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精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精练(八)
【词语运用】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2)那拱桥的强劲的大弧线,或方桥的单纯的直线,都恰好与芦苇丛构成的对照。
(3)白求恩同志是了这一条列宁主义路线的。
A. 绽放鲜艳实践
B. 释放鲜明实践
C. 绽放鲜明实验
D. 释放鲜艳实验
【病句辨析】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长江工商学院坏境保护协会在微博上发起了植树节节能减排活动。
B. 汉王科技将以文字识别、人脸识别、轨迹输入、数字阅读等几大方向为发展。
C. 武汉首个为博士量身定制的居住社区将在江夏汤逊湖畔诞生。
D. 理工大的423名志愿者开展了阳光行动,帮助困难学子。
【语段理解】
将“读书可以使自己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增长多方面的才华”这句话还原到下面语段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书籍可以使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是我们不可分离的良师益友。(A)困惑时它给你启发,悲哀时它给你慰藉,得意时它给你清醒,低落时它给你力量。(B)书籍是时代的镜子、历史的化石、人类文明的阶梯。(C)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D)只要选择了自己的奋斗志向,就可从各种不同门类的书籍中吸取营养。那时你就会感到,书籍像一艘船,引导你冲出狭隘的沟谷,驶向生活的海洋。
【现代文阅读一】
古代文房珍品——砚
(1)砚,又称砚台、砚田、墨池、墨海、墨盘,是中国古代“文房四宝”之一。古时候的文人以文墨为生,以田喻砚,赋予它特别的意义。在文人眼里,砚台实际上是自己的“生产工具”,莫不精益求精,爱护备至。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诗中就有:“我生无田食破砚,尔来砚枯磨不出。”传说他爱砚成癖,为了得到张近的一方龙尾石砚,竞用家传宝剑与之交换。
(2)砚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家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砚台,是陕西临潼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石砚。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了战国末期的石砚。汉代以后,砚台种类渐多,有石砚、陶砚、玉砚、漆砚、木砚等。砚最初只是一种实用的工具,汉以后添加了纹饰,使其兼具了观赏性。
(3)最为有名的砚要数号称四大名砚的端砚、歙砚、洮河砚、澄泥砚。
(4)歙砚产地在皖南古歙州境内,其开采始于唐代。宋代,歙砚开采规模不断扩大。1953年,歙县发掘出土了17块宋代歙砚,石质不同,造型各异,制作精妙,显示了宋砚的高超水平。宋代歙砚名目繁多,有眉子纹、外山罗纹、水玄金文等数十种。南唐后主李煜对龙尾砚极为推崇,将之与澄心堂纸、李廷圭墨三者并称为“天下之冠”。龙尾砚是歙砚中的名品,以产于今江西婺源县东部的龙尾山(古属歙州)而得名。
(5)比歙砚更为有名的是产于端州(今广东肇庆)端溪沿岸的端砚。端砚的石质比歙砚要好,有青花、鱼脑冻、冰纹冻、蕉叶白、火捺、绿端等品种。端砚比较突出的一点,是许多石头有眼,好的石眼像动物的眼珠,如猫眼、风眼等,为历代文人、书法家所推崇。古代有“无眼不成端”的说法。端石的眼是一个形象化的说法,其实是动物化石或彩泥形成的结核,又称石核。
(6)甘肃卓尼县洮砚乡是洮河砚的产地。洮河砚质地细润、色泽碧绿,砚面多有微黑的水波状花纹。澄泥砚属陶类,与端砚、歙砚相比,澄泥砚使用范围并不太广泛。
(7)砚台的优劣,首先取决于砚石,其次是雕工。
(8)好砚磨墨快而细,快须砚不滑,细须砚不粗。质地不滑或不粗的石头很多,但是不一定好用。好砚台要恰好能够调和矛盾,即细而不滑、涅而不粗,用术语说就是润、发墨。如瑞石,外柔内刚,摸起来很细腻,但极细的沙粒中藏着尖利的小东西,所以是制砚的良材。
(9)再说雕工,砚台雕工的好坏是其是否具有观赏价值的重要方面。一般来说,砚的雕刻以浮雕为主,也可使用少量的圆雕、透雕或者线刻。砚的做工有粗有细,不好一概而论,但好的雕工,必然是美而雅的。
(10)砚的文物价值还体现在铭文上。砚的铭文主要看文字、书法、刻工和砚主。许多文人在砚铭上花了不少功夫,他们或者将砚台人格化,或者借砚台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悟,抒发自己的情感。一般而言,刻有名人砚铭的砚台,收藏价值都比较高。
(11)鉴定或挑选砚台,一要看其材,主要看砚台的材质、工艺和铭文等。二要摸其身,好的砚台,用手抚摸,会给人以润滑细腻质感。三要掂其重,同样大小的一方砚,重者好,轻者差。四要听其声,将砚用五指托空,轻轻敲击,或用手指轻弹,歙砚以具有清脆的“镗镗镗”金属声者为佳,而端砚则以有竹木之声为好,如发出金属声,那便是下品了。五要洗其墨,这里指的是把砚台上的磨痕洗掉,还其本来面目,这样更容易看清楚砚台是否有损伤或修补后的痕迹。
1. 文章介绍了有关砚的知识,下面概括不能与其他三项并列的一项是
A. 砚的历史 B.四大名砚 C.砚的雕工 D.砚的优劣
2.下面说法不符合文本内容的一项是
A.砚从最初的实用性发展到后来的观赏性,主要是由于从汉代起添加了纹饰。
B. 宋代文豪苏轼和南唐后主李煜都对端砚中的精品龙尾砚情有独钟。
C.端砚最大特点是许多石头有“眼”,这“眼”其实是动物化石或彩泥形成的结核。
D.古代文人常常通过砚铭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悟,抒发自己的情感。
3.根据文意,下面人物的做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先生在选择砚台时会挑选那些刻有名人砚铭的砚台,他认为其收藏价值比较高。
B.王先生到乡间收购砚台,除了看材质外,他还会掂掂轻重,同样大小的他会选择重的。 C.李先生将砚用五指托空,轻轻敲击,砚石发出清脆的金属声,他说:“好端砚,我要了!”
D.张先生选砚很细致,他将砚上的磨痕一点点洗掉,仔细查看是否有损伤或修补痕迹。【文言文阅读】
李希烈①陷汝州。杞②乃建遣真卿:“四方所信,若往谕之,可不劳师而定。”诏可,公卿皆失色。李勉③以为失一元老,贻朝廷羞,密表固留。至河南,河南尹郑叔则以希烈反状明,劝不行,答曰:“君命可避乎?”
既见希烈,宣诏旨,希烈养子④余千拔刃争进,诸侯⑤皆慢骂,将食之,真卿色不变。希烈以身捍,麾其众退,乃就馆,逼使上书雪己,真卿不从。乃诈遣真卿兄子岘与从吏数辈继请,德宗不报。真卿每与诸子书,但戒严奉家庙,恤诸孤,讫无它语。希烈遣李元平说之,真卿叱曰:“尔受国委任,不能致命,顾吾无兵戮汝,尚说我邪!”希烈大会其党,召真卿,使倡优斥侮朝廷,真卿怒曰:“公,人臣,奈何如是!”拂衣去。希烈大惭。时朱滔、王武俊等使者皆在坐,谓希烈曰:“闻太师名德久矣,公欲建大号⑥而太师至,求宰相孰先太师者?”真卿叱曰:“吾年且八十,官太师.吾守吾节,死而后已,岂受若等胁邪!”诸贼失色。
(节选自《新唐书•颜真卿传》)
【注释】①李希烈:唐朝将领。唐德宗年间反叛朝廷。②杞:指宰相卢杞。他怨恨颜真卿正直,故意建议皇帝派颜真卿去招降。③李勉:唐代名臣。④养子:李希烈与部下以父子相称。
⑤诸侯:此指将领。⑥建大号:即称帝。
1.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密表固.留固:顽固
B. 但戒.严奉家庙戒:通“诫”,告诫
C. 希烈遣李元平说.之说:劝说
D. 求宰相孰.先太师者孰:谁
2. 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
..的一项是
例句:希烈以.身捍
A. 臣以.王吏之攻宋
B. 以.伤先帝之明
C. 三军以.利用也
D. 无从致书以.观
3.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概栝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卢杞向皇帝上奏,认为颜真卿为各地官员所信任,如果派他去说明,可以不出兵而平定叛乱。
B. 颜真卿明知去李希烈处传达圣旨,生还希望渺茫,但他认为君命不能违,所以没有推脱,而是义无反顾,勇于赴死。
C. 李希烈逼迫颜真卿上疏为自己求情,颜真卿不答应,于是李希烈让颜真卿的侄子和颜真卿手下的官吏连续向朝廷请求。
D. 颜真卿入叛贼营后,李希烈大聚同党,并让艺人演唱,辱骂朝廷,颜真卿怒不可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