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热工计算精编版

合集下载

(新)混凝土热工计算

(新)混凝土热工计算

混凝土热工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_50496-2009)进行取值计算。

砼强度为:C40 砼抗渗等级为:P6砼供应商提供砼配合比为:水:水泥:粉煤灰:外加剂:矿粉:卵石:中砂155: 205 : 110 : 10.63 : 110 : 1141 : 727一、温度控制计算1、最大绝热温升计算T MAX= W·Q/c·ρ=(m c+K1FA+K2SL+UEA)Q/Cρ式中:T MAX——混凝土的最大绝热温升;W——每m3混凝土的凝胶材料用量;m c——每m3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取205Kg/m3;FA——每m3混凝土的粉煤灰用量,取110Kg/m3;SL——每m3混凝土的矿粉用量,取110Kg/m3;UEA——每m3混凝土的膨胀剂用量,取10.63Kg/m3;K1——粉煤灰折减系数,取0.3;K2——矿粉折减系数,取0.5;Q——每千克水泥28d 水化热,取375KJ/Kg;C——混凝土比热,取0.97[KJ/(Kg·K)];ρ——混凝土密度,取2400(Kg/m3);T MAX=(205+0.3×110+0.5×110+10.63)×375/0.97×2400T MAX=303.63×375/0.97×2400=48.91(℃)2、各期龄时绝热温升计算Th(t)=W·Q/c·ρ(1-e-mt)= T MAX(1-e-mt);Th——混凝土的t期龄时绝热温升(℃);е——为常数,取2.718;t——混凝土的龄期(d);m——系数、随浇筑温度改变。

根据商砼厂家提供浇注温度为20℃,m值取0.362Th(t)=48.91(1-e-mt)计算结果如下表:3、砼内部中心温度计算T1(t)=T j+Thξ(t)式中:T1(t)——t 龄期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是该计算期龄混凝土温度最高值;T j——混凝土浇筑温度,根据商砼厂家提供浇注温度为20℃;ξ(t)——t 龄期降温系数,取值如下表T1(t)=T j+Thξ(t)=20+ Thξ(t)计算结果如下表:由上表显示,砼中心温度最高值出现在第三天。

混凝土热工计算步骤及公式(完整资料).doc

混凝土热工计算步骤及公式(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冬季混凝土施工热工计算步骤1:出机温度T1应由预拌混凝土公司计算并保证,现场技术组提出混 凝土到现场的出罐温度要求。

计算入模温度丁2:(D 现场拌制混凝土采用装卸式运输工具时T 2=T r AT y(2)现场拌制混凝土采用泵送施工时:T 2=T r AT b(3)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施工时:T 2=T r AT v -AT b其中,△「、分别为采用装卸式运输工具运输混凝土时的温 度降低和采用泵管输送混凝土时的温度降低,可按下列公式计算:△Ty=(M+().()32n) X (T r Ta)3.6Dw AK = 4(o x ---- x xt 2x ----- ------ -0.04 十%‘QxpcXD: Ab 式中:T 2——混凝土拌合物运输与输送到浇筑地点时温度(°C) △T v ——采用装卸式运输工具运输混凝土时的温度降低(℃)△T b ——采用泵管输送混凝土时的温度降低(℃)——泵管内混凝土的温度与环境气温差(°C),当现场拌制混 凝土采用泵送工艺输送时:当商品混凝土采用泵送工艺 输送时:△Tkl -Ty-T ,1——室外环境气温(℃)t I ——混凝土拌合物运输的时间(h)t 2——混凝土在泵管内输送时间(h)n ——混凝土拌合物运转次数C c ——混凝土的比热容[kj/(kg - K)]2——混凝土的质量密度(kg/m 3) 一般取值240()入b ——泵管外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由7 (m - k)]4——泵管外保温层厚度(m)D L ——混凝土泵管内径(m)D «一混凝土泵管外围直径(包括外围保温材料)(m)3——透风系数,可按规程表A.2.2-2取值a ——温度损失系数(h 」);采用混凝土搅拌车时:“二().25;采用 开敞式大型自卸汽车时:a=().2O;采用开敞式小型自卸汽车时:a=0.3(); 采用封闭式自卸汽车时:a=().l ;采用手推车或吊斗时:a=().5() 步骤2:考虑模板和钢筋的吸热影响,计算成型温度T3_ CcUicT2 + Cftn/Tf + CsinsTs1 ---------------------Cd)u + Cfjnf + CansC c ——混凝土比热容(kj/kg - I<)普通混凝土取值().96C f ——模板比热容(kj/kg - K)木模2.51,钢模().48C s ——钢筋比热容(kj/kg - I <) 0.48m---- 每m3混凝土重量(kg) 2500cmf—每n?混凝土相接触的模板重量(kg)m,——每n?混凝土相接触的钢筋重量(kg)Tf—模板的温度,未预热时可采用当时的环境温度(℃)——钢筋的温度,未预热时可采用当时的环境温度(°C)步骤Ts3:计算T=0℃时的t3= r)e-0Vm_(pe-'L,t3 + %且T4——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到任一时刻的温度(°C)Tm.a——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到任一时刻[的平均气温(℃)t——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到任一时刻的时间(h)5——水泥水化速度系数(h-1)Vcc加8——综合系数9c——混凝土的质量密度(kg/m5)一般取值2400 Qcc——水泥水化累积最终放热量(kj/kg)3 --- 透风系数M——结构表面系数(m/)M=A/V=表面积/体积k——结构围护层的总传热系数(kj/m2 - h - K)小小得d——第i层围护层厚度(m)X.——第i层围护层的导热系数[W/(m -k)]此时的已知条件:工.、V”、5、Qcc、3、M、k 设T=()℃,计算出t3步骤4:计算出T=0℃时的平均养护温度『仓,"一""卡甸+加由步骤3中计算出的不带入求出Tm。

混凝土热工计算步骤及公式

混凝土热工计算步骤及公式

冬季混凝土施工热工计算步骤1:出机温度T1应由预拌混凝土公司计算并保证,现场技术组提出混凝土到现场的出罐温度要求。

计算入模温度T2:(1)现场拌制混凝土采用装卸式运输工具时T2=T1-△T y(2)现场拌制混凝土采用泵送施工时:T2=T1-△T b(3)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施工时:T 2=T 1-△T y -△T b其中,△T y 、△T b 分别为采用装卸式运输工具运输混凝土时的温度降低和采用泵管输送混凝土时的温度降低,可按下列公式计算:△T y=(αt 1+0.032n )×(T 1- T a)式中:T 2——混凝土拌合物运输与输送到浇筑地点时温度(℃)△T y ——采用装卸式运输工具运输混凝土时的温度降低(℃) △T b ——采用泵管输送混凝土时的温度降低(℃)△T 1——泵管内混凝土的温度与环境气温差(℃),当现场拌制混凝土采用泵送工艺输送时:△T 1= T 1- T a ;当商品混凝土采用泵送工艺输送时:△T 1= T 1- T y - T aT a ——室外环境气温(℃)t 1——混凝土拌合物运输的时间(h )t 2——混凝土在泵管内输送时间(h )n ——混凝土拌合物运转次数C c ——混凝土的比热容[kj/(kg ·K)]ρc ——混凝土的质量密度(kg/m 3) 一般取值2400λb ——泵管外保温材料导热系数[W/(m ·k )]d b ——泵管外保温层厚度(m )D L ——混凝土泵管内径(m )D w ——混凝土泵管外围直径(包括外围保温材料)(m )ω——透风系数,可按规程表A.2.2-2取值α——温度损失系数(h -1);采用混凝土搅拌车时:α=0.25;采用开敞式大型自卸汽车时:α=0.20;采用开敞式小型自卸汽车时:α=0.30;采用封闭式自卸汽车时:α=0.1;采用手推车或吊斗时:α=0.50步骤2:考虑模板和钢筋的吸热影响,计算成型温度T3 T3=ss f f c c s s s f f f c c m C m C m C T m C T m C T m C ++++2 C c ——混凝土比热容(kj/kg ·K )普通混凝土取值0.96C f ——模板比热容(kj/kg ·K )木模2.51,钢模0.48C s ——钢筋比热容(kj/kg ·K )0.48m c ——每m 3混凝土重量(kg )2500m f ——每m 3混凝土相接触的模板重量(kg )m s ——每m 3混凝土相接触的钢筋重量(kg )T f ——模板的温度,未预热时可采用当时的环境温度(℃)T s ——钢筋的温度,未预热时可采用当时的环境温度(℃)步骤3:计算T=0℃时的t 3T 4——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到任一时刻的温度(℃)T m,a ——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到任一时刻t 的平均气温(℃)t 3——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到任一时刻的时间(h )V ce ——水泥水化速度系数(h -1)ηθϕ——综合系数cc ce C V M K ρωθ∙∙∙∙= M k C V m Q V c c ce ce ce ce ∙∙-∙∙∙∙=ωρϕ ϕη+-=a m T T ,3 ρc ——混凝土的质量密度(kg/m 3) 一般取值2400Q ce ——水泥水化累积最终放热量(kj/kg )ω——透风系数M ——结构表面系数(m -1) M=A/V=表面积/体积k ——结构围护层的总传热系数(kj/m2·h ·K )d i ——第i 层围护层厚度(m )λi ——第i 层围护层的导热系数[W/(m ·k )]此时的已知条件:T m,a 、V ce 、ρc 、Q ce 、ω、M 、k设T=0℃,计算出t 3步骤4:计算出T=0℃时的平均养护温度a m t V t V ce m T t V T ce ce ,3331+⎪⎭⎫ ⎝⎛-+-=∙∙-∙-ϕθηθηϕθ 由步骤3中计算出的t 3,带入求出T m 。

热工计算(2)

热工计算(2)

12=其中W-501.00Q-237Q 0-300k-0.79k1-0.95k2-0.84c-0.97ρ-24003其中m-0.4e- 2.718t-T(t)=Tmax×(1-e -mt )常数混凝土龄期(天)经验系数(随水泥品种、比表面及浇筑温度而异),,取混凝土的密度(kg/m3)每公斤水泥水化热(kJ/kg)(中热硅酸盐水泥)掺合料水化热调整系数,k=k1+k2-1计算参数设定各龄期混凝土的绝热温升T(t)(℃)混凝土的最终绝热温升Tmax(℃)Tmax=W×Q/(c×ρ)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kg/m3)每公斤胶凝材料总水化热量(kJ/kg),=kQ 0混凝土的比热(J/kg*K)粉煤灰掺量水化热调整系数矿粉掺量水化热调整系数4其中ξ-5其中Tq-30H- 2.287h'-0.043Tb(t)=Tq+4h'(H-h')×△Tl(t)/H 2不同龄期的大气平均温度(℃)混凝土的计算厚度(m),H=h+2h'=混凝土的虚厚度(m),h'=λ*(∑δi/λi+1/βu)=各龄期混凝土表面温度Tb(t)(℃)各龄期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Tn(t) (℃)Tn(t)=Tj+T(t)×ξ算结不同龄期和浇筑厚度的降温系数,查表λ- 2.33βu-查表得76.6δi -草袋,取0.04λi -草袋0.146其中εy 0-0.00032M1-水泥品种M1取值 1.00M2-水泥细度M2取值 1.35M3-水胶比M3取值 1.00M4-胶浆量M4取值 1.00M5-养护时间M5取值0.93M6-环境相对湿度M6取值0.77M7-水力半径倒数M7取值 1.40M8-配筋率M8取值 1.00M9-减水剂M9取值 1.30M10-粉煤灰掺量M10取值0.86M11-矿粉掺量M11取值1.05= 1.51343.00%自然养护,28天70%0.6190.0095普通硅酸盐水泥5000孔0.350.19有21.00%则, M1×M2×M3…M11算混凝土收缩变形不同条件影响修正系数M i混凝土在标准状态下的最终(极限)收缩值εy (t)=εy 0×(1-e -0.01t )×M1×M2×M3…M11各种保温材料的厚度(m)各种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W/m 2*K)各龄期混凝土收缩相对变形值εy(t)混凝土导热系数(W/m 2*K)固定在空气中放热系数(W/m 2*K),设风速4.0m/s,光滑表面7其中α-0.000018其中E0-32500β- 1.035β1-查表0.99β2- 1.045各龄期混凝土的当量温差Ty(t)(℃)Ty(t)=εy(t)/α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各龄期混凝土的弹性模量E(t)(N/mm 2)E(t)=βE 0(1-e -0.09t )混凝土的最终(28d)弹性模量(N/mm2)掺合料修正系数,β=β1*β2=粉煤灰掺量修正系数,矿粉掺量修正系数,9其中Th-25.010其中S(t)-R-0.5μ-0.15算结混凝土的综合温度差△T(t)(℃)△T(t)=△T1(t)-Th混凝土浇筑后达到稳定时的温度(℃)各龄期混凝土的温度(包括收缩)应力σ(t) (N/mm 2)σ(t)=-E(t)×α×△T(t)×S(t)×R/(1-μ)考虑混凝土徐变影响的松弛系数混凝土的外约束系数混凝土泊松比11计算结论C40混凝土=2.39N/mm 212其中Tn-13Td(t)=Tn(t)-T 0各龄期混凝土温度值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可知,由于降温和收缩产生的温度应力小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可采取一次性浇筑混凝土底板,不会产生贯穿性有害裂缝。

混凝土热工计算

混凝土热工计算

一. 混凝土拌和温度的计算强度等级水泥用量258水泥温度60出机温度环境温度装料、转运、卸料21.62240.032时间:min 15θ:0.48总θ0.96二,混凝土浇筑温度计算:23.90T max =m c ×Q/(C×ρ)参数1C35参数2混凝土拌合物计算温度ρ――砼的质量密度,取2400Kg/m 3四,计算混凝土内部实际最高温度及实际最高温升值浇筑温度三。

计算混凝土最大水化热绝热温升值m c ――每立方米砼水泥用量(Kg)Q――每千克水泥水化热量(KJ/Kg),取330C――砼的比热,取0.96kJ/kg.KT(t)――砼浇筑完成t段时间,砼的绝热温升值(℃)。

t――砼浇筑后至计算时的天数(d)ξ——不同浇筑块厚度的温降系数1.4 MT(t)时间ξ16.8230.4614.6360.411.1290.3047.97120.2185.63150.1543.88180.1063.07210.0842.93240.081.83270.051.46300.04内部实际最高温度时间40.73338.53635.02931.881229.541527.781826.982126.832425.732725.3730混凝土内部实际最高温升值2.19T3-T63.51T6-T93.15T9-T122.34T12-T151.76T15-T180.80T18-T210.15T21-T241.10T24-T270.37T27-T30五、各龄期混凝土收缩值及收缩当量温差:ξy(t)=ξy0((1-e-0.01t)×M1×M2×…M10M1=1.00, M2=1.05 M3=1.00, M4=1.00, M5=1.20,M6=1.11 M7 =1.00, M8=1.40(水利半径倒数), M9=1.00, M10=0.80 (配筋率)M11M2 1.05M31M41M5 1.2M6 1.11M71M8 1.4M91M100.8M*M 1.566ξy 03.24E-04e-0.01tξy (t )5.08E-04*(1-e-0.01t)收缩值t(浇筑后计时天数)ξy (30) 1.32E-0430ξy (27) 1.20E-0427ξy (24) 1.08E-0424ξy(21)9.61E-0521ξy (18)8.36E-0518ξy (15)7.07E-0515ξy (12) 5.74E-0512ξy (9) 4.37E-059ξy (6) 2.96E-056ξy (3)1.50E-053Ty(t)收缩当量温差ξy(t)不同龄期收缩值α当量温度30d收缩值 1.32E-0413.1527d收缩值1.20E-0412.01T y (t)=ξy (t)/α =ξy(t)/1.0×10-5混凝土线性膨胀系数 取1.0*10-524d收缩值 1.08E-0410.8321d收缩值9.61E-059.6118d收缩值8.36E-058.3615d收缩值7.07E-057.0712d收缩值 5.74E-05 5.749d收缩值 4.37E-05 4.376d收缩值 2.96E-05 2.963d收缩值 1.50E-05 1.50当量温差t30-t27 1.15t27-t24 1.18t24-t21 1.22t21-t18 1.25t18-t15 1.29t15-t12 1.33t12-t9 1.37t9-t6 1.41t6-t31.46七、总综合温差11.7ΔTL α=1.0×10-518.5740000.00001计算书11.2εpaftρ1.080E-041.650.774f t ——混凝土抗拉设计强度,C35为1.65 N/mm 2εpa ——钢筋混凝土的极限拉伸;ρ——截面配筋率,计算取0.774%d——钢筋直径,取3.2cm九、钢筋混凝土极限拉伸计算:εpa=0.5ft(1+ρ/d)×10-4t 2-t 1——温度差,取25℃; 内外温差要计算八、混凝土温度变形值计算ΔT=L(t2-t1)αΔT——随温度变化而伸长或缩短的变形值(mm);L——结构长度(mm),为mm;六.各龄期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差T=Ty(3-6)+Ty(6-9)+Ty(9-12)+Ty(12-15)+Ty(15式中: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一般近似取标准条件下养护28d 的弹性模量,可按表B.3.1-1取用;此处β=β1·β2 =0.99*1.02= 1.0098E(t)βE07.527E+03 1.0098 3.15E+041.327E+04 1.0098 3.15E+041.766E+04 1.0098 3.15E+042.101E+04 1.0098 3.15E+042.356E+04 1.0098 3.15E+042.551E+04 1.0098 3.15E+042.700E+04 1.0098 3.15E+042.814E+04 1.0098 3.15E+042.901E+04 1.0098 3.15E+042.967E+041.00983.15E+04十、各龄期混凝土弹性模量E(t)=βE0(1-e-0.09t)——混凝土龄期为t 时,混凝土的弹性模量(N/mm 2);β=β1·β2 (B.3.1-2)β——掺合料修正系数,该系数取值应以现场试验数据为准,在施工准备阶段和现场无试验数据时,可参 β1——粉煤灰掺量对应系数,取值参见表B.3.1-2; β2——矿粉掺量对应系数,取值参见表B.3.1-2;φ——系数,应根据所用混凝土试验确定,当无试验数据时,可近似地取φ=0.09)(t E 0E11、结构计算温差=混凝土内部实际最高温升值2.193.513.152.341.760.800.151.100.37相关参数:A 1A 2R 10.0237d -1 3.45167d -1(-0.067419d -1)e 为常数=2.718(混凝土内部实际最高温升值+各龄期混各龄期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差1.51.31.21.21.11.41.41.31.3S(18)=0.252;S(15)=0.233;S(12)=0.215;S(9) =0.214;S(6) =0.208;S(3)=0.186此应力松弛系数可直接引用13、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应力计算12、各龄期混凝土应力松弛系数:S h(t )=1-A 1/R 1(1-e-R1t)-A 2/R 2(1-e-R2t)A 1,R 1,A 2,R 2 分别为经验系数S(30)=1.00;S(27)=0.57;S(24)=0.436;S(21)=0.301;L——基础长度 L=74000mmζ(t)=E (i)×α×T (i)×〔1-1/ch βL/2〕S i(t)ζ(t)——各龄期混凝土基础所承受的温度应力;E (i)——各龄期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如3天和6天的平均值)T (i)——各龄期综合温度;(即结构计算温差)α混凝土线性膨胀系数1.0*10-5S i(t)——各龄期混凝土松弛系数;(如3天和6天的平均值)ch βL/2——双曲余弦函数,可由表查得;β——系数 β=(C X /HE (t))0.5ζ(t) (N/mm)E(i)α0.0499 1.040E+04 1.00E-050.0891 1.547E+04 1.00E-050.0918 1.933E+04 1.00E-050.0826 2.228E+04 1.00E-050.0769 2.454E+04 1.00E-050.0606 2.626E+04 1.00E-050.0544 2.757E+04 1.00E-050.1256 2.857E+04 1.00E-050.13122.934E+041.00E-05混凝土内部最大温度应力为0.7621N/mm2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为 1.65N/mm2抗裂安全度为0.462是否安全安全Tmax=T0+Q/10+F/5055.7840.73hλi λ1.40.14 2.3Tb Ta KT 0——混凝土浇筑温度,前面计算为X℃。

混凝土热工计算

混凝土热工计算

冬施混凝土保温养护热工计算一、混凝土保温养护方案本标段工程在2018~2019年度冬期施工的工程主要都是地下结构部分,混凝土采用鲁冠搅拌站的冬季施工配比商品砼,用混凝土罐车运送到施工现场的过程中,对罐车覆盖保温,减少热量损失。

混凝土浇注完成后采用蓄热法养护,用塑料薄膜+棉被+彩条布进行覆盖。

二、热工计算1. 计算依据(1)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 热工计算C40冬施配合比砼。

其配比:水泥305kg,水151kg,砂798kg,碎石976kg,粉煤灰用量85kg,矿粉60 kg,防冻剂9kg,膨胀剂9kg,水灰比0.42,砂率39%。

采用高效防冻剂,受冻温度-15℃。

(1) 混凝土拌和物经运输到浇筑时温度T2本工程所有混凝土均采用商品混凝土,根据生产厂商提供的数据混凝土拌和物出机温度都不低于15℃,计算时按最不利情况考虑取T1=15℃。

T2=T1−(αt1+0.032n)(T1−T a)=15-(0.25×0.5+0.032×1)(15-0)=12.65℃式中T2——混凝土拌合物运输到浇筑时温度(℃);t1——混凝土拌合物自运输到浇筑时的时间(h);取30分钟n——混凝土拌合物动转次数;(动转1次)。

T a——混凝土拌合物运输时环境温度(取0℃);α——温度损失系数(h-1),取0.25当用混凝土搅拌车输送时,α=0.25;(本工程采用运输方式)当用开敞式大型自卸汽车时,α=0.20;当用开敞式小型自卸汽车时,α=0.30;当用封闭式自卸汽车时,α=0.1;当用手推车时,α=0.50。

根据以上计算数据可以得出混凝土入模温度为12.65℃,满足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2) 混凝土浇筑成型完成时温度T3T3=C c m c T2+C f m f T f+C s m s T sC c m c+C f m f+C s m s=0.96×2500×12.65+2.1×50×0+0.46×4.65×00.96×2500+2.1×50+0.46×4.65=12.11℃式中T3——考虑模板和钢筋吸热影响,混凝土成型完成时的温度(°C);C c——混凝土的比热容(0.96kJ/kg.K);C f——模板的比热容(2.1kJ/kg.K);C s——钢筋的比热容(0.46kJ/kg.K);m c——每m3混凝土的重量(2500kg);m f——每m3混凝土相接触的模板重量(50kg);m s——每m3混凝土相接触的钢筋重量(4.65kg);T f——模板的温度,未预热时可采用当时的环境温度(取0℃);Ts——钢筋的温度,未预热时可采用当时的环境温度。

冬季施工混凝土热工计算

冬季施工混凝土热工计算

冬季施工混凝土热工计算方法:
一、混凝土拌合物温度计算
混凝土拌合物温度=【0.92(水泥用量*水泥温度+掺合料用量*掺合料温度+砂的用量*砂的温度+碎石的用量*碎石的温度)+4.2*水的温度*(拌和水用量-砂的含水率*砂的用量-碎石的含水率*碎石用量)+水的比热容(砂的含水率*砂的用量*砂的温度+碎石的含水率*碎石的用量*碎石的温度)-冰的溶解热(砂的含水率*砂的用量+碎石的含水率*碎石的用量)】/【4.2*拌和水用量+0.92*(水泥用量+掺合料用量+碎石用量+砂用量)】
当骨料温度大于0℃时:水的比容热为4.2、冰的溶解热为0;
当骨料温度小于或等于0℃时:水的比容热为2.1、冰的溶解热为335;二、混凝土拌合物出机温度计算
混凝土出机温度=混凝土拌合温度-0.16(混凝土拌合温度-搅拌机棚内温度)
三、混凝土拌合物运输与输送至浇筑地点时的温度
混凝土拌合物运输与输送至浇筑地点时的温度=混凝土出机温度-采用装卸式运输工具运输混凝土时的温度降低
采用装卸式运输工具运输混凝土时的温度降低=(温度损失系数*混凝土拌合物运输的时间+0.032*混凝土拌合物运转次数)*(混凝土出机温度-室外环境温度)
温度损失系数:采用混凝土搅拌车时为0.25;采用敞开式大型自卸汽车时为0.20;采用敞开式小型自卸汽车时为0.30;采用封闭式自卸汽车时为0.1;采用手推车或吊车时为0.50
上面的公式涉及到质量的单位为kg,涉及到温度的单位为℃,涉及到含水率的单位为%,温度损失系数的单位h-1,水的比热容的单位kJ/(kg*K),冰的溶解热的单位kJ/kg。

附表:冬季施工热工计算试验记录。

混凝土热工计算书

混凝土热工计算书

混凝土热工计算书一、冬期施工的已知条件工程使用的全部是顺城搅拌站商品砼,所以要求混凝土经过运输成型后的温度为10℃—20℃。

二、热工计算:1、当施工现场温度为-5℃时混凝土因钢模板和钢筋吸热后的温度:T3=(G n C n T2+G m C m T m)/(G n C n+G m C m)=(2400×1×10+279×0.48×5)/(2400×1+279×0.48)=9.2℃T3:混凝土在钢模板和钢筋吸收热量后的温度(℃)G n:1m³混凝土为2400KgG m:1m³混凝土相接触的钢模板和钢筋的总重量为279KgC n:混凝土比热,取1KJ/KgKC m:钢材比热,取0.48 KJ/KgKT2:混凝土经过搅拌、运输、成型后的温度(℃)T m:钢模板、钢筋的温度,即当时大气温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温度为9.2℃经计算得:(1)当混凝土经过运输成型后的温度为10℃当施工现场温度为0℃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温度为9.47℃当施工现场温度为-5℃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温度为9.2℃当施工现场温度为-10℃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温度为8.94℃当施工现场温度为-15℃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温度为8.67℃(2)当混凝土经过运输成型后的温度为15℃当施工现场温度为0℃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温度为14.79℃当施工现场温度为-5℃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温度为14.53℃当施工现场温度为-10℃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温度为14.27℃当施工现场温度为-15℃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温度为14.01℃(3)当混凝土经过运输成型后的温度为20℃当施工现场温度为0℃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温度为18.94℃当施工现场温度为-5℃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温度为18.68℃当施工现场温度为-10℃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温度为18.41℃当施工现场温度为-15℃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温度为18.15℃2、设:室外平均气温t p=-5℃,室外最低温度-15℃,砼浇灌后的初始温度t0=10℃。

混凝土热工计算

混凝土热工计算

混凝土热工计算底板混凝土施工的热工计算,将根据施工时当时的环境温度来确定。

混凝土浇筑施工时的大气平均气温(T 0)取值为-150C (根据以往几天气象),冬期施工为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采用暖棚法,棚内温度为50C 。

一、混凝土的最大绝热温升:()max (1)mt c t c m Q T e C m Q T C ρρ-=-= 式中:()t T ----浇完一段时间t ,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值(℃);c m ----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3kg /m ),由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可知c m =3773kg /m ;Q----每千克水泥水化热量(J/kg );C----混凝土的比热在0.84~1.05kJ/kg.K 之间,一般取0.96kJ/kg.K ; ρ----混凝土的质量密度,取25003kg /m ;e----常数,取为2.718;t----龄期(d ),取3、6、9、12;m----与水泥品种、浇筑时温度有关的经验系数,此处查计算手册表11-9取为0.318;max T ----混凝土最大水化热温升值,即最终温升值。

-0.3183(3)377377T =(1-2.718)=36.420.962500⨯⨯⨯⨯℃ -0.3186(6)377377T =(1-2.718)=50.460.962500⨯⨯⨯⨯℃ -0.3189(9)377377T =(1-2.718)=55.840.962500⨯⨯⨯⨯℃ -0.31812(12)377377T =(1-2.718)=57.920.962500⨯⨯⨯⨯℃ 二、混凝土内部的中心温度:max 0(t )T =T +T ζ式中:max T ----混凝土内部中心最高温度(℃);0T ----混凝土的浇筑入模温度(℃); (t )T ----在t 龄期时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ζ----不同浇筑块厚度的降温系数,可由施工计算手册表11-11、11-12查用。

大体积砼热工计算

大体积砼热工计算

混凝土的热工计算1)最大绝热温升:根据计算公式,T h=m c Q/cp(1-e-mt)其中:T h—混凝土最大绝热温升值m c—每m3水泥用量,取370Q—每公斤水泥水热(3),取Q=375E—常数,e=2.718m—与水泥品种、浇筑时与温度有关的经验系数,取0.340t—混凝土浇筑后至计算时的天数(d)取3d(3d时水化热温度最大)c—混凝土的热比,取c=0.97kJ/(kg.k)p—混凝土质量密度,取R=2400kg/m3。

T h=370×375/0.97×2400×1 =59.6(℃)2)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1混凝土浇筑温度按5℃考虑:T1(t)=T j+T h·ξ(t) =5+59.6×0.522=36.1(℃) ○2混凝土浇筑温度按10℃考虑:T1(t)=T j+T h·ξ(t) =10+59.6×0.522=41.11(℃) 其中:T j————混凝土浇筑温度(℃)ξ(t)——t龄期降温系数c混凝土表层温度混凝土表面保温层的传热系数β=1/(∑Si/λi+1/βq)=1/(0.03/0.14+1/23)=3.88 3)混凝土虚厚度h1=K(λ/β)=0.666×(2.33/3.88)=0.4 混凝土计算厚度砼计算厚度:H=h+2h1=1.4+2×0.4=2.2m采用保温材料厚度2cm4)混凝土表层温度○1施工期间大气平均温度5℃考虑:T2(t)=T q+4h’(H-h’)[T1(t)-T q]/H2=5+4×0.4×1.8×[41.11-5]/2.2×2.2=26.5(℃)○2施工期间大气平均温度按10℃考虑:T2(t)=T q+4h’(H-h’)[T1(t)-T q]/H2=10+4×0.4×1.8×[41.11-10]/2.2×2.2= 31.5 (℃)T2(1)———混凝土表层(表面下50~100㎜处)温度T q ———施工期间大气平均温度h’———混凝土虚厚度(h’=k×λ/β)T1(t)———混凝土中心温度根据计算当混凝土浇筑温度按10℃考虑,施工期间大气平均温度按5℃考虑时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与混凝土表层温度之间最大温差为41.11℃-26.5℃=14.6℃小于25℃。

混凝土冬期施工热工计算

混凝土冬期施工热工计算

混凝土冬期施工热工计算1、混合物拌合物的温度T0=[0.9(WcTc+WsTs+WgTg)+4.2Tw(Ww-PsWs-PgWg)+C1(PsWsTs+ PgWgTg)-C2 (PsWs+PgWs)]÷[4.2Ww+0.9(Wc+Ws+Wg)]式中:T0 ——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Ww——水的用量,为209Kg Wc——水泥用量,为419KgWs——砂的用量,为585Kg Wg——碎石用量,为1187KgTw——水的温度,为50℃Tc——水泥温度,取5℃Ts——砂的温度,取2℃Tg——碎石温度,取2℃Ps——砂的含水率,取2% Pg——石的含水率,为0由于骨料温度为正温,故C1=4.2 C2=0则T0=[0.9(209×50+585×5+1187×2)+4.2×50(209-585×2%)+4.2×585×2×2%÷[4.2×209+0.9×(419+585+1187)]=19.5℃2、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T1=T0-0.16(T0-T b)式中:T1——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T0——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T b——搅拌机棚内温度,取-10℃则T1=19.5-0.16(19.5-10)= 14.8℃3、混凝土拌合物经运输至成型完成时的温度T2=T1-(at+0.032n)(T1-T a)式中:T2——混凝土经运输至成型完成时的温度(℃)T1——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a ——温度损失系数(h m-1),用混凝土罐车时a取0.10t ——混凝土自运输至浇筑完成时间,考虑到随成型随覆盖,t取0.9hn ——混凝土转运次数,取n=3T a——运输时的环境气温(℃),取-10℃则T2=14.8-(0.1×0.5+0.032×3)(14.8-10)=10.2℃4、考虑钢模板等的吸热影响,混凝土成型完成时的温度T3=(CcWcT1+ CtWtT t)/ (CcWc+ CtWt)式中:T3——考虑钢模吸热影响,砼成型完成温度(℃)Cc——混凝土的比热容(KJ/Kg·k),取1.05Ct——钢模的比热容(KJ/Kg·k),取0.63Wc——每m3砼的质量,为2400KgWt——每m3砼接触的钢模质量=2×0.025/2.565=0.0195Kg/ m3T2——混凝土成型完成温度(℃)T t——钢模板的温度(℃)取-10℃则T3=[1.05×2400×1.02+ 0.63×0.0195×(-10)]/ (1.05×2400+ 0.63×0.0195)=10.2满足要求。

混凝土热工计算书模板

混凝土热工计算书模板

水泥用量
水泥的水 化热
kg/m3 (KJ/kg)
砼比热 [KJ/(kg.K)]
砼密度 砼掺合料 温升
(kg/m3)
T (kg) ( n )

320
261
0.97
2428.3 127
84.0
β— △T(1)为龄期t时,
1、胶凝材料的水化热总量
由于本配合比采用粉煤灰和矿粉的双掺工艺,所以胶凝材料的水化热总量
发生变化。一般会产生0.3~0.5℃的冷量或热量损失。
计算表格
混凝土拌合物
外界气温 度
罐车载量
运输时间
浇筑时间
温度损失
装卸
T 出机温度 o
Tq
m3
min
min 系数值℃ 次数
(℃)
26.2
33.0
12
20.0 30.0 0.302
4
A1 A2
A3 A4 An 温度系数总 和
0.084 0.128 0.09
λ——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取2.33W/(m·K)
K——计算折减系数,取0.666
β——模板及保温层的传热系数,W/(m2·K)
β=1/(∑δi/λi+1/βa) δi——各种保温材料的厚度(m)
λi——各种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W/(m·K)
βa——空气层传热系数,取23W/(m2·K) △T(1)为龄期t时,混凝土内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T(1)=Tmax-Ta
27+4*0.15*(2.1-0.15)*(5.16-27)/2.12
33.41(℃)
3、温度差计算
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值差:
Tmax-Tb=51.16-33.41=17.75℃<25℃

混凝土热工计算

混凝土热工计算

混凝土热工计算以C20为例进行热工计算。

1、混凝土拌合的理论温度混凝土拌合物的热量系各种材料提供的热量,按材料的重量、比热及温度的乘积相加求得,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按下式计算:T o=[0.92(m ce T ce+m sa T sa+m g T g)+4.2T w(m w-w sa m sa-w g m g)+c1(w sa m sa T sa+w g m g T g)×c2(w sa m sa+w g m g)]÷[4.2m w+0.92(m ce+m sa+m g)]式中:T o—混凝土拌合物温度(℃);m w、m ce、m sa、m g—水、水泥、砂、碎石的用量(kg);T w、T ce、T sa、T g—水、水泥、砂、碎石的温度(℃);w sa、w g—砂、碎石的含水率(%);c1、c2—水的比热容[KJ/(kg×K)]及溶解热(KJ/kg)。

当骨料温度>0℃时,c1=4.2,c2=0;当骨料温度<0℃时,c1=1,c2=335。

m w、m ce、m sa、m g取值分别为:176kg、192kg、895kg、969kg;T w、T ce、T sa、T g取值分别为:60℃、-5℃、5℃、5℃;w sa、w g取值分别为:3.5%、1%。

代入上式得:T0=15.854℃2、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按下式计算:T1=T0-0.16(T0-T i)式中:T 1—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 T i —搅拌机棚内温度,取0℃。

代入公式得:T 1=13.317℃,满足出机温度大于10℃要求。

3、混凝土运输温度混凝土经运输到浇注时的温度按下式计算 T 2=T 1-(αt t +0.032n )×(T 1-T a )式中:T 2—混凝土拌合物经运输到浇注时的温度(℃); t t —混凝土拌合物经运输到浇注时的时间(h ); n —混凝土拌合物运转次数;T a —混凝土拌合物运输时的环境温度(℃); α—温度折损系数(h-1);T 1、t t 、n 、T a 、α取值分别为:13.317℃、1h 、1、-5℃、0.25; 将上式代入公式得:T 2=8.15℃,满足入仓温度大于5℃要求。

混凝土热工计算公式

混凝土热工计算公式

冬季施工混凝土热工计算步骤冬季施工混凝土热工计算步骤如下:1、混凝土拌合物的理论温度:T0=【0.9(mceTce+msaTsa+mgTg)+4.2T(mw+wsamsa-wgmg)+c1(wsamsaTsa+wgmgTg)-c2(wsamsa+wgmg)】÷【4.2mw+0.9(mce+msa+mg)】式中T0——混凝土拌合物温度(℃)mw、mce、msa、mg——水、水泥、砂、石的用量(kg)T0、Tce、Tsa、Tg——水、水泥、砂、石的温度(℃)wsa、wg——砂、石的含水率(%)c1、c2——水的比热容【KJ/(KG*K)】及熔解热(kJ/kg)当骨料温度>0℃时,c1=4.2,c2=0;≤0℃时,c1=2.1,c2=335。

2、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T1=T0-0.16(T0-T1)式中T1——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T0——搅拌机棚内温度(℃)3、混凝土拌合物经运输到浇筑时的温度:T2=T1-(at+0.032n)(T1-Ta)式中T2——混凝土拌合物经运输到浇筑时的温度(℃);tt——混凝土拌合物自运输到浇筑时的时间;a——温度损失系数当搅拌车运输时,a=0.254、考虑模板及钢筋的吸收影响,混凝土浇筑成型时的温度:T3=(CcT2+CfTs)/( Ccmc+Cfmf+Csms)式中T3——考虑模板及钢筋的影响,混凝土成型完成时的温度(℃);Cc、Cf、Cs——混凝土、模板、钢筋的比热容【kJ/(kg*k)】;混凝土取1 KJ/(kg*k);钢材取0.48 KJ/(kg*k);mc——每立方米混凝土的重量(kg);mf、mc——与每立方米混凝土相接触的模板、钢筋重量(kg);Tf、Ts——模板、钢筋的温度未预热时可采用当时的环境温度(℃)。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C30混凝土的配比如下:水泥:340 kg,水:180 kg,砂:719 kg,石子:1105 kg。

砂含水率:3%;石子含水率:1%。

附录B混凝土的热工计算

附录B混凝土的热工计算

附录B混凝土的热工计算B.1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温度计算B.1.1混凝土拌合温度宜按下列公式计算:T 0=[0.92(mceTce+msaTsa+mgTg)+4.2Tw(mw-wsamsa-wgmg)+c1(wsamsaTsa+wgmgTg)-c2(wsamsa+wgmg)]/[4.2mw +0.9(mce+msa+mg)] (B.1.1)式中 T——混凝土拌合物温度(°C);mw——水用量(kg);mce——水泥用量(kg);msa——砂石用量(kg);mg——石子用量(kg);Tw——水的温度(°C);Tce——水泥的温度(°C);Tsa——砂子的温度(°C);Tg——石子的温度(°C);wsa——砂子的含水率(%);wg——石子的含水率(%);c1——水的比热容(kJ/kg*K);c2——冰的溶解热(kJ/kg)。

当骨料温度大于0°C时,c1=4.2,c2=0;当骨料温度小于或等于0°C时,c1=2.1,c2=335。

B.1.2 混凝土拌合物出机温度宜按下列公式计算:T 1= T-0.16( T-Ti) (B.1.2)式中 T1——混凝土拌合物出机温度(°C);Ti——搅拌机棚内温度(°C)。

B.1.3混凝土拌合物经运输到浇筑时温度宜按下列公式计算:T 2=T1-(αt1+0.032n)(T1-Ta) (B.1.3)式中T2——混凝土拌合物运输到浇筑时温度(°C);t1——混凝土拌合物自运输到浇筑时的时间(h);n——混凝土拌合物动转次数;Ta——混凝土拌合物运输时环境温度(°C);α——温度损失系数(h-1):当用混凝土搅拌车输送时,α=0.25;当用开敞式大型自卸汽车时,α=0.20;当用开敞式小型自卸汽车时,α=0.30;当用封闭式自卸汽车时,α=0.1;当用手推车时,α=0.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热工计算:
依据《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_50496-2009)进行取值计算。

砼强度为:C40 砼抗渗等级为:P6
砼供应商提供砼配合比为:
水:水泥:粉煤灰:外加剂:矿粉:卵石:中砂
155: 205 : 110 : 10.63 : 110 : 1141 : 727
一、温度控制计算
1、最大绝热温升计算
T MAX= W·Q/c·ρ=(m c+K1FA+K2SL+UEA)Q/Cρ
式中:
T MAX——混凝土的最大绝热温升;
W——每m3混凝土的凝胶材料用量;
m c——每m3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取205Kg/m3;
FA——每m3混凝土的粉煤灰用量,取110Kg/m3;
SL——每m3混凝土的矿粉用量,取110Kg/m3;
UEA——每m3混凝土的膨胀剂用量,取10.63Kg/m3;
K1——粉煤灰折减系数,取0.3;
K2——矿粉折减系数,取0.5;
Q——每千克水泥28d 水化热,取375KJ/Kg;
C——混凝土比热,取0.97[KJ/(Kg·K)];
ρ——混凝土密度,取2400(Kg/m3);
T MAX=(205+0.3×110+0.5×110+10.63)×375/0.97×2400
T MAX=303.63×375/0.97×2400=48.91(℃)
2、各期龄时绝热温升计算
Th(t)=W·Q/c·ρ(1-e-mt)= T MAX(1-e-mt);
Th——混凝土的t期龄时绝热温升(℃);
е——为常数,取2.718;
t——混凝土的龄期(d);
m——系数、随浇筑温度改变。

根据商砼厂家提供浇注温度
为20℃,m值取0.362
Th(t)=48.91(1-e-mt)
计算结果如下表:
3、砼内部中心温度计算
T1(t)=T j+Thξ(t)
式中:
T1(t)——t 龄期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是该计算期龄混凝土
温度最高值;
T j——混凝土浇筑温度,根据商砼厂家提供浇注温度为20℃;
ξ(t)——t 龄期降温系数,取值如下表
T1(t)=T j+Thξ(t)=20+ Thξ(t)
计算结果如下表:
由上表显示,砼中心温度最高值出现在第三天。

4、砼养护计算
筏板混凝土表面采用草袋进行蓄热保温养护,并在保温层下
铺一层不透风的塑料薄膜,草袋上铺一层彩条布。

在砼基础
侧模板外侧采用砖模与沙石回填处理。

①保温材料厚度:
δ= 0.5h·λi(T2-T q)K b/λ·(T max-T2)
式中:
δ——保温材料厚度(m);
h——砼浇注厚度;
λi——各保温材料导热系数[W/(m·K)] ,取0.14(草袋);
λ——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取2.33[W/(m·K)];
T2——混凝土表面温度;
T q——施工期大气平均温度:根据商砼厂家提供浇注期大气
平均温度为20℃;
T2-T q—-20.0(℃);
T max-T2—25.0(℃);
K b——传热系数修正值,取1.3;
δ= 0.5h·λi(T2-T q)K b/λ·(T max-T2)
δ= 0.5×2×0.14×20×1.3/2.33×25=0.06249m=6.25cm
本工程采用7.8cm厚草袋作为保温材料,计算时,取1.2倍的安全系数,δ=6.5cm计算;施工时,如保温效果过于明显,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差值太小,则定时错开将草袋掀开散热。

②混凝土保温层的传热系数计算:
β=1/[Σδi/λi+1/βq]
式中:
β——混凝土保温层的传热系数[W/(m2·K)];
δi——各保温材料厚度,6.5cm;
λi——各保温材料导热系数[W/(m·K)] ,取0.14(草袋);βq——空气层的传热系数,取23[W/(m2·K)];
β=1/(0.065/0.14+1/23)=1.96 W/(m2·K)
③混凝土虚厚度计算:
hˊ=k·λ/β
式中: hˊ——混凝土虚厚度(m);
k——折减系数,取2/3;
λ——混凝土的传热系数,取2.33[W/(m·K)];
hˊ=2/3×2.33/1.96=0.79m
④混凝土计算厚度:
H=h+2hˊ=2+2×0.79=3.58
⑤混凝土表面温度:
T2(t)= T q+[4·hˊ(H- h)(T1(t)- T q)]/H2
式中:
T2(t)——混凝土表面温度(℃);
T q——施工期大气平均温度(℃),根据商砼厂家提供浇注期大气平均温度为20℃;
hˊ——混凝土虚厚度(m);
H——混凝土计算厚度(m);
T1(t)——t 龄期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
不同龄期混凝土的中心计算温度(T1(t))和表面温度(T2(t))如下表。

混凝土温度计算结果表
根据上表得: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最大差值出现在第三天T1(3)- T2(3)=8.89<25℃,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最大差值出现在第三天T2(t)- T q<20℃,符合要求。

二、混凝土抗裂计算
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或结构(厚度大于1m)贯穿性或深进的裂缝,主要是由于平均降温差和收缩差引起过大的温度收缩应力而造成的.混凝土因外约束引起的温度(包括收缩)应力(二维时),一般用约束系数法来计算约束应力按以下简化公式计算:
式中:
σ──混凝土的温度(包括收缩)应力 (N/mm2);
E(t)──混凝土从浇筑后至计算时的弹性模量(N/mm2),一般取平均值;
α──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取1 × 10-5;
T0──混凝土的浇筑入模温度(℃);
T(t)──浇筑完一段时间t,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值(℃);混凝土的最大综合温差(℃)绝对值,如为降温取负值;当大
体积混凝土基础长期裸露在室外,
且未回填土时,△T值按混凝土水化热最高温升值(包括浇筑入模温度)与当月平均最低温度之差进行计算;计算结
果为负值,则表示降温;
T y(t)──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差(℃);
T h──混凝土浇筑完后达到的稳定时的温度,一般根
据历年气象资料取当年平均气温(℃);
S(t)──考虑徐变影响的松弛系数, 一般取0.3-0.5;
R ──混凝土的外约束系数,当为岩石地基时,R=1;当为可滑动垫层时,R=0,一般土地基取0.25-0.50;
νc──混凝土的泊松比.
取S(t) = 0.30,R = 1.00,α = 1 × 10-5,ν c = 0.17.
1、混凝土3d的弹性模量公式:
计算得:E(3) = 0.77× 104
2、最大综合温差
△T = 6.98(℃)
最大综合温差△T均以负值代入下式计算.
3、基础混凝土最大降温收缩应力计算公式:
计算得: σ =0.19(N/mm2)
4、不同龄期的抗拉强度公式:
计算得:f t(3) = 0.84(N/mm2)
5、抗裂缝安全度:
k=0.84/0.19 = 4.29 > 1.15 满足抗裂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