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实验
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实验四报告模板-10进制计数器设计
南京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实验项目名称10进制计数器设计实验学生班级实验学生姓名同组学生姓名实验时间实验地点实验成绩评定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24其中D 表示输入初始计数值,Sta 为计数开始,Q 表示当前计数值;LD 表示预制计数值,LD 为“0”,初始计数值打入器件;UD 表示计数方向,UD 为‘0’,计数器加计数,UD 为‘1’,计数器减计数;C 表示器件工作态,C 为‘0’,表示计数器正在计数;C 为‘1’,表示计数器计数结束;CP 为计数脉冲。
四、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方法 1. 实验方案10进制计数器的VHDL 描述有多种方法,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计数脉冲CP 作为敏感量,CP 的每个上升沿,计数值Q 加‘1’或减‘1’,加到‘9’后回‘0’或减到‘0’后回‘9’,语句可采用case …when 、with …select 、if …then 以及加减运算等多种结构实现。
也可以首先设计基本的触发器、锁存器等元件,而后通过元件的互联实现。
本实验中根据真值表用if-then 结构实现10进制计数器 2. 实验方法首先根据前文所述,对照真值表的列出的不同输入逻辑状态,分情况依次输出于输入的对应关系,而后编译综合,由开发系统自行实现电路功能。
五、实验步骤1. 设计输入 利用FILE\New 菜单输入VHDL 源程序,创建源文件D0 D1 D2 D3 CP Sta LD UDQ0 Q1 Q2 Q3 C62. 器件及管脚逻分配图管脚分配情况如图,所选器件为EPM7032AELCC44-43. 仿真波形10进制计数器的仿真波形如下图,从波形可以得出,输入输出满足前文真值表,设计电路功能达到设计要求4. 时序分析图上述时间分析可以得到,输出信号存在3ns的时间延迟,它主要与器件速度、表达逻辑的合理性有关,选用速度更高器件、优化设计可以使该值降低。
8。
EDA-实验报告
实验一五人表决器设计一、实验目的1 加深对电路理论概念的理解3 加深计算机辅助分析及设计的概念4 了解及初步掌握对电路进行计算机辅助分析的过程二、实验要求制作一个五人表决器,共五个输入信号,一个输出信号。
若输入信号高电平数目多于低电平数目,则输出为高,否则为低。
三、实验原理根据设计要求可知,输入信号共有2^5=32种可能,然而输出为高则有15种可能。
对于本设计,只需一个模块就能完成任务,并采用列写真值表是最简单易懂的方法。
四、计算机辅助设计设A,B,C,D,E引脚为输入引脚,F为输出引脚。
则原理图如1所示图1.1 五人表决器原理图实验程序清单如下:MODULE VOTEA,B,C,D,E PIN;F PIN ISTYPE 'COM';TRUTH_TABLE([A,B,C,D,E]->[F])[0,0,1,1,1]->[1];[0,1,1,1,0]->[1];[0,1,0,1,1]->[1];[0,1,1,0,1]->[1];[1,0,1,1,1]->[1];[1,1,0,1,1]->[1];[1,1,1,0,1]->[1];[1,1,1,1,0]->[1];[1,1,1,0,0]->[1];[1,1,0,1,0]->[1];[1,1,1,1,1]->[1];[1,1,0,0,1]->[1];[1,0,0,1,1]->[1];[1,0,1,0,1]->[1];[1,0,1,1,0]->[1];END五、实验测试与仿真根据题目要求,可设输入分别为:0,0,0,0,0;1,1,1,1,1;1,0,1,0,0;0,1,0,1,1。
其测试程序如下所示:MODULE fivevoteA,B,C,D,E,F PIN;X=.X.;TEST_VECTORS([A,B,C,D,E]->[F])[0,0,0,0,0]->[X];[1,1,1,1,1]->[X];[1,0,1,0,0]->[X];[0,1,0,1,1]->[X];END测试仿真结果如图1.2所示:图1.2 五人表决器设计仿真图可知,设计基本符合题目要求。
EDA实验报告完结版
EDA实验报告完结版一、实验目的本次 EDA 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设计,深入理解和掌握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具体而言,包括熟悉 EDA 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会运用硬件描述语言(HDL)进行逻辑电路的设计与描述,以及通过综合、仿真和实现等流程,将设计转化为实际的硬件电路,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估和优化。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所使用的 EDA 工具为_____,该工具提供了丰富的功能模块和强大的设计支持,包括原理图编辑、HDL 代码编写、综合、仿真和下载等。
实验所使用的硬件平台为_____开发板,其具备多种接口和资源,便于对设计的电路进行实际验证和测试。
三、实验内容1、基本逻辑门电路的设计与实现使用 HDL 语言(如 Verilog 或 VHDL)设计常见的基本逻辑门电路,如与门、或门、非门等。
通过编写代码,对逻辑门的输入输出关系进行描述,并进行综合和仿真,验证设计的正确性。
2、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实现设计并实现较为复杂的组合逻辑电路,如加法器、减法器、编码器、译码器等。
运用 HDL 语言描述电路的功能,进行综合和仿真,确保电路在各种输入情况下的输出结果符合预期。
3、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实现设计常见的时序逻辑电路,如计数器、寄存器、移位寄存器等。
在设计过程中,考虑时钟信号、同步复位和异步复位等因素,通过仿真验证时序逻辑的正确性,并对电路的性能进行分析。
4、有限状态机(FSM)的设计与实现设计一个有限状态机,实现特定的功能,如交通信号灯控制器、数字密码锁等。
明确状态转移条件和输出逻辑,通过编写 HDL 代码实现状态机,并进行综合和仿真,验证其功能的准确性。
5、综合与优化对设计的电路进行综合,生成门级网表,并通过优化工具对电路进行面积、速度等方面的优化,以满足特定的设计要求。
6、硬件实现与测试将综合后的设计下载到硬件开发板上,通过实际的输入输出信号,对电路的功能进行测试和验证。
观察电路在实际运行中的表现,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eda仿真实验报告
eda仿真实验报告EDA仿真实验报告一、引言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是电子设计自动化的缩写,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电子设计进行辅助、自动化的过程。
在现代电子设计中,EDA仿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可以帮助工程师验证电路设计的正确性、性能和可靠性。
本篇报告将介绍我在EDA仿真实验中的经验和收获。
二、实验背景本次实验的目标是对一个数字电路进行仿真,该电路是一个4位加法器,用于将两个4位二进制数相加。
通过仿真,我们可以验证电路设计的正确性,并观察其在不同输入情况下的输出结果。
三、实验步骤1. 电路设计:首先,我们根据给定的要求和电路原理图进行电路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电路的逻辑关系、时序要求以及输入输出端口的定义等。
2. 仿真环境搭建:接下来,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EDA仿真工具,并搭建仿真环境。
在本次实验中,我选择了Xilinx ISE Design Suite作为仿真工具,并创建了一个仿真项目。
3. 仿真测试向量生成:为了对电路进行全面的测试,我们需要生成一组合适的仿真测试向量。
这些测试向量应该覆盖了电路的所有可能输入情况,以验证电路的正确性。
4. 仿真运行:在仿真环境搭建完成后,我们可以开始进行仿真运行了。
通过加载测试向量,并观察仿真结果,我们可以判断电路在不同输入情况下的输出是否符合预期。
5. 仿真结果分析:仿真运行结束后,我们需要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
通过对比仿真输出和预期结果,可以判断电路设计的正确性。
如果有不符合预期的情况,我们还可以通过仿真波形分析,找出问题所在。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在本次实验中,我成功完成了4位加法器的仿真。
通过对比仿真输出和预期结果,我发现电路设计的正确性得到了验证。
无论是正常情况下的加法运算,还是特殊情况下的进位和溢出,电路都能够正确地输出结果。
在实验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例如,在输入两个相同的4位二进制数时,电路的输出结果与输入完全一致。
eda实验报告
eda实验报告
1. 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了解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模式,并通过实际操作掌握EDA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流程。
2. 实验原理
EDA是电子设计自动化的缩写,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来实现电子系统设计的各个环节的自动化。
常用的EDA工具有电路仿真、电路布局、原理图设计、印刷电路板设计等。
3. 实验步骤
3.1 电路仿真
首先,我们需打开EDA工具,并导入所需的仿真器和电路元件库。
其次,我们需绘制电路图并进行仿真,根据仿真结果进一步分析和改进电路设计。
3.2 电路布局
在电路设计完成后,我们需进行电路布局,以便更精确地计算
电路性能和参数。
在布局过程中,我们需根据电路设计需求进行
元件排布,并考虑布局紧凑性和功耗等因素。
3.3 原理图设计
电路图设计是EDA工具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可以帮助
我们全面了解电路设计的各个细节,确定电路元件的类型和参数,以及进一步优化电路性能。
3.4 印刷电路板设计
在进行电路仿真、布局、原理图设计后,我们需将电路设计转
化为印刷电路板(PCB)的形式。
在进行印刷电路板设计前,我
们需考虑各个细节,在选择印刷方式、器件布局、线路距离、阻
抗匹配等方面进行优化和调整。
4.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认识到EDA工具在电子设计中的应用
和重要性,并掌握了EDA工具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流程。
此外,我
了解了EDA工具在电子设计和生产中的优势和局限性,对于今后
电子设计工作的开展和优化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电子设计自动化(EDA)_数字时钟程序模块(LED数码管显示)_实验报告
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数字时钟LED数码管显示二、实验内容和实验目的1. 6个数码管动态扫描显示驱动2. 按键模式选择(时\分\秒)与闹钟(时\分)调整控制,3. 用硬件描述语言(或混合原理图)设计时、分、秒计数器模块、闹钟模块、按键控制状态机模块、动态扫描显示驱动模块、顶层模块。
要求使用实验箱左下角的6个动态数码管(DS6 A~DS1A)显示时、分、秒;要求模式按键和调整按键信号都取自经过防抖处理后的按键跳线插孔。
实验目的: 1)学会看硬件原理图, 2)掌握FPGA硬件开发的基本技能3)培养EDA综合分析、综合设计的能力三、实验步骤、实现方法(或设计思想)及实验结果主要设备: 1)PC机, 2)硬件实验箱, 3)Quartus II软件开发平台。
1.打开Quartus II , 连接实验箱上的相关硬件资源, 如下图1所示。
2.建立新文件, 选择文本类型或原理图类型。
3. 编写程序。
4.编译5. 仿真, 加载程序到芯片, 观察硬件输出结果(数码管显示)6.结果正确则完成。
若结果不正确, 则修改程序, 再编译, 直到正确。
模24计数器模块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USE IEEE.STD_LOGIC_ARITH.ALL;ENTITY count24 ISPORT(clk,en:IN STD_LOGIC;cout:OUT STD_LOGIC;hh,hl:OUT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END count24;ARCHITECTURE arc OF count24 ISSIGNAL a,b: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BEGINPROCESS(clk,en)BEGINhh<=a;hl<=b;IF(clk'EVENT AND clk='1') THENIF(en='1') THENIF(a="0010" AND b="0011") THENa<="0000";b<="0000";ELSE IF(b="1001") THENa<=a+'1';b<="0000";ELSE b<=b+'1';END IF;END IF;IF(a="0010" AND b="0010") THENcout<='1';ELSE cout<='0';END IF;END IF;END IF;END PROCESS;END arc;模60计数器模块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USE IEEE.STD_LOGIC_ARITH.ALL;ENTITY count60 ISPORT(clk,en:IN STD_LOGIC;cout:OUT STD_LOGIC;hh,hl:OUT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END count60;ARCHITECTURE arc OF count60 ISSIGNAL a,b: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SIGNAL sout:STD_LOGIC;BEGINPROCESS(clk)BEGINhh<=a; hl<=b;IF(clk'EVENT AND clk='1') THENIF(en='1') THENIF(a="0101" AND b="1001") THENa<="0000";b<="0000";ELSE IF(b="1001") THENa<=a+'1';b<="0000";ELSE b<=b+'1';END IF;END IF;END IF;END IF;END PROCESS;sout<='1' WHEN a="0101" AND b="1001" ELSE '0';cout<=sout AND en;END arc;4-7显示译码模块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ENTITY segment4to7 ISPORT(s:IN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a,b,c,d,e,f,g:OUT STD_LOGIC);END segment4to7;ARCHITECTURE arc OF segment4to7 IS SIGNAL y:STD_LOGIC_VECTOR(6 DOWNTO 0); BEGINa<= y(6);b<= y(5);c<= y(4);d<= y(3);e<= y(2); f<= y(1);g<= y(0);PROCESS(s)BEGINCASE s ISWHEN "0000"=>y<="1111110"; WHEN "0001"=>y<="0110000"; WHEN "0010"=>y<="1101101"; WHEN "0011"=>y<="1111001"; WHEN "0100"=>y<="0110011"; WHEN "0101"=>y<="1011011"; WHEN "0110"=>y<="1011111"; WHEN "0111"=>y<="1110000"; WHEN "1000"=>y<="1111111"; WHEN "1001"=>y<="1111011"; WHEN OTHERS=>y<="0000000"; END CASE;END PROCESS;END arc;带闹钟控制模块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ENTITY mode_adjust_with_alarm ISPORT (adjust,mode,clk1hz: IN STD_LOGIC;clkh,enh,clkm,enm,clks,enha: OUT STD_LOGIC;clkh_a,clkm_a:OUT STD_LOGIC;mode_ss: OUT STD_LOGIC_VECTOR(2 DOWNTO 0));END mode_adjust_with_alarm;ARCHITECTURE arc OF mode_adjust_with_alarm ISTYPE mystate IS (s0,s1,s2,s3,s4,s5);SIGNAL c_state,next_state: mystate;BEGINPROCESS (c_state)BEGINCASE c_state ISWHEN s0=> next_state <= s1; clkh<=clk1hz; clkm<=clk1hz; clks<=clk1hz;enh<='0'; enm<='0'; enha<='0'; clkh_a<= '0'; clkm_a<= '0'; mode_ss <="000";WHEN s1=> next_state <= s2; clkh<=adjust; clkm<= '0'; clks<='0';enh<='1'; enm<='0';enha<='0'; clkh_a<= '0';clkm_a<= '0'; mode_ss <="001";WHEN s2=> next_state <= s3; clkh<= '0'; clkm<=adjust; clks <= '0';enh<='0';enm<='1';enha<='0'; clkh_a<= '0'; clkm_a<= '0'; mode_ss <="010";WHEN s3=> next_state <= s4; clkh<= '0'; clkm<= '0'; clks<=adjust;enh<='0'; enm<='0';enha<='0'; clkh_a<= '0'; clkm_a<= '0'; mode_ss <="011";WHEN s4=> next_state <= s5; clkh<= clk1hz; clkm<= clk1hz; clks<=clk1hz;enh<='0';enm<='0';enha<='1'; clkh_a<=adjust; clkm_a<= '0'; mode_ss <="100";WHEN s5=> next_state <= s0; clkh<= clk1hz; clkm<= clk1hz; clks<=clk1hz;enh<='0'; enm<='0'; enha<='0'; clkh_a<= '0'; clkm_a<=adjust; mode_ss <="101";END CASE;END PROCESS;PROCESS (mode)BEGINIF (mode'EVENT AND mode='1') THENc_state<=next_state ;END IF;END PROCESS;END arc;扫描模块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scan ISPORT(clk256hz:IN STD_LOGIC;ss:OUT STD_LOGIC_VECTOR(2 DOWNTO 0));END scan;ARCHITECTURE arc OF scan ISTYPE mystate IS (s0, s1,s2,s3,s4,s5);SIGNAL c_state,next_state: mystate;BEGINPROCESS ( c_state )BEGINCASE c_state ISWHEN s0=> next_state <=s1; ss<="010";WHEN s1=> next_state <=s2; ss<="011";WHEN s2=> next_state <=s3; ss<="100";WHEN s3=> next_state <=s4; ss<="101";WHEN s4=> next_state <=s5; ss<="110";WHEN s5=> next_state <=s0; ss<="111";END CASE;END PROCESS;PROCESS (clk256hz)BEGINIF (clk256hz'EVENT AND clk256hz='1') THENc_state<=next_state ;END IF;END PROCESS;END arc;复用模块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ENTITY mux ISPORT(hh,hl,mh,ml,sh,sl,hha,hla,mha,mla:IN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ss,mode_ss:IN STD_LOGIC_VECTOR(2 DOWNTO 0);y:OUT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alarm:OUT STD_LOGIC);END mux;ARCHITECTURE arc OF mux ISSIGNAL a,hhtmp,hltmp,mhtmp,mltmp,shtmp,sltmp: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BEGINPROCESS(mode_ss)BEGINCASE mode_ss ISWHEN "000"=>hhtmp<=hh; hltmp<=hl; mhtmp<=mh; mltmp<=ml; shtmp<=sh; sltmp<=sl;WHEN "001"=>hhtmp<=hh; hltmp<=hl; mhtmp<=mh; mltmp<=ml; shtmp<=sh; sltmp<=sl;WHEN "010"=>hhtmp<=hh; hltmp<=hl; mhtmp<=mh; mltmp<=ml; shtmp<=sh; sltmp<=sl;WHEN "011"=>hhtmp<=hh; hltmp<=hl; mhtmp<=mh; mltmp<=ml; shtmp<=sh; sltmp<=sl;WHEN "100"=> hhtmp<=hha; hltmp<=hla; mhtmp<=mha; mltmp<=mla; shtmp<=sh; sltmp<=sl;WHEN "101"=> hhtmp<=hha; hltmp<=hla; mhtmp<=mha; mltmp<=mla; shtmp<=sh; sltmp<=sl;WHEN OTHERS=>hhtmp<="0000";hltmp<="0000";mhtmp<="0000";mltmp<="0000";shtmp<="0000";sltmp<="0000"; END CASE;END PROCESS;PROCESS(ss)BEGINCASE ss ISWHEN "010"=> a <=hhtmp;WHEN "011"=> a <=hltmp;WHEN "100"=> a <=mhtmp;WHEN "101"=> a <=mltmp;WHEN "110"=> a <=shtmp;WHEN "111"=> a <=sltmp;WHEN OTHERS => a <="0000";END CASE;y<=a;END PROCESS;alarm<='1' WHEN ((hh=hha)AND(hl=hla)AND(mh=mha)AND(ml=mla)) ELSE '0';END arc;闪烁模块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blink_control ISPORT(ss,mode_ss:IN STD_LOGIC_VECTOR(2 DOWNTO 0);blink_en:OUT STD_LOGIC);END blink_control;ARCHITECTURE arc OF blink_control ISBEGINPROCESS (ss,mode_ss)BEGINIF(ss="010" AND mode_ss="001") THEN blink_en<='1';ELSIF(ss="011" AND mode_ss="001") THEN blink_en<='1';ELSIF(ss="100" AND mode_ss="010") THEN blink_en<='1';ELSIF(ss="101" AND mode_ss="010") THEN blink_en<='1';ELSIF(ss="110" AND mode_ss="011") THEN blink_en<='1';ELSIF(ss="111" AND mode_ss="011") THEN blink_en<='1';ELSIF(ss="010" AND mode_ss="100") THEN blink_en<='1';ELSIF(ss="011" AND mode_ss="100") THEN blink_en<='1';ELSIF(ss="100" AND mode_ss="101") THEN blink_en<='1';ELSIF(ss="101" AND mode_ss="101") THEN blink_en<='1';ELSE blink_en<='0';END IF;END PROCESS;END arc;Top文件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design3 ISPORT (mode,adjust,clk1hz,clk2hz,clk256hz,clk1khz:IN STD_LOGIC;alarm,a,b,c,d,e,f,g:OUT STD_LOGIC;ss:OUT STD_LOGIC_VECTOR(2 DOWNTO 0));END design3;ARCHITECTURE arc OF design3 ISCOMPONENT mode_adjust_with_alarm PORT (adjust,mode,clk1hz: IN STD_LOGIC;clkh,enh,clkm,enm,clks,enha: OUT STD_LOGIC;clkh_a,clkm_a:OUT STD_LOGIC;mode_ss: OUT STD_LOGIC_VECTOR(2 DOWNTO 0));END COMPONENT;COMPONENT scan PORT (clk256hz:IN STD_LOGIC;ss:OUT STD_LOGIC_VECTOR(2 DOWNTO 0));END COMPONENT;COMPONENT segment4to7 PORT (s: IN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a,b,c,d,e,f,g: OUT STD_LOGIC);END COMPONENT;COMPONENT mux PORT(hh,hl,mh,ml,sh,sl,hha,hla,mha,mla:IN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ss,mode_ss:IN STD_LOGIC_VECTOR(2 DOWNTO 0);y:OUT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alarm:OUT STD_LOGIC);END COMPONENT;COMPONENT blink_control PORT(ss,mode_ss:IN STD_LOGIC_VECTOR(2 DOWNTO 0);blink_en:OUT STD_LOGIC);END COMPONENT;COMPONENT count24 PORT (clk,en:IN STD_LOGIC;cout:OUT STD_LOGIC;hh,hl:OUT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END COMPONENT;COMPONENT count60 PORT (clk ,en:IN STD_LOGIC;cout:OUT STD_LOGIC;hh,hl:OUT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END COMPONENT;SIGNALclkh,enh,clkm,enm,clks,clkh_a,clkm_a,coutm,couts,coutm_en,couts_en,cout,vcc,coutma_en,coutma,alarm1,bli nk_en,blink_tmp,enha: STD_LOGIC;SIGNAL mode_ss,ss1:STD_LOGIC_VECTOR(2 DOWNTO 0);SIGNAL hh,hl,mh,ml,sh,sl,hha,hla,mha,mla,y,i: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BEGINvcc<='1';coutm_en <= enh OR coutm;couts_en <= enm OR couts;coutma_en<= enha OR coutma;blink_tmp<=blink_en and clk2hz;i(3)<=y(3) OR blink_tmp;i(2)<=y(2) OR blink_tmp;i(1)<=y(1) OR blink_tmp;i(0)<=y(0) OR blink_tmp;ss<=ss1;alarm<=alarm1 AND clk1khz;u1:mode_adjust_with_alarmPORT MAP( adjust,mode,clk1hz,clkh,enh,clkm,enm,clks,enha,clkh_a,clkm_a,mode_ss);u2:count24 PORT MAP(clkh,coutm_en,cout,hh,hl);u3:count60 PORT MAP(clkm,couts_en,coutm,mh,ml);u4:count60 PORT MAP(clks,vcc,couts,sh,sl);u5:count24 PORT MAP(clkh_a,coutma_en,cout,hha,hla);u6:count60 PORT MAP(clkm_a,vcc,coutma,mha,mla);u7:mux PORT MAP(hh,hl,mh,ml,sh,sl,hha,hla,mha,mla,ss1,mode_ss,y,alarm1);u8:scan PORT MAP(clk256hz,ss1);u9:blink_control PORT MAP(ss1,mode_ss,blink_en);u10:segment4to7 PORT MAP(i,a,b,c,d,e,f,g);END arc;实验结果:数字钟包括正常的时分秒计时, 实验箱左下角的6个动态数码管(DS6 A~DS1A)显示时、分、秒。
EDA实验一38译码器设计
《电子设计自动化》实验报告实验一实验名称:3-8译码器的设计专业及班级:姓名:学号:一、实验目的: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2.掌握 VHDL 语言的基本构造及设计的输入方法。
3.掌握 VHDL 语言的基本描绘语句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步骤(附源代码及仿真结果图):1.成立工程, Quartus II -- project wizard (注意工程目录中不可以出现中文字符,不可以成立在桌面上);弹出窗口如图 2-3 所示。
图 2-3 New Project Wizard 窗口2.点击next,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入以下项目信息:a.项目路径,如: D:\EDA experiment\decoder38; b.项目名称,如: decoder38。
如图 2-4 所示:图 2-4 项目路径和项目名称对话框3.点击 2 次 next 后,出现如图 2-5 所示的对话框:a.Device family 中选择 Cyclone IV E;b.Available devices 中选择 EP4CE115F29C7.图 2-5器件选择窗口4.点击next后,出现EDA工具设置对话框。
在Simulation一行中, Tool Name 选择ModelSim-Altera , Fomat(s)选择 VHDL ,如图 2-6 所示。
图 2-6 EDA 工具设置对话框5.点击 next,出现如图 2-7 所示的对话框:图 2-7 新建项目汇总对话框6. 点击 Finish 后,出现如图2-8 所示的界面:图 2-8 decoder38 项目界面7.点击 File->New->VHDL File ,如图 2-9 所示。
点击 ok 封闭对话框。
图 2-9 新建 VHDL 文件窗口8.在文本编写框内键入以下程序: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ENTITY decoder38 ISPORT(A, B,C,G1,G2A,G2B: IN STD_LOGIC;Y: OUT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END decoder38;ARCHITECTURE Behavior OF decoder38 ISSIGNAL indata: STD_LOGIC_VECTOR(2 DOWNTO 0); BEGINindata <= C&B&A;PROCESS (indata, G1, G2A,G2B)BEGINIF (G1='1' AND G2A='0' AND G2B='0') THENCASE indata ISWHEN "000"=>Y<="11111110";WHEN "001"=>Y<="11111101";WHEN "010"=>Y<="11111011";WHEN "011"=>Y<="11110111";WHEN "100"=>Y<="11101111";WHEN "101"=>Y<="11011111";WHEN "110"=>Y<="10111111";WHEN "111"=>Y<="01111111";WHEN OTHERS =>Y<="XXXXXXXX";END CASE;ELSEY<="11111111";END IF;END PROCESS;END Behavior;9. 将文件保留为decoder38.vhd 后,开始编译,点击Processing->Start Compilation ,编译成功后,出现如图2-10 所示界面:图 2-10 编译成功界面10.再次新建一个 vhdl 文件,键入以下的 modelsim 测试程序: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ENTITY decoder38_tb ISEND decoder38_tb;ARCHITECTURE Behavior OF decoder38_tb ISCOMPONENT decoder38PORT (A,B,C,G1,G2A,G2B: IN STD_LOGIC;Y:OUT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END COMPONENT;SIGNAL A: STD_LOGIC:='0';SIGNAL B : STD_LOGIC:='0';SIGNAL C: STD_LOGIC:='0';SIGNAL G1: STD_LOGIC:='1';SIGNAL G2A: STD_LOGIC:='0';SIGNAL G2B: STD_LOGIC:='0';SIGNAL Y: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CONSTANT CLK_PERIOD: TIME:=10ns;BEGINA<=not A after CLK_PERIOD;B<=not B after 20ns;C<=not C after 40ns;U1: decoder38 port map(A=>A,B=>B,C=>C,G1=>G1,G2A=>G2A,G2B=>G2B,Y=>Y);END behavior;11.将文件保留为 decoder38_tb.vhd ,编译经过。
《EDA技术》实验报告
《EDA技术》实验报告
本次实验报告是关于EDA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EDA技术全称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能
够实现电子设计的自动化和优化。
首先,我们讨论了EDA技术的应用范围。
EDA技术主要应用于现代集成电路的设计和
制造,目的是提高电路的性能,并减少设计和制造的成本和时间。
EDA技术可用于设计各
种电路,包括数字电路、模拟电路、混合信号电路和射频电路等。
其次,我们介绍了EDA技术的主要工具。
EDA技术工具包括原理图编辑器、电路模拟器、布局编辑器和综合工具等。
这些工具可以协同工作,在电路设计的不同阶段对电路进
行分析和优化。
接着,我们描述了EDA技术的设计流程。
EDA技术的设计流程分为四个主要阶段:设计,模拟,综合和布局。
在设计阶段,设计师使用原理图编辑器和其他工具来设计电路。
在模拟阶段,设计师将电路模型装入电路模拟器中,并进行仿真以验证电路的功能和性能。
在综合阶段,设计师使用综合工具将电路转换为特定的逻辑网表文件。
在布局阶段,设计
人员使用布局编辑器来设置电路的物理布局。
最后,我们讨论了EDA技术的优缺点。
EDA技术的主要优点是提高电路设计的效率和
准确性,并减少了设计和制造的成本和时间。
然而,EDA技术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设
计人员需要具备高水平的技术和知识,否则可能出现算法错误或设计缺陷。
综上所述,EDA技术在现代电子设备设计和制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技术的发展
将会极大程度上促进电子设备的设计和制造的进步和发展。
EDA实验报告
EDA实验报告EDA(VHDL编程)实验报告一、引言EDA (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 是一种用于电子设计和验证的自动化工具。
VHDL(VHSIC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是一种硬件描述语言,用于描述和建模数字系统。
本实验旨在使用VHDL编程并使用EDA工具进行设计和验证。
二、实验目的1.理解并熟悉VHDL编程2.学会使用EDA工具进行设计和验证3.实践数字系统的建模和仿真三、实验过程1.VHDL编程根据实验要求,我们使用VHDL编程来实现一个4位2选1多路器。
首先,我们定义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并声明所需的信号和变量。
然后,我们编写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以实现所需的功能。
最后,我们将实例化该多路器并指定其输入和输出端口。
2.EDA工具设计和验证我们选择了 Xilinx ISE Design Suite 作为我们的 EDA 工具。
首先,我们创建一个新的项目并选择相应的 FPGA 芯片。
然后,我们添加我们的VHDL 设计文件到项目中,并进行综合、布局和路由。
最后,我们使用仿真工具验证我们的设计。
四、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地编写并实例化了一个4位2选1多路器。
我们使用 Xilinx ISE Design Suite 进行综合、布局和路由,并成功验证了我们的设计。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掌握了VHDL编程和EDA工具的使用。
我们学会了使用VHDL描述数字系统,并使用EDA工具进行设计和验证。
这些技能对于电子设计和验证非常重要,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字系统的原理和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例如,我们可能需要更深入地了解VHDL编程的语法和方法,以及如何使用EDA工具的高级功能。
此外,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实践来提高我们的设计和仿真技能。
总之,本实验有助于我们深入学习和理解数字系统的设计和验证。
通过实践和使用EDA工具,我们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提高我们的设计和验证能力。
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实验
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实验引言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辅助电子系统设计的工具和方法。
传统的电子设计过程通常需要进行大量的手工操作,但由于电子系统的复杂性不断增加,现代电子设计已经无法满足快速、高效、准确开发产品的需求。
因此,EDA成为了现代电子设计的关键技术。
本实验将介绍EDA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工具,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EDA技术。
1. EDA的定义EDA,即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是指利用计算机和相关工具来辅助进行电子系统设计的一种技术。
它采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概念和方法,结合了电路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等多种技术,可大大提高电子系统设计的效率和可靠性。
EDA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层次的电子系统设计中,包括电路设计、芯片设计、电路板设计等。
2. EDA的基本流程EDA的基本流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2.1 电路设计电路设计是EDA的首要步骤之一。
在电路设计阶段,需要通过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和器件参数来构建电路图,并进行电路仿真和性能评估。
常用的电路设计工具包括Altium Designer、Cadence 等。
2.2 逻辑设计逻辑设计是EDA的核心步骤之一。
在逻辑设计阶段,需要将电路图转化为逻辑电路图,并进行逻辑仿真、逻辑综合等操作,以验证电路功能和性能的正确性。
常用的逻辑设计工具包括Verilog、VHDL等。
2.3 物理设计物理设计是EDA的重要步骤之一。
在物理设计阶段,需要进行芯片布局、布线规划、时钟树设计等操作,以实现电路的物理布局和布线,最终生成物理设计数据。
常用的物理设计工具包括Cadence、Synopsys等。
2.4 验证与验证验证与验证是EDA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验证与验证阶段,需要进行电路功能验证、时序验证、功耗验证等操作,以保证电子系统设计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常用的验证与验证工具包括Mentor、Cadence等。
EDA实验报告8位二选一多路选择器
学号:201400800093 姓名:胡玲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科目:电子设计自动化EDA 实验名称:8位二选一多路选择器
一.实验要求
实验要求:1通过有限状态机的VHDL设计初步了解VHDL表达和设计电路的方法2根据学过的一位二选一选择器改进VHDL语言而掌握8位二选一多路选择器
三.RTL图
四.波形仿真图:
由源代码可知a_fin=a_dis,b_fin=b_dis,但由波形仿真图可知在同一时刻它们并不一定相等,而是存在延迟,结果s_fin也是和对应的输入值存在延迟,如果不考虑延迟,结果正确。
例:t=40ns时输入是1010+0001结果是1011,无进位。
五:实验结果
1.用开关sw17-14表示输入的四位二进制A(17-14分别表示A0-A3),并用LEDR17-14显示。
sw13-10表示输入四位二进制B(13-10分别表示B3-B0)并用LEDR13-10显示。
KEY0用于复位KEY1用于做时钟信号LEDR3-0表示输出的四位二进制数LEDG8(绿灯)显示进位输出。
2.按下复位键—用开关确定输入值(例如输入为1111+1000)—按下时钟信号键—可显示红灯为0111以及绿灯亮有进位。
3.可知结果正确。
六.实验体会及心得
1.做实验前先预习实验内容,学以致用和大胆改进很重要。
2.代码写错没关系,几十个错误也没关系,不能复制粘贴那样学不到东西,与同学探讨很有意义,最后结果出来再回过头研究代码会觉得更了解每一步代码。
3.实验过程中切记避免心浮气躁,急于出结果,如果实在没思路可以看同学代码但一定要看懂在之上进行改变看结果。
2020年(OA自动化)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实验指导书
(OA自动化)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实验指导书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实验指导书前言近些年来,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发展迅速。
一方面,各种大容量、高性能、低功耗的可编程逻辑器件不断推出,使得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生产商感受到空前的竞争压力。
另一方面,出现了许多EDA设计辅助工具,这些工具大大提高了新型集成电路的设计效率,使更低成本、更短周期的复杂数字系统开发成为可能。
于是一场ASIC与FPGA/CPLD之争在所难免。
然而PLD器件具有先天的竞争优势,那就是可以反复编程,在线调试。
EDA技术正是这场较量的推动引擎之一。
一般来说,EDA技术就是以计算机为平台,以EDA软件工具为开发环境,以HDL为设计语言,以可编程器件为载体,以ASIC、SOC芯片为目标器件,以电子系统设计为应用方向的电子产品自动化设计过程。
设计者只需编写硬件描述语言代码,然后选择目标器件,在集成开发环境里进行编译,仿真,综合,最后在线下载调试。
整个过程,大部分工作由EDA软件完成。
全球许多著名的可编程器件提供商都推出了自己的集成开发工具软件,如Altera公司的MAX+PLUSⅡ、QuartusⅡ软件;Xilinx公司的Foundation、ISE软件,Lattice公司的ispExpert软件,Actel 公司的Libero软件等。
这些软件的推出,极大地促进了集算法设计、芯片编程、电路板设计于一体的EDA技术的发展。
另外,在以SOC 芯片为目标器件的电子系统设计要求下,可编程器件的内部开始集成高速的处理器硬核、处理器软核、DSP模块、大量的存储资源、高速的串行收发模块、系统时钟管理器、多标准的I/O接口模块,亦使得设计者更加得心应手,新一轮的数字革命由此引发。
EDA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一流IC设计人才,动手能力是关键。
只有通过理论学习,加上现场实验,在使用软件编程加硬件调试的过程中真正获得锻炼,增长技能。
EDA实验报告(包含多个实验)
海南大学EDA实验报告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班级:09理科实验班课程:EDA任课教师:***姓名:***学号:**************实验一 MAX –plusII及开发系统使用一、实验目的1、熟悉利用MAX-plusⅡ的原理图输入方法设计简单的组合电路2、掌握层次化设计的方法3、熟悉DXT-BⅢ型EDA试验开发系统的使用二、主要实验设备PC 机一台(中档以上配置),DXT-B3 EDA实验系统一台。
三、实验原理数字系统设计系列实验是建立在数字电路基础上的一个更高层次的设计性实验。
它是借助可编程逻辑器件(PLD),采用在系统可编程技术(ISP),利用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EDA),在计算机(PC)平台上进行的。
4位全加器设计一个4位全加器可以由4个1位全加器构成,如图1.1所示,1位的全加器串行联接可以实现4位的二进制全加器。
图1.1 4位全加器电路原理图1位全加器可以由两个半加器和一个或门构成,如图1.2所示。
图1.2 全加器电路原理图1位半加器可以由与、或、非等基本门构成,如图1.3所示。
图1.3 半加器电路原理图根据实验原理中,采用层次法设计一个4位全加器。
四、实验步骤1、如图1.3所示,利用MAX-plusⅡ中的图形编辑器设计一半加器,进行编译、仿真,并将其设置成为一元件(可根据需要对元件符号进行调整)。
注意:编译之前必须将文件设为当前文件。
2、建立一个更高得原理图设计层次,如图1.2所示,利用前面生成的半加器元件设计一全加器,进行编译、仿真,并将其设置成为一元件(可根据需要对元件符号进行调整)。
3、再建立一个更高得原理图设计层次,如图1.1所示,利用前面生成的半加器元件设计一全加器,进行编译、仿真。
五、实验报告要求:详细描述4位全加器的设计过程,给出各层的电路原理图、元件图(原理图)以及对应的仿真波形;给出加法器的延时情况;最后给出硬件测试的流程和结果。
1)半加器图半加器仿真图2)全加器图全加器仿真图3)四位全加器仿真图实验二十进制计数器一、实验目的学习时序电路的设计、仿真和硬件测试,进一步熟悉VHDL设计技术。
电子设计(EDA)实验报告(4位二进制加法器)
电子设计(EDA)实验报告(4位二进制加法器)一、实验名称4位二进制加法器二、实验目的掌握输入编辑原理图文件的方法;掌握编译原理图文件的方法;掌握仿真原理图文件的方法;理解Quartus 2 器件编程的方法三、实验环境计算机与Quartus 2 工具软件四、实验原理图、源程序entity halfadd isport(a1,b1:in bit;s1,c1:out bit);end ;architecture a of halfadd isbeginprocess(a1,b1)begins1<=a1 xor b1 after 10ns;c1<=a1 and b1 after 10ns;end process;end a;entity orgate isport(a,b:in bit;o:out bit);end orgate;architecture a of orgate isbegino<=a or b;end a;entity fulladd isport(i1,i2,c_in:in bit;fs,c_out:out bit);end ;architecture a of fulladd issignal temp_s,temp_c1,temp_c2:bit; component halfaddport(a1,b1:in bit;s1,c1:out bit);end component;component orgate port(a,b:in bit;o:out bit);end component;beginu0:halfadd port map(i1,i2,temp_s,temp_c1);u1:halfadd port map(temp_s,c_in,fs,temp_c2); u2:orgate port map(temp_c1,temp_c2,c_out); end a;entity add4 isport(a,b:in bit_vector(3 downto 0);cin:in bit;fs:out bit_vector(3 downto 0);cout:out bit);end add4;architecture a of add4 issignal temp_co0,temp_co1,temp_co2:bit; component fulladd isport(i1,i2,c_in:in bit;fs,c_out:out bit);end component;beginu0:fulladd port map(a(0),b(0),cin,fs(0),temp_co0);u1:fulladd port map(a(1),b(1),temp_co0,fs(1),temp_co1);u2:fulladd port map(a(2),b(2),temp_co1,fs(2),temp_co2);u3:fulladd port map(a(3),b(3),temp_co2,fs(3),cout);end a;五、实验波形图及分析延迟12.08ns。
EDA实验报告
EDA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 EDA 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熟悉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的使用,掌握数字电路的设计、仿真和实现流程,提高对数字逻辑电路的理解和设计能力。
二、实验设备与环境1、计算机一台2、 EDA 软件(如 Quartus II 等)三、实验原理1、数字逻辑基础数字电路中的基本逻辑门包括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等。
通过这些基本逻辑门的组合,可以实现各种复杂的数字逻辑功能。
2、组合逻辑电路组合逻辑电路的输出仅取决于当前的输入,不存在存储单元。
常见的组合逻辑电路有加法器、编码器、译码器等。
3、时序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的输出不仅取决于当前的输入,还与电路的过去状态有关。
常见的时序逻辑电路有计数器、寄存器等。
四、实验内容1、设计一个简单的加法器使用基本逻辑门设计一个两位加法器,输入为两个两位的二进制数A 和 B,输出为它们的和 S 以及进位 C。
2、设计一个 4 位计数器实现一个 4 位的计数器,能够在时钟信号的上升沿进行计数,计数范围为 0 到 15。
3、设计一个数码管显示译码器将输入的 4 位二进制数转换为数码管的 7 段显示编码,实现数字 0 到 9 的显示。
五、实验步骤1、加法器设计(1)打开 EDA 软件,创建一个新的项目。
(2)使用原理图输入方式,绘制出加法器的逻辑电路图,包括两个半加器和一个或门。
(3)对设计进行编译,检查是否存在语法错误。
(4)创建仿真文件,设置输入信号的激励,进行功能仿真,观察输出结果是否符合预期。
2、计数器设计(1)在项目中新建一个模块,使用 Verilog HDL 语言描述计数器的功能。
(2)编写测试代码,对计数器进行仿真验证。
(3)将计数器下载到硬件开发板上,通过观察实际的输出结果验证其功能。
3、数码管显示译码器设计(1)同样使用原理图输入方式,设计数码管显示译码器的逻辑电路。
(2)进行编译和仿真,确保译码器的功能正确。
(3)将译码器与计数器连接起来,实现数码管的动态显示。
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课程设计
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课程设计一、背景总述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 EDA)技术指的是利用计算机软、硬件工具以及CAD技术来设计、仿真电子电路、系统,辅助设计工程师在电路、系统设计和验证、PCB设计、印制、生产、测试中快速有效地完成工作。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EDA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EDA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并借助EDA工具设计、仿真、验证电路,提高学生的电子设计和EDA技能。
二、课程设计目标1.熟悉EDA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2.了解EDA技术在电路、系统设计和验证、PCB设计、印制、生产、测试等方面的应用;3.了解EDA技术的发展历程、现状、趋势及相关的标准和规范;4.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设计、仿真、验证电路。
三、课程大纲及教学安排课程大纲如下:章节内容学时1 EDA技术概述 2章节内容学时2 EDA软件介绍 43 电路设计流程 64 电路仿真技术85 PCB设计流程86 PCB制造流程 67 PCB测试技术 48 EDA技术的应用 69 课程设计实践项目 6教学安排:•第一周:课程介绍,EDA技术概述•第二周:EDA软件介绍1•第三周:EDA软件介绍2•第四周:电路设计流程•第五周:电路设计流程•第六周:电路仿真技术1•第七周:电路仿真技术2•第八周:PCB设计流程1•第九周:PCB设计流程2•第十周:PCB制造流程•第十一周:PCB测试技术•第十二周:EDA技术的应用•第十三周:课程设计实践项目介绍•第十四周:课程设计实践项目报告和演示四、课程设计实践项目本课程设计实践项目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设计、仿真、验证一个电路。
项目步骤如下:1.确定电路类型和功能,选择EDA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2.使用EDA软件进行原理图绘制和电路仿真;3.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和图表绘制,评估电路性能;4.根据仿真结果进行电路设计和优化,再次进行仿真并评估性能;5.根据电路设计结果进行电路板的制作和组装;6.使用测试设备对电路进行测试、分析,调试完善电路;7.撰写实验报告。
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实验三报告模板-8线-3线优先编码器设计[1]
湖南安全职业技术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实验项目名称8线-3线优先编码器设计实验学生班级电信0901实验学生姓名熊飞同组学生姓名颜林、陈伟实验时间实验地点EDA实训室实验成绩评定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24其中IN 表示输入编码位,Sel 为片选信号,Y 表示输出编码值,YS 与YEX 表示器件状态,“11”表示器件未选中,“01”表示无键按下,“10”表示器件工作态。
四、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方法 1. 实验方案8-3优先编码器的VHDL 描述有多种方法,设计过程中可以根据真值表采用case …when 语句、with …select 语句、if …then 结构等多种手段实现,也可以根据真值表分析输入输出间的逻辑关系,根据逻辑关系写出其布尔表达式,根据布尔代数式调用基本逻辑门元件实现8-3优先编码器。
本实验中根据真值表用if-then 结构实现8-3优先编码器 2. 实验方法首先根据前文所述,对照真值表的列出的不同输入逻辑状态,分情况依次输出于输入的对应关系,而后编译综合,由开发系统自行实现电路功能。
五、实验步骤1. 设计输入 利用FILE\New 菜单输入VHDL 源程序,创建源文件2. 设计项目的创建1) 原文件存储…..2) 利用FILE\Project\Set Project … 3. 设计编译 ….IN0 IN1 IN2 IN3 IN4 IN5 IN6 IN7 SelY0 Y1 Y2 YS YEX6管脚分配情况如图,所选器件为EPM7032AELCC44-43. 仿真波形8线-3线优先编码器的仿真波形如下图,从波形可以得出,输入输出满足前文真值表,电路功能达到设计要求4. 时序分析图上述时间分析可以得到,输出信号存在最大4.5时间延迟,它主要与器件速度、表达逻辑的合理性有关,选用速度更高器件、优化设计可以使该值降低。
七、结论采用图形编程法实现了8线-3线优先编码器的设计,并完成了电路的设计编译、综合、逻辑仿真、时间分析,结果表明采用ALTRA的CPLD器件设计的8线-3线优先编码器,时间延迟为不超过4.5ns八、思考题8线-3线优先编码器的设计方法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实现?利用VHDL实现8线-3线优先编码器方法多样,还可以通过诸如case-when等其他结构实现…..8。
eda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eda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EDA(电子设计自动化)的基本概念,掌握EDA工具的使用方法。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基本的数字电路。
3. 学生了解数字电路的设计流程,掌握设计规范,具备初步的电路分析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独立操作EDA软件,完成电路的原理图绘制、仿真和布局布线。
2. 学生通过实验报告的撰写,提高实验数据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
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提高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科学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增强实践能力。
2.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认识到科技发展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电子设计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电子知识基础,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但需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EDA基本概念与工具介绍- 电子设计自动化原理简介- 常用EDA软件功能与操作方法2. 数字电路设计基础- 数字电路基本元件及功能- 原理图绘制与仿真分析3. 布局布线与PCB设计- PCB设计流程与方法- 布局布线技巧与规范4. 实验报告撰写- 实验数据整理与分析- 实验总结与反思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 EDA基本概念与工具介绍- 数字电路基本元件及功能第二周:- 原理图绘制与仿真分析第三周:- 布局布线与PCB设计第四周:- 实验报告撰写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教学内容与教材《电子技术基础与实践》第六章“电子设计自动化”相关章节紧密相连,确保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eda实验报告计数器
eda实验报告计数器EDA实验报告-计数器引言:计数器是数字电路中常用的基本模块之一,它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EDA(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进行计数器的设计与仿真,探索计数器的原理和功能。
一、计数器的基本原理计数器是一种能够按照规定的顺序改变其输出状态的电子电路。
它通过内部的触发器和逻辑门实现数字信号的计数功能。
常见的计数器有二进制计数器、十进制计数器等。
二、实验设计与仿真1. 实验目标本次实验的目标是设计一个4位二进制计数器,并通过EDA软件进行仿真验证。
计数器的功能是在每个时钟脉冲到来时,输出的二进制数加1。
2. 设计思路计数器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选择适当的触发器:本实验选择了D触发器作为计数器的基本单元,因为D触发器具有简单、易于控制的特点。
- 确定计数器的位数:本实验设计了一个4位计数器,即可以表示0~15的二进制数。
- 连接逻辑门:通过逻辑门将各个触发器连接起来,实现计数器的功能。
3. 电路设计根据设计思路,我们使用EDA软件进行电路设计。
首先,将4个D触发器连接起来,形成4位计数器。
然后,根据计数器的功能要求,将时钟信号连接到每个触发器的时钟输入端。
最后,将各个触发器的输出通过逻辑门进行连接,得到计数器的输出。
4. 仿真验证完成电路设计后,我们使用EDA软件进行仿真验证。
通过输入不同的时钟信号,观察计数器的输出是否符合预期。
在仿真过程中,我们可以调整时钟信号的频率,观察计数器的计数速度。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EDA软件的仿真,我们得到了计数器的输出结果。
在时钟信号的作用下,计数器按照预期进行了计数,并输出了相应的二进制数。
通过观察输出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计数器的输出与时钟信号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计数速度越快。
- 计数器的输出按照二进制的顺序进行计数,当达到最大值时,会从0重新开始计数。
四、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EDA软件进行了计数器的设计与仿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 2位16进制数转换2位10进制数
6个七段显示器
实验目的 实验要求 知识点 难点指导
16个LED输出状态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CPLD芯片
24bitDIP 开关
小键 盘
4信道脉冲输出按 键
16个LED输入输出状态
实验一 2位16进制数转换2位10进制数
实验目的 实验要求 知识点 难点指导
知识点
四位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的转换规则
EDA实验的环节和过程及实验板的结构
难点指导
1. EDA实验的步骤及实验板的结构
2. 软件环境的熟悉
注意
参阅软件使用说明,在实电验源前线具的备正基负本极应不用能能接力反;!
3. 下载到实验板如何完成 参阅使用说明中实验板接线说明。
实验一
2位16进制数转换2位10进制数
要求写出设计思想及下载实现。
实验二 彩灯控制器
实验目的 实验要求 知识点 难点指导
知识点
时序电路的概念,及相应时序电路的设计方法
分频器、译码器的概念及设计方法
难点指导
1. 分频器、译码器设计应用 通过温习课堂教学中相关知识或查阅相关资料,
于实验前完成设计。 2. 软件平台输入方法的熟练掌握 对于输入方法可选择文本输入或原理图输入方法;
(1)系统通电后,系统处 于等待状态, 按F1键即可由 键盘输入密码,此时,显示 器的最右侧数码管显示 “0”。 (2)密码输入中如有错误可 按F2键删除,重新键入。键 入密码后按F1键与系统密码 进行比较,若正确则按F4 进 行引爆;如不正确,则发出 报警信号。
实验三 数字密码引爆器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实验要求 知识点 难点指导
实验三
实验目的 实验要求 知识点 难点指导
数字密码引爆器
—EDA数字系统综合设计实验
实验目的
1. 掌握用VHDL语言设计数字控制系统方法 2. 掌握编码、译码和显示接口电路的设计方法 3. 掌握EDA平台中的存储器电路设计方法
实验三 数字密码引爆器
实验目的 实验要求 知识点具有如下功能。
40 34
35 36
31 22 12 28 18 9
4 74 73
70 79 69
第一秒,4第0号二灯秒和,6第391号三号灯秒灯亮,和第;2729四号号秒灯灯,和亮19;2号号灯灯亮和;18号灯亮; 第五秒,4第号六灯秒和,28第7号4七号灯秒灯亮,和;第7336八号号秒灯灯,和亮73;05号号灯灯和亮3;4号灯亮;
电子设计自动化 (EDA)实验
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实验
实验体系 指导思想 实验内容 参考资料
实验目的 实验要求
知识点 难点指导 实验发挥
实验体系
EDA实验体系
基础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 创新与提高实验
发挥题
点击“返回”按钮可返回主页 返回
指导思想
1. 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实验是我校国家面向21世纪 电工电子课程体系改革和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建设教学 改革的研究成果。
实验二 彩灯控制器
要求彩灯循环是:
实验目的 实验要求 知识点 难点指导
第一秒,40号灯和69号灯亮; 第二秒,31号灯和79号灯亮; 第三秒,22号灯和9号灯亮; 第四秒,12号灯和18号灯亮; 第五秒,4号灯和28号灯亮; 第六秒,74号灯和36号灯亮; 第七秒,73号灯和35号灯亮; 第八秒,70号灯和34号灯亮; 第九秒,40号灯和69号灯亮;……
实验二
实验目的 实验要求 知识点 难点指导
彩灯控制器
—EDA设计型实验
实验目的
1. 掌握用VHDL语言设计时序电路的设计方法; 2. 掌握分频器、译码和显示接口电路的设计方法。
实验要求
设计并制作一彩灯循环电路。
实验二 彩灯控制器
实验目的 实验要求 知识点 难点指导
提供一1MHz脉冲信号(管脚锁定83),6个LED发光管 (低电平有效)及管脚锁定如下图所示。用PLD器件设计 一彩灯。
实验发挥
实验目的 实验要求 知识点 难点指导
1. 两个四位二进制数取值可以在0000~1111的范围内, 2. 和数以8421BCD码显示。
2. 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在七段显示发光管LED4上显 示等于(=)符号。
基本仪器
计算机、实验板、软件平台、EPF8282ALC84-4 CPLD 芯片、微机电源
5. 掌握可编程芯片下载的方法。
实验一 2位16进制数转换2位10进制数
实验目的 实验要求 知识点 难点指导
实验要求
在北方交通大学可编程实验系统(如下图所 示)的8位搬码开关SW24输入两个四位二进制数 (小于1010),显示在LED1和LED3七段显示发 光管上。两位二进制数相加后的和显示在LED5 (高位)和LED6(低位)七段显示发光管上。
实验二 彩灯控制器
实验目的 实验要求 知识点 难点指导
难点指导
3. LED1-LED6中不需要的发光管应该通过开关将其 关断;
4. 注意管脚锁定。
实验二 彩灯控制器
实验目的 实验要求 知识点 难点指导
实验发挥
同时使3个LED发光管亮。 时钟改为1/5秒动作,发光管上下跳跃。
基本仪器
计算机、实验板、软件平台、 EPF8282ALC84-4 CPLD 芯片、微机电源
2. EDA实验反映了我国当前在数字实验教学体系、内 容和方法上的改革思路和教学水平。
3. EDA实验教学的目标定位在系统地、科学地培养学 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工程设计 能力与创新意识。
4. EDA实验能使学生尽快掌握现代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 的新方法、新工具和新手段。
点击“返回”按钮可返回主页 返回
实验一
实验目的 实验要求 知识点 难点指导
2位16进制数转换2位10进制数
—EDA基础性实验
实验目的
1. 熟悉EDA软件使用环节,了解EDA实验过程;
2. 掌握EDA软件设计平台的VHDL、ABEL、图形、 符号和状态机输入设计方法;
3. 掌握EDA软件设计平台的逻辑仿真工具;
4. 掌握EDA软件设计平台的综合设计、编译方法 ;
(3)在输入密码正确时, 可以按F3键修改系统密码, 密码由0-9 十个数字键输入, 位数最多为8位。
(4)为提高系统保密性, 密码输入时,显示器只显 示F,报警装置安装在工作 人员室中。
实验三 数字密码引爆器
实验目的 实验要求 知识点 难点指导
实验发挥
(1)修改密码时,需输入两遍,并在8个七段显示管 上显示修改数字。