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性发育障碍PDD(专业文章)

广泛性发育障碍PDD(专业文章)
广泛性发育障碍PDD(专业文章)

第一节儿童孤独症

12.1.1 症状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发生在儿童早期的全面性的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有以下表现:

(一)社会交往障碍:孤独离群,不会与人建立正常的联系。

即是缺乏与人交往、交流的倾向,有的患儿从婴儿时起就表现出这一特征,如从小就和父母不亲,也不喜欢人抱,当人与要抱起他时不伸手表现期待被抱起的姿势,不主动找小孩玩。别人找他玩时表现躲避,对呼唤没有反应,总喜欢

自己单独活动,自己玩。有的患儿虽然表现不拒绝别人,但不会小朋友进行交往,即缺乏社会交往技巧,如找小朋友时不是突然拍人一下,就是揪人一下或突然过去搂人一下,然后自己就走了,好象拍人、揪人不是为了找人联系而只是一个动作,或者说只存在一个接触的形式,而无接触的内容和目的。他们的孤独还表现在对周围的事不关心,似乎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自己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毫无顾忌,旁若无人,周围发生什么事似乎都与他无关,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目光经常变化,不易停留在别人要求他注意的事情上面,他们似乎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另外他们的目光不注视对方甚至回避对方的目光,平时活动时目光也游移不定,看人时常眯着眼,斜视或余光等,很少正视也很少表现微笑,从不会和人打招呼。

孤独症儿童

(二)言语障碍十分突出。

大多数患儿言语很少,严重的病例表现为几乎终生不语,会说会用的词汇有限,并且即使有的患儿会说,也常常不愿说话而宁可以手势代替。有的会说话,但声音很小,很低或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的话。有的患儿只会模仿别人说过的话,而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交谈。不少患儿不会提问或回答问题,只是重复别人的问话。语言交流上还常常表现出在代词运用上的混淆颠倒,如常用“你”和“他”来代替他自己。还有不少孤独症儿童时常出现尖叫,这种情况有时能持续至5-6岁或更久。

请把鼠标放到图上

(三)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强烈要求环境保持不变。

孤独症儿童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地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其他儿童喜欢的动画片、儿童电视、电影则毫无兴趣,一些患儿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表现明显的焦虑反应,不肯改变其原有的习惯和行为方式,难以适应新环境,多数患儿同时还表现无目的活动,活动过度,单调重复地蹦跳、拍手、挥手、奔跑旋转,也有的甚至出现自伤自残,如反复挖鼻孔、抠嘴、咬唇、吸吮等动作。

他们还表现出一种特殊依恋--对无生命的物体或动物的依恋,如一只杯子、一块砖、一只鸡等有特殊兴趣和依恋,如将依恋的东西去除,就会产生严重的焦虑,或大哭大闹。

(四)智力和认知障碍:大多智力发育落后及不均衡。

多数智力发育比同龄儿迟钝,少数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其在智力活动的某一方面有的又出奇地好,令人不可思议,有不少患儿的机械记忆能力很强,尤其对文字符号的记忆能力。如有位3、4岁患儿特别喜欢认字,见字就主动问念什幺,并且只问一次就记住,为此他能毫不费力地流利地阅读儿童故事书,说明他掌握不少词汇,但当他要用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时则存在明显的困难,说明他们存在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能力方面的损害。

12.1.2 原因

孤独症不是由于父母的养育态度所造成,它的成因目前医学上并无定论,很可能是多方面因素造成脑部不同地方的伤害。至于可能造成孤独症的因素,有下列几项:

(一)遗传的因素

在20%的孤独症患者中,他的家族可找到智能不足、语言发展迟滞和类似孤独症的表现。此外,孤独症男孩中约10%有x染色体脆弱症。

请把鼠标放到图片上

(二)怀孕期间的病毒感染

妇女怀孕期间可能因德国麻疹或有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感染,使胎儿的脑部发育受损而导致孤独症。

(三)新陈代谢疾病

如苯酮尿症等先天的新陈代谢障碍,造成脑

细胞的功能失调和障碍,会影响脑神经讯息传送

的功能,而造成孤独症。

(四)脑伤

包括在怀孕期间窘迫性流产等因素而造成大脑发育不全,生产过程中早产、难产、新生儿脑伤,以及婴儿期因感染脑炎、脑膜炎等疾病造成脑部伤害等,都可能增加患孤独症的机会。

12.1.3 疗法

(一)音乐疗法

孤独症的成因到现在还是一个谜,六、七十年代的主流理论认为父母在潜意识中抗拒孩子,使孩子也对环境和人际关系产生排斥,而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如今已有足够的研究资料用以推翻这个心理成因而认为孤独症是生理问题;虽然目前大大提高了对孤独症的认识,但还没有找到可以治愈它的方法;纵然如此,经过适当的治疗和训练,孤独症患者还是可以在认知、情绪、社交及自理等方面得到相当程度的改善。行为治疗、维他命治疗、防止食物敏感、听觉综合训练、感官综合训练、言语治疗及音乐治疗等,对孤独症都有一定的帮助。

孤独症表现

音乐治疗是利用音乐达到治疗的目标,包括重建、维持及促进心理和生理的健康,音乐治疗师针对个人的特殊情况设计音乐治疗计划,利用各类音乐活动,配合心理学的运用来帮助需要者。音乐治疗在国外是隶属辅助医疗措施。

(二)行为疗法

主要用操纵性条件处理法,即患儿出现一个好的行为时给以奖励,以使该行为得到强化。对那些无意义、不合适的动作行为给以“惩罚”,使之消退。不断的进行强化是该行为疗法成败的主要关键。行为疗法已在特殊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感觉统合训练

从临床观察发现,很多孤独症儿童的眼球移动不平顺、眼手协调不好、身体形象不良、视听动作不一致、以及好动、分心等脑的低层次功能性失常,我们推定最可能的主要病因部位是在脑干部上端。通常孤独症病变开始的年纪是一岁到三岁之间,这时期脑神经的重要功能是由脑干部所控制,而大脑皮质精细功能尚未大力发挥作用。这显示脑干部上端功能的紊乱和协调不良好,是孤独症最可能的原始病因。

根据多年的治疗经验,我们发现孤独症有较严重的脑干部感觉统合失常,处理低层次的感觉讯息非常不规律,因而很可能阻碍孤独症儿童的认知发展。国外研究发现,使用滑行板之类的活动,让儿童重新经历个体发展的过程,可以协助其视觉、听觉、触觉和前庭平衡觉

等感觉较完善的统合,并能进一步顺应外界反应的需求,这非常有助于治疗由感觉统合失常所导致的情绪问题和学习障碍。

(四)家庭疗法

孤独症儿童在学习新的事物时,如果用不一致的方法教,孩子容易产生不适应行为,效果也打了折扣,因此为建立一个适合孩子的学习环境,应给孩子进行家庭辅助:

1、舒解家庭压力

一般的家庭得知孩子患孤独症时,多会造成有形或无形的生活压力,此时应让家人了解,孩子的病症不是父母造成的,需要家人合作一起帮助孩子,共同面对问题。

2、创造合适的学习环境

教导孤独症儿童,应该针对孩子的需要,创造适合的学习情境,即主动制造机会,诱发其学习动机。

3、反复练习

对于孩子不会的技巧与行为,可以将该行为设计在前后关联的事件中,通过反复练习来帮助孩子学习。以训练洗手为例,可以每天吃饭前或吃点心前练习,使他养成洗手的习惯。

4、多变、多样化安排

孤独症儿童的矫治,不一定只限于家或教室,相关的人、事、物都可以作为计划的变化组合,使内容具有多样化。例如,对于走固定路线的孩子,可以常换不同的路线回家,让他知道走不同的路都可以到家。

(五)药物疗法

如果孤独症患者有相关的疾病需要用药物治疗,必须遵医嘱。如果孩子有情绪不稳,注意时间太短或活动量过大的行为而影响学习时,也可以考虑请医生使用药物。

第二节儿童多动综合症

12.2.1 类型

儿童期多动综合症(简称多动症),又名“轻微脑功能失调”(mbd),或“注意缺陷障碍”(add),是一类以注意障碍为最突出表现,以多动为主要特征的儿童行为问题。世界卫生组织1978年公布的《国际疾病分类》第9版将多动症分为4种类型:

1、单纯的活动和注意障碍:以注意持续时间短暂和容易分散以及活动过度为主要表现,无明显的品行障碍或其他特殊技能的发展迟缓。

2、伴有发展迟缓的多动症:伴有言语发展延迟、笨拙、阅读困难或其他特殊技能的发展迟缓。

3、伴有品行障碍的多动症,但没有发展的迟缓。

把鼠标放在图上

由于调查对象、地区、时间、采用的方法以及诊断标准不同,关于多动症发生率的报告有很大的差异。但是,一般报告都认为,多动症在学龄儿童中的发生率比学前儿童高。据我国广州和南京1977年和1981年的报告,学前儿童多动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9%和1.6%,与国外有关报道相接近,其中,男性儿童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儿童。

12.2.2 临床表现

多动症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美国精神病协会编制的《精神障碍的诊断和统计手册》第3版将这些表现概括为基本特征和有关特征两大类(见下表)。

基本特征

有关特征

1、过分活动

1、与别人相处困难

2、冲动

2、固执、违拗、专横和恃强欺弱

3、注意集中困难

3、情绪不稳、易变

4、动个不停和不得安宁

4、忍受挫折的耐力低

5、不能静坐

5、易发脾气

6、动作杂乱和无目标

6、自我尊重差

7、行为易变和反复无常

7、反社会行为、尤其在少年多见

8、不能按父母的指导行事

9、干扰别人的游戏和工作

把鼠标放在图上

多动症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表现不尽相同。在婴儿期,主要表现为不安宁、易激怒、行为不规则变化、过分哭闹、叫喊、饮食情况差、活动度保持高水平等。在幼儿期,则主要表现为喜欢干预每一件事,注意集中时间短暂、有破坏行为、不能静坐、发脾气、很早入睡或很早醒来,对动物无辜残忍、有攻击行为和冲动行为、参加集体活动有困难、情绪易波动、遗尿等。这些表现并非每个患有多动症的儿童都具备,而且各儿童在轻重程度上也有很大的差异。大多数儿童到了青春期,许多症状会自然消失,只有少数人在成年后还留有性格上的缺陷。

12.2.3 发生的原因

多动症发生的原因和机理十分复杂,至今仍不完全清楚。研究表明,多动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综合症。先天原因、某种神经递质的缺陷、后天某些原因造成的脑损伤以及不良的教育都有可能诱发症状。由于多动症发生的机理不同,症状表现可有差异,愈后情况也不一样。

(一)心理社会因素

家庭和社会诸因素对多动症的发生所起的作用至今不明,但肯定有影响。活动过度可因缺乏安全感和稳定的家庭关系而引起。行为的控制常从他人的相互交往中学得,若父母患有精神病、酗酒和行为不端将影响儿童的行为控制。

(二)神经生理功能异常

多动症幼儿的脑电图具有阵发性或弥散性θ波活动增加的特点,θ波活动增多在睡眠时出现较多,显示多动症幼儿多有觉醒不足,消除觉醒不足,可在一定程度上治疗多动症。

(三)铅的影响

有的人认为,铅中毒可引起儿童多动症,但其关系还有待确定。

12.2.4 治疗

对于学前儿童,治疗多动症一般应以教育和心理治疗为主。

(一)统合训练

患有多动症的学前儿童,常在动作技能、语言、社会性等方面比一般儿童发展迟缓,因而,需进行较多的训练。例如,儿童在初学走路时,让他们沿着直线或曲线向前走,向后退,以此训练平衡动作;从小让他们自己解扣纽扣,系解鞋带,穿脱衣服,给图片着颜色,用剪刀剪纸,以此训练手眼协调动作和培养注意力的集中;多让他们与同伴一起做游戏,以增强语言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有规律的生活和行为对多动症儿童来说特别重要。要让他们每天严格遵守作息制度,按时起床,按时用餐,按时就寝,每天的活动有次序有规律,帮助他们把行为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这对于适应集体生活有很大的益处为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这对于适应集体生活有很大的益处。对患有多动症儿童的教育和训练要有极大的耐心,长期坚持不懈,每一次提出的具体要求不要太高,使他们通过努力能够达到,对出现的不适宜行为既要同情,又不能迁就,坚决予以制止。

(二)心理治疗

可选用行为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治疗等方法。行为疗法对多动症的治疗很有效果,治疗时,根据儿童的主要症状加以排列,运用强化的方法,先矫正容易矫正的行为,再逐步深入到较难矫正的行为,并用良好的行为逐渐取代不良行为。

1.支持性心理疗法:首先应向家长和老师解释病情以取得双方的理解,要关心和爱护儿童,不能打骂、歧视和体罚患儿,否则会损害小儿的自尊心和进取心,不利于配合治疗。

2.行为矫正疗法:阳性强化法、消退法及惩罚法等行为治疗方法可以清除冲动任性等不良行为。例如当儿童完成某一项要求时即给予口头赞许或物质奖励(阳性强化法);未完成某一项要求时或出现不良行为时即取消奖励(惩罚法)或不予理睬(消退法)。

(三)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6岁以上的学龄儿童,最常用的药物有利他林、苯丙胺、匹莫林等。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研究表明,多动症是一种与儿童发展过程有密切联系的一组综合征,虽然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大部分儿童的症状会自然消失,但是治疗与不治疗是大不一样的。瑞典学者柯勒(kohler,1979)等人曾对2447名4岁儿童作过调查,确诊52名(2.1%)为多动症。对这些儿童不采用药物治疗,而为他们的家长提供有关知识,指导家长理解和接受儿童的行为以及适当处理这些行为,将部分幼儿提早送入幼儿园,以提供更多的与其他儿童交往的机会。7一9年后,对以上儿童中的49名儿童再作检查,结果发现,6名儿童已能很好地适应环境,

35名只有一、二个症状。这就是说,83.9%的儿童达到了基本或者完全治愈的程度,只有少数儿童仍表现出各种多动症的典型症状。

第三节儿童焦虑症

12.3.1 临床症状

儿童焦虑症常见于学龄儿童,以女孩为多见。这类儿童常常因学习成绩差,对陌生环境反应敏感,而担心害怕,甚至惶恐不安,哭闹不停,对老师的批评,同学的看法非常敏感,常常担心被别人嘲笑,对尚未发生的情况产生过分的关注,并伴有无根据的烦恼。对日常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显得过分焦虑。

当急性焦虑症发作时,患儿表现为过度烦躁,焦虑不安,伴有睡眠不好,做恶梦,讲梦话,食欲不振,心跳,气促,出汗,尿频,头痛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患儿夜间往往不敢单独睡,怕黑暗,常需要妈妈陪伴,常伴夜间遗尿。

12.3.2 病因

儿童焦虑症与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这类孩子一般具有敏感,自信心不足,自尊心又很强的性格特点,容易紧张,多虑。他们的家长也常有敏感、多虑的表现,而且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不当。造成儿童焦虑症的重要原因有:

1、心理社会因素

(1)苛求,有的家长对孩子过于苛求,只知“望子成龙”,而不考虑这些要求是否超过了孩子智力发育水平,孩子摄于家长的权威,整天处于紧张状态,久而久之,便导致了过度焦虑反应。

(2)溺爱,有的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在家中对其百

依百顺,这同样使孩子不能正确地估计自己。当孩子走出

家庭,在社会上或学校中碰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时,就容易

发生过度焦虑。

(3)教育方法不当,有些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过度

地追求“高分数”、“高升学率”,搞“题海战术”’等,教育内容过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使孩子负担太重,接受不了,也易形成过度焦虑。

2、遗传因素

父母的个性和情绪等特征通过基因遗传给幼儿,其中包括他们多愁善感、焦虑不安、悲观等特征。

3、生理因素

年龄、性别和躯体状况与焦虑症的发生也有关,年龄大儿童发生率较年龄小的高,大年龄组中,女孩较男孩发生率高。

12.3.3 护理与治疗

(一)心理治疗

焦虑症是一种心理障碍,治疗方法以心理治疗和抗焦虑的药物为主。在心理治疗中,采取松弛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家庭辅导治疗等都是非常有效的,一般来说,对于年龄接近或大于10岁的儿童用认知治疗更有效,而对幼儿最好采取行为治疗。

(二)家庭辅导治疗

1、家长和老师要正确对待孩子,注意循循善诱。对于孩子的学习要求,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智能水平而定,不能马虎,也不能苛求,不溺爱,也不放纵,使正在长知识长身体的儿童,从小得到健康的发展。

2、要注意孩子的学习负担不要太重,要讲究教育方法,加强课堂教学,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课外作业不宜过多,要保证孩子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和充分的娱乐时间。

3、要帮助孩子树立克服困难、搞好学习的信心,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开朗的性格,这对于防止焦虑症的出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轻症儿童,主要是教育方法及心理支持的问题。先要弄清楚孩子发生焦虑反应的原因,取得他的信任与合作。凡属客观原因,能够解决的问题应尽量给予解决;属于主观原因,要帮助儿童正确认识这些原因与发病的关系,逐渐引导儿童从主观上努力克服焦虑。当症状逐渐消失后,要引导孩子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消除过去那种紧张的心理,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其开朗的性格,防止症状复发。

(三)药物治疗

对于已经出现焦虑症状的儿童,严重的病例还要配合药物治疗,如服用抗焦虑药物、佳静安定等。但这类药物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随便服用。

第四节儿童抑郁症

12.4.1 临床症状

儿童在遇到某些事件时,会表现为情绪抑郁,闷闷不乐,这不能认为不正常。但是,少数儿童由于遗传素质不良,或者早期生活经历坎坷,抑郁的表现可长期持续,这种长期存在的严重抑郁情绪即构成儿童抑郁症。

把鼠标放在图上

儿童抑郁症在学前儿童中较为少见,但在婴儿期可出现一种特殊的抑郁症,称为婴儿抑郁症,又名依赖性抑郁。这种抑郁症主要是由于婴儿早期母子分离的影响所产生的。海什灵顿和马丁曾对婴儿抑郁症的行为作过描述:开始是抗议阶段,婴儿不停地啼哭,若能行走和说话,则四处寻找父母,不停地动,容易激怒。约一周后,这类活动减少了,则表现出绝望、抑郁或退缩。婴儿对环境缺乏反应,兴趣不大,面部肌肉松弛,表情抑郁、沮丧,常以低声哭泣替代大声啼哭。多数儿童数周后逐渐从这种抑郁退缩状态中恢复过来,开始对环境产生正常的兴趣反应。婴儿抑郁症多发生于出生6个月以后,但也有3个月的婴儿患抑郁症。

抑郁症儿童对几乎所有的活动和娱乐都失去兴趣,情绪低落,忧愁,易激怒,患此症的学前儿童明显的特征是表现为面部表情持久的抑郁。除了情绪障碍外,抑郁症儿童还有行为障碍,表现为多动、攻击他人、自我否定、行为退缩、多种躯体症状,例如,动作减少、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睡眠障碍、遗尿、遗屎等等。

12.4.2 类型

儿童抑郁症通常可分为急性抑郁、慢性抑郁、隐匿性抑郁三种。

(一)急性抑郁

这一类儿童发病前常有明显的精神诱因,如父母突然死亡,遭受意外灾害,或因病住院而离开父母等。这类儿童病前精神正常,发病时抑郁症状明显,如整天流泪、动作迟缓、声音低、食欲不振、乏力、失眠、恶梦、日渐消瘦,常常独进独出,不与其他儿童交往,有时可流露出绝望感。

(二)慢性抑郁

这一类儿童过去常有与父母多次分离的经历,或有其他的精神创伤的病史,但并无重大突然的诱因。病前适应能力差,抑郁症状逐渐加重,表现为胆小、害羞、容易受惊、不合群、学习成绩下降,睡眠少而浅。检查时可发现其行为退缩、表情淡漠,并有厌世观念和自杀企图等。

(三)隐匿性抑郁

这一类儿童的抑郁症状常常相当隐匿,多表现为其他方面的问题,如不听话、多动、执拗、反抗、攻击、不守纪律、学习困难、冲动捣乱或其他不良行为。也可出现头痛、呕吐、腹痛、腹泻、厌食、过食、大小便失禁等身心问题。多数儿童抑郁不明显,但有的儿童可周期性地出现抑郁症状。

12.4.3 产生的原因

引起儿童抑郁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遗传因素

家族遗传性因素在儿童抑郁症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约50%的抑郁症儿童的父母中至少有一人曾患抑郁症。抑郁症儿童在发病以前,个性往往比较倔强、违拗,或表现被动、无能、依赖和孤独。此外,父母死亡或离婚等事件也可使儿童产生抑郁症。

(二)意外事件

某种客体如某人或某物的丧失对抑郁症的发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个人或事物对儿童来说非常重要,以至于儿童把它看成与自己是一体的,当如此重要的人或物一旦不复存在,如父母的分离死亡等,就会引起儿童强烈的矛盾情感,并由此转化为对自身的敌意感,从而导致抑郁症的产生。

(三)认知因素

儿童的认知在形成抑郁症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这种看法认为,儿童早期的经历如分离、丧亲、缺乏母爱和家庭的温暖等等易造成一种消极的认知背景,一旦儿童遇到挫折时便倾向于贬低自己,产生无能、绝望的情感体验,并且对事物做歪曲和夸大的理解。消极的认知构成了抑郁症的易感性机理。

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看到,亲人之间的分离,家庭中母爱的缺乏对抑郁症的产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那些患有抑郁症的孩子,父母应尽量地减少与孩子的分离,特别是长时期的分离。如果孩子的父母故去了,则应由别人来关心和照料孩子,给予他(她)温暖和爱。此外,还应及早地与医生取得联系,家庭和医院的密切配合是治愈儿童抑郁症的重要保证。最后要指出的是,让儿童患者服用一定的抗抑郁药也是十分必要的。

总之,解除儿童的心理紧张,调整母子关系和同伴关系,这些对于预防儿童抑郁症都是有效的方法。一般而言,儿童抑郁症到成人期后多数已消失。而且,儿童抑郁症与成人抑郁症之间并无明显的关系。

12.4.4 矫正

(一)心理治疗

许多种心理治疗都能有效地治疗抑郁症。心理治疗能够帮助病人分析他们的问题来源,教会他们如何应付生活中的各种诱发抑郁症的事件,教会他们如何通过自己的行动增加生活满意度,减少导致抑郁的行为。

心理治疗对抑郁症幼儿来说是比较合适的。首先,它不会产生像药物治疗和电休克治疗所致的生理副反应;第二,临床上约有10%-30%的难治病人,即对药物没有疗效的抑郁症病人可以结合心理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第三,药物虽可抑制抑郁症状,但停药后相当一部分病人仍会复发或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挫折时又会出现抑郁,而心理治疗则可以教会病人如何面对和适应挫折,调节自己的心理。

有几种心理治疗-认知治疗(由贝克首创)、人际治疗及行为治疗对抑郁症有良好的疗效。根据不同的抑郁表现和临床医生的擅长,可以选用不同的心理疗法。如果病人一直是郁郁寡欢,具有抑郁性格的话,可以采用认知疗法,帮助患病儿童改变导致抑郁的行为和思维方法,着重消除自卑心理,提高自信。如果病人表现为孤僻、退缩以及与同伴隔离,则可以采用社交技巧训练、人际治疗,帮助他学会如何与人交谈和交往,提高社会适应性和交往能力。

(二)体育疗法

锻炼可以使人产生一种轻松和自主的感觉,有益于克服抑郁症患者共有的孤独感。但锻炼必须有一定的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以做健身操为例,内容包括跑步、跳绳、健身舞等,每周至少作3次,每次持续15至20分钟。散步也可以达到同跑步一样的效果,专家们建议患者每天步行1500米,并力争在15分钟内走完。以后逐渐加大距离,直到45分钟走完4500米。在开始锻炼时,须经医生的同意。

(三)营养疗法

许多医生认为,食物中所含的维生素和氨基酸对于人的精神健康具有重要影响。有专家认为,多疑症的人如果缺乏某种营养物质也能引起抑郁症,所以他建议人们多吃维生素b 含量丰富的食物,像粗粮、鱼等。他还让患者服一定剂量的复合维生素b。他认为这些都是人们容易缺乏的维生素。

(四)精神疗法

抑郁症患者往往是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世界和他自己的。为了改变这种错误观点,洛杉矶精神医疗中心的加里埃默提出了“三a法”,即明白、回答、行动。因三词的英文字母均以a开头,故称。

明白:首先要承认自己精神上抑郁;其次要注意自己的情绪变化,言行举止有无异常,以及感觉思维的差别和身体反应等。

回答:要学会每当产生一个错误时,及时地予以识别并记录下来。先写下自己的错误想法,再写下一个较为实际的选择答案,其目的是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想法。写完,询问自己:“这会是真的吗?”然后再问自己:“从另一个方面该怎样看呢?”

行动:如果你感到不被人注意,那你就换一个新方式;如果你在工作中不能得心应手,则应修一门课程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或者寻找新的工作。还要多计划一些活动,使自己的生活规律化。

(五)药物疗法

当然,心理治疗也不是万能的,对一些严重的抑郁症儿童来说,首先是药物治疗或电休克治疗,然后再考虑合并使用心理治疗的方法。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心理治疗并不排斥其他治疗方法的应用,尤其是药物治疗,倘若与药物治疗合用,对抑郁病人往往会起到事半功

倍的叠加效用。第五节强迫症

开设生长发育门诊指南

精心整理 开展儿童生长发育门诊 指南 目录 矮身材的定义 (2) 矮身材的原因 (3) 矮身材临床诊断流程 (4) 询问病史 (5) 体格检查 (6) 实验室常规检查 (8) 特殊检查项目 (9) 矮身材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3) 生长激素缺乏症诊断要点 (13) 特发性矮身材诊断要点 (13) Turner综合征诊断要点 (15) 小于胎龄儿矮身材诊断要点 (15) Prader-Willi临床特征 (16) 鉴别诊断 (16) 生长激素治疗的疗效评价 (19) GH治疗适应症和治疗剂量 (19) GH使用注意事项 (20) 疗效评价指标 (21) GH疗效影响因素 (22)

生长激素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23) 随访监测内容和不良事件发生机理、发生时间和处理 (23) 一.矮身材的定义 在相似生活环境下,同种族、同性别和同年龄的个体身高低于正常人群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者(-2SD),或低于第3百分位数(-1.88SD) 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标准差单位数值表的解读 标准差(SD)法 -2SD-1SD均数+1SD+2SD 矮小中下中等中上高大 百分位(%)法 <33-24.925-74.975-96.9≥97 矮小中下中等中上高大 二.矮身材的病因

生长激素神经分泌功能障碍、神经传递缺陷垂体解剖缺陷、生长激素基因突变、脑损伤、特发性 GH 抗体、GHBP 增多、GHR 缺陷、存在抗GHR 抗体、GH 受体后缺陷IGF-1受体数量减少IGF-1受体缺陷IGF-1抗体 IGF-1受体后缺陷 大脑皮质功能障碍下丘脑性GHD IGF-1产生部位缺陷IGFBP3变化 IGFBP3抗体出现炎症性、产伤、外伤、浸润性、激素诱导(糖皮质激素或性激素)、 肿瘤(淋巴瘤、白血病或转移肿瘤)垂体性GHD GH 不敏感 (GH 分泌后疾病) IGF-1合成缺陷 IGF-1不敏感 (IGF-1 分泌后缺陷) GH 分 泌障碍 GH-IGF-IGFBP 轴病病因分类 GHD ISS ,SGA, Laron 综合征, Turner 综合征 ISS 还 有继发性: 长期慢性疾病 慢性肾功能衰竭 肾小管酸中毒 先天性或后天性心脏病 佝偻病 慢性肠炎 三. 矮身材临床诊断流程 1. 询问病史

DSM 5智力障碍诊断标准及原文

诊断标准: 智力障碍(智力发育障碍)是起病于发育时期,在概念、社交和实用领域中的智力和适应功能的缺陷。须符合以下三个诊断标准: A 经临床评估和个体化、标准化的智力评测确认的智力功能障碍,如推理、问题解决、计划、抽象思维、判断、学业学习和基于经验的学习。 B 适应功能缺陷造成未能达到发育及社会文化相称的个人独立性及社会责任标准。在没有持续帮助的情况下,该适应功能缺陷限制了其在多个环境中,如家庭、学校、工作和社区,的一个或多个日常生活功能,如交流、社会参与和独立生活。 C 智力和适应缺陷起病于发育时期。 严重程度则基于ICD-10-CM编码如下:

说明: 严重水平是通过适应功能,而非IQ水平来定义,因为所需帮助的水平是由适应功能决定的。此外,在低值IQ测试的可信度较低。 诊断特点: 智力障碍的基本特征是全面心智能力的缺陷(诊断标准A),及于个体在年龄、性别、社会文化相匹配的对照的日常适应功能的障碍(诊断标准B),起病与发育时期(诊断标准C),诊断应该基于临床评估及标准化的智力和适应功能评测的结合。 DSM涉及到的调整: 1、适应功能结构的调整:DSM 5将DSM IV TR中,适应功能涵盖包括沟通交际、自 我照顾、居家生活、社会/人际技能、社会资源运用、自我指示、功能性学科技能、工作、休闲娱乐、健康和安全等 10个方面,在其中至少两个方面存在缺陷即可认为适应功能存在缺陷,调整为概念、社交和实用三个领域,并规定在其中一个领域存在缺陷即可诊断为适应功能缺陷。 2、分类标准的调整:DSM 5将DSM IV TR中根据IQ分数对智力障碍进行分类调整为 根据个体适应功能缺陷的严重程度将智力障碍标注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四种,并列举出了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患者在概念、社交和实用领域的表现。“因为所需帮助的水平是由适应功能决定的。此外,在低值IQ测试的可信度较低。”并且“可能影响测评分数的因素包括练习效应和“Flynn效应”(即由于过时的测评常模造成过高分数) 。”“智商测评分数是对概念功能的粗略估计,不能充分地评估现实生活情况中的推理能力和对实用任务的掌握能力, 例如,智商得分70以上的个体可能在社交判断、社交理解和适应功能的其他领域上有严重的适应性行为问题,以致其实际功能与智商得分更低的个体的表现相当, 因此,在解释智商测评的结果时需要临床判断” 3、障碍发生时间的调整:DSM 5将DSM IV TR中诊断标准是障碍发生在18岁以前调 整为发育时期。因为由于智力障碍成因的复杂性,很难严格定义障碍发生时间的范围,故而采取了更为宽泛的表达。

生长发育

生长发育 名词解释 1.发展是个体在生存期间因年龄的增加及与环境的互动而产生的身心变化过程。 2.假设演绎推理是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此种思维推理的特点是,先对所面临的问题 情景提出一系列的假设,然后根据假设进行验证,从而得到答案。 3.组合推理在面对由多项因素形成的复杂问题情景时,青少年可以根据问题的情况,评定 认识发展水平条件,提出假设,然后一方面孤立某些因素,一方面组合另些因 素,从而在系统验证中获得正确答案。 4.流体智力是指与基本心理过程有关的能力,如知觉、记忆、运算速度和推理能力。 5.晶体智力是过去对流体智力应用的结果,大部分属于从学校学到的能力。 6.产后抑郁是指产后6周内第一次发病(既往无精神障碍史),以抑郁、悲伤、沮丧、哭 泣、易激动、烦躁、重者出现幻觉或自杀等一系列症状为特征的精神紊乱,是 产妇常见的心理行为异常。 7.生涯规划:指个人人生的道路或进展途径,它不仅止于工作或职业,还包括事业、前程、 生计、爱情、家庭、休闲、健康、经济等各个层面,它包含一个人在其一生中所 从事的一系列与个人工作生涯有关的所有活动。 8.网络成瘾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 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 9.老年期艾瑞克森把从60岁开始,一直到死亡为止的这一阶段命名为老年期 10.同辈群体是一群年龄相仿、关系密切,并且在已建立的社会关系基础上进行互动的孩子 所组成的群体。 11.更年期是生命周期中从中年向老年过度过程中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显著改变的阶段,是 生育能力由旺盛走向衰退的时期。 选择与填空 1.人类的发展用时序年龄划分: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 成年期老年期 2.认识发展的三个基本过程:同化、顺化、平衡 3.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因素:生理成熟环境因素平衡调节 4.25~55岁繁殖感与停滞 55岁~生命结束自我整合与绝望 5. 游戏的种类: 1)认知发展有关的游戏种类:练习游戏象征性游戏(2~7岁儿童玩的游戏)规则游戏2)与社会化有关的游戏种类:无所事事的行为单独游戏旁观者行为平行式游戏联合性游戏合作性游戏 6. 通过以下交流方式帮助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触摸眼神交流声音气味生物节律 7. 孕期妇女心理调节的措施:1) 确保自己及胎儿能安全顺利地度过孕期、分娩期 2)促使家庭重要成员接受胎儿 3)学习承担母亲的责任 4)与胎儿建立感情 8. 婴儿更偏爱于看新奇、复杂的东西。有研究表面婴儿能够保留曾经受过创伤的记忆。

孤独症与智力障碍的区别

孤独症与智力障碍的区别 孤独症与智力障碍都是因脑部问题引起的疾病。孤独症是神经性广泛发育障碍疾病(世界报道此类疾病至今才60多年,我国首次报道此疾病至今才20多年) ,至今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且预后差,是目前世界医疗、教育部门都十分关注和研究的对象。智力障碍多为基因问题或因脑缺氧造成的脑损伤而致成的疾病,很早就被人们所关注。因此,对智力障碍人群的教育康复研究已比较成熟、系统。 一、关于儿童孤独症的定义及其特点 (一) 儿童孤独症(简称孤独症,或自闭症)是发生于儿童早期的一种涉及感知觉、情感、语言、思维和动作与行为等多方面的发育障碍,也是广泛发育障碍中最为常见和典型的一种。 (二)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的典型,以男孩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通常在3岁以内) ,主要为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 (三)儿童孤独症的特征及其表现 儿童孤独症的特征: (1)社会性交往障碍明显,不能建立情感联系。 (2)语言表达和理解困难,缺乏沟通和交流功能。 (3)兴趣和活动内容局限,刻板与重复。

(4)起病于儿童早期(30个月内或3岁) ,且多伴有精神发育迟滞(约70% ) 。 (5)心理年龄明显低于同龄儿童。 (6)孤独症儿童对环境具有极强的敏感性。 (7)成年后常伴有癫痫疾病的发生 孤独症儿童通常面目清秀,有些还显得很聪明,父母对这样一个孩子往往视为掌上明珠,可是他们却无动于衷,一点不理解父母的爱心。他们中约有一半不会讲话,或者讲话怪异,并且兴趣狭窄。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与众不同时,常常感到非常的困惑、迷茫、无助、焦虑和失落。非典型孤独症是指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亚型,症状不典型(只能部分满足孤独症症状标准) ,或发病龄不典型(如在3岁后才出现症状) ,可考虑此诊断。不典型孤独症可发生在智力发育接近正常或严重精神发育迟滞的患儿,多见于男童。 二、智力障碍的概念及特点 (一)智力落后又被称为智力残疾、智力障碍、智力低下或弱智等等。1992年美国智能障碍协会(AAMR)对智力障碍的定义为:现有的能力水平有实质上的限制其特征为:智力水平显著低于平均智力发展水平,同时具有下列各项适应技能领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限制:沟通、自我照顾、居家生活、社交技能、使用社区、自我引导、健康与安全、功能性学科能力、休闲娱乐和工作。其患病是在发育期间(18周岁

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学习指导.

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 一、学习目的: 熟知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并在了解主要因素的基础上认识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相互作用。 二、学习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了解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通过学习可以获得、促进对幼儿的健康保育的能力。同学们可利用微课视频和学习材料,同时结合生活中来开展幼儿的保育,并注意跟幼儿园教育见习和生活中的幼儿观察、指导结合起来。 三、学习内容: 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有遗传因素、后天因素: (一) 遗传因素 幼儿的身高、体重、个体的外貌特征(如肤色、发色、眼色等)、体型、生长发育水平以及性格等都与家族遗传有关。 (二)后天因素 1.营养 营养是保证幼儿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 足够的各种营养素,尤其是足够的热量和优质的蛋白,足够的铁、钙和维生素等是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营养缺乏或不合理不仅影响正常发育,还会导致营养缺乏症。 幼儿年龄越小,受营养影响越大。 2.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是促进幼儿身体发育的增强体质的有效手段。 体育锻炼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提高心脏、呼吸系统功能水平; 体育锻炼可促进骨骼和肌肉发育,提高运动能力; 体育锻炼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有效调节内分泌功能; 体育锻炼可使人精神饱满、食欲增加,增强体质。 3.疾病

任何疾病都可影响生长发育,但影响程度各不相同,主要取决于疾病的性质,严重的程度,病程的长短、预后等。 4.生活制度 有规律、有节奏的生活制度,有利于幼儿生长发育。 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主要包括学习、饮食、睡眠、活动等。 培养良好的生活规律,确保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 5.社会影响 社会因素主要指社会经济状况、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媒体、伙伴等,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共同对幼儿生长发育,心理、智力和行为发展产生影响。 四、课后思考 1.影响幼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2.学习本章节对幼儿健康保育有何意义。

儿童智力发育迟缓的六种表现

在生活中,很多儿童智力发育迟缓的例子,都是因为早期父母因为工作繁忙,而没有注意儿童的异常表现,导致孩子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所以在此小编提醒各位家长:多参与孩子的成长,别让疏忽耽误了孩子的一生。要知道宝宝智力发育迟缓与否是可以提前看出来的,只要妈妈细心就可发现宝宝智力发育迟缓的这六种这症状。 一、哭声异常 如果宝宝总是突然间的高声哭、叫,且收声很快,并且伴随着不断的摇头、眼神发呆、凝视、嗜睡、抽搐等,那么妈妈们可不能耽搁一定要及时的带着孩子前去就医,防止孩子患上了急性脑膜炎,不然的话孩子很可能变成一个痴呆儿。但是如果孩子平时不哭也不闹,十分的安静的话也是属于一种不正常的行为,妈妈们最好要带着孩子去做一下检查,因为很多自闭症的孩子小的时候都会出现这种情况。 二、吮吸能力差 那些智力有障碍的孩子,最早的症状就常常表现为吃奶时很困难,吮吸不到奶水,而且还经常容易吐奶,这就是因为他们的脑神经有损伤,如果妈妈们不能提前发现,那么孩子以后的智力肯定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三、嗜睡

通常新生儿在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平均一天中的睡眠时间为18~20个小时,也就是说一天中大约会有四到六个小时的时间是处于清醒状态,2个月到5个月时,睡眠时间会缩短到一天17个小时左右,5~9个月则一天要睡15个小时左右,如果宝宝的睡眠和这个规律很不符合,那么妈妈们最好要带孩子做一下检查,以防出现什么不太好的问题。 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对宝宝有足够的耐心,让宝宝可以很自信从容的面对他想要干的事情,不要轻易打断他,也不要催促宝宝赶快完成。 四、抬头困难 如果已经满百天的宝宝还不能抬头且转动头部都很困难,眼睛总是向里或者是向外偏转,那么妈妈们可要注意了,如果经过锻炼依旧不能改善这种情况,那么就要立刻带着孩子向医生求助了,以便尽早发现问题,尽早的解决。 五、表情呆滞 孩子小的时候,一般都是很活泼的,别人逗一逗就会很开心的笑起来,如果六个月大的宝宝依旧不能轻易的表现出很自然的微笑,而且还经常性的伴随着流口水、双眼斜吊等症状,那么也很有可能是因为,宝宝智力方面有缺陷。 六、运动发育落后 宝宝们的身体运动发育的规律一般都是按照俯卧、抬头、坐、站、走的顺序进行的,假如孩子的身体运动发育落后于其他孩子3个月以上,那么也很有可能是因为他们的智力发育出现了问题。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 (一)常用的评价方法 生长发育评价在儿少卫生工作中应用广泛,主要用于:①评价个体、群体儿童少年现时的生长发育水平,处于什么等级。②筛查、诊断生长发育障碍、评价营养和生活环境因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提供保健咨询建议。③列入社区健康水平的指标体系,通过观察指标变化,评价各项学校卫生措施的实效,作为实施学校卫生监督的依据。根据这些需要,生长发育评价的基本内容包括生长发育水乎、生长发育速度、各指标相关关系等三个方面。 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是进行正确评价的关键。迄今没有一种方法能完全满足对个体、群体儿童的发育进行全面评价的要求。因此,应根据评价目的选择适当的方法,力求简单易行,直观而不需要附加计算;可结合体格检查、生活环境条件、健康和疾病状况进行综合分析,以得出较全面、准确的评价结果。 (二)指数法 指数法利用数学公式,根据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将两项或多项指标相关联,转化成指数进行评价。本方法计算方便,便于普及,所得结果直观,应用广泛。常用指数有: (1)身高体重指数,表示单位身高的体重,体现人体充实度,也反映营养状况。 (2)身高胸围指数,反映胸廓发育状况,借以反映体型。 (3)身高坐高指数,通过坐高和身高比值,反映人体躯于和下肢的比例关系,反映体型特点。可根据该指数大小,将个体的体型分为长躯型、中躯型和短躯型。 (4)BMI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体重kg/身高m2),又称体重指数。近年来受国内外学者高度重视,认为它不仅能较敏感地反映身体的充实度和体型胖瘦,且受身高的影响较小,与皮脂厚度、上臂围等反映体脂累积程度指标的相关性也高。我国已建立的"学龄儿童青少年BMI超重、肥胖性别一年龄别筛查标准",是BMI在儿童生长发育领域的具体应用。l8岁时该指数≥24和≥28,可分别筛查为超重和肥胖。 (5)握力指数和背肌力指数:均利用肌力与体重的密切关系,借助单位体重的握力和背肌力校正体重的影响,分别显示上臂和腰背部的肌肉力量,比原指标更具可比性。 (6)肺活量指数:分别利用肺活量和体重、身高的密切关系,利用单位体重或身高校正肺活量,以更确切反映机体肺通气能力的大小。 由于身体指数存在显着的种族、域乡、性别、年龄和身高等差异,应结合专业知识应用,注意克服指数的机械性弱点。制定和应用评价标准时应注意以下问题:①不能忽视身高因素。同性别、年龄而身高不同的儿童,身材高大而粗壮者和身材矮小而瘦弱者可同样被评价为"体型匀称".克服方法是利用年龄别身高标准,先筛出那些生长发育迟滞者。②充分注意指数(尤其源自体格指标者)鲜明的种族、地区差异。③大多数指数呈非正态分布。因此,最好依据百分位数法先将指数分若干等级,确定其等级含义。 (三)等级评价法 等级评价法是离差法(用于评价个体、群体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现状的常用方法)中最常用的一种。它利用标准差与均值的位置远近,划分等级。评价时将个体该发育指标的实测值与同年龄、同性别相应指标的发育标准比较,以确定发育等级。国内最常用五等级评价标准见表9-1. 一般生长发育评价中,身高和体重是最常用的指标。个体的身高、体重值在判定标准均值±2个标准差范围内(约占儿童总数的95%)均可视为正常。但在均值±2个标准差外的儿童少年,不能据此定为异常;需定期连续观察,结合其他检查,慎重做出结论。个体的体重有升有降,易受内外环境影响。若儿童体重连续数月下降,则应先排除疾病再评价营养状况。 等级评价法亦可用于集体儿童的发育评价,称"等级百分数法".评价时先将两个班或两所学校所有学生的测量资料,分别按不同发育指标,采用统一标准,对照相应的等级评价标准,确定各个体的等级。

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指导手册

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指 导手册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写给家长朋友们的话—— 关注孩子身高,是家长的责任 孩子的未来,当妈的耽误不起! 孩子是父母眼里的天使,更是父母的未来。作为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或是高大魁梧、或婷婷玉立呢! 但令人遗憾的是,并不是每个父母的期望都能如愿,好多孩子却不知不觉就身材矮小了,让孩子痛苦,让家长伤心! 孩子身材矮小,大都是父母造成的! 这到底应该怪谁呢其实家长们并不知道,很多孩子个子矮小却恰恰是父母一手造成的,是当父母的没有尽到责任啊! 也许家长们觉得有点冤枉,但是大家看看下面这些实实在在的数据,就能意识到,自己犯下了多大的错误—— 在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 家长有哪些不该犯的错误呢 90%的家长选择盲目等待或相信“孩子晚长”而错过干预机会; 87%的家长没有监测孩子的身高,孩子生长发育缓慢也不知道; 71%的家长还放纵孩子晚睡习惯,任凭睡眠不足对孩子长高影响; 90%以上孩子家长对孩子挑食、偏食、爱吃零食的习惯,置之不理; 27%的家长因盲目给孩子吃营养品造成性早熟,让孩子再也长不高…… 只有进行科学指导, 孩子的长高梦想才不会破灭! 其实,不是你的孩子长不高,而是你的责任没尽到! 家长不懂孩子生长发育规律、不了解影响长高的因素、不知道如何才能让孩子长得更高 凝聚专家50年心血,让众多孩子成功长高的《中国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指导手册》,可以说是雪中送炭。 家长朋友们:关注孩子身高,学习长高知识,掌握长高方法,促进孩子长高,是咱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孩子们的身高不能毁在咱们手上,孩子的未来咱们当妈的耽误不起啊! 我们不仅关注孩子的今天 我们更着眼于孩子的未来 生长发育专家、协和名医杜永昌教授感言—— 造成孩子身材矮小

12种表现提示宝宝智力发育迟缓

12种表现提示宝宝智力发育迟缓 宝宝的发育成长一向是家庭中最关心的事了,但是往往有时就发育迟缓,一般来说,3岁以内的宝宝如有下列一项以上异常表现的话,爸爸妈妈要高度注意了,这可能提示着宝宝有智力发育迟缓的可能性。 1、9个月时不能伸手拿东西 如果你有跟其他宝宝对比的话,一旦发现宝宝到了9个月时仍不能主动伸手去拿东西,同时在有大人搀扶时也不能用自己的双腿支撑体重。这就表明宝宝有些异常,应该及早带宝宝去检查一下。 2、哭声异常 有的宝宝会因为受刺激到而起啼哭的时间长,但有的时候却需要反复刺激或持续刺激才能引起啼哭;也有的宝宝哭声尖锐,有的或哭声细小无力;还有部分宝宝不爱哭闹,显得异常“乖巧”。如果爸爸妈妈学会听懂宝宝的哭声,就知道个中隐含的健康信号了。 (1)如果宝宝突然高声地尖叫、无回声、起声急而消声快。这样的哭声结合其他症状如摇头、眼神发直、凝视、嗜睡、烦躁、发热、抽搐等,可能是有颅脑疾病如化脓性脑膜炎。 (2)如果宝宝突然不哭也不响,过分安静,也属异常现象。因为有的新生儿病重而哭不动,更应重视去细心观察,耐心找出原因。 3、吸吮能力差 有的宝宝会比较晚才学会咀嚼,吃固体食物时,容易发生吞咽障碍和呕吐等现象。智力障碍的宝宝最早表现出来的症状往往是吃奶困难,不会吸吮,特别容

易吐奶,这样就表示神经系统有损伤,日后智力会受影响。到宝宝半岁时添加辅食以后,咀嚼晚喂养困难,吃固体食物不易咽下并且致使呕吐。 4、竖头不起转头困难 有些宝宝满百天的时候竖头不起或转头困难,单眼或双眼持续向里或向外。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可以给宝宝做一些抬头的训练,如果没有效果,要立即带去医院检查,询问医生原因,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5、睡眠过多且不易唤醒 有的宝宝会一直处于睡眠的状态,而且不容易被唤醒。 一般说来,1个月以内的新生儿,一昼夜内所需的睡眠时间大约为18-20小时。每天肯能大约只有3-4小时处于清醒状态,正可谓是“吃饱了就睡”的状态。当宝宝到了2-3个月大的时候,每天需要睡16-18小时;而到了5-9个月宝宝宝仍然需要睡15-16小时;满周岁的时候大概需睡14-15小时。 如果宝宝长期超过合理的时间最好就让宝宝到医院去检查一下,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6、表情呆滞 宝宝一直表情都比较的呆滞,满百天后才有笑的表情,且表情呆滞,到6 个月时仍不能表现出自然的笑容。 据了解,有些先天性智力障碍的宝宝在面容体态上就有异常表现。比如先天愚型患儿就有眼距过宽、双眼斜吊、塌鼻梁、舌头常拖在嘴外边、流口水等表现,就是人们常说的“国际脸”。而患脑积水的孩子头围特别大,小头畸形儿头颅又特别小等。如果发现宝宝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就要及时询问医生。 7、运动发育比正常宝宝落后3个月

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现状及趋势 上海健高儿科

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现状及趋势上海健高儿科 2014年11月16日,上海健高儿童内分泌中心门诊主任李辉给家长们做了题为“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现状及趋势”的讲座。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状况的不断改善,公共卫生的发展,近30年来,我国儿童生长发育疾病谱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感染性疾病、营养不良等疾病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先天性畸形、遗传代谢疾病、肿瘤等疾病,随着诊断治疗能力的提高,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变而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根据抽样调查,中国矮小症发病率约为3%,现有矮小人口约3900万人。所有矮小人口中,4-15岁需要治疗的患儿约有700万,约2100万个家庭受到影响。部分患者不具备正常劳动能力,成为严重社会负担。然而,目前我国每年真正接受治疗的矮小患者不到3万名。 国内矮小儿童治疗也普遍晚于国外。我们在对比了NCGS数据库和金赛患者数据库中矮小患者治疗起始年龄的分布情况后发现,NCGS的数据库中矮小患者起始治疗年龄6~10岁占59%,10~14岁的占34%,而我们的患者起始治疗年龄11~16岁的占70%,而5-10岁的仅占23%。可见我们的矮小患者用药年龄普遍较晚。 国内延误诊治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传统医学没有对矮小症有系统的记载; · 4-16岁属于学龄前及学龄期的孩子,教育工作者不了解骨龄与智龄发育的相关性; ·儿保及普儿临床医生缺乏对儿童身高偏离曲线的鉴别能力; ·家长老的观念“23岁窜一窜、25岁鼓一鼓”; ·卫生行政管理的知识理念也需提升。 影响正常儿童身高发育的因素包括以下: 1. 遗传:种族、家族、性成熟的迟早、对营养的需求、对疾病的抵抗等。人体高度70~80%取决于遗传潜力 2. 营养:适当的量与比例可使生长潜力充分发挥,但有研究表明对学生补充蛋白质8个月,身高、体重增加的同时,骨成熟度也加速 3. 疾病:急性疾病使体重下降,慢性疾病影响身高和体重 4. 母亲情况:营养、情绪、疾病(高血压、妊娠毒血症、糖尿病、感染)、畸形(子宫、胎盘异常)、药物摄入、X线、酒、烟、尼古丁等 5. 环境因素: 气候、季节、水和空气污染、农药(杀虫剂、除草剂)、铅、放射线 6. 社会和家庭因素:收入、睡眠、职业、教育程度、长辈的关爱、同学友谊(影响1~

孩子生长发育障碍怎么办

孩子生长发育障碍怎么办 体重是生长障碍最敏感的指标.孩子生长发育障碍怎么办,生长曲线的降低表明患者有较严重的长期营养不良.在蛋白质能量不足时,脑发育受营养不良影响最晚.孩子生长发育 障碍怎么办、因此,头围增长下降发生较迟,且常提示极严重和长期的营养不良.孩子生长发育障碍容易合并语言障碍,智力障碍,性格异常等表现。 小儿出生后1~3个月内异常安静、少哭或多动、多哭,4个月对母亲无反应,6个月不会笑,12个月不会坐,18个月不会走和讲话。患儿经常张口、伸舌、流涎、磨牙,经常出现无意识的表情、动作、尖叫或哭闹,双眼无神,不能有意识地注视事物,注意力不集中,对周围事物反应差,语言明显落后于同龄儿,还有运动、视力、听力障碍。患儿头部呈小头或大头畸形或脑积水。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其中粗大动作是指人体的姿势控制及全身的活动,如头部控制、坐、爬、孩子生长发育障碍怎么办,站、走、跳跃、骑车等等;精细动作是指手和手指的动作以及手眼协调能力,如抓放、手指对捏、模仿画画、剪贴、折叠、书写等等。 怎样识别智障,生长发育障碍儿童呢?可根据大脑发育和生理功能去判断,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以行为动作,语言发音作为判断智能的主要指标,从儿童的动作推断大脑发育情况。动作发音的规律是:由上而下,由近到远,由不协调到协调,由粗到细,由简单到复杂。以下以不同年龄加以说明。 新生儿期动作不规则又不协调,紧握拳头,俯卧时头略能抬举(45°) 2个月会微微笑,发出咿呀声音。 3个月能抬起头,眼随物而转动,听到声音能转动头。 4~5个月时别人逗他会大声笑,伸手抓物,能识别亲人或陌生人。 6~7个月会坐,在床上翻身打滚,两手会传递玩具。 8个月时会爬,注意大人的行为,会拍手,偶尔无意识地叫喊妈爸。

广泛性发育障碍PDD(专业文章)

第一节儿童孤独症 12.1.1 症状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发生在儿童早期的全面性的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有以下表现: (一)社会交往障碍:孤独离群,不会与人建立正常的联系。 即是缺乏与人交往、交流的倾向,有的患儿从婴儿时起就表现出这一特征,如从小就和父母不亲,也不喜欢人抱,当人与要抱起他时不伸手表现期待被抱起的姿势,不主动找小孩玩。别人找他玩时表现躲避,对呼唤没有反应,总喜欢 自己单独活动,自己玩。有的患儿虽然表现不拒绝别人,但不会小朋友进行交往,即缺乏社会交往技巧,如找小朋友时不是突然拍人一下,就是揪人一下或突然过去搂人一下,然后自己就走了,好象拍人、揪人不是为了找人联系而只是一个动作,或者说只存在一个接触的形式,而无接触的内容和目的。他们的孤独还表现在对周围的事不关心,似乎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自己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毫无顾忌,旁若无人,周围发生什么事似乎都与他无关,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目光经常变化,不易停留在别人要求他注意的事情上面,他们似乎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另外他们的目光不注视对方甚至回避对方的目光,平时活动时目光也游移不定,看人时常眯着眼,斜视或余光等,很少正视也很少表现微笑,从不会和人打招呼。 孤独症儿童 (二)言语障碍十分突出。 大多数患儿言语很少,严重的病例表现为几乎终生不语,会说会用的词汇有限,并且即使有的患儿会说,也常常不愿说话而宁可以手势代替。有的会说话,但声音很小,很低或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的话。有的患儿只会模仿别人说过的话,而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交谈。不少患儿不会提问或回答问题,只是重复别人的问话。语言交流上还常常表现出在代词运用上的混淆颠倒,如常用“你”和“他”来代替他自己。还有不少孤独症儿童时常出现尖叫,这种情况有时能持续至5-6岁或更久。 请把鼠标放到图上 (三)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强烈要求环境保持不变。

小儿生长发育迟缓的诊疗常规

小儿生长发育迟缓的诊疗常规 一.定义: 升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均值2SD或第三百分位以下。 二.病因: 1.家族性矮小; 2.青春期迟发症; 3.染色体异常; 4.代谢异常; 5.营养障碍(营养不足或缺乏,吸收不全综合征); 6.慢性系统性疾病:如软骨营养障碍;心脏疾患;消化道疾患等; 7.宫内发育迟缓:如宫内感染;胎盘功能不全;母亲吸烟等; 8.内分泌疾患: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性早熟;肾上腺性腺综合症等; 9.神经系统畸形:发哦发育迟缓等。 三.诊断: 1.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均值2SD或第三百分位以下。 2,既往史:包括出生体重和身长/胎龄/孕期胎儿状况及分娩情况/婴幼儿期饮食状况/家庭环境,出牙时期。 3.家族史:父母/同胞和其他亲族的身长(高),有无矮小,父 母是否近亲结婚。 4.既往疾病史:如长期营养不良或疾病/有望先天性心脏病及消化

道疾病等。 5.体格测量指标包括体重/身高/坐高/头围/胸围。 6.年身高增长速度0-2岁低于正常速率的70%,2岁以上小于4cm/年。 7.骨龄是否延迟。 四.2岁以上生长迟缓儿童与矮小儿的鉴别: 四.处理要点: 1.生长迟缓儿及矮小儿均应管理,符合生长迟缓这应作个案记录。 2.加强体格锻炼,尤其要多做牵拉运动,能机械刺激骨骼生长。 3.保证充足睡眠,因在深睡眠中生长激素分泌较多,如深睡60-90分钟,生长激素分泌为全日量的1/2. 4.多摄入含钙及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 5.观察身高长速,每2-3个月测量一次,如年长速度缓慢应督促到专科门诊检查,排除内分泌等疾病。 五.结案: 1.骨龄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恢复到2SD以内可结案。

智力障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

智力障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 1.我国智力障碍定义: 智力障碍也称智力残疾、智力低下、精神发育迟滞、智力落后、智能障碍等。 我国的定义分是指智力显着低于一般人水平,并伴有适应行为的障碍。此类残疾是由于神经系统结构、功能障碍,使个体活动和参与受到限制,需要环境提供全面、广泛、有限和间歇的支持。智力残疾包括:在智力发育期间(18岁之前),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的精神发育不全或智力迟滞;或者智力发育成熟以后,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智力损害或智力明显衰退。 2.美国智力障碍定义: ①智力障碍是一种障碍。 ②智力障碍意味着在智力功能上有显着限制,具体表现为,使用适当的智力测验工具进行评估时,其智商低于均数(M)两个标准差(SD)以上。 ③在适应行为方面有显着限制,具体表现在概念性、社会性以及实践性技能方面限制。 ④障碍发生在18岁以前。 3. ICF的定义: ICF是WHO提出的国际通用的在个体和群体水平上描述和测量健康的框架,是由身体功能和结构、活动和参与、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等四种成分组成的理论性结构。在ICF中,残疾是指以下内容的任何一种或全部:损伤、活动受限、参与受限以及受环境因素限制。损伤是指身体功能和结构明显偏离和丧失。活动受限指个体进行活动的困难。参与受限指个体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环境因素指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和态度的环境。所有ICF的成分都是独立并且相互关联的。 4.智力障碍定义使用的注意事项: 在智力障碍定义的使用中,需要考虑以下几点:①当前功能的限制必须在一定社会环境和文化中考察,而不是离开其所处环境和文化割裂地评定,应以个体同龄伙伴作为参照对象。②评估应当考虑文化和语言的多元性以及在沟通、感知、运动和行为方面的个别差异,兼顾个体多样性及其独特反应。③在同一个体内部,局限往往与优势共存。智力障碍人群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某些方面表现为智力障碍,但同时也可能具备一些独立于其智力障碍的能力,表现在某些适应技能领域或某项适应技能的某一方面。④对个体的不足进行描述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个体所需的支持方案。⑤通过一个阶段适当的,有针对性的支持,智力障碍者的生活功能通常会得到改善。 5.智力障碍出现率: 截止2006看4月1日,我国总人口数为130948万人,全国各类残疾人的总数为8296万人,智力障碍人数为554人,其中男性占55.39%,女性占44.16%,智力障碍占残疾人的比例为6.68%。 6.中国智力障碍的分级标准:

我们的特殊孩子

我们的特殊孩子—患自闭症和智力障碍的“正常”残疾人 我们的特殊孩子—患自闭症和智力障碍的“正常”残疾人 已经很长时间了,我们都在做关于自闭症和智力障碍的孩子的宣传,“不是不理解,而是不了解;不是不人道,而是不知道”,我深知这两句话的含义。 是的,还有太多的人都不知道什么是自闭症,在一般人的眼里,自闭症就是不爱说话,不喜欢与人交流,长大了,慢慢就会好起来的。(其实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障碍,而不是自闭症) 于是,随着我们的不断“推广”,自闭症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理解他们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这样,骂他们父母不会教孩子,说他们没有家教的人,也在一天天减少。 但是,还是有太多太多的人不知道什么是自闭症,在人群中,差不多是9/10的人,都不知道真正意义上的自闭症是什么。 什么是自闭症呢? 自闭症,其实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属于精神残疾之一。它的康复与治疗,目前还是世界难题。孩子一旦被诊断为自闭症,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就相当于被判了“死缓”。他们就会陷入深深的绝望之中,自卑到极点,无助到极点。当我们的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患上了自闭症以后,有过死的念头的家长,是很多的。有少数家长因为承受不住这样的压力,带着孩子一起自杀的,都有,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还有孩子死了,自己却不小心活下来的,之后一直处于深深的自责之中的家长。 患自闭症的孩子,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我们可以用8个字来形容他们:听而不闻,视而不见。 盲人是有眼看不见,聋子是有耳听不见,而我们的孩子,是有眼不会用,有耳不愿听。他们的情商普遍很低,哪怕是对着自己的亲人包括对着自己的父母,他们也可以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也是他们难以进步的主要原因之一。 患自闭症的孩子,他们也常常伴有智力问题,理解力方面大部分的孩子也存在问题。这些,也是导致他们不容易进步和改变的原因之一。 孩子们的刻板行为,就是我们说的他们迷恋某一样东西(如矿泉水瓶子、盖子、转动门把手、闻别人鞋子的味道、玩大便、喜欢气球……),比如只喜欢车轮,反复的看,仔细的“研究”,有孩子只对车子的商标感兴趣,看过了,还能把他们画出来。有的孩子对于某一样东西很有感情,见了任何一个品牌的这个东西,他们都可以把他们画出来,栩栩如生。孩子们转圈可以50、100圈的转,也不晕。太多太多与众不同的地方。 当一个孩子特别迷恋某一样东西的时候,比如数字,那么,他可能就是我们说的高功能自闭症,他可以看见日期告诉你这个时候是星期几,农历是多少,那一天可能发生了什么大事。他们就是一本活生生的记事本和计时器。有的孩子如刻录机一样,只要听过的碟子,他

3—4岁智力发育迟缓自我服务应对措施

3—4岁智力发育迟缓自我服务的应对措施我班幼儿周向蕙、周向彦被经医院鉴定为语言发育障碍,在初次接触时,发现此两名幼儿不会说话,很偶然发出简单的重复单音,且不能自主的大小便,使用纸尿裤解决,其他喝水及吃饭需要家人手扶着帮忙协调进行,情绪表现明显,高兴时喜欢打转,伤心时喜欢躺在地板,听指令完成任务时,要多次重复并且用具体的动作指示结合,动作发展不协调,喜欢踮脚尖走路且容易摔跤,针对以上的现象,老师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了个别特殊化指导: 一:事件回放: 回放(一):进餐 在某一天中午午餐,老师跟向蕙说:蕙蕙,吃饭了,把盛有饭和菜的碗,放在蕙蕙面前,蕙蕙不到一会把碗拨了一下,有饭和有菜的碗摔在地板;老师第二次将盛有饭和菜的碗又放在蕙蕙面前,和蕙蕙说:蕙蕙,吃饭了,蕙蕙的小手开始把饭抓起来,一点点的往嘴巴放,然后又把饭撒到周围都有,最后把饭碗倒转,饭和菜在餐桌上;老师第三次将盛有饭和菜的碗又放在蕙蕙面前,又和蕙蕙说:蕙蕙,吃饭了,这时的蕙蕙,看了看老师,继续呆呆的坐在位置上,随后,把饭碗推到了旁边的小伙伴;这时,老师坐到蕙蕙的旁边,又和蕙蕙说:蕙蕙,吃饭了,然后,一边说,一边用双手做出吃饭的动作,时间大约持续了2分钟,老师仍不断重复说,蕙蕙蒙蒙的看着老师,老师看到蕙蕙还看着自己,于是进行第二次尝试,希望蕙蕙吃饭,老师用自己的右手扶着蕙蕙的右手,把饭送到蕙蕙嘴巴,然后告诉蕙蕙,蕙蕙

吃饭了。这时,蕙蕙的嘴巴动起来了。 回放(二):喝水 在喝水环节,经常会出现以下现象:1)老师会把水装到蕙蕙的水杯里,并拿到蕙蕙的面前,蕙蕙看到水杯,会直接把水杯放到嘴巴里,老师看到便帮忙把水杯的盖子打开,然后给蕙蕙喝,蕙蕙边喝水,水边从嘴巴漏出来,不一会儿衣服湿了;2)老师把水装到蕙蕙的水杯里,并且打开杯盖,拿到蕙蕙的面前,蕙蕙看到水杯,马上拿起喝水,可能口喝,水杯的水喝进嘴巴的速度和蕙蕙吞下肚子时的速度不一致,导致湿衣服面积大;3)老师把水装到蕙蕙的水杯里,并且打开杯盖,拿到蕙蕙的面前,蕙蕙看到水杯,把水杯倒转,顿时,裤子湿了;4)老师把水装到蕙蕙的水杯里,并且打开杯盖,拿到蕙蕙的面前,说:蕙蕙,喝水了,蕙蕙拿起水杯,放到嘴巴,老师看到蕙蕙拿起水杯放到嘴巴,在嘴巴附近移动了好几次,老师顿时手扶着蕙蕙的手,然后慢慢的抬起手,让水杯的水流进蕙蕙的嘴巴里。 回放(三):拿毛巾 彦彦感冒了,脸蛋脏脏,老师帮忙用纸巾擦,没擦干净,老师带着彦彦到盥洗室,说:彦彦,拿毛巾擦,彦彦看到毛巾随意的拿了其他伙伴的毛巾,老师看到后马上指引彦彦的毛巾在哪里,告诉彦彦心印图案的毛巾是彦彦的,老师用右手扶着彦彦的右手拿出毛巾,说:彦彦,拿毛巾擦;吃水果时,彦彦的嘴巴都是水果果汁,脏脏的,老师带着彦彦到了盥洗室,说:彦彦,拿毛巾擦,彦彦还是随意的拿了其他伙伴的毛巾,老师看到后,说彦彦的毛巾在这里,指着心印图案,

智力障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

智力障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 1?我国智力障碍定义: 智力障碍也称智力残疾、智力低下、精神发育迟滞、智力落后、智能障碍等。 我国的定义分是指智力显著低于一般人水平,并伴有适应行为的障碍。此类残疾是由于神经系统结构、功能障碍,使个体活动和参与受到限制,需要环境提供全面、广泛、有限和间歇的支持。 智力残疾包括:在智力发育期间(18岁之前),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的精神发育不全或智力迟滞;或者智力发育成熟以后,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智力损害或智力明显衰退。 2?美国智力障碍定义: ①智力障碍是一种障碍。 ②智力障碍意味着在智力功能上有显著限制,具体表现为,使用适当的智力测验工具进行评估时,其智商低于均数(M )两个标准差(SD)以上。 ③在适应行为方面有显著限制,具体表现在概念性、社会性以及实践性技能方面限制。 ④障碍发生在18岁以前。 3. ICF的定义: ICF是WHO提出的国际通用的在个体和群体水平上描述和测量健康的框架,是由身体功能和结构、活动和参与、 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等四种成分组成的理论性结构。在ICF中,残疾是指以下内容的任何一种或全部:损伤、活 动受限、参与受限以及受环境因素限制。损伤是指身体功能和结构明显偏离和丧失。活动受限指个体进行活动的困难。参与受限指个体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环境因素指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和态度的环境。所有ICF的成 分都是独立并且相互关联的。 4?智力障碍定义使用的注意事项: 在智力障碍定义的使用中,需要考虑以下几点:①当前功能的限制必须在一定社会环境和文化中考察,而不是离开其所处环境和文化割裂地评定,应以个体同龄伙伴作为参照对象。②评估应当考虑文化和语言的多元性以及在沟通、感知、运动和行为方面的个别差异,兼顾个体多样性及其独特反应。③在同一个体内部,局限往往与优势共存。智力障碍人群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某些方面表现为智力障碍,但同时也可能具备一些独立于其智力障碍的能力,表现在某些适应技能领域或某项适应技能的某一方面。④对个体的不足进行描述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个体所需的支持方案。⑤通过一个阶段适当的,有针对性的支持,智力障碍者的生活功能通常会得到改善。 5?智力障碍出现率: 截止2006看4月1日,我国总人口数为130948万人,全国各类残疾人的总数为8296万人,智力障碍人数为554 人,其中男性占55.39%,女性占44.16%,智力障碍占残疾人的比例为 6.68%0 6?中国智力障碍的分级标准: 7按ICF分类和AAMR(1992)按支持程度对智力障碍的分类:: 按照ICF框架,健康状态可划分为三个部分:身体功能和结构、活动和参与、环境和支持AAMR(1992)按支持程度对智力障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https://www.360docs.net/doc/3910214449.html, 2010-6-17 39健康网社区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包括:阶段性和程序性、速度的不均衡性、时间顺序性及统一协调性。 (一)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和程序性 1.生长发育的阶段性: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过程,由不同的发育阶段组成。根据这些阶段特点,加上生活、学习环境的不同,可将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过程划分成几个年龄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和青年期。 2.生长发育的程序性:生长发育有一定程序,各阶段间顺序衔接。前一阶段的发育为后一阶段奠定必要基础;任何阶段的发育出现障碍,都将对后一阶段产生不良影响。 胎儿和婴幼儿期发育遵循"头尾发展律".从生长速度看,胎儿期头颅生长最快,婴儿期躯干增长最快,2~6岁期间下肢增长幅度超过头颅和躯干。因此,儿童的身体比例不断变化,由胎儿2个月时特大的头颅(占全身4/8)、较长的躯干(3/8)、短小的下肢(1/8)发展到6岁时较为匀称的比例(头占l/8强,躯于占4/8弱,下肢占3/8)。从动作发育看,儿童会走路前必须先经过抬头、转头、翻身、直坐、爬行、站立等发育阶段。手部动作发育的规律性更明显,新生儿只会上肢无意识乱动;4~5个月开始有取物动作,但只能全手一把抓;10个月时才会用手指拿东西;2岁左右手的动作更准确,会用勺子吃饭;手部精细动作(如写字、画图等)要到6~7岁左右才基本发育完善。 儿童期、青春期发育遵循"向心律".身体各部的形态发育顺序是:下肢先于上肢,四肢早于躯干,呈现自下而上,自肢体远端向中心躯干的规律性变化。青春期足的生长突增最早开始,也最早停止生长;足突增后小腿开始突增,然后是大腿、骨盆宽、胸宽、肩宽、躯于高,最后是胸壁厚度。上肢突增的顺序依次为手、前臂和上臂。手的骨骺愈合也由远及近,顺序表现为指骨末端一中端一近端,掌骨一腕骨一桡骨、尺骨近端。 (二)生长发育速度的不均衡性 整个生长期内个体的生长速度有时快,有时慢,是不均衡的。因此,生长发育速度曲线呈波浪式。从胎儿到成人,先后出现两次生长突增高峰:第一次从胎儿4个月至出生后l年;第二次发生在青春发育早期,女孩比男孩早两年左右。身长在胎儿4~6月增长约27.5cm,占新生儿身长的一半左右,是一生中生长最快的阶段;体重在胎儿7~9月增长约2.3kg,占正常新生儿体重的2/3以上,也是一生中增长最快的阶段。出生后增长速度开始减慢,但生后第一年中身长增长20~25cm,约为出生时的40%~50%;体重增长6~7kg,约为出生时的2倍,都是出生后生长最快的一年。生后第二年,身长增长约l0cm,体重增长约2~3kg.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