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性发育障碍PDD(专业文章)
自闭症研究-PPD的发病率
PPD的发病率PPD即广泛性发育障碍,又称孤独症样障碍。
一、儿童孤独症流行病学介绍在80年代以前,一直认为儿童孤独症是一种罕见的疾病,1966年Lotter在英国伦敦调查8-10岁儿童78000人,发病率为约4.5/万,以后在日本、美国等国家均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根据1994年在美国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认为发病率大约2~5/万。
近十多年来,不管是文献报道的流行病学资料还是临床医生的反映均显示发病率显著升高。
1996年日本曾经做过一个规模较大的孤独症发病率的调查约为21/万。
2000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公布的数据,美国孤独症发病率为20/万,2004年美国新泽西州的一项调查PDD的发病率为67/万,其中孤独症40/万,2006年5月29日美国《时代周刊》发表了《孤独症神秘世界的新探究系列报道》,公布了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的统计,认为目前每166名新生儿中就有一名属于PPD。
目前我国尚未有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但根据专家认为中国孤独症的发病率与国外相似,如果按5/万到10/万保守估计的话,中国约有100万左右的孤独症儿童。
该病男女发病率差异显著,男:女约为3.5~4:1,广州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诊断的3000多例孤独症的孩子中,男:女约6:1;有资料认为,高功能孤独症男孩更多,可高于6:1,而在伴有中-重度智力低下的患儿中,男:女可仅为1.5:1,这可能与男孩对脑功能低下的耐受阈值明显低于女孩有关。
二、阿斯伯格综合症流行病学介绍有研究报道指出,阿斯伯格综合症的发病率可能高于孤独症,1993年Ehlers和Gillberg对学龄期的儿童进行筛查,发现7~16岁的儿童可确诊为阿斯伯格综合症的有0.36%,男女比例约4:1,如果把疑诊为阿斯伯格综合症也包含在内的话,发病率约0.71%,男女比例约2.3:1。
有学者认为女性患者的症状较男性患者轻,特别是社会交往方面,具体原因不明。
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
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通常起病于3岁以前,以明显的社会交往障碍、言语沟通障碍和狭窄的兴趣、刻板怪异的行为方式为主要特征。
1、拒绝正常的反应方式2、莫名其妙的笑3模仿说话4、不听话5、不怕危险6、对疼痛感觉迟钝7、哭闹、没有原因发脾气8、转动物体9、看或玩圆的东西10、持续奇特的游戏方式11、不和群12、拒绝变化13、目光不对视14、态度冷漠15、以动作表示要求16、不喜欢被拥抱或疼爱17、有明显的多动18、对物体过度迷恋19、操作技巧表现不一20、不用手指指东西21、自言自语儿童孤独性障碍(Autistic disorder)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由美国精神病学家Kanner 首先报道,1943年Kanner描述了一组儿童,“从生命早期开始,就表现为不能象正常儿童一样,与周围的人们和环境建立联系”,他们似乎与环境是隔离的,语言异常或者根本就没有语言,不寻求拥抱、待人如同待物、很少目光接触、行为刻板等。
他将这种状况称为“孤独性情感交往紊乱”。
有关的名称还有儿童精神病、孤独症、广泛性发育障碍和儿童非典型发育。
目前统一命名为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PDD),在PDD的名称下,包括了儿童孤独性障碍、阿斯伯格综合征(Asperger disorder,AS)、广泛性发育障碍未注明(PDD-NOS)、Rett综合征和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其临床特征为交流障碍、语言障碍和刻板行为三联症。
一.流行病学在很长的时间里曾经认为孤独症是一种仅发生于中上阶层人士的疾病,目前该病已经在世界各国的各个阶层、各个种族均有发现,孤独症患病率各国报道不一,有人认为该病属于罕见病,但是近年有较多文献报道,该病发病率不低,Costello 1996年报道广泛性发育障碍的患病率为22/万,其中孤独症的患病率为10/万。
1982年陶国泰在我国首先报道4例儿童孤独症,但是目前我国没有患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
什么是孤独症
什么是孤独症什么是孤独症孤独症(autism),又称自闭症或孤独性障碍(autistic disorder)等,是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PDD)的代表性疾病。
《DSM-IV-TR》将PDD分为5种:孤独性障碍、Retts综合征、童年瓦解性障碍、Asperger综合征和未特定的PDD。
其中,孤独性障碍与Asperger综合征较为常见。
孤独症的患病率报道不一,一般认为约为儿童人口的2~5/万人,男女比例约为3:1~4:1,女孩症状一般较男孩严重。
孤独症的病因虽然孤独症的病因还不完全清楚,但目前的研究表明,某些危险因素可能同孤独症的发病相关。
引起孤独症的危险因素可以归纳为:遗传、感染与免疫和孕期理化因子刺激。
遗传因素双生子研究显示,孤独症在单卵双生子中的共患病率高达61%~90%,而异卵双生子则未见明显的共患病情况。
在兄弟姊妹之间的再患病率,估计在4.5%左右。
这些现象提示孤独症存在遗传倾向性。
研究显示,某些染色体异常可能会导致孤独症的发生。
目前已知的相关染色体有7q、22q13、2q37、18q、某p;某些性染色体异常也会出现孤独症的表现。
如47、某YY以及45、某/46、某Y嵌合体等。
较常见的表现出孤独症症状的染色体病有4种:脆性某染色体综合征、结节性硬化症、15q双倍体和苯丙酮尿症。
每年均有新的关于孤独症候选基因的报道。
近年来新报道的孤独症候选基因有clock,PRKCBl、CNTN4,、immune gene、STK39、MAOA、CSMD3、DRD1、neure某inl、2、JARDlC、Pa某6。
另有研究报道,在汉族孤独症患者中,NRP2基因存在遗传多态性。
繁多的候选基因提示了孤独症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即孤独症可能是在一定的遗传倾向性下,由环境致病因子诱发的疾病。
感染与免疫因素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有研究发现,孕妇患病毒感染后,其子代患孤独症的机率增大。
什么是阿斯伯格综合症
什么是阿斯伯格综合症什么是阿斯伯格综合症阿斯伯格综合征(AspergerSyndrome,简称AS)是广泛性发育障碍(PDD)中的一种综合征,有某些特征类似孤独症(Autism,又称自闭症),如人际交往障碍,刻板、重复的爱好和行为方式,因而也被归入更广泛的孤独症谱系(AutismSpectrumDisorder,简称ASD)。
阿斯伯格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普遍被描述为:1、缺乏对他人情感的理解力。
2、不适当的、单方面的社会交往,缺少建立友情的力量从而导致社会隔离。
3、呆板、单调的语言。
4、非语言沟通贫乏。
5、在某些局限的方面,如天气、电视节目表、火车时刻表及地图等,表现出极强的接受力量,但只是机械地记忆,却并不能理解,给人以奇怪的印象。
6、笨拙、不协调的动作及惊奇的姿态。
虽然大多数患儿具有正常的智商,极少数甚至具有某些领域的高智商,但仍有少数消失轻度发育迟滞。
该病明显发作或至少被发觉时往往比孤独症晚;因此语言及认知力量得以保存。
这种状况通常都很稳定。
而且这种较高的智商提示较孤独症好的长期预后。
中国目前无该症流行病学调查,依据国内在某个地区部分幼儿园的调查显示,该病的发病率可能不低,且该症误诊率较高。
阿斯伯格综合症的病因目前该病病因不明。
但讨论显示,遗传基因、生物化学、过滤性病毒、妊娠期和分娩时消失的一些问题及环境问题都可能是阿斯伯格综合征的缘由。
罹患阿斯伯格综合征的概率为0.07%,即平均每一万名新生儿会有7名是患者。
阿斯伯格综合症的表现症状1、语言沟通方面存在的质的缺陷尽管在AS的定义中并没有此领域的显著的功能障碍,但在AS的语言沟通技能上至少有三点是值得留意的。
语言呆板:虽然患者的词态变化和语调并不像孤独症那样单调和刻板,但言语的韵律性差,在事实的申述,幽默的评论中往往缺乏抑扬顿挫。
以自我为中心:言语常常是离题和带偶然性的,给人一种松散和缺乏内在联系和连贯性的感觉。
虽然在某些个例中这个症状可能提示某种思维障碍,但更常常的是这种言语中缺乏连贯性和交互性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交谈模式的结果(例如,缺乏感情的有关于名字,数字的长篇的独白),不能供应评论的背景资料,不能清晰界定话题的变化,不能制止说出内心的想法。
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孩子不会写作文
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孩子不会写作文我的孩子是个轻度的阿斯伯格综合征的患者,今年7岁了,他有着超人的数字记忆力,对时间,日期,数字的记忆特别好。
比如说日期吧,从2021到2021年,你只要问他几年几月几日,他马上就能说出星期几。
(比如说2021年8月23日,他马上就能说出星期六),见过的人都觉得很神奇,其实他就是自己老是喜欢翻看日历,就这样记住了,记忆力比春晚那个王仙妮要厉害多了。
但他和小朋友间的交往却老是搞得焦头烂额,渴望交朋友,但不懂和别人相处,2021年诊断的是艾森伯格综合征,网上很多人都说,这是种天才儿童,而且,他目前也具备有数字方面的天赋,恳请在这方面有经验的朋友,给予指导,如何培养这类特才儿童?。
自我支持尽管阿思伯格综合征患者具有强烈的交友意愿和希望拥有更积极的社会生活但他们却通常自我描述为孤独者。
可以通过参与各种积极的团体活动来促进他们的社会联系(如教堂社区、兴趣取乐部和自我支持组织)近来的经验研究显示阿思伯格综合征患者乐于与其他具同样问题的患者交流,并可以通过某项活动或分享兴趣来建立关系。
适应能力在任何干预计划中使患者在各方面拥有足够的能力应优先考虑。
AS患者的刻板特性可以被用于培养其良好的习惯及提高其个人与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
对患者的训练方法应严格遵循上述指导方针在不同的、自然的环境中常规地进行,以使技能获得最大的泛化不适应性行为通常以口头指令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训练教会他们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解决经常发生的、麻烦的问题(如新奇的、强烈的社交要求或在这方面的挫折)这方面的训练对使患者认识问题的发生及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社交及交流技能这方面的技能可能最好由对语用学有兴趣的社交学专家来对患者进行训练但如果社会训练机构能够给患者提供足够的机会接触训练人员和练习特殊技能,也可选则在其中接受训练。
训练教程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适当的非言语性行为(如与人交往中的凝视及学习和模仿音调的变化)这些训练包括在镜子前的模仿训练,等等; 2)用语言解释他人的非言语性行为; 3)同时处理视觉与听觉信息(以培养对多种刺激的整合能力及使创立适当的社交关系的难度降低); 4)同时培养训练患者的社会认知和perspecive-talking skill能力纠正其含糊不清的表达方式(如非文字性语言)。
孤独症谱系障碍
测评
• 2岁儿童孤独症筛查量表( screening tool for autism in two-
year-olds, STAT) :该量表由Stone等于1997年编制,包括12个项目, 反映儿童游戏、交流和模仿技能,需要经过培训的人员对儿童进行评 定,适用于2-3岁儿童。
• 儿童孤独症行为量表 (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 ABC):由患
孤独症谱系障碍
概念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SD) : 即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PDD) ,是一组以交流、语言障碍和行为 异常为特征的广泛发育障碍性疾病。
整理课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念
J Coplan 等提出的三维ASD 观可以较好地诠释这 个概念,即同为ASD ,但是不同患者个体在各主症 状的轻重、整体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智力发育方面 存在差异,同时病情可随时间推移发生变化
• 孤独症和异常儿童行为评定工具(BRIAAC) 、 • 社交反应量表( social responsiveness scale, SRS) 、 • 广泛发育障碍评定量表(PDDRS) • Asperger综合征和高功能孤独症诊断访谈量表(ASDI)
整理课件
测评
教育训练的量表
• 交往和交流障碍诊断访谈量表(diagnostic interview for social and communication disorder,DISCO):该量表由Wing等于1990年编制,是
• 美国儿科学会已经发布指南,要求初级保健工作 者在第九个月的常规保健中,开始注意婴儿的目 光接触,与母亲交往的能力等,并且要求建立多 级的预警机制,以其早期发现,相应的,针对一 岁婴儿的筛查诊断量表也正在研究开发之中,“ 一岁孤独症量表”已经问世。
广泛性发育障碍—亚斯伯格症
广泛性发育障碍—亚斯伯格症DSM-Ⅳ(1994)使用广泛性发展障碍(pervasivedevelopmentaldisorder,PDD)一词来包含典型自闭症及其它类似自闭症儿童。
目前通称之为「泛自闭症障碍」或「自闭症系列障碍」(autisticspectrumdisorder)。
「泛自闭症障碍」通常包括:1、典型自闭症:发生于三岁前,含社会互动、沟通、想象性游戏等三种障碍,并存有定型的行为、兴趣及活动。
2、亚斯伯格症(Aspergersyndrome):社会互动障碍及拘限的兴趣和活动,无明显的语言障碍,智商约在中等或中等之上。
3、儿童崩解症(childhooddisintegrativedisorder):4、雷特症(Rettsyndrome)5、广泛性发展障碍非特定型(pervasivedevelopmentaldisorder-nototherwisespecified)或一般所称的「非典型自闭症」(atypicalautism)国内学者则将下类症状列入广泛性发展障碍:儿童崩解症、亚斯伯格症、选择性不语症(electivemutism)、典型自闭症、妥瑞士症(Tourettesyndrome)、非典型自闭症、雷特症。
笔者的看法是:选择性不语症纯属心理因素造成,其症状与自闭症无雷同之处,不应列入泛自闭症的范畴。
但是有关选择性缄默症的原因与治疗相当复杂且难度甚高,有关其原因与治疗,请参阅笔者着「选择性缄默症—儿童期焦虑障碍」一文。
至于妥瑞士症儿童,依其症状特征与自闭症无关,原则上不应该列入泛自闭症之内,唯老师应对此此类儿童有所认识并知晓因应之道,故在本文末略加说明。
本文将讨论亚司伯格症、雷特症、儿童崩解症、非典型自闭症、妥瑞士症。
一、亚斯伯格症1944年HansAsperger,Viennese的精神医学家发表一篇文章,描述一群特殊社会障碍儿童。
这群儿童大都是男生,男女的比率约6-9比1。
《广泛性发育障碍》课件
心理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患者 提高自我认知、情绪调节和行为 管理能力,改善人际关系和社会
适应能力。
心理治疗需要与药物治疗和教育 训练相结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教育训练和职业训练
教育训练和职业训练是广泛性发育障 碍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患 者提高学习和就业能力,增强社会适 应能力。
感谢您的观看
预防措施研究
研究有效的预防措施,如改善孕期营养、减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期不良因素等,以降低广泛性发育障碍的风险。
提高公众认知和理解
公众教育
通过开展广泛的公众教育,提高人们对广泛 性发育障碍的认识和理解,减少歧视和排斥 。
政策倡导
倡导制定相关政策,为广泛性发育障碍患者 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促进社会融合。
THANKS FOR WATCHING
广泛性发育障碍
目录
• 什么是广泛性发育障碍? • 广泛性发育障碍的病因 • 诊断和评估 • 治疗和干预 • 广泛性发育障碍的未来研究方向
01 什么是广泛性发育障碍?
定义和特征
定义
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简称 PDD)是一组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 ,主要表现为社交沟通障碍和重复性 行为。
发病率和影响
发病率
PDD的发病率较高,根据不同的 研究数据,全球范围内孤独症谱 系障碍的发病率在1%-2%之间。
影响
PDD对个体和社会都有深远的影 响,包括对个体生活质量的影响 、家庭压力、教育挑战以及社会 经济负担等。
02 广泛性发育障碍的病因
遗传因素
遗传基因变异
研究表明,广泛性发育障碍可能与某些基因的变异有关,这些基因可能涉及到大 脑的发育和功能。
自闭症儿童的特征名词术语
名词术语
1.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
简称PDD或“全面发育障碍〞、“弥漫性发育障碍〞〕又称为自闭症谱系〔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或孤独症、自闭症。
本组疾病包括自闭症〔Autism〕、不典型自闭症〔Atypical Autism〕、阿斯伯格综合征〔Asperger's Syndrome〕、雷特综合征〔Rett's Syndrome〕、童年期瓦解性障碍〔Childhood Disintegration Disorder〕、非特异性广泛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 Not Otherwise Specified,PDD-NOS〕。
〔splinter skills〕或孤立型能力〔islets of ability〕
尽管自闭症儿童可能存在智力损伤,少数但绝对数量不小的一局部自闭症儿童会开展出碎块技能〔splinter skills〕或孤立型能力〔islets of ability〕。
他们的特定的天分可能是在拼写、阅读、算术、音乐或绘画方面。
大约有25%的自闭症儿童会表现出一种高出普通人平均水平的特定认知技能,也远远高出他们自己的智力总体水平。
〔autistic savants〕
大约有5%的自闭症儿童开展了某种孤立的但是非常突出的才能。
他们被称为自闭症学者〔autistic savants〕,表现出在计算、记忆、拼版玩具、音乐或绘画上超出平均水平。
pdd分为哪五种
pdd分为哪五种《DSM-IV-TR》将PDD分为5种:孤独性障碍、Retts综合症、童年瓦解性障碍、阿斯伯格综合征和未特定的PDD。
什么是孤独症(自闭症)?孤独症又称为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简称PDD)中最常见,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疾病。
此种疾病大多起病于婴幼儿时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限局性的兴趣,以及以刻板与重复的行为方式作为临床表现,大多数患儿还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发育迟缓。
《DSM-IV-TR》将PDD分为5种:孤独性障碍、Retts综合症、童年瓦解性障碍、阿斯伯格综合征和未特定的PDD。
其中,孤独性障碍与阿斯伯格综合征较为常见。
孤独症的患病率报道不一,一般认为约为儿童人口的2~5/万人,男女比例约为3~4:1,男孩是女孩的3-4倍。
什么是抑郁症?抑郁症是现在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以连续且长期的心情低落为主要的临床特征,是现代人心理疾病最重要的类型。
临床可见,心情低落和现实过得不开心,情绪长时间地低落消沉,从一开始的闷闷不乐到最后的悲痛欲绝,自卑、痛苦、悲观、厌世,感觉活着每一天都是在绝望地折磨自己,消极,逃避,最后甚至更有自杀倾向和行为。
患者患有躯体化症状,胸闷、,气短。
每天只想躺在床上,什么都不想动。
有明显的焦虑感。
更严重者会出现幻听、被害妄想症、多重人格等精神分裂症状。
抑郁症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一年,甚至数年,大多数病例有复发的倾向。
二者有什么区别?其实看完了前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孤独症和抑郁症最大区别已经有了大致的概念:孤独症是广泛性的发育障碍,常见于儿童;而抑郁症属于心理疾病,任何年龄段都有可能发生。
其次,比较严重的孤独症是无法治愈的,将伴随终身,所以目前针对孤独症的治疗手段依然是以康复为主,使患者达到或追赶上同龄人的发育水平;抑郁症是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手段将患者治愈。
RDI
深入自闭症、阿斯伯格症(AS)、广泛性发育障碍(PDD)的核心RDI(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Intervention)干预方法RDI的目标:(1)有正常交互作用的语言(2)真正的友谊(3)成功的学业和职业生涯(4)自信而独立的人生一、Dr. Gutstein的话在1990年之前,我在休斯顿地区从事自闭症、AS、PDD方面的治疗训练工作,也获得了较好的声誉。
我的患儿经过训练,有了可观的进步,他们能够对视、有一些交往技能、也能被同伴接受、能够遵守规则、结交朋友并在生活上得到一些成功。
尽管如此,但我也越来越感到我让患儿们失望了。
我教的孩子们无一能够和同伴就一个话题进行交谈,分享幸福的时光;无一能够读懂社交性暗示和具有自发的社交能力;无一能够灵活地适应新环境,结交真正的朋友。
很不幸,总是有些东西缺失了。
于是我花了大量的时间,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材料,来探究人际关系的发展,也包括自闭患者的人际发展。
我和很多机构、很多顶尖专家讨论过,我决定要找到这个谜团中“缺失的那一块”。
我终于认识到,为什么该谱系的患儿,哪怕他们的智商和语言都很出色,但还是不具备哪怕六个月的孩子都能轻松学会的技能。
我发现我无法教这些“高功能”的患儿学会这些应与年龄相当的能力,因为他们缺少了掌握这些能力所需要的最基础的东西,而这个基础,对于孩子将来应对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是必不可少的。
把最新的研究成果转化成有效的训练方法众多研究者已经积累了很多年的成果,也清楚地解释了这个现象,但是,我感到惊讶的是,这些研究成果并没有在任何传统的临床手段中体现出来。
没有任何方法来仔细评估孩子,来确定要教会和他年龄相当的能力。
设想一下,如果你要教一个有阅读障碍症的孩子读书,而之前没有仔细了解他是否有阅读的最基本能力的话,你的努力将会是徒劳的。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对待自闭症谱系的患者。
尽管家长们对确认有效的治疗手段有迫切的渴望,但是临床医生,也包括我在内,都没有把这些研究积累转化成一种能够触及自闭症谱系核心的、系统化的临床治疗手段。
自闭症研究-儿童广泛发育障碍PDD共病研究进展
儿童广泛发育障碍PDD共病研究进展广泛性发育障碍是一组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全面性精神发育障碍。
该类障碍病因尚未明确,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沟通模式异常、兴趣与活动内容的局限、刻板与重复,主要包括四个亚类:儿童孤独症、Asperger综合征、Rett综合征、童年瓦解性精神障碍。
目前有关Rett综合征、童年瓦解性精神障碍的共病研究甚少,有关Asperger综合征的共病研究也较少,故本文主要对儿童孤独症的共病研究进行回顾。
这些回顾将有助于全面深入的了解儿童孤独症,并有助于儿童孤独症的病因探讨和全面治疗。
一、精神发育迟滞精神发育迟滞是儿童孤独症共患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约75%的孤独症患者伴有精神发育迟滞,19.8%的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患孤独症谱系障碍,89%-11.7%的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患儿童孤独症。
儿童孤独症与精神发育迟滞之所以同病率较高,原因在于两种障碍均与脑器质性因素有关,同时,儿童孤独症尚伴有各种涉及精神发育迟滞的综合征和神经系统疾病,其中包括脆性X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结节性硬化症等等。
1.脆性X综合征脆性X综合征是精神发育迟滞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病因,同时,也是近十余年来,被认为与儿童孤独症联系较为密切的一个疾病。
无论男性或女性脆性X阳性患者,均有较对照组明显多的孤独症行为。
既往研究表明,5-25%的孤独症患者伴有脆性X综合征;20%的脆性X综合征男性患者患孤独障碍,另外20%的脆性X综合征男性患者3岁前曾符合孤独障碍的诊断标准。
Fisch-GS总结回顾了既往研究,发现在儿童孤独症组和精神发育迟滞组中,脆性X综合征的发生率无显着差异(分别为5.4%和5.5%)。
以上研究结果,部分提示脆性X综合征与儿童孤独症有特殊关系,脆性X可能是儿童孤独症的一个病因。
部分则提示脆性X综合征与儿童孤独症无特殊关系,脆性X与儿童孤独症的共存只是反映了脆性X与孤独症经常伴有的精神发育迟滞的关系。
目前,随着DNA检测技术的发展,脆性X智力低下1(FMR-1)基因已被检出,并定位于Xq27.3。
广泛发育障碍PDD
广泛发育障碍PDD
1.孤独症障碍
1)诊断
A、社会交往有质的损害
交流能力有质的损害
行为、兴趣或活动方面的局限的、重复的或刻板的格式
B、3岁前至少有一方面已经有发育迟滞或行为异常
社交相互关系
用于社交的语言
象征性的或想象性的游戏
重点检查语言、认知、社交和适应功能。
2)治疗
①行为治疗,矫正不良行为
②小剂量氟哌啶醇可使患儿安静;
普萘洛尔或可乐定可减轻患儿的冲动、攻击行为。
2.童年瓦解性障碍
3、4岁前发育正常,后很快出现明显的能力消失。
3.Rett综合征1、2岁开始出现经行性的言语及运动能力减退。
4.Asperger综合征语言能力保持较好。
《广泛性发育障碍》课件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社交困扰
前往陌生场所的恐惧、无法正确理解言谈内容和意图、与人建立密切联系的困难。
3
行为管理
侵犯个人空间、缺乏社交遵循和控制、增加亲友和同龄人之间的隔膜。
诊断标准
1 DSM-5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 手册在诊断广泛性发育障 碍上提供了参考标准。
2 AAA
自闭症美国协会提供了一 份有用的诊断工具,帮助 专业人员和家庭判断儿童 是否患有自闭症。
儿童早期症状
社交能力
缺乏眼神交流或回应、缺乏向别人分享乐趣或情感、不理解情感或表情、缺乏友谊或兴趣。
语言
没有语言或开口讲话很少、在说话过程中不能进行流畅的对话、模仿和理解语言能力差。
行为
强迫和刻板重复的行为、需要按照某种既定程序进行活动、轻度或严重的行为异常。
儿童学习和社交困难
1
教育障碍
注意力难以集中、难以理解符号和数字、语言难点等会导致学习上的挑战。
家庭学习
家长和教育者可以提供适当的学 习机会、环境和资源来提高儿童 的社交和认知能力。
心理治疗
专业的支持和访问心理医生、行 为和有关医疗保健学科的治疗可 以有效地提高儿童的情绪管理和 认知能力。
儿童日常生活中的困难
1 场所和场合
陌生、高挑和喧哗的场合经常唤起注意力过度的反应。
2 口头和书面语言
在语言上表达能力不强可能会妨碍理解掌握某些概念。
社会支持和康复计划
1
个人培训和全面治疗
2
为儿童提供有效的个人培训和康复计划,
包括心理治疗、行为治疗和物理治疗。
3
个体化支持计划
根据儿童的特别需求建立的计划,为其 提供特别支持。
你以为的阿斯伯格综合征真的是你以为的吗?不完全问答来了
你以为的阿斯伯格综合征真的是你以为的吗?不完全问答来了阿斯伯格综合征(AS)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或⼴泛性发育障碍(PDD),具有与孤独症同样的社会交往障碍,局限的兴趣和重复、刻板的活动⽅式。
在分类上与孤独症同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或⼴泛性发育障碍,但⼜不同于孤独症,与孤独症的区别在于此病没有明显的语⾔和智能障碍。
1.问:阿斯伯格综合征的产⽣原因是什么?答:⾸先,阿斯伯格综合征的产⽣不是因为不适当的扶养⽅式或⼉童时期的⼼理或⽣理创伤。
根据⼤量研究成果,已经清楚地知道阿斯伯格综合征是源于⼤脑内部特定结构和系统的功能丧失,简单地说,就是他们的⼤脑线路链接⽅式与众不同,但这不⼀定是⼤脑缺陷,更不是⽗母在⼉童成长过程中做了什么,或没有做某些事情⽽引起的。
现在已经可以通过对普通⼈的脑影像研究确认,是⼤脑某些结构和系统的联合运作形成了“社会脑”,并可以检查与阿斯伯格综合征个体有所不同的任何⼀种结构功能。
⼤脑影像技术和神经⼼理测验的研究已经可以证实,阿斯伯格综合征的产⽣和“社会脑”的功能缺失有关,其中包括⼤脑额叶的内侧前额叶和眶额叶区、颞上沟、下颞叶⽪质基底、颞叶的颞极部分。
此外还有证据显⽰,阿斯伯格综合征个体杏仁核、基底神经节和⼩脑也出现功能缺失。
最新的研究也指出,这些部位之间的链接⾮常薄弱。
此外也有证据表明,阿斯伯格综合征个体的右半球⽪质功能不全,多巴胺系统异常。
神经学对阿斯伯格综合征个体⼤脑功能的研究结果和⼼理学对其在社会推理、同理⼼、交流和认知能⼒表现特征的调查结果相⼀致,因此,我们现在已经明确知道,阿斯伯格综合征个体的哪些⼤脑结构的运作⽅式或“线路”与众不同。
最近有研究指出,⾄少四分之⼀的阿斯伯格综合征⼉童在出⽣后的头⼏个⽉⼤脑和头围的成长速度⽐预期要快。
这些⼉童患有⼤头症,即头部和⼤脑过⼤。
可以将⼤头症的阿斯伯格综合征⼉童分为两类:⼀种是出⽣时头部就很⼤,⼀种是出⽣后婴⼉早期头部快速成长变⼤。
⼀开始的快速成长速度会慢慢变缓,到了⼉童后期,普通孩⼦就能赶上他们的速度;在5岁左右,头围的差异就不再明显。
广泛性发育障碍PDD(专业文章)
广泛性发育障碍第一节儿童孤独症12.1.1 症状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发生在儿童早期的全面性的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有以下表现:(一)社会交往障碍:孤独离群,不会与人建立正常的联系。
即是缺乏与人交往、交流的倾向,有的患儿从婴儿时起就表现出这一特征,如从小就和父母不亲,也不喜欢人抱,当人与要抱起他时不伸手表现期待被抱起的姿势,不主动找小孩玩。
别人找他玩时表现躲避,对呼唤没有反应,总喜欢自己单独活动,自己玩。
有的患儿虽然表现不拒绝别人,但不会小朋友进行交往,即缺乏社会交往技巧,如找小朋友时不是突然拍人一下,就是揪人一下或突然过去搂人一下,然后自己就走了,好象拍人、揪人不是为了找人联系而只是一个动作,或者说只存在一个接触的形式,而无接触的内容和目的。
他们的孤独还表现在对周围的事不关心,似乎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自己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毫无顾忌,旁若无人,周围发生什么事似乎都与他无关,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目光经常变化,不易停留在别人要求他注意的事情上面,他们似乎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
另外他们的目光不注视对方甚至回避对方的目光,平时活动时目光也游移不定,看人时常眯着眼,斜视或余光等,很少正视也很少表现微笑,从不会和人打招呼。
孤独症儿童(二)言语障碍十分突出。
大多数患儿言语很少,严重的病例表现为几乎终生不语,会说会用的词汇有限,并且即使有的患儿会说,也常常不愿说话而宁可以手势代替。
有的会说话,但声音很小,很低或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的话。
有的患儿只会模仿别人说过的话,而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交谈。
不少患儿不会提问或回答问题,只是重复别人的问话。
语言交流上还常常表现出在代词运用上的混淆颠倒,如常用“你”和“他”来代替他自己。
还有不少孤独症儿童时常出现尖叫,这种情况有时能持续至5-6岁或更久。
请把鼠标放到图上(三)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强烈要求环境保持不变。
孤独症儿童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地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其他儿童喜欢的动画片、儿童电视、电影则毫无兴趣,一些患儿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表现明显的焦虑反应,不肯改变其原有的习惯和行为方式,难以适应新环境,多数患儿同时还表现无目的活动,活动过度,单调重复地蹦跳、拍手、挥手、奔跑旋转,也有的甚至出现自伤自残,如反复挖鼻孔、抠嘴、咬唇、吸吮等动作。
孤独症
孤独症医学内容仅供参考,不能视为治病就医依据此词条由挂号网提供专业内容并参与编辑,经中国健康教育卫生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专家审核。
孤独症有明确的医学界定,也称自闭症,又称孤独性障碍(autistic disorder)等,是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PDD)的代表性疾病。
主要特征是漠视情感、拒绝交流、语言发育迟滞、行为重复刻板以及活动兴趣范围的显著局限性,一般在3岁以前就会表现出来。
自闭症者“有视力却不愿和你对视,有语言却很难和你交流,有听力却总是充耳不闻,有行为却总与你的愿望相违……”人们无从解释,只好把他们叫作“星星的孩子”——犹如天上的星星,一人一个世界,独自闪烁。
目录1简介2历史发展3临床表现4疾病治疗5预防预后6小儿孤独症发病特点展开1简介孤独症(autism),又称自闭症或孤独性障碍(autistic disorder)等,是广泛性发育障碍(p 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PDD)的代表性疾病。
《DSM-IV-TR》将PDD分为5种:孤独性障碍、Retts综合征、童年瓦解性障碍、Asperger综合征和未特定的PDD。
其中,孤独性障碍与Asperger综合征较为常见。
孤独症的患病率报道不一,一般认为约为儿童人口的2~5/万人,男女比例约为3:1~4:1,女孩症状一般较男孩严重。
临床上首次描述孤独症是在20世纪40年代。
1943年,美国医生Kanner报道了11例患者,并命名为“早期婴儿孤独症”(early infantile autism)。
他当时描述这个类群的患者特征如下:严重缺乏与他人的情感接触;怪异的、重复性的仪式性行为;缄默或语言显著异常;高水平的视觉——空间技巧或机械记忆能力与在其他方面学习困难形成对比;聪明、机敏且具有吸引力的外貌表现。
最初,Kanner报道的这类患者被认为是儿童精神分裂症的一个亚型而未受重视。
广泛性发育障碍与感觉统合失调的关系
广泛性发育障碍与感觉统合失调的关系柯晓燕;王民洁;陈一心;邹冰;焦公凯;王晨阳;金利波;林节【期刊名称】《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年(卷),期】2004(018)008【摘要】目的:探讨广泛性发育障碍(PDD)与感觉统合失调之间的关系.方法:对90例我院门诊的广泛性发育障碍患儿进行评估,以儿童感觉统合发展评定量表(SIS)评定感觉统合失调问题,以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价病情的严重程度.结果:PDD中感觉统合轻-重度失调率为92.2%,儿童孤独症组与Asperger综合症组的感觉统合失调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1.87,P>0.05).PDD的CARS总分与触觉过分防御(r=-0.34)、本体感失调(r=-0.21)呈负相关,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感觉统合失调与PDD密切相关,这为PDD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总页数】3页(P558-560)【作者】柯晓燕;王民洁;陈一心;邹冰;焦公凯;王晨阳;金利波;林节【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210029;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210029;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210029;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210029;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210029;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210029;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210029;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相关文献】1.儿童少年双相障碍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广泛性发育障碍的研究进展(综述) [J], 何萤萤;刘靖2.2~6岁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的3年后随访 [J], 刘靖;梁爱民;贾美香;杨晓玲;邵翠霞;李勇;施继良;曲成毅;张致祥;张秀玲3.2~3岁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脑体积的对照研究 [J], 肖湘;肖婷;肖舟;邹冰;肖朝勇;梁凤晶;沈继英;邱婷;柯晓燕4.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异常行为对照料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J], 都萌萌;康传媛;李雪蓉;万帅;曹阳;丁凯景;张艳;杨润许5.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影响因素及其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性分析 [J], 余倩;郭金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近12年广泛性发育障碍就诊情况的资料分析
近12年广泛性发育障碍就诊情况的资料分析姜凌霄;刘文文;张林娜;杨曹骅;江文庆;李焱;张喜燕;郝丽丽;郝楠;李梦瑶;杜亚松【期刊名称】《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年(卷),期】2013(21)7【摘要】目的了解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儿少心理咨询门诊12年间广泛性发育障碍(PDD)患儿的就诊情况,以预见其发展趋势。
方法自2000年1月-2011年12月间的病历中,每年随机抽取250份、共3000份,其中再选出诊断PDD的病历,逐一记载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12年间PDD患儿占所有就诊儿童的7.2%,儿童孤独症占其中76.4%;Asperger综合征近年确诊人数明显上升。
男女比例维持在7.3:1;上海与外地户籍比例维持在1.5:1;初诊年龄为4~6岁的患儿比例最多,但近年有下降趋势。
确诊患儿初诊时平均病程为54.5个月;平均就诊次数为2次、且近年仅1次就诊的比例增多。
结论 PDD在近年所受的关注度不断提升。
作为专业人员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从而对疾病进行更有效的干预。
【总页数】4页(P993-996)【作者】姜凌霄;刘文文;张林娜;杨曹骅;江文庆;李焱;张喜燕;郝丽丽;郝楠;李梦瑶;杜亚松【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94【相关文献】1.急性焦虑障碍患者就诊情况的回顾性分析2.精神科与心理咨询门诊焦虑障碍患者就诊情况分析3.双相障碍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及就诊情况分析4.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影响因素及其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性分析5.南京地区侵袭性牙周炎近6年就诊情况调查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儿童孤独症12.1.1 症状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发生在儿童早期的全面性的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有以下表现:(一)社会交往障碍:孤独离群,不会与人建立正常的联系。
即是缺乏与人交往、交流的倾向,有的患儿从婴儿时起就表现出这一特征,如从小就和父母不亲,也不喜欢人抱,当人与要抱起他时不伸手表现期待被抱起的姿势,不主动找小孩玩。
别人找他玩时表现躲避,对呼唤没有反应,总喜欢自己单独活动,自己玩。
有的患儿虽然表现不拒绝别人,但不会小朋友进行交往,即缺乏社会交往技巧,如找小朋友时不是突然拍人一下,就是揪人一下或突然过去搂人一下,然后自己就走了,好象拍人、揪人不是为了找人联系而只是一个动作,或者说只存在一个接触的形式,而无接触的内容和目的。
他们的孤独还表现在对周围的事不关心,似乎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自己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毫无顾忌,旁若无人,周围发生什么事似乎都与他无关,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目光经常变化,不易停留在别人要求他注意的事情上面,他们似乎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
另外他们的目光不注视对方甚至回避对方的目光,平时活动时目光也游移不定,看人时常眯着眼,斜视或余光等,很少正视也很少表现微笑,从不会和人打招呼。
孤独症儿童(二)言语障碍十分突出。
大多数患儿言语很少,严重的病例表现为几乎终生不语,会说会用的词汇有限,并且即使有的患儿会说,也常常不愿说话而宁可以手势代替。
有的会说话,但声音很小,很低或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的话。
有的患儿只会模仿别人说过的话,而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交谈。
不少患儿不会提问或回答问题,只是重复别人的问话。
语言交流上还常常表现出在代词运用上的混淆颠倒,如常用“你”和“他”来代替他自己。
还有不少孤独症儿童时常出现尖叫,这种情况有时能持续至5-6岁或更久。
请把鼠标放到图上(三)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强烈要求环境保持不变。
孤独症儿童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地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其他儿童喜欢的动画片、儿童电视、电影则毫无兴趣,一些患儿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表现明显的焦虑反应,不肯改变其原有的习惯和行为方式,难以适应新环境,多数患儿同时还表现无目的活动,活动过度,单调重复地蹦跳、拍手、挥手、奔跑旋转,也有的甚至出现自伤自残,如反复挖鼻孔、抠嘴、咬唇、吸吮等动作。
他们还表现出一种特殊依恋--对无生命的物体或动物的依恋,如一只杯子、一块砖、一只鸡等有特殊兴趣和依恋,如将依恋的东西去除,就会产生严重的焦虑,或大哭大闹。
(四)智力和认知障碍:大多智力发育落后及不均衡。
多数智力发育比同龄儿迟钝,少数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
但其在智力活动的某一方面有的又出奇地好,令人不可思议,有不少患儿的机械记忆能力很强,尤其对文字符号的记忆能力。
如有位3、4岁患儿特别喜欢认字,见字就主动问念什幺,并且只问一次就记住,为此他能毫不费力地流利地阅读儿童故事书,说明他掌握不少词汇,但当他要用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时则存在明显的困难,说明他们存在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能力方面的损害。
12.1.2 原因孤独症不是由于父母的养育态度所造成,它的成因目前医学上并无定论,很可能是多方面因素造成脑部不同地方的伤害。
至于可能造成孤独症的因素,有下列几项:(一)遗传的因素在20%的孤独症患者中,他的家族可找到智能不足、语言发展迟滞和类似孤独症的表现。
此外,孤独症男孩中约10%有x染色体脆弱症。
请把鼠标放到图片上(二)怀孕期间的病毒感染妇女怀孕期间可能因德国麻疹或有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感染,使胎儿的脑部发育受损而导致孤独症。
(三)新陈代谢疾病如苯酮尿症等先天的新陈代谢障碍,造成脑细胞的功能失调和障碍,会影响脑神经讯息传送的功能,而造成孤独症。
(四)脑伤包括在怀孕期间窘迫性流产等因素而造成大脑发育不全,生产过程中早产、难产、新生儿脑伤,以及婴儿期因感染脑炎、脑膜炎等疾病造成脑部伤害等,都可能增加患孤独症的机会。
12.1.3 疗法(一)音乐疗法孤独症的成因到现在还是一个谜,六、七十年代的主流理论认为父母在潜意识中抗拒孩子,使孩子也对环境和人际关系产生排斥,而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如今已有足够的研究资料用以推翻这个心理成因而认为孤独症是生理问题;虽然目前大大提高了对孤独症的认识,但还没有找到可以治愈它的方法;纵然如此,经过适当的治疗和训练,孤独症患者还是可以在认知、情绪、社交及自理等方面得到相当程度的改善。
行为治疗、维他命治疗、防止食物敏感、听觉综合训练、感官综合训练、言语治疗及音乐治疗等,对孤独症都有一定的帮助。
孤独症表现音乐治疗是利用音乐达到治疗的目标,包括重建、维持及促进心理和生理的健康,音乐治疗师针对个人的特殊情况设计音乐治疗计划,利用各类音乐活动,配合心理学的运用来帮助需要者。
音乐治疗在国外是隶属辅助医疗措施。
(二)行为疗法主要用操纵性条件处理法,即患儿出现一个好的行为时给以奖励,以使该行为得到强化。
对那些无意义、不合适的动作行为给以“惩罚”,使之消退。
不断的进行强化是该行为疗法成败的主要关键。
行为疗法已在特殊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感觉统合训练从临床观察发现,很多孤独症儿童的眼球移动不平顺、眼手协调不好、身体形象不良、视听动作不一致、以及好动、分心等脑的低层次功能性失常,我们推定最可能的主要病因部位是在脑干部上端。
通常孤独症病变开始的年纪是一岁到三岁之间,这时期脑神经的重要功能是由脑干部所控制,而大脑皮质精细功能尚未大力发挥作用。
这显示脑干部上端功能的紊乱和协调不良好,是孤独症最可能的原始病因。
根据多年的治疗经验,我们发现孤独症有较严重的脑干部感觉统合失常,处理低层次的感觉讯息非常不规律,因而很可能阻碍孤独症儿童的认知发展。
国外研究发现,使用滑行板之类的活动,让儿童重新经历个体发展的过程,可以协助其视觉、听觉、触觉和前庭平衡觉等感觉较完善的统合,并能进一步顺应外界反应的需求,这非常有助于治疗由感觉统合失常所导致的情绪问题和学习障碍。
(四)家庭疗法孤独症儿童在学习新的事物时,如果用不一致的方法教,孩子容易产生不适应行为,效果也打了折扣,因此为建立一个适合孩子的学习环境,应给孩子进行家庭辅助:1、舒解家庭压力一般的家庭得知孩子患孤独症时,多会造成有形或无形的生活压力,此时应让家人了解,孩子的病症不是父母造成的,需要家人合作一起帮助孩子,共同面对问题。
2、创造合适的学习环境教导孤独症儿童,应该针对孩子的需要,创造适合的学习情境,即主动制造机会,诱发其学习动机。
3、反复练习对于孩子不会的技巧与行为,可以将该行为设计在前后关联的事件中,通过反复练习来帮助孩子学习。
以训练洗手为例,可以每天吃饭前或吃点心前练习,使他养成洗手的习惯。
4、多变、多样化安排孤独症儿童的矫治,不一定只限于家或教室,相关的人、事、物都可以作为计划的变化组合,使内容具有多样化。
例如,对于走固定路线的孩子,可以常换不同的路线回家,让他知道走不同的路都可以到家。
(五)药物疗法如果孤独症患者有相关的疾病需要用药物治疗,必须遵医嘱。
如果孩子有情绪不稳,注意时间太短或活动量过大的行为而影响学习时,也可以考虑请医生使用药物。
第二节儿童多动综合症12.2.1 类型儿童期多动综合症(简称多动症),又名“轻微脑功能失调”(mbd),或“注意缺陷障碍”(add),是一类以注意障碍为最突出表现,以多动为主要特征的儿童行为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1978年公布的《国际疾病分类》第9版将多动症分为4种类型:1、单纯的活动和注意障碍:以注意持续时间短暂和容易分散以及活动过度为主要表现,无明显的品行障碍或其他特殊技能的发展迟缓。
2、伴有发展迟缓的多动症:伴有言语发展延迟、笨拙、阅读困难或其他特殊技能的发展迟缓。
3、伴有品行障碍的多动症,但没有发展的迟缓。
把鼠标放在图上由于调查对象、地区、时间、采用的方法以及诊断标准不同,关于多动症发生率的报告有很大的差异。
但是,一般报告都认为,多动症在学龄儿童中的发生率比学前儿童高。
据我国广州和南京1977年和1981年的报告,学前儿童多动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9%和1.6%,与国外有关报道相接近,其中,男性儿童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儿童。
12.2.2 临床表现多动症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美国精神病协会编制的《精神障碍的诊断和统计手册》第3版将这些表现概括为基本特征和有关特征两大类(见下表)。
基本特征有关特征1、过分活动1、与别人相处困难2、冲动2、固执、违拗、专横和恃强欺弱3、注意集中困难3、情绪不稳、易变4、动个不停和不得安宁4、忍受挫折的耐力低5、不能静坐5、易发脾气6、动作杂乱和无目标6、自我尊重差7、行为易变和反复无常7、反社会行为、尤其在少年多见8、不能按父母的指导行事9、干扰别人的游戏和工作把鼠标放在图上多动症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表现不尽相同。
在婴儿期,主要表现为不安宁、易激怒、行为不规则变化、过分哭闹、叫喊、饮食情况差、活动度保持高水平等。
在幼儿期,则主要表现为喜欢干预每一件事,注意集中时间短暂、有破坏行为、不能静坐、发脾气、很早入睡或很早醒来,对动物无辜残忍、有攻击行为和冲动行为、参加集体活动有困难、情绪易波动、遗尿等。
这些表现并非每个患有多动症的儿童都具备,而且各儿童在轻重程度上也有很大的差异。
大多数儿童到了青春期,许多症状会自然消失,只有少数人在成年后还留有性格上的缺陷。
12.2.3 发生的原因多动症发生的原因和机理十分复杂,至今仍不完全清楚。
研究表明,多动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综合症。
先天原因、某种神经递质的缺陷、后天某些原因造成的脑损伤以及不良的教育都有可能诱发症状。
由于多动症发生的机理不同,症状表现可有差异,愈后情况也不一样。
(一)心理社会因素家庭和社会诸因素对多动症的发生所起的作用至今不明,但肯定有影响。
活动过度可因缺乏安全感和稳定的家庭关系而引起。
行为的控制常从他人的相互交往中学得,若父母患有精神病、酗酒和行为不端将影响儿童的行为控制。
(二)神经生理功能异常多动症幼儿的脑电图具有阵发性或弥散性θ波活动增加的特点,θ波活动增多在睡眠时出现较多,显示多动症幼儿多有觉醒不足,消除觉醒不足,可在一定程度上治疗多动症。
(三)铅的影响有的人认为,铅中毒可引起儿童多动症,但其关系还有待确定。
12.2.4 治疗对于学前儿童,治疗多动症一般应以教育和心理治疗为主。
(一)统合训练患有多动症的学前儿童,常在动作技能、语言、社会性等方面比一般儿童发展迟缓,因而,需进行较多的训练。
例如,儿童在初学走路时,让他们沿着直线或曲线向前走,向后退,以此训练平衡动作;从小让他们自己解扣纽扣,系解鞋带,穿脱衣服,给图片着颜色,用剪刀剪纸,以此训练手眼协调动作和培养注意力的集中;多让他们与同伴一起做游戏,以增强语言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