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永遇乐)巩固练习
辛弃疾高中语文高三诗歌专题复习练习海淀含答案解析译文
高三复习古代诗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1,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2。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3,赢得仓皇北顾4。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5下,一片神鸦社鼓6。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7?注:1.舞榭歌台:演出歌舞的台榭,这里代指孙权故宫。
榭,建在高台上的房子。
2.“想当年”三句:刘裕曾两次领兵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
金戈,用金属制成的长枪。
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都是当时精良的军事装备。
这里指代精锐的部队。
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指宋文帝刘义隆在元嘉二十七年(450),草率出师伐北魏,想要建立像汉朝霍去病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
4.赢得仓皇北顾:即赢得仓皇与北顾。
宋文帝刘义隆命王玄谟率师北伐,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击败,魏趁机大举南侵,直抵扬州,吓得宋文帝亲自登上建康幕府山向北观望形势。
赢得,剩得,落得。
5.佛狸祠: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佛狸。
公元450年,他曾反击刘宋,两个月的时间里,兵锋南下,五路远征军分道并进,从黄河北岸一路穿插到长江北岸。
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
6.神鸦: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
社鼓:祭祀时的鼓声。
整句话的意思是,到了南宋时期,当地老百姓只把佛狸祠当作供奉神祇的地方,而不知道它过去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
7.靠谁来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这是作者以廉颇自比。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被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
“廉颇为之米饭一斗,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一、填空1.辛弃疾(1140-1207),南宋派词人。
字,号,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
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一生力主抗金。
曾上《》与《》,条陈战守之策。
水龙吟高中语文高三诗歌专题复习练习海淀含答案解析译文
高三复习古代诗歌(译文、练习、答案解析)水龙吟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1.下面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落日”本是自然景物,辛弃疾用“落日”而字,含有比喻南宋国势衰颓的意思,亦表达了作者的愁苦心情。
“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情。
B.“栏杆拍遍”是表示胸中那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的意思,用在这里,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
C.“无人会、登临意”感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己。
他希望有人来帮助他解除心头的郁结,然而又有谁能来给与他慰藉呢?D.“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这个典故用在这里是说诗人虽然渴望归隐田园,但更渴望像刘备那样的建功立业,表达了对英雄的追慕,折射出了辛弃疾的雄心壮志。
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一句,景物描写具有怎样的特点?3.你如何理解词的最后一句?【译文】楚天千里辽阔一派凄清秋色,长江水随天流去秋色无边际。
极目眺望北国崇山峻岭的风景,他们仿佛都在传送忧怨仇恨,就好似碧玉发簪和螺形发髻。
夕阳西下之时落日斜挂楼头,孤雁悲啼声里游子悲愤压抑,吴钩把玩不已拍遍九曲栏杆,没人能理会我登楼远眺之心。
别提家乡的鲈鱼肉精细味美,尽管秋风吹不会像季鹰不归?更不想许汜只顾谋私利。
那将羞于见雄才大气的刘备。
借时光如水忧愁国势如风雨,树犹如此倩人谁能去换来啊?就让那红巾翠袖多情歌女,为我擦去英雄失志时的热泪。
1.D 借用典故,表明作者不肯去追求享受,决心为实现自己抗金复国的理想奋斗到底。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刘郎在这里泛指有大志的人,这个典故用在这里是说他既不学为吃鲈鱼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怕应羞见”中的“怕应”二字是词人为许汜设想,表示怀疑:你这样的小人,有何颜面去见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表达了对英雄的追慕,折射出了辛弃疾的雄心壮志。
(完整word版)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永遇乐》同步练习含答案
6.《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永遇乐》一、基础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断鸿.(hónɡ) 水龙吟.(yín)遥岑.远目(cén) 玉簪.螺髻(zān)B.拍遍.(piàn) 揾.英雄泪(wèn)鲈鱼堪脍.(ɡuì) 季鹰归未.(wèi)C.元嘉.(jiā) 永遇乐.(lè)舞榭.歌台(xiè) 寻常巷陌.(mò)D.仓皇.(huánɡ) 佛狸祠.(cí)神鸦社鼓.(ɡǔ) 尚能饭否.(fǒu)2.下列词句,诵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B.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D.想/当年,金戈/铁马。
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A.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B.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C.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4.对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鲈鱼堪脍.脍:把鱼、肉切细遥岑.远目岑:小而高的山B.舞榭.歌台榭:建在高台上的房子求田问舍.舍:房舍C.元嘉草草..草草:缭乱、潦草把吴钩看了.了:结束、完毕D.无人会.,登临意会:领会断鸿..声里断鸿:失群的孤雁5.下列句子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A.英雄无觅孙仲谋处B.多情应笑我C.烽火扬州路D.人道寄奴曾住6.下列对词作中典故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季鹰——作者将张翰(季鹰)和自己作比,季鹰有乡可归,而自己纵然乡思无限,却有乡难归,因为故乡仍在金人的铁蹄蹂躏之下呻吟。
B.廉颇——作者以廉颇自比,雄心不减当年,渴望为国效力,叹无人前来问讯,徒有英雄豪情。
C.狼居胥——汉朝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并在那里封山志庆。
高一语文人教必修4课后演练:2.6 辛弃疾词两首 Word版含解析
6辛弃疾词两首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遥岑.(cén)玉簪.(zān)水龙吟.(yín)B.倩.影(qiàn)鲈.鱼(lú)佛狸祠.(sì)C.巷陌.(mò)揾.泪(wèn)孙仲.谋(zhōng)D.螺髻.(jī)堪脍.(kuài)封狼居胥.(xū)解析:B项,“祠”应读“cí”;C项,“仲”应读“zhòng”;D项,“髻”应读“jì”。
答案:A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遥岑远目.目:眺望。
B.倩.何人唤取倩:请求。
C.揾.英雄泪揾:擦拭。
D.尽.西风,季鹰归未尽:完尽。
解析:“尽”的意思是“全”“遍”“到处都是”。
答案:D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楚天千里清秋更那堪冷落清秋节B.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多情自古伤离别C.赢得仓皇北顾 赢得青楼薄倖名D.千古风流人物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解析:A项,“清秋”都是凄清的秋季。
B项,“多情”,①多愁善感;②有情人。
C项,“赢得”都是“落得”的意思。
D 项,“风流”都是指英雄业绩。
答案:B4.在古代诗词中,为了表达的需要,常将语序倒装。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倒装的一项是()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B.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C.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D.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解析:A项,应为“无觅英雄孙仲谋处”;C项,应为“北望中原气如山”;D项,应为“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
答案:B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这三篇都含有恢复中原的渴望和对南宋政府苟且偷安的不满,。
就通常所谓的思想意义来说,两者是一致的。
《水龙吟》的“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是说远望中原群山只能滋生愁恨。
③这与陆游的“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含义相近。
语文高二下学期辛弃疾词两首期中复习要点
语文高二放学期辛弃疾词两首期中复习重点一、课文分析本课文所选辛弃疾的两首词,主题同样,都表现了作者御敌抗金的爱国思想和壮志难酬的气愤之情。
整体风格是雄健、豪迈。
都大批使用了历史典故,借古讽今。
两首词作于不一样期间。
《水龙吟》是初期作品,作者时任江东抚慰司参议官,词中固然用了蓝天、绿水、青山、红日等情景来衬托、点染,但没有柔媚繁缛之感。
《永遇乐》是后期作品,辛弃疾当时以 65 岁的高龄在镇江任职 , 考试技巧,他本认为能够踊跃备战,存储军事力量,但很快发现韩 ?胄为了邀功,只想轻率发兵,于是,作者有了更多的悲忿。
可见,他初期的作品多些高昂、激奋 ; 后期作品则转向了挺秀、悲壮。
同为豪迈派的词人,苏轼与辛弃疾的风格也同中有异。
苏轼本性忠爱,自如畅达 ; 辛弃疾气概沉雄,豪壮悲忿。
苏轼词风旷达,辛弃疾词风豪健。
议论者老是将苏、辛并称,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
二、文学知识1、对于作者辛弃疾 (1140-1207) ,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 今山东济南) 人。
2、对于《水龙吟》辛弃疾南渡归宋后,南宋政府对他大器小用、不予重视。
但抱着一颗热切的爱国之心的辛弃疾仍是不管自己职位的卑微,针对着南宋政府中主和派的不抵挡论,写成了《美芹十论》奏章,上奏皇帝。
3、对于《永遇乐》此词作于开禧元年 (1205) 。
当时,韩 ?胄正准备北伐。
赋闲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抚慰使,这年春初,又授命知镇江府,出镇江防要地京口 ( 今江苏镇江 ) 。
从表面看来,朝廷对他仿佛很重视,但是实质上只可是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呼吁而已。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6 辛弃疾词两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 6 辛弃疾词两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辛弃疾词两首(时间:30分钟分值:30分)一、根底稳固与语言运用(21分)1.以下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1分)( )A.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靠)求.田问舍(购置)B.舞榭.歌台(建在高台上的房子)揾.英雄泪(擦拭,揩拭)C.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风度,气质)千古风流..人物(杰出的,有才华的)D.元嘉草草..(草率,轻率)休说鲈鱼堪脍.(把鱼、肉切细)解析:选C。
C项,第一个“风流〞的意思是“英雄业绩〞。
2.以下各句中,没有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D.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解析:选C。
“雪〞是借喻,比喻浪花。
3.古诗词中,为了表达的需要,常将语序倒装,以下语句没有使用倒装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B.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C.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雨霖铃》)D.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念奴娇·赤壁怀古》)解析:选B。
A项,正常语序应为“千古江山,无觅英雄孙仲谋处〞;C项,正常语序应为“自古多情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D项,正常语序应为“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
4.补写出以下句子中的空缺局部。
(5分)(1)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直抒胸臆,借用动作抒发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写词人自感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以廉颇自比,表现自己虽老却不忘为国效力、收复中原的耿耿忠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2)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3)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5.将下面一句话改写成一个以“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为开头的单句,可适当增减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
辛词二首课后此题答案
《辛弃疾词二首》课后习题答案一、背诵这两首词,研讨下列各题。
1.试结合作者的经历,分析《水龙吟》中所抒发的“登临意”是怎样的思绪?上片的景物描写营造了怎样的意境?2.《永遇乐》一词的主旨归在结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上,试结合全词内容,谈谈你对这个句子的理解。
参考答案:1.他的“登临意”就是这种要去杀敌报国、建立功业的愿望和对于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处境的悲痛和愤慨。
词中对于自然景物的描写,为他的抒情营造了一种苍凉、空阔的意境。
2.“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句,是说武将廉颇被免职后,到了年老时,赵王又想起用他,就派人前去探视。
看到了廉颇饭量很大,还能骑马。
作者由此联想到自己,他并不如廉颇老迈,却没有人来过问。
作者在这里运用典故,是以廉颇自况,表达了要北伐抗敌的迫切愿望和报国无路的悲痛、愤慨。
这一句集中地体现了全词的主旨。
二、辛词长于用典。
在这两首词中,作者各用了哪些典故?他借助这些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设题意图:词中的典故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本题意在引导学生了解这些典故的主要内容,把握这些典故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之间的关系,熟悉诗词中用典这种特殊的艺术手法。
参考答案:辛弃疾在这两首词中,写到的历史人物有:张翰、许汜、刘备、孙权、刘裕、南朝宋文帝、拓跋焘、廉颇。
历史事件有:张翰弃官归乡,刘备鄙视许汜,孙权始置京口,刘裕起兵北伐,霍去病出击匈奴,宋文帝北伐失败,拓跋焘建立行宫,赵王使者探望廉颇。
作者通过这众多的历史人物故事,分别表达了对英雄功业的仰慕,对追求享受、草率从事的行为的批判。
抒发了自己炽热的爱国热情和壮志难酬、报国无路的悲哀与愤慨。
(具体分析见“课文研讨”。
)。
(完整版)辛弃疾词两首习题(含答案)
辛弃疾词两首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画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遥岑(céng)赏心亭(tíng)玉枕(zhěn)堪脍(kuài)B.揾泪(wēn) 狼居胥(xū)玉簪(zān)寻觅(mì)C.盈袖(xiù)断鸿声(hóng)舞榭(xiè)赢(yíng)得D.供恨(hèng)佛狸祠(cí)把盏(zhǎn)金戈(gē)2.下列语句中加线词解释无误的一项是A.楚天千里清秋(古人泛指南方的天空)遥岑远目(小而高的山)B.断鸿声里,江南游子(受伤的大雁)把吴钩看了(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C.无人会,登临意(理解)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风度,气质)D.赢得仓皇北顾(落得)舞榭歌台(楼台)3.下列各句中所用典故与历史人物相对应的一项是(1)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2)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3)封狼居胥.(4)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A.刘裕周瑜张季鹰霍去病B.周瑜刘裕霍去病张季鹰C.周瑜刘裕张季鹰霍去病D.刘裕周瑜霍去病张季鹰4.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A.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B.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C.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D.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5.古诗词中常常用典,对下列词句中用典所涉及的历史人物,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②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③休说鲈鱼脍,尽西风,季鹰归未?④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⑤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A.周瑜刘裕张翰辛弃疾刘备B.诸葛亮刘裕张翰桓温刘备C.周瑜刘备张翰桓温刘裕D.周瑜刘裕张翰桓温刘备6.选出下列划横线之词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A.风.乎舞雩 B.七十者可以衣.帛食肉C.饭.疏食饮水 D.约我以礼.二、现代文阅读7.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9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配套练习(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配套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①辛弃疾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
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
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
待燃犀②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
元龙③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④。
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
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注】①写作这首词时,辛弃疾已五十多岁,于闲居多年后被起用,任职福建。
②燃犀:点燃犀牛角。
传说点燃犀牛角能照见水中妖魔。
③元龙:陈登,字元龙,东汉末期人,为人机敏高爽,有扶世济民之志。
④冰壶凉簟:喝冷水,睡凉席,形容闲居自适的生活。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北浮云”既可能是如“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中真实的浮云,也可能是指宋朝沦陷的北国江山。
B.“斗牛光焰”中的“斗”“牛”都是星宿名,指斗宿和牛宿,此句写出了剑气上冲斗牛的词境。
C.“我觉山高,潭空水冷”与陆游《诉衷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中的“空”均是“空荡”的意思。
D.词最后三句与开篇战云密布的意境不同,夕阳中航船卸落白帆,在沙滩上抛锚,渲染了一派和平景象。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反问,本词中也有“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的慨叹。
两者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请说明理由。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霜风①陆游霜风近海夜飕飕,敢效庸人念褐裘。
关吏虽通西域贡,王师犹护北平②秋。
黄旗驰奏有三捷,金印酬功多列侯。
愿补颜行③身已老,区区畎亩亦私忧。
【注】①本诗写于南宋宰相韩侂胄北伐之时。
②北平,指西汉右北平郡(今辽宁凌源市西南)。
③颜行,队伍的前列。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句中“霜风”既照应了标题,又为诗中所涉及的北伐之事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氛围。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宋词流韵6辛弃疾词两首课时作业含解析4
辛弃疾词两首[文本落实]一、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在阔大苍茫的背景下,呈现于读者眼帘的是一个忧愤孤寂的爱国者的形象。
诗人运用景物烘托、动作描写、排比修辞来刻画人物.B.“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写山.诗人运用移情及物的手法,写自己心中有愁有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远山在“献愁供恨”。
C.下片连用三典,诗人不学张翰秋风思归,不学许汜求田问舍,是反衬自己复国大志。
“可惜流年",写年华虚度,壮志难酬.D.下片的三个典故,增加了词的容量,使内蕴更为丰厚;使得语言简练,风格典雅,收到言近旨远,辞约意丰的效果。
解析:A项,无“排比修辞”。
答案:A2.这首词中,作者是通过哪些方法来表现自己的“登临意”的?答案:词人通过对秋天里的青天、流水、远山、落日、征鸿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意境,以烘托他的“登临意”;又通过看吴钩、拍栏杆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登临意”;再用张翰、刘备以及桓温等历史人物的典故来阐发自己的“登临意”。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4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3.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借历史人物来抒写自己的怀抱,渴望实现自己恢复中原的夙愿,也含有用英雄业绩鼓励、鞭策自己的意思。
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永遇乐》同步练习含答案
6.《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永遇乐》一、基础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断鸿.(hónɡ) 水龙吟.(yín)遥岑.远目(cén) 玉簪.螺髻(zān)B.拍遍.(piàn) 揾.英雄泪(wèn)鲈鱼堪脍.(ɡuì) 季鹰归未.(wèi)C.元嘉.(jiā) 永遇乐.(lè)舞榭.歌台(xiè) 寻常巷陌.(mò)D.仓皇.(huánɡ) 佛狸祠.(cí)神鸦社鼓.(ɡǔ) 尚能饭否.(fǒu)2.下列词句,诵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B.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D.想/当年,金戈/铁马。
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A.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B.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C.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4.对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鲈鱼堪脍.脍:把鱼、肉切细遥岑.远目岑:小而高的山B.舞榭.歌台榭:建在高台上的房子求田问舍.舍:房舍C.元嘉草草..草草:缭乱、潦草把吴钩看了.了:结束、完毕D.无人会.,登临意会:领会断鸿..声里断鸿:失群的孤雁5.下列句子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 A.英雄无觅孙仲谋处B.多情应笑我C.烽火扬州路D.人道寄奴曾住6.下列对词作中典故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季鹰——作者将张翰(季鹰)和自己作比,季鹰有乡可归,而自己纵然乡思无限,却有乡难归,因为故乡仍在金人的铁蹄蹂躏之下呻吟。
B.廉颇——作者以廉颇自比,雄心不减当年,渴望为国效力,叹无人前来问讯,徒有英雄豪情。
C.狼居胥——汉朝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并在那里封山志庆。
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永遇乐》同步练习含答案
6.《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永遇乐》一、基础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断鸿.(hónɡ) 水龙吟.(yín)遥岑.远目(cén) 玉簪.螺髻(zān)B.拍遍.(piàn) 揾.英雄泪(wèn)鲈鱼堪脍.(ɡuì) 季鹰归未.(wèi)C.元嘉.(jiā) 永遇乐.(lè)舞榭.歌台(xiè) 寻常巷陌.(mò)D.仓皇.(huánɡ) 佛狸祠.(cí)神鸦社鼓.(ɡǔ) 尚能饭否.(fǒu)2.下列词句,诵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B.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D.想/当年,金戈/铁马。
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A.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B.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C.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4.对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鲈鱼堪脍.脍:把鱼、肉切细遥岑.远目岑:小而高的山B.舞榭.歌台榭:建在高台上的房子求田问舍.舍:房舍C.元嘉草草..草草:缭乱、潦草把吴钩看了.了:结束、完毕D.无人会.,登临意会:领会断鸿..声里断鸿:失群的孤雁5.下列句子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A.英雄无觅孙仲谋处B.多情应笑我C.烽火扬州路D.人道寄奴曾住6.下列对词作中典故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季鹰——作者将张翰(季鹰)和自己作比,季鹰有乡可归,而自己纵然乡思无限,却有乡难归,因为故乡仍在金人的铁蹄蹂躏之下呻吟。
B.廉颇——作者以廉颇自比,雄心不减当年,渴望为国效力,叹无人前来问讯,徒有英雄豪情。
C.狼居胥——汉朝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并在那里封山志庆。
高中语文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永遇乐)知识积累
辛弃疾词两首学习目标1.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和内容;2.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3.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
知识积累文学常识作者作品【高清:辛弃疾词两首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他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也天生一副英雄相貌。
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
因此,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
自“符离之战”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贡求合。
身为“归正人”的辛弃疾,因受到歧视而不被重用。
所以,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与苏轼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苏辛”。
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他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善于创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创造性地运用比兴等手法,大量用典,风格多样,善于融诗、辞、歌、赋、经、史入词,善于提炼民间口语入词,给词带来了新鲜、活泼的气息。
辛词形成了“稼轩体”的独特风格,把词的容量和表现力都发挥到了极致。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
写作背景【高清: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首词作于淳熙元年(1174)秋。
这一年春天,辛弃疾由滁州知府改调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得以再返建康(今南京)。
这时他已经三十五岁了,南归已逾十年,壮志依然难酬,胸中充满郁愤之气。
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辛弃疾面对着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六岁了,辛弃疾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
这期间,1203年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胄起用,任浙江东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
1204年韩侂胄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
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
高中语文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苏轼词两首(念奴娇、定风波)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基础积累1.下列词语中加红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故垒.(lěi)还酹.(lèi)樯.橹(qiánɡ)B.萧瑟.(sè)料峭.(qiào)蓑.衣(suō)C.纶.巾(lún)狼狈.(bèi)沧.(cāng)桑D.绚.(xuàn)丽珠玑.(jī)公谨.(jǐn)2.选出下列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A.甘霖元霄樯橹怀瑾握瑜B.沏茶暮霭掏汰铤而走险C.湛蓝姿色料峭披荆斩棘D.蔷薇黍离舞榭竹扙芒鞋3.下列语句音节停顿不当的一项是()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C.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D.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4.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诗句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把滔滔东流的长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表现了一个极为广阔的悠远的空间时间背景。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一扫平庸萎靡的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
C.“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作者由现实进入神游的境界,就不免思绪深沉,顿生感慨,而情不自禁地发出自笑多情、光阴虚掷的叹息了。
玩味这言近旨远的诗句,一位襟怀超旷、识度明达、善于自解自慰的诗人,仿佛就浮现在我们眼前。
D.这首词气势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
所以有人评论它“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堪称“千古绝唱”。
5.下列对“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理解不够确切的一项是()A.“多情”一词在这里主要指词人建功立业的愿望。
览胜怀古,壮志难酬,“早生华发”,使人悲从中来。
高中语文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课时作业8(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Ⅰ必备知识巩固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薜荔”是古诗文中________的意象。
古代文人仕途困惑,怀才不遇,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
中唐诗人柳宗元被贬柳州时写道“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晚唐诗人沈彬亦有诗云“薜荔惹烟笼蟋蟀,芰荷翻雨泼鸳鸯”,诗中因薜荔而生出凄楚的意味。
有趣的是,薜荔也有另外一面。
薜荔不随波逐流,在________中生长,延伸着碧绿的藤蔓,任密雨斜侵,依然绿意盎然,活出自己的精彩。
屈原《离骚》中就有“揽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的诗句,借薜荔这种芳草来表达清高芳洁之意。
夏天来了,薜荔更显出一片生机,藤条扶摇直上,________地攀缘吸附于墙壁,构成一扇天然的绿壁,任凭风雨雷电袭击,也不能撕扯分离它们。
( )。
待到挂果时,薜荔藤叶丛里挂满了青果,煞是可爱。
初唐宋之问“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描写了蔓生浓绿的薜荔、亭亭玉立的桄榔与碧苔相映成趣的景致,令人________。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司空见惯寂静坚强心驰神往B.层出不穷寂寞坚强爽心悦目C.司空见惯寂寞坚韧心驰神往D.层出不穷寂静坚韧爽心悦目答案 C解析司空见惯: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文中说“薜荔”这一意象在古诗文中常见,用“司空见惯”更恰当。
寂寞:孤单冷清;清静,寂静。
寂静:没有声音,很静。
此处强调薜荔生长的一种环境,用“寂寞”更恰当。
坚韧:坚固有韧性。
坚强:强固有力,不可动摇或摧毁。
此处强调藤条的某种品质,用“坚韧”更恰当。
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形容非常向往。
爽心悦目:因欣赏美好的情景而心情舒畅。
文中是指诗歌描写生动,不是指眼前景色美好,故用“心驰神往”更恰当。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古代一些文人仕途不顺,他们怀才不遇,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
B.古代文人仕途多困惑或怀才不遇,或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
人教版必修四《辛弃疾词两首》练习含解析
《辛弃疾词两首》巩固练习一、基础知识积累1.下列词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休说鲈鱼堪侩,尽西风,季鹰归未?B.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惶北顾。
D.可堪回首,狒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①断鸿..声里断鸿:失群的孤雁。
②把吴钩..看了吴钩:古代吴地制造一种宝刀。
B.①舞榭.歌台榭:建在高台上的房子。
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风流:风度,风韵。
C.①元嘉草草..草草:草率,轻率。
②休说鲈鱼堪脍.脍:美味。
D.①封.狼居胥封:封闭山界禁止上山。
②一片神鸦社鼓..社鼓:社日祭祀土神所奏的鼓乐。
3.下列词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A.落日楼头,断鸿..流年,忧愁风雨..声里 B.可惜C.斜阳草树,寻常..仓皇北顾..巷陌 D.赢得4.下列词句没有使用借代修辞的一项是()A.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B.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D.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5.下列词句中的一词多义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 会①无人会,登临意②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B.顾①赢得仓皇北顾②瞻前顾后C.路①烽火扬州路②彼路斯何,君子之车D.可①可堪回首②学不可以已6.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①赢得仓皇北顾()②廉颇老矣,尚能饭否()③遥岑远目()7.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一句写出了宋武帝刘裕在战场上的声威气势,“”一句写出了宋文帝刘义隆在战场上的狼狈之态。
8.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应该做好充分准备,否则就会像刘义隆那样,虽有“___________”的雄心,也难逃失败的结局。
二、课内阅读与欣赏9.《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1)上片分别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牵动了词人怎样的心绪呢?(2)上片中有哪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这些动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呢?(1)上片提到的孙权、刘裕有何共同点?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呢?(2)下片借用刘义隆典故的目的是什么?三、拓展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1-13题。
水龙吟知识点梳理及练习题
水龙吟知识点梳理及练习题导读:全词就登临所见挥发,由写景进而抒情,情和景融合无间,将内心的感情写得既含蓄而又淋漓尽致。
作为高考语文常考古文,考生必须要对水龙吟有深刻记忆。
为此,今儿本栏目小编就为考生整理出了水龙吟知识点以及水龙吟练习题,有些这些备考资料考生就可以开始轻松复习啦!原文: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译文:译文一空荡的秋空虽火红似火,可是我心中却千里冷落凄凉,冷清的江水只能伴随着天空流去,何处会是尽头,这秋天无边无际。
无奈的眺望远处的山岭,为何,报国又比登天难,为何,国家又如此腐败,只能怪人间正道是沧桑。
那群山像女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难道说,这王朝只剩下花天酒地了吗?斜下的太阳照着这亭子,在长空远飞离群。
孤雁伴着它那凄惨绝望声从天空划过,或许是映照着我这流落江南思乡游子。
我看着这宝刀,却不曾沾染着敌人的鲜血,我狠狠地把亭上的栏杆都拍遍了,也没有人领会我现在登楼的心意,天下知我者,还能有谁呢?。
我可不会像张翰那样,为家乡之景而归。
那刘备天下为怀,斥责许氾,辞气激扬,令人佩服。
只可惜时光如流水一般过去,我真担心着风雨飘荡中的国家,时间如白驹过隙!连一拭英雄泪的红巾翠袖也无人唤取了。
译文二辽阔的南国秋空千里冷落凄凉,江水随天空流去,秋天更无边无际。
极目遥望远处的山岭,只引起我对国土沦落的忧愁和愤恨,还有那群山像女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
西下的太阳斜照着这楼头,在长空远飞离群孤雁的悲鸣声里,还有我这流落江南的思乡游子。
我看着这宝刀,狠狠地把楼上的栏杆都拍遍了,也没有人领会我现在登楼的心意。
别说鲈鱼切碎了能烹成佳肴美味,西风吹遍了,不知张季鹰已经回来了没?像只为自己购置田地房产的许汜,应怕惭愧去见才气双全的刘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巩固练习
基础积累
1.下列加红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倩.(qiàn)何人遥岑.(céng)鲈.(lú)鱼鲈鱼堪鲙.(huì)
B.揾.(wēn)英雄泪玉簪.(zān)巷陌.(mò)封狼居胥.(xū)
C.螺髻.(jì)断鸿.(hóng)舞榭.(xiè)廉颇.(pō)老矣
D.献愁供.(gòng)恨孙仲谋.(móu)佛.(fú)狸金戈.(gē)铁马
2.下列各句中没错别字的一项是()
A.断鸿脍炙人口求田问舍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B.巷陌舞榭歌台仓皇北顾有志者事竞成
C.震憾金戈铁马金碧辉煌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D.怄气叩人心弦食不果腹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3.下列各句中加红的词语用借代的一项是()
A.舞榭歌台,风流
..总被雨打风吹去。
B.寻常巷陌,人道寄奴
..曾住。
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D.佛狸祠
...下,一片神鸦社鼓。
4.下列语句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B.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C.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D.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5.下面有关典故对应的人物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刘孟节)
B.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未归?(张翰)
C.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陈登)
D.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刘备)
6.下列对《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句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楚天”的“楚”地,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这里战国时曾属楚国。
“水随天去”的“水”,指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
“千里清秋”和“秋无际”,显出阔达的气势,同时写出江南秋季的特点。
B.“落日”,本是日日皆见之景,辛弃疾用“落日”二字,比喻南宋国势衰颓。
“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作为“江南游子”的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
C.“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是写山。
“遥岑”即远山,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像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景色是算得上美景,但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
D.“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是融情入景,此时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动。
但作者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
7.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人道寄奴曾住”写了两个人,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是都是能够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而且他们的事业都是从京口起步的。
此处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英雄人物的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
B.写孙权和刘裕一略一详,是因为刘裕出身贫贱,却能建功立业,更表现了“事在人为”的道理;更表现出词人对英雄的仰慕。
在当时韩侂胄急于北伐的现实中,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还含有“如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采用”的意思。
C.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目的是借鉴历史,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暗指韩侂胄急于北伐可能重蹈覆辙。
D.“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说的是四十三年前自己正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
后来渡淮南归,如今自己已成老年,壮志依然难酬,追思往事,不胜身世之感!
8.填空
1)楚天千里清秋,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南游子。
3)把吴钩看了,__________,无人会,登临意。
4)可惜流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倩何人换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千古江山,_____________。
7)舞榭歌台,_____________。
8)想当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四十三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凭谁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阅读辛弃疾的词,完成9—13题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娥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9.这首词的上片极力渲染元宵夜赏灯的盛况,其中几处摹写灯火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0.词的下片末尾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人,有人认为是作者追慕的美人,近代学者梁启超则评这首词是“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请谈谈你对“那人”这一形象的理解。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1.前人在评论这首词时曾说,“愁”字是全词的关键,词中“愁”在上下两片中的寓意分别是什么?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014 江苏淮安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贺新郎
[宋] 辛弃疾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
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
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
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问何物、
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
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
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知我者,二三子。
注:宋宁宗庆元四年(1198),被罢,59岁,此词仿陶氏《停云》“思亲怀友”之意,闲居铅山县自造“停云堂”感怀而作。
12.辛弃疾词爱用典故,在宋词中别具一格,请列举此词典故涉及到的人物?
13.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句“知我者,二三子”的作用。
14.此词中寄托了作者哪些深沉的感情。
参考答案
1.C(A项“岑”读cén,“鲙”读kuài ;B项“揾”读wèn;D项“供”读gōng,“佛”读bì。
)
2.A(B项“竞”应为“竟”;C项“憾”应为“撼”;D项“叩”应为“扣”。
)
3.A(A项的“风流”借代古代的英雄人物。
)
4.C(停顿应为“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
5.D(“刘备”应为“桓温”。
)
6.D(“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是直抒胸臆,这里没有写景物。
)
7.B(“如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采用”是作者的心里话,“他”应该改为“我”,否则会使人误解为提出正确战略意图的是韩侂胄。
)
8.1)水随天去秋无际;2)落日楼头,断鸿声里;3)栏杆拍遍;4)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5) 红巾翠袖,揾英雄泪;6)英雄无觅孙仲谋处;7)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8)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9)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10)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9.花千树、星如雨、鱼龙舞
10.这一形象写的是一个不甘寂寞、不随流俗的女子,作者借以寄托自己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宁愿幽居、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
11.上片的“愁”是春花秋月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的“愁”是关心国事、怀才不遇的哀愁。
全词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社会不满和壮志难酬的忧郁激愤感情。
12. 李白、陶渊明、刘邦、孔子、张融
13. 结构:照应开头
内容:进一步说明自己晚年知音稀少、孤独的处境和寂寞心情,悲凉的气氛中又表现了豪放不羁的风格,引人沉思,意味无穷。
14. 悲:年老体衰,知已零落,思亲怀友,孤独愁闷。
虚度岁月,壮志难酬的怨恨与狂放。
喜:青山相伴,寄情山水。
愤:抨击醉生梦死、沽名钓誉之人,抒发统一国土的豪情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