、163人、65人,分别占到在职职工人数的6.6%、67.3%、26.8%。
专业技术岗位中高级、中级、初级分别47人、
88人、28人,分别占到专业技术人员的28.8%、53.9%、17.1%。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队伍结构不合理。
从年龄结构上看,队伍平均年龄41.45岁,30岁以下、30-40岁、40-50岁、50以上分别占职工人数的2%、39.6%、40.9%、17.3%。
年龄大的工勤岗多,缺少老
地质专家;40岁以上人员占比偏高,适合野外作业环境的黄金年龄段的占比少;年轻专业技术
人才占比过小,队伍后续补充乏力。
专业结构上看,地质勘查工程类(含物化探、探矿工程)、水工环类(含土地管理)、测绘测量类、试验类、管理类(会计、审计、档案、经济)分别58人、38人、15人、18人、34人,分别占专业技术人数的35.5%,23.3%、9.2%、11%、20.8%。
传统地质勘查专业技术人员比重大,新兴的产业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过低,生态环保工作有关的
专业技术人才远低于需求。
从知识结构上看,研究生学历、本科学历、大专及以下学历分别为
26人、131人、85人,分别占到职工人数的10.7%、54.1%、35.1%。
而近十年参加工作的和近
五年参加工作的人员分别为39人、7人,占到职工人数的16.1%、2.8%。
知识陈旧、知道更新
不足,队伍的更新换代严重不足,新业务知识的学习掌握无法满足发展需求。
研究生以上学历
人数少,大专及以下人数多,不符合地勘单位综合研究与现场作业紧密结合,理论高度联系实
际的工作特点。
从岗位结构上看,比例不灵活是最大的问题。
一是岗位设置比例调整没有自主权。
近几年工勤岗位退休人员数量较多,空余工勤岗位无法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空置岗位无法
有效利用。
二是专业技术和工勤岗位中,高级岗位比例低,岗位压力大,专业技术人员晋升渠
道窄,造成人才流失,对引进人才有影响。
(二)人才流动加快。
一是地勘行业不景气,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以及独生子女上岗就业
(农村城市的独生子女就业考虑不要太辛苦,离家近等因素较多)等多种原因导致人才流动加快,稳定队伍任务重。
二是地勘单位属生产性事业单位,野外作业条件艰苦、环境差、劳动强
度大、文化生活单一等特点,吸引人才方面没有明显优势。
三是现有体制机制内以薪酬待遇吸
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自主权限极小,高薪优待引人、留人很难施展。
四是社会考试录用不能精
准满足地质勘查及生态地质工作实际需求。
通过公开考试进来的人员往往与从事野外生产作业
不相适宜,录用人才短暂过渡即离开的现象普遍,无形中大大增加了用人成本。
(三)已有专业技术人员的使用矛盾突出。
体现在一方面受地勘任务缩小的影响,地质勘
查专业技术人员相对充足。
另一方面生态环保类地质任务增加,相应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所以
出现全局范围内专业技术人员忙闲不均,生产任务重的没有人,生产任务少的人又剩余,从人
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角度看人力资源的供给矛盾明显,紧缺和浪费的现象同时存在。
(四)急需培养地勘人才梯队。
一是现有的高级工、技师不仅年龄偏大,而且文化程度普
遍不高,技能单一,达不到现代产业工人的标准。
这部分人员需要技术转型,而他们的知识结构、理论功底、年龄问题均是其先天的限制。
二是近几年引进的地勘专业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
普遍存在工作经验不足,专业技术功底薄,缺乏管理经验,综合素质不高等特征,提升整体队
伍素质需要有一个过程。
三是缺乏与事业发展相匹配的人才培养规划,培养人才队伍针对性、
预见性不强,人才成长需要完善的机制和必要的平台,需要在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上下硬功夫。
否则,人才断层,缺少复合型人才,结构不合理,后续补充不足等问题将一直是地勘单位发展
的阻碍。
三、解决地勘单位人才问题的几点思考
(一)创新引进人才。
一是公开考试录用。
这是首选渠道。
坚持按需引进、择优招聘、提
高层次、保证质量的原则,通过人力资源部门组织的事业单位考试择优录用。
二是平台招聘。
通过人才招聘网等平台按照企业用人程序择优聘用急需的管理和技术人才,作为专业技术队伍
的重要补充。
三是返聘补充。
对紧缺的生态环保、水工环、试验检测等高精类专业人才的引进,可以聘请高校、科研机构的退休专家来缓解人才压力。
(二)做好人才规划。
一是做好规划。
立足未来十到二十年的发展需求,编制局层面的人
才发展总体计划,打开人才上升的通道,而且必须吸引全员参与其中。
二是抓好实施。
人才规
划避免高谈阔论,虚无飘渺,落地实施是关键。
要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分步骤、分层次的实
施人才培养计划,必须在运行过程中实时解决人才供给矛盾,为事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
保证。
三要做好个体职业规划。
以人才队伍规划的形式保证每位员工,包括新入职的职工对自
身职业发展有明确的目标。
促使每位员工有明确的目标,有规划的提升,从而保证队伍整体的
基本稳定。
(三)合理使用人才。
一是遵从能力与需求匹配原则。
坚持能者上,避免论资排辈,大胆
使用有能力,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压实经营管理和生产作业的重任,锻炼队伍,储备人才,增
强队伍凝聚力。
二是人才集中使用。
集中全局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建立人才库,打破单位、专业、年龄、学历,以项目为单元组织专业技术团队,使专业技术人员在多领域、不同专业的工
作中得到成长,一方面培养职工为多面手,应不时之需,另一方面为选拔培养复合型人才铺路。
三是外树形象增强团队吸引力。
使用综合素质高、市场经营理念超前,思维敏锐的人才在关键
岗位,去处理面向市场的业务,逐渐打造务实敢干的核工业局人才队伍品牌形象。
(四)多渠道留住人才。
畅通人才的内部流动机制。
打通各单位之间用人的通道,使人才优势最大化,灵活的组合和交流中互帮互进,提升职工队伍整体作战能力。
善于挖掘人才个体的优势,因材用人,撑起事业整体向前发展。
比如,喜欢钻研的、性格偏内向的可以在科研工作中、地质生产中、综合研究中委以重任;喜欢交朋友,善谈的,性格偏外向的可以在市场经营中压重担。
借鉴省外同行业的做法,职工事企身份转换灵活,企业可以过渡事业退休,解除职工后顾之忧,更好地激发干事创业的激情。
适当提升与市场接轨的行业的(建造行业、岩土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防止紧缺人才的行业内外的流失。
四、启示
(一)改进领导干部作风是关键。
一是领导干部作为队伍建设的组织者和主要责任人,必须提高站位,从对事业发展负责的高度充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带队伍干事业,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要身正影直,作风过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正确影响身边的人。
(二)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是核心。
凭能力、实绩用干部,为干部顺利成长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
使“处理问题会上手,面对困难敢上手,遇到事情快上手,对待工作勤上手”的干部干事成业有平台、有机会,真正能迅速脱颖而出。
(三)细化措施落实是根本。
必须明确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的操作流程、明确职责权限,在改革转型关键时期全面打通地勘技术人才的成长通道。
立足实际,搭建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平台,营造氛围,开展业务培训、专业竞赛、理论探讨、课题攻关等专业实践活动,抓实抓细人才队伍建设。
作者单位:青海省核工业地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